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文化融合

2024-07-29

城乡文化融合(共6篇)

篇1:城乡文化融合

为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历史机遇,发挥好“桥头堡”作用,在“十四五”中展现新作为,作好“一片陶、一匹布、一把扇”为主的非遗文化产业文章,建议发展壮大我区非遗产业良好基础,依托位于安富街道的**陶文化创意产业园、**高新区广富工业园将我区打造成为文、产、旅融合发展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中心。通过做大做强“一片陶、一匹布、一把扇”非遗文化创意产业,吸引、辐射带动泸、内、荣、永及川渝周边等地非遗资源集聚,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个以弘扬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传统工艺美术、现代创意产业等协同发展的百亿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推动我区逐步打造成为双城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孵化中心、展示交流中心、人才集聚中心、非遗传承中心、文旅集散中心,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建立一条文化连接纽带,持续推动双城经济圈传统文化产业提档升级,不断提升成渝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和互联互通水平。

一、文创产业相关背景

(一)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和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

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创意产业作为知识密集的新兴领域,已经成为当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重要产业。

(二)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是以文化根基的新园区

创意产业中心作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具体载体,其形成包括四个基本条件:一要有与文化相关联的、产业规模集聚的特定地理区域,二要有鲜明的文化形象,三要有包括生产、发行、消费于一体的文化产业链,四要有集生产、交易、休闲、居住为一体的多种功能。

(三)发展理念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文化性、创意性、产业性三个基本特点。根据**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建设文创产业中心路径的发展理念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即: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精神,遵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围绕上述基本要求,**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发展理念为:绿色、智慧、活力。

绿色主要是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始终要保护好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做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在项目的设置和开发上走生态优美、节能低碳之路。

智慧主要是指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时代潮流与传统技术的有机结合,在项目的设置和开发上注重搭建创意经济的平台,把集聚创意人才和产业作为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活力主要是指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遵循市场经济的决定性作用,逐步形成和壮大文化创意的产业链,形成新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群,为**的经济和社会的转型升级打造新的发展引擎。

二、**打造双城经济圈文创产业中心发展优势

我区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安富境内陶产业和陶文化在全市乃至川渝两地范围内一枝独秀,具有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良好条件。

(一)深厚的文化优势

**素来有“海棠香国”的美誉,文化底蕴深厚,自然资源丰富。特色文化、特色产品、特色产业方兴未艾,陶器、折扇、夏布等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且产业链相对完整,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二)独特的品牌优势

安富是中国的三大陶都,是中国四大名陶的主产地,陶业发展历史悠久。数百年来陶文化从未间断,是川渝两地不可多得的陶文化重镇。2010年,**陶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陶列入重庆首届“巴渝十二品”。

安富作为川渝两地陆路要冲,是巴蜀文化的交流融合地,生态环境优美,人文资源丰富。辛亥文化、抗战文化、兰草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相互交织,五里长街、烧酒房、寨子山、鸦屿河、生态园等多种文化载体相辅相成,具有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先天优势。

(三)蓬勃的产业优势

近年来,**把非遗文化产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而且实现良好的开发利用,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产业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成功打造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处,重庆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处、示范基地4处,重庆市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6处、非遗传承教育基地7处,区级非遗传承教育基地14处。

(四)便捷的区位优势

**是重庆的“西大门”,正好处于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的“一小时经济圈内”,是成渝经济区腹心地带的一个重要战略支撑点,具有“东西传递”、“双向开发”的独特区位优势,是成渝合作的“桥头堡”,不仅可以直接辐射四川、重庆两地,还可间接辐射云南、贵州、陕西、湖北、湖南5个省市,辐射人口3.69亿人。成渝公路、成渝铁路和成渝客运专线贯穿境内,成渝客运专线建成通车后,大大缩短了**与成渝两大中心城市的时空距离(**至重庆20分钟、至成都40分钟)。

“潼荣高速公路”在**陶文化创意产业园内开设出口,**陶文化创意产业园距泸州深水港码头50公里,距四川第二大机场—云龙机场仅20公里,往北可融入陕西、山西高速公路网,往南可融入云南、贵州高速公路网,往东可融入湖南、湖北高速路网,地理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与此相对的是,川渝两地已进入文化消费井喷期,但相关产业或者说集聚产业群还未形成,周边城市也处于各自为政阶段,在打造文化中心工作方面还属于空白,具有异军突起的可操作性。

三、存在问题、现状

(一)现状

目前,全区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5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30名,区级代表性传承人388名。吸引区外国家级、省市级大师设立工作室15个,吸引文化创意与经营管理人才1500余名,直接或间接从事文化产业共计7万余人。非遗文化产业初见雏形,2017年底,文化企业数2500余户,非遗及关联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其中三大国家级非遗及关联产业产值突破50亿元,市级和区级非遗项目及关联产业产值近60亿元。

(二)问题:

一是文、产、旅融合发展示范效应未进一步体现;

二是文创产业体量小,产品体系单一,价格普遍偏高;

三是集聚效应不明显,我区范围内的非遗产业分布都较为分散,未形成规模集聚效应;

四是人才培养、传承问题;

五是文化多创意少,产品附加值低。

四、关于抢抓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全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意见建议

1.将“在**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或“在**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产、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纳入我区“十四五规划”并争取纳入重庆市“十四五”规划。

