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转业干部信息采集

2024-08-28

军队转业干部信息采集(通用8篇)

篇1:军队转业干部信息采集

北京地区军队转业干部电子预落户

信息服务平台

军 转 干 部 使 用 指 南

2014年9月

北京地区军队转业干部电子预落户信息服务平台使用指南

目录 注册...................................................................................................................................3 2 军转干部登录...................................................................................................................4 3 通知公告...........................................................................................................................6 4 落户信息...........................................................................................................................6 4.1填写落户信息.....................................................................................................................6 4.2填写随迁家属信息.............................................................................................................8 4.3修改落户信息.....................................................................................................................8 4.4查看落户信息.....................................................................................................................9 5 审核情况.........................................................................................................................10 5.1提交审核...........................................................................................................................10 5.2查看审核结果...................................................................................................................11 6 修改密码.........................................................................................................................12 6.1修改密码...........................................................................................................................12 7 退出系统.........................................................................................................................12

国务院军转办转业军官培训中心 北京地区军队转业干部电子预落户信息服务平台使用指南

通过网址,进入中国转业军官网首页,选择“北京地区军队转业干部电子预落户系统”,点击进入,如图1-1。

图1-1 1 注册

已在“中央单位和北京市市级单位接收安置军转干部网上报名系统”中注册过的军转干部,继续使用原注册信息登录系统。未在报名系统注册过的军转干部,请重新注册。

军转干部点击下图1-2中的【注册】按钮,进入注册页面。

图1-2 注册成功后,输入用户名、密码,点击【登录】,进入系统。

列入2014年北京地区转业安置计划,且符合安置条件的人员可以注册成功。

国务院军转办转业军官培训中心 北京地区军队转业干部电子预落户信息服务平台使用指南

点击【注册】按钮会弹出如下界面见图1-3。

图1-3 用户名、真实姓名、性别、军官证号(与本人军官证完全相符的军官证号)、出生年月、密码(密码的长度为6-16位,用于登录使用)、密码确认、密码提示问题、密码提示答案、验证码为必填项。

注: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必须与转业干部数据库中的数据相一致才能注册成功,如注册不成功请与部队进行信息确认。

注册成功后,显示下图。

图1-4 密码提示问题及答案,用于找回密码,请牢记!军转干部登录

军转干部注册成功后就可以登录系统。用户输入准确信息登录后,点击【登录】按钮可以进入系统。

国务院军转办转业军官培训中心 北京地区军队转业干部电子预落户信息服务平台使用指南

如果军转干部忘记用户名和密码,可以点击【找回信息】按钮找回密码如图2-1。

图2-1 军转干部输入真实姓名、性别、军官证号(注册时填写的军官证号)、出生年月、密码提示问题、密码提示答案、验证码,点击【确定】按钮即可。如图2-2。

图 2-2

国务院军转办转业军官培训中心 北京地区军队转业干部电子预落户信息服务平台使用指南

军转干部登录系统后,如图2-3。通知公告

军转干部点击左边导航按钮进入通知公告界面,可查看公告。落户信息

4.1填写落户信息

点击左侧导航中的按钮,进入填写落户信息界面。

首次登陆以后会出现承诺书如图4-1,点击【同意】按钮进入填写落户信息界面如图4-2

国务院军转办转业军官培训中心 北京地区军队转业干部电子预落户信息服务平台使用指南

图4-1 注:带红色星号的为必填项。

图4-2 军转干部填写完本人落户信息。点击图标,出现保存成功窗口,如图4-3

图4-3

国务院军转办转业军官培训中心 北京地区军队转业干部电子预落户信息服务平台使用指南

4.2填写随迁家属信息

有随迁家属的军转干部,保存完个人落户信息后,点击页面下侧的进入填写随迁家属信息界面。如图4-4

按钮,图4-4 填写完成后,点击【保存】按钮后,可看到如图4-5界面,可进行修改维护操作。如有多个随迁家属,可再增加随迁人员。

图4-5

4.3修改落户信息

点击左侧导航中的

按钮,进入修改落户信息界面。如图4-6

国务院军转办转业军官培训中心 北京地区军队转业干部电子预落户信息服务平台使用指南

图4-6 如有随迁家属,点击列表右侧的【修改】按钮,可修改相应信息。

4.4查看落户信息

点击左边导航中的随迁家属,也在该页面一起显示。

按钮,进入查看落户信息界面,如图4-8。如果有

国务院军转办转业军官培训中心 北京地区军队转业干部电子预落户信息服务平台使用指南

图4-8 5 审核情况

5.1提交审核

填写并检查完填写的落户信息、随迁家属信息后,点击左边导航中的钮,显示界面如图5-1。点击【提交审核】按钮,将信息提交给部队审核。

国务院军转办转业军官培训中心 北京地区军队转业干部电子预落户信息服务平台使用指南

图5-1

注意:

1)提交审核后,落户信息不可再修改。

5.2查看审核结果

点击左侧

按钮进入查看审核结果界面,如图5-3

图5-3 军转干部信息审核分以下几种情况:

1)未提交审核,提示“请完善落户信息后,提交审核!”

