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课程整合过程中易发的失误的论文

2024-07-08

试论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课程整合过程中易发的失误的论文(通用9篇)

篇1:试论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课程整合过程中易发的失误的论文

试论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课程整合过程中易发的失误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 中学历史 失误

论文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越显重要,只有将信息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地运用,避免一些易发失误,才能有利于学生历史课堂知识的获取和保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片面追求教学情境,忽视教学目标

很多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都希望营造一种宽松、热烈、探索、求知的教学情境。然而,有部分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创设一种好的教学情境与实现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他们一味追求在课堂开始阶段用多媒体课件放出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关的视音频材料,渲染一种热闹的教学气氛,如果没有这一环节就感到无所适从。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情境创设往往就会出现偏离教学目标的现象,这样的课堂是达不到教学目标要求的,也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精神。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应力求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迪性同时又要增强学习的针对性,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而情境的创设可以有多种方式,适当的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辅助实现创设教学情境,而教师的语言渲染、激发学生想象、生活实例列举等都可以创设情境。所以,只要有利于发挥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教学情境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作为历史教师应更多地注意在课堂教学中掌握适度的原则,重视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学会正确选择和恰当运动多媒体信息技术,这样信息技术能够以它独特的魅力和作用为历史教学服务,提高教学质量,完成历史课堂的教学目标。

2、片面追求教学效率,忽视教学效果

部分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对课堂教学效率理解片面,认为教学效率就是课堂教学知识传授上的“大容量”和“高速度”。特别是中学历史课程,高中阶段的课堂都是专题史,课本介绍简单,时间跨度很大,初中历史的课程设计虽然是按照时间顺序发展的,但是更加注重对重大事件的教学,忽略一般细节线索,这样,必然的课堂容量就会大。为增加历史知识传授密度,同时又要体现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所谓课堂效率,利用声光电对学生进行狂轰滥炸,如果过于追求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形式而忽视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结果是,教师、学生都被多媒体教学课件诱导,“牵着鼻子走”,学生学习囫囵吞枣,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师的课堂把握能力和学生的一般接受能力进行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教学,不能片面的追求效率和庞大的信息量,而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的学习其实是学生作为个体的一个主动建构过程,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从自己的一般认知基础出发,依靠自己的思维方式理解知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以进的教学观念为指导,坚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要求与建议,坚持启发式、交互式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这样才能够全面提高学习效率,以收到良好的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3、片面追求奢华立异,忽视科学严谨

在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记忆规律的基础上,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有助于突破教材中的重难点,能有效地弥补传统的历史教学的不足。但在许多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只停留于表面,盲目追求课堂展现的美感,在华而不实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容易产生知识性的错误,把学生搞得昏头胀脑,这样也是偏移历史课程教学价值的。由此可见,一味追求课堂上的“奢华”只会对对教学产生了严重的干扰。还有的历史教师将授课的特色,教学的闪光点简单的理解为没有原则的与众不同。甚至将一些歪曲的`事实展示给学生,向学生传授一些片面性的甚至误导性的观点。历史课程的教学,就要基于事实性原则,正确是教学的底线,教学环节要注意是否科学严谨、连贯。

4、片面追求学生活动,忽视教师课堂的主导地位

素质教育提倡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强调课堂是属于学生的;现代教育将利用信息技术列为必要的手段,这也成为当下衡量一节课是否有效的两个要素。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很多教师试着将二者合而为一。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大量设置学生的活动:表演、辩论、唱歌、朗读、讨论等,整个一堂课就是一期曲苑杂坛,教师成了报幕员,而学生演的疲惫不堪,看的好似走马观花,根本谈不上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这样的课堂教学实质是忽视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新课程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认为如果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然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若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会削弱学生作用。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正是发挥了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地位才能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所以,现代信息技术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而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永远无法替代的。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要组织严谨有序的课堂,还要注意调节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并及时的反馈纠正,这也是教师的主导作用的体现。教师授课时的肢体语言、情感色彩对学生的感染力也是计算机永远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历史教师没有把握好自己的主导作用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辅助功能,削弱了教师的授课艺术和临场发挥能力,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5、片面追求信息素材的简单罗列,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些历史教师的课堂演变成信息技术的展览会,过度地使用声音、图片、动画来展示教学内容,这样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偏离了历史课堂教学传递知识的主题。还有的教师不管学科和所传授知识的特殊性,一律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把一般的历史社会发展规律一下子显示出来,没有给时间思考和总结,这样更无法实现学生对知识再加工与再创造。还有很多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时,只是把通过搜索引擎上找到的相关网页资源或者课件提供给学生,大量素材性的资源罗列,根本没有注意到历史课堂的实际情况和学校以及教师之间的实际差别。对于无关信息的过滤工作没有做,对于与本校本班级历史学习主题的相关的资源分类的工作也没有进行,因此,大部分学生获得的都是没有系统性、没有层次性、没有针对性的素材课件资源。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中学历史课堂中的学生在以一种非传统的方式接受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得到知识,解决问题。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应该让学生站在客观的立场进行学习,不断提高与发展自我的思维能力,结合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思维素养训练。

