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

2024-08-04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共6篇)

篇1: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

为贯彻落实市委《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决定》精神,进一步统筹我县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促进我县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促进“区城同建”战略的实施,按照县委中心秘书处的通知要求,就我县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一、我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成效初显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发展良好势头”为主题,以加快东部产业转移建设为主线,全面实施工业强县的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国民经济步入加快发展新时期,小康社会迈入全面建设新阶段,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1.经济发展加快提速。“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快速发展,实施工业突破成效凸显。今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亿元,比上年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增长**%;财政收入**亿元,增长**%。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创“十一五”新高。

2.城镇化建设取得新成效。“十一五”期间,我县县城功能逐步完善,辐射带动能力增强。通过“区城同建”的战略建设,把县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与我县城区整体规划相结合,有力的促

进了城区的带动作用。并完善了中心村镇建设规划等编制工作,使城乡一体化工作取得新进展。

3.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的立体交通网络。随着我县多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的陆续竣工,进一步改善了我县城乡一体化硬件环境。

二、我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主要制约因素 目前,我县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不健全。一是规划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基层规划管理力量薄弱。二是各项规划衔接不够。城市建设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衔接不够,没能做到“三规合一”。三是村镇规划仍需进一步完善。

2、产业对城乡一体化的支撑乏力。一是工业总量偏小,其中重点产业所占的比重仍偏低,小城镇缺乏产业支撑。二是农业产业化推进不快,传统农业比重偏高,特色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民增收渠道狭窄。三是城镇服务业发展不快,服务业发展氛围不够浓厚。

3、城镇化总体水平低。2010年,我县城镇化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小城镇,甚至包括县城城区的建设水平,仍然停留在90年代末期的水平。

4、城乡基础设施差别凸显。长期受二元体制政策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和覆盖不够。投入不足导致农村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落后。

5、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差距较大。土地、户籍、就业、住房、社保等政策制度差异大,制约了城乡统筹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等相对落后,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较低,城乡二元结构难以在短期内根本改变。

6、城乡一体化的认识有待提高。还有部分干部对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认识不足,概念不清,存在畏难情绪,缺乏驾驭工作的知识和能力。群众普遍存在 “恋土情结”和“小农意识”,农民“脱农入城”的动力不足,中小型非公企业自主创新和产业化生产的愿望也不强烈。

三、我县“十二五”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巩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当前的形势和任务使我们看到,我县目前只是处在城镇化初期、城乡一体化建设起步阶段,“十二五”是我县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共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我们要充分认识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加速崛起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统筹城乡发展这不仅是一个经济、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互动、工农互促,富裕农民、减少农民,建设和谐容县的必然选择。要实现我县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突破,还必须认清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作坚持不懈地努力。

(一)围绕以工促农,调整产业结构,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持

推进城乡一体化,首先需要什么?从成都的发展经验来看,大量资金的前期投入是确保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因素。而我县目前的财政情况仍停留在“吃饭财政”的阶段,无法提供足够的资金

保障一体化建设的进程。因此,我县除了要加大项目整合力度,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之外,还必须苦练内功,切实提高县域经济实力。

围绕以工促农,大力发展二三产业,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壮大经济总量,才能形成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强大动力,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持。首先,要做大做强工业。一是坚持以工业突破为主线,坚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进一步做大做强电子信息等五大支柱产业,要围绕支柱产业做文章,通过外引强企,内扶优企的政策导向,结合“区城同建”的发展理念加速工业向园区集中,目的明确的培育园区的龙头企业,并围绕龙头企业打造上下游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构建起以五大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努力实现我县“十二五”工业大跨越,大力提升第二产业比例,提高园区工业集中率。二是抓住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契机,加速发展县域工业。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首先要制定好详尽且有指导意义的发展规划,要把县城及乡镇中心区的建设规划、土地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制定全面的发展总规。要创新机制、整合资源、优化环境,明确布局,强化城乡产业分工与合作,力避恶性竞争,做到全县一盘棋。要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园区经济和特色经济,突出发展资源型、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精深加工型等优势工业产业。三是充分挖掘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核心的服务业。要从旅游规划开始抓,切实抓好旅游景点的改造、提升和开发。突出我县旅游资源的文化底蕴、历史积淀和特色风光的宣传,推动风光旅游、人文旅游和休闲养生旅游一体化发展,加快各大旅游品牌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包装和宣传推广工作,着力将我县打造成为我国东南部旅游产业集聚区,创造全国旅游新亮点,并围绕旅游业的发展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大幅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二)突出以城带乡,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构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载体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非常丰富,拥有许多表现形式,但解决城乡统筹,消除二元化结构的关键问题在于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地区的延伸和覆盖,通过以城带乡的模式,进一步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这是统筹城乡发展模式的有效载体。通过逐步完善农村地区的交通、供电、饮水、排水、水利、环保等基础设施,改善农村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城乡面貌的统一,缩小城乡硬件差距。一是要加快中心城镇的建设。我县共有10个乡镇,南北片乡镇的距离较远。因此,要着重加快南部和北部的中心乡镇建设,做好各乡镇中心镇域的控制性详规,做好产业分工,推进小型企业向乡镇工业集中区集聚,从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要积极推进镇域经济中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做好路、电、通信、照明、给排水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二是积极争取中央、区财政的支持,利用西部大开发、泛北部湾经济圈和全国试点城镇建设机遇,大力争取外部资金对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帮扶,让更多的农民进城,加速推进城镇化,扩大消费、拉动投资、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民向城镇集聚。

(三)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升统筹城乡软实力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十二五”时期,我县应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农业产业化为主线,以发展特色农产品为重点,以农产品加工业为核心,着力延伸产业链条,带动农业转型。通过推进农业现代化,抢抓发展机遇,加快实现我县农业产业的跨越式提升。一是要大力扶持本土特色农业企业发展,抓好示范基地和专业合作组织建设,通过以点带面的作用,推进农业企业化。二是重点抓好一批特色农

产品基地建设,进一步打响我县众多特色的农产品品牌。三是加快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引进和扶持工作,推动农产品工业化进程,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四是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实施“猪—沼—果—灯—鱼”等多种生态农业模式。五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继续推进农村“一事一议”工作,加快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步伐,力争让新农村建设在十二五期间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村面貌得到大幅度改善,从而提升农村综合软实力,夯实统筹城乡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

(四)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努力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十二五”期间,要努力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就应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探索建立有利于农民进城的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我县学校、医院和廉租房建设,推动教育等资源向进城农民开放,让农民进得来、留得住。一是以民生工程为抓手,从教育、卫生领域先行试点,逐步探索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子女入学、医疗卫生等社会服务体系。优化教育卫生资源配臵,吸引大批农民进城。继续推动广播电视和互联网、农家书屋向农村覆盖。二是改善农村社会保障。理顺关系,提标扩面,扎实推广新农合等各项保险。在保障农民权益的前提下,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采取多种方式,有序引导更多农民进城,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逐步过渡到城镇居民。三是要立足农村,加大土地综合整治力度,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农村土地产权改革,推动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四是搞好农民就业引导服务。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市场,破除农民就业门槛限制。整合培训资源,大力培育新型农民,不断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提升就业水平。

