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现状及发展策略

2024-07-31

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现状及发展策略(精选6篇)

篇1: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现状及发展策略

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现状及发展策略

于阅读被公众chen19870631藏2009-04-23数:转

285藏: 公

举报转藏到我的图书馆 推荐给朋友

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是开展信息化、网络化教育的基础,也是当前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存在总体缺乏、优质资源匮乏、分布不均、重复建设、标准化程度低、整合与共享难度大等问题。唯有建立合理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发展策略,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发挥其最大效益,服务于教育信息化建设。

数字化教育资源有两个要素构成:数字化硬件教育资源和数字化软件教育资源。所谓数字化硬件教育资源是指教育中所使用的计算机、投影仪、视频展台、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等数字化设备。数字化软件教育资源是指教育所使用的软件、课件、视频、音频、网络课程、软件标准、数字化期刊数据库等。数字化教育资源是指教育中所使用的软、硬件教育资源。

一、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现状

随着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各国政府都极其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教育信息化建设,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经过20多年,我国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与教育信息化发展不相适应的现象。

1.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十五期间成立了以教育部部长周济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该小组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全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与管理方面的重大问题,确立了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龙头地位。2006年10月成立了以教育部科技司司长谢焕忠为主任的“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该办公室主要负责统一规划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共性问题,研究制定宏观规划和相关政策,推进教育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整合共享、网络安全保障、标准化、信息技术研发与应用,重大项目审批与管理。[1]该办公室的成立标志着教育部试图改变教育信息化建设分散管理、统筹无力的困难局面,对规范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2007年6月16日,在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承办的“2007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暨中国教育信息化

理事会年会”上,教育部科技司信息化处冯吉兵做的报告——“中国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发展”[2]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状况进行了总结。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传输网络已经初步形成。我国超过90%的高校,约6%的中小学(38000多所),约35%的中职学校(近6000所)学校的校园网络设施较为完备。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CERNET2主干网建成开通,中国教育科研网格(ChinaGrid)取得重大进展,为教育信息化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始建于1994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学术网。该网络总容量为800G,有38个主节点,主干网速率达到2.5-10G,接入能力为1-10G,总长2万多公里,连接了31个省的200多个城市。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正式运行于2000年10月,该网是交互式远程教育服务网。卫星覆盖全国,共播出8套数字电视、8套数字音频广播、25套IP广播,主要播出教育政务、西部扶贫、电大远程教育、基础教育同步课堂等各种教育信息,接收人数超过了200万。2004年12月,CERNET2主干网开通。2006年9月,通过技术鉴定,为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网是世界上最大的IPv6互联网主干网,以1-10G高速IPv6方式接入服务,目前有25个核心节点,已经连接了20个主要城市的近百所高校。总体技术世界领先,部分技术属国际首创。2003年筹建了中国教育科研网格,2006年7月通过技术鉴定。该网整合了20所重点高校的计算、信息、存储等资源,聚合计算能力达到15万亿次,存储能力为150TB,部署了生物信息学、图像处理、远程教育、流体力学、海量信息处理五大特色网格应用,形成了资源共享、配置灵活、跨学科、跨地域的高效网格环境,成为服务于教育、科研的大平台。该系统总体涉及和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硬件建设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在数字化软件教育资源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些令人振奋的成就。我国开发了基础教育资源库、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库、国家职业教育资源库、职业教育资源建设基地等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形成了一批优秀资源共享系统(如中国大学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高校精品课程等),初步形成了资源整合的有效机制(如重点学科信息服务体系、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系统等)。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应用已经初见成效。在远程教育与培训方面,建成了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单位68所,启动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百亿工程),建成了全国职业学校远程评估信息系统。在我国,基于互联网的非学历职业教育和培训已经初具规模。

视频会议、网上合作研究、网上阅卷、网上招生录取、网上就业服务、网络联合办学等一些应用系统发挥了网络的优越性,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我国基本建成了教育系统办公信息网,初步实现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政务信息交换,建成了一大批功能强、特色突出的专业网站(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高等教育学历认证网等)。

我国教育信息技术标准化建设成绩显著,主要表现在:组建了“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CELTSC)”,构筑了

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推出了40余项标准,启动了标准化测评认证工作,为异构系统的互联互通和资源整合共享提供了可能。标准是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依据,使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有法可依。

2.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方面缺乏有力的理论指导,管理体制不顺,造成了很多低水平、重复性建设。

(2)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发展教育信息化需要大量的资金保障,在资金投入方面总体不足,且存在区域不均衡的特点。

(3)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不能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需要。

(4)数字化教育资源总体缺乏,尤其缺少优质资源。

(5)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方面存在重复性建设,标准化低,整合与共享难等问题。

(6)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应用水平有待提高。数字化教育资源应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它的经济效益。

(7)信息化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与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

(8)数字化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发展不平衡。数字鸿沟明显存在,区域、城乡之间存在很大差距。

(9)此外还有不少人,没有认识到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的重要性。化,实施校校通工程中,国家和个人投入了相当多的资金。

3.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三种倾向

(1)“赶时髦,崇洋媚外”倾向

计算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教学平台、视频编辑系统等软硬件频繁更新,一旦有新的产品问世,马上就会跃跃欲试,唯恐落后。例如,在学校经常是用上万的投影机、视频展台在做几百元钱的幻灯机、投影器能做的工作。学校的影视中心配置的摄像机、非线性编辑系统是最新的产品,甚至比省电视台的都好。此外还存在崇洋媚外的倾向。总是认为国外发达国家的硬件和软件都比我们国家的好。计算机要买进口的,杀毒软件要买美国诺顿,摄像机要买日本的。这种“赶时髦,崇洋媚外”的做法无疑浪费了大量的资金,在建设资金有限的情况之下,确实是可惜之举。

(2)“追求软、硬件数量”倾向

无论大学,还是中小学在介绍学校时都会提到我校拥有多少台计算机,拥有多少个多媒体教室,多少教室配备“四机一幕”(计算机、投影机、电视机、录音机、屏幕),拥有多少教学软件等一些话语。特别是中小学,外来参观学习的人总要被带着参观一下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似乎谁的设备好,谁的教学质量就高,谁的就是成功实现了教育改革的素质教育。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包括数字化硬件资源和数字化软件资源建设,但是在建设硬件和软件的同时必须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师生信息素养的提高。这种过分强调软、硬件数量的做法,无疑消弱了对信息化人才培养、资源建设的维护和应用等一些问题。

(3)“求投入,不求效益”的倾向

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国家启动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投入的资金号称“百亿”。网上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信息:“某县计划投入6000万资金,进行信息化建设”、“某市投入逾亿元资金,以完善农村教育信息化装备”、“投入20亿元,上海校校通工程基本竣工”、“2005年,辽宁用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资金共计1.87亿元。2006年又投资1.09亿元保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二期工程顺利实施”等。但是确很少见到关于“建设教育信息化工程”和“实施校校通工程”的成本效益的研究。一时间,好像是投入的资金越多,取得的效益越大。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实施校校通工程中,国家和个人投入了相当多的资金。然而在有的地方,花费重金购置的这些数字化教育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了严重的浪费。我们在增加投入的同时,必须考虑投入的成本效益。要以最小的经济投入,获取最优的效益。

