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爱情诗歌《一掘梦里的烂漫》

2024-07-31

唯美爱情诗歌《一掘梦里的烂漫》(通用4篇)

篇1:唯美爱情诗歌《一掘梦里的烂漫》

静静的

月光下

水波

漾着涟漪

和你在一起

犹如

眼前的莲荷

花开并蒂

和你在一起

又如

水中的鸳鸯

不再分离

和你在一起

偎依在微风中

四目相视

不言不语

和你在一起

紧紧地握着双手

那美酒佳酿

醇美心底

和你在一起

醉了美了的你我

知道

不是在梦里

……

唯美爱情诗歌《玫瑰花香》

风雨中的那朵玫瑰不知道开了多久,

秋雨飘零了花朵,花香却还在花开处不肯放手,

风起香消,除了老去的年华什么也没有给你留,

不知道那醉人玫瑰花香还能不能再有,

当时光老去,月影斑驳的老树也忘了曾经的花红,

花香已在风雨中渐渐远行,只剩下睡眼朦胧,

不知道那玫瑰花是否还能重生,

花开的时候抱着微笑滴着眼泪,

就如天边的彩虹,那是多么的让人痴迷,

花落香散的时候又是满眼的悔恨,

只有孤独伴随着枯萎的心迹,

秋风吹落了花瓣,

暗香残留。

篇2:唯美爱情诗歌《一掘梦里的烂漫》

1 儒化的诗意

由于导演许秦豪的韩国延世大学哲学系背景, 对儒道文化的研究使他的影片有一种超脱淡然的胸襟与味道, 在爱情与死亡相交织的主题下, 他的故事里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转折, 没有夸张的叙事, 甚至镜头与色彩的运用也尽力还原到一种真实、自然的状态。有的只是对细微感情的娓娓道来, 有的只是对生活细节的把握与控制, 以及对影片空间及意境的精心雕琢与营造。对待感情的表达是东方式含蓄内敛的, 以一种徐徐渐进、优美细腻的方式推动感情递进, 因此, 就《八月照相馆》来说, 大量的生活细节和环境营造必不可少。对死亡这个主题的处理是极其超脱甚至淡漠的, “生命终要逝去, 就像我看过的那些老照片一样, 爱情也会变成永远的回忆”。但是, 由于对感情极富细节以及生活化的把控, 不会导致影片风格沦落到哀伤萎靡的地步, 一种“哀而不伤”甚至静默向上的格调静静流入观众心扉。再往文化深层次讲:“因为使用充满佛性和儒家的思想和观念:宽容, 忍耐, 平和, 淡漠, 静谧, 以及仁义, 更能化解死亡带给生命的恐惧与不安, 解救身处死亡迷惑当中的人们”, 由此可以看出, 韩国文化对东方美学意蕴的吸收与解读。

韩国电影“蕴育着一种传统的儒道文化衍生发展而来的东方式文化精神和审美特色”, 注重内心的东方思想与空间情绪的营造相得益彰, 对于爱情的表达是行为细节的描写而非口头的直白叙述。因此, 在《八月照相馆》里, 男女主人公永元和德彬虽然没有打情骂俏或口头表白, 也没有深情的相拥, 但观众仍能体会到他们感情之间的涓涓细流, 这种含蓄内敛的抒情风格, 推动来源于他们纯朴或隐藏的内心世界, 所形成的情绪张力并不亚于大起大落的情节跌荡。这种风格在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以及中国台湾导演侯孝贤的作品中发挥到极致, 一花一草一人一物的波动直接传递着宇宙人生的浩瀚无穷, 这是一种从微小事物与感情中所得到的一种超越和升华。

