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东莞市(第一批)科技项目资助计划申报指南

2024-07-23

2010年东莞市(第一批)科技项目资助计划申报指南(精选5篇)

篇1:2010年东莞市(第一批)科技项目资助计划申报指南

2010年东莞市(第一批)科技项目资助计划 申报指南

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建设资助计划申报指南

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是以提高专业镇技术创新能力为主要建设目的,以区域特色产业或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引进、创造、扩散和使用新技术为重点服务内容,坚持政府扶持、市场机制运营的建设模式,以解决产业共性技术问题和提供共性服务为重点,由专业镇政府或行业组织与其他社会机构联合组建。

一、申请条件:

(一)承担单位必须筹集专业镇创新平台建设资金的50%以上;

(二)承担单位每年可为专业镇创新平台提供足够的运转经费,保证平台开展工作的基本需要;

(三)专业镇创新平台所在镇(街)同意给予资金资助。

二、申请材料:

(一)《东莞市科技计划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资助申请书》;

(二)《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简介表》;

(三)镇(街)同意资助的文件;

(四)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五)承担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营业执照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等;

(六)承担单位上的审计报告和完税证明。

行业技术联盟建设资助计划申报指南

行业技术联盟是指企业、事业单位、高校、科研机构等实体之间建立联盟契约关系,在保持各自相对独立的利益及社会身份的同时,在一段时间内协作从事技术或者产品项目研究开发,在实现共同确定的研发目标的基础上实现各自目标的研发合作方式。

一、申请条件:

(一)发起单位不少于5个;

(二)成员必须是在我市登记注册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单位;

(三)有规范的名称和相应的组织机构,有章程和活动规则;

(四)日常办公场地不少于50平方米,办公人员不少于5人;

(五)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投入。

二、申请材料:

(一)《东莞市科技计划行业技术联盟资助申请书》

(二)《行业技术联盟简介表》;

(三)行业技术联盟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行业技术联盟前期自筹投入的支出凭证

(五)发起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营业执照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等;

(六)发起单位上一的审计报告和完税证明。

科技企业孵化器资助计划申报指南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指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通过提供研发、生产、经营的场地,通讯、网络与办公等方面的共享设施,为入孵的科技型创业企业提供系统的培训和咨询,提供政策、管理、法律、财务、融资和市场推广等方面多渠道的支持,以降低创业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为社会培养成功的科技企业和企业家的科技创业服务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资助计划分认定和资助两个环节:

一、认定

(一)认定条件:

1、在我市依法注册的法人单位;

2、目标、性质、定位、发展方向明确,入孵企业或项目符合国家、省、市产业发展规划;

3、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具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已建立3人以上的招商和管理团队,50%以上的管理人员具有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

4、具备一定的建筑规模,建筑场地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其中规划作为入孵企业使用的场地占2/3以上;

5、消防、安全、卫生、环保应符合相关规定;

6、入孵或已签订入孵协议的企业达10家以上。

(二)申请单位须进入东莞科技网(),登陆申报系统填写《东莞市科技计划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申请书》,并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1、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

2、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3、人员、场地等相关证明材料。

二、资助

(一)申请条件:

1、经市科技局认定,而且正常运营一年以上,经营状况良好。

2、科技企业孵化器目标、性质、定位、发展方向明确,内部管理制度健全,特别是具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

3、管理团队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70%以上的管理人员具有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专业型科技企业孵化器要配备一定数量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4、科技企业孵化器场地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其中入孵企业使用的场地占2/3以上,且场地作为科技企业孵化器用途使用期限不少于5年。

5、科技企业孵化器已投资总额不少于800万元,并与创业投资、担保机构等建立了正常的业务联系。

6、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服务设施齐备,可为企业提供商务、信 息、咨询、培训等服务。专业型科技企业孵化器除应具备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一般功能外,还必须具备能为入孵企业提供专业技术开发的公共技术平台和支撑体系。

7、科技企业孵化器入孵企业应达30家以上。

(二)申请材料:

1、《东莞市科技计划科技企业孵化器资助申请书》

2、单位营业执照、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

3、科技企业孵化器业务开展情况报告;

4、单位上一的审计报告及最近一个月的会计报表;

5、由税务部门提供的单位上一的纳税证明。

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资助计划申报指南

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是指依托于行业、领域具有综合优势的单位,具有较完备的工程技术综合配套试验条件,有一支高质素的研究开发、工程设计和试验的专业科技队伍,并能提供多种综合性技术服务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机构。

一、支持领域

重点支持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技术、节能与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

二、申请条件

(一)申请市级企业工程中心认定的承担单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符合市政府确定的支柱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范围;

2、经认定的民营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利试点企业、专利培育企业以及其他自主创新型企业(指其他具有自主技术或自有品牌的企业),拥有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上企业销售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且工业企业上缴纳各项税金(含免退税部分)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4%,农业企业上缴纳各项税金(含免退税部分)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2%。

3、保证落实工程中心的建设资金和日常研究开发经费,前两年平均年研究开发经费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0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2)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0,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4、具有研究开发必需的场地和基本仪器设备;

5、企业内全职研究开发人员达10人以上,其中高级职称或获博士学位3年以上的人员不低于10%,中级职称或获硕士学位3年以上的人员不低于30%;技术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20%;

6、企业在全市同行业中具有技术领先地位,有较完善的专利管理制度,能运用现有知识产权;

7、企业具有较高的技术管理水平,已通过相关的国际管理认证。

(二)申请认定的市级企业工程中心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研发场地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

2、已投入工程中心建设资金不少于500万元(不含土地和建筑费用);

3、在工程中心从事研究开发的人员达10人以上;

