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

2024-07-07

湖北省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精选8篇)

篇1:湖北省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

湖北省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

各市、州、省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卫生局、人事局,部、省属医疗卫生单位,大型企业卫生处,有关高等医学院校和学术团体:

根据卫生部、人事部《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卫科教发[2000]477号)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211号《湖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为加大我省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力度,推动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全面、深入、规范地开展,提高我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现将《湖北省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各地、各单位要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的领导和管理,切实保证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从2004年起,省、市(州)级医疗卫生单位卫生技术人员完成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是考核、聘任和医生、护士执业再注册的必备条件;2004年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时,2004年完成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是必备条件。2005年以后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时,上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是必备条件,任职期内其它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是参考条件。县及县以下医疗卫

生单位从2005年起执行。

二OO四年七月十二日

湖北省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提高我省卫生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和临床工作能力,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和卫生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卫生 1 部、人事部《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湖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继续医学教育是继医学学历教育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身教育。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卫生技术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专业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以适应医学科学技术和

卫生事业的发展。

第三条 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时刻追踪国内外医学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不断学习现代医学科技发展中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全省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临床工作能力,促进我省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为全省

经济建设服务。

第四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并受聘担任初级(参加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初级人员按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定进行)、中级、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均须接受继续医学教育。中、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含硕士生、博士生)、由省外调入或部队转业到我省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自报到的当年起纳入我省继续医学教育管理。

第五条 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和规范化培训是卫生技术人员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卫生技术人员接受继续医学教育和规范化培训期间享受在岗人员同等的工资和福利待遇。

第六条 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学分包括I类学分和Ⅱ类学分。省、市(州)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获得的最低学分数不得低于25分,2 所获I、Ⅱ类学分不可互相替代;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获得的最低学分数不得低于20分,所获I、Ⅱ类学分不可互相替代;乡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每年完成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最低学分数不得低于10分(不区分I、Ⅱ类学分)。民办医院及个体医疗机构按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参加相应级别的继续医学教育。

第七条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实行登记制度。卫生技术人员必须持有省人事厅统一制发的《湖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记录各项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对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获得的学分进行登记,具体登记与审核按照《湖北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和学分登记

管理实施细则》(见附件一)执行。

第八条 卫生技术人员接受继续医学教育和卫生专业规范化培训,成绩合格,取得规定学分是考核确定优秀等次、聘任、续聘、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和执业再注册的必备条件之

一。

第二章 内容与形式

第九条 继续医学教育的内容要以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重点,注意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要特别重视卫生技术人员创造力的开发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卫生技术人员的政治理论、法律、职业道德等公共知识及英语、计算机、普通话等基本技能的继续教育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统一规定执行。

第十条 继续医学教育的形式应灵活多样,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开展短期培训、进修学习、自学、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在专业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综述、译文、专业论著、科研课题、科研成果、专题调研和业务考察等应

作为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第十一条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分国家级、省级和市(州)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定期按照学科专业分类提前公布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供卫生技术人员选择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可采用研讨班、学术会议、学术讲座、专题讲习班、新技术操作演示会、技术操作比赛、远程教育等形式进行。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和管理按照《湖北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

实施细则》(见附件二)执行。

第十二条 自学是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考核的自学活动应授予学分。参加成人在职高等学历医学教育和自学考试以及在职卫生技术人员研究生课程班,可视为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经考试合格,授予相应学分。远程继续医学教育是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鼓励和大力提倡,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的有关规定按《湖北省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实施细则》执行(见附件三)。

第十三条 设立省、市(州)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保证继续医学教育完成的质量。我省继续医学教育基地评审和管理,按照《关于加强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和基地管理的意见》(鄂人[2002]7号),由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另行规定。

第三章 组织管理

第十四条 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实行全行业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打破医疗卫生机构的行政隶属关系和所有制界限,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规划、组织和领导。湖北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在省卫生厅、省人事厅的领导下,在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指导下,负责指导、协调全省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其主要职责:

(一)研究和提出全省继续医学教育规划和计划;

(二)制定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申报、评审标准、认可办法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授予及登记管理细则;

(三)负责申报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评审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评审结果作

为省卫生厅批准和公布的依据;

(四)组织选编全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教材和课件,开展远程继续医学教育;

(五)负责省内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的初评、申报,评审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评审结果作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和公布的依据;

(六)对全省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评估。

各市、州及省直医疗卫生单位应成立相应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机构,在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指导下,在本级政府卫生、人事部门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地区、本单位的继续医学

教育工作。

第十五条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档案,并有专人负责,对本单位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进行登记、管理和申报。

第十六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卫生机构应高度重视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把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列入工作考核管理责任目标,作为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之一。同时,要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保障措施和奖励办法,鼓励支持卫生专业技术人

员积极参加各项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第四章 考核与评估

第十七条 建立继续医学教育考核与评估制度。各级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机构要建立有效的继续医学教育考核与评估机制和考核目标责任制,加强对本地区、本单位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考核与评估,保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活动的完成质量。

第十八条 举办各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授权单位应对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习的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授予相应学分,项目完成后将举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情况、参加人数、考核及授予学分结果,书面报告项目审批机构。

第十九条 继续医学教育各级管理机构每年要对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对在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及奖励。

第五章 经费

第二十条 继续医学教育所需经费,采取国家、集体、个人等多渠道筹集的办法解决。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将继续医学教育经费列入预算。各单位按规定,投入继续医学教育经费不低于单位业务总收入的1.5%。经费的管理按有关财务规定办理,专款专用。卫生技术人

员本人要承担一定的继续医学教育费用。

第二十一条 主办经认可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单位,可按照有关规定,合理收费,不得以盈利为目的。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本实施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三条 本实施办法的解释权属省卫生厅。

发文单位:湖北省卫生厅

文件编号:鄂卫发[2004]68号

发文时间:二OO四年七月十二日

主 题 词:医学教育 机构 批复

篇2:湖北省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

文件 河北省人事厅

冀卫科教字„2007‟36号

河北省卫生厅

河北省人事厅

关于印发《河北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等四个文件的通知

各市、扩权县(市)卫生局、人事(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华北石油管理局卫生处,省直医疗卫生单位,高等医学院校:

为贯彻落实中央及我省人才工作的方针、政策,进一步加强我省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建立和完善适应我省卫生改革与发展需要的继续医学教育制度,不断提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素质,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卫生部、人事部•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卫科教发„2000‟477号)要求,在认真实施•关于印发†河北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等四个文件的通知‣(冀卫办字„2002‟18号)的基础上,近日,省卫生厅、省人事厅重新修定了•河北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河北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实施细则‣、•河北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和学分登记管理实施细则‣和•河北省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管理办法‣等四个文件,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1.河北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

