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模拟试卷答案

2024-07-22

机械原理模拟试卷答案(精选6篇)

篇1:机械原理模拟试卷答案

机械原理模拟试卷(二)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速度与加速度的影像原理只适用于 上。

(① 整个机构 ② 主动件 ③ 相邻两个构件 ④ 同一构件)

2.两构件组成平面转动副时,则运动副使构件间丧失了 的独立运动。(① 二个移动 ② 二个转动 ③ 一个移动和一个转动)

3.已知一对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重合εα=1.13,则两对齿啮合的时间比例为。(① 113% ② 13% ③ 87% ④ 100%)

4.具有相同理论廓线,只有滚子半径不同的两个对心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其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凸轮的实际廓线。(① 相同 ② 不相同 ③ 不一定)

5.曲柄滑块机构若存在死点时,其主动件必须是,在此位置 与共线。(① 曲柄 ② 连杆 ③ 滑块)

6.渐开线齿轮传动的轴承磨损后,中心距变大,这时传动比将。(① 增大 ② 减小 ③ 不变)

7.若发现移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超过了许用值,且实际廓线又出现变尖,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 减小滚子半径 ② 加大基圆半径 ③ 减小基圆半径)8.周转轮系有 和 两种类型。

9.就效率观点而言,机器发生自锁的条件是。

10.图示三凸轮轴的不平衡情况属于 不平衡,应选择 个平衡基面予以平衡。

二、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1.计算图示机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及虚约束需指出。

2.图示楔块机构,已知:P为驱动力,Q为生产阻力,f为各接触平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试作:(1)摩擦角的计算公式φ= ;

(2)在图中画出楔块2的两个摩擦面上所受到的全反力R12, R32两个矢量。

3.试在图上标出铰链四杆机构图示位置压力角α和传动角γ。

4.图示凸轮机构。在图中画出凸轮的基圆、偏距圆及理论廓线。

三、图示正弦机构的运动简图。已知:原动件1以等角速度ω1=100rad/s转动,杆长LAB= 40mm,φ1=45,试用矢量方程图解法求该位置构件3的速度V3和加速度a3。(取比例尺μv =0.1ms-1/mm,μa=10ms-2/mm)(10分)

四、图示曲柄摇杆机构运动简图,所用比例尺为μl=1mm/mm。试作:(15分)1.画出摇杆在两个极限位置时的机构位置图,并标出摇杆CD的摆角φ; 2.标出极位夹角θ; 3.计算行程速比系数K;

4.将该机构进行修改设计:LAB、LBC、K保持不变,使摆角φ=2θ,试用图解法求摇杆长度 LCD及机架长度LAD。(在原图上直接修改)五、一对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传动比i12=2,齿轮的基本参数:m=4mm,α=20o,h*a =1.0。(13 分)1.按标准中心距a=120mm安装时,求: ① 齿数Z1、Z2; ② 啮合角a′;

③ 节圆直径d1′、d2′;

2.若取齿数Z1=

15、Z2=30,中心距a′=92mm,试作: ① 求避免根切的小齿轮的变位系数x1; ② 求传动啮合角α′; ③ 说明属于何种变位传动。

六、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Z1=1,Z2=40,Z2′=24,Z3=72,Z3′=18,Z4=114。(12 分)1.该轮系属于何种轮系?

2.计算传动比i1H,并在图中标出系杆H的转向。

七、图示圆盘上有三个已知不平衡重:Q1=2N,Q2=0.5N,Q3=1N,它们分别在R=20mm的同一圆周上。今欲在R′=30mm 的圆周上钻孔去重使它达到平衡,试求去重的大小,并在图上表示出钻孔的位置。(10分)

答案

一、填空题

1.④;2.①、②;3.③;4.③;5.③;6.①;7.③;8.三个,同一直线上;9.3,1;0。

二、完成下列各题

1.解F=3n-2Pl-Ph=3*8-2*11-1=1 在C处存在复合铰链;在F处有局部自由度;在J或I处有虚约束。2.解:(1)R12 =-Q,方向如图所示;(2)Md=Q*r,方向如图所示;