2)已提交审核,部队还没审核,提示“已提交,部队正在审核!” 3)已提交审核,部队审核通过,军转办未汇总,提示“部队审核通过,等待军转办汇总!”

国务院军转办转业军官培训中心 北京地区军队转业干部电子预落户信息服务平台使用指南

4)已提交审核,部队审核不通过,提示“部队审核不通过!审核意见:******”

5)已提交审核,军转办汇总完成,提示“军转办汇总成功,请于3个工作日后办理落户手续!”

注意:

1)审核不通过的,需要根据审核意见,修改落户信息后,重新提交审核。

2)军转办汇总成功后,如果发现落户信息有误,可修改信息后,重新提交审核。修改密码

6.1修改密码

点击左侧导航中的

按钮,右边的界面中会显示如图6-1

图6-1 填写新的密码后,点击【保存】,出现密码修改成功窗口,如图6-2,即修改密码完成。点击【确定】

图6-2 7 退出系统

国务院军转办转业军官培训中心

篇2:军队转业干部信息采集

尊敬的大队党委:

我叫×××,××省×××人。××年出生,××年入伍,在××军××服役3年,××年考入××学院,××年七月至×××年在×××任排长,副连长,助理,指导员。

首先我感谢部队十几年来对我的培养教育,使我由一名战士成长成为一名光荣的军官。也感谢大队党委在我军旅生涯中对我的培养。回顾十几年来走过的军营之路,我深深地感受到党和部队对我的关怀和培养,现在的这一切对我来说都是莫大的荣誉。可以说没有部队就没有我的今天。

实事求是的说,我的军营之路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排长干了4年多,副连两年,正连干了5年。这里有我能力素质方面的原因,也有我性格脾气方面的原因。平时放松了对自己的学习改造,一味的我行我素,没有做到顺应潮流与时倶进,只知埋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在这一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里是注定要失败的。就如达尔文在一百多年前所言:大千世界,万物欣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就是现实,这就是我在即将步入不惑之年而对人生的一个冷静的思考。也是我经历了许多不眠之夜与反复的思想斗争,几经犹豫之后的一个痛苦的抉择。

说心里话,我爱部队、我爱军营的生活、我爱我的战士、我爱这身军装。只有穿上它,我才觉得自己象个人样。但我懂得“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个道理,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部队的活力和旺盛的战斗力。而我37岁的年龄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带兵的要求了。且身体素质大不如以前。2000年在中队营房改建生活条件恶劣的情况中,积劳成疾,肝脏的转氨酶达到190,超过正常人的5倍,虽经总队120医院的治疗,仍未好转。这种状况持续了一年多,直到搬入了新营房后才有所好转。但至今仍留下了胆囊炎和轻度肝纤维化。另外随着年龄的增大,自己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考虑家庭的事情多了考虑中队 的事情少了,对(转载自新世纪范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免费提供下载。)中队的日常工作有一种厌烦感。对我而言,带兵已不再是一种乐趣,而变成一种沉重的负担。每天都在扒着指头捱日子。家人抱怨我,同事看不起我,连我自己都觉得在同年兵和我曾带过现在是领导的同志面前抬不起头来。不知道这样下去我的身体和神经还能坚持多久。我也知道在领导的心目中我决不是个坏人,但肯定不是个有能力的人,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胁”作比喻,也许还带了我自作多情的成份。所以我主动提出转业,对于我、对于领导或许都是一个解脱。

在目前的基层单位中我的兵龄最长,年龄最大,所以我认为有义务和责任在这里代表奋战在基层战线上的同志们向支队首长进一言:

都说基层苦、基层难。苦就苦在要与战士摸爬渡滚打,苦就苦在两地分居,家庭得不到照顾,难就难在基层工作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难干,兵越来越难带。尤其是实行士官制度改革以来,真正能力强表现好,愿意在部队干群众拥护的战士留不下来,而素质差,能力低,不适应部队需要的人却因为有关系,领导一句话就留下了。说心里话,我无法面对战士退伍时流下的泪水,我不敢想象在战士的这双泪眼里所看到的部队是个什么样子。

“士兵是部队的基础”这是条令里的一句大实话。而在目前的风气下,却恰恰从根本上动摇了部队的基础,走向了士官制度改革初衷的反面。可以说新时期部队军事战略改革的最大失败就是士官制度改革!

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来说,我们平时宣扬的是“大道理”,而实际讲的是“小道理”,做的却是“没道理”。如果这样下去,我军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用什么来保证?我们还怎么去做思想工作?战士又会以怎样的态度去听政治课?怎能不加深部队日益严重的腐败?部队的战斗力又怎么提高?基层工作怎能不越来越难!