2.加快实现文产旅融合发展。按照笔者的观点,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接二连三”的产业,既可以是狭义上的文化创意设计、知识版权等相关产业,又可以是将文化创意物化制造出来的相关实体制造业,是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要搭建政企共商新渠道,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构建良好营商环境。一方面政府要鼓励**本土的企业走出去,组织非遗文化企业和产品亮相国际、国内的各大展会,并给予其一定的财政补贴。另一方面要鼓励文创类的企业进驻**文创园区,吸引麻织品、陶器、折扇等“老字号”入驻,对入驻园区的企业给予各类补助。二是要创新城市形象传播方式,要重点考虑年轻化和时尚化的受众群体,结合年轻人喜爱的传播方式,利用“抖音”等平台策划打造非遗“网红”,同时深化与主流媒体合作,综合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作用,探索事件营销、活动营销及渠道营销等旅游营销方式,增强**文创品牌的影响力。

3.打造双城经济圈特色主题活动。以活动为载体,策划组织周边市区来荣开展特色文旅活动,提升影响力和美誉度。例如把**陶文化艺术节上升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艺术节,并成为永久举办地,每两年常态化开展;

同时用好国家级综合实践基地,常态化开展成渝两地文化交流、培训活动,整合现有文化相关技能比赛、交流活动等,将每年一次举办的**陶职业技能大赛上升为双城经济圈非遗职业技能大赛,持续吸引非遗人才、文化创业产业人才来荣交流、发展。

4.吸引文化创意人才入驻创业。争取川渝两地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评定机构落地**,评定资格、享受政策等互通互认。对标《**区人才兴陶十一条》制定实施非遗相关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激励政策,支持相关人才创新创业、支持入驻人才学习深造、支持人才团队参赛参展、支持非遗大师带徒传艺、支持人才参与职称评定、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等,吸引周边地区品牌非遗文化产业入驻**。

5.持续深化特色小镇建设。特色小镇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载体和平台,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发挥纽带功能,围绕以5g等新基建项目,积极争取相关项目,争取引进无人超市、智慧景区、无人公交、职能农场等智能化项目,以安陶小镇为基础打造互联网小镇,争取在未来承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互联网大会,并力争成为永久举办地。

6.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特色文创产品。文创产品既有商品属性,也有文化属性,是旅游的延伸体验和补充服务,是联系游客与旅游目的地的情感纽带,是可以带回家的“风景”。高质量的文创产品,不仅能增加旅游韵味,增强游客的文化认同,也能带动设计、制造、销售等行业发展。可以思考结合热点消费需求延伸非遗产业链,如夏布可以延伸中式装饰、时下流行的汉服和高端艺术品等,**陶可以争取和故宫博物馆合作,衍生故宫系列文创产品,同时发展瓷砖生活陶瓷,高端科技陶瓷等……要以旅游为基石,以文化为灵魂,以产业为驱动,积极拥抱文化创意产业新蓝海;

要积极生产出符合大众审美、有独特创意和生活适用性的文创产品,充分展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产业创新成果,并使之成为巴渝文化输出的强大基因,成为广大游客与**的“定情之物”。

篇2:城乡文化融合

为深入实施XX区城乡融合发展突破行动,盘活城乡两端人才资源,带动产业、资本等要素在城乡之间良性循环,现就推进2022年全区城乡人才融合发展提出以下措施:

一、坚持城乡人才资源共享

1.坚持城乡人才一体引进。统筹考虑城乡人才差异化需求,一体制定招录计划,年内通过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人才引进、选调生和民生项目等方式引进40名左右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区直部门和镇(村)、街道(社区)工作。依托XX人才“归雁工程”,同步为乡村引进一批急需紧缺党政人才和教育、卫生等领域学科带头人、成熟业务骨干

2.坚持城乡人才一体配置。按照省市部署,探索实行从上往下跨层级调剂行政事业编制,及时为镇(街道)补充“新鲜血液”,推进编制资源向基层倾斜。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及时调整编制配置,加强教师交流轮岗,推动人员编制在城乡学校之间、学段之间动态调整。

3.坚持城乡人才一体使用。试点开展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实行共同体学校人事统一管理,推动城乡师资共享、有序流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加强全区卫生人才一体化配备和管理,在卫生编制总量内统一配备各类卫生人才,加快推行“区聘镇用”和“镇聘村用”。

二、加强城乡人才队伍互建

4.开展党政人才互派挂职。选派40名左右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镇挂任副镇长、内设机构负责人,到村挂任第一书记、村主任助理。从镇村选派10名左右优秀年轻干部到市、区两级对口部门或重点专项工作专班挂职锻炼,优化年轻干部成长路径,培育城乡优秀党政人才。

5.创新村企人才交流实训。选派10名左右优秀村干部到XX集团公司所属经营单位、区属国有企业跟班实训,补齐企业管理、市场经济、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短板弱项。积极选聘各级各类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或管理人员到村担任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职业经理。

6.推行治理人才结对共育。从城乡融合发展示范村、“村改居”试点村选拔优秀村干部到城市社区挂职锻炼,明确一名社区党委委员或居委会委员与挂职村干部结成帮带对子,传授社区工作方法和经验,增强村干部社区基层治理能力,为“村改居”工作衔接打好基础。

三、推进城乡人才回引聚能

7.引导专技人才返乡创业。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按照离岗创业政策到村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企业、家庭农场、农产品加工企业或担任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职业经理人,期满返岗后,表现优秀的,优先晋升职级、职称评聘,未入编干部优先纳入事业编制管理,8.推进送智送技下乡行动。采取顾问指导、兼职服务、项目合作、技术入股等多种模式,全年至少柔性引进3个以上推动乡村重点产业发展的专家顾问和创新团队。大力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20名左右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通过“科技特派员+项目+服务”模式,到村开展“保姆式”服务。采取一般干部包村、科级干部连村包片方式,选派40名左右农技人员下乡包村开展技术指导服务,解决农民生产技术难题。

