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论断及其当代意义

2024-07-09

“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论断及其当代意义(通用4篇)

篇1:“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论断及其当代意义

列宁关于政治和经济相互关系两个论断的现实意义

列宁提出的“少搞些政治,多搞些经济”和“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的两个著名论断,深刻揭示了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讲政治的高度统一.

作 者:王进芬 WANG Jin-fen  作者单位:新乡医学院,社科部,河南,新乡,453003 刊 名: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UCHA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0(4) 分类号:A821 关键词:政治   经济   辩证关系   现实意义  

篇2:“两个必然”思想的当代阐释

“两个必然”的思想在《共产党宣言》之前就已形成, 但就其命题的经典表述还是在《宣言》中才明确提到。“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1] (P284) “两个必然”思想是在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提出的。19世纪40年代,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已占据统治地位, 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 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 经济危机的频频发生使资产阶级不断通过对无产阶级的剥削来摆脱困境, 这样非但危机没有解决反而导致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引发一系列斗争。通过分析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人民艰难的生活状况而提出“两个必然”, 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并未正确地估计资本主义发展潜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性认识不够充分。虽然“两个必然”有其内在的历史局限性, 但我们更应该重视其在当代社会新环境下的重要价值。

二、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社会主义因素

20世纪初, 列宁将资本主义归纳为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 但如今并没有死, 反而蓬勃发展, 这是在一系列新变化产生的基础上形成的。首先, 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展, 新科技革命的推动, 第三产业迅速崛起,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上升, 从而促进教育迅速得到普及和提高, 增强国民素质。其次, 生产力发展推动了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 如股份制的推广, 社会福利制度的不断完善, 都极大改善了人民的工作、生活条件。一系列经济危机更体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不断积累和加深, 同时也使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性质的调整与改造。

三、如何正确对待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实现, 未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 因此这些国家首先要面临的就是发展问题。这些国家的政党和人民在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而努力的同时, 还要为社会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去完成由于历史跳跃而甩下的必须完成的课题, 承担起本应该由资本主义承担的历史任务。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说明苏联及东欧国家未能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 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一个重大失误是在经济体制已经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未能及时进行改革。这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我们必须科学的、发展的看待马克思主义。我国生产力还不发达, 各方面还不完善, 所以邓小平领导全党及时总结中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 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相结合,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因此, 我国发展进程中不断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从单一的按劳分配到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等。这不仅使我国人民同时也使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看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为他国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模式。

四、两种社会形态在和平环境下共同发展

(一)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具有长期性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 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 是决不会灭亡的。”[2] (P33) “资本主义制度只有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也不能容纳生产力发展的时候”, “才会被一种更高形式的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 新的社会形态也才会出现。”[3] (P6)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各个领域的主导地位决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存在的长期性。同样, 社会主义要从根本上消灭私有制, 要极大地发展生产力, 创造更高价值, 在最终意义上战胜资本主义, 促进“两个必然”变成现实, 因此社会主义的发展也具有长期性。

(二) 两种社会形态的相互借鉴过程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应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不同历史时期, 存在先后递进的关系, 但在当今时代这两种社会形态是并存的, 两种制度的共存是一种客观存在。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解客观矛盾, 不得不向社会主义社会借鉴有效的措施和手段, 也因此增添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义因素。同样, 在经济全球化局势下, 要求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融入世界发展的浪潮中, 大胆吸收和借鉴西方国家先进技术等,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也要勇于大胆地吸收和借鉴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1992年, 江泽民曾指出:“在过去的长时间内, 我们在对待资本主义的问题上, 往往只看到或更多看到的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对立的一面, 而很少看到社会主义同它还有学习、借鉴和利用的一面。这是认识上的一种片面性, 这种认识上的片面性, 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三) 树立信心, 促进发展

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取代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我们不能因为西方发达国家资本主义制度还没有走完它的进程, 就否认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也不能因为中国还处在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未充分体现, 就否认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两种社会形态的并存使得我们必须正视这种局势, 不应着眼于对立, 而应以双方的共同利益为前提不断促进社会发展。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面对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 我们要立足国情,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进行理论创新, 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促进世界的和谐发展, 促进整个人类的和谐发展。

摘要: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应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不同历史时期, 存在先后递进的关系, 但在当今时代这两种社会形态是并存的, 两种制度的共存是一种客观存在。在经济全球化局势下, 要求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融入世界发展的浪潮中, 大胆吸收和借鉴西方国家先进技术等,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关键词:“两个必然”,社会主义,资本主义,资本主义新变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资本论 (节选本)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12

篇3:“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论断及其当代意义

关键词:“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辩证统一

中图分类号:A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186-01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理论、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无产阶级革命及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共同构成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科学。”[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正是立足于“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这样一个统一不可分的基点之上,因此,正确认识“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科学论断,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正确认识“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科学论断

(一)“两个必然”的内涵。

“两个必然”即“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2]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通过分析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揭示的科学结论。列宁又通过对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考察,得出了帝国主义是腐朽的、没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的深刻论断。“两个必然”提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是科学社会主义最重要的基本原理之一。

(二)“两个决不会”的内涵。

“两个决不会”,是指“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3]马克思以社会发展的动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条件性、过程性、和长期性。

(三)“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是辩证统一关系。“两个必然”强调的是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两个决不会”强调的是实现这种趋势的客观物质条件和前提,两者統一于伟大的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之中。

