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历史课程标准

2024-07-28

新人教版历史课程标准(精选9篇)

篇1:新人教版历史课程标准

辛亥革命

一、选择题

1.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把人类优秀的政治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

A.“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B.《天朝田亩制度》

C.三民主义 D.邓小平理论 2.“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者平等以有参政权。……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材料出自哪一政党的誓词

A.中国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国国民党 D.中国共产党

3.(2010·全国百校大联考)孙中山在一次演说中说:“试想明太祖驱除蒙古,恢复中国,民族革命已经做成,他的政治,却不过依然同汉、唐、宋相近。故此三百年后,复被外人侵入,这由政体不好的缘故……”据此他认为

A.应该致力于民族革命,赶走帝国主义

B.应该进行政治革命,实现民权

C.必须立即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民生

D.必须迅速掀起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浪潮

4.(2010·上海模拟)有人说20世

专心

爱心纪初中国的革命,主要是按照卢梭主义来搞的一场政治大革命。这场革命的主要成果是()

A.推翻清朝专制统治B.推翻袁世凯独裁统治

C.国民革命取得胜利D.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

5.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哪些语汇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元旦中国各报刊上()

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新政”

B.临时政府、孙中山、共和、三权分

C.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

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改造、抗日

6.(2010·孝感模拟)近代以来,中

国人民为了实现民主政治,不断地同封

建君主专制作斗争。最早以国家根本大

法的形式来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确立民

权的是 A.《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

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7.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

行总统制,《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

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

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用心

A.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 B.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C.中国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 D.专制独裁的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冲击

8.中国近代史上,上海许多商家曾把招牌中的“满”字改成了“新”字,如“满汉首饰”、“满汉茶食”等改成了“新汉首饰”、“新汉茶食”,这主要是缘于()A.维新变法的兴起 B.辛亥革命的进行

C.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D.五四运动的爆发

9.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巨大的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D.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10.(2010·苏州模拟)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该春联反映的历史问题是()A.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

B.清末“新政”注意改善民生,农民很怀念

C.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封建思想依

专心

爱心然存在

D.清朝皇室自愿交出全部财产分给农民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后,孙中山写了《民权初步》:

材料1:集会者,实为民权发达之第一步,然中国人受集会之厉禁,数百年于兹,合群之天性殆失,是以集会之原则、集会之条理、集会之习惯、集会之经验,皆阙然无有。以一盘散沙之民众,忽而登彼于民国主人之位,宜乎其手足无措,不知所从,所谓集会则乌合而已。

材料2:会长为全体之公仆,非为一部分或一人而服务,是故彼虽为一会之长,而非一会之主人翁也。彼以事体之秩序,而纠率会众,使一切皆循公正平等而行。彼维持秩序及额数,如遇秩序紊乱之时,当立呼“秩序!”

材料3:会员之义务,在能以竭助会长维持秩序。而维持之道,则当从自己始。如在会场,须戒出声,戒旁语,戒走动,并戒一切之能扰乱会场而阻人言听者。

材料4:大多数者,即过半数也;较多数者,即半数以下之最多数也。……一切社会之职员选举,最少须有一票过半乃能当选,庶几合人多数之常例。

材料5:非待所有会员轮流讲毕之后,一人不能讲二回。一人所讲,不能

用心

过五分钟之久。……如有言过其时者,主座当起立敲案或摇铃,且曰:“言者之时间已过”,以止之。

(1)据材料1和所学知识理解孙中山为何认为国民学会开会是实施民权的第一步?(2)根据材料2至材料5,孙中山认为开会应该在哪些方面遵循规则?(3)根据上述材料,孙中山是怎样理解民主的内涵的?

答案:(1)中国人长期受专制制度的压抑,丧失了合群的天性;中国人不会通过开会行使权利(2)会长的职责;会员的义务;表决规则;发言规则。(3)遵循规则;少数服从多数;尊重他人的言论自由。(符合题意即可)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来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材料2:江泽民在“十五大”的报告指出: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材料3:“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

专心

爱心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材料4:胡绳在《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中指出: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1)根据材料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卓绝斗争的事例。(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材料2说“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3)依据材料3分析说明,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4)材料4与材料2的评价是否矛盾?你是如何理解材料4对中华民国成立的评价?

