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教学经验交流

2024-07-22

优秀教师教学经验交流(精选8篇)

篇1:优秀教师教学经验交流

优秀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

乌兰小学 文学燕

各位领导、老师们:

经验谈不上,只不过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积累了一点感想和做法,今天借此机会和大家沟通、交流一下。下面我就从三方面来说。

一、备课、上课是根本

1.课前准备:关键是备好课。①首先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②其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和习惯,知道他们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③再次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课堂上:关键是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有所提高。在数学课上,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在主动探究中学习。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己能完成的,我决不包办代替。如二年级数学开始学习《除法》,大家都知道: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又是学习除法的基础中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开始学习除法的启蒙阶段。因此让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深入领会和对除法的兴趣等方面又都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单元的的教学内容显得尤其重要。特别是《用除法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课本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的,教学时我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让学生多看多想多说,在看中发现数学故事,在想中发现数学问题,在说中发现数学之美。久而久之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又提高了学习效率。碰到简单的教学内容,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学,不懂的地方提出来,由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解决。让学生的智慧、能力、情感、心理得到满足,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哪有不愿学的道理。

二、学生管理是关键

对学生的管理关键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后进生的转化。

大家都知道,对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我认为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形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逐步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与人合作等内在的学习品质。老师还要明确,学生这些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就能完成的。教学中,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对学生过早地提出统一的、硬性的要求,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让学生学会讨论、学会交流、学会思考、学生合作、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分享。这些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为学生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无穷。所以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

1.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上课专心倾听包括看、听、想、做等四个方面。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首先,要选择好思考的材料,创设思考的情境。先让学生独立地解题,再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要重视提出问题。大家都知道提出问题比解答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即使学生提出一些离奇的问题也不要紧,教师也要引导、鼓励,并和学生一起分析、讨论,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如教学解决问题时,让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如果有的学生提出的是已学过的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能否试着解答出来。”并要求与自己小组的成员尝试着解决一些问题。这样既学会了新知识的解法,又复习了前面的旧知识。

3.养成良好的数学作业书写习惯

作业必须整齐干净符合解题要求,做后要检查做前要改错。

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考试习惯

我个人认为要教给学生考试的方法,①要有慎重的考试态度。无论哪一种考试,或单元测试或期中期末考试,都要让学生明白,认真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也是考试取得成功的关键。②认真读题。学生只有认真细致,掌握方法,才能有良好的考试习惯,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认真细致的各种方法。如拿到试卷以后,不要着急去做,要先去认真读题,每做一题,都要抓住题目中关键字、词、句来对题目进行仔细分析,认真审题,审题时首先要读懂题目要求,正确理解题意,才能动笔解决等,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就容易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一年级的学生如果是集体读题,学生就做的很差,错题比较多,漏题现象严重,但如果是一对一的读题,那学生就做的相当好,几乎没有不会做的题目。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读题听讲是多么重要。③仔细检查。做好考试前的思想工作,对考试习惯好的学生要加以鼓励,对考试习惯差的要个别谈心,要求其认真细致答题,对成绩差的学生,要给予鼓励鼓劲,树立自信心。

三、回顾反思是提高

通过回顾反思,总结提炼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总是蕴藏在各种具体的数学知识、数学方法之中,它是知识的结晶,是高度概括的数学理论。数学思想不仅对学生系统地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具有指导意义,也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念大有好处。所以我们要尽量写教学反思,哪怕是一两句话对你的教育教学也是有好处的。通过对学生和对知识的回顾、反思,对教学方法的概括、提炼,日积月累你就能挖掘其中的数学思想,并用数学思想指导数学教学实践。

总之,扎扎实实备课上课,课堂上抓两头,促中间,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相信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015年11月17日

篇2:优秀教师教学经验交流

1、吃透课本,熟悉教材。作为老师要对教材知识体系挖掘以求“深”,辩误以求“真”,考查以求“准”;对教材的内容的梳理系统以求“全”,创新以求“异”,对教材的教法以发散以求“活”,思维变化以求“新”,分析对比以求“博”。

2、网上收集或购买优秀教案,紧跟教材,研读经典,积极吸取卓越的教学经验。细细品味教案的精华,比较研读,既能感悟“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深刻内涵,又可以在教学中博采众长,使课堂融各家优点于一身,精彩每一瞬间。

