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课后思考题汇总

2024-06-27

生理学课后思考题汇总(精选6篇)

篇1:生理学课后思考题汇总

生理学是理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八版生理学课后思考题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八版生理学课后思考题一

一、名词解释

1.生理学:生理学是以生物机体生命活动现象及其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2.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指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经周围神经纤维对人体功能发挥的调节作用,基本方式是反射。

3.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细胞产生和分泌的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到相应的靶细胞,从而影响其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

4.内环境: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亦称为细胞外液。

5.内环境稳态:内环境中各种成分的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6.反射: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有规律性的适应性反应。

7.反射弧: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8.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节控制部分的功能,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其原活动的相反方向改变。

9.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通过反馈联系到达控制部分后,促进或上调了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

二、问答题

1.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分类如何?

很全很全的生理复习题

答:研究方法是实验,分为动物实验与人体实验,动物实验分为急性试验和慢性试验

2.体液的组成如何?

答: 细胞内液(40%)

体液 组织液(15%)

细胞外液(20%)血浆(50%)----最活跃

淋巴液、脑脊液、关节腔液(1%)

3.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哪几个水平?

答:细胞和分子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整体水平。

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细胞内各亚显微结构的功能和生物大分子的理化变化过程。

器官和系统水平:研究机体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规律、调节机制和内外环境变化影响。

整体水平:研究机体各器官、系统之间功能活动的内在联系与关于规律,以及内外环境变化对整体功能活动的影响。

4.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包括哪些?各有何特点?

答:神经调节:在机体调节中占主导地位;特点是反应迅速,精确,作用短暂而影响范围局限。

体液调节:分为全身性体液调节和局部性体液调节;特点是反应相对尺缓,持续时间较长。

自身调节:特点是范围和幅度都比较小,对于局部器官、组织的生理功能的调节有着重要意义。

PS:还可以补充免疫调节

5.反馈调节系统分类如何?负反馈的生理意义是什么?

答:反馈调节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负反馈调节的作用是维持体内某些功能活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因而具有双向可逆的特点。生理意义是维持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内环境稳态。

八版生理学课后思考题二

一、名词解释

1.被动转运:物质顺浓度差或电位差,不需要消耗能量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的过程。

2.单纯扩散: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从细胞膜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

3.易化扩散:体内有些物质虽不溶于脂质或在脂质中溶解度很小,不能直接跨膜转运,在细胞膜特殊蛋白质的协助下能从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扩散的转运形式。

4.兴奋性:细胞、组织或有机体对于内外环境变化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5.静息电位:细胞在静息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6.极化:静息电位存在时细胞膜电位内负外正的状态。

7.去极化:膜电位绝对值减小。

8.反极化:去极化至零电位后膜电位进一步变为正值(内正外负),也叫超射。

9.超极化:膜电位绝对值增大。

10.动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细胞一个有效的刺激,细胞膜电位

很全很全的生理复习题

会发生一次迅速的、短暂的、可向远端传播的电位波动。

11.阈值:即阈强度,在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不变的条件下,能引起组织细胞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达到这种强度的刺激称为阈刺激。

12.阈电位:当增加刺激的强度使膜电位去极化到达某个临界值时,细胞膜上的电压门控Na+通道快速被激活,大量Na+通道开放,使膜对Na+ 的通透性突然增大,Na+ 大量内流,出现动作电位的上升支,这个临界值为阈电位。

13.肌小节:肌原纤维上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区域,是肌肉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单位。

14.兴奋-收缩耦联:以膜电位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和以肌纤维机械变化为基础的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

二、问答题

1.门控离子通道分为几类?

答:电压门控通道、配体(化学)门控通道、机械门控通道。

2.静息电位、动作电位产生的原理是什么?

答:静息电位:①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同②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不同

A.产生:K+外流 B.动力:细胞膜内外K+浓度差C条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

动作电位:A.产生:Na+快速内流 B.动力:内正外负的电压差和Na+的浓度差

C.条件:刺激达阈值,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

3.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包括哪些?

答:一定的刺激强度、一定的刺激持续时间、一定的强度时间变化率。

4.可兴奋细胞分为几类?

答: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

5.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分哪几期?

答: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6.细胞膜跨膜转运物质的方式包括哪些?

单纯扩散

被动转运 通道介导

易化扩散

载体介导

原发性主动转运

跨膜转运 主动转运

继发性主动转运

入胞

囊泡转运

出胞

7.动作电位有哪些特性?

