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区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建议书

2024-07-11

平川区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建议书(共7篇)

篇1:平川区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建议书

平川区退耕还林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平川区退耕还林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

2、项目建设单位

白银市平川区林业局

3、项目实施单位

宝积乡人民政府、黄峤乡人民政府、国营崛吴山林场。

4、项目组织实施方式

平川区林业局负责技术管理,林场及有关乡镇组织实施,各村民委员会落实建设任务到山头地块,造林队和社队农户负责整地、造林、抚育管理。

二、项目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

项目建设地平川区地处甘肃省中部,白银市东北部,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年均气温9℃,干燥度3.5-4.5,年降水量200毫米左右,年均日照时数2816小时,无霜期165天。总人口20.8万人,农村人口10.3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约3000元。煤炭、陶瓷、电力三大产业是本区的经济支柱,高速公路直通省城兰州,城区距中川机场百余公里,各种先进信息通讯系统全面开通。

平川区总土地面积315.9万亩,林业用地面积91.1万 1

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8.8%,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5.1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5.6%;灌木林地面积16.1万亩,占17.7%;未成林地12.5万亩,占13.7%;无林地57.4万亩,占63%;全区森林覆盖率6.7%。

具体建设地点布局及条件:

1、宝积乡建设面积2500亩。其中,广沿沟村1000亩,魏家地村1500亩;本区水肥条件较好,光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原料运输快捷,群众造林热情高,是发展林业的理想区域。

2、国营屈吴山林场建设面积3000亩,本区属天然林区小气候,降雨量好,造林立地条件相对理想,有方便的交通和电力通讯条件,专业技术力量集中,是工程造林的首选区域。

3、黄峤乡建设面积500亩。本区气候春冬季节寒冷潮湿,夏季温暖干燥,秋季雨水较集中,黄土层深厚,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是平川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重点区域,退耕地林木生长较好,保存率高。

三、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建设期限

全区共营造林6000亩。其中,宝积乡营造当地适应性强、生态效益明显的树种刺槐和侧柏2500亩;黄峤乡营造喜光、耐半阴、亦耐寒、抗旱树种文冠果500亩;崛吴山林场营造历年成果巩固较好的油松和耐寒、耐旱、耐瘠薄且萌

蘖能力强的柠条3000亩。项目建设期限1年(2012年)

四、项目建设总投资及来源

项目总投资403.37万元。其中:种苗费249.77万元,整地、栽植及抚育费用150万元,管护费用3.6万元。项目资金来源:中央投资180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投工投劳折合223.37万元。

五、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是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由于我区大于25度以上坡耕地覆盖面大,广种薄收,造成的水土流失严重,地表缺水少土,生态系统退化、衰落,生态功能逐步丧失,进行退耕还林,遏制水土流失是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的迫切需要。

2、是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实现致富的需要。实施退耕还林建设工程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更为重要的是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传统的耕作模式,合理流动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首先,农户可通过国家的政策补助获取直接的经济利益,有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然后,实行退耕还林后,退耕农户可根据自身条件合理安排劳动力转移,从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中摆脱出来,从事其它劳务开展而产生经济效益,解脱贫困而致富。

六、建设任务规划

共规划造林6000亩。其中:宝积乡2500亩,国营屈吴山林场3000亩,黄峤乡500亩。2012年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七、效益评估

白银市平川区6000亩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是一项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林业工程。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是项目建设的主要目的。

1、生态效益

工程完成后,可以增加森林面积面积6000亩,既提高了我区的森林覆盖率,同时又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对改善我区生态环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社会效益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逐渐增强了全民的生态意识,广大群众自觉投身于工程建设,真正成为生态建设的主体。随着工程建设的深入实施,改变了农民传统耕种习惯,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促进了农业生产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同时,通过林业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有效改善了偏远山区、民族地区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退耕还林为扶贫开发、改善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3、经济效益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工程实施使部分农民从补助中直接受益,人均纯收入增加。同时,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将为林下种植业、养殖业,培育绿色产业,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保障,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平台,拓展

增收渠道,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篇2:平川区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 总论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通川区新村乡长河村路桥进万家工程

项目建设地点:通川区新村乡长河村

二、项目编制依据

1、通川区农业综合发展规划(2010-2020年)

2、通川区新村乡总体规划(2010-2020年)

3、通川区新村乡村庄规划(2010-2020年)

4、交通部颁发的《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

5、国家计委与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办法与参数》

三、项目编制范围

本项目建议书是在认真听取了沿线地方有关单位意见,广泛收集与项目有关的社会、经济、工程、交通、规划等方面的资料,并进行了必要的交通调查,在充分分析基础资料的基础上,对项目的必要性和工程可行性进行了论述,对拟建方案的投资和效益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着重就项目沿线的社会经济现状、发展规划、现有道路路况及利用程度、沿线重要设施与路线的关系、沿线的地质地貌以及与交通运输现状和发展规划,并在详细考虑了所有制约路线方案因素的基础上,对路线的建设规模、技术标准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

四、项目内容概况 通川区新村乡长河村路桥进万家工程项目(老河湾公路)位于新村乡长河村,是该村主干道之一,更是通川区无土栽培科技示范园区主要道路,沿途11个村民小组2800人,总长7.4公里,路况为0.5米宽左右高低不平的土路,拟按四级公路建设标准新建成5.6公里长水泥路。该公路的建成,将极大改善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使当地蔬菜等沿线优势产品销售变得更加畅通便捷,对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山区人民脱贫致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

本项目全长为5.6公里,估算总投资436.41万元。

2、资金筹措

本工程项目所需总投资436.41万元,地方政府自筹配套资金87.28万元,申请中央预算内资金349.13万元。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有利于改善当地交通运输状况,加快脱贫致富

通川区新村乡位于大巴山腹地,是集山区、丘陵区和革命老区于一体的重点县。长期以来,由于受地理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制约,经济基础较差,目前全区仍有3.6万贫困人口,且主要分布在该区深山区乡镇。沿线地区综合运输发展缓慢,现很多村组尚无上等级公路,交通不便严重制约了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导致群众生活贫困,生产落后,温饱不能得到有效保障,经济水平长期落后。

本项目所在地长河村位于新村乡西南部,全村辖11个村民组,2800多人,人均耕地面积仅0.67亩,资源非常贫乏,贫困户占全村20%以上,是典型的山区村、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非常薄弱,而基础设施条件差是造成该村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老河湾路是该村主干道之一,沿途11个村民组2800人,于2000年由村两委筹资筹劳修成,总长1.8公里,路况为1.5米宽左右高低不平的土路,年年洪涝灾害造成水毁工程非常严重,极大影响当地村民的出行,阻碍了他们脱贫致富的步伐,与经济发展极不适应,大大制约了长河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项目建成后,将有效促进商品和物资的流通,给当地群众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迫切的。?

