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营销 文化牌花样翻新

2024-07-27

白酒营销 文化牌花样翻新(通用6篇)

篇1:白酒营销 文化牌花样翻新

白酒营销 文化牌花样翻新

口感、质量、价格,曾是白酒企业竞争的焦点。地方战、历史战、金牌战、广告战、返利战,白酒企业们曾打得不亦乐乎。如今,以人为本的文化战又登台表演了,这场被称之为文化营销的战争已成为不少酿酒企业决胜的法宝,那么,文化营销到底是怎么运作的,请看本期——

卖酒就是卖文化

4月12日晚,一场名为“剑南春之夜·时尚诗乐舞《大唐华章》”的巡演为春天的绿城带来了一股强劲的唐风。其“恢宏的气势和美轮美奂的舞台效果”被业界人士称为白酒文化营销的一次“大手笔”。

其实,自从酒鬼酒首开白酒文化营销之先河起,“文化营销”一词在业界人士耳熟能详,各种文化牌花样翻新,纷纷打出,如茅台之“国酒”文化,泸州老窖的“窖池”文化,水井坊之“酒坊”文化,金六福之“福”文化,甚至店小二之“俗”文化等,不一而足,以至于一位白酒企业的老总有“统治白酒消费的是文化,卖白酒就是卖文化”的感慨。

河南省营销协会副会长范云峰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白酒正日益被作为一种“感性商品”满足着人们的精神需要。新的世纪酒类市场的竞争,也已从单纯的口感、质量、价格之争,上升到品牌、文化之争的高层次;已从地方战、历史战、金牌战、广告战、返利战转向对酒类消费文化的冷静思考和深层次挖掘。精明的企业家在运用价格促销、服务促销的手段之后,现在又不约而同地打出了第三张牌——文化促销。酒业界的营销战略也从1997年以前的以广告宣传为主的数量营销、1997年以后的以品牌经营为主的品牌质量营销,逐渐转移到以人为本的文化营销,这种文化营销战略现在已经成为不少酿酒企业决胜市场的法宝。

此外,白酒是中国的一大历史遗产,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历史文化是白酒品牌最有爆发力的能量,它可以使白酒品牌与生就具备一种历史神秘色彩,这种神秘色彩在市场中形成的一种消费向往的激情,增强了产品的品位价值和品牌的信誉度,在丰富品牌内涵和提高品牌质量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受白酒生产工艺的影响,“酒是陈的香”的消费观念,已经根植于消费者的思维中。因此,白酒产品的历史文化,是产品进入高档市场销售的核心基础,也为白酒这种商品进行文化营销提供了其他商品所无法比拟的绝佳切入点。《大唐华章》的醉翁之意

据记者观察,在《大唐华章》的演出中,除仅有的一次“剑南烧春”外,并没出现“剑南春”字样。另据了解,“剑南春之夜·时尚诗乐舞《大唐华章》”从制作到演出完全由一家传播公司负责运营,剑南春集团并没直接插手。

但从种种迹象来看,剑南春集团对此项活动600万元的巨额资金注入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公益行为。对此,剑南春集团方面也无任何刻意的掩饰。

剑南春集团酒类经营公司总经理陈从秀女士认为,由于目前文化营销的风气所及,不管有没有历史,有没有文化,几乎所有的白酒都在想方设法地打文化这张牌。而剑南春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御用白酒。剑南春剑南烧春产生在政治长期稳定,经济十分繁荣,文化空前昌盛的盛唐时期。“剑南烧春”作为当时的天下名酒而被载入《唐·国史补》,唐大历十四年,又被定为皇室专享的贡酒,记于《德宗平记》,从而深为迁客骚人所称道。因此,开发、宣传以唐文化为基础的新的酒类品牌,是剑南春产品走入国际市场的一个有力保障,也是剑南春通行世界的一张最好名片。

所以,剑南春集团在全国搞的这个名为《大唐华章》的全国巡演,目的是希望通过这个活动来提升剑南春的文化形象,从而使剑南春的品牌价值得到提升。同时也把广告词由原来的“唐时宫廷酒,今日剑南春”改为“唐时宫廷酒,盛世剑南春”,旨在以《大唐华章》这一艺术形式借唐文化来映照酒的品牌价值,建立品牌与盛唐文化和当今盛世的联想。

