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认识乘法》教学教案设计

2024-08-03

小学数学《认识乘法》教学教案设计(精选11篇)

篇1:小学数学《认识乘法》教学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

(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乘法是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的简便形式的创造过程,从中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

能力目标:让学生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在根据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的活动中,培养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教学中,继续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建立乘法的概念,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识别相同加数。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情境引入。

(一)、师生谈话,通过谈话引出游乐场,并出示情景图。师:同学们,10月1日的假期里你们都去哪里玩了?谁来说一说? 师:同学们,有一些小朋友利用假期去了游乐场,他们玩得可开心了,你们想不想去看看?(课件出示游乐场景图)师:游乐场里的小朋友们都在玩哪些娱乐项目?

(二)、师:游乐场里不仅快乐多多,智慧也多多!让我们一起跟随着“小精灵“一起去感受一下。

(点击进入小飞机场景图,并运用小精灵出示问题)

1、出示问题一:一共有多少人坐小飞机?

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坐小飞机?用什么方法计算?可以怎么列式?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引导学生说出因为每架飞机上坐3个人,接着数一数,得出一共有5个3,所以写出3+3+3+3+3=15(人),表示5个3相加。】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算式,你们它的加数有什么特点?(加数都是3),它们的加数都是3,所以说他们的加数相同。(板书:加数相同)

2、师:我们再来看看小精灵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

(点击进入小火车界面,出示问题二:一共有多少人坐小火车?)(1)、圈一圈:我们先来观察一下每一节车厢里坐几个小朋友,(一边数一边出现数字,出示()个6),我们先看看有几个这样的车厢?有几个几?

(2)、师:那求一共有多少人坐小火车谁会解答这个问题?(3)、写一写:6+6+6+6=(4)、数一数:一个一个的数,一共有多少人?(24)(5)、说一说:这个算式也表示几个几相加的和?

(6)、师:观察这个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只有一个加数,加数相同,它们都是连加的算式)【板书:加数相同的加法】

3、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再来看看小火车提出的第三个问题。

(点击进入过山车界面,出现问题:一共有多少人坐过山车?)(1)、师:谁能说说从这个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引导观察每一节车厢里坐2个小朋友】(2)、师:几个几相加的和?数一数。

(3)、学生口述列式:2+2+2+2+2+2+2=14(人)

(4)、观察这个算式的相同加数是几?(相同加数是2)7表示什么?(相同加数2的个数)

(5)、谁能来说说前面两个算式里,相同加数是几,它们相同加数的个数又是几?

小结:像在这样算式,每个加数都一样的,我们把这样的加数叫“相同加数”,把这样的算式叫做“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

二、自主探究,认识乘法。

1、理解几个几相加的意义

(1)、师: 谁能说一说像这样的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说明不用算出结果。学生一边说教师在白板上板书。)(2)、师:你能说说你这个算式里的相同加数是几,它的个数是几吗?

(3)、师:可以表示几个几相加? 2.由困惑引发思考。

师:如果这个游乐场里的火车有20节车厢,求一共有多少人坐过山车?用什么方法计算?几个几相加?想象一下,20个2相加,写起来会怎样?

师:那我们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来表示像这样的加数相同相加算式呢?你能用更简便的方法表示这个加法算式吗?(这里说的算式是:2+2+2+2+2+2+2=14)

师:先让学生动脑想一想,同桌互相交流交流,然后教师指名说一说。(对于合理的方法给予鼓励)如学生能写出乘法算式6×2或2×6,教师给予鼓励表扬:你真了不起,和数学家们想的一样,数学家们就是这样表示的。这种新的方法叫乘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

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专家们想出来一种新的方法,它叫做乘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计算方法。(板书:乘法的初步认识)

3.揭示课题,顺学而导(了解乘法的意义,写出乘法算式和读法教学)师:同学们请看(课件演示)我们把生活中像这样2+2+2+2+2+2=2=14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用乘法表示(板书)(1)、几个2相加?

(2)、7个2相加可以写作7x2,“7”表示什么?(相同加数的个数或是2的个数),“2”表示什么?(相同加数),等于14,“14”表示相同加数的和。(3)、认识“x”号,算式里的这个符号(指着x号)我们叫做乘号(齐读,再写一写乘号,先写左斜再写右斜。),所以算式7×2=14,读作7乘2等于14。(拿起手一边写一边读,写的是写作)【强调:读算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读。】

(4)、也可以写作2×7=14,读作2乘7等于14。(拿起手一边写一边读,写的是写作)

师:同学们这个“X”号和我们学过的哪个符合很像?因为乘法是加法得来的,所以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个有趣的动画。(播放“+”变成“x”的过程)

小结:求多个加数相同的加法,用乘法更简便。

5.师: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乘法,你们能把黑板上其他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指名说一说,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算式中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再次强调:像这样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用乘法计算非常简便。(板书:简便)

三、巩固练习,知识扩展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已经学习到了一种新的学习方法,这里老师设计了几个关卡,你们有没有信息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闯关成功?我们先来到第一关看看。

1.先让学生说说题意,知道一共有多少个水果?表示几个几相加?再独立填写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2.先说一说是几个几相加,它的相同加数是几,相同加数的个数师几。【引导学生理解相同加数和它的个数可以互换位置】

课件出示教科书练习九的第1题(小朋友玩翘翘板的情境图):先让学生独立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在组织交流。加法算式可能出现2+2+2+2和4+4,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给予鼓励肯定。让学生体会到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

3.课件出示练习九的第四题(熊猫图):先让学生观察图,说出是几个几,再根据图意填写乘法算式和读法。然后,让同桌互相读一读填写的乘法算式,并互相检查是否全填写正确。4.课件出示判断题: 4+4+4=4×3

()6+6+6+6=6×4

()3+3+3= 3 ×3

()7 +7+5=7×3

()

(学生判断时,让学生说想法,说到3+3+3= 3 ×3时,让学生说一说两个3表示的意思,并说说为什么只能写一个算式?最后一题7 +7+5=7×3 让学生说错的理由,从而明确只有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才能写成乘法算式。)

5.能力提高:能照样子用画一画的方法表示出另一个算式吗? 3×2

5×2

四、反思回顾,总结收获:同学们,这一堂课上的快乐吗?想一想这节课你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你们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相同加数

简便

2+2+2+2+2+2=12

6个2相加

6×2=12

读作:6乘2等于12

4+4+4+4+4=20 3+3+3+3=12

2×6=12

(乘号)

5个4相加

5×4=20 4个3相加

4×3=12

读作:2乘6等于 4×5=20 3×4=12

篇2:小学数学《认识乘法》教学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5、46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方便。

2、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写法,能口答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相同加数 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在我们数学王国里有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那就是“快乐谷”!想去看一看吗?请看大屏幕(电脑出示主题图)。请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些什么?谁来说一说? 生:有摩天轮、过山车、小火车„„ 生:喜欢玩过山车的小朋友一共有12人。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数的、算的。2+2+2+2+2+2=12。(生答师板书算式)

师:你不仅能认真观察,而且还算出了喜欢玩过山车的小朋友一共有12人,真是个有心的孩子,老师非常喜欢你!请坐!别的小朋友呢?你们还知道什么? 生:„„

师:大家的发现可真多!“快乐谷”里不仅快乐多多,而且智慧也多多!就让我们一起跟随“小精灵”去亲自感受一下吧!

