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画像初中作文

2024-07-01

自画像初中作文(精选17篇)

篇1:自画像初中作文

我拿起镜子,里面会出现一个有着胖乎乎脸蛋,上面镶嵌着一对逵猩竦拇笱劬Γ留着斜刘海,长着大大的脑袋的,眼睛对视着我的小伙子。

“他”是班上的小班长,心想老师把这么重要的职责交给自己,可不能让老师失望。所以,“他”很认真的做着老师交给自己的每一份任务。

“他”喜欢打篮球,虽然球技不怎么样,但一有空就去球场活动。打累了,就会捧起书去读。“他”很喜欢读书,喜欢书中引人入胜的故事,喜欢书中奇特的事件,喜欢书中的科普知识……

“他”的个子有点矮,有时别人会问他:“你是一年级的还是二年级的?”这时“他”非常羞愧,真想快快长高,摆脱这个烦恼。

“他”认真、负责、爱运动、喜欢读书、心底善良、有爱心,虽然个子有点矮,但也会渐渐长高的。

这就是我,一个慢慢长大的男孩。

篇2:自画像初中作文

我今年九岁了,体重大约有20千克,身高是1・3米。

我喜欢穿黄绿相间的衣服。我很活泼,喜欢打羽毛球、骑自行车、游泳,我玩的时候,爷爷说我像个男孩;不过,有时我也很文静的,还特别喜欢画画和看书,我的房间里有七十多本书了,还有许多的画。我看书的时候,谁叫我都听不见,他们都说我是书呆子,我很生气!

我特别喜爱吃苹果,因为妈妈说,苹果里有很多营养;我也常常吃香蕉,它又香又甜,真好吃!

我有时也会犯错误,但我会及时改正的。

篇3:自画像初中作文

师:今天我们上一堂作文课, 题目是《我的自画像》。

一:欣赏杜小虎自画像, 学习画法

师:你看杜小虎的自画像, 哪些地方比较像呢?

生:笑的像

生:穿的像

……

(学习画法, 却未能动笔去画)

评析:此环节多了一些随意, 少了一些实践, 探究。《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 意在培养全体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习惯, 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体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体验在探究中获得新知和能力的乐趣。教师的引导发问多了一些随意, 少了一些实践探究, 欣赏杜小虎的画像, 不仅要看画得比较像, 重要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比对杜小虎, 要是自己画的话, 应该画什么呢?在这联系实际的探究过程中, 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真实的自我。可惜的是教师未能引导学生联系实际, 而是从像不像, 这样的毫无浅层次的问题中浪费了课堂教学的宝贵时间。要是教师问:看了杜小虎的画像, 你觉得该怎样画自己呢?可以拿笔画一画, 在这样的探究实践中, 为后文的表达, 练笔埋下伏笔, 精彩将不期而至。

二、学习例文“读一读”

杜小虎小朋友不仅给自己画了像, 还写了篇作文, 题目就叫《我的自画像》。读一读例文, 想一想杜小虎是怎么介绍自己的, 从中看出了什么呢。

生:杜小虎介绍了自己喜欢笑, 喜欢运动。

生:介绍了他爱看书。

生:从中看出他是一个爱看书的孩子。

师:爱看书的孩子真让人喜爱。希望同学们也能像杜小虎一样的爱看书。

读了例文, 你觉得应该向杜小虎学习什么呢?

生:学习他的开朗。

生:学习他的爱运动, 开运动。

……

评析:此环节多了一些分析, 少了一些品味。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杜小虎同学是如何遣词造句来表述自我。而不是在泛泛的分析中, 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教师习惯性的发问把学生引向了思考的边缘, 我究竟该向杜小虎学习什么呢?假话、空话、套话充斥其中, 学习他的爱学习, 爱运动……学习一切在老师眼中认为优秀的品质。老师无形之中的推崇, 学生为了迎合教师的这种喜好。创新已经变成了不切实际的模仿。缺乏真实的自我。对于如何去引导学生乐于表达表达?如何去品味语言文字, 教师关注的不够。

三、继续范文欣赏

接下来, 我们再来欣赏两篇习作, 看看别人是怎样写的?

教师范读了两篇优秀习作。

我们应该从以上两篇习作中学习点什么呢?

……

接下来,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范读的例文, 写写自己……

评析:此环节多了一些无形限制, 少了一些自主创作。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留出较大的写作空间, 让学生能乐于表达, 自由表达。过多的范文引路, 无形之中必将束缚学生的思维。教师的本意是让学生在模仿中创新, 可学生却被过多的范文俘虏了自己的思想, 忘却了自我。创新变成了低级的模仿?长此以往, 学生又怎能爱上习作呢?

四、学生习作, 并交流

一学生站起来交流, 俨然成了第二个杜小虎。

师:你看你胖胖, 啥时变成爱学习的呢?模仿都不会?还有谁来?

生:我是一个听话的孩子, 平时乐于助人……

师:写的还不错。你平时乐于助人吗?

学生不语

……

学生的自画像基本不能真实反映自己。

评析:此环节教师少了一份引导、宽容, 多了一份急躁、指责。针对学生的发言, 教师要善于去引导。特别是学生内心渴求进步, 把原本不属于自己的美好品质强加与自己。这种向往美好的心愿是值得肯定, 教师一定要善于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进取之心。如何引导学生去写出真实的自我?在错误面前, 教师要有一颗包容之心, 在包容中反思。在耐心中引导, 让学生去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自查自纠, 在学生对照自己的过程中慢慢地去纠正。这样学生写作的航向才会慢慢的纠正, 一味的指责, 让学生无地自容。对习作的热爱之情荡然无存, 长此以往, 又怎能写好习作呢?

