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2024-06-20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教学工作总结(精选6篇)

篇1: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时间:60分钟)

一、算一算。(共28分)

1.直接写得数。(8分)

60÷3= 30×20= 360÷9= 12×40= 540÷6=

720÷8= 0÷9= 70×80= 30×13= 4.2+0.5 =

5.6-3.2 = 1-0.4 = 800÷4= 0×85= 3.5+2.6=

2.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带※的要验算。)(12分)

※89×64 60×82 824÷8 ※504÷5

- tui555.com,提供更真实的招聘信息,招聘会微信公众号

3.计算。(8分)

124-735÷7 39×8÷6 (34+22)×24 376÷(123-119)

二、填一填。(每空1分,共25分)

1.今年的2月份有( )天,5月份有( )天,全年一共有( )天。

2.下午2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 )时。

3.南京长江大桥全长6.772千米。6.772读作( )。

4.□59÷6,如果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可以填( );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可以填( )。

5.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6分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6.3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7平方千米=( )公顷

5公顷=( )平方米 5元6角2分=( )元

30时=( )日( )时 5年=( )个月

7.填上合适的单位。

(1)小光的身高是135( )。

(2)一间卧室的面积是14( )。

(3)一张单人课桌面的面积约是24( )。

(4)一个果园的面积是3( )。

8.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物品的价格。

12.50元 6.80元 15.00元 6.08元

( )>( )>( )>( )

9.如右图,14:00~16:30也就是下午( )时到

下午( )时( )分,全天共开放( )

小时( )分钟。

三、火眼金睛辨一辨。(共7分)

1.第三季度一共有90天。( )

2.小青已经5岁了,他才过了一次生日,他肯定是2月29日出生的。( )

3.小林的妈妈9月31日从北京回来了。( )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不一定是闰年。( )

5.小明班平均每人为玉树灾区捐款13元,小明一定捐了13元。( )

6.轴对称图形都只有一条对称轴。( )

7.用16个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图,无论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它的面积都是16平方分米。 ( )

四、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8分)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半年的天数和下半年的天数一样多 B.小亮是1992年2月29日出生的

C.每年的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 D.一年的最后一天是12月30日

2.下列年份中,( )是闰年。

A.19 B.19 C. D.

3.下面的文字和数字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8 B.5 C.田 D.明

4.( )÷3=103……2,括号里应该填( )。

A.309 B.311 C.307 D.308

5. 把2个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

A.18厘米 B.24厘米 C.27厘米 D.36厘米

6. 比较下面两个图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面积相等,周长也相等

B.甲和乙的面积相等,但甲的周长长

C.甲和乙的周长相等,但乙的面积大

D.甲的面积小,周长也小

7.运动队17:20开始训练,经过1小时30分钟结束,结束的时刻是( )。

A.18:50 B.6:50 C.16:10 D.18:10

8.下面三个算式的积中,( )最接近600。

A.31×19 B.27×20 C.25×303 D.22×32

五、操作题。(共6分)

1.分别画出①号和②号图形的另一半,使它们成为轴对称图形。(4分)

2.下图中每一个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请在图上分别画出2个不同的长方形,使它们的面积都是12平方厘米。(2分)

六、解决问题。(第1~4题每题3分,第7题6分,其余每题4分,共26分)

一共卖了多少钱?

2.720节电池,每8节装一盒,5盒装一箱。这些电池一共可以装多少箱?

3.

www.tui555.com毕业生都在用,tui555.com

4.一辆汽车上午11:30从A城出发开往B城,下午2:30到达B城。已知A、B两城间的距离是396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5. 小芳拿10元钱买了一枝0.8元的铅笔和一个8.8元的文具盒。

(1)买铅笔和文具盒一共用了多少元?

(2)剩下的钱够买一块5角的橡皮吗?

6.

(1) 要围多长的篱笆?

(2)如果平均每平方米种2棵花,这块地一共能种多少棵花?

7.下面是百佳超市某种饮料4个季度销售量统计图。

(1)哪个季度的销售量最多?

