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全国钢铁行业运行情况

2024-07-28

2024年4月全国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共8篇)

篇1:2024年4月全国钢铁行业运行情况

2014年4月全国钢铁行业运行情况

4月份,全国粗钢产量6884万吨,同比增长2.1%,增速同比减缓4.7个百分点;钢材产量增长5.4%,减缓2.7个百分点。焦炭产量下降3.2%,去年同期为增长4.9%。铁合金产量增长8%,减缓4.2个百分点。钢材出口754万吨,比上月增加78万吨;进口130万吨,比上月增加5万吨。焦炭出口47万吨,比上月减少18万吨。

1-4月,全国粗钢产量27186万吨,同比增长2.7%,增速同比减缓5.7个百分点;钢材产量35359万吨,增长5.9%,减缓4.6个百分点。焦炭产量15255万吨,下降1.1%,去年同期为增长7.9%。铁合金产量1224万吨,增长9.2%,减缓10.5个百分点。钢材出口2587万吨,增长29.5%;进口490万吨,增长9%。铁矿砂进口30534万吨,增长20.7%。焦炭出口241万吨,增长3.3倍。

钢材价格略有回升。4月份,国内市场钢材价格综合指数平均为95.75,比上月回升0.3点,同比下降10.5点。6.5mm高线、20mm中板平均价格分别为3389元/吨和3528元/吨,比上月回升76元/吨和39元/吨,同比下降8.1%和8.8%; 1.0mm冷轧板卷平均价格为4259元/吨,比上月下降55元/吨,同比下降10.5%。

前3个月,钢铁行业实现利润293亿元,同比下降18.8%。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168亿元,增长5.1%;钢铁冶炼及加工业利润106亿元,下降35.6%。

篇2:2024年4月全国钢铁行业运行情况

4月份,全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同比增长4.3%,增速同比减缓6个百分点。其中,电解铝产量增长8.8%,加快2.1个百分点;铜、锌产量分别增长5%和2%;铅产量下降15.4%。

1-4月,全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1355万吨,同比增长5.4%,增速同比减缓6个百分点。电解铝产量769万吨,增长8.5%,减缓1.8个百分点;铜产量增长6.6%,减缓4.7个百分点;铅、锌产量分别下降3.2%和0.6%,去年同期为增长16.8%和8.7%。氧化铝产量增长7.9%,减缓4.5个百分点。

主要有色金属价格继续回落。4月份,上海期货交易所铜、电解铝、铅当月期货平均价分别为46240元/吨、12843元/吨和13653元/吨,分别比上月下降5.4%、2.2%和0.7%,同比下降16.4%、11.8%和

4.6%;锌当月期货平均价为14731元/吨,比上月下降1.7%,同比上涨0.3%。

篇3:2024年4月全国钢铁行业运行情况

一、中国钢铁工业化状况

钢材是支撑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资产品。钢铁工业的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国钢铁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钢铁产量和质量以及技术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自1996年我国钢产量首次超过1亿吨大关跃居世界第一位后, 中国钢产量一直牢牢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2014年中国粗钢产量更达到史无前例的8.227亿吨, 约占全球预估产量的一半。但是, 由于钢铁企业之间一些内部原因, 导致钢铁产量迅速增加, 产品质量含金量又低, 国内钢材市场出现供过于求、产能过剩、库存激增的局面。当美国金融危机逐渐演变成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时, 中国钢铁企业发展进入了漫长的冬天。

二、2015年中国钢铁行业分析

综合来看, 2015年中国钢材市场供求失衡、供过于求的现状将一直持续, 出口额继续下滑, 钢材价格仍处于低位, 钢铁生产厂盈利状况难以改观, 中国钢材市场仍处于弱势。

1. 产能过剩矛盾短期内很难化解

对国内钢铁行业而言, 产能过剩是个大问题。相比这个大问题本身而言, 更严峻的是钢铁企业的扩展行动和相互间的比拼生产还在继续, 在建产能大于计划关闭的产能, 在建项目要陆续投产;一个地区削减产能, 别的地区借机大量生产、“弯道超车”现象却在滋生。如此种种, 造成了产能严重过剩, 消化过剩产能的工作十分艰巨, 过剩矛盾短期内很难化解。

2. 钢铁需求难有大幅提升, 需求规模依然庞大

目前来看, 全球性经济复苏仍存在较大不可控因素, 预期经济增速明显不足, 国内经济增速换挡期和结构调整阵痛期叠加共振, 经济持续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在此背景下, 国内钢铁需求量很难有大幅提升空间。但也应该看到,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点战略将对钢材需求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从当前中央和地方公布的主要项目来看, 投资主要集中在交通、水利和基础设施方面, 尤其是机场、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这样的投资方向, 固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国内市场的钢材需求,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钢材需求结构。

3. 钢材出口有望下降, 有可能提高间接出口量

2015年, 中国取消含硼钢的出口退税, 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低附加值钢材产品的出口, 但与日、韩等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钢材价格优势仍然明显, 国内过剩产能将会积极寻求出口, 预测我国2015年钢材出口总量仍将处于高位。此外, 在国内钢铁行业通过出口来消化产能的道路上, 日益增加的贸易摩擦和反倾销风险也会一定程度上阻止钢材出口总量的增加。

由于中国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 金属含量高的机电产品占出口产品的比重呈逐年稳步上升的状态。统计有关资料得知, 1978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例达6.8%, 到1990年这一比重上升到17.9%;2014年, 机电产品出口比重已达到61%, 连续6年位居全球第一大机电产品出口国。机电类产品出口量增加, 间接意味着金属含量更高的出口的钢材也将增加。

4. 新环境保护法颁布、实施, 使钢铁企业面临更大的环保压力

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钢铁工业作为高耗能、高污染行业, 执行国家新的环保标准, 在吨钢环保投资和吨钢运营费用两方面有大速度的增加, 较实施前增加近40%的环保投资。新环保法的实施一方面促使钢铁企业加大环保投入, 加大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另一方面增加了企业的投资, 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盈利空间。

5. 国家对宏观市场的调控

当前, 钢铁市场中供求失衡、供过于求的局面仍然持续, 由于钢铁生产商没能正确认清当前的经济形势, 持续盲目地扩大生产, 不仅造成钢铁资源的严重浪费, 伴随着钢材价格的一路走低, 钢厂盈利水平持续下滑, 甚至出现连年亏损的情况。这就需要国家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 引导钢铁行业面对此局面调整发展方向, 促使钢铁行业向有利的方向发展。钢铁产品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基础性生产资料地位, 钢铁行业是建筑业、房地产业、机械制造工业、家电行业等重要行业的上游行业, 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支撑地位。如何调控钢铁市场, 保持价格与产量的稳定, 直接关系到我国基础性工业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 钢铁行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基础产业, 对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可以说, 没有现代钢铁工业的发展, 就没有现代工业文明的繁荣。在当前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 如何把钢铁工业搞好, 如何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责任, 也孕育着无限的生机。面对此轮经济危机的汹汹来势, 钢铁企业采用了一系列调整措施, 在此前惨烈的市场形势下, 杀出一条血路。全国钢铁企业紧紧抓住国务院扩大内需刺激政策, 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 站在经济发展的风口, 待经济复苏的风一吹就快速占据市场份额, 参与国际钢铁再分配。

摘要:全球金融危机以来, 世界钢材市场需求及价格均出现大幅回落。我国钢材价格快速落入低谷, 市场变得比较冷清, 钢铁行业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行业发展面临着一些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主要分析2015年钢铁工业的发展状况,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钢铁工业,供过于求,价格下降,宏观调控

参考文献

[1]刘汉章.加入WTO对中国钢铁企业的影响及策略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 2002, (5) :36-42.

