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战争与和平

2024-05-29

高考历史题战争与和平(共6篇)

篇1:高考历史题战争与和平

201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1、背景: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②具体原因: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原因:列强之间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的矛盾日益尖锐。矛盾:英德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过程:1879年德奥结盟,1882年德、奥、意结盟,三国同盟正式形成,德国是其中的核心;1892年法俄结盟,英国于1904年、1907年分别与法、俄结盟,三国协约正式建立。)③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2、过程:①第一阶段:1914年,马恩河战役。②第二阶段:1915~1916年,三次陆战和一次海战,即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东线俄军的夏季攻势,日德兰海战,大战的主动权开始转移到协约国一方。③第二阶段:1917~1918年,美国参战,俄国革命,德国投降。

3、性质:总体上是帝国主义战争,塞尔维亚为独立而战,具体有民族解放性质,但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由各交战国的参战目的决定的。而各帝国主义参战都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4、影响:①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②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③俄国无产阶级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④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高潮。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凡尔赛体系

建立:协约国先后同德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构成了所谓的“丹尔赛体系”。其中最主要内容包括:领土问题;殖民地问题(委任统治权);军备问题;赔款问题。特点:掠夺性;分赃性;不能持久。

影响:①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在欧洲的矛盾,建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②使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欧洲出现一系列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③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战后的新秩序,重新划分了殖民地,有利于战后欧洲的稳定与恢复。④体系内部隐含了许多矛盾,如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而这些矛盾的发展和演变均为丹尔赛体系解体的重要原因。

2、华盛顿体系

建立: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所构筑的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影响:①暂时缓和了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②确立了美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地位;确立了美英同为海上第一强国地位;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重新确认了对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③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扩张受到了限制。④中国成为华盛顿体系的最大受害者。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调整

经济:道威斯计划的实施,帝国主义由遏制德国转向扶植德国。政治:《洛伽诺公约》的签订使德国的国际地位上升。外交:《非战公约》的签订,使20世纪出现了暂时的和平。

4、国际联盟

成立:威尔逊在“十四点和平计划”里提出了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巴黎和会上起草了

国联盟约,1920年初,国联正式成立。

主要机构:会员国全体代表大会、国联行政院、秘书处。宗旨:宗旨在于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性质:英法控制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操纵国:英法(美国因巴黎和会的结果对其不利,拒绝参加)。

解散:二战期间,国联名存实亡。联合国成立后,1946年国联宣告解散。活动:①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我国东北,国联进行调查,宣布日本为侵略国,却要对东北实行国际共管。②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国联对其进行经济制裁,却不把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列入禁运范围。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1、原因:①根源:由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起的。②经济危机是加速二战爆发的重要原因。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内部隐含的矛盾的激化是二战爆发的

诱因。④法西斯侵略扩张势力,是二战的罪魁祸首。⑤绥靖主义政府的影响:绥靖主义者充当了二战的帮凶。⑥苏联客观上的绥靖主义作用。⑦30年代各国的反法西斯斗争没有能够阻止世界局势朝着新的世界大战的方向发展。

2、二战的局部战争:①对日本制造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国际联盟没有采取真正的制裁措施。②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英法控制的国联不把石油等战略物资列入对

意大利的禁运范围;英国掌控下的苏伊士运河照旧供意军使用;美国推行“中立政策”,禁止美国船只向交战双方运送武器。③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英法采取所谓的不干涉政策;拒绝援助西班牙人民的政策;美国执行《中立法》,利利于叛军。④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达到顶峰。⑤二战爆发后:英法没有对德军发动大规模进攻,史称“奇

怪战争”。

3、二战的全面战争:①爆发: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二战爆发。②扩大: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1941年12月,日军突袭珍珠港。③转折:中途岛海战、期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④胜利:1943~1945年,意、德、日先后投降。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原因:①法西斯的侵略战争不仅威胁到被法西斯侵略的国家的安全,而且也威胁到英、美资本主义大国的利益,法西斯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敌人。②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将苏、美两个大国卷入反法西斯战争,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过程:大战爆发后,随着法西斯势力的不断放大。美国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改变以往的“中立”态度,加强对英国等国的援助。1941年秋,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联合宣言

——《大西洋宪章》,提出尊重各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同时,美、英加强了对苏联的援助。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的代表齐集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主要活动:①为打败法西斯侵略者,美、英、苏、中四大国经常进行双边或多边的高级会谈,在政治上互相协作。②为了发挥同盟国家的经济优势,保证战争的顺利进行,四大盟国在经济上互相支持。③以中国为中心的亚太战场,以苏联为中心的苏德战场和美苏盟军支持的北非战场在军事上互相配合,共同打击法西斯势力。

意义: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过程。

5、二战的影响:①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②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争取和平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③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④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⑤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6、二战的启示:①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高于一切。②对邪恶势力不能姑息养奸。③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④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应该和平共处、进行合作。⑤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任何形式的侵略扩张昌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要求。

四、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1、雅尔塔体系

概念:雅尔塔体系是二战后期,美、苏、英等国为了各自的利益,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为战后设计的新的世界秩序。形成条件:①欧洲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德国沦为战败国;法国元气大伤;英国实力消耗极大。②美国的军事实力空前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③苏联壮大了自己的政治军事力量,成为世界上惟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④二战后初期,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形成抗衡美苏的力量。

实质:按美苏意志划分势力范围。

内容:①惩治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②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③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所占领地区的疆界;④建立联合国等等。

评价:①雅尔塔休系的积极作用:它倡导和平、民主、使世界顺利地实现了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从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了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带来的发展和胜利,并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革命创造了条件。②雅尔塔体系的消极作用: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重划国界、分裂国家,形成和保持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给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造成军事上的两极化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成为战后国际局势紧的根源。

2、冷战

含义:“冷战”政策是指美国针对苏联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

表现:①资本主义阵营:杜鲁门主义的提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②社会主义阵营:建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和华沙条约组织,与之对抗。

