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蚂蚁教学设计

2024-07-20

科学蚂蚁教学设计(共14篇)

篇1:科学蚂蚁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蚂蚁》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都捉到了蚂蚁,能谈一谈你捉蚂蚁的经过吗?你是在哪里捉到蚂蚁的?是怎样捉到的?在捉蚂蚁时,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通过让学生交流,一是了解蚂蚁生活的环境,二是用科学地方法捕捉蚂蚁,三是意识到要保护小动物。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提出问题

师:对于蚂蚁,你都知道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所获得的知识。师:对于蚂蚁,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生1:蚂蚁是怎样生活的? 生2:蚂蚁为什么愿意吃甜食? 生3:蚂蚁的身体结构是怎样的? 生:……………

师:同学们能够大胆地提出问题,这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方向,但是,这么多的问题一节课的时间是不够的,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蚂蚁的外部形态和一些简单的生活习性。

2、观察蚂蚁的外部形态。

(1)讨论观察蚂蚁的方法

师:对于蚂蚁的外部形态,你打算怎样观察?观察时应注意什么呢?小组商量一下。(2)交流观察的方法

生1:我们用放大镜进行观察。生2:我们还用到了鸡毛。师:为什么用鸡毛呢?

生2:因为蚂蚁比较小,如果用手捏,会把它弄死的,而鸡毛很轻,毛又软,不会对蚂蚁形成危险。

师:你考虑的真周到,那你肯定是个非常爱惜动物的孩子。还有吗?

生:……..在学生交流时,主要是让学生说说观察时的注意事项。(3)分组观察蚂蚁的形态

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随时指点遇到的问题。(4)汇报交流

教师先在大屏幕上出示一幅蚂蚁图片,提出要求:谁能看着图片把你的观察说一说?

生1:蚂蚁有头,还有个大肚子。学生一听哈哈大笑起来。师:这个大肚子我们叫它腹部。生2:它的头上还有两根胡子。生3:那不叫胡子,叫触角。

师:你是怎么知道“触角”这个词的? 生3:我是从动物世界中看到的。师: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生4:它的腹部有6根腿。

师:也可以说有3对足。还有要说的吗?它的身体除了分为头部、腹部以外,还有什么?

生5:还有胸部。

师:真棒!那谁能具体的说一说蚂蚁的身体分为几部分? 学生进行总结。

在交流时,学生用的语言可能不准确,这时,教师不要急于否定,因为他们还没有建立正确的概念,只要学生在屏幕上指出这些部位,说出大体的结构就可以,然后再由教师进指点。(5)观察蚂蚁的共同特征

在屏幕上再出示白蚁、密罐蚁、红牧蚁的图片,让学生到屏幕前指出这几种蚂蚁的外部形态。这时,把上述几种蚂蚁的图片同时出现在屏幕上,让学生找一找蚂蚁的共同特征。

随着学生的汇报,屏幕上分段出现这几种蚂蚁的不同部位:头、胸、腹,教师边用准确的说法进行总结,然后闪烁出现触角、足,通过这样展示,学生对蚂蚁的外部形态更能加深印象。

3、研究昆虫的共同特点

师:刚才我们已经研究了蚂蚁的外部形态,现在再来观察你们带来的蜜蜂、蝴蝶、蝗虫等,仔细观察这些动物的外部形态。

(1)小组观察昆虫的外部形态(2)交流汇报

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这几种昆虫

师:谁能在大屏幕上指出这几种昆虫的身体结构?

生:他们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腹部有三对足。

师:把这几种动物的特征与蚂蚁的特征相比,有什么发现? 生:他们的特征是相同的。

师:谁能用简单的饿语言总结一下这些动物的外部特征? 生1:它们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生2:头部都有一队触角,腹部都有三对足。

师:象蚂蚁、蝴蝶、蜜蜂、蝗虫这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腹部有三对足的动物,就是昆虫。

4、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教师播放蚂蚁巢穴的视频,边播放边解说蚂蚁的家庭成员,以及不同成员的不同任务、蚂蚁的繁殖等,这些资料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电脑出示课本上的动物图片,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加,让学生辨一辨那些是昆虫。

四、总结评价

师: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在小组内说一说,评一评,选出表现最好的同学。

五、拓展活动

课下,继续研究你们所感兴趣的问题。

篇2:科学蚂蚁教学设计

三年级科学《蚂蚁》教学反思

《 蚂蚁》这一课主要是培养学生接近小动物蚂蚁的情感。充分发挥自己的感官来观察、研究记录、描述有关蚂蚁的内容。观察的方法、可以研究的内容以及注意事项在出去探究之前已经让学生明确了。可是,在外出探究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部分学生觉得蚂蚁很脏,不愿意用手去摸;有部分学生观察力不强,在观察的过程中很容易忽视细节。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因此要想学生在观看图片的情况下要想学生说出怎样的想法来是有一定难度的。我就设想这节课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观察蚂蚁的兴趣,让学生课后去观察,然后再去找蚂蚁,把交流的环节放到下一节课上来。于是我组织学生观看了《蚂蚁》的教学录像,学生对录象中的蚂蚁活动很感兴趣,纷纷提出一些问题:蚂蚁为什么要群居?蚂蚁怎么会有那么大力气?……有些问题我组织学生回答了,而有些我故意没有回答,而是想让学生课后通过自己的观察去找出答案来。我想这就是我要的效果。趁热打铁,我就要求学生课后去观察蚂蚁,并参照书本写成实验报告。这样的活动是很难组织的,因为学生的自觉性并不高,兴趣归兴趣,可让他动手去做(课上的实验也只是留于形式更何况课后的自主性探究活动了)就很难了。科学课中有些活动在课上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培养学生课后或课前同样自主的进行探究活动也是科学课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点也是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篇3:《蚂蚁的救助》教学设计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感悟到做人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要知道去关爱他人,关爱生命。

2.过程与方法。

帮助学生学习课文按顺序叙述的方法。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3.知识与技能。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偏小,对事物的认知还处在初级阶段,不具有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蚂蚁的救助》一文是让学生通过蚂蚁之间的救助,感悟做人的道理。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去认识蚂蚁这种可爱的小动物,进而了解蚂蚁的救助过程,并学习作者记叙的顺序,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感悟文章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按顺序说出蚂蚁救助同伴的过程。

