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文明交通行为规范

2024-07-21

市民文明交通行为规范(共12篇)

篇1:市民文明交通行为规范

市民文明交通礼仪知识普及

交通文明:

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服从交警指挥,车辆按道行驶,不无证驾驶机动车。车辆按指定地点停放,不乱停乱放,不堵塞路口。

斑马线前车让行人。

驾驶摩托车,戴安全帽。

行人在十字路口穿越马路,走斑马线,不翻越交通护栏。

搭乘出租车,不在路口招手妨碍交通。

骑自行车出入机关、企事业单位时,下车推行。

乘车文明:

乘车按顺序先下后上,扶老携幼,不争先恐后。

乘公共汽车主动投币或出示月票,爱护车内设备。

乘车时,主动给老弱病残及儿童、孕妇让座。

乘车拥挤时,要互谅互让,不拥挤在车门口。

乘车时,不在车内或向窗外吐痰、扔废弃物品。

车上发生不良现象时,敢于批评,勇于制止。

驾驶文明:

遵守交通法规,不超速行驶、强行超车,不酒后开车,不疲劳驾驶。

车容整洁,车况良好,不开机件失灵车上路。

礼貌行车,不穿插车队,不争道抢行,不开斗气车,不无故拖延,确保畅通。车辆行驶不超载、超速、超长(宽)、不乱鸣笛。

关心儿童,照顾老弱,行至人行横道,主动减速让行。

发生或遇到交通事故,主动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及时报告,不隐瞒、逃逸、躲避。

篇2:市民文明交通行为规范

一、做一个遵守交通法规的人。快递虽然以“快”字开头,但一定要以安全为首,请自觉遵守交通法规,驾车各行其道,按交通信号指示通行,体现文明交通新风尚。不争道、不抢行、不占道、不逆行、不闯红灯;驾乘摩托车要佩戴安全头盔,不违规载人;坚决抵制无证驾驶、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超速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

二、做一个珍爱生命的人。车辆要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车辆状况良好,特别是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灯光系统等,不驾“病车”上路行驶。保证车辆号牌干净、完整,如有破损、模糊的要及时更换。装运包裹要防止“头重脚轻”,避免一手握把骑车、一手接听电话等违法行为,夜间驾车合理利用远光灯,防范交通事故发生。

三、做一个富有修养的人。倡导文明交通,践行社会公德,做到文明礼让,驾车行经路口、斑马线或转弯时要提前减速,注意避让机动车和行人,用自身良好的.交通品行感化和引领他人,让文明交通之风气吹遍威海大地,愿我们的交通一路和谐平安。

篇3:市民文明交通行为规范

关键词:汽车,灯光,不文明行为

1 概述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前进、经济飞速的发展, 汽车不再是稀罕之物, 已经进入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汽车的使用给公众带来了诸多的便利, 也使生活不在局限在一个较小的空间, 给生活添加了许多的生机。

汽车飞速普及过程中, 驾驶员的数量也迅猛增长, 而驾驶员的水平、个人素质却良莠不齐, 一些不文明的驾驶习惯, 如开车打手机、听音乐声音过大等等陋习不但给自己带来了危险, 更重要的是可能给其他驾驶员和路人带来威胁或者干扰了其他驾驶员正常的行车。这其中一个非常容易引起问题的不良行为是车灯的不正当使用。车灯是车辆正常行驶的必要部件, 一部汽车的全部车灯是由若干个组建集合而成, 大致可以分为前照灯, 组合尾灯, 转向信号灯灯, 车牌照明灯等。不同的组建在行车中分别起到不同的使用作用, 所有的车灯在保证车辆安全行驶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正确使用这些车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然而在日常行车中我们会发现有些驾驶员不按规范操作, 从而使我们的马路变的危险起来。

2 主要的不文明使用灯光的行为

2.1 起步、转向、变道或者停车时, 不提前打转向灯。

当汽车需要变更车道、或者转向的时候我们需要提前向后面的驾驶员发出信号, 让其能够提前做出正确的判断。但在实际行车中很多驾驶员不打信号灯就进行转向或者变道, 使后边紧跟的驾驶员无法及时做出动作, 导致发生事故;或者有些驾驶员离提前过早时间打开转向灯, 导致后方驾驶员出现迷惑, 无法判断其是否真实需要变道或者转向。

