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月动员报告

2024-07-10

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月动员报告(通用14篇)

篇1: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月动员报告

仁寿二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月”动员报告

李建军(06年用)

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在新学期奏响的第一声国歌乐声中,我们的新学期、新学年正式开始了。过去的一年,我们仁寿二中的师生团结奋斗,同舟共济,与时俱进,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非常的优异成绩,各项工作也可喜可贺,尤其是初高中毕业班升学质量再一次铸就辉煌,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鲜红的答卷,也再一次用实绩证明了仁寿二中是引领仁寿初高中教育的先锋之一。我提议,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对学校取得的辉煌成绩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对付出艰辛努力的老师们、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写作网更多资料同学们表示真诚的致敬,对关心支持我校的上级领导、各界朋友表示深深的谢意!

成绩是过去的,今后的道路更漫长,任务更艰巨。透过现象看实质,从这些成绩的背后,我们有成功,有自豪,也有遗憾,特别是当今的中国国情之下的教育,纵有许多引以骄傲和自豪的成功之处,但就青少年素质的培养和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却有些不尽人意。去年云南大学马家爵杀人事件发生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让所有的关心青少年成长的工作者和领导们着实吃了一惊;这样一个年轻大学生到底怎么了?是什么原因将他推上绝路的?联想到当今的社会上一件又一件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事例,更是触目惊心,令人发指。去年底,有一个独生儿子因不满母亲给零花钱,竟然用斧头活生生地将母亲劈死;今年初,一个年仅十来岁的少年入室抢劫,事后怕房主的孩子泄密,将房主的孩子带至树林活活打死,并用刀肢解尸体,手段残忍,令人发指;也有一个学生在娱乐场所无意撞倒了社会上的小混混,竟被一群不良少年活活打死,众多围观的人中竟无一人有血性地站出来制止,说句公道话。这样的事例太多太多,据社会学家调查,近几年的青少年犯罪现象令人担忧:年龄越来越低龄化,数量越来越多,比例越来越高,手段越来越残忍,违法犯罪的后果越来越严重,更不用说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道德沦丧,是非不分,无正义感,不懂礼数,不懂法纪,不服管教,性格扭曲,一系列现象让大家都触目惊心!当我们冷静下来一想,才发现我们青少年的思想教育着然问题严重,尤其该加强教育,加强引导,已迫在眉睫,因为青少年是关系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影响着民族存亡的核心力量。

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修改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我省并将每年9月1日定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活动日,将九月份定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活动月。面临这样的大好形势,我们应该认真地思考,如何去贯彻实施这些文件精神,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老师们,同学们: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面临新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为广大未成年人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们争夺接班人的斗争也日趋尖锐和复杂,他们利用各种途径加紧对我国未成年人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不可低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为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还在丰富着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与此同时,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消极现象屡禁不止等等,也给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着未成年人的心灵。……在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的精神空虚,厌学厌教,不思进取。有的甚至为所欲为,欺凌弱小,打架斗殴,敲诈盗窃,残害无辜……走上违法犯罪、危害社会的歧途。

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使我们无比震惊地认识到,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当前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一个精神核心、思想基础的问题,这就是今天要号召老师们,同学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亿万中小学生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是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的必然要求,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西方敌以势力对我国实行“西化”“分化”和争夺下一代的图谋,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面对日益开放的环境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我们就必须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不断增强广大青少年民族优秀文化认同和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激发更强大的学习动力。

在这里,我们首先向全体教职员工发出号召,提出要求,希望大家充分认识到这次活动的重大意义,积极踊跃地投入到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动中去。首先以你们高尚的人格、规范的行为去激励学生;再以无量的气度、宽泛的爱心去感化学生;以勤奋的工作、优质的教学去教育学生;以文明的外形打扮、优美的言谈举止去影响学生;以严格的管理、明确的目标去要求学生;以耐心的态度、细致的方法去对待学生……

在这里,我们还要向全体同学发出号召,提出要求,希望你们也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动,对你们自己的切实意义,这是党和人民对你们的无尽关心,是使你们健康顺利成长的重要保证。你们是教育活动的中心,你们是教育活动的主要教育对象,你们又是教育活动的最大受益者,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次活动的重大意义,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这次教育活动之中。以久旱逢甘露的小草一样的态度去接受来自社会、长辈、老师的教育;以凤凰涅磐一样的姿态洗涤自己、更新自己。树立远大理想,明确人生目标,遵守法纪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纪校规,遵守社会公德,增强抵制各种不良风气影响的防御能力。追求高尚的生活方式,明确学习是青少年人生第一要职,以学为荣,以学为乐。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热爱集体,团结同学,关心他人,宽以待人,富有同情心,不欺辱弱小,更不能感情用事,义气用事,打架斗殴,养成文明知礼的良好习惯。要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不攀比,不浪费,不懒惰,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讲卫生、爱清洁,爱环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老师们、同学们:五千年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千百年的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千百年的民族精神大气磅礴,翻开中华历史画卷,一位位仁人志士、热血青年、民族英雄、共产党人,放射出夺目的光彩,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从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到文天祥高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从“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从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这些就像日月一样照耀着中华民族每一颗自强不息的心灵!

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句话:“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爱我们祖国,更早已成为一个炎黄子孙最起码的良心。”所以,这次活动的开展,最根本的还是要自觉培养自己爱国主义精神,我们要关心祖国进步,关注民族命运,要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如公正无私,嫉恶如仇,诚实守信,防微杜渐,三省吾身,豁达大度,温良恭俭等修身之道;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奋勇敢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社会风尚;厚德载物,达济天下的广阔胸襟;“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理想……还要发扬我们党在革命斗争中表现出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如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的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既包括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又包括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 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还要发扬创新精神,善于向世界各民族学习的精神。

关于具体作法和实施意见,下面的几位领导还要作详细布署,我在这里仅就宏观方面提出要求,就不一一细说了。

总之,“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希望全体教职员工,全体同学,认真学习中央有关文件要求,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时时刻刻把民族精神记在心间,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让民族之魂闪光。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范文网【】