答:“全或无”定律:当给予可兴奋细胞的刺激强度太小时,不能引起动作电位;一旦刺激强度达到阈值时,就能引起一个动作电位,并且其幅度不会因刺激强度增加而增加。

可扩布性:动作电位产生后并不局限于受刺激部位,而是迅速向周围扩布,直至整个细胞膜都依次产生动作电位。

篇2:生理学课后思考题汇总

1.讨论:《诗经》与《楚辞》的联系及区别。答:《诗经》与《楚辞》被誉为先秦诗歌的双璧。《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两者的联系:春秋战国以后,一向被称为荆蛮的楚国日益强大,它在问 鼎中原、争霸诸侯的过程中,与北方各国频繁接触,促进了南北文化的广泛交流。在这样的文化大背景下,战国末年,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吸收《诗经》的艺术经验,创造了一种以四句为一节的六言的诗体,使产生于西周末年的诵诗(《诗经》)从音乐中分离出来,变成了一种语言的表现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语言艺术。例如:屈原利用《诗经》四言诗的形式,创造了以问的方式表现思想感情的《天问》。区别:从内容上看,《诗经》集众家之言,可谓包罗万象,有的写政治、行役、战争、农事、狩猎、祭祀、宴饮,有的写爱情、婚姻、民俗、歌舞。而《楚辞》开文人创作之先河,表达了屈原对当时时局的愤激与拳拳爱国之心。从艺术表现上看,《诗经》用的是赋、比、兴的手法,比较委婉含蓄,所谓“发乎情,止乎礼”。而《楚辞》篇章宏阔、汪洋恣肆;句式参差错落,富于变化;感情奔放,想象丰富,文采华美。《诗经》与《楚辞》在艺术手法上 是迥异的,但这种差别又不是互相游离的。《楚辞》之于《诗经》,可以说是一次开拓,一次诗歌革命,是在《诗经》基础上的创新。

2.简析(1)春秋战国时期为何出现“百家争鸣”的气象?答: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 时代,是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代。在这大**的时代中,阶级关系不断发生变化:出现了“士”这个阶层,养士之风盛行,他们之中,有学士、策士、武士、侠士、方士、术士„„流品很杂; 有的出身于没落的贵族,有的则是一般的平民,甚至还有一些鸡鸣狗盗之徒。为了猎取功名富贵,需要投靠统治阶级,以便得君行“道”,因而摇唇鼓舌,四处游说,席不暇暖。得志则朝为布衣,夕为卿相;失意则著书立说,聚徒讲学,互相问难,这是诸子散文勃兴的社会原因。另一方面,随着周室式微,各国诸侯不但不把周天 子放在眼里,甚至直接反对周天子,为了巩固或扩大自己的统治,诸侯或封君 也需要“士”来替他们卖力效劳,出谋献策。扬雄在《解 嘲》中说当时是“士无常君,国无定臣。得士者富,失士者贫。”例如齐宣王就喜欢文学之士,养了邹衍、淳子髡、慎到等76个士人,以至形成了一个颇有名气的“稷下学派”。齐国孟尝君门下的食客就多达三千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出现了文化学术界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2)《郑伯克肆于鄢》是怎样刻画郑庄公性格的?答:

(一)把人物放在矛盾冲突中,立体化地表现人物的思想与性格。例如武姜要庄公把制邑封给共叔段,庄公内心早已揣测到武姜的意图,深知制邑在战略上的地位,绝不能把制邑给共叔段,但嘴里说的是为了段的安全,最好给别的地方。由此可见庄公的老谋深算。

(二)对比烘托,人物性格鲜明。如共叔段野心勃勃,有恃无恐,因急于篡位而不免浮躁;庄公的以守为攻、冷静沉着、坐待时机,二者恰成鲜明对比。

(三)寓褒贬于冷静的叙述之中,这就是所谓“春秋笔法”。本文从头到尾,几乎都是冷静、客观的叙述,只有仔细分析、品味,才能从字里行间揣摸到作者的倾向:对共叔段的不义行动,对姜氏的褊狭、愚昧是贬抑讥讽的;对庄公则是褒多于贬。最后母子“隧而相见”,出入欢歌,富有喜剧色彩。这对庄公是赞扬,对姜氏则是讽剌。至于有的文章认为郑庄公是一个颇有权术、心狠手辣、阴险狡猾的国君,“隧而相见”是孝道的虚伪等,这都是今人的一种分析评价,很难说是作者的倾向和态度。(3)《湘君》的浪漫主义色彩答:首先表现在想像丰富。《湘君》写湘夫人与湘君相约在北渚幽会。湘夫人本着“女为悦已者容”的信念,打扮俏丽,欣然赴会。可是,望穿秋水,“夫君兮未来”,心中疑惑,先是吹洞箫以寄托思念之情,继而幻想湘君乘疾驶的龙舟自北而来与之幽会:北出湘浦,转道洞庭。并虔诚地祈祷沅湘江水风平浪静,能使湘君顺利赴约。可眼前除了浩渺的湖水和装饰精美的小船外,湘夫人一无所见。失望之余,湘夫人神情恍惚:在水里头采薛荔果,在树梢头摘荷花。继而用“心不同”、“恩不甚”、“交不忠”、“期不信”等一连串恨铁不成钢的愤激语,在强烈的责备中含着深深地期待。二是心骛八极,浮湖横江。等不来,怨无用,湘夫人决定自己去寻湘君。早晨奔弛江边高地,傍晚停鞭北渚水滨。可谓心骛八极,浮湖横江,文辞华丽,夸张奇特,极尽浪漫之能事。

第二章

两汉国文

1.讨论:汉代乐府是如何反映社会生活的?答:(1)乐府民歌描写了社会底层民众生活的艰辛和苦难,如《妇病行》、《孤儿行》。《妇病行》写一个妇人久病不起,临终前再三嘱咐丈夫要好好养育孩子,不要打骂他们。可她死后,孩子们无衣无食。父亲出外乞讨,回到家,见小孩子不懂得母亲已经去世,还一个劲地哭着要母亲抱。这是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生活,又是充满凄苦与辛酸的生活,读之催人泪下。《孤儿行》中的孤儿则发出“居生不乐,不如早去,下从地下黄泉”的悲痛呼喊。(2)乐府民歌展现了战争和劳役给民众带来的深重苦难,如《战城南》、《悲歌》。《战城南》直接描绘战死的士卒横尸疆场听任乌鸦啄食的惨烈场景。《悲歌》抒写征夫思念家园而又无家可归的痛苦之情。(3)乐府民歌吟唱了爱情的主题,主要是描写弃妇怨女对爱情婚姻悲剧的泣诉和抗议。如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抒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婚姻悲剧,成为汉乐府的巅峰之作。(4)乐府民歌表现了歌者对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哀,以及珍爱美好生命而发出的悲伤之情。如《长歌行》用朝露易晞、花叶秋落、流水东去比喻生命的短暂;由此咏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千古绝唱。

