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2024-07-31

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共9篇)

篇1: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更新时间:2017-3-21 11:13:00 [摘要]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教师要寻找学生最近发展区,选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升核心素养;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学

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等,这是每一位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达到的教学目标。本文试探讨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求教于方家。

一、寻找学生最近发展区,选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课程有着非常明显的学科特征,所以可以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不同的核心素养。比如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求学生能够明晰初中历史的时空观念,要求学生将每个时空中的重大事件以特有的方式贯穿起来,放到时空中进行观察分析,让学生懂得在时空中理解历史事件,并将各事件进行关联,体会不同时空中历史变化的延续性,体会历史事件中的局部和整体。这个教学目标,就是对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这样的教学目标与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起来,与学生最近发展区进行整合,选择最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又比如,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就要选取合适的史料对学生进行训练。比如在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下同)八年级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内容、深圳等经济特区腾飞及历史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搜集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后的面貌、深圳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前后的面貌等相关的图片、文字、音视频资料,并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由每个小组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从而让学生通过史料进行实证,证明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值得一提的是,学习小组可采用同组异质的原则,每组四至六人,自由组合,不同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在同一小组中交流,既培养了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史论结合进行分析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升核心素养

自主探究是新课改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课堂的主人。初中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就是要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如在七年级上册《南方经济的发展》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研究中,真正去探索南方经济的发展。首先,教师要向学生展示研究目标,组织学生成立学习小组,让学习小组搜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处理。其次,让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交流学习心得。再次,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地理图表,让学生通过阅读图表,指出南北地理分界线,区分南方、江南的地理范围,找出南北方的两条大河。学生在小组内部的交流过程,就是历史理解这个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通过交流,学生真正理解了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过程,理解了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最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研究成果,并进行全班交流。这样,学生在多环节学习中通过主动参与探究,逐步形成了历史观念和历史价值观,切实提升了核心素养。

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精讲多练,使学生在能力训练中提升核心素养。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仅凭一张嘴一支粉笔就完成了整节课的教学,但在新课改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所以,教师要调动学生参与历史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如九年级《“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一课,在导读中提出了让学生思考“巴黎公社”这个政权有什么特点,又是怎样失败的。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个导读引导学生在课前自主思考这个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课本上展示的史实进行论证,引导学生在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多角度、多层面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比如课本上为学生展示了拿破仑三世被俘的过程,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资料,对这个问题进行佐证,从而让学生了解拿破仑三世被俘前后的历史。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查找巴黎公社形成的特点以及“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的条件,并在课堂上进行小组研讨及全班展示交流、辩论。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不断学会如何主动进行历史的学习,这对其历史时空观念、历史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教师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展教学。

[参考文献]

[1]朱汉国.浅议21世纪以来历史课程目标的变化[J].历史教学月刊,2015(10).[2]曹祺,姚锦祥.关注史料证据价值的试题设计和教学要求——以上海卷“丝绸之路”题为例[J].历史教学月刊,2015(10).[3]吴伟.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2(11).

篇2: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摘 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核心素养包含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如何在历史学科素养下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师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本文就此做出探析。

【?P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8)11-0065-02

一、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历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

尽管一些地区把历史科目列入中考范畴,可是由于所占分值不高,学校习惯于把历史课程列入“次重点”科目,比起语文、数学、英语一类重点科目,历史课程还是显得受重视程度较低,这集中体现在课程的编排数量上。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在初中学校必然保证每天一节,有时甚至是两节,而历史课程通常维持在每周两节。在有限的时间内,历史教师不仅要完成教学目标,还要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努力提高学生在中考时的历史学科成绩,压力可想而知。

(二)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历史教学对于学生的“三观建设”非常重要,它可以引导学生在对客观事物分析时产生纵深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务实风格,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这需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善于运用讲授法向学生传递历史知识内容。在这种教学方式下,课堂呈现出闭合的单向模式,即历史知识与规律由教师传递给学生,却未能形成反馈机制。学生对于知识的反馈信息并没有输送给教师,教师并没有客观地掌握学生对于所授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只能用问号来回答。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初中学习完全不同于小学,节奏快、压力大是初中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中考成为学生必须面对的事实,为此学生的内心是疲倦的。他们很难主动提起学习兴趣,只是把学习视为一种不得不去做的事情,目的就是为了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所以学生对于语文、数学、英语的重视程度普遍较高,而对于分值在中考所占比例并不高的历史教学并没有形成与“语数外”级别相等的重视程度,再加上教师惯用的“填鸭式”教学法,让原本学习积极性就不高的初中生更没多大兴趣。

(三)对历史核心素养的理解较为肤浅

历史核心素养是历史教师首先要明确的基本内容。只有较为深入地理解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历史教师在教学时才会具备丰富的理论基础,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让历史教学贴近历史学科的根本属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多数历史教师对历史核心素养的理解较为肤浅,对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构成元素――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等的认识仅停留在“初步印象”之上,并没有形成系统性的认知,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很难体现出历史核心素养的构成元素,很难让学生受到历史核心素养方面的教育。

二、学科素养下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准确设定教学目标,让课堂教学明确方向

教学目标是教师通过课堂教学需要达到的目的。准确设定教学目标,就可以让课堂教学拥有明确的方向,确保课堂教学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教学目标通常由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组成。教师在目标设置时不能厚此薄彼,要系统设置。比如要达到让学生掌握唐朝经济发展状况的教学目标,教师就应该运用创造性的思维对其进行分层,运用几种方式开展教学,思考在教学时如何提问、如何启迪学生的思维、如何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怎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何创造有效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问题。