答案:(1)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民主革命思想——三民主义;发动武装起义——武昌起义;建立革命政权——中华民国。(2)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3)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思想,成为五四运动产生

用心

的思想基础;辛亥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无产阶级力量壮大,为五四运动提供阶级基础。(4)不矛盾。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专心

爱心用心4

篇2:新人教版历史课程标准

1.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3.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使用打击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是早期人类原始社会。

4.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从此,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5.约公元前16黄河下游的商部落国君——汤战胜桀,建立商朝。

6.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再无力抵御强秦的进攻。

7.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使用牛耕去向都始于春秋时期;

8.战国时期,秦国蜀太守李冰在岷江修筑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的“天府之国”。

9.甲骨文是指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我国现在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

10.166年,大秦派使臣安敦访问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的第一次直接交往。

11.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是我国甘肃天水出土的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比欧洲早一千二百年。

12.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13.顾恺之是东晋时著名的画家,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14.南朝的思想家范缜撰写的《神灭论》系统地阐述了无神论思想,揭露了统治阶级利用佛教欺骗人民的事实。

15.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北朝开凿的最著名的两大石窟。

学好历史的方法

一、端正态度,相信自己

有的学生认为历史学不学没所以然,在学习中自然就会大打折扣,不会尽力去学习。所以,我觉得应该先真正弄清学习历史的必要性。“学史使人明智”,历史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人,如何处事,学习历史可以使人变得聪明。学习历史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在与人谈话时若能博古通今,一定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历史还是一部好的爱国主义教材,它教育我们要爱国,要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良传统。明白了学习历史的必要性,端正了态度,才会自觉主动去学好它。有的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也是历史学不好的原因之一。其实,历史很容易学好,每一个学生应该增强自信心,相信自己完全能学好它。

二、理清线索,把握整体结构

学习历史,要理清线索,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比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我们可以主要朝代为线索去学习。每本书的目录就是知识的框架,我们要学会看目录,通过它掌握知识整体结构。纵观历年中考试卷,考的都是主干知识,如果我们理清了线索,掌握了知识的整体结构,考试时也就能得心应手了。

三、注意前后联系,学会归纳整理

历史是从古到今发展演变而来的,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例如,在学习中国历史“香港回归”时,我们应联系前面所学知识,回顾香港是如何被英国占领的相关知识。在学习世界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我们应联想到中国历史“五四运动”的发生。

经常注意前后联系,我们就能弄清楚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便于理解掌握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要学会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进一步使知识系统化。例如,我们可以就“港澳、台湾问题”、“三次科技革命”等专题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这样也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四、及时复习巩固,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不管哪个学科,要想学懂弄通,取得好的成绩,都必须及时复习巩固,历史的学习也不例外。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按质按量完成学习任务。有的学生懒散拖沓,所学的知识不及时掌握,作业也不按时完成,学习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和责任心,这样怎么能把学习搞好呢?

五、学会解题,在训练中不断提高解题能力

要想学好历史,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还必须掌握解题的方法,在练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历史灿烂的青铜文明知识点

(一)

原始社会到末期, 我国已有青铜器,夏朝种类渐增多, 商朝青铜灿烂期,

“司母戊鼎”造型巨, “四羊方尊”精工艺,____“三星堆”, “青铜立人”有新意。

(二)

奴隶生活多悲惨, 非人待遇好辛酸,戴着枷锁搞生产, 没有自由和饱暖,

篇3:新人教版历史课程标准

一、观察历史问题应透过现象看本质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 各种历史现象表现得纷繁复杂, 曲折离奇, 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分析,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透过事物的现象, 揭露它的本质。怎样才能在教学中通过若干表象, 去粗取精, 分析总结, 得出历史的本质东西呢?古今中外的诸多历史现象虽曲折复杂, 但它总是有规律可循的, 总是有内在的、本质的东西存在。如古代世界史上, 阿拉伯人从原始游牧民族直接通过建立国家过渡到封建社会, 而日耳曼人是在摧垮了西罗马帝国后在其废墟上直接建立了封建国家, 它们都未经历过奴隶社会阶段。表面看来, 这是超越了历史的发展或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 实际上, 阿拉伯人也好, 日耳曼人也好, 在他们建立国家之前其原始社会就已经开始解体, 同时在征服比他们先进得多的民族时又善于吸取、消化他人的先进东西, 进而才直接跨越了奴隶社会, 建立了封建国家。也就是说, 被征服先进民族实际上已为他们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搭起了一座桥梁。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 为什么历次的“农民革命总是陷于失败, 总是在革命中和革命后被地主和贵族利用了, 当做他们改朝换代的工具”?其本质就在于农民不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 因此也就不可能提出彻底的反封建革命纲领, 其结果也必然失败。近代亚洲各国, 尽管具体情况各异, 但民族资产阶级改革或革命最后几乎都是失败, 其本质原因也在于在这些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里,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他们不可能彻底地进行反侵略反封建斗争。

