生理学教学过程实施素质教育模式探索论文

2024-07-18

生理学教学过程实施素质教育模式探索论文(精选10篇)

篇1:生理学教学过程实施素质教育模式探索论文

素质教育是全面培养人才的教育,是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教育,是我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是主要场所、教学过程是主要途径、教师是关键。教师必须把素质教育贯穿于课程教学过程之中,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融为一体[1]”。离开了具体教学过程谈素质教育是不现实的。

在生理学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生理学教学过程到底能够培养学生什么样的素质、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又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我们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探索。

1 开展素质教育必须结合专业教学过程

我们不能把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与素质教育完全分割开来。素质教育具有广泛的内涵,专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实际上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并不仅限于培养学生专业方面的素质,往往由于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与综合性,由于教育者的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发挥,必然会影响和发展学生其它方面乃至全面的素质,生理学的教学过程也是如此。例如,我们在介绍人体各种功能的调节的时候,不仅要从分子、细胞到整体的各个水平对机体的功能进行研究,而且要在不同的水平上对机体的功能进行整合的研究;学习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形成辨证思维和整体意识,提高学生正确、全面地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生理学教学内容虽然主要来自于动物实验,并与人类的健康、疾病的发生发展等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但是许多内容已经被高度概括上升为抽象的理论。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生理学、怎样才能学好生理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

2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的素质是关键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现在我们有很多教师都非常重视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认为专业素质高、科研能力强就能教出好的`学生,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不只是说明教师要在专业知识方面远超过学生,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有全面的素质修养。教师不仅要“会教”,而且要“善于教”;不仅要教会学生做事,而且要教会学生做人;不仅要重视学问修养,而且要重视人格修养。多年的生理学教学使我们体会到,要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这个“引”字不仅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质,更多的取决于教师的全面素质。只有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全面素质的学生。

3 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关爱学生做起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师必须从关爱学生做起。不去关心学生、喜爱学生,甚至不去了解学生,素质教育就不可能实施。我们学校自全面实行班主任负责制、指导教师制,每个年级、每个专业安排一名相应专业的教师党员为班主任、安排一名指导教师从各个方面去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使每个学生尽量得到关注和帮助。每周召开一次班主任会议,及时通达学生情况、交流思想,大大增强了教师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教师课前必须提前十分钟进教室指导和帮助学生,每个教师必须告诉学生的联系方式、Email地址,及时在校园BBS上解答学生的问题。师生关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融洽。学生有了困难、疑惑不再感到孤立无援和无所适从,也愿意找班主任和相关教师。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得到了全面发挥,课堂到课率一直保持极高的水平。

4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做到因材施教

目前的学校教育体制最难体现的就是因材施教。实行“学分制”,开设素质选修课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一定的选择自由。但是现行的“学分制”无论是课程的设置上还是学习的灵活度上都设定了很多限制,所开设的素质选修课常常与必修课存在种种冲突,从真正意义上并不能满足全面提高人才素质的培养要求。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必须大力实行教学改革,突破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课程教材改革作为突破口,教材编写要以提高现代人综合素质作为出发点和归[2]。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制定与之适应的教学计划、目标体系和评价系统。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既要考虑大部分学生的共同愿望,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还要抓住基本内容,突出重点的教学比包罗万象更有效[3]。要真正体现因材施教还需要教育行政各部门、学校和教师们更为持久的探索和更多的付出。

21世纪是科技发展的世纪,未来社会的竞争,最终体现在人才的竞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化建设人才,学校教育任重道远。只有不断探索素质教育新模式、改革教学过程,大力弘杨全民教育、倡导终身教育,全面提高全民族素质将为期不远了。

【参考文献】

1 周萍,吴建新,李耀华.综合教学模式在生理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30(1):4344.

2 伏剑森.浅析素质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3):30.

3 罗兰,王建军.综合性大学理科相关专业生理学教学的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8,78(2):13.

篇2:生理学教学过程实施素质教育模式探索论文

动物生理学案例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

案例教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模式,动物生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动物生理学案例教学探讨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基本技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作 者:殷海成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郑州,450001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35)分类号:G642关键词:动物生理学 案例教学 素质教育

篇3:生理学教学过程实施素质教育模式探索论文

案例教学萌芽于古希腊时代。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开创的“问答式”教学法, 创造性地将问题情境引入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十九世纪后期, 哈佛法学院和医学院首先引入案例法教学模式, 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随后, 哈佛企管研究所所长郑汉姆推广案例教学, 成为哈佛商学院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 并受到了美国企业界、学术界和教育界的重视和支持。哈佛商学院成为案例教学的典范。案例教学在全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我国, 案例教学发展较晚, 完整体系的案例和案例教学法一直未能发展起来。自1991年我国开展MBA教育以来, 案例教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获得进一步发展。案例教学的独特效果, 特别与MBA教育的成功结合, 案例教学的功效日益为我国管理界、教育界认同。

管理学是管理学科的一门基础性学科, 帮助学生建立独立的现代管理理念和具备相应的管理技能, 奠定其它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的基础;管理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系统研究管理规律, 指导人们从事客观的实际管理工作。因此, 管理学的教学必须遵循管理活动-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并存的过程, 这势必涉及案例教学, 特别是案例教学的实施途径。

1 案例教学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的优势

案例教学就是在课堂上创造一个情景模拟的实践环境, 让学生利用管理理论创造性地解决实践中的管理问题, 是理论和实践孪生互动、启发式教学的教学过程。案例教学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大纲, 以案例为基本素材, 通过教师的引导, 不断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对案例中的现象及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形成判断或结论, 加深学生对管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对实际问题的判断及处理。其教学优势表现为:

(1) 启发式教学, 寓教于乐。案例教学法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主角。教师引入案例后, 学生要进行充分的讨论, 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塑造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传统的管理学教学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案例教学则将真实生动的企业管理活动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对案例作出分析判断, 通过独立思考、集体讨论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途径。这不但实现了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升华而且塑造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 丰富学生知识面。在校大学生一般对企业真实环境比较陌生, 案例教学给学生展示了世界知名企业的发展情况、决策案例。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掌握知名企业的丰富信息, 通过认知, 然后分析判断, 加深对管理理论的理解、对企业信息的掌握, 有效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4)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的案例教学致力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即通过管理知识、管理技能的传授, 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潜能, 实现育人功效:培养学生的管理实践和创新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解决现实管理问题能力以及交流协作能力, 发挥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 实现教与学互动。教与学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过程, 教是由内而外, 学是由外而内。案例教学实现了教与学的相互渗透, 建立了教师和学生互动、平等、和谐、相互发展的平等关系。教师根据课堂教学, 挑选合适案例, 并根据学生的不同反应及时地加以引导, 让学生从案例分析中获得知识, 实现教学互动。

2 案例教学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的障碍

在管理学的教学过程中, 案例教学法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提高了教学质量, 实现了管理学教学的初衷。但在实际教学过程还存在诸多障碍:

(1) 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强的本土案例。案例教学法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受案例本身质量的影响, 良好的案例教学效果要依靠高质量管理学案例的选用, 即要选择恰当、典型的案例。案例教学法在我国不但起步晚而且实际运用中重视度也不高, 所以缺乏规范、适用的教学案例, 难以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强的案例。

(2) 缺乏规范合理的教学程序。案例教学法引入管理学教学过程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明显区别, 它颠覆了传统的“教师填鸭式传授知识, 学生懒虫式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 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但现实表明, 欠规范合理的教学程序抑制了管理学教学过程中的案例教学效果:教学目标不明确, 案例选择缺乏时效性、针对性, 结果是事倍功半;课堂讲授和案例讨论的时间和时序安排不合理, 忽略了管理学理论的基础性功能, 结果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均处于半生不熟状态;案例教学组织欠严密, 案例教学是一情景模拟过程, 虽各抒自见, 但具有目的性、科学性、程序性和结论性, 但现实出现随意抒发、高谈阔论、偏离教学目的场景, 结果是课堂教学秩序混乱。

(3) 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责任心欠缺。案例教学要求教师除了具备丰富扎实的管理理论基础和较高的学术水准, 还要具备丰富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 面对剖析过程中出现的突发问题要具备较强的判断和应变能力, 对学生的分析方法和结论要进行引导、评析等。当前, 高校部分老师缺乏案例教学的热情和动机, 一方面对案例教学掌握不够, 不能有效运用案例教学来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过程中出现彷徨现象;另一方面与学校的激励机制有关, 不能全身心研究案例教学的规律。

(4) 教学氛围不浓。案例教学法要求老师通过形象生动的案例, 给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管理情景模拟环境, 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通过案例来掌握管理学知识, 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从现代管理学创始人泰勒开始, 就认为科学管理是基于劳资双方相互合作, 高效组织是基于组织各成员间相互合作。因此, 案例教学法的有效实施, 离不开师生良性互动。然而, 教师缺乏案例教学的业务素质和责任心, 难以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学生能力有限, 创造性思维受到束缚, 缺乏对管理科学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结果是, 浓厚的案例教学氛围就难以营造。

3 案例教学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的实施途径

(1) 选择合适的案例。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案例的选择, 恰当、典型的案例不但能调动学生融入的积极性, 而且能让学生对系统的管理理论、知识有深入的把握。合适的案例应摆脱仅依赖教材的传统模式, 让案例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首先, 保证案例对学生的吸引力, 很多国外案例不能引起学生兴趣, 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企业的产品或者名称比较陌生, 不能产生强烈的情境感,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国内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搜集, 分析, 编写案例, 也可以利用学生身边的资源, 进行整合, 获取案例, 这样的案例具有真实典型性。其次, 把握案例教学宗旨。从各种可能合适的案例中挑选出既衔接当前讲授的管理理论、知识, 又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达到管理理论、知识的应用。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现实的环境, 教师可以此获取案例, 进行修改和编写、形成鲜活的管理学教学案例。最后, 注重案例的对比。本土化案例的缺乏, 单一案例的局限性, 往往难以胜任管理学教学的目的。因此, 教师应基于所授课程内容, 通过案例对比的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目的。

(2) 规范案例教学程序。首先, 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是案例教学课堂实施的第一步, 只有在教学目标明确的前提下, 教学材料的收集、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等活动才能有方向、有序地进行下去。其次, 选择好合适的案例。在案例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做的不是匆匆忙忙地选择若干案例, 而是以每次授课的教学目标为依据, 围绕教学实践中的高影响力问题来组织案例选择, 保证案例符合教学要求, 达到简明、典型、时效的特点。再次, 组织、指导案例分析。教学的第三个阶段是实施阶段, 案例一般要提前一个星期发给学生, 给他们准备的时间, 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案例分析课开始, 要遵循“案例引入—创设问题情境—案例呈现—案例分析—案例讨论—案例结论”等步骤。最后, 案例讨论的归纳和总结。除了通过对学生的讨论、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简要回顾和评价, 以及对学生的正确合理回答和创新观点给予积极肯定外, 教师还要明确指出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方案还有哪些不足, 如何利用管理理论、知识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才更合理或更为有效。