2.体验作者的情感,认识到做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描述

1.谈话导入。

昨天,我们在课文中结识了几位可敬的动物朋友,今天,老师把它们带来了(自备),你们想观察了解它们吗?想不想了解发生在蚂蚁之间的那感人的故事呢?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蚂蚁的救助》。

2.读中感悟,体验情感。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是什么事引起蚂蚁相互救助的?这几只黄蚂蚁为什么会遇难?蚂蚁是怎样相互救助的?在描写救助蚂蚁的段落中,哪些语句让你难忘呢?从这件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想法。分组汇报自己自学后的想法,小组内解决不懂的问题。(3)交流过程(略)。

3.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文章第一部分,找出事情的起因。课件出示句子:我没有对它们实施救助,因为花盆中的水很快会渗下去,蚂蚁就可以着陆了。(2)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这句话。

4.学习第二部分。

(1)课件出示问题:当花盆水渗下去时,发生了什么情况,我怎么想的,准备怎么做?我为什么放弃救助蚂蚁的行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想法。)(2)品味“意想不到”的意思,你能换一个词,使它的意思不变吗?(3)读第四自然段,然后教师出示蚂蚁图片,感受蚂蚁救助同伴的过程。品味词语、句子,体验作者情感(课件出示)。a.区分“用力”与“奋力”两个词,明确“用力”与“奋力”都是使劲的意思,“奋力”比“用力”程度更深。从“奋力”一词,你体会到了什么?b.课件出示句子:我极其小心地用针尖挑开泥土。使这只小蚂蚁露了出来,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c.蚂蚁被救出后,又有怎样的举动呢?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d.品味体会“立即、亲吻、触抚、试图、衔、碰等词语。(4)教师打开录音机,播放课文第二部分的内容,想象它们当时想什么呢?说什么呢?想象蚂蚁救助同伴的顺序,让学生深入理解第二部分内容。

5.学习第三部分。

(1)指名读。(2)作者看到蚂蚁救助过程有什么感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道德品质?

6.总结全文,深化理解。

篇4:超级智慧:蚂蚁与复杂性科学

另一种“智慧”

蚂蚁从遥远的白垩纪开始,一路走来,进化为最成功的陆地生物类群之一,相当程度上靠的是“智慧”——集体的“智慧”。

对于蚂蚁,大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曾经写道:

一个群体,就是一个超生物,由一群工蚁紧密地群聚如织地绕在蚁后旁边,行动之时,犹如合作无间的一只动物。一只蜂或其他落单的昆虫,若遇到一只在巢附近的工蚁,面对着的可就不只是另一只昆虫,它面临的除了那只工蚁外,还有那只工蚁的所有姊妹们。工蚁天性便是联合行动,保卫蚁后,控制领土,进一步地扩张其群体。工蚁犹如小小的“神风特攻队员”,为了保卫蚁巢或掌握食物来源的控制权,随时准备(甚至是渴望)赴死。它们的死亡对群体而言,如同一只动物身上掉下一根毛。

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蚁的群集体。一群工蚁在其巢边搜寻,不只是昆虫在找食物,它们是一个超生物布下的生命之网,随时准备麻痹某个丰美的食物,或自某个强敌前面撤退回缩……这些蚂蚁根据环境的变化,整个群体做出不同的变化,进退自如,甚至会出现诸如改变地貌、种植真菌(切叶蚁)、佯攻、对峙等在我们看来极富“智慧”的集体行为。

然而曾经令众多学者困惑的是,在整个行动中却不存在任何一个“元帅”或发号施令者,曾经被寄予厚望的蚁后原来也仅仅是一部生殖机器而已,根本无力指挥它的士兵,但这个群体却意外地协调生存着!那蚂蚁们又是如何对环境做出反应的呢?比如知道什么时候要主动出击,何时要退守巢穴?要知道,它们连视力都很有限,更不能像我们观察它们那样俯瞰整个战场。但研究结果却极为简单:每一只工蚁在跑动的时候会默默比较遇到同伴和敌人的频率;如果同伴的频率比较高,就进攻;如果敌人的频率比较高,那就撤退。有了这条原则,任何一只蚂蚁都不会在战场上冲得过前,而当一些处于“敏感位置”的蚂蚁开始撤退或进攻时,更多的蚂蚁则会“发现”这一变化,从而采取跟随行动,并且将这变化迅速放大、扩散出去。

就是这样一条简单的原则通过个体叠加起来,就使整个群体表现得能够“评估”战场的形势。这种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而又协调地自动地形成有序结构的行为,就是自组织(self-organization)。

“爬”在计算机里的蚂蚁

不止战斗策略,蚂蚁的觅食行为也极其吸引科学家。他们发现,蚂蚁在移动时总会留下一些“气味”,如同路标,当蚂蚁找到食物时,其他蚂蚁就可以寻着这条“路”找到食物;而且随着众多蚂蚁的加入,原来弯弯曲曲的路线竟逐渐修正成了一条快捷的直线,而且这条直线还不断被往来搬运食物的蚂蚁用气味强化!