二、实践操作,引导探究

师:首先,我们来到了“快乐谷”的第一站──“拼图吧”,这里正在进行有趣的拼图游戏。谁能说说每个小朋友摆出了什么图形? 师:哪位小朋友有勇气第一个告诉我们,他们摆的是什么图形,一共摆了几个?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生:„„

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生答师板书)

师:你真勇敢!请坐!别的小朋友呢,谁还愿意说一说? 生:„„(生答师板书)

师:大家不仅一眼就看出了他们摆的是什么图形,而且还计算出了每个图形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真了不起!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黑板上这些算式!(5+5+5+5=16 14+6=8 10+10+10=30 3+3+3+3+3+3=18 4+1+4+1+4=14„„)2.引导探究。(1)分类。

师:仔细观察,默默地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加法算式。

生:一边的加数都一样,一边的加数都不一样„„

师:“一样”用数学语言说就是“相同”。那这样看来,黑板上这些算式就可以分为两类,是哪两类? 生:„„

师:对!一类是加数不相同的,另一类是加数都相同的。是都相同吗?(引导学生再次观察黑板左边的算式,感知每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

师:在加法算式中,如果每个加数都相同,这个加数我们就叫做相同加数。一起说()

师:你能照样子再编几个这样的式子吗?

师:看一看这道题的相同加数是几?(5)数一数,有几个5?(有4个5)

师: 如果45个7相加,用加法怎么算?你会写吗? 生:7+7+7+7+7……+7=

师:哦,听你说起来好长的算式,说的很辛苦,我们书写也会很辛苦,这么多的7黑板也写不下了,所以我们就用一个省略号来代替。一共要写多少个7?也就是要求多少个7的和?

师:同学们要求4个5,三个10,6个3,45个7相加的和事多少,也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像这样的加法,特别是加数比较多的情况下用加法计算,你觉得怎么样?(太麻烦了)

师:你们想不想学习一种更简单的方法?(想)

师:今天赵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种更简单的方法。乘法(板书)在正式学习乘法之前老师想听听你们对乘法有哪些了解了呢? 师:同学们说的真棒,大家说了很多有关乘法的了解,有些内容是我们今后要学习的,那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师:乘法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减法一样,也有一个运算符号,今天这个新朋友就叫乘号,乘号的写法是左斜右斜“ ×”(教师同时板书)想一想说一说,乘号像什么(像汉语拼音中的 ×)真是善于观察发现的一群孩子,老师这里有个小故事你们想听吗?(介绍乘号)学会怎么书写乘号了,可是怎样写乘法算式呢?

师:看一看这个式子相同加数是几?可以说成几个几相加对吗?那咱们可以把几个几相加写成几乘几,或者几乘几。读作„„

师:会读吗?谁来读?

师:声音真动听,看来学的非常认真。可是老师有问题了,不知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疑问。原来的加法里没有数字几呢?怎么现在写成乘法之后哪来的这个几?

生:这个几是只有几个5相加。

师:哦,谢谢你,原来是这样的啊,那接下来这个加法写成乘法该怎么写? 生答完

师:那谁能说说怎么把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来表示呢? 生:用相同加数乘相同加数的个数

师:说的太棒了,说的这么棒,咱们应该怎么表示一下呢? 师小结:的确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来计算,用相同加数乘个数就可以了。

师:有关乘法的知识还有很多,请同学们打开书到46页,把内容补充完整.师:(订正)这边几个算式为什么都没写呢? 生:因为它们的加数都不相同!

师:对!只有像这样“几个相同的数相加”才可以用乘法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乘法”(板书)。好了,在“拼图吧”里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瞧!小精灵都为我们高兴,露出了欣慰的笑脸!

三、巩固拓展 1.第46页“做──做”。

师:快看!不远处是“荡秋千”,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师:你会列算式吗?请填在书上!(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读一读(说说乘法算式的意义)

3、手势判断

4、填一填

四、全课总结

篇3:“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 经历把同数相加的算式抽象成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在具体的情景中, 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会读、写乘法算式。

2.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解决问题中培养表达能力、推理概括能力以及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感受探索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比较分类, 导入新课

1. 口头列出加法算式。

师:早就听说我们班的孩子个个身手不凡, 今天就让老师见识见识。在一年级的时候, 我们学过加法运算, 如:4+1+3、3+3+3+3, 请同学们也像这样写几个加法算式。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有选择地板书算式:4+4+4、2+3+7、6+6+6。)

2. 给算式分类。

师:观察比较这些算式, 根据加数的特点, 可以把这些算式分为哪几类?

3. 揭题引入。

师:我们发现有一类算式很特殊, 算式中的几个加数都相同。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相同加数相加的简便算法。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编写加法算式,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算式的异同, 发现加法算式可分为一般的加法算式和特殊的加法算式 (即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 两类。在分类中自然导入新课, 为学习新知做好心理准备。

二、引导探索, 学习新知

1. 用加法解决问题, 感知相同的加数。

(1) 课件出示游乐园情景图, 引导学生说说游乐园里有哪些活动。

(2) 引导列式解答。

学生口头回答各种活动项目, 学习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情景图的方法。

观看摩天轮并回答:每个车厢坐了几人?有几个车厢?一共坐了几人?怎样列算式?学生回答后板书加法算式:4+4+4+4+4=20

接着看过山车, 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学生回答后板书加法算式:2+2+2+2+2+2=12

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呢?根据学生回答, 板书加法算式:3+3+3+3=12

(3) 小结:3+3+3+3=12、4+4+4+4+4=20、2+2+2+2+2+2=12这些都是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呈现的情景, 让学生置身于熟悉的“游乐园”中, 引导学生用加法解决问题, 进一步感受相同加数相加, 激发学习兴趣, 为学习乘法的意义做好铺垫。

2. 观察连加算式, 弄清几个几相加。

(1) 观察算式:3+3+3+3=12, 引导学生说一说: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3相加? (板书:4个3相加。)

(2) 同桌交流:4+4+4+4+4=20、2+2+2+2+2+2=12这两个算式, 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几相加?汇报后教师板书:5个4相加;6个2相加。

(3) 小结: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可以说成几个几相加。

3. 感受简算的必要性, 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

师:游乐园里不仅活动项目丰富多彩, 风景也十分美丽, 我们去花圃看看吧?