习作应该源于学生热爱的生活。习作也应该是学生对日常生活感悟后的自然流露。这样的习作才会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 彰显着生命的力量, 并体现着自我的创造性。如何使学生的习作言而由衷, 真情流露呢?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我想除了教师的呵护鼓励外, 更要引导学生在体验生活中产生真情实感, 以我手写我心。同时, 告诉他们, 习作并不是神秘的, 并不困难, 就是说话, 要说诚实的、自己的话, 怎样想就怎样说, 把它看成一件寻常的事。开放学生的思维, 提供实践的机会, 让每一学生都能有话可说。因此, 在习作教学中, 我们应该积极引导, 努力使学生形成健康而丰富的情感, 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生活, 看待人生, 正确地把握和处理成长过程中所面对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培养下, 形成健康而丰富的情感世界。学生具有了健康而丰富的生活情感, 才有可能是对社会有用的人, 才有可能是对时代有所贡献的人, 才有可能是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的人。

篇4:自画像初中作文

[关键词]画像石画像砖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40050

画像石画像砖艺术是我国古代民间美术诸多门类中一项丰富的艺术遗产,在汉代达到鼎盛时期,并且对后世的中国美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富有文化内涵,被许多学者视为当时的百科全书,它艺术风格雄沉气派、生命力蓬勃旺盛,鲁迅先生曾盛赞:“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因此,在初中美术教育中开展画像石画像砖艺术校本课程教学,对于传承我国民族文化技艺,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有益补充和实践拓展现有的国家美术课程设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校通过开展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初中学生进行了画像石画像砖认知情况的调查,于2013年9月开始进行初中美术画像石画像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践两年多以来,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就课程开设的过程和主要成果等方面谈谈感受。

一、课程开设的过程概述

1.前期准备工作

(1)开展课程可行性调查研究,为课程实施提供基础资料。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初中部分学生进行画像石画像砖认知情况的调查。调查数据表明:愿意努力学习、继承中华民族民间美术文化的学生占48.07%,听说过画像石画像砖的占59.61%,见过画像石画像砖的占59.61%,了解画像石画像砖基本知识的占23.07%,愿意学习制作画像石画像砖的占53.84%,愿意选择画像石画像砖选修课程的占42.30%。

(2)选择课程内容、制定课程计划和选修纲要,为课程实施提供指导性的纲要。从课程活动的设定目标和学生认知情况的现状出发,确定课程内容为画像石画像砖相关基础知识介绍与作品欣赏、基本技法训练、仿制训练和创作训练四部分,以此为基础制定课程计划,同时从课程的性质、价值、目标、内容、实践和课程评价六方面出发,制定选修纲要。

(3)招收初中学生,开设画像石画像砖选修课,学习时间为四个学期,每周2课时。

2.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校本课程教学实施和评价策略的探索

(1)实践中完善课程的教学实施策略。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意研究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研究如何在传统砖石作品的学习中实现分层教学和融入创新教育,让学生能推陈出新、创作出表现自身情感和一定现代感的作品,研究、调整和完善适合我校中学生的校本课程教案,最终形成相对完整、适合我校中学生、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画像石画像砖课内容体系和相对成熟的欣赏和技法表现课型课堂教学模式。

(2)实践中完善课程的评价策略。教师在实践中坚持评价贯穿于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为始终原则,分别从评价内容、教师语言习惯、评价时机、学生特点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五方面进行研究调整、完善充实,最终形成相对成熟的评价模式。

二、课程开设的主要成果

在近两年围绕《画像石画像砖》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和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以下研究成果。

1.理论成果

在体现美术学科双基的基本要求之上,本课程融合了美术学科中的“欣赏·评述”、 “造型·表现”和“综合·探索”学习三个领域的综合体现,以中国古代画像石(砖)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和创造,在研究性的学习中提高了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对现有国家美术课程设置的有力补充和实践拓展。

2.教学成效

(1)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通过画像石画像砖基本的刻制技能训练,提高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的各种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学生通过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活动,促进了正确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形成,培养了热爱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文化、继承发扬民间艺术的情感;实践活动锻炼了学生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开发了学生的潜质,使学生养成了细心、耐心、专心等良好习惯和品质,并能有效地迁移到学习和生活中。

(2)促进了教师专业的成长。教师不断总结课程开发与实践中的有益经验,反思各种问题和不足,通过理论培训、观摩学习、请专家指导等形式对课程体系进行总结完善。在这些过程中,教师不仅提高了科研素养,还获得了专业的成长。

(3)通过学生作品展示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完善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学校的素质教育。

3.实践成果

(1)教学效果达到预期效果

①学生对本课程认可度较高。课程开设以来,在学校组织的学生网上评教结果中,学生对《画像石画像砖》选修课的评教均分均在99.5分以上。

②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在近两年的学习中,学生学习画像石画像砖艺术的兴趣被充分激发和调动起来,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作品欣赏、临摹和创作等实践活动。学生在基础技法练习和临摹中基本掌握了阴线刻、凹面刻、减地平阴刻、阳刻、拓印等技法,了解了古代不同时期砖石代表作品或粗犷浑朴、或奔放豪迈、或质朴简洁装饰性强等具体风格特征,并在变体画练习和创作练习中大胆想象、勇于创新,具备了一定的创作能力,涌现出一批较为优秀的临摹作品和原创作品,并在校园国庆、元旦书画展和艺术节活动中举办作品展,同时在作品评价和展示活动中,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阐释自己的原创作品,加深了他们对画像石画像砖艺术的理解。

(2)基本构建了初中《画像石画像砖》校本课程体系

①制定了校本课程纲要。明确了课程的性质为学校和任课教师开发的一门校本课程,分别从拓展、审美、传承与发扬、实践创新与个体发展、原价值五方面阐述了课程的价值,并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提出了细化的要求。

②形成了校本课程教学内容框架。分为四部分内容,具体如下:理论讲授部分包括画像石画像砖的定义,画像石画像砖的发展历史,画像石画像砖地域分布及制作原理,画像石画像砖仿制、创作的意义与方法,砖石代表作品欣赏;基本技法训练部分包括仿制、创作画像石画像砖工具材料介绍,制作程序,阴刻、阳刻及阴刻减地等基本技法介绍,画像石画像砖手工拓印;仿制训练部分包括石膏砖块的制作,基本技法练习,分题材仿制练习,仿制作品展示与评价;创作训练部分包括石膏砖块的制作,分题材创作练习,创作作品展示与评价,选修课学生成绩考核。

③形成了校本课程系列教案和课件,完成学生优秀作品PPT制作,进行《画像石画像砖》校本教材和《学生作品集》初稿的编写。

(3)构建了校本课程欣赏和技法表现课型的课堂基本教学模式

①欣赏课型模式,时间为45分钟,过程为六个环节:情境导入——利用各种砖石作品、媒体资源等,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所设置问题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对学生具有启发价值,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讲解,开展作品精析活动——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层次,结合具体生动的作品进行讲解,时刻保持学生的兴趣;作品欣赏——结合音乐进行作品欣赏,并在幻灯片上注明流派、作者、作品特点等,所选砖石作品一定要具备一定代表性,让学生能够较好地体验;分组讨论,展示交流——设置问题,分小组讨论,所选问题要具有辩论性或启发性,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拓展提升——先让学生进行小结,然后教师归纳梳理,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适时拓展相关联的内容。

