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级干部聘任管理暂行办法

2024-07-19

处级干部聘任管理暂行办法(精选7篇)

篇1:处级干部聘任管理暂行办法

关于实行处级领导干部问责制的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全面推进公司依法治企战略,进一步深化责任法人考核制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保证公司各项方针、政策、措施的贯彻执行,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领导干部问责,是指公司对处级领导干部、对外控(参)股单位我方派出高管人员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管理职责,致使所分管的单位部门工作失误,或领导干部个人失律失误,造成经济损失、人员伤亡或不良社会影响的行为,依照本办法指出其问题、追究其责任的制度。

第三条 公司各级领导干部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忠实履行公司赋予的岗位职责,正确行使权力,严格执行公司内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监督。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四条 公司设立问责领导组,领导组成员由公司党政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组成。领导组下设联合协调办公室,联合协调办公室成员由党委组织部、纪委等部门有关人员组成,办公室设在党委组织部。

第五条 联合协调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

1、经常性地通过组织程序、民主程序等不同渠道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了解矿处级领导干部履行职责、行使权力方面的情况。

2、负责受理职工群众对领导干部履行职责、行使权力等方面的来信、来电、来访及相关署名材料。

3、负责受理上级部门或公司领导批示的对领导干部的问责调查。

4、牵头组织协调或委托有关部门对需问责情况进行调查核实。

5、提出责任追究的处理意见和建议,提交有关领导或相关会议讨论决定。

6、完成领导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六条 建立联合协调办公室会议制度。一般每月召开一次联合办公会议,由党委组织部召集并主持,全体成员参加,必要时可吸收有关领导参加。

第七条 建立请示汇报制度和信息沟通制度。联合协调办公室成员要切实履行职责,定期沟通交流信息,如遇重大问题,要及时向问责领导组汇报。

第三章 问责原则

第八条 问责原则

1、依法依规原则

对领导干部的问责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内部有关规章制度,不得随意启动问责程序,不得随意加重或减轻处罚。

2、从严治企原则

问责以落实责任、加强管理为目的,促使干部严格执行内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不断提高依法行政领导水平。

3、权责对等原则

在追究领导干部责任时,要严格按照其职责范围,结合其职 位权限,明确其权力责任关系,防止处罚偏轻偏重。

4、民主集中制原则

对领导干部的责任追究处理,必须经集体讨论研究作出决定,不允许个人或少数人决定。

5、实事求是原则

在追究领导干部责任时,要以事实为依据,以职责为标准,严格区别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主要领导责任和重要领导责任、上级责任和下级责任,分清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做到客观、公正、准确。

第四章 问责情形

第九条 党政领导班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1、领导班子整体效能低下,执行上级指示、决定不力,致使政令不畅或影响公司整体工作部署的;

2、无正当理由,未完成责任法人主要目标的;

3、不履行或未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公司一个时期的某项重要工作未能按时完成,影响全局工作落实的。

第十条 党政正职(部门正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1、按照公司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应当经集体讨论决定的事项而未经集体讨论,也未征求其他成员意见,由个人或少数人决定的。

2、按照公司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应当向上级请示汇报的事项而未及时请示汇报的或瞒报、虚报、迟报重大突发事件、重要情况、重要数据的。

3、本单位、本部门生产安全管理、经营管理、干部管理、行业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发生重大问题,受到省、市上级主管部门和公司通报批评的。

4、由于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不到位,本单位、本部门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层管理干部因违法违纪受到党纪政纪或刑事处罚的。

5、由于缺乏调查研究、科学论证,本单位本部门制订的有关管理制度、政策措施,存在重大缺陷和漏洞,导致执行中发生偏差的或对基层指导服务不及时、不到位而影响工作的。

6、对二级单位请示不及时答复、批复或对下级报告中反映的问题在职责范围内不及时处置,对职责范围内应当上报的问题不及时报告而贻误工作的。

7、领导干部个人违反公司廉洁自律及其他有关规定的。

8、其他应当问责的情形。

第十一条 党政副职(部门副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1、直接分管工作或业务出现失误的。

2、应当向正职请示汇报的事项不及时请示汇报造成不良后果的。

3、由于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不到位,分管科室、区队、车间的中层管理干部因违法违纪受到党纪政纪或刑事处罚的。

4、领导干部个人违反公司廉洁自律及其他有关规定的。

5、其他应当问责的情形。

第十二条 外派中高层管理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1、外派董事对需提交控(参)股公司股东会、董事会审议的事项,未提前征求公司意见的。

2、外派监事、高管人员及财务总监发现控(参)股公司有损害公司权益行为,未及时制止或未向公司汇报的。

3、外派中高层管理人员违反公司廉洁自律及其他有关规定的。

4、其他应当问责的情形。

第十三条 涉及多方责任时,应当实行相关问责、附加问责和连带问责。

第五章 问责渠道及问责程序

第十四条 问责信息收集渠道

1、职工群众的举报、控告或署名材料。

2、纪检、监察、组织、人事、信访等部门提出的问责建议。

3、企管、财务、审计、安监等职能部门履行职责过程中提出的问责建议。

4、二级单位、部门提出的问责建议。

5、公司领导、上级相关部门提出的问责建议。

6、控(参)股公司监督协调领导组及办公室提出的问责建议。

7、法律、仲裁机构提出的问责建议。

8、新闻媒体曝光的材料。

9、其他。

第十五条 问责程序

1、问责领导组办公室接到问责信息或建议后,组织召开联合协调办公室会议,提出是否问责的意见和建议,向问责领导组报告。

2、问责领导组办公室牵头组织或责成有关部门人员,对需问责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并写出书面调查报告和处理建议,提交问责领导组会议讨论决定处理意见。

3、问责领导组办公室反馈处理意见,指出领导班子及个人存在问题,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必要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情况。

4、问责领导组办公室定期督促检查,促使问责对象纠正错误或改变工作不力局面,减少不良影响。

5、问责对象的行为涉嫌违纪的,按干部管理权限依法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六章 责任认定和处理方式

