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组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2024-08-03

小学综合实践组校本教研工作计划(精选6篇)

篇1:小学综合实践组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努力搞好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争取达到学校为我们组拟定的教学考核目标。

2、认真开展课题研究,克报一切困难,在7月初接受学校的考核并结题。

3、定期检查学校的网络,以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4、维护好学校各办公电脑,以保证老师们能进行正常的办公。

5、搞好远程教育的接收工作,并做好资源的分类整理与备份。并及时分发老师们平时学习的资料,最按月回收。

6、组织学生参加信息技术创新大赛,并争取优异的成绩。

7、认真开展我们综合实践组的特长工作,一定让学生不仅愿意参与我们综合实践组的特长小组,而且还要学到相关知识,本期学习FLASH,一定让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收获。

8、积极的开展特色教学工作,本期我们特色为博客。目标是让每一个孩子一定要拥有了博客,而且百分之三十的同学的博客还会搞得很不错。

二、工作重点

针对我们教研组的具体情况,我们拟定了以下工作重点:

1、认真研究信息技术在农村课堂上的教学方式及方法,努力搞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我们学校硬件、网络及农村学生的实际特点,研究讨论出提高农村孩子信息技术素养的有效方法。

2、搞好课题工作,我们综合实践组的课题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期我们组要利用本学期的几次教研组活动进一步讨论课题的具体开展,并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进行深入有效的研究。

3、远程教育工作,认真作好远程教育资源的接收及资源的整理工作,尽可能的让老师们了解远程教育,使用远程教育,最终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作用。

4、搞好创新大赛的参赛工作,积极组织及培训学生参与一年一度的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创新大赛,并争取取得良好的成绩

5、特长特色工作,积极努力的搞好千人博客的工作;并协调好其它各组搞好特长组工作的开展。

三、工作措施及具体要求:

1、精心组织每一次活动,强化每次活动的管理,每次活动定时间、定人员、定内容、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做到保质保量。

2、每次活动人员不得无故迟到、早退。因事、因病、因公请假必须给易文华校长请假,并将请假条交教研组备案。

3、每位教师在每次活动中都必须做好活动记载,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领会和掌握活动内容和精神。

4、每次活动后,每位教师要及时作出书面心得体会,结合教学经验、实际情况,针对问题谈出自己的教学体会,并按时上交教研组。本期应交三篇书面体会和一篇教学论文

5、除每月一次的教研活动外,本教研组成员在平时还应多交流,争取让更多的学生学好信息技术。

6、特色由于网络原因,有可能在只是在上课的时间无法完成目标,我们的措施是:(1)我们三位成员就利用中午与下午给学生辅导;(2)登记班上有电脑且上网的优秀同学,让他们帮助一部分有困难的同学。

7、特长本学期定为每点每星期四次,首先我们组作好准备工作:教案、计划、教师上课安排、上课记载表、学生名单。然后,保证学生的参与,固定学生学习,开始一个月,由老师每天到教室叫学生。最后,就是保证学生学有所获,我们定为每周一个学习主题,有学生基本的学习内容,也有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安排。

篇2:小学综合实践组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在教务处的直接领导下,组织本组教师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专业知识,积极投身于教研教改,并将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促进新课标的全面落实,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1、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充实丰富自身的知识库,要求教师广泛学习教育理论,博览哲学、历史、文学等一切优秀人类文化成果,浏览网络教育资源、名师讲座。

2、抓好常规教学,强化课堂教学的研究,精心进行教学设计,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并在课堂上灵活掌握教学设计方案的实施。努力做到“精讲多练”。

3、认真做好教后小记,切实思考教育教学反思,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注意总结经验,撰写小故事、小策略,自觉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4、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使学生通过有效的实践活动提高应用知识的水平,并注重收集过程性资料。

5、互相听课,讨论提高。牢固确立科研先导的意识,自觉投入到教育教学科研工作中去。熟练应用多媒体、网络进行教学,结合学科特点,积极开展小组内教研活动,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总而言之,通过学习,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与时俱进,积极进取,掌握新的信息和知识,形成读书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加大教研力度,把握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狠抓常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提高综合成绩为重点,以教学研究为先导,加强集体备课,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提高学习效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三、工作要求和措施

