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

2024-07-22

中国的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共7篇)

篇1:中国的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

中国的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的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感慨: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的理解是,杰出人才就是指创新型人才。因为人才的概念是很宽泛的,科学创新并不是杰出人才的必要条件。我们有很多很好的企业家,他们本身不见得在科学技术上有什么发明创造,但是他企业办得很好。当然,作为杰出人才一般都不是因循守旧人士,往往对新事物有敏感性,如果缺少了这方面素质,也不会成为杰出人才的。一个人如果能不断吸取别人提出的创新性思想,而且付诸实践,同样是难得的杰出人才。

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毛泽东曾说过:“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实践中来。”除了实践之外再没有其它的来源。创新要主观符合客观,就只能从实践中来,不能从书本中来。“如果书本的知识反映了实践,那么间接地从书本中提出一些待解决的问题,这是有可能的。但如果理解为人的正确思想,包括科学的创新,要从书本中来,就大错特错了。”

学校教育是什么?学校教育的特点是学习现成的知识、间接的知识、前人的知识。这些知识是科学的知识,认真学习是必要的。如果不学习书本的知识就无从创新,因为“新”必须从“旧”来,对旧的东西不了解是谈不上创新的。但学习书本知识,毕竟与参加实践是两回事情,对前人知识的掌握需要时间、需要实践。“做习题跟做科学研究是很不一样的”,真正培养出人才的是实践。“实践出真知,学习书本知识也不是假知,但是它不深刻。”学校的作用是把优秀人才的种子选拔到一起,让他们发芽“共振”,达到共同成长。所以说学校的作用是培养大量对社会有用的杰出人才。

但是,我所说的学校教育,主要是指大学本科以下的教育。至于研究生的教育,就又是另一件事。中国的大学本科教育,并不比发达国家差,有些人甚至认为比某些发达国家还要好一些。但是,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就比发达国家差很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的科学研究均只会做“跟踪”式研究。例如,国家863计划所支持的就是“跟踪”式研究,说得难听一些,就是“模仿”,甚而是“抄”。老师只会“跟踪”,教出的学生当然也只会“跟踪”。还有一重更深刻的原因,那就是清华大学王义遒副校长所提出的尖锐的问题:当今中国是否需要创新型人才?现在是钱学森教授说需要,温家宝总理也说需要。但如果只是“口头”上需要,并不付诸“行动”,那是绝对涌现不出创新型人才的。

我从理论上回答钱学森之问:寄希望于学校教育大量培养创新型人才,从认识论来看,这是背离认识论的客观规律的。只能说学校教育为大量培养创新型人才创造一定条件,打下一定的基础。“将相本无种”,“将”和“相”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是1000多年前大文学家兼大思想家韩愈说过的“怪话”。但我认为韩愈的这段“怪话”,还没有真正说到“点子”上。应该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也有,但愿出重金购买千里马的“知音者”不常有!当今“不知、不善用或知而不乐用千里马”的现状,是很值得人们深思的。

篇2:中国的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

创新人才的思维能力必须从小培养,要从小养成带有创新特征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定势,这就要形成一种独立思考能力。这种创新能力、定势的培养必须在创新的实践中养成。什么叫创新实践?比如说作文就是创新实践,中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显然不高,但他的文章毕竟不是抄来的,而是自己想出来的,想得多了显然就是创新思维习惯的一种培养。所以说创新思维习惯绝不是只靠上课、考试所能解决的,因为那只是一种重复,而不能创新。有些考试,答题连一个字都不能差,那纯粹就是死记硬背;有些理科的习题,由于题海的原故,也变得非创新了,因为他只要反复做题,碰到熟题也就会做了。

第一,德智兼修。教育成才有一条必然的规律就是必须德智兼修。德育对于创新型人才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实实在在起作用的东西。我所说的德育包括心理承受能力、意志力、控制情感的能力等。现在很多的孩子都没过德育关,有些孩子那么任性,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和比较坚强的意志。近年来大学生走上绝路已屡见不鲜。固然因为受了些挫折,但那些挫折算什么啊,至于走上绝路吗?你不想想父母会有多大的悲痛?要成为创新人才、要为国家作贡献、要成为某一学科的大师,必然离不开德育方面的培养。现在很多学校好像很重视德育教育,但往往流于形式,由于功课压力太大,德育不能进入学生的注意中心,这就很难在精神世界中真正起到作用。

第二,因材施教,就是刚才提到的要根据每个人的智能特征和兴趣去引导学习,但目前我们的教育却将全面发展变成了全面施压。

篇3:中国的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该课题的研究对象为中国近代大学通识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包括中国近代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及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和影响。运用高等教育学基本理论和中国高等教育史知识,设计研究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围绕研究主题,对相关问题做系统考察和深入分析。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从理论与历史的视角,辨析和考察通识教育的内涵、起源,中西古代大学教育的性质、通识教育传统的形态与地位的变迁。第二,从近代中国大学制度变革入手,探究中国近代大学办学宗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变迁的动因、过程,论述中国近代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的特征及影响。第三,选择典型案例,论析中国近代著名大学校长、教育家群体的通识教育理念内涵,并做比较研究,辨析异同;选择民国时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西北联大、西南联大、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大夏大学、辅仁大学等10所国立、私立大学及教会大学为案例,论析三种类型大学通识教育教育实践特色,总结近代大学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成效。第四,考察中国近代学术大师成长之路,分析教育环境和通识教育对这类人才成长的作用,归纳中国近代大学育人一般规律。第五,全面总结和客观评价中国近代大学通识教育的实践经验、历史地位及借鉴意义,探讨其对当代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启示。

该研究的创新点在于:一是运用高等教育学基本理论,从理念、制度及实践层面系统探析中国近代大学通识教育的性质、特点与作用;二是全面总结通识教育的历史经验,为当代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启示。

在研究方法上,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运用文献分析、统计分析、个案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深入发掘原始史料,注重系统性、理论性、实证性和综合性研究。遵循科学研究规范,论从史出。正确运用高等教育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深入认识中国近代通识教育发展规律及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大影响。具体研究方法包括:1.文献研究法。以第一手史料为基础,进行历史分析。充分利用已出版的大量近代教育家文集、校史、笔记、回忆录、人物传记等文献资料及当今相关研究成果。2.比较研究。从比较的视角,分析中西古代大学通识教育的内容、形态、演化轨迹及影响,为主题研究作铺垫。对中国近代著名大学校长的通识教育理念来源、内涵以及国立、私立大学、教会大学三类大学的通识教育实践作比较研究,分析各自特点。3.个案研究。选择中国近代6位著名大学校长、教育家以及10多所不同类型大学作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论析各自办学理念、举措及成效。4.多学科综合研究。综合运用教育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理论与方法,拓宽研究思路和学术视野。

二、研究结论与对策

该研究得出如下一些结论。

第一,中国古代大学和近代大学具有注重通识教育优良传统。近代以来,在西方大学教育思想和儒学教育理念影响下,中国大学在变革和发展中形成两种通识教育传统:一是以儒学为核心理念,兼容诸子学说、佛教文化的古代大学教育传统,包括经学教育和书院教育的传统;二是以西方大学制度为组织模式,融合中西教育理念,涵盖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三大知识领域的近代大学通识教育传统。两者既有性质、内涵的差异,又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后者赋予传统大学之道新的意涵。