篇2: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月动员报告

一是加强领导,认真规划,认真组织。学校继承和培育本月的民族精神,加强和改进道德问题的工作。执行董事吴志强负责具体工作的具体工作由职业教育部门秘书张志军同志和普通教育部门秘书王同志主持,学术事务办公室中心,政治教育部,具体实施青年团,确保活动的活动顺利发展。

二,大力推广,营造气氛,突出主题。活动在月初,中央共青团大力开展宣传活动,9月1日和13日举行两届全国标志仪式,普通教育部秘书王凯敏,职业教育部门秘书张兴民进行了展开延安教育动员精神演讲,学生代表的第三年弘扬了延安精神,决心成为人才,为祖国的主题演讲服务同时部署学生每个周二以上组织以延安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广播。广播室优点,广播4-6天,使宣传和教育令人印象深刻。

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注重效益。在活动当月,学校组织开展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效果不错。

1,承认道德教育工作先进个人,营造良好的舆情氛围。九月

第十届学校举行了第二十届教师节的盛大庆典和2004年下半年的开学典礼,以表彰大批先进教育家,先进教师和优秀学生,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2,开展教师节学生向老师讲课活动。教师前后组

织造学生携手努力工作,无私奉献,爱心奉献,教学教学主题,向老师献上节日问候,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老师的感觉,提高老师的整体素质。3,组织机构代码阅读活动。中心青年团安排了一年高

水平,综合高中一年级,学生使用上课时间学习高中生的代码,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阅读竞赛活动,有效提高新学生守法,守法意识。

4,进行戏剧表演。我们学校创建省级重点工作即将进入

接受阶段,学生积极准备文本 艺术课程,以极大的热情为省级重视礼物,同时积极在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

5,学校积极开展经济社会援助活动。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少数希望学习困难的学生,贫困学生中的学校开展融资和学费救济活动,惠及近100名学生,社会效果显而易见。

6,使用学校多媒体网络资源,组织高中二年级学生和学生

医学专业学生在线观看革命电影国歌,士兵张高等主题,让来自英雄的学生画出力量,高贵的品格成就。

7,为了建立一个良好的中心图书馆,学校组织者捐赠活动。

主动发布后,所有老师和学生积极参与永岳,捐赠的书籍总数超过5000册,使图书馆的数量和书本的数量处于新的水平。

篇3: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月动员报告

一、在学校注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意义重大

在今天, 无论世界还是中国, 都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 只有具备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民族精神, 才能成才。而当代青少年学生是社会的精英, 是先进文化、先进知识的接受者和传播者, 他们能否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 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华民族未来发展方向和前途命运。

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 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如讲个人道德修养和搞好工作关系的“修身养家治国平天下”, 关于抵御诱惑的“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以及勤劳节俭、诚实守信、廉洁奉公、团结友爱等优秀品质, 对于今天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 形成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良好氛围, 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要紧密结合实际, 在青少年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必须从新的时代要求和新的实际出发, 而不能将其作为一朝一夕的事情, 一蹴而就的成果。尤其对于广大青少年学生来说, 还应该结合其自身特点和所处的环境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

1. 学校的党团组织应通过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 让其充

分意识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学校要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党团组织建设紧密结合。学校在规划、决策和实施监督的全过程中, 要注意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使民族精神在学生教育的各个阶段得到继承和发扬。

2. 加强对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使教师真正成为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直接引导者

学校要通过继续抓好师德建设, 即进一步开展职业道德建设, 使教师时刻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 以培育人才, 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同时,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将教书和育人相结合, 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疏导和清理青少年学生在各种利益关系调整中出现的思想认识问题与消极倾向, 为培育和建立进步思想和道德观念提供更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3. 在青少年学生中深入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各种活动, 将其真正落到实处

(1) 要在青少年学生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不断振奋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离不开对民族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把握, 离不开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树立与加强。尤其近代以来, 中国人民为争取独立解放、实现民族振兴的奋斗历程, 能让学生从民族英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高尚品格和感人事迹中汲取力量。因此, 教师要以鲜活的事实、亲切的话语、生动的形式, 深入开展宣传教育。 (2) 要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团的工作, 积极探索适合其特点的教育形式, 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依托, 以各种节日、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纪念日为契机, 以各种活动如体验教育、知识竞赛、演讲赛、歌咏赛等为载体, 大力加强中华民族光辉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3) 要继续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青年志愿者行动已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活动, 成为新形势下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 同样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

三、在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应注意的问题

1. 民族精神是具有实践和发展性的

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理想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共同信念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 不仅包含传统意义上的民族精神, 更融入了新的价值观、新的共同理想和现代行为准则。各民族为建设小康社会所焕发出来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不仅成为中华民族新的民族精神内涵, 而且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内涵, 成为21世纪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2. 民族精神是具有开放性的

我们要用世界的眼光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的内涵, 因为脱离时代发展和世界文明大道的民族精神, 只能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我们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任务, 同时要有世界眼光, 认真研究和借鉴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文明成果, 贯彻“洋为中用”方针, 善于汲取别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在这一学习过程中, 我们要积极吸取先进的科学的东西, 坚决抵制有害的东西。并且, 在学习中不能妄自菲薄, 不能丧失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不能丧失我们的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

篇4:浅谈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我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学校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倡导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倡导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倡导通过诚实守信和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

自强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畏艰难困苦,不屈服于任何压力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引导学生和困境、逆境做斗争,养成不抛弃、不放弃的行为处事习惯。

仁爱精神。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华民族的仁爱精神源远流长。我们不但注重培养学生的仁爱精神,更注重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仁爱精神。

勤奋精神。 勤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是我们民族得以安身立命、创造财富和探索未知的巨大力量源泉。勤奋包括勤于学习、勤于劳作、勤于思考、勤于发问等方面,包含勤勉与奋发两个相互依存的因素。我们利用体现勤奋精神的古训俗谚和佳话传说鼓励学生立学、立志、立言、立德,为了理想,勤勉努力,奋斗不止。

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教育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理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引导学生从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养成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优良习惯。

我校立足实际,结合地域特点,根据学生各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对学生进行了组织化、专业化、长期化的民族精神教育。

