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需求调查表

2024-07-11

应用型人才需求调查表(精选6篇)

篇1:应用型人才需求调查表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需求报告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社会现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状况,了解社会未来三年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及培养要求,从而为确定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提供基本的依据。我们对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2011年2月,我校采用走访用人单位、问卷调查、资料收集与分析等手段,就相关行业和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

此次调研涉及的用人单位主要有江苏省的大中小型企业,现就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相关行业和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

1.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我省企业信息化也在全面进行,急需企业信息化专业人才。

目前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从事工作的性质来划分,大致上可以将计算机人才分为以下三类:(1)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2)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3)从事应用型(信息化类型)工作的专门人才。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来,目前我省计算机专业对第(1)、(2)类人才的培养已有一定的基础,而对于第(3)类人才的专门培养则是非常薄弱的。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结构。对于这种现状的认识,一位企业负责人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目前计算机行业“蓝领”人数少的根本原因,不是企业不需要 “蓝领”,而是缺乏能够有效地组织和指挥 “蓝领”、发挥其软件生产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振兴江苏的一项迫切任务,既懂计算机软件又懂计算机硬件维护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紧缺已成为江苏振兴经济的一大障碍,本行业中持有“双证”在手的学生就更是少之又少。IT产业的振兴势必将拉动并形成我省巨大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市场。

从我们调研情况来看,我省在未来3年内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仍有很大缺口,远远供应不上这种需求,巨大的人才缺口使我们现在必须加大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立足本省,培养适合我省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应用人才。

2.企业在招聘时对计算机人才的期望

在现在的就业形势和企业竞争条件下,市场出现了某种供大于求的现象。因此,企

业在招聘新员工的时候,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中不同部门的负责人对应聘者专业技能的要求不同。人力资源

主管认为排在前三位的专业技能分别是: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数据库知识和操作系

统知识;而IT项目主管认为排在前三位的专业技能则分别是: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能

力、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网络管理和维护能力,此外依次需要具备数据库知识和操

作系统知识。

3.从全国范围来看,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在飞速地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也在逐年

上升。

大量的传统企业在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

进信息化”,这是我国已经确定的长远战略发展目标,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短缺

成为阻碍信息建设发展的瓶颈。

在需求度上,我国上规模的企业在百万家以上,每个企业搞信息化建设平均最少需

要一到两名复合型计算机应用人才,那么全国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要在200万以

上。由此专家指出,计算机应用是依托IT产业迅速发展的“朝阳职业”,人才需求由低

端到高端都有广阔的就业前景,职业行情将越涨越高。

4.用人单位关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素质和职业道德的观点

在企业访谈过程中,每个IT公司都毫无例外地谈到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

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中职毕业生仅仅掌握已有的知识是完全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有一种综合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专业素质。

因此以学习能力为代表的发展潜力,是用人单位最关注的素质之一。同时企业要求

人才能够学习他人长处,而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以我为中心、盲目自以为是”的弱点

十分明显。

5.关于复合型和宽口径

近年来,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培养是一个热门话题。对于IT领域而言,复合型人才

是指既具有某个(某些)应用领域的专门知识与技能,又掌握了IT专门技术的人才。

IT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并且对综合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旺盛,学校

应当而且能够拓宽专业领域,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受到应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目前许多中职院校现有的课程安排对于学生来说基本上是“一刀切”,学生们的学习内容没有太多差异,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不能体现出每个人的个性优势。当然,一些

基本课程是大家应该学习的,但我们缺乏的是对学生进行个性分析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

学与指导。

因此我们认为要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掌握某个(某些)应用领域的专门知识

和技能可能并不现实。但是,许多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将来并不会一直从事本专业的技

术工作,因此在校期间的培养除了专业知识外,学习能力也是要十分重视的。

总之,这次调研收益很多,可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与用工单位加强沟通,畅通就业渠道

这几年,用工单位来我校招工踊跃。企业是中职生的“用户”,是得以生存,顺利

成才的土壤,是展现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天地。因此,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是走出去

选准目标,到与专业相近的单位考察了解,亲密接触,掌握生产经营的真实情况,如岗

位及择员条件、工资及保险待遇等重要信息。然后,择优选择,加强联系,经常沟通,夯实感情基础,情谊相融;二是请进来,即邀请用工单位到校为学生讲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企业最喜欢什么样的员工;三是安排学生在假期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期

间,到企业顶岗操作,创造机会,尽可能增加学生与用人单位接触,增进了解,加深感

情。这样,使学生为用而学,训练应岗技能,增强适应能力,也体验当员工的艰辛,使

企业熟悉学生,发现可用之人,锁定选择目标。共同的目标,相同的思路,使学校与用

人单位建立牢固的就业渠道。在这次拜访中,宏图三胞就表示这种意向,愿意与我校合作,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

2.强化技能训练,增强竞争实力

影响教育质量最关键的因素是师资水平和实训条件。“以职业性为主兼顾学科性”。

中职生要成功实现就业,必须具有过硬的技能。专业技能是做好本职工作、服务企业、奉献社会的必要手段。为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实力,学校多方筹措资金,更新、增添各

专业的实验实习设施设备,以各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标准作为训练目标,保证反复训练的时间,坚持经常化训练与定期技能比赛相结合,应岗技能考核与专业技

术等级鉴定相结合,从严要求,系统培训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岗位能力。此外,还应积极

利用企业的实训条件,通过定单式培养,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把实训与生产相结合等

