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2024-07-07

人员定位管理系统(通用10篇)

篇1: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怎么样对人员定位的修改

《超时人员修改》1、2、3、4、5、6、7、8、9、《修改姓名》 人员历史轨迹查询 系统管理 其它 考勤信息修订 入井时间设定 查询条件 点姓名 设定条件 点姓名 添加条件 查询1、2、3、系统管理 人员信息 人员信息

《修改分站》1、2、3、4、5、6、硬件信息配置平台 停止巡检 系统管理 硬件信息配置 设备管理 修改

《修改图形》1、2、3、4、5、系统管理 矿井图形 编辑 其它 上传

丢失文件

我的电脑→D盘→KJ2008→SCWJ→(CSH删出后粘贴桌面的CSH)

篇2: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人 员 定 资 料

生产技术科 2012年6月

目录

一、兴隆煤矿人员定位(放炮)系统概况---1

二、主要用途及适用范围----------------------------1

三、系统结构及联网方式----------------------------3

四、管理部门-------------5

五、合格证------------------5

一、兴隆煤矿人员定位(放炮)系统概况

KJ225人员定位系统(含:KJ387智能连锁放炮系统)由北京龙德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在兴隆煤矿井下安装调试并于2010年7月正式使用。井下共安装11个KJ225-F型传输分站(以下简称传输分站)、32个KJ225-S型无线接收器(以下简称接收器)和2个放炮区域控制器及定位仪。现已全面覆盖井下各个区域。

KJ225型人员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是为煤矿企业加强人员管理、保证人员安全而开发的,能够实现煤矿下井人员的井下考勤、实时区域分配,为井下人员的安全提供保证。该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安全性高,装备简单,投资要求低,是矿山企业加强安全管理、提高企业效益必备的自动化安全管理系统。

KJ225系统由接收器、传输分站、KJ225-K型人员识别卡(以下简称识别卡)、KJ225-J型数据传输接口(以下简称传输接口)、数据传输电缆、地表主机、避雷器等组成,其主要特点如下:

1.功能齐全:可实现下井人员考勤、各种查询、网络传输等重要安全管理功能。

2.安全可靠:系统井下传输信号采用本安信号, 低电压、功耗低、地表井下信号传输采取光电隔离措施,所有井下设备均为本安设备,确保煤矿井下安全使用;井上采取防雷电措施,确保系统各设备的安全。

3.集成度高:本系统采用了高度功能集成,用较少的设备使系统具有了数据采集、存储、巡检、远程传输等多种功能。

4.具有后备电源:分站由KHJ6.2型电源继电器箱供电,可在外部交流电源停电时自动转为电池供电,继续时间不小于2小时,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主要用途及适用范围 系统可安装在包括煤炭企业在内的绝大多数矿山巷道和井下工作现场;系统的传输接口为地面一般兼本安型设备,设置在地面,实现井上数据信号和井下信号的光电隔离,保证下传的信号为本安信号。

分站和接收器为矿用本质安全型设备,可应用于煤矿井下任何环境。识别卡为矿用本安型设备,适合矿工随身携带,可在煤矿井下任何环境中使用。

KJ387智能连锁放炮系统 由FD-200LS型矿用本质安全型发爆器(以下简称发爆器)、人员识别卡、传输接口、数据传输电缆、地表主机、避雷器等组成,其主要特点如下:

1.全面监测监控放炮的功能:

1)中心管理功能

井下所有的放炮地点均由放炮管理中心统一管理。即井下某一放炮地点需要放炮时,放炮管理中心通过网络对该放炮地点的发爆器发布命令,才能使现场的放炮人员能够对发爆器进行操作。

2)不安全就不能放炮功能

发爆器中预先设定允许放炮的环境条件——瓦斯浓度、煤尘浓度、风速、风电闭锁等,当需要放炮时,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将现场监控系统的环境参数通过网络传到现场发爆器中,与发爆器中的预设参数作比较,条件符合时,允许放炮,否则终止操作。

3)信息管理功能

管理中心通过网络将信息采集到管理主机,对放炮信息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并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以便于制定更有效、更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保证放炮的安全。

4)发爆器集中管理功能

管理中心对每一台合法的发爆器进行备案(每一台发爆器都具有唯一的识别号),可以对每一个放炮地点进行查询。矿务局等相关单位也可以通过网络,对每一个放炮地点进行查询。

5)环境直接检测功能

发爆器可以直接接收瓦斯传感器、粉尘传感器等的信号,并判断是否符合放炮条件。

6)放炮条件控制功能

当安全监控的传感器检测到CH4浓度、CO浓度、温度、煤尘浓度、湿度等条件不符合放炮条件时,放炮控制系统就是通过读取安全监控系统服务器的数据,通过系统的判断如不符合放炮条件就不能放炮。

三、系统结构及联网方式

1、井下已安装站点图:

共计:

11个KJ225-F型传输分站 32个KJ225-S型无线接收器 2个放炮区域控制器及定位仪

下发741张人员识别卡,下井人员每人一张(包括项目公司)

2、主要的网络设备有:H3C--ER3100

路由器

CISCO—2811

路由器 FAST--FS24

交换机 H3C—S3100

交换机

3、矿上的网络连接方式:由电信50M光纤接入,经过H3C--ER3100路由器分2路,一路是办公网络,另一路是监测监控和IP电话专用网络。

办公网由H3C--ER3100的一路线路经过FAST--FS24交换机组成矿内局域网。

监测监控和IP电话专用网络由FAST--FS24的其中一端口经过CISCO--2811路由器做地址转换到H3C—S3100交换机以VLAN形式分成监测监控网段和IP电话网段,并与集团公司、贵州公司进行连接。

4、考勤管理界面截图:

一、管理部门:这套系统地面部分由矿生产技术科调度室统一管理维护,井下设备由矿生产技术科通讯组统一管理维护。

篇3: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Super RFID的卓越性能

1.远距离, 有效识别距离从2~80m可调。

2.极高的防冲突性, 采用多种防冲突方案, 可同时识别200个以上标识。

3.高速度, Super RFID的移动时速可达200km以上。

4.高度的识别可靠性, 误读率小于十万分之五。

5.安装方便, 一体化设计, 无需外接天线或地感。

6.智能化, RFID与收发器之间可实现双向高速数据交换, 使应用灵活, 数据安全得到保证。

7.可实现有方向性和无方向性的识别。

8.高可靠, 适应工矿工作环境 (-40℃~85℃) , 防水, 防冲击。

9.低成本, 全部采用0.18μm的芯片, 成本更低。

系统工作原理

首先在井下的各个坑道和所有人员可能经过的通道中安放若干个信号收发器 (图1) , 具体数量和位置根据现场实际工况和要实现的功能要求而定, 并且将它们通过网络布线和地面控制中心的计算机联网。同时在每个下井人员身上佩带一个信号感应器 (图2) 。

当下井人员通过或接近放置在坑道内的任何一个信号收发器, 信号收发器即会马上感应到信号, 同时立即上传到控制中心的计算机上, 计算机马上就可判断出具体信息 (如:是谁、在哪个位置、具体时间) , 同时把它显示在控制中心的大屏幕或电脑显示屏上, 并做好备份, 管理者也可以根据大屏幕上或电脑上的分布示意图点击井下某一位置, 计算机即会把这一区域的人员情况统计并显示出来。同时, 控制中心的计算机会根据一段时间的人员出入信息, 整理出这一时期的每个下井人员的各种出勤报表 (如:出勤率、总出勤时间、迟到/早退记录、未出勤时间等) 。另外, 一旦井下发生事故, 可根据电脑中的人员分布信息马上查出事故地点的人员情况, 然后可再用特殊的探测器在事故处进一步确定人员位置, 以便帮助营救人员以准确快速的方式营救出被困人员。矿车和其他设备的管理原理大致相同。

篇4: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技术探讨

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的重视与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如何准确、实时、快速履行煤矿安全监测职能,保证抢险救灾、安全救护的高效运作,同时如何改变目前煤矿企业对井下人员落后的管理模式,实现管理的现代化与信息化已成为所有煤矿企业关心的课题。

关键词:井下人员定位、双机热备、传输平台、人员标识卡

中图分类号: TD7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c)-0000-00

1前言

近年来,为进一步整顿煤矿安全生产,国家不断加大安全监管力度,要求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不间断监测各矿井的安全状况,消除安全隐患,避免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此,煤矿企业积极响应国家的相关政策,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技术手段,纷纷建设相关的配套项目。其中,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由于能够提供井下准确的人员数量和精确位置,已逐步在煤炭行业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为安全管理、灾害预防以及事故救助等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基础。

2系统概述

煤矿井下地质条件复杂,作业人员流动性大,一旦发生事故,就无法确切知道他们所处的位置,给救灾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功能就在于:让我们能借助它实时了解井下人员及机车的流动情况、了解当前井下人员的准确数量及分布情况,查询任一指定下井人员当前或指定时刻所处的区域,查询任一指定人员本日或指定日期的活动踪迹。另外,作为下井人员考勤系统,统计与考核下井人员的出勤情况,可以对任一日期或指定日期段、任一指定月份,对下井人员进行下井次数、下井时间、下井班次等进行分类统计,产生人员考勤的日报表、月报表,便于考核,并能打印相关报表。可用来规范人员的活动,防止缺岗、串岗、迟到和早退,提高矿井生产效率,有效防止只考勤不下井或下井不考勤的情况,确保考勤统计数量与井下作业人员的数量完全一致。当事故发生时,救援人员也可根据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所提供的数据,迅速了解有关人员的位置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是以井下移动人员和移动设备为监测对象,主要由地面调度中心、数据传输通道、无线数据监测分站、无线编码发射器、报警装置和电源等设备组成。其中,无线编码发射器代表目标特定身份的编码信号,由数据监测分站接收、处理后,通过传输通道传至地面调度中心。地面调度中心对接收到的包括时间信息、位置信息和目标特征码的数据进行处理,形成可供用户随时查询的多种应用文件或图表,实现了对井下人员和运输车辆位置进行监测等功能,具备了多种报警方式,并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将国家监管机构、集团、矿区三级网络进行互联,实现了信息共享。