总之,在中学历史课堂中整合运用现代信技术已经是一种广泛普遍倾向,为历史课堂的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使在学历史教学更加生动而富有活力。我们应走出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中的易发的误区,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观念指导下,合理运用好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其优势,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深化和推进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李美强,用信息技术打造学生主体性课堂,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许新龙,论多媒体计算机课堂教学,北京:电化教育研究,(2)

篇2:试论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课程整合过程中易发的失误的论文

经过笔者的访谈和调查研究, 分析出目前中学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可归为如下五大类:

一、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认识肤浅

从表1可以看出:有63.33%的中学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有一定的了解, 只有7.38%的中学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完全了解, 仍有5.24%的中学教师不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到底是什么。表1中结果也可以说明, 中学教师对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掌握不够深入。在这种情况下, 就不可能谈得上把信息技术更好地与学科课程整合, 就更不可能谈得上中学教师具有较好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

从表2可以得出:在所有的调查对象中, 44.76%的中学教师认为信息技术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工具, 甚至还有6.43%的中学教师, 其认识停留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在课堂上使用课件”这种极为肤浅的层次上, 认为只要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就可以了的中学教师还有39.52%。由图1显示, 认为自己所教的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得好的中学教师仅有11.43%, 大部分中学教师认为自己整合得一般, 有57.14%。在本研究中发现:在这些自认为整合一般的中学教师中, 他们的主要表现在于目标定位不准确, 其整合目标是为了整合而整合, 为了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在本研究中, 笔者还发现:一些中学教师过分追求多媒体效果, 把一些不该“动”的文字和图片放到课件中, 结果适得其反, 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这说明中学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真正内涵没有完全把握, 信息技术还没真正融合到学科教学中, 信息技术的使用还停留在媒体观上。

二、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欠缺

中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其前提是中学教师必须掌握信息技术。

从图2可看出:部分中学教师不具有把信息技术作为自己教学工作的一种有效手段的意识, 还不习惯在教学工作中使用信息技术, 并将信息技术的使用与教学工作结合在一起。从中学教师备课资料的主要来源图2看:备课来源于教科书和教辅资料的中学教师有72.65%, 只有11.85%的中学教师备课、上课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 9.6 8%的中学教师使用网络教学资源、数据库备课, 5.82%的中学教师把报刊杂志作为备课的主要来源。总之, 信息技术在中学教师备课这一环节上尚未得到很好的使用。

根据表3也可知:能够同时熟练运用word、PowerPoint、excel的中学教师有43.57%, 能够熟练运用Authorware、Flash的中学教师仅有2.38%, 除了所列出的A、B、C、D、E、F、G外, 还会运用其它教学软件的中学教师仅有0.95%。因此, 我们可以推出中学教师所掌握的软件操作比较单一, 主要是w o r d、PowerPoint、excel。从表4看出, 具有远程交流能力, 能够熟练使用网上B B S、E-mail、OICQ等工具的中学教师仅有16.19%, 具有较强的上网能力, 能够快速搜索和查到所需信息的中学教师有2 7.38%, 具有基本的上网能力, 能够根据需要在网上浏览信息资源的中学教师仅有54.7 6%, 还有1.6 7%的中学教师没有上过网, 甚至不懂得如何上网。在本研究中还发现:部分中学教师所谓的能熟练使用Excel, 他们也仅是在统计学生考试成绩时使用, 在其它情况下使用非常少。这些都说明了目前部分中学教师的信息技术也在实践操作使用方面存在某些问题。

表3注:A.Word;B.PowerPoint;C.Excel;D.Access;E.FrontPage;F.Authorware;G.Flash

三、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滥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其主体是课程, 而非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当是自然的、恰如其分的整合。那种为了整合而整合, “在教学过程中, 认为只要使用多媒体计算机或者课件就是整合”, 这都是形式主义上的整合。在本研究过程中发现:部分中学教师夸大了信息技术的作用。其最典型的做法是, 能用实物展示的非用电子图片展示, 能用实验演示的非用电脑动画演示, 使简单问题复杂化。具体到一节课中, 部分中学教师认为, 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得越多越好;甚至有中学教师认为, 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信息资源不加选择地全部呈现给学生, 将一节课的时间全部交给了媒体, 就是“整合”得以完美和成功。这也充分说明部分中学教师夸大了信息技术媒体的功能, 过分强调了信息技术媒体的作用, 盲目抬高了信息技术媒体的地位;学生的课堂中心地位被信息技术媒体所挤占, 教学不再是为学生服务, 而是为媒体服务的。

把信息技术整合到课堂教学中, 体现了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 但绝不意味着这将导致“整合目的论”或“惟整合论”。也就是说, 决不能陷入“用信息技术的课就是好的, 不用信息技术的课就是不好的”, “信息技术用的多的课比信息技术用的少的课好”等误区;也不能不顾或忽视教学实效, “为了整合而整合”, 甚至无视具体情况, 每节课都煞费苦心地“整合”, 这就导致信息技术的滥用和泛化。