4、研究开发具有一定技术优势和较好产业化前景的科研项目和专利技术,必须拥有1项以上发明专利或3项以上实用新型专利或1项以上新产品、科技开发成果或至少1项市级或市级以上科技奖励;

5、根据行业发展和市场需要,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解决相关技术问题并研究开发出新产品,并为行业提供技术服务;

6、为企业或行业培养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7、定期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活动。

三、申请材料

(一)《东莞市科技计划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认定申请书》

(二)《东莞市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简介表》

(三)《东莞市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建设工作报告》;

(四)承担单位上两的审计报告和完税证明。

(五)承担单位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 配套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资助计划申报指南

一、申报条件

(一)在我市依法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单位);

(二)研发项目已列入自然科学基金计划,或经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推荐被列入国家/省科技(专利)计划项目,或已引进并与我市企业联合研究开发且财政资金已划拨到我市的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

(三)在国家/省财政提供的资金之外,项目承担单位为完成项目另行支出了相应的经费;

(四)项目未获得过市财政资金资助。

二、费用归集

企业应按照研发项目,设立台帐归集核算研发费用,具体研发费用内容包括:

(一)人员人工:从事研究开发活动人员(也称研发人员)全年工资薪金,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其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二)直接投入:企业为实施研究开发项目而购买的原材料等相关支出。如:水和燃料(包括煤气和电)使用费等;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模具、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简单维护费;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等。

(三)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包括为执行研究开发活动而 购置的仪器和设备以及研究开发项目在用建筑物的折旧费用,包括研发设施改建、改装、装修和修理过程中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

(四)设计费用:为新产品和新工艺的构思、开发和制造,进行工序、技术规范、操作特性方面的设计等发生的费用。

(五)装备调试费:主要包括工装准备过程中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如研制生产机器、模具和工具,改变生产和质量控制程序,或制定新方法及标准等)。为大规模批量化和商业化生产所进行的常规性工装准备和工业工程发生的费用不能计入。

(六)无形资产摊销:因研究开发活动需要购入的专有技术(包括专利、非专利发明、许可证、专有技术、设计和计算方法等)所发生的费用摊销。

(七)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指企业委托境内其他企业、大学、研究机构、转制院所、技术专业服务机构和境外机构进行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成果为企业拥有,且与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紧密相关)。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的发生金额应按照独立交易原则确定。认定过程中,按照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发生额的80%计入研发费用总额。

(八)其他费用:为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其他费用,如办公费、通讯费、专利申请维护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等。此项费用一般不得超过研究开发总费用的10%,另有规定的除外。

三、申报材料

(1)《东莞市科技计划国家、省科技项目配套资金申请书》;(2)单位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盖公章);(3)项目承担单位与国家/省科技主管部门签署的科技(专利)计划项目任务书或合同书,以及项目资金下达通知文件;

(4)属于专利计划项目的需提供专利证书复印件(核对原件)。(5)申请配套的项目经费实际支出清单和支付凭证;

篇2:2010年东莞市(第一批)科技项目资助计划申报指南

2010年成都市科技计划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

2010年成都市科技计划将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战略目标,以西部科技中心建设的主要任务为重点,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为核心,推进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持续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为我市三次产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引领。

一、申报内容

(一)主题一:产业发展科技支撑与引领

1、电子信息

(1)行业应用软件产品开发

重点支持现代服务业中面向现代物流(含城市交通管理)、数字医疗、电力系统、社保系统等行业,提供信息化应用需要的系统软件、中间件及解决方案,并形成面向行业的通用化商业化软件。

(2)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与产品

音视频消费类电子SOC核心芯片;信息安全产品核心芯片;军工电子配套芯片及知识产权核(IP核)。(3)信息安全核心技术与产品

信息安全监控及管理系统产品;基于可信计算的信息安全软件产品;信息系统安全测试评估支撑工具等。

(4)数字媒体软件产品

视频游戏开发环境及产品;手机网络游戏引擎技术与产品;面向网络、手机视频的各类游戏软件。各类增值业务的综合开发平台;流媒体、手机可视电话、手机QQ、IPTV等的应用产品和系统;基于电信网、互联网等的增值业务和应用系统;基于P2P技术的各类应用系统。

(5)移动通信系统的配套产品

3G系统的直放站(含天线)配套产品;用于各种基站间互联的各种传输设备;基站与天线的RF信号光纤拉远传输设备;其它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行业应用的配套产品。

(6)无线接入产品

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产品;WLAN无线局域网基站与终端设备;各种无线城域网设备和系统;固定无线接入产品。

2、生物医药(重点支持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项目)(1)中药现代化及创新中药

创新中药品种:包括基于中医方剂的中成药新药、基于本地区特色天然药物资源活性组分(群)分离筛选的新药。

中药现代制造关键技术及设备研究:包括中药饮片传统炮制经验继承及炮制工艺与现代化设备研究;中药生产技术和过程质量控制技术集成优化与示范;欧盟GMP认证以及中药国际化研究。

中药材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开发:包括川产道地或优势特色中药材品种的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中药饮片、配方颗粒、提取物、保健品等相关产品开发;优质种源繁育、种植和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及GAP认证。

(2)生物制药关键技术及产品

生物技术药物、疫苗制备技术研究:包括通过生物技术方法生产蛋白、多肽、酶、生长因子、疫苗和单克隆抗体;传统疫苗改造技术。

抗肿瘤、抗病毒、心脑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生物技术药物及新型生物疫苗的研制。

血液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工艺及新制品的研究开发。(3)生物医用材料、制品及医疗器械

新型表面改性及骨诱导生物材料和植入器械、组织工程化产品、靶向药物控释载体和系统的研究开发。

艾滋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肿瘤等疾病的诊断试剂及其标准品、动物病原菌耐药性分子检测和试剂盒的研究开发。