(1) 课件出示花圃图片:每束花有4朵, 10束花一共有多少朵?让学生列加法算式计算, 使学生感到写加法算式“麻烦”。

(2) 进一步提出:99束花一共有多少朵?让学生列加法算式计算, 使学生感受用加法算式“太麻烦”。

师:要写99个4相加, 有什么感觉?看来, 用加法表示99个4相加确实太麻烦了, 有必要用一种新的更加简便的方法来表示。聪明的数学家创造了一种算式, 能用很简洁的方法表示99个4相加, 这样奇妙的方法你们想学吗?

(3) 介绍英国数学家欧德莱创造的“ד号和乘法算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尝试写加法算式中感到困惑, 引发认知冲突, 产生需要“创造”出更简便的算法来求99个4相加的和是多少的迫切愿望。通过介绍乘号和乘法算式, 让学生感受乘法算式的简洁性。

4. 引导写、读乘法算式。

(1) 引导写乘法算式。先看式子3+3+3+3=12, 相同加数是3, 表示4个3相加得12, 写成乘法算式是:4×3=12或3×4=12。引导学生比较“×”号与“+”号的区别。

(2) 练习读乘法算式。4×3=12读作:4乘3等于12;3×4=12读作:3乘4等于12。

5. 自主改写, 沟通加法与乘法的联系。

(1) 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1) 4+4+4+4+4=20→5个4相加得20→5×4=20或4×5=20; (2) 2+2+2+2+2+2=12→6个2相加得12→6×2=12或2×6=12。

(2) 写出乘法算式: (1) 10个4相加→10×4或4×10; (2) 99个4相加→99×4或4×99。

6. 引导归纳乘法的含义。

(1) 观察、比较上面这些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想一想, 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2) 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设计意图: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 从具体到抽象, 引导学生经历“加法算式 (几个几相加) ———乘法算式”的认识过程, 有利于沟通相同加数连加与乘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让学生感悟乘法的含义, 从而理解数学概念。

三、拓展延伸, 巩固新知

2. 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 辨析。

(1) 有位“小马虎”学了乘法后特别得意, 他想, 不就是把加法改为乘法吗?于是, 他把加法算式“4+4”改成乘法算式:4+4=4×4, 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2) “小马虎”又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3+3+3+2=3×4, 你认为对吗?为什么?如果乘法算式是3×4, 那么加法算式怎样写?

4. 联系生活, 延伸知识。

(1) 出示:牛奶外包装图。这是整箱牛奶的外包装, 200ml×24包表示每包200ml, 24包一共有多少毫升, 多简洁啊!

(2) 出示一张稿纸, 让学生说一说, 稿纸右下角标有“20×15=300”表示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组织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改一改、辨一辨、说一说的训练, 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 又能发展思维,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知情共融, 全课总结

篇4:《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并列出相应的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3.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根据具体情境列连加算式。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相同加数及个数的含义。

教具准备:作业纸、黄花图、五角星图、方格图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找找规律涂一涂。想一想,每题分别是几个几个地数。

设计意图:唤起学生原有的跳着数数经验与技能,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二、新授教学

1.今天我们要学习数一数。那么,今天学习的数一数,跟以前学习的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呢?

2.教学黄花图(每行5朵,3行)

(1)请你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朵黄花?

(2)学生展示,教师借机提炼出横着数,竖着数。

(3)写出加法算式。3+3+3+3+3+3=15 5+5+5=15

(4)教师小结:看来,不同的数法,会有不同的加法算式,按不同的角度观察(横着看、竖着看)同一幅图,算式不同,但结果相同。

3.教学五角星图(每行9颗,2行)

(1)你能用加法算式表示你是怎么数的吗?

(2)在板书(9个2相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表达:

9个2相加等于18。

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5个3相加等于15。

(3)用行与列叙述

利用加法算式得出:横着看,每排9个,有2排。

竖着看,每列2个,有9列。

同理,用排和列来表达黄花图。

(4)小结:像这样的方阵。

可以横着看,每排有几个,有这样的几排。

可以竖着看,每列有几个,有这样的几列。

4.教学方格图(每行10格,3行)

(1)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小方格?用算式来表示。

(2)根据算式,猜一猜他是怎么数的?

设计意图:给出不同的情境,要求学生写出相应的算式,通过3个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逐步引导学生简化语言,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

5.大家来表演

(1)请出4个学生,张开手掌。看着他们的手,数一数。写出算式。比比谁写得多。

预设:8个5相加等于40个手指。 4个10相加等于40个手指。

4个2相加等于8只手。 4个1相加等于4双手。

(2)引导学生根据算式说出意思。

(3)小结,同一幅图,因为观察点的不同,所得的算式也会不同。

(4)展开:如果有这样10个小朋友。算一算,共有几只手。咱们全班有几个人,共有几只手?要有几个2相加?如果要算100个人,1000个人共有几只手,用加法算式来表示的话,你认为会怎么样?你有什么感觉?

(5)我们能用一句话,把这个长长的算式,说得清楚明白。数学也有语言,这么长长的一个算式,一定会有一种数学的方法,让它写起来很简单,你知道这是什么办法吗?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活动和开放的问题设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的求异、创新思维。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简洁的好奇心。

三、回顾总结

回想一下,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四、课堂作业

1.24个圆形的排列成不同的方阵图。(12×2、8×3、6×4)

○○○○○○○○○○○○

○○○○○○○○○○○○

横着看,每排_____个,有_____排。算式_________________( )个( )相加等于( )

竖着看,每列_____个,有_____列。算式_________________( )个( )相加等于( )

(1)学生独立练习后校对。

(2)观察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同样是24个圆形,因为排列成了不同的方阵,所以出现了不同的加法算式

篇5:小学数学《认识乘法》教学教案设计

师: 同学们你们都见过公园的小火车吗?每一排都坐两个人,那么一列六节的小火车能做多少人呢?同学们可以把每一排的人数加起来,最后就算出有多少人了,但是我们今天为大家引进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乘法。出示算式:5+8+3和2+2+2.

师:同学们,你们可以找出这两个算式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吗?