二、处理教材应注意内容决定形式

事物的内容决定事物的形式, 内容通过形式来表现。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本身的特殊性来确定。所以, 作为一名教师, 首先必须在钻研教材上下工夫, 教材领悟准确了, 才能产生优化的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也才能得以优化。

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首先应吃透大纲和教材, 然后根据每一课或每一部分的具体内容和特点进行匠心独运的设计。如教学某一章节的历史, 我们首先应明确这一课的教学目标, 以及重点和难点, 然后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明确哪些内容应精讲, 哪些该深入展开, 哪些又该让学生练, 哪些内容采用讲授法、谈话法, 哪些内容又采用图表法、纲要法或者演示法 (使用投影仪、录音、录像等电教手段) , 哪些内容可以又采用参观 (参观各种历史文物古迹和革命事迹展览) 等。总之, 只有通过教师的刻苦钻研吃透了教材, 才能真正做到教学方法和手段得心应手, 左右逢源, 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三、剖析史实应注意偶然之中存在必然

在事物的联系和发展进程中,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同时存在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 必然性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人类历史发展必然从低级走向高级, 从原始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但在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中, 在不同时期, 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地区又表现出各自的特殊性和偶然性。

在研究历史运动的必然性与偶然性问题时, 我们应通过具体史实分析, 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 符合偶然中包含必然, 必然又通过偶然起作用这样一个辩证原理。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揭示历史发展的特点和本质。

四、优化教法应采众法之长

俗话说: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具体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 而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对此, 我们一方面要学习各种方法, 了解各种方法, 掌握这些方法, 做到“胸中有法”;另一方面, 我们要根据施教的不同内容, 灵活采用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中, 如何才能优化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的技艺呢?首先, 应该善于学习, 通过各种渠道。博采众“法”, 广泛吸收, 注意储存各种教学方法的信息, 仔细研究其中的异同, 这样才能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做到信手拈来, 亦即“教学有法”。其次, “教无定法”, 教学方法不能一成不变, 要因人、因课、因境而异。所谓“因人而异”, 即要因教师、学生的实际而异。

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 要注意扬己之长, 避己之短。另外, 在选择和运用具体教法时, 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及生理差异。对低年级学生可多用一些直观教学法或情境教学法, 以激起其学习历史的兴趣;对高年级学生却要多启发思考, 增加思维深度, 教会他们学习历史的方法。所谓“因课而异”即因历史教学内容而异。根据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自然也就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如在讲授新知识时, 可主要采用讲述、讲解、讲读、讲演法等;在导入新课和巩固新课、课后练习中则可用谈话法, 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提问, 对课文中理解和运用部分等重点内容进行精心讲解、分析, 而对非重要内容和一般性史实介绍则用讲述法。

五、指导学法应明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篇4:新人教版历史课程标准

一是其内容与必修的内容重复过多。在新人教版选修一(以下简称选修一)的教材中,总共安排了九大改革,其中中国四个,外国五个。但是在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的第五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中对梭伦改革的历史背景、内容和影响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而“欧洲的宗教改革”则在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的第六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中也作了比较系统的讲述。九大改革中的两大改革在必修教材都有详细的论述,再加上“戊戌变法”在历史必修三的第十四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中也有讲解。这对教师来说很难把握,详细讲解等于浪费时间,因为其内容的主体部分在必修教材基本上已经讲解到位,不讲又怕影响学生,在这一点上师生都觉得难以取舍。

二是所选部分改革不具有代表性。中外历史上有影响的改革很多,教材所选择的改革应该要具有代表性。教师只有通过对有典型代表性改革事件的讲述,才能从中找到改革规律,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但在选修一的第六单元中却介绍了

