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2024-07-17

2011年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体会(精选8篇)

篇1:2011年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2011年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南诏镇河西小学茶正书

这次通过《2011人教版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培训,我得到了许多收获,既增长了理论知识,又对教学工作有很大启示。我深深的感受到要不断地学习,树立终身学的意识,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加强培训学习,转变观念,投入课改,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下面我就谈一下学习后的一些心得:

一、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国参加了培训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介入,给教师以新的挑战。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教师的这桶水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时时给自己“充电”,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努力成为学习型、研究型教师,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是“一桶活水”。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否则,就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

二、深刻理解新课标,以不变应万变。

2011年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创新方法,力求减负等特点。与2001年版相比,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2011版的课标经过了10年的不断实践总结比2001版的新课标有了如下八点变化:

1、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

2、关于数学观的变化;

3、基本理念的变化;

4、课程理念中新增加了一些提法;

5、“双基”变“四基”;

6、四个领域名称的变化;

7、课程内容的变化更加注意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其中让我影响最深的是:基本理念的变化,2011年版“两句话”: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良好的数学教育”它强调的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比2001版的说法意义更加广,它不仅获得了数学知识,还获得了数学思想,这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只有终身学习,终身研究,才能超越现在,走向未来

篇2:2011年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千树万树梨花开

——参加泸州市《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培训心得体会

古蔺县大村镇中乐小学

陈宗凯

5月25日到27日,我参加了泸州市《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培训。能够参加这次培训,我感到万分荣幸。并不仅仅因为我是一名数学骨干教师,也并不仅仅因为这次培训是我参加过的最高规格的培训,更重要的,是这次培训让我经历了一次爱与美的心灵的洗礼。来自北京的专家们的精彩讲座,让我深深的认识到——数学,不只是一门学科,一种工具,更是一门艺术,一种思想。

任教十年,经历了无数次培训,但没有哪次培训能让我这样触动:以前,我们参加的培训都是一些本土化的专家的培训,我们的视野仅仅局限于泸州一地。而本次培训,我们亲耳听到了来自北京的课标制定者们的专家的声音。新修订的《课标》精神和理念,传到我们的耳中,没有任何的变质和衰减,这保证了我们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不折不扣地按照新课标要求进行教学。专家们的讲座,就如忽然吹来的春风,我相信,当他们走后,当我们把他们的思想理念传播到每一位教师的时候,在泸州教育这片希望的沃土上,一定会开遍千树万树的鲜花!

下面,我将用几个小标题来谈谈我本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最强大的专家阵容 最盛大的培训场面

这次,泸州市教育局请来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发展中心副主任曹志祥,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基本理论等领域研究的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石鸥,以及巢宗祺、吴正宪等各学科领域的顶级专家和课标组核心成员。本次培训的内容,包括了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八个学科,有来自四县三区的一千多名市、县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参加,可谓阵容强大,盛况空前!

最精彩的专家讲座 最热烈的互动气氛

因为我是数学老师,所以5月25日在警校进行通识培训之后,26日和27日,我们来到江阳区政府会议厅听了吴正宪专家团队主讲的为期两天的数学学科新课程标准培训。吴正宪老师是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数学室主任,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她多年来,致力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从“小学数学归纳组合法”到“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创新精神的四步曲”,她创造了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她的数学教学被称作“爱与美的旋律”。正是这样的一位老师,她和她的专家团队的精彩讲座给我们带来了深深地震撼,颠覆了我们的数学教学传统,让我们享用了一次极为丰盛的精神大餐。

5月26日,北京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的王彦伟老师和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的郑卫红老师分别给我们进行了“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数与代数”和“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的解读,重点介绍

了2011年版课标修改稿与实验稿相比,做了哪些改动以及改动的原因。5月27日上午,吴正宪老师从三个案例谈起,进行了题为《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精彩讲座。下午,张秋爽老师解读了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的十大核心理念,让我们受益匪浅。

吴正宪老师的讲座是本次培训活动的高潮。她真诚的情感、友善的态度、精湛的教艺和精彩的讲演,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老师,在随后的互动问答阶段,更是将热烈的气氛推向了顶点。预定讲座的时间结束了,吴老师还在耐心地解答着一个个问题,参培的老师们没有谁愿意离开。在那个时刻,每个人心里想的,都是多听几分钟,多说几句话,多问几个问题。她的数学思想和教学理念,通过短短一上午的培训时间,已经在每位老师的心理生根发芽。

最丰富的学习收获 最深刻的培训感思

短短三天的培训转眼间就过去了。带着意犹未尽的淡淡遗憾,我踏上了回家的旅程。亲聆数学大师们的讲座,我深刻地感受到,数学教学,不仅是看传授了学生多少知识,让学生掌握了多少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在学生的心里播下喜欢数学、热爱数学的种子,让学生用数学的思想和思维,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怎样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适当的奖励激励措施,进行科学的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灵活地使用挖掘教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追求形式和效果的完美统一,都是本次培训的学习收获。