2.简析(1)《子虚赋》的跨饰之美。答:

(一)司马相如用夸张的文笔、华丽的辞藻,整齐的句式,以游猎场面为描写的中心,把山海河泽、宫殿苑囿、飞禽走兽、土地物产、音乐歌舞、服饰器物、骑射酒宴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气象描绘得绚丽多彩,美轮美奂。

(二)司马相如采用了递进夸张的手法:楚国使者子虚先生夸耀楚国山川秀美、物阜民丰;楚王在云梦泽畋猎时,人欢马叫,“若雷霆之声”的风流倜傥。齐国大臣乌有先生听了之后,不甘示弱,而是采用递进夸张的手法,用更为华美的语言,赞美了齐国背山临海、物华天宝,“万端鳞鳞”的宏阔气势,以及齐王“秋田乎青邱”的浪漫情怀,企图从气势上压倒子虚先生,从而在艺术上构成了《子虚赋》的夸饰之美。(2)汉代乐府民歌与文人诗的不同艺术特色。答:

(一)汉乐府民歌有“缘事而发”的叙事之美:乐府民歌主要运用叙事手法,表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如《十五从军行》,只写白头而归的老人面对坟墓和破败房舍的场景,却揭示了统治者穷兵赎武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代表文人诗的《古诗十九首》,主要抒发东汉末年,出身于中小地主阶级的知识份子对黑暗现实的愤懑之情。

(二)汉乐府民歌有灵活多样的形式之美:随着诗歌所表现的内容和情绪的变化,当整则整,当变则变,或五言,或七言,不拘一格,不泥一体,流动奔逸。如《孤儿行》,以句式的灵活多变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文人诗则恪守五言的铁律,语言高度洗炼,语短而情长,“若秀才对朋友说家常话”。如《青青河畔草》,既写了草青柳绿的美景,也写出了思妇红粉纤手的姿色,以及思妇魂萦梦牵的相思:“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3.阅读:课外阅读《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和《汉书司马相如传》,比较其异同。

答:(一)文体风格迥异。1.《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追求情节的紧凑,铺张渲染,善于通过细节描绘人物,像一篇纪实小说,文学性较强。《汉书司马相如传》,在平缓的叙事中准确的交代关乎历史发展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文献资料,成篇的引述《子虚赋》的原文,自有一种典雅富瞻、娓娓而谈的风格,更像一篇人物评传,颇具历史文献的特色。

(二)语言特色不同。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开创了以人物为中心记载历史的先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用一些生活细节和传闻逸事来刻画人物,语言雄浑朴茂,感情色彩浓厚。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司马相如传》语言简洁整饬,班固在平静客观地叙述中突现司马相如的性格,深蕴着作者敏锐而深邃的思考,在朴淡如水的笔触下,潜伏着作者浓缩而多彩的情感激流。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国文选读

1.讨论:从诗经、汉乐府、建安文学看文学与生活的关系。答: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养育了文学。

(一)伟大的《诗经》,是我国文学辉煌的开端。它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生活的热情关注和直面苦乐人生的伟大现实主义精神。它涉及的生活面广阔,内容丰富,题材多样:举凡征人之苦,劳人之怨,国难“黍离”之悲,故土怀归之思,亲朋契阔之谊,男女哀乐之情,这些在后世诗文中所屡见而富于民族特色的主题,在《诗经》中均发其端。

(二)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或描写社会底层民众生活的艰辛和痛苦,如《妇病行》;或展现了战争和劳役给民众带来的深重苦难,如《战城南》;或抒发弃妇怨女对爱情婚姻悲剧的泣诉和抗议,如《孔雀东南飞》;或吟唱歌者对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哀,如《长歌行》。

(三)建安诗人身处社会**、国家分裂、民生凋敝之时,亲自经历和目睹种种社会灾难,一方面,他们既哀民生之多艰,又为个人的不幸遭遇悲愤不已;另一方面,出于忧世不治和功名观念,总想在乱世立功立德,有所作为。因此,哀叹世积乱离、生灵涂炭和个人不幸。表现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倾诉壮志难酬的痛苦和发出忧生之嗟,便成为建安文学的主要内容。

2.简析:(1)陶渊明的诗歌风格。答:晋末宋初诗人陶渊明(公元365—427年),在田园诗的创作方面有拓荒之功,被誉为“田园诗之父”。它的艺术风格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冲而不薄,淡而有味。其妙处是在把平淡同醇美结合起来,在平淡的外表下,寄寓着深邃的意境,蕴藏着浓郁的气息,倾注着炽烈的感情。如组诗《归园田居》,虽然描写的是农村中的寻常景物,但由于受到诗人理想生活的洗涤,一经入诗,就充满了无穷的情趣。