3.解:(1)依据图中值,可求得ΔWmax=125N·m;(2)因为:ωm =(wmax+wmin)/2 d =(wmax-wmin)/wm 所以:wmin=47.5r/min,wmax=52.5r/min wmin出现在e处,wmax出现在b处。

死点,10.4.解(1)P13如图所示;(2)ω3=ω1*P14P13/P34P13

三、解:此凸轮属于静平衡,凸轮不平衡重径积为Qe=8e,而每个钻孔的重径积为,依据静平衡条件,并在y轴上投影,得d=20.9mm。

四、解

(1)如图所示,两极限位置分别为AB1C1D和AB2C2D,摇杆CD的摆角ψ;(2)如图所示极位夹角θ,且θ=14°;(3)K=(180°+θ)/(180°-θ)=1.17;

(4)在摆角ψ=2θ时,作图如图示,求得LCD=85.5mm,LAD=110mm。

五、解:(1),(2),(3)和(4)的解如图所示。

六、解:因为a=100mm,i=z2/z1=5 所以100= m(z1+z2)/2,mz1=80(1)由题意,要求为自然数,而本身也为自然数,故为使上式成立,取m=4,z1=20,所以 z2=30; r1=mz1/2=40mm,ra1=d1+h*am=44mm,rf1=r1-(h*a+c*)m=35mm,rb1=r1cosa=37.6mm;r2= mz2/2= 60mm,ra2=d2+h*am= 64mm,rf2=r2-(h*a+c*)m=55mm,rb2=r2cosa=37.6mm(3)B1B2——实际啮合区,N1N2——理论啮合区。

七、解:此轮系由定轴轮系(z1、z2、z3、z3′和z4)和差动轮系(z1′、z5、H、z4)组成一混合轮系。由定轴轮系,有:

i14=w1/w4 =(-1)3z3z4/z1z3′=-55/18(1)由差动轮系,有:

iH14′ =(w1–wH)/(w4′–wH)=-z4′/z1′=-10/3(2)联立解有:

wH/w1=-9/429 =-3/143 所以:i1H =w1/wH=-143/3 又因为: iH15 =(w1–wH)/(w5–wH)=-z5/z1′=-28/24 所以: w5 =299w1/286=1794/143

篇2:机械原理模拟试卷答案

A.感知B.表象C.情感D.理解

16.想象得之在瞬间(D)。

A.与体验和修养无关B.与体验无关但与修养相关

C.与体验有关但与修养无关 D.但与体验和修养都息息相关

17.《庄子·达生》中讲了“佝偻者承蜩”的故事,说佝偻者“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这可以用来说明直觉的(C)。