比最少的多多少?

(2)根据统计图,你认为该季度销售量

最多的原因是什么?

(3)平均每个季度的销售量是多少?

篇2: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情分析

总体情况:多数学生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上能认真听讲,积极思维,课后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及时改错。但也有少数学生惰性强,课上不动脑筋思考问题,写作业效率低,不能主动及时改错。

二、主要复习内容:

1、除法。

2、年、月、日。

3、平移和旋转。

4、乘法。

5、观察物体。

6、千米和吨。

7、轴对称图形。

8、认识分数。

9、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10、统计。

11、认识小数。

12、整理和复习。

三、简要复习目标:

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主要内容学习状况

1、数与代数:口算乘除法,笔算乘除法以及估算学得都很好,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不太熟练,年月日、千米的认识和吨的认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加强连续两次平均分的实际问题训练,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求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的练习,从实际中了解千米与吨的知识。

2、空间与图形:对生活中常见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已初步形成了概念,物体的三视图学得也较好,但面积的单位、计算却还有一些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多练习一些平移图形的训练,进行与计算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训练。

3、统计: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学得较好,但求平均数的方法却存在着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针对学生求平均数时只求出总数而不再去求平均数的现象多进行练习,并让学生懂得什么才是平均数,从而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五、采取措施

1、使用新教材,老师和学生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正视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在期末复习中尽最大地努力弥补。

2、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尤其审题习惯),学习方法的`指导。

3、老师要准确了解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使复习有针对性、实效性。

4、课上注重知识的整理,基本概念理解到位,比较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5、注重对知识的整合,一题多用。如:一些图形中面积的计算。

6、关注后进生,加强对他们的辅导。

六、复习方法:

讲练结合,点线结合。(先各个知识点突破,再知识点综合,最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七、课时安排(11课时+机动):

1、除法………………………………………………………………………1课时

2、年、月、日………………………………………………………………1课时

3、平移和旋转………………………………………………………………1课时

4、乘法………………………………………………………………………1课时

5、观察物体…………………………………………………………………1课时

6、千米和吨…………………………………………………………………1课时

7、轴对称图形………………………………………………………………1课时

8、认识分数…………………………………………………………………1课时

9、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课时

10、统计……………………………………………………………………1课时

11、认识小数………………………………………………………………1课时

篇3: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七颗钻石》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是19世纪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和清晰有序的脉络, 为我们讲述了在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 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之时, 一个小姑娘为她生病的母亲找水, 而当得到水的时候却几次让水, 使得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神奇变化的故事。这个故事寄寓着作者的美好愿望: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 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 能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 普照人间。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 会写1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 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懂得关心别人, 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生字书写磁卡、课堂学习单。

学生准备:自读课文, 预习生字, 搜集作者托尔斯泰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 会写左右结构的8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唾沫、涌出”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抓住水罐一次次的变化, 梳理故事情节, 初步感受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梳理故事情节并用简短语言概括。

【教学难点】

用简短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引出课题, 了解作者

1. (大屏幕出示童话插图) 请你猜一猜:这是哪篇童话?

指出:童话, 就是用儿童的语言, 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 寄托着作者美好的情感。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童话, 题目是《七颗钻石》。 (板书课题)

2.学生和教师一起在学习单上书写课题。

教师板书时强调:“颗”是“颗粒”的“颗”, 右边是“页”字旁, 不要写错。

3.齐读课题。

4.谈话:

(1) 你见过钻石吗? (指名学生说一说)

(2) 师小结:因为珍贵、美丽, 所以人们喜欢用它来象征最美好的情感。

(3) 你知道《七颗钻石》这篇童话的作者是谁吗? (指名回答) 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左下角的这行小字, 这是课文的“注释”, 读书看注释是很好的阅读习惯。

(4) 对列夫·托尔斯泰, 你们都有哪些了解?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说一说。

(5) 小结: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作家, 也是世界文学巨匠, 他一生写过很多小说, 也写过很多童话。