篇4:2024年4月全国钢铁行业运行情况

一、2014年钢铁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行业运行基本情况及特点

1、钢铁生产小幅增长,增速明显回落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全国生铁、粗钢和钢材(含重复材)累计产量分别为71160万吨、82270万吨和11255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5%、0.9%和4.5%,增速比上年同期分别回落5.7、6.6和6.9个百分点;全年平均日产粗钢225.4万吨。从分季度日产水平情况看,上半年呈增加态势,下半年呈减少趋势,其中1季度日产粗钢223.4万吨,2季度229.2万吨,3季度222.6万吨。四季度216.2万吨。

2、钢材出口大幅增长,进口相对平稳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全国累计出口钢材9378万吨,同比增加3145万吨,增长50.5%;进口钢材1443万吨,同比增加35万吨,增长2.5%;进口铁矿石9.33亿吨,同比增加1.13亿吨,增长13.8%。

从分季度情况看,钢材出口呈逐季增加态势,其中:1季度1833万吨,2季度2268万吨,3季度2434万吨,4季度2844万吨;钢材进口前3季度连续环比增长,第4季度回落。其中1季度358万吨,2季度365万吨,3季度375万吨,四季度343万吨。

3、钢铁企业经济效益有所好转,资产负债率出现下降

据钢铁协会统计,2014年,会员钢铁企业累计工业总产值29219亿元,同比下降5.15%;实现销售收入35882亿元,同比下降2.84%;实现利税1091亿元,同比增长12.15%,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为304亿元,同比增长40.36%。其中钢铁主业实现利润扭亏为盈;投资收益194亿元,同比增长0.19%;营业外收支净额163亿元,同比增长13.77%。钢铁企业效益有所好转,一是得益于铁矿石等原燃材料价格的大幅回落,二是钢铁企业加强内部挖潜,大力开展节能降耗等取得成效;销售利润率只有0.85%,同比提高0.26个百分点,仍处于工业行业最低水平。

从分季度情况看,1季度亏损23.29亿元,2季度实现利润103.27亿元,3季度118.03亿元,4季度111.62亿元。12月末,会员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8.3%,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主要是银行借款增长态势得到抑制,全年银行借款同比仅增长0.28%。

4、钢材社会库存大幅下降,企业库存有所上升

受钢价持续下跌影响,钢材社会库存继续下降。去年前两个月,全国主要市场五种主要钢材社会库存量快速上升,至2月末升至全年峰值2086万吨,比年初上升735万吨,升幅为54.42%;自3月末至12月末,钢材社会库存连续10个月下降。至12月末比年初下降28.73%;比2月末峰值下降1123万吨,降幅为53.84%。

从企业库存情况看,虽然也是下降趋势,但高于上年同期水平。据钢铁协会统计,12月下旬会员企业钢材库存量为1324万吨,环比下降45万吨,降幅为3.29%;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63万吨,升幅为5.00%。

5、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呈现下降态势

2014年,国家严控钢铁产能过剩建设项目取得一定成效。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年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6479亿元,同比下降3.8%。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投资1690亿元,同比增长2.6%,增速较上年回落7.8个百分点;黑色冶炼及压延投资4789亿元,同比下降5.9%,降幅较上年加大3.8个百分点。反映国家严控新增产能取得成效。

6、市场竞争激烈,钢材价格持续波动下行

2014年,国民经济承受下行压力,固定资产投资及下游用钢行业增速回落,钢材需求增长缓慢,市场总体上呈现为供大于求态势,钢材价格持续下跌。2014年1—12月,除了在4月份小幅反弹外,全年其他各月均呈下降走势。12月末,钢铁协会CSPI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83.09点,同比下降16.05点,降幅为16.19%。

从全年情况看,2014年CSPI平均指数为91.32点,是自200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比下降11.41点,降幅为11.11%。

(二)钢铁企业采取的主要应对措施

1、主动适应新常态,转变发展方式

面对钢材需求增长趋缓的新常态,许多钢铁企业调整发展战略,从重视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以市场为导向,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实现逆市增长。鞍钢鲅鱼圈分公司、首钢京唐公司充分发挥沿海综合优势,充分利用铁矿石价格大幅下降的时机,加强内部管理,持续挖潜增效,全年生产经营实现盈利;河北钢铁集团全面推进市场化改革,开展全方位的产线对标,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出口,实行三项制度改革,坚持绿色发展,大大提升了管理水平和企业国际化水平;华菱集团、兴澄特钢等企业积极转方式、调结构,从产品供应商向服务商转变,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提升的绿色制造转变。同时,加强上下游产业链建设,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2、加强资金管理,降低经营风险

面对融资难、融资贵的困难,钢铁企业普遍加强了资金管理,尤其是面对铁矿石、煤炭市场的变化,企业大幅压缩了原燃材料库存,存货占用明显下降。12月末,会员企业存货占用下降342亿元,降幅为5.83%。同时,在融资困难的情况下,主动减少银行借款、引入战略投资者,降低企业负债水平。如沙钢把压降财务费用作为系统增效的重要环节,通过优化融资结构、多渠道运作资金,大幅降低贷款总量;马钢坚持以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为原则,有效实现了现金流安全和资金使用效率提升的双重目标;安阳钢铁加强物流与库存管理,坚持“低库存”运行,大幅缩短库存周期,整体库存资金占用呈逐月下降趋势。

3、加强成本管理,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在钢材价格不断下降的情况下,钢铁企业普遍加强了成本管理和系统优化工作。如武钢、太钢等企业坚持成本一体化和市场化推进成本管理,由过去的“干了算”转变为“算了干”,严控低利产品,取消无利产品;柳钢等一批企业对矿石走势进行准确预判,整个生产过程中坚持低库存,准确灵活的决策提高了企业运营效率,为生产经营创效奠定了良好基础;河北钢铁集团从依法依规清理清退外雇、外委、外包项目和采购环节中间商入手,大幅度削减企业基本生产要素之外的附加成本,还原钢铁主业的先进性和成本竞争力。