A.直接性B.突然性C.专注性D.透明性

18.崇高与壮美的内涵在性质上(A)。

A.是一致的B.有一些共同点C.根本不同D.差异很大

19.悲剧性冲突源于(A)。

A.正义与邪恶的矛盾B.人物的过失C.自然的灾难D.日常生活的不幸

20.文艺复兴时期的悲剧主要是(B)。

A.命运悲剧B.性格悲剧C.心理悲剧D.问题悲剧

21.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根本区别在于(C)。

A.艺术品是人工制品B.艺术品是精神产品

C.艺术品用意象思维创造意象世界D.艺术品主要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

22.美国哲学家苏珊·朗格提出了(B)。

A.艺术直觉性B.艺术符号说C.艺术模仿说D.艺术游戏说

23.模仿说对艺术的界定立足于(A)。

A.艺术本质角度B.艺术价值角度C.艺术起源角度D.艺术功能角度

24.艺术品结构的最重要层次是(C)。

A.思想内容层B.形式符号层C.意象世界层D.意境超验层

25.“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古诗十九首》)这诗中意象的类型是(C)。

A.仿象B.喻象C.兴象D.抽象

26.艺术的最高追求是(D)。

A.创造有我之境B.创造无我之境

C.创造有生命力的典型意象 D.创造有意境的意象世界

27.艺术存在的动态流程是(C)。

A.从艺术创造到艺术作品B.从艺术创造到艺术接受

C.从艺术创造到艺术作品再到艺术接受 D.从艺术作品到艺术接受

28.美育之所以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主要因为它是(C)。

A.人生教育B.思想教育C.情感教育D.智慧教育

29.我国第一次将美育正式规定为教育的重要内容的人是(B)。

A.王国维B.蔡元培C.鲁 迅D.毛泽东

30.美育的最终目的是(D)。

A.培养人的审美能力B.培养人的创新能力

C.净化情感陶冶心灵D.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31.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要内容有(ABCDE)。

A.美的本制裁理论

B.艺术本质理论

C.美的规律理论

D.美和美感起源的理论

E.异化劳动与审美活动相互关系的理论

32.“美是一个开放和系统”这一观念,包括(ABCDE)。

A.美由多方面的原因与契机所形成B.美在主客体交相作用中

C.美处于永恒的变化和创造中

D.美是诸多规定的综合E.美是多样性的统一

33.在审美关系中,人之所以为人,主要在于他有(ABE)。

A.社会性 B.精神性 C.自然性D.物质性 E.历史性

34.美感的深层心理特征包括(ABCD)。

A.生理与心理的矛盾统一

B.个性与社会性的矛盾统一

C.具象性与抽象性的矛盾统一

D.自觉性与非自觉性的矛盾统一

E.想象与情感的矛盾统一

35.人生天地之间的美的形态主要有(BCD)。

A.科学美 B.艺术美C.自然美 D.社会美 E.技术美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36、37每题3分,38、3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

36.心理距离说:(1)心理距离说是由英国的爱德华•布洛本世纪提出的;(2)认为人在审美时应在心理上与对象保持一种适度的、非功利的、非实用的距离。

37.丑:(1)否定性的价值,使人厌恶、鄙弃、反感;(2)违背自身发展规律,有碍人生;

(3)形式凌乱,不能怡人。

38.崇高:(1)崇高的对象通过感性形态体现出粗犷博大的形式,或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或雄伟的气势等;(2)让人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引起敬仰和赞叹的情怀;(3)提升和扩大人的精神境界。

39.意象的物态化与物化:(1)意象的物态化:把意象从心理层次引出,赋予其一定的形式符号(即线条、语言、旋等),使之具有感性的物质外观,这是从意象走向艺术实存的第一步;(2)意象的物化:在意象物态化基础上,直接运用物质手段将已具形式符号的意象凝定下来,转化为现实的艺术品。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40、41小题每小题7分,42小题6分,共20分)

40.怎样理解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答:(1)人的本质力量包括自然的本质力量和精神的本质力量;(2)“对象化”是人“化”到对象中去然后再从对象中表现出来,使对象成为自己的“作品”;(3)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关系中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全面地在对象世界中展现出来;(4)美离不开活的形象,美只能是充满了生命力的活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而不可能是本质概念的对象化;(5)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人按照美的规律,按照对象的性质和特征,在对象中进行自我创造,从而把对象塑造成为美的形象。

41.审美人生观有何基本内容?为什么说在美的问题上要以人生为本?

答:(1)审美人生观的基本内容:a.人生的意识。人的自下而上和生活应当是一种有意识的自由的类的生活。b.人生的反思和反悔。以艺术家的精神气度对人生有所反思和反悔,创造出更为理想的、带有普遍性的生活。c.人生的价值。美是人生的最高价值之一,最理想的人生,应当是最美的人生。

(2)在美的问题上以人生为本,这是因为:a.美学研究的根本愈来愈在于提高整个人生的境界;b.人的本质力量在审美关系中全面展开的程度,在很大的意义上受制于人的自下而上状况和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c.以人生为本、并融入创造论的做法,有其巨大的理论合理性。

42.美育如何改变人的心理气质与精神面貌?