经过专家的讲解,我清晰地认识到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大致内容。通过培训学习,我清楚地认识到课标修改后新课程内容增减与知识的分布;通过培训学习,我认识到整体把握小学数学新课程的重要性及其方法。整体把握新课程,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通过培训学习,我从吴正宪老师的课堂教学案例中感受到了她为学生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环境、把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和完善人格三者有机结合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特色,对于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推进山区农村课堂教学改革具有深刻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篇3:2011年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一、在学习方式上的修改

《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表述不够全面、不够科学, 容易引起误解。在课程改革过程中, 教师都不敢采用“讲授法”和“启发式教学”等接受性学习方法, 却一味追求“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探究学习”等探究性学习。更不可理解的是, 有的教师在一些数学规定 (约定) 的教学中, 也花了大量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如教学“质数与合数”时, 质数、合数这些概念可以由教师直接讲解, 再让学生内化, 而无需花费时间让学生去探索“质数”“合数”这些概念名称。这样的探究学习既不科学、也不可取。为此, 《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对《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的表述进行适当的修正、补充与完善, 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 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里的“积极思考”是针对“合作交流”中忽视学生个体思考这一现象提出来的, 强调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过程,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静思默想的能力;“认真听讲”是针对过度重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出来的, 是对“接受学习”的变相表述, 因为有“听”必有“讲”。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听讲”, 一般是指学生听教师“讲”。随着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展现、合作交流的深入开展,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 学生除了听教师“讲”, 还需要听同伴“讲”。听讲, 可以是被动的听, 也可以是主动的听, 但无论何种听讲都是以接受学习为主, 这是无法否认的。这里的“认真听讲”是学生的主动行为, 教师需要采取一切有效的手段调动学生听的积极性,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使被动的接受变成主动的获取、思考, 使学生在接受的过程中建构知识。

二、在教学活动上的修改

《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没有给出教学活动的明确概念, 只给出教学活动中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定位, 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在《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这里明确给出了教学活动的概念, 强调教学活动的三个基本属性, 即师生的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这里的“积极参与”是对教学活动的要求, 要求师生双方都应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交往互动”是对活动方式的建议;“共同发展”是教学活动的目标, 即通过教学活动, 不仅学生要获得发展, 而且教师也要成长, 这是传统教师观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的一次新拓展。在教学活动中师生的角色定位上, 《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将《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的“主人”改为“主体”, 进一步明确了学生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即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 这就是“双主体”教学观的具体体现, 强调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与教师教的统一。

三、在教学要求上的修改

《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将这一内容调整到教师的教学要求中, 并补充提出数学教学活动两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一是“数学教学活动, 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 调动学生积极性, 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前者在目前的教学中已经引起教师的广泛关注, 积累了一些成功的教学经验。然而,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需要进一步思考、实践和研究。那么, 哪些学习习惯才是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学生应该掌握哪些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在课程总体目标的具体阐述中指出要“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 这一表述对我们正确理解“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以及“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四、在课程目标的表述上的修改

《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修改为课程目标是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在总体目标中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改革方向和目标价值取向。在课程目标提法上的一些变化:

1. 明确了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数学“四基”) 。

2. 提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目标具体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阐述。

篇4:2011年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经过几年来对数学课程标准修订情况的跟踪研究以及对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深入研读,我认为修订版是对实验稿的继承和发扬,改进与完善,但又不乏创新之举,让人读来眼前一亮,对数学与数学教育的意义与价值的定位更准确,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的要求更明晰,对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等教学策略与手段的指导更明确,对课程内容的调整更合理。

在研读标准的过程中,几个方面的重要变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标准明确提出了“四基”这一学生培养目标,即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第二,标准明确提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与原有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共同组成了“四能”;

第三,调整和界定了10个数学课程中的核心概念,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第四,进一步完善了基本理念,明确了重要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并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情感态度目标做了细致描述;

第五,第一、二学段一些具体课程内容的调整与修改更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教学实际,使得数学课程内容的安排更趋合理。

下面就对以上几点谈谈自己的研读体会与思考。

一、从“双基”到“四基”——“十年数学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收获”

修订后的数学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这是在实验稿基础上对传统“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发展,虽然实验稿中的总目标也出现过“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思想方法”,但没有像修订稿这样明确地把这四方面的目标并列起来作为统一要求。这说明标准修订专家组在充分肯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双基)是我国数学教育的传统优势的同时,更加关注到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应该是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是学生当前数学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未来学习和终身发展所必需的。获得“四基”,可以看做是学生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集中体现,它关系到学生当前学习和长远发展。这是对“双基”的继承和发展,必将推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课标研制组专家孙晓天教授则把“四基”的提出誉为“十年数学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收获”,“是这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取得的最重要、最具成长性的标志性成果”。