(3) 提升教师案例教学的素养和水平。案例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提升教师案例教学的素养和水平, 是保证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灵魂。高校教师应走出校园, 深入到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 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 探索管理规律和理念, 找出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使自身对管理有更为直观的认识。经常和学生交流找出自己教学中的不足, 提高学生学习管理学的兴趣。为活跃案例教学的氛围, 教师应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 达到内化知识。另外, 学校在对教师的管理中, 可考虑建立适宜和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学校有计划地为担任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教师提供到企业实践的平台和机会, 并以项目的形式支持教师编写管理学案例, 提升教师对案例教学的自信心和责任心。

(4) 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的引入使学生感到课堂氛围更为宽松, 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吸收、消化和应用。传统的“满堂灌”、学生记笔记、考前背笔记的授课方式, 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案例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角身份, 教师是案例教学的导演。作为导演, 课前, 教师要做好充分谋划, 不仅包括案例选择, 还包括所选案例的背景知识, 如何设置问题才能将管理学理论、知识与案例中阐述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课上要当好导演, 包括解释案例, 把握方向, 引导讨论, 不断提出问题,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鼓励学生广开思路, 积极发言, 不断提出新的设想与思路。

4 结束语

管理学是管理学科的一门基础课程, 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 学生不仅要学习管理学理论、知识, 还要将理论、知识运用实践。案例教学法已被证明是提升管理学教学效果的一种好方法。本文基于案例教学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和障碍分析, 提出了管理学教学过程案例教学的实施途径。

参考文献

[1]何朝林.管理学教学模式探讨-基于案例的对比式教学法[J].价值工程, 2010 (3) :188-189.

[2]何朝林.基于案例的对比式教学法的SWOT分析[J].价值工程, 2010 (4) :181-182.

[3]李玮.情景模拟教学法对管理学教学的启示[J].教育探索, 2008 (7) :63-64.

篇4:生理学教学过程实施素质教育模式探索论文

关键词:交叉思维渗透模式;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效果评估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4-132-02

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是当代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人们必将在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研究中寻求更多机会,并将获得科学的重大突破和产生高新技术。渗透交叉思维不仅是当代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模式。中国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单科思维的信息供给模式,往往忽视学科之间的联系与辩证发展,学科之间相互隔离与封闭,缺乏人文素养和科学思维方式与习惯的培养,缺乏合作和创造,较难发挥教学效果,对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极为不利。植物生理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关系的科学,它已渗透到农业、林业、牧业、工业、医药、国防、空间生命科学等众多应用科学领域,在解决粮食、能源、资源、环境和人口这5大世界性难题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由于它在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和生产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一直是我国综合性院校,农、林院校和师范院校的专业必修课,在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充分利用植物生理学的特点和内容,逐步将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思维渗透到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1 植物生理学教学现状与交叉思维渗透模式实施的意义

植物生理学教学过程是大学生掌握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环境关系的知识与理论框架的形成过程,对于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教育部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将“着力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摆在重中之重。目前,农业院校植物生理学教学现状远达不到培养现代创新型人才的要求。笔者在教授不同专业植物生理学的时候,由于植物生理学内容复杂,理论知识多,部分内容晦涩难懂,因而学生普遍学习兴趣不高;在教学中,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认识不到植物生理学课程学习对农业院校的重要性,故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交叉思维渗透模式的实施,首先要考虑教材建设。作为揭示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提出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面向21世纪的《植物生理学》教材为蓝本,该教材吸收了当今植物生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无一不是在交叉思维下产生的。学生可在掌握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及时了解各部分最新进展,培养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植物生理学渗透了植物学、农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这些学科知识不但自成体系,而且是诸多领域研究的基础,植物生理学自身就体现着完美的学科交叉。同时植物生理学也要紧紧扣住时代脉搏,将其它领域的前沿成果都能作为窗口化教学引入植物生理学教学,将交叉思维渗透模式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可使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活跃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 交叉思维渗透模式实施步骤

为了改善传统的单科思维的教学方法,提高植物生理学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笔者在2009-2010级资源环境专业本科的植物生理学教学中,开展了交叉思维渗透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其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2.1 筹备阶段 在备课阶段,引入交叉思维模式产生的最新和经典的研究成果,同时让学生查阅有关学科交叉和交叉思维方面的资料,让学生明确交叉思维渗透模式教学的目的和形式以及实施的必要性,为实施该模式作充分准备。

2.2 模式实施阶段 针对不同章节内容的难易程度,采用互换角色的教学方式,对于较难理解的章节由教师讲解,学生质疑;对于比较容易理解的章节,由学生兴趣小组派代表讲解,教师解疑。根据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计划,在课程设计中,融入交叉思维模式,建立具有时代特色的教学体系,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笔者对植物生理学教学部分案例的传统模式与交叉思维渗透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见表1)。

3 交叉思维渗透模式效果评估

3.1 极大地调动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交叉思维渗透模式确立了教师、学生和各学科科学家们的互动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避免学生枯燥乏味的单科式思维,给学生提供了科学研究的预备培训,既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效果。