4、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为提高产品盈利水平,企业普遍加大了技术投入,努力走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战略。宝钢、鞍钢、武钢、首钢、太钢等特大型钢铁企业,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加大汽车用钢、核电用钢、高铁用钢、发电用钢等新产品开发力度,取得较好效果。如宝钢的BW300TP新型耐磨钢、鞍钢核电用钢和S450EW、S450AW等新型耐候钢、武钢无取向硅钢、首钢成功开发HC550/980DP高强钢、太钢生产的最薄0.02毫米的精密带钢产品,填补了国内高端不锈钢精密带钢产品的空白。

5、变压力为动力,节能环保再上新台阶

新环保法、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新标准的实施,加大了企业环保压力。但钢铁企业变压力为动力,进一步加强以烧结脱硫、能源管控中心等为代表的节能减排技术的全面升级和推广应用,吨钢综合能耗逐年下降;吨钢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减少,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增长势头得到遏制。2014年,会员钢铁企业用水总量同比下降0.56%,吨钢耗新水下降0.49%,外排废水总量下降5.00%,二氧化硫排放下降15.98%,烟粉尘排放下降9.06%。

(三)行业运行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下游用钢行业增速回落,钢铁需求增长缓慢

2014年,钢铁产量虽保持增长,但增速大幅回落,主要原因是由于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及下游主要用钢行业增幅下降导致的。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4%,比上年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5.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9个百分点;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0.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9.3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0.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比上年同期增速回落1.4个百分点。据钢铁协会测算,2014年全国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3.4%,即使考虑社会库存下降,实际消费增长也十分微弱。

2、钢材出口以价换量,出口结构需要优化

2014年全国钢材出口量创历史最高水平,既有国际市场钢材需求、价格相对较高的拉动,也与国内市场压力较大有关。2014年,全国出口钢材平均价格为755美元/吨,同比下降11.5%;而进口钢材平均价格为1241美元/吨,同比提高了2.5%。进出口钢材平均价差扩大,既有品种结构变化的因素,也与出口钢材竞相压价有关。

3、企业资金紧张,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

尽管国家为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采取了许多措施,但从钢铁企业反映的情况看,资金紧张、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一方面,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银行系统严控产能过剩行业和钢贸企业的信贷规模,企业普遍反映资金方面的压力较大。有些银行采取“一刀切”做法,使一些中小企业贷款受到大额抽贷、压贷,到期贷款续贷非常困难;由于资金紧张,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面临极大的困难,有的停产,有的已经进入破产重组程序。另一方面,企业贷款利率难以得到基准利率,大部分要上浮10%以上,有些中小企业要上浮20%以上。据钢铁协会统计,2014年,在银行借款基本不增的情况下,会员钢铁企业财务费用支出共计938.33亿元,同比增加160.13亿元,增幅为20.58%,而去年同期为下降1.57%。

4、产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激烈,钢材价格持续走低

受经济增长速度回落影响,国内市场钢材需求增速放缓。尽管钢铁产量增速明显回落,但仍保持了较高的日产水平,致使国内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矛盾突出,加上产业集中度低、市场无序竞争激烈,造成钢材价格持续走低。2014年,CSPI全年平均价格指数降至91.32点,是自200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全年会员钢铁企业累计钢材平均结算价格为3074元/吨,同比每吨下跌358元,降幅为10.43%。由于企业间的激烈的价格竞争,铁矿石、煤炭价格下降所带来的原料成本优势并没有完全体现在盈利水平上。行业整体盈利水平尽管比上年有所改善,但盈利水平在整个工业行业中仍是最低的。

5、化解产能进展缓慢,环保压力加大

钢铁企业属于连续生产的资金、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对地方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和就业起着重要支撑作用,虽然面临产能过剩问题,但市场优胜劣汰的退出机制难以更好的发挥作用,尤其是国有企业受内部机制、社会负担重的影响,难以做到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致使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组等工作都遇到许多问题,进展较为缓慢。同时,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视,特别是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企业普遍感到环保压力加大。不仅环保投入要增加,企业的运行成本也要大幅上升,企业盈利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

二、2015年行业发展形势判断

(一)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拉动钢材需求保持增长

进入2015年,受国际经济复苏不稳定、国内资源环境约束加强以及国民经济通过转方式、调结构实现“提质、增效和升级”发展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增速还会有所回落,但仍会保持较快增长。按照中央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2015年我国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即使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仍是较快增长。在外需增长缓慢、内需总体平稳情况下,投资对“稳增长”仍起关键作用。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4.8%,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一带一路”的发展都会带来新的需求,拉动钢材需求保持增长。

(二)钢铁行业发展进入新常态,行业转型升级将加快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钢铁行业发展也进入新常态。长期以来钢铁行业的市场竞争具有明显的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特点,在严重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成为企业主要的竞争手段,这种发展模式给钢铁产业发展带来极大的损害。今后单纯的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已难有回旋的空间,企业将转向以质量型、差异化竞争为主的新阶段。新常态下,下游用钢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对钢铁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钢铁行业以用户为中心,致力于挖掘下游用户的隐性、潜在需求,在满足用户不断提升的新要求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已有工艺装备、技术、人才潜力,挖掘下游行业提高安全性能、降低维护成本对钢铁提出的新需求,通过与用户建立“产学研用检”战略合作,为用户创造新价值来开拓新市场,企业由被动的数量拉动转变为主动的供给创新驱动发展,实现由钢铁生产向钢铁制造服务的转变。

(三)钢材价格难以提高,出口高增长势头会有所回落

受产能过剩影响,再加上钢铁企业间产品同质化程度高,在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2015年钢材价格缺乏大幅提高的基础,预计仍将维持目前低位波动走势。同时,随着钢材出口量的增多,国际市场对我国钢铁产品的双反案件和贸易争端也明显增多。2014年以来又先后有美、韩、俄及东盟等发起多起双反案件。受国家调整含硼钢退税政策影响,预计2015年钢材出口量难有大的增幅,钢材出口价格恐怕也是下降态势。

(四)成本呈上升趋势,企业提高效益难度加大

2014年,铁矿石、煤炭等原燃材料价格持续走低,给钢铁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带来了一定空间。目前煤炭、铁矿石、焦炭等价格基本接近底部,2015年进一步大幅下降的可能减少。同时,随着今年新《环保法》的正式实施,企业环保成本将普遍上升;企业人工成本也是增加态势。在钢材价格持续低位的情况下,钢铁企业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难度较大。

三、相关政策建议

(一)切实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为钢铁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希望国家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化解过剩产能矛盾的意见》,进一步下达实施细则,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真正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应承担的职责。一是加快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严格税收征管和严格环保执法,通过公平竞争实现优胜劣汰;二是通过标准提高、政策支持,在满足建筑设计强度要求的前提下,扩大高强度钢筋、钢结构等高等级钢材消费,推动消费升级;三是深化国有及国有控股钢铁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减轻企业社会负担。