原因:①意识形态的差异。②东、西方进行争夺的因素。

3、和平

①战后初期的和平运动

兴起的原因:a、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使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战争的危害,反思战争给人类留下的教训。b、二战后,美国挑起“冷战”,威胁着人类的和平生活。c、核战争的乌云给人类自下而上发展造成巨大威胁。d、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共产党的号召和组织。新特点及其原因:a、核武器毁灭性的后果以及美苏军备竞赛,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因此,反战和平运动更多的是以核运动为中心。b、由于美苏在全球范围内的争夺,更由于美苏的核武器足以毁灭地球几十次,全人类都面临着战争和核灾难的威胁。因此,反战和平运动吴现出广泛性和全球性的特点。c、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战争特别是核战争已是全人类面临的问题。因此,和平运动越来越趋向国际化。

作用:a、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对战后世界局势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b、反战和平运动教育和动员了广大民众,使和平的思想逐渐普及,有助于提高对侵略战争的警惕,为世界持久和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②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东西方关系的缓和

原因: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霸权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进行战略调整。

表现:1969年尼克松入主白宫后,针对当时的情况对美国的全球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提出了“尼克松主义”。

4、联合国

标志:1945年12月25日,《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等。

宗旨: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各国间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

原则:主权平等,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

作用:①在成立初期为美国所把持操纵,一度成为其称霸世界的工具,70年代后由于大批第三世界国家的加入,联合国逐渐成为第三世界国家伸张正义的讲坛。②作为当代世界最大、最权威和最有影响的国际组织,在解决国际争端时的缓冲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特别是它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方面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但由于某些大国缺乏诚意,其作用大打折扣。

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1、朝鲜战争

影响:①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韩国跟随美国加入了资本主义阵营,朝鲜加入了社会主义阵营。②对美国的影响:在朝鲜战争中,新中国同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进行了三年的战争,打破了盖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美国通过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彻底失败了。③对中国而言,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支持了朝鲜人民的正义事业,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④对中美两国而言:两国关系彻底破裂,长期处于敌对状态。⑤对东北亚的苏联、日本而言:东北亚地区暂时处于相对和平状态,美国的东北亚地区对苏联的压力减小。日本抓住朝鲜战争的有利时机,经济迅速复苏,军国主义又有所抬头。

2、越南战争

爆发的原因:①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受挫,越南人民在反法斗争中又得到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美国把新中国视为它在亚洲扩张的主要障碍。②越南在胡志明的领导下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实质: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公开军事罗量。

影响:①越南人民用生拿和鲜血捍卫了民族的独立和领土完整,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土崩瓦解,南越解放,越南南北分裂局面结束,实现了统一。②战争的失败也使美国政府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不得不实行战略收缩: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以便尽快从越南“脱身”,在美苏争霸过程中出现了苏攻美守的局面。

3、中东战争

中东问题复杂化的原因:①从公元1世纪起,这一地区的主体民族、政治统治和宗教信仰多次变更,形成了复杂的民族和宗教关系。②这一地区战略地位重要,石油资源丰富,历来是大国、强国看重并倾力争夺的地区。③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因宗教信仰、领土纠纷、重要文化遗产归属问题引发的民族矛盾往往为大国插手中东事务提供了借口和机会。

概况:总共发生了五次中东战争。结果都是以色列取得胜利。

阻碍中东和平进程的因素:①未能建立起码的信任,相互为敌。②难以协调彼此间的分歧,大国的插手,地区极端民族主义与恐怖分子的威胁。

4、海湾战争

原因:①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伊、科两国围绕王权和边境问题存有争端。②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两伊战争的结束和世界两极体系的瓦解,伊、科争端又突显出来。③从伊拉克方面来说,主要原因是,它希望在新的国际形势下,迅速实现国家的发展,具体说就是长期困扰它的出海口问题,免除两伊战争中欠下的巨额债务,成为海湾的地区性强国。

经过:①第一阶段是1990年8月,美国实施“沙漠盾牌”计划,以联合国的名义组成一支由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38个国家组成的多国部分进驻海湾,以阻止伊拉克进一步扩大侵略。②第二阶段是1991年1月17日开始的“沙漠风暴”行动,在长达38天的空袭中,多国部队对伊拉克的通讯枢纽、指挥中心、情报系统、机场桥梁、化学武器基地等进行轰炸,伊军的战斗力被严重削弱。③第三阶段是1991年2月24日代号为“沙漠军刀”的地面攻势。多国部分分三路进攻伊拉克,迫使伊拉克无条件接受安理会决议。

特点:①战争显示出高科技战争的一些特点。②信息战显示出举足轻重的作用。③战场向大纵深、立体化方向发展,前方与后方的区别趋于消失。④战争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巨大,需要有更雄厚的经济力量支持。影响:它对中东和世界格局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主要有:①两次战争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它独霸世界的野心。②海湾战争加速了苏联的解体和东西方“冷战”的结束。③海湾战争还引起世界各国对国家安全的倍加关注,加剧了一些地区的军备竞赛。④战后的伊拉克局势动荡。

六、当今的和平与发展

1、和平成为时代主题

含义:和平具有现实的可能性,世界大战有可能打不起来。

原因:①饱尝战乱之苦的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②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某些核大国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安全而不敢贸然发动战争。③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使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国际上各种力量相互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④“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走向缓和。

2、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含义:发展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二战后世界发展是主线。

原因:①谋求社会的发展和繁荣是人类永恒的课题。②二战后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在人类历史上是罕见的。优先发展经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成为世界潮流。③亚非拉国家独立后,努力改变现状。

3、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和平与发展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是和平的保障。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和平,这是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保证。

七、疑难点清单

1、怎样理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的表现(1)不平衡的表现

①经济上:德国经济发展迅速,工业生产超过英法,居世界第二。②政治上:政治民主制发展不平衡,英法资产阶级民主制较为完善,而德、日、俄人民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封建专制统治。③对外关系上:英法拥有较多殖民地,而德国很少。(2)基本矛盾