蚁群这种能将繁琐路线通过修正“改直”的现象引起了蚁学家Marco Dorigo浓厚的兴趣。我们的物流、交通,甚至信息网络都和蚁群极为相似,如果能用类似方法来在这些纷杂的网络系统中探索最优配置、最短路径该多好啊1

1992年,Dorigo终于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一种大胆的仿生寻路算法,并将其命名为“蚁群算法”。在这个算法里,目标被定义成了“食物”,而计算机则源源不断地释放出一批又一批的“探路程序”来模拟蚂蚁“探子”。

这些“探子”们有一定的“视野”,它们会直线前进,但是偶尔会犯点“小错误”,稍微偏离一点前进的路线;当遇到障碍物时,还需要绕道,就这样游游荡荡,直到遇到“食物”。其实这就是一种毫无规律的探索而已,毫无价值。真正的亮点在于两个原则:它们会留下“气味”标记,而且越往前走,所留下的“气味”就越少,而这些气味成为了下一批“探子”的参考,并且“气味”越强,吸引力也越大。不过,这些“气味”如果不被后来的“探子”增强,就会慢慢“挥发”消失。不过“探子”们并不完全按“气味”前进,有时会跑偏,然后再重新回到“气味”路线上。这样,它就有机会把局部曲线修正成直线,时间越长,被修正成直线的地方也就越多,最终会获得一条最优路线!(如左图所示,其中一条路线正在被修正。)

如果存在多个目标,这套系统甚至能够从不同路线的重叠程度上估算出每个交通点可能出现的交通量,为了防止拥堵,应该如何扩充“道路”或者另寻替代路线等等。这在当代复杂的交通和通信中很有用,却又是常规计算方法极难应付的。现在,基于蚁群算法的网络路由器、交通指挥系统和物流系统已经应用。

瞧,通过众多“蚂蚁探子”们的努力,能够解决如此复杂的问题!但背后所依据的原理仅仅是一些会挥发的“气味”和一些偶然的“小错误”而已。

简单的原理,复杂的世界

由蚁群算法想开去,其实我们周围充满了这样的现象,原子之间通过几种简单的相互作用,最终构成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但是这些简单的相互作用真的能够形成复杂的结构吗?真的能用极简单的原理去分析、研究复杂的事物吗?

2005年,数学家Cliff Reiter决定用自组织的方法,通过计算机程序,模拟水分子之间的几种相互作用力,制作雪花!结果,程序运行过程中,他真的获得了和现实几乎一样的六角形“雪花”!而整个程序运行中,他只输入了两个参数。

无独有偶,我们大脑神经细胞间只有简单的电荷接触,但众多细胞组织在一起,却能使我们产生喜怒哀乐以及各种奇思妙想!现在,我们通过模拟程序,已经能够制造出真正能学习、思考的“电脑”,据说其智力水平相当于1岁小孩,虽然未免有夸张的成分,但是毋庸置疑,它比我们面前那些用各色操作系统驱动的“电脑”们要聪明得多。迟早有一天,它们将会具有我们无法企及的超级智慧,而那时,兴许我们早已抛弃了肉身,跳出衰老和死亡,把自我和意识转移到了这些超级智慧体中了。

篇5:三年级科学上册《蚂蚁》教学反思

课堂上,我首先向同学们讲解了观察的目的、方法及需要注意的事项,然后和同学们一起来到操场上。小家伙们用从家里带来的甜点心、糖块、果皮和馒头等引来了蚂蚁,然后便用我分发的放大镜开始观察,这项活动比较简单,一会儿功夫,每个同学便将蚂蚁的身体结构观察得清清楚楚。同学们对于此项活动的兴致很高意犹未尽,这完全是我意料之中的。我索性按计划让他们继续各自的观察活动,并再次强调在观察时要仔细认真。同时,作为奖励,我将事先准备的樟脑球分发给他们,并指导他们使用:在蚂蚁经过的地方画一条线,或者画一个圆圈将一只蚂蚁圈起来,再观察蚂蚁的行动发生哪些变化……最终,活动取得了圆满结果。

回顾这次观察活动,我认为在组织学生观察小动物时,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观察活动要深入

1、要尽可能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这也是观察生物的基本要求。当我发现有的同学急于知道蚂蚁遇到食物后的表现,便将食物直接放在了蚂蚁面前,便马上提醒他们应该将食物放在离蚂蚁稍远一点的地方。同时,让他们思考其中的道理,进而引导他们查找资料了解到蚂蚁头部触角的作用。

2、要鼓励学生做到一边观察一边思考。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蚂蚁遇到小块食物时,便独自将食物搬回巢穴,而且不改变原来的行进方向,显得比较轻松;如果遇到稍微大一点的食物,只靠一只蚂蚁搬运起来比较吃力时,它便会将食物拖回巢穴,这时如果再有一只蚂蚁赶过来帮忙,两只蚂蚁又会侧着身子来搬运;如果遇到比较大的食物,最先发现食物的蚂蚁,总是在食物上前后左右地考察一番,然后便赶回巢去搬来救兵,而且令人感到惊奇的是,搬来的救兵总是恰如其分不多也不少,更令人不解的是,这么多蚂蚁竟然可以同时用力。

3、观察活动要有时间上的保证。限于课堂教学实际,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观察,但是许多时候为了获得一个准确的结果,必须对事物进行长时间观察。《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便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为了观察昆虫的活动,他常常要用上半天甚至用上一天的时间,正是由于他的勤奋观察,才成就了《昆虫记》这一世界名著。

4、要注意做到反复观察。以观察蚂蚁为例,要注意观察不同环境、不同种类蚂蚁的生活习性与身体结构,这样才能对蚂蚁有一个全面而准确的认识。另外,能够做到反复观察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人顽强坚忍的行事毅力和严谨认真的科学素养。

二、注重学生科学学习活动的体验

了解蚂蚁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的途径很多,可以查阅书籍资料,可以上网搜索,可以询问他人,但是相比而言,通过自己亲历亲为的客观观察而得到的知识无疑是最有说服力的,“百闻不如一见”,“绝知此事要躬行”等强调的都是这一点。

在实地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再指导学生就自己遇到的`问题通过上网搜索或是查阅书籍资料寻求答案,往往能够得到非同寻常的结果。

三、要注意爱护小动物

在环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当下,爱护动物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都并不陌生。在我看来,真正意义上的爱护动物是建立在学生与动物之间深厚情感的基础上,在科学学习活动中,也就意味着对于动物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的充分了解。当蚂蚁遇到用樟脑丸画出的横线马上回避,这种现象说明蚂蚁并不喜欢樟脑这样的气味,可是有的学生却用樟脑丸在蚂蚁巢穴洞口画上圆圈,甚至有的学生将樟脑丸放在了蚂蚁巢穴洞口上,这样的行为对于蚂蚁来说显然是过于残忍。这时候,教育学生要爱护小动物也就有了特别的意义,也会收到非同一般的效果。