第十六条 主要领导责任者和重要领导责任者的认定 主要领导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对直接主管的工作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对造成损失负直接领导责任的领导干部。重要领导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对分管的工作或参与决定的工作,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对造成的损失和影响负次要领导责任的领导干部。第十七条 责任认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看是否把好教育关,判断其是否失教。

2、看是否把好决策关,判断其是否失误。

3、看是否把好执行落实关,判断其是否失职和渎职。

4、看是否把好监督管理关,判断其是否失管。

5、看是否把好所管辖单位和干部的廉政关,判断其是否失察。

6、看是否把好发现问题查处关,判断其是否失究。第十八条 组织处理方式

1、党政领导班子(1)批评教育(2)责令书面检查(3)通报批评(4)取消评优评先资格(5)责令负主要责任的领导辞职(6)整顿调整

2、领导干部(1)问责谈话(2)批评教育(3)责令书面检查(4)通报批评

(5)取消评优评先评模资格(6)诫勉(7)调离领导岗位(8)引咎辞职(9)责令辞职(10)免职(11)撤职

第十九条 组织处理与党纪政纪处分可根据实际情况单独使用或合并使用。

第七章 监督保障

第二十条 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干部工作责任制。实行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建立责任目标,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

第二十一条 建立健全规范的领导干部岗位职责,健全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履行职责、行使权力的工作程序和业务 流程,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程序严密、有效制衡,用权规范、协调有序。

第二十二条 各单位、各部门对职责范围内发现的问题,有责任、有义务及时反映汇报,对知情不报者要追究相关责任。

第二十三条 联合协调办公室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导致调查报告出现重大错误的,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各单位可参照本办法制定对本单位科级干部的问责实施细则,并报公司问责领导组联合协调办公室备案。

第二十五条 领导干部责任追究严格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处分批准权限及有关程序的规定办理。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公司党委组织部、纪委负责解释。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与有关法律法规相抵触时,以法律法规为准。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从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篇2:处级干部聘任管理暂行办法

2、基地专业技术职务均实行聘任制。

3、专业技术职务应具备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技术人员中聘任。凡基地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只在基地有效。

4、成立专业技术职务管理领导小组,其成员由基地领导、党委委员、综合管理部、计划财务部及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组成,党委书记任组长。该机构主要职责是讨论审批专业技术人员的聘任和讨论决定基地专业技术职称方面的重大问题和有关规定,督促检查本办法的落实情况。职称管理日常工作由综合管理部具体承办。

5、专业技术职务的名称:工程师、会计师、经济师、统计师、政工师、助理工程师、助理经济师、助理会计师、助理统计师、技术员、经济员、会计员、统计员等。

6、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职务聘任制和资格聘任制的双轨制。其中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含阶段专业技术职务聘任。

6.1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受聘专业技术职务后为本单位的业务技术主管,有工作职责,享受相应的待遇。

6.2阶段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是以完成某项任务的需要而聘任的职务,受聘之后是完成该项任务的业务技术主管,有工作职责,享受相应的待遇,任务完成自行解聘。

7、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的设置

7.1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基地专业技术复杂的二级单位可设置,被聘人员在原个人岗位序列系数的基础上追加0.3的系数,但累计系数不得超过部经理级副职;

7.2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基地各二级单位对于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专业可设置,被聘人员在原个人岗位序列系数的基础上追加0.2的系数,但累计系数不得超过经理级副职。

7.3初级技术职称,不设技术职务岗位,凡取得资格均可实行资格聘任,被聘人员在原个人岗位序列系数的基础上追加0.1的系数。

7.4基层单位管理人员和基地机关管理人员原则上不兼任专业技术职务。

7.5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职务另设。所设的专业技术岗位不增加定员,根据基地的生产发展及各岗位实际工作需要,每年由基地职改领导小组通盘考虑,按部门、岗位的需求情况适当扩大聘任职数。

8、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条件

8.1聘任各种技术职务必须具备的条件。见附件《各类专业技术职务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8.2航行管制、航行情报等特殊专业技术岗位仍应具备相应的任职资格。

9、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权限

9.1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由基地统一管理,所在二级单位推荐,经基地专业技术职务管理领导小组审查批准,政工系列由党委聘任,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由总经理聘任。

9.2中级以下专业技术职称资格的聘任,由各二级单位负责实施,确定聘任人员后,报基地综合管理部审核后,由基地统一下文聘任。

10、聘任期限:高级职务三年,中级职务一年,资格聘任一年,聘任期限不得超过离、退休年龄和劳动合同期限。

11、聘任时,聘任者应予受聘者签订《上海基地专业技术职务聘约》,明确受聘者的职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聘期,并颁发聘书,同时填写《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表》,归入本人档案。

12、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年限应从专业技术人员受聘担任专业技术职务之日起开始计算。

13、专业技术人员在任职期间一般不予调离本专业岗位,如工作需要必须调动,其专业技术职务自行解除,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保留。

14、一九九0年后,凡属国家教委承认的全日制大中专院校列入国家统一分配计划的毕业生(包括硕士生、博士生),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技术岗位工作见习期满,经考核符合资格任职条件的,可直接进行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聘任。具体规定:中专毕业,本专业见习一年期满,可聘任为“员”级;大专毕业,见习期满,经本人申请可聘任为“员”级,再从事本专业技术二年,可聘任为“助理”级;大学本科毕业,见习一年期满,可聘任为助理级;硕士学位获得者,从事本专业工作满三年,可聘任为中级;博士学位获得者,可聘任为中级;取得双学士学位者,可聘任为助理级。上述毕业生上岗后必须胜任本职工作,见习期满本人应做政治思想工作和业务工作小结,经基地综合管理部对其德、能、勤、绩进行全面考核,认为合格方可聘任。