9.实施涉农企业带培计划。通过以奖代补等形式,鼓励区内食品生产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种养殖企业依托原料基地、产业园区等建设实训基地,培训本地农民应用新技术。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订单带动、保底收益、利润返还、股份合作、共设风险保障金等形式,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

10.鼓励乡贤能人返乡助农。鼓励乡贤企业家和城市离退休干部选定帮扶村,担任“名誉村长”,利用自身的人脉资源、物资资源和市场资源,协助村“两委”成员参与乡村疑难问题解决、环境整治、产业发展、乡村治理。

四、突出城乡人才夯基蓄势

11.实施现代农民“提能计划”。以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民为重点,分层分类组织青年农民、种养大户、乡村能工巧匠等参加农业技能、创业就业、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创办领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鼓励50岁以下在职村“两委”班子成员及后备村干部参加职业高等教育,按照“农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学习形式,有针对性地提升政策水平和履职本领。

12.实施乡村人才“头雁计划”。注重把乡村人才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把优秀乡村人才党员培养成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从乡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中的党员里培养和补充村党组织书记,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村级带头人队伍。年内乡村治理人才队伍规模达到200人以上。

13.实施城乡社工“雨露计划”。将城乡社区实用人才教育培训纳入全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根据社区治理和服务需要,分层分类开展政策培训。健全完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考前培训机制,定期组织社区工作者开展技能培训,鼓励引导社区工作者报名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提高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

五、保障城乡人才政策融通

14.融通城乡人才评选表彰政策。完善城乡实用人才认定管理、教育培训、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制度体系,年内评选城市社区工作实用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各30名左右,加强跟踪培养,连续3年每月给予150元的基础奖励补助金

15.融通职业农民职称评审政策。对全区农村生产一线直接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动植物病虫防控防疫、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的农村人才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按认定等级给予补贴,引导乡村本土人才向农业产业发展方向集聚

16.融通城乡社工奖励补助政策。逐步推行城乡社区工作者职业资格持证上岗制度,对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所在镇、街道可结合实际给予教材费、报名考试费、考试往返费用等相关费用报销。对在城乡社区工作连续满3年,并取得初级、中级、高级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的社区工作者,一次性分别给予1000元、2000元、5000元的职业津贴。

17.融通城乡人才服务保障政策。研究完善人才家属随迁、子女入学、医疗、住房等配套政策,加大人才公寓配套设施建设力度,解决人才创业场地和安居问题。整合相关部门人才服务职能,建立“一站式”城乡人才服务平台,开通人才服务热线,提供技术指导、政策咨询、职称申报、项目申报等服务,推动城乡人才资源高效流动

篇3:城乡文化融合

国际友人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曾说:“中国有两个最美丽的山城, 一个是湖南的凤凰, 一个是福建的长汀。”[1]长汀地处福建西部龙岩市、闽赣边陲要冲, 是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秀丽的“山水”古城, 宋朝汀州太守陈轩将之形象地描述为:“一川远汇三溪水, 千嶂深围四面城。”[2]长汀作为我国12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汉代置县后, 从盛唐到清末一直是闽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也是州、郡、路、府的驻地, 亦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和发祥地[3], 享有“客家大本营”和“客家首府”之称[4];同时长汀又是著名的革命老区, 为中国21个革命圣地之一[5]。1994年, 长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她以客家文化、革命文化与历史文化而闻名遐迩 , 是兼具近代史迹名城、地方特色及民族文化为一体的文化名城[6]。

此外, 长汀也以其水土保持工作而驰名中外。长汀是全国丘陵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 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975.154km2, 占山地面积的37.7%, 水土流失历史之长, 面积之广, 程度之重, 危害之大, 居全省之首。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就与陕西长安、甘肃天水一起被列为全国3个重点水土保持试验区[7]。长汀的严重水土流失引起了历届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1983年, 省委、省政府把河田列为全省水土流失治理的试点, 长汀开始大规模的治理;特别是从2000年起, 福建省委省政府多年持续把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8], 再次掀起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新高潮。20002010年,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8524hm2, 项目涉及9个乡镇, 118个村, 22条小流域, 减少水土流失面积43060hm2, 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大为改善。2011年中央联合调研组调研福建长汀水土保持工作, 长汀治理模式与成效被水利部誉为是中国水土流失治理的品牌, 南方治理的一面旗帜;被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院士专家考察团誉为是南方水土流失治理的典范。在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需求下, 水土保持立法也开始吸纳“长汀经验”, 2013年11月28日,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的《福建省水土保持条例 (草案) 》就将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的成功经验吸纳到条例草案中[9]。

05 06. 以马尾松为先锋树种的长汀水土流失治理

05 06. 以马尾松为先锋树种的长汀水土流失治理

二 . 融合自然山水与古城文化肌理特色的保护规划编制

长汀的城址从唐朝以来发生多次变迁, 至明清时形成了“佛挂珠”式的汀州城墙及城市格局。建国后, 长汀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古城保护, 早在1984年的城市规划中, 就确定了以保护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城市的性质, 确定了保护古城, 建设新区的原则, 引导城市向城郊发展。1990年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994年被批准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5年委托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长汀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起到了指导作用。2001年委托重庆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长汀县城市总体规划》, 提出长汀的城市性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水旅游城市, 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了专门的分析研究。另外, 还编制了乌石巷历史街区、水东街区、东大街区、南门街区等历史街区的整治改造规划。这些规划的制定为长汀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提供了保障。为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管理, 2000年制定了《长汀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规定》, 2003年6月又结合具体情况的变化对该管理规定进行了修订, 形成《长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 为名城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 长汀的经济和社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此同时, 长汀的城镇建设也日新月异, 古城传统风貌在大规模建设中受到冲击。针对这一情况, 通过编制《保护规划》来保护长汀历史文化名城, 延续长汀历史文化风貌特色, 统筹安排各项建设活动, 促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协调统一十分必要[10]。因此, 2003年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受长汀县人民政府委托编制《长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并于2004年5月22日通过了专家评审。