篇2: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xx镇位于x县东北部,x省x县和x省x市。全镇总面积x平方公里,现有人口x万人,圩镇人口x万人,有x个行政村、x个居委会、x个良种场社区管理委员会,村小组x个,总户数x户,耕地x亩,林地x亩。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x亿元,增长x%;实现工业增加值x亿元,增长x%;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亿元,增长x%;农民人均纯收入达x元,增长x%;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x亿元。

1、经济实力不断攀升。2011年,我镇农业总产值x亿元,其中生产粮食x万吨,蔬菜产量x万吨,生猪饲养量x万头,家禽年饲养量x万羽。工业生产总值x亿元,拥有工业企业x家,实现工业增加值x亿元,比上年增长x%。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x亿,比上年增长x%。城乡集贸市场x个,年成交额x亿元。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x亿元,比上年增长x%;各项贷款余额x亿元,比上年增长x%。

2、基础设施日趋完善。2011年,我镇积极实施圩镇美化、亮化、洁化“五个一”工程,投入x多万元完成亮化一条街项目,投入x多万元完善农民体育广场项目和清理部分街道下水道,圩镇面貌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今年以来,我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修复水陂x座,投入资金达x余万元;道路硬化投入x余万元,硬化道路x余公里,填铺村组道路路基x多米;桥梁建共投入x万元,修建通组桥梁x座;饮用铺设管道x米,开挖蓄水池、过滤池x个,资金达x万元。全面完成了x个省扶建设点村庄整治任务,在高标准打造点内生态的基础上,按照“分类试点、梯度推进、突出重点”的原则,根据村庄面貌和特色,因地制宜,在建设初期明确好建设思路,充分引导群众发挥好主体作用,最终达到“布局合理、生态文明、管理有序、功能配套、特色明显”的建设要求。

3、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截止到2011年底,我镇有广播电视站1处,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x处,各类文化专业户x户,各类图书室x个,藏书四万余册。有幼儿园x所,中心小学x所,村完小x所,初小x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x%。初中x所,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x%,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达x万元,比上年增长x%。医疗卫生方面,我镇有医疗卫生机构x个,门诊部(所)x个;有床位x张,每万人拥有病床x张。专业卫生人员x名,其中执业医师x人,执业助理医师x人,注册护士x人,乡村医生x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x户、人数x人;医疗救助x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x人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x户、人数x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x人;敬老院1家,床位x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x人。社区服务设施x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x个,社区服务站x个。慈善分会x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x万元。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x万人,参保率x%。x个村的x村民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x%,x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x%。此外,我镇还拥有水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项目省级高新技术产品x个。

(二)、存在的问题

1、农业科技含量低。农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农业科技的竞争,农业的发展自始自终必须依靠科技的进步。目前我镇仍以传统农业为农村主导产业,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现代服务业相对滞后,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农业劳动者科技水平不高,农产品竞争能力不强,对农业科技的重视程度不高,农民仍然不能从农业领域获得收入快速增长的直接动力。

2、建设资金短缺。从今年的重点项目开工情况看,除部分项目建设资金充足外,仍有重点项目建设都受到了资金缺乏的制约。同时,受资金和征地难等因素影响,小城镇建设进展不理想。此外,农村环境治理资金缺乏,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3、经济基础薄弱。镇级财政紧张,村级经济拮据,公益事业难办,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资金缺口较大。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突出。工业经济发展的总量和效益不高,由于无工业园区等产业承接平台,招商引资难,有些大项目、好项目由于各种瓶颈制约落地难。缺用地指标,征地难,贷款难,销路窄等原因,成为镇域内企业扩大再生产,提升企业品位的重要制约因素。

4、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近年来,党委政府虽然已经在各种政策的扶持下对基础设施有了大力的投入和完善,但仍然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要求,也成为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障碍。虽然我镇涉农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在路网质量以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上仍然相对滞后。如我镇圩镇通往xx村路面段坑洼,严重影响群众生活及圩镇经济发展;庄下村古下桥、背村桥,由于载重能力有限,不能满足村民生产生活需要,车辆常年行驶桥面,导致桥基损坏,现已成危桥,严重影响x、xx多村民的出行安全;x村、x村两村农田x多亩,因河堤兴建时间较早,河座加高,部分河堤坍塌,每年到涨水期,河水过堤浸没良田。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直接影响了群众生活安全及增产增收。

(三)、对策和建议

1、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把民生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大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着力解决长江村南坝、杨村电站靠近杨村部分河堤修复工程,x陂河堤加固工程,x村x电站工程,x村古下桥、x桥新建工程、通村通组道路硬化等工程建设;提高农村道路、供电、供水、通信设施抗灾保障能力;积极做好总投资x万元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及新农贸市场的新建工程。二是抓好农村土坯房改造工程,认真做好土坯房改造集中建设点的建设工作,超前谋划,科学规划,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与新农村建设、秀美乡村建设相结合,打造出一批农村建设的示范点。

2、发展农村产业,带动农民致富。农业要增产、农民要增收、农村要繁荣,无疑离不开农业的发展。要积极探索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农业增收范围覆盖广度,把好产业关。重视依靠农业合作社的力量,提高农业增收范围覆盖广度。继续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巩固脐橙这一主导产业,发展生猪、甜玉米等优势产业,挖掘特种西瓜这一特色产业,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益,实现耕地多经化、养殖规模化的农业产业格局。

3、扩大圩镇规模,加强圩镇整治。一是做好圩镇规划,提高城镇发展质量。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充发发挥规划对圩镇建设和发展的引导调控作用,形成比较完善的规划体系;加强新农村建设和村庄整治的指导和管理,积极探索规划管理新机制,确保各类建设按规划实施。二是加大圩镇项目投资力度,努力扩大集镇规模。加快圩镇建设,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为切入点,抓好给水排水、道路硬化和环卫设施的配套建设,努力扩大圩镇建设规模。三是加强圩镇整治,美化圩镇环境。通过不断整治,规范好圩镇摊商业主的经营秩序,增强圩镇的“筑巢引凤”、“引农建镇”的功能,做好圩镇市场开发,从而提高管理收入来完善圩镇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同时加大对圩镇居民维护卫生和秩序的监督力度,使居民尽快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打造一个交通便利、功能齐全、环境优美、辐射面广的商贸中心集镇。

篇3: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

在这方面, 宁夏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取得了一些成效。如:围绕宁夏沿黄城市群战略实施, 先后开通了10条沿黄城际公交;加快农村客运发展, 目前全区行政村通客车率已达到97.5%;一些市县政府积极推动城市公交向农村延伸, 将原有的农村客运班线改造为城市公交, 优化城乡客运线网, 统筹各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 等等。