方式,加强专业实践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对师资要求上,要培养一批稳定的“双师素质”型队伍,特别是专业课和专业基础

课教师不仅要求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更要求有较强的职业能力。7部委文件中,对“双师

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许多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提出了“要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各

类职业学校教师职务评聘办法”、“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以上的时间到企业或生产一线进行实践,并作为教师提职晋级的必要条件”等。这些重大的改革导向必将会加快推进适合职业学校教育工作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3.加强就业指导,提高求职能力

学好专业知识与技能,不等于就能顺利就业。在市场化就业机制下还得掌握求职择业的方法与技巧,我们开设《职高生求职择业创业策略与技巧》课程,指导学生掌握准备就业、选择职业、获得职业、适应职业、转换职业和自己创业的方法和技巧。一年级重点加强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所学专业与对应职业岗位群的关系,热爱专业,努力学好专业知识,自学刻苦地参加专业技能训练,提高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养成职业道德;二年级重点找准差距,即所学得的德、智、体、美、技同职业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和具体目标,规范自己的行为,从严、从难要求,培养专业技术和综合职业能力,争取有特色、有绝招、一专多能;三年级则突出择业谋职创业的方法与技巧,指导学生掌握收集、处理、利用招聘信息的方法;向社会积极推销自己的技巧;做好面试准备,赢得理解、信任、被录用的策略;正确选择职业的方法;成功跨越试用期的策略;创业的准备、资本筹措与项目选择的方法等。分阶段,突出重点,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与技巧,了解就业政策与法规,准备充分,策略运用灵活,又能把握好机会,有效地利用三分钟的自我介绍时间,主动、恰当地推销自己,赢得用工单位的好感,一次性就业成功率大大提高。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职业教育发展还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问题。一些学校定位不清,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缺乏活力,市场意识薄弱,教育观念和培养模式陈旧,人才培养特色不够鲜明;有相当一部分学校中“双师型”师资短缺,实训条件不足;特别是一些地方对职业教育工作重视不够,程度不同地存在着重视高等院校建设忽视中职学校建设的倾向,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机制尚不完善。可见,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

篇2:应用型人才需求调查表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各种岗位的需求有所增加,为掌握社会现有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状况,了解社会未来三年的人才需求及培养要求,从而为确定我院应用电子技术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提供基本的依据。我们对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我们采用走访用人单位、问卷调查、资料收集与分析等手段,就相关行业和企业对应用电子技术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此次调研涉及的用人单位主要有北京、山东、浙江等省的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大中型国有企业以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营企业,涉及到省内及周边地区的人才交流中心和人才交流会。

现就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与就业前景

应用电子技术人才需求的宏观背景: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就给应用电子技术相关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工业处于一个稳步发展的阶段,特别是进入WTO以后,中国正在逐步变成“世界制造中心”,对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平稳且较旺盛。目前,对该类高技能型专业人才比较紧缺。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形成了许多融合机械类、电子类、电脑类、电力电子类等的新兴领域和新型产业,必然需要产品设备装配、维修、检测及管理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调研表明,经济发达地区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高职毕业生需求是巨大的,每年都需要一大批技能操作工人来充实生产第一线,前提是毕业生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因此,为了服务地方经济和适应区域经济,满足社会急需,我校对电子技术专业进行了改革调整,建立了一个科学、完善、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学体系。突出应用性、整合性、实践性的原则,使毕业生既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更具较强的操作技能。

二、电子企业对职业岗位的主要要求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群主要为电子及相关企业生产线上的装配工、调试工、检测工、维修工以及一般的管理员工等。

根据生产企业对毕业生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总结出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2.掌握电子元件的规格、标准检测方法;

3.掌握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4.有一定的电子电路图阅读能力;

5.掌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理论和技能,了解其发展动态、相关的产业政策和知识产权等法律法规;

6.取得高级维修电工、高级电子产品装配工、中级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等从业资格证书。

7.掌握电子产品的生产管理、技术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

8.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电子企业对毕业生的录用情况

在录用和培养电子专业的毕业生时,绝大部分的企业都是非常重视的。对新毕业的学生,先进行上岗前培训,熟悉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生产流程,让其充分了解企业;对已上岗的毕业生,采用老员工负责指导,主管部门定期考核的办法,让他们尽快熟练工作;对动手能力较强、表现较好的毕业生则实行加薪加酬的办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四、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就业环境和工资待遇

我国沿海地区电子企业大多来自日本、韩国、台湾、欧美以及中外合资,当地就业部门的劳动保障制度比较健全,管理比较规范、严格,一般是五天工作制,周六和周日算加班,工资待遇较高,平均月底薪1200元以上,加班另有加班费,各类保险都有,大部分企业还有住房公积金,住宿、吃饭非常优惠。

五、高职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近些年来,由于部分地方仍然存在着“普高热”现象,致使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入学分数过低,致使部分毕业生整体素质下降。一些用人单位普遍反映部分毕业生由于文化理论知识不足、电子技术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以及专业基本技能训练较少,所以实际操作能力较弱,如:看不懂电路图、不能熟练操作和使用常见电子仪器等。

2.部分毕业生就业观念比较落后。虽然大多数学校对毕业生在毕业前开展了就业指导工作,但一些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仍然居高不下,怕吃苦,眼高手低,适应能力较差。他们把工资待遇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根据自身的条件去正确选择职业。