四、在运用信息技术时忽视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是我国传统教学思想的精华。我们要求多媒体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 但并不是要求全盘代替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本研究中笔者发现:个别中学教师为了使用网络课件, 在语文学习中取消了原计划中教师对课文的朗读;在英语学习中让学生利用计算机跟读单词或课文, 对学生出现的发音不准不能发现, 即使发现也不能纠正。从表5也可以看出:仅有3.10%的中学教师自认为完全具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和手段, 28.33%的中学教师自认为具备, 5 4.0 5%的中学教师自认为基本具备, 甚至还有14.52%的中学教师自认为不具备使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和手段。说明这14.52%的中学教师对如何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了解很少。总之, 说明部分中学教师自己就认为没有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和手段, 那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过程中, 必然会忽视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常规教学方法, 导致顾此失彼。

在本研究中还发现:部分中学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 存在着“形式主义”的整合, 为了整合而整合, 而忽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导致师生双向互动不畅, 教学的亲和力下降。甚至有些中学教师只管低着头盯着电脑屏幕“念”, 或者操控电脑演示多媒体课件, 完全不顾学生的反应。正如有的中学教师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形容为“把教室当成电影院, 把课件当成影片;把学生变成观众, 把教师变成放映员”。实际上, 有些教学内容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行之有效的常规教学方法进行传授, 效果可能会更好。如果这样的话, 中学教师也就不必再用各种仪器设备来摆花架子。

五、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没有充分体现

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发现, 大部分中学教师虽然已经改变了过去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不经意又滑入另一个极端:学生主体极端化。在本研究过程中, 笔者听过十几节课, 发现有些中学教师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提供了学习内容后, 就让学生自主学习, 自己只是在教室内转来转去, 显得无事可做。甚至一些必须是中学教师给学生讲解清楚的知识, 也让学生自己去“探究”, 以充分显示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就忽视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也误解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含义。

也有些中学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过程中, 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但显得过于死板。虽然教师严格进行了教学设计, 并且把课堂分成几个教学片断, 然后严格按照教学设计的方案进行教学。但是,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当出现了很多在教学设计时没有预想到的问题, 部分中学教师开始手忙脚乱, 且不能很好地处理突发问题。有的中学教师认为,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过程中, 对中学教师的整体要求应该是降低了, 实际上这种教学方式对中学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求要比传统的“黑板+粉笔”高得多。如果中学教师不能很好地在学科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就会导致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不能充分体现。换句话说, 如果中学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比较差, 则必会影响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之间的协调。

总之, 中学教师信在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无疑是多样的。笔者认为对中学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剖析, 对于减少其尝试错误的机会是有积极意义的, 对于积极探索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基础课程改革的一个新视点, 如何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效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当前中学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中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1]宋正国, 刁秀丽.保定七中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调查分析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05 (2) .

篇3:试论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课程整合过程中易发的失误的论文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信息技术;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2-093-01

所谓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就是结合教材利用多媒体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有效地传输知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避免理论知识的生硬灌输。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融入教材氛围,增强情感体验,有效突破学习难点,在不断的探索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一、感受历史氛围,促进学生情感体验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会大大提升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在备课时,我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插入音频资料,让学生直观了解教学内容的同时,帮助其融入教材,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激活思维。比如,我在教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时,就让学生观看了火烧圆明园的视频,让其穿越时空,身临其境,“亲眼”见证圆明园由富丽堂皇变成一片废墟的过程,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在冲天的火光中化为虚有……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学生的心情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在视频的一开始,他们看到的是“人类史无前例的惊人杰作”,那是能工巧匠几代人的心血,美的不可胜收,接着出现在眼前的就是英法联军,他们以双方在换约过程中的冲突为由,像“强盗”一样抢走无数的珍宝,放火烧毁圆明园,学生感到又怒又悲。圆明园是人类伟大的杰作,应该得到全人类的爱护,但是却因为当时中国的落后,被人无情摧毁,这不仅是国家的损失,更是世界的损失。这样的导入,借助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探究欲望,为接下来的讲课奠定基础,层层深入,完成教学目标。