二、数字化教育资源发展策略

我国在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是令人注目的,但是也存在上述所说的一些问题。为了避免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中不协调因素出现,当务之急应从以下方面考虑发展我国的数字化教育资源。

1.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提高思想认识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学习型社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需求为动力。坚持“统筹规划、资源共享、深化应用、分布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积极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是基础,标准建设是保障,资源共享是核心,应用是目的。政府必须对我国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加强引导,合理规划,努力提高对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认识。

2.加强研究,以理论指导实践

目前关于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理论发展水平与实践不相适应,也就是说,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缺少有利的理论指导,导致了一些重复性建设、不合理建设,造成了严重的浪费。有必要加强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理论研究,特别是宏观规划、建设标准、共享机制、优质资源建设、均衡发展、成本效益方面的研究

3.走合适、实用数字化教育资源发展之路

此处的“合适”,指的是适合我国国情,适合本单位的经济情况,合理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不要盲目跟风,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合适”还有一层含义,则是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中务必做到“尊重知识产权,符合伦理道德”。这是对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一个比较特殊的要求。“实用”指的是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需的、优质的、物美价廉的数字化教育资源。

篇2: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现状及发展策略

2008-07-26 22:45:45

摘要: 数字化教育资源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建设好数字化教育资源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数字化教育资源进行了界定,并且描述了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现状;发展策略

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是开展信息化、网络化教育的基础,也是当前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存在总体缺乏、优质资源匮乏、分布不均、重复建设、标准化程度低、整合与共享难度大等问题。唯有建立合理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发展策略,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发挥其最大效益,服务于教育信息化建设。

数字化教育资源有两个要素构成:数字化硬件教育资源和数字化软件教育资源。所谓数字化硬件教育资源是指教育中所使用的计算机、投影仪、视频展台、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等数字化设备。数字化软件教育资源是指教育所使用的软件、课件、视频、音频、网络课程、软件标准、数字化期刊数据库等。数字化教育资源是指教育中所使用的软、硬件教育资源。

一、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现状

随着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各国政府都极其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教育信息化建设,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经过20多年,我国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与教育信息化发展不相适应的现象。

1.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十五期间成立了以教育部部长周济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该小组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全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与管理方面的重大问题,确立了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龙头地位。2006年10月成立了以教育部科技司司长谢焕忠为主任的“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该办公室主要负责统一规划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共性问题,研究制定宏观规划和相关政策,推进教育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整合共享、网络安全保障、标准化、信息技术研发与应用,重大项目审批与管理。[1]该办公室的成立标志着教育部试图改变教育信息化建设分散管理、统筹无力的困难局面,对规范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2007年6月16日,在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承办的“2007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暨中国教育信息化理事会年会”上,教育部科技司信息化处冯吉兵做的报告——“中国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发展”[2]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状况进行了总结。

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传输网络已经初步形成。我国超过90%的高校,约6%的中小学(38000多所),约35%的中职学校(近6000所)学校的校园网络设施较为完备。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CERNET2主干网建成开通,中国教育科研网格(ChinaGrid)取得重大进展,为教育信息化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始建于1994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学术网。该网络总容量为800G,有38个主节点,主干网速率达到2.5-10G,接入能力为1-10G,总长2万多公里,连接了31个省的200多个城市。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正式运行于2000年10月,该网是交互式远程教育服务网。卫星覆盖全国,共播出8套数字电视、8套数字音频广播、25套IP广播,主要播出教育政务、西部扶贫、电大远程教育、基础教育同步课堂等各种教育信息,接收人数超过了200万。2004年12月,CERNET2主干网开通。2006年9月,通过技术鉴定,为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网是世界上最大的IPv6互联网主干网,以1-10G高速IPv6方式接入服务,目前有25个核心节点,已经连接了20个主要城市的近百所高校。总体技术世界领先,部分技术属国际首创。2003年筹建了中国教育科研网格,2006年7月通过技术鉴定。该网整合了20所重点高校的计算、信息、存储等资源,聚合计算能力达到15万亿次,存储能力为150TB,部署了生物信息学、图像处理、远程教育、流体力学、海量信息处理五大特色网格应用,形成了资源共享、配置灵活、跨学科、跨地域的高效网格环境,成为服务于教育、科研的大平台。该系统总体涉及和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硬件建设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在数字化软件教育资源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些令人振奋的成就。我国开发了基础教育资源库、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库、国家职业教育资源库、职业教育资源建设基地等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形成了一批优秀资源共享系统(如中国大学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高校精品课程等),初步形成了资源整合的有效机制(如重点学科信息服务体系、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系统等)。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应用已经初见成效。在远程教育与培训方面,建成了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单位68所,启动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百亿工程),建成了全国职业学校远程评估信息系统。在我国,基于互联网的非学历职业教育和培训已经初具规模。视频会议、网上合作研究、网上阅卷、网上招生录取、网上就业服务、网络联合办学等一些应用系统发挥了网络的优越性,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我国基本建成了教育系统办公信息网,初步实现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政务信息交换,建成了一大批功能强、特色突出的专业网站(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高等教育学历认证网等)。

我国教育信息技术标准化建设成绩显著,主要表现在:组建了“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CELTSC)”,构筑了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推出了40余项标准,启动了标准化测评认证工作,为异构系统的互联互通和资源整合共享提供了可能。标准是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依据,使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有法可依。

2.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方面缺乏有力的理论指导,管理体制不顺,造成了很多低水平、重复性建设。

(2)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发展教育信息化需要大量的资金保障,在资金投入方面总体不足,且存在区域不均衡的特点。

(3)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不能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需要。

(4)数字化教育资源总体缺乏,尤其缺少优质资源。

(5)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方面存在重复性建设,标准化低,整合与共享难等问题。

(6)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应用水平有待提高。数字化教育资源应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它的经济效益。

(7)信息化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与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

(8)数字化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发展不平衡。数字鸿沟明显存在,区域、城乡之间存在很大差距。

(9)此外还有不少人,没有认识到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的重要性。

3.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三种倾向

(1)“赶时髦,崇洋媚外”倾向

计算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教学平台、视频编辑系统等软硬件频繁更新,一旦有新的产品问世,马上就会跃跃欲试,唯恐落后。例如,在学校经常是用上万的投影机、视频展台在做几百元钱的幻灯机、投影器能做的工作。学校的影视中心配置的摄像机、非线性编辑系统是最新的产品,甚至比省电视台的都好。此外还存在崇洋媚外的倾向。总是认为国外发达国家的硬件和软件都比我们国家的好。计算机要买进口的,杀毒软件要买美国诺顿,摄像机要买日本的。这种“赶时髦,崇洋媚外”的做法无疑浪费了大量的资金,在建设资金有限的情况之下,确实是可惜之举。