2.河北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3.河北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和学分登记管理实施细则

4.河北省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管理办法

二 O O 七 年 七 月 十 七 日

附件1 河北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应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推进全省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卫生部、人事部•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和河北省人民政府1999年11号令•河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是卫生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应适应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的实际需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第三条 继续医学教育是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教育。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为促进卫生事业发展,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

第四条

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是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医疗卫生单位执业,并受聘担任初级(参加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全科

4对各类继续医学教育活动进行检查和指导;

5、组织协调本市各医疗卫生单位继续医学教育验证工作。县(市、区)继续医学教育领导小组的职能由市继续医学教育领导小组确定。

第九条 各医疗卫生单位成立继续医学教育领导小组,明确职能部门,由职能部门负责组织本单位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审查和登记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继续医学教育文件、档案和继续教育证书。

第十条 各级卫生、人事行政部门要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建立制度,强化管理。各医疗卫生单位、医学院校和医学学术团体应把开展继续医学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职责和任务,认真落实。

第十一条

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医疗卫生单位要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要积极主动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并按照继续医学教育的有关规定,服从所在单位的安排,接受考核。在学习期间享受国家和本单位规定的工资、保险、福利待遇。在接受继续医学教育后,有义务更好地为本单位服务。

第三章 内容与形式

第十二条 继续医学教育的内容应以现代医学发展中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重点,注重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要特别重视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创造力的开发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第十三条 在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中要加强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和医学伦理学等有关内容的教育,提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

第十四条 以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发展学科为依托,设立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保证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质量。

第十五条 继续医学教育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可结合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需要,采用培训班、进修班、研修班、学术讲座、学术会议、业务考察和有计划、有组织、有考核的自学等多种方式组织实施。

第十六条 各医疗卫生单位应积极申报承办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申报按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办法‣规定执行。省、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申报按•河北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进行。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按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的相关规定管理。

第十七条 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根据本人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选择参加与本人专业和岗位工作相关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8医学教育的个人也应承担部分费用。鼓励企业支持继续医学教育活动。要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经费的管理,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

第二十六条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举办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可以收取合理学习费用,但不得以盈利为目的。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本实施办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2002年颁布的•河北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冀卫办字„2002‟18号)和•河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试行)‣(冀卫科教字„2002‟37号)同时废止。

第二十八条 本实施办法由河北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负责解释。

附件2 河北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我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根据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办法‣和河北省卫生厅、人事厅•河北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是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经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可,并按学科专业分类提前公布,供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选择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推广项目和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第二章 项目类别

第三条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包括:经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并公布的项目;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申报,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公布的项目。

第四条 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包括:经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并公布的项目;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申报,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公布的项目;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112第十二条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举办形式主要有:学术讲座、学术会议、研讨班、专题讲习班、学习班和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等。

第四章 项目申报与认可

第十三条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必须具备如下基本条件:

1、各级项目须符合相应继续医学教育对象、内容、形式、时间、学分和考核等方面的规定和要求;

2、项目申报单位必须具备与项目有关的相应工作基础,必备的教学条件和场所,专门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部门和人员。

3、国家级、省级项目负责人必须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项目内容须是其所从事的主要专业或研究方向,并有一定的专长或研究成果。

第十四条 每年申报次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时间为9月。申报单位按每年申报通知要求,填写下一拟举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表。省直医疗卫生单位申报的国家级项目由单位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各市医疗卫生单位申报的国家级项目经所在市继续医学教育领导小组审查后报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由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负责核准并向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推荐。

申报的项目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进行形式审查,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进行审批。

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每年年底将下一批准举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按学科分类,列出项目编号、项目名称、主办单位、项目负责人、学分数、日期、地点等向社会公布,供各地医疗卫生单位和有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选择参加。

第十五条 每年申报次年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时间为10月。申报单位需将下一拟举办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填写•河北省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表‣。省直医疗卫生单位申报的省级项目由单位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各市医疗卫生单位申报的省级项目由市继续医学教育领导小组审查后报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各单位的申报项目经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进行形式审查后提交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学科组评审,每年年底公布下一批准举办的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第十六条 各市可参照省级项目的报表形式和时间要求制定本市市级项目的申报规定,市继续医学教育领导小组每年年底公布下一批准举办的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并将项目目录报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备案。

第十七条 同一项目,原则上不得同时申报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第五章 项目管理

第十八条 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承办单位应在项目举办后10天内,将项目完成情况报表和参加人员名册复印件

516附件3

河北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和学分登记

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条 根据卫生部、人事部•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省人事厅•河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登记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登记管理的通知‣和省卫生厅、人事厅•河北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学分分类

按照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学分分为Ⅰ类学分和Ⅱ类学分两类。

一、Ⅰ类学分

1、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2、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3、推广项目。

参加以上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可授予Ⅰ类学分,以上三种项目中均包含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二、Ⅱ类学分

自学笔记、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和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指定并统一组织考核的学习项目、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外出进修、发表学术论文、科研立项、出版医学著作、考察和调研报告、医学译文、单位和科室组织的学术活动等其他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授予Ⅱ类学分。

第三条 学分授予标准

一、Ⅰ类学分计算方法

1、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3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小时授予2学分。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最多不超过10学分。

2、参加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6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小时授予1学分。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最多不超过10学分。

3、国家级推广项目按课件的学时数每3小时授予1学分,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最多不超过5学分;省级推广项目按课件的学时数每6小时授予1学分,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最多不超过5学分。

4、国家级、省级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按批准的学分数授予学分,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最多不超过5学分。

5、省、市级学会举办的学术年会,每次授予省级Ⅰ类学分不超过3学分。

二、Ⅱ类学分计算方法

1、凡自学与本学科专业有关的知识,应先定出自学计划,经本科室领导同意后执行,写出综述,在科室交流,每2,000字授予1学分,每年最多不超过5学分。

9第三作者

(余类推)

国外刊物 104学分

省级刊物 52学分

内部刊物 320学分分类要求如下:

一、省、市级医疗卫生单位

1、医、技、药、预防、保健等专业技术人员

每年至少完成Ⅰ类学分10学分,Ⅱ类学分15学分。省级医疗卫生单位人员五年内至少完成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Ⅰ类学分10学分。

2、护理专业技术人员(含护士)