另外,陈从秀还说:“以前企业通过赞助晚会演出、请个别明星搞一个‘×××之夜’,来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的很多,这被媒体戏称为企业的文化活动与观众之间的‘一夜情’,一次活动搞完了留不下什么东西。我们这次就是要尝试把这种企业赞助策划的商业演出搞成文化精品,形成长远的品牌影响力。” 文化营销的要义

陈从秀告诉记者,自2002年8月在北京保利剧院的首场演出到现在,《大唐华章》在全国各地已巡演了11场。观众不仅认可了节目内容,也对剑南春品牌有了新的认识,剑南春酒的销量也有明显的上升。但也有业界人士认为《大唐乐章》仍有主题诉求不清的缺陷,不少观众也许对节目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因主题诉求不清的原因而致使喧宾夺主。

范云峰认为,文化营销的目的可用“形塑、沟通、互动、传播”八个字来概括,即品牌形象的塑造、与目标消费者的沟通与互动、传播企业的核心价值。所以成功的文化营销对品牌的发展和巩固是非常有效的。

但范云峰同时指出,成功的文化营销必须提防几个误区。

第一,文化营销应以稳取胜,不可急于求成。文化的传播讲究“浸润”,也即所谓的“润物细无声”,某些企业搞的“一夜情”的文化活动,虽可为企业带来一时的轰动效应,但因活动的效益没有得到有效的延伸,企业的投资与回报难相对称,实际上成为一种资源浪费。

第二,对目标消费群的定位不清,传播的“魔弹效应”难以得到发挥,就等于开枪了但没击中目标。

第三,传播手段和形式过于单调。文化营销时代应排斥硬性的广告轰炸和灌输。

最后,企业的文化营销应传播企业的核心价值,而不应使传播内容和企业自身文化相脱节。现在不少企业简单地认为酒文化营销就是宣传企业历史,或生搬硬套一些毫不着边的历史资源,仅仅依靠一些历史残存的文化碎片,牵强地对品牌进行包装,而忽视了挖掘品牌本身所蕴涵的文化,忽视了品牌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忽略了企业文化在品牌塑造之中的体现。

篇2:白酒营销 文化牌花样翻新

华山论剑与华山论剑西凤酒

初识“华山论剑”,谁会想到一种酒?

“华山论剑”这四个字,在中国乃至在整个中华文化圈里面,都有着很高的知名度,众所周知。这当然是20多年来,金庸射雕英雄传在中国流行的缘故。当这四个字作为一个酒的名字出现的时候,很容易让人通过联想的方式记住,甚至会产生很大的好奇心。因此,华山论剑酒可以说是直接跳过了品牌知名度推广阶段。

华山论剑的意象情景也比较丰富,看过射雕英雄传电视剧和小说的,都会有一些延伸的联想。比如:侠骨柔情;儿时的某些回忆„„等等。华山论剑西凤酒现在宣传上,主题是:中国精神——巅峰之道;核心宣传点是:名山、名酒、名人。也是尝试着将武侠小说中的理想,传统文化,现实名胜结合起来,组合去占据人的消费思维空间,增加消费体验,从而潜移默化植入消费者酒水消费中。

华山论剑还是华山论剑西凤酒

华山论剑西凤酒目前的品牌宣传,多侧重在深度挖掘“华山论剑”的深层内涵。并未对“西凤酒”这一块,进行创新或者是结合。这至少存在三个问题:魂魄分离,容易引起争议;帽子扣的太大,中国精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定论;小人物扮演大角色,偏重华山论剑,而无法完成西凤酒的文化内涵落地。

茅台水立方——一年也能三个亿?

2008年北京奥运会,水立方这个北京奥运会游泳比赛的场馆,在中国家喻户晓。同年11月20日,茅台股份有限公司获得水立方酒品牌使用权,12月18日,北京平大境界有限公司成为茅台水立方酒全国总运营商。当时水立方胸怀雄心,创造史玉柱报销五粮液黄金酒的奇迹。2011年10月济南糖酒会,北京平大境界有限公司在山东大酒店召开发布会,水立方销售额以突破一亿元;2012年8月,水立方酒销售额已经突破3亿元。

水立方酒有着独特的产品特点:超级豪华的产品包装;光鲜靓丽的瓶体外形。并且刚开始操作,就抓住了送礼和收藏两个人群。据说白酒专家沈怡方在第一眼看见水立方酒之后,对包装和瓶形惊赞不已,并断言,就凭对瓶子的喜欢,多高的价格都会有人买。茅台水立方酒虽然是一直宣传“上善若水”的文化理念,但是更重要的是吻合了或者是满足了中国人对酒的消费心态需求,这或许也是实实在在地一种文化营销。