2.2 不正当使用前照灯。

前照灯在整辆车的前部, 它主要起照明和信号作用。前照灯发出的光可以照亮车体前方的道路情况, 使驾驶者可以在黑夜里安全的行车, 按照功能主要可分远光灯、近光灯、前雾灯等。主要不文明的行为集中在远光灯的使用, 远光灯灯丝在反光面的焦点上, 发出的光会平行射出, 光线较为集中, 亮度较大, 可以照到很远很高的物体。近光灯在其焦点以外, 发出的光呈现发散状态出来, 可以照到近处较大范围内的物体。所以远光灯照射远而且光线亮度高, 对前方驾驶员行车了很大的影响。而近光灯由于其实漫射光, 照射距离近不会对前方驾驶员行车影响, 只是照射距离近一些。现在城市道路照明已经基本完善, 驾驶员基本不需要使用开启远光灯观察路况。但在城市时常出现开启远光灯行驶的车辆。对前方迎面行驶的驾驶员形成了很强的视觉障碍, 严重影响了驾驶员的判断能力。开启远光灯也对同向行驶的前车驾驶员形成干扰。灯光照射到前方驾驶员的两侧外后视镜, 及内侧后视汇入到驾驶员眼中, 造成三处强光点的不断照射, 使驾驶员降低了对前方状况的判断, 平且长时间的照射会使驾驶员心情烦躁, 容易激动从而导致交通事故。还有, 在良好的天气条件的夜晚开启雾灯。雾灯是装于汽车前部比前照灯稍低的位置, 用于雾天或者雨天能见度受天气影响较大的情况下让其他车辆看见本车, 因此雾灯的光源需要有较强的穿透性。其分为前雾灯和后雾灯, 前雾灯一般为明亮的白色, 后雾灯则为红色。前雾灯无遮光罩, 会车灯光耀眼, 影响会车安全。后雾灯灯泡功率较大, 会给后面的汽车驾驶员形成刺眼光亮, 容易造成眼睛疲劳。然而我们也回见到不少在正常天气中开着前后雾灯行驶的驾驶员, 甚至是白天也开启雾灯。这样的行为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一些炫酷等的心理, 但却严重影响到其他驾驶员。

2.3 驾驶员不及时检修车灯或随意改装。

这是两个非常极端的现象。很多驾驶员只开车不修车, 不知道自己的车灯已经损坏需要更换, 容易造成事故。例如转向灯的损坏, 使其他驾驶员无法正常判断其行驶轨迹, 容易引发事故, 刹车灯的损坏, 使后方紧跟的车辆很难无法迅速感知前车已经减速, 容易造成追尾现象;再有严重的情况是一侧的全部车灯损坏, 容易使其他驾驶员光线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发生误判, 以为前方行驶车辆为摩托车, 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有些驾驶员为了使自己的车灯照得更远, 竟然对大灯进行改装。擅自加装汽车大灯增亮器, 甚至把车灯改成氙气车灯, 以为这样可以大幅提升照射距离。严重干扰了其他驾驶人员, 也使自己的行车形成了危险。

3 灯光不正确使用的原因

汽车灯光的不文明使用会给我们交通带来很多危险, 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有这样几点。

3.1 汽车灯光的使用方法培训不足。

汽车光的使用方法只在驾校的理论基础中全面学习。而现在驾驶员道路考试中基本为白天考试, 夜晚驾驶考试只采取抽考的形势, 所以在实际道路驾驶学习中, 主要学习使用转向灯, 而其他灯光使用的教授却成为了可有可无的内容, 除非被抽到才会进行重点学习。所以, 造成很多驾驶员没有经过专门的灯光使用学习, 就上路了, 而理论的东西因为印象不深而容易被遗忘。所以形成了这样的一个驾驶员灯光使用的先天不足。

3.2 法律监管难度大。

我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虽然对如何使用灯光有明确规定, 但管理部门真的要处理乱用车灯的司机, 取证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在没有视频资料的情况下, 我们很难指证对方不安规定使用大灯。而且, 大灯可以随意开关, 很难保证驾驶员不在没有监管的地段不安规定使用大灯。再者一般触发的力度相对较清, 驾驶员通常抱有侥幸心理, 给整治带来一定难度。

3.3 驾驶员素质不高。

很多驾驶员并不是不知道不文明使用车灯的危害, 抱着满足其炫耀的心理, 把车灯开的很亮, ;抱着侥幸的心理, 觉得不按规范使用信号灯, 也能顺利开车;抱着不负责人的心理;别人看见看不见与自己无关。这样的驾驶是我们的道路交通安全时刻会出现隐患。

4 如何改善灯光使用现状

解决这样的状况, 需要国家、社会和个人全部行动起来, 通过法律、道德全面行使其作用才能使这些不文明行为消失。包括:

4.1 首先从驾驶员培训开始就认真培训相关的内容驾校不能因为

没有夜间考试的内容就取消相关灯光使用的培训, 应该认真负责的把所有科目都全教授。驾驶员实际道路考试中, 也可以在白天模拟夜间状况进行考察, 丰富灯光使用考试的内容。而对于夜考学员的抽取因采取随即临时抽取的方式。这样也可促使每个学员都重视相关内容。使驾驶员能正确全面的掌握灯光使用的方法。

4.2 相关部门加强监管。

对于知法犯法者, 需要加强相关监管, 进行专项治理。增加举证方式的途径并加大处罚力度。让欲违法者心寸顾虑, 不敢轻易违法。

4.3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 不但让广大驾驶员都了解汽车灯光不文明使用的危害性, 让其他非驾驶人员也要了解到这些内容, 可以在乘坐过程中能够劝解驾驶员按着规范进行操作。及全社会的力量、通过各种方法改掉驾驶员的陋习, 能够文明的使用汽车灯光, 使我们的交通更加安全, 我们的出行更加便捷, 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文明。

参考文献

[1]董子叶.盘点十大最常见行人不文明交通行为[J].安全与健康, 2012, (6) :38.

[2]刘勇.面对不文明交通行为———驾车人, 你该怎样做?[J].驾驶园, 2010, (9) .