法德矛盾:源于普法战争,法要复仇,德要遏制法。俄奥矛盾:为争夺巴尔干半岛。

英德矛盾: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殖民地——主要矛盾。(3)矛盾焦点是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2、正确理解第一次民办大战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战争。

(1)从战争的起因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各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2)战争过程中,各帝国主义国家提出的战争目标和瓜分领土的要求,露骨地显示了这次战争的侵略性质。如德国要求夺取英国、法国、比利时、葡萄牙等国的殖民地,把势力扩张到南美,同时扩大其在巴尔干的势力。英国的目的是为了打败德国,保持其世界霸主地位,夺取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日本是为了抢占德国在中国和太平洋的势力范围和殖民地等等。(3)从战争的结果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处置中,巴黎和会的召开就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宰割、掠夺。比如《凡尔赛和约》《色佛尔条约》等。

3、两次世界大战的异同(1)原因

①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都是由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为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展开激烈斗争而引起的。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的同盟国和协约国两个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进行疯狂的军备竞赛,巴尔干地区成为帝国主义争夺的焦点和火药桶。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是此次战争的导火线。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前,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引起严重的政治危机。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2)性质

①第一次世界大点始终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争霸战争。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3)后果

①两次世界大战均给世界造成巨大损失和灾难。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摧垮了四个大帝国(俄国、德意志、奥匈帝国、土耳其),削弱了英、法、意等帝国主义国家,另一重要结果就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摧毁了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削弱了英法两国,使欧亚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力量壮大;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战后殖民体系崩溃;战争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④两次世界大战均使欧洲遭到削弱,一战后的丹尔赛—华盛顿体系,动摇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二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则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4、联合国和国际联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不同作用及形成原因

(1)不同作用:①虽然都把维护世界和平问题摆在首位,但国际联盟作为维护帝国主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工具,孕育了新的世界大战;联合国则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②国际联盟高举反共反民族独立旗号,对苏俄等国无产阶级革命及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横加干涉。联合国则将两种社会制度的和平共处纳入国际体系。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起了推动作用。同时,联合国在处置战败国时按民主原则,具有进步意义。③国际联盟一直为大国所操纵,无视弱小民族利益;70年代以后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2)原因:①建立的基础不同,国际联盟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产物;而联合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②组织方式不同,国际联盟排除了苏俄等国,为帝国主义大国所操纵;联合国则具有广泛性,容纳了社会主义国家和广大的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③国际形势特点不同,二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亚非拉第三世界崛起,极大地改变了国际力量对比。

5、从美苏关系的变化看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美苏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在苏维埃俄国成立之被,美积极参与对苏俄的干涉,妄图将其消灭掉,二战中在面临法西斯侵略的共同威胁下,双方联合在一起,结成反法西斯同盟,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双方合作的基础随之消失,意识形态和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重新主宰了双方关系,国家利益使二者由战时的盟友变成了战后的敌人。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关键因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6、如果理解局部战争对世界的威胁

通过印巴战争、两伊战争,认识到随着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世界形势的总趋势

是趋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威胁世界和平的主

要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在国际舞台上到处施威,企图独霸世界;

二是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以来抑而未发的深层矛盾,如民族、种族、宗教、领

土等矛盾随时爆发而导致的局部战争和冲突不断。

7、如何理解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主潮流

世界当代历史处于一个改革和发展的新时期,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的主潮流。和平潮流

体现了当代世界争取独立和平等、反对霸权、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世界战争的潮流。

发展潮流主要指调整改革、科技革命、推动经济现代化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潮流。

表现为: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趋势。

(2)社会主义国家在重重阻力中推进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趋势。(3)一些发展中国家通过经济改革,走出了“脱贫”的道路,逐步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国。

(4)现代化发展中的世界经济多样化统一,呈现出世界经济相互依存和一体化发展趋势、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趋势和世界经济发展区域化趋势并存。

(5)现代化发展中,世界经济重心呈现由大西洋地区向两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地区扩散的趋势。

(6)现代化发展中,新科学技术革命对社会发展的进程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篇2:高考历史题战争与和平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3分)

1.“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的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这首民间小调所直接反映的事件是()

A.南京大屠杀B.九一八事变C.八一三事变D.甲午中日战争

2.如果以“勿忘国耻,以史为鉴”为主题出一期板报,应选择下列哪一素材为好?()

A.南昌起义B.卢沟桥事变C.西安事变D.东北易帜

3.对西安事变及和平解决事变的正确评价是:① 是一次具有爱国意义的兵变;②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③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④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4.漫画“东北军脚上的镣铐”形象(镣铐上写着不抵抗)地揭示了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我国就丧失了一百多万平方千米河山的主要原因是()

A.日军突然发动袭击B.东北军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C.抗日义勇军力量弱小D.英美等国纵容日本侵华

5.四位同学在登录了“血铸中华,民族魂”网站后,分别在留言栏写下如下内容,其中不符合正确的历史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是()

A.牢记历史,勿忘国耻B.仇恨可以忘记,悲伤不能忘怀

C.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D.让所有日本人血债血偿

6.日本投降后,重庆有一个灯谜,谜面是“日本无条件宣告投降的原因”,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谜底有两个:①是屈原(原子弹);②是苏(苏联)武。对此,正确的认识应当是()

A.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

B.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它准确反映中国抗战胜利的外因

C.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作用

D.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中华民族为抗战胜利所付出的代价和所起的作用

7.下列内容都是你熟悉的,但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把它辨别出来()

A.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B.日军占领南京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了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D.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8.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胜利的相同意义是:① 沉重的打击了日寇;② 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③ 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④ 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陈毅贺“中共七大”闭幕:“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文中的 “八载干戈”指的是()

A.中国抗战进行了八年B.中共七大在八月召开C.日本帝国主义在八月份投降D.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周年

11.学校举办 “抗日烽火”的讲座,准备邀请一位曾经历过抗日战争的老人来到学校主讲,请你根据下面几位的出生年代,帮助确定这一主讲人员()