2 内敛的沉重

电影中对男主人公身份的设定也颇为巧妙, 一个照相店的老板。众所周知, 电影与照相术之间的关系源远流长, 电影最初的设定就是活动影像。如果仅仅就是《八月照相馆》里发生的故事来说, 男主人公永元就切切实实的是个记录者, 他记录顾客的身形样貌, 记录他们的喜怒哀乐, 甚至记录那一刻他们对待爱情以及对待生死的态度。这个设定使主人公生活具有时光所赋予的沉甸甸的厚重性, 墙壁上挂满了定格的照片, 使对于时间的匆匆流逝有种切肤的真切之感。无论是一群小男孩在照相馆放大心仪女孩的照片使永元回忆起年少的懵懂爱情, 还是即将过逝的老奶奶半夜来照相馆要求他重新给自己拍最后一张照片透露出对于死亡坦然自若的态度, 定格在胶片上的那些顾客在他们生活里所表现的情绪与态度深深影响到了男主角, 使其以一种生命不可承受之重的方式独自奔赴了死亡, 使爱情的这片挽留不住的落叶簌簌落下, 但是, 当女主角德彬在照相馆的镜子上看见自己那张带着淡淡微笑的照片时, 男主角深藏的那份沉重情感已经十分明显, 好比温暖的冬日即将融化的雪水那般透明清澈。

3 爱情的镜像

艺术来源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通常情况下艺术被看作生活的“镜子”, 电影的这种以艺术真实记录的特性使其成为最接近镜子本身的艺术形式。“克拉考尔甚至认为电影是展现现实本身的唯一艺术, 银幕本身就是一块带框的挂镜, 透过这幅逼真、深邃的镜子可以窥见大千世界。”因此, 在电影的场面调度中, 镜子或者玻璃不仅是拓展银幕空间的有效方式, 而且是一种视觉隐喻的有效有段, 通过对视觉的直射和方式曲折的表达人物内心的深层心理。在《八月照相馆》里, 男女主人公的第一次相遇就是在照相馆橱窗的镜子里看见彼此的身影, 这种以倒影的情景作为开场为影片奠定了一种朦胧梦幻的基调。另外一个情景, 永元的初恋女友走进照相馆, 在外面洗橱窗的永元对着镜子冲洗的画面使初恋的面庞由模糊到清晰, 这时候画面的镜子象征永元年少的爱恋渐渐露出水面。因为玻璃窗的阻碍, 永元和德彬只能在窗外对着嘴型说话, 玻璃在这里隐喻着双方只是存在自己梦幻的记忆中, 预示着美好的爱情只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如果在这里玻璃代表爱情的障碍, 那么女主在歌厅里再也压抑不住自己的感情往照相馆的橱窗扔下一块石头后, 说明德琳要冲破障碍的决心。影片还有一个场景, 永元透过咖啡馆的玻璃深情注视德彬忙碌的身影, 用手指轻轻抚摸镜子里的她, 这种动人的离别场景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内心, 透露着即将消失的生命对美好爱情的挽留和无奈。

4 总结

许秦豪在静美内敛中体味人生的抒情风格, 情感与情绪表达异常柔和, 用平淡的言语表达历经沧桑之后的安详平静与睿智成熟, 以平常的故事深刻诠释人生与命运, 体现悲天悯人的情怀。这是许秦豪电影的主题意蕴, 也是韩国民族精神的核心。其电影风格透露着强烈的东方美学气息, 作为韩国文艺清新爱情片的代表人物, 凭借平实的风格以及独特的艺术手法, 定能在当代韩国影坛留下光辉的一笔。

摘要:许秦豪的电影《八月照相馆》以清新的画面镜头、唯美浪漫的情节开启了韩国爱情电影的新传统, 以浓郁的东方诗情、舒缓的节奏、克制的长镜头以及含蓄内敛的情感表达方式传达着东方美学与东方文化, 可看出其电影透露着对生命和情感的东方式哲人的思考。

关键词:爱情,《八月照相馆》,东方美学

参考文献

[1]彭钰涵.《八月照相馆》:唯美含蓄的东方意蕴[J].广角视野, 2008 (2) .

[2]谢中远, 试论许秦豪影片的主题意蕴与主题风格[J].齐鲁艺苑, 2007 (4) .

[3]刘琼.后好莱坞时代的韩国电影[J].世界文化, 2005 (5) .

[4]吴卫华.八月照相馆的死亡主题与艺术方式探析[J].电影文学, 2006 (1) .

[5]何佳.纯爱苦情物哀——韩国90年代末以来爱情电影剧作初探[D].北京:北京电影学院, 2005.