答:(1)从生理的兴奋和快感,转移到心理的恬适和愉悦;(2)从个别性的感受和形象,转移到普遍性的观照和沉思;(3)从功利性的占有和享受,转移到超功利性的旷达和赏玩。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43小题12分,44小题14分,共26分)

43.试举例说明一般理解与审美活动中的理解的区别。

答:(1)审美中的理解,有助于领悟作品中的深层文化意蕴;(2)审美中的理解,与情感交融在一起;(3)审美中的理解,对对象进行抽象地处理,又作具体地呈现,是抽象与具象的统一。

44.请以李白的《月下独酌》为例分析艺术意象的审美特征。

附:《月下独酌》原文: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篇3: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探讨

关键词:机械原理,教学,专业,实验

近年来,随着机械工程领域内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整个专业教学体系也经历着快速的变化,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在机械原理课程教学中不断摸索,结合实际在教学手段、课程内容上调整更新,与时俱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机械原理作为机械工程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既有基础课逻辑性强、理论严谨的特点,又有专业课实践性强、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的特点。在学生由基础课学习向专业课学习过渡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一般来说,基础课教学相对稳定,教学内容乃至手段较为成熟;而专业课教学则相对活跃,受本领域新技术发展的影响较大,无论内容还是手段更新变化比较快,这是工程类专业教学性质所决定的。

1 机械原理课程教学要注重专业特色

机械原理是机械类各专业研究机械共性问题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因此,不可能用大量的篇幅去讲授专业课的内容。但技术基础课程也不是空中楼阁,在讲授中也是要列举一些例子来说明问题的。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机械原理的同时,也通过这些应用实例对石油机械有一些初步的了解。

机械原理很多章节的内容都能在石油机械中找到实例。比如,在绪论中需要列举若干机器实例以阐明机器的共性,笔者就选用了抽油机作为工作机的例子。笔者采用图片和动画介绍了游梁式抽油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抽油机的轮廓。在讲授机构的运动分析、机构的受力分析、连杆机构设计等章节时都将普通的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和抽油机、泥浆泵挂钩;在讲授齿轮机构和齿轮系等章节中都提及了抽油机的减速器和钻机的减速箱和分动箱。这样既使学生能进一步加深对石油机械结构的了解,又可使学生认识自己所学的知识都是有用的,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唯一一次讨论课的主题就是长冲程抽油机机构方案设计。

2 机械课程教学要与工程实际相联系

机械课程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与工程实际的联系极其密切。《机械原理》课程主要向学生讲述机械运动、动力分析和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识,了解相关学科的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方法。在此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机械运动方案构思与创新的能力和意识。然而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普遍反映该课程内容抽象、繁杂,学起来比较枯燥。如果能在相应讲授内容中加入适量的工程实例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时,大致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实例的引入要恰到好处。比如学生在刚接触本课程时比较盲目,即使老师交待了课程教学目的、内容和目标,学生还是不能完全理解。此时如果利用多媒体、模型或挂图等教学手段引入一些典型实例,学生会立刻豁然开朗而且学习兴趣高涨。还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以前学生的创新实例,来激发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决心和欲望。

其次,列举实例要符合学生的口味,尽量要找一些目前的先进技术产品,让学生看到在这些先进的产品上都含有我们课程中讲述的内容,让学生亲自体会到本课程的重要性。课堂气氛自然融洽。

最后,实例的引入要有利于难点的突破,充分帮助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消化吸收,增强实战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一章节内容放在整个产品设计中来考察,使单一内容与整条主线串起来,增强知识的系统性。也要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总体把握和应用创新,这样才能缩短教学与实际工程应用的距离。依托专业机械进行现场教学,现场解剖,综合现代化机械设备的特点,穿插介绍一些国内外先进设备上的创新之处,扩充学生的知识范围。