(2)“追求软、硬件数量”倾向

无论大学,还是中小学在介绍学校时都会提到我校拥有多少台计算机,拥有多少个多媒体教室,多少教室配备“四机一幕”(计算机、投影机、电视机、录音机、屏幕),拥有多少教学软件等一些话语。特别是中小学,外来参观学习的人总要被带着参观一下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似乎谁的设备好,谁的教学质量就高,谁的就是成功实现了教育改革的素质教育。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包括数字化硬件资源和数字化软件资源建设,但是在建设硬件和软件的同时必须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师生信息素养的提高。这种过分强调软、硬件数量的做法,无疑消弱了对信息化人才培养、资源建设的维护和应用等一些问题。

(3)“求投入,不求效益”的倾向

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国家启动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投入的资金号称“百亿”。网上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信息:“某县计划投入6000万资金,进行信息化建设”、“某市投入逾亿元资金,以完善农村教育信息化装备”、“投入20亿元,上海校校通工程基本竣工”、“2005年,辽宁用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资金共计1.87亿元。2006年又投资1.09亿元保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二期工程顺利实施”等。但是确很少见到关于“建设教育信息化工程”和“实施校校通工程”的成本效益的研究。一时间,好像是投入的资金越多,取得的效益越大。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实施校校通工程中,国家和个人投入了相当多的资金。然而在有的地方,花费重金购置的这些数字化教育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了严重的浪费。我们在增加投入的同时,必须考虑投入的成本效益。要以最小的经济投入,获取最优的效益。

二、数字化教育资源发展策略

我国在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是令人注目的,但是也存在上述所说的一些问题。为了避免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中不协调因素出现,当务之急应从以下方面考虑发展我国的数字化教育资源。

1.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提高思想认识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学习型社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需求为动力。坚持“统筹规划、资源共享、深化应用、分布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积极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是基础,标准建设是保障,资源共享是核心,应用是目的。政府必须对我国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加强引导,合理规划,努力提高对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认识。

2.加强研究,以理论指导实践

目前关于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理论发展水平与实践不相适应,也就是说,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缺少有利的理论指导,导致了一些重复性建设、不合理建设,造成了严重的浪费。有必要加强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理论研究,特别是宏观规划、建设标准、共享机制、优质资源建设、均衡发展、成本效益方面的研究

3.走合适、实用数字化教育资源发展之路

篇3: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现状及发展策略

一、我国推进校园信息化发展的历程回顾

校园信息化发展是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领域广泛应用的产物。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通信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影响着人们思维和学习方式,学校信息化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关于校园信息化的提法在国内外有多种,如国外使用i—Compus、e—Compus、Campus Computing、Virtual Compus、Smart Compus等,国内经常使用数字校园、信息化校园、数字化学校、虚拟校园、智慧校园等,实际上这些提法的含义基本相同。校园信息化也是一个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应用而不断发展的概念,伴随着学校的信息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和发展[1]。

我国的校园信息化建设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部分高校最早进行信息化开发与应用的探索,主要集中在计算机辅助教学及管理项目上,各类学校开始将计算机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和教学信息管理,开发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CAI)、教学管理信息系统(IMIS)、学校办公系统(OA)等软件,为提升课堂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效率服务。上世纪末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我国由政府主导、学校积极参与,开始大规模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基础设施、教育信息资源、网络教学平台、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得到快速发展。我国推进校园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历程[2]如下表。

二、我国推进校园信息化发展的基本策略

回顾分析多年来我国推进校园信息化发展的做法和历程,在推进策略上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高台快步发展

我国校园信息化发展起步早、起点高,快速高效。从国际上看,我国的教育信息化紧跟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教育信息化步伐,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探索教学及管理领域的信息化应用。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速度加快,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应用之广,在国际上是十分少见的。在国内各个行业中,教育领域的信息化发展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我国最早的国际互联网出口、最早的局域网应用(校园网)都是发生在教育领域,新一代互联网(IPv6技术)也是首先在学校教育等领域应用[3]。

(二)注重政策导向

我国推进校园信息化发展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政策为导向”,先后出台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如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把学校信息化纳入国家教育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把数字校园建设纳入教育信息化长远发展规划等。特别是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明确把数字校园建设作为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任务,为各级各类学校的校园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发展蓝图。

(三)重视技术引领

一方面,我国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十分重视当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从早期的计算机网、闭路电视网、广播网三网建设,到新一代互联网、Web2.0技术的应用,再到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的探索,学校教育领域的信息化发展始终与互联网主流技术发展相同步。另一方面,始终以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学校信息化发展,在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中,突出了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开发应用、基于技术的教学过程优化设计等,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及要求。

(四)高校先行先试

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进程中,高等学校始终走在校园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前列。最早的辅助教学系统、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主要是在高等学校实施。国家教委主持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是由全国十所重点大学共同承担建设,作为联通全国大学的骨干网络。校园网、网络教学系统、远程教育平台的开发、MOOCS等开发应用主要是在高校实施,数字校园及新近提出的智慧校园建设也首先出现在高校,高校担负着我国学校教育信息化和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发展的先行者、探索者。

(五)突出重点推进

我国在校园信息化发展进程中,采取了重点推进、有所突破的策略,在各个不同的阶段,选准重点,快速推进。如早期突出网络基础设施、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各类学校普遍联网、建设校园网,采取多种方式、多种力量建设“精品课程”等数字化教育资源。新的时期,突出“三通两平台”建设、在线课程学习,把“三通两平台”作为“十二五”时期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2015年教育部还专门出台了加强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的政策规定,规范和扶持在线开放课程学习及管理[4]。始终把融合作为推进校园信息化发展的关键,通过融合实现创新,促进教育教学系统的结构性变革。

三、校园信息化1.0到4.0的特征分析

纵观我国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尽管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学校的信息化发展具有各自的特点,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校园信息化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实践应用呈正相关,学校信息化水平随着信息技术水准的提升而不断上升。总体来说,校园信息化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校园信息化1.0:校园网建设

校园信息化1.0为校园网基础设施及初级应用系统建设阶段。校园网最开始的建设主要以网络设施建设为主,建设的投入主要在基本的信息化软硬件设备的投资上,在此基础上开展初级网络应用软件的开发。

在网络设施建设上,主要关注如何保证网络的连通、技术性能水平,以及各种不同网络技术的兼容和融合。校园网一般采用局域网技术,早期主要有以太网技术、FDDI、ATM等技术,网络部分比较主流的是内网千兆主干、百兆到桌面,与中国教育科研网和INTERNET各有一个百兆或千兆的出口,应用服务器部分根据需要一般包括DNS、邮件、文件传输、视频流、业务系统等。同时开始建立一些数字化教学场所,如多媒体教室、数字备课室、数字实验室等。

