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经济学评价论文

2024-07-20

卫生经济学评价论文(共6篇)

篇1:卫生经济学评价论文

从医学经济学角度评价、分析医患矛盾

医患关系的概念 医患关系,指在医疗过程中,由医务人员以及医疗机构与患者及其家属所构成的一种双向的人际关系。医患之间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医生因患者而生、而成长,医学因疾病而发展,失去患者也就失去了医生生存的条件;而患者生病也要医生救治才能摆脱病魔、恢复健康,没有医生的帮助,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就失去了有效的保障。医患关系的现状

医患关系本应该成为社会上最和谐的人际关系,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据了解,自1990年以来,医疗纠纷案件持续快速增长。据卫计部(原卫生部)统计,全国每年发生的医疗纠纷超过上百万起,平均每年每家医疗机构发生医疗纠纷的数量达40起左右,患者及亲属、甚至职业“医闹”大闹医院、大打出手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甚至酿成严重的社会治安和刑事案件,严重冲击了医院的正常医疗秩序。

分析角度:市场、价格、医疗供给方、货币、成本、效应、供给与需求、行为发展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管理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家对公立医院的补偿方式由原来的“包工资”,改为“全额管理、定额补助、结余留用”的制度。使医疗卫生单位从过去靠国家财政投入过渡到“自给自足”,甚至出现了“以药养医”的社会现象,造成了患者新一轮“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而相应的医疗保障体制尚未健全,医保覆盖面小,报销比例不高,一旦出现治疗不满意情况,患者容易产生人财两空的感觉。尽管在社会转型所出现的医患关系紧张问题上,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是,由于“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强调公立医院要体现公益性; 另一方面,又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医疗卫生体制,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淡化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强化了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这样的局面使公立医院在改革的三十多年栉风沐雨,而医患关系也在这样的矛盾困惑中难以缓解。因此,不难看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行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筹资模式是引起医患双方关系发生变化的因素之一。

由于政府补偿机制不健全,造成医疗行业过度的市场化。公立医疗机构在市场激烈竞争下,逐渐形成了以趋利为目的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为追求经济利益,部分公立医疗机构在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没有坚持以“患者为中心”,频现过度医疗、诱导需求,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由于医学科学技术的高度专业性和发展的局限性,医学科学未知的领域还很多,加之医学科学的诊疗水平、疾病本身及患者个体差异性等各方面的限制,医学并不能保证治愈每一个患者。但患者因患病所遭受的肉体、精神上的痛苦是切身的,因此,他们对治愈疾病的期望很高,尤其在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后,如果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患者就容易产生不满,从而造成医患关系紧张。

1加大卫生经费的投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总体水平

目前,我国医院大多数还是以公益性质为主,这就要求医院降低医疗成本,以低廉的价格提供较为优质的服务,保障社会上大多数人,尤其是广大弱势群体的医疗需求。但在我国卫生部门各级

各类医疗机构中,政府补助占机构收入比重从20世纪70、80年代30%以上的平均水平,目前我国个人卫生筹资比例排在世界前列,即居民个人支付的医药费用,已经成为我国卫生筹资的主要渠道和卫生总费用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而个人现金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过高(一般认为超过30%),负面影响较大。可见,医疗机构迫于财政的压力,开始自给自足,鼓励医务人员创收,导致滥检查、大处方等问题不断加剧,进一步加剧了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患者经济负担依然很重。因此,加大政府对卫生经费的投入,减少居民个人的自付比例,从体制上化解医患矛盾. “医闹”的成本

“医闹”,由一个有组织的群体,接受患方委 托。组织、策划、实施到医疗机构通过采用吵闹甚至威胁医务 人员人身安全等非理性的、过激的行为向院方索取高额医疗 赔偿的现象⋯

“医闹”或具有医闹性质的投诉处理成本也非常值得关注。如果患者考虑采取向医疗机构吵闹等形式,只需承担较少的机会成本,那么,“医闹”可能会成为患者解决医患纠纷的首选“投诉”和“维权”方式"。而医疗机构由于边际成本的影响,则可能偏向诉讼.甚至出现“要挟诉讼”现象。其结果必然因此导致社会成本的剧增,医患矛盾成为一个解不了的结。此外,由于部分医务人员职业素质、人文素养偏低,医患之间缺乏沟通,加上医患双方信息的严重不对称,患者想了解关于自身利益的信息需求得不到满足,造成医疗活动中产生的误会无法消除,从而导致医患双方的不满和不信任。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 在医学领域,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地 位。患者对医学信息、医院规章、治疗过程等方面信息没有清楚的了解。由于医院不仅在医疗专业技术服务方面具有 绝对优势,而且在医疗、药品定价、收费、治疗方案的确定等 方面也有绝对信息垄断和控制权,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没 有得到充分尊重,医生的“告知义务”没有充分履行,造成了 信息与要求的不对称及愿望与现实的不对称。如果发生医患纠纷,很容易导致患者的过激行为。

医患对峙源于公共品供给的短缺和低效

中国自解放到“文革”结束时,最大的社会问题是物质产品短缺,老百姓缺衣少食,物质生活水平极其低下,人人渴望少搞点政治斗争,多改善点物质生活,我们党认识到物品短缺是由于政府过于集中控制生产和分配所造成的,因此实行了向下放权让利,经过20多年市场化改革和经济持续增长,私人物品极度匮乏的局面已得到有效改变。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一种新的情况却令人们无比困惑:持续的经济增长似乎使社会矛盾和冲突越来越多。尽管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提高,需求早已超越了追求“端起碗吃肉”的层次,但对现实不满的情绪却有所增长,这些怨声集中反映在贪污腐败、分配公平、失业及社会安全,以及教育医疗收费太高等问题上。很明显,公众需要一个高效廉洁、平等参与、公平透明的公共领域。目前我们所面的是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品需求同公共品供给短缺低效之间的矛盾。公共品供给的高效与公平,是保证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条件。医疗是一个公益性很强的服务项目,它属于公共品,必须有国家的财政支持。当医院经费来源渠道不畅,运营费用得不到保证时,患者就成为医院获得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济支撑对象,这就导致原有的医患关系性质发生演绎,最终演变为一方提供有偿医疗服务,另一方享受医疗消费的利益关系。作为探索永无止境的自然科学领域,医学有着极大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不以公益性质作为这一行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势必违反这一学科发展的规律,阻碍医学发展的正常进度。人的生命是第一可贵的,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如果在最需要人文精神的领域却出现人文精神匮乏,就必将产生新的社会不公平,导致这一社会矛盾的激化。医患关系新制度经济学归因

1.1 医疗过度需求与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 众所周知,我国的优势医疗卫生资源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医院,由于其自身的资源优势使其具有垄断性。但是,其供给量与众多患者涌向大医院的需求相比,仍然捉襟见肘。这反映了一方面医疗服务准人过高,源自竞争性的以弥补医疗需求不足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所产生的民营医院等非公立医院在夹缝中生存,虽制度变迁成本很低却得不到认可和政策支持;而另一方面,看似为了保证医疗服务的公益性、由政府严格把关但制度变迁成本很高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形成的公立医院,由于源自政治理性而非经济理性,最终难以平衡医疗供需矛盾。这样的制度安排,实则反映了制度供给的严重不足,加重了医院的压力,也集中反映在医患矛盾上。1.2医疗服务相对价格扭曲