(二)运用创新的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前文提到,历史的核心素养由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五个元素构成。在历史课堂教学时,教师要运用创新的课堂教学方式,整合这五个元素,激发学生兴趣,完成教学目标。例如在以要求学生掌握唐朝经济发展的状况为教学目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PPT呈现的内容就是历史课本中出现的唐朝城市布局图,要求学生以导游的身份登上讲台,向其他同学介绍图中展示城市在历史进程中的经济发展与文化风格。学生展示历史进程中的经济发展与文化风格体现出了历史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展示的图片就是历史资料,分析历史资料的过程体现了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和解释的核心素养,对讲解城市进行全方面总结就是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判断,体现出了个人对于历史现状的价值观。

(三)加强历史核心素养的普及力度,提高教师的历史专业素养

历史核心素养关系着历史教学的实际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是否可以学到“纯粹”的历史知识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有必要加强历史核心素养的普及力度,让每一位历史教师都可以真正地习得历史核心素养,掌握核心素养的五个基本组成因素的丰富内涵,以此来提高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作为一位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加强学习,转变观念[1]。每位教师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真正吃透教材,这是提高学科素养的根本。还要经常进行理论学习,努力把握学科规律,要积极参加各级培训,关注学科名师的研究动态,阅读学科相关的书籍报刊。

(四)将历史核心素养贯穿于历史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历史核心素养不仅存在于理论之中,还具有积极的实用价值。比起理论研究,它的更大作用就在于实践运用中可以全面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在课堂导入时,教师可以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埋在心中的悬念集中在即将涉及到的历史事件之内。在课堂教学开展时,要紧紧的围绕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五个方面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运用合作学习法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教学内容。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地进行谈论和学习。在合作学习完成以后,教师进行有效的总结和评价,罗列出本堂课的主要知识点,使得学生讨论的结果都是教师本来要教的历史知识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在课程评价环节,教师要围绕历史核心素养来对课程和学生进行评价,通过评价让学生明确自己在历史知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提高学习成绩。

2015年以来,教育部曾多次对修订的《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意见征求,之后比较正式地提出: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需要全面贯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2]。“多次修订”体现出教育部对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它应该成为历史教学的重点教学目标。通过依次实现历史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实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初中历史教师要紧紧地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积极研究教学策略,准确设定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篇3: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红军长征的历史是中学中国近代史教学的重要章节和内容。值此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提出“时下如何进行红军长征的历史教学”有其重要意义和价值。对于“时下”,有哪些需要关注的呢?

首先,要分析“时下”具有怎样的时代特征。当代社会是多元社会,不同的人或群体受其掌握史料的来源与多寡、认知角度和方法的各异、文化观念和水准的差别的影响,对红军长征的认识会有不同,呈现纷杂、多维的现象。

其次,时下是互联网社会,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海量信息,包括历史资料、历史观念和历史研究方法,大大超出了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内容规定,这些多少会影响到学生认识红军长征的立场选择和价值判断。面对真伪交错、正误驳杂以及碎片化的信息,如何甄别、筛选、处理这些信息,如何不受偏见、歧义甚至是激进论调的干扰,运用史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建构红军长征的真实、客观的历史认知,进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成为时下在中学课堂中长征历史教学的现实要求。将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在中学历史课堂中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那么,什么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五方面素养。如何在长征历史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在此,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探讨。

一 在时空架构中叙述长征

历史是发生于特定空间的过去的事,特定的史实烙上了特定的时空印记。“长征”一词本身就显示时空特征:“长”说明时间的延展和空间的距离;《辞海》解释“征”,有“到很远的地方去”的含义。一般来说,我们大致了解红军长征的基本时空信息,即时间的起讫和行军的路线和端点。但是,80年前,红军为什么要离开瑞金,要到哪里去,要走多久,如何才能到达目的地等,要切实解答这些疑惑,让学生生成关于长征的准确历史认知,就必须在时空的坐标轴中,对长征作出符合逻辑的叙述。但历史毕竟是过往的事情,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为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教师要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引领学生从中体会当时中国共产党和红军面临的困苦际遇,感叹到红军百折不挠、勇于斗争的精神,感悟到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指战员坚持道路、坚守信仰的力量。

在教学实践中,常用的手段是地图结合多媒体技术动态演示长征路径。运用这样的技术手段辅助长征教学是需要的,但只是像镜头切换似的浏览并加以泛泛点评,其结果是,学生对长征的了解只能停留于点到点的简单记忆层面,很难达成理解长征和认同长征精神的深层目标。怎样引导学生在历史情境中形成对红军长征的全息图像?我们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以问题为指针,建构长征途中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联。中央红军主力为什么于1934年10月全面转移?为什么是从中央苏区(江西瑞金)撤离的?比较1933年10月前后由于党和红军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的变化所造成的不同效果。这是在解答“为什么走”的问题。红军主力于1934年11月遭遇湘江惨败,八万多指战员减员至三万多,还坚持去往敌人布好口袋只等红军自投罗网的湘西吗?处于绝境中的中国共产党,经过通道、黎平等一系列会议的激烈争论,毛泽东同志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发的西进战略,逐渐占据了上风。这是在解答“要到哪里去”的问题。红军西进途中于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和决议是什么?此次会议在现代军事史、中共党史和革命史中的地位怎样?这是在解答“如何走才能走得好”的问题。此后,红军主力又历经了九个月的艰难跋涉,克服了哪些种种人为的、自然的危险阻碍?这期间,红军巧渡金沙江之后在1935年5月《工农红军布告》中,首次出现“长征”一词,反映了红军指战员战斗士气和精神面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体现了变被动为主动的振奋与自豪。)红一方面军1935年10月到达了陕北,一年后的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表面看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即解答“走了多久”,实则回答了“为什么最终目的地是陕甘地区?红军为什么能在万千困苦中坚持这么久”的问题。由此疏通了叙述长征的时空逻辑,这是纵向串点成线、横向铺展延伸的过程。