《长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根据长汀现存历史街区形成的年代特点, 历史文化内涵不同, 充分考虑保护它的文脉与肌理, 在传统居住建筑为背景衬托下, 在空间上自然划分为四片各具特色的历史街区, 以此四片历史街区保护构成了长汀古城保护的骨架。明晰的显现出长汀历史发展时序的脉络, 使历史的长汀与现代的长汀有机结合。

长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文物古迹保护, 包括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与传统建筑的保护;第二层次为历史街区保护, 指保存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构筑物且风貌相对完整的街区, 包括南大街、五通巷、东大街、水东街四个历史街区, 面积52.2公顷;第三层次为古城保护区, 包括古城墙范围内的原汀州古城和水东街片区, 即一城一片;第四层次为环境协调区, 为长汀历史文化名城所依托的环境。东以太平桥、东环路、梅林大道为界, 南达隘口, 西至规划火车站, 北以北环路为限。

长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原则为:通过深入挖掘长汀历史文化价值, 坚持“抢救、保护、继承、发扬”的方针, 抢救濒临毁坏的珍贵文物古迹及具有传统地方特色的街巷和古城格局, 科学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原真性。坚持系统保护与重点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将城市发展各个历史时期的遗迹、传统建筑、革命旧址以及山川、名胜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完整的保护系统[11]。在此基础上, 特别注重要保护长汀古城格局风貌的“三山两水一轴三圈”特色;保护长汀古城墙和四个历史街区;保护长汀历史上形成的非物质要素包括地方传统工艺与特产、客家民俗风情、文学艺术和民俗活动等内容。

长汀历史文化名城空间保护重点为:对长汀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内建筑高度进行控制, 包括视廊与视界的保护、建设高度分区与控制。保持景观价值较高的视点、视域和视廊的通视性, 不得被高大建筑物遮挡;对城市重要或标志性的历史文化景观点, 从传统的可视角度划定视线通廊, 并控制视廊内的建筑高度以达到保护古城历史风貌的目的;保持古城范围内三个层次的制高点, 即卧龙山北极阁、南屏山、拜相山的制高点, 作为全城的观景点。加强古城环境协调区内山体绿化, 创造长汀县城的绿色屏障, 在风貌协调区内严禁乱砍滥伐, 开山采石, 破坏环境风貌;公路及铁路穿过地段, 应同时恢复绿化;保护卧龙山以及周边山体绿化, 整治拜相山环境, 拆除有碍观瞻建筑, 使得长汀真正成为青山绿水的自然环保型地区。

《长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特色为:改变了以往仅以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来划定保护区、协调区的传统做法, 而以文物保护单位作为核心, 逐渐向外扩大, 形成历史文化丰富的片区, 多个片区联结组成了历史街区。使文物保护单位依然“生活”在其原来的历史环境之中, 并以此构成了四片历史面貌完整、文脉清晰的历史街区。对长汀古城蕴藏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不仅考虑物质文化遗存的妥善保护, 还考虑保护古城内与物质文化同时并存的非物质文化遗存, 使古城内文化的全部内涵得以传承。突破了以往仅以关注古建筑保护的做法。通过规划测算了古城内人口、交通、环境容量, 尽量减轻古城现在的人口、交通、环境超负荷的窘况, 使古城得以健康的持续发展, 而不致在发展中遭受破坏, 这是从更全面的角度出发进行保护。规划充分使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12], 不仅使规划意图深入, 也使规划更能为领导与群众所了解:1利用IKONOS高分辨率卫星遥感, 集成GIS技术对古城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与分析, 建立了一整套基于地理空间数据库的古城保护分析与设计方法。在城市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控制范围 (即紫线范围) 划分上, 创立了一套基于遥感影象与地理信息空间复合分析技术的科学、高效方法。明确划定历史街区的范围, 在此范围内传统建筑所占比重, 需要整饬及拆除的建筑数量。2运用计算机做出各历史街区和周边山水环境的数字三维模型, 并进行了空间格局与视廊的定量分析, 因此与传统的保护规划相比, 更具有科学性、直观性。3利用GIS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功能, 将调查所得的现状与规划图、文资料建立了地理数据库, 可供随时定位调阅及刷新, 为古城保护与更新的具体管理工作提供了快速与准确地查询结果。4制作了演示系统, 更直观明了的将规划图用图片的形式向观众讲解。

2005年, 《长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完成后, 长汀县委、县政府接着委托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长汀历史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以便于更好的实施《保护规划》。随后, 委托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编制《长汀古城保护与旅游发展概念性规划》、《长汀历史文化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长汀历史文化街区沿街建筑立面整改设计方案》, 打造“一江两岸”新名城。沿汀江两岸, 首先着手对店头街 - 五通街历史文化街区建设保护, 把店头街 - 五通街历史文化街区定位为以特色商业、旅游观光、传统手工业和休闲居住为主, 打造具有丰富民俗生活和旅游价值的明清历史街区, 将成为古城的重要商业中心。在传统街巷中拆除障碍建筑, 适当设置街巷绿地;沿汀江建设一条开放绿化景观。拆除违章建筑, 采取修缮、维修改善、整修、拆除、保留的方式对不同的建筑进行处理。对城区东大街, 拆除天后宫前的大片房屋, 建设气势恢弘的妈祖文化广场, 打造对台交流新平台。在汀江东岸, 建设世界客家历史博物馆和客家母亲纪念广场。