3 引进先进教学辅助设备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知识要更新,学时要缩短,教学还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以教学手段必须改进。而多媒体是一种已被广泛采用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其高效性已被广泛认可。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具有广泛的工程背景,教学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工程实例,通过实践教学发现这些内容用语言来描述不直观而且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在教学环节中恰当地采用多媒体教学后,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具体说来,这门课程主要涉及各种机构与通用机械零件,要求学生建立对各种机构运动的立体印象、加深对各种通用零件设计理论的理解,除了借助大量的实物模型进行讲解外,还需要适当选择一些内容来制作多媒体课件,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形象,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可在与传统授课方式相同的授课时间内增大教学信息量。多媒体的利用要恰到好处,它要和板书相结合,有的老师使用多媒体时把原始的教学方法彻底丢弃,这是不对的。通过对学生的间卷调查发现,很多学生普遍认为多媒体教学速度快,容易出现使所学内容前后连接不上等问题。所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老师应该适当放慢速度,最好还要在黑板上留有讲述内容的各种级别的标题以备学生能够跟上教师的步伐和对教学内容的承上启下。

4 加强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机械原理的另一个重要实践性环节。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从2002年起,我校机械原理与设计实验室借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春风,对机械原理与设计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并已取得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确立实验教学的新目标

在院系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教师和实验人员共同努力下,使实验教学与课程教学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打破了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和体系,形成了一整套为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服务的较为完善的实验体系,重新确立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设计能力为主线的教学目标。

4.2 建立完善的实验体系

在整个实验教学体系中包括各种模式的实验,既要有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又要有体现学科交叉的交叉性实验,综合利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综合性实验以及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设计性实验。因为不同的实验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各有其特点,将各种不同模式的实验按不同的比例进行优化组合可形成一个完整合理的实验体系。

4.3 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

在保留传统实验的同时,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以此增强学生综合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002年起,我们立项建立了“现代机械创新设计实验室”,购进德国生产的“慧鱼”创意组合工业模型20套。“慧鱼”模型提供了以机械传动模型为核心,以传感测试和微机控制为辅助的现代机械创意平台,使现代机械的传动方案创意有了模型装配的手段,为培养“创新素质”和“动手能力”提供了物质保障。

总而言之,机械原理作为一门技术基础课,应当吸收工程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从教学手段到课程内容不断更新,才能始终保持活力,跟上形势发展,满足后继课程乃至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参考文献

篇4:机械原理模拟试卷答案

关键词: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 课程现状分析 课程教学改革

《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机电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能掌握一般机械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技能,还要求学生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一些常规机械设计和处理一些常规机械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对于机械类和机电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本课程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后面专业课的学习及将来从事本专业的实际工作能力。

笔者先后承担了我校多届学生的《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课程的理论教学任务,依据多年的教学体会及我校多届毕业生反馈的信息,本人觉得目前该课程的教学,无论从教材还是教法上均难以适应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中职毕业生的要求。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课程现状分析

1.教材没有反映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特色:中专目前所采用的《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教材,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何元庚主编的教材为例,其内容基本上与原来执行学历教育时一样,只是对部分难度较大的内容做了删减或选用,但仍以讲授纯理论知识为主,并讲究知识的完整性、连贯性,内容不仅单调、抽象、而且缺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部分,既没有考虑到目前中专生的素质,针对性也不强,更无实践、实训的内容。其他教材也大多如此。

2.教学方法落后,难以反映职教特色:由于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及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条件的限制,教学上仍不能跳出以老师讲读为中心的旧模式,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参与动手的时候少,感性认识较差,而在目前中专生这个年龄阶段,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与感性认识有关,因此这样既影响了学生对所讲内容的理解,又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一般的、机械方面的技能训练。

3.教学要求与就业市场对中专生的要求脱节:目前就业市场上对中职生的需求基本是定位在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的岗位上,因此对他们直觉思维的要求要远大于对逻辑思维的要求,基本技能的要求要远大于理论知识要求,而按照教学大刚的要求却更注重于逻辑思维和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动手能力不强,不仅难以达到企业对技工的要求,同时也由于他们本身素质所限,他们中的大部分也难以成为工程设计人员。