每年至少完成Ⅰ类学分8学分,Ⅱ类学分17学分。省级医疗卫生单位的护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五年内至少完成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Ⅰ类学分5学分。

二、县(市、区)级医疗卫生单位

医、技、药、预防、保健、护理等专业技术人员(含护士)每年至少完成Ⅰ类学分6学分,Ⅱ类学分19学分。

三、县(市、区)级以下医疗卫生单位

医、技、药、预防、保健、护理等专业技术人员(含护士)每年完成继续医学教育学分25学分(不区别Ⅰ、Ⅱ类学分)。在乡镇卫生院执业的初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在职培训每年至少应完成20学分(不区别Ⅰ、Ⅱ类学分)。

四、其他

产假人员每年完成继续医学教育学分12学分(不区别Ⅰ、Ⅱ类学分)。

第五条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的发放和管理

一、国家级项目承办单位应对参加项目活动并考试(考核)合格者,核发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监制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并须同时加盖承办单位公章。

二、省、市级项目承办单位应对参加项目活动并考试(考核)合格者,分别核发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和市继续医学教育领导小组监制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须同时加盖承办单位公章。使用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的单位,对持有电子信息卡的学员使用电子信息卡登记学分。

三、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由项目承办单位提供学员参加学习的有关记录,经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后发放学分证书。

四、严格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的发放和管理工作。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承办单位存在弄虚作假、滥发证书、乱授学分等情况,一经查实将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全省通报、1—3年停办国家级和省、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等处罚。

第六条 学分登记和考核

医疗卫生单位的继续医学教育职能部门每年应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有效凭证进行审查并登记到继续医学教育档案。已使用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的单位可通过管理系统审查记录,并将管理系统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电子档案打印存档。

医疗卫生单位的继续医学教育职能部门每年须将卫生专业

324申报。基地经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组织评估后认定并公布,有效期三年。

第四条 基地职责

一、开展面向全省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每年至少举办一项省级及以上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二、制定继续医学教育教学计划,编写教材和课件,保证教学质量;

三、按公布的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组织培训和教学管理。

第五条 基地管理

一、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在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指导和所在单位领导下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须认真履行职责,开展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应符合相关项目标准,保证水平和教学质量。

三、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申报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经所在单位审核后于每年10月报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由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公布。

四、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举办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应按•河北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和学分登记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授予学分并核发学分证书。

五、每年年底之前,基地需将工作总结和本举办的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执行情况汇报表、总结、教材等材料报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六、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实行滚动式管理,每三年评估一次。凡不能履行基地职责,不能保证培训质量的基地,经有关专家评估,由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批准予以撤销。

第六条 本管理办法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2002年颁布的•河北省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管理试行办法‣(冀卫科教字„2002‟39号)同时废止。

第七条 本管理办法由河北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负责解释。

篇3:湖北省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新疆乌鲁木齐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30名卫技人员, 将其作为调查对象, 有效的调查对象为120人, 年龄21~55岁, 平均年龄 (35.09±10.34) 岁;男58人, 女62人;汉族101人, 少数民族19人;本科及以上学历者77人, 本科以下学历者43人;参加工作时间5年以下、5~10年、11~20年、21~30年、31年及以上者分别为38人、30人、26人、18人、8人。排除工作时间<2年、有精神疾病史、最近半年有重大生活事件的研究对象及不愿配合调查的卫技人员。

1.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

1.2.1 调查问卷

自制调查问卷, 内容包括: (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学历、参加工作时间、职称、岗位类别等。 (2) 继续医学教育现状, 包括卫技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知晓情况、对继续医学教育的态度和满意度、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及参加途径等33个问题。问卷经5位公共卫生管理专家评定CVI (内容效度) 为0.90, 为了进一步确认调查问卷的信度, 对50人进行预调查, 确定问卷的Cronbach系数为0.81, 说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2.2 调查方法

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 考核合格者对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匿名问卷调查, 调查员介绍调查目的、意义以及注意事项等, 问卷现场发放并收回。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仔细核对, 对字迹模糊的要现场核对并更正, 对有缺项的可以让研究对象补充, 如再次补充和更正的问卷仍然存在上述问题便视为无效问卷。本研究共发放130份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120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92.31%。

1.3 统计分析

全部原始数据采用Epidata 2.0软件双人双遍录入, 统计分析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 计量资料统计描述使用 (±s) , 两两比较使用t检验, 多组比较使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统计描述使用率, 两组或多组比较使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继续医学教育知晓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对继续医学教育知晓情况的平均得分为 (9.39±1.62) 分。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工作时间、岗位的调查对象得分比较, 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 。不同民族的调查对象得分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果见表1。

2.2 卫技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的态度及满意度 (见表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认为继续医学教育必要/非常必要的共计101人, 占调查总人数的84.17%;政策支持程度调查显示, 选择支持/一般的共计96人, 占调查总人数的80.00%;培训效果调查结果显示, 认为效果很好/一般的共计111人, 占调查总人数的92.50%;与工作相关程度调查显示, 认为与工作相关/一般的共计106人, 占调查总人数的88.33%。

2.3 卫技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 (见表3)

调查结果显示, 84.17%的卫技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是晋升职称, 有小部分人员为了提高专业水平、提高工作能力而参加继续医学教育。

2.4 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途径

调查结果显示, 目前卫技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途径以专题讲座、专题讨论会、学术会议、学术讲座为主, 68.33% (82/120) 的调查对象希望以后采用网络途径参加继续医学教育。χ2分析结果显示, 过往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途径和希望的途径之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4。

3 讨论

20世纪80年代初, 我国引进了继续医学教育概念[2]。此后, 国家每年审批多项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而且每年数万人参加该教育培训。2002年, 我国首次建立了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试点[3], 现在该基地的培训方式已推广到全国各地。

3.1 卫技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知晓情况及满意度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对象对继续医学教育知晓情况的平均得分为 (9.39±1.62) 分。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称的卫技人员得分比较, 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 ;不同民族的卫技人员得分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此结果提示, 目前乌鲁木齐市卫技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的知晓情况仍有提升的空间, 且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 少数民族卫技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知晓情况的得分较低 (P<0.05) , 提示我们在乌鲁木齐市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宣传时, 应特别重视少数民族卫技人员。本次调查发现, 不同工作时间的卫技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知晓情况的得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过往研究结果不同[4,5]。笔者认为出现此结果可能与本次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少有关, 有待后续进一步研究。此次研究结果还显示, 不同岗位的卫技人员对于继续医学教育知晓情况的得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笔者认为, 此结果可能与继续医学教育的长期开展有关。