三 . 以历史街区与“汀江生态长廊”文化精品打造为重点, 全面提升“美丽城乡”品质

店头, 在客家语中是最好的集市商铺的意思。店头街历史街区位于长汀县城东南人口最稠密的古城, 北邻兆征路, 东以汀江为界, 总面积12.09ha, 是名城长汀四大历史传统街区之一, 是古汀州城最早的商业街区, 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汀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街店头街南北走向全长466米, 街面宽约3米, 两侧分布了十条与其垂直的东西向街巷。其悠久历史, 最早可追溯到唐代, 真正繁荣于明清时期, 到明代, 汀江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往来的货船有“上八百, 下三千”之说, 店头街因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闽粤赣边重要的商贸集散中心。如今的店头街仍然保留着明清建筑特色, 沿街大部分为青瓦盖顶的木质两层楼, 多是前店后宅、下店上宅、前店后作坊结构, 木板门面。这些客家古建筑, 是中原文化与当地土著文化融合的产物, 是一座客家人传统手工业的博物馆, 是客家人开拓进取、百折不挠的真实写照。但街区内建筑产权多样, 建筑质量整体相对不高, 建筑年代层次不齐, 建筑层数大多为1-2层。

15 16. 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长汀店头街”

15 16. 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长汀店头街”

从2010年, 长汀坚持“政府主导、居民参与、实体运作、渐进改善”的指导思想, 严格按照在保护的前提下增加市政工程设施, 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 使店头街街区的浓郁传统风貌得以长存。2011年, 长汀店头街在由中国文化报社、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活动中荣获“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的称号。

长汀通过打造店头街的特色品牌, 进一步提升了长汀历史文化名城的声誉, 也为其走品牌化发展之路奠定了基础。2013年4月, 国际巨星成龙宣布, 将收藏的4栋徽派古建筑捐给新加坡, 引起轩然大波。对此, 成龙表示, 手中剩下的6栋古建筑也打算捐出, 去向一度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2013年9月, 长汀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员会前往北京, 与成龙洽谈捐赠古建筑事宜。2013年11月28日, 成龙与长汀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员会进行捐赠交接仪式, 他正式向长汀捐赠一栋古建筑。长汀县政府授予成龙“荣誉市民”称号, 并赠送他“名城汀州金钥匙”一把。这是成龙向内地捐出的首栋古建筑, 这栋建筑将作为“卧龙书院”项目的一部分, 将来打造一处“成龙学馆”。

除了发挥名人效益外, 长汀通过城墙申遗来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汀州古城墙始建于唐大历四年, 至明清时期, 汀州古城墙总长为5000多米, 设有12个城门, “枕山临溪为城”, 形成“山中有城, 城中有水”及“佛挂珠”的独特格局。1996年汀州城墙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 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1月, 长汀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员会通过南京大学的协助, 与南京、西安、兴城、临海、寿县、凤阳、荆州、襄阳等相关市 (县) 积极沟通, 并取得共识, 同意“汀州城墙”加入打包申请世遗行列, 并统称为“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013年10月, 长汀县规划设计院编制了《长汀县汀江生态走廊建设规划》, 对统筹长汀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长汀建成海峡西岸西部生态文化旅游名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规划以汀江流域为载体, 以一江两岸为纽带, 集自然生态、历史人文、旅游度假、水土治理和产业开发于一体, 充分整合县域汀江两岸的重大项目, 构建“以点串线、以线带面、功能各异、特色各具、优势互补、相互映衬的生态绿色长廊、生态田园风光、生态宜居城镇和生态产业发展”的走廊空间发展格局。汀江长汀段自庵杰至羊牯总长约154公里, 根据各河段区域自然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阶段, 划分为6个生态功能区, 包括自然保护与生态休闲观光区、生态宜居城市与文化历史名城区、生态稀土工业与工贸发展区、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区、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示范区以及生态保护、生态种植与现代农业示范区, 涉及13个乡镇, 区域总面积约1930平方公里, 约占全县总面积的2/3。

生态走廊规划共囊括了庵杰新桥段的汀江源天下客家第一漂、汀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汀江源客家民俗文化园, 城区段的“一江两岸”主景区修复工程、经纬集团和盼盼集团PPP城区综合开发项目, 策武段的稀土工业园、客家物流园, 河田段的晋江工业园、奔腾高端纺织产业园, 三洲段的国家级湿地公园、水土保持科教馆, 汀江下游段的濯田千亩蓝莓种植与观光采摘基地、宣成杨成武将军故居等数十项主要产业和重大项目。

“天生一个龙门洞, 千里汀江一线穿”说的便是位于长汀庵杰乡的汀州胜景龙门, 其独特的地质构造与山水景观, 自古就是汀州八景之一。正在建设中的庵杰汀江源天下客家第一漂以客家人的人生成长历程轨迹为线索, 全程约5公里, 历经十五个溪潭、六段河滩、四段田园风光带、四个摩崖雕刻群、三段古树丛树群、一个溶洞, 龙门便是漂流经过的节点之一。新桥镇的余陂村生态护岸工程将植物与土木工程结合, 在具备防洪功能的同时, 利用生态村建设, 打造生态景观游步道和樱花风景廊道, 给人们提供了休憩娱乐的场所。三洲镇曾经水土流失严重, 经过不懈努力, 三洲国家湿地公园成功获批, 作为长汀湿地资源恢复、水土流失治理的典范, 将按国家5A级景区要求建设成以河滩、沼泽为主的综合性湿地公园, 向人们展示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和生态文化。目前, 湿地公园已初具规模, 由一片红土荒山转变为如今的山水形胜。

这一系列的品牌营销战略和总体规划部署, 极大的提升了长汀的知名度, 为其在建设中保护提升古城, 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四 . 结语

长汀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其传统的城市格局、特色的历史街区、鲜明的文化特征令人印象深刻。然而, 其以规划为指导, 保护中发展建设古城;以品牌为支撑, 建设中保护提升古城的战略更值得推广。我国的城市建设应坚持保护和发展协调双赢的目标, 践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17 18. 长汀县汀江生态走廊建设规划

17 18. 长汀县汀江生态走廊建设规划

21 22. 长福建长汀三洲国家湿地公园

21 22. 长福建长汀三洲国家湿地公园

参考文献

[1]中国汀州客家研究中心编.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汀[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0.