篇4:市民文明交通行为规范

首先,要用道德化的制度培育市民良好的道德情操。邓小平同志早就告诉我们,“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对于培育市民的文明素养来说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也是同样。一般来讲,社会制度建设主要应该遵循两个原则,一个是道德原则,一个是功利原则,当然,最好是做到两者兼顾。但是,事实上很多情况下达到“兼顾”这种理想化状态是不可能的。一旦道德原则和功利原则发生冲突,我们的制度建设问题上应该怎么办?是偏重道德原则还是偏重功效原则?就目前来看,我们有很多制度设计功利色彩浓厚、道德情调淡漠。比如我们的教育(入学)制度、医疗报销制度、困难救助制度乃至住房保障、冬季取暖补助等关系基本民生的制度,往往让弄虚作假者获利,让本分老实者吃亏。从功利出发,必然诱惑人们追名逐利、尔虞我诈,导致人们道德低下、品德低劣,无法培育出文明市民。所以,就对市民文明修养产生重大影响的制度而言,我们必须更加重视道德因素而不是功利因素,用公平、公正、公开、尚善的制度弘扬社会正气、净化社会环境、启迪社会良知、建立社会良心,培育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高度文明修养的市民。

其次,要用多样化的教育,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教育历来都是育人的最主要方式,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同样需要在教育上下大功夫。一要在少年儿童中开展文明习惯教育。要在幼儿园和中小学中广泛开展文明生活教育,一方面,从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入手,培养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优秀的少年儿童,使他们从小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促使少年儿童将在幼儿园和中小学养成的文明习惯带回家庭带上社会,还可以极大地影响带动成人的言行。二要在公务人员中开展服务意识教育。市政公务人员是市政文明建设重要决策者和执行者,作为市民的公仆,理应树立为市民服务的意识,在决策中以市民的利益为重,在行政中自觉履行服务责任,想市民之所想、急市民之所急、做市民之所需,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好务,必然全面促进文明城市建设。第三,要在党员中开展先进性教育。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仅要体现在政治上,而且要体现在工作生活中。我们哈尔滨市有几十万共产党员,如果每名党员都能从自身做起,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发挥带头表率作用,全市的文明建设一定会有较大的突破。第四,要在窗口单位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公共服务单位是城市文明的一面镜子,其从业人员言行文明程度直接影响着城市文明形象。要通过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在面向公众的职业行为之中更多地展现文明风貌,这是城市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第五,要在社区中进行友情教育。现代城市社会的“陌生人”现象是引发市民不文明行为的重要因素。邻里互不相识,行为各自独立,对待公共事务往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个人行为的自私成为城市文明的普遍公害。对此,要从社区建设入手,通过社区居民多样化的文明活动,增进邻里情感、实现相互教育。逐渐培养市民集体意识、责任观念,养成相互帮助、互相包容、和谐共处的生活习性,用社区文明推进城市文明。

第三,要用便民化的设施促进市民的文明行为。市政设施的好坏、便民程度的大小,对市民文明素养的培育也产生重大影响。面对当前普遍存在的一些不文明现象,我们也要作一些认真思考,它们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里是否存在着市政设施设计没有考虑便民因素,建成后的设施不符合市民要求的问题。比如,每个人都知道横穿马路、翻越道路护栏是违规的,也是危险的,但却屡禁不止,这里是否存在一些路段行人路口设置过少、地道天桥相距过远或过于拥挤的问题?人们乱丢垃圾、随地吐痰、四处“方便”,是否同我们的垃圾箱、公共厕所设施过少及设置不合理有关?一些草地遭人践踏是否与我们的人行道路不畅、维护不好有关?机动车乱停乱靠、不按规则行驶是否与一些地方车位太少、规则设置过于随便有关?非机动车抢道问题越来越严重,是否与我们一些路段没有非机动车道有关?如果我们不采取有效措施,在这些设施建设上实现方便群众,那么,由此出现的种种不文明现象是难以根除的。

第四,要用人性化执法提高弱势群众的市民意识。当前我们社会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弱势群众,他们相对来说文化水平不高,生活压力很大,更多地关注个人生意,言行不文明的现象在他们身上比较突出。随处叫卖、四处摆摊,抢占道路、破坏卫生等等问题也成为影响城市形象的老大难问题。如何改变他们的这种状况?前提是我们要真情关心他们的生活,真心体验他们的难处,真实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实行人性化执法。对待小商小贩,多些说服教育,少些惩治处罚;对待流浪乞讨人员,增加社会救助,改进福利院服务;对待外来务工人员,多提供一些服务,消除歧视和敌意;對待“站大岗”工人,是否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冬天挡严寒、夏天避酷暑的场所?通过人性化执法,为他们创造出一个比较宽松的经营环境,增加他们的收入,为他们生活解困;通过人性化执法,沟通与他们的情感,实现相互理解、相互配合;通过人性化执法,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增强市民意识、承担市民责任。

第五,要用严厉处罚根治严重破坏城市形象的顽疾。文明素养是通过制度规范、说服教育、服务感化培育出来的,也是通过对不文明行为的惩治打击创造出来的。如果说对待弱势群众为生活所困出现的一些不文明行为需要宽容的话,那么对待通过违法违规行为牟取暴利、通过特权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则必须严厉惩处,坚决打击。这些行为包括出租车宰客、黑车揽活、抢闯红灯、疯狂公交、假冒伪劣、旅游欺诈、欺行霸市、寻衅滋事、破坏公物,还有军警、机关特权车肆意违章等等。对这些行为的漠视是对文明行为的亵渎,对他们的纵容是对文明者的打击,对这些行为打击不到位是对文明行为的否定。必须让这些行为者付出比较惨痛的代价,使之从此不敢做、不敢为,才能达到弘扬文明正气,畅行文明行为的目的。