“藏”文化,真的把文化藏起来

“藏于心,精于行”,从“藏”文化提出来看,的确可能开启了酒水一个新的分类。但是,“藏”字可挖掘的文化价值和人文价值并不多,国藏西凤酒提出的内涵,晦涩生硬,并不合逻辑和情理。挖掘“藏”字文化,不仅难自圆其说,而且距离酒又太远,跟酒产品本身和消费者无法很好契合。

但是,把藏文化改为藏酒文化,文化空洞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中国历史上有关酒是陈酿的好、酒越老越好、洞藏„„历史典故等都可以挖掘。

做文化营销的心态,绝对不是急躁、激进、速成。

文化营销在革命,不能只贴大字报

酒水营销中文化与人文的影子在现实中其实已经有体现,现在,列举如下:攀高枝型的——五粮液的“世界名酒”、泸州老窖的“中国荣耀”、宋河的“中国礼遇”、汾酒的“中国

酒魂”等;人情味的——剑南春的“盛世剑南、挚友老酒”、老白干的“男人的味道,父亲的味道、知己的味道”、水井坊的“回忆往事,品味生活”;历史牌的——二锅头“二锅头的鼻祖”、沱牌的“岁月酒”;突出特点——口子窖“真藏实窖,诚待天下”,贵州青酒的“洞藏”。可以发现,文化营销在实行中,多为借力打力,与酒水历史、酒水工艺、酒水特点、酒水荣誉等等并未脱离,这些也许能够让我们在文化营销的道路上摸到一些脉络,多一些冷静,多一些思考和观察,少一些躁动和冲动。

金六福,蹬三轮的吴向东

金六福的广告语,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

“喝金六福酒·运气就是这么好”、“幸福团圆 ·金六福酒”、“奥运福 ·金六福”、“中国人的福酒”、“国有喜事 ·金六福酒(庆祝神六胜利返航)”、“我有喜事 ·金六福酒”、“中秋团圆 ·金六福酒”、“春节回家 ·金六福酒”。在一年当中联系人们对文化的关注,对节日的关注,划分不同文化宣传阶段,通过创新的、相关联的品牌运动,对金六福这一品牌进行着资产的积累。这样的文化就在老百姓的身边,是社会和老百姓离不开的传统风俗,看得见,摸得着,能够引起巨大的共鸣和喜好感。

吴向东——一个时代的酒文化人物

2010年,在对中国主流酒商调查中发现,酒水行业中受调查经销商最尊敬、佩服的行业人物,既不是茅台的季克良、袁仁国,也不是洋河的杨廷栋、张雨柏,而是华泽集团董事长吴向东。吴向东对酒水行业做了两件事情:一是把金六福从无到有,并做到30亿;二是把文化营销首次引入白酒,并获得极大成功,将福文化做成酒文化;三是把“真酒”做到最实在、最大规模,把华致酒行做成全国最大的酒水连锁门店。吴向东说过自己的营销秘诀是抓住民俗,民间文化,营销哲学是“过春节——喝金六福、吃饺子、放鞭炮”。

文化要考虑什么是民间和民意

篇3:文化营销在白酒行业的研究

白酒行业在经历了“金牌战”、“广告战”、“包装战”、“促销战”等等之后, 白酒企业越来越重视构筑品牌的文化内涵, 将文化营销作为重要的营销策略。目前, 全国有白酒企业35000余家, 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优势, 白酒厂商都非常关注中高端白酒市场, 纷纷推出主打产品。

二、白酒企业文化营销宏观分析

中国一直就有酒文化。酒是一种寄托, 可以传达感情, 酒的消费事实上不仅是物质消费, 更是精神消费, 酒文化与白酒是分不开的。激烈的竞争促使白酒企业进行营销创新, 价格促销、广告宣传、渠道公关等各种营销策略被广泛应用。文化营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白酒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小糊涂仙的“难得糊涂”文化大获成功, 以至于短时间内酒文化制胜的观念风行天下, 很快酒水的“窖、妖、鬼、神、人物、智、传说”等文化大行其道, 概念满天飞;金六福也在这样的环境下抓住机遇, 在强手如林的酒水市场上成了气候, “福文化”已经深入人心了。更早的时候, 湘西的酒鬼酒更是把千百年来喝酒人群的一个独特现象和魅力传神地体现在了一个酒品牌上, 一时间也达到品牌知名度的最高点。