新型高端一次性医用耗材,血液采集、保存、分离、纯化及抗凝血材料和装置的系列化产品开发及产业化。

高性能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医用X射线附属设备及部件和其他大型医学成像设备的开发。

(4)化学药物及制剂 国际市场已过或即将过保护期重大专利药的仿制;新型抗生素、化学合成创新药的开发;特色原料药及制剂的开发。

3、新能源

(1)太阳能利用技术及产品

开发用于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项目的光伏发电设备并产业化,包括硅材料提纯、控制逆变器、并网运行等关键技术及产品;高效、低成本多晶硅、单晶硅太阳光伏电池制备工艺、组件技术及产品;新型高效、低成本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产品及工艺设备;聚光光伏及平板跟踪发电设备制造技术;太阳能光伏标准电池(组件)的制备和标定技术;太阳能热发电跟踪、聚光反射、集热、高温热储存等技术及产品;太阳能水冷电池板技术、太阳光伏光热一体化应用技术等。

(2)核能设备制造技术与产品

核岛技术设备系统集成;核岛的主管道、主泵、驱动机构、堆内构件、压力容器、蒸发器和稳压器等关键部件,核级电缆、数字仪控设备等。

(3)高效节能储能技术、产品及应用示范

低成本、高性能LED功能性照明产品开发及规模化生产技术,包括高效智能LED路灯开发,LED隧道灯集成及应用,室内LED照明灯具及系统开发。大尺寸液晶显示、汽车照明用LED。半导体照明用关键材料、生产工艺设备等。半导体照明产品验证、检测技术与标准研究,合同能源管理、需求侧管理等节能服务新机制研究。

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电机及电控系统制造技术与产品开发,包括锂离子电池、无钕稀土系镍氢电池、感应电机、数字化永磁同步电机、开关磁阻电机及复合全控型电压驱动式大功率半导体集成模块、集成智能传感器等。纯电动大型客车、轿车与微型车及气电混合动力大型客车整车开发。

不同类型发电和储能系统接入电力网络的设备与技术开发,重点与我市太阳能发电、电池系统等分布式电源产品开发对接。智能电网用参数量测技术、系统及设备,高速、双向、实时、集成通信技术与设备,高性能输配电系统设备,先进控制技术与设备的开发,智能电网相关体系标准研究。

(4)“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试点工程示范,推广LED路灯、LED隧道灯及LED景观照明等新产品的应用(试点工程按《成都市“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另行组织)。

4、新材料

(1)合成树脂(塑料)

重点支持PTT聚酯纤维以及PBT聚酯工程塑料,包括聚酯纤维及其工程塑料在建筑、交通、机电、食品包装等行业的技术应用。

(2)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

重点支持特种长纤玻璃纤维及其编织物、短纤玻璃纤维及其增强复材;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工程技术,包括在建筑、桥梁、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应用;芳香族聚酰亚胺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芳纶)、聚苯硫醚纤维的技术开发,同时重点支持聚酰亚胺、聚苯硫醚、高性能环氧、高性能酞菁等复合材料基体树脂的技术开发;T700和T800碳纤维产业生产的原丝、预氧丝和炭化三大工艺的一体化技术,前驱体聚丙烯腈原丝的树脂合成技术、材料净化处理技术、纤维成型工艺和改性技术。

(3)硅材料

重点支持电子级多晶硅和单晶硅材料,包括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高折射低软化点光学玻璃及应用。

(4)稀土及其它新材料

重点支持稀土积压物贮氢合金电极系列材料、碲化镉/硫化镉、动力汽车用超级电容器绝缘膜、直接醇燃料电池隔膜、锂离子电池隔膜、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关键材料、低温燃料电池用催化剂制备及晶体生长、大容量动力电池(铅酸电池除外)、生物医用材料、高折射低双折射光学材料、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新型高效低能耗水净化材料、LCD用精细功能高分子关键材料。

5.现代服务业(1)物联网

交通、环保、安全等城市管理领域物联网“感知工程”的关键技术标准制定及应用示范。

(2)电子商务 建材、家居、商贸、农业、旅游、药材、出版物、鞋业等领域的电子商务应用示范;基于移动电子商务的安全技术、支付技术以及第三方服务模式为主的规模化推广应用示范。

(3)现代物流

建材、家具、农产品、食品等领域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现代物流新商业模式研究与应用示范。

(4)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研究示范

能源管理、汽车领域的产业协同服务等新兴业态和新模式研究与技术集成示范

6、先进制造(含汽车)(1)精密数控机床及成套技术

精密数控机床设计技术;产品可靠性、结构动态优化设计、精密加工的误差补偿等关键技术;精密加工中心、柔性制造系统生产工艺;高速精密加工用数控刀具、刀具原材料等配套产品制造技术。

(2)模具设计制造技术

电子精密模具(精密 IC 接插件);中小型精密级冲模与热固性精密塑料模;CAD/CAE/CAPP/CAM模具全数字化生产技术;精密零件带料选择性电镀技术;注塑模与嵌塑件的设计制造技术及注塑工艺技术。

(3)汽车及零配件开发技术

三维CAD核心系统的汽车零部件产品设计;数字化和智能化集成创新设计平台;电喷发动机节气门体、车用空燃比氧传感器。

(4)新型精密焊接技术与装备

新型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焊接设备;新型焊接电源高效化、绿色环保化技术;高性能、高品质焊接材料的国产化;焊接设备所需的重要元件、组件。

7、现代农业

(1)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与示范

支持粮油、生猪、茶叶、猕猴桃、食用菌、冷水鱼等产业的优良品种繁育引进、技术创新和集成示范。

支持种植业领域有机农产品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试点示范。支持农业企业和专合组织、农业科技园区等组织开展先进生产方式和农民增收模式的科技创新和试点示范。