直接进行专业技术资格聘任需填写《初聘专业技术职务呈报表》,由单位和综合管理部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有效。

15、对已取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离、退休人员和现已调离专业技术岗位的,以及外出脱产学习一年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承认其任职资格,但不予聘任。

16、凡连续病假半年以上和借调到外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承认其任职资格,不予聘任。

17、受聘者有下列情况之一,予以解聘:

17.1无正当理由,拒绝履行本岗位规定职责者;

17.2由于技术水平、业务能力、身体等原因,不能正常履行技术职务者;

17.3因失职而造成严重技术责任事故和危及飞行安全事故征候者,在一年内不能续聘;

17.4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本企业有关规章制度,受行政记大过、党内严重警告者,在一年内不能续聘;

17.5解除劳动合同、内部待岗者;

17.6脱产文化学习一年以上者(专业培训除外)。

18、建立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制度和考绩档案。每年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一次考核,考核由单位主要行政领导组织进行,二级单位的主要行政领导的专业技术职务考核由综合管理部组织进行考核。考核要注重政治标准,以履行岗位职责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领导和群众评议相结合的方法。考核结果分: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考核成绩记入考绩档案作为晋升、调薪、奖惩及能否续聘的依据。连续二年考核成绩优秀者方可推荐晋升;合格者可以续聘;对基本合格者要提出具体要求,限期提高和改进,改进后可续聘;不合格者应予以解聘或低聘,当年末进行考核的单位,下不得进行评聘工作。

19、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在任职期限满三个月前,根据工作表现,按考核结果聘任程序办理聘任手续。

20、聘期满,经考核不能履行岗位职责,不能完成任期目标的人员,应解除聘约。

21、其他按国务院、XX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有关规定执行。

22、本办法由综合管理部负责解释。

23、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附:

A、《各类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B、《XXXX基地专业技术职务聘约》

附件A:

各类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担任专业技术职务人人员,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敬业爱岗,热爱基地,积极为基地发展服务。

2、担任员级技术职务的条件:

2.1一般应具有相应的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2具有完成本专业一般性辅导技术工作的实际能力;

2.3初步掌握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和本岗位设备的一般性实际操作能力。

3、担任助理级职务应具备条件:

3.1原则上具备本专业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2具有完成一般性专业技术工作的实际能力;

3.3能够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于实际工作;

3.4能比较全面地掌握本岗位设备的技术性能和具有较熟练的操作能力。

4、担任中级技术职务应具备的条件:

4.1原则上应具备本专业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在单位被公认为是本专业的业务技术骨干;

4.2掌握现代生产经营、安全管理和技术管理的方法,掌握国内本专业先进技术并能在实际工作中运用;

4.3能够灵活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本单位的技术改进,技术管理上提出的建议性意见被采纳,促进了技术进步,产生了经济效益,保证了生产安全;

4.4全面地掌握本岗位设备的技术性能和具有熟练的操作能力。

4.5能够指导助理级以下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和学习。

5、担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应具备得条件

5.1原则上应具备本专业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是本专业的业务技术尖子;

5.2具有解决在生产、经营、安全过程和综合管理过程中本专业领域重要技术问题的能力;

5.3有系统广博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的现状和现代化管理的发展趋势;

5.4有丰富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在生产、经营、技术管理工作中,有显著成绩并产生社会经济效益;

5.5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过二篇以上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

5.6能够指导中级以下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和学习;

6、担任中级、高级技术职务的人员须具有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附件B:

XXXX基地专业技术职务聘约

为了适应民航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现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根据聘用人(甲方)和受聘人(乙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签订聘约如下:

第一条 聘用人应保证受聘人在任职期间,行使现行规定的各项权利,并为受聘人施展才能,开展业务技术工作提供条件。

第二条 受聘人应对聘用人负责,尽心尽力履行岗位职责,完成任期内规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和经济技术指标。

第三条 受聘人在任期内应努力工作,刻苦钻研,掌握新知识,不断推进技术进步。

第四条 受聘人在聘期内的思想表现及业务水平,工作态度,经考核,成绩显著,贡献突出,聘用人应给予奖励和表彰。

篇3:职业年金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发布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日前公布的《职业年金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今后职业年金基金财产限于境内投资,其中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投资组合委托投资资产净值的30%。

我国从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年金制度。职业年金强制建立,实行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采取个人账户方式管理,其中单位缴纳职业年金费用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

依据《暂行办法》,职业年金基金财产限于境内投资,投资范围包括:银行存款,中央银行票据;国债,债券回购,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金融债、企业(公司)债、可转换债(含分离交易可转换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特定资产管理计划;证券投资基金,股票,股指期货,养老金产品等金融产品。

篇4:处级干部聘任管理暂行办法

【关键词】高等学校;机关处级干部;建设对策

高校机关处级干部所处的位置特殊,他们在校级领导班子与一般干部之间起着承上启下、上情下达的桥梁纽带作用,岗位重要,责任重大。因此,加强对高校机关处级干部队伍建设的研究,既是提升这支队伍总体素质和能力水平的需要,也是促进高校健康发展的现实要求。近几年来,高校通过竞争上岗、轮岗交流、跨部门竞岗等方式,推动了高校机关处级干部建设,收到了较好成效。

一、当前高校机关处级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高校机关处级干部队伍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师生是满意的。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但也要清楚的看到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个别处级干部政治敏感性不强。主要表现在对一些敏感事件、敏感工作,头脑不清醒,反应慢,行动慢,暴露出个别干部政治上不够成熟和思想不敏感的问题。

2.事业心和责任心不够强。按常理说,这部份人员应该有很强的工作干劲和热情。但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差距较大,表现在主要心思不放在思考、学习、研究工作上,而把主要心思用在搞内外关系协调上,想工作少,想自己的事多,工作标准一般化,负责的单位和部门任职以来没有大的起色。一部份人还存在“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认为干个处级职务就很不错了,不可能往上走了。