六、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电子专业的几点思考

1.紧扣电子技术的发展脉搏,根据企业对电子技术人才的要求,确定培养目标。置受教育者于集机械、电子、信息、系统和管理为一体的现代背景下,坚持常规技术训练与先进技术训练相结合,坚持单片机控制训练和Protel电路设计条件下综合训练相结合2.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改革旧的课程体系,保证职业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必须抓好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使学生打好厚实的专业基础;加强职业技能的培养,突出专业技能;重视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是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的主要依据,同时,本专业在“贴近生产、贴近工艺、贴近装备”思想指导下,以电子产品设计、生产、安装、调试、检测及维护能力培养为核心,认真分析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针对中职教育的宗旨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社会岗位的需求适时的调整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课程增强实用性、实践性,包含更多的现代技术和新技术应用。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的核心,是保证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的关键。电子技术专业的迅速发展,很多课程和教材已不适应专业的发展的需要因为应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构建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和运行机制。

3.重视一体化教学,边学边做

电子企业需要的大部分是生产一线上的装配工、调试工、检测工、维修工以及一般的管理员工等,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一体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创新精神,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我们将课堂搬到一体化教室,使学生边学边做。目前,电子专业已有多门课程采用了一体化教学模式。

4.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坚持“多证书”教学。大幅度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加大教学设施的投入,注重校内现代电子实训基地的建设。

5.切实搞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1)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学校招生就业办派专职人员常驻沿海各省的大中型企业进行实地考察,收集用人信息,有效推介毕业生就业;

(2)通过就业宽带网发布毕业生资源信息,让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情况;

(3)参加人才市场举办的全国性校企合作交流会,签订供需协议;

(4)按照“诚实、扎实、朴实、创新”的八字方针对毕业生就业进行指导教育,尤其在吃苦耐劳、忠诚企业、讲究诚信、服从管理等方面要加强培养和教育,培养毕业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

篇3:应用型人才需求调查表

一、调研的对象

本次调研深入到企业现场,主要采用访谈与观察两种方法。调查对象是不同类型的企业(表1),及企业相关的人员,包括厂长、总经理、总工程师,人事、生产、工艺主管、领班及各种数控机床操作工等,他们中多数都从事过生产与技术工作,其中一线的技术人员占绝大多数。

期望通过调查,能了解目前顺德区数控技术的应用现状,得到数控技术人才的工作岗位及其职业活动,企业对员工职业素质的要求以及毕业学生的反馈建议等,从而获得数控专业中职生的工作岗位及完成岗位职业活动所需的职业能力。

二、调研结果及分析

1. 数控技术应用现状

(1)设备应用现状。企业越来越多地采用数控机床。在数铣、加工中心机床中,台湾品牌占相当大的比例,也有部分是来自日本、美国、德国的。国产设备除广东诺信、深圳华亚外,其它品牌少见;在数控车床中,则绝大部分是国产品牌,广州机床厂的数控车在顺德应用较多。线切割机快走丝、中走丝机多是国内产品,而慢走丝则多来自日本、瑞士,价格昂贵。

(2)数控系统的使用。数铣、加工中心的数控系统,仍以日本发那科、三菱及德国西门子为主流系统。国产数控系统中,有广东诺信。而在数车中,发那科系统仍然较多。但近几年,广州数控的980T系统,应用明显地越来越多。

(3)编程方法的应用。数铣、加工中心用于加工箱体类、机架类零件及模具制造等,数车主要加工轴套盘盖类零件。手工编程在零件的加工中广泛使用,一般的箱体类、机架类及轴类零件的加工多数用手工编程的方法。而模具核心零件的制造、手板制作等结构形状复杂的零件则采用自动编程的方法。手工编程与自动编程各占据半壁江山。

(4) CAD/CAM软件应用。目前使用的CAD/CAM主流软件有:Mastercam、Pro/E、Cimatron、UG、Powermill等。至于企业选用何种软件,则视其应用目的、技术人员的使用习惯等因素来定。

在造型方面。二维工程图绘制,多采用AuotoCAD软件或在该软件平台上开发的软件,主要因为该软件在顺德地区有较好的应用基础,一般技术人员都已经习惯且能熟练使用。对于复杂产品的3D建模,如塑料模具设计,多采用Pro/E、UG或Solidwork等软件,其中Pro/E在顺德地区应用较多。近几年来,由于UG软件的强大功能和不断推广使用,使UG软件在企业中的应用呈越来越多的趋势。至于加工用的、不复杂的2D及3D模型的绘制,则多采用Mastercam软件。

在自动编程加工中,Mastercam软件目前应用仍然较广,在零件加工、模具制造以及手板加工等不同行业都有应用,但市场占用率与前些年相比呈减少的趋势;而在模具制造中,Cimatron软件占据了较大的份额,受到模具制造企业的青睐。近几年来,UG软件以其强大的设计加工功能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如广东科龙模具有限公司一直使用UG软件进行设计与编程加工,Pro/E主要用于造型设计。Pro/E+Mastercam, Pro/E+Cimatron,两种方式仍是企业解决加工问题的基本方案。此外,在数车加工中还未发现使用自动编程的。