(2)农产品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

支持无公害粮油、名优茶叶、禽(水产)肉类、果蔬(食用菌)等储运及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

支持农副产品、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开发与农业循环经济科技试点示范。

支持优质、安全、高效生物饲料、农药、肥料等农业生物产业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

(二)主题二:统筹城乡可持续发展科技支撑(民生科技)

1、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1)新型环保设备开发及产业化

新一代高效环保技术及装备、新型节水和直供水系统及关键设备、工业废水、废物、废气高效处理净化与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及装备、开发固体废弃物、电子废弃物等综合处理与利用关键技术及设备开发。

(2)节能节水技术集成应用研究与示范

建筑外墙保温、节能门窗、遮阳系统、地热能源利用、雨水收集等方面关键技术研究与技术集成示范。

(3)濒危动、植物保护关键技术研究

大熊猫繁育技术,龙泉山脉、龙门山脉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2、公共安全、医疗卫生(1)重大疾病防治研究

重大流行性、传染性疾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中医及中西医结合防治重大疑难疾病研究;妇幼保健及生殖健康关键技术研究。

(2)食品安全与现代信息化管理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3)现代医疗信息化应用研究与示范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业务的信息化应用(“一卡通”应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化管理等)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通过信息化手段改造的数字化医院、区域协同医疗卫生服务系统、个人终身健康电子档案系统、城乡一体区域协同医疗共享系统、分级医疗卫生制度与服务模式等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三)主题三:西部科技中心科技能力建设

1、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另行组织)

(1)支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科技信息情报共享平台、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信息共享平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科技战略决策咨询服务平台和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设,组建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库、文献信息库、专利数据库、科技成果项目库等信息库。

(2)支持科技应用创新服务平台服务体系建设,组建平台服务工作站和专业技术服务机构。

2、产业公共技术平台建设

(1)生物医药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另行组织)

优先支持中药饮片、血液制品、生物诊疗、GMP中试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公共技术平台建设,促进资源共享。

(2)农业共性技术中心建设。

围绕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组建粮油、生猪、冷水鱼、猕猴桃、蔬菜等特色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快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提升我市农业发展水平。

(3)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围绕我市特色产业发展布局,依托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农业科技园区等新兴农业经济组织,建立特色产业的科技服务站,开展农村科技信息员队伍建设;开展科技特派员、科技特派团服务区域特色产业模式试点示范,农业园区、企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带农户等模式的试点示范。

(4)促进公共技术平台服务(另行组织)

依托在蓉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经批准建立的国家及省(部)、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等机构,建立一批重大公共技术平台,鼓励平台开展专项技术服务、产学研合作、技术服务、成果转化等创新活动。

3、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另行组织)

引导建立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外包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集成应用关键共性技术,创新产学研结合机制、模式和战略协作。

4、区(市)县与市属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建设(另行组织)

支持区(市)县科技局、市属高校、科研院所围绕全市科技工作重点和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加强信息化网络平台、产业科技服务站等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开展软科学课题研究和科技普及等。

5、软科学研究

(1)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相关问题研究

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定位和目标,开 展有关科技支撑问题研究、指标体系研究、统筹城乡相关问题研究等。

(2)“十二五”成都科技发展规划重大问题研究

围绕成都市“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编制,开展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主导产业技术开发路径,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发展相关问题研究。

(3)西部科技中心重大政策问题研究 围绕西部科技中心建设,开展科技政策支撑体系、知识产权保护、科技金融、科技体制机制建设等研究。

(4)成都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科技问题研究

围绕区域经济、科技一体化,开展成都经济区合作互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障碍、合作互动机制以及社会事业发展科技支撑相关问题研究。

二、项目类别

(一)重大项目

1、项目说明:主要支持两类项目,一是推动重点行业技术提升、新技术新行业发展和城乡统筹建设的重大科技示范工程项目,二是产业功能区或工业集中发展区配套的重大科技平台建设项目。

2、资助经费:支持经费100万以上

3、重大项目按“成熟一批、启动一批”的原则另行组织。

(二)重点项目

1、项目说明:主要支持我市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中的产学研联合的重大关键技术研发项目。

2、资助经费:50万元以上

(三)一般项目

1、项目说明: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和软科学研究项目

2、资助经费:30万元以下

三、申报条件

(一)项目(软科学项目除外)申报单位必须是在成都地区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项目,原则上第一申报人应为企业,并需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的合作协议。

(二)软科学项目申报单位必须是在成都地区注册登记的独立法人机构、政府机关。鼓励由具备较强科研实力的专家、学者和具有成果推广应用条件的部门共同申报,不受理个人申报的项目;优先支持研究机构与决策运用部门联合申报。

(三)项目申报单位应具备完成项目的必要资金条件,项目资金以申报单位自筹为主,申报单位需提供相关的资金来源证明,需承诺以自筹资金来补足申请科技经费金额与立项金额的差异。

(四)申报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及技术政策,并符合本指南所规定的项目申报内容,原则上不支持本指南范围之外的项目。

(五)项目负责人应熟悉本领域国内外技术和市场发展动态,并实际主持该项目;项目知识产权情况明晰。

(六)软科学课题负责人只能为1人,同只能申报1项课题;课题主要研究人员最多只能同时参加2个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七)原则上一个企业一年只能申报一个项目。

篇3:2010年东莞市(第一批)科技项目资助计划申报指南

来源: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 日期:2012-03-31 【字体:大 中 小】

广州市科化

技局

信息

关于发布2013年广州市第一批科技计划项目

申报指南的通知

市直有关部门,各区、县级市科信局,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市十次党代会重要工作部署,围绕我市“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核心任务,着力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以推动“三个重大突破”、“四个转型升级”和“五个全面推进”为指导,坚持低碳经济、智慧城市、幸福生活三位一体的城市发展理念,以实施科技创新工程为战略突破口,坚持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智慧广州两大主题,根据《广州市“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广州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2011年11月广泛征集我市各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和企业等单位重大科技需求建议的基础上,经专家论证,编制本申报指南,现予以发布,同时开展项目的征集工作。