3.个体能力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办事机械,只知道事情不好办,动脑不够,不知灵活办;有的业务不精通、但态度还比较蛮横;有的还停留在科级干部的水平上;还有的不注重学习现代先进的管理知識和理念,习惯于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

4.作用发挥不够好。有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想法较浓,工作应付,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结果是领导不满意,下属不信任,工作难开展,无法正常发挥连接上下的纽带作用和率先垂范的示范作用,机关参谋助手作用发挥不好。

二、当前高校机关处级干部队伍建设存在主要问题原因分析

存在上述问题,经过调查分析,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存在偏差。尽管这部份人员职务上成长为处级干部了,但思想上的准备还不够充分。这部份人员一般而言,业务上讲,担任机关处室的主要领导是可以胜任的,但由于平时学习不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自觉改造不够有力,往往对一些重大问题的褒识存在偏差,不能摆正关系。

2.履行职责不够好。笔者对云南某高校近三年的机关处级干部任职情况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掌握的情况看,现有处级干部近40名,干的特别优秀的比例比较小,有相当一部份人员在其位,不谋其政。所在部门工作平淡无作为,个别的部门工作还下降了,师生意见比较大。

3.提拔使用上欠公允。一些机关处级干部说,提拔干部,高校处级干部是被“遗忘的角落”。同是一个学校毕业的,分配在省直机关,工作十几年或二十年后,当个副厅级干部可能性比较大,心里有盼头,工作有干劲。分配在高校,最多当个处级干部就很不容易了。按照当前选拔干部的一般规律,除个别专业性非常强的外,提拔副厅级以上干部,一般都从省直机关挑选,高校处级干部被选中者实属凤毛麟角。土生土长的优秀干部,常常被拒之门外。一个处级干部即使在高校干上一辈子,不见得就能获得一官半职。可以说是“千年等一回”。同在一片蓝天下,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严重的挫伤了处级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奋发向上的工作积极性。

4.后顾之忧比较多。当前高校机关处级干部生活比较清苦,后顾之忧比较多:一是工资待遇不高。高校近年来虽然进行工资改革,目前的工资水平与前几年相比,虽有较大幅度提高,但与地方其他行业同职同级别人员实际收入相比,仍然有不小差距。二是住房问题还贷压力大。前几年全国盛行建设大学城,一般的大学城都建设在远离城市的郊区,离城中心一般在30公里左右,原本在市区有一套住房,但到了大学城,为了方便工作和生活又必须要购买一套住房,据不完全统计,绝大多数教职员工为了在大学城买套住房,95%以上的人员都是贷款购买,现在每月都要还贷,压力之大,苦不堪言。三是子女工作就业难。这是目前机关处级干部最忧心的问题,一部份处级干部把主要心思放在了教学和管理工作上,却很少有时间来教育培养自己的子女,致使一部份处级干部子女成年后就业遇到困难。

三、加强和改进当前高校机关处级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

加强和改进当前高校机关处级干部队伍建设,是培育和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干部队伍的应有之义,也是解决当前高校机关建设作用发挥不好,能力偏弱和解决高校机关处级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的有效措施。经过调查研究分析,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1.在培养育人上着力。一要明确教育的责任主体。加强机关处级干部教育培养的责任主体,按照干部的管理权限,应该是高校机关党委或党总支或校党委分管领导。对这项工作,各级高校要结合实际,摆在重要的工作议事日程,加以认真研究,力争抓出实效,抓好了是职责,抓不好是失职。二要明确培训的牵头单位。结合实际,机关处级干部的岗位培训,应由机关党总支牵头抓,学校组织部、党校联合抓。培训工作要以“注重全面发展,突出能力建设”为主线,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注重提高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要明确培养的计划方案。坚持每2年(处级干部竞争上岗一般4年一次)轮训一遍机关处级干部,力争每年选送一批机关处级干部到上级机关、专业院校、岗位挂职锻炼,提高教育培训工作的实践性和有用性,不断丰富机关处级干部的阅历和才干。

2.在选拔方法上着力。充分发挥竞争上岗工作的导向作用,既要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又不完全以票取人,进而激活整支干部队伍。营造“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氛围。严格落实干部在选人用人中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把大家公认的好干部选拔出来。坚持轮岗交流、混岗使用。以前处级干部的跨部门交流,专业限制较多,范围比较小,今后可以把范围扩大至高校机关和部门以及二级院系,交流工作尤其要关注党务部门与二级院系、热点部门与冷角部门之间的相对平衡;对人员结构单一、年龄老化现象严重的部门要重点关注。加强处级副职的培养。一方面,要坚持按照上级核定的机构和职数配备处级副职干部,严禁超职数配备;另一方面,各单位要积极向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作风公道正派的年轻处级副职交任务、压担子,选送参加专业培训和实践锻炼等方式,作为后备力量加以培养,调动和发挥他们的作用,为有效打破处级正职任职时间过长、干部青黄不接创造条件。严格坚持党委集体研究选用干部,决不搞个人说了算,形成“靠素质立身、凭实绩进步、在胜任中胜出”的良好局面。

3.在选拔机制上着力。要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把“民主推荐”、“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任前公示”等一系列措施进行配套与完善,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增加机关处级干部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从而强化工作的责任心、创新创业的事业心。要建立“分类考核,优胜劣汰”的考评体系,对当年考核不称职或不满意票超过三分之一的,要给予行政问责处理或降职使用;对连续两年考核不称职或不满意票超过三分之一的,要责令主动辞职或予以免职,从实职上退出领导岗位,以便腾出岗位让位年轻干部。

4.在制度管人上着力。各级高校要结合实际,抓紧制定加强高校机关处级干部队伍建设的措施。明确提出机关处级干部,同一职位任满2个周期,任职满8年的必需进行交流;参加竞争上岗人员的年龄,新任的副处级干部要求在40周岁以下,正处级不得超过45周岁;续任的可根据本单位实际适当放宽年龄,但年满57周岁的一般不再聘任等一些硬性规定,使操作更加规范、有序。