3.2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思维方式与习惯 以往的教学模式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只是被动式接受和执行,学生没有进行主动思考和解疑的机会。采用交叉思维渗透模式,引入各学科科学家对学科发展的贡献、国情教育和自然辩证法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理念,立足于教学,为教学服务,使教学过程“以人为本”,通过人文教育增强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兴趣,培养了科学思维、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让学生明确历史使命,系统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3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不能系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注重教师的主动教授,忽略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学生只是一知半解机械地接受讲解,没有亲身体验这些研究成果取得的历程。采用交叉思维渗透模式,使每个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教学活动中,培养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束语

通过进行交叉思维渗透模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研究结果。在农业院校植物生理学教学改革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新观念,建立教师、学生和各学科科学家们互动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增进师生和生生以及各学科科学家们之间的互动交流与沟通,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保证了教学质量。交叉思维渗透模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符合高等教育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今后应将交叉思维渗透模式教学推广到其他学科和专业,最大限度地扩大交叉思维渗透模式教学的范围,最大程度地丰富交叉思维渗透模式教学的形式。

参考文献

[1]钟志贤.大学教学模式革新—教学设计视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郑小瑛.交叉学科的重要性及其发展[J].北京大(下转154页)(上接133页)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4(3).

[3]王瑞敏,方玉宏.交叉学科知识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渗透[J].科技信息,2011(18).

[4]顾明远.人文教育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J].高等教育研究,1995(4).

[5]张继澍.植物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张海燕.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生物学杂志,2002,19(3).

[7]李荣同.植物生理学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0,36(5).

篇5:生理学教学过程实施素质教育模式探索论文

【摘要】PBL教学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是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引入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学生参与课堂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水平的提升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

生理学教学

设计

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07-01

PBL教学模式作为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全新教学模式,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大相径庭。PBL教学模式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和培养,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解决在生理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于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和交流的程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设计与应用 PBL教学模式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一、PBL教学模式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的设计

1.问题设计

PBL教学模式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应当注重对于问题的设计。在进行问题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安排,注重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由于生理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兼顾这两个方面,或者教师也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设计中来。例如,教师在讲述关于心脏的泵血过程之前,可以让学生对有关于这个章节的知识进行预习,自行设计一些问题,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可以根据比例对于学生的问题进行筛选,筛选完成之后,让同学们查找资料并进行分组讨论,将讨论的结果派代表进行讲述,老师则对问题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补充。

2.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学内容的设计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知识的灵活运用程度具有很高的要求。在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目标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针对PBL教学模式需要进行问题讨论的特点,教师在备课之前必须要对教学大纲有深入的了解,并且要突出教学的核心和重点。在日常的生活和教学中要做一个有心人,注重对于生理学理论相关病例的搜集,设计一些操作性强的生理学问题,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

3.成绩考核的设计

在传统的教学成绩考核中,一直沿用的是期末考试成绩决定学生分数的方式进行的,这样的方式对于学生总体素质的评价不够真实和有效,同样不利于学生学习动力的调动。PBL教学模式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的引入,更加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实验课以及平时表现的考虑。因此,教师在对学生成绩考核方式设计的时候,可以改变传统的成绩考核方式适当地增加上述几个因素的比例。例如:对学生的生理学教学成绩进行考核的时候,可以将传统的试卷考核分数所占的比例调整为40%,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平时表现的成绩占30%,实验课的成绩占30%,这样的方式更加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二、PBL教学模式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PBL教学模式十分注重对于学生的引导,教师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于问题的利用,将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和课堂教学的内容以及知识点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述关于细胞信号传递的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人们交流时需要利用到的必要条件诸如发声体、空气、介质等因素,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细胞信号传递的有关知识。在讲述人体ABO血型系统时,可以用人体大出血急需输血进行抢救的例子,明白要先检测血型的种类后才能进行输血,用这样的例子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理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操作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十分欠缺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对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是十分不利的。PBL教学模式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上课前对知识进行预习,自己主动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或者是上网搜索最新医学领域的科研成果,帮助自己充分理解接下来要学习到的知识。

PBL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不断地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改变了“我讲你听,我做你看”、“预习-听课-复习-考试”四段式教学方法,让呆板孤立的知识片化作整体知识链,触类旁通,突出了“课堂是灵魂,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关键”的教学理念,PBL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知识构建的促进者、信息的咨询者。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采用PBL教学模式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造力,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篇6:生理学教学过程实施素质教育模式探索论文

【摘要】

生理学实验是医学生实验课的基础课程,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开放式实验教学,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学生对开放式实验的认可度以及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分析开放式实验前后学生的生理学实验考试成绩三方面进行教学效果评价。

【关键词】

生理学;实验教学;开放式教学

生理学实验是高等医学院校各个医学专业的基础必学课程,在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由于本课程是医学生初次接触的机能实践课,实验操作较形态学课程复杂,需要有一定操作技能,加上实验课时有限,教师在实验讲解后,学生还来不急思考,就需按照教师规定的框架以及思维进行实验操作,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另外,实验仪器设备数量有限,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做实验,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1]。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选择了级全日制临床医学系学生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并进行了教学效果的调查研究。

1材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随机抽取未进行开放式实验的级临床系90名学生与进行开放式实验的2005级临床医学系系学生90名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学生在入学成绩及学习《生理学实验》前其它课程学习成绩没有明显差异。

1.2教学方法传统式教学,即学生按照课堂上老师的讲解进行实验学习;开放式教学是指在学生课余时间开设实验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实验内容;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生理学实验课堂教学。