在校园网应用上,由于学校数字化环境建设刚刚起步,一开始网上所运行的应用大多是网页浏览、文件上传下载、远程登录和电子邮件等初级网络应用。同时,学校各部门根据自己业务需要,建设一些对业务电子数据进行处理的单项应用系统和用于教育教学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库,如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学科资料库、数字图书馆、选课系统、学籍管理系统、工资系统等。通过校园网及单项业务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提升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校园信息化2.0:校园综合应用系统建设

校园信息化2.0为校园综合应用系统建设阶段。此阶段以平台的概念来对信息资源和业务应用进行整合,建设和应用网络化、综合化业务信息系统,有利于部门内部的数据共享,有效配合学校教学和管理方式的改革。

在技术平台建设上,以网络化应用软件平台建设为重点,技术选型上多以B/S三层结构为主,为整合信息和业务构建了业务中间层,同时建立学校综合数据库,将身份信息等核心数据后置以便于共享和管理。这期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网络应用也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如BBS、QQ、视音频业务等,这些应用对带宽和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高速以太网等新的网络技术开始步入校园和使用。

在信息系统应用上,基于网络的综合系统应用己深入人心,各类业务系统的整合成为发展潮流。校园网为系统和数据的有效整合提供了平台,基于网络的大型教学辅助系统、在线学习系统等,实现了课件点播、VCD流式点播、远程课堂、网络在线答疑和考试等复杂功能,网络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逐步得以完善。在管理服务上,基于网络的综合管理系统、综合办公系统、综合服务系统为师生和管理人员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促进了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变革。

(三)校园信息化3.0:数字校园建设

校园信息化3.0是数字校园建设阶段。随着各类综合应用系统的全面投入使用,需求不断深入,对系统互通互连、资源集成共享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站在全局的角度来考察校园的信息化建设,即数字校园的规划与建设。

在数字环境建设上,以一种动态化、层次化、整体化的观点来规划和实施学校信息化的集成建设,注重数字校园的整体规划,提出清晰的长远发展目标和分步实施计划。集成化建设依赖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如基于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数据管理、统一信息门户的基础支撑平台和数据集成、数据交换共享的学校数据中心,为数字校园集成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Web2.0实现的新一代互联网模式,如Blog、Tag、SNS、RSS、Wiki等社会性软件,满足了用户的交互需求。

在数字校园应用上,按照新的目标和标准,将已有的各类应用系统都集成在统一的数字化平台之下,并考虑与校外资源的互连互通,实现信息的流通和资源的共享,其教学方式是基于网络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学习(E-learning)[5]。基于Web2.0建设网络学习空间、班级空间、网络教研平台等,通过多种先进信息技术的一体化开发应用,实现“资源整合”和“系统集成”,形成数字化、集成化的校园环境,为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更加方便高效的信息化服务。

(四)校园信息化4.0:智慧校园建设

校园信息化4.0是智慧校园建设阶段。当今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校园信息化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校园信息化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迈进。

在智能化环境建设上,基于传感器、RFID、二维码、视频采集等感知技术和设备构建全面感知的新型校园环境。在网络互联上,以无线网络为基础,与现有的有线网络融为一体,实现了传感网、有线网、无线网的无缝融合,形成了一体化、智能化的校园网络和应用环境。基于大数据分析、智能推送等新兴信息技术,利用最新发展的智能网络,亦称为“语义网”或Web3.0,使校园网络更加个性化、精确化、智能化,打造泛在、智慧的学习环境。

在智慧校园的应用上,应用系统的开发将从传统的数字化向数据化、智能化方向转变。比如,建设云资源平台、动态评价系统、智能教学系统、移动学习系统、家校通系统、智慧文化系统等智慧校园应用系统,建立智慧教室、智慧实验室等智能化教学场所,资源建设从传统的静态、封闭的文本、图像等素材资源转向动态、开放、共享的移动学习资源,构建富有智慧的教育环境,实施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学习者的智慧发展[6]。

四、从数字校园迈向智慧校园

数字校园、智慧校园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学校教育领域中广泛应用,与教育教学不断融合与发展的产物,是当前校园信息化正在发展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阶段。

(一)智慧校园与数字校园的内涵比较

数字校园起源于“数字地球”、“数字教育”在学校中的推广应用,属于早期的教育信息化实践活动、但又不等同于一般的教育信息化,是校园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和较高水平而出现的产物。具体来说,数字校园是指以校园网络建设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将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到教育活动全部数字化,构建一个数字化的校园环境,拓展现实校园的时空维度和功能,有效支持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改进学校管理和服务手段,促进传统教育改革与创新,最终实现学校教育的信息化。

智慧校园的提出起源于“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慧教育”概念的应用与推广,是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而提出的校园信息化建设新理念、新模式,是校园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和形态[7]。具体来说,智慧校园是指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把学校里分散的、各自为政的信息化系统和资源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构建的具有高度感知能力、协同能力和服务能力的新型信息化校园环境,以实现对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智能化支撑,促进教育教学的结构性变革和创新型人才培养。

可见,智慧校园与数字校园是校园信息化发展的两个阶段、两种形态,它们既相互区别、各有特点,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数字校园的典型特征是网络化、数字化、集成化、平台化,利用系统集成技术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实现单点登录、数据和应用系统的统一管理,搭建的数字化平台增进了师生间的交流,改变了教学和管理方式,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智慧校园的典型特征是感知化、数据化、泛在化、智能化,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智能信息技术,构建富有智慧的教育教学环境[8],实现智慧教学、智慧科研、智慧管理、智慧服务,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智慧发展。

(二)在数字校园基础上构建智慧校园

数字校园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智慧校园是物联网、大数据时代的产物。互联网是物联网、大数据的基础,物联网、大数据是互联网的延伸发展,没有互联网的基础,物联网、大数据无从产生,因此智慧校园是建立在数字校园基础上的,是数字校园升级到一定阶段的表现,是数字校园的高级发展阶段。智慧校园的构建应该以数字校园的建设为基础[9],比如学校首先要具有较先进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具备统一的身份认证和单点登录功能,实现统一的数据管理和业务应用系统的集成,建有各类数字化教育教学场所和设备。在这些数字校园基础条件之上进一步延伸发展和提升,构建富有智慧的校园信息化环境。

智慧校园是校园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互联网+”时代数字校园升级发展的新形态。我国已有部分高校开始进行这一阶段的探索,校园信息化正在由初步应用融合阶段向全面融合创新阶段过渡。目前智慧校园的建设刚刚起步,所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未来的发展重点是:着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学校的广泛应用,加快构建全面感知的智慧教育环境,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重新设计教育教学系统的工作流程和体系结构,变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促进技术支持的重大结构性变革,实现信息技术对学校教育的“革命性”影响。

摘要:校园信息化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点和焦点。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校园信息化发展的历程,分析了多年来我国推进校园信息化发展的策略特征,阐述了校园信息化发展从校园网、校园综合应用系统到数字校园建设,再到智慧校园建设四个阶段(从1.0到4.0)的内涵与特征,最后描述了校园信息化发展的最新形态智慧校园,提出了在数字校园基础上建设智慧校园的建议。

关键词:校园信息化4.0,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赵国栋.大学数字化校园与数字化学习纪实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

[2]刘邦奇,孙曙辉.数字化校园[M].安徽: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6).