三个矛盾

随着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工作的不断推进, 城市公交逐步向农村延伸, 农村客运在城市中也发挥和取代了城市公交的部分功能、作用, 两种运输方式趋同发展, 早已打破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地方性道路运输条例有关城市公交、农村客运的界线。

但由于在推动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中, 都是行政命令在前, 法规和标准严重滞后, 再加上城乡“二元分割”长期作用, 在推进的过程中, 面临以下突出矛盾:

一是定性不一。城市公交定性为公益属性, 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范围, 但农村客运仍定性为经营属性, 由运输企业自负盈亏, 自行承担市场风险。

二是扶持政策不一。城市公交在站场建设、资金来源、地方财政补贴、税收等方面享有农村客运所没有的优惠政策, 在燃油补贴方面, 其标准也高于农村客运。运行模式类同的经营者仅仅因为名称不同, 受益大相径庭, 由此引发行业的不公平竞争和不稳定因素。

三是部门监管政策不一。按照公安交警部门有关规定, 城市公交按车厢面积核定乘客, 而班线客运车辆按座位核定乘客。在票价核定、车辆审验、安检、更新、道路通行等方面, 城市公交和班线客运所执行的标准也有较大差别。

以上问题, 也是全国各省市面临的共性问题。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 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目前, 在运营机制、管理机制, 还是配套制度、规范标准, 都还处于摸索阶段。这种先发展、后规范的模式, 如同当年的出租车发展历程, 会造成城乡客运发展的先天不足、后天难以治愈。

四点建议

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 由多部门管理, 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 发展到一定程度, 再作规范和调整, 势必造成很大的浪费。

因此建议, 尽快做好顶层设计, 制定全国统一的法规、标准, 使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有法、有标准可依, 把起步阶段走好, 把基础打扎实。

一是针对现行法规都没有明确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规定的实际, 尽快制定或修改法规, 改变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无法可依的现状, 将其纳入法制化轨道。

二是要明确农村客运具有与城市公交同样的公益属性, 真正将农村客运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范围。

三是要加大对农村客运发展的扶持力度, 对农村客运和城市公交逐步实行统一的财政补贴、税收政策、信贷支持等优惠扶持政策。对偏远农村客运支线, 要采取更优惠的扶持补贴政策, 确保偏远支线开得通、留得住。农村客运站的建设方面, 在政策和资金上也要给予必要的补助, 使公共资源配置向农村倾斜。

篇4: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

1.以优势产业为依托,推进农村工业化

推进城乡一体化,经济发展是基础。龙潭区是工业大区,农业总量小,要加长农业这块“短板”,只有依托城市资源,做大做强工业经济,走工业反哺农业之路,不断提高以工促农的能力。

1.1以“一地四园”建设为重点,全力抓好化工园区建设 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是经省政府批准的省级特色工业园区,与区政府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园区未来发展,将紧紧依托吉化,按照原料路线多元化、产业发展延伸化、产品加工精深化的发展思路,加快完善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为基础,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新能源为特色的化工产业体系,推进化工产业向园区化、集群化、链式化方向发展,持续做大经济总量,增强园区集聚和孵化产业的能力,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夯实基础。重点是建设“一地四园”。“一地”,即国家级碳纤维基地。以吉化碳纤维为核心,主要发展碳纤维原丝、碳丝及其制品,重点实施千吨级碳纤维、千吨级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制品等项目。“四园”即精细化工园、生物化工园、汽车用化学品及三剂工业园和冶金工业园。现已开工建设了创业大厦、总部基地和展览馆,总部基地大厦现已入住企业11户。

1.2积极实施“一线三点”发展战略,加强乡镇工业小区建设 产业的集聚和城乡经济的融合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重点是实施“一线三点”战略,规划建设乡镇工业小区,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优化产业配置。“一线三点”,即沿松花江一线向北发展,在长珲高速公路以南,依托中油吉化和吉林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做大做强化工产业,发展“围化”经济;在金珠乡和大口钦镇、缸窑镇一带,依托建龙钢铁,建设棋盘钢铁产业配套、大口钦耐火材料、缸窑炭素制品等工业园,发展“围钢”经济;在江北乡山湾子一带,依托吉林—深圳精密装备制造产业园和江北机械制造厂,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现全区规模工业企业已达到112户。2009年全区农村工业总收入7302万元,农民人均增收近400元。201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计划实现350亿元,增长36.3%;规模工业增加值实现173亿元,增长49.1%。

2.以“两镇两村”建设为龙头,推进农村城镇化

要想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进程,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实现农村城市化,把农民变成市民或镇民,使农民能够集中居住,把村屯变成社区,使农村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等与城市一致。

2.1立足区情,超前谋划 由于龙潭区的特殊区位,使它成为吉林市工业重心北移的主战场和省级开发区吉林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所在地,随着进区项目日益增多,钢铁园区建设初具规模,涉及江北乡、金珠乡的征占地拆迁日益增多,失地农民日益增多,这给龙潭区的新农村建设既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实行土地整理,实现农地集中、居住集聚、用地集约、效益集显的目标,创造了条件。乌拉街和阿拉底独特的历史和民俗资源,乌拉街强镇建设的入选,也为龙潭区的新农村建设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龙潭区委、区政府从龙潭区的实际出发,积极抢抓机遇,超前谋划,适时启动了以乌拉街强镇、金珠小城镇和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江北农民新村的“两镇两村”建设,推进全区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2.2突破瓶颈,强力推进 无论是进行新农村建设,还是小城镇建设,资金问题是首先必须突破的瓶颈和攻克的难关。龙潭区委、区政府凭着“在职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感,敢想敢试、大手笔迎得大发展的开拓精神,以及政府在资源宏观调控的独特优势,终于打动了投资者,“两镇两村”建设都是先由承建单位全额垫资建设。金珠小城镇由吉林市鸿博建安公司承建,仅一期工程九座农民新村项目,就需要资金3.5亿元。江北农民新村由龙潭建筑公司承建,一期工程需要资金3500万元。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建设项目也由龙潭建筑公司承建,包括大门景区和院落区在内的一期工程,需要资金近1000万元。乌拉街强镇建设,现在已与吉林市隆鑫建筑公司达成协议,隆鑫公司先行垫资2亿元进行建设。

目前,龙潭区“两镇两村”建设正在按规划顺利展开。

金珠小城镇一期工程九座农民新村建设工程,已正式命名为“金珠豫园”,已接近主体完工。小区总占地18公顷,建楼61栋,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总户数2851户,可解决6个村13个自然屯近万人的居住问题,可以整理出土地5600亩。项目将于今年8月末全部竣工,10月份農民开始正式入住。按设计,金珠豫园将会成为设施齐全,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吉林市一流的花园式住宅小区,所有回迁农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都可以达到吉林市一流水准。