目前, 我国继续医学教育的相关政策及管理系统相对完善, 调查结果显示, 卫技人员认为继续医学教育的必要程度、相关政策支持程度、培训效果、与工作相关程度均在80%以上。由此可以认为, 乌鲁木齐目前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开展得较全面, 但仍有部分调查对象认为政策支持较差。自国家大力宣传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性以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和教育厅等机构加大了经济投入, 并提供了相应的政策支持。

3.2 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分析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 调查对象对继续医学教育非常关注, 但是84.17%的人员是为了晋升职称而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 拿到高级职称后就一般不再愿意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笔者认为, 此结果与以下因素有关: (1) 我国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与晋升工作等规章制度相结合, 已使继续医学教育成了学历补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6]。 (2) 每年通过审批的教育项目数有限, 项目对口专业少, 内容局限, 所以少数参加者未了解相关内容而参加培训, 降低了卫技人员的积极性。笔者认为, 提高综合医院继续医学教育效果和质量的关键是提高卫技人员的积极性, 因此我们要大力宣传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性, 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 使卫技人员能通过继续医学教育学到新的、有创造性的国内外医疗知识及专业技术。

3.3 希望的继续医学教育途径与实际途径差别较大

调查显示, 卫技人员过往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途径和希望的途径之间比较, 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笔者认为, 传统的继续医学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卫技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的需求, 由于很多卫技人员存在工学矛盾而不能及时参加继续医学教育[7]。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通过网络参加培训已成为可能, 使用此途径加强继续医学教育, 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应在今后的继续医学教育中推广应用[8,9]。

综上所述, 目前乌鲁木齐市少数民族卫技人员对于继续医学教育的认知水平低于汉族 (P<0.05) , 应加强对少数民族卫技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的宣传力度。目前卫技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实际教育途径与希望教育途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应加强网络课程的建设, 增强课程的实用性、与工作的相关性等, 最终达到增强乌鲁木齐市继续医学教育效果的目的。

摘要: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卫生技术人员 (以下简称卫技人员) 对继续医学教育的认知、态度及满意度情况。方法 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3所综合医院的卫技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卫技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知晓情况的平均得分为 (9.39±1.62) 分, 少数民族卫技人员得分低于汉族 (P<0.05) ;84.17%的卫技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是晋升职称;继续医学教育实施途径与希望途径之间比较, 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 卫技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实际教育途径与希望的教育途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应加强网络课程的建设, 增强课程的实用性、与工作的相关性等, 最终达到增强乌鲁木齐市继续医学教育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乌鲁木齐市

参考文献

[1]梁立科, 倪虹, 李姗姗, 等.安徽省某医院卫生技术人员2010年度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获取方式的差异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2, 32 (6) :940-942, 953.

[2]佟赤, 马亚楠, 闻德亮, 等.基于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继续医学教育满意度评价的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 2012, 29 (2) :262-263.

[3]刘畅.军区总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现况及管理模式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2004.

[4]谢庆文, 曹晓红, 唐红梅.上海市全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现状及意向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31 (4) :488-492.

[5]马京华, 许云海, 李妍, 等.护理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9 (13) :113-114.

[6]侯玉静, 刘述来.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模式探讨[J].新疆医学, 2011, 41 (9) :175-177.

[7]卢德华, 毕莉莉, 孙晓红.开展网络继续医学教育的可行性调查[J].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 (32) :108-110.

[8]石桦, 董旭, 闫春草.信息化技术在军队疗养院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3, 20 (8) :772-773.

篇4:湖北省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

第一条为充分发挥继续教育规划的导向作用,促进继续教育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推动继续教育更好地为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继续教育规划管理制度是指对继续教育规划的内容、编制、实施等进行规范,对继续教育管理工作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和服务的管理办法。 第三条继续教育规划是继续教育规划管理办法的表现形式,反映一定时期内继续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大目标、主要步骤和措施保障。 第四条继续教育规划可分为全市规划、行业规划和区县局(总公司)规划、基层单位规划等。

第二章规划内容

第五条继续教育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规划期内继续教育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

第六条 “指导思想”须体现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坚持实事求是、学以致用、阱求实效的原则,使继续教育积极、有效地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和经济建设服务。

第七条 “主要目标”是指通过继续教育使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和继续教育工作拟达到的目标。

第八条 “重点任务”是指根据指导思想对主要目标进行分解而重点提出的各项任务,包括学习任务、管理工作任务和教学工作任务等。

第九条 “具体措施”是指为保障继续教育规划的实现提出的相应办法、途径和手段,包括组织保障、思想保障和物质保障等。

第三章规划编制

第十条继续教育规划的编制工作由继续教育主管部门牵头,会同干部管理部门、有关业务部门和教学部门等单位,依靠领导、专家和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完成。

第十一条继续教育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继续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专业技术队伍现状和发展需求,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人才的需求,上级单位对继续教育规划的有关要求等。

第十二条 继续教育规划编制工作应在上一期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完成,编制程序一般需要经过调查研究、拟定草案、论证修改、形成文件等步骤。

第十三条继续教育规划应与人才规划和科技、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同步,周期一般为五年。

第四章规划实施

第十四条继续教育规划的实施工作由继续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会同有关部门进行。

第十五条继续教育规划在实施中可分解成年度计划,通过滚动计划管理的方式完成。

第十六条继续教育规划实行分阶段检查方式,主要检查规划实施工作的进展情况。在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对规划的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总结。

第十七条各级继续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发挥继续教育规划的导向作用,促进继续教育工作在规划管理基础上不断深入发展。

第五章附则

篇5:湖北省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

镇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转发《关于开展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工作部门:

现将市人事局•关于开展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汉人发„2010‟172号)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汉人发„2010‟172号文

二○一一年三月十四日

抄送:各事业单位,档。汉中市人事局文件

汉人发„2010‟172号

汉中市人事局

关于开展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

办法(试行)

各县、区人劳局、汉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级各部门:

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是增强专业技术人员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整体素质的重要途经,也是建设高素质、创新型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加快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着力培养造就一批推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要。根据•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省人社厅•关于印发†陕西省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汉中市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09--2020)‣的要求,现就开展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提出以下实施办法。

一、继续教育的目标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开放兴市、工业强市、农业稳市”和“发展绿色汉中”,实现在陕南率先突破发展这一战略目标,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按照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需要,坚持以知识更新为主题,以增强素质为重点,对全市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全面科学规范的知识更新培训教育。通过继续教育,使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掌握本专业的最新科技理论和方法,了解科技发展动态,进一步激发专业技术人员创新意识,增强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主力军作用。