②技法表现课型模式,时间为90分钟,过程为六个环节,具体如下:观察欣赏,激趣导入——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积极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作品欣赏,发现探索——所选作品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配合有效问题的设置,培养学生鉴赏分析作品的能力;分组讨论——分组讨论的设计要给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在此过程中适时地引导、评价;教师示范——根据教学目标,设置示范内容,教师示范应准确、规范;实践体验——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分层教学,并根据不同情况和普遍性的问题,适时干预组织教学;展示评价——评价与作品展示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结合进行。

(4)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形成基本的校本课程评价模式

始终坚持评价贯穿于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原则,在教学活动中,针对不同学生特点,针对学生分组讨论和实践体验期间出现的实际问题,教师寻找评价时机,因人而异地采用即时评价或延缓评价的方式及时提醒、干预和矫正,在学生在完成作品的仿制和创作后,让学生填写作业评价表,开展学生作品自评活动,在作品展示时,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师评三者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5)结合了地方资源,丰富了学生眼界

课程开设结合了南京和江苏省地方文化资源,向学生介绍南京博物馆、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中的经典画像石砖作品,并利用课外时间组织选课学生参观学习,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三、结论与反思

实践证明,《画像石画像砖》校本课程的结构设置相对合理,训练内容从易到难,过程渐进有序,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反响热烈,形成的作品数量和质量都不错,教学效果较为显著。初中美术《画像石画像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是可行的,适合我校初中学生的学情和个性化发展需要,是对现有国家美术课程设置的有益补充,并起到了很好的实践拓展的辅助作用,具备较强的操作性和一定的推广价值。

当然,《画像石画像砖》校本课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比如课程纲要的编写不够完善、内容框架的设定相对单薄、课堂教学模式是否概念化模式化、评价方式的相对单一,另外由于制作工具和材料的选择相对单一,初中学生现阶段的身心发展水平、生活体验以及学习过程中实际水平的差异导致了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和临摹能力不够,创作差强人意以及现有选修课时安排较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以何种形式开展创新教育最终改变学生创作的现状,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研究和教学中不断加以调整和改进。

篇5:我的自画像初中作文

我的自画像初中作文(一)

我今年11岁半了,长着一张苹果脸,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像两颗黑葡萄似的,不偏不斜地嵌在那双柳叶眉的下面,看上去炯炯有神。在那张白里透红的脸上,长着一张能说会道的樱桃小口。我的鼻梁不高,但是上面却架着一副小眼镜,别人都说我很有学问呢!

我的爱好非常广泛,乒乓球、羽毛球、声乐、英语、下棋、美术、排球我都喜欢,但我最喜欢的两样要属写作和看书了。

我从小就喜欢写作文,大概是从6岁多开始的吧。开始我不会写,跟记流水帐似的,可是妈妈却不这么认为,一直夸奖我、鼓励我。漫漫地,我能认几百个字了,可以看作文书了,在我写作文的时候就借用一些写地好的部分,还背一些好词好句,再加上妈妈平时一直都给我报作文班,请老师指导,这不,去年“六一”,我的作文《家乡赞》还获得了第四届“明日之星”杯作文大赛一等奖呢!

我还有个特点,就是喜欢看书。在我的几个书柜里,密密麻麻地摆满了许多书,什么《中华上下五千年》、《罪与罚》、《儿女英雄传》、《爱的教育》、《昆虫记》……我都看过。有时候,看书忘了吃饭,中午忘了睡觉,晚上一直看到10点多。虽然辛苦一点,但我学到了不少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在同学们的眼里,我是一个非常负责且有责任心的班干部;在老师的眼里,我是一个优秀的学生;在父母的眼里,我是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会撒娇的小女孩。

这就是我,一个爱学习、爱看书的小姑娘。怎么样,和我交个朋友吧!

我的自画像初中作文(二)

看着镜中的那个女孩,我不禁叫出了声,这还是我吗?黑眼圈,大大的眼袋,惺松的睡眼,没错,这就是我――爱学习的我!

实际上,我这人,开始学习并不努力,看见同学一个个追上我的脚步,我却仍会麻木不仁地继续向前走,有一次期中考试过后,我真的努力了,同学们冷落我,欺凌我,这大大打击了我。我开始拼命的学习,不仅晨读,晚上还一定要看许久书才罢休,连课间十分钟也不放过,就待在座位上看书,作业,就这样,我的形象才有了如今的改变,唉,再接再励吧!

偶尔照照镜子,不禁有些害怕,尤其是晚上,不敢细看自己的面容。突然,那些恐怖故事萦绕在我的耳际,若此时有那么一丁点动静,我便会逃之夭夭。()唉,这便是――胆小的我。

胆小也是我的一大特点。不敢一个人呆在房间;不敢一个人睡觉;更不敢独自夜间出门;不敢课堂上,我很少主动举手发言,当老师提问时便会面红耳赤,支吾半天才能说出答案,不敢一个人排队打饭,我甚至不敢去买东西。我们是刷卡打饭的,还记得第一次排队打饭时,我什么都学着别人,但心却很是紧张,手心中满是汗,终于轮到了自己,却不知将卡放在哪,东摸西找,后边的同学不耐烦了,直接抓住我的手按在刷卡口,顿时,我的脸红到了脖子间,端着饭走了。胆小啊,你害得我失了多大颜面!

如今,镜中的女孩慢慢长大了,身材高条,虽仍有些黑眼圈和眼袋,我也不太在意了,因为我真的长大了,也不再那么害怕胆小了,学习也将更加努力,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我的自画像初中作文(三)

我,是一个马上就要上初三的女孩子,我似乎没有别的女孩子的那种活泼,或者说我有双面性,白天是活泼,夜晚是沉寂……

我是一个喜欢蓝色的女孩子,或许因为蓝色代表着忧郁吧!我常常梳着个马尾辫,戴着红色框的眼镜,皮肤要比周围同学白净的多,可这也并没什么,依旧大家也不会喜欢我的。

我呢,喜欢一个人呆着,偶尔和自己的几个朋友聊聊天,但我更喜欢自己听听歌,因为只有在歌里我才会感觉到真正的快乐。当然,我也喜欢看星星,因为它们真的好美,好美,似即似离,“距离产生美”也就是如此吧!在星星的点缀下,我会觉得即使是夜晚也不会感到孤独了,所有的一切,在这里都会变得微不足道。

“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因此,我也喜欢阅读书籍,喜欢的书籍类型也比较广,散文集也好,名着也好,科幻小说也罢,我统统都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一本书,就好像是去领略一个美丽的地方;如果反复读,就会发现更多不一样的风景,或许,比第一次更美!