乌拉街强镇建设的各项规划都已进入论证阶段,今年的重点建设项目都已上报省发改委,而且,参加了中国首届小城镇博览会,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按规划,经过近10年的发展建设,乌拉街将逐步成为吉林市北部中心镇,吉林省民俗旅游基地,吉林省最大的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集散地。规划面积为10平方公里,计划容纳人口7万。届时乌拉街现有人口除去从事特色产业的以外,全部搬进新镇区,实现由农民向镇民的转变,基本实现农村城市化。

江北农民新村坐落于城区,规划总用地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建多层住宅楼24栋,可安置回迁户1780户,人口6240人。一期工程已交付使用,安置回迁的农户179户,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项目建成后,所有的回迁户可以实现由农民到市民的飞跃式转变。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建设,现在一期工程大门景区和院落区,已投资近1000万元,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今年年底将投入运营,民俗村初具规模。当地农民通过转产转业,大力发展民俗旅游业和劳务经济,足不出户,不离家园就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

3.以产业化经营为方向,推进农业现代化

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以产业为支撑,其中农业既是基础,又是薄弱环节。坚持以产业化为方向,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

3.1积极壮大龙头企业 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2009年,益海嘉里(吉林)粮油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6亿建设的年加工40万吨优质水稻项目、吉林省金乌拉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10万吨绿色水稻加工等一批投资亿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项目先后落户,并建成达产。目前,全区共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12家。2009年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产总额8.7亿元,年销售收入实现了15.2亿元,利税4109万元,带动了11000余农户共同致富,企业用工人数达到了3451人,农户增加收入2575万元,实现了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3.2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以市场为导向,优势产业和产品为基础,依托龙头企业、经纪人、专业大户等,采取农民自办、农村能人领办与农业龙头企业合办等多种形式,探索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在,全区共有各类农民合作社57个,农民合作社的带动作用正在显现:吉林市乾益种植合作社依托永昌米业,带动1000与户农户种植600公顷绿色水稻;乌拉街镇和兴毛葱专业合作社带动420农户种植1120亩毛葱;江密峰镇南沙村食用菌合作社,带动农户260余户种植黑木耳300万袋,年产销黑木耳30万公斤。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在逐渐成为龙潭区农业产业化的新动力。

3.3做强规模农业,做优特色农业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初步形成4大特色生产基地:一是以金乌拉公司、普康农业等公司为龙头,建设和发展了牤牛河水系2000公顷绿色水稻基地,精心打造了吉海、江密峰贡米等绿色有机大米品牌。二是充分发挥红阳饲料、乌拉食品等企业带动作用,建设和发展了10000公顷专特用玉米基地。三是发挥吉热酱菜、乌拉北方等蔬菜加工企业的辐射作用,建设和发展了乌拉街3000公顷无公害蔬菜基地;四是以永福公司和九江潮为龙头,建设和发展了种鸡、蛋鸡和肉鸡养殖基地。今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近3万公顷,其中,优质水稻播种面积10444公顷,优质专用玉米播种面积13198公顷;棚膜蔬菜生产计划达到3万亩。

4.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4.1创新领导机制 2008年末,抽调精兵强将在全省率先设立了职能相对独立的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而且为确保新农办在新农村建设中总调度职能的发挥,由主管农业工作的副区长任主任,并且拨付专款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配备了车辆和电脑等办公设备。今年在农村工作考核指标中,加大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权重,在农口工作中所占比重最大,一家独占40%,其他农业、林业、水利、农机、畜牧等占60%,从而从机制上确保了各乡镇街必须把新农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事实证明,新农办职能的充分发挥是加强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坚强保障。

4.2创新工作机制 区委区政府各部门积极将职能向农村延伸,创建了“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焦、资源整合”的工作机制,基本形成了橫向联动、纵向互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特别是在农村环境整治方面,初步建立起了长效机制。在全区6个乡镇都建立起了综合执法大队,配备专门执法车辆,负责镇容镇貌管理和村容村貌监督工作;组建了乡镇环境卫生管理所,配备人员、车辆和工具,负责本区域环境卫生日常保洁、环卫设施设备维护和垃圾转运等工作。同时,在各行政村设立环境卫生管理站,由村民委员会成员负责全村的卫生监督和管理,初步建立起了 “户集、村收、镇运”的三级保洁管理体系和动态保洁机制。

4.3创新投入机制 在坚持新农村建设投入政府为主导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起了企业投入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进行了拓宽新农村建设融资渠道的尝试。缸窑镇蛤什蚂村的新农村建设,永福集团先后投入600余万元,九座农民新村、阿拉底民俗村、乌拉街强镇建设等工程,都得到了企业大力支持。

2006年以来,全区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5.74亿元,其中区本级财政投入3750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全区改造农村泥草房2580户,新建农村水泥路1049公里,建排水管线3400延长米,修建边沟34.6万延长米;硬覆盖213万平方米;改水14541户,建沼气池716户,生态卫生厕所990座, 安装路灯609盏。全区农村基本实现了房屋砖瓦化、道路水泥化、村屯道路绿化美化、环境净化,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还实现了路灯亮话、主街围栏一体化。农村社会事业协调发展。2 0家乡镇卫生院全部完成改造任务,建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166个,建农民书屋97个,建文化广场8个,安装健身器材130套件。农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农村计划生育率达到了97%,五保老人供养率达到了10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口做到了应保尽保。无论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都能已接近或达到城里人的标准。

龙潭区的城乡一体化还刚刚起步,与其他市州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面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统筹城乡发展任务更加艰巨。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学习借鉴各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全面加快龙潭区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篇5: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

区委:

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既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更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如何将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推进我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区政协经济委于今年3—6月,组织部分市、区政协委员和区级相关部门对此进行了专题调研,先后召开了区级相关部门和部分乡镇、街道负责人座谈会,听取了来自方方面面的意见建议。同时,还组织部分调研组成员赴广东、江苏等发达地区进行了考察学习。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现有的基础和条件

我区经过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直辖10余年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明显增强,初步具备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8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3.48亿元,比2001年增长2.3倍,人均达到2.5万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位居全市第6位;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3.5亿元,比2001年增长3.2倍,居全市第3位;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27.07亿元,人均1.12万元。经济实力增强为反哺农业、支持农村、调整城乡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2008年公共财政投入我区的“三农”资金达到12.2亿元。

──产业布局日趋合理。近年来,在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地处长、乌江的地理优势,利用三峡移民、西部大开发、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一圈两翼”发展战略等优惠政策,突出发展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支撑、三产繁荣发展的产业格局。随着“一城四片”架构的基本形成,城乡产业分布越来越明晰,特别是李渡、龙桥、白涛三大工业园区的集聚力显著增强,珍溪、龙潭、新妙三个市级中心镇建设加快推进,城市与农村产业分割运行局面逐步被打破,三次产业比重由直辖初的17.7:47.3:39.4调整为2008年的9.8:58.6:31.6。沿江乡镇和街道产业优势逐步显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产业依托更加坚实。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区按照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和70万人口大城市的要求,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到2008年末,城市建成区面积达38.1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55.28万人,全区城镇化率达到53.91%,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龙潭、珍溪、新妙3个市级中心镇,马武、清溪、蔺市、青羊、南沱、石沱、义和等区级重点集镇和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使农村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初步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以重点镇、街为骨干,以交通干道为纽带的辐射带动农村发展的格局。