我们知道,提出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要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不仅仅依靠熟练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更需要思想方法的指引和活动经验的积累。也就是说,要创新,需要具备知识技能、需要掌握思想方法、需要积累有关经验,几方面缺一不可。

正如史宁中教授所说:“创新能力依赖于三方面:知识的掌握、思维的训练、经验的积累,三方面同等重要。”

那么,什么是数学的基本思想,什么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他们的内涵和外延如何界定?《标准》并没有对此进行深入说明,研究者目前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这也给了研究者更大的研究和讨论的空间。相信在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取得一个基本的共识。

关于基本思想

我们知道,在小学阶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的数学思想有很多,比如分类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类比思想、归纳思想、方程思想等,在众多数学思想中,哪些属于基本思想呢?基本思想应该有哪些特征和功能?这些基本思想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会表现出怎样的理解和接受状态,在教学中应该渗透到何种程度,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要求才算适宜?这些都是我们下一步的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史宁中教授曾在报告中指出,基本思想主要是指演绎和归纳,是最上位的思想。这里所说的思想,是大的思想,不仅仅是在数学学科中,是希望学生领会之后能够终生受益的那种思想。同时,他也强调,如果站在数学学科的角度来看,数学的基本思想有3个:抽象、推理、模型。

人们通过抽象,从客观世界中得到数学的概念和法则,建立了数学学科;通过推理,进一步得到更多的结论,促进数学内部的发展;通过建模,把数学应用到客观世界中,沟通了数学与外部世界的桥梁。

比如,由数量抽象到数,由数量关系抽象到方程、函数(如正反比例)等;通过推理计算可以求解方程;有了方程等模型,就可以把数学应用到客观世界中。

顾沛教授则认为,“数学的基本思想,主要可以有数学抽象的思想、数学推理的思想、数学模型的思想和数学审美的思想。” 相较史宁中教授的观点,又增加了“数学审美的思想”,并认为“通过数学审美,看到数学‘透过现象看本质’‘和谐统一众多事物’中美的成份,感受到数学‘以简驭繁’‘天衣无缝’给我们带来的愉悦,并且从‘美’的角度发现和创造新的数学。”

上述这些基本思想应该属于数学思想的最高层面,由其演变、派生、发展出来的数学思想还有很多,比如:分类思想、集合思想、符号思想,归纳思想、演绎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等。

在用数学思想解决具体问题时,对某一类问题反复推敲,会逐渐形成某一类程序化的操作,就构成了“数学方法”。如等量代换法、数学归纳法、换元法、配方法、列表法等。数学方法不同于数学思想,数学思想往往是观念的、普遍的、深刻的、一般的、内在的,而数学方法往往是操作的、特殊的、表象的、具体的、程序的、技巧的。数学思想常常通过数学方法去体现,数学方法又常常反映了某种数学思想。教师在讲授数学方法时应该努力反映和体现数学思想,让学生体会和领悟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如归纳、演绎、抽象、转化、分类、模型、数形结合、随机等。对数学基本思想的研究,我们可以先从这些与具体内容紧密结合的具体的数学思想入手。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逐步感悟、领会这些思想。但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感悟数学思想,并不依赖于知识本身的难度。同时,对数学思想的渗透与感悟尤其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思维发展的规律。

关于基本活动经验

对于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内涵,目前学者们也是各抒己见。

张奠宙教授指出:“数学经验,依赖所从事的数学活动具有不同的形式。大体上可以有以下不同的类型:直接数学活动经验(直接联系日常生活经验的数学活动所获得的经验)、间接数学活动经验(创设实际情景构建数学模型所获得的数学经验)、专门设计的数学活动经验(由纯粹的数学活动所获得的经验)、意境联结性数学活动经验(通过实际情景意境的沟通,借助想象体验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的本质)。”

徐斌艳教授认为:“我们还可以将基本活动经验进一步细化,它包括基本的数学操作经验;基本的数学思维活动经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

孔凡哲教授认为:“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在数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操作、考察和思考,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时所形成的认识”。

王新民等学者则认为,“数学活动经验是指学习者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感性知识、情绪体验和应用意识。”

尽管不同学者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描述有所不同,但基本都是指向于“学习者在数学活动中所形成的对当前以及后续学习能够产生积极作用的经历、体验”。

本人比较倾向王新民等学者对数学活动经验的阐述,尤其是他们对“感性知识、情绪体验和应用意识”的解读,并关注到了学生在活动中所获得的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体验,更加全面、深入、细致。“感性知识是指具有学生个人意义的过程性知识,也包括学生大脑中那些未经训练的、不那么严格的数学知识;情绪体验是指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的成功体验、对数学严谨性与数学结果确定性的感受以及对数学美的感受与欣赏等;应用意识包括“数学有用”的信念、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与思考问题的意识以及拓展数学知识应用领域的创新意识,而且应用意识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核心成分。”