[3]王运武,陈琳.中外教育信息化比较研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6).

[4]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56/201504/186490.html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

[5]陈丽.数字化校园与E-learning的关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3).

[6]刘邦奇.“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

[7]于长虹,王运武,马武.智慧校园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5,(2).

[8]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

篇4: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现状及发展策略

我国出版研究生教育体系由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出版学学术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出版学博士研究生教育三个层面构成。笔者通过网络调查和电话访谈的方式,对高校院系网站和研究生招生网进行了调查,并对相关人员做了电话访谈,获得了关于出版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情况。

一、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

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了出版硕士专业学位,2011年起开始招生出版专业硕士。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开辟了新的出版研究生教育模式。2014年5月,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南昌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苏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6所高校获得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目前,全国共有20所学校获得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的授予权。由于北京大学主动放弃招生,全国有19所高校招收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出版专业硕士实行校内和校外双导师的指导模式。校内导师主要是高校教师,负责指导学生的理论课程学习,毕业论文选题等。校外导师主要聘请国内外出版业界的精英人士担任,负责具体指导学生的实习工作等,优化学生的实践学习。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旨在培养实务型人才,这无疑是对当下我国出版学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有效补充,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出版人才的需求。

二、出版学学术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

目前,出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利用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自主设置和在相关研究生专业培养两种情况。据笔者查询各高校网站,截至2016年3月,我国共有41所高校在45个办学点招收编辑出版学或类似专业硕士研究生。据表1所示,这些高校出版学学术硕士专业名称不一致,主要有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编辑出版学)、出版学、出版发行学、新闻学、传播学、图书馆学等,可谓五花八门。

表1 国内高校出版学学术硕士研究生教育学科归属情况统计表

截至2016年3月,我国共有9所高校在9个办学点招收编辑出版学或类似专业博士研究生。它们分别是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大学和上海理工大学,具体如表2所示。

我国的出版学博士点最早出现在“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2002年,武汉大学在该学科下设置了“出版发行学”博士点。而后,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分别于2004年和2006年在该学科下设置了“编辑出版学”博士点。

表2 国内高校出版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基本情况一览表

(注:*为自主设置专业)

出版教育博士点的建立,是出版教育取得的最大成绩。这些博士点的建立,为我国出版业和出版教育界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教学科研人才。

三、我国出版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策略

我国的出版学研究生教育已形成专业硕士、学术硕士、博士的完备教育体系,为出版业界和学界培养了大批人才。和编辑出版类本科教育一样,出版学硕士和博士教育的院系归属、课程设置等方面不一致。但与本科教育相比,这些问题并不重要。出版学研究生教育隶属于不同的院系,在不同的课程体系培养下,开辟了众多研究方向,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这对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笔者认为,出版学研究生教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

(一)教学指导委员会应加强指导

目前,我国出版教育领域已成立全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和高等学校出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两个教学指导组织。2015年12月,全国高校出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举行换届聘任仪式,选举了新一届委员。其中,学界委员占70.84%,业界委员占29.16%。可见,出版学界专家在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占据重要地位。出版教学指导会应加强对出版研究生教育的指导,在推进出版研究生教育研究、推动出版研究生教学改革、提高出版研究生教育质量等方面发挥作用。

自2011年招生以来,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获得迅速发展。然而,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仍然存在业界导师遴选机制不完善、课程设置不规范、资金不足、部分高校生源不足等问题。为进一步规范出版硕士教育,出版教指委应定期组织召开全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与培养工作会议,推动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之间的交流。在交流和协商基础上,出版教指委制定相关文件,进一步完善出版硕士的入学考试、课程设置、导师遴选、学位论文等方面要求。此外,出版教指委应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制定和规范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评估方案,定期组织相关高校进行自评和专家评审工作,推动出版硕士教育的规范化发展。

(二)出版研究生教育高校间应加强交流

各高校出版学研究生教育隶属于不同院系,有着不同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武汉大学、南京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发挥学科优势,组织召开了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国际学术研讨会、数字化时代出版学高层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等出版教育相关会议,推动了相关院校的交流。然而,出版研究生教育相关会议数量仍然不多,且没有形成常规化的会议模式。笔者认为,出版学界和业界应定期组织研究生教育培养会议,让学界在招生就业、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充分交流。

出版研究生教育培养单位应推动学生和教师的交流。一方面,各高校可相互推荐免试、推荐报考研究生。近年来,推免生比例逐渐提高,出版研究生教育相关高校逐渐建立起推免关系。学生的推荐免试,推动了出版研究生教育单位间的交流。另一方面,各高校应推动出版专业师资的交流。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的出版学博士教育,吸收其他出版类高校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推动了出版研究生教育单位教师的交流。

高校出版专业教师通过攻读学位和访学,成为同学、同事或师友,具有较为正式的学术关联。他们通过师承和学术上的共同兴趣,联系在一起。这种学术上的关系,可笼统地称为“学缘”。“学缘”关系能够促进高校出版专业教师交流,推动出版研究生教育发展。因而,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应积极发挥出版学科优势,通过招收其他高校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接受访学和博士后等方式,促进高校出版专业教师的交流,进而推动出版研究生教育和出版学学科的发展。

(三)发挥出版类学术期刊的引导作用

学术期刊能够推动和引导学术发展。目前,我国出版类CSSCI来源期刊有《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科技与出版》《出版发行研究》《编辑之友》《出版科学》《现代出版》《中国编辑》《中国出版》等。这些学术期刊多为中国编辑学会、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协会、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等学会、协会、科研机构主办。由出版研究生教育机构承办的期刊仅有两种,分别是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承办的《出版科学》和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研究中心承办的《现代出版》。这两种期刊均为双月刊,发表论文数量有限。

近年来,我国出版类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学位授权点增加,出版专业研究生也随之增多。出版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具备出版理论知识和技能的高层次人才。学术研究能力是出版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重点。若没有充足的出版类学术期刊,不能满足出版研究生论文发表的需求,就会制约出版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笔者认为,出版研究生教育单位应积极创办学术期刊,为出版专业研究生提供论文发表园地,引导出版学学术发展。

(作者单位系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篇5:我国红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摘要

近些年来,红色旅游的异军突起,对中国的旅游市场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通过发展红色旅游,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使老区的旅游品牌和形象更加鲜明,自然环境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得到更好地整合。发展红色旅游对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推动老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对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及现状进行梳理的同时,提出了红色旅游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寻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红色旅游 现状 问题 发展策略

