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第17课《豆腐颂》

2024-07-15

《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第17课《豆腐颂》(精选3篇)

篇1:《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第17课《豆腐颂》

第17课 豆腐颂

【文本导读】

林海音从20世纪20年代初到40年代末,主要生活在北京,差不多整整30年。她的青少年时代的最美好时光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因此,她对北京很熟悉,对北京的感情十分深沉,在台湾也常称北京是她的“第二故乡”。也因此,她的作品的故事背景多发生在北京,作者通过对这些故事背景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古城北京的风俗画和风景画,从中流露出作者对昔日生活的眷恋和缅怀,以及热爱国家民族的思想情感。1948年她回到台湾后,台湾的社会生活和乡土习俗又注入到她的生活积累当中,她也因此写了一些发生在台湾的人和事。本文是作者借小小的豆腐来表现中国文化。

【作者卡片】

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在东渡日本经商时生下了她,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曾就读于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1948年8月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年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兼任《文星》杂志编辑,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林海音迄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有散文集《两地》《作客美国》等,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婚姻的故事》等,长篇小说《春风》等。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见于台湾报刊。

【基础荟萃】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佳肴()

②烹饪()

..④竹笋().⑦豆渣().⑩臊子().2.为下列各组字组词

渣

①楂

遐

④暇

③鲥鱼().

⑤香椿()⑥佐餐()..⑧盐卤()⑨觐见()..⑪白梗()⑫熨帖()..⑬矫揉造作()⑭焖煮()⑮摩顶放踵()...

攸

 ②

优

帖

 ⑤

贴

销

 ③

消

矫

 ⑥

姣

3.近义词辨析 ①奇异·奇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枯萎·萎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遗憾·遗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点突破】

1.文章写了关于豆腐的哪些内容?

点拨 文章写了关于豆腐的作用:营养价值高,养颜(3、4节)。工艺做法:泡—磨—滤—添—压(5、6节)。豆腐的历史变迁:汉—宋—清(7、8节)。“豆腐”名称的沿革(第9节)。

豆腐是“贫苦老实和勤劳”的象征(第10节)“麻婆豆腐”的传说和做法(11至16节)。作家梁容若在困苦中“才知道了豆腐的价值”,及其有关“豆腐全席”的见闻和感受(17至19节)。

2.与同学交流你读完本课后对豆腐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点拨 历史悠久,制作简易 外形白净,容易配菜 物美价廉,受人欢迎 口感润滑,营养价值高

3.豆腐对于中国人来讲是再普通不过的食品,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题目? 点拨 《豆腐颂》可算是饮食小品散文,写的是豆腐,但却依托豆腐言志,即认同和赞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质,赞颂豆腐具有中国文化精神的一个特质——平易而脱俗,平和而宽厚,朴素而隽永。

4.文章说:“人跟人相处,你不能蛮横地要求对方的心情‘必须’永远是春天。朋友难免失言、失态、失礼、失约。那时候,只有像豆腐那样‘柔软’的宽厚心情,才能容忍对方一时的过失。朋友相交,夫妻相处,如果没有‘豆腐修养’,很可能造成终身的遗憾。”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点拨 豆腐是柔软、平和的,那么人与人相处也应相互体谅,这正是中国人“温柔敦厚”“中庸平和”的特质,突出一种豆腐式的阴柔之美。而该特质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表现。豆腐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载体,它寄予了我们现代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也应具备谦和、宽容、容忍的“豆腐素养”。

5.你还知道哪些名人与豆腐的故事?

点拨 苏东坡有诗曰:“煮豆作乳脂为酥,高烧油烛斟蜜酒。”

金圣叹是清朝才子,他临死前在狱中传出的遗嘱是:“吾儿,花生与豆腐干同嚼,有火腿味。”

瞿秋白自始至终保持了人格的潇洒,他最后说:“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

【课堂小结】

一、中心主旨

本文通过详细地描写豆腐的作用、做法、沿革等内容,赞颂了豆腐具有中国文化精神中的平易脱俗、平和宽厚、朴素隽永的特质。

二、结构图解

做法平易脱俗

平和宽厚 豆腐颂变迁沿革朴素隽永勤劳的象征

三、写作特色 1.以小见大。作用以豆腐见中国文化。2.托物言情。

以小小的豆腐见中国文化来表现作者灼灼的赤子心和浓浓的中国情。

【文苑天地】

1.信知磨砺出精神,宵旰勤劳泄我真。最是清廉方正客,一生知己属贫人。

——清·胡济苍《咏豆腐》

2.淮南王,自言尊,百尺高楼与天连,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银绠汲寒浆。

——汉《乐府诗》

3.旋乾磨上流琼液,煮月铛中滚雪花。——唐诗 4.种豆南山下,霜风老荚鲜。磨砻流玉乳,蒸煮结清泉。色比土酥净,香逾石髓坚。味之有余美,王食勿与传。——元·郑允端《豆腐》

【素材积累】

80后、90后共建山寨版搜索引擎

敢于跟百度、谷歌、雅虎等大型搜索引擎叫板,号称是“全宇宙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度歌虎网站创办。打开首页,该网站列出了“百度+谷歌”“度歌虎”“搜狗”、114等13种中文搜索方式及三种英文搜索方式(英文搜索方式暂时无法使用)。

2009年2月9日,网易论坛转发了一个名为《度歌虎创始人投资人大曝光》的帖子,有网友报料,度歌虎的创始人是“90后”宋健,投资人是“80后”王赛,两人的职业均为集装箱驾驶员,学历则为初中。谈到创办度歌虎的初衷,在上海宝山工作的宋健说是受到百谷虎等综合性搜索引擎的启发。网站开办成功后,宋健把这个消息第一个告诉给了自己的同事兼好友王赛。王赛很赞同他的想法,为了表示支持,王赛给网站提供了第一笔投资——2 000元。目前,王赛已去北京打工,不再和宋健做同事,但他们还通过网络和电话保持着密切联系。