2、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副产品资源开发

该路的沿线区域,长期以农业生产为主,经济结构单一,阻碍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老河湾公路的修建,将大大增强了该地区与外界的沟通能力,增加了当地农副产品资源的开发利用,加速了劳动力流动,增强了进城务工收入,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还将改变长期依靠一产的单一收入的结构。

3、有利于完善全乡公路网结构,增强道路连通性公路运输是该地区唯一的交通运输形式,目前,公路密度低,道路等级差,连通性不强。该路的建设,将极大改善该地区道路网建设,使沿线村民组融入到全乡公路网结构中。

二、项目建设可行性(一)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长河村位于新村乡的西南部,是典型的山区村,辖11个村民小组,现有813户2800人,人均耕地面积仅0.67亩,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而基础设施差是造成该村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

2、气候条件

项目区沿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和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四季分明,季风气候显著,冬寒夏热,夏雨集中,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严寒期短,光热资源由南向北递减,气温由地势高向低递增。区域内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在一年之中夏季最多,春季次之,秋季较少,冬季最少。全年平均气温15℃,最高气温41℃,大多发生在6-8月份,最低气温-3℃,大多发生在1-2月。区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00mm左右,且集中在5-7月份,大气相对湿度85-90%,全年无霜期平均220天。梅雨、暴雨和夏季高温炎热形成本区公路的明显不利气候,区内洪涝灾害多发生在梅雨季节,公路建设应特别注意路基的排水与防护,应设置足够的桥涵构造物,以渲泻洪水,保护路基稳定。夏季高温炎热,地温高、湿度大,路基压实也不易得到保证。

3、地质条件(1)地层

据四川省地层区划,本区地层分区属扬子地层分区。岩性为紫色或紫红色厚层砾岩、砂砾岩与紫红或灰绿色中厚层砾层、泥质粉岩组成。

(2)土壤

土壤多以黄棕壤、山地棕壤为主,河石和山间平畈多为沉积土,水利条件较好,属于以岩浆岩、汪变质岩为主的地质区。

4、水利条件

本项目沿线地表水资源丰富,可为项目的建设提供丰富的地表水资源,保证工程用水。

(二)筑路材料和运输条件

1、石料

沿线石料丰富,道路途径点有二座大型石料场,所需石料也可采用土质挖方开采出来的石料,石质主要为石灰岩。

2、砂料

砂料主要分布在州河,资源丰富,且质地纯净,粒轻较佳,常年开采可供施工使用。

3、工程用水

沿线水质很好,水量可满足工程需要

4、工程用电

项目所在地区电力充足,用于本项目施工用电必须与当地电力部门协商,以满足工程用电的需求。

5、四大材料和燃油来源及供应

钢材由达钢供应;水泥主要来源于建设水泥厂、渠江水泥厂;木材来源于本地山区;汽车柴油由通川区供应。

6、运输条件

本工程为改造工程,附近有双新路,檬长路材料运输方便快捷。(三)社会环境

1、沿线村镇居民点、农林布局、重大建筑物对公路建设的影响(1)村镇居民点对公路建设的影响

本项目沿线由于地形和沿河的原因,沿线村镇居民点较少,所经地区均分散住房,而且所居住的房屋价值不高,所以沿线村镇居民点对公路建设的影响不大。

(2)征地、拆迁的难度

铁山山区经济基础相对较差,受各种因素制约,交通发展缓慢,沿线群众饱受交通不便之苦。该工程对山区及丘陵贫困山区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至关重要,修建该路一直是当地人民群众盼望已久的大事,当地政府对此项目的建设极为重视,有当地政府的配合和沿线群众支持和理解,征地、拆迁及安置工作较易进行。

2、本项目与其它运输方式的衔接情况(1)与道路、水运、航空的关系

本项目影响区内的交通主要靠公路,目前尚无直达铁路,项目影响区内水运有小河一座,连通附近村民组。

(2)与公路网的关系

本项目附近有县道双新路,檬长路,本项目建成后直接连接檬长路、双新路,将作为通往外界的主要道路和该地区东西向交通的辅助道路。

综合评价:本项目建成后,区内的公路网有机地融为一体,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交通状况,对促进当地农村资源开发、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加快脱贫步伐、带动沿线经济更快地发展将起到积极有力的推动作用。第三章? 项目建设规模和主要内容

一、项目建设规模

根据规划要求,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并结合该地区交通状况及地方发展的需要,拟按照山区三级公路标准建设,行车速度20公里/小时,路基宽5.5米,路面宽4.5米,全长5.6公里的水泥路。

二、项目建设内容

老河湾公路全长5.6公里,新建一座交通桥,拟按照山区三级公路标准建设,为新建水泥路,经前期测算需拓宽路基至5.5米,行车道宽4.5米,改建涵洞8处通计42延米,挡土墙300米,路面结构为20cm天然砂砾石基础+20cm厚C25,共计土石方开挖1.34万立方米、回填土石方0.54万立方米、石砌体3990立方米、钢材22.5吨、块片石7700立方米、砼5140方。第四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编制依据及说明

1、编制依据

(1)交通部颁发的的《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公路工程估算指标》和《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

(2)四川省人民政府、交通厅、公路局的有关文件。(3)项目建设书中根据沿线设计方案计算的工程量。(4)编制范围:老河湾公路,全长5.6公里。

2、编制说明

(1)人工工资:根据四川省交通厅川交基[1999]78号文《关于印发(四川省公路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补充规定的通知》,人工工资以22元/工日计。

(2)材料单价:本工程项目建设所用筑路材料的产地都由近期实地调查和沿线当地定额站、造价站以及交通公路部门提供。按当地的实际价格计算。

(3)其他工程费:按交通部批准的《公路工程估算指标》中附录一的规定进行计算。

(4)其他直接费率、间接费率:按《省交通厅川交基[1999]78号文》的规定进行计算。

(5)施工技术装备费、计划利润、税金:均按《省交通厅川交基[1999]78号文》的规定进行计算,费率分别为0.5%、5%、3.25%。

二、投资估算

本项目预计总投资需436.41万元(详细见附表)