当然,无论是对于作为教师的我来说,还是对于学生而言,这都是一节普通的科学课,这样的课堂既有课前的精心预设,更有师生共同参与观察活动过程中的灵动生成,而最终的目标一个,那就是为了学生主动健康全面的发展。也许,一次观察活动,一次说服教育,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不能改变什么,或者至少就眼前意义上于学生的知识增长来说作用不是很大,甚至在许多人看来,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只需要教师在黑板上写一写,或者让学生在书上划一划,记一记,背一背,就完事大吉。但是,我觉得,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观察活动,至少可以让他们知道除了记忆背诵之外,还有这样一种学习方式;除了教室课桌之外,还有大自然这样一种学习场所;除了学习现成的知识之外,至少可以让他们树立一种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经历了这样的课堂,学生能够获得基本的观察方法,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观察热情必将逐步提高,进而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篇6:科学蚂蚁教学设计

根据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该具有开放性这一基本理念,我们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的全过程。通过老师的不断引导,让学生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1、用开放的教学法来引导学生探究。

通过观察蚂蚁活动,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按之去进行探究活动,注重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勤于观察,最终了解一些知识,学会一些技能。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中,培养其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同时对学生进行一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2、注重课堂上师生的交往,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时间和空间。

教师放下架子,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小组的合作探究活动中来,了解学生的探究情况,并对个别同学给予适当的提醒和帮助。提倡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相互尊重、信任、理解、支持、合作,教师既是学生的指导者,又是学生的合作者。

3、注意合作交流。

在科学探究的活动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加强与小组同学的交流,通过团结合作来完成活动。小组式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看到事物的不同侧面,吸收和学习别人的观点,并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思考和质疑。从而得到深层次的理解,使合作的意识得到发展。

附: 板书设计:

篇7:科学蚂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出蚂蚁的身体特点。

2、尝试解决观察蚂蚁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关注、亲近小动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观察蚂蚁方法的探究指导。教学难点:观察蚂蚁方法的探究。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大家猜猜它是谁?

师:出示PPT猜谜语:远看芝麻撒满地,近看黑驴在运米,不怕山高道路陡,只怕跌进热锅里。(打一小动物)

师:蚂蚁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昆虫。蚂蚁的种类繁多,在我国已确定的蚂蚁种类有600多种。大家观察过蚂蚁吗?今天让我们仔细观察观察蚂蚁吧!

二、引导探究

师:如果让你去捕捉蚂蚁,你会选用什么方法呢? 生:我用饼干来引诱。生:用糖块来引诱.师:看来同学捕捉蚂蚁的方法真不少。现在教师请你用笔画画你印象中的小蚂蚁,你行吗?

师:请画得最快的五位同学把画得小蚂蚁贴到黑板上给大家展示。

师:我们捕捉来的小蚂蚁是不是与他们画得小蚂蚁一样有那么多的节?那么多的脚?

师:那么我们看看捕捉来的小蚂蚁?

三、观察蚂蚁。师:我们大家都知道蚂蚁很小,而且还会爬来爬去,把它们就这么随便放着不便于我们观察,那么我们大家动动自己聪明的脑袋瓜想想用什么办法能更好的观察它们呢?小组讨论讨论.师:还有其他方法吗?请你们小组说说。生:把小蚂蚁放水中的泡沫上观察。生:把放大镜直接盖住杯子来观察。

师:这个方法不错,老师这里有这里有几个称量瓶,用它来限制蚂蚁活动空间,把小蚂蚁放在里面,它就不会到处乱跑了,但是蚂蚁个头小,你有什么办法让我们清楚的观察到蚂蚁?(放大镜)

师: 观察蚂蚁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按一定的观察顺序。②观察要仔细。③要有目的观察。

师:请同学们边观察边讨论:蚂蚁的身体有几部份?通过观察蚂蚁身体每部份各有哪些特点?观察完后请填写观察结果.(蚂蚁的身体分为___、___、___三部分,___部长有一对___,___部长有___对足.)(学生观察,教师巡视参与活动)

四、汇报蚂蚁身体的特点。

1.生:蚂蚁身体分头、胸、腹三部份。头部有触角,胸部有三对足。2.播放视频:蚂蚁的身体结构

师:他说的真好,你们观察到的都是这样的结果吧!大家都观察的很仔细,老师为了表扬大家,给大家看一段关于蚂蚁的身体结构的视频.(播发视频)

五、动手画蚂蚁。(和印象中的图象进行对比)师:小组长将蚂蚁和放大镜收放在抽屉里。

师:刚才我们观察了蚂蚁,知道了蚂蚁的身体结构,现在你能画画蚂蚁吗?(能)(生动手画蚂蚁)学生作品展示

六、课外延伸

师:刚才我们初步观察了蚂蚁,实际上蚂蚁还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如蚂蚁怎样吃东西?蚂蚁会游泳吗?等,下去后有兴趣的同学去研究研究.好吗?

板书设计:

蚂蚁

头: 长有一对触角

胸: 长有三对足

篇8:《蚂蚁搬家》美术教学案例分析

关键词:蚂蚁搬家,情感升华,创造思维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湘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

课题的知识结构: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通过造型游戏的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小蚂蚁的想象、创作、表演与展示。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 很喜欢小昆虫。但因为他们还不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生活经验, 所以必须通过对知识层层递进, 由浅到深, 不易过难, 使得小学生更容易接受。

三、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认识、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 运用绘画形式进行创造表现。②方法与过程:认识、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 运用绘画形式进行创造表现。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集体意识, 培养学生相互友爱、团结协作的精神,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生自己对蚂蚁外形特征的观察, 比如:身体的结构、形象、足的位置及蚂蚁行走、觅食、或合作的动态。难点:蚂蚁搬家过程中拟人化的想象, 以及创造性的表现蚂蚁搬家的生活情景。

五、教学设计思路

总体设计思路:情境激趣→探究动态→感悟探究→参与演示→学生创作→互相评价

六、教法与学法教法

以讨论法为主, 配合参加法、观察法、发现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法: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文化、审美情境中, 积极参与进行观察、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 在老师的引导下展开想象, 主动探索获取知识。教具:多媒体课件、场景道具、画纸、奖励星、评价表。学具:油画棒、卡纸、水彩笔等。

七、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分30秒)

[师生互动]通过看一段有关小蚂蚁的视频 (虫虫总动员) , 引出新课题。

[提出问题]小蚂蚁是如何搬运东西的呢?