作者系黑龙江省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篇5:市民文明交通行为规范

一、内容要求

《张家口市民文明行为规范》内容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依据,紧贴张家口实际,突出时代特征,语言要简洁明了、接地气,可一条也可多条,每条字数不超过20字。

二、投稿方式

广大市民可邮寄信函或发送电子邮件参与征集活动,截稿时间为12月30日。市文明办将对来稿进行评审,并对内容采用率较高的稿件予以奖励。

篇6:市民文明交通行为规范

为了了解我县递铺镇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

二、调查经过

时间:7月22日上午8:10—8:30

地点:递铺镇凤凰路与昌硕东路交差十字口

方法:记录交差十字口行人和车辆通过情况

三、调查结果

有关数据:

类别

数据

状况行人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小轿车等机动车合计

不遵守交通规则136136442

遵守交通规则22918272096

合计3515313324138

前后情况比例59。09%66。6%72。2%22。2%20%43。75%

数据分析:

1、从总数情况看,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数是42人,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数是96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数占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数的43。75%,接近一半的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

2、从类别情况看,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数是13人,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数是22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数占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数的59。09%,超出一半的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骑自行车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数是9人,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数是15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数占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数的66。6%,超出一半的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骑电动车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数是13人,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数是18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数占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数的72。2%,是违规人数中比例最高的;骑摩托车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数是6人,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数是27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数占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数的22。2%;小轿车等机动车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数是4人,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数是24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数占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数的20%;是违规人数中比例最低的。

3、按照比例可以看出,交通安全意识从强到弱排列是:小轿车等机动车>摩托车>行人>自行车>电动车。

四、有关建议

1、递铺镇市民整体交通安全意识不良,要加强珍爱生命,遵守交通规则的安全教育。

2、交警不能仅仅检查摩托车、小轿车等机动车的行驶情况,要加大对电动车、自行车、行人的检查,尤其是电动车,违规最高,极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最好电动车也要有驾驶证。

3、除交警要对违反交通规则的进行批评教育、处罚外,电视台等要要对违反交通规则的进行暴光。

篇7:市民文明交通行为规范

路上星辰某队员出稿,仅供参考。926字。

谢谢主席,各位好。

随着2011年3月武汉晚报首次曝光了闯红灯、乱停车等一系列市民的不文明行为,关于此种媒体曝光行为的是非功过也热议一时。今天我方认为,讨论市民的不文明行为应当不应当被媒体曝光,不止是讨论单个或几个曝光事件的利弊影响,而是主要要讨论在现代市民社会发展与媒体发展的互动关系中,这种对市民不文明行为的曝光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在此思路下,我方认为应当被曝光,理由如下:

第一,从现代市民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市民不文明行为被曝光产生了正面推动作用。当前,我国在城市文明建设方面有三大问题亟待解决:一,城市化进程中物质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脱节,使得一个健康有序的城市精神尚未有效建立;二,在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涌入的背景下,相当多的新市民对城市文明还没有充分尊重;三,对外开放的推进,我国城市与国际对接的步伐加快,使上述问题更加严峻。从中国式过马路到乱丢垃圾,乃至在长城和金字塔刻画“到此一游”的劣迹无一不说明这个问题。曝光,在以往的治理手段之上给予不文明行为更多的警示和打压,呼吁更多市民引以为戒,关注文明,改善自我。

第二,从现代媒体发展的角度看,此类曝光是对媒体责任的进一步承担和践行。人民网评论文章曾指出:作为媒体的责任,除了给大众提供信息和娱乐,更重要的是使社会的文化氛围更加健康向上;使社会的大众得到教养和升华,改变人性中自私的低下的追求而不断有所提升和关注。如中国式过马路、乱停车乱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正是这种人性自私和低下的典型表现。对其的关注、曝光和纠正,正是媒体的新课题。

第三,在以上两点事实基础上,我方在价值立场上认为,这种曝光行为倡导市民走向社群化,成为紧密和谐的共同体。作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思潮之一的社群主义,就主张将个人的善与社群的善统一起来,并用这种共同的善作为评价社群生活方式的标准,它认为个人及其自我最终由他或他所在的社群决定,这恰恰是我们常说的“你怎么样,你的城市就怎么样”的价值基础。对个别不文明行为的曝光,让市民意识到整个城市的文明面貌终究要靠每个个体来描绘,首先是由我自己来描绘。并不是因为如果我不文明就会被惩罚,而是只有我文明去描绘我的城市才会文明、美好。

综上,我方认为,市民的不文明行为应当被媒体曝光。

篇8:市民文明交通行为规范

一、普及文明知识, 提高市民道德认知能力

道德认知能力是对客观存在的道德现象及事实进行道德判断和评价的能力。一个人道德能力大小是由道德素质高低决定的, 而素质并非与生俱来, 必须通过后天培养。素质在某种程度上与其所掌握的知识多少有一定关联, 知识是素质和行为的基础, 要想对道德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 首先应当拥有一定的相关知识, 知道什么行为是符合道德规范的。