──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一是城乡交通网络基本形成。渝涪高速路、渝怀铁路、长江一桥、二桥建成通车,使涪陵对外通行条件得到改善。涪武路、涪丰南北路、涪垫路、涪南路、涪水路等改造升级,提升了区内骨干道路通行能力。目前全区公路总里程3648公里,其中:国道41公里,省道469公里,县道456公里,乡道811公里,村道路1871公里。公路密度为每100平方公里124公里。二是通讯实现全覆盖。目前,农村每100户拥有固定电话20台,每100人移动电话45部,广播电视实现了村村通。三是水电基本能够满足农村需要。2008年末,全区共有各类水利工程9994处,提灌站60处,蓄引提灌水能力3.23亿立方米,有效灌面47.75万亩。全区有人饮工程5999处,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率为60.9%,其中自来水覆盖率为38.5%。全区有水电装机容量34.13万千瓦,已完成农网改造251个村,占应改的67.29%,基本实现城乡同网同价。全面实施了富民生态家园工程,2008年末,全区有沼气池4万多口,受益农户4万多户。

──各项社会事业统筹发展。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以农村为重点,加快推进了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和服务的均等化,着力增强各级财政特别是区级财政的普惠性,努力使人人都能享受到良好的公共服务和稳定的社会保障。城乡义务教育、幼儿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农村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育质量有较大改善,幼儿学前三年入学率达到78%,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100%和99.4%,高中入学率达到88%。城乡医疗卫生网络基本形成,乡镇卫生院和50%的村级卫生室已达到了规范化建设标准,有乡村医疗卫生人员1025人,占全区总数的31%。医疗保障不断完善,城镇职工医疗参保率85.26%,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3.96%,就医难、看病贵的情况有所好转。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相继启动实施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农民工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农转非养老保险、三峡移民养老保险、超龄未参保人员养老保险、村四职干部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城乡低保等,初步构建了城乡养老、低保、医保等社会保障线。

──有统筹城乡发展的探索实践和政策支持。一是我区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坚持以产业进入为先驱取得初步成效,美心、金科、南方、桂楼、天木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示范项目效果开始显现,为促进城乡资源有机结合提供了宝贵经验。二是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中央近几年出台的1号文件把“三农”问题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此外,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三峡库区产业发展、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政策深入实施,以及近期出台的国务院3号文件,都为我区加快城乡产业互动提供了诸多先行先试权和优惠政策,为引导和促进我区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三是我区加快扩大开放步伐,抓住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升级机遇,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引导更多东部产业向我区转移,促进了我区产业加快发展。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相比全国其它地方,我区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城市功能作用发挥尚不充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够协调,尤其是城乡二元结构趋势还未得到有效控制,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1、城市规模及辐射带动作用与统筹城乡发展不相适应。我区虽是重庆市区域性中心城市,而且地处长、乌江汇合处,地域优势十分明显,但从目前城市发展现状、城市规模、功能作用、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等,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一是城市规划起点较低,致使城市发展空间过于狭小,限制了城市规模扩大,在项目引进、产业布局、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等方面,面临建设用地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二是城市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不强,社会事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科教、医疗卫生、文化产业、金融服务、信息产业、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等,还难以满足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日益扩大的需求。

2、农村居民增收后劲不足。近年来,虽然我区加大了公共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但由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基础设施差、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等原因,农业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十分突出。与此同时,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比较落后,对农民增收支撑作用不大。因此,不仅农民收入增加难,而且与城市居民收入的差距在扩大。2008年,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358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168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01年3.19:1扩大到2008年3.26:1。

3、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配套政策不健全。一是城乡统筹的财政投入机制不完善,在道路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以及社会保障的投入上重城市轻农村,使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特别是农村公路等级低,晴通雨阻的情况比较突出。二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制度尚未形成,工业挤占农业、城市挤占农村资源的现象依然存在。三是金融对“三农”的服务仍有许多不足,专业银行支工歧农,商业银行重工轻农,农村商业银行功能缺位,统筹城乡发展缺乏强有力的金融支撑体系。四是城乡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不协调,农村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用地紧缺,供需矛盾突出。五是城乡社会保障差距大,农村保障水平太低,覆盖面不广。六是适应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尚未建立,农民进入城镇的“门槛”依然较高。

4、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突出表现在:思想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缺乏诚信意识。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差。技能素养方面,有一技之长的人不多,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打工只能靠卖苦力,严重制约农民增收。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比较突出。

5、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部分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意识不强。习惯于沿袭传统工作思路和行政命令的工作方式,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二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一些农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不强,路子不宽,工作方法不多,在群众“盼富”面前力不从心。三是工作作风不扎实。一些农村干部作风飘浮,服务意识不强,缺乏对农村工作的热情和对农民群众的感情。四是村级集体经济十分薄弱。80%的行政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村级组织难以正常发挥作用。因此,村级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较弱。

6、镇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是经济基础,没有强有力的经济后盾作支撑,城乡一体化发展只是一句空话。全区涉农的24个乡镇、街道,2008年财政收入有7个乡镇、街道过1000万元,有7个乡镇过500万元,其余12个乡镇均在250万元以下,需靠区财政转移支付才能维持正常运转,无法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财力支持。

7、农村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一是农村养殖和农药、化肥面源污染越来越严重,部分地方农民饮水不安全。二是农舍脏、乱、差现象十分突出,垃圾随意堆放和人畜共厕普遍存在。三是自然灾害频发,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最高阶段,但不是城乡一样化,更不是农村城市化,其形态是城市与农村逐步实现结合,以城带乡、以乡补城、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为服务,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协调发展,方式是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推进机制,最终目的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加速城乡融合,使城乡共享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此,结合我区实际,对如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明确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协调发展”的思路,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着力推动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不断提高农村综合发展水平,力争到2020年,把涪陵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社会和谐、政治文明、文化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文明新区。

2、发展目标

根据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考虑到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性,推进一体化发展任务的长期性和工作的艰巨性,计划从2009年到2020年,利用12年时间,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具体实施分三步走:

第一步:至2010年,为规划完善阶段。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完善城乡发展的各项规划,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纲要,明确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任务,修订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继续加快城乡交通、水电、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布局的合理调整,形成城乡联动发展、互促共进的发展框架。

第二步:至2015年,为全面推进阶段。主要任务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健全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全力推进各项规划和措施的实施。加快珍溪、龙潭、新妙三个市级中心镇,蔺市、马武、清溪、青羊、石沱、义和、焦石、南沱等区级重点集镇建设,增强辐射带动功能。

第三步:到2020年,为完善提高阶段。主要任务是巩固发展成果,提升工作水平,对薄弱环节进行集中攻坚,最终实现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劳动和社会保障、社会事业、生态建设和保护的一体化。