本次发布的第一批指南包括珠江科技新星专项、软科学研究专项、科普专项、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专项、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专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项、企业科技攻关难题招贤专项、对外科技合作专项8个专项,请各单位按照科技计划申报指南进行申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支持原则

(一)优先支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展低碳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起关键支撑作用的重大技术项目。

(二)优先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强化官产学研用结合,以市场应用为导向,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广项目。

(三)优先支持各单位引进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领军型创业人才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和创业活动的项目。

(四)优先支持国际科技合作中预期具有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创新平台和项目。

(五)优先支持研究开发过程中预期能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创名牌产品及取得国际、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的项目。

二、支持重点

(一)加快智慧广州建设。支持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发展智慧产业,加快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和管理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支持创建智慧城市试点示范。

(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集中力量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前瞻布局一批产业关键技术,推动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

(三)促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支持我市传统优势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优先解决传统优势产业的龙头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所面临的关键技术难题,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传统优势产业的融合渗透。

(四)实现重大民生科技创新。支持现代农业、医疗与健康、城乡建设与管理、城市交通、公共文化、城市安全与应急保障、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社区服务信息化管理创新等民生需求强、涉及面广、影响大的重点项目,优先解决群众健康、公共安全、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瓶颈问题,支撑低碳广州、智慧广州和幸福广州建设。

三、申报要求

(一)第一申报单位须在广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研发基础条件和运行机制良好,资信度高,技术力量雄厚,财务制度健全,有可靠的技术基础和经济依托。与市外单位联合申报的,广州市内单位须为第一申报单位,且成果转化地和实施地应在广州市。

(二)申报单位通过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项目申报受理系统进行网上申报。申报说明参见附件9。

(三)项目第一负责人(指申报书中列第一位的人员)原则上只能申报1项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组成员(含项目负责人)最多只能参加2项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已承担在研的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项目负责人(指合同书中列第一位的人员)原则上不得作为第一项目负责人申报新项目,也不能因为申报新的项目而退出在研的项目。

(四)项目申请者须对所有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负责,并须自行承担包括知识产权纠纷在内的一切风险。我局受理的申报材料一律不予退还。

(五)内容相同或相近的项目不得重复申报不同类别的科技计划,一经发现,取消申报资格。各项目组织单位应做好项目申报的组织协调工作,突出重点,认真筛选和推荐优秀项目,避免重复申报。

(六)项目申报除满足上述申报要求,还应根据各专项申报指南特定的要求进行申报。提交申报资料时必须准确选择所申报的专题名称与编号。

(七)本通知及附件同时在广州科技和信息化网(http:///)上发布,各单位可上网查阅和下载。

四、申报材料

(一)必须提供的申报材料(复印件有效)

1、广州市科技计划专项申报书(部分专项须按要求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

2、提供自筹资金承诺函,以及经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企业2011财务审计报告以及申报前一个月的企业会计报表;3、2012年1月1日以后(含2012年1月1日)工商登记注册成立的申报企业,只需报送企业验资报告和申报前最近一个月的企业会计报表;

4、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机构代码证;

5、单位联合申报项目的,应提供合作协议,协议中应明确各自所承担的工作责任、技术合作方式、产权归属、投入比例、收益分配等;

6、申报书列表中项目组所有成员的身份证复印件。

(二)建议提供的申报材料(复印件有效)

1、关于项目进展的证明文件:如技术报告、鉴定证书、检测报告、行业准入证、以及用户使用报告等;国家专卖专控及特殊行业产品,应附相关主管单位出具的批准证明;

2、能说明项目知识产权归属及授权使用的证明文件:如专利授权证书、专利受理通知书、软件登记证书、新药证书、临床批件、产权使用授权书、产权使用认可书、技术合同等;

3、与项目和申报单位有关的其它材料:如列入国家、省科技计划的有关批准文件、名牌产品证书、奖励证明等;

4、其它材料。

(三)项目申报除必须提交上述申报材料外,还应提交各专项申报指南指定的申报材料。

(四)项目纸质材料数量由各专项申报指南指定,每份需附上目录。装订方式为无线胶装。

五、申报时间

本次项目申报网上申报截止时间为2012年4月28日下午5时,逾期不再受理。

组织单位网上推荐的截止时间为2012年5月6日下午5时。请各有关单位按照申报指南要求,认真组织好项目申报工作。

对外科技合作专项申报及推荐截止时间以我市第二批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截止时间为准(第二批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将于近期发布,请留意相关时间要求)。

六、联系方式

以各专项申报指南中指定的联系方式为准。

七、网页地址

本通知及附件同时在广州科技和信息化网(http:///)上发布,各单位可上网查阅和下载。

附件:

1、2013年珠江科技新星专项申报指南2、2013年软科学研究专项申报指南3、2013年科普专项申报指南 4、2013年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专项资金申报指南5、2013年广州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专项申报指南6、2013年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项申报指南7、2013年企业科技攻关难题招贤专项申报指南8、2013年对外科技合作专项申报指南

9、申报说明

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

篇4:2010年东莞市(第一批)科技项目资助计划申报指南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任务,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展创新型省会城市建设,引导全市开展科学技术研究,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福州片区发展,现将2018第一批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发布,请按指南要求做好项目申报、推荐工作。

一、申报要求

(一)科技计划项目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在福州市辖区内注册、纳税关系归属本市、具有法人资格、具备科研开发能力和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及在榕高校科研院所均可申报。申报项目原则上应符合本指南所确定的支持方向。