对于衡水市文明建设而言, 普及文明知识显得尤为重要。衡水建市历史短, 市民文化水平偏低。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 衡水市常住人口为434.0773万人, 其中具有初中文化的人口为216.3530万人;具有小学文化的人口为106.9784万人;初中文化以下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74.49%。在市区所辖的桃城区城镇人口中, 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由城中村改造而来的新市民, 他们虽然经过城镇化运动取得了市民的户籍, 但骨子里还是农民, 无论说话做事还是为人处事, 都保留原来的文化特征, 比如:现在人虽然住进了高楼, 但还是原来住平房时的生活习惯, 从窗口往楼下直接倒垃圾、泼脏水、说话大声、随地吐痰、在公共场所光着膀子穿着拖鞋等等, 缺少最基本的市民素质。

在衡水文明城市建设的过程中, 我们应当根据衡水市民的基本构成现状, 整合多方资源, 采取多种措施, 广泛普及文明知识, 让每一个市民了解怎样做才算是一个合格的市民。具体来说, 可以根据《全国文明城市评价体系》的要求, 制定公民道德规范, 编写一些以市民文明素养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材料, 告诉市民一些最基本的个人卫生与穿着、用语、出行以及公共场所的道德要求。只有当市民真正懂得了什么样的行为是符合道德规范的, 才有可能做到说话用文明语言;出行遵守交通规则;在公共场所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遵守社会公德等等。因此, 普及文明知识, 提高市民的道德认知能力, 是最终提升市民整体道德能力的基础。

二、树立道德典型, 带动市民道德情感能力

提高道德认知能力, 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市民的道德行为能力。但是, 二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懂得了一定的道德知识, 拥有了一定的道德认知能力, 并不一定会付诸实践。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常常看到当老人摔倒或有人出车祸时, 很多人怕惹麻烦上身, 不愿出手相救, 在旁边充当看客, 例如报纸上报道的“小悦悦”事件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这种现象的出现, 人们大多归之于人性的冷漠, 实际上就是道德情感能力的缺失。

所谓道德情感能力是指激发、调控和提升自身道德情感的能力。是指在面对道德现象时, 能够客观理解他人的情感, 或者将某种情感迁移到其他对象身上, 最终形成深刻的道德情感力量。最典型的就是每年全国以及各省市评选出的道德模范, 他们的行为很好地诠释了道德情感的力量。例如:义务赡养孤寡老人, 就是把对自己父母的爱转移到他人身上;见义勇为、临危相助, 就是感同身受, 客观理解他人的情感。

衡水拥有丰富的道德模范资源, 除了林秀贞、吴殿华、王文忠等一批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道德典型以外, 还有2012年首届“厚德衡水”典型人物:吴秀条等10人“衡水孝子”、魏长举等10人“遵法模范”、孙仁中等10人“诚信人物”、张美玲等10人“爱心市民”。他们有责任、敢担当, 心中无私念, 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 展示了全市人民追求文明进步的时代风范。这些模范人物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 他们的事迹更具有说服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通过树立道德典型, 培养市民的道德同情能力和勇于奉献的道德情怀, 消除冷漠的道德心理, 形成人人向善、求善的良好社会风气, 推动城市文明程度和社会道德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完善奖惩制度, 坚定市民道德意志能力

道德意志能力是指在道德活动中克服各种困难阻力和抗击诱惑的能力。人是复杂的高级动物, 既有遵循快乐行事原则、盲目追求满足的动物性本能一面;也有完善自我、按照至善原则行事的理想化一面。最终能否实现道德完善, 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道德意志力。道德意志能力的强弱也决定了人们道德行为是否高尚。因而, 在文明城市建设中, 提高市民的道德意志能力至关重要。

提高市民个体的道德意志力还需要一定的制度保障。因为推动道德个体接受和践行道德规范的力量是多方面的, 既有来自个体的内在道德动力, 也有来自社会的外在道德力量。在现实生活中, 像当代活雷锋郭明义那样, 自觉践行道德规范并从中获得自我满足、找到快乐的人, 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的人有一种从众心理, 道德意志力量并不坚强, 需要一种外在的强大力量来坚定自己的道德意志力, 帮助自己践行道德。良好的社会舆论和奖惩制度会为个体行为提供明确的导向和有效的外在约束, 对于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 要予以支持和鼓励, 并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于非道德的行为, 要予以警示和惩罚。这样, 才能形成行善会有善报、行恶会有恶报的积极外力导向, 推动市民积极趋向善行。例如, 对于行人闯红灯, 个别人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坚持红灯停、绿灯行, 但是绝大多数人在没有交警监督的情况下, 看到有人闯红灯时, 就会随大流。如果有交警和协警的监督, 再有相应的惩罚措施, 效果会好一些。前一段时间, 北京等各大城市对行人闯红灯进行罚款, 就是很好的例证。因此, 完善奖惩制度, 会在一定程度上坚定市民的道德意志能力, 进一步促使市民遵守道德规范。

四、充分利用重大活动, 提高市民道德行为能力

重大活动是城市文明建设的催化剂, 是提高市民道德行为能力的加速器。是一座城市对外展示自己综合实力和独特城市魅力的一次绝佳机会。通过举行重大活动, 不仅会促进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城市环境更加优美, 而且城市的文明程度也会相应提高, 市民的道德行为能力也会得到全面提升。无数历史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2008年北京奥运会, 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巨大成就, 北京市民的道德素质提升了一大截;2010年上海世博会, 加速了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进程, 上海城市文明指数上升到91.08;2012年衡水湖国际马拉松比赛, 衡水的知名度明显提高。