(二)严格贯彻落实环保法,对企业环保投入给予政策支持

新《环境保护法》在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很多钢铁企业为达到新环保法的要求,须加大环保投入,大力实施清洁生产、加大资源综合利用,更新换代环保节能的生产工艺设备、空气检测设备以及空气净化系统,这将加大企业运营成本。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在严格执法,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不区别对待的同时,对钢铁企业的污染治理给予一定的财政资金支持,在企业环保投资和环保设施运行上给与相关政策优惠。如尽快调整和完善2008年国家公布的所得税政策支持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目录》,研究对钢铁企业自发电给予脱硫脱硝补贴;对钢企利用余压、余热发电免交重大水利建设基金和可再生能源基金等。

(三)实施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支持优势企业发展

目前钢铁企业集中反映银行系统对钢铁行业实行严格的信贷政策,不仅减少了企业的信贷规模,同时提高了企业的贷款利率,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更加困难,影响到了一些企业的资金链安全。建议国家对钢铁企业采取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不要一刀切,对符合产业发展政策、经营信誉好、符合规范条件、生产经营比较稳定、产品有市场的钢铁企业应在信贷上继续给予支持,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

(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研究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政策措施的细化和落实,在国发14号文的要求下,制定钢铁产业重组具体操作方案,并制定钢铁产能退出政策、下岗职工再就业政策;鼓励钢铁企业集团式重组与专业化重组参股合作、鼓励以专业性投融资机构参与相结合;利用倒逼机制,促进落后企业加入到兼并重组中来;总结指导有关省市推进地方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工作,使产品有特色、竞争力强的企业组成区域性优势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

(五)减轻国内矿山税费负担,完善进出口税收政策

国内矿山整体成本高于进口矿成本。今年以来由于进口铁矿石价格大幅下跌,使国产矿价格也被拉低,导致很多国内矿山处于亏损状态。目前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超过70%,威胁产业安全,不利于钢铁行业长期稳定发展。目前我国矿山企业负担过重,税费占比20%—30%,增加了国产矿开采成本,降低了市场竞争力。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降低国内矿山资源税费负担,扶持国内矿山健康发展。

篇5:2024年4月全国钢铁行业运行情况

1-4月,邮政企业和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88.4亿元,同比增长31.9%;业务总量累计完成74.5亿元,同比增长32.2%。

4月份,全行业业务收入完成24.4亿元,同比增长46.2%;业务总量完成20.0亿元,同比增长41.3%。1-4月,邮政函件业务累计完成3.9亿件,同比下降14.5%;包裹业务累计完成168.0万件,同比增长5.6%;报纸业务累计完成3.4亿份,同比下降16.3%;杂志业务累计完成1470.5万份,同比下降11.1%;汇兑业务累计完成224.0万笔,同比下降16.6%。

1-4月,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5亿件,同比增长56.0%;业务收入累计完成68.9亿元,同比增长35.5%。其中,同城业务收入累计完成6.6亿元,同比增长66.0%;异地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9.8亿元,同比增长36.6%;国际及港澳台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6.8亿元,同比增长18.9%;其他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5.6亿元,同比增长40.8%。

篇6:2008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

【发布时间:2009年03月11日】 【来源:原材料工业司】 【字号:大 中 小】

2008年,中国钢铁工业经历了历史上最为严峻的考验。上半年国内连续遭受罕见的自然灾害,钢铁生产所需大宗原燃材料大幅上涨,带动钢材价格攀上历史最高价位。下半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钢铁行业遭受沉重打击。由于内需不振、外需疲软,国内钢材市场价格一度大幅跳水,部分钢材品种价格甚至创下200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生产运行演绎了历史上最为惨烈的大起大落。

一、运行基本情况

1、生产增速大幅下降。2008年全国累计产粗钢、生铁和钢材50049万吨、47067万吨和58177万吨,同比增产559万吨、-74万吨和2000万吨,增长1.1%、-0.2%和3.6%,增幅同比回落14.6、15.4和19.1个百分点。

全国29个产钢省份中,12个省负增长,累计减产1075万吨,17个省增产1635万吨。

重点钢铁企业产钢39209万吨,占全国产量比重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2、钢铁产品出口下滑。全年累计出口钢材5923万吨,同比减少342万吨,下降5.7%,出口钢坯129万吨,减少643万吨,下降80%。进口钢材1543万吨,下降8.8%,进口钢坯25万吨,增长3.9%。折合成粗钢,全年净出口粗钢4764万吨,同比减少726万吨,下降13.5%。

3、行业利润增幅回落。1-11月钢铁行业利润1475亿元,同比减少234亿元,下降13.7%。亏损企业亏损额187亿元,同比增长3.1倍。

4、投资保持较高增速。1-11月,钢铁行业完成投资2859亿元,同比增长27.1%。增幅同比上升11.9个百分点。

5、市场价格急剧下滑。12月末,全国钢材价格综合指数103.3点,同比下降21.8点,与今年高的162.26点相比,下跌59点,下降36.3%。其中∮6.5mm普通线材平均价格3589元/吨,比今年最高点下跌2318元/吨;∮12mm螺纹钢平均价格3820元/吨,比今年最高点下跌2015元/吨;6mm中厚板平均价格4396元/吨,比今年最高点下跌2699元/吨;2.75mm热轧板卷平均价格3804元/吨,比今年最高点下跌2256元/吨;0.5mm冷轧薄板平均价格4668元/吨,比今年最高点下跌2805元/吨。

二、钢铁行业运行特点

1、产量上半年平稳增长,下半年大幅度下降

上半年全国粗钢产量累计同比增长9.6%,达到全年最高增长幅度,下半年开始产量逐月下降,增长幅度不断收窄,年终跌至全年最低的1.1%。其中10月份产量下降幅度最大,当月24个省区减产770万吨,全国减产734万吨,下降17%,日产

水平仅相当年产粗钢4.2亿吨,与最高的6月份年产钢5.7亿吨水平相比下降26%。9-12月,4个月全国钢产量同比减产2071万吨。12月份以后,随着钢材价格的回升,国内钢铁产量有所恢复,2008年12月份钢的生产水平相当于年产4.45亿吨。

2、价格上半年强劲攀升,10月份后非理性暴跌

钢材价格在春节过后一路飙升,在7月初创下钢材综合指数历史最高点位162.3点后,随着经济放缓,需求减弱,钢材价格持续震荡下行,10月份后出现非理性暴跌。

10月末,全国钢材价格综合指数108.6点,环比下跌35.4点。1个月内,全国钢材价格分别下降1200-1700多元/吨。钢材价位与今年7月初最高价相比,螺纹钢、线材下跌2000元-2400元/吨,中厚板下跌2500元-3000元/吨,热轧板卷下跌2600元/吨,冷轧薄板下跌2900元/吨。钢材价格普遍跌去30-50%左右。11月中旬以后,随着国务院各项“扩内需、促增长”政策措施迅速出台并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及时到位,国内钢材市场价格止跌趋稳并有所恢复。

3、出口前三季度呈回升趋势,4季度增长乏力

今年3月份以后,随着国际市场钢材价格大幅度上扬,我国钢材月度出口连续呈回升趋势。

7、8两个月,钢铁产品出口连续两个月创下历史新高,当月出口钢材分别增长21.4%和42.8%。9月份以后钢材出口开始回落,其中11月份出口创下2006年5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4季度钢材出口总量仅相当于3季度的49%。