1.不定期组织本组教师进行教育理论学习和专业知识的学习,积极参加各级教研组织的各项教育教研活动,尽要做简要的笔记,写出认识与体会,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悟。

2.积极倡导教师间互相听课,听课后要坦率地交换看法,提出中肯的意见.3.每个教师每期要参加校“一人献一课”活动,同时也要上好每一节课,特别是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建立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松的课堂气氛。

4.每个教师要对教案进行批注并修改,课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5.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以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

6.根据本教研组实际情况,举行各种形式的富于创新的竞赛活动。(举办菱北中心小学首届电脑绘画作品比赛)

四、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参加校教育教研会议,制定撰写教研工作计划。

十月份

结合学校教导处的工作,积极开展以“一人献一课”教学活动。

十一月份

为弘扬校园文化艺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积极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兴趣小组”,组织学生参加 “信息技术兴趣小组”。

十二月份

结合学校教导处的工作,举办菱北中心小学首届电脑绘画作品比赛。

元月份

1、组织期末复习,迎接教学质量抽测。

2、写好教研组工作总结。

xx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

篇3:小学综合实践组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我校地处萧山南部较为偏僻的山区, 师资水平一向相对薄弱, 学生受经济条件、文化视野和家庭条件的局限, 成体系地、有特色地开展教研活动并不多见, 面对新课程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运行往往手足无措。故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差不多处于停滞状态, 偶尔部分教师的尝试也只是稍稍让学生过把瘾而草草收场。

究竟如何来激活薄弱的农村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相对滞后的现状?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 我镇鲜为人知的抗日题材、极负盛名的杜家杨梅以及其他社会题材等都是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绝好的生活教材。故此我校特依托教科室、语文学科教研组及综合学科教研组的部分骨干教师, 以校文学社成员和其他爱好者为活动主体, 策划了一次次较为成功的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并构建了一套针对薄弱农村初中的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模式。

二、课题的实施过程

(一) 确定活动对象及主题

鉴于我校师资力量的现状和教师意愿, 我们特精心挑选了几位事业心强、业务素质相对较好、有志于教研改革的几位教师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课题实验组, 由校教科室主任和语文教研组长任正、副组长, 同时在校长和各科室的大力支持下开始科研策划, 并以我镇鲜为人知的抗日题材、极负盛名的杜家杨梅以及其他社会题材等为契机, 正式启动以我校西小江文学社及其他爱好者为主体的大型综合实践系列教研活动。

(二) 确定活动板快及课题小组

活动板块主要便于学生活动分工及教师指导, 每项活动依据具体主题活动而定。以下是活动系列板块及课题小组分工个案:

品独家杨梅, 走生活语文之路

——所前镇中杜家杨梅节综合实践活动系列之一

(三) 细化活动课题方案。

为进一步细化指导, 让学生明确分工, 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较为细致的安排, 尽可能排除学生的畏难情绪, 让学生心中有数, 我们特地对每一小组成员加以细致指导, 并以期这批成员能成为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大面积开展的骨干力量, 从而带动全体同学走向社会课堂。下特以部分活动方案细化案

例为证:

案例一:

关于第九届萧山杜家杨梅节实地采访的策划

一、设计主题:杨梅人的故事、杨梅的生态环境、杨梅的经济地位等。

杨梅人采访对象:出产杨梅的亲人;出产最多的梅农;出产最少的梅农;最勤劳的梅农;年纪最大的梅农;杨梅节现场梅农和顾客采访等等, 写出他们的苦与乐, 表达他们的心声, 捕捉最有特色的素材, 形成采访记、观察记、现况采写以及风情介绍等等。

杨梅的生态环境:可从身边亲人或亲人推荐的对象走访, 听取有经验梅农或权威技术人员的介绍, 再结合网上或其他资料, 撰写成文。

杨梅的经济地位:可从杨梅收入最多或最少进行调查, 从村委进行采访了解全村杨梅收入, 从镇里了解全镇杨梅的收入。

案例二:

关于第九届萧山杜家杨梅节摄影录像的策划

活动分工策划:协助走访队, 拍下走访过程和感人片段, 以及现场实况和杨梅实景, 为自己和其他队抓拍创作题材, 写成文字。

活动人员:缪宇洁703王霞露704金小燕708陈华706曹张青706

活动时间:年月日

活动地点:

活动遇到的困难及对策。

活动方式:人物采访追踪、实景拍摄、现场抓拍等

设计主题:留下美的一瞬

活动成果:录象、拍照、录音以及文字介绍等。

(四) 活动阶段

每次活动共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阶段段。以萧山杜家杨梅节综合实践活动为例:4月下旬~5月下旬为前期, 主要做好人员分工策划、课题策划、器材准备等工作, 同时有目的开展首次活动;6月上旬~6月下旬日为中期, 中期阶段由指导教师亲自带队走进梅乡, 深入现场, 让学生切实体验萧山杜家杨梅节轰轰烈烈的时代场面, 激发学生乡土意识和家乡自豪感, 并通过感受梅农的苦与乐获得第一手材料;6月下旬~7月上旬为后期, 这是课题结题、反馈和总结阶段。

(五) 策划活动成果

1、众多作品见诸报端。

2007年6月24日《萧山日报·花季雨季》以较大篇幅刊登我校西小江文学社成员这次活动的成果。其中采访记《杨梅占了杜家村收入的“半壁江山”》、《一棵杨梅树, 20年才能有效益》、《希望杨梅越卖越好, 杨梅节有更多人知道》全文刊登和《甜甜的, 酸酸的》、《夏之梅》《做人要厚道》、《杨梅映红了笑脸》、《好客的杜家人》等作品节选发表。

2、省立项课题组高度评价。

2007年6月23日, 萧山区省级立项课题《新课程下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全程运行体系研究》成员在区语文教研员带领下莅临我校调研并听取了我校朱伟丽老师《又到杨梅满山红》的语文综合实践汇报课, 高度评价了我校以文学社层面为主体的新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 切合了我校薄弱农村初中师资水平和学生的实际, 走出了薄弱农村初中科研之路。

3、教科研成果产生较大反响。

2006年12月《语文学习的第二课堂:与历史对话》获萧山区中语会年会论文一等奖, 2007年9月《品杜家杨梅, 走生活语文之路》获萧山区20届中小学专题论文二等奖。

三、活动启示

(一) 寻找支点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薄弱面, 每一所薄弱学校也有自己的地域和师资强势。如果我们巧用这一支点, 组成一支骨干科研力量, 并构建一块学生实验园地, 让部分科研教师尝到甜头, 让部分学生先“富”起来, 再走“共富”之路, 从而避免浮躁、茫无头绪、死寂沉沉的教研局面。当然支点的要求应是:

1、教师必须有一颗上进的心, 立志在教科研上有所作为, 同时能有相对较强的科研以及业务能力等。

我们组建科研队伍时, 以语文教研组为龙头, 同时借助其他学科的优势, 科研实力相对较强, 否则头未开好, 叫叫嚷嚷上马, 毫无结果收场, 实验不了了之, 只能贻害无穷。

2、学生可挑一些相对胆量足、表达能力强、有一定特长。

这一部分同学指导期限短、接受能力快, 敢于与他人交际, 社会实践能力强, 任务完成效果相对更佳。

(二) 以点带面

先打开教研的新局面, 让“试验田”的一部分师生能有所收获, 这不是我们的终端目的, 而仅仅是一个起点。我们更多是为了让这一部分教师能以自己获得的体验给更多教师以抛砖引玉之功效, 让这一部分“试验田”的学生能回到班级给更多学生以示范。由于这一部分教师已有了一定科研的能力, 在承担更多教研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他教师就有了可供借鉴和咨询的样板。同时这些文学社成员在其他同学中有威信, 他们完全可以成为本班本校学生中的“燎原之火”。