篇3:爱情的玫瑰,飘落在别人的梦里

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着,坐在酒吧的一个角落,欣赏穿梭于面前的男男女女。一向不喜欢穿西装打领带的男人,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只是可惜,来这里的男人大多都是道貌岸然而又彬彬有礼。

有时候也会把面前的男人想象一番,想象他们在床上究竟是一座座沸腾的火山还是一条条瞪眼的死鱼。有位女友悄悄地对我说过,拥有“猛男”身材的男人往往在床上是个“懦夫”,根本成不了气候。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女人被尊称为“花瓶”,其实男人何尝不是?

喜欢一种叫黑皮诺的葡萄酒,略带一丝苦却回味无穷。我总把舌尖翘起,让绒绒的液体停留在舌间片刻,然后芳香溢满嘴,乃至心灵!

当宣华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陡然觉得这个男人就是我的黑皮诺,就是我心甘情愿用身体去尝试的男人!

那天,我同样是坐在一个角落里饮酒,宣华很阳光地走进来,高大帅气而又干净整洁地站在服务台前询问。然后服务员就把他带到我的面前,宣华是唱歌的,想在酒吧找一份兼职的工作。

我是这家酒吧的老板,只是很少有顾客知道。

我留下了他,没有谈酬劳,甚至也没有问他究竟会不会唱歌。这种情况一向不是我做事的原则,能够同时经营两家酒吧没有精打细算是不行的,而留下宣华我却没有犹豫。

“你明天下午来吧。”我说。

宣华深深地鞠了一躬,说谢谢。

他长着一副整齐又洁白的牙齿,眼睛清澈,迷离中又带有那么一点深邃。瞬间,我有点感动起来,为宣华那么轻轻的一弯腰。

我继续快乐地饮酒,通常一坐就是两个小时。可宣华离开以后,我却再也品不出黑皮诺的味道。

我从来都不相信一见钟情。我不知道宣华第一眼见到我的时候心中有没有起什么波澜,但我很清楚自己:在远离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之后,我又被一个男人击中了。

宣华唱的第一首歌是《冲动的惩罚》。以前我不太喜欢听这首歌,而从宣华嘴中唱出的时候,我才感觉到这首歌竟是如此地适合酒吧的环境,而真正让我和顾客惊奇的是宣华的歌声,优美而动听。

宣华该是一位不错的歌手,在他休息的时候,我邀请他来喝两杯酒。宣华举杯饮酒的姿势很优雅,我则静静地注视着他。

宣华抬头看我的时候,我的眼睛没有回避,迎合着他。我希望他能透过我的眼睛深入我的心灵。宣华似乎是一惊,或许是因为我的气质,或许是因为我的容颜,我这样想。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宣华第一次认真地看我,那天他不敢正眼瞧我一下。他说,他知道是位漂亮的女老板,却完全没有想到我是一位如此脱俗的女子。

宣华再次唱歌的时候,我能感觉到他的目光,好几次,他把他的视线投向了我。

夜深了,宣华要离开了,我准备好一个信封,告诉他是第一个月的酬劳。他接过去问:“你不怕我离开?”我微笑地看着他,没有回答。

他走了几步,回头打开信封又问:“为什么给这么多?”我依然是平静地微笑。

我想,我是不是该告诉宣华,我已经喜欢上了他。

在相互邀请对方喝了几次酒以后,我们的目光变得迷恋而又炽热。我是宣华最长久的听众,等候他来直至离开。

那一次,宣华轻轻地问:“思雨,这是为什么?”我丝毫没有回避,依然是平静地微笑,用我最为热烈的眼睛看着他说:“爱需要理由吗?”

那天晚上,我把车开得很远很远,这座古老的城市有着太多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而此时,宣华就是我最美丽的风景。

停下车,万籁俱寂,唯有宣华和我的拥抱,唯有宣华和我的呼吸,唯有我们的心跳……

夜悄悄来临了,我把宣华带回了自己的住处。

又一枝爱情的玫瑰恣情地开放了,让我再次感受到做女人的快乐。

宣华依然到酒吧去唱歌,我也依然付给他酬劳。这是他的决定,他不希望被我养着。我没有和他争,替他请了这里最有名气的声乐教授,让他到音乐学院去听课。我希望,我也相信,宣华不仅仅是酒吧的歌手。