三、资金来源

本工程项目所需总投资436.41万元,拟从以下几个渠道筹措:

1、申请桥梁进万家项目资金115万元;

2、申请村道建设项目资金234.13万元;

3、地方政府自筹配套资金87.28万元。第五章? 后期管理与保障

一、组织管理

一个得力的组织机构和领导班子是项目实施的关键。因此,本次项目实施,强化领导,成立乡公路建设工程领导组,全面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工作。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水利、计划、财政、卫生、环保、国土、建设等部门同地为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并内设工程技术组、财务组、后勤组和督查组,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管理和协调工作。

二、资金管理

为加强对项目建设资金的管理,应设立银行专户存储,实行专款专用。地方配套资金、自筹资金必须足额汇入银行专户后,工程方可按计划开工。并严格按财经制度和有关政策制定资金运行方案,杜绝项目外投资。工程进度款必须由监理签证工程量后按计划审批,大额资金指出需经领导组集体研究,工程预决算必须由有资格的造价工程师编制,报领导组审核,并定期向受益群众公示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确保资金足额使用到位。

三、质量管理

项目实施过程中,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加强质量管理。一是把好项目工程公示关。项目实施前,可采取媒体公告或张榜公布等方式,将项目建设的地点、内容、投资等基本情况进行公示,让社会都来关注安全建设,共同监督项目工程的实施。二是把好施工单位选择关。在确定施工单位时,应通过招标择优选择有经验、有实力的专业队伍施工,并优先考虑具有三级以上资质的施工企业,严禁违法分包、转包。三是把好大宗材料采购关。对工程中所需的大宗材料,如水泥、钢材、机电设备等,对工程的质量和今后的运行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为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由办公室负责统一采购。四是把好质量监督监测关。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应参照公路工程施工基建程序管理,推行监理制,严把每一道施工工序,加强对关键部位的质量控制。特别是要推广受益农户和技术人中代表全程跟班的方式,参与建设过程的监督检查,以防止“豆腐渣”工程的出现。五是把好竣工验收审计关。工程完工后,办公室应依据有关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及验收评分标准,及时组织由设计、质检、监理、管理等单位人员组成的验收小组进行初验,并填好验收卡,签字后存档备案。

四、后期管理

工程建成后,由村委会负责管理,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做好道路的管理维护工作。、第六章? 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分析

该项目建成后,直接受益人口2300人,极大地推动了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的积极性,改善了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使当地茶、竹等沿线优势农产品销售变得更加畅通快捷,促进了农民增收,提高了山区产品的价值,可实现人均增收300元左右。

二、社会效益分析

该项目的实施,可极大鼓舞当地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斗志和决心,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可以加强山村农民与城镇的联系与交流,促进农民素质提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三、生态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可大幅度减少灰尘、泥泞污染,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具有保护环境的良好效益。第七章? 环境保护

一、工程特点

本项目公路所处地形复杂,部分路段高填深挖,挖方多为石质和流沙,增加了工程造价与施工难度,防护工程量也较大,因此,道路施工时应选择资质高、素质好的施工队伍,尤其是石方爆破。同时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特别是注意和加强不良地质地段的施工质量与防护措施。

沿线资源丰富,光照充足,无霜期长,这些自然条件对工程建设是有利的,但该区域夏雨时间长,暴雨塌方等灾害常有发生,对工程施工产生不利影响。另外,施工现场地处河岸,地形条件对施工不利,应针对雨情、旱情及地形条件合理组织与安排施工计划。

二、环境影响因素

项目的建设建成为该区域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促进了沿线区域的资源开发,刺激产业结构调整,从而带动沿线经济发展。有利于沿线土地资源进一步利用与开发,带动该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有利于促进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霍山县贫困人口早日脱贫致富。但公路建设不可避免对区域内的社会经济环境、群众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

公路修建不可避免的侵占林地及耕地。

公路建设带来的拆迁,导致沿线的社区划分、人口分布、劳动者就业状况的变化。

公路建设时期,施工机械的使用,大量的开挖,势必破坏山体的自然结构,干扰水循环,从而改变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影响其生长规模。

公路运营时期,汽车噪音及排放的尾气,洗车污水带来的土壤铅污染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动植物栖息、植物生长的环境。

三、对策和措施?

1、项目规划、设计阶段的环保对策

从环保角度考虑,该段公路的方案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以确保将工程建设对沿线自然和社会环境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路线方案应尽量做到:(1)少占经济林地,尽量占用难以利用的荒山、荒地。(2)避开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小区。(3)尽量减少拆迁数量。

2、公路工程设计中的环保设计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是公路项目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给予高度重视。公路环境保护设计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对噪音的防护措施;第二,对水土资源的保护措施;第三,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措施;第四,防止空气污染设计;第五,绿化美化路容设计等。在具体工程设计中应注意:(1)在人口稠密区应重视隔音防噪工程设计;(2)重视路基、路面排水及防护工程设计;排水设施能防止对边坡的冲刷,防止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3)在人口稠密区应为车辆、农机设置好平交道口,以免给沿线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便,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4)合理进行纵坡设计,控制坡度,降低汽车爬坡的废气排放量;(5)绿化对保护环境、美化环境、隔音防噪、防止水土流失,保证路基稳定,保护自然生态,创造舒适优美的自然环境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应将公路绿化工程设计作为一项综合设计项目,必须完善绿化工程具体设计内容。

(6)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了尽量少占耕地及山地,应经过必要的经济技术比较,设置挡土墙、护坡等,以减少占地面积,节约土地资源。

3、公路施工期间的环境影响及措施

(1)本项目为新建公路,高填深挖会对植被和山体产生一定的切割。因此,在施工中应尽量减少对植被和山体的破坏。

(2)由于路线路基土石方填挖相差较大,应集中弃土。严禁乱挖乱弃,破坏自然生态。

(3)随着工程的进展,应及时对山体开挖区和高填路段进行防护和绿化,以免雨季来临时遭严重破垭。

4、公路营运期间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篇3:平川区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建议书