[2]长汀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长汀县志[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3.

[3]何绵山.八闽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

[4]谢重光.闽西客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

[5]何郑莹, 裘行洁, 徐建刚.福建长汀特色分析与保护[J].规划师, 2005, 21 (6) :27-30.

[6]董鉴鸿, 阮仪三.名城文化鉴赏和保护[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3.

[7]龙岩水土保持事业局等编.绿梦成真——长汀河田水土流失治理纪实[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9.

[8]黄聚聪, 张炜平, 李熙波.福建长汀河田水土流失原因综述[J].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7, 19 (2) :26-29.

[9]郑昭.水土保持立法吸纳“长汀经验”[N].福建日报, 2013-12-01.

[10]阮仪三, 王景慧, 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9.

[11]何郑莹, 徐建刚, 裘行洁.GIS辅助对长汀客家首府地位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探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28 (5) :458-463.

篇4:城乡融合系统设计

立体规划的构想。

岸根卓郎先生在书中回顾了近三十年来日本曾进行的三次国土规划。他认为,第一次“新产业城市规划”把多数产业(主要是第二产业)拥挤在经济开发条件优越的太平洋沿岸,集中了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城市化浪潮迅速蔓延,造成人口过密,其他地带异常稀疏,国土资源利用失调,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第二次是线性规划,决定在全国铺设交通网,用“路线”将太平洋沿岸地带同其他地域连接起来,从而消除两种地域之间经济开发条件差别,将集中在太平洋沿岸的人口和产业疏散到全国各地,解决人口过密和人口过疏的问题,目的使国土资源利用合理化。然而交通线诱发了各地产业,对自然的破坏和公害也随之被“疏散”到各地。以不成功告终。第三次是面规划,提出“田园城市建设”的目标,拟在环境优美的田园上配置城市,以建设“定居社会”,但实际上也未达到目的,田园城市的外延扩张只能助长近邻农村盲目城市化,看不出人口过密、过疏矛盾缓解的征兆,社会病理现象有增无减。

怎么改变日本城市化中出现的问题呢?作者提出城乡融合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是设计一个理想的社会系统,即本书所提出的“自然一空间一人类系统”。使无意识的“自然—空间—人类系统”形成完善的自我形成功能,能够适应任何环境变化的能力,经常保持最适状态。系统设计大致分三个阶段:①确定系统目标;②按照功能结构、要素结构、位置结构的先后顺序,进行必要的系统内容设计;③使系统优化。作者以国土的社会功能统领了整个系统。他解释说,过去的规划建立在以“物”为中心的价值观上,而理想系统的设计目标建立在以“心”为中心的价值观上,要求消除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条块分割,以跨行政管理部门的综合观点出发,创建一个新的定居社会。

书中用图表表达了自然-空间-人类系统模型,意味着可以通过自然系要素和人工要素的不同组合,创建出各种类型的理想家园(理想的定居社会)。他认为“农工一体复合系统”或“城乡融合社会系统”是日本今后发展的唯一通途。要修正工业立国方针造成的社会功能分化和由此带来的社会扭曲,消除农村地带和城市地带的对立状态。以自然-空间-人类系统为目标,对全部的国土资源在时间和地理上进行“优化配置”和“优化利用”,对地域社会系统重新设计。总之,新的国土规划方针必须是能使农村功能和城市功能有机结合起来。

其次,是建立产、官、民一体化的地域社会系统。

岸根先生认为,要使日本成为一个新生的国家,必须打破根深蒂固的封建性、排他性和地缘性、血缘性。日本以工业化程度指标衡量国家成就的结果是,出现了“繁荣的工业,衰退的农业”的局面,这是使日本陷入不适宜生存的畸形社会的一个重要原因。具体讲,使农村丧失了几种功能。①丧失了文化功能和生活功能——工业化和现代化等外部环境的变化,破坏了农村生活环境,也破坏了地域文化(农村文化),农村社会自身无力维持其生活环境,无力保存和继承地域文化。②丧失了生产功能和经济功能——对于这种外部环境的挑战,农村社会自身无力有效地利用地域资源(森林、水等天然资源和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资源),更不能将这些同合理的、有效的农林业生产结合起来。③丧失了居住功能和生计功能——对于这种挑战,农村社会自身无力量更有效地发挥地域特性,并将地域特性创造地域居民就业机会紧密结合起来。针对如此严重的后果作者指出,作为一个具体的系统,必须建立在社会合作·分工的理论基础之上,必须设计为产、官、民一体化地域社会系统。即将因分散所有造成的不合理、低效率、外公益利用的各种国土资源功能进行分类,再从社会(国土规划)的角度出发,以规模、效率、公益性实现最大化为目的,重新组合分离的功能,发展经济、公益价值同时协调的扩大再生产的社会系统。