师说明:2+2+2这道算式的加数是相同的,那么2就是这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板书)。同学们,数数看是几个2相加?(3个)出示算式:5+5+5+5.

师:这个算式中的加数相同吗?这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是几?几个5相加? 师:同学们,你们可以说出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吗? 教师小结:这些算式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板书)

师设疑:2+2+2是3个2相加,那么4个2相加,怎样列式?5个2呢?50个2、100个2、1000个2相加呢?

师揭示:用加法列式,算式很长。师引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种简便的方法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能使这些很长的算式缩短.这个方法就是我们刚开始说的新方法——乘法(板书)。乘法是指将相同的数加起来的快捷方式。其运算结果称为积。

教师出示教具加号“+”,然后向右旋转成乘号“×”,贴在黑板上。(6)、介绍乘号“×”及其写法。

师:先出示2朵.提问:你们看,这是几艘轮船? 生:(两艘)

师:我们把2艘轮船看成一组。然后再出示2艘,又出示2艘,再出示两艘; 师提问:一共摆了几组轮船? 生:4组

师:那么我们要求一共有多少艘轮船,用什么方法算?怎样列式?(板书:2+2+2+2=8)师:这道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是几? 学生:相同加数是2 师:写乘法算式时先写相同加数“2”,再写乘号“×”。师:数数看这是几个2相加? 生:4个 师:(板书:4个2)乘号后面写“4”,这个4叫做“相同加数的个数”。(板书算式:2×4=8)

师:这个算式怎么读呢?(板书:读作2乘以4)教师带读,再要求学生齐读;

4、巩固含义: 师提问:

(1)2×4里的2在加法算式中叫什么数?相同加数写在乘号的哪一边?(2)这个3怎么得来的?它在加法算式中叫什么数?写在乘号的哪一边?(3)2×3表示几个几相加?

让同学们思考回答,最后给出正确答案,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想象能力。教学3×4=12.

师提问: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机器人?用加法算怎样列式? 板书:3+3+3+3=12。师:这个算式能写成乘法算式吗?写成乘法算式,乘号前面应先写几?乘号后面应写几?板书:3× 4 = 12 师:这个算式表示几个几相加?(板书:4个3)教学4×5=20. 投影出示:

师提问:求一共有多少个长方形?用加法算,怎样列式? 师:请小朋友试一试把这道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板书:□×□=□

师:同学们,你们填写并讨论一下:乘号前面为什么写4?乘号后面为什么写5,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为同学们比较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

师:你们观察比较一下,刚才我们写的三道加法算式和三道乘法算式,讨论下面几个问题:(1)每组里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哪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简便在什么地方?

师小结:通过比较我们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以后我们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要用乘法计算。(板书:求几个相同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课堂练习:(1)、将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3+3+3 4+4+4 5+5+5+5+5(2)、讨论:8+8+8=3×8,对不对?应改怎样改正?(3)、将乘法算式改写成连加算式。3×8 8×3(4)、课前我们讲的50个2、100个2、1000个2,怎样改写成乘法算式。(5)、算式4+6+9,能否改成乘法算式?为什么?

小结:告诉同学们只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才能用乘法计算。

4、作业设计:(1)、看图先写加法算式,再写乘法算式。(2)、把乘法算式与加法算式用线连起来. 3+3+3+3 8×2 9+9+9+9+9 3×4 7+7+7 9×5 8+8 7×3(3)、写出乘法算式,再用圆形纸片摆一摆。

2个4连加; 4个2连加; 3个5连加; 5个3连加。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启发和收获,让同学们之间进行讨论,最后教师总结:

1、凡是在加法算式中,每个加数都相同,就可以把这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篇6:小学数学《认识乘法》教学教案设计

丹凤县竹林关镇张塬小学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设计思想: 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让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开始,结合具体的事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样编排由学生活动中同数相加的计算引出乘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

(2)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认识乘号。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2、过程与方法

(1)在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2)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写出乘法算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五、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六、教法选择:合作探究——交流总结、发现法。

七、学法指导: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

八、教学准备 小棒

九、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摆小棒吗?

(出示小朋友们摆小棒的情景。他们边摆小棒边进行对话:“我会用小棒摆小旗。”“我摆了五棵小树。”“我也会摆。”“我也会。”……)师:你们会摆吗?你们会摆什么呀?(学生踊跃回答。)师:你们会用小棒摆这么多的作品,那咱们也来做一个摆小棒的游戏好吗?(生:好!)师:请你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图案,老师帮你看着时间,看看你在规定的时间里能摆出多少个相同的作品。

(学生操作。)师: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作品? 生1:我摆了3座小房子。生2:我摆了2颗星星。生3:我摆了10个三角形。生4:我摆了4棵小松树。

(二)发现问题,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1、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用不起眼的小棒摆出了这么美丽的作品。那么,请你观察一下你摆了几个作品?一个图案用了几根小棒?你摆的作品一

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呢?你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请你把算式写在作业纸上。

(学生活动)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算式: 6+6+6= 7+7+7+7= 3+3+3+3+3+3+3+3+3+3=

3、师:小朋友们通过摆小棒列出了那么多加法算式,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一样的数。

4、师:对,每个算式中的加数都相同。小朋友们,以前我们学的加法顶多只有三个数相加,今天小朋友们列的加法算式有这么多数加在一起,你们能列出这么长的算式,真了不起。

如果老师给你足够的小棒让你继续摆,你打算摆出多少个?你还能列出算式吗?(生:能)如果你摆了100个作品,你还能列出加法算式吗?(学生:能!)那你想像一下你列的算式会怎么样啊? 生1:算式很长。

生2:本子上都写不下了。

生3:可能写满了黑板也写不完算式。生4:写起来太麻烦了。

5、师:是啊,看来这样的算式写起来还真麻烦。那你们能不能研究一种写起来简便的方法,让很长的连加算式变得简便点呢?例如黑板上同学列的这个10个3相加算式,能不能想个办法让这个算式写起来简单些,或者发明一种新的表示方法来代替这个加法算式呢? 请你们先在小组里讨论讨论,我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想法最简便。

6、(小组讨论,各小组派代表将想法写在黑板上。)(学生汇报并讲明理由)生1:(6+6+6+6+6=)两个3加起来是6,这样就加5个6就可以了。(教师与学生交流评价:比原来的算式简便了)

生2:(9+9+9+3=)这3个3加起来是9,这3个3 加起来也是9,这3个也是9,还剩下一个3。(学生评价)生3:(15+15=)5个3加起来是15,另外那5个3加起来也是15,所以我写15加15。