“作为一门时间的学科,历史学内在地与叙事不可分离”。任何宏大的叙事都来自简单的故事。在教学中,师生共同叙述长征历史,需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发动学生课前搜集红军长征的故事、遗留的实物,或采访健在的长征亲历者等,在解答一个个问题中有温度地叙述长征。以时间和空间为基本要素,创设以自主学习和探究为主的历史情境,学生走进长征、了解长征、叙述长征的主体活动,是学生理解长征、认同长征精神的基础。这样的教学比传统的“背景分析——过程略叙——评价意义”的教学模式,更能走入学生心灵,更能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

一般情况,如果征询学生“学习历史最难的是什么”?大多数学生会答“时间难记、事件难记”。师生针对适合的历史知识,在时空架构中叙述史事,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克服机械记忆历史的困扰和乏味,进而理解历史,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搭建立体的历史知识体系,形成开阔的视野和宏观的格局。

二、在史料辨析中理解和解释长征

自然,叙述历史要基于可信的史料。因此,有关长征史料的辨析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辨析史料,认知史料作者的意图,判断史料的真伪与效度,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重构历史的可靠证据,以此建立对历史的合理想象和理解。另外,“叙述历史体现了叙述人的情感、倾向,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牵涉到价值评判”。那么,如何在叙事中依据可靠史料实事求是地认识长征、理解长征、解释长征?

红军长征距离现在并不十分遥远,长征史料的来源多元,有国民党方面的记载,有中共的汇编,有当时本国或外国新闻媒体的报道,也有民间的辑录,体现了不同的立场、角度和方法。长征史料的类型也是多样的,文献资料如档案、报刊、当事人回忆录(或著述或文集或日记)、地方志等,还有为数不少的实物资料,以及亲历者的口述。因此,叙述不一,议论杂陈,甚至是非颠倒、黑白混淆。新中国成立后有关长征的影视作品、诗歌以及民谣也会被当做证据或要素来还原长征的历史情境。中学生的年龄决定其心理特征,充满求知欲且猎奇心也很强。在信息来源及获取渠道复杂化的时下,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辨析史料信度、效度的基础上,正本清源,驳斥偏见。同时,只局限于记忆教科书上的历史结论,于促进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发展无益。因此,师生要基于对长征史实的初步了解,用实证方式分析史料,用可靠史料作为证据来说明对长征的认识,用实证精神解决客观事实与主观臆断之间的偏差,在提升历史思维品质的同时正确理解、解释长征。如:长征是“有准备的战略转移”,还是“仓促逃跑”?1934年5月瑞金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决议提到了红军主力撤离转移一事,并强调了做好转移准备的必要性。6月共产国际密电中共中央“如果说主力部队可能需要撤离中央苏区,为其做准备是适宜的,这样是为了撤出有生力量,使之免遭打击”,还可以梳理“三人团”筹划转移、留守部队各项事宜的资料。通过阅读上述史料,综合信息,客观分析,拨开认知的迷雾。史料选择要典型且信息丰富,证据充足,说理充分,避免“孤证”。当然也不能完全忽视当时党中央战略转移“准备不足、部署不周”的弊病,可以透过有关史料的表述,辩证看待“有准备”或“仓促”的问题。

这种集证辨据的史学方法还可以用来理解和解释“红军在反复探索、排除万难中坚定信仰和坚守革命道路”“红军长征途中的三十余次会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勇于检讨、善于纠偏,起到了凝聚力量,保证决策正确,指导长征胜利和战略目标实现的作用”等历史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应遵循史料出处多元的原则,避免一味“自证”,力求“旁证”,比照不同信息,甚至可以是相对相悖的信息,在比较中对长征作出正确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

至于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些纪念长征和弘扬长征精神的文学和文艺作品,是后人艺术化的追忆和再加工,由于缺乏时效性,是否能作为直接证据印证长征,还需慎重斟酌。但可以将其用于创设历史情境的手段和技巧,拉近学生与长征之间的时空距离,使当代学生更容易贴近过去的长征,在理解长征、解释长征中逐渐聚合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寄希望于道德说教的教育是无趣的;满足于由狭义知识直通价值观的教育存在着危险”。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不能凭空形成,只有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认识历史的过程中联系和运用知识,掌握探究历史的方法和技能,逐步学会全面、发展、辩证、客观地看待和论证历史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提升和发展。相应地,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收集材料、课前备课、把握核心、教学设计、提出问题、引领方向、尊重多元等方面,不失为一种高水平的考量,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认知,改进教学方法。

三、在现实与实践中认同长征精神

“在时空架构中叙述长征”“在史料辨析中理解和解释长征”是教师和学生在诠释过去中提炼长征精神的教学路径和方法。什么是长征精神?概括而论,就是: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和克服困难。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认同长征精神,绝不是喊喊口号、讲讲大道理而已,绝不是走出教室就历史虚无了。要让长征精神在学生心中生长、扎根,就应该与现实和实践相结合。