2. 数控技术人才的来源渠道

目前数控技术人才的来源主要是:(1)来自职业院校的毕业生;(2)从社会上招聘的各种数控人员;(3)企业自身培训的数控人员。几种不同的渠道各有优势。来自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企业总体印象是开始不太好用,但有后劲,需要在企业磨炼。从社会上招聘的人员,多是经过模块化培训,针对性强,有一定的技能,来到企业后就能派上用场,容易受到企业的欢迎。企业自身培训的数控人员,这类人员通常来自普通机床操作工,由于有较丰富的普通机加工经验,掌握了一定的工艺知识与技能,因而上手很快,在数控车铣的手工编程加工方面显示出了较强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他们中的一些人又成为数控加工的能手和技术骨干。在调研中,有些企业表示,企业更愿意从中职学校毕业生中招收员工,因为比起从社会上招聘的人,企业使用起来更顺手。

3. 数控专业人才的工作岗位

工作岗位主要有数控机床操作工、程序员、工艺员、机床维修工、质量检验员等。以上各岗位中,数控机床操作工占绝大部分,所占的比例不低于70%。

在数控机床操作工中,中专及以下学历的占绝大多数,年龄呈年轻化,学历普遍不高。而数控编程员、数控工艺员则是以有一定经验的人员为主,主要是大学、大专生及有经验的中职生。最适合中职毕业生就业的岗位是数控机床操作工,市场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4. 企业对数控专业人才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能力是工作任务的胜任力。以数控机床操作工为例,综合调查的结果,企业特别注重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对识读图纸和工艺文件能力的要求。正确识读图纸和理解工艺文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在调查中,多家企业都提到读图能力的重要。另外,读懂并正确理解工艺文件也很重要,如工艺卡上记载着工件的加工内容、顺序、方法及切削参数用量等重要工艺数据,必须正确理解,方能保证零件加工正确性。

(2)对基本技能的要求。调查中发现,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的培训。多数正规企业在新员工进入公司时,或多或少都会安排适当的培训,但企业往往不可能给足时间。那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要达到培训目标,客观上是需要一定的基本技能作基础的。对数控机床操作工,基本的技能主要是普通机械加工方面的技能和数控加工基本技能。从广东锻压机床厂调研时得知,在从事数车、数铣或加工中心工作前,必须要有普通机加工的训练。在科龙模具公司,不会操作普通机床的,是不能从事数控编程工作。

(3)对工艺规划能力的要求。数控加工人员能力的高低,最终取决于他的工艺规划能力。被调查的企业都提到拥有工艺能力的重要性。加工过程中工序的安排、基准的确定、刀具选择及其加工参数的选择和程序的编制等诸多细节是决定零件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工艺规划能力是数控加工人员重要的职业能力。

(4)对处理应急问题能力的要求。有企业认为,数控机床操作工只做装夹毛坯、按起动按钮之类的事。其实这是个误解,一方面操作工本身有熟练与不熟练之分;第二,熟练的数控机床操作工应具备熟练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如加工过程中断电、断刀、崩刀事件的处理,加工前能很快发现已编制程序中的错误,能够删除多余程序,并优化加工方案等。这类经常遇到的问题,都需要通过数控机床操作工及时、妥善处理,方可保证产品质量,提高效率。

(5)对数控机床保养能力的要求。企业要求数控机床操作工能对机床进行日常的维护和保养,能处理工作中的简单故障。只有发生较复杂的故障,才会由专业维修人员处理。从调研的结果看,由于数控机床的维修涉及多方面的知识,通常情况下三年制的中职毕业生一般不能胜任数控机床维修的能力。

(6)对安全意识的要求。企业生产中的个人安全、他人的安全、设备的安全、工量具的安全及产品的安全都是需要重视的问题。如某厂为外企加工带有十头螺纹的长轴零件,零件加工难度和加工精度都很高,如果在运输、存放和保管过程中不重视安全问题,则极易造成零件的报废。可是零件的安全以及工量具的安全,在教学中往往容易忽视。

(7)对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正规企业在吸收员工时,通常会将职业资格证书会作为招聘人员的录用条件之一,但不会作为录用的唯一条件。现在的企业更看重胜任实际工作的能力。有企业认为,目前学校的毕业生考证多,存在有“花架子”的现象,这从侧面说明目前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5. 企业对员工职业基本素质的要求

调查表明,所有企业都十分看重员工的工作态度,认为态度是员工素质的基本要求。因为就算暂时没有足够的能力,但有好的工作态度,能力可以弥补;反之,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态度,能力再强,也不能胜任企业赋予的职责。此外,吃苦耐劳,敬业爱岗,心理健康,有团队协作精神,有良好的人际沟通及学习能力也是一个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

6. 毕业学生反馈意见

通过对多所学校毕业生的访谈,毕业生反馈的意见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内容:认为学校应加强识图能力、普通机加工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加强机械加工工艺知识的学习,增强刀具、夹具方面的知识与技能,重视CAD/CAM工具的应用等。

三、认识和建议

专业要办出特色,必须要有明确的专业建设目标、科学合理的专业建设思路以及行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

1. 确立以课程建设作为数控专业建设的核心和突破口,通过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来促进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立的基础是深入的专业调研。

2. 数控体系不仅是课程的集合,还包括课程之间的关系、每一门实施的课程标准以及教学时所采用的各类教学材料等,应将上述各方面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

3. 开展教学载体的开发研究。工作分析得到岗位的工作任务及其职业能力,只能是作为制定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真正的课程实施还需将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转化为具体的学习任务,即所谓的载体。载体的开发及优化是课程目标能否有效实施的一项关键性工作,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4. 重视教材的开发。教材开发是以载体的设计开发及其序化为基础的,是课程开发中最具实质意义的步骤和核心内容。

5. 加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妥善处理好普通加工教学与数控加工教学、手工编程教学与自动编程教学等关系。

6. 注重学生态度养成的研究,以课程与教学为主、其它各类活动为辅来培养学生职业态度与敬业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和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关于数控人才需求与数控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调研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 (17) .