【参考文献】

[1]《浅谈如何进一步加强机关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网络(http://www.wm114.cn/)》-2011

[2]江苏人事,网络(http://www.jsppd.gov)》-2010

[3]《泰兴市机关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肖荣《组织人事报》-2009-09-29

篇5:处级干部聘任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切实加强对全市县处级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对县处级党政正职的监督管理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原则,民主公开原则,依法依纪管理原则,管理监督与支持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督促县处级党政正职领导干部严格规范行为,保持清正廉洁。

第三条 县处级党政正职管理监督工作在市委领导下依法依纪开展,由市纪委(市监察局)、市委组织部共同组织实施。

第二章 管理监督对象和内容

第四条 本办法所指的管理监督对象:市委管理的副县处级以上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具有公共服务职能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及党组织关系在衡阳的中央、省属驻衡单位的党政正职。

第五条 管理监督的主要内容:

(一)遵守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决定等情况;

(二)执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的情况;

(三)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情况;

(四)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情况;

(五)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

(六)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情况;

(七)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坚持依法行政的情况;

(八)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情况。

第三章 管理监督制度

第六条 实行集体研究重大事项正职末位表态制。各级各单位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决策程序,建立健全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对涉及本地本单位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大事,重大工作任务的部署,人事录用、任免、调动和奖惩,大额经费的安排使用,重大工程项目的确定以及其它重大问题都必须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实行集体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事项,必须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协商、协调;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事项,必须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政策法规评估,充分听取相关部门和专家意见;关系大多数群众利益的事项,必须实行公示、听证、民意调查等制度。正职领导干部不得擅自决定重大事项,不能擅自改变集体研究决定的重大事项。正职领导干部在议事决策中必须末位表态。

第七条 实行正职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制度。县处级党政正职要在当好廉洁从政表率的同时,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切实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每半年要对本地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一次专题研究,分析、纠正、解决存在的问题。要认真进行责任分解,强化责任考核,严格责任追究。

第八条 实行正职不直接分管干部人事工作制度。县处级党政正职必须坚持党的干部路线和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认真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国家公务员法》和干部人事相关工作制度,严格遵守组织人事工作纪律,不得直接分管本地本单位干部人事工作。

第九条 实行正职不直接分管本单位财务和建设项目制度。县处级党政正职在经济活动中要严格遵守财经法规和相关制度,不得直接分管本单位的财务和基建项目工作。在土地出让、矿产交易、国有资产处置和政府采购等重大经济活动中,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程序操作,不得以招商引资会、现场办公会等形式决定本该由集体研究决定的有关重大事项。

第十条 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县处级党政正职要按照《党内监督条例》的要求,切实改进民主生活会的方式方法,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班子成员之间的相互监督,接受党员群众的意见,并认真加以改正。市纪委、市委组织部领导要加强对民主生活会的指导和督促,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和效果。

第十一条 坚持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县处级党政正职领导干部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市委、市纪委报告个人重大事项,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廉政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第十二条 坚持党务、政务公开制度。除涉及国家安全和须保密的事项外,对领导班子的议事规则、决策情况、工作措施和重大事项的实施、财务收支情况等其它群众要求公开的事项,都应以适当方式公开,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第十三条 坚持述廉制度。县处级党政正职要按规定进行年度述廉,换届时在规定范围内进行述廉,并接受廉政测评。

第十四条 实行廉政汇报和测评制度。县处级党政正职任期内要在市纪委全会上进行一次廉政汇报,并接受廉政测评。测评结果记入领导干部廉政档案,作为干部任用、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

第十五条 坚持谈话制度。市纪委领导每年要安排与部分县处级党政正职谈话;新任县处级党政正职必须进行任前廉政谈话;对县处级党政正职进行诫勉谈话,由市纪委或市委组织部根据谈话内容和要求决定谈话时间和具体方式。谈话情况记入领导干部廉政档案。

第十六条 坚持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县处级党政正职在同一地方或单位连续任职达三年的,市委组织部根据相关规定,委托市审计局对其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县处级党政正职在调任、转任、免职、辞职、退休前要对其进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市审计局要对被审计者的经济责任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出具审计结果报告,并将审计结果报告报送市纪委和市委组织部。对县处级党政正职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存在问题的,责令其限期整改,对整改落实情况追踪问效。情节严重涉嫌违纪违法的,移送执纪执法机关处理。

第十七条 坚持正职任职回避和交流轮岗制度。县处级党政正职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从事纪检监察、组织人事、财务审计工作。县处级党政正职在同一地区或单位任同一职务十年以上的必须进行交流或轮岗。

第十八条 实行廉政教育、培训制度。市委每年统一安排对县处级党政正职开展廉政教育和培训。新任县处级党政正职要接受任前廉政教育和培训。

第十九条 坚持廉政审查制度。对拟提拔的县处级党政正职,市委组织部要将拟提拔对象名单报送市纪委进行廉政审查。市纪委要及时审查,并出具书面审查意见。

第二十条 建立廉政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建立县处级党政正职廉政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将县处级党政正职年度述廉报告、廉政测评、民主评议、廉洁自律、信访举报、立案查处、廉政谈话、诫勉谈话等情况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作为其廉政建设评价的重要依据。

第四章 责任和纪律

第二十一条 市委对县处级党政正职的管理监督负总责。市委常委会每年听取市纪委(市监察局)、市委组织部关于县处级党政正职执行本规定情况的汇报,及时作出工作决策,并大力支持对县处级党政正职的管理监督工作。市级领导要按照责任分工,切实加强对分管的县处级党政正职的教育、管理、监督。