7、师:刚才这些小朋友都是把几个加数合并起来,列出了一个新的加法算式,这些新的加法算式都要比原来的简短。你们想的很好。

生4:这个加法有10个3加在一起,我就写“10个3相加”。

8、师:你说出了这个算式的意思,用语言表示比写出这个算式要省事多了。你很聪明。

生5:我想用省略号。我语文课上学了省略号,我先在前面写上几个3,中间写上省略号,最后再写几个3。

9、师:你说我写出来好吗?(生:3+3+3+……+3+3=)你能利用语文课上的知识,用一个符号代替那么多3,想的很好。

生6:我想发明一种写字机器,有遥控器,一按按钮就能写出这个算式来。

师:你的想法很大胆,有自己的奇思妙想,敢于想像,善于思考,老师相信以后你一定会有许多的发明创造。

生7:可以用乘法,写5乘6。因为两个3是6,有5个6。

师:你说的有道理,看来你已经了解到了有关乘法的一些知识。你知道的可真多。

师:在这些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最简单? 师:大家同意吗?(生:同意)

10、师: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乘法,对,因为有10个3相加,所以数学家们就在10和3的中间用这样的符号连起来(指“×”)。3就是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3,10就是算式中3的个数。写的时候也可以先写3,再写10。这种表示方法我们把它叫做“乘法”(板书课题),中间这个符号我们把它叫做乘号(板书),读作“乘”。大家看,乘号的样子像什么?(生:像叉号)因为乘法是由加法得来的,乘法就表示几个相同的数相加,所以数学家就把加号一歪,变成了乘号,人们一直在使用它。

11、师:现在,用这样的乘法算式来代替原来的加法,你们有什么感觉? 生1:比原来简单了。

生2:比原来简单多了。要是100个3相加,就写100乘3就可以了。师:是啊,许多相同的数加在一起,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12、读乘法算式 指明学生读算式

师:现在你能把黑板上的其他连加算式写成乘法吗?(生:能。)在你的作业纸上写下几个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并请你把它们改成乘法。(学生练习)

13、认识乘法各部分名称

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可以交换位置来写 再写乘法算式,并说说意思

(三)应用新知,自主练习,解决生活问题

看来小朋友们对乘法的知识掌握得还真不错,你们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挑战练习(课件练习)

师:小朋友们,我们刚才一起玩了摆小棒的游戏,接受了老师的挑战,还认识了乘法,表现得非常出色,现在我们再到公园的别处看看吧。

(课件出示公园中儿童乐园的场景。)师:儿童乐园是小朋友们最喜欢来的地方,大家看,这里有什么好玩的呀?(学生观察回答,有摩天轮、有过山车、有小火车……)你能提一个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学生提问:“过山车上一共有多少人?”“摩天轮上有多少人?”“小火车上一共有多少人?”……)这些问题你们会解决吗?你可以选一个问题把算式写在作业纸上。(学生自主练习,在小组里互相交流。)

(四)小结

1、今天我们到公园去游玩,大家有什么收获啊?

2、练习题可以依据各班具体情况酌情进行加、减训练。

十、教学反思:

1、学生体验不够,我在课中仅仅轻描淡写地说了求几个几用加法计算方便吗?旨在让学生体验乘法的简便。学生有的说乘法方便,有的说加法方便,没有真正体会乘法的简便。如果让学生写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这样在说与写的活动中,学生亲身感受到相同加数连加用加法算式表示确实很麻烦。在教学设计中,能尽量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2、在认识乘法时,我的设计是在学生体验到相同加数连加可以用几个几表示,从而写出乘法算式,可是学生在看到出示的图后,自己就得出了乘法算式。当时我有些措手不及,所以我决定让这个孩子试着说说他是怎么想的,还好,班里的同学你一句他一句,自己就把乘法学会了。从加法到乘法是学生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应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没想到我当时的一个临时决定,不仅能让这位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且效果远比老师直接传授要好。

3、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的问题是:在上课之前应该了解孩子现有的知识水平,也就是备学生,课前预想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提出问题后学生可能的答案,这样可以更好的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另外就是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学生说话准确,完整。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 数学教案 →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2013-03-26 → 手机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石嘴山市第十五小学 李燕玲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

(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乘法是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的简便形式的创造过程,从中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

能力目标:让学生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在根据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的活动中,培养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教学中,继续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建立乘法的概念,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乘法算式。教学难点: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识别相同加数。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情境引入。

1.师生谈话,通过谈话引出游乐场,并出示情景图。同学们,十一放假,假期你们都去哪里玩了?谁来说一说?

同学们,有一些小朋友利用假期去了游乐场,他们玩得可开心了,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好,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出示游乐场景图。

2.同学们,有的小朋友在玩摩天轮,有的小朋友在玩过山车,有的小朋友在玩小火车。我们先来看玩过山车的小朋友:过山车上每两个小朋友坐一个车厢,同学们看(课件演示:用红色的圆圈把过山车上的小朋友两个两个圈起来。)我们一起来两个两个的数一数(师生共数)我们数了几个2?用加法算式怎么表示?板书:2+2+2+2+2+2=12(边板书边问:几个2相加?6个2相加是几位小朋友?)

3.我们再来看玩摩天轮的小朋友:摩天轮上每四个小朋友坐一个吊厢,同学们看(课件演示:用红色的圆圈把摩天轮上的小朋友4个4个圈起来。)我们一起4个4个的数一数(师生共数)我们数了几个4?用加法算式怎么表示?板书:4+4+4+4+4=20(边板书边问:几个4相加?5个4相加是几位小朋友?)

4.我们接着看玩小火车的下朋友:小火车上每三个人坐一个车厢,同学们看(课件演示:用红色的圆圈把小火车上的小朋友3个3个圈起来。)我们一起3个3个的数一数(师生共数)我们数了几个3?用加法算式怎么表示?板书:3+3+3+3=12(边板书边问:

几个3相加?4个3相加是几个人?)

二、自主探究,认识乘法。

1.观察写出的所有算式,启发学生发现相同加数算式的特点。

同学们,真了不起,解决了游乐场中的一些数学问题,请同学们观察我们写出的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会说出不同的意见,如果学生发现不了特点,教师可引导:第一个算式每个加数都是几?第二个算式,第三个算式,每个加数都是几?)教师概括:每个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

小结:像这样算式中,每个加数都一样,都是相同的,我们把这样的加数叫:“相同加数”(板书),像这样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我们可以简单地说成“几个几相加”。2.让学生找一找每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

3.引导学生用几个几来表达相同加数相加的加法算式。

第一个算式,相同加数是谁?有几个2相加?(板书:6个2相加)第二个算式有几个相同加数?(一起数一数)相同加数是谁?那这个算式是几个几相加?(板书:5个4相加)第三个算式是几个几相加?(板书:4个3相加)问:相同加数是几?(我们一起数一数)几个3相加? 4.由困惑引发思考。

引导学生观察6个2相加的算式:同学们,这是6个2相加,如果有100个2,加法算式怎么写?(学生可能说出把100个2加起来)想象一下,100个2相加,写起来会怎样?