(三) 以面促点

事实证明, 我区团队型教研队伍除城区及部分农村示范初中外, 其他并不多见。农村薄弱学校的部分同仁之所以走不出个人教研的怪圈, 缺少团队支持恐怕也是一大因素, 实现团队和个人教研互赢就等于为我们唤来了教科研的百花齐放的春天。同时, 更多学生的参与反过来也就会促进前一部分学生的上进心。

(四) 团队科研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专长、文化背景和社会阅历, 如果我们能充分考虑并善于营造一种合力, 打造团队科研队伍, 并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找到自己的专长, 使更多的教师和学生能投入到教科研队伍, 这种团队的力量无疑是巨大的, 这股合力所产生的效应无疑是难以估量的。

(五) 构建地域文化教研特色

事实证明, 形成和构建地域文化特色是学校走教科研之路的一条必要途径, 我区第九中学的“沙地文化”、第三中学的“红色文化”, 还有一部分农村初中开发的钱潮文化、围垦文化、板龙文化、花卉文化、伞文化、羽绒文化以及我校本镇抗战题材的成功开发等等都收获颇丰。2007年上半年度我校以一年一度的萧山杜家杨梅节为契机, 大力开发杨梅文化, 充分做足、做好、做大杨梅文化, 并开发出一大批课题, 如《杨梅的情结文化》、《杨梅的生态文化》、《杨梅的旅游文化》、《杨梅的市场文化》等等, 这里涉及历史、地理、数学、自然、美术、摄影、文学, 甚至包括各国语言、礼仪的交际等等, 无不是我们各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当然, 地域文化特色也包括本校教科研的突出教育教学问题, 学校亟待解决的教育教学“瓶颈”, 这都是本校的校本教研特色和地域特色, 而不仅仅惟上、惟新。

四、问题和思考

教研模式的构建并不是意味着教研之路一蹴而就, 它还需要我们长期的不懈追求和努力, 应避免简单化、教条化。

(一) 一忌简单化。

笔者在实施过程中, 尽管活动策划极尽细化, 课题试验组成员和文学社成员相对力量较强, 但实施过程中部分成员面对实际问题应对能力仍明显不足, 材料的汇编和语言的表达似有力不从心之感。这显然需要我们创设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科研机会, 有更加细化的策划和指导, 让师生在一次次挫折中体验和成长, 最终才能享受教研的成果。很显然, 任何简单、武断的做法都是不相宜的。

(二) 二忌片面化。

任何个人都有可供挖掘的潜力, 在适当的外力和内因下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课题的“支点”, 故此我们切忌眼光片面化, 可着力发掘一切积极因素, 充分给人以展示的机会, 切忌为“支点”所囿。在这次教研活动的策划中, 我们并未囿于所谓的“支点”, 除课题组成员, 我们还特地邀请了部分任课教师, 以便于对所教学生的切实指导, 我们还特地组织了杜家村部分学生的加入, 通过他们联系家长、走访梅农、采摘杨梅、体验农家风情等等, 这为我们做出了无可替代的向导作用。

(三) 三忌教条化。

教科研前期的理论指导和课题策划为师生提供了可资援引的思路和策略, 但更多的实践活动和科研中, 必然会碰到我们无法预料的新问题, 这显然需要师生能据实际情况灵活、机智、创造性地应对。课题实验组需对课题的几个阶段适时调查、调整、矫正和反馈。

篇4:小学综合实践组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关键词:教研员;校本教研;综合实践活动

就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来说,不仅是课程教育改革条件下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对高校现阶段教学实践活动质量进行有效改革的必然途径。那么作为教研员来说,在具体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究竟该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助推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研呢?