二、继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接受继续教育,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义务,凡在职专业技术人员都应当自觉接受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的内容分为专业科目和共需科目。

(1)专业科目内容:立足于科技前沿,体现专业技术发展趋势,按照专业实际确定学习内容。重点放在中、小学和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先进医疗技术应用、现代农业技术推广、节能环保工程研究、科学高效综合管理等方面,根据高、中、初级职称的不同层次,结合专业工作和承担的专业科研课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更新学科知识,拓宽知识面,突出先进性和实用性,引领专业技术人员紧跟各专业科技发展,培养独立解决复杂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

(2)公需科目内容:着眼于专业技术人员拓展知识、开阔视野、启发创新意识。重点放在政策法规、国情市情、现代信息技术、职业道德、知识产权(权益保护)以及科技论文运用、调查研究技术、创新思维理论与实践等方面,通过学习,使全体专业技术人员的科学精神、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得到明显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得到优化,业务能力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和维护安全稳定能力明显增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综合素质大幅度提高。

继续教育坚持因地制宜、按需施教,重在学以致用,取得实效。采取集中培训、举办研修班、业务进修、学术交流、实践锻炼、技术考察和网络远程教育等多种学习方式,开展生动活泼、实用高效的继续教育活动。优化学习科目结构,大力推行现场教学和启发式、互动式、体验式、分享式教学方法,提倡研讨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等全新的学习方法,逐步实现由教育方法创新向学习方法创新的转变,由思维创新向研发能力创新的转变。

三、继续教育的组织与管理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涉及到全市各类企事业单位,人员、专业、层次比较复杂,因此,市、县(区)各有关部门应当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共同做好组织管理工作。

(1)市、县(区)人事职改部门是继续教育工作的综合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继续教育总体规划,协调、指导、监督继续教育工作;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规范继续教育行为;建立继续教育基地,落实公需科目教程,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审核继续教育考核结论,颁发•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

(2)市、县(区)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系统、本行业的继续教育工作。制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长期规划和计划,开发专业科目教育资源;发布继续教育工作信息,落实专业科目教程;编印专业科目教材,确定专业科目培训辅导人选;实施专业科目培训教育,对参加继续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考核。

(3)市、县(区)各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构成情况,按照地域或隶属关系,就近选择适合本单位需要的培训教育形式和内容。县(区)专业技术人员也可结合个人专业和从事的科研项目的实际,直接选择参加市级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专业科目教育活动,单位应当鼓励专业技术人员走出去学习培训,市级行业主管部门也应当积极吸纳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接受高层次的继续教育,实现科技资源共享。

(4)市、县(区)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在制定规划、举办培训活动时,要通盘考虑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建立适应非公有制经济单位自身特点的继续教育模式,帮助他们培养急需人才,促进继续教育工作协调发展。

四、继续教育的考核办法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核实行学时制和学分制管理。凡具有高、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的累计时间不得少于80学时(1学时按1小时计算,下同),初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不得少于40学时,其中专业科目的学习时间应当占到继续教育的累计时间的2/3学时。各行业主管部门也可以根据本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的需要,适当增加继续教育的学时。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培训,按规定必须设置专业科目和公需科目。参加学习培训的人员在完成规定的学时任务后,必需参加专业科目和公需科目的考试,专业科目和公需科目的单科考试成绩满分均为100分,两科目考试成绩分别达到60分以上(含60分),综合学分才能确定为合格。

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市级以上研修班或业务进修,时间达到10天以上(不含路途时间)的,且通过举办单位考试或考核合格者,可按接受继续教育对待,专业学分确定为合格。

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市级以上学术交流或技术考察活动,其学术交流成果被评为三等奖以上者,技术考察成果被行业实际应用或被主管部门列为当地行业发展计划者,可按接受继续教育对待,专业学分确定为合格。

参加市、县(区)支农、支教、支医活动和挂职锻炼的专业技术人员,顺利完成工作任务,持有主管部门的工作鉴定,可按接受继续教育对待,专业学分确定为合格。

在职参加学历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取得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者,当年可按接受继续教育对待,专业学分确定为合格。

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其它形式的学习培训活动,需按接受继续教育对待的,由所在单位将学习内容、培训方式、考核(考试)结论等情况送行业主管部门审查后,报市、县(区)人事职改部门审核备案,也可将专业学分确定为合格。

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完成继续教育规定的学时,取得合格学分,由市、县(区)人事职改部门颁发省人社厅统一制式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

根据•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和省人社厅•关于加强当前职称改革工作的十条意见的意见‣的规定,2010年全市申报晋升各类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含行业主管部门对晋升中级职称有专门规定的),必须完成规定学时学分,取得继续教育证书。从2011年起,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完成继续教育情况将作为岗位聘用(续聘)和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称的必备条件之一。凡未完成规定学时学分者,不得聘用(续聘)在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不得获得晋升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资格。

五、建立继续教育基地,为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建立和培育继续教育基地,实现继续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逐步实现继续教育基地的规范管理,不断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继续教育基地实行市、县(区)两级管理,市、县(区)人事职改部门按照资源共享、质量优先的原则,分级建立继续教育基地。

继续教育基地的标准是:具有固定的学习培训场所和设施,管理机构健全,拥有胜任相关专业工作的专(兼)职师资力量。其中,市级继续教育基地师资力量中,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家应占到2/3以上,县(区)级继续教育基地师资力量中,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家应占到1/3以上。

市级继续教育基地主要承担全市高级和市属单位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的公需科目学习培训和考试考核。也可接受行业主管部门的委托,承担专业科目的学习培训与考试考核;县(区)级继续教育基地主要承担本县(区)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任务。没有条件建立基地的县(区)人事职改部门可以委托市级基地组织实施继续教育工作。

继续教育基地组建由市、县(区)人事职改部门负责,争取在2010年6月底完成,并统一向社会公布,2010年7月全面开展继续教育学习培训工作。市、县(区)继续教育基地的业务活动应当自觉接受同级人事职改部门的监督和管理,不得超越审批的专业范围,借继续教育基地的名义举办其它培训活动。市、县(区)人事职改部门每年要对继续教育基地进行一次综合检查和评估,对不具备条件或违反有关规定的基地,取消其从事继续教育的资格。