另外,由此带来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口气你是咽不下去也得咽,咽得下去也得咽。一旦出了事故就一票否决全部完蛋了。这就是时刻悬在每一个基层带兵人头上的“达摩克里特之剑”,恰恰就难在它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落到你的头上,令你防不胜防,寝食难安。而从近两年的干部使用上来看,基层的干部普遍得不到提拔与重用。机关的干部満了三年,几乎都走到了更高一级的领导岗位,而基层却要干上4年甚至5年6年才能勉强给个说法。就因为机关干部的专业能力高于基层干部,更熟悉机关的业务。这确实是事实。可是机关干部是几年如一日地从事这一专业工作,而在“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两眼一闭还要提高警惕”的基层,谁有这个时间,谁有这个精力,谁有这个条件去钻研这个专业呢?如果是这样的话,基层的干部岂不都是死路一条了!谁还安心在基层当这个傻子?基层工作谁还愿做?基础不牢,部队怎能不“地动山摇”?而军队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本,这个根子要是烂掉了,国家这棵大树又怎能经得起风雨!

所以我要代表基层干部对领导说:“基层苦、基层难、基层真可怜!”

利用支队上午开会的时间思想开了个小差,写了这么多。若论起现在的感受,借用一句古话就是:満纸荒唐言,两行辛酸泪。也许我的情绪有点激动,说了一些过激的话,但我的出发点是为了部队好。我前面说过,我对部队有感情。虽然在这里提出了转业的要求,但以我目前的境况来看,我认为并不过分。希望组织上能够体谅我的苦衷,不对之处,敬请谅解。同时我也以我17年的军龄和15年的党龄向组织保证:我决不闹情绪,一定会珍惜在部队的每一天,踏踏实实地尽我的职责,做好工作!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

2003年×月××日

篇3:浅谈军队转业干部的安置工作

一、当前军转安置工作的特点

随着《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的实施, 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两条腿”走路的办法成为中国目前社会转型时期安置政策的基本特征。社会转型、军队变革、安置政策的变化这三大因素相互作用, 使这一时期的安置工作呈现四大特征。

1. 新老成分并存。

当前, 就世界范围来看, 新的军事变革正成为各国国防建设的主题。近几年来, 中国顺应了这一发展潮流, 拉开了质量建军、科技建军的序幕, 随着这一变革的到来, 我军军官准入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批批优秀科技人才被吸纳到国防战线上来, 军官成分有了很大变化。但相对而言, 学历偏低、年龄较大、知识陈旧的现役军官短期内在军官中还占一定比例。反映到军转安置上, 这两种成分的军转干部并存的现象将在一定阶段仍然存在。

2. 两种观念并存。

对军转安置工作, 军队和地方、组织和个人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地方政府看, 自主择业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 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转业干部的个人潜能。从大多数军转干部个体来看, 观望犹豫是其主流心态。而政府的观念和军转干部的两难心态将在一个相当长的阶段存在, 左右着军转安置政策的出台。

3. 两种方式并存。

计划安置和自主择业适合当前的国情、军情。深化军转安置改革必须充分考虑国情和军情。既要考虑国家和地方财政承受能力, 又要考虑军队建设和军转干部的承受能力, 真正做到为经济建设服务, 为军队服务。

4. 多种需求并存。

多元化的社会必然带来多元化的价值观念, 实际需求的多元化必然使军转干部群体对安置政策、服务方式具有多样化的需求。比如:有的要求安置到稳定的工作岗位, 有的要求发挥特长、建功立业等等。

二、军转安置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现行安置军转干部的办法, 采用的以完成政治任务为前提, 以行政手段为保证的安置模式。这种办法曾经在一定时期内为安置大批量军转干部发挥了作用, 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 单位自主用人、企业自主经营、依靠行政手段安置的矛盾越来越多。

1. 行政机构“精兵简政”。

首先, 政府转变职能, 实行政企分开, 政事分开。行政单位要求严格按编制管理, 而军转干部增编占计划安置数的比例很少, 安置单位超编矛盾突出;其次, 公务员要求凡进必考, 军转安置与现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原则有矛盾;最后, 机关干部队伍素质要求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 军转安置对此冲击很大, 一些要求有执业资格人员的单位矛盾更大。

2. 事业单位改革和转制。

一些分配到事业单位的军转干部不满意, 主要是事业单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后, 职位无法落实, 晋级受到限制, 与行政单位比心理不平衡。并且部分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面临改制转企, 大多数事业单位要自己养活自己, 军转干部不愿去, 事业单位也不愿接收。

3. 择业的期望值偏高。

现在地方机关尤其是党政机关大部分超编, 而军转干部选择单位集中在行政机关, 不愿意到事业和企业单位去, 而行政机关的编制、职数往往本身就已超编了, 这样势必会造成安置的困难。据不完全统计, 军转干部要求进党政机关的占63.4%, 要求进公检法部门的占14.3%, 要求进工商、税务、海关等热门单位的占13.4%, 要求进金融、电信、电力等高收入企业的占8%, 绝大多数转业干部都要求进大中城市安置。这些数据表明, 转业干部对地方的安置形势、用人需求缺乏全面了解, 对个人的能力素质缺乏客观分析, 择业观念比较陈旧, 热衷挤“热门”、图“保险”、谋“铁饭碗”。