一、调查统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就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来说,教研员在其中不仅扮演着重要的实施角色,同时还发挥着重要的助推作用。在具体教研工作开展过程中,教研员需要做的工作很烦琐,但是为了保证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前提和基础是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情况进行系统的调查和统计,以保证“对症下药”,其中“具体的情况”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一是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参与的总体情况,二是教师在时间活动中角色扮演的具体情况,三是综合实践活动最终实施的效果和呈现出的最终质量。教研员在校本教研工作开展之前,首先需要将这几方面的数据进行有效的收集和整理,从而为接下来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策略提供有效的依据。

二、综合听取多方意见

除了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开展情况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之外,教研员在推进校本教研工作的过程中,还应综合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同的角度,對同一事物总会有不同的见解,比如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们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可能是从实践活动参与者的角度来观察的,如果是任课教师的话,就会提出活动引导者、组织者角度的建议。这样一来,教研员在制订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具体策略的过程中,就能对活动的整体效果进行到位的把握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教研员在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研工作开展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教研员在工作过程中发挥助推作用时应提前做好有效的准备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奠定有效的基础。除此之外,教研员还应学会去综合各方面的资源,对教研工作开展的过程进行有效的保驾护航,从而保证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研工作开展的最终质量。

参考文献:

杨春艳.校本教研中教研员的新角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篇5:小学校本教研综合工作总结

为了进一步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避免校本教研的笼统化和盲目性,我校采取教研专题化。首先征集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再根据问题的价值性(具有现实价值,通过专题研讨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共性(大多教师或学生遇到的问题)及可操作性(所选问题通过校本教研能得到解决或局部解决),最后确定教研专题。如课堂问题的有效性,低年级写字教学指导,朗读有效方法,等语文组的“一年级语文开放式识字研究”、“倡导综合性学习,拓展自主式教学”,数学组的“如何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如何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英语组的“小学低段英语趣味性教学”等等。各学科组或几个学科组一起围绕自己的教研专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使校本教研由模糊变清晰,真正使校本教研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推行一课二上”

课堂教学是落实课改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训练所。教师的专业成长从课堂实践层面上说。一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反思和调整;二是通过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取其所长,补已所短,促进进步。所以校本教研的重点应落在课堂教学的研究上。使教师经历“实践——反思——再实践”整个过程,采取“一课二上”策略,我们称之为“初磨课”和“再磨课”,不断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

初磨课:初磨课一般在学科组进行,经过“理论学习——集体备课——执教初磨课”三个阶段。

理论学习阶段。围绕校本教研主题学习理论,既为执教教师和备课提供问题解决的策略,也为观察、研究、分析课例的老师提供理论知识和分析问题的根据。理论学习采取分散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一方面各位老师各自去收集和学习与主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理论学习的负责人根据校本教研的主题查阅书籍或上网查询相关的理论文章,筛选一些对教研活动有帮助的材料,印发给执教老师或全组教师,供大家参考学习,并组织交流讨论。共同学习,形成共识。

集体备课阶段。教学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教材分析、学生分析、设计理念、教学目标及教学流程是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此阶段主要开展“三研”活动,即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和研究学法的过程。研究教材,要求读懂教材的编排意图、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采取三种的方式进行,即问题导读法、合作交流法、自我解读法。研究学生要求教师必须在充分研究学生的基础上来设计学案,研究学习起点,针对个别差异和不同学情组织教学。研究学法,要求教师树立“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理念,根据班级学生具体实际,鼓励指导教师采取不同的学法指导,如布障设疑学习法的模式(布障设疑——激发兴趣——探索学法)和提出要求学习法的模式(提出要求——自学探索——渗透学法)。不断提高学法指导的有效性。其流程是:独立备课——导师指导——集体讨论,充分发挥大家的智慧,努力提高备课质量。

执教“初磨课”阶段:学科组任教教师根据确定的主题和备课过程,初次进行上课,组内其他老师进行听课。课后进行说课和评课,然后调整学案,准备上“再磨课”。

再磨课。听课者主要是针对学科大组成员,年级组成员均有分工任务,要求大组全体教师参与互动,主要开展“三讲”活动。组内一人讲磨课过程,一人讲观点报告,大家讲课后感想。

1.讲磨课过程。可讲在备课前的学习准备,讲对教材的理解,讲磨课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策略,讲如何对学法的指导,讲磨课的学案的前后调整等等。