继续教育基地实行有偿性培训服务,学习培训费用按照省上统一规定的标准收取。

继续教育基地和行业主管部门在继续教育学习培训与考试考核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地按管理权限在市、县(区)人事职改部门进行审核备案,办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相关手续。

六、加强组织协调,确保继续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活动,是一项提高人才队伍 整体素质的长期工作,市、县(区)人事职改部门要认真履行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综合监督管理职能,要把继续教育工作纳入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布局,重点做好政策制定、规划指导、组织协调、公共服务、监督检查和调查研究等工作。要组织人员对行业主管部门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情况、学习培训效果进行监督检查和质量评估,研究解决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逐步完善继续教育工作程序和管理制度,认真做好审核备案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发放工作,确保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质量。

教育、卫生、农业、科技、文化、工程等专业技术人员相对集中的单位,行业主管部门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制定出符合本行业的特点的继续教育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分类分阶段组织实施。对于需要通过评审才能取得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各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在每年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之前,完成当年的专业科目学习培训和考试考核任务,为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称提供方便。

经济、会计、统计(包括取得执业、职业资格,参照经济专业资格条件聘用的人员)等专业技术人员相对比较分散,主管部门不便于组织进行学习培训,可以参加市级继续教育基地组织的专业科目学习培训,考试考核合格者,经市级继续教育基地向市、县(区)人事职改部门审核备案后,通知本人所在单位。

在全面推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中,市、县(区)人事职改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密切合作,相互支持。要加强继续教育政策、法规的宣传,推进继续教育工作的普及和深化,不断扩大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受益面,要注意总结和推广继续教育工作的典型经验,促进继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篇6:湖北省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

继续教育实施方案

为了提高我院全体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素质,将我院建设成充满活力、不断发展的学习型医院,结合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参照甘肃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按照医学教育终身化的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与意义 继续教育是大学毕业后的教育,包括毕业后教育(岗前培训和岗位规范化培训等),和以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为主的狭义的继续教育,广义的继续教育还包括研究生或学位教育。医学继续教育体现了医学教育的连续性和教育终身化的要求,结合甘肃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定出适用我院实际的住院医师培训计划,目的是使我院广大职工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提高的专业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勇于满足时代对自己的要求;使我院广大职工具有敬业爱院的主人翁精神,高尚无私的医德医风,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和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有组织学习与自学相结合。使在职的卫生技术人员专业知识不断得到补充、更新、拓宽、加深,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把继续教育和晋升、聘用、职业注册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二、培训实施时间、于2016年10月开始,期限为3年。

展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部分疑难病的处理。

(四)掌握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具备阅读和分析专业性期刊的能力,可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文献综述或病例报道。

(五)具备一定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能结合临床实践,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学术论文。

(六)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五、组织管理

成立我院继续教育委员会领导小组。院长为组长,主管副院长为副组长;医务、人事、护理、院办、总务等部门负责人和内、外科、医技科室主任为组员。

各科室负责人具体负责本科人员的继续教育。

院办负责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归档管理工作。

继续教育委员会领导小组的职能是:

1.根据国家继续教育的政策和规定,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我院继续教育的实施方案及计划。

2.指导和监督各科室继续教育的计划制定、执行和总结等。

3.负责继续教育项目的组织实施。

4、负责继续教育的档案、总结及奖惩。

5.负责继续教育的有关人员选送及其他相关人事安排。

6、其他相关工作。

考核,主要考核工作数量和质量,并将考核情况记入培训登记手册。

(二)考核

住院医师完成培训计划后,由医院培训委员会按照培训大纲进行考核,并将考核情况记录备案。

(三)执业资格考试与注册

培训期间,符合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报考条件者可依法参加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取得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是住院医师考核合格的必要条件。是担任从事本科室专业技术职务的必要条件,在毕业3内未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医院将考虑调离本专业工作岗位。

八、继续教育学分类、登记与管理

(一)学分类别

I类学分,授予:

1.卫生部继续教育委员会审批认可的项目;

2.省医学教育委员会审批认可或由授权单位组织的项目;

3.获得科技成果、专利、推广应用新成果、新技术、发表论著及学术活动等。

II类学分,授予:

自学和其它形式的继续教育活动。

(二)学分授予办法

一等奖 20-16学分;二等奖15-11学分;三等奖11-7学分;四等奖9-5学分。省委级和省级奖:一等奖12-8学分;二等奖10-6学分;三等奖8-4学分。若同一项成果重复获奖,按最高学分授予。

出版著作,每编写1000字授予1学分。

出版国家级或省、市级专业继续教育项目的录像教材和幻灯片,录像教材A(讲授实录型)、B(讲授与资料编辑型)、C(形象素材编辑型)三类,成品放映时间每10分钟的长度,分别授予1、2、3学分。幻灯片,每10张授予1学分。

II类学分计算方法

1.自学是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凡自学与本学科专业有关的知识,应先定出自学计划,经本科室领导同意后执行。最后写出综述或总结,在科室交流,每2000字可授予1学分,但每年最多不超过5学分。

2.凡到外单位零散进修,经考核合格,由接受进修单位按每1个月授予5学分,但每次进修不超过25学分。

3、由医院组织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技术操作示范、手术示范、新技术推广等,每次参加者授予0.5学分,主讲人2学分,参加者全年所获得这类学分最多不超过10学分。

篇7:湖北省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提升全省会计队伍整体素质和会计工作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财政部《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6号)及《湖北省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实施办法》(鄂财会发[2005]18号)等有关法律和文件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实行统一规划、分级管理的原则。省财政厅负责全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管理工作,制定全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划。各市、州、直管市、林区、县(市、区)财政部门根据省财政厅有关规定,结合具体情况,制定本地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三条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总体目标是:建立结构合理,运行规范,管理严格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制。培养一批具有熟练会计操作技能,能够准确、客观地记帐、算帐、报帐的初级会计人才;培养一批具有综合分析能力,能够参与管理和决策的中级会计人才;培养一批专业精深、熟悉国际惯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综合分析和决策能力强的高级会计管理人才。

第四条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对象为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

第五条 继续教育有利于会计人员熟悉和掌握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更新、补充和扩展专业知识与技能,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其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平和创新能力。继续教育的原则为联系实际,讲求实效,学以致用。其主要内容包括:

(一)会计理论与实务;

(二)财务、会计、审计法规和会计准则、制度;

(三)会计诚信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四)内部会计控制;

(五)会计电算化知识;

(六)其他有关法规制度和相关知识。

第六条 继续教育形式分培训和自学两类,其中培训是继续教育的重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接受培训的时间每年累计不少于24学时,学时折算以《湖北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参考内容及学时折算表》(附表1)为依据。培训形式有:

(一)经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登记备案的社会培训机构和行业、系统业务主管部门及社会团体(简称:培训单位)组织的会计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

(二)在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登记备案的网络远程会计相关知识培训。

第七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视同完成当年的继续教育培训学时。

(一)内完成一项市级以上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或会计学术组织认可的会计专业课题研究或在省部级以上(含省级)刊物上发表一篇会计类学术论文。

(二)正在大中专院校和职业学校接受国家承认的会计、财务管理、注册会计师、审计、统计等专业学历教育。

(三)通过本审计、统计、经济专业技术资格、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税务师考试,或通过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注册会计师考试中任何一个科目。

(四)参加市、州、直管市、林区以上财政部门组织的会计知识竞赛获奖者。获奖前三名的,可视同完成一个周期的继续教育学时。

第八条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结束后,培训单位将其结果以Excel电子表格(附表2)形式报属地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导入“湖北省会计人员管理信息系统”,直接载入持证人员个人的电子档案。持证人员档案在本辖区内的不再核发证书或证明。持证人员档案不在本辖区内的,由培训单位所在地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按规定的格式核发《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证明》(附件2),会计人员凭此证明到《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签发机关办理登记。

第九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会计人员,内未完成规定学时的,其继续教育时间可以顺延,在下一一并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学时:

(一)内在境外工作超过六个月的;

(二)内病假超过六个月的;

(三)生育;

(四)其他特殊情况。

有上述情况的会计人员由个人提出书面申请,有关单位出具有效证明,报属地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确认。

第十条 各级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要做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规划指导,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会计学术组织等社会教育资源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的作用,逐步建立本地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机制。

第十一条 为规范全省培训单位管理,保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健康有序进行,培训单位在开展继续教育培训时,必须到属地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登记备案后方可组织实施。

(一)开展经常性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单位,均须向属地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提出书面申请,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对培训单位的办学资格、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培训内容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决定是否接受其承担相应的培训任务。承担培训任务的单位要履行相应的责任,并自觉接受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和其它相关部门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二)开展短期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单位,应当在事前将培训地址、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和授课教师书面报属地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登记备案。培训结果按第八条规定办理。

对符合条件承担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任务的单位,由各市、州、直管市、林区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汇总本辖区登记备案的培训单位(附表3),统一在每年12月31日前报省财政厅登记备案并公告。

第十二条 社会培训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已办理工商、税务、物价登记手续;

(二)具备与承担培训工作相适应的教学场所和设施;

(三)拥有与承担培训工作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和管理力量;

(四)能够完成所承担的培训任务,保证培训工作质量。

第十三条 按照教育、考核、使用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检查与考核制度。

(一)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要加强对社会会计培训机构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对不遵守有关制度规定,教学质量低下,乱收费、只收费不办班和教学管理混乱的培训机构,要提出整改或停止受理会计培训任务,对整改达不到要求的,应向社会公布。同时,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应当在培训场所设立“服务质量监督举报箱”并公布举报电话。

(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学时完成情况的检查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定期登记一并进行,检查结果纳入“湖北省会计人员信息系统”管理,并作为《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登记的依据。

第十四条 未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的会计人员,除第九条列示的情况外,属地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及会计人员所在单位应督促其接受继续教育。

(一)连续二年未接受继续教育或连续二年未按有关规定完成继续教育学时的会计人员,不予办理会计从业资格证登记,不得参加本会计工作先进个人评选,并责令其六个月内改正,同时通报用人单位,逾期不改的,用人单位不得聘其从事会计工作。

(二)连续两个周期未接受继续教育的,视为自动离岗,并予以公告。

第十五条 各单位应当重视和鼓励会计人员按规定接受继续教育,保证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有条件的单位应根据有关规定认真组织会计人员开展业务学习和岗位培训。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省财政厅2003年12月30日印发的《湖北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实施办法》(鄂财会发[2003]16号)和2002年6月20日印发的《省财政厅关于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培训考试管理办法》(鄂财发[2002]4号)文件同时废止。

篇8:湖北省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

1 资料来源

1.1 调研对象

课题组成员走访了商丘地区2市、2区、6县区域内的培训中心, 市、县卫生局, 6个乡村卫生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点的管理人员、一线教师和2007年在培学员。共调研管理人员、教师162人, 收回有效问卷162份, 应答率为100%。共调研在培乡村卫生人员2 226人, 收回有效问卷2 205份, 应答率为99.1%。

1.2 调研方法

对管理人员采用座谈并问卷调研, 对在培学员采用随机走访、调研, 并利用集中考试时发放问卷, 统一说明, 独立完成, 经课题组成员严格把关, 输入数据, 进行分析研究。

2 调研内容和结果

2.1 对培训中心的调研

豫东地区从2004年开始乡村卫生人员学历文凭教育, 共培训学员6 678人, 培训专业以社区医学为主, 共3 478人, 占52.1%;中西医结合专业较少, 共2 164人, 占32.4%;选报护理专业685人, 占10.3%;医护比为8.2∶1, 距离国家要求的医护比1∶1相差很远;选报医技类专业更少, 其中口腔专业171人, 占2.6%;影像专业159人, 占2.4%;检验专业21人, 占0.3%, 加剧了农村医技类人员缺乏的矛盾。培训方式以半脱产为主, 共4 516人, 占67.6%;其余为脱产学习, 共2 162人, 占32.4%;无第三种方式 (见表1) 。培训地点在商丘医专或县卫校。以理论学习为主, 无临床进修。

2.2 对管理人员和参教教师的调研

被调研的管理人员、教师162人中, 行管人员占24.6%, 班级管理人员占30.9%, 参教教师占44.5%, 性别、学历、职称无限制。现有乡村卫生人员继续教育教学、管理存在以下问题:①学员学习热情较高, 参加培训报名积极。但因工作、经济、家庭诸因素影响, 缺课现象多, 混文凭心态多。②文化基础差, 医学相关知识缺乏, 医疗经验差别大, 加上缺课现象多, 教学难度大, 效果欠佳。③理论讲授太多, 不利实用。④未制定相关考核、奖惩、激励制度, 又缺乏有效的监督, 管理难度大 (见表2) 。