(二)情景交融,寓理于中,即景、情、理三者结合。如《饮酒》其五,“采菊”、“见山”是写事,但事中含情,情中见景。后面两句“日夕”、“飞鸟”是写景,但景中含情,情因景显,至此,诗人主观心境的恬静已经完全与自然环境的幽静融为了一体,景、情、理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

(三)语言质朴、浑然一体。陶诗既有“田家语”的一面,也有“风华清靡”的一面。但就是这些近乎寻常的“农家语”里,却浸透着诗人强烈而真实的思想感情。如写夏天的清幽:“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和郭主簿》)。诗中的“贮”字,本来是个寻常的字眼,但用在这里却传神之极,它将无形的东西化为有形的东西,好像仲夏凉爽的清阴全都贮存在树林里,随时可以用手捧起了一样。真是“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2)《王子猷居山阴》是如何刻画人物的?答:

(一)通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刻画王子猷:王子猷在一个风雪之夜,打算去拜访老朋友,一路上历经艰辛;但到了老朋友的家门口却打道回府。王子猷的这种不讲实务效果,但凭兴之所至的惊世骇俗的行为,十分鲜明地体现出当时士人所崇尚的“魏晋风度“的清高、洒脱。

(二)用典型动作刻画王子猷:眠觉、开室、命酒、赏雪、咏诗、乘船、造门、突返、答问等一连串的动态细节均历历在目,虽言简文约,却形神毕现,气韵生动。

(三)用典型语言刻画王子猷:“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一语道出了魏晋名士潇洒自适的真性情。

第四章 隋唐五代国文

1.讨论:唐代诗歌繁荣的时代原因和文学原因。答:时代原因。

初唐时,以唐太宗为首的统治阶级吸取历史教训,采取了较开明 的政策,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领域都出现蓬勃发展的局面,并逐渐走向繁荣。经济繁荣,空前的国力给唐人以空前的魄力。唐代实行了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减轻了农民负担,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癝俱丰实。”先后出现了“贞观盛世”和“开宝盛世”,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文化教育、选拔人才方面的开明政策,刺激了社会对文学和文学家的尊重。唐代废除了魏晋以来腐朽的门阀制度,官僚的来源主要依靠科举考试,而吟诗作赋是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其次,唐朝历代皇帝不仅亲自提倡,而且带头写诗,例如高宗、武后、玄宗等,这样,激发了文人写诗的热情。

(三)思想活跃,诗人写作无禁区。唐代儒、释、道三家并立,各种流派、各种风格,纷纷并起,并行不悖。诗人的创作思想也十分活跃,如李白的道家,杜甫的儒家,王维的佛家,都在诗文中得到尽情发挥。

(三)唐初统治者充满自信,有较宽容的“容谏”气度,文禁较松。这对诗人在作品中敢于批评政治、抨击时弊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环境,使唐诗的现实性和社会意义得以加强。文学原因:历史给唐诗提供了最佳的表现时间和空间,而唐代诗人又能抓住这宝贵的历史机遇,从而赋予了唐诗最丰富的美学底蕴。

(一)丰富、生动、壮阔的社会生活,给唐诗提供了最丰富的素材。

初唐、盛唐时期,社会给诗人们提供的是最壮丽、最令人向往、最浪漫的素材;诗人们注重表现人生,充满进取的精神。

中唐、晚唐时期,社会给诗人们提供的是最沉痛、最令人惊讶、最现实的社会巨变;诗人们注重表现社会,充满忧患意识。

(一)唐代政治开明,从来没有明显的以文字治罪的现象。

唐代诗人既不受政治的迫害束缚,也不受到的伦理的范围限制,可以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大胆道出。

(二)在艺术风格方面,历史的机遇给唐是在自然美与人工美

相结合上留下了最和谐的空间。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李白的《静夜思》、杜牧的《清明》等,都是天然的好诗。

而杜甫的律诗,白居易的《长恨歌》等,则以人工的精美著称。1.简析:(1)李白与杜甫诗歌的异同。

答:相同的方面。

两人都经历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大变迁,都关切祖国的命运,都把“安史之乱”这场空前的浩劫写入诗中,并揭示其产生的原因。

不同方面。

(一)浪漫主义是李白诗歌成就最高的特点,其表现形式是豪放飘逸。

现实主义是杜甫诗歌最突出、成就最高的特点,其表现形式是沉郁顿挫。

李白总是以饱满丰富、昂扬强烈和充满主观色彩的感情来写诗,即使是写愁苦、饮酒、隐遁,也绝少颓唐、阴暗的调子。

而杜甫总是善于选择最富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用深沉、平缓的语言来抒发感情。

(二)李白的诗歌抒情时,主观色彩强烈,总是喜欢面对读者宣扬“我”如何如何。得意时宣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失意时就大呼“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而杜甫的诗歌抒情时,总是寓主观于客观,世人总是尽量隐蔽自己,让诗中的客观人物和事实站出来讲话,以感染读者。

(三)李白写景的诗歌气势飞动,气象峥嵘;而杜甫写景的诗歌

则着意描绘自然风光的优美、壮美和独自特色。

(2)唐代新乐府运动与古文运动的主张及意义。

答:

(一)白居易提倡的唐代新乐府运动的主张及意义。

主张:一是诗歌必须为政治服务。白居易响亮的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口号。

二是诗歌 应反映人民的疾苦。

三是强调诗歌的教育作用和社会功能。

四是强调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要统一。

意义:使诗歌的内容与形式同社会生活取得了密切的联系,发挥了文学的积极作用。

(二)唐代古文运动的主张及意义。

主张:唐代中期散文家韩愈、柳宗元等倡导的文学革新运动。在内容上,主张“文以载道”;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惟陈言之务去”,提倡写散文要文以字顺,通达晓畅。意义:打击了以齐梁以来风靡了文坛三百多年的绮丽柔弱的文风。

第五章

宋辽金国文 1.宋词婉约派与豪放派不同的美学特点。

答:婉约派的美学特点是:在内容上坚持“诗庄词媚”的主张,多以艳情为题材。在形式上则以蕴藉雅正见长,严守音律,讲究含蓄,语言精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其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

豪放派的美学特点是: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词人,冲破了词为“艳科”的拘囿,举凡怀古记游,感旧悼亡,探讨哲理等诗歌惯用的题材统统可以入词,把词转化为文人言志抒怀的文体。在艺术上敢于突破格律的束缚,畅所欲言,直抒胸臆。意境雄奇阔大,风格豪迈奔放。

2.简析:

(1)苏词与辛词在思想和艺术上的异同。

答:相同的方面。

苏轼与辛弃疾两人都是豪放派词人,都对解放词体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不同的方面。

(一)苏轼在词史上最大的贡献在于:打破了词仅为“艳科”的传统,将以音乐的附庸提升为具有独立文体意义的抒情文体,不仅提升了词在文学史中的地位,而且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辛弃疾在词史上最大的贡献在于“以文为词”,空前解放了词体,使词体最终获得了与诗歌平分秋色的文学史地位。

(二)苏轼的词内容广泛:举凡怀古咏史、悼亡送别、山水田园乃至儿女私情、羁旅行役等题材都可以入词。

而辛弃疾词的思想内涵就是表现崇高的英雄主义。同时游赤壁,苏轼缅怀历史上的英雄;而辛弃疾想的是“半夜一声长啸,悲天地,为予窄”(《霜天晓角·赤壁》)

(2)《朋党论》的论说特色。

答:

(一)围绕论题,层层深入论证。

先以理论上分析真朋与伪朋的不同本质,然后列举历史事实,说明真朋与伪朋对国家兴亡的关系,并进一步阐述用君子之朋则天下大治,用小人之朋则天下乱亡的道理。

(二)运用对比论证阐述论点。

第一段指出两种本质不同的朋党,是论点的对比。第二段论述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区别,是说理的对比。第三段举出几个历史时期的正反典型史实,是纵向举例对比。第四段说明仁君与昏君的区别就在于辨别朋党,是归纳对比。

(3)前后《赤壁赋》的联系与区别。

答:

(一)两文的联系:都尽情的抒发了人生哲思,描绘了长江的月夜美景。

(二)两文的区别:两文相较,前赋字字秋色,后赋句句冬景。前赋景色宁静清爽,情怀旷达圆通;后赋境界则寥落幽峭,心绪清远闲放。前赋对话限于舟中,后赋活动多在江岸。前赋主要谈玄说理,后赋侧重叙事写景。总之,两赋虽景色各异,却同样流露了作者纠缠在出世入世中的深刻思想矛盾及寻求解脱的心境。

(四)陆游的诗歌风格。

答:

(一)意识注意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素材和灵感,但具体的艺术和外化则偏重于概括和抒情,较少对具体事物进行刻画与铺叙。

(二)二是借助想像乃至梦境,运用夸张等手法描述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理想,抒发爱国豪情。

(三)三是讲求语言的平易晓畅,精炼自然。

第六章

元明清及近代国文 1.讨论:明清小说繁荣的社会原因和文学原因。

答:文学原因。

(一)元末明初,大**、大变革的时代风云,把一大批封建文人卷入了生活的激流。他们原本由过变革的政治宏图,但在严峻的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施展抱负的机会,只得移志于文学,用小说创作来解答社会与人生的一系列问题。这是明清小说繁荣的第一个社会原因。

(二)明代中叶开始,经济领域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在思想文化的领域里,也形成了带有离经叛道色彩的反理学思潮。尤其是视为异端之尤的李贄,甚至把“圣人”痛斥为欺世盗名的“商贾”和“穿窬”之徒。

值得注意的是,这股反理学思潮的先驱和中坚的一些重要人物,如冯梦龙本人就是小说作家,李贄、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是小说之类通俗文学的热心倡导者,他们利用小说发挥其思想观点,因此,小说创作成了当时最主要的一种启蒙文学的洪流。

文学原因。

明中叶以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白话小说,表达了当时正在崛起的市民阶层的审美理想和趣味,所以受到了市民群众理所当然的欢迎。这就鼓舞和刺激了更多的小说作家去从事白话小说的创作:“极摹人情世态之岐,备写悲欢离合之致。”

2.简析:

(1)《红楼梦》的主题。

答:《红楼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故事为中心,联系广阔的社会背景,揭露了以贾、史、王、薛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政治上黑暗、生活上奢靡荒淫的罪恶行径,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歌颂了贵族叛逆者的朦胧的民主主义思想。

(2)“公安派”“抒写性灵”的积极意义。

答:“抒写性灵”可以理解为,作家的创作应该以其自由真率的心态,不受轨范,抒发个人的真情实意,表达自己获取的独特灵感。

“抒写性灵”说旨在争取文学创作方面的个性解放:“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能言,言人之所不敢言。”给当时的文坛注入了一股新鲜空气。