[2]林辉, 漆军.珠三角地区数控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与分析[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2) .

篇4:应用型人才需求调查表

摘 要:本文以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及珠三角地区的电子类企业和笔者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进行的调研为基础,分析了调研结果,并针对笔者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展开论述。

关键词:中职学校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人才需求

一、调研目的

了解电子行业的发展趋势,了解用人单位对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情况、工作岗位群、工作任务、所需具备的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要求;了解毕业生就业岗位及岗位群分布、就业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发展历程;确定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建设方向。

二、调研基本情况

在2012年10月到2013年2月期间,通过多种方式分别对广西南宁、北海地区及珠三角地区的53家企业的85名企业人力资源部人员、生产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主管和笔者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97名毕业生进行了调研。调研的主要内容:企业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求情况,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对应的岗位群及工作任务,职业岗位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情况及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要求;毕业生所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情况及其职业成长历程。

三、调研结果分析

1.企业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提供的岗位需求情况

从调查情况看,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工作岗位群主要分布在电子产品制造类企业和电子产品服务维修销售类企业。电子产品生产类企业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提供的主要就业岗位依次是电子产品装配工、检验员、调试员、维修工、营销员、仓库管理员、客服专员;电子产品服务维修销售类企业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提供的主要就业岗位分别是手机及配件的维修与销售、通讯设备维修与销售、相机及电脑维修与销售。

2.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专业能力要求

企业和毕业生普遍认为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应具备的专业能力要求和学生认为比较重要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专业能力要求的调研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专业能力要求分析

3.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基本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

企业和毕业生及学生电子技术应用对专业人才基本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的调研结果如图2所示。其中,企业认为最重的前三项基本职业素质和能力依次是人际交流能力、工作责任心和自我管理、工作评价的能力。

图2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基本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分析

4.企业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职业资格要求情况

在调查的53家企业中,企业对学生的职业资格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电子产品制造类企业对职业资格证书需求依次是电工上岗证80%、电子设备装接工80%、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72%、无线电调试工52%、电子绘图员52%;电子产品服务维修销售类企业对职业资格证书需求的是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80%、电工上岗证40%、无线电调试工40%、电子设备装接工40%。

5.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职业成长分析

通过对笔者学校近5~12年毕业、在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工作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进行职业发展历程调查发现: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初期主要是工作在企业一线,部分毕业生经过2~3年左右时间的生产培训和管理培训,能进入管理员、组长、线长、技术员初级管理岗位,再经过1至5年的生产实践锻炼,个别毕业能进入技术工程师、车间主管、部门经理中层管理岗位。也有一部分毕业生在企业工作1~3年后回到家乡搞电子产品维修和销售工作,其中有部分是自己做老板。但在调研中也发现:近几年在电子产品生产类企业工作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能进入管理员、组长、线长、技术员初级管理岗位的人数较少,有机会进入技术工程师、车间主管、部门经理中层管理岗位的更少,进入到电子产品维修和销售类企业做维修人员的也不多。

究其原因,一是近几年较多高职毕业生充实到企业的生产一线,企业把高职毕业生培养定位为初、中级技术和管理人员;二是大多数毕业生觉得企业生产一线工作觉得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较简单,劳动强度大,学非所用;三是近几年的中职毕业学习基础较差和持续学习能力不强。

四、笔者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思路

1.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定位和培养目标

从电子产品生产类企业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提供的岗位来看,行业人才需求旺盛,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多种类、多层次和多规格的,而作为中职毕业生,更多的将是从事生产一线岗位的工作。电子产品服务维修销售类企业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来看,主要需求是相机、电脑、通讯设备和手机及配件的维修与销售等四类岗位。据以上的调研分析,可以确定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是培养在企业生产第一线主要从事电子产品装配、检测、调试、维修、运行等技术工作,并能从事电子产品市场开拓及售后服务等工作应用型技术人才和劳动者。

鉴于目前广西地区工业生产企业较少,电子产品生产类企业生产一线工作岗位技术含量较低且劳动强度大,毕业生就业的稳定性较差特点,为使专业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相适应,笔者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分为两个专业方向:培养电子产品维修方面的人才和培养办公设备维修方面的人才。

2.以电子产品制作为载体,开发理实一体化项目课程

学校要借鉴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从企业岗位需求和学生职业成长需要的角度出发,根据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职业岗位群的实际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确定课程结构。以电子产品制作为载体,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组织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活动,形成与岗位对接,突出能力培养的模块化、理实一体的项目课程体系,编写具有鲜明职教特色校本教材,加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要加强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及生产实践能力的培养,聘请来自行业、企业一线岗位的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兼职教师补充现有的师资队伍, 带动整体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4.加强校企合作,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要与合作企业根据培养目标和企业生产实际需要,协商确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过程的有序性、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渐进性,以及职业成长规律,共同制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工学结合课程,整体设计优化教学、实训、企业实践、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环节,将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企业、学校、学生共赢。

(作者单位:广西机电工业学校)endprint

摘 要:本文以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及珠三角地区的电子类企业和笔者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进行的调研为基础,分析了调研结果,并针对笔者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展开论述。