A.刘老师—1948年生B.王老师—1946年生C.赵老师—1950年生D.李老师—1938年生

12.某校计划赴陕西开展“寻访抗日足迹”的活动。你向他们推荐的参观地方不应包括()

A.西安事变旧址B.中共七大会址C.平型关大捷旧址D.中共中央所在地旧址

13.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中的“沈阳日军行动”是指()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D、南京大屠杀

14.在看完电影《西安事变》后,你马上会联想到的人物是()

A、张学良、杨虎城B、张学良、叶挺C、叶挺、贺龙D、陈独秀、蒋介石

15.“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与这首战歌相关的事件揭开了中华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序幕,它是()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华北事变

16.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重大胜利的战役是()

A、百团大战B、台儿庄战役C、辽沈战役D、渡江战役

17.要实地考查抗战时期的陪都的情况,你应去的地方是()

A、天津B、北京C、重庆D、成都

18.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渡江战役

19.下列对中共七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B、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C、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D、为夺取抗战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0.请列出下列史实的先后顺序:()

①西安事变②九一八事变③七七事变④百团大战⑤台儿庄战役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⑤④C、①③②④⑤D、②③⑤④①

21.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

A、北京B、上海C、广州D、南京

二、归纳列举题。

13.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掀起了空前规模的全民族反侵略战争。请写出与下列特点相对应的事件名称。(5分)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

(2)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3)抗日战争中的第一次大捷──

(4)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5)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

14.列举近代史上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所犯的暴行。(6分)

15.阅读下列材料: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家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歌曲《松花江上》歌词

请回答:

(1)使东北人民脱离家乡、抛弃宝藏的事件是什么?(2分)

(2)为什么说那是个“悲惨的时候”?(2分)

(3)造成东北迅速沦陷的根源是什么?(2分)

(4)歌曲表达了东北人民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6年12月12日清晨,张学良、杨虎城派兵到华清池逮捕了蒋介石,囚禁了西安城内一些国民党高级将领。接着,他们向全国发出通电,提出抗日救国八项主张,呼吁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次逼蒋抗日的行动,历史上称为“西安事变”。

材料二:1936年12月12日,蒋介石被扣押后,有人说:“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我们应该杀了他,报仇雪恨!”有人说:“国难当头,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应该和平解决,蒋介石只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就放了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什么?(2分)

(2)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支持材料二中的哪一种观点,为什么要支持?(3分)

(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意义?(3分)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日友好源远流长。在绵延两千多年的交往中,中华民族和日本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促进了各自的发展与进步。……众所周知,中日两国人民长达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曾被近代50多年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所阻断。

材料二:今天中日关系取得了巨大的发展。2006年双边贸易额由邦交正常化是的11亿美元,增加到2073亿美元,两国友好城市多在233对,人员往来超过480万人次,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以上均摘自温家宝总理在日本国会上的演说

材料三:2007年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的标志和标语。其标志是中国、日本的英文打头字母“C”和“J”组成的心形标识,标语是“心的期待,新的未来”。

回答问题:

(1)列举日本发动哪些侵华战争酿成“近代50多年的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3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日关系的发展情况并分析主要原因。(4分)

(3)试举一列说明古代中日文化密切交流的史实。(1分)

篇3:巧答高考历史题

2012年河北省迎来新课改后的首次高考。在备战高考和考后的反思中我体会到,要想改变历史学科得分较低的现状,除了要有完善的知识体系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答题技巧。

全国课标卷分三类题型:选择题、材料问答题、材料论证题。选做题都是材料类问答题,但选做题的选择及答题技巧的运用,也是值得我们探讨的,所以我从以上四个方面谈谈看法。

容不完全相同,但大部分区都有考试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新课程理念、教材教法、新课程理念、班级管理等内容。我们可以在大学学习期间提前准备,认真上好教育学、心理学和英语教学法的课程。有的区还要考查教师职业道德和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以及语文基础知识和公共基础知识等。我们根据报考的考区,有针对性地选择复习。

(三)关注时事

二七区还要考试时事政治,我们在平时就养成关注时事政治的习惯,多看新闻,多关注社会热点。

(四)练好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简笔画的技能

三笔字和简笔画是教师的基本技能。由于电脑的普及,很多学生不练习毛笔字,也不太重视钢笔字,粉笔字的书写就更差了。在试讲和说课时,郑州市各区都不提供多媒体,只让大家用黑板呈现知识,书法和简笔画也起着一定的作用。中原区笔试就考试毛笔字、钢笔字和简笔画,一些平常注意训练三笔字和简笔画的同学就有很大的优势。

(五)练好英语口语

作为英语专业的同学,英语口语是门面。尤其在说课和试讲当中,正确的发音和流畅的语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大学学习期间就应该注意训练口语。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认为听力和阅读的理解在语言学习中至关重要,一个人在通过大量理解性的输入建立语言能力后,口语自然就流利了。(Krashen,1982:32)英语学习首先要多听多说,英语是有声语言,要多听才听得清,要多说才说得准。(王宗炎,2002:1)要训练良好的口语,就要多听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士录制的原汁原味的英语语言材料。在大量听的基础上,再循序渐进地模仿,之后多用英语交流,才会练好英语口语。

(六)熟练掌握说课和讲课技能

讲课和说课的流程需要熟练掌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好的。我们也需要提前准备。在英语教学法课上,我们要认真学习如何撰写教案、讲课和说课。课下多观摩优质课录像和说课录像,认真揣摩,把握好时间,多多练习,形成适合自己风格的教态和教学方法。除了在微格教学中的录像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自己的手机反复录像,找出错误,刻苦练习,从而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讲课和说课水平。

(七)训练答辩技能

郑州市大部分区都要求在讲课或说课后答辩。答辩问

一、选择题的答题技巧1.时空定位

“遵循历史学科的时序性,以凸显历史发展主线”[1]。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独有的特点,时空结合构成历史学科的基本要素,明确时间和地点是答对所有历史题的前提。确定试题内容所发生的确切时间,再现这个特定时间内的重大事件、时代特征等,就会很容易选出正确的选项。如2012年新课标文综历史卷第33题:看到题干中的1992年的中国,就可联想到当年发生的大事———党的“十四大”的召开,党的“十四大”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以只有A项“市场经济改革为社会共识”符合题意。

2.题干聚焦

先不看选项,先审题干,阅读题干,对题干文字进行最大题范围主要是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教学方面的有关问题。有的区要求全英文答辩。我们在平时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做准备。例如:

1.在教学中如何实现情感目标?