1.3教学效果评价设计调查问卷,反馈学生对实行开放式实验的意见;期末进行实验考试,2年试题在题目难易度及考试要点上相当,分别按百分比值效正学生的实际分值,通过分析比较实行开放式实验前后学生实验考试的成绩,判断开放式实验对生理学实验教学效果的影响。

1.4统计学方法学生考试成绩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利用统计学软SPSS12.0进行t检验及2检验进行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2结果

2.1学生对实行开放式实验认可度的分析问卷就70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开放式实验是否愿意的情况进行调查,愿意的学生占75.71%(53人),不愿意的学生占24.29%(17人),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实验课实行开放式实验是非常满意的。

2.2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分析用调查问卷对80名学生学习实验教学内容(神经和体液因素对家兔动脉血压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答题栏为实行开放式实验前对当堂课内容比较明白(对当堂课内容理解>50%)占21.25%(17人);不太明白(对当堂课内容理解30%~50%)占63.75%(51人);不明白(对当堂课内容理解<30%)占15.00%(12人)。实行开放式实验后对当堂课内容比较明白(对当堂课内容理解>50%)占78.75%(63人);不太明白(对当堂课内容理解30%~50%)占15.00%(12人);不明白(对当堂课内容理解<30%)占6.25%(5人)。结果表明,在实行开放式实验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率提高了57.50%。

2.3学生实验考试成绩分析见表1。表1实行开放式实验前后学生实验考试成绩分析注:*P<0.05。 由表1可见,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后,学生实验考试成绩明显提高,不及格率由25.6%降至3.3%(P<0.01),优良率由28.8%升至58.9%(P<0.01),缩小了中等成绩的学生比例。由此可见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增强了提高了学生实验考试成绩。

3讨论

传统实验教学以教师为主体,以教为主,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而开放式实验教学将学生推到了主体位置,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实验,以学为主,大大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性思维,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式实验教学由于课时有限,导致学生盲目模仿老师给出的操作步骤,一遇到问题就问老师,大大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开放式实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下一步该怎么做的问题;传统实验教学实验资源有限,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想象空间和实验的可行性,而开放式实验整合了优势实验资源,从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多媒体和网络)以及实验仪器设备大大提高了实验的可行性;传统式实验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智力、反应快慢、理论基础),采用固定的教学模式,相同的教学内容,造成基础好的学生较早完成实验,而基础差的学生根本无法完成实验,最后只能应付甚至抄袭实验数据的现象[2],这样就造成部分学生感到实验枯燥无味,甚至反感做实验。而开放式实验采取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实验教学,既让基础好的学生在完成实验的基础上有更深层次的提高,又让基础薄弱的学生锻炼了基本功;传统实验教学教学评估体系主要依靠考勤和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实验的优劣,造成评估中“不公平”现象的存在,而通过开放式实验,教师可以广泛地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整个实验过程,比较客观地评价学生,合理地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实验的整体情况。

因此,应多鼓励和支持开放式实验教学,通过开放型实验,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开拓意识、创新能力、科学素质和动手能力,为学生毕业后服务社会打下基础。在实验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是不断发展完善的。我们要勇于开拓、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周玲艳,秦华明.开放性实验教学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45(4):224-227.

篇7:生理学教学过程实施素质教育模式探索论文

【摘 要】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只是单一的教师讲授法,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新课改的实施,转变了这一教学观念。因此,美术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拓展知识,开阔自己的艺术视野,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实施美术教育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 美术教学 教师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过于强调学科为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把学生置于被支配的地位,扼杀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我觉得中职幼儿师范专业的美术教学模式应当以培养适应美术新课程要求的新型美术教师为目的,教材内容根植于美术课的教学实践,特别是当下活生生的美术教学生活。有“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交往互动的`教学观以及师生共同发展的评价观的教育理念。另外,培养方式、管理模式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就业途径而相应改变。学生通过专业美术方面的训练,掌握就业与升学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一、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学能力

中职幼儿师范专业美术教学这一门学科,涉及国画、西画、素描、色彩、设计等,以及运用计算机进行创作设计,这就要求我们美术教师既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又要有丰富的实践技能和娴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组织与管理、课堂教学的监控能力要切实得到增强,要更新教育观念,有效地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只有树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正确人才观、教学观和质量观,科学地认识与对待学生,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和谐的发展。新时代、新课程背景下也要求教师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要求教师有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就些除了要不断地学习和吸收、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外,更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实践、反复探索。

新课改的教育教学,整个过程组织严谨,由浅入深,逐步展开,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教师也只有通过系统地学习,站在引导者的角度,根据学生设计思维的发展,有目的地加以引导,才能满足学生对新鲜知识的渴求,满足社会对美术专业的需求。

二、转变教学观念,探索教学方法

(一)以练习为主的美术课适合运用尝试教学法。在教学中,先不讲绘画技法或制作方法,让学生自行观察先试着画,然后根据学生的尝试情况再进行指导,这样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了主体地位,通过对课堂实时布控,及时指导、矫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无拘无束地自由探索创作,大胆地把自己的构想显现出来。自主探究知识的欲望产生了,学习兴趣也就随之产生,学习自主性也逐步得到改善。