第二,清末高等教育变革,既承袭儒学通识教育的传统,又引进西方大学制度和课程,初步建立起以经学为主导,传统文史和西方近代普通教育为基础的通识课程体系。受封建政治影响,清末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与课程存在历史局限性。

第三,中国近代留学教育推动了大学制度变革和通才模式发展。一批学贯中西的教育家,在更新教育观念、探索通识教育模式方面发挥了引导作用,促进了大学宗旨、课程结构、培养模式及师资队伍的变革与发展。

第四,中国近代大学通识教育变革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清末大学章程的拟定,到民国初年《大学令》的颁布以及北京大学的变革,初步确立了通识教育宗旨及通才培养模式。第二阶段,从二十年代“新学制”的实施及“国学”教育的兴起,到三十年代中期“学院制”的推广,更多的大学校长和教育家投身通识教育实践,促进了培养模式的变革。这一时期,国民政府教育部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大学课程标准的编制工作。第三阶段,自抗日战争时期至1949年,教育部确立以大学各学院“共同科目表”为基础,由基本课程到专门课程,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1938年以后,通识教育理念已经开始占据了主导地位。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方面,最终建立美国式通才教育模式。同时,一些著名学者和校长、教育家反思移植西方大学之得失,阐释、弘扬中国传统大学通识教育的意蕴,探索书院教育新模式。

第五,中国近代著名大学校长、教育家是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教育家群体,其所秉持的通识教育理念的内涵,既有共性特征,也有个性差异。

这一教育家群体包括马相伯、蔡元培、郭秉文、林文庆、陈垣、梅贻琦、胡适、潘光旦、吴宓、竺可桢等名家,他们在西方大学理念和儒学文化传统的影响下,一些著名学者、校长和教育家,在教育理论探索和办学实践中,针对人才培养问题,阐明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办学主张,赋予通识教育新的意涵。作为一个特定的知识群体,这些教育家的通识教育理念主要来源于三方面:西方文化教育、儒学教育传统以及教育家相互影响。这是其共性特征。所不同的是,他们接受中西文化教育的路径和职业生涯存在差异。这些教育家拥有丰富的教育思想内涵和办学经验,在大学教育性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师资建设、教育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有着诸多共同认识。就通识教育理念而言,虽然只有少数教育家如郭秉文、梅贻琦、潘光旦等人作过明确界定和直接阐释,但其他著名校长在阐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办学实践中,也论及通识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路径和保障等相关问题。其基本观点大多一致或相近,只是具体表述和侧重点略有差异。这些学人虽然学科背景、办学举措不尽相同,但都重视通识教育的作用。

第六,民国时期国立、私立大学和教会大学,在办学理念和通识教育实践上具有鲜明特色。以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大夏大学等10多所大学为例,这些大学办学的共性特征在于,以培养通才为目标,吸收西方大学教育的优点,继承传统教育的精华,以育人为本,融合中西文化;但在具体的办学举措上,各校存在某些差异。

第七,中国近代大学的通识教育实践,促进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其办学实践大致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以培养“通才”为目标,倡导学术自由,注重人格教育,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意识;二是构建通专结合的课程体系,重视基础学科和选修课教学,提倡文理兼修,推行选科制和学分制,扩大教学选择性,发挥人文、自然和社会科学课程的育人作用;三是广延名师,注重文理基础学科建设,开拓教学资源,为通识课程教学、人才培养提供保障;四是实行民主管理,教授治校,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五是重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广泛开展课外学术讲座、文化社团、体育等活动,营造优良、宽松的教育环境。这些举措既陶冶了学生的心灵,提升人格境界,领悟大学精神,也拓展了知识、能力和文化视野,提高学术研究能力,从而促进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第八,中国近代学术大师成长之路显示,适宜的教育环境和通才培养模式更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在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变革中,涌现出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师级人才。名家数量之多,文化贡献之大,至今仍令人感叹不已。这些学术大师的成长路径,虽有个体、学科的差异,但仍具共性特征,如:家学熏陶,养成国学根基;勤奋好学,持之以恒;求学海外,会通中西文化。学术大师的成长,除了学人自身努力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适宜的教育环境和通才培养模式。清末民初,大学教育转型为新式人才培养提供了历史际遇,大学通才培养模式奠定了人才成长的教育基础。一是,清末民初教育转型,使20世纪初期一代学人在“旧学”与“新学”的演进转换中,既积累了传统学问,又获得新的人生感悟与文化知识。二是,尽管近代中国教育开放是被动的,但客观上为学人打开了新的学术天地,为近代学人提供了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的机遇,促进了中西文化的融会贯通。三是,近代大学通才教育环境,拓展了学人的学术视野和知识结构,奠定了人才成长的教育基础。

第九,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的、非功利的教育,它注重人文关怀,不仅是知识传授,更是人格养成与共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和完整的人,而专业教育则指向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培养成高级专门人才。中国近代著名大学校长崇尚通才教育模式,注重通识教育,在办学实践中取得广泛的育人成效,对于当今大学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为了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该研究提出如下建议。

其一,确立育人为先、“通识为本”教育理念和办学目标。

中国传统大学教育理念,以育人为根本,主张先“成人”,后“成才”,其最高境界为“大成”。梅贻琦等近代教育家继承并发展这一教育理念,提出:“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所谓“通才”,并不是什么都懂的“百科全书”式人才,而是指具有“通识”素养,在某类学科具有多种专长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是现代社会发展所迫切需要的。

当今中国大学呈现“巨型化”的发展特征,办学规模日趋扩大。在“行政化”、“市场化”导向的影响下,大学育人功能实际上被削弱,处于从属地位。大学生则片面追求“专业”学习,而忽视通识素养的培育。章开沅教授指出:“目前的学校‘重教书而轻育人’,没有真正把知识传授与品格陶冶密切融合在一起。这好像是学校的问题,老师的毛病,但归根到底还是主政者方针、政策乃至教育理念的缺失。”潘懋元教授认为:“高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若要满足社会需求,就不能抛开学生责任感的培养,而仅仅满足于找到一份工作”;“服务社会需求与坚守大学内在品质是表面矛盾,内在统一的。”在这里,“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显然离不开通识教育。这就要求发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方面的作用。借鉴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优良传统,正本清源,应确立育人为本的理念,端正办学导向,才能从根本上克服急功近利的弊端。