二、《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课程教学改革

根据国家目前对职业教育中基础理论教学提出的要求,即: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针对上述弊端,结合本校学生实际,下面是本人所作的一些尝试,以供探讨。

1、更新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紧跟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企业的用人机制越来越完善,就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已被确定为生产第一线劳动者,这样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要完全由原来学历教育上转到提高劳动力素质教育上,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上,都要围绕培养既懂一定理论又能动手操作的“应用型人才”这一中心而进行。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出合格的劳动者。

2、针对目前中职生的现状,从培养合格劳动者的目标出发,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随着高校的扩招,高中办学的火爆,中职生源素质是越来越差,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照搬现行教材及大纲进行教学,很难达到一定的效果;因此在使用现行教材进行教学时,可以根据“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尽量做到学以致用。对原理性的内容,不但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求他们通过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可以多讲“是什么”及“如何应用”并讲述应查什么工具书、查什么表,有条件的话还应辅以演示实验,以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让学生能更好地接受“是什么”。例如,在讲述凸轮机构时可以通过实物或模型对凸轮的运动过程进行演示,进而分析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可以少讲以数学方程式表达其运动规律及运动方程的推导过程。

3、围绕培养合格劳动者的要求,在教学中加强实践、实训环节,加强职业技能的训练。在讲授机械原理理论的同时,可以辅以机械方面的基本操作训练,既可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可以提高动手能力,增加感性认识,职业技能也得到了一定的训练,如在讲授齿轮啮合知识时,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不同类型齿轮的啮合装配,并让他们观察啮合过程,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齿轮的啮合条件及啮合齿轮的尺寸关系,同时也使学生受到了装配钳工的技能训练。

4、采用先进的、尽可能直观的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等手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同时可以增加教学内容的直观性,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将学生从被动接受者,变成直接参与者,从而达到学习目的。

篇5:机械原理试题及 答案

①试确定蜗杆的螺旋方向;

②在图上标出蜗轮的螺旋线方向; ③说明轴Ⅱ的转向;

④画出蜗轮2和小齿轮3所受轴向力的方向。1n42II

32II3 5.作出下列机构图示位置压力角(6分)

六、计算题(20分)

1.(5分)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

3.(9分)图示为某起重设备的减速装置。已知各轮齿数z1=z2=20,z3=60,z4=2,z5=40,轮1转向如图所示,卷筒直径D=136mm。试求此时重物是上升还是下降。

答案

4.(8分)图示传动,蜗杆主动。如要求Ⅱ轴所受轴向力为最小。

①试确定蜗杆的螺旋方向;

答:蜗杆左旋

(2分)

②在图上标出蜗轮的螺旋线方向;

答:蜗轮左旋

(2分)③说明轴Ⅱ的转向;(2分)

④画出蜗轮2和小齿轮3所受轴向力的方向。(2分)

1nnII24Fa2Fa3IIII23

35作出下列机构图示位置压力角(6分)

六、计算题(20分)

1.计算图示两机构的自由度(各5分,共10分)。

n6PL8PH1n362811

3.(9分)分析:传动装置由蜗轮蜗杆机构与一行星轮系组成。蜗杆4与行星轮系中的系杆转速相同。

Hi13zn1n433

n3n4z1z120,z360n30

n1n43n14n4

篇6:机械原理试题及答案4

一、选择题

1.渐开线在______上的压力角、曲率半径最小。

A.根圆 B.基圆 C.分度圆 D.齿顶圆 2.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线相切于______。

A.两分度圆 B.两基圆 C.两齿根圆 D.两齿顶圆 3.渐开线齿轮的标准压力角可以通过测量_______求得。

A.分度圆齿厚 B.齿距 C.公法线长度 D.齿顶高

4.在范成法加工常用的刀具中,________能连续切削,生产效率更高。

A.齿轮插刀 B.齿条插刀 C.齿轮滚刀 D.成形铣刀

*5.已知一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齿数z=25,齿顶高系数ha=1,齿顶圆直径Da=135mm,则其模数大小应为________。