二、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课堂效率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这些问题,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很难理解。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直观地呈现,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无声的文字转化为画面,调动学生的感官,有效解决。比如,我在教学《甲午中日战争》时,考虑到这是学习重难点,讲授时很细致生动,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对这一课很感兴趣,十分关注清政府和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但是,想让学生深入了解战争的具体过程,课堂讲授是远远不够的,会漏掉很多细节。所以,我就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看相关的战争片段,进行了解、思考、研究,他们就能清楚地看到各种战役的场面以及清政府和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的画面,加深记忆的同时,深刻理解这部分的内容。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往往要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是课堂的主导,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在教学时,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鼓励学生思考,积极拓展探究空间,在想问、敢问、善问的学习环境中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我在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时,俄国侵占了我国很多领土,为了让学生从这点出发把握教材重点,我就借助多媒体向其展示大清全盛时期的地图和现在的中国地图,让其与之比较。很明显地,学生发现原先我国的形状是“海棠叶”,如今变成了“大公鸡”,他们自然就会质疑:我国失去了哪些领土?是怎样失去的?签署了什么不平等条约?有没有发生战争?进过这样一连串的问题,学生就明确了学习目标,很快掌握了重点。再比如,谈到中华民族最危险的阶段时,我要重点教学“西安事变”这一事件,为了激发学生对这一难点的探究,我就插入一段《西安事变》电影,让学生清楚事件过程。之后,我就依据教材,引导学生提问,解决自己的问题。有的学生问:为什么张学良、杨虎诚要发动西安事变?有的学生问:为什么共产党要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学生的问题让我很满意,我觉得他们在看视频的时候思考地很认真,问题一下子就抓住了重点。随后,我便带领学生解疑,让其探究,逐步深入,主动探究,提升能力。

四、鼓励交流探索,激发学生合作创新

历史学习不仅需要学生稳固扎实的理解记忆,及时复习,也要在领悟的过程中激发其探知的欲望,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优化其学习过程。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创新,通过合作学习,不断地交流进步。比如,我在教授《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课时,就先借助多媒体展现了近代外国侵略史以及日本投降的情境,让学生分析取得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在探究时,学生可以借助教材与同学交流,组织各种材料、观点,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认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让中华民族由衰变盛,是国家命运的转折点。有的学生认为,这样的胜利不仅弘扬了正义精神,充分证明了正义最终打败邪恶的道理,而且还弘扬了爱国注意精神,千万国人同胞团结一致,造就了一个新中国。

此外,在讲到“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时,我采取了合作学习的方法,布置问题:为什么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被中外两部分势力绞杀的呢?学生自由分组,结合史料,围绕问题合作探究,可以借鉴课件上的资料和我的指导,一起解决这个问题,形成自己独特意见的同时,吸取别人的看法。在互动交流中层层深入,激活创新思维,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透过表面,深入内里,在无形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面对问题能一针见血,有效解决。

篇4:试论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课程整合过程中易发的失误的论文

一、使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师生的互动环节

多媒体教学重视形象性和生动性却忽视了师生的互动作用。多媒体历史课件的画面形象鲜明、图文并茂、声音生动, 能对学生的感官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 能够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多媒体的各种特性在加强教与学的交流方面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 如提问、课堂反映等, 快捷地调出各类信息资料, 进行现场分析和答疑, 以此为对话方式, 灵活方便地进行启发式教学。因此, 很多老师在上课时重用多媒体, 而忘记了自己还有粉笔和一张嘴, 也忘记了教师自身的力量, 尤其是语言, 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身体语言, 能够对学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样便在课堂上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老师和学生努力睁着眼睛瞪着前面的屏幕。老师只须动动嘴皮动动手。动嘴皮, 一般只是把屏幕上的内容再说一遍, 稍微好一点的呢, 再把有关的内容说一遍, 最差的就是那种由于大屏幕的存在而显得教师的存在成为多余的了。动手呢, 也不过是点点鼠标, 除此以外这一双手好象也成了多余的了!这样, 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没有了。教学过程不是由教师主导, 而是由机器主宰了。这种情况是背离素质教育的。我们的观点是, 多媒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 但绝不是唯一的手段。在课堂教学中, 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教师, 多媒体只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起一种辅助作用。它的存在是为增强教师的主导地位的, 而不是削弱或代替教师的主导地位。所以, 在使用多媒体的前提下, 必须重视师生的互动, 千万不能越俎代庖, 顾此失彼。

二、使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课件的实用性

多媒体历史课件存在片面追求形象性、生动性却忽视实用性的现象。目前, 牧区学校的学科教师很少有人能熟练制作多媒体课件, 不得不向计算机老师求救。而帮助其制作的很多计算机老师都对教学内容不熟悉, 设计意图不明确, 造成“熟的不会, 会的不熟”的矛盾, 制作的课件也缺少实用性, 使多媒体教学很难达到内容与效果的最佳结合。或是一些老师从网络上下载大量的课件, 可是比较实用、内容充实的历史课件非常缺乏, 到目前我们还没有在周围和网络中找到几套适合牧区中学历史教学的自学自评、操作性强、内容充实、有时效性的课讲和相关网页。而大量内容类似、技术运用复杂、以演示为主的历史课件反倒洋洋大观, 成为主流。因此, 很多教师在使用课件的过程中, 片面追求课件的形象性、生动性, 而没有考虑到这个形象性、生动性对课堂教学起些什么样的影响。这是很不好的, 因为片面追求的形象性、生动性也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这样, 学生的注意力就从课堂的中心转移到画面的生动形象、声音的千奇百怪等方面, 从而达不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课堂教学目的, 更谈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里, 我们的观点是, 在尽量使素材简洁、充实、切合教学实际的基础上追求其生动性、形象性。任何脱离教学实际, 片面追求课件的生动性、形象性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三、使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课堂容量