2.3 对在培乡村卫生人员的调研

2.3.1 基本情况

被调研学员2 205人中, 35岁以下者占47.1%, 36~45岁者占37.6 %, 45岁以上者占15.3%。男占60.2%, 女占39.8%。具备大专 (成人或自考) 学历占0.9%, 中专 (县级卫校) 占37.5%, 中学毕业占52.3%, 小学毕业占9.3%。初级职称占31.7%, 无职称占68.3%。从业年限5年以下者占26.3%, 5~10年者占56.5%, 10年以上占17.2%。

2.3.2 在培学员对继续教育的认识

调查显示, 93.6%的学员认为继续教育很有必要或有必要。影响乡镇卫生人员继续教育学习积极性的因素中以工作太忙、无法离开为主;影响村卫生人员继续教育学习积极性的因素以影响收入为主。学历高的人员认为教材内容太浅显, 未接受过正规医学教育的人员认为理论学习太吃力, 想去医院进修。学员普遍认为, 管理不严, 无考勤记录是导致缺课的主要原因之一 (见表3) 。

2.3.3 在培学员对培训的需求

最受欢迎的培训方法是临床进修, 且不受年龄、从业年限影响。培训内容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为主, 其次是合理用药、急救知识, 而对预防、保健、康复知识要求不多;可以看出, 学员重视实用。培训方式以半脱产为主。培训地点以就近选择县、市级医院为主, 利于兼顾工作、家庭。培训时间以短期培训 (3~6个月) 为多。培训师资多选择县、市医院有经验医生 (见表4) 。

3 讨论

3.1 乡村卫生人员继续教育现状

3.1.1 各级卫生管理部门重视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 河南省卫生厅于2002-2003年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基层, 作了大量的调研研究, 制定出乡村卫生人员继续教育的相关政策和措施[1], 2004年相继开始大规模培训工作, 各市、县成立了继续教育培训点和专职管理人员。近4年来, 商丘地区2市、2区、6县所属区域90%以上的乡村卫生人员得到了培训, 并在教育、教学管理, 乡村医疗组织整顿方面不断改进,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3.1.2 乡村卫生人员迫切渴望培训

他们自知自身医学基础差, 知识贫乏, 不能满足临床防病治病的需要, 对一些急症、重症不会处理;加之在今后的3~4年内乡村卫生人员必须完成向社区医师的转型, 所以将会经历一系列的资格考试和岗位考核, 不提高自身素质和知识结构, 将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因此渴望得到学习机会。

3.2 存在问题

3.2.1 卫生行政管理

省、市乡村卫生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只强调入学率, 没有制定结合本地实际的管理内容, 也没有建立学员学习培训的管理机制, 没有具体的考核要求, 没有专项的经费支持, 没有有效的检查评估。大部分培训点无考核制度和考核记录, 缺乏有效的激励奖惩办法。

3.2.2 在培学员

乡镇卫生人员参加培训会影响奖金发放, 或因日常工作无法脱身而不能坚持学习;村卫生人员常因参加培训减少经济收入, 影响生活而不能坚持学习;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也影响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混文凭心态普遍存在, 缺课现象严重。

4 建议

4.1 更新培训方法, 注重实践技能的提高

乡村卫生人员继续教育的第一个阶段 (学历文凭教育) 已基本完成, 应转入第二个阶段 (实践技能的提高) 的培训。各培训中心应更新培训方法, 以需求为导向, 以实用为目标, 以提高为目的。

4.2 更新教学模式, 使之更贴近学员的学习需求

4.2.1 更新教材

应根据学员的不同层次, 分编中专、大专、本科层次的教材, 以适应初、中、高级医疗卫生保健人员的学习需求, 改善初级人员学不懂、高级人员吃不饱的情况。中专层次的教材以突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为主;大专层次的教材补充以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本科层次的教材增进医学前沿知识和技能。教材内容应贴近农村卫生工作性质, 增进老、幼、妇保健, 慢性病的康复, 常见病的预防, 法律法规知识, 增加中医内容。

4.2.2 更新教学方法

①以提高技能为主:精讲理论, 开展床边教学、病例教学、病例讨论, 着重培养实际操作技能。②全科培训: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为一体, 使学员能胜任多重角色。③中西医并重:西医解决急症、重症, 中医药适宜技术多, 价格便宜, 适合乡村推广。

4.2.3 更新教学形式

①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并举:长期培训时间以1年为宜, 主要针对40岁以下者;短期培训时间以3~6个月为宜, 主要针对40岁以上者。②理论学习和临床进修并用:理论学习主要针对未取得中专文凭学历者;临床进修主要针对已取得中专文凭学历, 尚未考取资格证者。③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讲座、技术观摩等: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的作用, 或划片就近组织, 邀请县、市级有经验的医生、双师型教师, 就地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讲解, 同时解答学员提出的问题, 进行疑难病例分析, 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使学员学有所获, 学以致用, 激发学习热情。④开展乡村卫生人员继续教育的网络教学和管理平台:开发网页型和网络实录、视频点播等形式的网络课程, 实现学员远程登陆和点播网上视频教材[2], 辅导学员进行远程网络学习, 缓解学员的工学、农学矛盾, 以克服自学缺乏指导、面授时间难保证等不足。

4.3 更新管理运行体制, 提高培训效果

4.3.1 严格培训考核制度

各培训点应严格管理, 制定出适合的考核标准, 将培训情况作出鉴定。单位应将培训鉴定作为年度考核内容之一, 记入本人业务技术档案, 与工资、奖金、评优、申请执业资格挂钩。培训成绩应包括理论测试 (占70%) 与考核 (占30%) 两部分, 对经常不参加培训, 理论及技能较差者, 不能发给合格证, 严把质量关。

4.3.2 严格各种资格考试和岗位考核

改变平时考试如“抄”试的情况, 以考促学, 以考促管, 以考促评。

4.3.3 落实奖优罚劣措施

政府应设立继续教育奖学金和特困学员补助基金, 对积极参加培训, 从无缺课的的学员, 应报送市、省两级, 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并在晋升、提职、申请执业资格、聘用时, 给予一定的照顾。对于获得较高学历的学员, 在准许开业、扩大业务范围及发展机遇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3];对特别困难又能坚持学习的学员应给予补助, 使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业。

4.4 抓好教学督导和教学评估工作

省、市乡村卫生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应成立教学督导组, 深入各培训点检查、监督、指导、评估培训情况, 组织管理人员、教师、学员座谈, 听取意见和建议, 不断更新、改进继续教育的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永生.关于乡村卫生人员继续教育的创新性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6;7.395.

[2]曹坤明.用数字化技术改造传统医学成人教育[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7;1.22.

上一篇:生日的英语日记100字下一篇:丽水市茶叶产业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