第二十二条 市纪委(市监察局)、市委组织部要认真履行管理监督职责。市纪委(市监察局)、市委组织部每年都要组织力量对县处级党政正职执行本规定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并将督查情况及时向市委报告。对群众反映县处级党政正职的有关问题,要认真受理,及时处理。经查实确有问题的,要视情节给予纪律处分或建议给予组织处理;问题严重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经查实反映失实或确实没有问题的,应采取适当方式予以澄清。各县市区纪委和市直各单位纪检组(纪工委、纪委)对本地本单位县处级党政正职要加强监督,及时向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反映县处级党政正职有关情况。

第二十三条 建立县处级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管理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市纪委(市监察局)牵头,成员单位由市委组织部、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信访局、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人口和计生委等单位组成。联席会议定期召开,通报县处级党政正职执行本办法的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十四条 充分运用监督结果。在本单位年度测评或市纪委全会廉政测评中,不廉洁票达百分之三十,经组织考察确实不廉洁的县处级党政正职,应按程序免去现职,涉嫌违纪违法的,依法依纪查处。

第二十五条 县处级党政正职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本规定,自觉接受监督检查,如实报告有关情况。凡弄虚作假、不接受监督以及对监督人员打击报复的,要依据有关规定追究责任。情节严重的,由市纪委、市监察局立案查处。同时要依法依纪保障县处级党政正职的合法权益,对故意捏造、歪曲事实,诬告陷害、造谣中伤县处级党政正职造成不良影响的,要依法依纪予以查处。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市纪委(市监察局)、市委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各县市区和市直单位可参照本办法,制定乡科级党政正职管理监督办法。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中共广东省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

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2010年1月10日)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深刻领会《决定》精神,明确我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目标任务

1、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是在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2、党的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必须居安思危,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切实解决我省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更好地服务全省工作大局。

3、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为主线,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着力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着力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着力夯实党的基层基础,着力健全民主集中制,着力密切党群关系,着力完善惩防腐败体系,着力创新党建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我省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提供坚强保证。

二、大力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创建学习型党组织

4、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认真总结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经验。省委中心组每月举办1次“广东学习论坛”、每两个月举办1次集中学习讨论会,市、县两级党委中心组每两个月至少举办1次集体学习论坛或集中学习讨论会,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时间每年不少于8天。推进科学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5、广泛开展读书活动,提高党员干部学习能力。在全省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学习标兵”活动。各地各单位每年制定并上报读书计划,分期分批集中时间脱产开展读书活动。处级以上干部集中读书每年不少于5天,其他干部不少于3天。加强对读书活动的督查,把理论素养、学习能力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重要依据。

三、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6、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注重使用那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态度坚决又有能力的干部。通过选好人用好人,扎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真正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实施《广东省市厅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评价指标体系及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引导党员群众按照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推荐干部、评价干部、监督干部。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形成老中青梯次配备,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建立领导班子定期务虚制度。充分发挥各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防止领导干部任职年龄层层递减。

7、完善适应科学发展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规范干部任用的初始提名。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力度,每年拿出若干党政领导职位进行公开选拔或公推公选。推行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票决。扩大党委决定任用重要干部票决的范围,由地方党政正职和党政工作部门正职逐步延伸到重要部门副职。积极探索与推进市场化选聘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制定适合事业单位特点的领导人员选拔管理办法。

8、坚持和完善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制度。县级党政领导班子中要保持半数以上有3年以上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等领导工作经历的成员。注重从县(市、区)、乡镇(街道)党政机关选调优秀干部到市级以上党政机关工作。加大从基层一线考录公务员的力度,到2012年,省级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以外,应从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考录。到2015年,省级机关工作部门领导班子成员中,具有基层领导工作经历的,应达到一半以上;省级机关处级领导干部中,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应达到三分之二以上。

9、从严管理干部。探索公务员聘任制。积极推进机关与基层、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干部双向交流,建立新提拔重要岗位干部异地任职制度。推进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和中层干部的交流轮岗。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在同一职位原则上应任满一届。完善对长期在基层和欠发达地区工作干部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干部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

10、培养集聚各类优秀人才。重点实施“千人计划”、创新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引进计划、珠江人才计划、百名南粤杰出人才培养工程、企业家培养工程、百万技能人才提升储备计划和“双百双向”师资培训交流计划,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吸引和培养一大批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创新创业人才和掌握先进工艺、技术精良的高技能人才。开展“南粤功勋奖”、“南粤创新奖”等评选表彰,帮助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解决配偶安置、子女入学、住房、医疗、保险等实际困难。

四、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的基层基础

11、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进一步理顺党员管理体制,建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加大党组织组建力度,凡有3名党员以上的,单独建立党组织;不足3名的,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便于活动的原则联合建立党组织,实现应建尽建。努力实现50人以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15人以上社会组织有党员,100人以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30人以上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

12、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注重从现任村干部、致富能手、复退军人、务工返乡人员以及到村任职的大学生中选拔优秀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采取从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选派,从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中选拔等措施,配强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推行村党组织书记担任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代表。完善基层党组织书记岗位目标责任制。

13、提高基层党的组织生活质量。围绕党委的中心任务和单位的工作业务,把组织生活与业务研讨、党员技能培训及单位集体活动等结合起来。紧密结合党员队伍和行业特点,创新组织生活载体。落实组织生活登记制度,把组织生活开展情况列入基层党组织书记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14、增强基层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对被评为全国或连续两次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分别授予“南粤‘七一’奖状”和“南粤‘七一’奖章”,对50年以上党龄的老党员颁发“南粤‘七一’纪念奖章”。坚持每年从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街道)领导干部、从优秀大学生村官和事业单位职工中选拔乡镇(街道)公务员。建立党内关爱扶助机制。

15、结合“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工作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落实定点帮扶责任制。领导干部亲自挂点,领导班子成员轮流进驻。认真开展选派优秀年轻干部进驻定点帮扶村、帮扶单位党组织与帮扶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帮扶单位党员与帮扶村党员群众结对帮扶、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等活动。