现在历史课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存在向学生传授知识过多的情况。由于运用多媒体历史课件, 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多不必要的板书、语言等省去了。所以, 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提供大量的知识及相关信息, 正是多媒体这种传授知识的快速性使得一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盲目加大知识的容量, 而不管学生理解还是不理解, 也不管学生能力的培养情况!结果学生吃的过多, 造成“胃胀”、“消化不良”。这些情况应该尽量避免。其实, 学生在45分钟的时间内掌握的知识和要培养的能力都有一个限度, 我们既要最大可能的利用这个限度, 又不能超越这个限度。因此,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一定要把握好知识传授的量。很多教师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时, 只是把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的相关网页资源粘贴给学生, 将大量素材资源罗列在一起, 而缺乏对无关信息的过滤工作和必要的剪切, 对于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分类工作也没有进行编辑, 大部分学生在因特网上学习获得的都是无层次、不系统、针对性差的素材资源。另外有些教师要求学生浏览网络资料, 指导思想是先有观点, 再让学生在网上查询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信息资源, 并认为这样就是完成了对相关主题的学习过程。

在我们初步运用多媒体于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了上述问题。随着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普及, 会有更多的问题被发现, 我们应该在看到其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早作预防并采取补救措施, 同时积极探索, 努力研究, 扬长避短, 以推动牧区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课程整合的健康发展。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进步, 作为高科技产物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也正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 给历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气息, 打破了历史课堂教学的沉闷气氛, 使越来越多的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多媒体教学的生动性、信息化、大容量等特点, 并努力将多媒体教学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促进了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篇5: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课程的整合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在进行着一场意义深远的课程改革。在这次改革当中,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已经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也是学科教学的内在要求。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信息技术是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技术、多媒体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技术等。历史课程作为一门基础的人文学科,它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多种能力如学习能力、信息处理技术、解决问题能力,还要培养品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须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学习的许多目标都要通过学生积极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历史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就是指在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相关内容有机结合,用科学模拟的方法将历史教学中抽象的概念直观地表达出来,把体现本质的现象从繁琐的历史表象中提炼出来,把难以观察、掌握的历史发展规律综合体现出来,从而有助于学生用直观感知过去的历史事件、培养历史意识、认清历史发展的规律,师生共同完成历史学科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最终达到教与学的最优化,提高师生的历史素养和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历史教师教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教学的“融合”。为了实现这种“融合”,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辅助教学的观点,从课程的整体观考虑信息技术的功能与作用。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来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情境,创设条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改善学习的目的。

二、整合的作用

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课程的有机整合,必然引起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很多优势,比如信息量大、检索方便、合成性、虚拟情境、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延伸性等,如果能与传统的读、写、算的学习方式很好地结合,无疑将会为新式教学提供良好的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处理好历史教学中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有利于在历史教学中创设历史的情境,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材料,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加强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这些都是传统的教学媒体无法比拟的。

比如:历史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具体性,历史资料繁多,结论又是以史料为依据,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推理而得出的。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一大优点就是存储信息大,它可以将大量的、必需的文字、图像资料等带进课堂教学之中,而且计算机调用资料的速度快、随意性强,满足了历史学科的教学要求。

历史学科的另一特点就是它所研究的对象均为过去的“时”与“空”。从“时”而讲,历史就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今天的学生不可能随“时光隧道”回到已逝去的年代中去亲身感受或体验历史,因而造成了学生对历史学科不感兴趣、不易理解掌握的状况;从“空”而言,即地理“空间”,也就是历史地理,而学生又往往缺乏空间概念,因此很难向学生表述清楚。另外还有抽象的概念也难以解释。而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则克服了传统教学手段中的不足,将多种媒体组合在一起,做到图、文、声并茂,通过生动、形象、直观的画面展示,将难以表述的“时”、“空”与抽象的概念解释清楚,充分展示历史知识的个别属性,让学生用感官全方位接触历史事物,这是突出历史知识具体性的最佳方式,在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整合的方法

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课程的整合方法,包括教育观念整合、教育内容整合、教育方法与手段与教学模式整合、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和方法整合、教师素质的整合。

1.教育观念整合。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整合,要求教师要有全新的历史教学理念。历史教师必须重建教学理念,使教学责任由单纯知识技能传递转变到以情意为核心的三维目标的培育,使课程观点由课程的被动执行者转变到课程的构建与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必须重建能力结构,具有捕捉教学信息的能力和课程开发的能力;必须确立新的人才观,把培养创新型人才视为主要目标;必须确立正确的学生观,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形成独特的品质和风格,实施主体教育。

2.教育内容的整合。要改革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教学内容要能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使历史在课堂上“重演”;教学内容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新颖性,要求作为信息时代的历史教师,必须了解和掌握当今世界一些尖端水平的知识,能够随时为学生提供信息源,让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内容,了解最新的发展动态,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发展的客观物质世界的概念;要实施开放性的教学,使学生能接触广阔的世界,促进知识的全面发展。