4. 军转干部认识不到位。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迅速, 人民生活水平较高, 城市环境不断改善, 军转干部选择就地安置越来越多, 这样地方接收的压力也在不断的加大。从了解掌握的情况看, 绝大多数转业干部能充分利用转业待安置这段时间, 抓学习、强素质、忙充电, 积极应对二次择业的挑战。但也有极少数转业干部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 组织纪律观念有所淡化, 认为转业安置“靠组织不如靠关系、凭素质不如凭感情”, 热衷于“拉关系, 找门子, 钻政策空子”, 甚至还提出了一些无理要求。

5. 军转干部“依赖”心理较重。

部分转业干部认为, 在部队工作多年, 既有功劳也有苦劳, 自己在地方没有什么关系, 转业安置主要依靠组织, 流露出实际问题不解决就不离队报到的念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别团营职干部感到自己错过了转业的最佳年龄, 要求组织出面联系工作、解决子女入学、就业和考军校等问题, 愿望比较迫切;二是一些转业干部到地方联系工作时碰了壁, 感到面子受了伤害, 不愿再“低三下四”地去找单位, 要求组织和领导出面给自己联系工作, 对工作安置不配合、不主动。

6. 地方干部成长空间受到一定影响。

大量的师团军转干部人数约占用了安置单位有限的职数。使地方干部成长空间压缩, 许多年龄大、任职年限长, 表现优秀的地方干部因单位职数限制无法晋升, 而军转干部由于大多数是降职安置, 对此也不满意, 这样必然会使地方单位不愿意接收军转干部。

7. 军转干部知识结构与用人单位需求的矛盾。

部分军转干部掌握的知识技能与用人单位的业务知识技能对接不上, 更由于年龄偏大, 学习、培训、转换等适应能力跟不上, 在业务上难以有效开展工作, 单位不满意, 军转干部本人也痛苦, 这种矛盾是一时没有办法解决的。

三、军转干部安置工作的对策

1.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要求, 切实把转业干部妥善安置好。

妥善安置军转干部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制度, 通过对军转干部的妥善安置, 使转业干部与部队、国家及其他社会成员之间形成一种和谐互动、利益均衡的特定关系, 在稳定军队的同时, 也稳定了社会, 稳定了国家政权。军转干部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服役期间保家卫国, 承担着作战及其他急难险重任务, 把最好的年华献给了国防事业。做出了常人难以做出的牺牲和奉献, 对他们妥善安置, 合理使用, 做到人尽其才, 各得其所, 不仅能够鼓励军队干部安心服役, 献身国防, 而且能够吸引高素质人才, 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改善干部队伍结构, 还有利于在全社会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英雄主义精神。军转安置工作要体现对军转干部的保障和优待, 在职业转换过程中, 努力为他们创造与其他利益群体和成员平等发展, 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和条件。

2. 要突出安置重点, 加大指令性计划安置的力度。

认真做好师团职转业干部重点安置工作, 特别是对模范功臣和作战部队师、团职主官以及长期在边防海岛等艰苦地区和从事飞行舰艇工作的军转干部, 在接收安置、职务安排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及时下达用于安置军转干部增加的行政编制, 保证给师团职干部专项使用。

3. 加大职业培训的力度。

对退伍兵的职业培训既要作宏观上的考虑也要作微观上的考虑。从宏观上来说, 应把这种培训纳入整个国民教育, 提高国民素质和持续教育宏伟计划作通盘考虑, 而不是孤立地来考虑退伍兵的职业培训问题。这种宏观上的考虑主要是由国家出台一些吸引和鼓励退伍兵参与职业培训的积极性政策, 如国家财政的专项拨款;国家教育部门高考招生降分的优待政策;劳动部门考级发证的倾斜政策和培训期间社会保障的待遇等政策。从微观上来说, 就是要安置部门对退伍兵的职业培训要解决培训基地、培训师资、培训计划、培训教材、培训经费, 培训待遇等问题。这里要树立一种培训社会化的新思路, 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资源来完成职业培训, 这样才做到少花钱, 多办事, 办好事。

4. 要加强研究探索, 稳妥地推进军转安置办法的改革。

针对转业干部择业期望值比较高的实际, 军转部门应深入宣传国家的改革形势和转业安置形势, 介绍近年的安置情况, 教育广大转业干部客观面对现实, 把择业愿望与社会需要统一起来, 自觉更新择业观念, 体谅地方困难, 到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要利用各种时机, 与转业干部谈心交心, 掌握他们的思想情况和真实想法, 帮助他们了解地方的安置形势和困难, 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发展潜力, 合理确定择业方向。在计划安置方面, 对部分党政机关及许多军转干部希望去的热门单位, 继续实行“公开职位、竞争上岗”等办法, 增加工作的透明度, 实现公正合理的安置。继续探索和完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功绩制分配、考试考核等办法, 在安置工作中引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机制。