A.2mm B.4mm C.5mm D.6mm 6.用标准齿条刀具加工正变位渐开线直齿圆柱外齿轮时,刀具的中线与齿轮的分度圆__________。

A.相切 B.相割 C.相离 D.重合

7.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分度圆上的端面压力角__________法面压力角。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大于或等于

8.斜齿圆柱齿轮基圆柱上的螺旋角βb与分度圆上的螺旋角β相比_________。

A.βb >β B.βb =β C.βb <β D.βb =>β

*9.用齿条型刀具加工,αn=20°,han =1,β=30°的斜齿圆柱齿轮时不根切的最少数是_________。

A.17 B.14 C.12 D.26 10.渐开线直齿圆锥齿轮的当量齿数zv=__________。

234A.z/cosβ B.z/cosβ C.z/cosβ D.z/cosβ 11.斜齿圆柱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之标准值是规定在轮齿的_________。

A.端截面中 B.法截面中 C.轴截面中 D.分度面中

12.在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时,齿廓接触处所受的法向作用力方_________。

A.不断增大 B.不断减小 C.保持不变 D.不能确定

13.渐开线齿轮齿条啮合时,其齿条相对齿轮作远离圆心的平移时,其啮合角_____。

A.加大

B.不变 C.减小 D.不能确定

14.一对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在啮合传动过程中,一对齿廓上的接触线长度________变化的。

A.由小到大 B.由大到小 C.由小到大再到小 D.保持定值 15.一对渐开线齿廓啮合时,啮合点处两者的压力角__________。

A.一定相等 B.一定不相等 C.一般不相等 D.无法判断

16在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中,以下四个参数中________决定了轮齿的大小及齿轮的承载能力。

* A.齿数z B.模数m C.压力角α D.齿顶系数ha17.在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中,以下四个参数中________决定了齿廓的形状和齿轮的啮合性能。

* A.齿数z B.模数m C.压力角α D.齿顶系数ha18和标准齿轮相比,以下变位齿轮的四个参数中________已经发生了改变。

A.齿距p B.模数m C.压力角α D.分度圆齿厚

二、判断题

1.一对能正确啮合传动的渐开线直齿圆柱,其啮合角一定是20°。()2.3.4.5.6.7.8.一对直齿圆柱齿轮啮合传动,模数越大,重合度也越大。()

一对能够相互啮合的直齿圆柱齿轮的安装中心距加大时,其分度圆压力角也随之加大。()对于单个齿轮来说,节圆半径就等于分度圆半径。()

在渐开线齿轮传动中,齿轮与齿条的啮合角始终与分度圆上的压力角相等。()圆锥齿轮和蜗轮蜗杆都属于空间齿轮机构。()齿轮变位后,其齿距、模数和压力角均发生了改变。()

用范成法切削渐开线齿轮时,一把模数为m、压力角为α的刀具可以切削相同模数和压力角的任何齿数的齿轮。()

9.斜齿轮传动的重合度可以分为端面重合度和附加重合度。()10.在轮系中,合成运动和分解运动都可以通过差动轮系来实现。()11.在圆锥齿轮中,背锥与球面相切于小端分度圆,并与分度圆锥直角相截。()

三、填空题

1.按照两轴的相对位置,齿轮机构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在齿轮中,齿顶所确定的圆称为__________,相邻两齿之间的空间称为___________,齿槽底部所确定的圆称为___________。

3.渐开线某点的压力角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夹角,该点离轮心越远,其压力角_______。

4.按标准中心距安装的渐开线直齿圆柱标准齿轮,节圆与___________重合,啮合角在数值上等于___________上的压力角。

5.分度圆上________和________相等,且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为标准值的齿轮称为标准齿轮。6.啮合弧与齿距之比称为_________,用ε表示,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是________。7.切齿方法按其原理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其中________适用于批量生产。

8.以切削标准齿轮时的位置为基准,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变位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正变位。