感悟 并不是所有的年轻一代都满足于生活在父辈的光芒笼罩之下,这两个创业的年轻人便是最好的例证,敢想敢做,才不愧为祖国的希望。

适用范围 1.草根文化 2.成功 3.创业 4.抓住机遇 5.希望 6.年轻一代„„ 【美文珍藏】

冬 天 朱自清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S君刚到杭州教书,事先来信说:“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现在想起来还像照在身上。本来前一晚是“月当头”,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别吧。那时九点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火。S君口占两句诗道:“数星灯火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我渐渐地快睡着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船夫问要不要上净寺去,是阿弥陀佛生日,那边蛮热闹的。到了寺里,殿上灯烛辉煌,满是佛婆念佛的声音,好像醒了一场梦。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还常常通着信,P君听说转变了好几次,前年是在一个特税局里收特税了,以后便没有消息。

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大见人,晚上一片漆黑。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有走路的拿着的火把;但那是少极了。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但因为走路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们是外路人,除上学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

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原载1933年12月1日《中学生》第40号)赏析 三幅画面,蕴含着父子之情、朋友之谊、夫妻之爱,讴歌了人性之美。这三幅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境地里的画面,从不同角度强化着同一感受,即人间的温暖之情。这温暖之情就成了串联三幅画面的轴心,也是照亮三件事的凝光点。“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这独具匠心的结束语,既总结了全文,又点明了题旨。由此不难看出,朱自清的善于立意、工于构思、巧于谋篇的大家风范。

答案 基础荟萃

1.①yáo ②pēnɡ ③shí ④sǔn ⑤chūn ⑥zuǒ ⑦zhā ⑧lǔ ⑨jìn ⑩sào ⑪ɡěnɡ ⑫yù ⑬jiǎo ⑭mân ⑮zhǒnɡ

2.①渣滓、山楂 ②生死攸关、优秀 ③形销骨立、消瘦 ④遐迩、闲暇 ⑤熨帖、贴切 ⑥矫健、姣好

3.①“奇异”指奇特,惊异。例:路上的行人都用奇异的眼光看着这些来自远方的客人。

“奇幻”指奇异而虚幻,强调变幻多端。例:奇幻的遐想。②“枯萎”指干枯萎缩。

“萎缩”不仅指干枯,还可以形容经济衰退。③“遗憾”指不称心,大可惋惜。

“遗恨”指到死还感到悔恨或不称心的事情。

篇2:《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第17课《豆腐颂》

【文本导读】

敦煌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科学。敦煌学的研究对象,一是敦煌石窟,窟内陈列着自十六国到元代一千多年间的彩塑和壁画,是一座宏伟瑰丽、举世无双的艺术博物馆;二是藏经洞出土的缮本图书四五万件。就艺术而言,有绘画、建筑、雕塑、装饰图案、书法、文学等大量文物,是我国美术史、建筑史、文学史、书法史、音乐舞蹈史的珍贵史料。就历史而言,涉及政治、军事、哲学、宗教、民族、语言、科技、民俗、中西文化交流等广泛领域。敦煌这座艺术宝库的发现及保存,经历了怎样的一种曲折历程?余秋雨笔下的《道士塔》揭示了这一历史层面。

【作者卡片】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中国大陆著名的文化史论学者、作家。上海写作协会会长、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复旦大学、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宁波大学客座教授。所著《霜冷长河》《千年一叹》《秋千架》《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余秋雨台湾演讲》等长期位居全球华文书籍排行榜前列,是目前世界各地华人社区中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

【基础荟萃】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坍弛()

②塑造()

③朔风()...④凛冽()..⑦尴尬()..⑩藩台().

⑤歆羡().⑧蹊跷()..⑪关卡().

⑥婀娜()..⑨炽热().⑫跋涉().歌载舞

载.⑬载载

记.卡车

.⑮卡

关卡.



汤匙.

⑭匙



钥匙.

禁止

.⑯禁

受

禁.

住宿

.

⑰宿三天两宿.

星宿.

落后

.大大落落

.

⑱落丢三落四

.

落埋怨

.

2.为下列各组字组词 煌

①隍

惶

朔



②塑

溯

喧

渲

③宣

暄

诅

狙

④沮

咀

悔



⑤诲

晦

衍

⑥愆

 驰

⑦弛



坍

⑧

彤



抒



⑨舒

纾

详

⑩祥

样

3.近义词辨析 ①富裕·富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圣地·胜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委曲·委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品味·品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未免·不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点突破】

1.本文以“道士塔”为题,有何意义?

点拨 本文以“道士塔”为题,寓意深刻。这座塔既是近代中国文明衰弱的标志,又是民族耻辱的象征。它是曾经发生过的,我们必须正视的悲剧历史的象征。

2.本文的文眼在哪里?应如何理解?

点拨 本文的文眼是“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敦煌文物被掠走,不能仅仅看成文物流失。这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腐败和愚昧,国土主权尚难保全,对文化遗产更无暇无力保护,珍贵文物横遭劫难,泱泱大国衰微破败可见一斑。从这个意义上说,敦煌的无价之宝竟被斯坦因之流轻轻巧巧地从愚不可及的王道士处骗去、掠取,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不懂得文物的价值,更不明了什么是爱国主义,他对宗教的虔诚使固有的愚昧衍生为痴呆和猥琐,他的行为于国于民罪不可赦,但与割地卖国以保王位的统治者相比不过是“小巫见大巫”。况且,王道士是微不足道的。他对祖先馈赠的文化遗产看不牢、守不住,大量糟蹋,以致列强有隙可乘掳掠我国宝,这是酿成民族悲剧的表面原因,而统治者腐败无能、丧权辱国才是民族悲剧的根本原因。