其二,在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上,建立和完善大学通专结合的培养模式。

通识教育理念须通过具体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才能发挥作用。中国近代大学以培养“通才”为目标,经过实践探索,逐渐形成通专结合的培养模式。它以中西合璧的大学理念为指导,以通识教育与专业基础科目为基础,注重文理学科交叉和基础学科教学,实行跨学科选课。在高年级开设各类专业课程,培养专业技能。实践表明,这种培养模式为大学生提供了宽厚的学科与知识基础,所造就的人才更具发展潜力,更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20世纪50年代,国内高校模仿前苏联专才教育模式,将一些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大学调整、分解为专业性、行业性学院,以培养“专才”。这在特定时期对培养经济建设紧缺人才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导致人才培养分科过细、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缺失等弊端。“钱学森之问”再次提醒我们,单一的专才培养模式,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提升高等教育质量,须变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培养杰出创新人才,我国一些重点大学正在探索通识教育新模式。这既是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导向。

其三,加强通识课程建设,发挥国学教育传承民族优秀文化、陶冶品德等功能。

通识教育课程的内涵与质量制约其教育成效。民国时期大学重视国学的教育与研究。国学教育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媒介,就内容与形式而言,它具有通识教育性质。国学教育包括国文、中国通史、中国哲学、中国文学及相关专题研究课程。近代大学国学教育的实施,不仅培养了大学生的民族文化情感,陶冶品格,也拓宽其文化视野,提升传统文化学养。改革开放以来,国学教育逐渐走进大学课堂。值得指出的是,作为发展通识教育的重要环节,当今大学推广国学教育,须处理好国学教学与国学研究、国学普及与国学提升、国学基础与国学应用的三重关系,以真正发挥其育人与传承文化的功能。

其四,师资建设应注重品德与才学,发挥其特殊的育人作用。

教师是实施通识教育的主体力量,其文化学养、专业才能和教学方法在相当程度上决定通识教育的成败。古代高层次的书院,名师荟萃。他们既是经师,亦为人师,通过言传身教、启发教学,培养了大批儒学通才。民国时期一些名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辅仁大学,重视“大师”办学,选聘教师以“品德”与“才学”为导向,广揽学贯中西的通识之士。这些教师承担大学基础学科和通识课程的教学,拓展学术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广泛的教育影响。

当今高校数量庞大,高等教育体系复杂,教师分层分类增多。但是,就通识教育而论,对于教师文化学养与教学能力的基本要求并无本质差异。推动大学通识教育,既要改善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也要制定相应的课程评价标准,以引导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和通识课程建设。

其五,弘扬近代大学民主治校的优良传统,激发人才培养的活力。

中国近代大学融会中西文化之精华,一些著名校长和教育家,汲取中西方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倡导学术自由与民主治校,集思广益,吸收大学教授、专家参与通识课程计划的修订,开创了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新传统。在教育管理上,采用导师制与自我管理相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在教学管理上,提升通识课程的地位,实行学分制与学年制,加强选课指导,既扩大学习的选择性和针对性,也保证了通识教育与基础课程的质量。这些都是值得借鉴的有益经验。

其六,努力营造浓郁人文环境,更好地发挥环境育人作用。

通识教育是一个包涵理念、模式、课程和管理在内的整体,校园文化作为隐性课程是其不可或缺的环节。古代书院注重育人环境的选择和营造,在优游山水,诵读经典,质疑问难中,省思人生与社会问题,陶冶情操,达致修身养性的境界。近代大学引入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民主、科学精神,各类科学研究和社团活动异彩纷呈,形成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风格。在潜移默化间,大学生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素养。

篇4:中国的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

以我的理解,我国培养不出或者很少涌现出像钱学森、李四光、钱三强那样的杰出人才,责任不在于学校,而在于大的社会环境。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显著提升,国内创业环境在不断优化,但是,涌现出来的杰出人才,还是很少,反而,我国培养的优秀人才更多地选择了到国外创业、就业、生活,而且其中的很多人在国外确实很出色,就像支撑美国硅谷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的,就有大量优秀的华人。

另一方面情况也能验证这样的结论:小学阶段的“优秀”人才,到了中学阶段就未必优秀,中学阶段的优秀人才,到了大学未必优秀,大学阶段的优秀人才,毕业后未必优秀,更谈不上杰出。反而,大学那些并不突出的人,到了社会生活中可能游刃有余。我的大学同学中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某官员家的公子大学期间各方面平平,但是毕业分配后的起点很高,发展也平步青云;某位同学大学期间多门功课不及格或分数很低,但毕业后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就像蛟龙入海,很适应社会,成为商界奇才;还有朝鲜族的同学,学习成绩一般,因为会汉语和朝鲜语,就职于韩国企业,活得很滋润。

深入分析一下,学校和社会的脱节,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我们的学校教育很正统,教育孩子们要培养各种美德,真善美,但是社会现实龌龊的方面很多很多。“学校半社会”、“大学半社会”,一直在学校中集中心思学习的学生们,接触社会真实很少,也不深入,一到大学或踏入社会就感觉学校教育中一直以来传播的那些理念、品行,在社会现实中很难行得通,不得不花费很多心思、在很大程度上扭曲心灵和意志来适应社会现实,就像为人师表的都可以做学生父亲的老教授都能做出剽窃论文、要挟女学生做情人的举动,让学生们怎么看待?就像令人肃然起敬的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的一些高级官员贪污腐败包养情妇,让初涉社会的大学生怎么看待?高等教育的高收费以及扩招,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素质质量,也很难让学生培养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情怀,大家首先考虑的是毕业后要挣钱工作,把高学费的本钱挣回来。据有的媒体披露,连神圣的院士评选都由于世俗权力过多介入学术权威认定而存在一些黑幕,存在不公平,自然会给社会公众一种印象“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干得好不如搞人际关系好。

所以,在中国目前的社会状况中,大学毕业的学生们承受的生活压力、生存压力、就业压力很大很大,而社会环境的优化还有很大差距,大家不得不把主要心思、时间和精力用在生存、竞争、晋升的“术”上,而不能集中心思精力搞研究、干事业,心灵也很扭曲,幸福感也很低。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边嘲笑那些在国内算得上精英人物吃喝不愁的人付出艰苦出国留学、科研、定居打拼不值得,而有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高官的孩子、众多清华学子)在选择出国的原因。因为确实,中国的社会环境还远远不够优化。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一些国家,社会上的人际关系相对简单,法制社会的规范、相对透明与公平公正,使得人们可以花费比较少的心思和时间打理社会关系,而把主要心思和时间精力用在事业上、科研上。从而不断有科技的新创造、新发现、新发明。

党中央对此其实是有很深的感悟的。所以胡锦涛总书记一直强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建设法制社会,希望能迅速消弱人治、权大于法对社会进步、经济科技发展造成的掣肘。当然这个过程是比较长的,也是比较艰巨的。没有强有力的鲜明的法制、法制理念、法制国家的确立,很多美好愿望是无济于事的。我们看到日本、新加坡的人口密度要比中国大得多,资源和物产也远比中国稀缺,但是,由于通过强有力的法制社会、法制国家建设,这些国家的运转是有序、高效的,人们的幸福感很高,而且科技进步很突出,杰出人才也非常多。就像涌现出的“控制日本经济的十大财阀”,就像新加坡一些落户苏州高新区、天津的知名企业的领导者,等等。