(二)“尝试创新法”激起学生们的创新精神。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把美术与文学、戏剧、舞蹈、音乐等学科融会贯通、综合一体,改变过去单兵作战的习惯,将各学科综合利用。要鼓励学生在不断尝试各种材料进行创作表现,发现不同材料的运用会达到不同的效果。刺激学生产生一种探索未知领域的强烈欲望。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不拘一格大胆创作,除了利用水粉、铅笔、油画棒等常用的表现技法外。还可尝试运用各种材料,或者多种材料结合进行创作表现,如用油画棒与水粉结合绘画,由于两者不相溶的特点,会产生独特的绘画效果,或者粉笔在砂纸上进行作画,产生粗糙质朴的纹理,画面有种原始之美,也可以利用吹塑纸、泡沫纸等制作剪贴画、卡片、精美的小书签等。由于学生在创作中力求有新发现,因而作品便充满着创新意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具有独特个性的表现风格。也可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生活经验、知识结构、兴趣爱好以及对未来工作岗位的展望等文化资源,对教学内容和要求进行合理调整与选择。

(三)让生活走进课堂的“亲身实践法”。我经常带领学生到野外去写生,感受恭城桃花的浪漫,引导学生感知大自然的万千姿态;组织学生定期举办画展。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增加了学生的信息量,也帮助学生积累了经验,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设计这些活动,把美术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就使得学生真切体验到生活处处皆美术,美术离不开生活。这种通过引导学生自主体验、自主探索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动力,还使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在兴趣的激励下逐步得到培养。

三、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探索精神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我根据中职学校的教学特点、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以及学生的差异,摒弃过去重知识传授和技术训练的模式,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引导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如在教学国画荷花,我先组织学生到荷花池塘观察荷花的形态结构,再介绍国画的构图、墨色变化、笔法等, 结合欣赏古今的荷花作品,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创作一幅自己理想中的荷花图。此时的学生学得轻松快乐,并获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再有就是激发学生为就业岗位与继续升学的目标而奋进。中职幼儿师范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想找一份与自己兴趣相关的工作,小部分是为了继续升学深造。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理想,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

总之,美术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拓展知识,以开阔自己的艺术视野,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对美术专业的热爱。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从提高学生美术素质、发展学生的能力出发,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道路和方法,更好地实施美术教育教学的改革。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职幼儿师范专业美术教学的前景必将会更加灿烂辉煌。

【参考文献】

[1] 美术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成尚荣. 现代生活教育案例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

篇8:生理学教学过程实施素质教育模式探索论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动手能力

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 是高等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在知识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共同选择和必然趋势。依据世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 以及我国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对多样化人才的现实需求, 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在我国是大势所趋。2014年3月, 教育部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透露, 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共1200所左右, 教育部将把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职业教育类高校转变, 这就意味着有50%的学校要淡化学科、强化专业, 按照企业的需要实现岗位对接。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 推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大众化又必然推动高等教育类型由单一的研究型走向多类型, 使得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方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社会不仅需要具有高深学问的精英人才, 以维持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 也需要大批的应用型人才, 以满足现实社会及企业发展的需要, 这些因素促进应用型大学的形成。

回顾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可以总结出两方面的规律, 第一, 当一个国家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时, 高等教育往往处于单一化, 而当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 其教育结构必然要多样化。第二, 80%以上的学生接受应用型高等教育, 成为应用型人才, 直接面向社会和企业的发展需求。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 尤其是核心竞争力在全球前10位的国家, 它们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 即职业技术教育占的比重很大, 如德国应用型教育占78%, 学术型教育占22%;瑞士应用型教育占82%, 学术型教育占18%。在发达国家, 绝大部分的高校培养的是直接面向产业的社会应用型人才。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教学过程中, 应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 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 让他们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同时, 给学生创造足够的机会与舞台, 充分发挥他们的兴趣、天性和个人才华, 挖掘其潜能, 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成长, 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成为对社会及企业的有用之才。

鉴于以上论述, 文华学院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院, 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 其机械系早在5年前就已采取以下做法, 在认真完成教学大纲、教学任务的同时, 在课堂之外积极鼓励并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 努力拓展第二课堂, 挖掘学生的潜能, 展现他们的才华, 为愿意在时间、精力上付出的学生提供一个施展的平台。为此, 机械系教师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或休息时间, 有计划地组织、指导这些有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创新意识、善于动脑筋、刻苦钻研的学生培训, 为他们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方面的发展给予专业训练, 为以后从事机械设计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 选拔一批较优秀的学生, 参加由教育部、省教育厅组织的各类学科竞赛, 通过这些赛事可以检验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师的教学质量、学校及学生的学习风气和精神面貌, 是学校在学生中树立标杆、提升正能量的范例。