3.作者在文章中是如何评价王道士这一历史人物的?作者在评价这一人物时表现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点拨 在敦煌文物的破坏、毁弃与流失的过程中,王道士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人物。作者认为王道士首先是敦煌文物的破坏者与出卖者,他不仅破坏了敦煌的壁画,破坏了敦煌的雕塑,而且将大量的文物卖给了外国人,使民族文化精品大量流失到国外,他是敦煌的罪人。但是作者最后只是把王道士定位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王道士出身于农民,因为生活所迫,当了道士。改善居住环境,粉刷房子,塑造天师灵官。在他看来,一切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至于出卖文物,更看不出有什么不合适,要王道士去识破外国掠夺者的阴谋不现实;把文物保护的重任都压在王道士身上更没道理。所以作者在文中写道:“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在历史长河中,王道士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一个平常的道士,如果他不是在敦煌,可能什么事也不会发生。作者在对其进行无情批判的同时,又流露出了对他的一种深深的无奈。对于他,作者爱不起来,也恨不起来。剩下的就只有“痛”——“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4.如何理解作者把王道士看做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点拨 莫高窟被愚昧的道士把持是文化的悲哀,众多的文人、官员不知保护反而随意破坏是民族的悲哀。官员们,无论是知县还是道台,他们对国宝的漠视程度令人吃惊!他们要么不把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当回事,要么就从中趁机大捞特捞。失职、渎职司空见惯。王道士是整个事件的直接经手人,国宝是他盗卖出国门的,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从诸多官员对国宝的态度上看,首先是没人想到要找一个懂得文化的学者来管理莫高窟,更没有人想到要制定珍贵文物的管理措施;再有,官员们本身也漠视国家珍贵文物,要么想方设法占有文物,要么将其作为官场平步青云的赂礼;还有,他们可以挥金如土,但绝出不起把文物运出大漠的运费。因为他们没有保护国家文物的赤肠。

在中华民族饱受外国列强蹂躏的年代里,不要说把国宝盗卖给外国强盗,就是连国土和国宝一起送人都不是什么稀奇事。因而,一个农民出身的王道士,不过是历史上演的这出悲剧中一个小小的丑角人物,真正酿造这场悲剧的,是昏庸无能的清政府,是贪婪自私而腐败的官员们。

5.在王道士的背后,还有哪一些人可称真正的历史罪人?

点拨 王道士是有名有姓的莫高窟的罪人,我们可以唾弃他,可是那真正的历史罪人是文章中所列举的那些可耻、可憎的清廷官员,那些一身假斯文,有点学问却没有一点历史使命感的人们。他们比这个农民出身的道士有学问,有财力,有能力,可是他们却无动于衷,他们才是我们民族的罪人,那个道士最多也只是一个小丑而已„„

6.为什么说“他们都是富有实干精神的学者,在学术上,我可以佩服他们。但是,他们的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

点拨 “他们都是富有实干精神的学者”是反语,这些外国专家变卖家产,有的不怕被打、被杀,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与中国官员相比确可称得上是“实干”了,这也从侧面控诉了中国官员对中国文化的不重视。因此,作为一名学者,作者说“在学术上,我可以佩服他们”,换一句话说,作者敬佩的是外国学者对文化的重视程度。但“外国学者”的手段是卑鄙的,他们采取哄骗的手法对中国文化大肆掠夺,这与明抢毫无区别,因此说“他们的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课堂小结】

一、中心主旨

本文以游记的形式,对中国文化历史进行反思。作者深刻地揭露了旧中国封建官吏的腐败昏庸,愤怒地控诉了帝国主义疯狂盗取中国文化遗产的罪行。启示人们:不忘百年国耻,爱护华夏文化。

二、结构图解



昧、呆滞小丑

二、毁坏文物——糟蹋壁画、敲碎塑王道士道追究罪恶

雕、堆塑天师士 崇尚文明塔

三、出卖文化——发现洞窟、倒送“礼品”、

流失文物→统治者

四、遗恨屈辱——诅咒王道士、谴责统治

者、控诉掠夺狂→作者

一、把持石窟——卑微渺小、畏缩愚

三、写作特色 1.诗化的语言。

余秋雨散文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他打破了常规的叙事方式,还在于他擅长使用诗化的语言达意传情。课文中几乎每一个语句都以情感“着色”,都具有凝练的表意内涵,给读者以新鲜感。

如王道士粉刷壁画,自塑天师和灵官像的描写以及作者写到此处的慨叹等等,都是令人痛彻心肺的。“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眼前直晃动着那些刷把和铁锤。‘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困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脑中依然一片惨白。”像这样的例子文中还有很多,应注意体会。

2.反讽的运用。

作者对于文中人物——主要是王道士的戏剧化的呈现,所采用的叙述语调或口气,有很大的反讽成分。如作者写王道士如何用铁锤敲毁古代雕塑,“事情干得不赖,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他要泥水匠把雕像改塑成天师和灵官,“泥匠说从没干过这种活计,道士安慰道,不妨,有那点意思就成”。作者故意把如此严重的文化毁坏行为,写得这般轻松和无关紧要,这就产生了强烈的反讽效果。

3.对比手法的运用。

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制造反讽的效果。最触目惊心的对比,是当时的中国官员和欧美的学者及冒险家之间的态度差距。在相邻的两段文字中,作者先讲到中国的官员不愿花 运费把文物运到省城;虽然看出文物的价值,却没有那副热肠要把祖国的遗产好好保护一下。他们很文雅,注重官场的礼尚往来,从王道士手中拿到的几件经卷,“包装一下,算是送给哪位京官的生日礼品”。接着,作者写欧洲的学者和冒险家:“他们愿意变卖掉自己的全部财产,充作偷运一两件文物回去的路费。他们愿意吃苦,愿意冒着葬身沙漠的危险,甚至作好了被打、被杀的准备,朝这个刚刚打开的洞窟赶来。”他们是来“偷取”文物的,风度一点也不文雅,哪里肯送人当生日礼品?当中国官员的客厅里正茶香缕缕,他们为了达到目的,在沙漠里燃起股股炊烟。像这样的两相对照,显而易见是很大的讽刺,所引起的反讽效果,强而有力,使读者感到非常难过。

【文苑天地】

余秋雨散文精美语段

1.(开封)背靠一条黄河,脚踏一个年代,像一位已不显赫的贵族,眉眼间仍器宇非凡。2.(南京)六朝金粉足能使它名垂千古,何况它还有明、清两代的政治大潮,还有近代和现代的殷殷血火。

3.飞机追着夜色走,只怕被黎明赶上,于是十几个小时全是黑夜,等到不想飞了,一停,黎明和雅典一起来到。

4.未知和无知并不是愚昧,真正的愚昧是对未知无知的否认。5.人类的智慧可以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也可以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6.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

7.诚恳坦然地承认奋斗后的失败,成功后的失落,我们只会更沉着。中国人若要变得大气,不能再把所有的废墟驱逐。废墟的留存,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废墟,辉映着现代人的自信。