三、白酒企业文化营销微观分析及营销策略

白酒企业不断去发掘、甄别、培养或创造某种核心文化价值, 然后将其提炼为白酒产品、品牌和企业文化, 使之与消费者的文化需求、晋升需求相匹配。金六福的“福”文化, 茅台的“国酒文化”, 剑南春的“唐文化”, 国窖1573的“年份文化”, 孔府家酒的“家文化”无一不是对传统的中国历史文化进行挖掘, 将之与酒品牌联系, 迎合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 满足消费者的成就感, 最终达到营销的目标。

文化营销在白酒行业的实践应用主要有两个关键点;即白酒品牌核心价值提炼和核心价值传播。

1. 核心价值的提炼, 即文化诉求点的挖掘。

市场定位理论的实质是目标顾客差异化和顾客价值差异化。品牌核心价值的提炼是整个白酒文化营销的核心, 分区域、民族特点去找准目标顾客的文化价值需求和精神需求并进行深入挖掘, 最终提炼出有效的、独特的文化诉求点, 满足消费者的这种需求。金六福抓住周边消费者对“福文化”的认同, 剑南春针对消费者“唐文化”的仰慕, 打造独特的、有意义的白酒品牌文化, 满足顾客的文化价值需求和情感需求, 最终牢牢把握了市场。

2. 核心价值的传播。白酒企业提炼了核心价值之后, 必须通过合适的传播渠道和方式对其进行传播。

(1) 整合所有资源, 利用一切传播渠道进行传播品牌的核心价值。可以利用电视、网络、广播、报刊、杂志、户外广告等传播渠道, 将白酒的核心品牌传达给消费者。

(2) 建立自己的渠道, 优化管理。批发、商超、团购和餐饮是白酒销售的四大传统流通渠道。渠道管理好了才可以更好地进行营销。渠道的优化还表现在渠道的上下衔接, 如进名烟酒店、礼品专卖店、商场和超市开设专柜、特产店等等, 这样可以加强辐射终端和特殊终端的直接供应

(3) 合理策划和利用各种活动和新闻事件, 运用多种文化元素进行有效的品牌传播, 潜移默化中提升品牌的社会影响力。例如从宋河酒的品牌诉求来看, 它诉求的是“中国性格”, 即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性格, 而两部电影的故事内容体现的正是这一主题:《赤壁》塑造的是英雄群体像, 让人们通过英雄情结来认识宋河;而《建国大业》表现的是在特定历史时期, 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个体是如何决定自己的命运和前途的。

四、白酒行业文化营销的误区

第一, 对于白酒产品的文化定位泛滥成灾, 现如今在出现了“福文化”“家文化”的成功文化营销案例之后, 跟随白酒市场的文化定位, 相继出现了“毕业文化”、“婚庆文化”、“生日文化”等现象, 有些企业文化定位根本没有抓住产品所要挖掘的文化内涵, 没有理解消费者更深层次的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 或许会获得一时利益, 但决然不是一个企业、一个品牌长久的立足之本;而且现在许多白酒企业对于文化营销却成了比历史悠久、比包装古朴、比广告氛围的低层次竞争, 盲目跟风现象严重。

第二, 有些白酒企业舍本逐末, 对于产品的文化定位非常的准确, 但是却没有把握这个度, 只是注重对于产品文化的包装和营销, 却没有把好质量关, 最后也是惨淡收场。

第三, 在产品文化定位之后, 没有围绕所定位的核心文化, 没有找到合适的传播载体, 没有充分让消费者理解品牌所表达的文化内涵, 所以很难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就像道光廿五集团定位于全国唯一的满族传统酿酒工艺企业, 但是却选择了外籍相声演员大山作为品牌形象代言人, 并且在广告宣传中一味强调历史, 而忽略了“满族酿酒文化”, 导致传播效应弱化。

结束语

白酒企业的产品品牌的文化定位要想准确, 必须深入挖掘产品更深层次的内涵, 提炼品牌的核心价值, 确定产品的文化, 基于满足消费者对于精神和文化的需求, 进而传播产品品牌价值、文化价值, 将是白酒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有力的武器, 然而, 在这一过程中, 要是不注重品牌文化内涵, 滥用文化, 牵强附会, 反而会使企业、品牌陷入营销误区, 最终可能导致品牌失败。