(二) 新课教学: (12分30秒)

[提出问题]蚁的触角是怎样的呢?外形是什么样的?

生活在什么地方呢?在搬什么? (想一想)

分两小组进行演示。 (演一演)

①听, 什么声音?天气怎样?②小蚂蚁们在干什么?

动画演示蚂蚁搬家的情景, 引导观察:小蚂蚁在搬什么?怎样搬?

[师生互动]学生和老师一起深情并茂的演小蚂蚁是怎么搬运东西的。

[师生分析]看了这两个小组的表演, 请说说你得到什么启发, 或提出什么问题? (动一动)

通过这两个的环节学习, 学生对蚂蚁的外形特征, 活动方式都有了更进一步认识, 这样再进行创作。

[师生互动] (评一评)

①允许学生互相参观, 充分进行活动、观赏、借鉴、评析、尽情表现。请每组小组组长说一说, 你们是怎样分工的?怎样合作的?②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星星, 贴在认为画得最好、最有创意的小蚂蚁旁边, 找出对方的优点, 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行相互评价, 交流, 教师及时进行鼓励。

(三) 课堂小结 (1分钟)

①抓住蚂蚁的基本特征动态, 创造性地表现蚂蚁搬家的生活情景。

②感悟蚂蚁团结合作、热爱生活的精神。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一) “趣”贯穿于教学始终

眼睛是学生的窗户, 是传达信息、感受信息的重要媒介, 并可从中获得丰富的见识和知识, 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对象的兴趣特点, 激发学生进一步深入观察。《虫虫总动员》视频正是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为后面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 评价交流、升华情感

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 积极引导学生在欣赏作品过程中, 或针对自己与他人的创作情况、参与美术活动的态度、与人合作的精神, 通过小组自评、互评和教师及时进行鼓励式点评等多种形式互动交流, 鼓励学生讲出并不断更正自己的感受, 加深学生对美术活动过程、结果的反思和内心体验, 及时梳理自己的情感, 建构起新的开放性的健康情感体系, 时时增强学生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和自信心, 并长久促进学生的健康情感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在美术教学中, 应培养学生对事物动态的一种敏感、一种自发的生命体验, 美术课堂对人的这一“感觉”或“感性”的培养便能使学生领悟到生活的唯一意义, 对生命本身最充实、最纯粹的体验。

参考文献

[1]湘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材

[2]徐建融, 钱初熹, 胡知凡.美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尹少淳.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篇9:科学蚂蚁教学设计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现代科学教育观认为:科学教育除了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外,还应重视对学生探索兴趣及能力的培养。

蚂蚁是昆虫的代表,它有头、胸、腹三部分和六只脚。在这个世界上,昆虫是一个最大的类别,也是动物多样性表现得最充分的一类。学生对蚂蚁的熟悉程度是很高的,对蚂蚁的喜爱程度也是很高的。听说要研究蚂蚁,学生们个个兴高采烈。但是,蚂蚁的个体不大,学生对它们的身体构造和生活习性不是很清楚。因此在研究过程中,也给观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让观察有效可行,我们提出两种途径:一是在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另一种是在课堂中的观察。并且最终确定了在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因为这样的观察更接近科学观察。

怎样更好地观察蚂蚁呢?首先要把众多的蚂蚁引出来。学生们带来了面包屑和白糖等作为诱饵,把蚂蚁从窝中引出,在蚂蚁搬运食物的过程中,用放大镜观察它们的身体。有的小组学生找不到蚂蚁的窝,就想办法把食物放在寻找食物的蚂蚁面前,然后跟着蚂蚁的路线,去找蚂蚁窝再在窝边放些食物,引出一批蚂蚁。在看电视“动物世界”中,同学们知道,在观察蚂蚁的过程中,应该要注意“静静地观察,不要碰到蚂蚁的身体”,这是观察蚂蚁的要求,也是观察其他动物的要求。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们不仅仅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还观察到了蚂蚁的生活如:怎样合作搬运食物、怎样交流信息、怎样排队行进、怎样寻找食物、遇到食物时怎样反应等。这些有趣的现象吸引了学生的目光,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活动,了解蚂蚁作为生命体的特征,从而建立起生命体的概念。

观察不是最终目的,还要对蚂蚁进行描述,活动中我们用“蚂蚁的身体是怎样的?”这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将内容、顺序、方法、重点、词汇、语言等进行选择和组织。活动最后,学生们把观察研究完毕的蚂蚁送回了它们的家,做到了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

二、体验乐趣,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科学探究包括: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意识到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基础,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意识到科学探究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

为了探寻蚂蚁更多的秘密,加强学生课外探索的能力,学生们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在睛暖的天气里,蚂蚁有时会外出很远寻找食物。从很远的地方回到自己的家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是小小的蚂蚁却不会迷路。蚂蚁究竟是如何找到回家的路的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决定通过实验来找答案。

活动开始,学生们先做了个实验,在蚂蚁走的路线上,用手指重复划几次,截断它们的路线标志,这时候看到,蚂蚁们乱作一团,到处绕圈子。几分钟后,才能重新排成一条整齐的战线。这是怎么回事呢?蚂蚁认路又和什么有关呢?