16、建立稳定规范的基层组织工作经费保障制度。进一步落实城市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包干经费。加大财政对运转困难村级组织经费的支持和监管力度,逐步形成以村级自我积累为主、财政支持为补充的经费保障体系。提高村干部补贴标准,确保村干部基本报酬不低于当地农村劳动力平均收入水平。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组织的活动经费给予支持和帮助。

五、大力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健全民主集中制

17、充分发挥全委会的作用。全委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并根据需要适当增加召开次数,进一步提高全委会的审议质量。全委会定期听取常委会工作报告,报告的主题和内容应事先征询委员意见。根据议题需要邀请党委委员列席常委会。建立党委委员意见建议答复反馈制度。实行委员调研制度。建立委员询问和质询制度。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加强党委决策咨询工作。健全决策失误纠错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18、健全党委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省、市、县(市、区)党委常委会每年至少听取1次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党组(党委)的工作报告。建立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秘书长(办公室主任)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并统筹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联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制度。健全部门党组(党委)的组织设置和工作机制。

19、落实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积极运用党报、党刊、党建网站推进党务公开。建立省、市、县(市、区)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健全党内事务听证咨询制度。实行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制度。探索建立信访举报函询明示制度,请有关党员对信访举报情况作出说明。

20、实行党代表任期制和试行党代会常任制。落实党代表提案和提议、参与重大决策、参加重要干部推荐和民主评议、列席党委有关会议、联系党员群众制度。推行党代表接待日、工作室制度,探索实行党代表由社区党组织安排走访居住地住户的制度。继续开展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

21、改进基层党内选举制度。村党组织换届全面实行“两推一选”(即群众推荐、党员推荐、党员大会选举)。社区党组织换届全面实行“三推一评一选”(即组织提名推荐、党员群众联名推荐和个人自我推荐,民主测评,党员大会选举)。积极探索采用“双直选”方式产生社区党组织正副书记。选择一些党政机关开展机关党委领导班子直选试点。

六、大力加强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关系

22、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省级、市厅级、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每年到县以下基层或企业调研分别不少于2个月、3个月、4个月。乡镇领导干部每年进村入户不少于半年。地级以上市党政领导干部每两个月至少安排1天时间接待群众来访,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每月至少安排1天时间接待群众来访,县(市、区)其他党政领导干部、省市县各级部门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乡镇(街道)领导干部随时接待群众来访。县级以上党政机关新任公务员和新提拔领导干部分批安排到信访部门挂职锻炼。健全干部下访制度。坚持每年公开承诺办一批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好事实事。

23、坚持求真务实。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公务活动的规定。严格控制发文规格、数量和范围,严格控制会议数量、规模和开支。健全机关作风暗访长效机制。加强科学发展观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制止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

24、坚持艰苦奋斗。党政机关带头厉行节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禁设立“小金库”、公款出国(境)旅游、违规建设装修办公楼等违纪行为。继续推进公务消费和公务接待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25、坚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和党员定期党性分析制度。建立健全通过民意调查等方式征求群众批评意见制度。完善谈心谈话制度,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与班子成员和下一级党政正职谈心每年至少1次,分管领导与所分管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谈心每年至少1次。

七、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完善惩防腐败体系

26、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年安排1次反腐倡廉理论学习,“广东学习论坛”每年安排1次反腐倡廉专题学习。实施公职人员反腐倡廉教育全员培训计划。实施廉政承诺制度。完善对配偶子女均已出国(境)定居的公职人员的管理制度。领导干部定期报告廉洁自律情况。

27、加大惩治腐败力度。加强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开发、国有资产管理、金融等领域专项治理。大力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健全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完善实名举报奖励机制,并向举报人反馈核查情况。定期向社会通报重大典型案件。

28、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规范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一把手”职权。党政机关正职一般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等重要部门工作,不得违反程序干预、插手工程项目建设、城乡规划、征用地审批。逐步实行党政“一把手”家庭财产在一定范围内报告制度。探索实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述责制度。重点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检查。对有群众实名举报的“一把手”,必须及时核查;对已不适合担任现职的,要及时调整。

29、提高反腐倡廉法制化水平。完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和离退休领导干部从业规定。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对责任考核评价排名靠后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进行谈话。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教育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制定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完善重大项目专家评议和论证制度、公示和责任追究制度。

八、大力加强党建“主业”意识,创新党建工作机制

30、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各级党组织要坚持把党建工作作为“主业”,建立健全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各级党组织书记是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党员行政领导实行“一岗双责”。县(市、区)以上党委建立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推行常委会定期向全委会报告履行党建工作职责情况制度。

篇6:处级干部聘任管理暂行办法

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暂行办法

为建立一支专兼结合、以兼为主、素质高、相对稳定的党校教师队伍,提高党校教育质量,加强党校工作力度,进一步做好党校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工作,根据中共中央1995年9月6日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聘任条件

拟聘任的兼职教师应符合下列条件:

1、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

2、有较高的党建理论水平和探索、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问题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事业心强,能胜任教学、科研工作;

4、学风严谨,为人师表;

5、能保证完成党校分配的工作任务。

二、聘任范围

现任校领导,各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党委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对党建理论有一定研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在职其他党政干部;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社会人文科学、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党建理论有一定研究、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离退休职工。

三、兼职教师职责

1、承担党校分配的教学工作,指导党校学员认真学习,不断 提高学员思想政治素质;

2、主动关心党校建设,定期或不定期参加学术研讨、集体备课等活动;

3、根据教学工作需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四、聘用程序

1、由相关单位推荐拟聘人员名单;

2、党校提出聘任意见,报主管校领导审批;

3、经主管校领导批准同意聘任的人员,由党校办理有关聘用手续,并向兼职教师颁发聘书。

五、聘期

兼职教师的聘期一般为2年。期满考核合格者,根据需要可以续聘;过期不续聘或 1年内未承担授课任务,即自动取消兼任职务。

六、兼职教师待遇

凡被聘为党校兼职教师者,聘期内,其承担的授课任务计算教学工作量(该工作量只在申报晋升职称时可与其他教学工作量合并计算),并按其所聘职务及承担的工作任务,由学校统一发放课时酬金。