简阳市位于四川盆地中部, 龙泉山脉东麓, 地貌以丘陵为主兼部分山区。全市辖55个乡镇797个行政村, 总人口147万, 其中有6个山区乡镇, 全市农业人口123万人。林业用地面积5.16万hm2, 占国土总面积的23.31%。现有经济林木3474万株, 存竹量46万t, 森林覆盖率达36.31%。

1 现状

1.1 简阳市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

1999年简阳市被列为首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试点县, 截至2005年累计完成退耕还林0.79万hm2, 其中生态林0.57万hm2, 主要树种包括核桃、花椒、桑、柿、枣、柏等;经济林0.22万hm2, 主要树种为桃、枇杷、柑橘、梨等, 涉及38个乡镇388个村2670个组91990户退耕农户408986人。截至2011年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配套荒山造林1.31万hm2, 涉及57个乡镇和单位。

1.2 简阳市退耕还林工程效益分析

1.2.1 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到2012年底, 退耕还林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为简阳市累计增加国家政策补助32122.285万元, 其中历年补助给退耕农户的资金达24497.635万元, 退耕农户户均享受兑现资金2663元, 人均享受兑现资金599元;另外, 还从退耕地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 在武庙乡、老君乡、五指乡、丹景乡、贾家镇、涌泉镇等几个乡镇经济效益比较突出, 667 m2产值可达1000~7000元。

1.2.2 生态效益

生态效益全面凸显。通过退耕还林工程实施, 使全市的荒山和部分坡耕地恢复了植被, 林业用地净增0.79万hm2, 有林地面积增加0.66万hm2, 森林覆盖率增加3个百分点, 为简阳市营造了巨大的天然生态屏障;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 自退耕还林以来, 山更绿了, 水更清了, 空气质量明显提高, 人们生存质量明显提升;冰雹、干热风、“倒春寒”等气候灾害逐年减少, 灾害范围逐渐缩小;一些很难见到的野生动物踪迹逐渐增多, 种群数量不断加大。

1.2.3 社会效益

社会效益多方体现。实施退耕还林后, 全市从事种植业人数明显减少, 从事养殖业、加工业、商贸业、运输服务业、外出务工人员明显增多;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 大部分劳动力都从简单劳动和低收入的行业中脱离出来, 投身到复杂的、技术难度高、收入高的行业中来, 为社会创造了更大的财富;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 农村贫困人口逐渐减少, 农民耕作方式由传统的广种薄收、粗放经营转变为精耕细作的集约经营, 单位面积的产量产值增加, 农村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农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增强;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建设, 简阳市旅游业日益兴旺, 全市的环境日益优美, “两湖一山”旅游开发红红火火, 各类观花品果节热闹非凡, 为省内和省外的游客提供了优美的休闲旅游胜地。

2 存在的问题

2.1“还而不退”现象依然存在

简阳市是人口大县, 人多地少, 人均耕地偏少,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 因少数退耕农户受传统耕作影响, 林、粮矛盾日渐突出。调查发现, 有少数地块“退耕”还林了, 但没有真正退耕, 仍然大面积套种农作物, 市、乡镇虽然开展了多次专项治理, 但由于少数干部存在同情心理, 作物清理不彻底, 制止不力, 收效甚微。加之粮油价格逐年攀升和国家粮食直补政策较优, 致使退而复耕现象愈演愈烈, 大有迅速蔓延之势。

2.2“重造轻管”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简阳市退耕还林普遍存在着重栽轻管现象。虽然市、乡镇、村、组、退耕户层层签订了退耕还林管护合同, 但没有认真履行, 使退耕还林地块杂草比树苗高, 苗、草争水争肥, 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较低, 补植补造任务艰巨, 直接影响了退耕还林成效。

2.3 部分地块苗木保存率低

经调查发现, 有些退耕还林地块苗木保存率未达国家标准, 虽然每年造林季节都要求退耕农户及时将不合格地块进行补植, 但由于退耕还林苗木补助偏少, 加上现有农村大部分劳动力外出打工, 一些退耕农户没有资金或者劳动力来补植补造, 再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 极大地降低了全市退耕还林苗木保存率和面积合格率, 影响了简阳市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质量。

2.4 林木品种选择不当

因每年退耕还林任务下达时间晚, 要求时间紧, 实施乡镇没有来得及进行市场考察就盲目选择品种、盲目栽植, 由于选择的品种不纯或与当地的立地条件不符, 导致种植多年仍未见明显效益, 特别是核桃, 简阳市退耕地栽植核桃3333 hm2, 但到现在为止结果的仅仅有667 hm2, 其余未结果的95%以上是野核桃。由于没有经济效益, 大大影响了退耕户种植的积极性和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

2.5 退耕农户栽植管理技术欠缺

大部分退耕农户还是传统的种植方式, 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 在后期管理上技术落后, 致使苗木自然生长, 不结果或结果晚, 果实品质差, 没有形成商品, 经济效益低下。另外病虫害防治技术欠缺, 部分成年结果树木由于病虫害原因导致死亡。主要表现在核桃和花椒的管理上。据调查, 简阳市退耕还林地栽植核桃3333 hm2、花椒667 hm2, 有40%左右树木遭受病虫为害, 特别是核桃的蛀干害虫云斑天牛和花椒锈病危害极大。甚至整块地苗木全部死亡。大大降低了退耕农户的经济收入。也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得不到巩固的原因之一。

2.6 林下种植、养殖业发展很差

全市退耕还林地林下种植中药材和发展养殖业积极性较差, 没有很好利用林下空间搞开发, 造成单位面积经济效益低。

3 对策建议

3.1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思想认识

退耕还林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社会工程, 涉及千家万户和各个部门。因此, 需要进一步广泛宣传,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会议、专栏等形式深入宣传《退耕还林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 (国发[2007]25号) 等法律法规政策, 使广大干群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义务。同时, 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管理的相关人员要加强对《条例》的学习, 学懂弄清和熟练掌握《条例》各条款, 严格按规定办事, 并向退耕农户宣传退耕还林政策, 使其明确自己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 通过宣传, 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 有力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健康、稳定、科学有序开展。

3.2 大力推进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

借助退耕还林后续产业专项建设之机, 对品种选择不当的地块, 项目乡镇要积极组织考察新品种, 在不改变林种的情况下进行品种改良或改造, 促进早见效益;大力发展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特色经果林, 使简阳市林业产业更上一层楼;加大林下种养殖业的开发和利用, 增加林地单位面积收益,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3.3 加大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力度