摘要:白酒是我国特有的、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酒种, 我国有五千年的酒文化。本文研究的是文化营销在白酒行业的应用, 通过这种营销策略为主导, 满足消费者的精神满足和文化需求, 从而使之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关键词:白酒企业,文化营销,核心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国酿酒网WWW.niangzao.net

[2]王方华伏宝会肖志兵:文化营销.山西经济出版社, 1998:42~45

篇4:白酒营销 文化牌花样翻新

在成立大会当天,虽然啤酒、葡萄酒等各酒类企业均有代表捧场,但从人员组成及现场看,仍然是白酒企业在唱主角,其中汾酒和泸州老窖对这个文化委员会尤为热心。

白酒为何争打文化牌?

自2012年12月“八项规定”出台以来,白酒,尤其是所谓的高端白酒价格便如断线的风筝直线下坠,过去多年累积的泡沫被反腐利剑一举刺破。

资本市场闻酒而逃,2013年,上证指数下跌6.75%,深证成指下跌10.91%,同期白酒一哥贵州茅台下跌38.58%,五粮液下跌55.43%,洋河股份下跌56.28%,更惨的是水井坊,这个被帝亚吉欧掌控的著名川酒品牌,其股价创下了2008年以来的新低。

个别此前极其嚣张的“腐败酒”、“官酒”品牌在失去公务消费市场后茫然失措,6月6日,贵州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在一活动上称“国家不亡,白酒不灭”,显示了曾经风光无二的茅台巨大的失落感。实际上,没有哪个白酒品牌是不可替代的,作为众多酒类中的一种,白酒只是一种酒精饮料而已,袁仁国的说法显然脱离了这个行业的实际位置。

据中国酒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前6个月,全国白酒行业总产量增长7.02%,税收总额与去年同期持平,但是效益和销售总额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相比于上半年国内物价指数2.3的涨幅,酒行业价格指数下降幅度近2.0,根据各白酒上市公司的半年报反映,高端产品销售下滑明显。

实际上,从消费量看,市场并未明显下滑,只不过习惯了暴利的某些酒企适应不了利润下滑的冲击。而从公务消费转向大众消费,将畸形高价降为消费者能接受的价格,是多数酒企必须直面的现实,因此,酒行业也纷纷嚷着要转型。

中国酒协称,种种迹象表明,当公务消费被大幅压缩之后,由于消费者对酒的优美内涵缺乏深入了解,对酒文化的认识局限和浅显,严重限制了酒类产品的日常消费和休闲消费,使市场增长乏力,行业转型的步履十分沉重。

业内人士称,通过重新梳理中国酒文化体系,构建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白酒价值观、消费观和文化属性,以酒文化的创新助推酒业的变革创新,争夺未来若干年酒行业话语权,才是众多酒企纷纷打出文化牌的根本目的。

汾酒布局已久

2009年12月,李秋喜在当了4年总经理后接任山西汾酒集团董事长。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汾酒一直雄踞行业老大的位置,1998年春节期间发生的“朔州毒酒案”波及全国,牵连汾酒,并致其10余年一蹶不振。

李秋喜以三发炮弹结束了中国白酒营销的吹牛时代,拉开了汾酒复兴的序幕,经过几年布局,汾酒开始以中国酒文化传承人的角色隐然把控了中国白酒文化的解释权和话语权。

2010年,汾酒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汾酒唯一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中国白酒品牌甲等大奖章95周年”纪念大会,李秋喜放出的第一枚炮弹是“‘山西高粱汾酒’荣获了赛会最高奖——甲等大奖章。且是中国所有获奖白酒中惟一具有品牌名称的白酒”,并称贵州公署的酒获得的是银奖,相当于五等奖,而且没有品牌名称。

李秋喜的讲话无疑是对贵州茅台的直接宣战,此前多年,茅台一直宣称自己获得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并将其作为卖点在广告和文宣中反复向消费者灌输,并获得了巨大收益。

2011年,汾酒举办“汾酒—新中国第一国宴用酒62周年”纪念大会,并请来了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的亲历者、采访者、知情者和专家学者助阵,力证汾酒就是共和国第一国宴用酒,这对宣称自己是第一国宴用酒的茅台带来了巨大困惑。