2.讲观点报告。年级组内一位老师要针对组内的主题,结合组内磨课过程与经历,做一个观点报告。

3.讲课后感想。组织全体听课进行讨论,听课老师根据课堂展示和观点报告,发表自己的看法。可邀请专家名师加以指导,集中大家的智慧,发挥专家引领作用。

三、实行三个结合为了使校本教研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校本教研的科研水准,克服校本教研活动的随意性和一次性消费的弊端,使校本教研不断拓展和延伸,活动实行三个结合。

1.课内和课外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拓展了教师的发展空间,拓展教师交流反思的时空,克服校本教研受时空的限制,实现了思想互动。我们通过QQ群,教师博客等形式,让教师撰写随笔、反思等进行继续交流,使“再磨课”后的个人反思、同伴互动和专家引领进一步深化。

2.教学和科研结合。教师根据滚动式的教研活动,针对执教老师的课例及自己的亲身体会,拟写案例或论文,开展基于课例的课题研究,把教研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清晰教学实效,提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思考与对策,使其成为下一轮主题研究的起点,并使校本教研上升到一定的理论水准,同时也提高了教师拟写案例论文和课题研究的水平。

3.校内和校外结合。我们以汇报课的形式进行校际交流,主要采取教学观摩会、送教下乡、帮扶结对等形式,由上课的老师来展示,这既产生辐射的作用,又为教师再提供一个再实践提高的过程和机会。

我们邀请名师专家来校讲座、听课,努力促进教师转变课堂教学观念,积极探索“以生为本”的教学方法、手段,认真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努力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效果。

语文学科4月份邀请了著名特级教师关键刚做课《陶校长的演讲》,并做了《指向写作的阅读》讲座,5月份又邀请浙派名师陈传敏来上课《牧场之国》,独特的课堂模式给了老师很大的启发。邀请名师走进我们的课堂,聆听名师的声音,检验学生的水平,启迪老师的思维,思考自己的教学,构建语用性以生为本教学课堂。

语文学科为了初小,邀请了城西中学的教坛中坚金亦珍老师做了《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指导新视野》、《生活化作文序列的构建与实践》两个讲座,并与老师面对面交流。老师们畅所欲言,向金老师提出了很多困惑的问题,金老师一一做了解答。在互动中,我们了解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要求学生回答问题的思路与方法,金老师也从老师们的提问与交流中明白小学语文教学部分目标要求。

为了幼小衔接,承接了县幼小衔接的教学研讨会任务,一年级的胡志莲老师和金玉燕上了同机关二幼的老师一起上课研讨,课后教研员、上课老师和听课老师共同讨论如何进行幼小衔接的话题。

数学教师怎样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呢?本学期数学组仍然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主线,以提高教师的课堂语言为重点,努力让每位教师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努力创造学生喜欢的课堂。特邀请温州教育学院王炜老师来校指导,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在金玉燕、王云莲老师的组织带领下,大家相互讨论学习,开展五次专题研究,共上了13节公开课。其中潘晓燕、任若群在学区教研活动中分别上了《抢数游戏》和《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复习》,金玉燕合杨启北分别上了县级公开课《解决问题》和《小数的大小比较》。潘晓燕和谢志富老师在上了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公开课之后,延续上了乘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公开课,钻研精神可嘉。

篇6:小学数学组校本教研活动记录1

[活动主题]:制定小学数学教研计划

[教研组名称]:小学数学组

[活动时间]:2013年3月6日

[地点]:文楼小学

[学科]:数学

[年级]:各年级

[主持人]:李艇

[活动流程]:

主持人:各位老师,我们现在讨论一下本学期的教

研计划,希望各位老师积极发言。

耿广仲:我们大家要认真上好常规课,开展优质课展示活动,提高教学水平。

钱敏:每位教师要注重教学反思,形成反思的习惯。

靳继留: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好。赵体文:要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李学峰:对学习中的难点开展讨论,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上一篇:中学生国旗下感恩父母演讲稿下一篇:高三英语语法复习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