所以,归结起来,回答钱老和温总理的“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问题,我感觉,不要总局限于教育部门、教育领域,必须强有力推进法制社会、法制国家建设,优化、净化社会环境,整顿吏治,整饬社会风气,形成鲜明的、科学的、民主的、公平公正的导向,令人更加心情舒畅,更加有利于集中心思和时间精力创业、研究。这样的话,无论什么学历、无论什么领域、无论什么个性的“杰出人才”,都会脱颖而出、层出不穷、源源不断。

篇5:中国的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

奥巴马政府目前正在教育领域着力推动一场可能影响美国未来教育走向的行动计划——STEM教育。在Google搜索引擎中搜索“STEM education”,可以搜索到多达91,600,000个结果。STEM教育中的STEM是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Mathematics”,即“科学、技术、工程学和数学”。这是四个彼此独立更彼此关联的领域,在现代科技竞争中具有主导和引领作用。

与STEM教育相关的概念是“STEM field”,即STEM领域。这一概念由美国国家自然基金组织提出,是一种新的对科学分类的认识,即不仅仅关心条块清晰的传统学科,更加重视学科之间的交叉,例如,生物学可以和数学结合,地质学可以和工程学结合。在STEM领域的专业人才应该是一种复合型的人才,可以融会贯通多个学科。STEM领域这一概念的提出,反映了美国对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敏锐洞察力。

美国政府将培养STEM领域专门人才的浩大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来实施。在各种STEM教育的网站和论文中,看到最多的就是“推进”一词。那么,美国政府为什么要大力推进STEM教育,STEM教育会对美国教育界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对中国教育有哪些启示,将是本文着力试图阐释的问题。

一、STEM教育产生的背景 1.国际背景

教育是社会需求的产物,任何一种教育运动或思潮的产生,都必然有其社会背景。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局势正朝向多极化、全球化的趋势发展,美国正面临着来自全球的竞争。作为一个具有反思精神和危机感的民族,树立其在国际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其重要的国家战略。

反观历史,上一次美国下大力气发展科学教育,发生在美苏争霸时期。1957年苏联率先发射了人造卫星并将宇航员送上太空,使得美国上下极为震惊。美国政府和民众开始反思其科技领域的政策,在教育界掀起了课程改革运动,大幅度增加了理科教材的难度。尽管这一教育运动后来在操作上存在很大的难度,没能持续下去,但客观上提高了参与教学改革的学生的科学和数学水平,为美国打赢美苏争霸这场世纪冷战储备了人才。

在人类进入新的千年前后,美国意识到自己的国际地位将受到新型经济体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可能出现的威胁,提出了许多旨在“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培养战略,发展STEM教育就是其中之一。如果说在2000年之前,美国提出STEM教育的思想,还是出于一种对可能出现的国际竞争做出的预设,但是现在经历了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和金融海啸之后的美国,面临的却是实实在在的挑战——来自新兴经济体的全面挑战,STEM教育的紧迫性大大增强。

2007年,美国公布了“美国竞争力行动”计划。该计划认为,美国如果在今后的经济领域中竞争不过其他对手,应该归咎于今天对科学、技术、工程学和数学的忽视和对这一领域劳动力发展的投入不足。2.科技背景

自文艺复兴以来,科学的各个领域开始出现分科的趋势,物理学和化学等自然科学逐步形成其具体的体系。分科使得研究更为深入,也更加专业,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学科的发展。但是,目前在传统学科中,交叉融合的趋势愈发明显。近些年来,诺贝尔化学奖和生理学奖的交叉体现了这一趋势。新兴学科,如量子信息学、量子化学的出现,使得这一趋势愈发明显。

三次工业技术革命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特别是伴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信息技术渗透到原有的科学技术领域,极大地改变了自文艺复兴以来的科学技术的格局。目前几乎所有的科学技术研究都需要依赖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可以说,信息技术成了打通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的通行证,计算机语言成为人类表达、拓展、传承自身智慧的重要方式。信息技术成为一种交流的语言,一种创新的原动力,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组织将信息技术领域定义为“Computer&Information Science&Engineering”,即“电脑、信息科学及其工程”。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在STEM教育中对科学、技术和数学的辐射和联结作用。3.教育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苏联解体之后的美国,经历了20年“无忧无虑”的和平发展时期,美国民众养尊处优的意识渐浓,娱乐至上的流行文化侵蚀着美国青少年的学习热情和进取心。一名优秀的高中生很有可能会选择成为一名律师甚至体育经纪人,而不愿意选择更需要耗费脑力,学起来更辛苦的理工科专业。其结果是导致了美国科技领域人才的匮乏。

具体的数据是,美国学生的科学技术和数学水平在全球竞争中并不占优势,在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 Programme for IntemationalStudent Assessment)中,美国学生在科学、数学和阅读方面均没有进入前十。许多机构都期望通过课程设计,将各种社会资源用于教育,其中最突出的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管理局(NASA),它专门建设了STEM课程。像PTC和乐高这样的国际公司和FIRST这样的工程教育组织,也在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出发,提供STEM教育资源。

教育主管部门也认识到,STEM教育最终要落实在学生的能力上,使得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变化。因此,很多机构着力于STEM教材的开发和教师培训。由美国教育部和自然科学基金组织联合发起的美国STEM教育联盟,着力于统合各种STEM教育资源。美国各州都开始了STEM教育的教师培训计划。但是STEM教育的落实还存在着诸多难点,将会在后文中阐述。

4.劳动力需求的变化

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工人是21世纪在科技领域处于主导地位的人力资源。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究其根本是人才的竞争。美国意识到,在中学和大学STEM教育的不足会导致这一领域劳动力数量和水平的下降,导致科技竞争力的下降。举例来说,在美国销售人员的收入很高,因此很多人选择读商学院,但是“人人都去卖产品,谁来开发产品呢?”STEM领域人力资源的不足,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显得如此明显。因此,STEM教育在美国是一场影响中学和大学教育的一体化运动。一个受教育者如果能够在STEM的各个领域都有所了解,然后结合自身的兴趣,在其中一个领域做到最好,他就一定是21世纪决定国家竞争力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二、STEM教育对中国培养适应2 1世纪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启示 1.STEM教育作为教育兴国的新突破方向

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教育,但是教育本身并不直接改变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引起社会需求的变化,导致政府对教育要求的变化,加之教育者自身的努力,进而使教育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力量。

目前,和平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第一要务,而教育兴国是一种手段。提升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实力,需要文化、科技、产业多方面的力量,这些力量今后将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和水平。STEM教育着眼于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和劳动力水平的提高,将成为教育兴国的一个重要的落脚点。

STEM领域的提出,使得理工科教育者不再停留于本学科内部,而是以更为宽广的视野审视学科之间的关系。STEM教育将会对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多个领域产生系统性的影响,对于我国产业的转型、劳动力水平提高也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帮助国家经济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2.STEM教育推进的复杂性 STEM教育的推进,应该是一项国家行为,但是国家行为未见得会在教育领域产生真正的变革。经过了教育改革的一线教师、学生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都会有这种感受:教育具有很强的惯性,很难在一朝一夕有巨大的变化,不能通过几本书、几个文件就产生质的变化。STEM教育涉及课程的改革、学科关系的重组、教育评价体制变化、学段衔接关系的设计,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扎实和系统的研究。