3、多做题多领悟。作为教师不仅仅是掌握好学生教材的知识,教学还应该具有前瞻性,结合应试教育的需要,通过对广泛高考题目的不断练习与推敲,从历年考试规律中总结出课本知识的重难点与考点,从而对自己的教学方向有着更加明确的把握。教师在不断地练习研读中,也更加深化了自身对教材的熟悉,从泛读到精读,彻底地吃透教材,才可以在这基本上才可以融合自身的授课特点进行创新与提升。

二、教师师范技能的准备工作

1、坚持微格训练,追求自然教态教姿。长期坚持微格训练,通过不断自我观摩与旁人监督批评,纠正自身有扼教态自然的动作,从内在到外表上更加接近一名优秀的中学教师,从内到外完成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

2、网上广泛搜罗优秀教师讲课视频,从更加爱形象的教学视频中感受教师的礼仪与敎态。

3、加强三笔字与普通话练习。积极地掌握作为教师最基本的技能。不仅要使自身内在的知识水平让人认可,亦要让自己内在的输出更有艺术,更规范,更让人信服,那么加强自身的写与说的技能就是更加迫切了。

每天坚持默写字帖与多看普通话教学视频使我技能得到很大的提升。不仅如此,我还就是从自身的生活习惯中融入了练习成分,从以前的看无声新闻到现在的看中央电视台的节目新闻,这一步步的观摩练习也使我正一步步地蜕变成一名真正的教师。

三、教师班主任工作准备

收集班主任实战经验,并结合自身的经验进行创新与改造。班主任工作的是注重实践经验而非空洞理论。因此,吸收过去名家的班主任经验就显得十分必须与迫切,并可以结合自己在学校社团中的工作实践经验,获得更大的提升。

篇3:优秀教师教学经验交流

实践证明,只有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教学知识传授才会精准,教学技巧才会精湛,教学艺术才会高超,教书育人效果才会优秀;相反,教学实践经验贫瘠的教师,无论是教学操作技能、教学方法的运用,还是知识的传授过程都会“乏味”。所以,丰富的有效教学实践经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当然,教师有效教学经验建构不能只等教师的专业自然觉醒。架构促进教师学习、生长、积淀、鉴别和交流分享的有效教学经验的区域研修模式,有利于唤醒教师的专业自觉,启迪教师的专业智慧,激发教师的专业情操,从而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实现有效教学。

一、互动交流模式:促进教师有效学习“核心经验”

教师互动交流是以参与式研修为主,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参研教师参与各项研修活动,发挥参研教师的主体性,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整合,从而形成属于教师自己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和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有效学习经验体系。基本思路为:思想引领——实践研修——形成教师个人有效学习经验。该模式的基本运行结构为:

1. 专家讲座。

由教育专家或学科专家结合新课程改革以及教育教学实际,选择一个教育教学主题,讲授有关的理论观点以及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帮助教师用理论去指导教学实践活动。这是“互动交流”中的专业引领部分,侧重于课改中出现的热点、重点、难点、焦点问题,探索有效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把问题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寻找理论依据,用理论指导行动。

2. 课例实践。

根据专家专题讲座的主要思想和核心理论,组织课程培训团队,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并选拔一位优秀教师现场授课,通过授课把专家的专题讲座内化为实际操作层面的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是利用课程培训团队的力量,围绕培训专题的理念,帮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为参研者提供可借鉴、可操作的和行之有效的教学行为。

3. 辩课互动。

参研教师围绕专家的讲座,结合授课教师的课例,正反双方各选数量相同的辩手(两位以上),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正反双方从不同角度探讨有效教学策略,寻找课堂教学的真谛,使教师对专家讲座的理念、怎样围绕主题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清晰的理解和深刻的把握。其目的在于让教师明晰不同教学策略的不同效果,厘清认识上的差异,改善教育行为,从而更有效指导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

4. 点评提升。

由名师现场对课堂教学行为与辩课情况进行归纳、评价、提升,进行适时的专业引领,提出方向性的意见和看法,形成正确的评价导向,使教师更好地领会理论的精髓,掌握课堂教学的艺术。目的是让参研教师进一步领会专家讲座精髓,有效吸取课堂教学所提供的可借鉴的好经验、好方法,有利于把研修中发现的问题作为一种可供开发的资源进行更有意义的反思与建构。