在数学学习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需要学生亲自去探索,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而是要选择那些蕴涵丰富数学思想的数学知识,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数学思想的形成不同于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靠难度和过早的抽象化、形式化就能“速成”的,它是需要学生慢慢理解、逐步感悟的,是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基础上的再认识、再深化的不断内化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在重视 “四基”目标整体实现的同时,一定要避免走入形式化倾向,走向“唯思想”、“唯经验”的另一个教学极端。

二、从“两能”到“四能”——创新能力形成的源动力

解决问题是数学活动的标志,也是产生数学知识的一个主要途径。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思想、知识和技能的作用将会非常有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始终是数学教育应当重视的重要议题。修订后的数学课程标准在总目标第二条中特别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实验稿相比,由过去一贯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发展到要“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并将原来总目标中4个方面之一的“解决问题”改为“问题解决”。充分表明了数学学习中问题的重要性,“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具体体现,是创新的前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固然重要,但发现和提出问题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所急需的。《标准》在对“创新意识”这一核心概念的阐述中明确指出: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

由“两能”发展到“四能”,强化问题意识,这正是创新能力形成的源动力,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将有助于在基础教育阶段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与美国的“问题解决标准”对比,会发现我们的标准要求的比美国高。其中“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只在问题解决的目标中出现。我们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呼唤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小学阶段要给孩子们埋下一些创新和发现的种子,激发出他们创造的潜能。但美国的问题解决更加强调问题的开放性与挑战性,强调学生是问题解决的主体,能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以及学会如何反思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这一点对我们的教材编写以及教师对问题解决情境的设计与教学会带来很大启发。

在美国的问题解决标准中,对教师的作用也给了明确的要求和建议,包括一些教学策略,明确提出“教师应当把问题解决作为教学过程的一部分,而不是单独教学生如何解决问题。通过经历这些解决问题的过程,他们的基本技能、数学思维能力以及解题策略都会得到发展。”“教师为提供学生解决问题的机会所做出的决定,会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当教师创设一个对全班大多数学生来说既质疑又能解的情境时,他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学生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结果。” 我们过去更习惯于教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交流、反思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教师要做出很多重要的决定——什么时候提问,什么时候给学生反馈以肯定正确、指出错误,什么时候不表达意见但设计同类题目以及什么时候借助课堂讨论来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给学生思考时间,相信学生能够解决问题,认真听取学生的解释以及创设一个重视学生努力的环境,教师能够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帮助他们阐明自己的解题策略。” 这些教学策略对于我们更好地落实“问题解决”的目标,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篇5:2011年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物理在2011年进行改版,通过自己学习,本人对课程标准有了个全新的认识,具体认识如下:

一、1高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科学态度等方面的培养。

2、强调了物理学习与生产、生活及时代发展的联系。如:在内容标准中“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等大量的课程内容目标体现了这一点。

3、进一步强调了“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在2001年课程标准实验写入了课程内容中。强调了“科学探究”不仅是物理的教学方式,也是学生的学习目标。

4、内容目标中的行为动词更明确。课程标准在认识领域中只设立了了解、认识和理解三个层次。没有了初步了解、大致了解等较含糊的动词,并对用到的行为动词都划分到了对应的三个层次,教学要求更为明确,使老师们教学心中有底。

5、对物理实验的要求更为明确。相比实验稿中的要求,在内容标准的三级主题中明确了实验条目。如:通过实验,理解密度。通过实验,认识浮力等。并且在附录中补充了20个学生必做的分组实验,消除了教师们对实验要求的疑虑,哪些实验需要分组,哪些演示,也明确了实验要求。

6、删去了部分内容,降低了部分要求,切实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械效率”、“我们是怎么听到声音的”等降低了要求。

7、修改了实施建议。教学建议更切合了教学实践、注重了多维课程

更强调了“过程”和“情感”两个维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而不只是为了选拔。

二、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1、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2、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物理;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物理;不同的人在物理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理念之二是“学生的物理学习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

4、基本理念之三是“学生是物理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物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深入、全面地学习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掌握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通晓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才能目的明确、方向集中地钻研教材,具体、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分散难点、突破疑点,从而得心应手地驾弩教材,灵活自如地选择教法。

篇6:2011年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1、数感

《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这种对数的感悟归纳为三个方面: 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

关于学生数感的培养:

① 重视低学段学生对数的感觉的建立,并在数感培养上处理

好阶段性和发展性的关系;

2、符号意识

《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符号意识的表述有这样几层意思值 得我们体会:

① 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② 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 ③ 使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关于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

① 在各学段紧密结合概念、命题、公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符紧密结合现实生活情境和实例,培养学生的数感; 让学生多经历有关数的活动过程,逐步积累数感经验。

号意识;

② 结合现实情境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③ 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

3、空间观念

《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没有具体给出空间观念的内涵,而 是从是否具有空间观念的几个表征出发对其进行描述:

① 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

② 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

③ 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

④ 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

空间观念的培养:

① 促进空间观念发展的课程内容;

② 促进空间观念发展的教学策略:

ⅰ现实情境和学生经验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基础

ⅱ利用多种途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ⅲ在学生的思考、想象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4、几何直观

《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几何直观的培养:

① 在教学中使学生逐步养成画图习惯;

② 重视变换——让图形动起来;

③ 学会从“数”与“形”两个角度认识数学;

④ 掌握、运用一些基本图形解决问题。

5、数据分析观念

在《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将数据分析观念解释为:“了 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作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

对数据分析观念要求的分析:

① 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② 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

篇7:2011年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2011年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创新方法,力求减负等特点。与2001年版相比,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新修订课标主要呈现以下九大变化: 1.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 原来的“三句话”

●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现在的“两句话”

●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修订后与过去的提法相比:有更深的意义和更广的内涵,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有更强的时代精神和要求(公平的、优质的、均衡的、和谐的教育。)

“6条”改“5条”

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原《标准》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 原课标: 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评价——信息技术 ● 修改后: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 2.理念中新增加的提法 ● 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什么

● 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 ● ● ● 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 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注重启发式

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

● 处理好评价中的关系

● 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3.关于数学观的修改 原课标:

●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标修改稿:

●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 „„

●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 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观: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中最需要考虑的是什么?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4.“双基”变“四基”

“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四基”与数学素养: ● 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 训练数学基本技能 ● 领悟数学基本思想

● 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制定组组长、东北师大校长史宁中教授提出了“数学教学的四基”,引起了数学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以前强调的双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双基教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讲究精讲多练,主张‘练中学’,相信‘熟能生巧’,追求基础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操演和熟练,以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较高的学科能力为其主要的教学目标。现在提出的四基不但包括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增加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史宁中教授指出:“‘基本思想’主要是指演绎和归纳,这应当是整个数学教学的主线,是最上位的思想。”关于基本思想方法,陈老师为我们分析了数学思想方法的四大育人功能:一是有利于完善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二是可以提升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三是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四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陈老师结合小学数学现有的课标教材重点给我们介绍了小学阶段涉及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比如分类、转化、归纳、数形结合、数学建模、猜想、符号化、方程与函数、极限等数学思想方法。他系统地为我们解读了这些数学思想方法的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以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陈老师的分析让我认识到在教学中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必要性。

“双基”变“四基”,为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数学教师必须为儿童的学习和个人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数学基础、数学准备和发展方向,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使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素养,不同的人在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双基”变“四基”,任重而道远。

常用的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对应思想方法、假设思想方法、比较思想方法、符号化思想方法、类比思想方法、转化思想方法、分类思想方法、集合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统计思想方法、极限思想方法、代换思想方法、可逆思想方法、化归思维方法、变中抓不变的思想方法、数学模型思想方法、整体思想方法等等。

5.关于设计思路的修改 ● 学段划分保持不变;

● 对课程目标动词及水平要求的设计基本保持不变,增加了目标动词的同义词; ● 对四个学习领域的名称作适当调整;

● 对学习内容中的若干关键词作适当调整对其意义作更明确的阐释。6.四个领域名称的变化

原课标: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修改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7.主要的关键词的变化

● 原课标: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

● 修改后: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模型思想、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观念 最近一次修改又加上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符号感为何改为符号意识? ● 符号感(Symbol Sense)

● 原课标:

“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 ● 修改稿:

“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一般性的运算和推理。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 符号感与数感都用“感”,“感”的表述过多。符号感主要的不是潜意识、直觉。符号感最重要的内涵是运用符号进行数学思考和表达,进行数学活动。“意识”有两个意思:第一,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可以进行推理;第二,用符号进行的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果具有一般性。所以这是一个“意识”问题,而不是“感”的问题。数学的本质是概念和符号,并通过概念和符号进行运算和推理。所以只能用“意识”。8.关于课程目标的修改

在总体目标中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改革方向和目标价值取向。

课程目标提法上的一些变化:

——明确了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数学“四基)。——提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目标具体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阐述。——学段目标的表述方式有所改变 9.关于内容标准的修改 结构上的变化:

数与代数的变化:(在内容结构上没有变化。)第一学段: ①增加“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

②使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例如将“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修改为“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第二学段:

①增加的内容:

● 增加“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增加“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 增加“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增加“结合简单的实际情境,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字母表示”。