Abstract

During the recent years, the “ Red Tourist” developed so fast and made a great change in China’s tourist market.Through the“ Red Tourist”,We can offectivety protect and make use of revolutionary historic cutural heritage and make tourist brand, and combine enviromental resources with historic resources of human.Developing the “Red Tourist” contributes to the economic restructuring,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mployment and economic devolopment of the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This paper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real condition of China’s “Red Tourist” and bring up some problems, and then propose some development strategies.Key Words:the Red Trip;Status;Problem;Development Strategy

目录

序言„„„„„„„„„„„„„„„„„„„„„„„„„„„„„„„ 第1章 我国红色旅游的现状分析„„„„„„„„„„„„„„„„„„„ 1.1 红色旅游的定义 1.2 红色旅游的物质载体分类 1.3 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模式 1.4 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轨迹 1.4.1 建国初期的瞻仰、参观活动

1.4.2 “文革”期间革命纪念地的“朝圣”活动 1.4.3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新转变 1.4.4 新世纪红色旅游全面发展

第2章 我国红色旅游存在的问题„„„„„„„„„„„„„„„„ 2.1 盲目发展,一拥而上。

2.2 行政区划壁垒,不利于红色旅游的区域合作。

2.3 景区所在地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欠佳,可进入性差。2.4 红色文化内涵挖掘不深,游览形式以静态参观为主。

第3章 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策略„„„„„„„„„„„„„„„„„„„ 3.1 科学规划,合理开发红色旅游资源 3.2 加强红色旅游行业规范

3.3 整合红色旅游资源,加强区域合作

3.4 融入地域文化,打造富有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序言

红色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它由有组织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孕育衍化而成。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有力引导和支持下,“红色旅游”在中国大地上迅猛发展着,不仅初步显示出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而且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一道亮丽的文化奇观,引起世人高度关注。据国家旅游局网站消息,2011 年全国旅游业发展的预期目标为:国内旅游人数23 亿人次,增长9%;国内旅游收入1.4 万亿元,增长12%。在国内旅游急速升温的形势下,在建党90 周年的大背景下,2011 年的红色旅游活动必将升温。

1998年,随着“红色摇篮,绿色家园”的旅游宣传促销口号在江西省率先提出,红色旅游便逐渐兴起而发展。2004 年初,江西、陕西、福建、河北、广东、北京和上海联合发表《七省市共同发展红色旅游郑州宣言》,决定就发展红色旅游进行区域协调,打造红色旅游精品链。2004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2004-2010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真正把红色旅游提升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发展战略的层面。2005年2月,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旅游局联合召开全国发展红色旅游工作会议,对全国范围内深入持久地发展红色旅游进行了全面部署。从而使得红色旅游更加蓬勃发展,成为促进我国旅游业更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发展红色旅游的指导思想是:以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主要载体,进一步加强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发挥旅游产业优势,将革命传统教育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通过政府组织引导、社会积极参与,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改进和完善薄弱环节,全面提升红色旅游开发和管理水平,促进红色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关于发展红色旅游的总体思路中,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因地制宜、坚持统筹协调、坚持多方参与的基本原则。坚持多方参与的原则,就是广泛利用社会资源,采用多种方式,广开融资渠道,充分发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第1章 我国红色旅游的现状分析

1.1 红色旅游的定义

2004 年1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曾颁发了《2004—2010 年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其中将红色旅游定义为: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在实践层面上,以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主,以红色资源为依托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往往都被视为红色旅游的一部分。至于何谓“红色”?近期重庆市宣传部部长何事忠的解释颇有新意。他认为: 谈到“红”,少数人反对,以为是搞“左”的一套,甚至与走“文革”老路联系起来。这完全是错误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红色。“红”是汉语中褒义色彩最强烈的词。红色代表生机、活跃、青春、热情,代表明亮、鲜艳、力量、奔放和充满生命力。所谓红色文化,从理论上讲,是指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年代以及建设、改革开放时期所形成的时代精神。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就是“红色中国”。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它既包括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的各种文化精华,也包括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是先进文化、进步文化的统称。1.2 红色旅游的物质载体分类

目前,红色旅游的物质载体包括纪念地、旧址、遗址、纪念碑、陵园、故居、纪念馆、惨案遗址、历史遗产等等,不仅存量庞大、内容丰富,而且分类较细、针对性较强。一般可以分为“旧址”类、“遗址”类、“祭奠”类、“遗产”类。

“旧址”类红色景区是指我们党在近一个世纪的奋斗历程中经历过的重要会议、伟人故里、重要事件和党、人民军队的驻扎地等,一般都内涵丰富、时间跨度较长。如: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旧址、韶山毛泽东故居等。

“遗址”类红色景区是指战役、战斗、惨案、重要事件发生地等。这类景区的共性是时间跨度较短、事件背景深刻、感染力强。如:平型关大捷遗址、南京大屠杀遗址等。

“祭奠”类红色景区包括纪念碑、纪念馆、陵园、雕塑性建筑等。这一类景区的共性是文物资料存量较多、观瞻性鲜明。如: 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西 柏坡纪念馆等。

“遗产”类红色景区包括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遗留下来的历史遗产和自然遗产。这类景区的特点是,容易激发爱国主义感情,增强红色旅游对游客的叠加效果。

因此,对于游客来说,要依据自身需要有选择地安排目的地,才能满足 自身的需求。此外,我们更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红色旅游的形成和发展。1.3 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模式

我国现阶段红色旅游的开发与发展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一是将目的地建设成为以观光为主的传统旅游目的地体系的传统开发模式;二是将目的地建设成为注重游客参与和体验的休闲旅游目的地体系的体验经济开发模式;三是混合开发模式,将传统型与体验经济型有机结合,使旅游目的地既有传统项目,又有新项目。

1.4 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轨迹

总体上说,由革命纪念地演化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再演化为红色旅游景区,就是中国红色旅游的发展轨迹。1.4.1 建国初期的瞻仰、参观活动

中国国际旅行总社于1954年成立,并成立了15家分社,主要从事涉外接待。1964年7月22 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成立了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几乎与中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同步,1951年,文化部和内务部联合发文,要求修建革命事迹纪念馆和保护革命文物。1960年3月,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包含33处革命纪念地和遗址,主要是接待国内外参观访问者,包括外国的国家元首和贵宾。比如: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在1951年2月6日对外开放,1961年改书“毛泽东同志旧居”。在新中国成立及以后一段时间内,中国旅游工作一直属于民间友好往来的范畴,对宣传新中国成就、加强国际友好往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国内民众而言,这一时期的瞻仰、参观、学习,并不具备旅游的属性,革命纪念地也只是政治接待而不是旅游经营。不过,这一时期为红色旅游的形成提供了一些基本物质条件。1.4.2 “文革”期间革命纪念地的“朝圣”活动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相较而言,6 革命纪念地倒是幸运的受到了保护和利用。在这一特殊时期,以红卫兵大串联为主要形式,全国大中学校学生大批拥到革命圣地参观学习,使革命纪念地接待工作承受了巨大的压力。1966年11月,红卫兵大串联达到高潮,毛泽东同志旧居和纪念馆昼夜开放,该年的参观者达290万人次。虽然,这些游客是以“朝圣”为目的的,也没有休闲、消费、娱乐的旅游属性,但这为后来红色旅游的开发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1.4.3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新转变