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音乐老师吧,或是成为一个志愿者,因为我想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且特别是帮助老人,其实他们真的很可爱,只是缺少亲人的陪伴而已。我愿意做他们的朋友,甚至是亲人;但是,仅仅我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社会的人,一起行动起来”常回家看看“,让”空巢老人”不要在孤单,那种滋味真的不好受!

篇6:我的自画像初中作文

说来也是,单看我小学的作文便可略知一二。有些作文极其优美,如欧洲的交响乐;有些作文朴实无华,似中国的古典音乐。有些写得气势宏大,像金碧辉煌的古代宫殿;有些则小巧秀气,若精细玲珑的小人音盒。虽说篇篇都拿得出手,但母亲大人还是十分担心,生怕我无法适应这种风格的快速切换,在考场失分。也因为风格的极不确定,我的作文被朋友戏称“薛定谔的作文”。不过我也不在意,写不差就是我的风格。就作文选材这方面,我也很矛盾,有些写到别人审美疲劳了都不肯换,有的写一遍就放弃了。尽管有时后者比前者更好写,但我就是不肯写我放弃了的,为什么我也不清楚。

和我相处一段时间后,你就会发现,我本人的性格也十分矛盾。有时间外向大方,有时间沉默寡言。外向大方时总是笑笑呵呵,和和气气,是班上的一位谐星。沉默寡言时,多半生气了,一副凶神恶煞的阎王样。有时大大咧咧,有时间心思缜密。大大咧咧时被不少人算计,心思缜密时算计不少人;大大咧咧后开始心思缜密,心思缜密久了便大大咧咧。朝朝夕夕,周而复始,这也是我最讨人喜欢也最讨人厌的地方。

和我成为好朋友后,你还会发现,我的爱好也十分矛盾。我的头等爱好一一阅读中便可看出。我最喜欢的两位作家一一丰子凯和刘慈欣。一个文笔细腻,一个气势恢宏;一个是古典文学,一个是近代科幻。我还喜欢英语、魔方、篮球、历史,对古典小说也略知一二,爱好广泛,博而不精。

篇7:我的自画像初中作文

我不但长相可爱,而且特别勤快。有一次,爸爸妈妈都出去有事了,我一个人在家里,心想:“如果我把家里扫一扫,心里会不会十分快活呢!”我想到做到,我先简单地扫了一下自己的房间,然后又来到了爸爸妈妈的房间扫,过了一会儿,我又来到了客厅扫。扫着扫着,我觉得自己累得不行了,于是,就坐下休息,这时,爸爸妈妈正好回来了,发现家里干干净净的,就夸我说:“梅玉琪,你真棒!把家里扫得这么干净,你太了不起了!”这时,我心里乐开了花。

还有一次,爸爸妈妈又有事出门,我把家里的桌椅都擦了个遍,擦得干干净净的,爸爸妈妈又一劲儿地夸我真棒,我开心极了,因为我懂得了“劳动最光荣!”

篇8:我的自画像

我的兴趣爱好很广泛,吹葫芦丝、写毛笔字、弹钢琴,样样我都喜欢。最近我又迷上了读课外书,老师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话真的很对。我在书中读到了许多有趣的故事,也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现在只要一有空,我就会抱着一本书看。每次爸爸妈妈带我去逛超市,我都会一个人坐在书架旁看书,不管他们逛多久我都没意见。

这就是我,一个帅帅的、有着广泛兴趣爱好的男孩儿。你喜欢我吗?

(指导教师:陶然)

第一段从年龄、个头儿、头发、眼睛、鼻子、嘴巴、衣着等方面全方位地给自己“画”像,给人印象深刻。

篇9:作文36计之“给小动物画像”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小动物吧!

小动物谁没见过呀,好多人还养过小动物呢!

既然这样,如果让你把最喜欢的小动物写出来,有问题吗?

这有什么难的,不就是写一个小动物嘛,看我的!

半天过去了……

怎么还是一张白纸呀?你写的小动物呢?

感觉很简单,我天天和小动物打交道,可就是写不好!您还是教教我吧!

好吧!其实描写动物没什么难的。只要抓住动物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有重点地写就行了。要写猫像猫,写狗像狗。

不能写猫像狗,写狗像猫!

对,更不能啥也不像。描写动物时,要注意通过动物的静态和动态,反映出它们的生活习性,准确而符合实际,同时,还可以适当地描写一下动物的生活环境。

按照这些规则去写就可以了吧?

别急,还有一些细节问题需要注意一下,给你三个小妙招!

1选好写作对象

写动物与写人类似,也应选择自己熟悉的小动物作为写作对象,这样才会抓准特点,准确地描摹出小动物的外形特点,可采用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去写。如《燕子》一课对燕子外形的描写: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一个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2写细生活习性

为突出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必须对小动物的生活习性了如指掌,才能借助语言文字从中渗透出喜爱之情。如小动物怎样觅食、捕食、进食、休息及嬉戏的场景。通过自己平时的观察,把自己对小动物感兴趣的表现写详细,其余的内容简略写。如《猫》一文在写猫的性格古怪时,分别选择了相对的两方面来写: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吭(kēng);既胆小又勇猛。从而再现了猫的古怪!

3与小动物的互动

此外,为体现你和小动物之间的友好关系,可将你与小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让你及同学们都感到小动物的存在的确给你带来了乐趣,使你更喜欢它!

蒜头,以上几方面能做到吗?