篇7:处级干部聘任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日期】2000-03-03 【生效日期】2000-03-0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辽宁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管理暂行办法

(辽宁省人事厅二000年三月三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以聘任制为核心的基本用人制度,强化和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规范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管理,保障用人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合法权益,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事厅、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管理是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中心环节,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实行聘约管理,要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和德才兼备的聘任标准。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范围内的事业单位及与之建立聘任关系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二章 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

第四条 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实行结构比例控制。各级政府人事(职改)部门会同有关业务主管部门根据事业单位的类型、层次、编制等因素,制定结构比例的指导意见和原则,并根据科技、教育、文化等事业发展需要和地区、部门对不同专业的人才需求,对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职数进行适当调整。

第五条 各级政府人事(职改)部门负责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的核定和调整,并指导和管理事业单位做好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工作。

第六条 岗位设置要坚持因事设岗、以岗择人、结构合理的原则,要有利于公平的竞争激励机制的形成,要有利于人才的脱颖而出和合理使用,要明确规定每个岗位的具体职责。设岗的具体办法依照原辽宁省各系列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原则意见执行。

第七条 事业单位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单位特点的实施办法,在科学设岗的基础上,确定各类、各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的职责、权限和具体聘任条件。

第三章 聘任条件与程序

第八条 受聘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条件是:

(一)能全面履行本岗位职责;

(二)遵纪守法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四)尚未达到法定离退休年龄(按国家规定经批准延长离退休年龄者除外);

(五)符合单位制定的与各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相适应的聘任条件。

第九条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基本程序是:

(一)单位根据岗位情况和工作需要,公布岗位空缺、岗位职责、聘任条件;

(二)专业技术人员向单位提出聘任申请;

(三)单位对申请聘任的专业技术人员采取一定的竞争方式进行遴选,并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情况、用人要求,确定受聘人员;

(四)单位和受聘专业技术人员签订聘约,单位公布聘任结果。

第十条 各单位应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能力、业绩综合考核的情况,进行择优聘任。对具有创新创造能力的专业技术骨干,可以低职高聘;对于不能履行岗位职责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高职低聘;根据岗位需要,也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对需要具备执业资格的岗位或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系列和专业,一般不实行低职高聘。

第四章 聘约

第十一条 事业单位与受聘专业技术人员必须以签订聘约形式确立聘任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聘约的签订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平等自愿和协商一致的原则。

第十二条 聘约包括聘任期限、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违约的责任及聘任双方协商的其它条件。聘约采取书面形式,一式三份,单位与受聘专业技术人员各执一份,一份存入个人档案。聘任合同文本由政府人事部门统一印制。

第十三条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期限(任期)应根据不同专业的不同工作性质和专业技术人员所承担的工作任务,由单位确定。

第十四条 聘约签订后,即具有法律约束力,签约双方必须全面履行聘约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聘约内容。确需更改的,经签约双方协商一致,方可更改。

第十五条 聘约期满时,聘约即行终止。经聘任单位考核合格后,可以继续签订聘约。

第十六条 专业技术人员在聘期内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单位可以解除聘约:

(一)不能履行聘约的;

(二)患病或非因公负伤等原因,连续六个月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

(三)考核不合格;

(四)严重失职、渎职;

(五)在聘期内因工作变动,脱离现专业技术岗位者;

(六)违反工作纪律或者规章制度,经批评教育仍不改正者;

(七)专业技术人员在聘期内,被开除、劳动教养以及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受聘专业技术人员可提前解除聘约:

(一)单位不履行聘约;

(二)按国家规定考入大中专院校、应征入伍、考入或被调任到国家机关工作;

(三)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经本单位组织人事部门批准调出。

第十八条 事业单位与专业技术人员签订聘约、续订和变更聘约,须经政府人事部门办理鉴证手续。具体办法参照辽宁省人事厅《辽宁省省直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聘用合同鉴证暂行办法》(辽人发〔1999〕13号)执行。

第五章 任期考核

第十九条 任期考核是对聘任期满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的综合性全面考核,考核可分为政治方面的考核,业务方面的考核。考核结果是专业技术人员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以及续聘和解聘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条 考核的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在注重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的前提下,主要考核专业技术人员在聘任期内履行聘约情况。一般包括任期内履行岗位职责,完成任期目标任务,工作实绩,接受继续教育和业务水平能力等内容。

第二十一条 任期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对专业技术人员任期考核要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和注重实绩的原则,应严格执行任期考核标准和德、能、勤、绩的具体表现,确定其任期考核结果等次。

第二十二条 任期考核由单位人事部门组织实施。其基本程序是:各单位一般应成立由领导、人事部门人员、专家参加的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全面的考核工作,各单位人事部门具体组织实施;专业技术人员填写《专业技术人员(任期)考核评价表》,并进行个人总结、述职;被考核人所在部门在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参考平时考核和考核的情况,对被考核人作出评价,并提出任期考核结果等次的意见;单位人事部门汇总后,报单位负责人审批,同时填报《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工作备案登记汇总表》,报政府人事(职改)部门备案。

第二十三条 任期考核结果为优秀者可以低职高聘或续聘;合格者可以续聘;不合格者应予高职低聘或解聘。

第六章 监督

第二十四条 各级政府人事(职改)部门是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负有指导、协调、监督、检查的职责。

第二十五条 事业单位应建立对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的监督检查制度,对借聘任之机打击报复或弄虚作假的,应依法予以严肃处理。

第二十六条 事业单位和受聘专业技术人员在履行聘约发生争议时,双方应该协商解决。经协商不能解决的,可以向单位上级人民主管部门提出申诉,由上级人事主管部门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向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本省企业单位可参照执行。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辽宁省人事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颁布发之日起施行。

上一篇:丰子恺散文《艺术的逃难》下一篇:中学美育教研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