首先,应该鼓励高校的教育研究者深入教学一线,以更大的胆识和魄力,淡化学科本位,梳理和重组本学科中的STEM教育素材,与企业和社会力量合作,与其他学科的教育专家合作,从课程、教法、教具、学生学习等多个角度开展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并能够在一线教师的课程中得以体现。

其次,一线教师要相信自己可以改变教育的现状,可以改变自己的课堂。历史证明,主导社会变革的不会是某个人振臂一呼的口号,而是千百万劳动者的思想,应该鼓励更多的一线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给一线教师更大的发挥空间和社会支撑。

再次,需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小步谨慎、踏实认真地设计与STEM教育发展相关的教育政策,整体设计各个学段的相互关系,踏实推广STEM教育的各种经验,特别应注意不要冒进,因为不具备复制性的典型和浮夸的案例,是对STEM教育最大的伤害,矫枉过正的教训不应该重演。

作为一项可能影响国家教育战略的研究,我国STEM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应本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切实推进。

3.STEM教育对我国技术教育与工程教育的影响

在世界范围内,STEM教育的研究学者普遍意识到,在实际的社会分工中,从事技术和工程的人数要远远高于从事科学和数学工作的人数,而在中学教育中,我们更加偏重科学和数学的教育。这是一种教育的反差现象,使得在重视STEM教育领域的过程中,除了从劳动力培养的角度要重视整个STEM教育,在STEM内部的各个领域中,应该增强技术教育和工程教育的比重。

技术教育和工程教育在中学教育中主要是通过技术类课程来实现的,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课程。目前,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课程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在一线教师的落实上,教学内容多是教技术本身,或是教技术的各种注意事项和细节,等等。在评价方面,目前技术类课程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用作品来评价学生,即教师要求学生完成特定的工程目标,展示作品。

技术教育和工程教育具有明显的应用特点,即学习技术和工程的知识与技能是为了在相关的领域应用。为了将技术教育和工程教育在应用的层面上整合起来,我们提出了T-bare理论,即基于艺术、研究和工程的技术学习理论(TechnologyLearning based on Art Research andEngineering)。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门学科,其应用领域都可以概括为艺术、研究和工程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彼此连接和递进的关系。

技术在艺术(音乐、美术、舞蹈等)领域的应用,是出于技术使用者主观表达需要而生成一种独特的、多义的交互体验。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方式具有面向受众性、多媒体性、符号化的特点。目前,电脑美术、互动多媒体、装置艺术等方向体现了技术在艺术领域的应用特点,代表了技术在艺术领域应用的最新成果。从教学效果来看,艺术类的案例往往学生最感兴趣,因此在技术类课程设计中,这类案例可以放在稍前的位置。

技术在研究领域的应用,是技术既可能作为研究工具或研究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出现,又可能作为研究本身。区别在于,前两种注重应用的价值取向。研究是出于研究者本身非功利的好奇心,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新问题,按照科学的研究方法,定量或定性地发现其中可重复的规律的过程。技术在研究中的应用特点是工具性、数学依赖性和系统性。目前,“信息技术实验”这一概念的提出,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案例培养学生运用技术进行研究的能力。在数据的获取、存储、分析和表达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据素养,代表了技术在研究领域的创新应用。从教学效果来看,研究类的案例研究目标明确,学生任务清晰,便于师生操作,让学生掌握各种技术细节,适合放在中间的位置,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是在已经确定或者逐步明确的工程目标的实现过程中选用合适的技术手段来完成工作目标。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方式具有面向问题性、路径的多重选择性、目标分层性三个特点。目前,智能机器人的教学部分体现了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代表着未来的方向。从教学效果来看,工程类的案例综合性强,耗时较多,因此适合放在最后,让学生获得“我能做到”的自信。

此外,技术应用的一般特点,如对先进技术的不断追求,技术应用受到社会的影响等在这三个领域中都有体现。这三个领域经常是彼此交叉的,一个工程的项目中可能包含关键技术的研究,也可能包含产品设计的艺术表达。

T-bare的提法强调将在技术的通识教育阶段,在讲授一个中性的技术的时候,倾向于从工程、艺术和研究这三个领域分别选取案例,这样就给学生呈现了丰富、全面的技术应用环境,让学生面临问题时能够想到用怎样的技术路径帮助解决问题。当技术教育进入提高教育阶段(类似于现在课程中存在的“选修模块”)时,学生可以从不同的天性和需求出发,在技术与艺术、技术与研究、技术与工程三个模块中选择一个模块,通过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达到在一个领域中融会贯通各种技术的水平。这种分类模式区别于现行的按照技术的内在结构划分提高课程的做法,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未来的应用领域做了大的划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和技术素养。T-bear理论将技术教育作为STEM教育中起到串联其他领域的核心领域,其地位将会大大提升,期望与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相符合。4.STEM教育对科学和数学教育的可能影响

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所代表的分科的科学教育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现代科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科学体系,环环相扣,这是一种自然的美感。但是体系愈加庞大,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就越来越多,出于选拔和测试的目的,大量二次创作的结果是学生负担过重,懵懵懂懂学到了一个体系,却难以了解体系的内在结构和生成该体系的过程,而这些恰恰是学生面对科学知识的爆炸和未来学习重要的技能。因此,有必要从科学素养和STEM教育的角度重视以下四种科学学习过程。

(1)科学阅读。提倡科学阅读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自学科学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拓展视野。在科学教育中往往注重深度忽视了广度,目前学生很少阅读科普书籍,没有时间收看科技节目,科学知识面狭窄已经成为制约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阅读应注意采百家之言,因为科学存在不同的体系。现在了解不同的体系,未来就会相信存在不同的体系,就可能突破现有体系的束缚,创立新的理论。

(2)科学推理。科学推理能力的缺失,使得学生不能做到“大胆假设”,更难以做到“去伪存真”。在中美两国的一项科学推理能力比较研究中,发现中美两国学生科学成绩差异显著,但是科学推理能力差异不大。这说明,在科学教育中应注重科学推理能力的培养,在科学阅读资料中,除了百科全书式的“知其然”的内容,更应当增添福尔摩斯式的“知其所以然”的内容。

(3)科学建模。科学推理能力和科学建模能力是科学家构建理论体系的最重要的能力。面向21世纪的复合型创新性人才要能够建一家之言,既需要科学推理带来的定性分析,更需要科学建模将数据用数学工具表达出来。科学建模的能力与学生数据素养水平密切相关。(4)科学工程。科学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以往的科学实验大多是为了获取定性或定量的数据验证或探究科学结论作为其主要目的。科学实验离不开科学仪器,过去出于快速得到科学结论的目的,总是希望仪器是现成的,越快得到数据越好。但是如果从学生未来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从实验的目的出发,自主搭建甚至设计实验仪器将会大大锻炼学生的STEM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计算机采集数据的实验越来越多,通过Ledong Scratch互动教学平台等工具,让学生自主搭建数字化实验系统,将实验探究工具的开发作为探究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教育中体现工程思维和技术应用的一种新的方式。在我国基础教育界,有长期的自制教具和仪器的传统,每年都有一大批优秀的教师制作教具和教学仪器,教师不妨将这些教具和仪器的制作课程设计成探究实验的主题之一,让教师设计仪器的思维和技巧,能够传承给学生,并最终内化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数学教育是STEM教育的基础,技术深入、工程论证、科学建模,都需要数学作为基础。目前数学教育遇到的挑战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计算机,美国顶尖大学的数学系和计算机算法方向的交叉愈来愈密切。数学教育与程序教育的融合,将是一个重要的STEM教育的发展方向。