酒吧的生意更好了,我决定和宣华外出旅行一次,像三毛去穿行撒哈拉大沙漠,或者像王洛宾到草原上纵情放歌。宣华却没有同意,他希望我能陪他回趟老家。

我愉快地答应了,和心爱的男人一起回家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宣华的家在四川,一个叫达州的地方。于是,我第一次见到了三江相汇的渠江,第一次来到了大巴山,也第一次毫无准备地当上了新娘。

毫无准备的还有宣华。到了家,屋檐下早已挂上了一串串的红灯笼,窗户上也贴上了“喜”字,宣华的家人准备好了一切,似乎专为等待我们两个人的到来。

拜天地拜父母跨火盆入洞房,这一切只在电影电视中见过。当宣华抱着我进洞房的时候,我还觉得好玩儿,然而当我发现门不是由我们自己关上而是由外面的人反扣着,我才真正感觉到自己进入了一个神秘又神圣的婚礼,我稀里糊涂地成为了主角,成为了宣华的新娘。

宣华却没什么顾虑,他很神圣很认真地褪去我的衣裳,然后轻轻摆放在床头。室外原来喧闹一片不知何时变得安静无比,室内只有我们灵与肉的喘息,我越是小心翼翼,体内的欲望越是奔腾不息……

突然,宣华在我的肩膀上狠狠地咬了一口,我痛得尖叫了一声,随即外面热闹起来,一拨又一拨的爆竹声接连不断地响起。至今,我仍然不清楚宣华为何要咬我一口,可能和他们那的风俗有关吧。但那道伤痕永远地留在了我的肩膀上,多年以后,很多个夜晚我都会轻轻触摸这份永远的痛。

宣华让我穿上家里准备的新娘装,他告诉我,他父亲得了癌症,是晚期。家乡有个用结婚的形式给重病病人“冲喜”的风俗,所以希望我能原谅。他说:“思雨,我爱你!今生今世都爱!”

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快乐的日子,直到我看见了另一个女孩。

那天晚上,我坐在酒吧里,宣华迟到了一个多小时,他的手中捧着一束玫瑰,鲜红鲜红的,而我却不知道他心中的玫瑰送给谁。我知道我爱情的玫瑰已经开始凋零了。

我没有听宣华的歌,那束玫瑰也没带。我开车回家,途中接到宣华的电话,我没有接,关了机。

宣华打了出租车回来,连声问:“思雨,怎么啦?”我却没有回答进了卧室。宣华洗过澡进来,躺在我的身边。

我们各自想着心事,一宿无语。

第二天的晚上,宣华没有迟到,昨天的那束玫瑰没有人拿走,依然鲜红,只是有些憔悴了,一如我和宣华的爱情。

宣华坐在我的对面,我对他说:“说说那个女孩吧。”

宣华犹豫了一下,还是叙述了:“她是我的恋人,我们相爱了五年。她的歌唱得很好,后来为了成为梦想的明星,她用她的青春她的美丽作为赌注,来成都发展。我没有放弃她,也来到成都,可那时她却成了别人的恋人。”

“那现在呢?”

“经历过情感的波折以后,她才发觉当初爱情的珍贵,她和北京的一家唱片公司签了约,想邀请我一起去。”宣华尽量用平静的声音和我说话。

“那我怎么办?”我感觉到了自己声音的颤抖。

“思雨,我想爱你,可最终我发觉改变不了自己。”宣华抬起头,眼里含着泪水,“我始终无法将她忘记!”

谁又能忘记自己的初恋呢?更何况他们还相恋了五年。而我和宣华相爱还不到两年,想到这我觉得我该退出了。

“你再给我唱首歌吧。”我微笑着对宣华说,“就像当初见面的时候那样。”

在宣华走上台的时候,我拿着昨日他送给我的玫瑰悄悄离开。我的爱情就像这玫瑰,有灿烂的一天,也有凋零的一天。现在,是凋零的时刻。

想到那次在达州的婚礼,古老的风俗神圣的誓言在现实面前竟是如此不堪一击。我只是宣华曾经的新娘,而不是他一辈子的爱人!