医疗服务准人制度以及医疗专业知识,构成了医疗资源的稀缺性。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药品服务的统一定价制度本质上否认了医院和医生实际拥有资源的稀缺性,医生的劳动和报酬不协调、付出和价值实现不成比例。同时,政府在医院市场化以弥补财政补偿不足的路径选择 下,使医院正常运行主要靠提供医疗服务收费并允许药品以加成的方式得到补偿。这种僵化的制度和扭曲的机制,是使医生以自己的方式“矫正”相对价格扭曲,从而 造成医患之间缺乏相互制约,加重医患矛盾的制度因素。1.3医疗费用控制机制不健全

近年来,在导致“看病贵,看病难”的诸多因素中,医疗费用上涨过快是重要原因之一。数据显示,全国人均门诊和住院费用平均每年分别增长幅度大大高于人均收入增长幅度。制度变迁理论的创始人诺斯指出:“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计划经济时代的“公费医疗”制度下形成的无约束医疗费用刚性直接影响以后的制度变迁并会形成一些既得利益集团,在“寻租”诱惑的驱动下,对医疗费用的上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制度变迁偏离合理的轨道。同时,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医改“只给政策,不给钱”的政策制度,又形成以药养医、大处方等创收渠道。这样,在一系列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和制度变迁下,医疗费用居高不下、控制机制始终滞后。

医疗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体制转换和政策调整中产 牛新的摩擦有戈。目前,医疗卫生行业总体}仍属于计划经济 模式,很大程度上具有垄断特征,难以提高公共支出效率的深 层次体制件题也逐步显现。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体制危机 落实到人际关系上,大概是病房里所有矛盾的原因所在。同 时,医改的深入必然涉及医保、医药以及患者之间的利益凋整,势必会增加医患之问、医保之间、医患与腰保之1剐的利益矛盾 和摩擦。

坚持“无德不医”,实现医德对医务人员职业行为的引导作 用,~方面有赖于医务人员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有赖 于合理的利益运{,机制的建立”1,马克思说,人们台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一利益不仅是道德的基础,也是人们职业活动的原初动力。应当承认和保护巨务人员合 理的利益追求,并建立合理的利益扶取机制和利益激励机制。但由于医疗服务具有公益性质,医疗卫生仍具有计划经济特征,人们仍习惯十以社会效益、服务至上的思路考虑医务人员的利益问题,使医务人员的待遇与他们的付出不太相 称,与其他高收入阶层反差较大,直接受到利益失衡的困扰。医务人员在利益失 衡的矛盾巾,道德约束的力世不可避免地要打折扣。少数医 护人员服务意识淡薄,对待病人态度冷漠,语言生硬,甚至 开大处方、拿回扣、收红包等,反过来进一步加剧r茨患矛 盾和利益裂痕。

有人将药价过高归罪于医院,认为是医院抬高了药价,其实药品流通环节过多,流通费用增高才是药价虚高的真正原因,大部分医院用药是由物价部门所定。由于物价部门的定价、核价机制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因素,物价部门难以掌握和控制药品生产过程,对药品缺 乏有效的监控机制,部分药品的实际出厂价并不高,药厂获取利润属于正常,但公布的药品零售价是出厂价的数十倍,使药品在流通和销售渠道中存在巨大的利润空 间。药品生产企业在流通过程中大做文章,层层加价,给自己和批发商留出较大的“让利空间”,有调查表明,药品从医药代表手里至少要经过入院买路费、医生处方费、销售维持费、招标公关费等四道“涨价”门槛,才能到 达患者的手里。最后以相当于成本数十倍的价格向 医院售药,导致相当一部分药品的中标价和零售价居高 不下。

篇2:卫生经济学评价论文

在全球范围内,医院感染已成为影响患者安全、医疗质量和增加医疗费用的重要原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所提供的数据:美国每年医院感染的病例高达200万例,造成超过45亿美元的额外经济损失。发达国家的研究显示,每例医院感染的额外费用为1000~4500美元(平均1800美元),儿科病房特别是新生儿病房额外费用可超过10000美元。我国每年因发生医院感染而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也超过100亿元。吴安华报道,国内医院感染可使每例患者的住院费用增加2052~51447.38元。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预示着可能会要医院自己承担由于医院感染所发生的额外费用。为评估医院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外科系统20出院患者中因医院感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为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提供循证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年1—12月外科系统确诊的医院感染的患者174例,选取符合配对条件的111例患者为病例组,对照组为按性别、年龄相差≤5岁、疾病、入院时间相差不超过1个月的111例非感染的患者。

1.2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依据国家卫生部卫医发2号《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的诊断。

1.3调查方法

利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查阅2014年1—12月外科系统出院患者的相关资料,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登记,并按1:1匹配相应的对照,同时查阅住院收费系统逐一登记两组患者的卫生经济学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的正态性检验提示,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均呈负偏峰分布,故用中位数描述其平均水平;两组间的比较分析采用Wilcoxon符合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医院感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医院感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病例组的总医疗费用的中位数为37943.64元,对照组的总医疗费用的中位数为19265.14元,病例组是对照组的1.97倍,平均每例医院感染病例多支出18678.50元,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7.179,P<0.001)。病例组的`药品费、材料费、检查费、治疗费、检验费、手术费、麻醉费、床位费、护理费等均高于对照组(P<0.001)。医疗费用的增加以药品费为主,其次是材料费和治疗费。

2.2不同科室医院感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不同

科室医院感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不同科室医院感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不同,神经外科最高,其次依次为胸外科、普外科、血管外科、五官科、骨科中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妇产科和泌尿外科病例组与对照组医疗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平均住院日的比较

病例组的平均住院日为20天,比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日延长8天(z=-7.088,P<0.001)。不同科室两组平均住院日的情况如表3所示,普外科、神经外科、五官科、胸外科、血管外科病例组与对照组平均住院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妇产科、骨科中心、泌尿外科病例组与对照组平均住院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篇3:卫生经济学评价论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根据经济发达、中等和欠发达三种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结合地理位置和计划免疫工作等因素进行抽样,选择8个县进行综合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1.2 方法

1.2.1 计划免疫成本。

从广义上来讲,是指计划免疫工作在实施过程中所消耗的一切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的总和,包括了人力成本、固定资产折旧成本、物质消耗成本等所有在免疫规划服务工作中所支出的成本。工作成本采用样本县各级免疫规划工作项目成本分摊调查测算。

1.2.2 疾病负担情况。

减少的疾病负担损失即计划免疫工作取得效果,研究中采用1950-1977年全省脊灰、麻疹等疫苗针对传染病报告数据拟合ARIMA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预测1978-2007年各传染病的期望发病水平,计算计划免疫工作减少的发病与死亡人数。再通过文献评阅和专家咨询估计各疫苗针对传染病的经济学负担,用来计算实施计划免疫的经济效益。

1.2.3 卫生经济学评价。

评价方法采用:(1)成本效果分析(Cost Effectiveness Analysis,CEA)=(预期发病数-实际发病数)÷该时期的投入或(预期死亡数-实际死亡数)÷投入成本;(2)成本效益分析(Cost Benefit Analysis,CBA)=因减少发病和死亡而避免的经济损失÷投入成本;(3)成本效用分析(Cost Utility Analysis,CUA)=即因减少发病和死亡而避免的DALY(disability adjust life year,伤残调整寿命年)损失÷投入成本。