其次,“抒写性灵”说批判了前后七子提倡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错误主张,遏止了前后七子兴起的复古主义趋向。

(3)《西厢记》和《牡丹亭》在主题和艺术表现方面的异同。

答:两者相同的地方。

(一)内容:两者都歌颂了心灵契合的情爱,歌颂了男女主人公为争取美好的婚姻家庭生活而勇于斗争的牺牲精神。

两者都肯定了男女主人公对吃人的封建礼教的挑战,都肯定了对束缚人性的传统婚姻观念的叛逆。

(二)艺术方面:两者都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曲词华美典雅,充满诗情画意。

不同方面。

(一)思想内容方面:《西厢记》赞美了以爱情为基础的两性的自由结合,莺莺追求的是世俗化了的张生的人品和才华。

《牡丹亭》赞美的是超越生死,至真至深的爱情,丽娘追求的完全是去世俗化了的炽热的情爱和浓烈的真情。

(二)艺术表现方面:《西厢记》采用现实主义手法,用复线式的结构安排,细腻的心理刻画,塑造出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张生的忠诚厚道,莺莺的典雅温柔,红娘的伶俐机敏,老夫人的虚伪冷酷,僧人法聪的豪爽侠义等等。

《牡丹亭》采用了浪漫主义手法,以丽娘的反叛心理作为逻辑依据,写的是一场白日梦:三年后柳梦梅进京赶考,拾得杜丽娘画像,恍然发现正是当年梦中所见佳人。杜丽娘魂兮归来,与柳梦梅再度幽会。最后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终结百年之好。

第七章 现代国文

1、讨论: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答:新文化运动实际上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一方面重新评判孔儒思想,抨击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另一方面,新文化运动广泛引进和吸收西方文化,争相评介西方各种思潮理论。“民主和科学”不仅刷新了中国人的思想,而且“若舟车只有两轮”碾过沉闷的封建文化,直接呼唤和催生着文学革命的到来。

2、简析:

(1)《在酒楼上》的主题。

答:《在酒楼上》这篇小说,鲁迅以低沉的笔调刻画了小知识分子吕纬甫的典型形象:他既想有所作为,但又只能“绕了一点小圈子”后飞回原地:表现了当时的知识分子找不到出路的苦闷。他心地善良,回到故乡迁葬弟弟的骨殖,给阿顺买了剪绒花;但等到付酒账时,“便吸烟,听凭我付了账。”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困窘,从而揭示出辛亥革命失败的一个历史侧面。

(2)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答:朱自清一贯主张创作要本着“求诚之心”,“如实描写客观事象”。

他的散文,最以绵密淳厚的情致感人,并注重缜密自然的构思,擅长诗情画意的写景,文字由优美典雅愈益转向质朴清峻,且富于口语韵味。

(3)《雨巷》的情感氛围。

答:《雨巷》全诗首尾回环,意象迷离,情调哀婉凄清,韵味绵延悠长,弥漫着梦幻似的朦胧之美,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有所追求而不得的心境。

篇3:生理学课后思考题汇总

关键词:课后见习,内科护理学,教学效果

课后见习是指在每单元课堂教学后安排4学时让学生到医院相关科室见习的一种教学方式, 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作用有两点, 一是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 二是督促学生在实践中发现不足。在传统内科护理学教学中, 一直是单纯讲解, 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考试成绩不理想。笔者尝试将课后见习法应用于内科护理学的教学中, 结果表明:课后见习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

1 对象

研究对象为我校2008级护理专业两个班级的学生, 年龄15~18岁, 均为女生。我们在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开设内科护理学课程。实验组为我校2008级护理5班, 60人。对照组为2008级护理6班, 62名学生。两组学生的入学成绩、基础课成绩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2 方法

2.1 教学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按照相同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由相同的教师讲授内科护理学, 实验组采用教师每单元授课结束后, 安排4学时 (半天) 到医院相关科室见习本单元的疾病护理。如学完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就安排学生到中心人民医院心内科见习, 见习内容包括让学生询问病史, 提出相关护理诊断, 列出护理措施, 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方式, 课后不见习。课程结束后, 教师进行理论考试和问卷调查。理论考试按学校要求出题, 成绩以100分为满分。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教学方法满意度和教学效果构成情况调查表, 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集中统一说明调查目的和内容, 以匿名方式完成现场调查。发出调查表122份, 当场收回调查表122份, 回收率100%。

2.2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理论考试成绩进行t检验, 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率、教学效果情况采用χ2检验。

3 结果

3.1 实验组和对照组考试成绩比较

实验组考试成绩为 (81.36±6.38) 分, 对照组为 (76.93±6.04) 分。对两个班的成绩进行t检验, t值为2.498。结果显示:P<0.05, 说明两个班的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3.2 实验组和对照组教学效果的比较 (见表1)

3.3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对教学方法满意率的比较 (见表2)