5. 研修反思。

由参研教师结合现场学习,归纳收获和启发,反思自己日常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将研修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在课堂教学中实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活动体验模式:促进教师有效生长“我的经验”

所谓活动体验,是指在组织者引导和创设的各种专门活动中,参研者在民主宽松的气氛中,围绕特定目标,主动有效地亲身参与、操作活动,积极思考,互相交流,总结经验,最后通过反思与体验达到创造自己的经验,有效生长“我的经验”。活动体验模式按照“活动(体验)→发表→反思→理论→应用→活动(体验)”活动流程,依次循环,从而形成体验学习圈。该模式的基本运行结构为:

1. 情境体验。

在研修模式的开始初期, 通过教师亲身参与活动, 在情境之中体验感悟研修过程、完成任务。

2. 观点阐述。

在面临任务和问题的情况下,注意发挥集体的智慧,激发每个人思考的欲望,畅所欲言,敞开心扉,采用头脑风暴、个人演讲等手段发表观点,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3. 即时评价。

评价是修正个人观点、纠正自己偏见和接受别人思想的活动,更是有效提高思路的手段之一。在阐述分享之后,集体团队及时对各种思想进行客观、理性、科学的评价,可以更为有效地推动任务的完成。

4. 抽象概括。

概括是参研教师、各自团队,通过抽象、归纳、推理,在大量问题情境中发现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概括出一般法则或形成相对完整理论体系的过程。

5. 实证检验。

在对观点与行为进行评价、概念抽象、建构体系之后进行的实际检验,通过具体的操作证明检验行为是否有效、概念是否准确、理论体系是否合理的活动。

6. 系统反思。

研修教师针对实际操作的检验结果及时进行自我反思和集体反思。不仅包括在逻辑层面的“检查错误”与“总结经验”,分正反两个方面的全面分析与反思,也包含时间层面的“行动中反思”与“行动后反思”,按任务行动的先后顺序思考,最终得到有效生长经验。

三、“三格”研修模式:促进教师积淀“有效经验”

所谓“三格”研修,就是把同伴互助与专业引领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研究和专业培训形式,突出以研代训,重心是研,目的是训,帮助教师积淀“有效经验”。通过入格培训转变观念,形成新课程理念,完善和提升教师判断自我教学行为的标尺,从而自觉地改善教学行为;通过升格培训,让教师掌握适应新课标需要的不同教学内容和不同课型的教学方法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通过风格培训,激发教师教学创新,把培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到实处。该模式的基本运行结构为:

1.“入格”激活。

这主要针对新教师和教学实践经验不足的教师,运用通识性研修唤醒、激活和解放教师观念,通过新旧理念比较,让教师置身于鲜活的、动态的课程文化之中,受到精神上的熏陶与感染,从而激发起他们参与课程的热情度与责任感。在研修组织上区域集中研修、片区集体培训和校本研修相结合;在研修形式上专家讲座、骨干引导和集中研讨相结合,着重突出研修对象的全员性、研修内容的全面性和研修过程的全程性。

2.“升格”拓展。

这里的对象主要是合格教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研修活动,诸如请教学专家、名优教师就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等方面进行专题讲座和跟踪性指导,或集体同备一节和多人同上一节课,或就集体备课、听课议课、理论学习、课题实验、困惑研讨等方面同伴互助或相互帮扶,拓展研修渠道,有效促进资源共享,促进合格教师“升格”。

3.“风格”创新。

成立名优教师团队,建立名优教师教学困惑上报制,通过电话、网络邮件等把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上报汇集后,由团队帮助解惑释疑;为初具风格的骨干教师提供机遇,让他们与名师和教研员“牵手”,达到开眼界、上台阶的目的;为他们搭建平台,让他们通过讲课、评课和讲座展示风格,尝试成功,促进创新,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

四、教研共同体模式:促进教师有效鉴别“我的经验”,提炼“核心经验”

所谓“教研共同体”研修,就是具有共同目标和相同志向的教师主动参与和开展的互助的、自然的共同研讨、培训过程。共同体以课堂为场域开展共同研究,深度沟通,分享各种课堂资源,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经验,促进教师有效鉴别“我的经验”,提炼“核心经验”。这是一种横向的自主、合作、互助的教学研究形式。该模式的基本运行结构为:

1. 课堂研讨。

以校际教研为主题,以“科研与教研”相结合为方式,广泛开展校际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理论和业务水平。