1.2.4 其它方法。

统计分析采用Eviews、SAS、SPSS等软件。研究中涉及的疫苗针对性传染病为浙江省在1978年时纳入计划免疫,且能有明确预防效果包括脊灰(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百日咳、乙脑(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新破(新生儿破伤风)。另外,本研究对各类成本和效益均以年度物价指数进行贴现,采用现值系数(Present Worth Factor,PWF)方法转换。

2 结果

浙江省实施计划免疫30年来,各种疫苗针对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大幅度下降,较实施计划免疫前下降了95%以上;至1992年以来无脊髓灰质炎野病毒引起的临床麻痹病例报告,2000年如期实现无脊髓灰质炎目标;白喉已经近20多年无病例报告,百日咳、流脑、乙脑等针对传染病年平均报告发病率逐年下降,近年均已控制在1/10万以下。

2.1 计划免疫成本投入

本研究中对成本测算的方法为:总成本=1978-2007年30年投入成本合计;某一年投入成本包括疫苗、冷链和各级工作成本等方面。实施计划免疫以来,浙江省投入成本总共为89 819.28万元,其中疫苗成本26 121.70万元,冷链建设3 411.68万元,各级工作成本60 285.90万元,各疫苗针对性传染病的投入成本(对于各类疫苗接种成本计算以针次数进行分摊,如百白破疫苗成本分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各1/3)见表1。

2.2 计划免疫工作产出

通过理论期望发病水平与实际发病水平比较,实施计划免疫工作30年来全省减少脊灰发病18 505人、麻疹3 947 390人、白喉194 134人等;减少因脊灰死亡479人、麻疹112 780人、白喉18 935人等。在取得的效益方面,浙江省计划免疫工作30年来减少的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和死亡所取得的效益合计为19.14亿元,其中麻疹最高,达98.17亿元,其次为百日咳为37.63亿元。见表2。

2.3 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

从计划免疫减少发病成本效果(CEA)来看,浙江省计划免疫30年的成本效果比(CEA)为每万元:66.90人,其中麻疹的最高,每万元投入减少麻疹发病248.26人;从减少因发病而死亡效果来看,成本效果比(CEA)为每万元:2.12人。在成本-效益评价(CBA)方面,浙江省计划免疫30年的成本效益比(CBA)为1∶21.31,其中麻疹最高,达到1∶61.75,其次为百日咳1∶47.13、流脑1∶21.37。另外,通过文献评阅和专家咨询法,获得失能权数(D)、伤残失能持续时间或死于某一年龄时标准期望寿命(L)、平均发病年龄或病死年龄(α)等,在由DALY计算公式得出各疫苗针对传染病的DALY值。这30年间,浙江省免疫规划服务成本效用比(CUA)为1万元:70.63DALY,其中麻疹最高,达到1万元:234.10DALY,其次为流脑1万元:140.47DALY。详见表3。

注:成本效果1为成本(万元):减少发病(人);成本效果2为成本(万元):减少死亡(人)

3 讨论

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接种疫苗对于预防针对传染病的成本效益非常显著,计划免疫工作对于预防新生儿和儿童的疾病和死亡是最有效的公共卫生策略[5,6]。纵观以往研究报道中,工作成本测算主要采用以财政投入估计或以支出消耗为基础的测算,这与实际成本存在一定偏少,尤其是无法获取间接成本等内容;而产出效益的评价方面,多数是直接用计划免疫前后发病水平比较得出,没有校正疾病自然水平的变化[7]。为此,本研究经济学中以项目成本分摊为基础,结合现场调查测算计划免疫工作成本,并建立疾病时间序列预测模型(ARIMA)计算理论发病,是的研究结果更为客观、科学,同时研究中还采用成本效果、成本效益和成本效用进行综合的经济学评价,确保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可靠。

从研究结果可知,自1978年实施计划免疫工作以来,通过各种免疫规划疫苗实施的预防接种,浙江省有效控制了各种疫苗针对性传染病的发病和流行,进而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方面,各种疫苗针对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大幅度下降,较实施计划免疫前下降了95%以上;至1992年以来无脊髓灰质炎野病毒引起的临床麻痹病例报告;白喉已经近20多年无病例报告,百日咳、流脑、乙脑等针对传染病年平均报告发病率逐年下降,近年均已控制在1/10万以下;另一方面,通过时间序列模型测算,实施计划免疫这三十年间,投入成本:减少发病比合计为每万元减少66.90人发病,减少2.26人死亡,成本效益比为1∶22.68,成本效用比为1万元:75.18DALY,说明投入产出的效果、效益及效用均非常显著。

综合比较各个疫苗针对性传染病间三者的评价结果,其中麻疹疫苗接种投入的成本效果、成本效益和成本效用均为最高,分别为:1万元投入:减少麻疹发病67人、减少因麻疹死亡7人;1万元投入产生效益61.75万元;1万元投入减少人群234.10DALY损失。这一方面与麻疹疫苗为单一血清型及免疫效果好有关,同时也由于实施计划免疫前麻疹发病非常高,传染性很强有关。另外,脊灰、白喉、百日咳、以及流脑和乙脑的卫生经济学效果也比较高,表明这些疫苗针对性传染病通过实施计划免疫工作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但是新破三个方面评价结果都较低,是唯一成本效益比小于1的疫苗针对性传染病(成本效益为1∶0.84)。这可能是由于新破历史报告数据有一定关系,但同时也提示,新破控制的重点应该是做好孕产妇保健和管理,确保高水平的住院分娩率,而计划免疫仅是辅助手段。

针对上述研究结果,结合当前国内外发现现况,建议要尽快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免疫规划投入机制。加大政府筹资比例,明确各级财政补助水平和标准,建立配套考核与监管机制,从而保障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的顺利实施和有效落实[8]。另外,着重加强麻疹等成本效益显著疾病的防控工作,当前我国政府已经向世界卫生组织承诺2012年消除麻疹(发病率小于1/100万),做好常规接种以及流动儿童管理,建立有效、稳定、持久的人群免疫屏障。

参考文献

[1]王陇德.预防接种实践与管理[J].2006年,第1版第1次印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San Sebastian M,Goicolea I,Aviles J et al.Improvingimmunization coverage in rural areas of Ecuador:a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J].Trop Doct,2001,31(1):21-24.

[3]卢莉,金水高,于竞进,等.不同经济水平地区计划免疫服务成本的筹资现状分析[J].中国免疫规划,2005,11(3):217-230.

[4]宋群锋,卢利,左树岩,等.贵州省免疫规划服务筹资现状及策略探讨[J].华南预防医学,2004,30(1):34-36.

[5]Levin A,Ram S,Kaddar M,et al.The impact of the GlobalPolio Eradication Initiative on the financing of routineimmunization:case studies in Bangladesh,C te d'Ivoire,andMorocco[J].Bull World Health Organ,2002,80(10):822-828.

[6]沈永刚.安徽省农村贫困地区免疫规划成本效益调查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3,23(9):39-41.