接下来我们对蚂蚁寻路的方法提出了一些假设,并分别设计了验证的方案。

1、蚂蚁是用触角来认路的吗?选择一只正要回巢的蚂蚁,拾起来后用镊子将其触角去掉,然后再把它放回原地,看它是否仍能跟着队伍回巢。

2、蚂蚁利用周围景物来认路的吗?趁一队蚂蚁正在回巢的途中,用一块板把它们圈住,使它们不能看见天空和周围的景物。在这种条件下如果蚂蚁还可以按原路返回,说明蚂蚁不一定依靠周围景物认路。

3、蚂蚁是闻到什么气味吗?在蚂蚁爬过的路面上,用手指横划一条线,破坏连续的气味。如果蚂蚁还可以按原路返回,说明蚂蚁不是利用自身留下的气味认路;相反,如果蚂蚁发生短时间的混乱,则说明蚂蚁可能是利用气味来辨别方向的。

由于蚂蚁具有上述认路的本领,即使天空中浓云密布,或是地面上的气味被破坏的时候,只要还保留一些可以利用的线索,它们仍旧会找回蚁巢,只不过多走一些弯路而已。做了这个实验,得出了蚂蚁认路的方法,学生们恍然大悟:难怪人们常常可以看到蚂蚁搬家的现象,它们都能准确无误的找到自己的家园。

三、合作交流,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科学探究活动是一种集体性的协作活动。学生们在实验或者探究时,仅凭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在研究蚂蚁的活动中,更让大家充分感受到团队协作的力量。

蚂蚁都是一窝一窝地生活在一起,每一窝都是几十万只,它们一旦找到食物的时候,就会组成长长的队伍运送食物,食物是互相传递的,只有一头一尾不动,在什么地方觅食,把食物运送到什么地方,这是固定不变的,而中途一只蚂蚁接到食物并传递给下一只蚂蚁后,又会回来传递下一个送来的食物,这是一种和谐的团队精神。

科学教育的目标越来越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探究能力,在科学教育中引入科学探究,促进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不但能够理解科学知识,还培养了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把科学探究的能力运用到学习中,学习成绩也突飞猛进。

篇10:科学蚂蚁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动物王国

蚂蚁

本课旨在通过对蚂蚁这种大自然存在较多,且学生容易寻找的小动物的观察研究。使学生知道蚂蚁身体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训练他们能够独立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同时在观察中不断改进观察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在互相研讨、争论的过程中进行交流,分享其研究成果,在互动中学习知识。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了开展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了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了热爱科学的情感。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课前请学生找一找蚂蚁的家,观察一下蚂蚁的生活。

2.用一个谜语导入新课。

3.请同学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对蚂蚁的认识。

4.讨论观察方法,解决观察难题。

5.小组观察蚂蚁,认识蚂蚁外形。

6.蚂蚁与蜗牛和蝗虫的比较。

7.进一步观察蚂蚁。

8.课堂小结,送小蚂蚁回家。

课堂上主要有这样两个问题:

首先,蚂蚁个体比较小,活动能力比较强,学生很难控制住,经常出现让蚂蚁丢失或压死的情况。

其次,要求学生画出自己观察到的蚂蚁时,很多同学都照着书上画,没有遵循客观.真实.科学的原则。必须在课堂中提醒学生。

篇11:科学蚂蚁教学设计

1、诱导目标:

激起婴幼儿的好奇心,吸引他们往玩耍往试探,使大大年夜行径以及风雅行径都获患上锻炼。

2、环境与质料:

粗细、是非不一的软性水管;质地、大大年夜小不同的球多少好多;在管子口贴上小蚂蚁;“小蚂蚁的家”违静图一幅。

3、入程诱导:

一、婴幼儿自己选择珠子,放进以为契合的管子口,察瞅珠子从那里滚出来。

二、熟谙后,可向导婴幼儿比一比一样的珠子从哪一个管子滚出来的速度快。

三、掉落出来的珠子自己捡起,再从新投放。

4、倡导:

一、为了对峙婴幼儿马糊这一步履的癖好,述职报告教师可将管子的`曲折屈身度、延伸的标的目的从新组合。新的组合,新的门路更能激起婴幼儿的好奇心以及试探愿看。

二、可贴上一幅“小蚂蚁躲粮食”的违静图,让婴幼儿在玩的入程中相识蚂蚁的生计景象。

篇12:科学蚂蚁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2、活动中能细致,有序地进行观察,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进行讲述。

3、体验同伴间友好的情感。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蚂蚁及其生活习性的短片),歌曲《蚂蚁搬豆》、头饰、录音机、磁带、海洋球若干、放大镜、课前组织幼儿捉蚂蚁并进行初步观察,并放在瓶里供活动时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小客人和小朋友一起玩:“身小力不小,团结又勤劳,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大家猜猜它是谁?(引导幼儿竞猜,得出谜底蚂蚁。)

二、说一说。你在什么地方发现的蚂蚁?找到它的窝了吗?你是怎么捉的?(捉的时候不要直接用手捏,以免伤害蚂蚁,要用草叶、小树枝等放在蚂蚁的前方,待它爬上草叶、树枝后再放进事先准备好的瓶子里。瓶内可以放些潮湿土壤和食物,用盖子盖好,放在阴凉处备用。要注意:一只瓶内只能装同一窝的蚂蚁,因为不同窝的蚂蚁会因“打架”而死伤)。蚂蚁长得什么样?身上有什么?吃什么?怎样走?

三、看一看:我们来观察一下蚂蚁的身体是什么样的。

1、在观察时,我们可以先从整体上观察一下它的大小、颜色,然后看看蚂蚁的身体可以分成几部分,再从前往后按顺序一部分一部分仔细观察蚂蚁。看谁观察的最细致,最准确。(幼儿自由观察后,讨论结果:蚂蚁有大有小,有黑色的,褐色的;有头、胸、腹;在头的下部有一对大“牙”,胸部比头部细,长着三对足。)

2、放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生活习性。

1)、刚才动画片中的蚂蚁在干什么吗?(蚂蚁在挖洞做窝;搬运食物-稻粒;在搬运死昆虫;在相互传递信息;在“打架”)。

2)、讨论小结:要想知道蚂蚁是怎样生活的?喜欢吃什么?,!来源:屈,老,师教.案网“不喜欢吃什么我们就要仔细观察:

①蚂蚁都搬运哪些食物?

②找到蚂蚁窝,轻轻把窝挖开,看看里面贮存有哪些食物。

③在蚂蚁附近放上各种各样的食物,观察哪种食物上有蚂蚁,哪些食物上没有蚂蚁。

3、引导幼儿分组观察蚂蚁怎样爬行?