5. 继续推行已经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有许多做法已被近几年的安置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如打破了长期的退伍安置是全民所有制、固定工制的格局, 与劳动合同制的用工制度接轨;拓宽安置渠道, 实行多元化的安置模式;推行“供需见面, 双向选择, 保底安置”的安置办法, 鼓励自谋职业;实行“均衡负担”、“有偿转让”的安置办法等等。

6. 要加强协作配合, 确保军转安置任务顺利完成。

树立军地“一盘棋”的思想, 形成共同做好军转安置工作的合力。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是对新时期党和军队各项工作的总体要求。军转安置工作作为关系国防和军队建设、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和社会和谐的大事, 也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妥善解决转业干部安置中的矛盾和问题,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条件。

篇4:军队转业干部信息采集

陈际瓦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广西“十一五”时期和2010年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成绩,并对“十二五”期间做好军转干部安置工作提出了要求: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军转安置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做好军转安置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始终把军转安置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

陈际瓦强调,根据中央下达的军转安置计划,今年有870名军队干部转业进广西工作,安置任务仍然很重。各级各部门要明确要求,强化落实、妥善安置好计划分配军转干部。要突出重点,妥善安置师团职军转干部。要履行好义务,改进计划分配工作。要积极推进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安置工作,大力加强军转干部教育培训,千方百计解决好军转干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积极探索做好军转安置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要落实责任,严肃纪律,军地配合,相互支持,加强督查,按时完成任务。

随后,还召开了中、区直单位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动员会议。周新建在会上要求中、区直单位继续发挥表率作用,坚决完成好今年军转安置工作任务。

篇5:军队转业干部

领导小组文件

绵转发„2010‟56号

关于开展绵阳片区2010年军队转业干部

教育培训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事局,市级有关部门,中央及省属驻绵有关单位,绵阳市转业军官培训中心:

根据省军转安置工作小组《关于做好2010年军队转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通知》(川转办„2010‟18号)要求,现将绵阳片区2010年军队转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目的

军队干部转业到地方工作,需要一个全新的适应过程,培训就是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培训,可以提高转业干部素质,开发军队转业干部人才资源,使其尽快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新岗位工作需要。

二、培训原则及组织形式

2参训组织工作由其主管部门负责。广元市的参训学员请广元市军转办组织。

(四)凡列入绵阳片区培训范围的转业干部,都必须参加培训。除个别特殊情况经市军转办批准的外,该训而未训者,将受到通报批评。转业干部在培训期间的考试考核及培训鉴定材料,将装入转业干部个人档案,作为今后考核、考察使用的依据。

(五)绵阳市转业军官培训中心要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认真制定教学计划,聘请理论水平高、教学艺术好、教学效果佳的专家、教授授课。同时,培训中心要指派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担任班主任,按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管理,做好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学员参训结束后培训中心要在全省统一颁发的《四川省军转干部培训证书》上签章。

附:2010年绵阳片区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培训名单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转业干部 培训 通知

报送:省军转办。

抄送:广元市军转办。

绵阳市军转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0年11月26日印发 2010绵阳片区计划安置军队转业干部

培训名单

绵阳市直单位: 市人大:谭文夫 市政协:陈 凯 市委政法委:陈 全 市直机关工委:柳 东 市委统战部:罗佰万 市文明办:涂德斌 市总工会:吴 祥 市发改委:彭胜玉 市财政局:王发金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寇小清 市社保中心:张拥军

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张天志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张戈晨 市房管局:袁海舰

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冯源乘 市城市建设管理监察支队:敬 志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周俊宇、胡

斌-5

涛 市药监局:何章德

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刘 伟 市人防办:李仁坤 市委党校:涂海霞 市残联:熊玉杰

县市区:

涪城区:王小丰、魏永泉、冷朝兵、蒋春容、吕宜建、杨周洪军、何柏伟

游仙区:何 洲、张顺泽、赵明江 江油市:禹 劲、龙发友 三台县:刘林金

安 县:赵昌万、温进忠 北川县:龙云矫

高新区:陈利诗、刘春雷 经开区:张 军

广元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7人

篇6:军队转业干部住房保障

称:转发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军队转业干部住房保障办

法的通知

索 引 号:0101-22-2001-000067 主题分类:人事 发布机构: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文日期:2001-03-01

主 题 词:人事 军事 转业 住房保文

号:粤府办〔2001〕11号

障△ 通知

粤府办〔2001〕11号

━━━━━━━━━━━━━━━━━━━

转发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 关于印发军队转业干部住房保障办法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顺德市人民政府,省府直属各单位,各军分区、警备区、预备役

高炮师,省武警总队:

现将《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军队转业干部住房保障办法的

通知》(国办发〔2000〕62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省住房货币分配的

实际情况,经省人民政府、省军区同意,提出以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实行住房货币分配的通知》(粤府