(1)同校研讨。根据计划预定的研修学科,推荐出2~3堂练兵课,执教教师在活动前期进行校内和校际合作磨课,兼职教研员组织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课后开展合作反思与案例分析。

(2)异校研讨。推荐出2~3堂练兵课或展示课,然后请相关学科的专家或名师全程参与,课后点评,专题讲座。

(3)名师引领。推荐出1~2堂练兵课或展示课,再邀请名师进行同课异构等多种形式的示范、对比教学研讨,课后进行专家点评并做相关课题讲座。

(4)争议观点。根据现阶段某学科的教学观点争议,结合争议观点推荐出的1~2堂练兵课或展示课进行教学研讨,课后进行争议观点案例研讨沙龙。

2. 校际培训。

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切入点,开展相关学科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教研业务培训,从中解决校际教师专业成长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师和学校的快速同步发展。

(1)学习型培训。主要是各学科课改实施过程中出现前的前沿观点与理念解读培训,加快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专业角色意识的快速养成。

(2)实践型培训。主要有名师课堂教学范式,师徒结对对比教学,分年龄层赛课等实践类培训项目,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情意和技能。

(3)科研型培训。以新课程培训为切入点,以行动研究中的实践问题的解决为导向,以反思为中介,以建立并研究子课题为形式,使“行动者与研究者”协作,完善校际教师发展的功能,让教师学会教学、学会研究。

(4)发展型培训。主要有案例、教例撰写,案例、教例剖析沙龙,管理层岗位培训等项目,努力提高教师教研中的典型案例的自我剖析和教研问题的反思能力等,逐步培训学科骨干与带头人。

3. 技能比武。

在校际“教研”与“培训”的共同促进下,通过教师间的技能比武活动,激发教师成长的热情,培训共同体自己的专业骨干和优秀,优化校际教研共同体的师资结构和内涵。

(1)赛课堂。按计划定期开展分层面的教师赛课堂活动。如,中年教师课堂常规比武,教坛新秀(骨干教师)课堂展示,青年教师教学能手评比等。借此促进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战能力。

(2)赛文笔。按计划开展案例、教例、随笔、记事、教案、论文等多种文体的撰写评比活动。例如:教师可以把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全部过程写成“教例”,通过分析、取得发现、教例归纳、新教例创设及专题研究五个环节开展研究活动,并形成理论。通过赛文笔活动促进教师掌握对教学进行分析和反思的能力,同时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五、虚拟网络模式:促进教师交流分享“核心经验”

所谓虚拟网络教研,是指将网络技术作为构成新型学习研究生态环境的有机因素,以探究学习交流研讨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研究活动。这种教研模式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开放、动态、交互的网络教研平台,促进教师交流分享“核心经验”。该模式的基本运行结构为:

1. 主题确定。

主要由区域学科教研员收集教育教学过程反映比较集中,需要经过实践或讨论的教育热点、难点、盲点问题,并在小范围内经过讨论交流,寻求并确定问题初步的解决办法及形式。接下来就是选取或征集网络教研群体中某个个体或小团体承担问题解决所确定的实践内容。在这个环节,学科教研员在有必要时,与任务承担者进行交流、讨论并设计问题解决的方式与方法,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研究案例或方案。然后通过网络教开平台发布相关信息。

2. 个人学习。

网络教研参与者根据活动主题,收集相关信息,发表个人观点。网络教研参与者要明白活动主题所要解决的问题,认真阅读主题承担者提供的资料,梳理自己已有的知识、能力是否能够较好地解决该问题。若能,其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否最优,能否改进;若不能,确定需要努力学习的方向,收集相关的信息或进行实践,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3. 集体交流讨论。

活动组织者根据前两个阶段的活动情况,确定需要活动参与者在一个具体的时间内,利用语音、视频或文字等信息载体,通过在线实时交流,更加明确或将活动成果在更大范围的推广应用。首先,要阐明活动主题的重要性,解决问题所采取的方式与方法以及问题解决的进展情况等内容。其次,活动参与者根据活动主题发布后,个人或小团体的活动情况,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及其取得相关成果,重点提出或阐述问题解决的独特方式与方法,与活动参与者进行交流与讨论。最后,由参与活动过程的秘书(每次活动指定1~2位活动参与者作为秘书)整理交流与讨论过程与结果,然后发布到网络教研平台相关的栏目中,供活动参与者学习、内化。