埃及的穆

罕默德·阿里改革。这是一场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巩固封建统治的封建性质改革,与中国的洋务运动有着很多的类似之处。这场改革除了在地域上代表非洲之外,其他没有什么明显的代表性。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是近代化,但它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且改革后期由于统治者的对外扩张没有使埃及摆脱内忧外患的困境,埃及最终成为西方的势力范围。相比之下,日本的“大化革新”和俄国的彼得一世改革更具有代表性,特别是日本的“大化革新”,基本上是在唐文化的影响下策动的,开启了日本的封建化进程,充分体现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儒家文化的世界影响,这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是对同一类型的改革重复过多。正如刚才所述,由于历史上的改革林林总总,所选择的改革应该在某一方面具有代表性,我们发现在选修一第七、第八单元分别对18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改革中的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进行详细论述,不是说这两个改革不重要,只是说它们具有很多相同点:都是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等等。在有限的篇幅中简述两个同一类型的改革有点不科学,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假如只学到一个改革,也会联系到同时期同类型的其他改革和革命。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开展课外探究性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选修一在这里介绍一下叶卡捷琳娜二世改革或者腓特烈二世改革效果可能更佳。因为叶卡捷琳娜二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强化了国家政权,将农奴制推上了发展顶峰,在她在位期间,俄罗斯领土得到了极大的扩张。腓特烈二世改革加强了普鲁士的实力,确立了普鲁士的欧洲大国地位,为德国统一奠定了基础,腓特烈二世是欧洲开明君主的典型代表。

四是改革内容涉及领域不够全面。历史上的改革非常多,不同类型的改革不胜枚举。但我们发现选修一过于侧重政治改革,思想文化领域的改革只是谈及欧洲宗教改革,而对于经济制度的改革则没有明显的反映。当前,绝大多数改革涉及的层面肯定包含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方面,但在教材中我们也许需要向学生重点呈现一些经济制度的改革,例如税赋制度方面的“初税亩”、“两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等改革就是很好的改革范例。经济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推动政治、思想文化变革的根本原因,介绍经济改革不仅有利于把握教材内容,还有利于为今天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借鉴。此外,重视经济改革,其实就是等于触动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这个时代主题。

五是内容过于繁琐,不利于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线教师普遍认为除教材呈现的内容外,我们没什么内容可重点讲述和分析的,因为教材已经把该呈现的都呈现了,根本没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就像语文教师在归纳段落大意,况且教材在内容上条理已经很清晰,基本上是每单元的第一节课讲改革背景,第二节课讲改革内容,第三节课讲改革的结果和影响。由于教材内容繁琐,教师在教学中又没有很多可以展开的余地,学生就没有必要进行其他的探究性学习,只停留在对知识点的了解和理解上,而考试对于教材而言又基本上偏离教材,很少考教材具体的知识点,这就使得教材像一块“鸡肋”。要求学生认真重视教材可能“费力不讨好”,不重视教材又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师生对教材都不好处理。教材的编排体例,应该切实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详略得当、通俗易懂、重点突出、简洁生动,否则,容易冲淡教学主题,背离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当然高中历史教师也可自行对教科书进行重新处理,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就是必须把握好每个改革的核心和实质,阐述清楚教科书要表达的观点和理念,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

六是高考考试内容侧重中国史。湖南省从2010年开始进行新课改后的高考,迄今为止已经经历了整整四年,在这四年的高考题中我们发现,改革考试全部都是中国史的有关内容:2010年考的是“宋代改革榷盐法”,2011年考了“盟旗制度”,2012年考了“王莽改革”,2013年考了“清末新政和戊戌变法”。由于教材中的中国史改革只有四个,所以学生在学习和复习中往往会忽视世界史,因为很多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即“你不考我就不看”。因此,高考改革应与新课程改革同步进行,充分发挥高考的学科导向作用,重视世界史有关改革内容的考查。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社会大环境下,中国史与世界史并重,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和爱国主义,也有利于引导学生放眼世界,培养其开阔的国际视野。

总之,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园地,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我们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发现选修一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希望我们的教材编写者在教材的编写和内容安排上尽量科学化,使教材成为学生好学、教师好用的真正的“核心教学材料”。

篇5:新人教版历史课程标准

七年级历史

(总分:100分 时量: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将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相对应的题号下的答题栏内。每小题3分,共45分)

1.北京人是远古人类的典型代表,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们生活的年代距今

A.约三四百万年

B.约一百七十万年 C.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D.约七千年 2.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3.‚女娲抟土造人‛的故事属于