[7]卢莉.成本计量在免疫规划中的应用[J].中国脊灰免疫,2002,8(6):353-357.

篇4:卫生经济学评价论文

【关键词】 基层卫生经济学;问题及思考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063-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卫生经济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指导政府制订科学而高效的卫生政策,指导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制订科学的经营策略,指导消费者选择正确的消费行为。研究指导卫生服务需求、卫生服务供给、卫生服务价格、卫生服务市场、药品流通体制与药品价格管理机制、卫生总费用、医疗保障制度构建、卫生资源优化配置、医疗机构的成本分析与核算、疾病经济负担与健康投资分析、卫生经济分析与评价方法。本人根据工作实际和目前基层卫生经济学管理的现状谈一些个人看法。

1 存在的问题

1.1 经费投入不足

1.1.1 仪器设备投入与其维护经费不配套 2003年以来,国家致力于完善卫生基础条件,设备质量逐渐增强,工作条件不断完善。

仪器设备的投入是近半个世纪力度最大的一次,主要反映在交通、通讯设施、流行病学检测仪器、应急处理车的投入。先进的通讯设备,真正做到快速反映,换句话说,就是应急预案能够保证做到通讯渠道畅通、反映机制灵敏、检测数据准确、指挥系统有效。但由于投资配比不够完善,给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带来了新的困难:一方面国家给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配备的高精端仪器设备提升了公共卫生体系的监测与监控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欠发达地区政府没有相应的配套经费投入,仪器设备正常维护的经费都不能保障,造成仪器设备。

1.1.2 专项防病经费投入不足 一是艾滋病经费供小于求。2006年公布的国务院令《艾滋病防治条例》第五章第四十一条至第五十一条规定:国家政府机关应该将防御艾滋病工作列入地方经济社区发展总纲要,不断增加艾滋病的宣传、监管、治疗工作并完善网络服务,壮大专业治疗团队。各级政府通过对艾滋病防御工作经费需求的计算,将其列入相关政府财政预算。地方政府根据相应职责承担艾滋病的预防及监控工作。国务院卫生部及其他相关部门通过蔓延趋势,确定国内对防治艾滋病的传播、监管、调查、治疗等项目。中央财政部门对在艾滋病泛滥地区及贫困地区实行的大型艾滋病防御和治疗工作增加支援。而我市的疾控体系至2002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以来地方政府投入的艾滋病经费不到150万元。结核病经费投入为不断加深结核病的防治工作,控制结核病的传播,确保百姓体质良好,提高国家发展水平,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的通知。通知对地方各级政府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人力保障、经费保障都有了严格的要求,通知要求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结核病防治经费的投入,根据当地情况建立健全结核病防治体系。自2001年开始,国家中央财政部门及地方政府部门均成立防治结核病专项经费或根据地方不同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将防治工作预算列入地方财务预算以增加对结核病的资金投入。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以来地方政府并没有将结核病专项经费列入部门预算,仅配套了结核病CIDA项目经费168万元。计划免疫管理经费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要求,每年完成一类疫苗接种任务及计划免疫相关管理工作需要地方政府需投入专项经费2147.1万元。但国务院《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实施七年来,全市政府安排的一类疫苗补助经费仅480万元(含冷链运行经费)。

1.1.3 人员经费补助不足我国越往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经费越得不到保障,全市现有卫生防保人员3321人,其中:在职职工1706人,年需人员经费14317万元,而实际地方政府投入的人员经费仅7756万元(绩效前仅4627万元),造成防保队伍很不稳定。经了解这些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有以下四点:一是部分部门对我国现有的经济体制下的公益卫生事业以及社会保障认识不全面,且作为疾病预防控制部門自身对其宣传不力。二是政府投入力度不够,管理不全面,以至于使公共卫生机构举步维艰。发展严重滞后、三是发展不平衡,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相对城市发展严重滞后经济发达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卫生发展不均衡。四是机构内部资金流动存在缺陷,服务者工资、运行开销、发展经费等缺少固定来源,只能靠服务维持经费,无力于全身心投入疾病预防控制事业。以上所述阻碍了卫生服务的长远积极发展,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了障碍,需引起警戒。

2 经济学的资源配置不合理

人才资源是国家第一资源。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是基层卫生服体系经济学研究的课题之一,也是卫生服务的职责所在。最近,我国致力于完善卫生基础条件,设备质量逐渐增强,工作条件不断完善。相比而言,以基层人员为首要的员工素质不高,能力不够等现象逐渐浮现。在人才严重缺乏的条件下,我们所担负的任务远远不能解决广大群众的需求。“国之大计,教育为本”。人才建设成为卫生部门的长远任务迫在眉睫。通过与教育、人社等机关的配合以及对卫生人员的需求分析,努力培养适宜的卫生人员,使人才供应与需求保持平衡。另外还要按照不同地区发展情况和需求的差异,培育出对口的专业人才。改善知识结构,提高人员素质,增强服务能力。加深对基础科目的建设,致力于创建一批具有创新性的高水平卫生人员团队。加强对卫生管理干部队伍的培训,争取造就出一批管理能力优秀、公共服务意识强烈、政治基础坚定的优秀管理干部人员。但要预防疾病,维护人民健康,最终还是要靠人来完成。而我国越往基层,防保人员的素质越低,因而提高人员素质,重视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是本世纪的一项重点工程。

在2006年于北京召开的北京论坛分论坛“健康安全与保障”大会上,相关人士表明,我国正在面临着公共卫生人员不足和人才流失严重等现象,当前首要任务是培养全方面多技能的应急人员。目前,我国主要通过普通高校教育,继续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两个渠道来培养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人才。同济学院的聂绍发教授表明,国内关于应急人员的培养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人员数量相对缺少。我国有将近14亿的人口,但是全国却只有67所开设有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专业的高等院校,每年的招生人数也只有6500人左右,这对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来说显得杯水车薪。二是员工团队不稳定,人才缺失问题突出。据统计,县、市、省、三级疾控中心人员的调出/调入比值为1.22、1.15、1.16,结果显示调入人数要高于调出人数;调出/调入人员的平均素质分数比值是1.19,看得出调出人员的素质要相对调入人员的素质较高。三是应急人员整体素质有待增强,培养方式需要改进。相关人员称,有效的处理突发卫生情况急需一批知识全面涉及面丰富的应急人才。建议当地的相关政府部门增加应急人才的培养速度,同时,为了给应急人才的开发提供政策和经费上的支持,也应该将团队建设、公共卫生教育的人员开发和投入加到应急人才培养的计划和发展中来。另外还要注意不断深化教育体制的改革,努力培养高水平多方面的应急人才。

3 建议与对策

为了切实做好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卫生经济学的研究,解决好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经费保障和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落实政府责任,加大卫生投入,特别是加大农村和基层防保机构的经费投入,尤其对欠发达地区的卫生机构的经费投入。针对我国的国情人口多,人均经济水平低。东西部经济及我省苏南、苏北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的特点,建议政府在对公共卫生投入时,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公共卫生投入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其次,注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人才培养,特别是加强基层卫生人才的培养,还要按照不同地区发展情况和需求的差异,培育出对口的专业人才。从下到上提高基层卫生体系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改善知识结构,提高服务质量,养成良好的人员素质。提倡大学生毕业后回到农村基层就业,提高整体基层医务人员水平。加深对基础科目的建设,致力于创建一批具有创新性的高水平卫生人员团队。吻合人、财、物与经济学的合理配置。

参考文献

[1] 李卫平,石光,赵琨.我国农村卫生保健的历史、现状与问题[J].管理世界,2003,(04).