【素材积累】

最简单的数字

1946年,一对犹太父子来到美国,在休斯敦做铜器生意。一天,父亲问儿子一磅铜的价格是多少,儿子答是35美分。父亲说:“对,整个得克萨斯州都知道每磅铜的价格是35美分,但作为犹太人的儿子,你应该说是3.5美元。你试着把一磅铜做成门的把手看一看。”

20年后,父亲死了,儿子独自经营铜器店,他做过铜鼓、瑞士钟表上的簧片、奥运会的奖牌。他曾把一磅铜卖到3 500美元,那时他已是麦考尔公司的董事长了。

感悟 商业化社会是没有等式可言的。当你抱怨生意难做时,也许有人正因点钞票而累得气喘吁吁,这里面的差别可能就在于,你认为一加一永远等于二,他认为一加一应该大于二。适用范围 1.智慧可以带来价值 2.人生的不等式 【美文珍藏】

垂 钓 余秋雨

去年夏天我与妻子买票参加了一个民间旅行团,从牡丹江出发,到俄罗斯海参崴游玩。海参崴的主要魅力在于海,我们下榻的旅馆面对海,每天除了在阳台上看海,还要一次次下到海岸的最外沿,静静地看。海参崴的海与别处不同,深灰色的迷蒙中透露出巨大的恐怖。我们眯缝着眼睛,把脖子缩进衣领,立即成了大自然凛冽威仪下的小可怜虫。其实岂止是我们,连海鸥也只在岸边盘旋,不敢远翔,四五条猎犬在沙滩上对着海浪狂叫,但才吠几声又缩脚逃回,逃回后又回头吠叫,呜呜的风声永远夹带着这种凄惶的吠叫声,直到深更半夜。在一个小小的弯角上,我们发现,端坐着一胖一瘦两个垂钓的老人。胖老人听见脚步声朝我们眨眼算是打个招呼,他回身举起钓竿把他的成果朝我们扬了一扬,原来他的钓绳上挂了六个小小的钓钩,每个钓钩上都是一条小鱼。他把六条小鱼摘下来放进身边的水桶里,然后再次下钓,半分钟不到他又起竿,又是六条挂在上面。就这样,他忙忙碌碌地下钩起钩,我妻子走近前去一看,水桶里已有半桶小鱼。

奇怪的是,只离他两米远的瘦老人却纹丝不动。为什么一条鱼也不上他的钩呢?正纳闷,水波轻轻一动,他缓缓起竿,没有鱼,但一看钓钩却硕大无比,原来他只想钓大鱼。在他眼中,胖老人忙忙碌碌地钓起那一大堆鱼,根本是在糟踏钓鱼者的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伟大的钓鱼者是安坐着与大海进行谈判的人类代表,而不是在等待对方琐碎的施舍。

胖老人每次起竿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说:“你就这么熬下去吧,伟大的谈判者!”而瘦老人只以泥塑木雕般的安静来回答。

两个都在嘲讽对方,两个谁也不服谁。

过了不久,胖老人起身,提起满满的鱼桶走了,快乐地朝我们扮了一个鬼脸,却连笑声也没有发出,脚步如凯旋。瘦老人仍然端坐着,夕阳照着他倔强的身躯,他用背影来鄙视同伴的浅薄。暮色苍茫了,我们必须回去,走了一段路回身,看到瘦小的身影还在与大海对峙。此时的海,已经更加狰狞昏暗。狗吠声越来越响,夜晚开始了。

妻子说:“我已经明白,为什么一个这么胖,一个这么瘦了。一个更加物质,一个更加精神。人世间的精神总是固执而瘦削的,对吗?”

我说:“说得好。但也可以说,一个是喜剧美,一个是悲剧美。他们天天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类。”

确实,他们谁也离不开谁。没有瘦老人,胖老人的丰收何以证明?没有胖老人,瘦老人的固守有何意义?大海中多的是鱼,谁的丰收都不足挂齿;大海有漫长的历史,谁的固守都是一瞬间。因此,他们的价值都得由对手来证明。可以设想,哪一天,胖老人见不到瘦老人,或瘦老人见不到胖老人,将会是何等惶恐。在这个意义上,最大的对手也就是最大的朋友,很难分开。

两位老人身体都很好,我想此时此刻,他们一定还坐在海边,像两座恒久的雕塑,组成我们心中的海参崴。

赏析 《垂钓》一文从表面上看似在叙事,实质上却在说理。从写法上看,先引出那一胖一瘦两位垂钓者,接着不是花浓墨写这两位老人垂钓,而是刻画两人的心理活动,作者将笔锋一转,转到了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的共性上,相互映衬,相互协调,这样就使文章的主旨得到升华,“最大的对手也就是最大的朋友”。然而这恰是生活中一个普遍的事实。作者由“钓鱼者”来揭示这一点,既富有情趣又有一定深度。从这一点上看,这是一篇叙事真实、说理到位的优美散文。

答案

基础荟萃

1.①tān ②sù ③shuî ④lǐn liâ ⑤xīn ⑥ē nuï ⑦ɡān ɡà ⑧qī qiāo ⑨chì ⑩fān ⑪qiǎ ⑫bá ⑬zài zǎi ⑭chí shi ⑮kǎ qiǎ ⑯jìn jīn ⑰sù xiǔ xiù ⑱luî luō là lào

2.①辉煌、城隍、惶恐 ②朔风、雕塑、溯源 ③喧哗、渲染、宣泄、寒暄 ④诅咒、狙击、沮丧、咀嚼 ⑤悔悟、教诲、阴晦 ⑥衍生、愆期 ⑦奔驰、松弛 ⑧坍塌、彤云密布 ⑨抒发、舒适、毁家纾难 ⑩详细、慈祥、模样

3.①富裕:指财物充裕。富余:指足够而有剩余。

②圣地:a.指宗教教徒称与教主生平事迹有重大关系的地方。b.指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作用的地方。

胜地:指有名的风景优美的地方。③委曲:a.(曲调、道路、河流等)弯弯曲曲的。b.事情的底细和原委。委屈:a.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和待遇,心里难过。b.让人受到委屈。④品味:a.品尝,尝试滋味。b.仔细体会,玩味。c.物品的品质和风味。

品位:a.指官吏的品级,官阶。b.矿石中有用元素或它的化合物含量的百分率,含量的百分率愈大,品位越高。c.物品质量,文艺作品所达到的水平。

⑤未免:实在不能不说是„„(表示不以为然),偏重于主观认识。不免:免不了,偏重于客观情况。

散文鉴赏与考点突破(一)开头段作用分析题的解答策略

分析开头段落的作用是高考考查结构的热点和重点。对于这种题型,一般要注意三个方面:

1.分清问法

看是综合问,还是单一问。综合问:开头有什么作用(好处)?单一问:开头在结构中有何作用?