关键词:中职学校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人才需求

一、调研目的

了解电子行业的发展趋势,了解用人单位对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情况、工作岗位群、工作任务、所需具备的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要求;了解毕业生就业岗位及岗位群分布、就业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发展历程;确定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建设方向。

二、调研基本情况

在2012年10月到2013年2月期间,通过多种方式分别对广西南宁、北海地区及珠三角地区的53家企业的85名企业人力资源部人员、生产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主管和笔者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97名毕业生进行了调研。调研的主要内容:企业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求情况,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对应的岗位群及工作任务,职业岗位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情况及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要求;毕业生所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情况及其职业成长历程。

三、调研结果分析

1.企业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提供的岗位需求情况

从调查情况看,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工作岗位群主要分布在电子产品制造类企业和电子产品服务维修销售类企业。电子产品生产类企业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提供的主要就业岗位依次是电子产品装配工、检验员、调试员、维修工、营销员、仓库管理员、客服专员;电子产品服务维修销售类企业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提供的主要就业岗位分别是手机及配件的维修与销售、通讯设备维修与销售、相机及电脑维修与销售。

2.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专业能力要求

企业和毕业生普遍认为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应具备的专业能力要求和学生认为比较重要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专业能力要求的调研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专业能力要求分析

3.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基本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

企业和毕业生及学生电子技术应用对专业人才基本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的调研结果如图2所示。其中,企业认为最重的前三项基本职业素质和能力依次是人际交流能力、工作责任心和自我管理、工作评价的能力。

图2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基本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分析

4.企业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职业资格要求情况

在调查的53家企业中,企业对学生的职业资格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电子产品制造类企业对职业资格证书需求依次是电工上岗证80%、电子设备装接工80%、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72%、无线电调试工52%、电子绘图员52%;电子产品服务维修销售类企业对职业资格证书需求的是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80%、电工上岗证40%、无线电调试工40%、电子设备装接工40%。

5.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职业成长分析

通过对笔者学校近5~12年毕业、在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工作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进行职业发展历程调查发现: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初期主要是工作在企业一线,部分毕业生经过2~3年左右时间的生产培训和管理培训,能进入管理员、组长、线长、技术员初级管理岗位,再经过1至5年的生产实践锻炼,个别毕业能进入技术工程师、车间主管、部门经理中层管理岗位。也有一部分毕业生在企业工作1~3年后回到家乡搞电子产品维修和销售工作,其中有部分是自己做老板。但在调研中也发现:近几年在电子产品生产类企业工作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能进入管理员、组长、线长、技术员初级管理岗位的人数较少,有机会进入技术工程师、车间主管、部门经理中层管理岗位的更少,进入到电子产品维修和销售类企业做维修人员的也不多。

究其原因,一是近几年较多高职毕业生充实到企业的生产一线,企业把高职毕业生培养定位为初、中级技术和管理人员;二是大多数毕业生觉得企业生产一线工作觉得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较简单,劳动强度大,学非所用;三是近几年的中职毕业学习基础较差和持续学习能力不强。

四、笔者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思路

1.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定位和培养目标

从电子产品生产类企业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提供的岗位来看,行业人才需求旺盛,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多种类、多层次和多规格的,而作为中职毕业生,更多的将是从事生产一线岗位的工作。电子产品服务维修销售类企业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来看,主要需求是相机、电脑、通讯设备和手机及配件的维修与销售等四类岗位。据以上的调研分析,可以确定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是培养在企业生产第一线主要从事电子产品装配、检测、调试、维修、运行等技术工作,并能从事电子产品市场开拓及售后服务等工作应用型技术人才和劳动者。

鉴于目前广西地区工业生产企业较少,电子产品生产类企业生产一线工作岗位技术含量较低且劳动强度大,毕业生就业的稳定性较差特点,为使专业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相适应,笔者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分为两个专业方向:培养电子产品维修方面的人才和培养办公设备维修方面的人才。

2.以电子产品制作为载体,开发理实一体化项目课程

学校要借鉴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从企业岗位需求和学生职业成长需要的角度出发,根据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职业岗位群的实际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确定课程结构。以电子产品制作为载体,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组织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活动,形成与岗位对接,突出能力培养的模块化、理实一体的项目课程体系,编写具有鲜明职教特色校本教材,加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要加强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及生产实践能力的培养,聘请来自行业、企业一线岗位的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兼职教师补充现有的师资队伍, 带动整体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4.加强校企合作,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要与合作企业根据培养目标和企业生产实际需要,协商确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过程的有序性、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渐进性,以及职业成长规律,共同制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工学结合课程,整体设计优化教学、实训、企业实践、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环节,将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企业、学校、学生共赢。

(作者单位:广西机电工业学校)endprint

摘 要:本文以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及珠三角地区的电子类企业和笔者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进行的调研为基础,分析了调研结果,并针对笔者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展开论述。

关键词:中职学校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人才需求

一、调研目的

了解电子行业的发展趋势,了解用人单位对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情况、工作岗位群、工作任务、所需具备的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要求;了解毕业生就业岗位及岗位群分布、就业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发展历程;确定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建设方向。

二、调研基本情况

在2012年10月到2013年2月期间,通过多种方式分别对广西南宁、北海地区及珠三角地区的53家企业的85名企业人力资源部人员、生产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主管和笔者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97名毕业生进行了调研。调研的主要内容:企业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求情况,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对应的岗位群及工作任务,职业岗位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情况及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要求;毕业生所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情况及其职业成长历程。