第一,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加强各学科有机渗透。学校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有机渗透在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之中。

第二,大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重要节日、纪念日等,召开主题班会、团会,组织学生观看相关影视作品;组织开展体现民族精神的各种比赛和竞赛;定期组织学生到“赵三多纪念馆”参观学习,打扫烈士陵园,到光荣院为军烈属服务,聆听革命前辈的教诲。

第三,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浓厚氛围。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网站、橱窗、黑板报、LED大屏幕、教室室内文化张贴等形式弘扬民族精神。坚持每周一、重大节日、纪念日、大型集会活动都举行庄严的升国旗、唱国歌仪式。

第四,完善学生评价体系,建立表彰奖励机制。学校建立了切实可行的表彰奖励机制,把学生、班级、年级组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中的表现作为评选星级学生和德育教育先进集体的重要依据。

第五,重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合互动。结合派出所对校园周边社会环境进行了综合治理,彻底清除了经营性网吧、不健康书籍音像制品经营店。教育教师以积极的言行去塑造学生的心灵,让家长陪同学生共同观看有教育意义的影视作品。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最为深厚的历史情感和爱国情怀的结晶,是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中国人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继往开来的精神动力。传承民族精神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我们学校将继续致力于打造一个个在精神上顶天立地的人。

篇5: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月动员报告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培养广大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中华传统美德和科学创新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宣部、教育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要求和教育局的工作部署,确保组织开展好我校“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

二、教育目标

通过活动,在全校学生中大力弘扬中国人民的伟大民族精神,进一步深化广大中小学生对伟大民族精神的认识。教育和引导学生,以史为鉴,深刻认识民族自信心、凝聚力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教育和引导学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统一,不断增强爱国情感;教育和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热爱祖国,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发奋读书。

三、筹备工作小组:

组长:孟祥军

副组长:赵名扬 王晓静

成员: 丁玉柱 姜艳丽 李慧 各班班任

四、活动时间

2013年9月1日至9月30日

五、主要内容

(一)爱国主义教育

(二)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

(三)创新精神教育

(四)法制教育

六、活动安排

时间

活动内容

第一周组织学生集体收看“乘着梦想的翅膀”《开学第一课》

班班开展校纪校规、《中学生守则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增强学生守法、守规、守纪意识。

班班学唱红歌,唱响时代主旋律。

第二周国旗下讲话“新学期新梦想”

征文活动(中国梦主题征文)

教师节“感恩活动”(主题班会)

法制教育讲座

第三周国旗下讲话:“不忘国耻”

联络社会爱心人士救助贫困学生

第四周国旗下讲话:“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民族文化”

“勿忘国耻”演讲比赛

萨马街民族学校政教处

篇6: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月动员报告

一、加强领导,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学校把开展“弘

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活动月”作为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大事来抓。常务主任吴安民同志负总责,具体工作由职教支部书记张兴敏同志和普教支部书记王彩民同志主抓,中心教务处、政教处、团委具体落实,保证了活动月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大力宣传,营造气氛,主题突出。活动月一开始,中心团委就大力开展宣传活动,9月1日和13日举行两次隆重的升国旗仪式,普教支部书记王彩民,职教支部书记张兴敏分别作了弘扬延安精神为主题的教育动员讲话,高三年级学生代表进行了“弘扬延安精神,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主题演讲。同时布署每班学生每周组织2篇以上弘扬延安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广播稿。学校广播室择优,每天播出4-6篇,使宣传教育有声有色。

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注重实效。活动月期间,学 校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效果良好。

1、表彰德育工作先进个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9月

10日学校举行了隆重的庆祝第二十个教师节和2004年下学期开学典礼,表彰了一大批先进教育工作者,先进教师和优秀学生,积极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2、开展教师节学生向老师献贺词活动。教师节前后组

织学生以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主题,向老师献上节日贺词,引导学生树立尊师意识,推动教师素质全面提高。

3、组织学《守则》诵读活动。中心团委安排普高一年 级,综合高中一年级,学生利用班会时间进行了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诵读竞赛活动,有力提高了新入学学生守法、守规的自觉性。

4、开展文艺演出活动。我校创建省重点工作即将进入

验收阶段,各班学生积极编排文艺节目,以极大的热情为上省级重点献礼,同时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陶冶了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操。

5、学校积极开展济困助残活动。新学期伊始,面对不 少有求学愿望的困难学生,学校在贫困生中开展了资助和减免学杂费活动,受益学生近百名,社会效果明显。

6、利用学校多媒体网络资源,组织普高二年级学生及 医士专业学生网上观看革命题材影片《国歌》、《小兵张嘎》等,使学生从英雄身上汲取力量,成就高尚品格。

7、为了建设好中心图书馆,学校组织师生捐书活动。

篇7: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总结

通过活动,切实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我校的思想道德建设开创了新的局面。活动中,我们按照开学初制定的活动方案,有条不紊地进行了各种教育活动,且成效显着。

一、领导高度重视 为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8月31日,我校组织召开了中层以上领导参加的会议,会上,在学习了局里下发的文件后,大家认真地领会文件精神,制定、讨论活动方案,并及时把活动方案下发给村小。

由于校领导的高度重视,而使我校的活动方案制定得时间及时、内容全面、可操作性强,且大家都能为活动献计献策,这是此项活动得以成功的前提。

二、教师积极主动 为活动的完成提供了保障

工作布置以后,全校教师能够积极响应,及时制定本班级的活动计划,并把项目落实到学生,使工作开展起来得心应手。

(一)XX年9月3日上午,我校全体师生聚集操场,举行了主题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升国旗仪式,升旗仪式上,校少先队大队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国旗下讲话,题目是《民族精神永远属于这个伟大的民族》。

(二)XX年9月6日和9月7日,利用每天的第七节课时间,各年级开展了学习英烈事迹活动,班主任老师根据同学们搜集到的有关材料,组织同学们认真学习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部分同学上交了学习体会文章。

(三)XX年9月11日,各班召开了以“尊敬师长,做文明学生”为主题的班会,作为新学期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提高了自身修养。