2.综合问的答法,一般从三个方面回答(1)结构和思路

①点明主旨,总领下文;②引出描写对象,为下文作铺垫;③点题,交代起因或缘由。(2)内容

考虑语段本身表达了什么意思,并考虑句子与写作对象或主旨的联系以及对表达情感、观点等方面的作用。

(3)表达技巧和表达效果

要考虑富有特色的语段,如使用了特殊的表现手法(反衬、对比、设问),或结构上超常组合,或景物描写的段落。要结合这些特殊性答出其好处来,如引人入胜,自然引起下文,吸引读者;或与下文构成对比(抑扬),或激人深思,或交代写作思路等。

3.切不可“贴标签”,回答不具体

要答好开头段落作用题,必须认真阅读段落内容,把握本身的表达特点,分析开头的特殊性,并与全文内容、思路联系,找出它与下文哪些内容发生了联系,是什么方面的关联。最忌讳的是“贴标签”,不问段落特点,一股脑儿地答出“总领下文”“为下文作铺垫”等。要具体段落具体对待。如“总领”与“引出”,这两个术语是不同的。

回答这些作用,一定要结合具体内容回答,如答“铺垫”,须答出“为下文某某内容作铺垫”。

演练体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迟子建

立春的那天,我在电视中看到,杭州西子湖畔的梅花开了。粉红的、雪白的梅花,在我眼里就是一颗颗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我想这时节的杭州,是不愁夜晚没有星星可看了,因为老天把最美的那条银河,送到人间天堂了。

而我这里,北纬五十度的地方,立春之时,却还是零下三十摄氏度。早晨,迎接我的是一夜寒流和冷月以及凝结在玻璃窗上的霜花。想必霜花也知道节气变化了吧,这天的霜花不似往日的,总是树的形态。立春的霜花团团簇簇的、很有点花园的气象。你能从中看出喇叭形的百合花来,也能看出重瓣的玫瑰和单瓣的矢车菊来。不要以为这样的花儿,一定是银白色的,一旦太阳从山峦中升起来,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镜一样,散发出奇诡的光辉了。初升的太阳先是把一抹嫣红投给它,接着,嫣红变成橘黄,霜花仿佛被蜜浸透了,让人怀疑蜜蜂看上了这片霜花,把它们辛勤的酿造,撒向这里了。再后来,太阳升得高了,橘黄变成了鹅黄,霜花的颜色就一层层地淡下去、浅下去,成了雪白了,它们离凋零的时辰也就不远了。因为霜花的神经,最怕阳光温暖的触角了。

虽然季节的时针已指向春天了,可在北方,霜花却还像与主子有了感情的家奴似的,赶也赶不走,什么时候打发了它们,大地才会复苏。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开始消融,屋檐在白昼滴水了,霜花终于熬不住了,撒脚走了。它这一去也不是不回头,逢到寒夜,它又来了。不过来得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闪闪烁烁地隐现在窗子的边缘,看上去像是一棵枝叶稀疏的梅树。四月底,屋顶的雪化净了,林间的积雪也逐渐消融的时候,霜花才彻底丢了魂儿。

在大兴安岭,最早的春色出现在向阳的山坡。嫩绿的草芽像绣花针一样顶破丰厚的腐殖土,要以它的妙手,给大地绣出生机时,背阴的山坡往往还有残雪呢。这样的残雪,还妄想着做冬的巢穴。然而随着冰河乍裂,达子香花开了,背阴的山坡也绿意盈盈了,残雪也就没脸再赖着了。山前山后,山左山右,是透着清香的树、烂漫的山花和飞起飞落的鸟儿。那蜿蜒在林间的一道道春水,被暖风吹拂得起了鱼苗似的波痕。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跟着起了波痕,好像阳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结了。

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节气而来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也就是说,北国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的精魂,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春天在一点一点化开的过程中,一天天地羽翼丰满起来了。待它可以展翅高飞的时候,解冻后的大地,又怎能不做了春天的天空呢!说说文章第一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通过写西子湖畔的春天,表明作者对春天的渴望、喜爱之情;引出下文对北国春天的描写;以杭州春天来得迅疾来衬托下文描写的北国春天的姗姗来迟。

篇3:《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第17课《豆腐颂》

【文本导读】

作者从50年代的《黄河的怀念》到60年代的《山》,再到80年代的《我想念你,北方》,表现出对古老的中华大地的深情怀念,在“我想念你,北方”的热烈呼唤中透示出游子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他的恋土情结、挚爱家乡的文化乡愁,尽在一声声情真意切的呼唤中。

《老家的树》怀想的是儿时的家乡情境,用四季中的四种树来象征组织篇章,构成四个连贯、变化有致的意蕴单元,就像一首曲子中的四个乐章。

【作者卡片】

郭枫,生于1933年,原籍江苏徐州。1949年到台湾,是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出版家。是一位民族意识和传统意识强烈的作家。

作品有散文集《早春的花束》《九月的眸光》《老家的树》《永恒的岛》《海之歌》等,诗集《郭枫诗选》《第一次信仰》,论文集《高举民族文学的大旗》。

【基础荟萃】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懵懂()

②吞噬()

③寒碜().④辗转()⑤堤堰()⑥阴翳()...⑦攒聚()⑧无稽()⑨簇锦()...⑩臃肿()⑪硕大()⑫豆荚()...⑬炙人()⑭黍稷()..2.为下列各组字组词

辗

①碾

拂

④佛



浑

 ②

混

瑟

 ⑤

琵



堰

 ③

偃

撼

 ⑥

憾



槛

⑦栅



靛

 ⑧淀

绽

冽

 ⑪洌

溢

⑨

隘



肆

⑩肄

隅

 ⑫渝

3.近义词辨析 ①黯淡·暗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迷离·迷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肃穆·庄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点突破】

1.开头的“序曲”部分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点拨 开篇呈现了一个情绪背景,即此时此地的漂泊无根之感。这个漂泊无根之感又反向推动了对已经失落的根基的找寻,他重复地说:“我的根仍扎在那儿”,那儿就是故乡——黄淮大平原“母亲般的土地”。以此奠定了本文的感情基调。

2.如何理解“春柳,美丽与哀愁”这一标题?