几个月以后,我接到北京邮寄来的包裹,是宣华和他初恋情人合出的一张CD,在第一首歌的下面还有“献给思雨”的字样,我却再也无法微笑。随同邮来的还有一封信,宣华说他的父亲没有因为“冲喜”而改变命运,已经离开人世了。他没有回去,他无颜面对自己的父亲,因为他背叛了父亲,背叛了父亲认可的儿媳。

那一刻,我流泪了。

从此以后,我不再坐在酒吧的一角,也不再饮黑皮诺葡萄酒。大多时候,我坐在自己的办公室,这里没有形形色色的男男女女,只有对面墙上的钟摆永远是运动的,还有一张CD,一张印有宣华和他初恋情人头像的CD,它永远静静地躺在我的抽屉里……

责编/紫君

篇4:理性与唯美:诗歌批判的双重视角

所谓诗歌批评的双重视角,不过是一个较为便利的说法,就诗歌批评而言,尤为突出的两类现象,一是体系外的批评,我们用来指称在文学理论之上的批评,另一类是体系内的批评,用来指称诗人批评这一现象。当代诗歌批评的现象首先便是在诗歌理论之上发展起来的。

伴随这类专业归属之类的概念,当代诗歌批评勾勒出自身的整体认知体系,可以说直到九十年代,这些指代的概念还在一种内在相关性中替嬗与衍生着。在一些学者看来,因为个别诗人的写作很可能超越于某个潮流运动之外,他们更有个性、更有独立性,因此不被概念化的名词所涵盖,而诗歌思潮的批评往往擅长于概括现象,描述某种集体趋势,这种批评在某些历史时刻是必要的,但一旦这种大而化之的批评方式成为一种预设,并因此以此集体效应作为断论的根据,那便是一种从名词到实物的野蛮定义,也因此会导致一种拉大旗、立山头的批评冲动。一旦诗歌批评脱离了诗歌写作本身具有的丰富性及其已然成势的事实,而仅仅表现为几个概念,类似以往的朦胧诗,新生代,第三代诗等等,以及新近的所谓“知识分子写作”、“民间写作”、“后口语写作”,这些概念化定义,在语言的指向性上,富有效率,然而就其实质内容而言,是否准确表达了诗歌写作的实际情况,这便是诗歌批评与批评对象之间的断裂问题。

诗歌批评的口头实践立足于多种理论视角与批评方法,诗歌理论批评作为文学批评的一种,具有系统性和方法性,在这方面的专著繁多,理论解说力比较强,诗歌批评侧重运用某一诗学理论。如意象理论、符号学理论、不完备的新批评理论等等。作为阐释诗歌文本的基本视角和方法,对当代诗歌进行所谓系统的“本体研究”,这是一种本质主义的文本思考,就其理论映射而言,是以一种普遍化出发点探究各类个别性,是否值得信赖,事实上并非如理论所呈现出来的面貌一般。

的确,不可讳言,诗歌批评理论的深入阐释,对于批评的深入颇有教益,就学术解读而言,也培养了一定的文本释读方法。但是,同时也应认识到,批评理论支撑起来的文学批评将自我限入严密的框架,因此无法伸展和扩充诗歌的另一感受,这是读者的真切而冲动的感受,是从诗歌中体味到的强烈感性和智性。这些类艺术感受,是否必须要纳入理性解说之中,而诗歌的美是否必然能在一种所谓的批评体系中得到证明,这本身涉及到诗歌之美是否可以经过数据解说而获得印象,这本是一个理性之局限的问题。

我们来看一看从意象角度谈诗的批评理论,批评者经由“意象”这个概念衍生出一整套语码所构成的理论体系,并试图将诗中的复杂形象构成纳入其理论原则中。这样,一首诗的美感、生动、关注与默契,这些作为诗歌的无意识收获生生地与现实、时代、历史、个人关联起来,诗人在诗歌写作中的即兴意图和诸多随意性的表达而产生的特别效果,在这类批评理论中,便落入了批评家的预设圈套之中,一种连诗人也未意识到的精妙经由批评家之口得到确立,一种诗人呓语之表达,在批评理论中成为匠心独运的成果。因此所谓批评,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自圆其说的理论阐释遮蔽了率性遂欲的文笔纵横,而这必然将批评与写作割裂开来。