(二)申报材料要求严谨、客观、真实。预期技术、经济指标和成果提供形式要具体、明确,可量化考核、评价,并作为今后签订任务书的主要依据。申报单位对所提供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若申报材料弄虚作假,取消参评资格。

(三)项目申报单位应建立健全财务制度与研究开发费用管理制度,设立研究开发费用明细台帐。项目申报单位应按照《福建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闽财教[2017]41号)编制科技项目经费预算。科研经费应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专款专用。市科技局实际资助经费未达到申请额度的,差额部分由项目申报单位自筹解决。

(四)企业项目负责人应为法定代表人,如法定代表人无法作为项目负责人,应书面委托企业其他负责人(总裁、总经理、技术总监等)作为项目负责人,并承诺对项目负有与法定代表人相同的权责(委托书应作为申请书附件)。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的专家可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

(五)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结束时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0周岁;由企业牵头申报的项目,项目结束时负责人年龄可以放宽到65周岁。

(六)已获得市级以上(含市级)立项扶持的项目不得申报。已承担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的企业(含企业法定代表人)、高校科研院所项目申报人若有项目到期未结题或2018年3月前仍有2项以上(含2项)项目

在研的,不得再申报新的项目。合作类项目的合作内容应与企业主营业务相一致。

(七)项目起始时间为2018年3月1日,农业、医疗卫生项目执行期不超过3年,其他项目执行期原则上不超过2年。

(八)企业申报项目采用后补助方式。

(九)企业申报的项目由申报单位纳税所在地县(市)区科技主管部门推荐,市属企事业单位直接申报。以高校科研院所为第一承担单位的市校(院所)科技合作项目由所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管理部门推荐。购买科技成果后补助项目要由各县(市)区、高新区科技主管部门填写《福州市科技成果购买补助项目实地考查核对意见表》进行推荐。

二、计划类别及重点支持领域

2018第一批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分为市校(院所)科技合作项目、农业科技项目、社会发展项目、中小企业创新资金项目、购买科技成果后补助项目五类。

(一)市校(院所)科技合作项目

1、重点支持方向

重点支持与我市签订框架合作协议的高校科研院所、在榕高校科研院所与我市企业联合开展实质性的技术开发合作,对联合开展科技成果中试进行配套资助;支持市属公办高校在其优势研究领域内,围绕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进行有重要应用前景或重大公益意义,有望取得较大突破的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科研项目。

本项目分为签约及在榕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项目和市属公办高校科研项目二类。

2、申报条件和要求

(1)签约及在榕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项目申报条件和要求 ①合作单位应是我市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益性科研事业单位。

②除公益性科研事业单位和按规定享受免税政策的企业外,合作企业2017年实际缴纳税收(不含其他代缴费用)不低于30万元。

③合同签定的合作经费须达60万元以上,最终成果明确由本市合作

单位承接、转化。

④高校院所科研管理部门对推荐的项目应到合作企业现场进行调研核实,重点审核是否真实开展产学合作,项目研究成果是否能够落地转化。

⑤申报材料包括《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书》、税务机关出具的2017年企业纳税证明或企业享受免税政策的相关证明材料、合作协议、现场调研核实意见表等。

⑥项目申请经费不超过30万元。

(2)市属公办高校科研项目申报条件和要求 ①市属公办高校。

②申报科研内容应是学校优势重点领域内尚未开展的科研内容。③申报材料包括《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书》。④项目申请经费不超过10万元。

3、责任处室

科技成果与技术市场处

(二)农业科技项目

1、重点支持方向

重点支持先进成熟适用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示范,支持科技特派员创办、领办经济实体,或与经济实体开展实质性技术合作的项目,以及培育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的项目。发展蔬果、食用菌等设施农业,加快水产品加工、农产品保鲜、冷链物流等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支持畜禽、水产优良新品种规模化繁育技术及其配套的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和质量控制技术。加强种业育种和繁育创新能力,推动农业信息化、智能化控制和精准化服务的全产业链改造升级。

本项目分为星火计划项目、农业科研项目和定西市科技合作交流专项三类。

2、申报条件和要求

(1)星火计划项目申报条件和要求

①高新技术企业、市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以上农业加工型企业、台资农业企业、现代农业创新基地依托企业。

②申报材料包括《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书》、高新技术企业、市

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以上农业加工型企业和台资农业企业证明材料以及合作协议等。

③项目申请经费不超过15万元。(2)农业科研项目申报条件和要求

①市属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②申报材料包括《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书》。③项目申请经费不超过15万元。

(3)定西市科技合作交流专项申报条件和要求

①高新技术企业、市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以上农业加工型企业、台资农业企业,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

②申请单位必须结合定西科技发展需求,为定西市开展科技服务或与定西市企事业单位开展实质性的合作。

③申报材料包括《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书》,与定西市企事业单位有合作协议的应提供合作协议。

④项目申请经费不超过15万元。

3、责任处室 农业科技处

(三)社会发展项目

1、重点支持方向

支持我市疾病防治、特色专科建设和重大疾病、常见病与疑难病的诊疗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支持国际及台港澳科技合作,支持“一带一路”科技合作,促进国(境)外关键技术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创新研发与产业化;支持开展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节能和绿色环保建筑、近岸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新型城镇化建设、药物及医疗器械、科技文化融合、军民融合、食品安全、社会安全、消防安全、防灾减灾、保密等新技术研发;围绕我市中心工作,对社会、科技发展重大战略问题开展研究。

本项目依据上述内容分为医疗卫生项目、对外合作项目、社会发展综合项目和软科学项目四类。

2、申报条件和要求

(1)医疗卫生项目申报条件和要求

①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申报机构到期项目结题率低于80%的不得申报。②申报材料包括《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书》。③项目申请经费5-10万元。(2)对外合作项目申报条件和要求