[2] 刘澍;朱晓卉.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一项基于石家庄市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个案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

篇5:职业卫生评价经验

要识别和了解工人在工作活动中所有可能接触到的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化学品。应考虑以下几点:

•使用的原料(如酸、碱、碳氢化合物、氟化物等)

•原料或产品中可能存在的杂质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或中间产物

•最终产品

•维修或维护用的化学品

•实验室用的化学品

为确保评价的全面及深入,要求评价人员对工厂的生产过程非常熟悉。可通过工程图、工艺流程图、产品说明、操作温度、原料处理规范等途径来熟悉生产过程。另外,还可通过与熟悉工艺流程的工人进行交流以作补充,生产第一线人员的意见也是很重要的。化学品信息来源

对于工厂使用的各种化学品,最初始的来源可见工厂的化学品目录。关于化学品来源的具体信息可见MSDSs,或者是供应商提供的技术材料。确定暴露的程度

识别各种化学危害因素之后,应确定它们对人体的暴露危害到底有多大。例如,工人接触的是化学品是PPM级别的还是PPB级别的?是高风险的暴露还是出于安全线以下?应确保考虑到如下因素:

•处理的原料的数量

•暴露时间

•暴露的频率

•什么情况下发生暴露(如化学品是如何处理和使用的)

•环境变量(温度、湿度等的影响)

•工作场所控制措施的类型(工程控制措施,个人防护用品)

之前监测的暴露浓度是确定化学品暴露程度的最明显的一个来源。如果原料、系统、过程没有变化的话,历史监测数据可作为最重要的参照。接触途径

进行危害评价时,应考虑化学品暴露进入人体的所有可能的途径(吸入,吸收,摄取)以及它们不同的物理形态。例如,在生产过程或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化学品可能会因为形态的不同(气体、蒸气或气溶胶)而呈现不同性质的暴露危害。下表是在评价时应注意的一些要点。

化学品可能的暴露途径

物理形态注意要点

气体•操作中是否有使用气体或者会生成某种气体(观察控制措施现状)•有无固定的监测系统检测这些气体(如碱厂里氨和二氧化硫的监测系统)

•操作处理时是否会吸入的危险

蒸气•是否有蒸气产生(蒸气压高的物质易产生蒸气)

•生产中是否有液体的加热过程

•能否被吸入或通过直接接触刺激皮肤、眼睛或黏膜

气溶胶•物质是何种形式存在:粉尘、液滴、烟尘或烟雾

•能否被吸入或通过直接接触刺激皮肤、眼镜或黏膜

液体或固体•原料是否手动处理,是否有直接接触皮肤、眼睛或黏膜的危险

•个人防护用品和个人卫生设施是否齐全,以防止意外的摄取•有无直接的刺穿导致污染物进入人体

•是否有通用的防范措施以降低此类暴露确定评价结果的优先级别

定性评价的最后一步,就是要确定各种危害物质的优先级别,以决定对哪些暴露危害进行监测。由于不可能一次就完成对所有化学品的监测,所以应根据评价结果建立高、中、低的优先级,并结合考虑以下几点,确定最终的采样方案: •现有法规的要求

•职工关注点

•公司内部标准

•新材料和新工艺

确定评价结果优先级别的指导方针

法规要求需进行定量监测(如铅、石棉、苯、甲醛等)职工/公司关注需进行定量监测

新材料/工艺如有潜在危害,则需选定进行监测

最高优先级评价结果在需要监测的项目中具有最高优先级需合资格人士参与定性评价,并确立采样监测计划。

前面已有提及,这里就不详述,关键是需要评价人员有足够的相关知识背景和经验。

上面提到的定性评价方法是一种应用较广的方法,各个公司可能都有各自的评

价方法,但基本是大同小异。关于定性评价,暂时写到这里吧,在实际工作中,基本都是把它跟后续的监测采样评价合在一起做的。

定量评价也即监测采样先开个头

定量评价(采样监测及评估)

关于定量评价,首先来说一下它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流程。在这里,我主要介绍美国在职业卫生领域的一些经验,毕竟美国在这方面的工作开展的最早,各种技术开发应用上也最为成功,像NIOSH、OSHA以及ACGIH提出的很多标准

与采样监测方法被世界大多数国家采纳和接受。熟悉工作场所、工艺流程

定性评价可由企业内部人员自己做,但是采样监测则必须要由外面的单位来进行,一来是资质问题,二来则是跟技术实力有关。定性评价已经确定了要采样监测的化学或物理因素清单,因此,采样监测人员需要熟悉各种有害因素产生的工作场所或工艺流程,并记录一些重要的信息(如特定工作岗位的工作人数,暴露的时间,吃饭休息时间,一个班次的时间长短,有无各种工程控制措施,工人是否穿戴了合适的PPE等等),这些信息会给最终的数据评价和解释提供依据。一句话讲,采样监测人员需要再次进行一个针对性强的定性评价,然后才开始采样监测。虽然有点麻烦,但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定性评价和采样监测往往会间隔较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工厂的实际情况就可能发生变化,特别是在那些根据订单来加工生产的企业。关于这部分内容,也可参见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里面还是写得比较详细的,关键是看能不能做到。采样的基本原则和方式

样品应该在职工可能接触有害物质最高浓度的那些天或时段进行采集(事实上这完全取决于企业本身,何时浓度最高,企业内部最清楚。有些企业并不愿意在这种情况下进行采样监测,因为这个时候浓度往往会超标,他们会觉得冤,觉得平常情况下并不超标,所以一般企业会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如果条件允许,应尽可能采用个体采样来确定职工的接触危害。区域采样(定点采样)通常用来评估工程控制措施的效果或是最差的一种状况。

•最大暴露风险的职工

一个好的采样方案,能够模拟典型的以及最差的状况下职工的暴露水平。由于成本上的控制,不可能对接触某种危害因素的所有职工进行采样,此时,应考虑对具有最大暴露风险的职工(如离操作位置最近或者在高暴露区域工作时间最长)进行采样监测(参见NIOSH sampling strategy)。在这种情况下若是结果未超标,则认为各种情况下职工都是安全的;反之,则应采取措施以降低危害。关于采样对象数量的确定,GBZ 159-2004也有规定,基本与国外相一致。

•个体采样

个体采样是指代表个体暴露水平的空气采样方式。采样时,将个体采样仪器的空气收集器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鼻子和口),采集的样品用来代表被职工吸入的有害物质的浓度。之所以要用个体采样,有多种因素,主要是为了与规定的标准相一致,另外当职工需要在不同区域频繁走动时,个体采样显得尤为重要。遗憾的是,尽管GBZ 159-2004详细描述了个体采样的方法,而且GBZ 2-2002中的职业接触限值又是代表个体暴露水平,但是国内在实际的监测采样中,各级政府的CDC绝大多数还是采用区域采样,且采样时间不长,因此数据的代表性也不够。这是现有的国情决定的,一是受国标的分析采样方法所限,二是各地CDC的仪器设备及技术人员水平参差不一。根据国标,很多物质的是需要溶液吸收采样,有些还有腐蚀性,任谁都不敢把这样一个“定时炸弹”戴在身上。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采用区域采样了。