(四)XX年9月11日-9月14日,由音乐老师负责,在各个班级中教唱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的祖国》等爱国主义歌曲。

(五)XX年9月10日-9月14日,每天下午第二节课,利用图书室,组织学生阅读弘扬民族精神的书。

(六)XX年9月14日上午,组织学生观看了电影《小兵张嘎》、《大决战》。观看之后,学生写出了观后感。

(七)XX年9月18日,全校师生开展了以“牢记历史,奋发图强”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评选出六年一班赵海彤同学的演讲《九一八——历史上的今天》为一等奖,六年一班陈舒宁同学的演讲《不该忘记的血泪史》为二等奖,还评选出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名。

(八)XX年9月17日-9月21日,在全校学生中,广泛开展以“爱我家乡,建设幸福松原”为主题的少年书信活动,已有赵海彤等很多学生写出了“爱我松原、建设松原、发展松原”题材广泛的书信,并形式多样,内容感人,赵海彤同学的现代诗歌《追梦》受到了一致好评。

(九)XX年9月24日-9月28日间,我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体验劳动及志愿者活动,活动成效显着,成果喜人,做到了学校满意、老师满意、家长更满意。

(十)XX年9月28日,在高年级学生之中,开展了以“做文明有礼xx人”为主题的手抄报活动,学生的兴致高涨,所办之报形式新、题材广,具有阅读价值。

三、师生情绪高涨 为活动的延续积聚力量

篇8: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 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 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著名机械工程专家杨叔子院士讲过一句话:“一个国家, 没有先进的科技, 一打就垮;一个国家, 没有民族精神, 不打就垮”。胡锦涛更是曾多次指出, 要增强“民族精神”, 巩固“精神支柱”, 形成“共同理想信念”。因此, 我们应当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长抓不懈。

首先, 经济全球化下文化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优势衍生出文化强势, 强烈冲击着发展中国家, 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如何抵制不良的外来文化和错误的思想?惟有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其次,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一些人在思想、观念和精神领域开始迷惘,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蔓延。不同层次的社会主体其价值观念多元化, 新问题和新矛盾层出不穷, 在价值观上, 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坚持价值导向的一元化。如何使人们区分良莠, 也需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第三, 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这一思想保障, 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 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坚定我们的信念, 激发我们的斗志, 成就我们的伟业。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内涵丰富。鲁迅先生称中华民族精神为“民魂”。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一个核心, 四个组成部分。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四个组成部分。

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主线。爱国主义是人们“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班固“爱国如饥渴”, 曹植“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顾炎武“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他们以天下为己任, 杀身成仁, 舍生取义, 可谓中华民族的脊梁!

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首要前提, 集中表现为凝聚力和向心力。团结统一以追求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和民族统一为其精神特征。团结统一既是各族人民追求的共同理想, 也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动力。

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统美德。“和为贵”, “合和”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新中国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勤劳勇取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勤劳, 要求人们勤奋努力, 吃苦耐劳。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勇敢, 要求人们在面临危难时, 临危不惧、勇往直前。勤劳勇敢, 是兴家之宝, 立国之本, 安邦之道。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根本要求。“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意即天体的运行刚健有为, 君子起而仿效, 奋发向上, 永不停步。一个民族更应该锲而不舍、知难而进, 奋发向上、顽强拼搏, 放眼世界、经受并战胜各种风险和考验。

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既是庄严而神圣的历史任务, 也是时代提出的一个新课题。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可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 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依托, 振奋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淀与升华。要通过国史教育, 使人们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发展历程, 培育国人对国家、对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不断振奋民族精神!

(二) 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国民教育是全民教育和全程教育的统一, 坚持养成教育, 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 有“知”才有“行”, 让民族精神家喻户晓, 人人皆知。

1、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要把民族精神教育贯穿到从幼儿园直至大学的全过程中, 进课堂、入教材、内化到头脑。让学生接受民族精神, 并成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组成内容。

2、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途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要对子女实施民族精神的启蒙教育, “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 注意防微杜渐。同时家长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水平, 成为孩子的榜样。

3、社会教育。社会教育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渠道。民族精神教育要进社区, 进企业, 进村镇, 进城市,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要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

(三) 公众传媒要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尽职尽责

公众媒体是宣传阵地, 起着舆论导向作用。江泽民曾指出:“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要通过文学、戏剧、电影、电视剧、音乐、舞蹈等各种文艺形式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宣传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 使先进人物的“爱国忠心、凛然正气”震撼人心。

网络也是媒介之一, 要成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新阵地。建立高质量、大容量的“红色网站”。此外, 还要以节日、纪念日、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为契机, 不断掀起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热潮。

(四) 共产党员要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过程中发挥表率作用

伟大的民族精神不会自发地产生和传承, 必须通过先进分子坚持不懈地倡导和实践。中国共产党作为先锋队, 要率先垂范, 身先士卒地实践民族精神, 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时至今日, 民族精神仍是激励中华民族奋发、腾飞的精神力量, 对于全国人民仍具有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教育作用。因此, “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参考文献

[1]、《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第35页

篇9: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月动员报告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让广大中小学生进一步把爱国情感化为具体行动,教育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日前发出通知,开展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的第6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系列活动。

通知指出,活动分为“了解新中国建立历程”、“感受祖国变化”、“我为祖国服务”3个部分,各地中小学要在秋季开学典礼中正式启动该活动。在“了解新中国建立历程”部分中,各地要认真组织师生收看讲述新中国建立历程的专题片;积极组织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人员,到中小学宣讲革命历史和光荣传统;组织中小学生收集、整理、宣讲家乡为建立新中国作出贡献的英烈故事。在“感受祖国变化”部分中,各地要充分利用反映新中国建设伟大成就的《形势教育大课堂》系列专题片、新中国60年成就宣传图片、《共和国成长的故事》读本等资源;组织学生实地考察、调研,以作文、书画、摄影等形式描绘祖国、家乡建设成就。在“我为祖国服务”部分中,各地要组织中小学生本着就近方便安全的原则积极开展体验劳动、公益活动、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撰写活动体会或社会实践报告。

(《中国教育报》2009年7月26日)