A.神话传说

B.历史事实

C.考古发现

D.科学幻想 4.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A.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

B.海外华人散居世界各地

C.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

D.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5.在原始社会的大部分时间里,整个社会呈现出‚天下为公‛(天下是人们共有的)局面最根本的原因是

A.人们依据血缘关系住在一起 B.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C.人们之间互相谦让

D.没有战争,和睦相处

6.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材料中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A.伯益建立夏朝

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夏朝建立标志我国封建社会开始 D.启是夏朝 8.历史课堂上为了方便记忆,小明画了下面这张示意图,此示意图反映的内容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等级制

D.世袭制

9.在中国历史上‚青铜文化‛成为了中国奴隶社会文明的代称,该文明时期是指

A.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

B.夏、商、西周时期 C.商、西周、东周时期

D.西周、春秋战国时期 10.下列考古发现的生产工具,代表我国原始居民生产力最高水平的是

A.打制石器

B.骨耜

C.钻孔石斧

D.铁犁铧

11.春秋时期,诸侯争雄。其中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势力,成为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答题卷上相应题号答题位置上填“T”,错误的填“F”。每小题2分,共10分)

16.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猿和人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会使用工具。17.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18.河姆渡人和半坡人都是我国农耕生活的典型,其中半坡居民主要种植粟。19.公元前1046年,周文王率大军在涿鹿大败商纣王的军队,进而灭亡商朝。

20.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海南岛,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答案均须填写在相对应的题号位置上。材料三: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商鞅。……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他虽然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请回答:

(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2分)孝公是哪国国君?(2分)

(2)材料二中,商鞅代表了哪个阶级?(1分)他舌战的对象代表的又是哪个阶级?(1分)(3)结合所学,你认为商鞅变法中哪条内容损害了这些‚守旧群臣‛的利益?(2分)(4)材料三中的哪句话说明这次变法取得了成功?(2分)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次变法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至少答出2点)(3分)(5)通过学习商鞅变法,你认为商鞅变法对我们国家现在的发展有什么启示?(2分)

四、探究题(15分)

篇6:九年级上册新人教版历史知识点

②秦朝: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驰道和邮驿。

③两汉时期,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帝、景帝减轻田租,三十税一,甚至十多年不收田租,鼓励农耕。刘秀九次下达释放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减轻赋税,把田租从十税一恢复到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

④三国时期曹操实行屯田,重视保护农桑,魏建国后,统治者继续重视农业和兴修水利,蜀汉诸葛亮实施轻摇薄赋、奖励农耕的政策。

⑤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保证农民得到一定的土地。

⑥唐初政府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

⑦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政府积极推广占城稻,促进南北农作物交流。

⑧元朝设置大司农司,颁布《农桑辑要》,指导农业生产。

⑨明朝明太祖采取鼓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推广植棉等措施。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⑩清初政府鼓励农耕,康熙实行“更名田”,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

历代封建王朝还大力推广推行奖励垦荒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但过度的开发对生态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封建国家还编纂农书,推动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

篇7:新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知识点

一、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中国成立后):

(1)民族概况:我国有56各民族,各民族形成大杂居、小聚居局面。

(2)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政治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定义):建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地区和自治机关(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村等),行使自治权,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4)作用: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民族团结、民族平等;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和全国经济的发展。

2.“一国两制”(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1)提出者

(2)内容(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3)成功运用:(香港、澳门回归)

①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在北京签署。7月1日收回香港,设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

②1987年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2月20日收回澳门,设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何厚铧。

(4)港澳回归意义:是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洗雪了民族耻辱;振奋了民族精神;港澳历史发展进入新阶段。

(5)港澳回归原因:“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运用;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根本原因);港澳人民期盼回归。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对台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两岸共识:“九二共识”---海峡两岸承认一个中国原则。

(3)交往机构: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4)趋势:海峡两岸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1.国防建设----人民海军、人民空军、导弹部队

(1)海军、空军:1949年4月:海军成立;1949年11月:空军成立。

(2)导弹部队:1966年。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我国导弹部队又称第二炮兵。

(3)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组建和发展(意义):标志着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我国军队几十年经历表明,科技强军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正确道路。

2.新中国外交成就:

(1)20世纪50年代(2个):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953年在同印度谈判中提出;1954年倡导国:中国、印度、缅甸;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作用: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②出席亚非会议(万隆会议):