三、STEM教育的展望

篇6:大学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我为什么要上大学

摘要 大学是国家高等教育的学府,综合性的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其主要功能是培养优秀人才、进行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然而,现实中的中国大学的教育价值究竟是什么?何为其人才培养目标?本文认为大学教育应该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大学应面向产业和社区培养多样化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通识教育 专业教育 应用型人才

年龄的增长、思想的逐渐成熟以及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社会现实促使我不断思考:我为什么要上大学?我如何过好我的大学生活?当今社会,中外不少学者猛烈抨击中国的大学教育,中国大学真的那么不如人意么?所以,为了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涯中既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又坚定自己的未来方向,同时深入了解中国大学的教育,包括大学功能和人才培养模式,使自己的大学生活过得更加充实,我想弄懂大学教育有何价值,大学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便是我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而要解决“大学教育培养何种类型的人才”以及“我要上大学的理由”这两个问题,就必须对中国大学教育的现状、功能和人才培养方案有一个清晰透彻的理解。

一.中国大学教育现状

有人曾曾用鲁迅的四部作品来总结其大学生活:大一时《彷徨》,大二时《呐喊》,大三时《朝花夕拾》,大四时《伤逝》。大一时,我们刚刚离开家乡及亲人,步入校园,对很多事情都不懂,不知什么事情该做,可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不能做,甚至对未来一片迷茫,可谓“彷徨”。大二时,初涉社会,不了解甚至不懂处事规则,对世事的不公虽想反抗,却又无力改变现状,无人给予自己说说自己的想法的机会,所以“呐喊”。大三时,不经意间大学生活已经过去了一半,然而回首往事时,却发现自己似乎什么也没学到,于是悔恨当初,决心在大三认真学习,步步“落下”的功课,是为“朝花夕拾”。大四时,不少同学纷纷为工作、实习忙碌着,奔波着,猛然发现学习时间大大减少,四年似在弹指一挥间中慢慢“伤逝”。这种解释既生动有趣,也从某一方面上反映了当前中国大学生的生活现状。从一些调查报告中不难看出,中国大学教育所暴露的问题有: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师资比例较大;某些老师水平一般,甚至私自下海,不务正业;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下滑;大学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学校设施过度使用;教育经费没有适当增加;大学教育同质化;知识教育、能力教育、道德教育、职业教育欠缺等等。这些问题都直接或间接的使大学教育质量堪忧,水平下降,甚至会影响学生的素质及价值观。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这样的大学教育与这样的大学生活。

二.中国大学教育功能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所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中国的大学教育功能不仅仅是教书育人、培养人才,还是进行科研、创造知识,更是服务于社会生产。首先,大学将分散的知识集中化、系统化、综合化,向大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也是其进行素质教育和人格培养的基地。其次,大学通过进行科学研究,并以论文、专著、专利等的发表来创造知识,展示成果。最后,通过将大学研究的某些成果转化成投资项目、产品,将其变成应用成果,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为社会生产服务。然而,中国的大学教育功能往往侧重前面两种功能,即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功能,忽视了其社会服务功能。这不正反映了大学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吗?因此,大学教育应该走产学研道路,应当是一个集教育功能、科研功能和服务社会生产功能于一体的联合体。坚持走教学、科研、生产良性互动的道路,强化教学、科研、生产三者之间的互相渗透,将学生创业教育与教师科研成果转换、与学生社团教育相结合,为学生创业教育摸索一条新道路。

三.大学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我们首先来看看日本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日本在《构筑学士教育课程的审议总结》提到了学士课程教育,而且着重提到了学士力这个词。什么是学士力呢?学士力是指日本大学授予学士学位的人所应该具有的素质和能力。学士力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知识与理解、通用性技能、态度与志向、综合性学习经验和创造性思考能力。从这四个方面不难看出,日本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既注重文化知识,又注重能力培养,既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和人格素养,又鼓励学生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其次,我们再来看看美国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生的标准:具有清楚地思维、谈吐、写作的能力;具有以批评的方式系统地推理的能力;具有形成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具有敢于创新及独立工作的能力;具有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具有判断什么意谓着彻底理解某种东西的能力;具有辨识重要的东西与琐碎的东西、持久的东西与短暂的东西的能力熟悉不同的思维方式(定量、历史、科学、道德、美学);具有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具有观察不同学科、文化、理念相关之处的能力;具有一生求学不止的能力。从这些标准中,我们可以得知美国的大学教育首先强调的是能力的培养,然后是要了解一定的思维方式,接着再是拓展大学文化知识,注重其深度与广度。那么我们中国的大学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是什么呢?在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大背景下,有的大学仍然推行精英教育的培养方案,这显然是本科教育作茧自缚,丧失活力。另外,大学课程的设置往往忽略特色,综合性学习的机会较少,这往往使专业特色很难显现,又使学生文化口径偏窄。单一的教学模式尤其是以教师讲课为主的模式在很多高校仍存在,这令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非常尴尬。此外,这种模式也使学生的思考和实践机会大大匮乏。知识教育的大力提倡,能力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忽视往往使大学培养“高分低能低素质”的所谓人才。有的大学过于注重专业教育模式,人才培养方向单一,往往出现重工轻理、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的现象。如此一来,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倾向于文不识理、理不知文,这种忽视通识教育、重抓专业教育的做法往往使学生知识面较窄,思维视野受到局限。脱离实践的大学教育往往轻视职业教育,这是大学的人才尤其是应用型人才过少。这些问题是在中日美三国对比中发现的中国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然而,中国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是以培养合格公民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并在课程设置上要“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个性、求创新”,同时再抓专业教育的同时不可忽视通识教育。

四.我的大学教育观

了解了中国大学教育的现状、功能和人才培养方案后,对于“我为什么要上大学”我已有自己的体会:第一,读大学可以增长见识、开拓视野,甚至提升教育水平;第二,扩展人脉资源,增强与人交往能力;第三,扩大兴趣爱好,让我们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发掘潜能;第四,在得到学历文凭的同时形成专业的修养和素