为了提高工程质量, 简阳市林业系统的科技人员要严把工程造林关。每年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时, 紧紧抓住春秋两季造林时机, 及时分赴各项目乡镇、村、社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严把整地关、种苗质量关、苗木栽植关, 确保成活。对退耕农户要跟踪服务, 不定时进行栽植管理技术培训, 使退耕农户人人都成技术能手。

3.4 加强部门协作实施项目整合

加强与农业和水务部门合作, 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解决退耕农户“吃饭”问题, 以此解决退耕农户后顾之忧。加强与畜牧部门合作, 在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上推动林下养殖业的迅猛发展。使退耕农户的收益多样化。

3.5 加大引进力度

篇4:平川区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建议书

关键词:林业发展;退耕还林;补偿

中图分类号:F307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1.058

1巴南区退耕还林直补资金监管工作的基本情况

退耕还林是中国投资最大、惠及面最广的生态建设工程。工程启动十年来,有效改善了中西部的生态环境。

1.1按时兑现退耕补助资金

巴南区自2002年退耕还林以来,严格按市级和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有关要求组织落实和发放。截至2014年底,已累计向退耕农户补助政策资金34464.9万元。其中,第一轮补助期26324.1万元,第二轮补助期8140.8万元。目前,我区已全面完成2014年退耕直补兑现任务。

1.2规范补助资金发放程序

为保证退耕还林直补资金安全运行,我区建立了完善的资金运行制度,严格按《重庆市财政资金直接补贴农民发放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由区财政局和林业局等部门确定退耕还林直补资金管理使用及监管流程,并严格按流程进行操作,同时下发通知,明确退耕还林直补申报要求。由镇、街负责组织审核公示,明确补贴对象的姓名、补贴面积和补贴金额,规定公示最短时限,并将公示情况报区退耕还林主管部门备案,区林业局对各镇、街公示情况进行检查。

1.3强化惠民政策宣传和监督

为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监督作用,我区各级部门及政府利用惠农政策赶集、广播电视村村通宣传、公示、召开村民会议等多种形式宣传退耕还林相关政策,公开退耕还林补助标准、补助面积、补助对象,做到退耕还林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确保退还林政策补助的公平、公正。同时区林业局多次组织人员到各镇、街开展了直补资金申报督导工作,开展“一对一”业务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直补申报工作中不规范行为,确保惠民资金安全、及时、准确汇到各退耕农户直补账号上。

2退耕还林直补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直补基础数据收集核实困难

有的退耕农户举家外出务工,常年甚至多年不归,在家年迈的老人或看管房屋的亲戚朋友不知其身份证号码或银行账号,提供的信息不准确等,错误信息不能及时核实,造成国家补贴不能及时发放。

2.2搞平均主义袁未退耕户侵占了退耕户补助资金

在实施退耕还林时,不按实际退耕农户分摊面积,而是在全社范围内按人头平分,未退耕农户也享受了补助。

2.3以集中管护之名袁领取直补资金

按集中管护要求,村社通过一事一议,将直补资金按一定的比例扣出,以社长或社员代表的身份领取了这部份资金,用于集中管护,但部分村社并沒有真正用于集中管护,只是作为制约农户进行管护的一种方式,实质是分户管理,资金安全难以保障。

2.4差额面积不分摊到户袁侵占退耕户利益

退耕还林计税面积和实际享受退耕补助面积(作业面积)产生的差额面积,未分摊到户,有的村社用社长或社员代表的身份申报领取直补资金,作为集体收入。

业主未按相关规定与退耕户签订正规的退耕还林合同,约定退耕还林直补资金分配,而直接领取了直补资金。业主享受补助面积未与退耕户见面,业主吃面积差,侵占退耕户利益。

3强化退耕还林直补资金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3.1由区财政尧林业部门负责袁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兑现的督查工作

在兑现时要进一步加大公示,公开透明,统一时间、地点,周密安排、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减少中间环节,杜绝代扣代收,确保补助资金尽快足额兑现到农户手中。同时各镇、街要公布直补申报时间,直补数据工作应与外出务工人员回家过年过节相结合,提高直补数据的准确率,同时增设惠民补贴查询点和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3.2加强集中管护资金的管理袁坚决杜绝以集中管护之名克扣直补资金

对推行了集中管护的村,可聘2~3名公道正派、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村干部或人大代表作为惠民资金义务监督员,重点对集中管护资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同时各镇、街要将集中管护情况报区林业局备案。

3.3进一步加强惠民政策宣传

探索创新宣传方式和手段,让农民看得懂、记得住、真明白。采取发放宣传手册、宣传挂画、宣传图卡,制作路边广告、标语、板报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重点宣传惠民政策补贴目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标准,确保各项政策的导向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将已经郁闭成林的退耕还乔木型生态林纳入天保二期工程公益林建设补助范畴,增加退耕农户收益。

篇5:平川区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建议书

关键词:退耕还林,现状,问题,建议,云南宣威

退耕还林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大工程, 也是惠民济民的一项重要措施[1,2,3]。自2002年以来宣威市退耕还林工程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关心、帮助下取得了显著成绩, 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 宣威市第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现状

1.1 第一轮退耕还林实施情况

1.1.1 退耕还林实施情况。

宣威市自20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面积1.81万hm2。其中:退耕地造林5 666.67 hm2 (生态林5 646.59 hm2, 经济林20.07hm2) , 荒山造林1.14万hm2。其中核桃种植5 000 hm2, 封山育林1 333.33 hm2。工程涉及25个乡镇 (街道办事处) , 234个村 (居) 委会, 逾4万户农户, 2 530个小班地块。累计发放林权证逾3万本, 收集并整理2002—2010年档案材料405盒。截至2013年底, 累计投入资金21 258万元 (其中种苗补助1 880万元, 封山育林100万元, 农户补助19 278万元) 。

1.1.2 基本口粮田建设情况。

2008—2013年宣威市在退耕还林地区实施基本口粮田建设3 066.67 hm2, 涉及22个乡 (镇、街道) 、55个村, 涉及农户16 029户56 293人, 涉及退耕农户15 998户55 889人, 投入专项资金2 920万元, 实现增加粮食产量3 732 t。