重大活动离不开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作为城市的管理者、活动的组织者, 要善于利用重大活动, 进行地毯式的宣传, 唤起广大市民的参与热情, 开展全民培训, 增加市民的文化知识和文明行为规范, 凝聚文明创造的合力, 积极开展文明家庭、文明窗口、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社区的创建活动, 以点带面, 孝顺父母、诚实守信、见义勇为这样美好的传统美德就会全面开花, 形成文明行为的“涟漪效应”, 最终全面提高市民的道德行为能力。

综上所述,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城市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城市的文明建设进程提高市民的道德行为能力, 市民的道德行为能力也会彰显城市的文明水平。因此, 加快城市的文明建设, 提高市民的道德行为能力, 是一个长期的工程, 既要借鉴其他城市在文明建设中的成功经验, 又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 充分利用本地资源, 在实践中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蔡志良.道德能力及形成[J].教育评论, 2003 (05) :25.

篇9:文明交通行为“三个六”

一、倡导六大文明交通行为:

大力倡导机动车礼让斑马线、机动车按序排队通行、机动车有序停放、文明使用车灯、行人/非机动车各行其道、行人/非机动车过街遵守信号等文明交通行为。

二、摒弃六大交通陋习:

自觉告别机动车随意变更车道、占用应急车道、开车打手机、不系安全带、驾乘摩托车不戴头盔、行人过街跨越隔离设施等交通陋习。

三、抵制六大危险驾驶行为:

篇10:交通安全文明行为作文

在我们现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文明显得那么重要,交通文明就更是首当其冲了。

这几天,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世界上有那么多五彩缤纷的颜色,可交通灯偏偏只选红、黄、绿这三种颜色?于是我就带着疑问去问爸爸妈妈。爸爸告诉我:“红色代表着大自然所赋予我们的色彩中最强的威力,让我们淡薄知道了血的教训。红灯短暂但生命长久,我们要多一份耐心,交通安全文明重于一切。”妈妈紧跟其后:“黄色,是丰收的颜色,是需要注意的警示,是淡定从容的等一等。”妹妹也不甘示弱:“我也知道,绿色是大自然的颜色。”“他把大自然能量转化成营养供给给我们的时候,昔日的小树苗,也会长成参天大树。所以,绿色——给人们舒适、恬静和安全的感觉。”爸爸补充道。“哦,原来是这样啊!”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心想:那些闯红灯、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一定不懂得交通灯的意义。

不仅仅是闯红绿灯,酒后驾驶的人也太多太多了。

我曾看到过一个广告:有一只蛋喝了酒后开车回家。车子对蛋说:“小蛋,酒后别开我呀!”可蛋没听,仍坚持酒后开车上路,结果开着开着,撞到了一处建筑物上,蛋被远远的抛了出去,碎了。这时救护车来了,一位小男孩从车上走了下来。车子赶紧问:“小蛋怎么一撞就碎了?”小男孩答道:“生命是很脆弱的。”“酒后开车害人不浅啊!”车子哀道。

这个儿童广告,看似幼稚,却诉说了“生命很脆弱酒后不开车”的交通安全文明原则。

家和万事兴,拒酒平安行,开车若碰杯,美酒变砒霜,司机贪美酒,亲人心发颤啊!

篇11:文明交通行为倡议书

文明交通是城市形象的名片、城市文明的标志、广大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和谐音符。

文明交通不仅能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更能折射出广大交通参与者的文明素质。

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规,在全社会倡导文明交通新风,摒弃不文明交通陋习,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理应成为文明交通的实践者、参与者、支持者。