4、效益前8个月大幅增长,4季度全面亏损

由于上半年钢材价格大幅度增长,钢铁行业前8个月仍保持较好的经济效益,截至8月末,钢铁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1.5%。但随着钢材价格的大幅度下挫,钢铁企业销售收入、利润均呈下降走势。2008年10月份71家重点大中型钢铁生产企业亏损58.35亿元,11月份亏损127.8亿元,12月份亏损291亿元,大中型钢铁企业4季度亏损476亿元。

三、钢铁行业面临困境原因分析

钢铁行业在2008年遭受严重冲击,直接原因是国际金融危机以及经济下滑的重叠作用,更深层次原因则是产业长期以来粗放发展积累的矛盾的爆发。

1、内外需求不振,国内市场供求矛盾激化。

2008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率持续下降,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外贸出口增速持续下滑。钢铁下游行业增长均呈明显下降态势。特别是2008年四季度,房地产市场低迷,汽车、家电和集装箱行业均呈同比负增长态势,国内钢材市场需求萎缩。与此同时,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市场钢材需求迅速萎缩,我国钢材出口大幅下滑。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我国钢材出口量较三季度的下降50.2%。钢材出口量的大幅下滑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的供求矛盾。

2、长期粗放发展,产能过剩后果显现。近几年,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拉动下,我国钢铁工业快速发展,钢铁产能急剧扩张,产量由2003年的2.2亿吨增加到2007年的4.9亿吨,年均增加近7000万吨,目前粗钢产能已达到6亿吨。

在钢材品种方面,近几年新形成炼钢产能的90%用于板材建设,相对于建筑钢材,板材的能力扩张更为明显。2007年净出口钢材4578万吨,钢坯619万吨,折合粗钢占国内产量的11.2%,说明相当一部分产能需要国际市场消化。

3、产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不规范。我国钢铁生产企业数目众多,全国现有粗钢生产企业500多家,平均规模不足100万吨,大型企业集团市场影响力不够,流通企业更是多达十几万家,一些企业市场行为不够规范。在市场低迷、需求下降、消费信心缺失的情况下,企业之间竞相杀价,少数企业甚至采取不理性的销售行为。另外,部分小企业由于没有前期高价原料负担,也没有承担社会责任,市场价格稍有恢复便可凭借低成本优势恢复生产,低价倾销,加大钢材价格回升的难度

篇7:2015年中国钢铁行业运行情况

2015年,国民经济增速持续回落,经济结构调整持续优化,增长动力转换更加明显。但是经济增长对于钢材消费的带动作用逐步减弱,钢材消费强度下降明显。全年全国粗钢表观消费量大幅下降,虽然粗钢产量有所下降,但是不足以抵消需求侧的下降,钢材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钢材价格持续创出有指数记录以来的新低,钢铁行业经济效益大幅下降,亏损面大幅上升,加上资金紧张,钢铁企业经营异常困难。

一、国民经济增速持续回落,钢材市场需求明显下降

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67.67万亿元,同比增长6.9%,增速同比回落0.4个百分点,是1992年以来历史新低。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9%,第二产业增长6%,第三产业增长8.3%,第三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工业占GDP的比重为55.84%,是1992年以来新低;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50.47%,创历史新高。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2015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5.16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增速同比回落5.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6%。第三产业投资是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投资结构变化明显。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乏力。2015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6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增速同比回落9.5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4%,土地购臵面积同比下降31.7%,12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1853万平方米,同比增加9684万平方米。

传统用钢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明显回落。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增速同比回落2.2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2%,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1个百分点,传统用钢行业增加值增速普遍回落。采矿业增加值增长2.7%,金属制品业增长7.4%,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9%,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4%,汽车制造业增长6.7%,增速比2014年分别回落1.8、4.2、6.2、3.5和5.1个百分点。

钢材市场需求明显下降。2015年,对钢材消耗量大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幅回落,房地产开发投资仅增长1%,大宗原材料行业、传统制造行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困难重重,下游市场需求持续低迷,造成钢材市场需求明显下降。全年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5.44%,如果再考虑社会库存和企业库存变化,粗钢实际消费量降幅更大。

二、2015年钢铁行业运行特点

一是粗钢产量自1981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2015年,全国生产生铁69141.51万吨,同比下降3.45%,生产粗钢80382.26万吨,同比下降2.33%,生产钢材(含重复材)112349.52万吨,同比增长0.56%;平均日产粗钢220.23万吨。会员企业生产生铁62477.26万吨,同比下降1.31%,生产粗钢63358.13万吨,同比下降1.92%,生产钢材60947.41万吨,同比下降1.71%。

二是钢材市场竞争激烈,钢材价格持续下跌。12月末,钢铁协会CSPI中国钢材价格指数为56.37点,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6.72点,降幅32.16%。从全年看,各月指数均低于上年同期,2015年各月CSPI平均值为66.43点,同比下降24.89点,降幅为27.26%。2015年,长材价格下跌超过800元/吨,板带材及管材价格下跌超过1000元/吨。钢材价格的持续下跌是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直接原因。

三是钢材出口增长,贸易摩擦增多。2015年,出口钢材11240万吨,同比增长19.9%;进口钢材1278万吨,同比下降11.4%。全年净出口钢材折合粗钢10338万吨。我钢材出口增长一方面是由于国际市场钢材需求拉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钢铁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在不断增强。但需要注意的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针对我钢铁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案件增多,2015年发生37起,是前两年案件数量的总和。随着出口环境不断变化,出口难度不断增大。

四是钢材社会库存持续下降,企业库存仍处高位。12月份22个城市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为792万吨,略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并且低于前4年社会库存水平。与社会库存不同,企业库存高于前4年同期水平。据钢铁协会统计,12月底会员钢铁企业库存为1418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29万吨。

五是经济效益大幅下降。2015年,会员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89万亿元,同比下降19.05%;实现税金632.31亿元,同比下降22%;实现利润总额为亏损645.34亿元,上年为盈利225.89亿元,亏损面为50.5%,亏损企业产量占会员企业钢产量的46.91%。

六是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降。2015年,钢铁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23.89亿元,同比减少726.23亿元,下降13.83%;其中炼铁投资同比增长5.97%,炼钢投资同比下降1.26%,矿山投资同比下降19.2%,钢加工投资下降16.09%。

三、钢铁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钢铁行业面临的市场环境由增量市场转变为减量市场,发生了由增到减的逆转,而钢铁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市场的变化,虽然出现了一些企业减产、停产,由于企业退出机制尚未建立,阻碍了关停企业彻底退出,产量的下降不能弥补需求下降的影响,产能过剩矛盾异常突出。同时,市场竞争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以及钢铁行业自身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也较突出。