文华学院机械系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做过以下探索。

一、举办制图手绘、电绘兴趣培训班, 为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近5年来, 从每学年第二学期第6周至第18周, 机械系教师会利用每周五的晚上对该系两三个年级的学生 (含新生) , 举办尺规绘图和电脑绘图兴趣培训班, 在这方面有兴趣的学生均可自由报名参加。因为尺规绘图和电脑绘图是机械专业的看家本领, 是本专业一切课程的基础, 它既能反映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又是学生今后走上专业技术岗位体现工作能力的窗口, 同时也是为每年8月暑假期间举办的“‘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创新大赛”做准备, 为大赛培养选手、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兴趣班的培训内容围绕工厂的实际与机械类专业的特点进行, 为学生以后的专业学习和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在培训期间, 要给予大量的尺规绘图训练, 而绘图内容和讲解内容要根据零件的轴测图 (三维) 、绘制零件的工作图 (二维) 来设计。那么, 如何选择视图, 采用怎样的表达方式, 选定怎样的比例, 视图如何布局, 尺寸和技术要求的标注、工艺结构、配合种类及粗糙度等内容, 都是教师要考虑的内容, 牵涉范围非常广, 综合应用性较强, 对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的锻炼很有帮助。培训期间, 教师要对学生每次绘制的图纸进行批改, 指出错误所在, 给出正确表达, 使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同时, 学生在绘制工作图时出现的问题,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是经常容易出现的问题, 教师会将学生绘制的、批改后的图纸拍成照片, 通过PPT进行讲解, 这对其他学生也会起到很好的提醒和警示作用, 避免他们以后在绘图时出现类似的错误。采用这些方法, 可以避免很多不该出现的错误, 无形中会扩大知识面, 而且学生的反响也比较好, 能起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 通过讲解、示范和举例, 可以让学生知道问题的所在。为了加深印象, 收到较好的效果, 教师会要求学生对所出现问题的图纸进行更正、重画。经过更正, 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 批改效果也就达到了。通过不断的绘图、讲解、更正, 学生的绘图能力、技能水平有了提高, 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得以提高, 办培训班的目的、培训效果也就一步一步地达到了。

二、指导学生参加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将书本知识应用到生产设计中

现在, 湖北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每两年举办一届, 文华学院机械系会根据组委会每年提出的机械设计主题要求, 在学生中进行广泛的宣传动员, 希望他们积极参与, 谈想法、提建议, 认真准备并拿出可行性方案, 绘制出装配工程图和三维效果图, 说明其工作原理, 然后对设计方案进行评比打分, 选出符合要求的作品, 将其作为参赛课题, 随后由教师开始分别指导。教师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或休息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 从设计方案的选择与确定、装配工程图的设计、零件工作图的拆绘、各零件材料的选择、配合类型的确定、设计基准的选定、根据基准进行尺寸标注, 以及关键重要零件的强度计算与校核, 让学生不断地完善各类零件的结构, 反复修改装配工程图, 直至达到设计要求为止。总之, 每次的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教师都会付出无数的时间、精力和汗水, 但在看到学生自己动手绘制设计的装配图、拆绘的零件图, 亲自跑市场买材料, 并在学部工程实训中心参与全部的机械加工过程, 用自己动手加工的零件成功装配成设计产品时, 我们又会由衷地感到高兴和自豪, 认为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感受到指导教师的价值所在。学生通过大赛, 将书本上所学的知识, 经过自己的努力, 完成了产品的设计, 更为宝贵的是, 他们可以学到在课堂上难以学到的实践经验和实际动手能力, 使所学书本知识得到升华, 这才是无价之宝。

三、耐心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课程, 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

学生的毕业设计课程, 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个具体体现。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生在学校学习、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检验。通过毕业设计这门课程, 学生应用前期所学的专业知识, 去解决一个实际的专业问题。在这个过程中, 他们可以发现以前各门课程学习上的不足和欠缺, 从而达到温习、弥补, 甚至提升的目的, 并能锻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动手能力。基于以上原因, 教师在毕业设计的课题选择上, 会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发展方向, 将学生自主选题和教师分配命题两种方式相结合, 其题型采用企业生产中常见的应用设计类、加工工装类以及机械加工工艺编制类题型, 符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这一宗旨, 适应社会的需求和企业的需要。通过审阅开题报告, 以及与学生的接触、讨论、面谈, 教师会感觉到学生之间存在着学习能力、设计理念、装配工程图的绘制以及对毕业论文写作意识方面的差异。有些学生的基础比较好, 一点就通, 领会较快;有些学生则对所给课题显得有些迷茫, 不知所措。因此,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这些学生进行不同特点的一对一的指导。总之, 耐心、细致、循循善诱、不厌其烦地辅导, 甚至有时是手把手地教学生绘图, 其目的都是使他们学到知识, 增长才干, 完成课题设计, 提高实际动手的能力, 为走上工作岗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毕业设计是学生与教师互动的一个过程, 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的一项独立的设计工作。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指导教师严格要求、认真负责、合理引导学生, 再加上学生的积极配合、认真准备, 肯花时间、下功夫、动脑筋、查资料, 才能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优秀的毕业设计必然是两者合作的结晶, 是共同努力的成果, 缺一不可。

成图技术大赛、机械设计创新大赛、毕业设计指导都是遵循“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个宗旨的, 本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 锻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有效运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 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提高学生综合知识应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J].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1.

[2]刘国钦.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3]胡璋剑.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论[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篇9:生理学教学过程实施素质教育模式探索论文

【关键词】翻转教学模式;生理学;教学质量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的80名学生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名学生。其中,对照组男16名、女24名;年龄19~21岁,平均20.12±0.65岁。观察组男18名、女22名;年龄192~1岁,平均20.31±0.66岁。排除学习积极性差及研究前摸底考试低于60分的学生,两组学生一般资料并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该组学生接受常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主要包括常规的课前预习,课堂老师讲授教程中规定的理论知识,课后完成该课时相应的作业。