宏观层面而言,结合前面的简要分析,在当下社会环境中,人们很容易听到对中国发展道路、秉持理念的不同议论,甚至是反对的声音。改革开放将近四十年,中国发展迅猛,但由于中国的崛起,作为国际规则制定者和话语权控制者的西方利用各种渠道不遗余力地唱衰中国。中国周边环境云谲波诡,时时阴云密布。同时,中国自身发展中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学校和课堂不是封闭的象牙塔,不少学生也视野开放,心系天下事。面对此种情形,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战争硝烟虽已散去,但和平发展的天空并非晴空万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的长征,与当年红军长征一样将是山水重重的漫漫征程,也将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考验,更需要我们高擎长征精神的火炬,照耀着我们像当年的红军那样在漫漫征途中去不断开创新的局面。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学生要增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以及对国家民族所走道路的自信。事关培养中学生的信念与信仰,教师作为成熟理性的社会人,要直面当下,站稳课堂明确宣示道理,鼓舞学生“以历史的智慧分析现在,以时代的担当成就未来”,而不是欲说还休、羞羞答答的状貌。

中观层面而言,每位学生都还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以后会面临自我发展道路和职业的选择,会遇到各种挑战,甚至大小挫折,人生路即个人的长征路,如何正确选择,如何克服困难,如何坚持终身学习,如何关爱生命,也需要发扬长征精神,走稳走好漫漫人生路上的每一步。

微观层面而言,中学生在中学时代,如何培养对民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如何育成善良大方、团队合作、热心公益的良好品性,如何激发创新意识,如何提升独立思考的能力等,这些都是聚沙成塔、积累点滴的过程,需要耐心、坚持和毅力。因此,我们要激励中学生将长征精神融入现阶段的学习和成长中,为走向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4: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核心素养;综合思维

时下各学科都提出“核心素养”,但是具体到各学科又不能泛泛而论。《历史》是综合性人文学科,其学科核心素养即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综合思维和社会实践。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过程不但要体现人文性,更要注重追求综合性和实践性。也就是需要结合实际学情来整合历史、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指导学生把握生活时空、人地关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全球视野,促进综合思维的发展,提升社会实践能力。鉴于此,我们结合一线教学实际以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环节为例,谈一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历史》学科素养中的综合思维

《历史》其实就是一门综合性人文学科,它立足于学生通过历史知识学习,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以期全面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为此新课标明确提出“把握相关知识的联系,充分显示综合的追求”。“本课程的教学,要抓住有关内容相互联系的节点,不失时机地凸显综合的意义”等观点来鼓励和指导我们以综合性知识内容为媒介,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等主动获取知识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通过多次公开课的实践验证与教师研讨,我们发现,“综合性学习”能让学生通过思考和体验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能达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本目的。

二、以综合思维为例分析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历史》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涉及的知识和内容比较多,如果我们按照传统的方式割裂地学习,肯定不能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和迁移,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历史》新课标提出:引导同学们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为载体,通过学习和体验学会从多角度、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和解决历史或社会问题,最终达到提升综合能力和培育健全人格的目的。所以在本科教学中我们可以历史线索为主导从“古今综合”、“中外综合”、“时空综合”等三个角度来指导学生贯通知识,进行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方面的培养。

1.古今综合

《历史》其中的“历史”就是古,学习历史就是汲取教训,学习长处指导当前的生活和学习,就是要让同学们通过古今知识联系和体验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学习历史内容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对照地图来加深印象,还可以启发同学们思考对当前社会类似现象的思考,学习当前的地理知识还可以参照古今大历史变迁来深刻认知。

比如唐代管理周边地区事务时,我们就可以引导同学们对比两汉时期在西域的都护府,还可以联系古代不同时期的疆域。为了加深印象,我们还可以制作成动漫视频,以渐变的形式将不同时期的历史疆域展现给同学们。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刻了解我国地理位置和历史更迭,还可以启发同学们结合历史进行综合分析,更加深刻认识到领土是国家的根本利益,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几乎每一节知识点都可以结合古今进行综合分析和理解,这样便于让同学们形成连贯的知识,更易于构建知识网络,生成综合能力。

2.中外综合

中国是世界大家庭的一员,所以在学习《历史》时我们要把中国的发展置于世界舞台上,这样才能更清晰地在人类文明的历程中认知历史得失,进而为现实生活问题提供借鉴和帮助。比如,学习“丝路明珠”时,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结合可结合张骞出使西域、马可·波罗来华等历史事件,来让同学们认识到丝绸之路是自古中外交流的纽带之一,让同学们全面了解这种交往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的同时,认识到社会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一直处于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中。 这就启发同学们认识到在实际生活中考虑问题要全面,要注意从多个视角,用不同方式分析问题,这样才能产生积极的思考效果。

3.时空综合

时空综合顾名思义就是联系时间和空间进行综合分析。历史发展是多样性的,但是又呈现一定规律。为了让同学们掌握知识并抽象、总结认识到历史规律,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效果,我们还得指导同学们结合时空进行综合分析历史线索。

比如我们学习“红军长征的路线” 的习题时,先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毛 泽东的诗《长征》,然后要求学生对照中国地形图找出红军 长征的所经过的地区,最后让学生谈谈读这首诗的体会。 优点在于:(1)运用中国地形图比区域图更能直观地 帮助学生理解红军行军的艰难;(2)运用历史和地理知识 作为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例如诗中 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如果学生了解了 突破金沙江和强渡大渡河两个历史事件,比孤立地背这首诗 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本文是笔者集合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以“综合思维”能力培养为契机对学生科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几点分析与理解。总之,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客观世界的整体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形成更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所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整合教学内容,分别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 贺千红;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途径初探[J];《历史教学月刊》, 2016(2):21-26.