整的内容:

● 将“理解等式的性质”,改为“了解等式的性质”

● 将“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改为“能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③使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和完整。例如将“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改为“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了解方程的作用”。图形与几何的变化: 第一学段 ①删除的内容

● 删除“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并将相关要求放在第二学段。

● 删除“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并将相关要求放在第二学段。● 删除“会看简单的路线图”,相关要求放入第二学段。● 删除“体会并认识千米、公顷”,相关要求放入第二学段。②降低要求

对于“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不要求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方向,降低要求为知道这些方向。③使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和完整。例如将“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改为“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第二学段:

①删掉“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

②增加“知道扇形”。

③使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和完整。例如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改为“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掌握圆的周长公式”。统计内容主要变化如下:

● 第一学段与《标准》相比,最大的变化是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包括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不要求学生学习“正规”的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以及平均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二学段)。

● 第二学段与《标准》相比,在统计量方面,只要求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不要求学生学习中位数、众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三学段)。

● 加强体会数据的随机性。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主要是依靠概率来体会随机思想的,《标准(修改稿)》希望通过数据分析使学生体会随机思想。

概率内容主要变化如下:

● 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的要求降低。在第一学段,去掉了《标准》对此内容的要求。第二学段,只要求学生体会随机现象,并能对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定性描述。

● 明确指出所涉及的随机现象都基于简单随机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是有限的、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第一学段:

①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包括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删除“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平均数”的内容,相关要求放在了第二学段。②删除“知道可以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获取数据信息”。③删除“不确定现象”部分,相关要求放在了第二学段。第二学段: ①删除“中位数”、“众数”的内容,相关要求放在了第三学段。②删除“体会数据可能产生的误导”。

③降低了“可能性”部分的要求,只要求学生体会随机现象,并能对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定性描述,定量描述放入第三学段。加强体会数据的随机性

● 这是修改后的一个重要变化。原来,学生主要是依靠概率来体会随机思想的,现在希望学生通过数据来体会随机思想。

● 这种变化从“数据分析观念”核心词的表述也可以看出。综合与实践的变化:

● 统一了三个学段的名称,进一步明确了其目地和内涵。

篇8:2011年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1.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 沿用了十年的《实验稿》为什么要修订?

《修订稿》的出台, 有它的历史条件。近几年来, 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改革下达了一系列的指示, 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对语文课程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课程标准的研制和修订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修订稿》的出台, 是建立在十年检验的基础之上的。2001年《实验稿》颁布后, 引起了语文界乃至学术界的热烈反响。《实验稿》给广大语文教师带来新鲜与兴奋, 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思考与困惑。由于《实验稿》本身的不完善, 人们对它的质疑乃至批评频频见诸报刊, 有专家坦言:“新课程追求新理念、新概念有余, 但由于缺乏辩证和互补的观点, 往往用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 显示出非此即彼的两极思维的弊端, 包容性明显不足。”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已经走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需要在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的同时, 更加关注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 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对《实验稿》进行调整、修订与完善成了势在必行。

2.《修订稿》是“大修”还是“小修”?

《修订稿》是《实验稿》的继续, 是守正出新的结果。“稳中有变”“变中有度”是《修订稿》最显著的特点。“稳”, 坚守课程改革的宏观规划, 实现学生的发展。“变”, 对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微观调适。“稳”, 体现在四个“不变”:语文课程改革的大方向不变、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不变、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不变、课程标准的结构框架和设计思路不变。“变”, 《修订稿》最大限度地吸纳各方面的合理建议, 对《实验稿》进行积极的、必要的修订、完善, 使概念表述更准确、评价体系更科学、阶段目标更明确、实施细则更具体。

3.《修订稿》是如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

坚守生命课堂的主流价值, 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是《修订稿》一大亮点。《修订稿》在“前言”“课程基本观念”“课程目标与内容”中几次提及“应当关注学生的发展”, 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对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当下, 在课程教学实践的层面上, 人们比较多地关注课堂上出新的理念、出众的教师才艺, 却漠视了课堂教学的主流价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语文教学异化和边缘化现象较严重, 教学形式新潮别致, 教学手段时尚花哨, 课堂教学的主流价值观正在遭遇挑战。《修订稿》倡导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这对我们如何走出课程改革的“深水区”具有引领作用。关注学生的发展, 再现语文的本色, 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转型, 即将教学行为从对“教”的关注转向对“学”的关注, 从对“学”的关注进一步转向对“人”的关注, 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4.《修订稿》为什么要在“前言”中特别强调:语

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在当今世界上, 语言都是民族的语言, 文字都是民族的文字。中国语文是民族的, 中国语文课程也应该是民族的。中华文明之根在语文, 中华民族应在多元文明急剧碰撞的浪潮中占一席之地。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下, 新异思潮席卷而来, 青少年的精神世界面临被颠覆的危机,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裂缝日益加宽加深。在这一背景下, 语文教学必须责无旁贷地立足于民族精神, 培植青少年的精神根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语文课程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作为语文课程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5. 整个《修订稿》中, “语文素养”前后出现了多次, 如何理解和把握“语文素养”的内涵?