4. 反思实践。

在这个阶段,活动参与者主要结合前三个阶段的活动情况,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反思阶段不仅是找出差距,更重要的是吸取他人精华,并将其活动成果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从实践的过程再次梳理、总结、升华问题的方式与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问题方式,促进专业成长。

篇4: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交流技能

【关键字】 教学技能;交流技能;传统教学;师生交流

一、数学教学中掌握教师交流技能的必要性

当今知识的迅速更新使教育的任务越来越繁重,传统教学已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改进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教师的教学技能,所以,教师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设计教学,加强交流技能是信息社会中教师不可缺少的能力之一,给教育带来崭新的局面。

1.教师交流技能的含义。交流通俗的讲就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与情感的传达与沟通。但是,交流,作为一种学习过程,是以思维为主,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交流,作为一种学习的方式,学生会独立思考的前提下,主动与他人交换意见,对自己已有的学习结果进行反思。教师的交流技能即是指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建立的他与学生、教材、及教学媒体间的联系及对话,它具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反馈与评价的作用。本文探讨的主要是师生交流技能,即师生互动。

2.教师缺乏交流技能的原因。①教师认识模糊。受传统观念影响,教师对交流技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课堂教学来看,目前教学仍以讲授为主,“满堂灌”现象普遍存在,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甚至为了加快教学进度,教师减少提问,学生很少会有讨论发言的机会。②学生缺乏交流意识。学生本身缺乏进行交流的意识,课后以个人学习为主,复习考试以个人准备为主,很少与人讨论,课堂上不愿意发表自己的意见,达不到共同学习的愿望。

3.教师运用交流技能的必要性。过去,教师只要告诉学生怎么做数学就可以了,现在则要引导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想法,要让学生的个体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的课堂启发就十分重要,过早启发,未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剥夺了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启发太晚,学生多走了不少弯路,可能挫伤其积极性;所以教师运用交流技能成为必然。

二、教师交流技能的类型与方法

1.教师交流技能的主要类型。讲授教学——由教师单向交流;师生谈话——由教师和部分学生主导交流;讨论——相对地开放探讨并由所有参与者交流观点;实践探究——主要是学生与教材及参考资料等之间的交流。

2.教师交流技能的方法。主要是对话,它包括讲解、提问、倾听。对话的质量是决定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教学对话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提供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及时地得到教学反馈。有一些学生就因为一次出色的教学对话,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成功感受,从此爱上了数学学习。

3.如何促进教师与学生进行对话。对话是教师交流技能的一种重要方法,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只有创设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愿意同教师对话。

三、数学教学中教师交流技能的要求与措施

1.语言亲切,富有情感。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对待学生,语言都应亲切,富有情感。特别是对待差生,更应做到这一点,应细心寻找他们的“闪光点”,从而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感到自己的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相反,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过多地批评、甚至讽刺、那就会使学生失掉学习数学的信心,由厌恶数学老师到厌恶数学学科,这不能不说是教学的失败。

2.语言精练,提高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少说废话”,有的教师唯恐学生“消化不良”,讲课语言繁琐罗嗦,其实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理解知识间的联系,更不利于培养学生能力。须知,语言精练并不是单纯地削减语言的数量,而是要提高语言的质量。放心大胆地让学生思考、讨论、猜想、总结,教师的语言只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

3.语言幽默,增加趣味性。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睿智,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所以,教学语言幽默应具有深刻智慧,能使学生在笑声中领悟教师的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知识。

教师交流技能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教师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留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空间去观察、探索、交流等活动,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但现在有些班级的规模太大而且教师还是以讲授为主,那里观察、动手实际操作、相互交流、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确实有些难于开展。根据目前情况,我们需要认真探讨在大班条件下开展这种教师交流技能的有效学习方法,这是摆在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丁亿.数学交流的价值及其内容与形式[J].数学教学学报,1998,(2).

[2]王秋海.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技能[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

[3]张惠斌.让学生在交流中主动发展[M].小学数学教育,2004.(9).

篇5:小学优秀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

小学优秀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

各位老师,下午好!