4 讨论

4.1 课后见习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中职学生年纪小, 基础差、学习意识差, 有的学生甚至厌学, 竞争意识, 学习积极性减退, 认识不到学习知识及就业的迫切性, 学习上的多次失败使得她们对学习没有兴趣。在内科护理学呼吸系统疾病课后见习的过程中, 病人呼吸困难的痛苦让她们有为病人解除痛苦的欲望, 而知识的欠缺让她们无所适从, 特别是病人的那句:“孩子们, 好好学习呀, 以后靠你们呀!”让她们深深自责, 回校后她们迫不及待地啃书本、查资料。在循环系统疾病课后见习时她们已经准备得很充分, 得到了病人和医护人员的认可和肯定, 而病人满意的目光也给了她们极大的成就感和被尊重感, 学生为了这份尊重也会很自觉地进入到课堂中来, 慢慢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这门课程, 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4.2 课后见习法提高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传统教学法以教师讲授为主, 学生很少参与其中, 在上课时思想容易走神, 课堂上出现打瞌睡、看小说和玩手机的现象。利用课后见习, 学生为病人进行护理体检, 和病人相互交流, 病人的主诉以及临床症状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平时, 学生为应付考试而背枯燥的医学理论, 而在医院见习时, 学生为病人做健康教育的同时也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

4.3 课后见习法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

现在社会各个方面都需要沟通和交流, 而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 沟通感情最直接、最方便的途径就是语言。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平时, 学生表达的机会少, 部分学生在语言表达上有障碍。开始进行课后见习时, 学生不敢与病人交流, 不知道该说什么, 急得抓耳挠腮、心慌、出汗, 说话结结巴巴、不知所措。但在课后见习法开展一段时间后, 出现了学生主动与病人沟通的局面。调查结果显示, 实验组96.67%的学生认为课后见习法增强了其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

4.4 课后见习法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

现在医院先进仪器更新换代很快, 而教学相对滞后。在课后见习时, 学生可以看到学校里看不到的新仪器, 大大扩充了知识面。

4.5 应用课后见习法的注意事项

篇4:生理学课后思考题汇总

我校是一所普通高中,生源比较差,很多老师感叹:学生作业抄袭现象愈演愈烈,有老师和我说,我们班作业一大组几乎一种答案,有时课代表发作业给学生抄,全班雷同的作业实在太多,心里真的不愿意去批改。但又不得不批改。

以上师生反映的两情景,在我们学校经常发生,学生埋怨老师不了解她们的课余学习和课后作业中的困惑,而老师批评学生作业不认真,抄袭、不交作业现象太严重。对作业出现的以上问题,师生都感到很困惑,到底为什么大面积抄袭?为什么学生不能快乐地完成作业呢?是不会做?还是时间不够?或是我们老师布置作业有问题?为学生考虑的问题少了一些?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能否从教学环节自身入手去研究传统的作业在形式、内容、数量的设计方面,在批改、反馈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又该怎样来解决这些问题呢?数年来笔者一直在反思、探索这个问题,并在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了一些具体的实践研究。

传统的作业存在两大弊端:①“题海战术”,设计的作业总是以面面俱到,多多益善为原则。题海战术的特点是:通过大量重复性地做一些偏题、难题,去熟悉考试题型,提高解题速度。适度地做一些难题,可以培养刻苦钻研精神,但是过量地、重复性地做偏题、难题,其实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不必要,甚至是有害的。因为,大题量、高难度的做题训练加重了学生负担,使大多数学生在身心上难以承受,难以完成,从而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对自己失去自信心。②“一刀切”,教师设计的作业绝大部分为书面作业,练习的要求也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针对性。这样的作业不但失去了作业应有的教育意义,而且磨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作业作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而传统作业不能很好地实现新课标中三维目标的要求,在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改变传统的作业形式和内容势在必行。我认为作业改革贯穿要这样一个指导思想:以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操作、积极探究为主要特征,以体验生活、启迪思维、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全面改革作业内容和形式,使作业教学环节与新课程同步。

但是现在的中学生,特别是寄宿制学校,学生的课余时间几乎全被作业所占据,像我们这类生源较差的学校,又有几位学生每天是在自愿的、愉快的在完成课后作业呢?怎么样才能减少学生抄袭作业、不交作业现象呢?使我们的学生乐学、愿做。

传统作业模式的主要弊病,传统的作业模式是教师根据自己对中等水平的学生情况的估测而独立设计的,要求全体学生统一完成的任务。正因为统一造成了诸多弊病:①机械重复的作业造成数量过多,效益低下。②作业的对象与数量高度统一,缺乏层次性。③作业的形式单调,与实践脱钩。

一、作业批改、反馈评价方面

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是教师一人独批、独改、独评,缺少学生主体的参与。造成教师的作业批改负担重,且多流于形式。①批改作业的数量和费时过多。②批改作业所达到的效益问题。③批改信息反馈方面的问题。

新课程教育理念下的作业设计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趣味性。趣味性设计原则是指:作业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作业设计要求生动、有趣,能使学生在作业时,自始至终保持高兴趣。

2、层次性。为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人成功,作业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做到分层设计。

3、开放性:学科小论文式作业。以中学生的知识、能力和见解,要求他们写论文好像是不可思议的事。但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在研究性学习之后,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研究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对科学家研究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也有一定的认识,学生也完全可能依照科学家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去对一些简单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从而写出一定认识水平的小论文。

4、实践性。学生在校接受知识一般由两条途径,一条是通过间接的途径获得,另一条是通过直接的途径获得,传统的学科课程更多地强调知识的间接性获得,以至于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学到的知识纯粹为了应试。

二、新课程作业评价

1、作业评价的基本原则。①评价以激励为主。对于不同的作业类型教师的评价也应是不同的、多变的,要以激励学生为主。②提倡评价的多主体。教师要转变在学生作业评价中的裁判员角色,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作业评价的指导者,学习潜能的开发者。③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教师要通过批阅、观察和与学生的交流,对学生的作业过程作出形成性评价。