个体采样监测有四种适用于呼吸区采样的方法,详见下表。通常是几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以便更精确地评估职工地暴露危害。不管是选用何种方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收集足够多的样品,以确保能精确确定暴露水平在统计学的置信区间内。

个体采样的方法

方法种类应用

Full-period single 整个班次单样品采集整个班次内化学物质的浓度。

提供有代表性的8小时暴露值。

Full-period consecutive 整个班次多个样品在整个班次内连续采集样品,可评估峰值浓度。

通常用于急性有毒物质,由于收集容量所限而无法采集单个的长时间的样品。

样品数目多,可以改进统计分析

Partial-period consecutive 部分时间连续采样当职工的暴露在整个班次内都较为

一致时。

估算职工的日暴露浓度。

Grab 随机采样提供直读的化学品浓度

识别任务相关的暴露及区域的最高浓度。

确定暴露控制方法是否有效。

•区域采样(定点采样)

区域采样用来代表工作环境的污染物质浓度。在这种类型的采样过程中,样品是在工作区域的固定位置采集的。这种采样方式的一个缺点是它不能代表单个工人的实际暴露水平,但它能识别潜在的高暴露区域及操作。在有些情况下,例如当工人固定地在单个的工作台工作,则此时区域采样可看作是正确的。区

域采样还可用来确定与特定的操作或设备相关的潜在高暴露浓度。

区域样品的结果在告知职工时,不能把它们当作是职工个人的暴露危害,除非采样过程确认是可以代表个人的暴露危害。这个采样技术可能会明显低估或高

估个人暴露浓度,尤其是当环境条件(如气流)波动很显著时。采样监测结果与暴露标准的比较

当把采样的结果与制定的化学品暴露限值比较的时候,应采用下面的树型决策序列

A 如果该化学物质存在法定的暴露限值(例如GBZ 2-2002 的OEL或是OSHA的PEL),则引用法定暴露限值。在有些情况下,如TLV值低于法定暴露限值时,应引用ACGIH的TLV值。

B 当法定暴露限值缺失时,可引用ACGIH的TLV值

C 当A和B都缺失时,可参考美国工业卫生协会制定的工作场所暴露评估限值(WEEL)。

D 当ABC都缺失时,可参考供应商或制造商内部制定的的职业接触限值。E 当以上任何限值都缺失时,应向公司总部EHS部门寻求帮助。同时评估物料处理方式,已知的毒性,以及制造商提供的暴露指南。采样方案的确定(TWA和STEL采样)

采样方案或者说计划必须要确保获得的样品能代表在暴露评估(定性评估)中确认的物质的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及短时间接触浓度。根据危害定性评估收集的信息,确定采样结果究竟是与8小时TWA比较还是同15分钟的STEL比较。采样的方式取决于操作的持续时间,职工在操作期间的暴露,以及法律是否规定需要何种类型的采样方式。采样监测结果与暴露标准的比较

当把采样的结果与制定的化学品暴露限值比较的时候,应采用下面的树型决策序列

A 如果该化学物质存在法定的暴露限值(例如GBZ 2-2002 的OEL或是OSHA的PEL),则引用法定暴露限值。在有些情况下,如TLV值低于法定暴露限值时,应引用ACGIH的TLV值。

B 当法定暴露限值缺失时,可引用ACGIH的TLV值

C 当A和B都缺失时,可参考美国工业卫生协会制定的工作场所暴露评估限值(WEEL)。

D 当ABC都缺失时,可参考供应商或制造商内部制定的的职业接触限值。E 当以上任何限值都缺失时,应向公司总部EHS部门寻求帮助。同时评估物料处理方式,已知的毒性,以及制造商提供的暴露指南。采样方案的确定(TWA和STEL采样)

篇6:学校卫生综合评价-监测..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陈彦华

内 容

    

1、学校食品安全【食(饮)具消毒监测】

2、生活饮用水卫生

3、教室环境卫生

4、生活环境卫生

5、公共场所卫生

一、学校食品安全【食(饮)具消毒监测】

 评价指标:按照GB14934规定,感官指标

 物理消毒包括蒸汽、煮沸等热消毒:食饮具必须表面光洁、无油浸、无水渍、无异味 化学(药物)消毒:食(饮)具表面必须无泡沫、无洗消剂的味道,无不溶性附着物。

 理化指标:游离性余氯≤ 0.3mg/L,烷基(苯)磺酸钠,mg/100cm2  细菌指标:大肠菌群(发酵法,个/100cm≤3;纸片法,个/cm,不得检出),致病菌 不得检出

学校食品安全【食(饮)具消毒监测】

 监测频率1次/月(2分)

评分标准:一项指标不合格整项不得分(8分)

二、生活饮用水卫生

 评价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消毒剂余量、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值。

 方法:选取一个以上末梢水取水点,执行GB/T5750. 监测频率符合当地规定要求     注意事项:

放水5分钟,无菌操作。现场测定其他参数。

消毒剂余量测定,缓慢加水(杯壁下流),马上测定。

三、教室环境卫生

 教室监测评价记分方法:将评价项目各档得分值,分别乘以该档得分教室数,然后累加得分,得分再除以教室样本数,得数为该项得分。

1、目的

规范学校教学环境卫生学检测工作,保证检测数据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和可靠性。、范围

适用于教室人均面积、课桌椅、黑板、教室采光、教室照明、教室微小气候和噪声的检测。、职责范围

负责及参与学校教学环境卫生学检测的专业技术人员应严格遵照进行检测。、检测要求

4.1 抽样方法

按学校教室的结构、层次、朝向、单侧采光、双侧采光的不同类型确定监测教室数,抽取有代表性的教室作为样本进行检测。(GB/T 18205-2012)

4.2 检测人员

检测人员应熟悉现场检测设备操作规程,接受过专用仪器的技能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应至少有2个检测人员参与检测,并填写检测中的各项记录,记录由复核人进行核对。

4.3 仪器设备

检测仪器的精度和测量范围应符合标准方法或相关检定规程的要求。

4.3.1照度计应不低于一级,量程应满足0.1lx—105lx,相对示值误差≤±4%。(GB/T 5699-2008、GB/T 5700-2008)

正确使用校准证书中给定的修正因子。

(1)校准证书中给定了线性方程,可将现场读取的检测结果直接代入该方程修正;

(2)校准证书中只给定了标准值和所校准仪器的显示值,使用该仪器时,应建立该标准值和仪器显示值的回归方程,建立的回归方程相关系数至少在0.99以上。现场读取的检测结果即可直接代入该方程修正。该方程随着每年校准结果的不同应注意及时修正。

(3)校准证书中给定的不同范围修正值,应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建立方程或应用插入法等方法使用。

照明检测结果修正方法

 照明测量仪器要求:GB/T 5700-2008

— 光照度计

— 检定

• 合格

• 一级

— 修正

4.3.2二氧化碳分析仪应不低于二级。(JJG635-1999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红外线气体分析器检定规程)