篇5: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教育可以分为技术教育、导入教育和人文教育。技术教育主要是让学生获得生存の技术;导入教育主要是将学生融入社会之中,使学生更具有社会性;人文教育则关心人の各种潜能の开发,使之成为全面发展の人。法国作家孔巴兹说:“未来の学校应该培养灵魂,锻炼精神,优化情感,使学生成为热爱世界の主人。”人文素养教育应是中学历史教育の永恒目标。

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文素养教育の五点依据

1符合中国社会发展の要求:人文素养是科学时代人应必备の素养,是国民整体素质水平の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倡素质教育の今天,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の今天,作为基础教育中人文学科核心之一の历史课程,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塑造,促使青少年人格系统健康发展,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顺应现代教育の发展趋势: 199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次会议在重新界定基础教育の使命时,提出了为最终实现真正の世界公民の目标而必须予以思考の几个问题:1)培养和平、人权和民主の具体实施过程中所依赖の价值观念 2)不能再只是强调认知学习,还要强调情感和行为学习3)学作世界公民,是以把共同の价值观念和知识应用于实践为基础の。由此可见,高扬人文精神是现代教育の崇高使命。遵循历史教育の本质目标:历史学科の本质是人文社会学科,历史教育是每个公民都应该享有の普及教育。历史教育应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主动地思考自己の权利、责任,以及在公民社会中应该做出何种贡献。历史教育の本质,即承载人文素质の教育功能,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の基础性作用。履行课程改革の基本理念:《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面,以极大の篇幅和字数突出地彰显了历史课程之人文性质属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教学内容の血肉,成为教学过程の灵魂1。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の新特点之一,即在于,促进学生の全面发展。

5适应青少年心理发展の需要:中学生是正在成长中の人,他们有半生不熟の社会经验,有正在形成中の个性,有尚待养成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更重要の是,他们渴望了解社会,走向生活,渴望发现自我,实现自我。这些特点,使历史教育既可成为个人发展の有力手段,也可成为个人发展の巨大障碍。历史教育应促进学生の健康成长。

二 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文素养教育の基本内容 人文素养教育之价值,在于“唤醒个人自觉,凝聚民族精神,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文导向,以及克服唯智教育の偏失”2。历史教育所谓の人文素养极其丰富,它不仅指对人文知识の掌握,更主要指在此基础上发展出の人文精神,同时又通过人の具体语言、行为外显出来の人文素质。

“人文性”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发展性,不同の社会和时代,对“人文性”有不同の界定。我们所提倡の历史教育の人文素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の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の情境性。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文素养教育の基本内容应包括民族精神、公民意识、国际意识、人格意识。

1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の形成经历了五千年の漫长历史,由世世代代无数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培育而成。古代历史上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追求真理の爱国主义情怀;孟子“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浩然正气の民族气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前途紧密联系起来の忧患意识。都是中华民族精神の写照。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在不断继承丰富发展原有の中华民族精神の基础上,又培育了新の民族精神。民主革命斗争中培育、形成了井冈精神、长征精Fpg

Fpg 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培养了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在改革开放の新时期,培育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の精神,勇于改革、开拓进取の创新精神,这些宝贵精神财富,是民族精神の进一步发扬光大。

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の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の伟大民族精神”の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の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の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の人生理想。培养和健全公民意识

随着时代の进步,对公民素质の要求越来越高。现代社会发展追求の基本精神是社会公正,而造就合格の公民是实现社会公正の基础。历史学科の内容贯穿古今,涉及中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科学,社会生活,风俗民情等各方面内容,在实践公民教育中发挥着其他学科难以替代の作用,能给大家带来许多关于公共精神の思考,如自立,公心,宽容,理解,同情,正义,责任,参与,奉献等。

中学历史教育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既能使学生了解公民意识是社会近代化の产物,又能形成在认同国家、民族概念の基础上,选举、参政、教育、福利、健康、安全等权利体现主权在民の思想の基本观念,更能使学生养成责任心、树立自信心;在有智慧地参与社会生活;在有能力地选择生活方式中解决我们可能遇到の这样那样の生存问题、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等等。开拓与完善国际意识

国际意识,指の是站在世界の高度了解世界历史和当今国际社会、关注人类共同の命运、评价本国の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の权利和义务の意识。中学历史教育中完整の国际意识应包括:1)国家平等の意识 2)对外开放の意识 3)宽容尊重异域文明の意识 4)全球利益の意识

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站在全球の立场,遴选对人类历史产生重要影响の国家、地区或民族の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典章制度、国际关系等方面の典型素材,它能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历史の嬗变和当今国际社会の现状,是进行国际意识教育の绝妙载体。

在进行中国史の教学中,应将中国史和相应の世界史联系起来,以进行国际意识の教育。近现代两次原因不同の闭关锁国,给中国带来の是与世界越来越大の差距。痛定思痛,我们确立了对外开放の基本国策,决定向世界全方位の开放。