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会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 方针(同,都曾经是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命运国家、面临着维护世界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共同问题;异:意识形态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推动会议圆满成功。

(2)20世纪70年代(3个):

①重返联合国: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开始走向世界舞台;

②中美建交: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被西方新闻界称作“改变世界的一周” ,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从而打开了对外交往的突破口。。(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1979年元旦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

③中日建交: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3)当今,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融入国际大家庭:

①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1989年成立)。

②中国在上海成功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③20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1995年成立)。

u 上述外交成就取得的原因:

①新中国正确的外交方针指导和改革开放的国策;

②综合国力的增强(根本原因)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三、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

1.新中国科技成就:

(1)两弹一星:①原子弹(1964年10月)、氢弹(1967年6月);②导弹③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1970年4月)。

u “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

(2)10月,“神舟5号”载人飞船升空并顺利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1973年,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培育出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贡献),被称为“东方魔稻”(意义)能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而且惠及世界。

(3)1986年3月为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实施《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即“863计划”(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七个前沿领域)。

(4)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我国网民人数以突破6亿。

2.新中国教育成就(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作为我国发展教育的奠基工程;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明确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3)在贫困地区实施“希望工程”

3.新中国文艺体育成就:

(1)1990年,首次成功举办亚运会。

(2),成功举办奥运会。

4.文学艺术

(1)五六十年代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红旗谱》《创业史》《红岩》

(2)改革开放以来:茅盾文学奖、五个一工程。

4、社会生活的变化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衣、食、住、行、用大变化:衣----穿得潇洒;食---吃的有营养;住---住的舒适;行(交通)----行的方便;用---用的称心。

(2)制度健全

①劳动就业方针(就业制度的变化):“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

篇8:新人教版历史课程标准

在十年课程改革实践探索的基础上,2011年版《历史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方面,呈现出了以下特点:

(1)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由此可见,课程标准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2011年版历史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评价须以本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只有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在评价学生学习时我们才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知识掌握所要达到的层次和能力要求。

(2)关注学生的发展变化。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价值所在,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本质追求。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不存在智力水平差异的问题,只存在智力类型和学习类型差异的问题。因此,教学评价就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考虑每位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发展需要。2011年版《历史课程标准》“评价建议”(以无论是从评价内容还是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反馈都提倡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这也为我们进行评价提供了更好的指引,需要我们在评价过程中正视每位学生的基础,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看待学生,加强课堂教学评价的诊断、导向、激励等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3)提倡评价目标、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评价建议”处处体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如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指出“对学生历史学习的评价,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部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提倡“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相结合”;评价方法的多元化,指出可以采取历史习作、历史调查、历史制作、纸笔测验、教师观察、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等。多元化体现出了对学生的关爱,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从不同的角度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励他们学习的兴趣,使评价成为推动学生积极进取的动力。

二、实施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

认识到2011年版《历史课程标准》“评价建议”的这些特点后,我对在教学中进行教学评价的实施有所思考。

(1)评价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每一位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学生之间存在着能力和性格的差异,课堂上有些学生由于本身理解能力的原因对所学知识不能及时理解,或是由于自身性格原因对一些基础知识不愿回答,但并不能说明他就学不好历史,有可能他的历史考试成绩还不错。相反有些学生课上表现非常活跃,但一考试却不如人意,在历史教学评价时就应该把这些差异充分考虑进去。我们在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表现,更要重视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

关注学生的差异就要求我们在评价时更多关注学生的平时表现。注意观察学生参与课堂的表现,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对历史的感知、理解的状态,观察学生是否有进步等。学生平时课上参与、提问、交流的情况应在学期历史学习总评成绩中占一定比例,这样才能调动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促进学生发展。