[1998]82号)精神,全省各地经批准出台了住房货币分配方案。军队转

业干部也要按照安置所在地出台实施的住房货币分配方案执行。转业干部的住房

来源主要是政府和部队组织兴建的经济适用住房(安居房、微利房)。购房资金

主要是转业干部夫妇双方所领取的住房货币补贴。

二、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军队转业干部的住房问题,要根据

当地住房货币分配方案并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既要设法满足和解决好转

业干部的合理住房需求,也要严格执行政策规定。各地要扎扎实实做好军队转业

干部住房档案的交接和住房补贴发放的衔接工作。

三、军队转业干部的住房补贴标准由接收安置单位按照本单位与其军队职务

等级相当或同等条件人员的各项住房待遇规定执行。转业干部的军龄应计为所在

单位连续工作时间。

广 东 省 人 民 政 府 办 公 厅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东省军区后勤部

二○○一年三月一日

国务院办公厅 中央军委办公厅 关于印发军队转业干部住房保障办法的通知

国办发〔2000〕6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军区,各军兵

种、各总部、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武警总部:

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现将《军队转业干部住房保障办法》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办公厅

军队转业干部住房保障办法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

发〔1998〕23号)和 《中央军委进一步深化军队住房制度改革方案》

(〔1999〕19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按照国家及军队关于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改

革现行军队转业干部住房保障办法,逐步实行军队转业干部住房分配货币化、商

品化和社会化,以促进军队建设、维护军队转业干部的切身利益。

(二)基本原则。与国家及军队房改政策衔接配套,坚持统筹规划、优先安

排、重点保障、合理负担的原则,体现对军队转业干部的优待。军队转业干部享

受与其转业时军队职务等级相当或同等条件地方人员的各项住房待遇。

二、住房供应保障

(三)保障方式。军队转业干部的住房,主要采取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现有

住房或租住周转住房,以及修建自有住房等方式解决。

(四)房源供应。安置地人民政府或接收安置单位,应按要求为军队转业干

部提供经济适用住房和周转住房房源。对全迁户军队转业干部,在其到地方报到

前提供房源;其他军队转业干部,在其到地方报到后的一年内提供房源。所提供 的经济适用住房和周转住房房源,应当做到选址合理、质量可靠、设施配套。

(五)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安置地人民政府和接收安置单位建设的经济适用

住房,应优先向军队转业干部出售。军队转业干部购房面积由其根据家庭支付能

力自主决定。

(六)租住周转住房。对于安置地暂难以提供经济适用住房的全迁户军队转

业干部、配偶无住房且购买经济适用住房资金确有困难的其他军队转业干部,安

置地人民政府或接收安置单位应提供周转住房供其租住。

有条件的地区可建设或购买适当数量的住房,作为军队转业干部的周转住房,重点解决全迁户军队转业干部的住房问题。

(七)购买军产住房。租住售房区军产住房的军队转业干部,本人及其配偶

确无其他住房的,可按军队现有住房出售管理的有关规定购买现有住房。

(八)修建自有住房。各地应结合小城镇的改造支持和鼓励军队转业干部建

造、翻修自有住房。军队转业干部自建住房,享受国家和安置地人民政府有关自

建住房的各项优惠政策。

(九)住房档案移交。军队转业干部及其配偶的住房情况和住房需求,由军

队团(含)级以上单位干部、财务、营房部门审核上报。军队转业干部住房档案

与其本人档案材料一并移交地方。

(十)退还军产住房。租住军产住房的军队转业干部,本人或其配偶已购买

或租住地方住房,以及已修建自有住房或采取其他方式解决了住房的,应及时退

还军产住房。

三、住房补贴

(十一)住房补贴来源。军队转业干部服现役期间的住房补贴,由中央财政

专项安排;转业后在地方工作期间的住房补贴,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或接收安置单

位按有关规定解决。

(十二)住房补贴对象。2000年及其以后批准转业的军队干部及其配偶,未按房改成本价、标准价、安居工程房价购买住房或未参加集资建房的,可按规

定申请住房补贴;已按房改成本价、标准价、安居工程房价购买住房或参加集资

建房给予货币补差的,按军队有关规定执行。

配偶已租住地方住房的,可按房改成本价购买,购房实际建筑面积未达到购

房补贴建筑面积标准的,分别按军队和地方的有关规定给予货币补差;按经济适

用住房价格购买其配偶现租住住房的,夫妇双方可以按规定分别申请住房补贴。

(十三)住房补贴方式。军队转业干部服现役期间的住房补贴,按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军官、文职干部、士官住房补贴暂行办法》(〔2000〕

后财字第18号)规定计发,计发时间截止到军队停发工资的下一个月。安置地

经济适用住房基准价格高于军队基本住房补贴基准房价的,由军队按规定计发地

区住房补贴。军队转业干部到地方后的住房补贴,由接收安置单位按照本单位与

其军队职务等级相当或同等条件人员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四)住房补贴申请。军队转业干部申请服现役期间的住房补贴,应如实