2012年,李秋喜发出了第三发炮弹——“杏花村遗址发掘三十周年”纪念大会。请到多位考古专家现场背书,将杏花村的酿酒史追溯到6000年前,力证杏花村是中国酒文化的发祥地,且数千年一直未中断。

此外,汾酒还做了大量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汾酒博物馆馆藏历代酒器酒具1000多件,书画作品3000多件,汾酒文学作品5000多篇,构建起了比较系统的汾酒历史文化体系、汾酒诗文书画体系、汾酒酒器酒具体系、汾酒传说典故体系、汾酒产品文化体系等五大体系。

李秋喜的目标不可谓不宏大:使汾酒成为世界第一文化名酒,竹叶青酒成为世界第一养生名酒,杏花村酒成为最受大众喜欢的第一“民酒”。掌控白酒文化的话语权,是李秋喜实现三大目标的必经之途。

白酒业需摆脱老形象 走出新风采

对于白酒企业来说,2013年之前的“黄金十年”是一个全行业狂欢的时代,扩产、圈地,多年来一直占据电视台的黄金广告时段,酒类品牌多如牛毛,品牌管理极其混乱。

曾经红火一时的纸白酒、期酒投资令参与者泥足深陷,在实物酒狂跌的后面,是理财类白酒投资者伤心的眼泪。

更为奇葩的是,众多酒企对“国”字品牌的争抢,不少酒企都给自己的细分酒品牌注入“国家”因子,惟恐不如此,便难登大雅之堂。

2012年五粮液推出“国五液”、国宴酒、帝王酒、“五粮国宾酒”、剑南春的“东方红·1949”、酒鬼的“内参酒”、西凤的“国典酒”,还有国窖、国台、国酱等等,个个高大上,似乎不沾个国字,便不是所谓的“高端”和“超高端”白酒。

从2001年起一直申请注册“国酒茅台”商标的贵州茅台,在2012年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当年7月20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发布公告称,贵州茅台申请“国酒茅台”商标通过初审,但是有3个月的公示期。因白酒行业的强烈反对,这一闹剧不了了之。

中国酒协理事长王延才表示,酒文化必须从刻板僵硬中走出来,展现生动活跃的一面,必须立足于传统精髓,合理运用时尚元素,突出体现民族特色,树立专属于中国酒文化的时尚经典。同时要注重重塑酒业与公众的关系,要让老百姓受益于酒业发展,感受到酒业所带来的美好和温暖,除了靠利税、就业、公益等各种途径来反哺社会,行业公众形象的转变也不可或缺。

篇5:白酒文化营销显疲态

大食品网2011-6-30 9:55:57

何为文化?《汉语词典》解释道: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并非孤立存在,它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因此,也就有了喝酒喝文化的说法。但是,文化是一个很抽象的东西,消费者所能理解的无非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等抽象的概念,具体是很难讲的,所以在具体的品牌建设或者市场竞争中,必须把文化具象化,才能与品牌联系起来,这可不是编个故事就能解决问题的。

在中国有近四万家白酒企业,白酒品牌更不计其数,其中99%是地方品牌。也有一部分象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等全国性品牌,但数量太少。中国白酒市场集中度太低了。

但无论全国性品牌还是地方性品牌,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就是要做白酒必须做文化,也就是所谓的“酒文化”。白酒的文化营销策略,中国的企业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大到几百几千人的酒厂、小到几个人的“作坊”,都在大打文化牌。有的确有文化可作,但有的就牵强附会了,弄段历史一堆砌或者编几个故事就当文化了,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从传说中的仪狄造酒至今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了,这其中不乏对酒文化的具象描述,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李白斗酒诗百篇„„这些都代表了作者对某种具体情感的寄托,于是,千古以来,酒就作为中国人的情感载体而流传不息。

但在今天,中国白酒文化却被那些急功近利的企业弄走了样。

历史不等于文化,更不等于酒文化,哪个哪个窖池历史最久,哪个哪个企业酿酒史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这又说明了什么呢?历史是过去的事,人们喝的却是今天的酒。如果这样的酒会在市场上畅销,完全是市场炒作的结果,或者是对消费者的愚弄和欺骗,并不是所谓的什么酒文化起了作用。因为文化太抽象了,消费者根本无法详纠。白酒的文化营销策略,在销售者和购买者之间,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对等,致使消费者在某些时刻丧失了评判理智,一旦消费者回过神来,他们就会离你而去,消费者忠诚就消失了。