1.2.2观察组。该组学生接受翻转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分为课前、课中、课后3个环节。课前:老师布置学生预习任务,并设计针对于课程相应的题目,如《生理学》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提出“Na+泵活动的主要意义是什么?”、“生物电的基本表现形式?”等并要求学生预习相关内容后找出答案;课中:①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在讲解相关《细胞的基本功能》理论内容后,老师可引入相关的临床案例,让学生判断病人的具体情况;②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图片、视频并在旁边配上文字、语音说明,为学生营造形象的临床氛围;③重难点突破:组织学生对课时中学生不同的问题进行相互讨论交流,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最后5分钟,总结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并由老师进行解答。课后:①观看视频:讲录制好的可将教学视频拷贝给学生,指导学生在放学后的课余时间观看,巩固已学知识;②课后交流:建立微信、QQ群,组织学生对教学视频、课堂教学内容等进行线上交流与讨论;通过微信、QQ平台发布作业,学生可采用WORD、PPT、视频等方式完成作业并通过邮箱讲作业发送给老师。两组学生均接受同一个老师的授课,授课内容均为《生理学》中的内容,为期一个学期。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学生摸底考试与期末考试的成绩;结合学生上课考勤与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将学生上课积极性分为积极、一般、消极3个标准进行评定:①积极:学生按时进入教室听课,上课率在100%以上,能认真、按时完成课后作业;②一般:学生基本上能按时进入教室学习,上课率在90%以上,基本上能认真、按时完成课后作业;③消极:迟到、旷课较为常见,学生上课率在90%以下,经常出现未能按时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④上课积极率=(积极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9.0软件系统处理本文数据资料。x±s与%分别表示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用t、x2分别对结果进行,P<0.05则表示两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

两组学生摸底考试并无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观察组期末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学生上课积极性比较

对照组积极 12例、一般19例、消极9例,上课积极率为77.50%;观察组积极14例、一般24例、消极2例,上课积极率为95.00%。两组上课积极率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x2=5.16,P=0.02)。

3讨论

学好生理学基础知识有利于为医学院临床专业学生今后的学习、就业奠定良好基础,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为转变生理学课堂教学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差、成绩差的现状,许多老师纷纷对教学模式进行探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翻转教学模式被应用于当前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在生理学中的应用给当前课堂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源泉。该教学模式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贯穿课前、课后,借助多媒体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进行课堂教学,将生理学原本抽象、空洞、枯燥的理论教学变得更为生动、有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视频教学资源能够存储在学生的电脑、手机中,便于学生进行课后学习、开展线上讨论与交流,巩固学习内容。此外,该模式还开展问题、重难点教学,引导学生对上课内容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篇10:生理学教学过程实施素质教育模式探索论文

摘 要 众所周知,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都各不相同,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个性上的差异,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更是如此,数学的学习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都各不相同,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分层教学的教学策略能够很好地运用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去。文章基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

关键词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2-0176-01

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能顾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很强的激励作用。以下,本文将详细阐述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策略:

一、对学习基础进行分层

教师在开始数学的教学活动之前,应该对学生的数学基础进行分层,分别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分层备课。教师可以一开始用一场摸底测试来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但是前提是测试的难度要适中,符合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然后,根据学生的测试结果定位学生的数学基础,再根据不同层次的水平,将学生进行分层。但是,并不意味着只是简单地将学生分成优、中、差几个等级,分层的真正目的是为了给学生寻求一种最适合的学习模式,激励学生进步,弥补自身的不足,增强学习的自信和成就感。分层之后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备课,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案。

比如说,在学习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混合运算》时,需要学生掌握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知道正确的运算顺序,学习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两步试题。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就要对学生进行分组。数学基础好的学生对数字运算规律掌握得比较牢固,相应地在运算过程中可能会运用到一些运算技巧,使运算更加简便,那么,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一部分学生设计相应难度较大的计算题练习,对这类学生来说也会更加富有挑战性;那么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来说,只需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就可以,题目设计不需要太多?化,能够让学生熟练运用计算规律就好。如此以来,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都得到了提高和发展。

二、对学习目标进行分层

在了解了学生的数学基础进行分组之后,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教学要求是不相同的。基础好的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强,能够较容易地接受新知识,并且十分善于运用数学知识;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可能思维比较局限,通过不断地模仿学习解题思路。自然对这两类的学生我们不能够设置同样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标准,如果只考虑基础一般的同学,那基础较好的同学将难以得到提升,并且会逐渐失去兴趣,这样的数学学习不具有挑战性;如果只考虑基础好的学生,那么基础一般的同学将无法跟上教学进度,很可能逐渐失去学习的自信心。因此,对两类学生分别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才能够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比如说,在学习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倍数和因数》时,基础一般的学生则只需要能够结合整数乘、除法运算初步认识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基础较好的同学则需要熟练掌握相关的方法论,并且还需要记住常见数字的因数和倍数。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设置相关的课堂游戏,给每一个学生的座位编序号,然后宣布游戏内容:①座位号是5的倍数,②座位号是36的因数,③座位号是48的因数,④座位号是1的倍数……看谁反应较快。

三、对学习方法进行分层

在学习方法方面也会有所区别,普通的学生作业练习应该以课内习题为主,教师应该更多地去为他们讲解和巩固基础知识;而基础好的同学,在完成书本的学习之外。课后练习更加应该注重课外拓展,采取自由式的作业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对学生进行分层辅导,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和实践性。

比如说,在学习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对于基础一般的同学,要考虑到他们的几何思维能力,采用比较形象的教学方法,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用可以观察到的实物来进行知识讲解,运用数学模型来让学生形象地体会平行四边形的稳定性,纸质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图形可以剪切拼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其面积的计算公式;而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则可以在学习完基础知识之后,做一些公式应用的练习,设计一些组合图形,让学生观察图形,寻找解决问题的角度,锻炼学生多角度思考的能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况且分层教学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来,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学习进步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上一篇:狼来了英语话剧剧本下一篇:如果爱下去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