①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以上企业,须具备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或市级行业技术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资质。

②申报材料包括《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书》、合作协议书等相关证明材料。

③项目申请经费不超过30万元。⑶社会发展综合项目申报条件和要求

①市属高校、政府相关部门及其下属公益性单位、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以上企业、残疾人创办的科技企业。

②申报材料包括《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书》 ③项目申请经费不超过15万元。

⑷软科学项目采取定向征集方式。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社会、科技发展重大战略问题拟定研究课题,确定研究内容和承担单位,一般从市属公益性研究机构和市属高校中征集产生,申请经费资助额度不超过15万元;

3、责任处室

社会发展与科技合作处

(四)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

1、重点支持方向

重点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技术、工艺、产品性能或服务模式上有较大的创新或有实质性的改进,并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项目,培育和发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

入选本计划的项目与省创新资金推荐申报项目挂钩,按推荐名额择优直接推荐为省创新资金申报项目(原则上不再征集省创新资金申报项目)。

2、申报条件和要求

(1)符合市科技局、市财政局《福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管理规定》(榕科〔2012〕99号)要求,重点支持2017年收入1.5亿元以下、实际缴纳税收不低于10万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备案的省科技型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

(2)申报材料包括《福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申请书》及附件。

(3)项目申请经费不超过15万元。

3、责任处室

高新技术与工业科技处

(五)购买科技成果后补助项目

1、重点支持方向

重点资助2017年企业购买科技成果在福州市落地与转化的项目(技术交易总额为20万元(含)以上、50万元(含)以下),不限项目推荐数。申报购买科技成果后补助项目的单位可以同时申报其他类型项目。

2、申报条件和要求

(1)申报企业应是我市注册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除政策规定免税企业外,申报企业2017纳税总额应不少于10万元。

(2)申报企业与成果转让方或委托合作方不得是隶属企业或关联企业,也不得存在关联交易。

(3)申请科技成果购买补助项目应是经省级科技主管部门在福州市授权的技术合同认定机构认定并登记的项目。申报时应附上交易合同和实际支付的技术转让、技术开发费用凭证。

(4)申请补助额度不超过企业对该项目支付的技术交易额的10%,每个企业当年最高补助额度不超过10万元(含)。

(5)申报材料包括《福州市科技成果购买补助项目申请书》、《福州市科技成果购买补助项目实地考查核对意见表》、技术产权和成果交易材料、实际支付的技术交易费用凭证及交易见证证明、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企业纳税证明、与成果转让方或委托合作方不属于隶属或关联企业及不存在关联交易的承诺书。

3、责任处室

科技成果与技术市场处

三、申报注意事项

(一)采取网上申报和纸质申报方式,可登陆福州市科技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网址:https://218.66.59.52)或福州市科技局网站(网址:http:///zgfzzt/skjj/kjzl)。首次登录须先注册,注册流程详见系统首页“相关下载”中《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操作手册》,并认真阅读通知通告栏中相关帮助信息。

(二)申报单位注册成功、登陆系统后,须先填写准确、完整的企业信息库数据,提交审核并通过后再申报计划项目。登录名和密码应妥善保存,以便随时进入系统察看项目申报受理情况。

(三)在线申报项目前,未在系统进行专家注册的项目组成员须在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中进行专家(成员)注册。

(四)申报单位按照本指南要求在线填报《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书》、《福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申请书》、《福州市科技成果购买补助项目申请书》,并上传各计划类别规定的附件。其他资料不上传,可与纸质申报材料同时报送。

(五)县(市)区、高校科技主管部门对申请单位上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并通过福州市科技计划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上推荐。

(六)申报单位在线打印审核通过的《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书》、《福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申请书》、《福州市科技成果购买补助项目申请书》纸件一式2份(并提供电子件1份)及相关证明材料原件报送市行政服务中心(地址:福州市温泉公园路69号市行政服务中心一层社会事务类窗口)。

(七)项目网络申报起止日期为2018年1月8日至2018年3月13日;县(市)区、高校科技主管部门推荐起止日期为2018年3月14日至3月23日;情报所审核时间为2018年3月24日至4月11日,纸质申报材料报送日期为4月12日至4月20日。

(八)申报单位在线打印经审核通过的《2018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之后,在《申请书》封面、项目申请单位

审查意见与承诺意见、合作单位意见、项目主管单位意见、项目成员列表及每一份附件材料均盖相应公章,无推荐单位的加盖申报单位公章,申报材料需加盖申报单位骑缝章,项目成员列表需所有成员签字,申报材料一式俩份,建议胶装。

(九)责任处室应定期对申报情况进行跟踪指导。

(十)联系咨询方式:

1、材料报送联系人:

庄华城 联系电话:87833032 曾广森 联系电话:87833032

2、在线审核联系人:

张 艳 联系电话:83961216 林秉钦 联系电话:83960826

3、业务咨询联系人:

高新处:曹文海 87114147 谢 辉 83332504 农业处:赵 龙 88030890 林伟群 83332970 成果处:郑荣火 83322832 李海峰 83353734 社发处:丁可锋 88030890 王庆金 83332971

篇5:2010年东莞市(第一批)科技项目资助计划申报指南

(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

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专项旨在支持孵化器建设,支持孵化器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完善创业孵化功能环境,鼓励创新创业,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