经验谈不上,只不过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积累了一点感想和做法,今天借此机会和大家沟通、交流一下。下面我就从三方面来说。

一、备课、上课是根本

1、课前准备:关键是备好课。①首先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②其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和习惯,知道他们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③再次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课堂上:关键是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有所提高。在数学课上,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在主动探究中学习。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己能完成的,我决不包办代替。如二年级数学开始学习《除法》,大家都知道: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又是学习除法的基础中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开始学习除法的启蒙阶段。因此让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深入领会和对除法的兴趣等方面又都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单元的的教学内容显得尤其

重要。特别是《用除法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课本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的,教学时我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让学生多看多想多说,在看中发现数学故事,在想中发现数学问题,在说中发现数学之美。久而久之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又提高了学习效率。碰到简单的教学内容,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学,不懂的地方提出来,由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解决。让学生的智慧、能力、情感、心理得到满足,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哪有不愿学的道理。

二、学生管理是关键

对学生的管理关键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后进生的转化。

大家都知道,对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我认为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形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逐步学会独立

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与人合作等内在的学习品质。老师还要明确,学生这些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就能完成的。教学中,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对学生过早地提出统一的、硬性的要求,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让学生学会讨论、学会交流、学会思考、学生合作、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分享。这些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为学生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无穷。所以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

1、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上课专心倾听包括看、听、想、做等四个方面。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首先,要选择好思考的材料,创设

思考的情境。先让学生独立地解题,再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要重视提出问题。大家都知道提出问题比解答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即使学生提出一些离奇的问题也不要紧,教师也要引导、鼓励,并和学生一起分析、讨论,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如教学解决问题时,让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如果有的学生提出的是已学过的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能否试着解答出来。”并要求与自己小组的成员尝试着解决一些问题。这样既学会了新知识的解法,又复习了前面的旧知识。

3、养成良好的数学作业书写习惯

作业必须整齐干净符合解题要求,做后要检查做前要改错。

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考试习惯

我个人认为要教给学生考试的方

A、要有慎重的考试态度。无论哪一种考试,或单元测试或期中期末考试,都要让学生明白,认真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也是考试取得成功的关键。

B、认真读题。学生只有认真细致,掌握方法,才能有良好的考试习惯,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认真细致的各种方法。如拿到试卷以后,不要着急去做,要先去认真读题,每做一题,都要抓住题目中关键字、词、句来对题目进行仔细分析,认真审题,审题时首先要读懂题目要求,正确理解题意,才能动笔解决等,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就容易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一年级的学生如果是集体读题,学生就做的很差,错题比较多,漏题现象严重,但如果是一对一的读题,那学生就做的相当好,几乎没有不会做的题目。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读题听讲是多么重要。

C、仔细检查。做好考试前的思想

工作,对考试习惯好的学生要加以鼓励,对考试习惯差的要个别谈心,要求其认真细致答题,对成绩差的学生,要给予鼓励鼓劲,树立自信心。

三、回顾反思是提高

通过 回顾反思,总结提炼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总是蕴藏在各种具体的数学知识、数学方法之中,它是知识的结晶,是高度概括的数学理论。数学思想不仅对学生系统地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具有指导意义,也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念大有好处。所以我们要尽量写教学反思,哪怕是一两句话对你的教育教学也是有好处的。通过对学生和对知识的回顾、反思,对教学方法的概括、提炼,日积月累你就能挖掘其中的数学思想,并用数学思想指导数学教学实践。

篇6:优秀教师教学经验发言稿

大家下午好!

这次作为优秀教师代表在台上发言,我觉得非常荣幸和自豪!今天就来给大家说说我自己的教学感受。

如今,我们告别了夏天的炎热和烦躁,迎来了凉爽的秋天,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们在这里宣布xxxx中学开学典礼拉开序幕,祈祷来年有更好的收获。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尊重、支持来自各地的学生。与此同时,我们也明白肩上的责任重于泰山,我们肩负着祖国的使命,需要培养更优秀的祖国花朵。

在刚开始的时候,学生淘气,家长不理解,真的想放弃这个工作。但我们的事业是神圣而高尚的,又怎能在乎付出和回报呢?