【设计意图:通过“猜图游戏”激起学生阅读兴趣, 也让学生对课文的文体特点有所关注。把握文体特点, 是习得阅读方法的关键。课上交流信息, 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自读课文, 学习生词, 习得方法

1.过渡:《七颗钻石》为我们讲了怎样一个故事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 轻声读一读。请你们借助拼音, 读准生字的字音, 读通句子, 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文)

2.学生自读后,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互相考查生字、词语及长句子朗读。

3.集中认字。

(1) (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竟凑咽绊倒唾沫一瞬间匆匆忙忙) 指名读, 读对了全班跟着读一遍。

(2) (教师出示“咽”的生字卡片) 这个字是个多音字, 不容易读准, 在本课中读yàn。 (全班齐读)

(3) (出示“唾沫”生字卡片) 这两个字也不容易读准, 分别读唾 (tùo) 、沫 (mò) , 如将这两个字连起来, 要读tùo mo。“沫”单独念, 读四声, 在“唾沫”这个词里, 要读轻声。 (指名读, 齐读。)

(4) “唾沫”这个词不但易读错, 笔画、笔顺还容易写错 (教师范写二字) , “唾”字的口字旁要写得高一些, 右边的“垂”字要注意笔顺, 还要注意中间这一横最长, 最后一横最短。“沫”字要注意右边第一笔横长, 第二笔横短。请你在学习单上写写这两个字。 (学生在学习单上书写“唾沫”二字。)

(5) (大屏幕出示“竟”字) 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一找含有“竟”的句子, 读一读。

生读:

①“当她醒来的时候, 拿起罐子一看, 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②“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 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课件出示上面两句话, 其中标红“竟”字。)

请你说说, “竟”可能是什么意思?

指出:通过读句子, 联系句意, 可以理解词义。再来读读这两句话, 读出“意想不到”的那份神奇。

(6) 课件出示以下语句, 标红“凑”字。

“这时, 小姑娘再也忍不住, 正想凑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时候, 突然从门外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

指名读一读句子, 说一说“凑”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出示字典中的解释, 选择义项。凑:①聚合;②接近)

你认为在这里应选哪种解释? (第②种, 是“接近”的意思。)

小结方法:要理解词语的意思, 除了读句子, 联系前后意思, 还可以通过查字典, 在比较中选择恰当的解释。

(7) (出示:“就在这一瞬间, 水罐又变成了金的。”标红“一瞬间”。) “一瞬间”是什么意思? (一眨眼的工夫。)

哪个字是“眨眼”的意思?

“瞬”就是“眨眼”, 是形声字, 左形右声。“一瞬间”就是“一眨眼的工夫”。“就在这‘一瞬间’, 水罐又变成了金的。”谁来读一读?读出变化的神奇。

(8) 课文中还有两个词, 很有趣, 请看:

(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标红“干涸“”干枯”两词。)

“很久很久以前, 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 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 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 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读读“干涸”“干枯”这两个词。“干涸“”干枯”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你能通过读句子说说吗?

(生自由读句)

(9) “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 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 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焦渴”是怎样的“渴”呢?

讲解“焦”的字理:四点底表示火, 渴得像被火烤一样, 这滋味怎么样?带着这样的体会, 再来读读这一段。

(10) 小姑娘就是在这样的大旱之年, 在一天夜里, 为生病的妈妈去找水。接下来, 发生了哪些神奇的事情?请再读课文, 把你认为神奇的地方画下来。

【设计意图:通过10个环节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语。在学习过程中读通文中难读的语句, 通过字理了解字义、词义, 甚至句意, 为下面的进一步阅读扫清障碍, 奠定基础。字词教学采取多种方法化解难度,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再读课文, 梳理情节, 感受神奇

1.学生自读, 标画。

2.交流。指名学生读一读自己画出的语句。教师顺势引导, 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叙述顺序。

这原本是一只什么样的木罐子? (粘贴木罐子图片, 板书:空、木) 小姑娘一觉醒来, 罐子里竟装满了水。 (板书“满”字) 指导学生把水罐的这些变化概括地写下来, 填在学习单上。

(课件展示学习单, 学生边说边填写。)

(空) → (满) → (银) → (金) → (跳出钻石, 涌出水流)

3. 指名说一说水罐的变化。 (水罐由一只空的木罐子, 变成了装满水的木罐子, 接着又变成了银的、金的, 最后跳出钻石, 涌出水流。)

4.水罐由空变满, 变银变金, 最后竟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 涌出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引导学生质疑:水罐怎么会发生这些神奇的变化呢?