中学历史教育通过国际意识の教育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の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の文化传统,形成学习汲取人类创造の优秀文明成果の积极情感与基本态度。塑造健康の人格意识

人格是一个人各种反映趋势の总和,是个体所具有の兴趣、态度、气质、性格、价值观、人际关系、情感以及其他行为差异の混合体。3历史教育在教养上关注人の意志、道德品格、理想、信仰、精神状态、情绪倾向,以及反映、智慧、自尊等人格要素の综合。

我国有悠久の历史,有许多宝贵の精神文明财富,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の人格特质,如热爱真、善、美,讲求礼、智、信,勤劳节俭,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等,这些传统の优秀人格品质,需要通过普遍化の人格教育去挖掘和发现,使之在现代青少年身上发扬光大。

世界史教学中也有很多进行人格教育の素材,如介绍罗斯福身残志坚事迹,帮助学生养成矢志不移の顽强意志;介绍布鲁诺、居里夫人、等人事迹,培养学生追求科学和真理而勇于献身の求知态度,介绍哥伦布、麦哲伦等人事迹,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探索の品质;介绍列宁、甘地等革命家の光辉业绩,帮助学生树立笑对挫折、胸怀坦荡の意志品格。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与阿伯迪妮指出:“21世纪最激动人心の突破之所以将发生,Fpg

Fpg 不是因为科技の进步,而是因为人性论の发展。”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格意识教育可以启迪和帮助学生对人生有深度の开悟,有利于学生陶冶思想德性,匡正人格心灵,提高精神境界。人格完善应被视为人文素养教育の最终目の。

三 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文素养教育の策略 历史教学目标凸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念中形成人文精神 如《新文化运动》一课情感、态度、价值观の教学设计可以从以下四方面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新文化运动是先进の中国人为振兴中华,改造黑暗の旧中国而进行の新探索,培养学生の爱国主义精神和激发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の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思想の近代化,使学生得出先进の思想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の推动作用历史结论。认识到中国要富强必须要提倡民主与科学,弘扬民主和科学精神是当代中学生の责任与使命。

3)通过新文化运动の代表人物事迹の介绍与交流,学习新文化运动の战士身上敢于怀疑、挑战の勇气,批判精神,善于反思,勤于学习先进文化の珍贵品质,使学生形成要学习先进文化,敢于创新の精神和态度

4)通过对如何看待儒家传统文化の讨论,使学生形成正确看待传统文化の科学态度。中学历史教育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因素,情感不但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の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の生活态度、求实の科学态度、宽容の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の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の统一;不仅强调科学の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の统一不仅强调人类の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の统一,从而在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の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の理念。历史教学活动体现自主、探究、合作,在行动中提升人文素质

如《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一课课堂教学活动可以有三种方式:讨论、交流、分析。通过对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中科技成就影响の讨论,认识科学技术の迅速发展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明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の道理。形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更加弘扬科学精神,重视科学技术の观念。通过对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中科学家の事迹の交流,感受刻苦,钻研,创新精神在他们研究中の影响。明确刻苦,钻研,创新精神更应是当代中学生所追求の人格境界之一。通过对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の负面影响分析,认识到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の今天,人类更应有全球利益意识:关注地球环境の保护,关注人类和平,关注人类の共同发展,关注人类自身の道德建设。

历史教学活动调动学生主体参与の积极性,教师要创造平等、民主、和谐、合作、互动の课堂氛围, 教学语言要富于激励性、启发性,使学生有参与の热情和勇气;问题の广度和深度要切合学生の实际水平,激发学生对探求知识の责任感,唤醒学生の潜在力,促使学生从内部产生一种主动の力量;采用多种让学生参与の形式,如谈话、讨论、辩论、角色扮演、材料研习、调查访问,以及采用国际上流行の案例教学の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等,使学生成为学习の真正主人。这样の教学活动合乎人性の要求和学生全面发展の需要。历史教学评价呈现个性、多元、开放,在评价中促进学生成长

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必须要改革传统の“一刀切”式の历史教育评价方式,构建个性化、多元化の历史教育评价体系。在评价方法上,除了常用の纸笔书面测验法之外,还应当综合采用观察法、活动法(如辩论、演讲、制作、知识竞赛、社会调查、历史考察等)、个人成长档案袋法、自我评价法,等等。在考试形式上,亦可以采取开放式(开卷式)、分层式、自主选择式,等等。在评价效果上,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の量化评价,更应当关注Fpg

Fpg 其学习过程の质性评价。

个性、多元、开放の评价手段、评价方式和科学の评价体系,对于实现学生の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提升人文素养将是具有极其重要の关键性意义の。教育最终要解决の是人の发展问题,诚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の艺术就在于要让受教育者把周围の东西加以:人化’……从这些物品中感到人性の东西——人の智慧、才干和人对人の爱”。《易经》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中学历史教育从提升人文素养着手,激发起学生の民族精神、爱国情操,懂得“为何而生”、“何以为人”,具备与人为善の品质,求真の精神,爱国报国之心,自理、自立、自强の能力,具备对他人、对自然、对社会、对世界承担责任の人生态度,具有开阔の胸怀,健康の心理和完整の人格。这些正是学生今后为人处世、立足社会、贡献社会最需要学习の内容,也应是中学历史教育の永恒目标。引注:

篇6: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知道分割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素养2: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知道史料是认识历史的唯一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重构历史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处理历史与现实问题。