4.3.3温度测定的准确度为±0.5℃。(GB/T17225-1998)温度计检定时应在10℃~40℃之间至少校准3~4点。

注意事项:手持温度计或将其固定在三角架上检测,测定时仪器离地高度应为 0.8~1.6米;离墙不得小于0.5米;离热源不得小于0.5米;距操作者0.5米。

4.3.4 声级计:精密声级计或普通声级计,性能应符合GB/T 3785的要求。声级计每年应校验一至二次。在测量前,要对使用的传声器进行校准,并检查声级计的电池电压是否足够。测量后要求复校一次,测量前后传声器灵敏度相差应不大于2dB,否则测量数据无效。(GB/T 18204.22-2000)

噪声

    按GB/T18204.22 教室内噪声测量:教室中央一点。

外来声源噪声测量:在开窗条件下测定。背景噪声(本底噪声):闭窗,限制学生活动,或者在空教室测定的数值。

4.3.5学生身高及课桌椅型号测量尺、钢卷(直)尺、激光测距仪每年均应进行校验。、操作要点

5.1教室人均面积

5.1.1评价标准(GB 50099-2011)

中学≥1.39㎡/每人

• ≥1.39㎡(10分),1.22-1.39㎡(5分),<1.39㎡(0分)

小学≥1.36㎡/每人

• ≥1.36㎡(10分),1.15-1.36㎡(5分),<1.15㎡(0分)

5.1.2 仪器设备

• 激光测距仪或钢卷(直)尺。

5.1.3检测方法(GB/T 18205-2012)• 在抽样教室中测量教室面积及学生人数,分别计算各教室的人均面积。测量教室边长并计算教室面积。应注意激光测距仪本身长度对测量数据的影响。异型教室不能舍弃不规则边角的面积,测量时应在原始记录中附草图,标注各部分测量值,并注明计算方法。

• 计算公式:按式(1)计算。

S1=S2/a---(1)

式中:

S1——人均面积;

S2——被测教室面积;

a——该教室学生人数。

5.2课桌椅分配符合率

5.2.1评价标准(GB/T 3976-2002)

每人一席;

课桌分配符合率≥80%;

• ≥80%(10分),79-40%(5分),<

课椅分配符合率≥80%。

• ≥80%(10分),79-40%(5分),<

40%(0分)40%(0分)

5.2.2 仪器设备:学生身高及课桌椅型号测量尺:该尺按课桌和课椅的高度(cm),标有相应的号数,测量时可直接读出被测桌椅号,同时也可(cm)。也可用普通测量尺测量学生身高及课桌椅的高度。

5.2.2检测方法(GB/T 18205-2012)

在抽样教室中,测量教室内在座学生(随机抽取不少于10名学生)身高及相应课桌椅高度,按照GB/T 3976规定的课桌椅各型号的身高范围进行评价,被测课桌椅号数在使用者身高范围内,则分配符合。

测量时应注意:

(1)学生身高与课桌椅型号测量尺为折叠尺,使用时必须打开呈直线,不能弯曲。

(2)测量学生身高时,应让学生保持正确姿势:立正,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呈60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方。

(3)课桌高度测量点:课桌近胸缘上缘与地面垂直高度。

(4)课椅高度测量点:课椅座面前缘中点与地面垂直高度。

 计算公式:

 按式(2)计算

 •

M=c/b*100%-------------------(2) •

M——课桌或课椅分配符合率;

 •

c——课桌或课椅号与就坐学生身高相符合

 的人数;

 •

b——被测学生人数。

5.3 黑板

5.3.1 黑板尺寸、表面状况

5.3.1.1评价标准(GB 28231-2011、GB 7793-2010、GB50099-2011)

• 黑板的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小学不宜小于3.60m; •(2)中学不宜小于4.00m。• 黑板的高度不应小于1.00m。• 黑板下边缘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小学宜为0.80m~0.90m; •(2)中学宜为1.00m~1.10m。• 无破损及眩光。

5.3.2.2 仪器设备

• 激光测距仪或钢卷(直)尺。

5.2.2.3检测方法

• 使用激光测距仪或钢卷(直)尺测量黑板的高度与宽度,黑板下边缘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

观察黑板有无破损及眩光。

5.2.2黑板反射比(黑板反射系数):

5.2.2.1评价标准(GB 7793-2010)

黑板反射比 0.15~0.20。

5.2.2.2 仪器设备:(光)照度计。

5.2.2.3检测方法(GB/T 18205-2012、GB/T 5700-2008)

• 将黑板垂直分成四等份,取三条等分线的中点为测定点。

选择不受直接光影响的被测表面位置,将照度计的接收器紧贴黑板选定的测

定点,读取照度显示值,此时显示值为入射照度,然后将接收器的感光面对准同一测定点,逐渐平移离开,待读数稳定后,读取照度计显示值,此时显示值为反射照度。

计算公式

按式(3)计算

ρb=Ef1/ER1-------------------(3)•

ρb——黑板反射比;

Ef1——黑板反射照度(lx); •

ER1——黑板入射照度(lx)。

以三个测定点的平均反射比为代表值。

5.4 教室采光

宜采用南北朝向的双侧采光。教室单侧采光时,光线应自学生座位的左侧射入。

5.4.1窗地面积比:

5.4.1.1评价标准(GB 7793-2010、GB 5099-2011)

教室窗地面积比不应低于1:5。

5.4.1.2 仪器设备:激光测距仪或钢卷(直)尺

5.4.1.3检测方法(GB/T 18205-2012)

用测量尺测量教室窗洞口面积和地板的面积,计算教室窗洞总面积为1,求出与地板面积的比例,以1比多少来表示。

5.4.2采光系数:

5.4.2.1评价标准(GB 7793-2010、GB 5099-2011)

采光系数≥2.0%

(≥0.20不得分)。

5.4.2.2 仪器设备:

激光测距仪或钢卷(直)尺;

(光)照度计。

5.4.2.3 检测要求:(GB/T 5699-2008)•(1)天空条件:全阴天或晴天。

•(2)一般选择当地时间上午10时至下午2时,一天内照度相对稳定的时间内进行测量。

(3)操作人员应着深色衣服,并远离接收器,以防止对接收器产生遮挡和反射。

(4)测量室内照度时,应熄灭人工照明。

(5)测量前接收器须曝光2分钟。

(6)室外照度与室内照度的测量应同时进行。

5.4.2.4检测方法(GB/T 5699-2008)

•(1)室内照度:选择教室内光线最差的课桌面测量照度。用中心布点法,将教室划分成2m ×2m的矩形网格,在每个矩形网格中心点用照度计测量课桌面照度,每个测量点测量1次。单侧采光时应在距内墙1米处设测点,双侧采光时应在教室横剖面中间设测点。取室内桌面照度的最低值为室内照度值。

•(2)室外照度:在全阴天时,选择周围无遮挡的空地作为测量点位置,距离应大于教学楼高度的6倍,避免阳光直射;晴天时,应使用表面涂黑的遮光球或遮光板(直径为8cm)挡住直射光线,使照度计接收器刚好完全处于阴影之中,遮光球或遮光板与照度计接收器距离应大于0.5m,测量点位置同样应大于教学楼高度的6倍。