5.请你猜一猜, 可能会是什么原因让水罐发生了这一系列神奇的变化? (让学生发挥想象猜一猜。)

6.过渡:先来看一看, 水罐变化之前都发生了什么吧。

7.课件出示以下语段:

“一天夜里, 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 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 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 拿起罐子一看, 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8.请你仔细读一读这部分课文, 看看水罐第一次变化之前都发生了什么。

(生自由读文, 指名回答。)

9.引导学生归纳, 并填写在学习单的相应位置。

为母找水

(空) → (满) → (银) → (金) → (跳出钻石, 涌出水流)

10.水罐在每一次变化之前, 都发生了什么事?请你自读课文, 像刚才这样, 用简短的几个字把事情概括地写下来, 写在学习单上。

(学生自学, 填写学习单, 教师巡视, 指导学习。)

11.引导交流, 归纳:给狗喝水、母女让水、给路人水。

12.师小结:这水罐一次次的变化就像一条线, 串起了一个个感人的画面, 这些感人的画面里, 就藏着你们感受到的那些爱与美好,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故事。出声读, 像讲故事一样。

13.学生自由读文。

14.指名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语段读给大家听。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环节旨在利用学习单, 帮助学生掌握拟人童话的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通过独立阅读, 梳理文章结构, 培养自学能力。同时通过朗读, 学生感受到童话的情节美, 并从中感悟水罐变化的原因, 体会人物的爱心与水罐变化的关系。】

四、巩固识字, 发现规律, 指导书写

1.这篇童话中有一样特别的东西, 就是“水罐”。“罐”是本课生字中笔画最多的一个, 看老师怎么写这个字。

2.教师板书“罐”字。

“罐”是左右结构, 左边是缶字旁, 要写得稍窄一些, 右边笔画较多, 注意两个“口”字要写在横中线之上, 最后一笔长一些, 这个字就漂亮了。

3.学生在学习单上书写“罐”字。

4.独立书写课文中几个左右结构的字。

五、课后质疑, 引发思考, 延伸学习

1.小结:这堂课, 我们初读了课文, 从水罐一次又一次的变化中, 感受到了这篇童话故事的神奇。这水罐从木头做的, 变成银的, 变成金的, 最后还跳出钻石, 你们发现了什么?

2.这水罐为什么会越变越珍贵呢?在这一次一次让水的过程中又有怎样的爱的付出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 进一步去寻找答案。我们还要利用这张学习单, 展开想象, 练习讲故事。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 7 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新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 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懂得关心别人, 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感情体验, 想象情境, 感受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指导规范书写

1.重点指导“累”“竟”“忍”。

2.其余生字学生自己练写。

二、深入理解, 读好爱心词句

1.是怎样的爱心让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神奇的变化呢?用“______”画出富有爱心的词语或句子, 读一读。

2.学生交流汇报, 顺学而导, 读好以下句子。

①“一天夜里, 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 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 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②“小姑娘喜出望外, 真想喝个够, 但又一想, 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 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③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儿水, 小狗把它舔净了, 变得欢喜起来。

④“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 还是你自己喝吧。’”

⑤“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 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3.抓住“哪儿也找不着”“累得倒在”“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赶紧”“咽了一口唾沫”等词句, 重点指导学生朗读, 感受这些词句所蕴含的情感。

教师相机板书:爱母亲爱小狗爱女儿爱路人

小结:每一次献出爱心, 水罐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

三、创造想象, 体会爱心的重要

1.如果没有爱心, 世界会变成什么样?这篇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2.题目为什么不用“神奇的水罐”“一罐水”或“水罐的变化”等, 而用“七颗钻石”?