2.如何上第一节(英语)课?

3.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4.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八)提前准备普通话证书和计算机证书

高新区、郑东新区和金水区要求普通话证二级乙等以上。金水区还要求有计算机应用能力中级考核合格证书或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证书,所以我们要提前考取普通话证书和计算机证书,为招教考试做好准备,以免到时措手不及。

(九)要有良好的心态

参加招教考试无论成败都要坦然面对,不要期望考试一个区,就能成功。我们把失败当做锻炼,前面的失败为我们以后的成功奠定基础,有的同学连续报考了几个区,最后一个区才成功,所以我们要树立良好的心态,积极备考,获得成功。

(十)优化师范院校课程设置

针对就业现状,师范院校应该调整课程设置,重视教育学、心理学和英语教学法课程建设。英语教法课减少理论知识的传授,应该以实用性为主,加强对学生教学实践技能的培养,争取让每位师范生在毕业时都能熟练掌握讲课和说课技能。

总之,招教考试是英语专业师范生寻找理想工作的一个重要渠道,我们要针对招教考试的要求,提前做好充分准备,认真学习相关知识,锻炼相关的教学技能,准备好相关证书,树立良好的心态,最终获得自己理想的教师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2]王宗炎.防治三病,坚持四多[J].外国语,2012,(5):1.

[3]郑州教育信息网http://www.zzedu.net.cn.

该文是2012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中原经济区就业需求与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对策研究》编号为2012B230的部分研究成果。

限度的浓缩,在这一过程中出题意图将会逐渐凸显,选择意向会在头脑中形成,然后将选择意向与答案相印证,从中找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如2011年课标卷第34题:仔细阅读题干就能得出工资总额与上缴利税总额成正比,即工人的工资与国企的经济效益挂钩,这样做的目的毫无疑问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再将这一结论与所给选项相印证,就可得出C项“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即正确的结论。

3. 干扰项排除

即运用排除法。排除法的运用原则如下:并列关系的应排除;答非所问的应排除;与题干重复的应排除;因果倒置的应排除;选项基本相同的应排除;绝对化的选项要格外小心。

二、材料问答题的答题技巧1.坚持论从史出

出题人往往选取与教材不一致的材料,用来考查考生提取材料信息和把握正确观点的能力,所以要依据设问的要求从材料中提取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据材料得出结论。“但对一个问题的正确理解,不仅依赖于有足够的史料,而且依赖于有正确的指导思想。”[2]所以不应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意义。

2.审读设问

首先审准答案来源。近年来高考历史问答题的设问方式有三种:“根据材料回答”,答案就在材料中,根据材料提炼归纳即可;第二种提示语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此类题的答案来自教材;第三类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题时既要依据材料,又要联系教材。

其次审准问题要求。每一个材料问答题都会有一些答题要求,如比较、归纳、列举、说明等。要求不同,答案内容就会不同,所以明确了问题要求,才能为下一步答题指明方向。

再次审准主干语。主干语即所需回答问题的核心,它提示答案围绕的中心和落脚点。

最后审准设问分值。设问的分值是答案详略的提示,分值大,回答要详细些,分值小,回答要简略些。

3.带着问题读材料

在上一步审读设问的基础上,带着问题读材料。先读设问,给材料内容定位,明确答题方向,然后带问题读材料。这样做的好处是有针对性,减少干扰,使答题思路清晰明确。

阅读材料时,除读懂材料正文外,还要特别注意提示性文字和材料出处,这些文字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作者、国别,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信息。阅读材料时还应注意从材料的开头、结尾、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开头和结尾一般都会总览全文,对答题有重要的提示意义,省略号两边往往有答案。

带问题读材料的过程也是加工材料、提炼信息并为组织答案而打腹稿的过程,提炼信息是这一过程中的关键一步。首先要提炼出显性信息,即从材料内容本身获取有效信息,然后从材料与教材的关联中找出相似点,即提炼隐性信息。在提炼信息的过程中把有价值的材料勾画出来,以便迅速便捷地为答题服务。

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还要找出材料之间的关系。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中心,即使一些材料观点完全相反,它也是围绕一个中心而设计的,找出这个中心,材料间的关系就会一目了然。而明了材料间的关系就不至于答跑题,尤其是回答开放性的最后一问更是如此。

4.规范作答

首先答好第一问。材料问答题有多个设问,设问与设问之间是紧密联系的,第一个设问的作答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下一个问题的作答,所以答好第一个设问意义重大。

其次要求做到序号化(或段落化)、要点化、术语化。答题要分清层次,所以要求序号化(或段落化);答题要突出重点,所以要求要点化;答题不要口语化,要用历史语言答题,所以要求术语化。

三、材料论证题(小论文式材料题)的答题技巧

这一题型在2009—2012年课标卷中连续4年出现,均占12分,而且连续4年得分较低。做好此类题要树立信心,消除畏惧心理。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有效的解题方法。首先要提炼观点,明确材料观点是什么,材料有几个观点。其次要亮明态度,明确你的观点是什么,你想论证材料中的哪一个观点。再次要用史实论证观点,要注意从多个角度来论证,如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或内因、外因,以及国内因素、国际因素,等等,但不要简单地罗列史实,而是要用史实来说明观点,即要有论证过程。

在审题过程中要写一简要提纲,列清楚自己的论证角度和每个论证角度用到的基本史实,还应注意不要写成文学性的作文,也不要写成提纲,而应表述成文,另外涉及的史实不要展开。

四、选做题的选择及答题技巧

考生在开考前5分钟拿到试卷后就应确定选做题。确定选做题一般依据以下两个原则:一是根据设问方式,从中选做“根据材料回答”题,答案全在材料中,对材料进行提炼概括即可。二是根据熟练程度,尽量选择知识储备最多的题。

选做题的设问往往以比较题的形式出现,如比较相同点、比较不同点、比较异同点。其中比较不同点时,常用对称性的语言来表达,答题时可先把较好答的一方列好,据对称性另一方很容易就能答出来。

当然,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学科能力,仅凭答题技巧,就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那无异于缘木求鱼。然而在基础功扎实的基础上,掌握较好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必定是高考成功的捷径。

参考文献

[1]出自徐莹《遵循历史学科的时序性凸显历史发展主线——历史课程标准修订解读》.