• 在测量室内照度前后各测量一次室外照度,取平均值作为室外照度值。

 计算公式

 按式(4)计算

 X1=E室内/E室外-------------------(4) X1——教室采光系数;  E室内——室内照度(lx);  E室外——室外照度(lx)。

5.4.3后墙、侧墙反射比(后墙、侧墙反射系数): 5.4.3.1评价标准(GB 7793-2010、GB 5099-2011)后、侧墙反射比宜为0.70~0.80(<0.70不得分)。

5.4.3.2 仪器设备:

激光测距仪或钢卷(直)尺;

(光)照度计。

5.4.3.3 检测要求:见5.4.2.3。5.4.3.3检测方法:

选择不受光直接照射的被测墙面,将墙壁分左、中、右,取3个点,选左、右墙壁,离其相邻墙面相接10~20cm为测点,将照度计接收器感光面朝上,置于测点,测其入射照度,然后将接收器感光面对准同一被测表面的原来位置,逐渐平移离开,待照度稳定后,读取反射照度。

 计算公式

 按式(5)计算

 X2=E反射/E入射-------------------(5) X2——反射比;

 E反射——反射照度(lx);  E入射——入射照度(lx)。

 以三个测定点的平均反射比为代表值。

5.5教室照明

教室宜采用控照式照明,灯桌间距不低于1.7m,灯管排列宜采用长轴垂直于黑板面布置。黑板灯应平行于黑板,且均匀分布。

5.5.1 照明检测要求:(GB/T 5700-2008)

(1)应在没有天然光和其他非被测光源影响下进行,白天测量时应采取厚窗帘、遮光板等措施有效遮蔽天然光。

(2)现场白炽灯和卤钨灯累积燃点时间需在50小时以上,并在至少燃点15分钟后进行测量。

(3)操作人员应着深色衣服,并远离接收器,以防止对接收器产生遮挡和反射。

5.5.2 黑板表面平均照度,黑板表面照度均匀度。

5.5.2.1评价标准(GB 7793-2010)

黑板表面平均照度≥500lx;

黑板表面照度均匀度≥0.8。

5.5.2.2 仪器设备:

激光测距仪或钢卷(直)尺;

(光)照度计。

5.5.2.3 检测方法:(GB/T 5700-2008)

使用钢卷尺将黑板划分0.5m×0.5m的矩形网格,在每个网格中心点用照度计测量照度,每个测定点测量2-3次,取平均数作为该测点的照度。

 黑板表面照度均匀度按式(6)计算

 U黑板= Emin黑板/ Eav黑板--------------(6) 式中:

 U黑板——黑板表面照度均匀度;

 Emin黑板——黑板面测定点最小照度(lx);  Eav黑板——黑板表面平均照度(lx)

5.5.3、课桌面平均照度、课桌面照度均匀度

5.5.3.1评价标准(GB 7793-2010)

课桌面表面平均照度≥300lx;

课桌表面照度均匀度≥0.7。

5.5.3.2 仪器设备:

激光测距仪或钢卷(直)尺;

(光)照度计。

5.5.3.3检测方法:(GB/T 5700-2008)从第一排课桌前缘开始(最前排课桌的 前沿与前方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2m),用中心布点法,将教室划分成2m ×2m的矩形网格,在每个矩形网格中心点用照度计测量课桌面照度,每个测量点测量2~3次,取平均数作为该测点的照度。

课桌面照度均匀度按式(8)计算

• U课桌= Emin课桌/ Eav课桌--------------(8)

• 式中:

• U课桌——课桌面照度均匀度;

• Emin课桌——课桌面测定点最小照度(lx);

• Eav课桌——课桌面平均照度(lx)

5.6室内微小气候

5.6.1室温

5.6.1.1评价标准(GB/T 17225-1998)

室温≥16℃。

5.6.1.2 仪器设备:

干湿球温度计;

温湿度计。

5.6.1.3检测方法:(GB/T 17225-1998)将温度计感温部分挂在教室中部距地面1m处,温度计的感温部分与人体的距离不宜小于0.5m,并应避开直射阳光及其他热辐射源。从放置温度计开始,经过5min后进行读数。

5.6.1.4测定时间:(GB/T 18205-2012)

为每年冬季,一般在当年11月至下一年1月,10时和14时各测一次,取平均值作为代表值。

5.6.2二氧化碳浓度

5.6.2.1评价标准(GB/T 17226-1998)

教室内空气中CO2含量≤0.15%。

5.6.2.2 仪器设备:

二氧化碳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仪。

5.6.2.3检测方法:(GB/T 18204.24-2000)5.6.2.3.1采样

• 测量点:选取教室中央为测量点,距地面1.0m高处。

• 用塑料铝箔复合薄膜采气袋,抽取现场空气冲洗3~4次,采气0.5L或1.0L,密封进气口,带回实验室分析。也可以将仪器带到现场间歇进样,或连续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5.6.2.3.2二氧化碳分析仪的启动和校准

•(1)启动和零点校准:仪器接通电源后,稳定30min-1h,将高纯氮气或空气经干燥管和烧碱石棉过滤管后,进行零点校准。

•(2)终点校准:用二氧化碳标准气(如 0.50%)连接在仪器进样口,进行终点刻度校准。

(3)零点与终点校准2-3次,使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 5.6.2.3.3样品测定

• 将内装空气样品的塑料铝箔复合薄膜采气袋连接仪器进气口,表头直接读出二氧化碳浓度值(%)。

• 如果将仪器带到现场,可间歇进样测定。

5.7噪声

5.7.1评价标准:(GB 9669-1996)

噪声≤50dB(A);

两排教室相对长边距≥25m。

(ps.各类教室外窗与相对的教学用房或室外运动场地边缘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5m。(GB 50099-2011))

5.7.2 仪器设备:

激光测距仪或钢卷(直)尺;

普通声级计。

5.7.3检测方法:(GB/T 18204.22-2000)

5.7.3.1

测定点:选择教室中央为测定点,噪声传声器距地面高1.2m,与操作者距离0.5m左右,距墙壁和其他主要反射面不小于1m。

5.7.3.2测定方法:

普通声级计

•(1)噪声测量时声级计应每隔5秒读一个瞬时A声级,每个测量点要连续读取100个数据代表该点的噪声分布。

(2)在公共场所噪声标准中,规定用等效声级LAeq作为评价值。

             5.8 引用文件

GB 50099-2011

中小学设计规范 GB/T 18205-2012

学校卫生综合评价 GB/T 3976-2002

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

GB 7793-2010

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 GB 28231-2011 书写板安全卫生要求 GB/T 5699-2008

采光测量方法 GB/T 5700-2008

照明测量方法

GB/T 17225-1998 中小学校教室采暖温度标准 GB/T 17226-1998 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

GB 9669-1996 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卫生标准 GB/T 18204.24-2000

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测定方法 GB/T 18204.22-2000

公共场所噪声测定方法

四、生活环境卫生

依据:《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99

1、厕所

方法:学校厕所蹲位与小便槽评价(教工专用厕所除外)。蹲位:i=j/k,i-每蹲位学生人数,j-学生人数,K-厕所蹲位数;男厕小便槽:n=m/l,n-每米小便槽男学生数,m-男学生数,l-小便槽长度(米)。    

上一篇:国际志愿者日组织募书的活动策划书下一篇:军训内容及项目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