篇5:生理学课后思考题汇总

思考学科分化之法理学研究意义,并反思其不足。法学教育是什么类型的教育 法学是不是一门社会科学 法学方法论基本原则是什么

怎样以科学态度准确理解运用理解阶级分析方法

思考价值分析方法与予以分析方法之间的区分对法理学研究的意义 马克思法学士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为什么说马克思法学的产生是法学历史上的伟大革命 思考马克思法学中国化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 如何理解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和意义

思考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法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学习法理学的意义是什么

与其他社会现象相比法有什么基本特征

与以往的法学理论相比,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本质认识有何进步意义 法的规范作用是什么

运用语意分析方法对 法的渊源 和 法的形式 进行概念上的界分 当代中国主要法德主要渊源是什么 法德效力范围是什么

在法学研究中有哪几种关于法的要素 的分类 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是什么 在司法裁判中 法律原则有哪些功能 法律体系的特点与划分标准是什么 当代中国法律体系主要法律部门有哪些 如何保障法律体系的统一性

为什么说权利与义务是法学的核心范畴 权利与义务关系是什么

为什么说现代法律是以权利为本位的 法律行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法律行为的内在方面与外在方面包括哪些内容 法律关系的特征是什么 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有哪些 如何理解法律关系的内容

法律责任与法律任务的关系是什么

道义责任论与社会责任论有什么不同之处 法律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有哪些

思考法律规范、法律行为、法律关系与法律责任等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 如何理解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之间的关系 如何理解程序在法治中的重要作用 正当程序的特征与意义是什么 法起源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思考法与原始社会习惯之间的关系 分析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不同之处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法的本质与特征 法律演进与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法律演进与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思考在法律多远的语境里,法律移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全球化时代中国法律发张的特征是什么 立法有哪些特征

中国现行立法权限划分体制的特色是什么 如何概括当代中国立法的基本原则 思考严格的立法程序对立法的意义 如何理解公民守法的道德基础法律基础 执法应坚持的原则有哪些 司法应坚持的原则有哪些

如何准确理解司法权独立行使的原则

结合一般职业的特征与法律职业的要求分析法律职业的特征 法律人的职业的特点是什么 法律为什么必然走向职业化

法律方法与法学方法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承认法官有限自由裁量权是否有损法律的正确性 对法律的解释为什么说是必要的 法律论证的方法有哪些 秩序的规定性是什么

如何理解秩序与自由的关系

法在哪些方面对秩序起着维护作用

从思想史的角度思考“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 的区分及其意义

为什么共产党宣言 里说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自由的界限在哪里? 效率的含义是什么

如何理解平等与效率的关系 法律在那些方面能够促进效率

古往今来的思想家提出哪几种关于 正义模式

正义对法律精神的发展与法律制度的变迁能够起到什么样的推动作用 正义只有通过良好的法律才能实现,这是为什么 人权的含义是什么

解析 公民的基本权利这个概念

从个人和国家的关系的角度思考人权的价值

从人权的国内法保护与国际法保护思考人权与主权的关系问题 生产关系对法的决定作用在什么意义上能够成立? 马克思说:“民法准则只是以法律的形式表现了社会的经济条件”,从马克思的这句话论述思考法律与经济的关系

法律应当从哪些方面尊重市场经济的内在法则 发对政治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在法和国家关系中,法律为什么要有权威

在我国现阶段,怎样理解法律与政策的关系问题

从文化对法的作用这个方面思考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影响 试分析法律与道德有无必然联系 宗教对法律起源、发展以及法律品格有哪些方面影响 法律文化的作用是什么

法治的基本内涵包括哪些内容

法治与人治之间存在哪几个方面的差异或者对立 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内涵式什么 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如何理解和谐理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篇6:生理学课后思考题汇总

护理面试考试在医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些是小编总结医疗卫生系统面试题-基础护理学中常见的护理面试题目,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1.去枕仰卧位适用范围有哪些?

2.半坐卧位适用于哪些病人?

3.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有哪些?

4.洗手的指征有哪些?

5.请简述压疮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6.护士为某位患者进行鼻饲插管,如何判断胃管在胃内呢?

7.请简述给药的“三查七对”和输血的“三查八对”有什么不同?

8.病房来了一位房颤患者,请简述对于此患者的脉搏如何测量?

9.在你值班的过程中,一位测口温的病人不小心将体温计咬碎,你该如何处理?

10.在你交班后,发现某一患者发烧39℃,此时作为一名护理人员,你该如何处理?

11.你给你一个患者进行输液,突然出现了不良反应,此时你该如何应对?

12.输血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3.病人在输血的过程中,如果发生溶血反应,会有哪些表现?

14.你作为一名护士,在给患者王某准备输液时,发现留置针处发红、肿胀,患者自诉疼痛,并时有畏寒症状,此时你如何处理?

15.简述口服给药法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6.临床上常用的臀大肌注射定位法有哪几种?

17.病人静脉输入青霉素时,如果病人出现过敏,护士可以从哪些方面观察到?

18.在给患者应用青霉素强,护士需要做哪些工作才能预防青霉素休克?

19.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0.吸痰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1.洗胃的禁忌症是什么?

22.某女性患者在家中误喝了农药,急诊送入医院,医嘱采取洗胃法,那么洗胃法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3.简述胸外按压的有效指标。

上一篇:金融职场礼仪心得下一篇:《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注销申请报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