四、试一试。

1、倒出瓶中的蚂蚁,给它周围放上食物,观察它喜欢吃什么,并在黑板上的图中打钩。

2、请一名幼儿示范蚂蚁爬,讨论怎样才能爬得又快又稳。

五、玩一玩。

分角色:教师扮妈妈,幼儿扮小蚂蚁,各戴头饰。放背景音乐《蚂蚁搬豆》,师幼一起玩游戏:蚂蚁搬豆。

”孩子们,在山坡对面有许多豆豆,我们一起爬过山坡,钻过山洞,去搬豆豆吧!"在妈妈带领下,小蚂蚁分成两组,快速爬过小山坡,钻过山洞,搬起一粒豆豆(海洋球)后跑回来,每只每次搬一粒,直至将豆豆搬完,看哪组搬得最快。

六、在生活中进一步观察蚂蚁的活动。

教学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我能结合时节、结合幼儿园课题,整合科学、语言、社会、数学、美术等领域,利用多媒体、游戏、讨论互动、绘画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充分以幼儿为发展主体,环环相扣,分解难点,帮助幼儿努力达到目的。在活动中,由于活动素材来自于幼儿的生活,所以幼儿的兴趣积极、投入,我的问题比较开放,幼儿的想象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如:吴佳栋说可以到月球上去过中秋节,要带月饼、水去。赵越的画告诉我们:小蚂蚁在搬西瓜,它搬不动了,所以就坐下来休息,后来就睡着了。吉米画的是:四只蚂蚁共同合作,搬了一个很大的月饼,四只蚂蚁神态迥异,有两只蚂蚁是高高兴兴的;一只蚂蚁在留泪是它搬不动月饼了;还有一只蚂蚁是拉着脸生气了,原因是毛毛虫在它旁边与它比美,说蚂蚁不漂亮所以不开心。从孩子们的画中可以看出他们想象的天空有多大,他们就是创造奇迹的神笔。在孩子们的画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孩子们对“一对”的概念还不是特别理解,以后还要更进一步的学习。蚂蚁的三对足到底在哪个部位我们还要进一步的去观察。在示范添加蚂蚁三对足的标准图案时可以是先老师示范再请幼儿上前示范,然后作一个比较,幼儿眼前就有一个标准蚂蚁的图像了。

篇13:科学蚂蚁教学设计

一、正面引导, 纠正学生的模糊概念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 对小学生而言, 前期的概念可能比较模糊。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 要以清晰的概念来及时纠正学生的模糊概念,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如教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我们的小缆车》一课, 导入时 (指导学生认识各种车是靠什么动力来运动的) 有两位教师采取了不同的教学设计。一位教师在出示马车、电瓶车、汽车、手推车等图片后, 以提问式的形式进行, 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 就是回答不出什么动力, 最后只能由教师来圆场。另一位教师则采取了“运动和力”连连看的小游戏, 在出示马车、电瓶车、汽车、手推车等图片后, 在图片的旁边以文字的形式出示“发动机的动力”、“电力”、“拉力”、“推力”, 让学生连接, 结果学生很轻松地完成了任务。从以上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不难看出, 第二位老师已经清楚认识到学生对“动力”这一概念的认识是模糊的, 与其让学生猜谜语, 还不如直接把正确的“动力”概念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作出正确判断。

二、创设情境, 建立新旧概念的冲突

认知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是建立在前概念的基础上的。当学生的前概念和所学的新概念一致时, 这些“先前的”知识就成为进一步深入理解新概念的坚实基础。因此,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已有的前概念出发, 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建立新旧概念的联系平台, 促进学生去自主探究。如教学《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 在导入时, 我把两个大小一样的两个马铃薯分别放入两杯“水”中 (1号杯装的是水、2号杯装的是浓盐水) 。学生观察到1号杯中的马铃薯沉到杯底, 2号杯中的马铃薯浮在水面。学生在自己的知识经验中只知道马铃薯在水中是下沉的, 那么放在2号杯中的马铃薯为什么是浮的呢?这就能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为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探究氛围。

三、实验探究, 构建科学概念的过程

科学概念建构是一个不断建构和完善的连贯性的过程, 包括知识和能力的同步发展。以概念建构为主线的课堂教学, 展现的是知识的呈现和推荐。因此, 我们的科学探究活动必须建立在围绕科学概念来组织学生的探究活动上。如《用水测量时间》一课, 其科学概念是“在一定装置里, 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 (即流水的等时性) , 人类就是根据这一特性制作水钟来计时”, 但这一概念非常抽象, 不容易建立。怎么办呢?教学时我采取拆分的方法, 即把这个概念分解为三个探究过程并引导学生进行试验探究:学生测量从300毫升水中流完50和10毫升的水需要的时间、测量从250毫升水中流完50毫升的水所需要的时间、测量从300毫升水中滴完10毫升的水所需的时间。这样就有了一个思维主线:建立利用流水可以帮助我们“模糊”计时的概念———建立由于水位不同, 流完相同量的水所用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概念———建立用滴水的办法可以减少因水位的变化而对下流速度的影响的概念。通过这样持续的思维活动和探究过程, 学生对于本课所要掌握的科学概念就能深刻理解并掌握。

四、归纳总结, 形成科学概念的认识

在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要引导他们运用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方法, 对感性认识进行加工。如在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时, 为了揭示“振动”这一科学概念, 我在学生观察了琴弦是“来回运动”产生声音, 实验探究了橡皮筋是“来回运动”、钢尺是“上下运动”、队鼓是“上下运动”而产生声音, 在此基础上及时引导学生讨论:通过以上实验, 你发现物体发声有什么特点?学生得出:物体在外力作用下, 重复地做往返运动;从而得出:一个物体 (比如音叉、钢尺、橡皮筋、队鼓的鼓面等) 在力的作用下, 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 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五、知识迁移, 强化科学概念的形成

只有通过运用, 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科学概念, 同时, 也才能让教师了解学生对于概念的掌握情况, 以便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以纠正、完善和深化学生对于科学概念的理解。如在教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光的反射》一课时, 在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掌握了“光的反射”科学概念后,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解释“光的反射”在生活中的一些运用, 如“教室里的墙面为什么都涂成白色”、“路灯、台灯为什么要加装灯罩”;在学习了《光是怎样传播的》, 利用课外时间, 我组织学生做有趣的“小孔成像”的实验, 从而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光是沿直线传播”这一科学概念。可见, 把学生新学到的科学概念迁移到生活中来, 既巩固了学生新的科学概念, 又提高了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篇14:《上天的蚂蚁》教学设计