一位老师曾经说过,我们不是天才,但我们培养的是天才;我们不是太阳,但我们托起了太阳;我们不是希望,而是播种希望。我们承诺完成祖国赋予我们的使命,就要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

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放弃很多东西,比如金钱、时间、精力,甚至我们自己的孩子,我们的家庭等等。

同学们,我们的梦想和荣誉与你们同在,你们幸福和我们幸福一样重要;你们进步,老师们是欣慰的;你们成功了,老师以你们为荣。作为一名老师,我愿意倾其所有,尽我所能的帮助每一个学生。

借此机会,我想向xxx中学的同学们提一些期望。

初三的同学们,你们是xxx中学今年的希望,学校是否能以你们为傲,就看你们怎么努力了。为了你的理想,为了你的明天,争取拿下一个好成绩。

初二的同学们,你们是学校的传递者,你们不仅要为明年的奋斗打下坚实基础,而且还要给初一的同学们树立好榜样。

初一的同学们,你们是学校的新鲜血液,你们的活泼、纯洁将为学校增添新的活力,为你们心中的梦想,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努力吧。

新的学年,新的开始,让我们把誓言付诸行动,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最后,祝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全体同学身体健康、实现心中的抱负!

篇7:优秀教师教学经验交流

1、给学生个人独立思考的时间。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思想,也更是教师尊重个体的具体体现。

2、交流中应规范小组成员的行为。纪律是一切工作的保证,教师应提出明确要求,适时引导学生认真交流,确保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3、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教师在倾听中努力去感受和寻找思维的闪光点,这种闪光点是一个富有创意的想法,也可能是一句富有这里的话,同时也体现了课堂的生成性。

4、排除障碍。合作学习中,时常会出现思维受阻的情况,教师应及时点拨,提高合作效率。

5、引导分类、整理、深化。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选择有价值的问题,由浅入深地研究。

6、适时进行小组评价。合理合情的评价能激发学生合作的欲望。

篇8:优秀教师教学经验交流

一、以集体备课带动教学设计的交流

在新的课程改革的形势下, 要求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 也在要求教师合作探究。教师特有的工作方式决定了教师的合作更多地以知识分享为特征, 而知识分享在教学设计上多为集体备课。笔者在发放的55份调查问卷中有这么一项内容:“你对集体设计 (备课) 怎么看?”返回的答卷中有1人认为花那么多时间不值得, 占1.82%;有9人认为效果不明显, 占16.36%;有15人认为组织程度在加强, 占27.27%;有30人认为可节省时间精力, 共享成果, 占54.55%。可见大多数教师还是支持集体备课的。

1. 老、中、青教师合作交流、相互指导, 形成优势互补

目前老教师的传、帮、带已不能成为教学设计的主流, 有不少年轻教师, 能熟练地制作多媒体课件, 但是他们缺乏教学经验, 备课时往往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制作课件大量地扩充资料, 看似热热闹闹, 实际上学生理解消化的时间减少了, 使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上, 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老教师虽然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 但是新的教学技术掌握得不如年轻教师好, 甚至不会操作。基于这种现状, 老、中、青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相互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2. 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更加完善地把握教材与学生

在课程改革条件下, 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教学设计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展示。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 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 教师的教学设计已升华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是经过层层选拔的具有较强研究能力、责任心强的教师。他们在对教材和知识的把握上, 不仅有广度更有深度, 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的把握也相当准确。由他们引领教师进行教学设计, 不仅带动了教师的专业迅速成长, 也提高了自身业务水平和教学经验。例如, 可以集中优秀骨干教师设计每一课的导学案, 发放到教师手中, 这样既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 又能让教师准确地把握教材, 学生也能通过导学案进行课前预习, 更好地掌握知识。

3. 以专题主备制形式更精准地抓住中考方向

笔者所管辖的初中学校毕业班教师以前多是“孤军奋战”, 思维窄, 不能全方位地把握每个专题。为了集思广益, 博采众长, 采用专题主备制把每个复习专题布置到城区每一个学校, 由学校分到教研组, 教研组再分到教师个人。教师出好题后再由教研组讨论定稿集中到教研室, 由教研室审核通过后把所有的专题复习题发到学科教师手中, 再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通过专题主备制分工合作, 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二、以展示示范推动课堂教学的交流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主阵地, 谁抓住了课堂, 谁就掌握了课程改革的主动权, 这对教师的专业提升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在课堂交流这一环节中力度要大、范围要广。在调查问卷中有这么一项:“你觉得参加教学教研活动最有效的活动是什么?”返回的答卷中有9人认为一起交流备课, 占16.36%;有32人认为组织教师上研究课、竞教, 占58.18%;有8人认为研究性学习培训, 占14.55%;有6人认为开展问题讨论, 进行课题研究, 占10.91%。可见教师对上教研课支持度也较高。