3.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整合。要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推动学校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推行交互式、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4.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和方法整合。使教育教学评价能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发挥导向功能。设置能让学生表达自己创见的题目,通过建立网页并利用网页表达思想和成果。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历史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其确定的课堂观察的对象是学生,主要包括:自主参与、有效互动、经验构建、情感体验、反思能力、条件保障等。

5.教师素质的整合。教师要学习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学习计算机文化,掌握信息技术并能应用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要在自己的创新实践中发现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创新教育提供直接而深刻的体验。改变教师中心的观念,要求教师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和观点,给予学生宽松、自由、平等、开放的学习环境。

篇6:试论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课程整合过程中易发的失误的论文

历史叙述的是过去的社会生活的现象, 教师的叙述无论怎样形象生动, 如果学生没有视觉上的感受, 印象就会不深。在讲授长城、秦始皇兵马俑等古代著名的工程时, 教师展示相关图片, 让学生能身临其境, 感受到这些工程的雄伟壮观, 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讲授文艺复兴时期三大代表人物的作品时, 大屏幕展示《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大卫》等名画, 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加深印象。

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许多相关的革命歌曲, 如《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 在近代现代史教学中应充分运用这些革命歌曲。如讲《同仇敌忾众志成城》一课时, 播放《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歌曲, 要求学生体会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感情。通过听歌, 学生深深感受到了:当时这些歌曲以气势磅礴的旋律和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成为抗战时期催人奋进的时代号角, 成为鼓舞中国人民奋起抗战的不朽战歌。在讲授《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时, 我是这样导入的:播放群星演唱的《公元1997》, 动人的歌词和动人的旋律深深地感染了同学们和听课的教师, 此时教师深情导入:沧海变桑田, 抹不去对你的思念, 一次次呼唤你, 我的1997年, 这是曾经企盼的呼声, 这是我们多少年共同的愿望。1997年、1999年香港和澳门的相继回归, 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今天, 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 感受那份喜悦, 共同回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这样用音乐渲染气氛, 导入新课, 效果非常好。

在现行教科书中, 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 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生动的历史事件, 在教材中只能一笔带过。因此, 教师的任务便是借助多种多样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将空洞的历史变成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的“形象”, 展现在学生面前。如:讲述“南京大屠杀”时, 通过一段短短的影片再现历史, 带领学生穿越时空, 重返历史, 将日军的残暴罪行触目惊心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不仅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也使学生对日军的残暴罪行有了更具体、更深刻的理解。讲授《火烧圆明园》时, 我播放同名影片, 通过圆明园火烧前后对比, 让学生进入创设的历史情景, 感受历史事件的过程。然后提出问题, 让学生进一步进行探究, 教师进行适当引导, 学生进而形成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这样使课堂教学更生动, 更能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讲述重要的战争时, 制作课件, 用动态的地图展示战争过程, 非常形象生动, 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 是较好的教学方法。

当然, 运用信息技术也不能盲目,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制作信息技术课件;而且要制作一个信息技术课件经常需花费很多的时间, 因而, 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也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情况, 不必为了追求所谓的“时髦”、“时尚”而事倍功半。

篇7:试论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课程整合过程中易发的失误的论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历史学科; 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2-047-001

信息技术和初中历史学科的课程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和初中历史学科有机结合,融为一体,把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手段和方法,提高效率,改变结构,创立综合性课程文化,以人为本的一种新型课程。

为什么要实现信息技术和初中历史学科的课程整合呢?毋庸置疑,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丰富性、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它与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的结合具有扬长避短、相得益彰、水乳交融的优势。

那么,怎么实现信息技术和历史学科课程整合呢?

一、营造历史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怎样使学生尽快产生学习的欲望,尽早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这就得看教师在“导入”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时,以电影中火烧圆明园一场戏开始:从富丽堂皇的“万园之园”到大水法遗迹,人类文明的伟大结晶在冲天火光中化为残垣断壁……教师在短短的两分钟里,营造历史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圆明园,是被雨果称为“人类史无前例的惊人杰作”,这使学生感到喜。“清之精华在圆明园”,看到中国的圆明园被毁,这使学生感到悲。然而圆明园被谁毁?英法联军,这使学生感到怒。圆明园为什么被毁?英法联军的借口是因为双方换约过程的冲突,而圆明园是皇家园林,他们要惩罚的是咸丰皇帝,这使学生感到哀。今天像圆明园这样的奇迹应该是全人类共同的财产,毁灭圆明园就是在毁灭世界文明!但其背后的原因呢?邓小平说过:“落后就要挨打!”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老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的开场白。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眼光,“吊足了胃口”,使学生欲罢不能。这为本课内容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然后老师可以层层剥笋,润物无声中达到教学目标。