篇4:高考历史主观题答题技巧

审题四步骤

审题是取得理想成绩的关键。审题就是审阅推敲试题的含意,从题目本身的文字中了解题目的内容和要求,从而判断试题的类型,确定答题的中心和选择答题的材料。如何审题,概括地说就是细心阅读、认真理解、开拓思路、反复推敲、组织要点。具体要按照以下四步走:

第一步,审题型。高考历史主观题主要有叙述、分析、比较、论证、评价等类型。不同类型的试题各有不同的要求。熟悉和掌握历史试题的不同类型和要求,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是取得较好成绩的前提。例如:“结合19世纪晚期的有关背景,分析甲午战争爆发的必然性。这场战争对中国国内政局和远东国际局势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这是一道叙述分析类型的主观题。重点考查考生对甲午战争的背景和影响的理解,要求考生分析的也是背景和影响。试题的要求是叙述加分析,这是试题的重点。

第二步,审范围。所谓“范围”,指的是问题所涉及的时间、空间、人物、事件以及在分析论述时应涉及的论点、论据。换言之,就是要审清试题的具体要求,找到答题的广度和深度,否则便容易跑题。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爆发的?”此题从原因上分析有远因、有近因、有根源;时间跨度为1919~1939年;内容分析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20年代的国际关系、1929~193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及其影响、英法美对德意日的绥靖政策、欧洲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等五项。

第三步,审重点。就是分析试题的设问指向。试题所问的方式、角度、侧重点不同,回答的重点也不同。例如:“19世纪末的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和“19世纪末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前者的重点在于回答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出现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这种不平衡引起的矛盾,围绕着矛盾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引起战争危机等。后者的重点是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其后果等。

第四步,审字词。就是从语法修饰的角度分析句子成分,找出试题的中心词,然后再找出哪些是修辞或补充中心词的附加成分和连带成分,特别是要把握住那些表示时间概念、地域范围、程度高低、数量多少的带限制性的关键词。例如:“结合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三次起义,分别说明人民群众在革命中发挥的作用。”这道论述题要求考生以具体的史实论述人民群众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结合”就是要用具体事实,即三次起义的时间、原因、经过、结果来论述;“分析”就是要把三次起义分开说明。审题要冷静、细致,保持清醒的头脑,迅速梳理知识,抓住要点,然后精心作答,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要点不可少

在动笔答题时,考生心里要清楚答题的格式和得分要点。具体来说,书写一定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语言要通顺、平实、准确;格式上要做到“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子标出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尽管不同题型有不同的得分点,但历史主观题的得分点分布有较强的规律性,下面的规律需要考生掌握:

1. “历史背景”的范围通常包括国内和国际,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文化。而经济背景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等内容;政治背景包括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等环节;文化背景包括思想、宗教、科技、教育等要点。

2. “历史条件”的分析,与历史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3. “事件原因”要从主观原因(内因)和客观原因(外因)两方面分析。主观原因包括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客观原因包括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要点。答题时,可依据“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的思路依次叙述。直接原因即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根本原因即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等)、 主观需要等。三层原因层层递进,相互联系渗透。例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4. “矛盾分析”主要涉及的项目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等。

思路要理顺

针对不同类型的试题,考生要制订答题策略,理顺思路,做到胸有成竹,从容不迫。近几年历史高考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比较式问答题

比较式问答题包括外显比较和内隐比较两类。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解答时要认真审清比较对象、比较项、限制条件,分析试题要求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然后按设定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回答。答内隐比较式问答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对比较对象做具体分析,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属于历史人物类型的要列出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属于历史事件类型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空间、主体、经过、意义等要素。属于历史制度类型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制定者、主要内容、评价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类型的可分解为革命任务、组织与领导、斗争纲领、主力、方式、性质结果等因素。

2. 分析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原因

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生产力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天文历法的进步,劳动力的投入等;二是生产关系因素,包括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土地政策的调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三是上层建筑的因素,包括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的保护与鼓励,宗教、文化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等;四是看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五是看社会环境因素,国家是否统一与安定;六是地理条件的因素等。

3. 分析经济特征

分析经济特征要注意三点:第一,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揭示基本特征;第二,分析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影响;第三,揭示特征时语言要精辟,高度概括,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4. 开放性问答题

解答开放性问答题必须明确: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而是能有理有据地论证自己的观点,即论证是否符合逻辑,是否严密,材料与观点是否统一,理由是否充足。要坚持“从历史中来,到历史中去”的原则。“从历史中来”,就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历史中去”就是由观点驾驭史实,做到观点与史实的统一。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确定观点。其次,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充分支持观点,尽量少漏观点的支持点。再次,可以将母观点(即总的观点)分解成若干个子观点,用所掌握的史实进行论证,做到史论严密结合。观点的展开要有层次性,做到由表及里,有浅入深,环环相扣,逻辑严密。最后,论述要全面,在肯定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指出消极作用,切忌绝对化。还要适当小结,升华观点。

5. 某失败事件“说明了什么”

回答某某事件“说明了什么”,实际上是考查考生把握历史本质,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回答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首先,某某事件的目的是什么?有何进步或倒退的意义;其次,该事件的失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还是一种偶然;最后,该事件的失败如果是偶然,说明斗争的曲折复杂,而且要进一步创造条件,如果是必然,则要说明该事件的政治或经济诉求根本无法实现,是空想。