老姜,走着瞧吧……

篇10:我的自画像初中作文

大家一定认为我是一个文静的小女孩吧,那你们就大错特错了,大家都叫我假小子。尽管妈妈给我买许多芭比娃娃,我都不爱玩,我只喜欢舞枪弄棒的。在学校里,其他女生都在玩踢键子,唯独我不玩,我只和男生玩。

记得有一次,我和我们班的摔跤能手HMY摔跤,只见他用脚钩住我的腿,接着,我往下一按,我就一屁股坐在地上,他刚想走,我抓住他的腿往后一拉,他摔了一个大跟头,终于出了口气这才罢休,结果被值日生看见了,我只好一溜烟跑回了教室。

我的爱好广泛。我喜欢书法、画画、唱歌等。尤其喜欢跳拉丁舞,上次去无锡比赛还得了金奖呢。

我有很多优点,学习刻苦,专心听讲等,虽然我有许多优点,但我也不少的缺点,最要命的是粗心大意,为这我也有不少次和100分擦肩而过。

篇11:我的自画像初中作文

我的名字叫黄俊逸,今年十岁,上五年级,双眼皮,一对小而发亮的眼睛,只要一遇到问题,小眼睛就会不停地转着,老师一看就知道我又在思考问题了。我长着长长的睫毛,挺着小将军肚,长得胖胖的,人送外号:小胖墩。妈妈还给我报了英语辅导班,我的英语成绩可好了,获得了全国一等奖!

我非常喜欢看书。我只要“啃”上一本好书就什么都忘记了,周围的东西都好象不存在了,全世界好象只有我一个人了。有一次,我做完作业就开始看书,看了很长时间,妈妈突然喊我吃饭,我被下了一跳,就说:“爸爸妈妈,你们先吃,别管我。”又读了很长时间,肚子突然叫了起来,我才发觉自己已经读了几个小时的书了,肚子有点饿了。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象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了下去,然后我才依依不舍的把书放回书架,走出去吃饭。我走到饭厅,惊呆了,爸爸妈妈都已经出去上班两个小时了,桌子上还放着正在发凉的饭菜。

篇12:我的自画像作文初中

本人的宝箱里放了很多本人从小到大的自画像,每张自画都有他的特色,可是本人内心想要的自画像就是看到自己未来的模样,本人迫不及待的想看到,可是本人不是哆啦A梦能有时光机到未来看本人的长像,要是有时光机本人一定要到未来看看本人的模样,到底是美丽还是严肃的本人,不管是什么样的本人,本人都会放在宝箱里,当做本人的回忆。

时间是不会在一个时间等本人,本人一定会长大,所以每一秒的自画像,本人永远都会记在本人的脑海里,永远不会忘记,等本人老了在打开百宝箱,就能想起以前的回忆。本人从小到大的自画像有的正在玩,有的正帮助别人,各有他的特色,所以本人要打开本人的翅膀把所有的事全部收到百宝箱,让大家把本人的自画像一秒一秒的收藏好。

篇13:西方自画像价值层面探究

西方画家如此热衷于画自画像, 足以使我们认识到, 画家喜欢画自画像已不仅仅是一个有传统意义的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 艺术家的自画像其实只是一种手段, 其中包含着艺术家强烈的自我意识。本文从自画像的价值层面进行深入的发掘, 探讨西方画家的自画像所具有的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艺术家自我意识的觉醒

艺术家自画像是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一种艺术类型。它的出现与文艺复兴时期新艺术观的产生密切相关。在欧洲中世纪, 绘画、雕塑和建筑分散在相关手工行业内。一般被视为体力劳动性质的“机械学科”, 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也只是与鞋匠、理发师等一样地位卑微的手艺人。他们穷困潦倒、目不识丁、举止粗俗, 为上等人士所鄙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冲破了黑暗时代的神学禁锢, 找回了古希腊、古罗马的写实主义精神, 赋予艺术作品以人文主义内涵。13世纪, 意大利诗人但丁首先将画家奇马布埃和乔托的名字写进《神曲》, 并将他们与两位诗人相提并论, 这显示了人们对艺术和艺术家态度的某种变化。在新观念的影响下, 艺术家们逐渐意识到艺术和自身的价值。从14世纪晚期到16世纪, 艺术家的自画像从无到有, 从艺术作品中不起眼的角落逐渐靠近画面中心, 并最终发展出独立的自画像, 这本身就体现了艺术家阶层对艺术和自身价值的不断觉醒。在这些自我肖像中, 艺术家借助服饰、仪态、风度、财富、古典文化修养, 以及艺术与教学等自由学科和科学知识的联系, 表达了他们关于艺术和自身的新观念及其重塑自身社会形象的愿望。

二、对自我的多角度开掘

从绘画的角度来看, 画家研究和创作自画像, 是画家在绘画过程中对自我的多角度开掘。画家在画自画像的时候, 首先要观察自己。因为多少存在着自恋倾向, 自画像的客观性就得不到保证, 事实上, 要求自画像做到客观也是不可能的。那喀索斯在水中看到自己的倒影, 爱恋不已, 最终化为水仙花的神话, 颇能反映人与自我的关系。人、用来看到自己的媒介、媒介中自我的形象, 这三者之间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相互关系。

一方面, 我们喜欢镜子, 喜欢水面上映出的自己的影像。这如巴赫金在分析人与镜子的关系时所说的:对镜自顾是观看自己外貌的一种完全特殊的情况。这时我们看来是在直接观看自己, 但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依然是我们自己, 我们观看的只是自己的影像, 他不能成为我们对世界的观察和体验的直接因素;我们看到的是自己外貌的影像, 而不是自己外貌中的自己, 外貌并没有包容整个我, 我是在镜前, 而不是在镜中, 镜子只能为自我客体化过程提供材料, 甚至还不是纯质材料。实际上, 我们在镜前的状态总是有些虚假, 因为我们没有可以从外部观察自己的角度, 所以这时我们也是化身为某人不确定的、可能的他人, 我们试图借助于这个人来找到对待自己本身的价值立场。这时, 我们也是试图通过他人来赋予自己生命和对自己进行形式加工。所以, 我们在镜中才会看到自己脸上那种特有的不自然的和我们生活中不会有的表情。

另一方面, 我们又是无法直接面对自己。当镜子变得越来越普遍的时候, 镜子文明却让我们无处躲藏, 甚至不能躲藏自己。不少影片令人恐怖的镜头之一是主人公进入了一个有很多镜子的房间。我们无法同时面对多个自我。镜子本身过于客观, 将我们的外表乃至内心自我和盘托出。当画家站在镜子面前, 面对自我, 从客观的角度观察和分析自己不同时期、不同心境下自己面部的不同表现时, 他对自己的内在气质就有了一种客观的认识和批评。当画家从模特的角度细心体味自己不同的动态动作所能传达的不同情感和心境, 并接受着自己从画家角度的自我认识、分析与评判时, 他对自己的外在情态和内在状态就有了一种崇美的修正和表现。这是一个主观体验的过程。