二、创设问题情境,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发明千千问,起点在一问。”教育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教师就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敢问、想问、善问,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要使学生敢问,就是要有平等民主师生关系。要使学生想问,就是要教师善于启发,循循善诱。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要使学生善问,就是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创新精神,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跳一跳,摘到桃”。例如在教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时,教师展示大清全盛时和今天中国地图FLASH比较。为什么我国的形状从“秋海棠叶”会逐渐变成“公鸡”?学生就会产生疑问:我们到底失去了哪些领土?通过什么不平等条约失去的?图表直观,简明扼要,这使学生轻而易举掌握了学习重点。有的学生还会刨根究底:我们今天到底有哪些领土争端?我预先在网页中实事求是地把诸如钓鱼岛争端、东海油气田问题甚至于黑瞎子岛这些问题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讲清楚,甚至有选择地提供不同的观点。像黑瞎子岛能拿回来半个,面积174平方公里,其中的艰难曲折,只有真正了解的人才会点滴在心头。这当然需要谈判技巧等,但说到底是今天中国国力的提升。因为是以事实说话,最具说服力,使学生真正“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所以它首先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而不是简单的“统一思想”、“政治说教”。其次可以开阔学生国际视野,确实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最后提高学生公民素养,养成终身学习。这当然要求教师高屋建瓴,化繁为简,深入浅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三、崇尚合作交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

《易》曰:“二人同心,其力断金。”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1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提出的终身学习特指“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可见,现代社会非常重视合作。合作交流实际上也是人的基本技能,也是人所以成为人——人的社会性标志。在《太平军抗击洋枪队》一目的教学中,其中网页课件的参考资料有太平天国运动史,学生可以在自主学习中合作交流,并了解晚清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近代名人。例如曾国藩,有争议的大名人,自近代以来就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他做到中国传统文化里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不愧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青年时的毛泽东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对曾国藩更是顶礼膜拜,“其著作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足为吾人之师资”!曾国藩的个人魅力,由此可见一斑。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指导,可以形成自己的看法,甚至“成一家之言”。“教师学习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群体合作学习”三要素进行动态优化组合,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交流、多边协作、有效互动的课堂教学格局。“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合作学习中,师生共同提高,教学相长。

四、建立交互反馈,体现信息技术优势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信息产业革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革命,也是人类几百年才有的一次机遇。”不管你现在做什么或有什么想法,你必须要迎接互联网,然后适应互联网,除此之外你别无选择。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信息技术一大优势就是即时交互反馈,利用数据库、ASP网页等,把学生练习的情况即时交互反馈。做到人人面批,掌握每位同学的作业情况,这在传统教学来说花费时间太多。但信息技术的一大优势就是通过程序它会自动统计全班、全年级、全校每道题特别是客观题的正误情况并即时反馈。所以老师像美国“红旗演习”的指挥官,借助信息技术这把利剑,把实战和虚拟完美结合,即时掌控全局,及时作出判断、调整和评价,学生也马上可以知道自己的学习情况,“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正如孔子所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篇8:试论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课程整合过程中易发的失误的论文

一、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基本原则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必须遵循一些必要的原则, 这些原则包括:明确的目的性, 即教师所选教学媒体应能满足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的需要。合理的主体性, 即引导学生选择认知工具, 学习内容、方法、伙伴, 动手实验。有益的活动性, 即指导上机操作, 实现小组探究。必要的开放性, 即观念上, 教师不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内容上, 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教材;学习方式上, 不局限于课堂, 不依赖于教师的传授。基于这些原则的客观存在,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体现以下教学思想:教师不仅要把眼光放在教科书上, 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资源如图书馆、科技馆、视听光盘、计算机软件、实验室等;教师要适应角色的转换。教师扮演的角色主要是教学资源的选择者、开发者, 教学过程的设计者, 学习群体的组织者、帮助者、学习者个人的咨询者, 学习群体智力交流活动的指导者和协调者;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教学方法;教师不但要掌握媒体的应用技术, 还要掌握信息技术的硬件、软件知识以及开发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二、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意义呈现

1.有利于创设化学教学情境

以计算机为主要载体的现代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 具有很强的真实感, 可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和感受化学知识, 可以引起学生高度注意,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这种创设和优化教学情境的手段是化学教学中其他方式所无可替代的。当然, 进入课堂的现代信息技术已是大部分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手段, 但是如果仅仅把计算机或大屏幕投影作为板书的替代品, 或只是简单地将其作为一个播放器, 就失去了多媒体进入课堂的真正意义。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学生记笔记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同时, 我们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不断推进, 加强与信息技术教学有关的教学资源开发, 尤其要通过多媒体硬件和软件的不断更新及开发, 不断地给予学生以新的环境, 不断地强化教学过程中的刺激和反应, 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发现式的情境, 在这个情境中, 学生积极参与化学教学过程, 由他们自己参与发现新的事物和新的知识, 使其成为真正的课堂学习的主人。