6. 评价历史人物

评价历史人物,实际上是要评价其一生的功过是非。要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首先,必须全面把握其历史活动;其次,要按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把这些活动分为积极(或进步、功绩)和消极(或反动、过错)两方面,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其活动呈现明显阶段性,所以还要分阶段评价;再次,评价的标准和原则有:(1)生产力标准;(2)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不同作用的唯物主义原则,不要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3)阶级的观点;(4)时代的观点,即要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则肯定,反之则否定,同时注意不要用现代人的标准评价古人;(5)不要以偏概全;(6)客观公正,不要带感情色彩;(7)注意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编辑:陈彤】

篇5:历史高考题做题心得

历史组:吴洋

通过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十套全国高考卷,自己再次对高考题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在做题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新课标下的历史科高考命题趋势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我们可以比较明晰的估计新课标下高考命题的一些基本趋势及特点。我认为,新的高考命题趋势大概有以下几个基本方面。

(1)注重创新。今后高考将更加注重题目的原创性和题型的创新,试题将体现当前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的最新理念和最新成果。(2)贴近生活。近几年广东的高考选择题中这样的题目已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近年上海历史高考题中图片较多,也体现了贴近生活的新特点。全国卷更是注重材料,生活。

(3)多元开放。根据新课程要求,对学生的评价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别,多元开放,给予学生答题更多的自主发挥的空间,也可能设计出一些具有多元、多解答案的题目,考生答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4)学科综合。根据现代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综合化不断加强的趋势,新的历史高考改革将在试题中渗入有关联的其他学科的知识,特别是其他人文科学知识,如渗入哲学原理、地理知识等。

二、历史学科高考备考策略。

那么,我们中学历史教学应如何积极备 考,以在未来的高考中争取主动呢?对此,我有以下建议。

(一)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优化教学理念 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用心思考高考方案,在教学中体现出高考要求。要再读课标及其相关解读材料,进一步领悟课标精神,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抽象教学为兴趣教学。

(二)突出教学设计,尽显师生作用,优化教学过程。

1、教师活动的优化。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其次体现在教学方法的选定上。

2、学生活动的优化。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3、教学结构的优化。从时间分配上,以还时间给学生为原则。从教学内容处理上,教师要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构建,了解知 识内容的形成发展过程和思维背景,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精髓。

(三)坚持适时、适度、适中的原则。优化训练过程 坚持适时、适度、适中的原则,1、训练原则。一是适当做题,二是分析错因,错题分析的作用不 仅仅是使学生弄清一道问题,而是要通过错题分析,总结知识的内在联系、规律,特别是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认识 上一个新台阶。三是总结规律和技巧

2、精选题目。

3、合理应用。

(四)倡导合作、和谐,优化资源利用

1、加强备课。个人备课要备到点子上,要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强化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2、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一是人力资源,既要重视校内集体备课,又要重视 校外的集体研讨交流;二是资料的交流与使用,既要做好本校内上下届高三的资 料传承,也要做好学校间资料、试题的交流;三是网络资源,广泛搜集网上信息,搜集各地的资料和模拟试题;四是加强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一是各学校要打破壁 垒,加强交流与合作;二是利用各种途径,加强与外地信息的交流。这样,学生就可以打好基础,提高能力,以不变应万变,取得高考的良好成绩。

篇6:题型——高考历史地图题

有历史地图的试题在近年的高考试卷中出现频率较高,这应引起教学的足够重视。那么,近年来,高考试卷中的历史地图题有何特点?今后的发展趋势如何?要解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应对往年的高考试题进行必要的回顾与分析。

一、我们对近十年来的全国高考历史试卷以及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和其他高考历史试卷的历史地图题进行了整理、归类,并对它们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我们认为,高考历史地图题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第一,基本形式主要有两种。高考试卷中出现过的历史地图题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最基本的形式:

1.直接历史地图题。即在试题中出现历史地图,并通过历史地图直接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这种形式较为常见。直接历史地图题中的历史地图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命题者直接引用历史课本中的相关历史地图,或依据试题内容对课本中的相关历史地图进行有针对性的加工,然后为己所用;一是命题者自己编制与试题相关的历史地图,在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的同时,也考查了考生对历史地图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历史地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1997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第4题,命题者通过自编历史地图中的四个地点,让考生判断四个地点中哪一个?quot;元朝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该题不但要求考生知道元朝时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是泉州,还要求考生明确知道泉州在地图上的具体位置。虽然课本中的历史地图中并未表示出泉州的具体位置,但如果考生具备一定的地理和地图知识,该题应该不难解答。

2.间接历史地图题。即在试题中不直接出现历史地图,但是试题本身或答案的确定与历史地图有很大关系。这种形式不太容易理解,我们不妨结合实例来具体说明。例如,1998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第8题,要求考生在”广通渠“、”通惠河“、”会通河“、”胶莱河“四条河道中,确定”元朝漕运路线最北的一段河道“。这道题本身并没有出现历史地图,考生只有在对课本中的”元朝的河运和海运航线“一图有了充分掌握之后,才有可能知道正确答案应为”通惠河“。

第二,题型多样。高考试卷中出现的历史地图题在题型上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凡高考历史试卷和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中出现过的各种题型,如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问答题、解析题中,均出现过历史地图题。在早年的高考试卷(主要是全国高考历史试卷)中,历史地图题一直以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等题型为主,其主要特征是分值较小,考查内容较单一。自1999年高考起,高考试卷中的历史地图题突破了小分值的单选题、多选题及填空题的传统范围,出现了大分值的历史地图问答题及解析题,在整个试卷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例如1999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中的第43题、2001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卷第41题,以及2002年北京内蒙古春季高考文科综合卷第40题,都是大分值的历史地图题,其中1999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中的第43题达13分(总分150分),占总分值的8.7% , 而2001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卷第41题和2002年北京内蒙古春季高考文科综合卷第40题均达30分(总分均为300分),占总分值的10%。