3、总体要求

(1)统筹规划,有序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建设任务重。必须树立系统观念,立足现状,统筹规划,重点突破,有序推进,充分利用优势领域的扩散效应带动整个一体化工作的全面发展。

(2)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加快体制创新步伐,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指导,加速推进产业和人口集聚,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动力支持和制度保障。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开发资源,筹集资金,加快建设,使市场牵引力与政府支持力有机结合起来。

(3)城乡联动,协调发展。按照城市化的发展要求,发挥城市和中心集镇的集聚、辐射功能,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按照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双向联动发展。强化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注重提高人的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正确处理好城市与农村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以“四位一体”为框架,着力推进城乡空间规划布局一体化

按照城区、市级中心镇、重点集镇、中心村“四位一体”的总框架思路,坚持规划先行,用城乡一体化的理念统领全区总体发展规划,努力构建层次清晰、功能明确、产业互补、布局合理、设施共享的城乡空间发展形态,形成合理的城镇布局体系和城乡联动发展的生产力布局体系。

1、城镇空间布局规划。形成以城区为中心,沿长江发展主轴,沿乌江、涪南公路、涪杉公路沿线三条发展次轴的总体框架。至2020年,街道办事处约90%人口向城区集中,乡镇约33%人口向城区集中,16%的人口向镇区集中,全区城镇化率达到70%,形成三级城镇体系:

一级:涪陵城区,包括崇义、敦仁、荔枝、江东、江北、李渡、龙桥、白涛8个街道,要积极引导居民向城市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依托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优势,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和城郊观光农业,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二级:包括珍溪、新妙、龙潭3个中心镇。应注重产业立镇,强化特色,加强与中心城区联系,增强对周边城镇及农村的集聚和辐射力。强调工业项目的集中布置,节约利用土地,加强生态建设,防治工业污染,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努力建设成为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的小城市,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三级:包括南沱、焦石、马武、蔺市、清溪、义和、青羊和石沱等8个一般集镇,其中沿江镇要充分利用区位条件,发挥产业优势、交通优势、统筹示范区优势,积极依托镇区的发展,做大做强镇域经济。坪上乡镇,要大力扶持和发展新型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实现城乡联动。后山乡镇要依托资源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业,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2、村落空间布局规划。形成以城市为中心,镇乡为节点,各个中心村、行政村有机结合的结构完善、规模适度、功能合理、配套完善的村镇体系。调整村落布局,积极搞好村镇布局规划,通过科学的规划引导,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要积极发展经济状况、基础设施、交通通讯、自然资源等条件相对优越的行政村,其村民集中居住度沿江地区力争达到30—40%,坪上地区力争达到15—25%。适度发展经济状况、基础设施、自然资源等条件一般,离主要交通干线较远的行政村,村民集中居住度沿江地区力争达到20—30%,坪上地区力争达到10—20%。控制发展后山地区或现有规模较小、基础设施、交通条件较差的行政村,村民集中居住度控制在5—10%左右。对位于风景区核心区、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保护区和地质灾害易发区范围的行政村,保留目前现状,原则上不设新的集中居民点。对现有规模太小、位置偏僻、基础设施差、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行政村,以及位于风景区及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核心区,或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域等特殊控制区内的行政村大力实施高山移民或并入区位、经济条件较好且联系紧密的行政村。

3、空间规划布局的工作思路。一是搞好《涪陵区城乡总体规划》编制。从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大局出发,综合、整合涪陵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以及交通、水利、环保、防灾、社会等专项规划,搭建起国民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的平台。二是搞好各乡镇、街道一体化发展专项规划。通过对镇村空间布局的规划,将城乡统筹视野下的产业发展和城乡空间布局结合起来,进而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高效配置空间资源,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和方向,使镇村经济发展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三是加强工业园区规划编制工作。通过对李渡、白涛、龙桥三大工业园区的科学规划,实现二、三产业的相互牵引,带动一产发展,使工业园区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三)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

围绕区域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调整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聚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向基地和农户辐射,服务业向生产生活靠拢,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间优化配置、合理流动,形成强势工业、城郊农业、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新格局。

1、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促进城乡产业优势互补。按照三级城镇空间发展的规划布局,优化产业发展空间,促进城乡产业优势互补,分工合理,形成特色鲜明、结构互补的区域产业布局。引导8个街道着力发展为大城市建设和工业园区发展配套的都市工业、现代服务业、建筑房地产业、城郊农业和休闲旅游业等,建成现代城市风貌、新型工业化和城乡统筹发展核心区。支持沿江8个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及制造业、运输及商贸流通业,建成农业主导产业基地、小城镇和乡镇企业密集带、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加快10个坪上、后山乡镇农产品加工、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努力建成优质稻及山区特色农业、生态休闲和扶贫开发示范区。

2、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城乡资源有机结合。一是着眼特色农业,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按照“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市场化、经营产业化”的思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坚持以建成重庆市特色农业基地为重点,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加快建成全国规模最大、效益最优的榨菜食品生产基地,重庆市最大的优质丝麻生产加工基地,三峡库区优质畜禽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重庆无公害蔬菜基地。着力培育果品、水产、中药材、烤烟等骨干产品,努力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特色农业产业带。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群体,扶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完善利益联系机制,增强产业带动能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二是促进城市资源与农村资源有机结合。加快美心、金科、南方、桂楼、天木等统筹城乡示范片建设,促进尽早建成,发挥示范效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更多工商资本参与土地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开发,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3、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工业反哺农业。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始终把工业作为立区之本、强区之路,加大工业投入,加快企业培育,加速产业发展,形成门类齐全、轻重工业协调并进的工业体系,使涪陵成为重庆市的新兴工业基地。立足现有优势产业,依托李渡、白涛、龙桥三大工业园区,重点培育食品、医药、机电装备、材料、化纤纺织、化工和电子信息七大产业集群。同时,增强城市工业对农村工业的辐射,积极引导农村生产要素向园区集聚,大力推动为特色工业园区配套和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具有较强就业吸纳能力的中小企业发展,在有条件的乡镇规划建设中小企业发展园或发展带,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培植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乡镇工业支柱企业,加速农村工业化进程,做大、做强镇域经济。

4、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促进产业承接转移。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涪陵要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必须主动投身于对外开放的热潮中,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承接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在开放中提升传统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依托涪陵建设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机遇,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将承接产业转移与推动产业升级结合起来,着力引进龙头企业,完善配套条件,推进产业集群式转移和承接,优化现有产业布局。

5、切实抓好欠发达乡镇经济发展。我区是一个集大农村、大山区为一体的市级贫困区,有不少乡镇经济发展十分落后,80%以上的行政村集体经济一无所有。为此,要采取切实措施,因地制宜地抓好欠发达乡镇产业规划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一是确立主攻方向。突出“特而精”和一村一品,长期坚持,形成特色,扩大规模。二是着力培育产业体系。对当地能够形成规模的特色农副产品,进行加工开发,培育加工龙头企业,形成“公司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体系,闯出一条适合当地情况的产业路子。三是积极开发旅游产业。整合辖区各种资源,探索性发展农业旅游、生态旅游、人文旅游,拓展农民致富渠道。四是加快欠发达村土地承包制度创新改革,推行土地承包权有效流转,让土地使用权逐步向种植能手集中,建立规模化农业生产企业,让农民有稳定的财产性收入来源。