一、申报类别

(一)孵化器公共平台建设项目。

(二)孵化器建设投资补助。

(三)孵化器创业种子资金投资风险补偿。

(四)孵化企业上市奖励。

(五)市级孵化器建设补助。

二、各专题支持方式及申报要求

(一)专题一:孵化器公共平台建设项目。

本专题采用前期资助支持方式。用于支持孵化器开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在孵企业提供政务、法律、财务、信息、企业管理、人力资源、投融资、市场推广、加速成长、专业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提升孵化器自身的孵化服务能力。要求申请支持建设的平台符合我市重点发展产业方向和在孵企业的服务需要,平台的功能定位合理,建成后能实现开放共享。专项按照平台建设新增投资的30%最高300万给予资助。每个申报单位限报1项。已承担往年孵化器专项平台建设项目尚未验收结题的单位不得申报。项目实施期限一般2-3年。

申报单位要求:

1.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的法人单位,需为孵化器运营管理机构。鼓励孵化器运营管理机构牵头联合申报。

2.在本市国税、地税部门登记纳税,近2年来在税务管理、财政管理等方面无不良记录。

3.满足以下条件之一:一是纳入广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登记管理范围的孵化器;二是获批列入广州国际科技孵化基地(试点)培育建设名单的国际科技孵化基地;三是已获批开展前孵化器建设试点的单位;四是经认定的广州市青年就业创业基地。

申报材料要求:

1.广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专项申报书(项目资助类)。

2.申报单位法人营业执照(副本)、组织代码证及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3.申报单位2013财务审计报告。

4.孵化器登记(或认定)证明材料或广州国际科技孵化基地(试点)培育建设单位证明或前孵化器建设试点单位证明或广州市青年就业创业基地证明。5.平台建设方案。方案内容应包含但不局限于:申报单位及前期孵化工作介绍;项目组主要人员介绍;平台建设内容;平台运行管理方案;平台建设资金预算;平台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平台建设风险评价及控制等。

6.其他证明材料。

(二)专题二:孵化器建设投资补助。

本专题采用事后补助支持方式。用于支持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各种投资主体单独或联合投资建设孵化器。申报补助的项目须是孵化器的基础设施以及公共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项目,且已通过竣工验收并达到设计要求。按照新增建设投资总额的5%,最高不超过300万元补助投资建设孵化器的运营管理机构。

申报单位要求:

1.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的法人单位,需为孵化器运营管理机构。

2.已纳入广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登记管理范围。3.建设项目已获得本专项资金补助的不得重复申报。申报材料要求:

1.广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专项申报书(补助奖励类)。孵化器新增建设资金如涉及几个投入主体,请分别列明投资主体单位名称、投资金额、建设内容并提供相关佐证材料,同时提供建设投资补助资金的分配协议。2.申报单位法人营业执照(副本)、组织代码证及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3.孵化器登记(或认定)证明材料。4.申报单位2013财务审计报告。

5.新增建设投资项目财务审计报告(应包含新增建设投资项目决算情况表等),投资以实际发生为准,可从2008年实际发生开始)。

6.孵化器新增投资建设项目合同。

7.孵化器建设立项及新增投资证明文件。

8.孵化器新增投资建设项目相关财务账簿。

9.孵化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证明材料。

10.孵化器建设支付财务证明材料。11.其他证明材料。

(三)专题三:孵化器创业种子资金投资风险补偿。本专题采用事后补助支持方式。鼓励孵化器单独或联合与各类社会投融资机构合作,设立创业种子资金,重点为在孵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按照对我市在孵企业的实际投资额5%给予风险补偿,对每家创业种子资金公司的风险补偿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申报单位要求:

1.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的法人单位,需为孵化器管理机构或者金融投资机构。2.孵化器已纳入广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登记管理范围。3.申报单位已经单独或联合设立创业种子资金,并对我市在孵企业完成实际投资。

申报材料要求:

1.广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专项申报书(补助奖励类)。

2.申报单位法人营业执照(副本)、组织代码证及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3.孵化器登记(或认定)证明材料。

4.申报单位2013财务审计报告。

5.2013创业种子资金情况介绍及实际投资情况。

6.投资合同。

7.被投资的在孵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或企业公司章程及股东名册。

8.投资资金实际发生证明。

9.其他证明材料。

(四)专题四:孵化企业上市奖励。

本专题采用事后补助支持方式。用于鼓励孵化器为在孵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孵化服务,提高孵化绩效,推动在孵企业成长毕业,跟踪并为毕业企业提供后续服务,帮助科技企业发展壮大和在资本市场上市。对扶持孵化企业成功上市有积极贡献的孵化器,给予50万(每上市1家)奖励。

申报单位要求:

1.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的法人单位,需为孵化器管理机构。

2.所孵化企业毕业后5年内完成在境内外主要证券市场上市,上市方式为首次公开发行,不包括借壳上市。

3.上市企业总部注册地在广州市,且在孵化器内实际经营年限不少于2年。

4.孵化器已为企业上市提供辅导、融资、改制等多方面服务。

申报材料要求:

1.广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专项申报书(补助奖励类)。

2.申报单位法人营业执照(副本)、组织代码证及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3.孵化器登记(或认定)证明。

4.申报单位2013财务审计报告。

5.上市企业证明材料:法人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组织代码证及法人代表身份证、企业上市批准文件复印件等。

6.上市企业孵化证明材料。

7.其他证明材料。

(五)专题五:市级孵化器建设补助。本专题采用事后补助支持方式,专项用于对新通过市级认定孵化器的工作补助。市级孵化器建设补助以认定机构发布的认定文件为下达依据,不需另行申报。有关孵化器的认定及申报组织,请参见认定机构发布的认定条件及申报通知。

三、总体要求

(一)申报单位对各个专题只能申报1项。对于专题二到专题四的申报,申报单位应对符合条件的事项进行归纳和汇总,一次性申报。

(二)所有申报均需进行网上申报和书面材料报送。书面申报材料(一式七份)由各区科技主管部门审核、签章、汇总后统一报送至书面材料受理窗口。

四、联系方式

上一篇:法院回顾去年工作下一篇:读《弟子规》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