2.有利于培养化学学习兴趣

利用信息技术的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 能使学生观其境、闻其声、耳目一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如在化学教学之初, 让学生观看课件录像:高山流水、汽车奔驰、基因解谜、克隆技术、纳米材料等, 视频导入无疑会抓住学生的眼球。又如, 在教学与空气污染有关的内容时, 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 演示工厂烟囱中排放的大量废气, 以激发学生深化探究的愿望。同时,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因此在化学学科的教学中历来强调教学的直观性。要在课堂教学中生动形象地进入学生的直观视觉, 如果单纯靠现有的一些文字、挂图, 甚至投影、幻灯是很难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就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产生非常好的直观性效果。在教学过程中用生动的动画图像、大而清晰的文字注解和优美的声音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如我们可以用实物投影仪显示学生练习正确与否。用大屏幕展示事例、文字、问题、练习或动画, 教师边讲解边展示解答思路, 使得化学教学内容呈现的方式发生一定变化, 从而有效增大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 提升教学效益。

3.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许多重点、难点, 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出、突破;一些演示实验的现象不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观察到;化工生产、工艺流程等内容的教学往往变得枯燥乏味;教学反馈不够及时和全面。而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因为它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 进行模拟实验, 可灵活地放大和缩小, 加快和减慢化学情景。如将浓硫酸稀释时错误地把水倒入浓硫酸, 可通过动画模拟及伴音得到解决;如讲原子的构成时让学生观看flash动画, 居于中心的一个运动着的球体几个粒子围绕球体高速运动。上述实验可以形象说明化学反应实质, 理解化学原理, 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实践证明, 在化学教学中用现代信息技术模拟动画展示物质的微观世界, 可以帮助理解物质的微观变化, 将以往只用语言叙述, 学生死记硬背的内容用动画形象地展示出来, 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因为这样给出的感性材料生动形象, 把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趣味盎然,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积极参与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更重要的是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4.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节奏

我们知道,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 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当堂的教学反馈。在传统教学中只能叫少数几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 大多数人只是看在黑板上板演的学生做练习自己不愿真正动脑动手。用现代信息技术就可以改变这种情况, 优化教学节奏。教师将本堂课的反馈练习布置给全体学生, 待做完后随机抽查若干, 并用投影仪将他们的练习展示在大屏幕上, 教师点评。一方面调动了全体学生做练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较多学生的练习得到展示和讲评, 做对的有成就感, 有错的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 化学实验是化学课上的重要环节, 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有些实验教师在讲台上演示时, 可以达到预期效果, 即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观察到。有时可以找学生代表来观察, 如闻气味及感受反应后热量的变化。但大多数现象坐在后面的学生就看不到了。要想让每个人都观察清楚, 教师往往要绕教室一周, 耽误课堂有限的时间, 还未必有理想的效果。这时现代信息技术就可以大显神通了, 将这些实验在实物投影仪下做, 演示在大屏幕上, 可以收到较好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潘建宏.过程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安峰.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利弊.教育前沿.

[3]王肃元.论情景教育与创新.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篇9: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信息技术已引起传统教育方式的深刻变化。计算机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远程教育技术以及信息载体的多样性,使学习者可以克服时空障碍,更加主动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速度。特别是借助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将开辟出通达全球的知识传播通道,实现不同地区的学习者、传授者之间的互相对话和交流,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而且给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内容丰富的学习环境。远程教育的发展将在传统的教育领域引发一场革命,并促使人类知识水平的普遍提高。

信息技术教育包括学习信息技术和利用信息技術促进学习两个方面。这里明确指出了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两种教学形式(专门课程式与学科渗透式)。我们不但要开设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与网络等现代信息工具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要在所有课程的教学中运用各种传统的与现代的信息工具促进学生学习,要渗透信息技术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对各种学科信息的综合处理与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教育的途径与模式有多种。除采用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外,还可采用课外活动模式、家庭教育模式、远程协作学习模式等。其中,基于项目活动的教学模式能较好地解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学习竞争与协作的结合问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模式,值得推广。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而不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是我们理解其含义的关键。在系统科学方法论中,“整合”表示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较小部分的事物、现象、过程、物质属性、关系、信息、能量等在符合具体客观规律或一定条件的前提下,凝聚成较大整体的过程及结果。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可以分为“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两种。在“大整合论”中,课程是一个较大的概念。这种观点主要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小整合论”是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我国教育技术界权威专家李克东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整合的三个基本点是:第一,要在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第二,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第三,利用信息化加工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

三、信息技术课程是现代化教育的基础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0年1月9日制订的《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中,已就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要求、内容、教材等方面的定位问题进行了阐述,“在全国中小学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促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教学的改革,……是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国力和全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需要”,“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是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措施”,“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中小学信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共创双赢

1.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将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传统教学方法的变革。

2.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获取(包括信息发现、信息采集与信息优选)、分析(包括信息分类、信息综合、信息查错与信息评价)、加工(包括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来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利用(包括信息的排序与检索、信息的组织与表达、信息的存储与变换以及信息的控制与传输等)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为学生打好全面、扎实的信息文化基础,同时具备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并能在虚拟的环境中具有较强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意识。

3.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海量的网络信息,改变了人类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从接受式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新的学习方式要求学习者必须能够利用资源进行学习,学会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学会利用网络通信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学会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创作平台进行实践创造的学习。

上一篇:春训方案下一篇:小学教师党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