提供家庭住房情况等有关资料,由本人所在团(含)级以上单位营房部门会同干

部、财务部门共同审核办理。

(十五)住房补贴发放。军队转业干部服现役期间的住房补贴,由军队团

(含)级以上财务部门在军队转业干部离队时计发给个人。其中,租住军产住房 的,退还军产住房时计发给个人。

(十六)配偶住房补贴。军队转业干部配偶的住房补贴按其所在单位的有关

规定执行,已实行住房补贴制度的单位应按国家及当地的有关规定及时予以划拨、支付。

夫妇均为军队干部,一方转业需要购买住房的,留队一方可以申请住房补贴。

四、加强组织领导

(十七)切实加强领导。解决军队转业干部的住房问题,关系到军队建设和

军队转业干部的切身利益,各级人民政府和军队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

领导,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十八)精心组织实施。地方各级计划、军转、建设、房改部门和军队干部、财务、营房等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工作。要加强监督检查,保

证军队转业干部住房和住房补贴等有关政策规定落到实处。

(十九)严肃纪律。对隐瞒住房情况、弄虚作假骗取住房补贴的军队转业干

部,除令其退出住房或退回住房补贴外,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或按

规定给予经济处罚。对提供住房情况虚假证明的,应视情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对挪用、贪污住房补贴的,要依法严肃查处。

五、其他

(二十)1999年及其以前批准转业的军队干部,按照国家和安置地人民

政府的有关规定参加房改,享受接收安置单位与其军队职务等级相当或同等条件

人员购买、租注自建住房和住房货币分配等各项住房待遇,军龄计为所在单位连

续工作时间。租住军产住房的,可以按军队有关规定购买现有住房。

(二十一)军队转业士官的住房保障,参照本办法的规定执行。

(二十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意见。

(二十三)本办法适用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二十四)本办法从2000年1月1日起施行。

篇7:2012军队转业干部政策参考

(一)正团职干部:

1、截止2012年12月31日军(工)龄满30年的必须安排转业或退休,选择转业的写出申请,选择退休的必须书面承诺。

2、1965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除在任正团职期间本人获得二等功以上奖励或被军区表彰为优秀团级单位主管、单位获集体三等功以上奖励或被军区表彰为全面建设先进单位的,除本人申请外不列入转业计划,其他一律安排转业。

3、1966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本人写出申请,可以安排转业。

(二)副团职干部:1970年12月31日前出生的,未列入提升计划的一律安排转业。

(三)正营职干部:1972年12月31日前出生的,未列入提升计划的一律安排转业。

二、重点安排的对象

(一)达超龄干部,主要是达到或接近平时服役最高年龄的团(处)级以下干部和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干部。

(二)任现职四年以上、未列入后备,或者能力较弱、发展受限的团、营级干部。

(三)超编难以调整纳编的团(处)、营(科)级和专业技术干部。

(四)单位发生严重问题,承担直接或领导责任、不宜继续留队工作的干部。

(五)组织上从部队全面建设考虑,必须安排转业的干部。

三、原则安排的对象

(一)因政治、身体等原因不宜继续留队或者作退休安排,但适合到地方工作的干部。

(二)服现役(含参加工作)满30年或者年龄满50岁的处级和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干部,除工作特别需要的外均安排退休,其中服现役(含参加工作)满30年、年龄不超过50岁且本人书面提出不愿意退休的,列入转业复员计划。

(三)超编或任现职满2年以上,年龄不超过50岁得师(局)级干部及享受相应待遇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干部,本人提出申请,经组织批准可以安排转业。

四、可以安排的对象

本人提出转业申请,且不属于不得安排对象的干部。

五、从严控制的对象

(一)除政治、身体等原因外,未达到平时服现役最低年限的连排级干部和初级转业技术职务干部。

(二)2011年7月1日以后提前晋升职务等级或者提前调整专业技术等级的干部。

(三)医疗、网络等紧缺专业干部和心理服务骨干。

(四)具有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或者军事留学、维和及驻外武官经历的干部。

(五)今年在重大军事行动中表现突出的干部骨干,全军表彰的优秀指挥军官、优秀参谋人才,享受各类津贴的专业技术人才和装备技术保障骨干,以及受大军区以上表彰的“爱军精武标兵”、“一对好主官”、“先进干休所主官”等。

(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或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一、二、三类岗位津贴的对象,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获得者,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和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对象,以及军级以上单位上选定的装备技术保障骨干。

(七)经总部、军区新装备技术骨干培训的干部,2010年以后从中级指挥培训班、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班学习毕业的干部和跨军兵种交叉代职、到边远艰苦地区部队代职的干部。

(八)除达超龄的副团职、营(科)级和初级专业技术职务干部外,其他1年内达到自主择业条件且本人要求自主择业的干部,经本人申请,军区审核批准,可暂不列入转业复员计划。