点拨 春柳的美丽和儿童的天真相映成趣,呈现了柔美的一面;但战争和灾荒又使这片土地“沉沦在比严冬更冷的春荒中”。所以题为“春柳,美丽与哀愁”。这是整篇文章的基本情感结构。

3.作者为什么把第二章的标题定为“榆树,一季燃烧的岁月”。

点拨 榆树平实朴素,却能帮助穷苦人熬过饥荒。夏季来临,麦收场面一片火热,其他庄稼也正当其时,大地和人都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正像榆树,根深叶茂,不畏苦难。所以题为“榆树,一季燃烧的岁月”。

4.“秋风萧萧,高歌的白杨”这一标题如何理解? 点拨 随处渲染秋季的肃杀景象。在这个背景中,却有秋收后人们抗敌的激情:“咱们是硬汉子,冻死,也要迎风站!饿死,也要挺直腰!”这正像白杨树“饮着秋风,扬起更高昂的声调,金属一般的音响,在静肃的旷野中,传得好远好远„„”所以题为“秋风萧萧,高歌的白杨”。

5.“严冬,荒野,松柏”又如何理解?

点拨 写松柏傲视严寒的象征意义,是为了赞颂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是的,冬天的淫威,可以让柔弱的暂时低头,却永远征服不了顽强的生命”。本章主要是托物言志、提升情感和意向,以便结篇,实事较少。

6.如何理解《老家的树》中的恋土情结?

点拨 恋土寻根,是人本性中的至情至性。郭枫客居祖国台湾岛数十载,总是想念他徐州铜山县的“老家”;无时无刻不在梦呓中亲吻着那片黄土地,亲吻着家乡的一草一木。

《老家的树》就是抒写他这种魂兮归来的恋土情结。

文章开头那部分就坦白地叙说:“在隔着千山万水的北方,在夐辽无边的黄淮大平原上,我的根仍扎在那儿”,“天空以明明亮亮的碧蓝,大地以苍苍莽莽的土黄,人们以迟迟钝钝的浑厚,从小哺育着我。”

7.全文是如何围绕着“老家的树”抒发作者思乡的游子之情的?

点拨 春柳,使作者忆起故土上一派春色,每家每户难挨的春荒与春愁,每到春天,灾荒与饥饿“便像瘟疫般侵袭着农村”。榆树,使他忆起人们以“榆钱”及榆树皮充饥而迎来小麦收割的情景,想起从小暑到大暑大豆长荚、高粱起一派青纱帐的壮观。白杨,使他忆起老家斑斑驳驳的成熟的秋天,仿佛一夜之间大地就变成了“各种红和黄颜料泼成的世界”。松柏,使他忆起养息他的那片土地,变成风和雪撒野的世界,可恶的风无情地摧残着“单薄而破蔽的冬衣”的穷苦人,难以度过漫漫冬夜„„

【课堂小结】

一、中心主旨

作者通过对老家的春柳、榆树、白杨、松柏的深情回忆,表达了对故乡深深地眷恋之情。

二、结构图解

春柳榆树老家的树恋土情结

白杨松柏

三、写作特色

长于新奇精巧的构思,常发人所未及的新见解,又有盎然的诗风,善于开拓幽美的意境;结构严谨,脉络清晰,有丰富的想象,语言含蓄凝炼,晓畅自然、风格多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他的散文讲究结构,文字畅达自然,但也多有点睛之笔。像“天空以明明亮亮的碧蓝,大地以苍苍莽莽的土黄,人们以迟迟钝钝的浑厚,从小哺育了我”,如古韵一般,气势蕴含,令人咏叹不止。他把炽热的感情,融于质朴的叙述之中,从头到尾,文章萦绕着和谐的乡思。

本文粗犷、阳刚,有北方气质。

【文苑天地】

1.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

——唐·白居易《松树》

2.愿君作长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赠书侍御黄裳》 3.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现代·陈毅《青松》 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5.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志南《绝句》 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7.东门之杨,其叶将将,昏以为期,明星煌煌。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晰晰。——《诗经》

8.城东桃李须臾尽,争似垂限无限时。——唐·刘禹锡《杂曲歌辞杨柳枝》 9.何处销君兴,春风摆绿杨。——唐·皎然《戏呈薛彝》 【素材积累】

海滩上的蓝甲蟹

海滩上的蓝甲蟹分为两种,两种都长着很大的爪子,一种较凶猛,不知躲避危险,跟谁都敢开战;一种较温和,不善抵抗,遇有敌人,便翻过身子,四脚朝天,任你怎么叼它,踩它,它都不理不动。

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强悍凶猛的蓝甲蟹不是多了,反而少了,甚至成为了濒危动物。而较弱的蓝甲蟹,会装死的蓝甲蟹,反而繁衍昌盛,遍布世界许多海滩。

动物学家研究发现,强悍的蓝甲蟹是因为好斗,在相互残杀中首先灭绝了一半;其次是因为强悍而不知躲避,被天敌吃掉了一半。而软弱的不善战的只会装死的蓝甲蟹,则因为善于保护自己,反而扩大了自身。

感悟 这一现象用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理论可以解释得很清楚。人类社会亦是如此。弱与强,某些时候,效果截然相反:弱而得强势,强而处弱势。现代社会,竞争的鼓角争鸣,“风物长宜放眼量”,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利于和谐人际关系,利于高效优质干事,大概更能成为长久的赢家。

适用范围 1.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2.强与弱具有相对性 3.适者生存 4.风物 【美文珍藏】

故乡的野菜 周作人

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我在浙东住过十几年,南京东京都住过六年,这都是我的故乡;现在住在北京,于是北京就成了我的家乡了。