《上天的蚂蚁》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该单元以“努力”为主题展开。《上天的蚂蚁》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故事通过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告诉孩子们只有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文章短小紧凑,但故事性强,且情节通过对话展开,浅显易懂,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教学目标

1.认识“只要脚踏实地去做,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的道理。

2.通过朗读、交流、讨论,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引导学生明白困难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自己没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只要我们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并一步一步地去做,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教学重点

认识“只要脚踏实地去做,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的道理。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领悟课文所讲述的道理。

教学模式

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注重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法及学法:

教法:以读促悟法;点拨法;勾画法。

学法:朗读法;勾画圈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上天的蚂蚁》(教师板书课题),课文中的生字宝宝大家都掌握了吗?我们先来闯闯关。

出示课件:第一关:你认识它们吗?(身材魁伟、插入云霄、通天树、充满自信、蚂蚁、鼓励、身强力壮)a、自由读,b、指名读,c、全班齐读。教师及时给读错的孩子正音。

第二关:用动作表示下面词语(摇摇头、俯下身子、仰望、连连告退)。(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我们都是小小表演家,老师奖励大家一颗红星,请把掌声送给自己。

二、整体入手,理清脉络

师:大家把字词都掌握了,不知课文理解得怎么样了?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给课文标出自然段(13自然段)。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指名回答。(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只小小的蚂蚁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从通天树爬到天上的故事。)

三、细读课文,深化感悟

过渡:小小的蚂蚁能从通天树爬到天上去,那这是怎样的一棵树呢?

(一)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出示课件:通天树。

问:这棵树到底有多高?指名回答。(树高是这则童话故事的引子、伏笔,提出来为学习下文做准备。)

出示课件:这棵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齐读这句话)

师:这么高的树,你认为蚂蚁容易爬到天上去,还是巨人更容易爬到天上去呢?指名回答

(二)分角色朗读2—7自然段。(师:旁白,男生:白胡子老爷爷。女生:巨人。)

1.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巨人呢?指名回答(出示课件:巨人,感受巨人的高大。)

2.请同学们再读2—7自然段,要求:用括号标出描写巨人身材的词,用波浪线勾画出巨人说的话。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巨人说的两句话:

“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不行,我爬不上去。”指名读,指导学生用夸张的语气读出巨人的胆小怯懦。

3.看着这棵可以上天的大树,巨人是怎么做的?指名说。

出示课件:(他先抬头仰望,接着摇摇头,然后连连告退,最后跑掉了。(A齐读,B带着动作读。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理解,读中感悟。)

师:表演得真好,老师奖励你们一颗红星,掌声送给大家。

4.此时此刻,你想对巨人说什么?指名回答。

过渡:胆小、怯懦的巨人逃走了,一个充满自信的声音传来,他是谁呢?

(三)分角色朗读8—13自然段。(师:旁白。男生:白胡子老爷爷。女生:蚂蚁。)

1.你能用书上的词形容一下这只小蚂蚁的身材吗?指名回答。(捕捉描写蚂蚁身材的重点词语,完成对蚂蚁外形的把握。体会蚂蚁的很小及自信努力的形象。为后来与巨人的对比打下基础。)

2.请同学们再读8—13自然段,要求:用横线勾画出小蚂蚁说的话。指名回答。

出示课件:蚂蚁说的三句话

“我能爬到天上去!”

“我能行!”

“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去!”

(通过各种形式地朗读,体会小蚂蚁自信、努力的美好品质。)

4.太让人感动了,老师想和大家美美地读一读最后一句话(师生齐读)。请把掌声送给老师和自己。(采用多种读的形式,如自由读、个别读、集体读、范读,把学生从课堂带进文本,加深理解。)

5.此时此刻,你想对小蚂蚁说些什么呢?指名回答。

(四)从身材、语言、动作三方面对比蚂蚁和巨人。出示课件。

师:通过对比,我们知道要想做成一件事,靠的不是身体、体力等物质条件,而是要有坚持不懈的恒心和毅力,在这里老师要送给大家一句格言(出示课件):有志者事竟成。(齐读)

1.同学们,在巨人和蚂蚁当中,你更喜欢谁?为什么?指名回答。

2.让我们再读一遍小蚂蚁说的最后一句话吧!(齐读)

(五)你认为充满自信的小蚂蚁能爬到天上去吗?为什么?指名回答。

练习1:小蚂蚁一定能成功,因为它——。

练习2:在上天路上,即使——,小蚂蚁也不——。

师: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会像巨人那样退缩呢?还是像小蚂蚁那样自信地去战胜困难呢?指名回答。

学习了《上天的蚂蚁》这一课,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像小蚂蚁那样自信的孩子请站起来,让我们一起大声地对困难说“我能行!”“我一定能行!”(师生自信地说。)

其实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自己没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只要我们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并一步一步地去做,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板书:自信+努力=成功。(学生齐读两遍。)

四、突破难点,拓展延伸

(一)小蚂蚁要爬上这棵通天树,路途是多么的艰难和漫长,此时此刻,你想对小蚂蚁说些什么呢?(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回答。)

(二)小蚂蚁真勇敢,他要爬上通天树,去看看天上是什么样子,我们都希望他能成功。让我们鼓励和祝福小蚂蚁吧,请把你想说的话写在日记本上。(写完后互相交流。)

五、读中升华,小结收获

1.让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把这份成功的喜悦送给自信的小蚂蚁。(老师:白胡子爷爷。男生:巨人。女生:小蚂蚁。)

2.小结:孩子们,今天我们交了小蚂蚁这样一个好朋友,它教会了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只要我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就一定能成功。(师指着板书小结。)

六、布置作业

请以《蚂蚁上天旅行记》为题续写这篇课文。

上一篇:2022年顶岗实习日志下一篇:惬意近义词解析及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