“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基本理念中的核心理念, 是当今语文界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语。“语文素养”作为语文学习的最高目标, 其概念提出的本身就是最大的进步, 它的主体由工具性内涵和人文性内涵构成, 但又不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简单相加。“语文素养”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 它包含哪些要素, 有关专家的解释、说法不尽相同。一种解释着眼于宏观, 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视为“语文素养”的内容。另一种解释着眼于微观, “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 语感, 思想品质, 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 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文化品位, 审美情趣, 知识视野, 情感态度, 思想观念。还有一种解释着眼于课程论, 将“语文素养”理解为:学生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 优秀的汉语言文化成果, 最终在自己身上实现一种新的价值或达到新的水平。

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念诞生不容易, 要给它恰如其分的解释也不容易。各方专家从不同角度对“语文素养”所作的解释虽不尽相同, 但可以起到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的作用, 有助于人们明确“语文素养”的内涵。

6.《修订稿》为什么要在“课程设计思路”中强调“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

《修订稿》在第三部分提出“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 目的就是为了达到语文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这是构建“和谐语文”的重要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要提高语文教育的实效, 新课程语文教育应处理好语文课程内部若干对辩证关系:教与学的关系、主体与主导的关系、自主与引导的关系、学科本位与学科特点的关系、超越与守正的关系、认知与情意的关系、目标与策略的关系、生成与预设的关系、过程与实效的关系、质疑问难与感悟积累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以上若干对关系都包含着两个方面, 对于双方必须以全面的、相互联系的、相互渗透的辩证观点来对待, 才能避免片面和偏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可以避免重复历史错误, 只有协调好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关系, 才能使语文课程的改革发展更加健康、顺畅。

7.《修订稿》强调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造力的, 提出“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 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 那么,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哪几部分?

课程资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 如图书馆、阅览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 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 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广泛地利用这些资源, 其实质就是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

8.《修订稿》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义为什么仍保留原有的表述, 只“守正”而没有“出新”?

语文课程如何定性, 长期以来都是一个众说纷纭、争论不休的问题。2001年《实验稿》给语文课程定性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对这一表述, 有人认为这是对语文界长期争论的一个较为科学的判定, 是对语文教学实践成果的总结。有人却提出各种质疑, 认为这一定义仍然未脱窠臼, 未跳出“一两个词+性”的刻板定式, 仍然叫人疑虑。

时隔十年, 《修订稿》问世后, 语文界特别关注对语文课程性质是否有新的定义。对比《修订稿》和《实验稿》“课程性质与地位”部分, 发现《修订稿》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义仍保留原有的表述, 一字未改。有人认为, 《修订稿》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只是“守正”, 并未“出新”。有人却提出, “语文课程不管怎么改, 有些内容是相对稳定的, 是不能改的, 改了就会引起混乱, 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语文课程的功能定位”。《修订稿》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只是让大家有一个“临时共识”, 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问题, 还有待随不同时代发展而不断认识。现在的问题是,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探讨, 这个问题的真正解决将要经过一个较长的过程。

9.《修订稿》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明确增添了“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 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我们应如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来落实和体现?

《修订稿》这一部分的增补, 既宏观科学地贯彻落实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又微观地指导了语文教学。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我们的课程改革如何确定正确的发展理念和思路, 就应体现在“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上。以学生发展为本, 应该讲, 早在理念上形成共识, 我们现在所要着力探索的, 就是如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来落实和体现。

值得关注的是, 语文教育专家和众多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改革的哲学基础进行了反思, 认为语文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归根结底是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出了偏差。对语文教学改革进行科学探索, 最需要的是辩证的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可以避免重复历史的错误, 克服片面性, 使语文教学的改革发展更加健康、顺畅。

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是历史现实和未来向我们提出的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 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都应重新审视我们过去和现在进行的“教学行为”。

1 0.《修订稿》怎样体现“语文知识教学”的重新回归, 理性地继承与创新“语文知识教学”?