三、调研结果分析

1.企业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提供的岗位需求情况

从调查情况看,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工作岗位群主要分布在电子产品制造类企业和电子产品服务维修销售类企业。电子产品生产类企业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提供的主要就业岗位依次是电子产品装配工、检验员、调试员、维修工、营销员、仓库管理员、客服专员;电子产品服务维修销售类企业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提供的主要就业岗位分别是手机及配件的维修与销售、通讯设备维修与销售、相机及电脑维修与销售。

2.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专业能力要求

企业和毕业生普遍认为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应具备的专业能力要求和学生认为比较重要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专业能力要求的调研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专业能力要求分析

3.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基本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

企业和毕业生及学生电子技术应用对专业人才基本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的调研结果如图2所示。其中,企业认为最重的前三项基本职业素质和能力依次是人际交流能力、工作责任心和自我管理、工作评价的能力。

图2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基本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分析

4.企业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职业资格要求情况

在调查的53家企业中,企业对学生的职业资格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电子产品制造类企业对职业资格证书需求依次是电工上岗证80%、电子设备装接工80%、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72%、无线电调试工52%、电子绘图员52%;电子产品服务维修销售类企业对职业资格证书需求的是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80%、电工上岗证40%、无线电调试工40%、电子设备装接工40%。

5.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职业成长分析

通过对笔者学校近5~12年毕业、在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工作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进行职业发展历程调查发现: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初期主要是工作在企业一线,部分毕业生经过2~3年左右时间的生产培训和管理培训,能进入管理员、组长、线长、技术员初级管理岗位,再经过1至5年的生产实践锻炼,个别毕业能进入技术工程师、车间主管、部门经理中层管理岗位。也有一部分毕业生在企业工作1~3年后回到家乡搞电子产品维修和销售工作,其中有部分是自己做老板。但在调研中也发现:近几年在电子产品生产类企业工作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能进入管理员、组长、线长、技术员初级管理岗位的人数较少,有机会进入技术工程师、车间主管、部门经理中层管理岗位的更少,进入到电子产品维修和销售类企业做维修人员的也不多。

究其原因,一是近几年较多高职毕业生充实到企业的生产一线,企业把高职毕业生培养定位为初、中级技术和管理人员;二是大多数毕业生觉得企业生产一线工作觉得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较简单,劳动强度大,学非所用;三是近几年的中职毕业学习基础较差和持续学习能力不强。

四、笔者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思路

1.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定位和培养目标

从电子产品生产类企业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提供的岗位来看,行业人才需求旺盛,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多种类、多层次和多规格的,而作为中职毕业生,更多的将是从事生产一线岗位的工作。电子产品服务维修销售类企业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来看,主要需求是相机、电脑、通讯设备和手机及配件的维修与销售等四类岗位。据以上的调研分析,可以确定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是培养在企业生产第一线主要从事电子产品装配、检测、调试、维修、运行等技术工作,并能从事电子产品市场开拓及售后服务等工作应用型技术人才和劳动者。

鉴于目前广西地区工业生产企业较少,电子产品生产类企业生产一线工作岗位技术含量较低且劳动强度大,毕业生就业的稳定性较差特点,为使专业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相适应,笔者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分为两个专业方向:培养电子产品维修方面的人才和培养办公设备维修方面的人才。

2.以电子产品制作为载体,开发理实一体化项目课程

学校要借鉴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从企业岗位需求和学生职业成长需要的角度出发,根据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职业岗位群的实际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确定课程结构。以电子产品制作为载体,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组织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活动,形成与岗位对接,突出能力培养的模块化、理实一体的项目课程体系,编写具有鲜明职教特色校本教材,加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要加强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及生产实践能力的培养,聘请来自行业、企业一线岗位的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兼职教师补充现有的师资队伍, 带动整体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4.加强校企合作,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要与合作企业根据培养目标和企业生产实际需要,协商确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过程的有序性、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渐进性,以及职业成长规律,共同制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工学结合课程,整体设计优化教学、实训、企业实践、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环节,将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企业、学校、学生共赢。

篇5:应用型人才需求调查表

1、相对您而言,您如何评价大学课程内容的针对性?

A、很强B、比较强C、一般D、比较弱E、很弱

2、您认为本科高等学校有必要开设创新型的课程吗?A、非常需要 B、一般需要 C、不需要 D、可设可不设

3、您认为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与高校的名声及师资力量有什么样的关系?A、非常密切B、一般密切C、可有可无D、全靠学生个人努力

4、您认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最多选四项)

A、自学能力 B、团队精神 C、高尚的品质 D、社会适应能力 E、智力 F、创造能力 G、创新精神

5、您认为各高校在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过程中有什么难题?(任选)

A、高校教育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跟不上社会发展

B、很多高校走不出弊端重重的教育模式,创新理念不坚决

C、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得不到有利的支撑保障问题

D、盲目性地模仿其他学校的方法和模式,不考虑本校自身条件及因素

6、您认为在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需要在哪方面加强?(任选)

A、培养本科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B、加强以通识为基础的专业理论知识

C、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实践素质的培养D、加强跨学科、多学科教育,培养全面的人才

7、您认为,地方本科院校相对于名牌高等院校来说,劣势在哪里?(任选)

A、前者人才培养缺乏特色,一味追求各高校普遍开设的热门专业

B、前者延续以前的老模式,走“理论型”或“专才型”的老路,实行填鸭式的教堂教学

C、前者办学经验不足,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也不够实际

D、前者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自然也就不能够重视应用型人才能力的培养

8、您认为,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目前高校最需要做什么工作?(最多选四项)