一是产能过剩矛盾更加突出。目前我国粗钢产能约为12亿吨,按照2015年产量测算产能利用率不足67%,受发展惯性及前期新建产能逐步释放影响,产能仍有可能进一步增加。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单位GDP对钢材的消费强度将会进一步下降,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消费量将结束持续上升的趋势,总体进入下降通道,产能、产量、需求严重失衡的矛盾更加突出。

二是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我国钢材市场北材南运的问题仍然突出。2015年,会员企业钢材产量中华北和东北地区产量占比48.4%,而当地消费量不足26.4%,而华东和中南地区是钢材净流入地区。同时,品种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去年12月末板材价格指数降至56.79点,同比下降33.27%,长材价格指数56.92点,同比下降31.18%,板材价格降幅大于长材,说明板材产能、产量过剩也较突出。

三是企业退出机制尚未建立,企业退出难。近两年出现了亏损严重的企业一度停产,有的企业想退出,但是企业退出通道没有打通,退出机制没有建立,退出政策仍然缺失,有些地方政府出于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考虑,仍要求企业维持生产;有的企业资金链已断裂,成为了“僵尸企业”,仍然退不出去。

四是不公平的市场环境加重了恶性竞争。除缺乏有效的行业自律以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在一些企业采购、销售不开发票,各地不同程度的存在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扰乱市场秩序;有些地区在环保、安全、质量、财税、土地、用工等方面的执法尺度不

一、行政监管不严,对假冒伪劣产品打击力度不够;有的地区明确要求使用本地钢材,存在地方保护政策,影响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四、2016年面临的形势及重点工作

2016年是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钢铁行业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经济走势偏弱,国内经济持续降速,结构调整逐步深入,对钢铁行业将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经济增长降速以及结构优化对钢材的需求强度下降,对钢材消费拉动作用减弱带来的影响不可低估;另一方面我国近期7亿吨左右的粗钢表观消费量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并且随着“十三五”规划以及《中国制造2025》的有效实施,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不仅对钢材产品质量和档次提升带来了机遇,还将创造广阔的新市场和新需求。钢铁行业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只是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正在由过去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

钢铁行业要坚持年初理事大会上提出的“创新、减量、协同、绿色、智能”的发展理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2016年全行业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积极主动打好化解钢铁产能过剩攻坚战。

中央已经把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列在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首。明确了“要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臵的办法,研究制定全面配套的政策体系,因地制宜、分类有序处臵,妥善处理保持社会稳定和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关系”的基本思路。钢铁行业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上来。化解产能过剩是钢铁行业脱困、调整、转型升级的首要任务、攻坚之战,做好相关工作对钢铁工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目前关于钢铁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措施正在制定之中,协会将积极配合政府和企业做好相关工作。企业作为这项工作的主体要坚决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扎实工作,确保化解产能过剩政策落实到位。

第二,要积极促进“降成本”政策的落实。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打出“组合拳”。明确了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企业税费负担、降低社会保险费、降低企业财务成本、降低电力价格、降低物流成本等六大措施。这六大措施对钢铁行业来说,是重大利好消息,为行业扭亏脱困创造了条件。有些政策已经出台,有些政策将会陆续公布,协会将把有关政策在钢铁行业的落地作为重要工作,全心全意做好相关工作。

第三,有效加强行业自律,实现“控产量、防风险、增效益”目标。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是有效缓解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重要途径,会员企业对此呼声已十分强烈。因此,今年要着重在有效上下功夫。在国内市场,协会将定期组织企业研讨协商,合理控制产量,规范销售行为,避免恶性竞争。深化南北方板材生产企业协调组的工作,在重点品种的招标中,引导协调企业依法依规参与投标。在国际市场,密切关注重点地区、重点敏感产品进口对我市场影响,提出应对建议。对外努力维护目标市场稳定,加强与出口地政府、协会、企业沟通交流。继续扩展参与出口市场协调的企业范围,加强对敏感、重点品种协调和信息沟通,避免出现贸易摩擦。做好应对贸易摩擦和贸易救济调查工作,运用法律和国际贸易规则维护会员企业权益。

第四,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产业链绿色发展。

大力宣传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不断提高钢铁行业绿色发展水平。继续研发、应用和升级环保节能新技术,进一步促进绿色制造水平不断提高;继续大力宣传企业建设绿色钢铁,努力提高环保水平,建设美丽钢厂所取得的成绩,在社会公众中逐步树立“绿色、和谐、共享”的钢铁行业新形象。积极推进钢铁产品绿色制造、绿色应用,结合棚改和抗震安居工程,开展钢结构建筑试点,促进钢结构的扩大应用和消费结构调整。同时,要加快推进钢铁产品使用标准升级,推进下游用钢行业提高设计规范和使用标准。

第五,密切关注新形势下产业发展的新变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宏观、产业、微观、改革、社会等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要密切关注相关政策对行业的影响,积极研究政策对接和落地措施,高度关注去产能过程中企业债务风险防范、职工安臵等问题。按照国务院要求,继续把深入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两化融合作为重点工作任务,积极做好相关工作。关注“互联网+钢铁”运行模式及对产业运行模式的影响,探讨主动适应“互联网+钢铁”模式下行业发展的新机遇。关注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方面的工作进展,及时了解企业的诉求,推动国际钢铁产能合作深入进行。

篇8:2024年4月全国钢铁行业运行情况

1.2014年粗钢月产量第2次超过7000万吨, 但增幅下降

2014年5月份, 我国国民经济呈适度较快的发展趋势, 工业生产有所回升, 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下降等对钢材需求增长形成一定压力。当月粗钢表观消费量、产量和净出口比4月份均小幅回升。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2014年5月份, 我国铁、钢、材产量分别为6151.8万吨、7043.2万吨和9682.3万吨, 同比分别增长0.2%、2.6%和6.1%;日产量分别为198.5万吨、227.2万吨和312.3万吨, 与4月份日产量相比分别下降1.01%、下降0.98%和增长1.3%。

2014年1-5月, 我国铁、钢、材产量分别为3.01亿吨、3.43亿吨和4.53亿吨, 同比分别增长0.2%、2.7%和6.1%, 远低于去年同期铁、钢、材产量增幅6.1%、8.1%和10.8%的水平。

2014年1-5月, 国内焦炭、铁矿石产量分别为1.92亿吨和5.68亿吨, 同比分别下降1.6%和增长10.7%, 焦炭产量增幅比去年同期8.0%的增幅回落9.6个百分点, 而铁矿石产量增幅比去年同期9.6%的增幅提高1.1个百分点。随着近期铁矿石价格的大幅下跌, 预计下半年我国铁矿石产量快速增长的趋势难以延续。

2. 长材产量增长较快, 板带比下降

从环比看, 与2014年4月份日产量相比, 2014年5月份我国钢材品种中铁道用材、窄带和管材产量下降, 长材和板带材产量均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 全国铁道用材日产量1.75万吨, 环比下降4.9%;板材 (不含窄带) 日产量109.6万吨, 环比微增1.8%;窄带日产量20.9万吨, 环比微降0.3%;长材日产量146.3万吨, 环比增长1.9%;管材日产量24.8万吨, 环比微降0.6%。