上海:多数学生对目前的假期生活不满意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的一项调查表明,不少孩子抱怨,除了在家看电视、上网,就是玩电子游戏,想出去玩却不会玩,只能蜗居斗室。

“目前你假期生活的主要活动是什么?”320名被访学生中,280人选择做作业,272名孩子参加业余补习。学生们最喜欢的活动中排名居前的是看电视、上网和睡觉,不少孩子暑假“宅在”家中,“虽然一个人呆着很无聊,但想不出还有其他什么好玩的”。超过半数的学生对目前的假期生活不满意。不少学生反映,很想痛快地出去玩,但缺乏场地、缺乏伙伴。更深层的原因,是长期两点一线、学习至上,由缺乏休闲时间发展成缺乏“休闲自主权”。静教院附校调查显示,学生暑假活动由家长做主的占58%,由自己做主的占36%,共同商议决定的6%。家长往往担心“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督促孩子多花心力与时间在学习上,认为玩是“浪费时间”。不少孩子只能跟着家长的安排走,长此以往,即使暑假有时间,也不知如何安排,百无聊赖。

(新华网2009年7月9日)

石家庄:就近得指导 构建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体系

在石家庄,18岁以下青少年一旦有心理困扰或问题,都能就近免费获得指导与帮助,这得益于该市构建的市、县(市、区)、学校三级心理维护体系。

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2007年,石家庄市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市教育局共同投资200万元,建立了石家庄市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中心。之后,每年投入100多万元建设26个县(市、区)心理维护分中心和190个学校心理维护工作站。在市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中心建有心理咨询网,设有两部免费心理咨询热线电话以及心理测量、情绪疏导、综合访谈、音乐辅导、生物减压、物理治疗、沙盘游戏辅导、感觉统合辅导、催眠放松辅导、团体辅导10个功能室。两年来,市级中心已接待咨询和来访近5000人次,通过对1900名来访者跟踪调查,85%以上的人对所获得的帮助表示满意。

三级心理维护体系建设过程中,石家庄市的心理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全市“校校有师资,班班有辅导,生生有档案”。各学校不断创新心理活动课的内容和形式,有的编演“心理情景剧”,有的举办“心理活动沙龙”,都深受同学们欢迎。

(《光明日报》2009年7月23日)

赵骏:青少年财富观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青少年在财富获取、财富支配、财富意识和财富价值观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社会现实的冲击、家庭教育的偏差与学校教育的缺失等。为此,我们需要对青少年进行财富观教育,其主要内容包括:财富意识培育、财商价值观教育、财富品质培养和提高。在此基础上,教育者需要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引导青少年形成健康的财富观。首先,抓住两个关键环节:要教育青少年学会控制对财富的欲望,特别是购买欲和享受欲;要在日常生活中对青少年进行零花钱教育。其次,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学校要开展适合青少年年龄特征的实践活动,使全体青少年普遍接受锻炼;家庭要根据具体情况对青少年进行必要的锻炼;贫富家庭的学生都必须参加力所能及的勤工助学活动,使他们从小明白劳动的价值,感受劳动带来的满足感、成就感,从而真正理解“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再次,社会传媒要正确引导。一方面,要净化媒体风气,以符合时代精神的主流财富价值观引导青少年树立健康的财富观,以振奋人心的财富故事激励青少年,以健康向上的财富人物引导青少年,倡导科学地看待财富、正确地获取财富和理智地支配财富,为青少年健康财富观的培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另一方面,媒体尤其是与青少年教育相关的媒体应进一步关注和强化青少年财富观教育问题。

(《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第5期)

王玮:当代中国道德修养的三重境界

道德修养具有不同的境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关于道德境界的宝贵思想,结合当代中国实际,可将道德修养划分为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社会道德底线境界。社会道德底线境界是最基础的“好人”或“常人”境界,是合理利己主义的道德境界,是道德的大众层,它囊括最广人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大多数普通群众,因而是道德的基础层。第二重境界:社会主义道德境界。社会主义道德境界是“贤人”或“君子”境界,是舍己为人的道德境界,是道德的先进层,是社会主义道德的主体层,其道德主体是广大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国家公务员等各行各业的先进分子,他们是社会主义道德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第三重境界:共产主义道德境界。共产主义道德境界是“圣人”道德境界,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大公无私的境界,是当代中国社会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和理想境界。处在这一道德修养境界的人是道德的楷模层,是共产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的积极倡导者、实际引领者和勇于实践者。深入研究道德修养的三重境界,有助于我们分层实施、整体推进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冯铁山:德育的诗意与诗意德育的建构

诗意德育是弥补知性德育的不足而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正确认识其基本内涵与理论根据,是进行诗意德育理论研究的起点和实践操作的基础。在工具理性的视阈,德育成为社会规则教化的同义语,丧失了应有的诗意魅力。从实践美学的角度审视,德育的诗意实质就是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本真化、人的社会化与社会的向善化以及自然与社会的审美化。所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建构诗意德育,就是要从本体论的高度尊重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采用富于魅力的言说方式,创设浓郁的诗意激情的氛围,有效引导学生感受德育的诗意,并能够自主地诗意德育建构,从而让我们的德育富有生命的质感和活力。

篇10: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总结

一、我校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教育全过程,贯穿整个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积极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氛围,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和人民是最大光荣;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继承和发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悠久的文化传统。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二、坚持升降国旗制度,升旗仪式是我校多年来常抓不懈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之一。

每一次升旗,学校全体领导和老师的均认真参与,并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升旗仪式的庄重、肃穆与自豪。在每次升旗时国旗下热情洋溢的讲话都给全体师生上了一堂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三、充分利用“校园之声”广播站、板报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和弘扬民族精神。

积极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浓厚校园氛围。

四、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在各科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

全校教师认真实践课改新理念,教书与育人并举,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五、广泛开展丰富多彩采的活动,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1.在教师节来临之际,为了表达学生对教师敬爱之情,各班学生以班为单位自编自演一些节目给教师送上了美好的祝福。并体现了尊师重教精神。