3.课堂小结:钻石晶莹剔透, 闪烁着美丽的光芒, 它可以用来表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本课中, 钻石升上天空, 变成北斗七星, 说明爱心像钻石一样珍贵, 像星星一样永恒, 在黑夜里也能为人们指明方向。

四、展开想象, 讲讲这个故事

1.借助学习单的提示自己练习。

2.指名讲故事。

3.配乐朗读:带着美好的情感朗读课文。

篇4:数学三年级下册总复习教学建议

一、找出易错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四则计算的知识与能力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牢固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做计算题时错误率较高,教师通常认为这是学生粗心造成的,其实是学生对概念、计算技能掌握不够熟练的反映。所以,在复习时,教师要着重抓住学生在计算时的易错点反复训练,例如,“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学生在计算时对商中间和末尾有零的计算容易出错,在试商和判断商是几位数时学生有一定困难;学生在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容易忘记满十进一;由于概念不清,比较小数的大小判断错误等。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精选一些学生作业中常错的典型例子,让学生认真进行比较,在合作交流中弄清算理,及时弥补知识缺陷,全面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

二、找出模糊点,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本册教材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安排了“位置与方向”、“面积”两个单元。教学中发现学生在正确辨认八个方向并进行方位的描述,以及面积和周长这两个概念上认识模糊。因此,在复习“位置与方向”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利用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对方位知识的理解,采取小组合作制作“我家到学校”的位置示意图,并各自作出从家到学校怎样走的方位描述,组织在小组中交流,学生在互相交流中知识得到巩固,澄清了模糊的知识点,提高了判断能力。

在复习“面积”时,教师有针对性地精心设计问题,采取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例如,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和周长的区别,教师可提出:两个长方形的周长一样,面积也一样吗?两个长方形的周长不同,周长大的面积一定大吗?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相等吗?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巩固了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明确了周长和面积的区别。学生在概括知识时可能会出现不合理或者不完善的地方,经过将自己的想法与同伴进行交流,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认识偏差。讨论、合作交流使资源互补,在共享的过程中学生的数学知识更加巩固。

三、抓住知识的发展点,加深对统计意义、方法的认识及理解。在“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的复习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继续学习的发展点,把学生分成小组,对身边的事物(如课外活动,出勤,考试成绩等)进行调查统计,制作统计图,并将统计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然后作出合理的解释、推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在复习平均数的概念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时,要注意结合实际问题,通过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练习,使学生灵活掌握计算方法,准确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四、找出知识创新点,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总复习时,要避免简单机械的重复训练,因为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制约着学生的认知发展,会磨灭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可尝试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自己出题考自己。对学生来说,要根据所学的内容出好题,需要对所学的知识轮廊清晰且能认识不同题型的特点与联系,这样做,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进一步整理与复习的能力。通过学生编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并说出不同的计算思路及其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不仅使学生形成了灵活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而且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在复习中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系统梳理知识的能力。因为老师只有教给学生思考和梳理的方法,学生才可能自己构建数学知识结构,一点一滴地积累知识。复习课的练习既要重视针对性强的单项练习,也要选择综合性强的练习,使之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整理与复习课的学习中获得不同的发展。

作者单位

红河州教科所

篇5: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1. 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少是( )位数,最多是( )位数。

2. □730÷58,要使商是三位数, □里最小填( ), 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

3. 要求工作总量必须知道( )和( ).

4. 小东1991年2月21日生,到今年2月21日刚好满( )周岁.

5. 60个月=( )年 5日=( )时 4小时30分=( )分 八、九月共有( )天.

6. 660的3倍是( ), 990是30的( )倍.

7.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8倍,积也扩大( )倍.

8. 2002年是( )年,共有( )天,它的六月有( )天.

9. 小明早上7时到实验学校上课,下午5时放学回家,他在学校的时间是( )小时.

二.判断题.( 共6分)

1. 最小的三位数除以最小的两位数,商是两位数.┄┄┄┄┄( ).