我们注视着自己的影像, 把自己当作另外一个完全陌生的人来打量、审视, 从而理解他;或者, 想象是一个陌生人在观察自己, 从而认识自己。

三、艺术创作中思想和情感真正意义上的投入

从艺术创作的意识和态度来看, 画家研究和创作自画像时多重角色的体验, 有助于画家艺术创作中思想和情感的真正意义上的投入。

人的内在其实是无限广阔、深远的。它始终在吸引艺术家通过自画像来发现挖掘。与外在自我相比, 内在自我因其深不可测, 反而会激发艺术家探索的欲望。自画像因此成为一种深入评论与分析自我的手段。也就是说, 自画像在成为一面自我观察的镜子的同时, 也使得自我有了可能成为一口可以深入挖掘的深井。通过自画像这个途径, 人们走向人性深处, 获得对于人与自我的深入了解。正是这种与自我的对峙, 激发人了解自己的热情, 使得他不懈地展开对自己的“内在自我”的侦探。它不断地把对自我的理解、希望、要求、理想投射到自己眼前的画布上。人与媒介与画布之间构成了一种封闭的三角形的视线回路。而视线在媒介与画布之间的来来往往, 就给艺术家一个不断地检测自己内心世界的空间与时间。媒介中的自我与画布上不断形成的自我的距离, 则给艺术家以观察自己、分析自己、修正自己的空间。通过这个过程, 艺术家把握自己, 进而把握世界。

四、生命的救赎

对某些艺术家来说, 自画像创作不仅仅是一种对自我的探索的行为, 更是一种生命的救赎行为。

最具代表的艺术家是凡·高。他画自画像这种行为成了处于精神危机中的一个人的救命稻草。凡·高将他所有的理想和苦痛全部转化为他的自画像艺术, 艺术于他是全部意义上的生命的结论。他不断地画自画像, 他的自画像是透视其心灵的一扇窗———敏感、脆弱、坚毅、矛盾, 交织无奈的痛苦与酸涩的渴望。

纵观凡·高的一生, 不难理解他的自画像上镌刻着孤独的印痕。成熟期四十多张自画像绝大多数是胸像, 没有一张全身像, 这也能揭示出艺术家的孤独的内心和渴望与他人交往的心情。因为艺术史上没有哪一位艺术家如此接近、审视自己和真实地描画自己的画像数量之多, 目光之坚定绝无仅有。而画了十年的画没有一幅作品售出, 更加剧了画家的这种孤独。

与孤独为伴的另一个主题构成凡·高自画像的精神内容, 那就是“自信”。凡·高1888年秋的一幅《自画像》是他邀请高更来阿尔见面前, 互相交换的作品, 算是彼此摸底和精神交流。通过交换自画像, 这两个个性强烈的艺术家得以从彼此的绘画了解对方。凡·高再给他的弟弟提奥的信中说:“我确信, 与高更交换我的肖像画没有输给他。在给高更的回信中, 我这么写道, 在肖像画中扩展自己的个性, 在我也是可以允许的。因此, 我在此画中想要做的是, 与其说画一张自己的自画像, 倒不如说把自己作为一个印象主义者的类型来画的。我把这张画理解成一个崇拜永远的佛陀的僧人的肖像。”在这张《自画像》中, 凡·高以宗教徒般的虔诚透露出他对自己艺术的自信。后来, 他们在阿尔共同写生时, 凡·高对高更用色的蔑视和嘲笑也说明这一点。当然, 他与高更友谊的破裂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了凡·高对自己艺术的自信成都无以复加。凡·高的自画像也是对梦想中新成功的一种幻想。这种“幻想”始终出现在凡·高的自画像中, 自画像成为精神拯救或自身外化最为生动的方法, 他的确也因此而耗尽了生命的全部。

自画像的创作, 确定了自我存在的意义。如果没有了自画像这种形式, 画家可能就无法找到一种途径与自己对话, 说服自己接受苦难的折磨, 给自己一个人生的理由。而在自我抑制不那么深重的社会里, 当艺术家了解自我的手段变得丰富, 当艺术家与社会的联系变得多样频繁时, 除了对自己的自传式的描写外, 更多的艺术家开始利用自我展开一种对社会的批评与评论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 艺术家的自我是一种开放的、变动的自我。他通过对于自我的改变、扩展与消解来获得一个对于自我, 以及各大范围内的、更大意义上的自我的更为深入而又全面的了解。

五、“自画像”对于美术研究的意义

从美术评论的角度来讲, 自画像是美术评论家分析和研究画家及其创作个性风格形成和发展的最好资料。艺术家对于自我的探索, 其实同时也牵涉到他们对社会的、对人生的、对艺术的探索。从某种意义上说, 艺术家的自画像其实只是一种手段, 许多艺术家通过自画像实践所要到达的和已经到达的地方, 其意义比自画像本身要深远得多。

自画像经过画家的特别授权, 使观者获得了一种许可和权利:可以随心所欲的“看”, 而不必有任何顾虑, 不受时间、场地、礼节等各种限制。正是通过这种形式, 我们看到了更多的他人及自身的内心世界。

六、结语

艺术创作说到底是一种自我所能达到的境界, 这种境界有多深在于艺术家个人对自我的领悟, 在这种自我领悟和自我意识生长的过程中, 也许正包含着艺术家们孤独的内心体验和灵魂的痛苦。自画像作为与自我、与世界的一种对话方式, 传达出艺术家借以逃离无助的深渊, 摆脱精神的危机, 以求精神的慰藉的渴望。艺术家有时只能通过剖析自我灵魂这种手段, 把心灵深处刻骨铭心的情感释放出来, 同样, 深邃的内心又激发了艺术家探索和创作的欲望。因此, 自画像成为一种自我分析、再现的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 艺术家的自画像其实只是一种手段, 许多艺术家通过自画像实践所要到达的和已经到达的地方, 实在要比作品中的自我形象本身要远得多。

参考文献

[1][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艺术发展史.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8.

[2][美]休斯.凡.高.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 2004.

[3][德]马克斯.多奈尔.欧洲绘画大师技法和材料.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4]顾铮.自我的迷宫.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3.