日前我的妻往西单市场买菜回来,说起有荠菜在那里卖着,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那时小孩们唱道:“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后来马兰头有乡人拿来进城售卖了,但荠菜还是一种野菜,须得自家去采。关于荠菜向来颇有风雅的传说,不过这似乎以吴地为主。《西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荠菜花。谚云: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华。”顾禄的《清嘉录》上亦说:“荠菜花俗呼野菜花,因谚有三月三蚂蚁上灶山之语,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陉上,以厌虫蚁,侵晨村童叫卖不绝。或妇女簪髻上以祈清目,俗号眼亮花。”但浙东人却不很理会这些事情,只是挑来做菜或炒年糕吃罢了。

黄花麦果通称鼠曲草,系菊科植物,叶小微圆互生,表面有白毛,花黄色,簇生梢头。春天采嫩叶,捣烂去汁,和粉作糕,称黄花麦果糕。小孩们有歌赞美之云:

黄花麦果韧结结,关得大门自要吃: 半块拿弗出,一块自要吃。

清明前后扫墓时,有些人家——大约是保存古风的人家——用黄花麦果做供,但不做饼状,做成小颗如指顶大,或细条如小指,以五六个作一攒,名曰茧果,不知是什么意思,或因蚕上山时设祭,也用这种食品,故有是称,亦未可知。自从十二三岁时外出不参与外祖家扫墓以后,不复见过茧果,近来住在北京,也不再见黄花麦果的影子了。日本称为“御形”,与荠菜同为春天的七草之一,也采来做点心用,状如艾饺,名目“草饼”,春分前后多食之,在北京也有,但是吃去总是日本风味,不复是儿时的黄花麦果糕了。

扫墓时候所常吃的还有一种野菜,俗名草紫,通称紫云英。农人在收获后,播种田内,用作肥料,是一种很被贱视的植物,但采取嫩茎瀹食,味颇鲜美,似豌豆苗。花紫红色,数十亩接连不断,一片锦绣,如铺着华美的地毯,非常好看,而且花朵状若蝴蝶,又如鸡雏,尤为小孩所喜。间有白色的花,相传可以治痢,很是珍重,但不易得。日本《俳句大辞典》云:“此草与蒲公英同是习见的东西,从幼年时代便已熟识,在女人里边,不曾采过紫云英的人,恐未必有罢。”中国古来没有花环,但紫云英的花球却是小孩常玩的东西,这一层我还替那些小人们欣幸的。浙东扫墓用鼓吹,所以少年们常随了乐音去看“上坟船里的姣姣”,没有钱的人家虽没有鼓吹,但是船头上篷窗下总露出些紫云英和杜鹃的花束,这也就是上坟船的确实的证据了。

赏析 本文通过对故乡几种野菜的介绍,描绘了浙东乡间的民情风俗,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童年的眷恋。

第一段先用淡淡的笔墨掩盖起浓浓的乡情。表面看,作者对故乡似乎没什么“特别的情分”,其实,“故乡”“家乡”界定,已经撩起故乡之思。第二段由妻子说西单有荠菜,引起对故乡的追忆。小儿关于荠菜的歌谣,极富地域特点。吴地与浙东风俗不同,凸现了“故乡”与众不同。第三段介绍黄花麦果时,既写了黄花麦果糕的制作过程和浙东用茧果作贡的独特风俗,又写出了多年不见黄花麦果的惆怅,表达出一种追怀过往的故园深情。第四段写紫云英的白花可治痢疾的说法,这种知识得之于乡间,“故乡”二字隐含其间,调皮小孩听到上坟船的鼓吹声或发现棚窗下的紫云英和杜鹃的花束,就带着好奇和新鲜的冲动追看,生活情趣非常浓郁,对故乡的怀念和对童年的眷恋可见一斑。全文淡笔浓情,意味深长。

答案

基础荟萃

1.①měnɡ ②shì ③chen ④zhǎn ⑤dī ⑥yì ⑦cuán ⑧jī ⑨cù ⑩yōnɡ ⑪shuò ⑫jiá ⑬zhì ⑭jì

2.①辗转、碾压 ②浑厚、混球 ③堤堰、偃旗息鼓 ④拂晓、仿佛 ⑤萧瑟、琵琶 ⑥震撼、遗憾 ⑦门槛、栅栏 ⑧靛蓝、沉淀、绽放 ⑨溢满、狭隘 ⑩放肆、肄业 ⑪凛冽、清洌 ⑫海隅、忠贞不渝

3.①“黯淡”仅指色彩暗淡。

“暗淡”不仅指色彩不鲜明,还指光线昏暗,不明亮;前途不光明,没有希望。例:前景暗淡。

②“迷离”指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例:迷离恍惚、睡眼迷离。

“迷蒙”指昏暗看不分明,迷茫。还可以指神志模糊不清。例:醉意迷蒙。③“肃穆”指严肃而恭敬。例:灵堂布置得庄严肃穆。

“庄重”指言语、举止不随便,不轻浮。例:在严肃的场合你要放庄重点。

散文鉴赏与考点突破(六)

探究题的解题对策

高考探究题根据探究与文本的关系可分为两大类:思辨类和拓展类。

一、思辨类探究题

思辨,顾名思义就是深入思考和仔细辨析的意思。这种题型主要体现在《考试说明》中“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或文本)进行“发掘”“探讨”的精神。换句话说,它主要着眼于作品(或文本)本身,与一般的简答题的区别就是难度系数不同,要求学生深入思考,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对疑点、难点展开分析。做这类试题,要立足文本,对文本读深读透,作答时思考角度广一点,或深一点。

二、拓展类探究题

所谓“拓展”,就是题目把涉及的内容向文本外扩大、延伸。要求学生从文本出发,按照题目设定的某种拓展方向去思考、回答。它也可以看做是阅读延伸题,是目前高考广泛采用的一种探究题型。其特点是:

1.能对文本作出深层赏析。2.能应用所读知识,解决新问题。

3.能让学生的阅读不只是局限于文内,而是拓展发散,从而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其实,这种题型是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而对文本意蕴的思考、领悟、解释、启示,具有更鲜明的综合性和开放性。这种题型按拓展的方向又分为社会拓展类和文学拓展类。