1.1.3 林木后期管护情况。

宣威市退耕还林实行双重管护, 一方面由农户自行管护, 另一方面就近划归天保护林员管护。2008年启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后, 对苗木保存率达不到国家合格标准的地块积极进行补植补造, 对因树种选择不当的地块进行树种优化, 多年来完成退耕地树种优化963.47 hm2, 投入专项资金173万元;完成退耕还林补植补造1 466.67 hm2, 投入专项资金160万元。通过近几年来的阶段验收, 成林率达85%。

1.2 第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效

10余年来, 宣威市市委、政府高度重视, 始终将退耕还林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严格落实退耕还林工程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各项政策措施, 大力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 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 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2.1 生态环境改善情况。

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宣威市累计完成工程造林1.81万hm2, 其中, 退耕地造林5 666.67hm2, 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11万hm2, 封山育林1 333.33 hm2。森林覆盖率从实施前的42.2%提高到现在的45.2%, 提高了3.0个百分点。局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水土流失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4,5]。

1.2.2 后续产业发展情况。

在工程带动下, 以核桃产业为主的后续产业快速发展, 自2006年以来退耕还林相关项目种植核桃1.27万hm2, 投入资金1 535万元;在来宾发展花椒连片种植333.33 hm2;阿都乡依托退耕还林工程, 在退耕还林地块配套种植蚕桑, 培育发展蚕桑产业, 全乡配套种植蚕桑466.67 hm2, 实现年总产值625万元, 平均产值达3.75万元/hm2。结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建设, 发展种养殖业龙头企业10余个, 进一步延长产业链, 有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1.2.3 退耕还林前后农户收入变化情况。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 部分农民从耕种低产低效的陡坡耕地中解放出来, 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效益较高的行业转移。在陡坡耕地大量减少的同时, 也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农业科技得到了快速推广, 提高了单位面积产值。推行“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的政策, 调动了广大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全民保护环境意识显著增强。

1.3 第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3.1 第一轮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

一是工程涉及面较广、管理难度大。退耕还林小班多、散, 工作任务极其繁重、财力不足, 导致有些工作不到位。加之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涉及千家万户, 地区之间、农户之间的意识差异十分突出, 部分农户重栽轻管, 只为前利益, 只图能领取退耕还林补助, 没有长远效益观念, 退耕地内杂草丛生, 缺乏必要的抚育管理措施。二是经费不足, 工程实施难度大。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政策性强、任务重、涉及面广、工作具体, 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作为后盾支撑, 而国家只拨付了种苗费750元/hm2, 且钱粮直接补助给退耕农户, 施工单位在工程实施中的工程组织费、作业设计费、自查验收费、后期管理费等各种经费在工程资金中没有专项预算, 造成工程建设实施难度大, 甚至造成部分基层林业站因工程建设而负债。三是工程建设因灾受损严重。近年来, 宣威市退耕还林工程在遭受了2007年严重的雨雪冰冻灾害和2008年的“3·14”霜冻后, 又持续遭受了百年难遇的旱灾, 部分退耕地林木受损严重, 加重了宣威市退耕还林的补植补造任务。四是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自2007年起, 在国家暂不安排新的退耕地还林任务的情况下, 很多人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重视程度下降, 思想松懈, 直接影响到退耕还林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五是退耕办能力建设不足。宣威市自2002年启动退耕还林建设以来, 成立了退耕还林领导小组, 在林业局设立了退耕办, 由于没有机构、没有编制, 多年来退耕办工作人员变动频繁, 给工程建设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2002—2006年退耕办有工作人员5人, 2007年至今退耕办仅有2人从事退耕还林管理工作, 难以提升工程建设管理质量。

1.3.2 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是进一步加大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投入, 建议上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二是切实加强退耕还林地的抚育管理, 巩固造林成果。动员广大退耕还林农户每年对退耕还林地进行除草、松土、防病虫、施肥等抚育管理。三是严格兑现政策补助, 进一步加强对政策补助资金的管理。做好退耕还林信访案件的查处和效益监测。四是切实抓好后续产业的培育。结合退耕还林后续政策, 落实专项资金, 结合退耕户实际培育好后续产业, 切实解决退耕户的长远生计。五是解决县级退耕办的机构、编制问题, 招收专业应届毕业生充实退耕办技术力量。切实解决县级退耕办属常设临时机构的尴尬现状。

2 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

2.1 新一轮退耕还林规划情况

按照“自下而上, 上下结合, 农户自愿, 政府服务”的原则, 宣威市以国土二轮土地资源调查情况为基础, 对新一轮退耕还林进行了规划, 规划范围为>25°非基本口粮田的陡坡地, 规划新一轮退耕还林面积1.12万hm2, 申请农户36 236户, 涉及139 439人, 2014年规划实施3 413.33 hm2。

2.2 新一轮退耕还林规划存在的问题

2.2.1 以国土二轮土地资源调查为规划基础不合理。

首先, 国土二轮土地资源调查存在很多矛盾, 影响新一轮退耕还林规划的主要是基本口粮田划定不合理, 为保护耕地, 粗放地确定基本口粮田所占比重80%, 在预留建设用地之后, 很多>25°的坡耕地被划为基本口粮田, 而很多25°以上的坡耕地不具备产量高、便于耕种的特性, 而且相当一部分坡耕地由于耕作条件差、产量低已经被撂荒或者已由农户自发地栽上了树。其次是水源地、城镇面山、江河两岸、交通沿线等很多生态区位重要的区域不应该划定为基本口粮田, 如关系宣威市逾20万人的水源点偏桥水库周围, 虽然坡度不大, 但为确保逾20万人的饮水安全, 确保不因耕种土地而导致氮、磷、钾等元素超标, 偏桥水库周围一定面积的土地应作为生态建设的重点进行退耕还林, 而不应该划为基本口粮田。

2.2.2 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标准偏低。

新一轮退耕还林采取“统一标准, 农民自愿, 政府助推, 自我发展”的原则, “农民自愿”是新一轮退耕还林的前提和根本, 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以农民自愿申报, 林业部门组织、实施的原则进行。由于第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农户平均可以领到补助4.62万元/hm2, 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仅为2.25万元/hm2, 其中还包含了种苗费4 500元/hm2, 第一轮与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标准落差太大, 大多数农户难以接受。