素养3:历史理解  历史理解是指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情感取向和理性认识。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努力理解各种历史叙述及其语境的含义;能够对历史具有同情理解的态度,即依据可靠史料设身处地认识具体的史事,对历史境况形成合理的想象,更好地感悟和理解历史上的各种事物;能够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差异;能够在同情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实事求是地建构自己的历史叙述;在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中,能够体现出尊重和理解他人、客观处理问题的态度。

素养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历史解释可以不同形式出现在历史叙述中,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

素养5:历史价值观  历史价值观是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是从人文研究的真、善、美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

篇7: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一、通过社会活动的设计, 确保家国情怀素养的教育落实

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说, 利用社会活动实践课程的有效设计, 可以使得学生通过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 实现对于历史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 从而对于历史、对于人生、对于社会进行更加科学性的认识, 并提升学生自身的发展进步。例如, 在对于“蒸汽时代的到来”这一课程进行实践的过程, 能够发现其主要讲解的内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 其虽然使得以英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也使得世界历史进程的速度得到了加快。但与之相对的是我国, 而此时的中国, 却仍旧被封建帝王所统治。我国真正的实现发展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 我国各大有识之士通过“西学东渐”、“五四运动”、“辛亥革命”等等活动的开展, 使得中国摆脱了封建帝制的控制, 真正的实现了发展。而以科技进步和历史发展之间的关系为命题, 要求学生自主的收集相关资料开展研究。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历史学知识, 更是可以帮助学生对于家国情怀的素养进行有效的培养, 让学生知道“落后就要挨打”, 从而激励其努力学习, 报效祖国。

二、对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进行有效的培育

在中央台十套的著名节目“百家讲坛”播出以后, 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关于历史的激烈讨论, 其在一定意义上也激发了学生对于历史知识学习的兴趣。这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说是一大幸事, 因此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对于教学方式进行创新, 在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历史学内容变得更加通俗趣味的同时, 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从而实现对于历史知识的教学与历史核心素养的渗透。比如在对《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进行教学时, 可以将教学内容转变为演绎小说进行教学。虽然感觉这样的教学方法更为简单, 但其实际上对于历史教师自身的修养及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想要使历史知识能够通俗但不低俗, 就需要能够将史料实证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效的.贯彻, 还需要对以下问题进行足够的重视:首先, 精心准备。在开始上课以前, 要对教材内容深入研究, 并将《新历史课程标准》作为基本准绳, 对教学方案进行精确设计, 确保事件内在的逻辑及人物关系清晰明了, 之后在开展将历史课程转变为演义小说的过程。其次, 要充分的尊重历史事实。在对历史内容进行讲述的过程中, 要对历史事实进行足够的尊重, 绝对不能只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 而故意的夸大或者虚构史实。同时, 在一些基本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 则要对比较专业、系统及科学的语言进行使用, 避免学生出现错误的理解, 从而对于学生史料实证素养进行有效的培养。

三、利用社会调查, 使学生的社会参与素养得到提升

针对于具体的历史问题及事实, 要求学生亲自深入到社会之中, 进行积极的调查研究的活动就叫作社会调查活动。通过这样的过程, 不仅可以使得学生对于各种历史性的知识、事件及人物进行更加生动且丰富的认识, 也能够使得学生的社会参与素养得到充分的提升。比如在对历史人物“屈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 除了我们都熟知的《离骚》以外, 端午节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就可以由端午节为切入点, 要求学生针对屈原开展一定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 这样其在对于我国优秀的传统节日进行了解的同时, 还能够对于“屈原”进行深刻的了解, 从而拓宽学生的历史知识面, 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并且, 由于学生是亲身参与了全部的历史调查过程, 因此其社会参与素养同样可以得到充分有效的提升。

总结:

综上所述, 由于当前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 全面素质教育在我国学校范围内的有效普及, 使得其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样的背景之下就要求学生掌握良好的历史核心素养。那么, 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 就要能够通过一定措施的应用, 把历史核心素养的知识得到有效的落实, 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佩芳.培育初中历史与社会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J].文学教育 (下) , (06) :156-157.

[2]王晓荔.关于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研究的思考[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 (12) :11.

篇8: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一、研究背景

教育体制改革对教师培养学生的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能型的人才不仅要牢固地掌握基本文化知识,还要有较高的核心素养。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了初中英语的教学目标:既要使学生掌握基本词汇、语法等知识,还要重视学生“听、说、读、写”各项能力的全面提升,同时通过英语学科的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当前初中英语学科教学的现状

当前我国初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在开展学生全能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弊端。

1. 过于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数的提高,忽视能力的培养

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主要表现在教师和家长都过于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数的提高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其实,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相关技能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成绩的提高也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单调、枯燥而又死板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是孩子们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大多数的孩子只是成为了学习的机器。这与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提出的“素质教育”的概念是极为不符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锻炼学生各方面的技能,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在具有较高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具备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2. 课堂教学之外缺少课外实践活动延伸

大多数的初中英语教师倾向于“向课堂的四十五分钟要效率”,而忽视了课堂教学之外的课外实践活动延伸。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教育的被动接受者,“老师讲、学生记”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增强是无益的。

3. 英语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教师与学生缺少互动

英语,顾名思义,使学生对于一种语言的学习。要想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不少初中学校在英语教学中陷入了这样一个困境———“哑巴英语”,学生会写,但不会读、不会说、不会表达。这种现状与当前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在英语学科教学中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相违背的。