[5]吴甲丰.西方写实绘画.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

篇14:我的自画像初中作文

本人今年11岁,名叫姚睿。有着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散发出光芒,高挺的鼻子,一双能说会道的嘴巴,一个聪慧的头脑,还是大队部的主持人呢!

某年某月某日,本人正在优哉乐哉的写作业。不知是那个,在那里胡言乱语。我望了望,原来是班级上臭名昭着的姚浪(一个傻子。)还不停的说着我与班上女生的坏话。我火冒三丈,顿时有想打他一顿的冲动。可是又想到,老师说过不要去招惹姚浪。我便忍气吞声。

姚浪见没有人阻止,便更加大胆起来。到了每个人的位桌上。到了我这里最为严重。他先是自己叫了一声“老婆!”,然后就自言自语的说着“唉!”我心中想到:这不是间接说我是他的老婆吗?我气不过,便立马追着他跑。其实他并不傻,立马就跑了。不知为何,他摔了个“狗吃屎”,我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立马跑了上去,对着他就是一阵拳打脚踢。打完后,我便走了。

现在回想起来,我或许是有些鲁莽了。我希望我以后能够改正。

我就是我不一样的我!我很鲁莽,我脾气暴躁。但请放心,我并不会随意打别人,我的原则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让一分;人还犯我,我还一针;人再犯我,百倍奉还。

篇15:我的自画像初中作文素材

我的自画像

大家好,我叫沈逸斌。我是兔年生的,并且,爸妈希望我长大了,成为一个逸群绝伦、文武双全的男子汉,所以取名“逸斌”。长相嘛?妈妈叫我“小帅哥”,奶奶叫我“小可爱”,我对镜子一看,就是个“小瘦子”。1米40的个,才50几斤。大大的脑袋,乌黑的头发,浓浓的眉毛,骨碌碌的眼睛,塌塌的鼻子,薄薄的嘴唇,大大的耳朵,细细长长的胳膊,竹竿似的长腿。整个身材用“苗条”来形容,真是太贴切了。

我的性格比较内向,胆子比较小,还挺爱哭的,只要稍稍有点委屈就会眼圈发红,鼻子发酸,接着眼泪就流下来了。妈妈说:爱哭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汉。所以,要做大男子汉,我一定要学会坚强!我的爱好比较广泛:读书、讲故事、下飞行棋、五子棋和打羽毛球。其中,五子棋是我最喜欢,也是我最擅长的。只要一有空,我就会摆好棋盘,要求和妈妈下两盘。老妈还真不是我的对手呢!怎么样?认识我了吧?一个调皮、聪明,还有点爱哭鼻子的小学生。

篇16:我的自画像初中作文精选

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书迷,只要拿起一本有趣的书,她就一副“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样子。有一次下午放学回来,放下书包直冲她的房间,因为她中午读的一本《青铜葵花》她才看了一半,她马上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她听见妈妈叫她吃饭了,她嘴里回答:“哦,就来了!”但是眼睛始终没有离开书,随着越来越精彩的故事情节,她愈发如痴如醉,乐在其中,直到妈妈下最后通碟,她才恋恋不舍地放下书去吃饭了。

她还是个小马虎,有时候嘴里念着“324”,写在本子上的却是“342”;把“学校”写成“字校”;把星期二的课程表看成星期三的,以至于上课时没课本而羞愧难当!最让她记忆深刻的是上次期末考试,她信心满满的在试卷上写着,很快就写完了,她看着还在埋头苦干的同学,心里沾沾自喜,马上交了试卷。过了几天老师把试卷发下来了,在看到分数的那一瞬间,她惊愕的睁大了眼睛,不是考的太好了,而是考的太不好了,她赶紧看错在哪里了,原来题中要求用“”划出正确的读音,她却把错误的划了出来;还有一道是写“广阔”和“悲伤”的近义词,她全写的反义词,这下等待的98分也变成了89分。她气的捶胸顿足,然后斩钉截铁的对自己说:“我一定要把‘马虎’从我的脑袋里揪出来,一脚踢到天边去!”。

除此之外,她还是个‘胆小鬼’,一只蚂蚁从她脚边跑过,她都得一蹦三尺高,吓得尖叫起来,更别说其他昆虫了,但她调皮胆大的妹妹,故意用手捉着个虫子追着她跑,她吓的又哭又叫的跑了,妈妈看着哭笑不得。

篇17:自画像中自我意识与艺术创作

自画像好比是一种绘画语言, 它是从肖像画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特有绘画形态。自画像萌芽阶段, 从古代一直延续到中世纪, 西方绘画都充满了宗教色彩, 艺术家处于社会底层人员, 为教会服务和工作。文艺复兴时期, 艺术家的自我意识和社会地位的逐渐提升, 从社会底层的手工匠人到知识分子的角色转变。

文艺复兴的第一位画家, 乔托, 有意识地在画面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并且在画面上绘入了自己的形象。这样的自画像凸显了艺术家独立的创作意识, 并保存了有价值的文献。他的成就被意大利佛罗伦萨人所认可, 从此, 艺术家的社会地位开始提高, 由手工匠人演变成主导艺术史的艺术家。从此, 文艺复兴期间, 很多艺术家开始以不同风格的自画像让世人认知。

二、自我意识的体现

通过杰出的有代表性画家的作品来分析自画像, 并且这些画家在运用绘画语言上, 社会背景上, 身心经历上都有所不同, 因此也呈现出各式各样的自画像。自画像从发展到逐步走向成熟经历了三个世纪之久。自画像也从不成熟逐渐被大多艺术家采用的绘画形式。随着画家这一职业被认可, 自画像的形式也以多种多样的的形式出现, 画面上的自身形象也不拘泥于写实, 开始被美化和标榜。与此同时, 也充分表现了艺术家的自我意识也是在不断地增强的。自画像成为被广大画家所接受的独特肖像画形式。

1. 达芬奇——写实艺术的自画像

最早达芬奇的把自己的画像独立起来, 把自己画成一个独立思考的哲人形象, 紧绷的嘴角表现了一种忍受命运熬煎的精神。达芬奇说:“画家要追求的不仅是人的外貌, 还要追求其内在的精神”, 达芬奇的自画像作品, 那深邃的目光仿佛在审视着观众, 这就是我, 我就是这样的人。宽阔的额头是智慧的象征。绘画严谨, 甚至对每一条线条都画得非常考究。