(2)树立开放的评价意识。这里所说的开放的评价意识,是相对于封闭性的评价意识而言的。封闭的评价主要表现在评价内容方面过多地偏重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评价,忽视学生情感、态度、意志、信念等方面的评定。在评价方面注重“量化”,忽略“质性”评价,仍以传统的纸笔方式为主,评价过程显得封闭、静态, 缺乏动态性。针对这种封闭性评价的不足,我们应尽可能创造一个开放的评价体系,它具体应包括:①评价主体向多元开放。改变以前单一的教师评价主体,让学生、家长成为评价主体参与进来。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历史作业在教师反馈后进行分析反思,从而明确自身取得的成绩、存在问题以及制定具体的改进方法。通过自我评价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历史学习的特长以及不足有较为清楚地了解,从而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提高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②评价内容向全面开放。当前仅仅掌握知识与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以前重知识技能的评价,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其他方面。如“对所学内容的情感倾向、对学习方式的效果领悟,以及与相关学科的迁移情况,特别是学生对历史认识上的变化”等进行全面考查和综合评价。我们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作业以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深刻性,以及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等。③评价方式向多样开放。改变单一的考试评价方法,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评价。我们应结合评价内容及学生学习特点,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映学生的发展变化,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用档案袋搜集学生的作品,展示学生的成长过程;从合作活动中了解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技能等等。

(3)发挥评价的导向性作用。评价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导向作用,有效的评价能够引导学生朝着理想的目标前进。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可以通过语言来激励引导学生,也可以让学生明确评价标准。①发挥语言评价的激励引导功能。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回答、作业、表现做出的评价语言,是我们在教学中最及时的评价。如果教学中我们能及时地、适度地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就能够保持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对性格内向或是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我们应给予他们更多的“激励性评价”。但我们不能仅以“不错”“说得很好”这样简单的激励性评价语来进行评价,特别是在提高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时,而应将学生零散、感性的思维意识进行有效地梳理、准确地提炼转化为系统的、趋向为理性的经验或信息,提升学生思维发展。②制定学习评价量规表,提出明确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评价量规的使用可以有效地降低评价的主观随意性。通过评价量规表学生就能知道要评价什么、将依照什么标准来评价,明确自己要达到的目标,也会不断用量规表来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更好地指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篇9:新人教版历史课程标准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材 清末“新政” “预备立宪” 表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B-0094-02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在编写模式方面采取的是专题加模块的形式,具有很大的创新与优势,因为它避免了与初中历史的重复,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但在一些历史事件细节的表述上仍存在值得教师与学生思考的地方。本文试以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为例,对清末“新政”截止时间的表述、“新政”与“预备立宪”的关系以及对二者的评价等方面做一思考与评价,以期为高中历史教学与课程教材的深层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一、对清末“新政”截止时间的表述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2(以下简称选修2)认为清末“新政”开始于1901年1月,但止于何时,并未说明,因为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故其用“在‘新政的最初几年里”含糊表述。但此句并非凭空产生,前人已说,“从光绪二十六年底即1901年初西太后在西安宣布‘变法开始,几年之中清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所谓‘新政”。而“最初几年”具体是指哪几年?选修2也未明注,笔者认为在常规教学中可以说是1901—1905年,因为过去人们习惯于将“新政”限定在当年(1901年)1月29日朝廷在西安颁发“变法”上谕至1905年“预备仿行宪政”开始之前这一时段,但选修2教参中却写成1901—1904年则欠妥,须更正。

另外,只提“最初几年”,不说后几年怎样?这也许是编者有意地传达一些学术信息,给学习者留下一些思考空间。笔者认为,教师应向学生补充说明,所谓的“新政”实质上就是清末改革,它应是20世纪初晚清政府自上而下进行诸多改革的总称,即“广义言之,辛丑之后,迄于辛亥,清政府推出的弃旧图新变革措施,均可视为‘新政”;另有学者也明确其起止时间,“1901年1月29日清廷发布上谕,宣示了改革决心,标志着晚晴最后10年改革时期的开始,史称‘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的截止时间既有1905年说,又有1911年说,选修2虽未明说,但教材中的如此表述,表明其在倾向传统的同时开始维新,试图给人留下更多思考和讨论的空间,可以说是高中历史教材编写史上的又一次革新。

二、对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关系的表述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以下简称必修1)在讲述武昌起义爆发的背景条件时,说到“迫于形势,清政府相继打出‘新政和‘预备立宪……”从“相继”二字来看,易让人理解其为两个较孤立的历史事件。难道果真如此?“新政”能否包括“筹备立宪”?是否可理解为正因清政府前一阶段的“新政”措施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才被迫又走出“筹备立宪”这步棋?关于这一疑惑,已有学者明确指出,清末“新政”是在资产阶级立宪派和归国留学生的推动和参与下,进行了“预备立宪”,改革官制,制定法律,建立新军,废除科举等重大改革,显然答案是肯定的。