总之,岸根先生所提出的城乡融合社会的基本概念,是以自然(即森林、田园、动物)为中心的地域规划观念,是一种全新的国土规划。在以自然系的农林带(包括渔业在内的生命产业)为中心的绿色如茵的田园地带、山区地带,井然有致地配置校园、文化设施、先进的产业和民宅,建设一个自然、学术、文化、产业、生活浑然一体、完全融合的物心俱丰的复合社会。

篇5:教研一体促城乡教育深度融合

来源:中国教育报(2009-5-15)发表日期:2009年5月19日

如何实现教育的公平性和普惠性,是当前全社会对教育关注的焦点。上至国务院下至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快城乡教育的一体化进程,促进教育公平。要想逐步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是关键。而要想提高村小的教学质量,除了要在硬件建设上加大投入之外,还需要教研部门采取得力措施,下大力气提高农村学校的教研水平。近年来,我市教研部门经过积极探索,构建起了城乡一体化的小学教研新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乡教育质量的优质、均衡发展。建立三级教研共同体,抓好四支队伍

有效教研离不开专业化的引领。

首先,我们建立了三级教研共同体,即由市学科教研员引领兼职教研员组成“市级教研共同体”,由学科兼职教研员引领各片区业务干部和骨干教师组成“城乡教研共同体”,由镇中心小学业务干部引领全体学科教师组成“校本教研共同体”。

“市级教研共同体”主要进行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和教材培训,开展教学调研,针对全市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举行专题研讨活动,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城乡教研共同体”在市教研室指导下主要开展片区内的培训和校际研讨活动,及时传达市教研会议精神、推广先进教学模式和优秀教学方法,推进片区内学科教研的均衡发展。“校本教研共同体”在市教研室和兼职教研员的指导下,开展基于本镇实际的集体备课等校本研究活动,促进中心小学和村级小学的均衡发展。

三级教研共同体的建立,让全市学科教研由“一人”引领,即学科教研员引领转变为由“一个团队”共同引领,让学校教研由原来的“一校一研”转变为“区域共研”、合作共赢,由原来的“一课(题)一研”转变为“一课(题)共研”、多元同构。这一举措不但搭建了全市小学高效教研的一体化平台,更充分发挥了各级教研团队的智慧,让所有成员在彼此交流和探索中,建立共同的教研生活,在相互学习中相互启发、在共同研究中共同提高。其次,我们还着力抓好四支队伍,即教研员、兼职教研员、业务干部和骨干教师队伍。抓好第一支队伍,落实教研员学科负责制,实行教研员联系校制度。我们要求教研员深入基层参加学校的集体备课和片区教研活动,进行现场研讨、指导,完善学科教研模式,探索总结和推广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抓好第二支队伍,加强对兼职教研员的培训。每学期组织2-3次学习、研讨活动,提高兼职教研员的理论水平和独立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强化对兼职教研员的管理和考核,激励督促兼职教研员认真履行工作职责,鼓励他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联片教研取得实效。抓好第三支队伍,定期组织农村小学业务干部进行培训,开展基本功比赛,为他们搭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拓宽他们的研究视野和工作思路,提高他们参与和指导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的能力。抓好第四支队伍,实行教研员“1+1”制度,每位教研员每学年确定一名学科教师为培养对象,制订详尽的培养规划。实行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带骨干教师制度。通过名优教师送课下乡、城乡骨干教师课堂教学交流活动,逐步建立起了一支覆盖全市各级小学的骨干队伍,促进教研队伍专业化发展的一体化。落实五项制度,强化教研精细化管理

困扰村小发展的症结在哪里?是什么原因导致城乡学校的差距不断拉大?笔者认为,在硬件建设逐步均衡的情况下,困扰村小发展的症结在于农村学校的管理制度。我们从教师的教学常规、学生的学习常规以及教师的备课制度、教研制度、开放制度等五项制度入手,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发挥名校、名师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城乡互动,共同发展。我们协助农村学校建立了符合各校实际的《一日教学常规》和《一周教学常规》,规范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作业批改、辅导、教研、实验、考试、质量分析等常规工作中的每个环节和细节,使常规教学做到有章可循,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和高效化的轨道。同时,我们还从抓学生学习常规管理入手,对学生的学习计划、总结、预习、听课、笔记、作业、练习、复习和课外阅读等各环节提出具体规范要求,加大学习指导力度,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气,在开发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注重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集体备课是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备课形式。它可以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我们从课改伊始就实行“全市大集备”制度,在市教研室的统一指导下,实施“一课两备(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两评(自评与互评)、两反思(得与失)”和“二次备课”的制度。落实备课要求,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统一教学案、统一要求、统一进度、统一重难点、统一练习题、统一单元测试,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发挥集体智慧,实行同学科教师教学资源“三公开”--课后反思笔记公开、教学参考资料公开、教学案公开制度。学校业务干部参与和指导集体备课的全过程,优化备课方式,提高备课效率。另外,我们对学科备课组还进行了捆绑式评价,引导教师形成工作合力,坚持集体创优,确保备课质量。

为了充分发挥兼职教研员和学校业务干部的服务、指导和研究职能,我们要求兼职教研员和学校业务干部联系教育教学实际,从教师身边的问题出发,开展以问题解决为方向的专题研究。同时,我们还坚持典型学校和名师教研活动向全市开放制度,教研室每学年组织指导相关学校和教师举行1-2次教学开放活动;坚持中心小学教研活动和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向村小开放制度,中心小学每学期至少向村小开放一次,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要随时对村小的同年级教师开放,有效地保证和促进了区域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构架教研互动体系,促进城乡教研深度融合要实现农村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就必须建立教研一体的长效机制,才能保证其规范化、科学化、持久化开展。为此,我们在县域范围内有相近办学特色、有共同研究课题的学校之间构架了“校际教学研联合体”或“校际课题协作体”,在全市形成了以学校特色共建、学科同课题研究为载体的学校或学科多向联合的教研互动体系,实现了课题集中攻关、城乡教师互动参与、教学资源和成果共享,提高教学研究的水平,加快了教科研成果的转化。