那我们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来表示这样的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呢?你能用更简便的方法表示这个加法算式吗?(这里说的算式是:2+2+2+2+2+2=12)动脑想一想,同桌互相交流交流。

学生交流方法,指名板演。(对于合理的方法给予鼓励)如学生能写出乘法算式6×2或2×6,教师给予鼓励表扬:你真了不起,和数学家们想的一样,数学家们就是这样表示的。

如学生说不出,教师直接告诉学生:6个2相加,还可以这样表示:6×2=12(板书)5.揭示课题,顺学而导(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法)

这是一种新的方法,乘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6个2相加我们可以用6×2=12来表示,那这里的6表示什么?2又表示什么?它们和原来的加法算式有什么关系呢?(看着加法算式想一想,说一说)

小结:对,2就是原来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2,6表示有6个2,也就是2的个数,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这个算式就表示6个2相加(教师手指着前面板书的“6个2相加”来说)

谁能向老师这样再来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多指几名同学说一说)6个2相加还可以这样表示:2×6=12 这里的2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谁再来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

小结:这两个算式中的2都表示原来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2,这两个算式中的6都表示相同加数2的个数,有6个2,这两个算式都表示6个2相加(教师手指着前面板书的“6个2相加”来说)

这两个算式中间的符号叫什么?谁知道?(板书:乘号)乘号像什么呢? 小结:乘法和加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乘法就是有这样的加法得来的,所以,数学家们把加号一斜就创造出了一个新的符号——乘号。

乘号怎么读呢?读的时候就读一个字“乘”,这个算式(6×2=12)怎么读呢?谁来试一试?(板书:6乘2等于12)

第二个算式(2×6=12)怎么读呢?谁来试一试?(板书:2乘6等于12)同学们注意:乘号只读一个字“乘”,一起把这两个算式读一遍。同学们看,用乘法来表示这样的加法,感觉怎么样? 小结:对,用乘法来表示这样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非常简便。也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比较简便。

6.鼓励学生把其他几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空间,巩固所学知识。

你能把黑板上其他几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交流学生学习的成果,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算式中的因数表示什么意思?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再次强调:像这样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用乘法计算非常简便。(板书:简便)

三、简单应用,形成能力

同学们,操场上可热闹了,有的同学在玩跷跷板,有的同学在玩荡秋千,我们一起去看看有没有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的问题。

1.课件出示教科书第46页的“做一做(小朋友荡秋千的情境图)”:让学生先说一说图意,明确计算“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荡秋千?”的问题之后,独立填写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自己写的算式和想法。集体订正。

2.课件出示教科书练习九的第1题(小朋友玩翘翘板的情境图):先让学生独立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在组织交流。加法算式可能出现2+2+2+2和4+4,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给予鼓励肯定。让学生体会到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3.课件出示练习九的第四题(熊猫图):先让学生观察图,说出是几个几,再根据图意填写乘法算式和读法。然后,让同桌互相读一读填写的乘法算式,并互相检查是否全填写正确。

4.课件出示判断题: 4+4+4=4×3()6+6+6+6=6×4()3+3+3= 3 ×3()7 +7+5=7×3()

(学生判断时,让学生说想法,说到3+3+3= 3 ×3时,让学生说一说两个3表示的意思,并说说为什么只能写一个算式?最后一题7 +7+5=7×3 让学生说错的理由,从而明确只有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才能写成乘法算式。)

5.能力提高:能照样子用画一画的方法表示出另一个算式吗? 3×2 5×2

四、反思回顾,总结收获:同学们,这一堂课上的快乐吗?想一想这节课你们都学习了

哪些知识?你们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相同加数 简便

2+2+2+2+2+2=12 6个2相加 6×2=12 读作:6乘2等于12 2×6=12 读作:2乘6等于12(乘号)

篇7:小学数学《认识乘法》教学教案设计

杨洋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4页例

2、做一做,练习十五第1~4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除数是接近整十数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列竖式计算。

2、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会用这种方试商法进行有关的笔算。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学会列竖式计算除数是接近整十数两位数的除法。教学难点:学会试商,调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开火车学生口答)

20×4 = 40×6 = 18×4 = 43×5 =

30×6 = 90×5 = 24×3 = 58×2 =

50×5 = 70×3 = 2×25 = 6×25 =

80×4 = 60×7 = 6×14 = 7×24 =

2、竖式计算 280÷70 =

93÷40 =

422÷60 =

3、说一说下面各数接近的整十数。(开火车)21 46 52

二、新课

(一)、教学例2第(1)题。

1、大屏幕出示P84页例2情境图,请学生观察图后说说从图上获得哪些信息,并请学生提出问题。

2、出示问题“一本《作文选》多少元?”。请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解决,并列出算式:84÷21 =(在分析解题思路时,教师引导学生,从公式:总数÷份数=每份数,迁移至:总价÷数量=单价)

(二)、教学试商及竖式。教师谈话:我们学过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现在的除数21不是整十数,怎样来试商呢?

1、学生独立计算。

2、组织交流。

学生有可能用口算答出84除以21商4,甚至没有一个学生把21看做20来试商。此时,应肯定学生正确完成了计算。

教师谈话:要想算84里面有几个21,试商的话既要看十位,又要看个位。这道题中84、21都比较小,同学们一眼就看出商4。如果被除数、除数比较大,不能一眼看出该商几,该怎么办呢?我们来想一想,除数是整十数来试商,是不是会比较方便些。下面咱们就用84÷21来试一下。

3、共同经历试商过程。

请学生说说应把21看作几十来试商。之后,试除……

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知道:用20试除得到的商4称为“初商”。“初商”是否合适,必须进行检验。怎样进行检验呢?(余数要比除数小。)

4、强化练习。

(1)、出示:94÷31 =,让学生在同桌间说一说这道题进行竖式计算时,应该怎样进行试商。在请几个学生起来汇报。

(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进行展示,检验“初商”,全班订正。

5、完成例2下面“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独立做,指几个学生汇报,说说“你是把除数看成什么试商的?”,全班交流订正。

(二)教学例2第(2)题。

1、接着上面的情境图,教师出示第(2)个问题“王老师还有196元,买39元一本的词典,可以买多少本?还剩多少元?”