1. 建立稳定的教师互访机制

针对课堂教学疑难问题, 通过教师之间互访获取本校或他校同行的智慧。一是学校内教师之间的教学互访。这种互访能大大缩短教师之间进步的路程, 应作为学校常态化的交流。二是乡镇学校教师之间的教学互访。乡镇教师所面对的生源层次差不多, 他们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更适合乡镇学生这一群体, 他们之间的互访将能大大地改进各自的不足, 总结出好的经验, 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三是城区乡镇教师之间交叉教学互访。由于城区内的市区学校与乡镇学校存在一定的差别, 因此要树立一种大一统观念, 鼓励市区学校与乡镇学校互相教学走访, 更好地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2. 建立城乡教育共同体机制

城乡教育共同体是近年来很多地方开展的一项课题实践, 目的是通过行政和教研机构的介入, 充分发挥城市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支援和帮助结对子学校提高水平, 进一步缩小城乡学校教育的差距, 共同发展, 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地发展。我们采用“走出去, 请进来”的方法, 一方面乡镇学校每学期派教师到教育共同体的结对子的城市学校跟班学习。要求学员学习期间, 积极深入课堂听课, 每学期听课不少于80节, 写好听课记录、评课和感受。在导师指导下, 每学期回本校上4~6节汇报课。另一方面每学期请教育共同体结对子的城市学校教师到乡镇学校上示范课, 或进行同课异构。经过三年教育共同体结对子, 增添了学校改革的活力, 进而提高学校和教师的文化层次, 促进了城乡教学协调发展。

三、以反思总结拉动教学调节的交流

随着对教育情境复杂多变性认识的逐渐深入, 实施反思性教学, 强化教学反思, 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一大趋势。

1. 建立评课机制

设计听课本, 要求教师在听课时关注学生学习状态, 包括参与状态、交流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生成状态。关注教师教学行为, 包括组织能力、注意中心、教学机智、教学态度、教学境界。记录内容为上课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 如何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能力及学生课堂上活动的情况, 等等。在评课中抓住这几方面进行评说, 要将优点说全, 缺点讲透, 评价恰当, 以理服人, 达到互相学习, 共同提高的目的。

2. 建立反思机制

在笔者所辖城区教师的统一备课本上, 就有一栏“教学反思”, 要求教师授完课后与自身对话撰写教学反思, 理清自己的教学问题及成因, 梳理教学经验, 不断地与新理念、与他人作比较, 提出改进的教学设计与方法。

四、以网络平台驱动教师互学的交流

随着校园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网络已成为教师之间进行学科教研的交流平台。网上教研是一种知识的流动, 也是一种知识的分享, 更是一种知识的创新, 通过网络开展教研, 形成教师学习共同体, 这对教师提高专业素养、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 建立教师网络群, 提供教师直接交流的平台

通过QQ、UC等平台把学科教师组成一个社群, 利用对话框及时解决教学中碰到的问题;利用“共享”功能或教研网, 组织教师开展活动, 如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心得体会等, 相互交流思想, 在分享和交流中产生新的认识。

2. 无纸化网上阅卷, 提供教师交流的平台

为了客观公正地测量学生学习的情况, 同时也为了教师能更好地掌握全辖区学生的情况, 运用网上统一改卷的方法, 学科教师既掌握了自己所教学生知识点考试的详细情况和对考试结果的统计分析, 又能了解全辖区学生的详细得分情况。知彼知己, 方能均衡发展。

五、以课题牵动教研交流

教育科研在学校发展、教师的专业提升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但是一些年轻教师特别是乡镇教师把课题研究看得很高远, 认为是个高不可攀的事情, 不敢涉足。也有些教师认为科研是学校的事, 自己教好本学科就可以了, 使很多教学成果没能得到很好的总结、提升。

1. 进行教育科研的培训, 让教师认识课题

笔者在寒暑假培训中请一些专家就课题申报做讲座, 让教师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选题及申报流程的训练, 通过训练让教师认识到“问题即课题”, 打消课题高不可攀的思想。

2. 骨干教师的带动, 让教师参与课题

很多学校和一些骨干教师都申请课题。如果学校、骨干教师带动着普通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 那么普通教师就能根据研究方向养成对自己教学活动的经常性反省, 其教学监控能力就能得到提高。通过参与教育科研, 教师从中学习到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

上一篇:应用文专题复习练习下一篇:《植株的生长》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