质;第五,更容易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最后,通过四年的学习乃至实习,我们将获得新的历练与技能。结合中国的教育现状、功能和人才培养模式,我认为大学教育应该培养这样的人才:首先,融合科学精神和文化精神的陶冶,在通识教育吸收广而博的知识,在专业教育中吸收专而深的知识,真正做到不应不因博而失之于浅,不因专而失之于隘。其次,大学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是学生的道德教育。人们常常说:“要成才先成人。”可见,道德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多么重要。因此高尚的人格素养、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乐观进取的精神是人才的必备素质。再次,大学教育不仅仅教给我们的是具体专业的学科知识,还教给我们使我们受益终生的一般技能,如阅读、写作、创新、独立思考、终身学习等能力。最后,大学培养的人才除了需要扎实的文化知识、必备的基本素质外,还要有实践能力即必须是应用型人才。既然大学的一个教育功能是服务于社会生产,那么大学应当多多培养应用型人才,“以用为先”。例如,在专业设置中体现某些职业元素,多多加强职业教育及其培训等等。一言以蔽之,大学教育培养人才必须“夯实基础知识、拓宽专业口径、强化师能培养、注重创新实践、突出个性发展、提升综合素质”,真正实现其“重个性、强能力、求创新、显个性、重实践、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台湾大学评鉴的背景、特点及对大陆本科教学评估的启示》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 第03期

2.闫飞龙《日本大学本科课程模式的演变及发展趋势》《大学(学术版)》2011年第10期

3.《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西华大学创新实验区为例》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10期

4.陈涛《论大学教育的真实含义》湖南农机2011年7月

5.刘永平《对本科教育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的思考》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1年11期

篇7:中国的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

田建国: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的一种模式。世界上国家发展主要是三种模式:第一种是资源型发展模式, 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来增加国家财富, 比如, 中东产油国家, 像沙特阿拉伯等, 他们就是躺在上帝赋予他们的石油这样一个资源的基础上。第二种是依附型发展模式, 主要依附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和技术, 比如一些拉美国家, 像巴西、阿根廷、智利等。第三种是创新型发展模式, 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 科技的实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 比如像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创新型国家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创新的投入高, 二是创新的产出高, 三是自主创新能力强。我国已经是一个经济大国, 但还远不是一个经济强国。因为产业结构重心还是比较低, 主要是在中低端产品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从经济发展的动力源的分类看, 低端的动力源, 主要是依赖廉价的劳动力、土地、矿产等。我们国家还没有完全摆脱这种模式。中端的动力源, 主要依赖资本投入的驱动。我国经济发展还处在这个阶段。高端的动力源, 就是创新驱动, 就是依托科技创新和创新人才资源, 掌握核心技术, 创新自主品牌, 拉动产业能级提升,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记者:创新型人才一般讲具有四个基本要素:即知识性要素、实践性要素、创新能力要求、品德要素。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是什么呢?

田建国:我认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是自我发展能力。21世纪最伟大的成就, 不只是在征服自然和物质生产方面的科学发展, 而应是在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 人的潜能的开发, 人的自我发展。学习型社会要求, 我们的教育不仅要给学生第一次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 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奠定终身教育、自我发展的牢固基础, 后一种功能在当代社会显得愈来愈重要。

随着科技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人类社会拥有的知识总量迅速增长, 知识发展和更新速度大大加快。有专家估计, 最近20年来人类所创造和积累的知识总量, 已经基本超过过去20个世纪的总和, 还有专家预测, 未来30年人类的科技知识总量将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100倍。人们从学校中获取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人们对工作自身发展要求。同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生产模式的变化, 大大增加了职业和岗位迁移的速度, 例如在过去15年的时间里, 由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发达国家就有8000多个原有的技术工种消失, 同时, 出现了6000多个新的技术工种。在人类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中, 不但要求有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 而且对人的素质提出许多新的要求, 主要是6种能力, 即主动工作的能力, 自主学习的能力, 岗位转换的能力, 交流沟通的能力, 应对挫折困难的能力, 创造改革的能力, 这些能力就是自我发展能力, 越来越成为对劳动者素质的基本要求。

记者: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的创造力发展, 与他的整个人格发展是高度相关的, 这里包括他所持的世界观、生活方式、伦理推测、思维模式等。2006年, 中国博士代表团参加世界第56届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论坛, 他们最重要的收获不是在专业知识上, 而是被他们的人格魅力和学术品格感动和震撼。是否可以说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本源是健全人格, 那么怎样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呢?

田建国:你说的一点也不错,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本源确实是健全人格。健全人格是比专业素质、技能素质更为重要的素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应做好以下三点:第一, 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经常在思想意识、道德品质等方面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磨炼和自我提高, 具有改造自我的勇气。第二, 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善于与他人交往, 用宽容的眼光看社会, 以真诚、包容、信任等正确态度, 克服虚伪、嫉妒、猜疑等消极态度。第三, 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对自己充满自信, 对生活充满希望, 对学习抱有兴趣, 不羡慕人家, 不苛求自己, 培养抗挫折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目的, 就是教育学生如何学会做人。学会做人就是要学会淡泊、学会宽容、学会执着、学会自律。学会淡泊。淡泊是一种境界, 不为名利所累, 不为物欲所惑, 不为人情所困, 能任劳更能任怨, 遇事拿得起放得下, 以一颗平和心看待人生的酸甜苦辣。学会宽容。宽容是一种美德。学会宽容就是心胸豁达, 做人厚道, 有容人、容事的气度。学会执着。执着是一种自信, 选定目标就要坚定不移, 不被困难所击倒, 不为失败所沮丧。学会自律。自律是一种底线, 自律使人自知, 自知使人自明, 明白什么该做, 什么不该做。

记者:我们注意到您提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保证是创新人格。请您给我们谈谈如何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

田建国:塑造学生创新人格, 首先要确立社会责任感。对社会有无责任感, 是检验人生境界高低的尺度。社会责任感不是抽象的, 具体体现在对家庭、他人、集体、国家、民族的情感、态度、责任和义务上。在树立社会责任感方面,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赵东营, 是我们大学生中的典型代表。他用真、善、爱谱写了壮丽青春乐章, 使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一种责任、一种顽强、一种力量。人什么都可以没有, 但是不能没有事业;人丢掉什么都可以, 但是不能丢掉志气;人忘了什么都可以, 但是别忘了自己的父母, 别忘了国家。我认为当前要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感恩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子, 它是发自心底的感激, 而不是为了迎合他人而表现的虚情假意。每个人都离不开他人的关心, 不懂得关心他人的人, 往往也难于被他人所接纳。以感恩之心回报他人, 回报社会, 是一种境界, 也是健全人格的表现。感恩的前提是感动。感动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理活动, 是内心的崇高精神体验。善于发现感动的人是富足的人, 善于在感动中成长的民族是成熟的民族。感恩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 没有固定的模式, 更不可强求, 只能靠自然的情感流露, 潜移默化, 润物无声。近几年, 在资助经济困难学生方面我们做了大量工作, 家庭困难学生很受感动。但这种感动不能仅停留在情感方面, 而要更多地体现在报恩家庭、报效祖国、报答社会的责任感方面。要树立正确理想信念, 把责任感转化为学习知识、增长本领的实际行动。