2.根据“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计划,我校在各年级开展弘扬民族精神法制漫画比赛活动,班主任老师指导各班学生精心构思,认真创作。本次法制漫画比赛的参赛作品内容丰富,版面设计精美,显示了同学们真挚的感情和较高的书画能力。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各班班干部自行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走出校园、参加勤工俭学拾花劳动,感受家乡的变化,感受社会变化,通过亲身体验劳动。让我们的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感受中成长,树立“吃苦耐劳,劳动最光荣”的意识。

4.开展丰富多彩的班会活动,各班级利用班会活动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活动,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祖国、对人民及家乡的热爱。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强化了尊重老师的思想品德,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5.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弘扬民族精神,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规范自我行为,认真学习和遵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注意仪表、自尊自爱,礼貌待人、团结友爱,遵纪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已,遵守公德;做到课堂、课间、两操规范有序。齐心协力使映照在蓝天下的美丽校园变得更加亮丽如新。

通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活动,我校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对人类发展的贡献,使学生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伟大的中华民族。决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争做时代先锋少年,刻苦学习,努力肩负起建设祖国的历史责任,并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新的学期的学习之中。

篇1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

2009年9月是教育部与中宣部等确定的全国第6个中小学“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月“,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大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结合学校实际,制定《2009年“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方案》。本民族精神月活动主题是“学习英雄少年,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宣传教育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着重做好弘扬与宣传抗震救灾精神、奥林匹克精神教育、道德实践教育等三方面工作。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1日

主要内容:

(一)“学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弘扬抗震救灾民族精神”活动

1、观看“英雄少年—2008抗震救灾英雄少年颁奖晚会”视听录象(9月19日中午)。由班主任组织学生收看,有多媒体的班级直接在视频上观看(键入2008抗震救灾英雄少年颁奖晚会即可)。

2、各班可以发动学生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让学生了解四川等地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的现状,了解全国各地捐助灾区的情况,掌握党和政府在抗震与灾后重建中做出的英明决策,采取的各项重大举措。

3、利用班队课开展向灾区学生写一封慰问信,做一张爱心卡。(9月25日之前7——9年级各班上交一封慰问信和一张爱心卡,信统一发送到白小学生处邮箱。)

(二)推进奥林匹克精神教育

1、各班可利用班队课时间重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的精彩盛况。

2、各班利用黑板报、墙报向全体学生宣传教育广大运动员展现出来的努力拼搏,勇争一流,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竞技目标前进的奥林匹克精神,教育学生要用辨证思维看待问题,既要尊崇体育运动场上成功的英雄,又要重视虽经拼搏却榜上无名的失败的英雄。(9月26日中午检查各班黑板报)。

3、大队部利用橱窗辑录各类获得金牌、银牌、铜牌的运动员在运动场内外奋斗、拼搏的事迹、图片,以此教育学生深刻感悟成功来自于拼搏,成功来自于坚持的道理。

4、既要培育广大学生对于中国在北京奥运会上容登金牌榜首的民族自豪感,又要引导学生客观看待“金牌首位”与体育强国的辨证关系,明确真正的全民健身活动的推广与参与才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最佳弘扬方式,对体育强国最恰当的诠释,教育学生上好体育课,做好广播操,积极投身大课间活动等体育锻炼活动。

(三)纪念抗战胜利爱国主义教育

“9·18”是国耻日,“10·1”是国庆节等,各班均可进行有机整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牢记中华民族曾遭受的苦难与耻辱,以及浴血奋战,浴火重生后的坚强伟大,并明确“忘战必危”和强民富国是立国之根本的基本道理。具体活动内容与形式:

1、9月9日起在浙江经视频道18:30分播出的反映抗战题材的精品电视连续剧《中国兄弟连》,班主任可以通知学生看。同时也可以建议学生看《亮剑》、《功勋》、《杨靖宇》、《太行山上》等一系列反映抗战题材的优秀作品。

2、大队部在9月18日国耻日,在集会时进行动员,宣传,班主任也在班级进行相关的教育活动。

3、建议黑板报也可以出这个内容,发动学生做抗战题材的小报,每班上交2张。(9月29日上交学生处)

3、各班可因地适宜开展其他教育活动。

三、领导小组:

组长:王振国

副组长:王呈祥

成员:马玉清耿绍灵郑春峰

希望各班要注重将“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中认知教育和实践体验相结合,榜样示范和环境熏陶相结合,引导学生在个性发展中了解、体验校园文化,感悟、认同民族

精神,从而提高民族精神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009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活动方案

王明口三中

篇1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总结

活动总结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校依据中宣部、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结合我校实际,在学校师生中了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民族精神的伟大,在活动中体验“民族精神代代传”的真正内涵,活动受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我校开展弘扬民族精神活动总结如下:

一、我校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教育全过程,贯穿整个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积极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氛围,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和人民是最大光荣;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继承和发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悠久的文化传统。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二、坚持升降国旗制度,升旗仪式是我校多年来常抓不懈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之一。每一次升旗,学校全体领导和老师的均认真参与,并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升旗仪式的庄重、肃穆与自豪。在每次升旗时国旗下热情洋溢的讲话都给全体师生上了一堂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三、充分利用“校园之声”广播站、板报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和弘扬民族精神;教室内张贴悬挂革命领袖和中华民族杰出人物画像,积极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浓厚校

园氛围。

四、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在各科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全

校教师认真实践课改新理念,教书与育人并举,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

神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

方面。语文、历史、综合实践等人文学科,充实体现民族精神的丰富

内涵。数学、地理等理科课程结合教学内容,丰富中国科学家的科学

成就和民族精神的内容,是学生的心灵世界从小受到民族精神的人文

滋养。

五、广泛开展丰富多彩采的活动,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和自豪感。

1、在教师节来临之际,为了表达学生对教师敬爱之情,各班学生

以班为单位自编自演一些节目给教师送上了美好的祝福。并体现了尊

师重教精神。

2、根据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计划,我校在各年级开展弘

扬民族精神手抄报比赛活动,班主任老师指导各班学生精心构思,认

真创作,然后每班筛选出5篇优秀作品。本次手抄报比赛的参赛作品

内容丰富,版面设计精美,色彩鲜艳,显示了同学们真挚的感情和较

高的书画能力。经过评审教师认真评定,共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3

名,三等奖3名,鼓励奖3名。

一等奖:八二班钱倩二等奖:八一班方红敏

九一班孙琦九一班包鸿雁

三等奖:八二班包青梅鼓励奖:八二班吴平凡

九一班孔瑞洁八一班孙先科

九二班孙兵

九二班张玉玲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各班班干部和团小组组长自行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走出校园、参加勤工俭学拾花劳动,感受家乡的变化,感受社会变化,通过亲身体验劳动。让我们的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感受中成长,树立“吃苦耐劳,劳动最光荣”的意识。