2.3 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实施建议

2.3.1 正确处理林业产业发展的地区差异。

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将不再由国家包办一切, 应以政府服务, 林业主管部门指导的原则进行, 不再和退耕农户的长远生计挂钩, 鼓励农民借助新一轮退耕还林谋求自我发展和转变发展方式, 大力发展经济林, 这对于气候条件、立地条件好的滇西、滇南等地方, 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好机遇;对气候寒冷、立地条件差的滇东北而言, 农户不会有较高的积极性。因为林业产业发展受气候条件、地理环境的影响很大, 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的林木年平均生长量不相同, 林业产业发展的空间和效益也不一致, 退耕还林政策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当调整, 区别对待。

2.3.2 适当提高退耕还林补助标准。

宣威市25°以上的坡耕地有3.07万hm2, 由于补助标准偏低, 造成宣威市近1.33万hm225°以上陡坡地难以规划实施, 严重影响了生态修复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第一轮退耕还林农户积极性高, 是因为补助标准符合农户基本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补助标准不增反降, 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 大多数农户难以接受。建议参照第一轮退耕还林补助适当提高补助标准。

2.3.3 适当扩大退耕还林范围。

25°以上的坡耕地退耕还林, 对于遏制水土流失、增加森林覆盖率有很大作用, 但城镇面山、湖库周围、公路沿线、江河两岸的生态环境建设直接关系到多数人的居住环境改善、饮水安全及生产生活质量的提高, 建议新一轮退耕还林范围适当扩大到生态区位重要的区域, 降低坡度限制[6]。

2.3.4 配套相应的工作经费。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工作量大, 建议配套相应的工作经费用于土地丈量、规划设计、组织施工、检查验收和效益监测。

参考文献

[1]白明锐.宣威市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探讨[J].西部林业科学, 2014 (S1) :155-156.

[2]曹丽勤.富源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现状及成效分析[J].西部林业科学, 2011 (S1) :166-169.

[3]王海伟, 王全印, 张锦凤.乌兰察布市退耕还林工程的绩效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 (2) :74-75.

[4]苏成西, 尚宇南.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的土壤抗冲性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 2014 (8) :57-63.

[5]吕粉桃, 韩泽, 张伟华, 等.青海大通县山地退耕还林土壤抗冲性研究[J].华北农学报, 2005 (S1) :85-90.

篇6:平川区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建议书

关键词:红河县,退耕还林,机遇,困难问题,对策,建议

1 红河县第一轮退耕还林建设基本情况

(1) 森林覆盖率大幅增加。全县森林覆盖率从2000年的40%提高到2013年的49.3%, 提高9.3%, 其中退耕还林工程直接新增森林面积23.3万亩, 增加森林覆盖率近1.8%。

(2)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红河县退耕还林区都属于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地区, 实施退耕还林后, 林草面积大幅增加, 林草固土、涵养水源能力进一步增强, 土壤侵蚀模数、土壤流失量明显减少, 退耕还林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据监测统计, 退耕地内的土壤侵蚀模数从退耕前的3820t/a·m2下降到340t/a·m2。

(3) 退耕农户收入大幅增长。2002年退耕农户人均纯收入仅为910元。退耕还林后, 退耕农户剩余劳动力从农村释放出来, 经过培训转移到沿海发达城市从事二、三产业, 拓宽了渠道, 加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产业扶贫等项目扶持, 到2013年, 退耕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5660元, 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790元高出130元。第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成为红河县造林最多、投资最大、期限最长、受益群众最广、实施效果最为显著的生态工程项目。

2 红河县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面临的机遇和困难

2.1 面临的机遇

(1) 在全面总结上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取得经验基础上启动的。第一轮退耕还林从试点示范到全面实施, 从组织管理逐步规范到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从农民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 从工程效益日益显现到已初步形成具有红河特色的发展模式和建设路子, 形成了一系列经验和做法。

(2) 在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基础上启动的。红河县启动了百万亩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和南部山区综合开发, 2013年实现农林牧渔业综合产值282亿元, 增长6.2%;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67亿元, 增长6%;粮食生产实现了11年连增, 总产达177.8万t, 增长4.6%;实现林业综合产值85亿元, 增长16%, 实现了连年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3) 在政府公共财政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的良好条件下启动的。红河县2013年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238亿元, 增长9%。

(4) 在红河县迫切需要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基础上启动的。红河县虽已全面实施完第一轮退耕还林工程, 但县域内水土流失依然十分严重, 山洪地质灾害多发, 25°以上坡耕地耕种困难, 产量低而不稳, 贫困山区农民仅靠耕地无法摆脱贫困在很大程度上存在。

2.2 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 地块分散, 规划难度大。规划中几类地容易被误判。即:25°以上坡耕地中的基本农田面积、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耕地、坡改梯耕地、上一轮退耕还林已退耕地、已陡坡地治理面积、已用于其它用途的面积、农户不愿意退耕地块等。

(2) 零星地块多, 实施难度大。依据国土部门第二次全国土地资源调查结果, 红河县25°以上坡耕地中的基本农田面积规划较多, 占近2/3, 导致可退耕地块零星分散且面积较小, 集中连片地块较少, 加之自然环境条件差, 路径山高坡陡, 工作量增加, 实施难度加大。

(3) 补助资金偏低。上一轮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资金生态林为3080元/亩、经济林为1925元/亩, 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资金为1500元/亩, 和上一轮退耕还林补助资金相比, 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偏低。

(4) 退耕还林工作经费投入不足。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涉及面广、业务量大、政策性强、技术要求较高,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经费投入明显不足。

(5) 时间紧, 任务重, 涉及部门多。

3 对策与建议

3.1 吃透政策, 统一思想

新一轮退耕还林的实施地块要严格控制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资源调查结果中25°以上坡耕地范围内。同时, 新一轮退耕还林与第一轮退耕还林以及省上先期自行启动实施的陡坡地生态治理在实施重点、政策补助、兑现方式、检查验收等方面有所不同, 需掌握政策, 及时将新一轮退耕还林的相关政策宣传到基层和农户。

3.2 组织摸底调查, 搞清七类地情

一是25°以上的坡耕地中的基本农田;二是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耕地;三是坡改梯耕地;四是上一轮退耕还林已退耕地;五是已实施陡坡地治理耕地;六是已用于其它用途的耕地;七是农户不愿意退耕的耕地等。并对这些地类分别按公路沿线、江河两岸、湖库周围、城镇面山和其它进行区划统计。