其次, 要培养创新毅力。一个人事业要成功, 特别是要做出比较大的创新贡献, 需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 十年磨一剑的恒心, 需要对真知执著不懈的追求, 需要自强、自立、自信的奋斗精神, 甚至还要面对失败的风险。失败是成功之母。那些出类拔萃的伟人之所以会取得成功, 正是因为他们能正确对待失败, 从失败中获得教益, 从而踏上了成功的大道。但成功并不是失败的简单积累, 而是对失败的深刻感悟和不断超越, 是智慧和理性的升华。做学问是不易的, 取得成果更是不易的。它需要毅力、勤奋和热情, 还要经得起挫折。许多有成就、有造诣的学者, 都有一本奋斗经。我们往往只看到这些学者的累累成果和受人尊敬的地位, 而看不到他们曾经走的长期艰苦的探索过程。数学家华罗庚有一句名言, “天才出于勤奋, 聪明在于积累”。我们对大学生的创新毅力培养, 就是着力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真知的不懈追求, 在创新的道路上知难而进, 不畏挫折, 勇于冒尖, 敢为人先。

第三, 要培养创新激情。创新型人才要有干事业的激情。所谓激情, 就是要面对机遇, 敢于争先;面对艰险, 敢于探索;面对落后, 敢于奋起;面对竞争, 敢于创新的勇气。人的情感是丰富多彩的, 情感在创新认识中起着重要作用。首先, 情感对认识活动的激励作用;第二, 情感对认识对象的选择作用;第三, 情感对信息知识的加工作用;第四, 情感对认识成果的评价作用。只有重视情感作用, 人的创新能力才有最基本的保证。有人用两个字概括美国著名企业家鲍尔默的管理风格———激情。激情是吹动船帆的风, 没有风帆, 船就不能行驶;没有激情就没有创新的动力, 没有动力, 事业就很难有起色。激情是创新的源泉, 没有激情就没有创新的灵感和冲动。创新的激情来自于兴趣。如果说激情是“火炬”的话, 那么兴趣就是点燃激情的“火种”。因为追求自己的兴趣而充满激情, 因为激情而享受快乐!有了兴趣, 就能激发潜力, 一个人就可能不断获得成功, 就可能达到卓越境界。

第四, 要培养团队精神。现在重要的创新活动已经很少靠个人单打独斗, 更多的是跨学科“集群”式的创新, 没有团队精神, 协同攻关, 集思广益, 就很难产生很大的创新成果。个人只有融入到集体之中, 才会有个人的全面发展。国内外很多高校都非常关注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 这是德育的要求, 也是学业上的要求。团结合作是人的生存方式、道德规范、品格修养。具有团结合作意识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在这方面, 应该向团结合作的我国“航天精神”学习。载人航天工程由航天员、飞船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等七大系统组成, 涉及航空、船舶、兵器、机械、电子、化工、冶金、纺织、建筑和气象水文等多个领域, 汇集了全国100多个行业、3000多个单位的几十万科技人员形成了规模空前的大协作体系。如果没有相互之间的默契配合、通力合作, 神舟飞船就不可能升空, 中国航天事业就不可能取得今天的辉煌。增强团结合作意识, 要从日常的学习生活做起。同学之间应该经常交流思想, 互帮互学, 学会正确的“争”、可敬的“让”, 在共事中共同体验合作的迫切感。

第五, 要培养诚信品德。诚信是关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就个人而言, 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学校而言, 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 诚信是正常秩序的运行基础;就国家而言, 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要大力倡导“以诚实守信为荣”的风尚, 加强诚信品德教育, 把诚信作为现代文明之基, 使现代诚信意识深入人心, 成为自觉行为规范。要引导学生诚信立身, 诚信做人, 诚信做事, 使诚信成为走向社会的“通行证”。

塑造创新人格的目的, 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事, 获得成功。成功, 就是要学会做事。成功不仅是某种结果, 更多体现在以下三个层次。其一, 成功是一种精神。在成功的道路上, 成功无禁区, 依靠自强、自立、自信的奋斗精神, 另辟蹊径, 脚踏实地, 最终才能体会到成功。很多失败者, 大多数不是由于他们没有能力, 没有诚意, 而在于没有坚定的意志。其二, 成功是一次升华。学会从失败中获取教益, 踏上成功的大道。其三, 成功是一个过程。今天的成就因为昨天的积累, 明天的成功有赖于今天的努力。真正的成功是将勤奋和努力融入每天的学习生活中, 融入每天的工作实践中。

记者:成就杰出的人, 在事业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往往都是个性鲜明的人。创新型人才是不是也是具有个性的人呢?

田建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是创造个性。创新未必是全能冠军, 往往是单项冠军。我们教育制度的设计, 应该为学生创造个性留出足够的空间。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 没有人才。个性是教育的灵魂。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 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何谓个性, 简单说是人的天赋, 一般表现为兴趣、爱好、特长。天赋并不是少数人具有, 而是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潜能。只要充分发挥这种潜能, 人便能成为不平凡的人。但由于教育问题, 人们这种潜能大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这正是今天天才极少的原因所在。个性发展就是使一个人的独特天赋得到充分发挥, 就是独特潜能的发挥。

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别发达的智能, 这就是每个人的个性、特长。如果我们的教育在普遍发展学生各种智能的基础上, 着重发展个性、特长, 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在某些方面有创新的人才。人才不是样样都强, 只是在一个方面或某几方面有独到之处、卓越之处。每个人的最大成长空间在于他最擅长的领域。人无个性必平庸, 个性愈强愈能出类拔萃, 取得成功。教育的真谛就是发现学生天赋, 加以培养, 使其获得成功感。可以讲, 你喜欢做的事情, 往往正是你的天赋所在, 你的事业所在。

塑造学生创造个性的目的在于学会学习, 立志成才。立志成才, 是当代大学生的共同愿望。成才, 需要明确方向定位。第一, 要适应社会需要。把握社会发展规律, 顺应时代潮流, 是确立成才方向的首要问题。一个人只有具有了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把个人成才追求与社会需要紧密联系起来, 其自身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才能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第二, 要发挥自身优势。对自己要有客观的把握, 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找寻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选择最能发挥自己专长和兴趣的方向作为自己的成才定位。第三, 要利用现实条件, 全面分析现实条件提供了哪些有利因素、哪些不利因素;这些因素哪些可以直接利用、哪些能够改善和转化;哪些需要暂时等待、哪些无法克服, 在此基础上明确成才定位。

记者:您认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什么呢?

田建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评价机制。因为评价机制是导向。现行的评价机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寻取学生的标准单一, 就是看分数, 过分看重考试成绩, 分数是学生的命根。评价机制的实质是解决好育人还是育分。现在社会上有这么一句话,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教师和家长都不敢怠慢, 让孩子接受教育的实践越来越早。从幼儿园开始就让孩子站在考试的跑道上, 十几年如一日与考试作伴, 孩子们就会失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关键就是改变分数这个指挥棒, 跳出分数决定一切的怪圈进行突围。最终衡量一个人是否真正是创新人才, 评价不是学校, 也不是教师, 而应该是社会。要看我们的毕业生对科学、对社会做出创造性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讲, 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

上一篇:民用爆炸物品安全培训下一篇:XX年幼儿园大班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