9.一对斜齿圆柱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分度圆压力角和模数相等、螺旋角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1.斜齿轮传动的重合度将随着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增大而增大。在斜齿轮传动中,为不使轴向力过大,一般采用的螺旋角β=____________。

12.一对圆锥齿轮的运动相当于一对___________的纯滚动,直齿圆锥齿轮的理论齿廓曲线为_________________,直齿圆锥齿轮集合尺寸计算以____端为标准。

13.直齿圆锥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渐开线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

1.2.3.4.5.6.7.8.9.齿轮机构的主要优点有哪些? 写出三种圆柱齿轮机构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分度圆和节圆有何区别?在什么情况下,分度圆和节圆是相等的? 为了实现定传动比传动,对齿轮的齿廓有何要求? 何为根切现象?标准齿轮是否发生根切取决于什么? 何谓成形法,其常用的刀具有哪些?

与直齿轮相比,斜齿轮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简述正变位齿轮加工的优点

一对斜齿轮传动在端面上相当于何种齿轮的传动?国际上将斜齿轮的何参数取为标准参数? 10.在圆锥齿轮的设计中,齿宽b为何不宜取太大?其常用取值范围是多少?(外锥距表示为Re)

五、分析计算题

1.有一对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z1=25,z2=99,mn=3.5mm,an=20°,中心距a=225mm,试问螺旋角β=?

2.已知一对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z1=15,z2=20,mn=4mm,an=20°,β=15°,试求齿轮传动的中心距。

1.已知一对斜齿圆柱齿轮传动,z1=18,z2=36,mn=2.5mm,a=68mm, **an=20°,han=1,cn=0.25。试求:(1)这对斜齿轮螺旋角β;

(2)两轮的分度圆直径D1,D2 z2=36和齿顶圆直径Da1,Da2。

**2.已知一外啮合渐开线标准斜齿圆柱齿轮的参数为:z1=27,z2=60,mn=3mm,han=1, cn=0.25,an=20°,螺旋角β=8°6′34″,试求:

(1)两轮的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和齿根圆直径;(2)两轮的标准中心距a。(其中cos 8°6′34″=0.9900, sin 8°6′34″=0.141064)

3.设一对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参数为:mn=5mm,an=20°,z1=25,z2=40,试计算当β=20°时的下列值:(1)m t(2)αt(3)D1,D2(4)a 经测量得知:一阿基米德蜗杆蜗轮传动的中心距a=48mm,蜗杆顶圆直径 Da1=30mm,齿数(头数)z1=1,蜗轮的齿数z2=35。试确定:(1)蜗杆的模数m,蜗杆的直径系数q;(2)蜗杆和蜗轮分度圆的直径D1,D2。

4.试设计一对外啮合圆柱齿轮,已知z1=23,z2=34,mn=2,实际中心距为59mm,问:(1)该对齿轮能否采用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2)若采用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来满足中心距要求,其分度圆螺旋角β、分度圆直径D1,D2

′′和节圆直径D1,D2各为多少?

5.测得一渐开线标准斜齿圆柱齿轮的齿顶圆直径Da=225mm,数得其齿数z=98,其模数mn=2,求β,并计算分度圆和齿根圆尺寸?

6.已知一对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传动的传动比i12=2.5,z1= 40,m=5mm,*a=20°,ha=1,试求:

(1)轮2的齿数z2 和这对齿轮的中心距;

(2)两个齿轮的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和基圆直径;(3)这对齿轮的齿厚、齿槽宽、齿距和基圆齿距。

7.一对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Z1=20 ,Z2=60,m=5mm,a=20°,试求:

(1)标准中心距时的啮合角和节圆直径;(2)非标准中心距aˊ=205mm时的啮合角。

8. 已知一对正常齿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a=250mm,z1=23,z2=98,mn=4mm,试求:

(1)这对齿轮的螺旋角,端面模数和端面压力角;

(2)两个齿轮的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和齿根圆直径;(3)当量齿数。

上一篇:2023年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面质量分析下一篇:浅谈如何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