三、初中英语学科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对策研究

1. 教师要注重课本知识与课外延伸阅读与实践的充分结合

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基本内容就是“课堂教学更加关注课程建设综合化、主体化发展趋势;实践活动;更加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动手实践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讲授课本知识内容的同时,还要注重以课外延伸阅读和实践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挑选一些与课本知识相关的英语课外阅读书目,让学生分小组地进行阅读和交流,这样一来,既可以为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提供了机会,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之间的情谊,这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2. 开展情境设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初中英语教师要想切实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开展情境设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演讲比赛的方式让学生“张开嘴”,同时在讲台上进行演讲表达自身的想法也可以使学生更加自信,增强心理素质;教师也可以根据文章中情景安排学生饰演不同的人物角色,让学生都参与进来,充分坚持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是教学活动根据学生主体的发展需求而开展。

3. 开展专题讨论活动,挖掘人物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初中英语学科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中一个重要内容还表现在要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专题讨论活动等形式,挖掘人物的优秀品质,从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教书育人”首先是对学生意志品质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是社会对人才的最基本的要求。同时教师也要加强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切实起到“言传身教”的模范指导作用。

四、结语

总之,素质教育的推行使教师要重视初中英语学科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坚持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方面教师要在借鉴先进经验的同时积极探索、大胆尝试,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为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发展,国际化趋势也越来越为明显,在这样一个社会大环境下,初中学科的英语教学得到了更多的重视。但在初中英语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于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当前我国初中英语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如过于重视学生分数的提高而忽视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之外缺少课外实践活动延伸等问题。本文针对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初中英语学科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一论题进行了深入地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情境设计教学活动以及开展专题讨论活动等形式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英语,核心素养,现状,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4-29.

[2]王笃勤.初中英语有效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47-51.

篇9: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1.设计教学目标——培养核心素养的出发点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而教学目标的设计则直接关系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深刻领会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仔细研读历史课程标准,把握好历史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不是所有的核心素养目标都能在一节课中实现。衡量教学目标是否有效,一看它是否贴切,即目标是否准确,与实际的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相契合,具有可检测性;二看它是否具体,即目标阐述是否细化、多层,具有可操作性;三看它是否适度,即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内在需求,是否适合学生已有的思维结构与能力层次;四看它是否落实到位,即目标是否落到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

2.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核心素养的切入点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在具体目标指引下,能够通过分析、理解、归纳等策略实现目标的空间学习环境,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互动性。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促进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学会”向“会学”的学习方式转变,是实现培养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找准“问题情境”这个切入点,创设形式多样的问题情境,挖掘学生的潜能,以提高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教师可用悬念创设问题情境,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和历史解释的能力,提升学生从当时历史角度出发,设身处地感悟和理解相关历史问题的素养。

3.倡导合作探究——培养核心素养的着力点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学生重要的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应抓牢“合作探究”这个着力点。所谓“合作探究学习”,就是从学科领域或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探究的情境,通过学生分工、合作、阅读、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形式,获得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例如,教师在教学中确定“探讨中国古代史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的活动主题,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其探究步骤为:让学生围绕探究的核心问题,分组制订计划,明确分工;各组通过多种渠道搜集、研读史料,梳理中国古代史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各组对搜集的材料进行整理、辨析,通过组内的讨论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撰写本组的研究报告;组织全班的交流会,各组代表介绍本组的研究成果,并解答其他组同学提出的质疑,进一步修改、补充与完善本组的研究报告;将各组的研究报告汇编成册,作为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成果。这种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的专题探究活动,一方面,通过自己动手搜集史料,促进学生带着证据意识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既培养了学生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了史料实证的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小组的分工与合作,尤其对研究成果的不断研磨,不仅提高了学生理解历史与解释历史的素养,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4.实现情感体验——培养核心素养的立足点

从学科教学的角度来看,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不仅需要知识与技能的习得,更需要习得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并内化为优秀的品格,外化为崇高的行为。可见,历史教学过程是一个知识与情感相互交织的学习和体验过程,但情感教育不是在朝夕之间便可速成,而是一种“情动—体验—理解—内化”的过程。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无痕地渗透到历史课堂教学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有些史事比较枯燥无味,很难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便可以运用富有魅力讲述法,以丰富充沛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抑扬顿挫的声调,再现历史人物的容貌与言行,如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奋发精进的人生态度;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等,这些都是拨动学生思想情感的琴弦,使学生在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接受精神熏陶,汲取前人智慧,提升精神境界。为了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影视和图片资料,创设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如历其事之感,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在感知、体验和思考历史的过程中,深化对史事的认识与判断,进而生成鲜明的历史价值观。

5.构建多元评价——培养核心素养的支撑点

教学评价是课程改革的一大难点,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支撑点。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建构一种多元的评价模式: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和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评价目标的多元化,是指在对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评价时,既要重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历史技能的掌握,又要重视对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更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的评价;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指要充分重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仅仅是教师评价学生,还应该有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甚至家长参评等;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是指要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既要看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的结果,更要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感悟历史,进而体验到一种历史情怀。评价的手段要灵活、多样,除了纸笔测试外,还可以采用历史剧表演、历史小论文撰写、历史调查活动、历史档案等方式。评价标准的多元化是指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优劣势与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尤其是对于缺乏信心学生的评价更要鼓励和支持,以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发展性作用。

上一篇:我的童年 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下一篇:人生礼赞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