从22大类的细分品种看, 2014年5月份, 产量超过1000万吨的有钢筋、盘条和中厚宽钢带, 分别为1873.96万吨、1368.27万吨和1027.98万吨;其余品种产量均在800万吨以下。从波动幅度看, 同比增速超过10%的品种为冷轧窄钢带、中板、冷轧薄板、电工钢板和焊管, 增幅分别为20.8%、17.5%、16.3%、15.2%和12.1%;而产量下降的品种为热轧薄板、中厚宽钢带和热轧薄宽钢带, 降幅分别为12.5%、3.3%和8.8%。

从累计看, 2014年1-5月, 主要钢材产品产量同比均增长, 长材产量增幅超过板材。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测算, 国内板材 (不含窄带) 产量为1.61亿吨, 同比增长3.3%;窄带产量3061万吨, 同比增长4.3%;管材3407万吨, 同比增长5.6%。长材、铁道用材产量合计2.13亿吨, 同比增长7.35%。

2014年1-5月, 国内钢材的板管带比为50.0%, 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板带比35.7%, 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而长材、铁道用材占钢材总量的比重为47.1%, 同比升高0.6个百分点。

二、2014年5月份钢铁产品进出口情况

5月份钢材出口延续了今年以来快速增长的趋势, 当月出口在3、4月份连续超过600万吨、700万吨后, 5月份出口超过800万吨, 创下历史最高水平。2014年1-5月, 钢材进口量为出口量的五分之一左右, 但进出口单价价差较大, 1-5月我国进口钢材的平均价格为1246美元/吨, 而出口价格为794美元/吨, 进口价格为出口价格的1.57倍;1-5月我国钢材进口价格增长4.2%, 而出口价格下降9.14%。据海关统计, 5月份, 我国出口钢材807.1万吨, 环比增加52.8万吨, 增幅为7%;同比增加265.74万吨, 增幅为49.08%。1-5月出口钢材3394.0万吨, 同比增长33.6%;出口钢坯和钢锭4894吨;坯材合计折粗钢出口3611.1万吨, 同比增加908.9万吨, 增长33.6%。

5月份我国钢材进口量略低于去年同期, 当月进口钢材121.6万吨, 环比减少8.89万吨, 降幅为6.81%;进口钢坯与钢锭3.0万吨。1-5月进口钢材611.4万吨, 同比增长6.4%;进口钢坯与钢锭18.4万吨, 同比下降29.7%;钢材和钢坯合计进口629.8万吨, 折粗钢668.8万吨, 同比增加31.5万吨, 增幅为4.9%。

5月份, 我国净出口钢材685.5万吨, 净进口钢坯、钢锭2.7万吨, 合计折粗钢净出口726.6万吨, 环比增加69.39万吨, 增幅为10.56%。1-5月净出口钢材2782.5万吨, 净进口钢坯17.9万吨, 坯材合计净出口2764.7万吨, 折粗钢2942.3万吨, 同比增加877.4万吨, 增长42.5%。

三、2014年5月份钢铁和原料市场情况

1. 钢材价格重新下探, 已连续8个月低于100点

受产能过剩和铁矿石价格下跌的影响, 钢材价格在4月份小幅回升后重新下探, 已连续8个月低于100点。截至2014年5月末, 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94.27点, 环比减少1.7点, 降幅为1.77%, 比2013年年末跌幅为4.91%, 同比下跌7.42%。其中, 长材价格指数为95.80点, 环比减少2.39点, 降幅为2.43%, 同比下降8.52%;板材价格指数为95.22点, 环比减少1.01点, 降幅为1.05%, 同比下降5.48%。

从环比看, 八大品种钢材中除镀锌板价格未变外, 其它品种价格均不同程度的下跌。5月末, 高线平均价格为3342元/吨, 环比下跌82元/吨, 跌幅为2.39%;角钢平均价格为3462元/吨, 环比下跌62元/吨, 跌幅为1.76%;螺纹钢价格3266元/吨, 环比下跌100元/吨, 跌幅为2.97%;中厚板平均价格3470元/吨, 环比下跌39.2元/吨, 跌幅为1.11%;热轧卷板平均价格3521元/吨, 环比下跌46元/吨, 跌幅为1.29%;冷轧薄板平均价格4226元/吨, 环比下跌50元/吨, 跌幅为1.17%;无缝管价格4404元/吨, 环比下跌31元/吨, 跌幅为0.70%;镀锌板价格4716元/吨, 环比没有变化。

从同比看, 八大类钢材价格均显著下降, 但降幅缩小, 4月份同比有3个品种降幅超过400元/吨, 5月份所有品种降幅均在400元/吨以下, 其中冷轧薄板、螺纹钢和无缝管价格分别下降381元/吨、312元/吨和394元/吨, 降幅分别为8.27%、8.72%和8.21%;另外, 仅热轧卷板价格下降193元/吨;其余品种价格下降均在200元/吨以上。

与2013年年末相比, 八大类钢材价格均呈下跌走势, 其中长材价格跌幅大于板材, 螺纹钢跌幅达到310元/吨, 高线和冷轧薄板价格下跌均超过200元/吨;而中厚板和镀锌板品种降幅在100元/吨以下, 其它品种价格降幅在100元/吨-200元/吨之间。

2.5月末进口矿价为93.67美元/吨, 巴西、西澳到我国海运价格走高

2014年以来, 由于钢铁产量仍在增长, 再加上铁矿石融资质押的增多, 铁矿石进口量持续走高, 但由于铁矿石产量大幅增长, 进口价格整体下滑。

5月份铁矿石价格指数呈稳步下降的趋势。5月末, 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 (CIOPI) 为334.17点, 环比减少41.1点, 降幅为10.95%, 而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环比降幅为1.77%, 有利于钢铁企业盈利水平的提高。从分类别看, 国产铁矿石价格指数为306.26点, 环比减少18.2点;进口铁矿石价格指数为346.8点, 环比减少49.13点。

5月末, 国产铁精矿价格为788.07元/吨, 环比下降46.82元/吨, 降幅为5.61%;进口铁矿石粉矿到岸价格为93.67美元/吨, 环比下降13.27美元/吨, 降幅为12.41%, 折合人民币价格为695.37元/吨, 环比下降81.61元/吨。

从同比看, 铁矿石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42.59点, 降幅为29.91%;其中, 国产矿价格指数下降15.89%, 进口矿价格指数下降33.63%。

2014年5月份, 我国进口铁矿石7738万吨, 环比减少601万吨, 降幅为7.2%;进口均价110.19美元/吨, 环比下降3.64%。1-5月进口铁矿石3.83亿吨, 同比增长18.81%;进口均价121.15元/吨, 同比下跌9.69%。