2. 伦勃朗——描述人生的自画像

在伦勃朗的全部肖像画中, 自画像要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其数量之多在历史上所有油画家中, 几乎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就现藏世界各地博物馆的他的自画像看, 据不完全统计有90幅左右, 其中60幅是油画, 20幅是铜版画, 10幅是素描的自画像。按他后来的境遇以及他变卖家产等情况看, 很可能还有私人收藏的自画像作品。有一位理论家计算过, 他每年平均画两幅自画像, 那么, 总数要达到百来幅以上。他的自画像不仅数量多, 艺术质量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提高。尤其是在他的后半生, 生活的现实使他能更深刻地认识自己。他的自画像有鲜明的自我意识体现。画家很精心描绘脸部的内在气质, 从中可以发现一种潜在内心世界的语言。1660年的《自画像》, 是画家失去妻子之后, 家产变卖只能在前妻所生的儿子掌管的“美术品处理公司”里以一个搬运工身份维持生计时期完成的一幅杰作。画中画家缠着头巾, 发福的身材, 没有任何奢华的衣着打扮, 这样寒酸不修边幅的他与三十岁之前的充满自信的自画像完全不同的这幅画, 就是他当时的真实形象。画家简约的大笔触去雕琢他内心中的情感, 表情非常严肃, 正是他承受着生活中日益增加的压力的直接反映。

3. 毕加索——抽象语言的自画像

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的最后一幅自画像是在91岁的他去世前9个月完成的。在这幅蜡笔画中, 毕加索创造了一个让人畏惧的自己:一双因惶恐而睁是我得大大的眼睛, 紧紧闭着的嘴唇, 冷绿色憔悴的脸庞衬托着鲜明凸出的颧骨。这是毕加索对其他自身内心的鲜活刻画, 那是一个冷冷的凝视着死亡深渊并带着悔恨思考自己生活的男人的形象。画面抽象的描绘, 反而让画面更加生动。

4. 梵高——感性夸张的自画像

荷兰画家梵高是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是19世纪人类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梵高之所以绘画, 是因为他渴望抗拒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 就像别人说话、写作一样是为了倾诉, 为了表达自己的内心。梵高的绘画是一种他独特方式的表达, 他的自画像是对自己的审视和观察, 在自画像中的诉说, 与其说是给观众的, 不如说更多是画给画家自己。梵高的自画像中眼神坚定, 半侧着脸, 流动的线条参杂着用笔触点出来的色彩变化, 审视镜中的自己画下自己的表情和模样, 就像是在用画笔认识自己, 宣泄自己。

5. 弗里达——隐喻情感的自画像

1926年她创作第一幅自画像开始, 她学会了如何在镜中观察自身, 学会了如何表现自己的跃动、炽热、无畏和脆弱。在这种热烈的绘画中坦白, 她诉说着她的爱情、痛苦、疾病、无法生育以及对丈夫持久不变的激情。她的丈夫里维拉说, “弗里达是艺术史上的一个特例。她是一个敞开心扉, 将情感的生物学真实展现在人们面前的艺术家……”画家经过一种简便的移花接木, 把镜子的外框被偷换成画布的边缘, 镜中的弗里达也就转嫁到了自画像的画布上。每一张自画像, 她锐利的眼神就像是一把金刚石钻头要彻彻底底地穿透我们的身体, 穿透我们的心, 使我们注意到, 她的欲求有一种奇特的紧迫感。

三、自画像在中国蓬勃发展

1. 徐悲鸿——学院创始

徐悲鸿的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 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广搏的艺术修养。他的自画像是素描、色粉、油画多种形式出现的, 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 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他对自己的神态捕捉也是比较到位的, 眼神坚定且生动, 描绘了鲜明的画家正直, 执着、热爱绘画的特点。

2. 潘玉良——内心曲折

潘玉良是我国旅法最早最著名的女画家。潘玉良在法国时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回到祖国, 然而直到她去世, 这个心愿也未能完成。所幸她的画作最终回归了祖国, 从某种意义上说她的画魂回来了。潘玉良是中国现代女性艺术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显示出女性艺术独立的美学品格和精神指向。她的《自画像》表达洋溢着生活激情、充满人生哲学, 也表现她心中的苦闷、哀伤、同情和希望。坎坷的生活境遇, 病痛缠身, 人世沧桑都没有磨灭她绘画激情, 她的自画像就是她生活的写照, 画面上的画家表情沉重, 又有些无奈, 又仿佛从她的眼神里读出一些对生活的期待。

3. 刘曼文——内心世界

《平淡人生》可以称之为刘曼文为自己画的肖像系列, 她通过主观的观察和思考, 用个人方式作出对生活的诠释。她的家庭成员就是画的主题。这一系列也表现着画家的心路历程, 具有自传性的色彩。它属于画家心理和感情的自画像, 也是现实生活的自画像。更确切地说, 画家是透过生活处境来衡量人的感情质量及其真实程度。

4. 申玲——大胆直白

作为职业画家的申玲对油画材料有一种特殊的敏感和近乎天才般的自由支配能力, 油画所特有的表现力在她的自画像创作中发挥得淋漓尽致。画家擅长用强烈的色彩, 大胆把自身形象和人体的热烈和人心的愉悦相结合, 用纯粹的色彩进行淋漓的传达。

总结

画家的自画像不仅仅是一张画像, 他是艺术家对人生、世界的疑问, 是人类自身的自我审视。艺术的生活胜过艺术的本身。而以艺术的方式去生活, 推进人民自由民主的意志, 以艺术的方式消解对物欲的贪婪, 以优秀的文化精神改造民族精神, 才是艺术家的真正使命。通过艺术的展示活动交流内心的躁动与创伤, 情感的迷失, 也增强了人类之间的了解, 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欣赏的高境界, 这样的交流平台, 也使人类社会更加和谐。艺术史上艺术家留下的作品形式多样, 其中自画像是一个比较独特的门类, 特别之处:是表现的对象以及表现的内容, 在以往的艺术史研究中我们忽视了对艺术家的研究而过多的关注作品, 这也是我们艺术研究中的一个遗憾和空缺。研究艺术家的自画像这也使那些逝去的伟大的灵魂得到安慰。生命需要关注, 他们在我们长久的关注中永生, 关注也就意味着存在, 我想这也是那些故去的艺术大师的愿望。对艺术家自画像的研究也是一种今人与古人跨越时空的精神交流。

上一篇:社区干部现实表现材料下一篇:君子之道 读金岳霖先生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