“文革”结束后的1978年,以当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更名为中国国家旅游局。1983年,中国被世界旅游组织接纳为会员。1986年,国务院决定将旅游业纳入全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被认可。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崛起,国家在计划安排的旅游基本建设投资中,每年都要安排一部分资金,帮助革命老区和革命纪念地发展旅游产业。1997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了第一批110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推动了革命纪念地逐渐从政治接待向旅游接待、旅游经营转变。1.4.4 新世纪红色旅游全面发展

进入21世纪后,全国很多地区都把本区域内的红色旅游资源作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和特色。2001年,国内部分革命纪念地发起成立了区域性的红色旅游协作组织。2004年11月12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河北考察工作时,对发展红色旅游的重大意义第一次做出了全面、深刻、权威的阐述。同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2004—2010年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国红色旅游由此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

第2章 红色旅游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自2004 年国家旅游局正式启动红色旅游工程开始,红色旅游持续升温,已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了中共中央高度重视,部门大力协同,城市积极参与的良好工作局面,并带动建筑、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我们仍然要清晰地认识到红色旅游火爆场景背后存在的问题。2.1 盲目发展,一拥而上

低水平重复建设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受到区域经济基础、旅游基础设施、可进入性、管理体制和景区知名度等多重因素的制约,从而导致各地红色旅游的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事实上,红色旅游景区除了少数地方,如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开发较好,大部分则刚刚进入市场尚属开发初期,但却随着“红色焰火”大兴土木, 纪念馆、碑林、广场项目偏多,甚至贫困地区的名人故里也要建规模宏大的纪念地,环境容量不足的地方也要坚持建大纪念馆、大广场,盲目过度和不分重点地开发,以致造成自然环境和生态的破坏,有的甚至为了政绩而劳民伤财,十分不利于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红色旅游业的健康发展。2.2 行政区划壁垒,不利于红色旅游的区域合作

当初的中央苏区、鄂豫皖等革命根据地大多建立在几省交界处。新中国建立至今,许多革命老区仍属于不同的行政单位管辖,有的甚至跨越数省,这对于红色景区的发展将产生不利的影响。因为,各省市为发展本地经济,往往忽视景区间差异,阻碍生产要素的跨行政区域流动。从而造成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边界共有资源争夺等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

2.3 多数红色景区所在地经济基础薄弱,旅游基础设施欠佳,可进入性差

基于“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我国大多数红色旅游资源位于经济欠发达的革命老区, 基础设施的不健全仍然是阻碍其红色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区位条件差、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公共设施落后、服务质量较低是制约一些红色旅游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有限的资金制约旅游景区的建设和客源市场的拓展。红色旅游热潮的突起,使得景区的综合配套服务上的问题凸现出来,影响了红色旅游的发展。

2.4 红色文化内涵挖掘不深,游览形式以静态参观为主

多数红色景区的开发未能融入到当地特定的地域文化中,深挖红色文化内涵, 展现历史文化发展的传承和地域文化的独特,带有显著的政治色彩。主题单一,在展现形式上,以革命活动、名人故居、纪念馆等传统平面的、静态形式的展览陈列为主,开发方式粗糙,表现手段落后,枯燥乏味,不符合现代审美观念和渴望更多参与性和自主性的旅游者的消费倾向,与市场需求差距较大。2.5 红色景区经济来源单一

票收入是红色旅游景点进行维修和日常开支的重要来源,然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不买门票在许多红色旅游景点成了常事,有的地方只有三分之一的来客买票,在一些地方借“红色旅游”刮起了一股吃喝风,下到基层要吃要喝,增加了当地的经济负担,有悖于红色旅游教育的初衷。

第3章 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策略

3.1 科学规划,合理开发红色旅游资源

先选择一批资源价值高、发展基础好的重点景区,率先开发,加快培育,形成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红色经典景区,提高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综合效益。发展红色旅游要突出产品特色,不能片面强调建设规模,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条件,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必须坚持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的原则。要根据红色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价值品位、交通区位等因素,制定可行的旅游发展规则,按照发展次序,分步推进,合理布局,防止无序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使作为旅游吸引物和主要载体的红色资源得到保护,并通过开展红色旅游活动,积累更多的资金用于文物的维修和进一步开发,实现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双向互动和谐统一和良性循环地发展。3.2 加强红色旅游行业规范

在开发红色旅游资源时,要特别注意协调好红色旅游与相关区域的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交通建设、环境保护、风景名胜、文物保护等规划的衔接,使红色旅游的发展真正融入到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更大作用。红色旅游区域应该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加大本土特色的红色旅游商品研制和开发力度,提高旅游购物品的文化品位和科技含量,同时,要加强对旅游购物品销售流通环节的管理工作,建设大的旅游购物中心,按照“小商品、大市场”的思路进行行业规范管理和监控。3.3 整合红色旅游资源,加强区域合作

突破行政划分界限打破行业壁垒、地区封锁,避免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统筹兼顾区域内、区域间的旅游资源开发、景区经营和宣传促销等。加强区域内旅游合作区域间交流互助,共同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使旅游各种生产要素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上自由合理的流动。同时,在区域内红色旅游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实现集聚效应,在全国实现红色旅游资源的联系互动效应。3.4 融入地域文化,打造富有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

旅游资源还不是旅游产品,要把红色旅游资源变成旅游产品,必须进行产品创新。高度重视红色旅游的特色打造,在“红色”中再挖“特色”,避免出现产品的单一化和雷同化。将红色旅游的主题融入到当地的地脉和文脉中去,将红色旅 游资源与当地特色资源有机结合,开展生态旅游、地质风光游、民俗风情游等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从而与革命观光旅游一起形成优势互补的综合性旅游产品,产生叠加效应。由此,保证了旅游产品的独特性,丰富了旅游的内容,增强了对游客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结论

红色旅游是一项重大的政治、文化工程,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也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经济工程,还是培养红色下一代的重大教育工程,充分认识到发展红色旅游是新时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思想道德教育方式的一种创新,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开发红色景区的过程中,要善于协调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坚持“积极保护,合理开发”的原则,做到开发和保护相互协调,使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实现双向互动,和谐统一,谋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走一条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篇6: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应对策略

摘要: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在如今水源短缺的世界形势、人口繁多的国家现实下,如何利用现有水资源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来并不缺水的我国却面临水源短缺危机,这就是当初不重视环境保护只图经济招来的恶果。现在,我们再也不能无动于衷了,应是我们大家携起手来共同保护我们可爱祖国。在全球日益重视环保的今天,将可持续发展落实起来,让每个人都参与环境保护才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水源短缺、原因、应对策略

引言:水是国家发展的必需资源。对于一个像中国这样的大国,水资源的情况又是如何呢?我国对于水资源又有什么发展策略吗?