《实验稿》曾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由于理解上的片面, 导致许多语文课堂淡化甚至回避语文知识。语文课堂要不要讲授语文知识, 《修订稿》作了回应, 基于“语文课堂应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修订稿》旗帜鲜明地提出“在阅读教学中, 为了帮助理解课文, 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 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 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同时强调“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 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语文知识教学的重新回归, 既健全了作为课程的语文内涵, 又弥补了《实验稿》的缺失。《修订稿》中呈现的主要是最基础的语文本体知识, 这在课程目标和阶段目标中依次列出。这就启示我们, 语文知识应该是语文课的教学内容, 语文知识本身就是语文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此曾有过论述:“我们现在需要反思和重构的不是语文知识系统本身, 而是语文知识观。在语文知识的教学上要变系统知识为有用的知识, 变知识的掌握为知识的运用, 变知识本身的单维取向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取向。”

1 1.《修订稿》在总目标中, 为什么要强调“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当下, 社会上的大量信息以多种途径源源不断地涌向学生, 有真善美的, 也有假恶丑的。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辨别真伪、是非、美丑的教育, 并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他们美好的、健康的审美观。语文学科应主动承担学生健康成长及全面发展的重任, 充分发挥审美教育的功能。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价值观过程中, 利用审美对象激活学生思维, 引导他们透过语言文字感受美, 使其由形象的感知上升到运用和联想获得美的领悟。

1 2.《修订稿》为什么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

现在语文新课程的实施, 较多地采用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在时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 讨论、合作、交流成了主旋律, 但往往又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怪圈中。有的课堂上, 来不及让学生很好地接触文本、品味语言, 就进入合作讨论。这类课把形式当做本质去追求, 使得表面的讨论、合作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集体讨论的目的是为了启迪学生的智慧, 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不能搞形式, 要讲实效, 要把握好几个关键问题:第一要看有没有值得讨论的问题, 第二要看问题需不需要讨论, 第三要看有没有讨论的条件, 第四要明确讨论的要求和规则, 第五要在个人阅读的前提下展开讨论。

1 3.《修订稿》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如何认识、实施“双主体”教学?

教学活动, 包括教和学两种活动。在教的方面, 教师是主体;在学的方面, 学生是主体。这两个主体并非是互不相关的, 它们统一在教学范畴中。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与教师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过程, 学生的主体性是由教师培养出来的, 教师的主体性体现在学生的主体性之中。“双主体”教学旨在倡导建立一种互相尊重、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通过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方式的实践, 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提升教学效益。“双主体”教学尚处在探索阶段, 没有成熟的模式和经验, 尚需深入地去研究和探讨。

1 4. 教师如何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修订稿》在“教学建议”中, 要求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 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这是因为教材所承载的信息是有限的, 同时, 教材从来只能传递正确的、有结论的事实, 没有形成结论或有争议的问题从不在教材中露面。因此, 教师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 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 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 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 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知识激活。

1 5.《修订稿》在“前言”中提出“语文课程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 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如何认识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

语文课程应该使学生学会求知, 学会做人, 学会审美, 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具体地说, 即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植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 培养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 提高科学素养,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简略地说,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 即求知、练能、启智、传情、审美等功能。

16.《修订稿》在“具体建议”中提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常见的识字教学方法有哪些?

2000年, 全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交流研讨会, 向社会征集识字教学方法有三十多种, 其中常见的有分散识字、集中识字、注音识字、速成识字、部件识字、韵语识字、字理识字、字簇识字、听读识字、电脑识字等方法。任何一种识字教学方法都要符合汉字学习规律,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17.《修订稿》在“教学建议”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这是新的表述, 为什么要增加“教科书编者”这一对话方?

在教学中, 与教科书编者对话有助于师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使用。有时候, 通过教科书编者提出的建议或“思考、练习”入手进行教学, 还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8.《修订稿》在写作教学方面, 为什么在不同的学段提出不同的概念?

在写作教学方面, 第一阶段 (1~2年级) 是“写话”。第二阶段 (3~4年级) 、第三阶段 (5~6年级) 是“习作”。第四阶段 (7~9年级) 是“写作”。1~2年级重在培养兴趣, 使学生乐于表达;3~4年级重在减少束缚, 使学生自由表达;5~6年级重在表达真情实感, 使学生有个性表达;7~9年级重在多角度观察生活, 捕捉事物的特征, 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修订稿》对不同的学段提出不同的概念, 其目的主要是在写作教学上做了教学梯度的区分, 使不同学段有不同的要求, 从而进行有效的写作教学。

19.《修订稿》在课程评价方面有哪些突破?

评价是课程实施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对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修订稿》对“评价建议”的内容重新做了调整, 并增添了四个标题, 条理更清晰, 体系更完善。

在“评价目的”上, 体现了评价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改善教师教学在“评价手段”上, “加强形成性评价”和“更应重视定性评价”被置于非常突出的地位。在“评价主体”上, 注重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 还要让学生家长、社区、专业人员等适当参与评价活动。

课程评价是课程改革中最为敏感, 也是最为困难的环节, 如何在评价中体现新课程理念以及当前评价改革的新要求, 都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

2 0. 如何看待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

上一篇:2022年司法考试经验全指导下一篇:学校开展安全教育日活动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