2、请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解决,并列出算式:196÷39 =(在分析解题思路时,教师引导学生,从公式:总数÷每份数=份数,迁移至:总价÷单价=数量)

(二)、教学试商及竖式。

师:“这道题该如何试商呢,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间讨论一下?”

1、请几个学生进行汇报,全班交流。

2、师生共同在黑板上进行竖式计算。计算中,学生会发现把39看成40进行试商,商4,余数是40,比除数大。教师提问:余数比除数大,说明什么?(商错了,商小了。)那么该把商改成几呢?(5)

教师谈话:想这一道题我们在进行试商时,“初商”不一定合适,这时就要对商进行更改,这一过程我们叫做“调商”,也就是“调整商”。

3、完成例2下面“做一做”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几个学生汇报,说说“你是把除数看成什么试商的?“初商”以后需不需要“调商”,为什么?你是把几调成几?”,全班交流订正。

(三)、小结。

师:“请同学父观察一下,刚才做过的这几题,除数个位上的数分别是几?应该怎样试商?”

根据学生的回答,概括说明:试商时我们用“四舍五入”法求除数的近似数,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进行试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请学生独立填写。填写后,组织交流订正。

2、完成练习十五第2题。大屏幕出示第2题,请学生齐读题目,先在四个小组里说一说每道题的“初商”错了没有,然后再说说准确的商,最后再书中把错误的更正过来。

3、完成练习十五第3、5题。

4、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机动)。

四、总结。

篇8:小学数学《认识乘法》教学教案设计

钱老师设计的这节课在形式上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更无“花架子”可言, 课堂环节也不多, 大致环节为: (1) 通过数数活动, 积累几个几个数的活动经验。 (2) 通过青蛙跳格子, 引出乘法。 (3) 结合“儿童乐园”情境, 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 (4) 介绍乘号的由来。 (5) 练习巩固, 及时反馈。 (6) 走进生活, 深化理解。

对比钱老师设计的这节课, 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 我感悟到:有效的数学课, 起码学生要做到“有效地思考, 有效地学习, 有效地发展”。因此, 要设计一节有效的数学课, 应先注意以下几个不等式。

一、高涨的热情≠有效的思考

以前, 我认为课堂上尽量利用如课件、故事、比赛等形式把学生参与的热情调动起来, 这节课就会有效。现在觉得不然, 虽然学生情绪上热情高涨, 但是如果他们没有用心思考, 只是停留在肤浅层次的人云亦云或是哗然一片, 这课也不算有效。钱老师的这节课就没有太华丽的形式, 但他每个环节都在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正如钱老师所主张的:有效的数学课堂, 学生总是有机会思考, 课堂总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二、丰富的内容≠有效的学习

“课堂容量大, 内容要丰富”, 这是从前我对有效课堂的理解, 但实践中学生往往是吃多了嚼不烂。看了钱老师的课堂, 容量并不大, 内容涉及也不多, 只是拓展了“乘号的由来”, 而学生的收获是很大的, 对乘法意义的来龙去脉很清晰, 对乘法的意义理解得很透彻,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数学思想方法。这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亦如钱老师所倡导的:不仅需要在知识学习上走得快, 更需要在人生道路上走得远。“让人走得远”的教学不把传授系统知识视为教学的本质, 而是创造条件, 让人在知识探究中产生自己的思想、体验和理解。

三、大量的训练≠有效的发展

篇9:《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1.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与加法的联系。

2.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与加法的联系。

2.正确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准备】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到游乐园玩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游乐园玩!

二、自主探究

1.投影出示主题图。

仔细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小火车有几节车厢,每个车厢坐几人?你能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人坐小火车吗?谁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算一算玩过山车的和玩摩天轮的分别是多少人?

2.教学例1(出示主题图):看,有几个小朋友另寻新玩法,他们正用小棒摆着各种图案,他们摆了几个什么图案呢?

3.引导学生列加法算式。

要摆出这些漂亮的图案,分别需要多少根小棒呢?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0+10+10=30、5+5+5+5=20、3+3+3+3+3+3=18、16+4=20

4.引导发现。从这些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5.小结:揭示乘法含义,板书课题。

引导写出乘法算式,教学读法。

6.完成64页做一做:有几组小朋友?每组有几个?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玩荡秋千?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7.出示例2图,你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一共有几个气球?)

(1)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不同的算式吗?

(2)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请大家看书第47页例2,看后,把你了解到的信息汇报给大家听。

(3)谁能用刚才学到的知识说一说10×3=30、5×4=20、6×3=18这些算式中的因数和积分别是哪个数?

8.教学例3(课件出示主题图):

(1)学生小组合作根据主题图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学生汇报,师板书算式。)

(2)大家比较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想法?(a:这两个算式都对;b:加法麻烦,乘法简单。)

三、巩固测评

1.完成教材48页第1、2、3、4题,集体订正。

2.同桌合作摆小棒,根据自己摆出的图形列加法或乘法算式,并说出理由。

四、作业

教材48页8、9题。

五、小结,引导学生总结

1.加数相同的加法可用乘法表示。

2.乘号两边的数叫因数,等号后边的数叫积。

3.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说明:《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44页~49页内容。本设计是依据《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教学理念,结合本校教学改革实际设计的。设计中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思路。

篇10:小学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1、实践操作,初步感知

教学片段:

师:课件出示花,2朵2朵逐次出现。要求学生动手操作。

生:用手中的棋子摆一摆。

师:6个棋子,2个2个摆,要摆几次?摆了几个几?

生:需要摆3次,摆了3个2。

师:还可以怎样摆?

生:3个3个摆,摆2次。

反思: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创设了一个动手操作的情境,使学生初步感知存在相同加数的数学问题,并在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类,帮助学生在“做”中循序渐进地参与“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几个几”等数学知识的“再创造”活动,体验乘法的发生、发展、形成的动态过程,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做好铺垫。

2、引导探究,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片段:

师:出示狮子头。几个2相加?

生:6个2相加。

师:请把连加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生:写乘法算式。

师:拍手游戏,我拍了几次?

生:写乘法算式。

师:3×2怎样拍手?