第三,与课本中历史地图关系密切。绝大多数的高考历史地图题都与课本中的历史地图有密切的联系,有些历史地图题要求考生必须对课本中的历史地图熟练掌握才能解答。如1996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第6题,要求考生判断”元朝时,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归属于“辽阳省、岭北省、黑龙江省、吉林省四行省中的哪一省,这个题目所要考查的内容在课文的文字叙述中根本就没有涉及,考生只有平时注意阅读课本中的《元朝疆域图》才有可能知道:元朝时,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归属于辽阳省。

第四,考查全面。高考试卷中出现过的历史地图题对考生的考查是全方位的,主要表现为:

1.考查考生对课本历史地图中所反映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题目常出现在低分值的题型中,也最简单,如1996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第10题,要求考生在一幅有关香港的历史地图中找出”1860年清政府被迫割让给英国的九龙司地方一区“,只要考生掌握了课本中的”《北京条约》规定割九龙一区给英国示意图“一图,该题就很容易回答。

2.考查考生运用历史地图基本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1995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第2题,要求考生在牧野之战、垓下之战、巨鹿之战、官渡之战四大战役中,确定”战场地理位置最南的“一场战役,该题在课本中并没有现成的地图和答案,要求考生在解答该题的过程中,在脑海中必须把上述四大战役发生地放在同一幅地图中进行比较、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即”垓下之战“。该题既考查了考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考查了考生运用历史地图基本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考查考生通过历史地图进行思维分析的能力,即通过阅读历史地图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例如,1999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第43题,通过三幅反映不同历史时期德国的版图和在欧洲控制区域的情况的历史地图,要求考生”结合德国本身及欧美大国对德政策的变化,说明各图形成的原因“。该题”将三幅历史地图作为一组相关材料,引入问答题的题面,构成设置试题情境的组成部分,要求考生根据题意,提取图中信息,然后将信息放入特定的世界历史环境中,从国际关系演变的角度,系统地解释信息,呈现出对考生综合处理多种信息能力的考查?quot;(全国高考历史试题评价组评语,见《1999年高考历史试题评价》一文,载《历史教学》2000年第3期)这种题型自在1999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中出现以后,在2001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卷、2002年春北京内蒙古文科综合卷中再次出现。

二、研究近十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和近年来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的历史地图题,不难发现这种试题的发展趋势。那么,在今后的高考试卷中,历史地图题又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呢?

毋容置疑,在今后的高考历史试卷或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中,历史地图题都有可能继续出现。十年来,除了2000年外,历史地图题在全国高考历史试卷中基本上连续出现,而且在近年来的上海卷,天津、江西卷中也经常出现。可见历史地图题具有题型多样、考查全面性的特点,它正日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

其次,单纯考查历史地图所表现的基本历史知识的试题将逐步减少,未来的历史地图题必将会越来越注重对考生分析和运用历史地图能力的考查。这是因为这类历史地图题在考查上更具全面性,既考查了考生对历史地图基本知识的掌握,又考查了考生通过历史地图研究、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重视能力的培养是今后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重视能力的考查则是今后高考命题改革的一个基本走向。

再次,综合性历史地图题出现的机率大大增加。这是因为历史地图是历史学科内综合和跨学科综合的重要载体,因此,它更容易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青睐。之所以说历史地图是历史学科内综合的重要载体,是因为历史地图反映了人类在一定历史时期特定地理环境中活动的具体活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内容都可以通过历史地图的形式来反映,例如历史疆域、城市布局、战争等等,这就为具有相同主题的历史地图的综合创造了条件。同样,之所以说历史地图是跨学科综合的重要载体,是因为历史地图可以通过地图的形式,把文科中的三门课程历史、地理、政治进行有机的结合。因为历史地图需要借助地理中最基本的地图形式,以及历史地理基本要素来表示历史内容,而历史地图所表示的历史内容又与意识形态有着密切联系。前面所提到的1999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中的第43题就是历史地图在历史学科内综合的极佳体现,而2001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卷第41题、2002年春北京内蒙古文科综合卷第40题则是历史地图跨学科综合的最好例子。必须强调的是,近年来综合性的历史地图题并没有出现过对历史地图本身进行综合与分析的例子,这在今后的高考复习当中必须予以适当的重视。

三、通过前面的回顾与分析,使我们对历史地图题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有了基本的了解。那么,历史教师应当怎样对中学生,特别是高三学生进行历史地图方面有针对性的教学呢?

第一,严格要求学生掌握历史地图所表现的基本知识。虽然目前的教育强调的是素质教育和能力的培养,但是,素质教育和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否则素质教育和能力的培养便会成为空话,成?quot;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然,掌握历史地图基本知识的方法很多,但最主要、也是最简单的方法便是记忆。不过,强调对基本知识的记忆并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要讲究方式方法,具体到历史地图,可采用形象记忆、归纳综合等方法,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第二,培养学生对历史地图的分析能力。历史教学中,教师在要求学生掌握历史地图所表现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还应培养学生对历史地图进行思维分析的能力,即学生通过阅读历史地图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历史地图思维分析的能力的培养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首先,培养学生对单一历史地图进行思维分析的能力。历史地图除了形象、直观地反映历史史实外,还包含着某些内在的知识,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如通过阅读中国近代现代史中的《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教师可引导学生分?quot;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分布有什么地域特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一类的历史地图很多,在平时的历史教学当中,教师可在这方面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培养,而在高考复习的阶段,应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其次,培养学生对具有相同主题(或共同表示内容)的多幅历史地图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通过综合比较、分析,探究历史地图所表现的历史史实的本质、规律、特征以及形成原因。所谓具有相同主题的历史地图,在中国史方面包括不同历史时期的疆域图、城市图以及经济分布图等,而在世界史方面则包括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格局图(包括世界范围及主要国家)、同一国家或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相关历史地图等等。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方面具有相同主题的历史地图,这就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总结和完善。

上一篇:玻璃幕墙监理验收小结下一篇:竞选中队委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