一是积极倡导“六大文明交通行为”。

即大力倡导机动车礼让斑马线、机动车按序排队通行,机动车有序停放,文明使用车灯,行人,非机动,车各行其道,行人、非机动车过街遵守信号等文明交通行为。

二是自觉摒弃“六大交通陋习”。

三是坚决抵制“六大危险驾驶行为”。

即坚决抵制酒后驾驶、超速行驶、疲劳驾驶、闯红灯、强行超车,超员、超载等危险驾驶行为。

提高自身素质,养成文明交通习惯,行重于言。

篇12:多重行为整合与“农民工”市民化

一、多重行为因素及其运作机理

行为科学理论认为:行为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 使人通过一连串动作实现其预定目标的过程, 是环境与个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农民工”市民化既是一种过程, 也是一种结果。若把这一过程设为因变量, 引致结果的行为自变量因素则包括“农民工”个体行为、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市民行为。“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政府行为是政府的一种经济行为, 这种行为表现为政府通过一定管理机构对“农民工”市民化进行规划、组织、协调、服务和监督等活动, 通过制度设计、政策制定、权益保护、教育培训、信息指导履行政府应尽职责。政府的行为结果决定了制度供给的充分程度, 对“农民工”市民化产生决定影响[2]。在这一点上, 长期的“二元”制度供给对城乡人口转移的影响就是很好的例证。企业的行为对“农民工”市民化产生直接影响。企业劳动雇佣关系的维护、劳动法规的贯彻执行、新型和谐关系的确立等行为, 对于“农民工”工资收益的获取、劳动权益的保护意义重大。而市民的行为往往表现为沟通、理解、接纳或者是排斥、蔑视和防范。排斥的行为往往给“农民工”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加大“农民工”迁移的心理成本, 抑制其市民化进程。“农民工”个体作为有限理性经济人, 进入城市只是完成了地域和职业的转移, 而要进一步融入城市完成角色的彻底转化, 则不啻是一个再社会化的过程, 因为从自然人到社会人, 他们在农村家乡已经完成或基本完成了自己的社会化。然而适应乡村的社会制度和规则并不意味着能自然顺利地适应城市的社会生活, 如果在城市的负面感受超过了正面感受, 这种负面感受就会成为市民化的阻碍。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这些行为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各种因素的互动关系和耦合状态决定市民化程度的高低。就政府与“农民工”行为关系而言, 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规定“农民工”在既定的制度框架下进行行为抉择, 反过来, “农民工”也通过一定途径表达自己生存发展所需的外部条件, 从而影响政府的决策, 二者互为对象或客体, 对对方的行为做出反应。就企业与“农民工”行为而言, 企业是“农民工”工作和生活的场所, “农民工”问题与企业管理有因果关系, 而且对企业构成重大影响。企业的行为直接影响“农民工”利益的损益程度大小。“农民工”的消极行为则会在加大企业用工的隐性成本支出的同时, 给企业造成长远的、内在的损失;就“农民工”与市民行为关系而言, 市民的接纳和理解程度对“农民工”市民观念、市民精神的培育与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转化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而市民的排斥行为则会在加剧“农民工”“边缘人”处境的同时, 加大“农民工”越轨行为产生的概率, 并且在与市民的矛盾冲突中使“农民工”行为失范, 甚至走上犯罪。

由此可见, “农民工”市民化的行为虽然是其基于预期收益的比较自主的市场行为, 但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既定制度框架的约束。“农民工”与政府的行为是一种相互影响关系, 与企业的行为有直接影响, 与市民的关系更多体现在柔性的文化层面交融上。政府行为在整个行为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 起决定性作用, 而且以政府行为为核心构成了“农民工”市民化行为运行系统。

二、相关行为缺失及其内在原因

㈠相关行为缺失

1.政府行为的缺失。政府按其职能层级划分, 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 (输出地与输入地政府) 和劳动经济主管部门三个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统一决策、分级管理体制, 因此在就业、社会保障以及社会管理等与农村劳动力流动有关的问题上, 地方政府所承担的责任与中央政府有所区别。而由于输入地政府特别是城市政府承担着更大的责任和压力, 因此一些劳动力输入比较集中的地区存在着对外来农村劳动力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培训及户籍管理方面的限制。这种限制不仅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有, 而且在一般的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也有, 出现了对“农民工”“经济上吸纳、制度上排斥”的现象。而在输出地, 政府出于通过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鼓励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至于进城后“农民工”生活状况如何, 输出地政府无力也较少过问。至于政府管理部门, 涉及民政、公安、劳动、工商、税务、卫生、教育等多个部门, 由于规模庞大、分工不明、权限模糊、职能交叉、政出多门, 致使在对待“农民工”流动人口管理上存在漏洞和盲区, 从而使“农民工”这种非正式社区处于混乱无序状态, 给城市社会治安产生不良影响[3]。

2.企业行为的缺失。企业作为用工主体, 其行为的失范主要表现为“经济上吸纳、权益上侵害”。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6年1月份在全国25个城市涉及建筑、机械制造等外来用工相对集中的10多个行业调查显示, 进城“农民工”构成了企业用工的主体, “农民工”占其企业员工的比例平均超过了50%, 有些行业该比例高达70%。而且有80%的企业表示将进一步扩大招用“农民工”的数量[4]。但在大量使用“农民工”的同时, 企业却无视甚至侵害“农民工”的劳动权益。诸如加班加点, 劳动强度加大;不签订劳动合同, 任意解雇工人;故意拖欠“农民工”工资;发生工伤事故隐瞒不报, 不承担医疗费用, 不给工人买人身保险等超经济剥削现象时有发生[5]。

3.市民的行为缺失。主要表现为“理智上接纳、心理上排斥”。即使在城乡一体化和城市化水平较高的浙江省, 这一问题也普遍存在。据浙江省对城镇居民和进城“农民工”问卷分析表明, 73.6%的“农民工”愿意增加与当地城市居民的交往, 67.31%的“农民工”希望成为所在城市的一分子。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理解也多于歧视[6]。但在理智上接纳的同时, 相当比例的市民不愿意与“农民工”交往。其中原因有“农民工”自身素质问题, 更多的则是由于历史文化隔阂造成的。

㈡内在原因行为的缺失阻碍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导致行为缺失的原因则与不同行为主体的利益追逐及制度、道德约束不力有关。

1.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追逐是行为缺失的根源。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原则得到确认, 以货币财富为代表的经济利益追逐在全社会展开。在利益追逐过程中, 当行为主体之间利益分歧和矛盾难以协调时, 其行为就会超越市场对其的合理界定, 引发行为失序现象。在“农民工”问题上, 中央政府利益目标在于城市化、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输入地政府考虑的是管理成本最小化和城市利益的最大化, 输出地政府考虑的是劳动力资源利用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利益之得, 企业的利益目标在于利润最大化。一旦这种牟利行为变为对利益的过分追求, 超越了法律和道德的约束, 就会无视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市民的利益目标在于如何在既定制度框架下保持自身福利效应的最大化, 当公共产品供给一定或短缺的前提下, 就会排斥异己, 拒“农民工”于城市之外。