(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着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长期以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重点在城区,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今后基础设施建设应向农村延伸,投资向农村倾斜,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1、加快城乡道路网络建设,努力打造“畅通涪陵”。一是实现城乡交通一体化,着力打造“三大路网”。即在建成涪陵对外大通道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完善骨干公路路网,加快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建设,建成中心城与二圈层、三圈层的直达快速通道,建成布局科学、结构合理、便捷通畅、运行安全的新农村路网。二是打通陆上主通道,全面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全力打通涪陵陆上交通进出大通道,至2012年实现在建铁路、高速公路里程均达到140公里,逐步形成与全国、全市的交通大循环。加快沿江高速涪陵至丰都段、重庆三环高速涪陵李渡至南川双河口段、沿江高速涪陵至南岸段建设,全力推进涪陵北环线、涪陵至武隆高速公路规划建设,实现区域交通快速直达。三是建成区内循环网,加快区内骨干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到2012年基本实现“20分钟城区、40分钟毗邻乡镇、60分钟涪陵”目标,至2020年,实现100%村通达、通畅。四是抓好农村人行便道建设和养护。对那些修建公路困难的村社,采取修人行便道的办法,把村与村、社与社的通道连接起来,方便农村居民出行。五是大力发展农村客运,方便城乡物资流动和生产要素配置。农村客运发展坚持车头向下,面向农村,大力发展农村客运市场,培育李渡、珍溪、南沱、焦石、龙潭、新妙为中心场镇的农村二级客运网络,让农村居民享受到城市公交的服务标准和发展成果,促进城乡之间、乡乡之间的人员和物资流动。至2020年,使符合农村客运通行条件的乡镇村社通车率达到100%。

2、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一是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改善农业灌溉条件。全力推进龙潭水利工程建设,2009年全面完成龙潭水利工程渠系调整及工程建设任务。加快天宝寺水利工程渠系配套建设,2012年前全面完成左干渠三期及万亩以上支渠建设任务,充分发挥水库灌溉效益,促进新农村建设。启动红星水库工程,保障李渡新城用水。努力推进游江河流域大灌区建设,加快项目论证、申报,力争在2010年挤入国家计划盘子。二是推进农村人饮安全建设,构筑农村供水城市化格局。按照“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发展战略,采取“整村(乡)推进”的方式,以城市拓展区、重点集镇、新农村建设推进村(示范村)为重点,切实搞好规划及建设工作,并进一步加强对农村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和水质管理,确保农民群众饮水安全。到2012年,解决全区25万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2020年,全部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

3、加强城乡能源保障设施建设。一是加快农村电网改造步伐。目前全区还有近40%的行政村未实施农网改造,严重影响了当地农民及企业的生产生活。为此,电力部门要加大农网改造力度,力争在近两年内全部改造完成,确保农村用电安全和农民、企业正常生产、生活用电需要。二是通过统筹协调和政策引导,推进天然气管网向城镇周边农村延伸,扩大天然气的服务面。三是继续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小水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形成清洁、经济的农村能源体系。

(五)加强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推进城乡社会服务一体化

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社会稳定。按照共享要求,基本做到城市居民享受到的农村居民也同样享受,确保政府的各项公共服务惠及农村。

1、推进城乡教育均等化。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联动、共同发展”的思路,通过增加教育投入、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实施城乡教育对口支援,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完善助学体系,确保困难学生不失学;整合教育资源,大力推进农村集中办学和城区集团办学以及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等措施,逐步实现城乡教育管理体制、资源融合、救助标准、网络联通、评价体系、师资建设、经费投入七个一体化。到2020年,保证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符合国家标准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全区实现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人均受教育年限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城乡学校的教学条件基本相同,利用信息化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逐步让农村学生享受城市学生同样的优质教育,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城乡社区教育普遍开展,基本构建起城乡终身教育体系,城乡劳动力素质普遍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2、推进城乡卫生服务均等化。以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和加快综合性、专业性医院建设为重点,建立完善医疗救治、疾病防控、卫生监督和妇幼保健等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食品、药品监督,保障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探索城乡卫生资源融合的有效方式。抓好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建设,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将城市居民享受的社区卫生服务向广大农村延伸,让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到“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3、推进城乡文化服务均等化。完善区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进文化资源共享,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抓好涪陵文化中心、乡镇文化站建设,继续扶持村文化室和农家书屋建设,逐步实现村村有文化室和农家书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不断丰富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城乡体育设施建设,到2015年,争取所有乡镇、60%以上的村、社区建有一定规模的健身场所,到2020年,所有乡镇村社区都有健身场所。

4、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有弹性、能转移、可持续的原则,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2010年全面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政策体系,特别是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个人养老保险、农民工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转续政策,根据参保人员身份的变化和缴费能力的大小,实现各养老保险之间的自由转移,真正建立和完善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实现全民“老有所养”的目标。

5、推进城乡就业保障均等化。一是要逐步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就业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间、在不同地区间的有序流动,切实帮助引导农村居民就业。二是要把职业培训、就业指导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把农村居民的培训纳入城市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之中,有计划、有步骤、大规模地开展劳动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和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提升就业能力,促进就业。三是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工业企业要扩大生产规模,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解决农村居民就业问题。四是乡镇、街道和社区要发挥区位优势,依靠集体力量,发展集体经济,为农村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自主择业,对自主创业的失地农民参照下岗失业职工的办法,享受就业和再就业的优惠政策。

(六)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着力推进城乡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一体化

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不动摇,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宁静、绿地”行动,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农舍环境整治,扎实推进优美环境镇、村建设,教育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保护好生态环境。全面加强对重点流域、重点区域和重点工业企业及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加强固体废弃物的综合治理、利用以及大气污染的治理,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加快实施“宜居涪陵”和森林工程建设,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力争到2020年全区农户沼气普及率达到60%以上。

(七)加强领导,落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建立组织机构。成立由区委或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区级有关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对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有序推进。同时确定专门的工作机构,负责推进城乡一体化各项具体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二是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能力。围绕提高农村自我发展的能力,以村级班子为重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核心。积极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联体共建、互帮互助活动,推进城乡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融合发展。三是大力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调配的方式方法,注重培养选拔能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或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选拔优秀人才到基层任职,继续鼓励优秀大学生到农村当“村官”,带动农村发展,引领农民致富。