3.3 落实责任人, 强化队伍建设

要加强对林业技术人员的培训, 深化科技意识, 责任意识, 建立一支高素质、能吃苦、会干事的退耕还林队伍, 确保退耕还林工程技术推广、服务和指导等工作顺利进行。对开展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的乡镇、村社, 及时明确责任人, 订立目标管理责任制, 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使退耕还林工程真正“退得下, 稳得住, 不反弹”。

3.4 调动农户积极性, 打牢群众基础

要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 把“退耕还林”的优惠政策和林木种植的良好经济效益向广大群众讲清楚、说明白, 充分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进一步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让更多群众自觉参与“退耕还林”工程, 从根本上保障农户的根本利益, 满足他们在退耕还林方面的基本需求, 结合林产业培植目标, 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户的造林积极性, 打牢群众基础。

3.5 明确任务量, 形成县级实施方案

通过摸底调查后, 第二次全国土地资源调查25°以上的耕地面积, 减去25°以上坡耕地中的基本农田、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耕地、坡改梯耕地、上一轮退耕还林已退耕地、已陡坡地治理面积、已用于其它用途的面积、农户不愿意退耕的面积等, 就是新一轮退耕还林总的任务需求量或总规模。在摸底调查的基础上, 一是分析25°以上坡耕地的资源情况、分布情况, 结合省州确定的退耕重点区域, 确定2014年规模及退耕区域。二是调查确定的2014年退耕区域涉及地块的农户相关信息, 即涉及的户数、人数农户的意愿、还林的树种、发展的产业等相关内容。组织拥有25°以上坡耕地的农户自愿提出退耕还林任务申请, 农户的申请经当地政府部门登记并确认后, 以县为单位, 逐地块、逐农户、逐村、逐乡汇总形成县级新一轮退耕还林总规模, 形成县级实施方案。

3.6 坚持稳步推进, 建立长效机制

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要充分借鉴外地先进经验, 结合红河实际, 扎实稳步推进, 切忌急功近利。要拓宽林业融资方式, 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 形成多元化林业投融资机制。要坚持走改革创新路子, 加快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进一步明晰产权、落实管护责任,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从根本上解决“重建轻管”的问题, 确保退出成效。

参考文献

[1]刘永祥.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 2009, 34 (2) .

篇7:平川区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建议书

猪肉市场波动已成了人们议论的热点话题。据统计, 2012年白银市平川区消费猪肉约300万公斤, 占肉类消费总量的77%左右。近年来, 由于白银市平川区生猪生产稳定发展, 肉类消费持续增长, 市场总体波动不大。但自2013年4月底以来, 白银市平川区生猪市场价格一直呈上升趋势, 根据市场调查, 目前肉猪市场价13元/公斤~15元/公斤, 猪肉价与去年同期相比, 每公斤上涨8元左右, 涨幅为110%。目前, 白银市平川区生猪生产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家庭分散养猪逐步萎缩, 养猪空栏户不断增多;二是规模化养猪大户不断涌现;三是生猪良种化程度不断提高, 科学养猪技术应用面逐级扩大, 生猪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养猪业整体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㈠市场行情波动过大, 影响了农户养猪的经济效益 由于养殖户不能掌握市场价格, 养多了, 价格就下来了, 养猪户就大量出栏减少饲养的头数或干脆卖掉母猪。一旦价格涨上来了, 生猪存栏又少了, 没有猪卖, 养猪户总是得不到利益, 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使养猪户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㈡动物疫病防不胜防, 给养猪户带来很大损失 随着生猪及其产品流通的日趋活跃和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 猪的疫病变得越来越复杂, 即使严格做了春秋两季的防疫工作, 也不能避免发生疫病, 让养殖户防不胜防, 严重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

㈢母猪饲养量较少, 加上疫病影响, 母猪饲养量急剧下降 据统计, 2013年白银市平川区共存栏母猪5100多头, 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5%。母猪饲养量少, 从而使农户自繁自养的能力减小。而外调仔猪抗病能力弱, 传入疫病的风险又会增加, 很大程度地增加了养猪成本, 造成许多农户买不到本地仔猪就不养猪的现状。

㈣养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程度低 近年来, 虽然白银市平川区在品种改良上做了大量工作, 但由于资金投入少, 品种改良规模小。再加上养猪仍是以农村散养为主, 规模化养殖率低, 产业化程度低, 缺乏对畜产品的进一步精深加工, 无产业链条, 一般都是自产自销, 抗风险能力差。加之生产者、经营者的认识还不到位, 标准化生产技术不能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应用。

㈤养猪业资金投入不足 养猪业属微利产业, 靠自身滚动发展非常缓慢, 要扩大生产规模, 要靠财政支持和银行贷款。大多数专业户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资金短缺。许多养殖户都希望在养猪效益较高的情况下继续扩大经营规模。由于没有资金, 只好不了了之,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养猪业的发展。

三、对策建议

㈠提高母猪数量, 满足仔猪需求 根据白银市平川区实际, 建议政府对饲养母猪的农户给予适当补助, 在保证国家能繁母猪每头每年补贴100元的优惠政策下, 制定出相应的地方配套政策, 促进母猪存栏比例的提高, 增加仔猪的市场供应, 最大限度地满足平川区养猪户的需求。

㈡加强技术培训,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结合白银市平川区实际, 由区畜牧部门、乡 (镇) 畜牧兽医站牵头举办养猪技术培训班, 提高科学养猪水平。

㈢加强动物防疫机构建设 建立健全区、乡、村三级动物防疫体系, 提高防疫的密度和质量, 控制动物疫病特别是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与流行。

㈣发展规模养殖, 加强生猪养殖小区建设 通过对养殖大户实行补贴等政策扶持, 引导散养户向养殖小区集中。鼓励和帮助养殖大户的发展, 提高标准化、规模养猪的水平, 变农户散养为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养殖, 不断推广标准化养猪技术, 提高生猪标准化饲养水平、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㈤增加投入, 建立繁育体系加大良种猪场建设力度, 配置生猪良种繁育基础设施, 提高良种猪供应能力。加大对种猪扶持力度, 建议安排良种补贴专项经费, 用于种公猪的引种、育种和良种推广, 提高白银市平川区生猪良种化程度。

㈥成立养猪专业合作社, 提高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 各乡镇以及全区成立养猪合作社, 提高养殖户之间的组织化程度, 为养殖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 并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 整体应对市场风险, 确保养猪业健康有序发展。

摘要:文章通过对白银市平川区生猪生产情况的介绍, 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上一篇:生产领班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演讲稿-以德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