但长期以来,新旧教材都未将二者关系表述清楚:旧教材虽把“新政”和“预备立宪”放在同一节,却把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做并列子目以并列关系标出,这给人“预备立宪”是“新政”之外之事的印象;而必修1出现“相继”二字,也是将两者割裂开来。笔者认为这都是教材编写过程中守旧的表现,因为以前许多通史教材,如李侃等主编的《中国近代史》中就明确分章节介绍清末“新政”与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和立宪运动。选修2“以挽救专制统治的‘预备立宪”做子目标出,主要是为了突出‘预备立宪方面的内容;但其下先介绍“新政”,后面才是“预备立宪”,更有混淆其关系之意,望今后教材编写多斟酌。

近年来,许多学者通过研究,对二者关系的传统观念已有较大松动,且在相关的著述中都有所体现: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晴民国卷)》就先后写到光绪末年的“新政”改革和“预备立宪”时期的各项改革,初步理解立宪改革是“新政”初期的扩展和延伸;徐云庆也说到,由于“新政”之初,对官制、兵制、学制及奖励实业等方面的改革政策,“显得支离,敷衍,拖沓”,因而使“改革政治制度的呼声日益强烈”,“预备立宪”就是在千呼万唤中出台的。显然,它是清末“新政”的深化。

三、对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评价的表述

选修2在评价清末“新政”时说,“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从总体上看,仍未能跳出‘中体西用的窠臼”,相比旧教材上“进步性”只字未提的确是一大进步;但必修1仍有“打着‘幌子”的表述,笔者认为是受传统思维的影响所致,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满人几乎成了守旧、腐朽、反动的代名词,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中就说:“所以庚子以后,满清虽逐渐推行新政,汉人始终不信服他们,不认他们是有诚意的”。其实,当时的晚清政府未尝不谋求中国的进步和发展,未尝不想使中国早日完成向现代化的转化。再者,“戊戌年康有为要辅助光绪帝行的新政,这时西太后都行了,而且超过了”。因而,笔者认为在把握其改革实质的同时,也应多关注其“真改革”的现代性作用:军事上,编练新军,开始了近代中国大规模的现代军队建设;经济上,以法保护和奖励工商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出现了全国范围内的投资设厂的高潮;教育上,改革学制,废科举,设学堂,奖留学,西方资产阶级某些思想得到了一定的传播;政治上,改革官制,裁汰无用衙门,添设新的机构,也是清朝政权机构迈入近代时期的开始。更有论者概括,“新政”给步履蹒跚的近代中国带来一些新的气象,甚至带来某些前所未有的变化,较之“洋务运动”更能体现学习西方的决心与实效,更有社会转型的架势和色彩。

对“预备立宪”的评价,新旧教材仍说它是一个骗局,从未提及过一点可取之处,笔者认为这是守旧的典型。“预备立宪”虽未让清王朝实现政体上的更新,也没有建立起立宪派苦苦追求的君主立宪制和革命派向往的民主共和制,但不可否认它的现代性特点:其一,政治体制现代化设想的提出和初步实践。如《钦定宪法大纲》尽管仍然带有浓厚的君权专制倾向,但至少在形式上标志着中国开始由以伦理为中轴的社会向以法治为中轴的社会转型;新式内阁的建立,新式司法、审判机关的建立,虽仍受到君权的控制,但已表明国家政治权力趋于分化,不再系之于君主一身。其二,社会政治参与的扩大。如中央的资政院已有半数议员由各省咨议局议员互选,具有民选的意义;各省的咨议局和各级地方自治会的选举,虽选民与人口比例差距甚大,与民主政治的要求相去甚远,但是这次选举实为中国改变传统政治生活的创举,具有重大的启蒙意义和社会动员作用。

可见,教材对清末“新政”尤其是“预备立宪”的评价应要有一个较全面、公正、客观的态度,常以“幌子”、“骗局”、“阴谋”等词来概括,失去了历史本身的客观性与真实性,这无论是对中学历史教育,还是对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失之偏颇的。

【参考文献】

[1]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一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3]王晓秋,尚小明.戊戌维新与清末新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徐远庆.高中历史“清末新政”编写之我见——兼谈对高中历史教材编写的看法[J].历史教学,2003(3)

[5]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插图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何海林(1981— ),安徽怀宁人,硕士,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一中教师,中学一级教师。

上一篇:我的家风-勤劳作文下一篇:建筑工程简历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