4、开展丰富多彩的班会活动

各班级利用班会活动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活动,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祖国、对人民及家乡的热爱。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强化了尊重老师的思想品德,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5、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弘扬民族精神,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规范自我行为,认真学习和遵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注意仪表、自尊自爱,礼貌待人、团结友爱,遵纪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已,遵守公德;做到课堂、课间、两操规范有序。齐心协力使映照在蓝天下的美丽校园变得更加亮丽如新

通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活动,我校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对人类发展的贡献,使学生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伟大的中华民族。决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争做时代先锋少年,刻苦学习,努力肩负起建设祖国的历史责任,并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新的学期的学习之中。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将弘扬民族精神活动一如既往的开展下去,让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我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长期工程。

八十四户乡中学

2011年10月8日

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月

活 动 总 结

篇13: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月动员报告

党中央在十六大和十七大上都提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明确要求, 这使我国的民族精神教育有了制度和政策的保证。高校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阵地, 应该加强国防教育, 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

一、在培养学生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时, 还应加强国家观念教育和国情意识教育

2006年11月, 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公布《全民国防教育大纲》, 其中第二十三条提出:“高等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国防教育, 使其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与技能, 树立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 强化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 进一步激发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以适应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这是对高校国防教育提出的要求和目标。

国防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核心是爱国主义。但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首先应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国情意识。

国家观念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形成对祖国和民族的正确理解, 了解我国的国体和政体, 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 了解我国的领土和主权, 了解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 并且通过学习这些知识, 达到增进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的目的。

国情意识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全面了解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国家的基本情况, 即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 传承知我中华、爱我中华的优良传统, 认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了解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步骤和宏伟前景, 看到我国在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 进一步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客观效果来看, 国情意识教育对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具有显著作用。

二、将近现代的历史和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纳入国防教育的体系, 拓宽和丰富国防教育的内容

高校国防教育应将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近现代斗争史纳入进去。江泽民同志指出, 对人民进行近现代史和我们党的斗争史的教育, “目的是要提高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 防止崇洋媚外思想的抬头”。历史是民族精神的载体, 通过加强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 有助于学生深入具体地了解我们的先辈是怎样反对外敌入侵, 以及怎样为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 有助于他们吸取和利用其中所蕴涵的巨大的精神力量, 树立民族忧患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认清自己的历史责任。

社会主义的崇高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精神的继续、升华, 如航天精神、抗击雪灾精神和四川地震全国人民的团结精神等。将这些感天动地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融入国防教育体系中, 不仅可以丰富、深化国防教育的内容, 还有利于学生新时代民族精神的培育。

三、与其他学科结合、渗透, 共同担负起民族精神培育的重任

国防教育在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的同时, 应与其他学科尤其是传统民族文化结合, 共同担负起培育民族精神的责任。

一方面, 国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结合和渗透其他学科中有利于培育民族精神的内容。例如, 高校国防教育可以挖掘并扩充自身所包含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 如毛泽东、邓小平军事思想中的哲学观点, 从而使学生能把握中国革命的发展历史和客观规律, 了解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世界观, 并逐渐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

另一方面, 其他学科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发掘民族精神的内容, 与国防教育一起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例如, 理工科课程可以充分发掘学科史在弘扬民族精神上的独特作用, 引导学生在学习科学家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时自觉地把自身的价值实现与中华民族的历史飞跃联系在一起。中国历史、中国文学、中国哲学、中国艺术、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等包含丰富传统民族文化内容的课程也应是弘扬和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传授和熏陶, 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和了解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 从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最终使民族精神在新一代大学生身上得以传承、弘扬和升华。

四、以校园文化为载体, 营造有利于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校园环境

民族精神应通过合适的载体和时机内化为学生内心深处的体验, 内化为学生的行为规范、内在品质和精神力量, 这就需要高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应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 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 建设好大学生活动中心, 以便于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开展各种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的活动, 可以使民族精神通过具体的活动得到弘扬和培育。如利用建军节、国庆节、“国防教育日”等重大节日, 通过观看升国旗仪式,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 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组织开展以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为内容的演讲会、报告会、朗诵会、辩论赛、书画展, 或拜访革命老前辈, 观看爱国主义影片, 阅读经典书籍等, 使学生从中受到民族精神的教育和启迪, 进一步增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效果。

五、利用互联网, 建立国防教育网站, 开辟民族精神教育的网络阵地

网络技术的发展既为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又使其面临严峻的挑战。

高校国防教育工作者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 与时俱进, 紧跟时代的发展, 转换教育观念, 营建“网络国防教育工作阵地”。一是努力建立融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时代性于一体的国防教育教育网站或网页, 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国防教育内容制成数字化产品, 并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民族精神教育的网络活动, 形成网上网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合力。二是要密切关注网上动态, 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 加强同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 及时回答和解决大学生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是提高网络国防教育工作队伍的信息素养, 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 加强校园网的监管, 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 构筑起牢固的思想防线。

另外, 网络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 高校通过互联网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是必然趋势。高校还可以建立介绍中华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经典名著、宣传改革发展的成果等内容的网站或网页, 开展专题活动, 借助网络开展互动式交流讨论, 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引导和教育, 使得网络成为弘扬和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我们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个宏伟事业中,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成为必然。高校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关系紧密相连, 应该承担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职责, 培养出具有民族精神的青年学生作为合格的建设社会主义接班人。只有这样, 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摘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而高校国防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 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国防教育,民族精神,弘扬,培育