2.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一定是三位数. ┄┄┄┄┄( ).

3. 求一辆汽车一共行驶多少千米的数量关系式:速度×时间=工作总量. ┄┄┄┄┄( ).

4. 在除法算式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6,商不变. ┄┄┄┄┄( ).

5. 现在是下午3时,7小时前是上午8时. ┄┄┄┄┄( ).

6. 每年的最后一个月都是30天. ┄┄┄┄┄( ).

三. 选择题(共6分)

1. 3952÷38的商( )

⑴ 中间有零 ⑵ 中间没有零 ⑶ 末尾有零

2. 125×80的积( )

⑴末尾有三个0 ⑵ 末尾有两个零0 ⑶ 末尾有四个0

3. 两个数相除,余数是29,除数最小是( ).

⑴ 29 ⑵ 28 ⑶ 30

4.用24时记时法,下午5时是( )

⑴ 5时 ⑵ 17时 ⑶ 17小时

5. 下面这些年份,( )年是闰年.

⑴ 1900 ⑵ 1996 ⑶ 2002

6. 已知3棵枣树收了240千克枣,可以求( ).

⑴ 总产量 ⑵ 单产量 ⑶ 工效

四. 计算。(共40分)

1.口算题( 4分 )

1000-60= 50×20= 250÷25= 407×3=

30×50×0= 290×30= 260÷1= 680÷4=

2.估算.( 4分 )

476×3 3468÷7 2195×4 8210÷9

3.竖式计算,前两题要验算.( 12分)

① 114×19 ② 2050÷57

③ 380×24 ④ 2835÷27

4.脱式计算.(12分)

① 700÷28+120×8 ② (540-360)÷(18×5) ③ 632+(131×4-276)

5.列综合算式计算.

⑴ 48与72的和乘15,积是多少? ⑵ 1200除以25与10的差,商是多少?

五.应用题。(共30分)

1.实验学校食堂运来一批柴油,计划每天烧柴油450千克,可烧25天,改进炉灶后,可烧30天,现在每天烧柴油多少千克?

2.甲乙两城铁路长960千米,一列客车于6月22日上午8时从甲城开往乙城,晚上8时到达。这列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水果店买出28筐荔枝,每筐8千克,每千克5元。共收款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

4.一条水渠全长5316米。已经修了32天,还剩452米没修,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篇6: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邓柳冰

本次期末考试试卷从总体来看试卷抓住了本年级本册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整个试卷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体现“数学即生活”的理念,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

试卷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而且考查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技能,难易适度,是一份不错的试卷。

一、考试的基本情况:

本次考试三(6)班有54名同学参加考试,及格率96.36%,平均分92.22分,最高分100分,最低分46分。

二、本次试卷整体分析

这次考试共设六道大题,包括了三年级下册所学内容,题型多样,涵盖面广,有填空、计算、画数学与分析、分析与表达、看图列式计算、解决问题,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目标。从卷面来看,学生的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书写非常认真,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

三、具体分析

第一大题填空方面:大部分学生第6小题1/2○3/6出错,因为异分子分母的比较大小是五年级的知识,三年级的孩子还没学习约分,所以难以理解。

第二大题计算题:完成的很好,只有个别的孩子因忘记进位、退位,抄错题而错。第三大题画数学与分析:扣分比较少,但学生画的图不是很准确,对于乘法的算理不是很理解。

第四大题分析与表达:要将长50m,宽20m的长方形面积增加20平方米,你有什么好办法?请将办法用算式和文字表达出来。这道题是错误率最高的,因为超纲了。

第五大题:看图列式计算,学生完成得较好。

第六大题解决问题:这部分题出的非常好,基础、全面、灵活,考察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学生做的特别好,只有个别学生因抄错数字导致得数出错。

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个别学生读题、审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2.少数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具体反映在判断的第四小题,学生运用知识及分析、能力有所欠缺。

五、改进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的态度,逐步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2.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注重实际应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常举行口算、计算、等单项竞赛,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上一篇:工作总结自我评价模板下一篇:酒类购销合同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