2.约束力量缺失是行为失范的制度因素。由于各利益主体、利益目标的分歧, 加之理性有限, 如果没有充分有效的制约机制, 他们就不会自觉遵从道德承诺, 并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约束在合法的、不完善限度内。这种约束力量的缺失突出表现在道德的内在规劝不足和法律的制度真空上。道德规劝不足体现在传统道德约束力弱化, 而新的道德规范尚未确立, 使行为主体失去了内在信念和行为规范的支撑;而法律制度的真空表现为适应“农民工”市民化的相关法规不健全, 如保护“农民工”利益的相关法律如《反就业歧视法》、《集体合同法》等尚未出台。

3.管理控制不力助长了失范行为的滋长蔓延。由于对“农民工”管理的涉及监管部门过多, 加之部门利益干扰, 导致管理过程中的“缺位”、“越位”、“错位”现象屡屡发生。而作为“农民工”生产、生活场所的企业, 行为失范更多来自于管理层的幼稚。英国经济学者认为, 19世纪早期英国的血汗工厂与当时英国没有“管理阶级”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中国的情况可能也符合这种分析[7]。“农民工”就业集中在非正规部门的民营、外资企业, 而这些企业从老板到管理者, 几乎都是管理上的新手, 缺乏管理经验的积累, 一切都粗放而简单地处置, 尤其在对待企业内部员工关系的处理上更是如此。“农民工”就业的企业是由一个幼稚的管理层控制着, 他们的幼稚使其成为“血汗工厂”的制造者[8]。

三、以行为整合促“农民工”市民化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快慢、程度的高低取决于多重行为因素, 而整合和调适相关行为的目标和运行方式, 使之产生有利于“农民工”市民化的合力, 则是“农民工”市民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㈠政府应成为“农民工”市民化的先导性和决定性力量政府要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进行利益格局的调整, 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 落实《农民工权益保护法》的相关措施, 制定《反就业歧视法》, 作为保护“农民工”弱势群体在就业、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依据;提高“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 建立“农民工”工会组织, 增强“农民工”与社会强势集体的对话能力, 使其利益诉求合法化、制度化;地方政府要着力培育农村劳动力在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市场体系;尝试建立促进“农民工”跨区域流动的组织和权益保障制度, 加强区域合作, 降低组织成本, 提高“农民工”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㈡企业应成为促使“农民工”市民化的基础性力量企业作为市场经营主体追求利润最大, 这无论从经济原理或经济立法来解释都是不容否定的。但企业在实现利润的同时, 应对社会负有责任。“农民工”与企业之间存在雇佣关系, 妥善处理“农民工”问题, 则首先是一种企业需要。而企业微观层面的“农民工”问题的有效化解, 就会避免大的社会问题发生。为此, 首先企业要转变在“农民工”问题上的行为态度, 消除那种利用超经济剥削手段来获取企业表面之得、眼前之得、局部之得的“丰收假象”。其次, 企业管理者也应改进思维方式, 以进化论的思维开启“农民工”管理的新阶段。因为国际环境在变, SA8000的根本宗旨要求企业必须承担对社会和权益相关者的责任;国内政策也在变, 2006年3月《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若干意见》的发布, 向企业敲响终结“血汗剥削制度”的丧钟;“农民工”的构成也在变, 未来更多的新生代“农民工”也不会像其父辈一样成为血汗工资的“牺牲品”, 而可能成为血汗工厂的“掘墓人”。因此, 企业对“农民工”的管理不应再重复昨天的章法, 而应实现新观念上的进化, 促进企业管理历史的演化。

㈢市民应成为“农民工”市民化的支持力量市民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异质的、多元的社会, 是多种文化交融的社会。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条件下, 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成为新市民, 必然与市民之间存在一定冲突。而要从冲突走向新的融合, 首先要加强对市民的教育。要通过各种文化教育机构 (如市民学校、夜校) , 向市民灌输平等观念和公平意识, 促进城市中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向新市民宣传城市精神和理性原则, 提高其在城市的适应能力。其次要积极开展市民文化活动, 通过文化活动促进彼此交流和沟通, 消除彼此之间的隔膜和疏离。再次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满足社区成员交往与参与的要求、自我教育与自我发展的要求、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的要求。通过社区所提供的文化设施和活动使“农民工”获得城市文化熏陶, 逐渐形成现代城市的社会文化心理, 并在城市生活中获得职业选择、技能培训、民主选举等城市生活机会, 逐渐完成向城市人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刘传江.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研究[J].理论月刊, 2006, ⑽.

[2]杨云善, 时明德.中国农民工问题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3]余红, 丁聘聘.中国农民工考察[M].北京:昆仑出版社, 2004.

[4]张车伟.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J].中国农村经济, 2006, ⑺.

[5]高文书.进城农民工就业状况及收入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石家庄、沈阳、无锡和东莞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 2006, ⑴.

[6]钱文荣, 张忠明.农民工在城市社会的融合度问题[J].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6, ⑷.

[7]〔法〕H·孟德拉斯, 著.李培林, 译.农民的终结[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上一篇:机运科节支降耗措施下一篇:李白诗歌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