生:上台拍手。

反思:教学不是一种告诉,而是要让学生在实践,体验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出现了乘法这种新的运算方法时,教师先让学生尝试写乘法算式,然后再让他们讨论、交流,怎么从加法算式改写乘法算式,从中让他们体会乘法的意义。再以不同形式的练习来让学生了解乘法的意义,最后让学生用上台拍手来表示乘法的练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思维来理解乘法的意义。

值得审视的问题:

1、扶得多,学生自主不够。

教学片段:

师:从2开始,2个2个数到10。

生:数数。

师:从3开始,3个3个数到18。

……

反思: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主动不够,倒不如设计一个“游乐园”,小朋友在玩小火车、摩天轮……,让学生自己说出有多少人在玩,师问:你是怎么数的?学生可能会说我是2个2个地数,3个3个地数……这样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知相同加数相加的情况,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存在,变被动为主动。

2、乘法优越性,学生体验不够

教学片段:

师:把3+3+3+3+3+3+3=21改写成2个乘法算式。

生:写乘法算式。

师:比较两种算式,哪种比较好?

篇11:小学数学《认识乘法》教学教案设计

设计者:明 莉

第一部分:教学目标设计 课程标准要求:

知识技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数学思考: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问题解决: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情感态度: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课标解读:“结合具体情境” 要求给小学生提供大量的具体素材,让学生对这些素材的进行分析比较,获取感性认识。行为动词“体会”是指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主动认识或验证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核心词“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在这里指乘法的意义。由此看来课标对这部分知识的要求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要求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索空间和思考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去讨论,去研究,去分析、去比较,然后通过充分的交流,体会乘法的意义,理解几个几,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第二个层次就是根据乘法的意义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材简析: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

(一)》中的内容,本节课是一节起始课,也是一节概念课。乘法的意义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知识,在整套教材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部分教材结合具体的活动,使学生明白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进行计算,并且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因为低年级学生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因此,教材以学生喜欢的游乐园场景为主题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直观教学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法运算。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加法,知道了求几部分的和用加法计算,并能正确列出加法算式,这为学习乘法意义奠定了基础,同时对帮助学生理解乘 法的意义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大部分学生假期在家长的帮助下,对乘法计算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有多数学生甚至会背乘法口诀,但对乘法的意义、乘法与加法的关系学生不了解。因此,如何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亲身感受乘法的简洁,是建立起乘法概念的关键。同时班里还有一部分学生虽在学习前对乘法有了一些认识,但缺少系统的学习,还有一部分学生从未接触过乘法算式。因此在课堂上既要照顾有乘法基础的孩子的发展,又要照照顾无基础的孩子的初步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2、过程性目标:

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

下面的教学活动(模式)设计,主要借鉴的是“讨论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结构是:导入新课——通过情景活动讨论发现提出问题、初学新知──通过讨论和探讨新知识及其规律,掌握和解决数学问题、巩固新知──由学生讨论巩固知识的方法,选定习题进行练习、总结学习方法——讨论总结学习方法和教学规律,我借鉴这种教学模式的意图是:通过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激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进而讨论解决问题,充分体现 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乘法知识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去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直至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学习的方向,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由于是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共同的提高;由于是由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提高了教学的整体效益。

第二部分: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1、口算。2+3+5=

3+3=

5+5+5=

2+2+2+2=

2、看图列加法算式。

()+()+()=()

3、出示情境图。

同学们都喜欢到游乐场参加各种游乐活动吧!(出示第46页场景图),请你仔细观察都有哪些游乐项目?各种游乐活动各有多少人玩?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设计意图:先复习相同数(不同数)相加,让学生通过“列加法算式”体悟遇到这种情况用加法真的很麻烦,学生有了这种体悟后,引导他们去想更好办法,就有了很大激情、动力。为引出乘法做铺垫,然后用生动有趣的公园的一角为背景引出乘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求知欲。)

二、讨论交流、探索新知(一)学习例1。

1、摆图形游戏。请拿出准备好的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如小伞、小树、小房子、五角星等等,想摆什么就摆什么。

2、小组交流操作过程,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用了多少根小棒。

3、请各组把每个加数都相同的等式写在黑板上。(设计意图:摆小棒是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操作活动,教师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创设了公园里小朋友们做摆小棒游戏的情境,引出“你们会用小棒摆什么?”,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愿望,为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的先前经验而设计了恰当的学习活动。)

板书课题:乘法

4、初学理解。

(1)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等式,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2)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外,还可以用另一种方法——乘法表示。(3)以3+3+3+3+3=15为例学习乘法算式的写法、读法。数一数这个连加算式有()个3。

求5个3连加的和是我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作5×3=15,算式中的“×”叫做乘号。乘号与加号、减号一样,都是一种运算符号。读作:五乘三等于十五。也可以写作3×5=15.这个算式怎样读?

设计意图:在摆摆说说中让学生体会乘法的含义,以及与加法的联系,直观而形象。你能把黑板上的其他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吗? 6+6+6+6=

2+2+2+2+2+2+2=(二)学习例2。

1、一个一个地出示气球图:1个5、2个5、3个5,要求3个5是多少?

2、用加法算式怎样列式?用乘法怎样写?怎样列3个5是多少?

5×3=5或3×5=15,在这两个乘法算式中,3和5叫乘数,15叫做它们的积。(设计意图:本环节从解决游乐园情境中提出的问题入手,层层深入地展开探究,设计自主观察、小组合作、比较分析、讨论交流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突出了乘法意义的本质,促使学生对乘法意义的认识逐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结合对乘法的理解,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在乘法算式的基础上直接学习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三、巩固练习、应用新知

第48页做一做。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交流。写出乘法算式。

3个2相加

5个4相加

3和4相乘

(设计意图:练习题的设计形式多样层层深入,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全员参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法的意义,深化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联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体会乘法的简洁性和学习乘法的价值,都在本节课上有所收获。)

四、课堂小结、总结反思

今天我们游玩了游乐园,你们开心吗?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谈收获让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忆、梳理、反思和质疑,再次展示自已的所学所得,加深对新知的理解。促进知识建构,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实现知情共融,并学会正确评价自己、评价别人,这对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三部分:教学评价设计(思想)

1、学习过程评价

自评、小组评判为主,随时进行,教师点拨:关注的是学生的情绪、交往、思维状态——当学习出现小问题时,迅速判断原因,及时指导;当学习出现思维障碍时,要特别注意,可能需要补充知识(搭脚手架)或调整学习方式。

2、学习结果的评价

目标达成度:教师设计检测题目与要求。

学生总结学习收获:获得的知识、技能与思想,学习方式的变化等。

3、课外学习

作业:课内解决,不留作业。

拓展学习:关注个别差异,课堂学习的巩固(基础性目标——保底)、课堂学习的应用(发展性目标——提升)。

附: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加法:3+3+3+3+3=15 乘法:3×5=15

读作:3乘5等于15

5×3=15

读作:5乘3等于15

上一篇:身边的优秀教师演讲稿下一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