可以说,在最近这几年的文学批评中过于强调话语权,批评家热衷于挖掘批评话语,而对作家作品缺乏必要的同情理解和艺术分析。这在诗歌批评中不失真实性,表面上看,一些诗歌批评似乎非常关注当前的诗歌创作现象和作家作品,但实际上,这些批评对当代作家作品的选择,已经在批评理论的预设之中,不过是为了印证自己的批评观点而已。而对诗人本身的创作状况和对作品的内在感悟、艺术追求,诗歌批评则有所缺憾。

因此,在这种状况下,诗人在写作之余从事批评,甚至可以解释为一种辩护的本能,对于学院教条诗歌批评研究的失望,当然也有对公众漠视和诗歌冷落的呼吁。诗人为诗歌的生存与写作进行辩护,而诗人的批评文字对于读者而言,获得了一种自书者的耳语,这无疑是一种更为贴切,更少隐隔的交流,较之于批评理论的规范解说,诗人评论使得诗歌之美变得生动起来。

当然,诗人批评也有自身的狭隘,结合理论批评,是有可能结合理性视角与唯美视角将诗歌批评推向当代诗歌研究迈向纵深方向,便在实际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即便在诗歌批评的内部,是否唯美,是否朦胧,这本身是一个相对定义,然而在与理论批评对照中,自身发生了裂变,这使得诗歌批评更呈现更为复杂的外相。自然,如此言说,决非认为观念分歧不利于诗歌批评发展,恰恰相反,观念不同才能促进更多复杂的思考,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论进步。

诗人对于诗歌批评的论争与其说是立场之争,不如说是观念之争。但是,就诗歌批评的发动而言,在某些学者看来,由于受制于诗歌以外的利益困扰,诗歌界内部发动的批评活动有时也很草率、盲目和不可信。这位学者明确提出新近提出的“后口语写作”和“下半身写作”的观念根基相当单薄、脆弱。认为它们凭籍的立场观念既不新颖也不先锋,不过是一种单一观念的平面性的自我放大,而非来自写作内部不断丰富和完整的经验的自我建设。这其实是提出了诗歌批评的反符号化,反概念化的主张。

因此,就诗歌批评的双重视角而言,来自体系外的理论批评固然不可缺少,然而一种切割式的规范化研究对于诗歌批评的客观化有极大的遮蔽性,因此任何诗歌批评都必须立足于翔实的资料研究,不光是对诗歌本身的研究,还要深入到于诗人的研究,更不可缺乏的是对时代背景的关注。与之对照,诗人的诗歌批评成为一种体系内的观念,从诗人的言说中判断当代诗歌的内在走向,通过阅读具体的诗歌文本,结合诗人的“当事人”批评,来理解诗歌和批评诗歌。因此,一切道德承诺、社会激情、现实批判、审美理想必须立足于诗歌本身,立足于好作品本身。批评之所以成立,得以延续并能提升,这跟批评者自己对于诗歌的感受力,对于语言的感受力的反思密切关联。一个成熟的诗歌批评者,首先应该具备对于诗歌的深刻感悟与穿透力,并能不以格式理论自限,只有这样,诗歌批评才能走向客观、踏实的文学批评之路。

立足于各类理论支撑的批评视角,需要深切反思,时时警惕的是脱离具体文本而成为格式朗读,如果能将多重视角结合起来,那么诗歌批评在联系到具体的作品分析时并不会削弱读者对于诗歌的感性理解和美的把握,并且能从理性层次上获取诗歌的诸方切入和关怀意识。这是一种切合实际并有远大前途的批评原则,它的确立有助于诗歌创作的健康发展,而非仅仅满足一种自足的理论体系,一种诗人言诗的自限情绪。后者是内在视角的一个盲点,而结合理论提升之功,则是实现了多视角多层次的方位映射,唯有如此,诗歌批评的前景才能客观化、人性化,是从诗歌到意识,而非观点到旋律。

参考文献

[1]熊礼杭.当代诗坛散论[J].当代文坛, 2004 (2) .

[2]杜维明.中国文化的认同与创新载中国当代文化的再估计[M]..上海出版社 (, 2004.8) .

[3]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M].杜国清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2001.5) .

上一篇:xx开学第一课活动总结下一篇:江苏法院网上立案登记工作流程规定(试行)-地方司法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