(九)经过重大军事演训活动锻炼,以及参加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表现突出、确需保留的干部骨干。

六、不得安排的对象

(一)2011年5月1日以后提升担任领导职务,2012年1月1日以后晋升职务等级或调整专业技术等级的干部。

(二)按照全军统一下发的培训计划、经组织批准在校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干部。

(三)除按规定列入复员计划的外,2008年5月1日以后担任干部职务的干部。

篇8:军队转业干部信息采集

1. 转业干部自身期望同接收单位之间存在着供需矛盾。

从人才市场的角度看, 军队转业干部同用人单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个体, 能达到供需平衡最好。即便是有时不平衡, 市场会通过自身调节使之处于基本平衡的状态。但市场调节在面对转业干部时却完全失效, 矛盾逐渐显露。据可靠资料, 大部分转业干部希望能进入热门单位, 能有铁饭碗, 但对这些热门的单位来讲, 无法接受数量庞大的军队转业干部。

2. 转业考试与我国考核体系之间矛盾。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大力改革完善, 军队干部的转业通常都是以考核作为安置的重要依据。只不过当前我国并没有对此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 只是口头强调如何公平对待他们, 缺乏严格有效的公平考核体系, 很难保证安置的公平性, 给某些不当行为提供了滋生的条件, 使得军队转业干部无法真正得到资源的有效配置。

3. 自主择业的宣传力度不够。

据相关调查, 很多军队现役干部对自主择业都没有深入了解, 明确转业的这部分干部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相关法律法规是一知半解, 更不用提关于军队自主择业的优惠政策是什, 这些都极大地影响转业干部对于择业的选择, 也影响自主创业的积极性。

4. 没有给予转业干部相应的择业再培训机会。

我国人口众多, 每年的就业压力都相当大, 为能适应社会职业需求, 为能站在等同的起跑线上, 军队转业干部需要在自主择业之前进行有效的再培训工作, 这也是他们进入社会的前站。不过目前大多数转业干部都未能受到此培训机会。

二、完善军队转业干部培训措施

1. 精炼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很重要, 是影响转业干部对培训知识吸收程度的关键。不同的转业干部需要不同的培训重点。第一, 思想观念需要改变, 转业干部要将在部队的生活理念转变为市场的观念, 尽快建立起再次就业的自信心。第二, 要对相关的政策进行培训。相关政策的培训能让待转业干部清楚的明确当前形势, 尽快的找准自己的位置, 做好准确的定位。第三, 知识方面的培训, 无论是否转业, 无论在何种职业, 都离不开知识, 对于转业干部来讲, 他们必须具备关于政治经济及法律方面的基本知识, 才有利于今后的更好地自主择业。第四, 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对于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主要是针对那些已择定行业和岗位的转业干部, 具体的有针对的实施, 帮助他们尽快了解就业行业, 尽快融入到岗位工作中。

2. 统一军队转业干部思想认识。

具有正确的思想认识才能继续发挥军队转业干部的先进带头作用, 才能尽早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所以, 应当加强军队转业干部的思想培训, 认识军转培训的重要意义。具体做法如下。第一, 尽可能挖掘军转干部的优势资源, 将其视为人才资源投入到合适的行业中, 将军转培训作为人才发展战略。此外, 应当将军队转业干部的基本利益作为参考项目, 立足于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 努力开发军转人才资源。第二, 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训观念。地方政府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观念, 应当意识到军转干部不但是军队培养的高素质人才, 也是地方政府需要的人才。所以, 军转培训也是地方政府的义务与责任。只有军队与地方政府积极配合, 双管齐下, 才能培养出地方需要的军转干。第三, 促进军转干部需要积极配合军队与地方政府的培训, 高度重视军转培训。不仅仅意识到培训是为军转干部指路的必要程序, 也要意识到培训是提高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将在军队当中总结的优秀经验运用至未来的工作岗位当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积极改正, 全面提升适应地方工作的岗位能力。

3. 组建与完善干部培训组织机构。

组建与完善干部培训组织机构是健全我国军队干部培训管理体系的必要途径, 促进军转干部培训的发展。专门的干部培训组织机构有利于培训思想与理念的统一, 也符合军事指挥的集中统一的原则。由于军队转业干部能为社会带来很大的贡献, 所以军转培训是党、政、军、民、学的责任。转业干部有能力但缺乏社会实践经验, 若出现军队与地方相互推诿培训责任的情况, 则往往导致军转干部无法发挥应有的价值。所以, 国家要建立一个较完善的干部培训组织机构, 规范培训内容与方式, 切实落实培训工作。使得有关机构能提高对军转干部培训的意识, 纳入到地区、部门的人才培养计划等工作当中, 结合不同地区的基本情况采取恰当的培训形式来开展培训工作, 开发好转业干部这一重要的人力资源, 使之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谷向东.建立完善转业干部培训工作机制[J].理论前沿, 2008 (8) :41-42.

上一篇:诗经《大雅·生民》原文鉴赏下一篇:《生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 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