篇6:如何用文化营销发展白酒

一个好的品牌一定有一个特定的内涵溯源,可是寄情、寄性、寄物,可思,可感。浮来春酒依托莒国5000年历史,背靠浮来山4000年银杏古树灵韵,带给消费者无限的遐想空间。

面对琳琅满目的白酒品牌,要脱颖而出,迎合消费态势,其诉求必须于诸多同类中寻求个性化、特色化、突显品牌自身的核心价值,。“金六福”酒以“福”文化为主题,以给人们带来好日子为诉求。宁夏红酒,天天宣传的是“健康”。浮来春酒则传递增寿、增福、增好运的祝愿,呈现出厚重的民俗文化,从而演绎出人们欢欣鼓舞时对美好人生的祈盼心情。

品牌的造势就是要使消费者震撼、强化、钟爱,因而品牌的打造要根据渠道与消费分布,选择统配造势与差异实战化相结合。如“国窖1573”在品牌的造势下,又加强了权贵层推广,实现了消费领袖带动消费的新格局,在短短的两三年就占据了消费高端。

当前白酒价格竞争激烈,已在国家工商局正式注册的白酒厂大大小小约3.8万家。面对白酒竞争的恶性循环,国家对白酒行业大力整顿,加大征税力度,许多低档白酒竞争乏力,经营业绩下滑。经销商面对同类的残酷竞争,经营低档白酒感到微利薄销,开发和经营中档白酒已成为厂家和商家谋得厚利的长线发展大计。

有人觉得,运作白酒不外乎加强“终端深化力度”,但仅靠终端是不能撑起企业市场健康发展的。终端是渠道的引导线,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渠道是市场发展的基础。

第一点:针对传统白酒来说,一定要分客户、分渠道、分品类、分市场,合理选择经销商。 分客户:根据客户的网络及关系结构能力选择适合自身品牌的经销商。分渠道: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应选择和建设细分化的渠道。分品类:根据品牌自身的不同品类来锁定客户。 分市场:根据产品市场战略来布局差异化的市场。

第二点:针对商家来说,也应分品牌、分实力、分动作来选择适势的品牌。分品牌:根据自身经营的品牌结构,选定对应收益性品牌,如品牌结构的建立、品牌形象的拉升、品牌网络的开发与培育、品牌的收益等。分实力:根据运作及自身实力,来作出品牌的规划经营。分运作:根据中高档白酒市场整合和细化策略体系,来强化总量和样板点的运作。

第三点:除了加强终端渠道营销外,还应采取终端渠道营销和非柜台式营销(关系型营销);尤其在非柜台式渠道营销方面,如通过与政府搭台,与企业联姻,与传播者双接、建立会员库运作模式,来强化关系型销售。

为了获得长期稳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收益,不但要强化品牌实力,把它做大,更要强调发展,把它做强,因而有必要科学合理地把握和预警产品的根本收益,花大力气做好研究。

1.品牌收益:对传统白酒的溯源、打造、推广、管理等进行一管控、分析、评估,从而形成多方效应,并将这些效应叠加及动作,产生强势品牌核心收益。这叫响应,也叫抓人心。

2.渠道收益:根据白酒的企业自身状况,必须设计科学合理的终端渠道及关系型渠道的建设,并深化培育动作,建立健全长线特定的渠道根基。通常称为根据地思想。

3.市场保护收益:根据传统白酒设计不同分布流量渠道的价格销售体系,并加以健康保护管理,预防窜货和低价倾销。例如:标箱标瓶不同标码标区管理、风险金约定管理、价格销售体系管理、产品合理供应量管理、市场价格共同公约管理等。

4.营销服务收益:厂家或商家都应建立专业营销队伍,为产品提供市场专业保障。专业性销售队伍必须是市场的顾问师、咨询师、工程师、化妆师、服务师等,既要解决如何做,又要解决做得好的问题。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白酒营销 文化牌花样翻新】相关文章:

白酒营销08-01

白酒营销07-25

高档白酒营销05-27

白酒定制营销06-04

白酒终端营销07-29

白酒营销创新08-29

白酒营销策划案1白酒策划方案06-29

白酒营销论文范文05-14

白酒淡季营销范文05-23

白酒淡季营销策略06-23

上一篇:促销员目标职责、素质要求、行为规范下一篇:陌上红尘,谁将渡你去彼岸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