参考文献

[1]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篇14: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精神;现实意义;现状;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26-0115-0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决定着中华民族的生存与未来。正因为如此,党的历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对拥有丰富知识的大学生人才的培育,强调要以爱国主义为重点,加大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自党的十七大以来,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成了中国高等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传统、塑造新时代的民族精神是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和时代责任。

一、民族精神的内涵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支撑和促进民族繁荣兴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品格气质、心理情感、文化传统等精神因素的总和。它是一个民族社会实践中所体现的时代精华,是一个民族文化优秀成分的结晶,从而成为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在实践中所形成的特定民族精神,不仅具有一般民族精神的共性,同时又带有中华民族的特色。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1]这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最科学、最准确的表述与概括。

第一,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它是贯穿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过程的一条主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得以维系和发展的精神力量,是凝聚人心的精神核心,也是中华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政治基础和道德基础。

第二,中华民族精神的根基——团结统一。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是指为了实现民族的共同理想和目标,为了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而形成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心同德、群策群力、顾全大局、维护统一的团结协作精神。

第三,中华民族精神的本质——爱好和平。中华民族的爱好和平精神不仅表现在与各兄弟民族、各民族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而且表现在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上。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七下西洋等,都是中华民族善于和勇于与毗邻异域民族进行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精神。

第四,中华民族精神的品质——勤劳勇敢。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著称于世。劳动是创造一切财富的源泉。由于对于勤劳、勇敢有独到的理解并身体力行,所以中国人民能够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创造出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世界文明作山杰出的贡献。

第五,中华民族精神的追求——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指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还体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贞刚毅精神等,这些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无止境的精神追求,它激励中国人民经受住了各种各样的考验。[2]

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1、民族精神的培养是国家发展、民族兴旺的必然选择

全球化的浪潮,使现代文明的视域已经不仅仅是商品生产和贸易往来,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人们的生活受到来自全世界各个地域的影响和冲击,于是伴随着文化交流带来的文化渗透,就势必对民族文化产生冲击,对各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都产生难以预计的冲击,厘定固有民族的优秀因子,汲取其他民族的合理因素,并凝聚中华民族新的精神形态,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跻身世界伟大民族之林的必然要求。

2、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是党对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党作为伟大民族的领袖,有责任和义务在繁杂的国际环境中,带领国民进行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党的历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对大学生人才的培育。[3]因此,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加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

3、民族精神培育有利于促进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百年强国梦想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不仅面临着国际敌对势力的遏制和排挤,还要解决贫富分化、环境污染等国内问题和全球变暖、国际恐怖主义等国际问题,这注定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之路必然充满艰辛。因此,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充分发挥中华民族精神凝聚民心、整合民力的作用,实现中华民族的百年强国梦想,使我们的祖国和人民昂扬的站立在世界的舞台上。

三、大学生民族精神观的现状分析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他们富有理想和梦想,敢于拼搏。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念受到了冲击和碰撞。因此,弘扬民族精神和培育民族意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现状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爱国主义精神浓厚,但表现不深刻、不具体

热爱自己的祖国是民族精神最深刻的体现。青年大学生总体上都是爱国的,拥护祖国统一,反对一切分裂祖国和干涉我国内政的活动,憎恨一切歧视和欺凌中华民族的行为。这种热情弥足珍贵,但有一部分同学采取抵制行为却有失理性。[4]在当下,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选择论坛对话或发表文章等方式,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对歪曲事实、分裂中国的做法和言论予以还击,要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2、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了解不够

中华民族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愈悠久,传统文化愈丰富,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客体,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主体。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成长于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从整体上看,他们比之父辈拥有相对充裕的物质条件,这些都是直接影响他们成长的重要因素。相反,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对他们的影响则比较薄弱,民族精神在他们的认识和观念中也比较淡薄。

3、个人主义强烈,缺乏奉献精神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处世理念都是促使中华民族不断进步的不竭的精神动力。当代大学生同样崇尚这些民族气节。然而,他们在价值观念多元化和社会经济结构多元化的影响下,大部分人持“先己后人”、“以我为中心”的实用主义态度,缺乏奉献精神。同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社会各界对人才的挑选更加的严格和苛刻,于是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势必会面对越来越多的现实问题,由于经验的不足和心理承受能力的限制,使得他们容易在面对挫折时选择退缩,从而更加害怕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现实社会。许多专家学者已经注意到类似的问题,呼吁高校要加大对学生自强不息民族精神教育和心理疏导。[5]

四、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途径

1、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进行民族精神培育,首先是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对大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离不开加强大学生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把握。学校可以积极开展面向学生的民族文化宣传普及教育,通过出版读物、媒体宣传等各种形式,阐释民族文化精神,促进民族文化认同。[6]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最大限度地提升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2、通过抢占网络阵地,发挥网络优势宣传民族精神

互联网站已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大量的不间断的网上思想教育活动,可以使大学生的思想觉悟有所提高,思想认识更加深刻,让民族精神通过网络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利用这些网站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培养民族精神,为大学生营造一个高尚的精神家园。

3、建设高素质的民族精神教育队伍

育人先育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民族精神教育队伍,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必要手段。因此,要不断提升教育者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意识和自觉性,要激发他们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热情,更要提升他们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民族精神教育队伍,才能适应当今时代对民族精神教育人才队伍的要求。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他们代表着先进文化思想,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作为弘扬民族精神的先锋,他们的价值取向将引导整个民族意识的方向。大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对新生事物十分敏感,但是他们的政治理论基础又相对薄弱,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碰撞,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问题同益突出。因此,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进行创新研究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成才成长,还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 面[C]//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 民出版社,2002:10.

[2]杨叔子,等.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 社,2009:118-119.

[3]黄启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1).

[4]罗文东.坚持不懈地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N].光明日报, 2006-11-12.

[5]黄钊.弘扬“尚中贵和”的民族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7).

[6]刘献君.现实挑战与路径的选择--民族精神的对策研究[M].北 京:人民出版社,2009:291-192.

上一篇:聊斋志异读书笔记初中300字下一篇:浅谈BIM技术在会展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