A、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能力提出新见解、发现新思路、解决新问题

B、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创造拥有引导和培育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创新氛围

C、创新教育模式,挖掘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内在潜能以及外在能力

D、致力于从“分数至上”到“能力至上”的转变,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E、加强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

F、加强同企业的紧密联系与合作,多利用投资方的资源,为学生打下一个就业的基础

G、给学生独立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学习自认为对自身有用的知识

篇6:应用型人才需求调查表

一、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与就业前景

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形成了许多融合机械类、电子类、电脑类、电力电子类等的新兴领域和新型产业,必然需要产品设备装配、维修、检测及管理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

二、调查结果

1、电子技术人才需求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调研表明,经济发达地区对电子技术专业的中职毕业生需求是巨大的,每年都需要一大批技能操作工人来充实生产第一线,前提是毕业生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因此,为了服务地方经济和适应区域经济,满足社会急需,我校对电子技术专业进行了改革调整,建立了一个科学、完善、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学体系。突出应用性、整合性、实践性的原则,使毕业生既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更具较强的操作技能。

2、电子企业对职业岗位的主要要求: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群主要为电子及相关企业生产线上的装配工、调试工、检测工、维修工以及一般的管理员工等。

根据生产企业对毕业生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总结出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2)掌握电子元件的规格、标准检测方法;

3)掌握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4)有一定的电子电路图阅读能力;

5)掌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理论和技能,了解其发展动态、相关的产业政策和知识产权等法律法规;

6)取得中级维修电工、中级电子产品装配工、中级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等从业资格证书。

7)掌握电子产品的生产管理、技术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

8)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3、电子企业对毕业生的录用情况

在录用和培养电子专业的毕业生时,绝大部分的企业都是非常重视的。对新毕业的学生,先进行上岗前培训,熟悉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生产流程,让其充分了解企业;对已上岗的毕业生,采用老员工负责指导,主管部门定期考核的办法,让他们尽快熟练工作;对动手能力较强、表现较好的毕业生则实行加薪加酬的办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4、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就业环境和工资待遇

我国沿海地区电子企业大多来自日本、韩国、台湾、欧美以及中外合资,当地就业部门的劳动保障制度比较健全,管理比较规范、严格,一般是五天工作制,周六和周日算加班,工资待遇较高,平均月底薪1200元以上,加班另有加班费,各类保险都有,大部分企业还有住房公积金,住宿、吃饭非常优惠。总体上,欧美企业的用工待遇优于中外合资企业。

5、中职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近些年来,由于部分地方仍然存在着“普高热”现象,致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入学分数过低,致使部分毕业生整体素质下降。一些用人单位普遍反映部分毕业生由于文化理论知识不足、电子技术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以及专业基本技能训练较少,所以实际操作能力较弱,如:看不懂电路图、不能熟练操作和使用常见电子仪器等。

2)部分毕业生就业观念比较落后。虽然大多数学校对毕业生在毕业前开展了就业指导工作,但一些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仍然居高不下,怕吃苦,眼高手低,适应能力较差。他们把工资待遇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根据自身的条件去正确选择职业。

三、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电子专业的几点思考

1、紧扣电子技术的发展脉搏,根据企业对电子技术人才的要求,确定培养目标。置受教育者于集机械、电子、信息、系统和管理为一体的现代背景下,坚持常规技术训练与先进技术训练相结合,坚持单片机控制训练和Protel99电路设计条件下综合训练相结合2、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改革旧的课程体系,保证职业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必须抓好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使学生打好厚实的专业基础;加强职业技能的培养,突出专业技能;重视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是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的主要依据,同时,本专业在“贴近生产、贴近工艺、贴近装备”思想指导下,以电子产品设计、生产、安装、调试、检测及维护能力培养为核心,认真分析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针对中职教育的宗旨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社会岗位的需求适时的调整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课程增强实用性、实践性,包含更多的现代技术和新技术应用。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的核心,是保证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的关键。电子技术专业的迅速发展,很多课程和教材已不适应专业的发展的需要因为应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构建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和运行机制。

3、重视第二课堂活动,师生共同参与

电子企业需要的大部分是生产一线上的装配工、调试工、检测工、维修工以及一般的管理员工等,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第二课堂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创新精神,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将学生课余时间吸引到学习和创造中来。为了使第二课堂活动在充分立足自身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开展,除了学生积极参与外,教师的主导作用必不可少。因此,我们将“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在业务上与电子技术教研室挂钩,并且在“教师岗位职责”中明确规定每位教师对学生的课外活动进行指导的工作量。

4、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坚持“多证书”教学。大幅度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加大教学设施的投入,注重校内现代电子实训基地的建设。

5、切实搞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1)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学校招生就业办派专职人员常驻沿海各省的大中型企业进行实地考察,收集用人信息,有效推介毕业生就业;

2)通过就业宽带网发布毕业生资源信息,让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情况;

3)参加人才市场举办的全国性校企合作交流会,签订供需协议;

4)按照“诚实、扎实、朴实、创新”的八字方针对毕业生就业进行指导教育,尤其在吃苦耐劳、忠诚企业、讲究诚信、服从管理等方面要加强培养和教育,培养毕业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

5)教育毕业生克服自卑心理和保守思想,勇敢地走出去,去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出。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102班史银辉

上一篇:宣传品制作管理制度下一篇:酒店劳务合同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