我们还建立了中心小学与村级小学一体化管理机制,统筹安排师资,统一下发各项教学教研常规和制度,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安排课程表和各科集体备课时间,统一教研要求和活动时间,统一评价考核制度,实现了村级小学与中心小学教研的深度融合。

篇6:城乡文化融合

――黄陂区乡村休闲游工作情况汇报

黄陂区乡村休闲游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2月8日)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区围绕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方向,依托近近郊区位和生态资源优势,坚持把乡村休闲产业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主导产业来培植和发展,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角、农民主体”的原则,突破性地抓了景区档次向上提升、产业发展向“农”延伸、市场营销向外扩张、战略目标向全国旅游目的地瞄准,取得明显成效,推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主要成效

(一)乡村休闲经济发展明显加快。乡村休闲产业已成为黄陂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兴农富民的重要产业。2010年,全区共计接待旅游507.9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10.16亿元,带动全区4万农民直接或间接吃上了旅游饭,涉及乡村休闲游产业的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5%。乡村休闲游被誉为全省的一面旗帜,武汉农业生态园成为武汉市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示范园区,农业观光旅游已成为全省最重要的农业旅游精品线路,2010年,我区被省政府正

游,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我区已建成全国首批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两家,即生态农业园和谦森岛庄园,还有农耕年华风情园、武汉开隆高新农业园、田田生态园、武汉花卉中心等一批以观光为主的农业园区。狠抓乡村休闲游商品加工、包装、销售,开发出了木兰茶叶、木兰葛粉、豆丝、野菜、蜂蜜等土特乡村休闲游商品共有30余种。共有乡村休闲商品销售网点98家,销售网点遍布全区。同时还有部分龙头企业的产品进驻全国各大超市,产品远销省外乃至国外。销售网络的不断扩大,使乡村休闲游商品销售成倍增长。2011年全区乡村休闲商品加工产业迅猛发展,产值达2.1亿元,较上年的1.1亿元增长了1亿元,增幅近100%。

(四)乡村休闲品牌创建成效显著。近年来,我区以北部生态资源和南部近郊农业资源为依托,深入推进“木兰八景”开发建设和观光休闲产业发展,以木兰山、木兰湖、木兰天池、木兰古门、木兰清凉寨、木兰草原、木兰云雾山和锦里沟等景区建设为重点,促进乡村休闲游产业上档次、上水平,形成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增强了旅游核心竞争力,推进了乡村休闲游的突破发展。

二、主要作法

(一)坚持政府主导,引领乡村休闲产业科学发展。区委、区政府牢牢把握全区旅游发展的方向,科学制定全区乡村休闲游发展的方针,使全区旅游始终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一是成立区、乡两级乡村休闲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二是以规划指导发展,先后聘请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一批高等和规划设计单位制定完成乡村休闲游产

游办公室切实承担管理职能。一是指导农民按照乡村休闲游发展规划,搞好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建设。二是加强行业规范,对照省市一系列的质量管理制度,并联合相关部门定期对全区乡村休闲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各方面进行了检查,有力地促进了我区乡村休闲游的提档升级。抓好从业农民的培训,每年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培训乡村休闲游从业人员300多人次。三是加大对乡村休闲游的整体宣传和推介。区政府和企业联手每年投入资金近千万,在省市主流报刊上登载宣传营销资料,在《湖北卫视》上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黄陂旅游形象宣传,提升黄陂乡村休闲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2012年乡村休闲游工作计划

201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上下,在省市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区将围绕旅游兴农富民战略,积极推进全区乡村休闲游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1、积极做好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的各项工作。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对乡村休闲游进行合理布局,同时根据资源特色,突出重点,树立品牌。抓好扩面串联成片连线开发工作,不断推动市场化运作,进一步加快推进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真正使得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

2、抓好乡村休闲游项目工作。一是区委、区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旅游事业的支持,计划将投入资金近3亿元,完成研子到大余湾、木兰天池到素山寺、木兰天池到云雾山的旅游公路建设,启动黄陂前

积极走出去营销,在省内外开展2-3次乡村休闲游推介;三是举办一次全区旅游农副产品专题推介会。

8、办好会节活动。一是办好第十三届木兰旅游文化节;二是办好第四届木兰山登山节;三是办好第四届武汉云雾山杜鹃节;四是大余湾油菜花节,五是办好木兰山金秋庙会。同时,积极做好信息反馈和纳入市级绩效目标的乡村休闲游调查统计工作。

三、几点建议和请求

一是加大市政府对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和政策倾斜。建议建立乡村旅游专项发展基金,以农民为受惠对象,加大农舍住宿设施、农家饮食设备、卫生设施、安全设施的投入和改善。完善公交线路、交通道路、停车场、乡村环境、标示标牌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和建设。加大对休闲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让乡村休闲游投资商感受到政策扶持力度大。此外,乡村旅游发展中突出的问题是用地指标难以落实,受其制约,乡村旅游的建设往往难以落实和操作。乡村旅游的接待设施、活动项目、休息场所、住宿条件、购物商点与旅游设施建设等,也难以得到正常的用地指标,使不少项目不得不延期实施或流产,或项目仅停留在规划之中。请市办协调解决。

上一篇:2011中国电子警察行业十大最具影响力品牌下一篇:县财政局党总支加强作风建设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