2、制定配套政策。一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活政策,简化手续,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取消现行以农业和非农业性质划分户口的户籍管理制度,推行以实际居住地登记为居民户口的城乡一元化户籍管理制度,让农民享有自由进城和自由迁徙的权力。力争在5年内根除户籍制度上附着的有关就业、住房、保障等方面对农村居民的政策限制。二是完善农村土地政策。在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稳定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着眼于集约化经营、最大化收益,支持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通过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探索制定支持小城镇发展的用地政策。在坚持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规范培育二级市场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土地一级市场供给主体多元化的机制。在坚决执行国家土地法规、审批程序和规划方案的基础上,允许小城镇规划区内集体的土地,以入股、出租等形式直接进入土地市场,参与小城镇的开发建设。对小城镇在镇区改造过程中,通过土地整理等方式形成的富余地,允许直接进入土地市场。对小城镇的企业用地,可以通过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土地置换、分期缴纳出让金等方式合理解决,也可以采取农户入股或企业租赁的方式解决。小城镇建设用地的有偿使用收益全部返还镇级财政,用于小城镇的开发建设。三是完善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把城镇就业与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纳入统一的就业规划和管理,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按照大统筹、全覆盖、上水平的思路,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保障制度,使各项保障规范化、全员化、趋同化,加快城乡社会保障并轨。四是完善农村金融政策。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特别是增加对经济薄弱乡镇的投入,促进其协调均衡发展。积极鼓励引导企业、民间资本参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积极争取上级的资金支持,用好、用活、用足上级政策,精心规划和科学编制一批上级支持的项目,加大争取力度,确保应有份额全部到位。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支持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到农村投放金融产品,扭转目前农村商业银行经营中出现的“非农化”倾向,积极探索建立适应农村生产方式的村镇银行、贷款担保公司、社区性金融合作组织等,不断提高各类金融机构对“三农”贷款的比重。大力发展农村担保机构,支持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缓解农村贷款难问题。大力发展农村保险业,建立持续有效的农村信贷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主体意识,鼓励农民组织起来,合作利用当地资源,采取以奖代补、以物代资等办法,激励和引导广大群众投入资金、投入劳动,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

篇6:推进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

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既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更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

一、古里镇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原则

1、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在市域发展框架内研究古里镇城镇长远发展的目标、方向和空间布局;协调城镇建设区和农村地区的关系,实现资源共享、社会公平。

2、城乡统筹发展原则:依据城乡一体化发展政策精神,从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出发,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按照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居住向镇区集中、工业向开发区集中的“三集中”要求,科学合理规划城镇发展空间,加速城镇化进程,做强做优中心镇区,加强土地集约利用,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镇。

3、远近结合现实原则: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要求出发,以长远眼光研究古里镇的功能区划结构和分区控制措施,保障古里镇长远发展的空间需求,同时强调近期建设的现实性和规划管理的可持续性,切实指导村庄建设方向,保障农户合法利益。

4、保护历史文化原则:发掘和传承历史文化内涵与地域文化特点,彰显古里镇村庄特色,加强古里镇特色村庄保护,对列入历史文化街区和古村落的建筑按照相关专项规划予以综合整治修缮。

二、古里镇城乡一体化示范小区建设发展现状

目前古里镇共有7个一体化示范小区,总建筑面积约54.5万平方米。其中铁琴一期、紫霞一期、红豆小区3个示范小区已经竣工投用,共安置农户407户。还有4个在建示范小区新市小区、紫霞三期、金湖花园将于本完工,可安置844户,紫霞二期将于2016年完工,可安置289户,能够满足拆搬迁刚性要求。在此基础上,计划开工铁琴二期工程,建筑面积约20.3万平方米,可安置617户,目前桩基施工单位已经公开招标确定。

三、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小区中存在的问题

1、建设资金紧缺问题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是经济基础,没有强有力的经济后盾作支撑,城乡一体化发展只是一句空话。古里镇2014财务收入约3.05亿,财政支出约4.25亿,财政相当吃紧,而城乡一体化项目的投入是巨大的,以铁琴二期为例,预计完成此项目总投资约7-8亿。

2、安置补偿问题

近年来,由于拆迁补偿标准问题无法统一,造成很多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重大事件发生,农村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用地紧缺,供需矛盾突出。

3、工程建设质量问题

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是影响建筑物外观及使用功能的主要因素,一旦建筑工程的质量发生问题,轻微的可能会影响建筑物结构的使用安全,严重的可能危害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质量问题影响工程寿命和使用功能,增加工程维护量,浪费国家财力、物力和人力,给使用单位和人民生活带来困难

4、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安全问题

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城乡一体化小区体量大,建筑周期长,又以高层建筑为主,一旦安全工作做得不到位,容易引起安全事故,施工现场的不文明施工也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四、实施“建设全面小康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工程,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农民自愿,因地制宜。要深入宣传实施“建设全面小康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工程是党和政府的利民之举的意识,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自觉投入工程建设。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做到量力而行,防止刮风,切忌强迫命令。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多层次地推进环境治理、村庄整理、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和特色村建设等工作。

2、规划先行,统筹安排。按照“统一规划中心村、逐步缩减自然村和加快建设新农村”的要求,搞好全区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规划。村庄规划编制要始终坚持人与环境的和谐,贯穿生态理念,体现文化内涵,反映区域特色,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村镇体系规划以及交通、水利等规划相衔接。村庄规划的生活、生产区布局要合理,体现农村特点,做到实用性与前瞻性相统一。规划一经确定,必须严格执行,调整与修订规划必须按程序报经批准。

3、保护生态,协调发展。实施“建设全面小康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工程要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实行田、林、路、河、住房、供水、排污等综合治理。注意保护古树名木和名人故居、古建筑、古村落等历史文化遗迹。要与土地整理结合起来,集约利用土地。要与产业园区建设、产业开发等结合起来,改善投资环境,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4、以民为本,整体推进。要围绕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生产与生活条件同步改善,建设与管理同步推进,完善村庄管理制度等村规民约,整体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科技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水平。

5、各方支持,密切协作。各级各部门要积极组织和引导社会各界和农村先富起来的群体,支持、参与村庄整治。要建立集体和农民自筹为主、政府补助为辅、社会各方力量支持的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的有效机制。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运用市场机制吸引外来投资参与建设。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明确任务,整合各方力量,加大扶持力度。

五、推进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小区的意见建议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加速城乡融合,使城乡共享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此,结合我镇实际,对如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统筹协调城乡一体化建设。一是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示范小区建设,确保各项在建工程按计划实施。二是全面落实双置换工作。高度重视补偿安置新老政策衔接,全力做好沪通铁路等新征地项目及城乡一体化小区农户的土地换保障工作,真正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2、加强施工现场质量及安全管理。镇建设分管领导及建管所成立质安专项小组,加强对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建立质量安全专项监督机构,明确各人员的职责,同时协调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项目管理公司等各参建方,共同提高质量意识,安全生产意识,做到全项目无质量及安全事故发生。

3、对于已经建成竣工的小区,成立社区服务工作站,对入住农户进行日常网格化管理,对每个社区增加居家养老阵地,增加殡葬服务中心和喜庆服务中心,从而达到方便社区群众的目的。

上一篇:单位作风整顿清单下一篇:局机关学习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