5月份, 钢铁生产用冶金焦和废钢价格一升一降, 炼焦煤价格与4月份持平。5月末, 冶金焦价格为1068元/吨, 环比增加12元/吨, 提高1.14%;废钢价格为2299元/吨, 环比下降20元/吨, 跌幅为0.86%;炼焦煤价格为910元/吨, 环比没有变化。与上年同期相比, 三大品种的市场价格均不同程度的下滑, 废钢、炼焦煤和冶金焦的降幅分别为7.3%、20.87%和18.78%。

5月份国际海运价格指数呈下降趋势, 但巴西和西澳到我国的运费回升。波罗的海国际干散货海运指数BDI由2014年4月末的943点下降至5月末的934点, 减少9点, 降幅为1.0%;铁矿石运输常用的波罗的海海岬型指数BCI指数由2014年4月末的1600点降至5月末的1429点, 减少171点, 降幅为10.7%。运费方面, 5月末, 巴西和西澳至我国 (青岛) 的海运费分别为19.115美元/吨和7.630美元/吨, 与2014年4月末的18.623美元/吨和7.114美元/吨相比, 环比增幅分别为2.6%和7.3%, 同比增幅分别为8.3%和4.4%。

四、2014年5月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财务状况

1. 重点钢铁企业利润连续3个月回升, 前5月整体盈利

5月份, 钢材价格小幅下探, 同时原燃料价格延续了下跌的走势, 并且跌幅远大于钢材价格的跌幅, 这也是当前钢铁行业持续盈利的主要原因。

2014年5月份, 88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当月盈利28.47亿元, 环比增长132.40%;销售利润率为0.90%;实现工业总产值2543.58亿元, 环比下降1.87%;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166.55亿元, 环比下降0.53%。88家企业中有15家亏损, 比4月份减少3家, 亏损面为17.05%;企业亏损额为13.47亿元, 环比减少3.66亿元。 (见表1)

(单位:亿元, %)

2014年1-5月, 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559.37亿元, 同比下降2.10%;实现销售收入15036.08亿元, 同比微增0.95%;累计盈利17.54亿元, 上年同期为盈利32.82亿元, 同比下降46.55%。88家企业中有26家亏损, 亏损面为29.55%;亏损额为89.31亿元, 同比下降3.84%。 (见图1)

2. 重点钢铁企业产成品连续两月下降, 资产负债率逼近70%

与钢厂库存数量下降相似, 以金额统计的企业产成品库存也持续下降。2014年5月末, 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存货占用资金5973.3亿元, 比4月末减少90.5亿元, 降幅为1.49%, 同比增加175.3亿元, 增长3.0%;其中, 产成品环比减少15.9亿元, 环比下降0.81%, 同比增加27.7亿元, 增长1.5%。

2014年1-5月, 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期间费用总计1020.9亿元, 同比上升8.8%。其中, 管理费用444.8亿元, 同比下降7.5%;财务费用412.8亿元, 同比增长29.0%;销售费用163.3亿元, 同比增长18.9%;上述数据表明, 1-5月重点钢铁企业仅财务费用一项就增加92.8亿元, 随着银行借贷的逐步收紧, 钢铁企业获得长期贷款越来越困难, 而不断增加的短期贷款使得财务成本居高不下。从环比看, 5月份, 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管理费用环比减少7.55亿元, 降幅为7.80%;财务费用减少0.35亿元, 下降0.41%;销售费用减少1.15亿元, 降幅为3.14%;三项费用环比共减少9.04亿元, 降幅为4.16%。5月末, 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短期和长期贷款比值为2.85;其中长期借款为3588.9亿元, 同比增长1.9%;短期贷款为10231.2亿元, 同比大幅提高了10.6%。

大中型钢铁企业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5月末, 大中型钢铁企业资产总额45931.3亿元, 同比增长6.3%;负债总额32089.9亿元, 同比增长7.3%;资产负债率为69.9%, 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见表2)

(单位:亿元, %)

五、当前钢铁行业发展需关注的主要问题

1. 铁矿石市场供需已发生根本性改变, 进入买方市场

今年以来, 铁矿石价格持续下降。据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监测, 6月25日CIOPI进口铁矿石 (62%品位干基粉矿) 价格降至92.72美元/吨, 比2013年年末的131.18美元/吨下降38.46美元/吨, 降幅为29.32%;6月25日, 国产铁矿石62%品位干基铁精矿含税价格为736.28元/吨, 比2013年年末的916.86元/吨下降180.58元/吨, 降幅为19.7%。铁矿石价格经历了金融危机以来最大的降幅,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 从需求看, 2009年至2013年我国生铁产量年均增长超过5%, 而进入2014年以来, 虽然产量保持了较大的规模, 但增量非常有限, 前5个月累计生铁产量同比只增长了68.9万吨, 增幅只有0.1%;同期全球高炉生铁产量也仅增长597万吨。需求增量和增速的快速下降是铁矿石价格下降的重要因素。

(2) 从供给看, 前几年铁矿石行业较高的利润率吸引了大量资本进入矿业投资领域。国外四大矿山产能不断增长, 特别是FMG尤为明显, 今年四家企业的增产目标显示, 力拓和必和必拓铁矿石产量增速在10%左右, 淡水河谷也达到5%, 而FMG增速近15%。2009年以来, 国内矿山的年均投资增幅超过20%, 铁矿石产量也大幅增长, 今年前5个月同比增长达到10.7%。正是因为大量投资产能的逐步释放导致了铁矿石产量供给的过剩;另一方面, 与钢铁项目相比矿山建设的周期往往较长, 前期一些在建矿山的逐步投产将使得后期过剩更为严重。铁矿石港口库存的不断增长也说明了供应过剩 (虽然部分企业用矿石进行融资, 但主要还是供应增加所致) , 截至6月20日, 我国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达到1.16亿吨, 为历史最高水平, 比2013年年底增长31.1%, 其中澳矿库存增长49.4%。

铁矿石行业是我国钢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国外许多矿山的生产成本远低于国内多数矿山, 但从国家和产业链安全的角度看, 国产铁矿石是不可或缺的, 若一味的依靠进口将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综合考虑矿山企业的实际情况, 在不违背相关政策的情况下, 降低矿山企业的赋税成本, 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2. 钢材出口量增价跌, 贸易摩擦时有发生

2014年5月, 我国钢材出口达到807万吨, 超过此前高点2008年8月768万吨的水平;前5个月钢材累计出口量3394万吨, 同比增长33.6%, 而出口均价为793.7美元/吨, 同比下降9.14%;与此对应的是进口量增长6.42%, 进口均价增长4.18%。与去年年末相比, 国内外钢材价格水平下跌幅度为4.9%和2.3%。在国内外钢材价格全线下跌的情况下, 我国进口钢材价格上升、出口钢材价格大幅下降, 说明国内钢材价格与国外差距加大, 也说明国内钢材附加值低于国外。国内产能过剩、需求不旺使得国内钢材价格易跌难涨, 人民币持续贬值也加剧了国内外钢材价格的分化。

上一篇:音乐考试复习题下一篇:韩愈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