正文: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这是我们经常谈到的。然而,又有多少人在生活中会珍惜身边的一滴水。那是因为大部分人并不清楚我国的水资源现状。我国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6.2万亿m3,除通过土壤水直接利用于天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外,可通过水循环更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

2.8万亿m3,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四位,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1)。在我国,降水量中约有56%通过陆面蒸发返回空中,其余44%形成径流。全国河川径流量为2.7万亿立方米,折合径流量深为284mm。其中地下水排泄量为6780亿立方米, 约占27%;冰川融水补给量为560亿立方米, 约占2%;从国境外流入的水量约为172亿立方米。全国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约为8288亿立方米,其中有6762亿立方米分布于山丘区,1874亿立方米分布于平原区,山区与平原区的重复交换量约为348亿立方米(2)。从表面上看,我国是个水源大国,担心水源短缺好像是杞人忧天,其实不然:我国人均水资源总量为2200m3, 人均占有量仅有世界平均数的¼,居世界第121位 ,被列为世界上12个贫水国之

一。近年来我国连续遭受严重干旱,旱灾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和遭受的损失增加。目前全国 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缺水,其中100多个严重缺水,而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目前的供水已经到了最严峻时刻。与此同时,由于人口的增长,到2030 年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从现在的2200立方米降至1700至1800立方米,需水量接近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缺水问题将更加突出。而这只是冰山一角而已。由于水源短缺而造成的其他并发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由于全国每年缺水量近400亿m3,导致农业每年缺水300多亿立方米,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达4亿多亩,年均减产粮食200多亿公斤;城市、工业年缺水60亿立方米,直接影响工业产值2300多亿元(3)。我国明明水源充足却为何如此缺水?如梦幻般婉约清纯的江南水乡为何面上沾满尘土?塞北大漠的风沙怎会如此肆无忌惮?总总的总总,都是有原因的。在浙北杭嘉湖地区,河网纵横,尤其有钱塘江、太湖和长江水可资利用,看似水源丰富,但近些年来,经济迅猛发展,用水量已远超出水资源的承受能力,加上水资源保护不当,大量水体遭污染,可利用的水资源急剧减少,“江南水乡闹水荒”的现象在这一地区尤为突出。被誉为“空气中也能拧出水”的广东,近年来却面临着缺水的困扰,到2010年广东省缺水量将达到82.6亿立方米。广东地处我国亚热带地区,雨量充沛,而且还有我国东南地区最大的水系珠江穿境而过,其水资源总量为4190亿立方米,高居全国之首。但全省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

2100立方米,低于全国人均拥有量2200立方米的水平,逼近国际公认的1750立方米的人均水资源的紧张警戒线。珠江三角洲水网密布,年平均拥有3300亿立方米水资源。但是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广东经济的迅猛发展,江河水污染日益严重,城市河道几乎“有河皆污”,水生态环境恶化,不少河道已到难以治理的地步(4)。没错,单一注重经济发展、无视生态保护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因素。另外,污染、地理等方面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随着世界范围内用水的增加、现代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及现代高科技的诞生和实施,使自然界中水的污染情况日趋严重。水体中污染主要来源于: 1.自然污染:人与动物的排泄物、腐烂植物与垃圾的污染;2.工业污染:工厂、矿山、汽车、船舶所排的污水、废弃、噪音等的三废污染; 3.农药、化肥、激素使用过程中及其它化工生产过程中散失所造成的污染; 4.现代高科技污染:家用电器、办公通信设备等电磁辐射等的污染; 5.水处理过程及水在被输送过程中的污染等等。我国降水量受海陆分布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在地区上分布很不平衡,年降水量和径流深都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东南沿海径流深为1200mm,而西北干旱区小于50mm,甚至等于零。在西部内陆沙漠和草原地区,蒸发能力达到1600—2000mm,为我国蒸发能力最强的地区。而在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千山丘陵区和三江平原,气温既低、湿度又大,因此,年蒸发量较小,仅600—1000mm。我国地表径流随时间的分布也很不均匀,径流的季节性分配具有夏季丰水、冬季枯水、春秋过渡的特点,而且年际变化北方大于南方(5)。由此可见,我国水资源现在这种情况是有多方面决定的。但是,归根究底是由我国水资源利用体制不完善所导致的。既然如此,如何纠正这种错误呢?实行可持续发展策略才是出路。1合理安排生态环境用水: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往往城市和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农业用水又挤占生态用水,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必须确保生态环境用水,防止灌溉农业的盲目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对于黄河以及其他多沙河流,水保措施的减水减沙水量和下游河道的冲沙水量,应作为生态环境用水在供水规划中作出合理的安排。从区域水分与能量、水分与盐分、水量与泥沙以及水量供与需四个方面进行调控,全面维持生态平衡。2加大节水和污水资源化力度:应通过节水宣传教育,征收水资源费,调整水价,实行计划供水、取水许可制度,保证节水目标的实现。污水如加以处理,达到环境允许的排放标准或污水灌溉的标准,使污水资源化,既可增加水源解决农业缺水问题,又可起到治理污染的作用。将污水处理回用于农业与污染治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解决我国水资源的短缺和水环境的改善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应作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来抓。3地表水、地下水和外调水的科学调配: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当地的地表水、地下水和远距离外调来的长江水,构成复杂的多种水源系统。由于各种水源的供水成本、水质和供水保证率各不相同,在地表水调节水库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合理调配各种水源,充分发挥多种水源的综合效益,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当现在就开始着手研究。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如能利用丰水年南水北调多余的水量回灌或减少地下水开采量,促使以往超采消耗的600亿~900亿m3的地下水储量能逐渐得以恢复,通过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的联调,提高外调水的供水保证率是完全可能的(6)。

4、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坚决惩处各类违法排污行为:继续开展清理整顿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行动。集中力

量查处小造纸、小酿造、小化工、小印染、规模化畜禽养殖厂和城镇污水处理厂等排污单位的违法排污行为,重点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5做好水环境质量信息的公开工作,落实人民群众的环境知情权。对重大流域开发规划和重大涉水项目,要举行听证,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落实群众环境监督权,坚决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

参考文献:

(1)、(4)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在“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第19届国际灌排大会暨第56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的讲话

(2)水资源利用国内外比较与发展趋势[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7年01期----马静;陈涛;申碧峰;汪党献

(3)《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21期---近10年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发展变化趋势简析---郭帅、张士乔

(5)《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2008-6---1---第一章 未来20年水资源供需分析:

1、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面临形势---陈元

上一篇:介绍电影100字范文下一篇:六年级英语上册 单词表教案2 人教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