(1)社会拓展类探究题

社会拓展类探究题是根据文本内容联系社会实际回答问题。这类题的主要特点是将对文本阅读后得到的收获拓展到社会,实际上是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它涉及社会人生、历史文化、民族心理、时代精神等方面的内容,体现了语文课的人文本质。这类题目涉及社会各领域和各学科,出现的频率比较高。

探究这类试题的方法主要是内外勾连法,类似于读书中的“出入法”,既要深入文本,读出自己的体会,又要联系生活、社会及自己的知识积累有所拓展,有所联系,有所发现。不可无“内”,也不可无“外”。这类试题多要求“谈谈你的看法或理解”。因此,这里的“内”“外”关系可发展为“作者”与“我”的关系。探究应尊重作者,这叫“目中有作者”;题目要求说出“你(我)”的看法,必须说出自己的看法,这叫“手下有自己”。总之,要做到“内”“外”结合,作者与自我相结合。

(2)文学拓展类探究题 ①试题特点

依据文本涉及的语言文学知识、写作艺术、作家作品,分析探究文本外的阅读与写作。依据文本内外联系的不同,一般有下面几种类型:

a.阅读→阅读型:依据文本内的文艺观点要求联系所学课文加以阐发印证。b.阅读→写作型:依据文本的写作特色谈对自己写作的启发。这其实就是一种读写结合型。

c.阅读→作家型:依据文本或文本内涉及的作家去探究作家作品的风格特点等。②做题方法

同社会拓展探究题一样,依然使用“内外结合法”。不过,这时的“外”多指课本内的阅读或写作积累,也可指课外的文艺审美类积累。因此,真正答好这种题,除要深入研究文本外,课外的阅读、写作方向的积累至关重要。

演练体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活着的祖先 马国福

①祖先的坟静静地卧在山坡上、河滩旁。白云从头顶掠过,向大地微笑致意,他们看不见;飞鸟从旁边飞过,翅膀划过气流的声音,他们听不见;风在草尖上奔跑,脚步轻柔,仪态万方,他们感受不到;野花藏在草丛间悄悄私语,释放出一缕淡淡的芬芳,他们闻不见。祖先是寂寞的。

②祖先们活着的时候,彼此牵连在血缘的纽带下,像一棵藤蔓上的瓜,沿着家族的根系,分享不同屋檐下有着相同温度的阳光,也承担着屋檐外不同方向吹来的风风雨雨。他们曾经荣耀,也曾经坎坷,曾经争斗,也曾经和睦。他们老了,累了,病了,一个个最后或安顺或无奈地辞别人世,谁也没能走出生命无常、枯荣自守、顺道而去的宿命。

③祖先们走了,从此,家族的家谱上多了一个亡者的姓名以及他在村庄里的功过口碑;从此,家族的饭桌上少了一副碗筷和一串串断断续续的咳嗽;从此,村庄的土地上,少了一个俯向大地劳作的身影。他们把所有的恩怨情仇风光荣辱全部带到了土里,带进时间深处,最终成为泥土的一部分;生前的种种如意、不是、斗争和计较,统统化为尘埃,化为子孙后代祭奠怀念他们时的一把把香火、一场场祭祀。

④在传统的节日里,尤其是家族里举办红白喜事的时候,当后代们把一炷炷香裱在坟前点燃,当一缕缕青烟从坟茔升起,一滴滴酒水、奠茶瞬间渗入泥土,一张张燃尽的纸灰随风飘远,当感恩地叩拜、祈求风调雨顺人丁兴旺的祷词自心间涌起,祖先们复活了,祖先们不再寂寞。

⑤一系列祭奠仪式结束后,子孙们从坟头经过田头,最后回到自家的檐头。或许,祖先们思谋着,以何种方式沿着子孙白天留下的脚印回家。白天,祖先们幻化为一只鸟,回到曾经的家门前,站在高高的大树上,俯视曾经居住了一辈子的房子,哪里少了一片瓦,哪里多了一块砖;晚上,祖先们幻化成一阵风,乘着夜色,潜入依旧留有自己气息的院落里,抚摸曾经烙有自己掌纹的农具,哪里多了一片锈,哪里多了一个豁口,心微微作痛。趁着后代们熟睡的时候,祖先们悄悄从窗缝里潜入粮仓,巡视粮仓是否盈实。清晨,当晨曦穿过树梢,洒在庭院里,他们已经把每个角角落落看了个遍。当看到一处处变化以实物的形式呈现生活逐渐美好的样子,他们方才安心离去。

⑥这些年来,每逢重大传统节日的夜晚,我常常独坐一隅,反思我们的祖先。尽管祖先不可能幻化成风抚摸后代所使用的工具,也不可能幻化成鸟飞到阳台看我们的粮仓,但我一直觉得祖先并没有远离我们。他们如同脚下一粒粒泥沙,翻滚着,流淌着,翻滚到他们曾经走过的田间小路,流淌进他们曾经含辛茹苦劳动过的麦田,以他们灵魂的磷、腐朽肉体的肥,滋养生于斯安于斯的土地、河流、山川及其子孙。

⑦前不久,我到祖先的坟上烧纸。简短的仪式结束后,我坐在坟前的一道田埂上,静静地看着香火缭绕四散。坟头上一棵棵枸杞树蓬勃如华盖,挂满了红红的果实。这串串枸杞像一盏盏小小的红灯笼。莫不是它们在每个夜晚悄然亮起,给潜入村庄的祖先们照明?架在枸杞树上的鸟巢偶有鸟雀飞来飞去,是不是为了慰藉地下的祖先,在这远山远野间,还有家的气息?那叶齿锋利俗名叫冰草的青草,长得茂盛无比,像是守护要地的卫士,个个英姿飒爽,士气十足。难道它们也在冥冥之中听从祖先的召唤,护佑祖先在大地上永久的家园?我们的祖先以生命的另一种方式存活着,成为大地的一部分。

⑧小小的坟头是一个个路标,祖先在那头,我们在这头。祖先是我们生命的源头,我们是一条条游走远方的支流。祖先已经不在世了,但那一抔抔黄土垒就的坟头,如同静放在大地上的一部久远发黄的教科书,支撑着我们的生命。

(选自《沙地》,有删改)本文的题目是“活着的祖先”,请联系全文探究作者为什么认为祖先还“活着”。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上一篇:热点新闻解读范文下一篇:食用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