二、正确认识“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意义

(一)“两个必然”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社会形态并存的时代,但自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以后,社会主义事业处于低谷时期,增加了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难度。此外,在质上,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行列;在量上,社会主义国家数量也为数不多,由二战后的几十个变成了几个。因此,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劣于资本主义,再加上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剥削、文化渗透等隐性侵略,使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风险越来越大。然而有一点却是不能改变的,那就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对于我国来说,虽然已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是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要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就必须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的科学之道,也正是“两个必然”所预示的历史发展趋势,使得我们在目前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存在,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不景气的条件下,能够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一枝独秀,不走改易旗帜的邪路,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两个决不会”,将继续为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我国的社会主义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生产力水平低的条件下,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在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情况下成立的。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同时处在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的就业、医疗、教育、环境等一些列问题,改革是动力,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在当前中国的条件下,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始终存在,“两个决不会”将继续推动中国的改革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下向纵深推进,推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在稳定的前提下,通过改革,谋求发展;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的一切成果,更好的激发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力的活力,使生产关系更好的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更好的坚持目前我国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更好的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三)坚持“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辩证统一,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长期性。社会主义的实现是必然的,但也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真正确立,必然会经历挫折和失败,新生事物(新的社会制度)与旧事物(旧的社会制度)经过反复的较量,新生事物才能真正完整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新生社会主义力量的中国共产党,同落后的封建势力、资本主义势力进行了多次反复的较量,经历数次的挫折,才最终确立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当前,国际资本主义依然表现出继续向前发展的趋势,社会主义势力与资本主义势力依然在进行较量,社会主义的发展依然是复杂和长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国际资本主义势力的“和平演变”攻势下要继续前进并取得更大的成功,必然需要经历长期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高放:《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五版.第9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284页.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第592页.

篇4:“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论断及其当代意义

摘 要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马克思在考察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得出的重要理论。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对于我们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两个必然” “两个绝不会”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1848年2月,马克思恩科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1]的结论,即“两个必然”。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提出了“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之前,是决不会出现的”[2]。“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个重要命题,都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二者存在内在的高度统一,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深刻认识二者的关系,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坚定共产主义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确认识“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坚定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1.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树立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过去,在“两个必然”的实现问题上,存在着一种盲目乐观的错误观点,认为资本主义马上就要灭亡,明天就可以进入社会主义。这种错误的观点不仅导致工作上的许多失误,甚至当社会主义遇到挫折时,人们就丧失了社会主义的信心,对“两个必然”的实现产生了怀疑。纵观人类历史社会发展的进程,我们可以看出,任何社会形态的更替,无论从奴隶制到封建制度,还是从封建制度到资本主义制度,都经历了错综复杂、曲折漫长的过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另一种落后的剥削制度,创造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消灭阶级和阶级压迫,这必然是一个长期、艰苦和复杂的过程。其次,只有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不能容纳生产力发展时,资本主义的外壳才会被撑破,才会被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而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它向社会主义转变会触及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必然会遭到阻挠和反抗,因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然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内在关系,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替代关系,坚定共产主义的必然胜利,同时又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复杂和艰巨的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马克思和恩科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过:“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3]。从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到现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就是资本主义适应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地进行自我调节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资本主义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特点。特别是二战后,由于第二次产业革命的迅速发展,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使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生产力、科学技术获得了新的很大的发展,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也得到暂时的缓和,这些无疑延缓了资本主义的灭亡,延长了资本主义的寿命;在另一方面,由于当代资本主义的这些新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反而使之在新的基础上积累和加剧,也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因而也就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由于自身的矛盾发展而最终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必然性,这就为“两个必然”理论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既显示了社会主义在全世界最终胜利的客观历史趋势,表明现代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创造的文明前提日趋“完备”;也反映了资本主义还有一定的生命力。俄国十月革命前夕,列宁曾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最完备的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的入口。”“社会主义现在已经在现代资本主义的一切窗口出现,在这个最新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没前进一步的每一重大措施中,社会主义都直接和实际地显示出来”。但是,这种必然性的实现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也就证实了马克思的“两个决不会”的科学论断。

3.有助于我們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几千年的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每一次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无不经过曲折反复的斗争;每一个新生的社会制度,无不有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从不完善到逐渐完善扥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的甚至要经历反复、多次的复辟、危机和失败,而后才能站住脚。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是要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并且要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因此就不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社会主义只有在斗争中发展。20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主义的发展遇到了最大、最严重的挫折,即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这一度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了低潮。但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这只是一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并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去古人的伟大事业。马克思、恩科斯在创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只是为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一般的原则和方法,而不可能提供现成的答案和固定的发展模式。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只能在摸索中前进、曲折中发展。因而出现错误、失败甚至是倒退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曲折,都改变不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消弱了,但人们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4]。当代中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可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华民族为了实现自身的伟大复兴而做出的重大抉择,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总结,也将是中华民族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4.有助于我们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马克思、恩科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时,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但是,革命的实践超越了马克思、恩科斯当年的预期。社会主义革命不是并不是在生产社会化程度最高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实现的,而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中国和其他国家实现。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状况、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中国共产党坚持和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探索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理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特别强调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合发展生产力。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深刻理解“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科学论断,正确认识二者现实与未来、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我们就会更加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坚信“两个必然”的科学性。同时,又会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防止盲目乐观和悲观失望两种错误倾向,正确认识当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科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科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上一篇:中医科工作制度及流程下一篇:水上交通安全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