3系统组成与结构:

1、地面调度中心:

地面调度中心是对监测分站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处理,并通过文字、图形、图像等形式,真实表现井下作业人员的当前状态和告警信息,并且根据要求,保存历史资料和进行统计分析。

一个完善的地面调度中心主要是由数据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WEB应用服务器、短信服务器、实时操作终端、打印机以及声光告警模块等组成。

当地面调度中心得到监控信息和数据时,将向数据应用服务器发出请求,数据应用服务器根据不同事务按照编制的软件进行处理,当应用服务器需要某些数据或要进行数据库操作时,就会向数据库服务器发出请求,这时数据库服务器响应,提供所需数据或完成请求操作,应用服务器得到响应完成处理向请求方发出响应,完成整个过程的处理。在这些处理过程中,数据应用服务器可以将被监控对象信息、状态实时展示在显示终端上,根据告警级别进行声光告警,并且还可以根据不同事务向短信服务器发出请求,通过手机短信向相关负责人发出有关信息,即使人在外地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WEB服务器,在权限范围内查询被监控对象的实时状态和信息,另外,地面调度中心可进行丰富的业务管理,分析和统计各项数据,为高层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对不同管理员可设置不同的操作权限并在其使用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控,

2、井下部分:

以人员定位分站、动态目标识别器、人员标识卡、矿用电源箱、矿用数据传输光端机等作为井下人员信息无线检测处理的基本单元。在井下主巷道、分支巷道和监测点等区域采用人员定位分站+矿用本安电源+动态目标识别器+矿用数据传输光端机的连接方式,与矿井工业以太网的交换机相连接,组网灵活、方便,同时可与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并网运行。

3、传输平台: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是以工业以太环网(GEPON网)作为信息传输平台。各监测分站采用标准485通信方式,在井下建成环网以后,可直接通过GEPON环网传输数据与信息。

GEPON(Gigabit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是千兆无源光纤网络,采用点到多点网络结构、无源光纤传输方式、基于高速以太网平台和 TDM时分 MAC媒体访问控制方式,并能提供多种综合业务的宽带接入技术。其主要特点是成本低,带宽可动态分配,系统稳定,易于安装维护,故障率低,组网灵活,易于扩展, 适合于综合传输视频、数据、语音等信息。

主要技术参数

主干网络通信速率:1000Mbps;

主干网络传输距离:15km;

网络节点数:单台OLT支持4个环网,40个节点;

网络节点通信速率:10-100Mbps可调;

线路冗余切换时间:小于100mS。

4、数据库备份:

对于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软件部分来说数据库是十分重要的,一旦数据库出现问题造成数据丢失,将使整个系统瘫痪,无法运行。目前,在数据库服务器中安装的数据库,一般采用Sql Server 或Oracle等大型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完备的数据库备份策略,对于发生自然灾害(如:火灾、水灾等)、病毒攻击、人为操作失误等造成的系统瘫痪,可以通过备份的数据迅速还原数据库,使系统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运行。

数据库备份一般采取本机备份和异地备份,即在数据库服务器本机上进行数据自动备份,然后再将备份好的文件定期自动拷贝到其它地方的某一台计算机上,这样,系统数据库的备份策略将是十分完善和可靠的。

4井下人员定位系统遵循的基本设计原则:

4.1先进性、成熟性

使用先进、成熟、实用和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技术,使得整个系统既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又能适应未来的发展。

4.2可靠性、安全性

实时监控的不间断性,决定了在设计中必须考虑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因此,系统在硬件选型、线路、支撑环境及结构上都选用了高质量的材料,并采用了先进的防火墙技术,以确保安装的监控主机、分站、接收器、发射器与布线系统,能适应煤矿井下高温、高湿、瓦斯等严格的工作环境,实现了系统稳定。

4.3易操作性

以易于使用的图形人机界面功能,为信息共享与交流、信息资源查询与检索等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4.4实时性

分站接收的信息和监控主机显示都能快速反映,充分满足实时性的需求。

4.5完整性

提供与各种外界系统通信的功能,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并充分利用在整体系统的运作上。

4.6互联性和扩展性

充分考虑将来需求的空间,所提供的系统平台与技术充分配合,满足未来功能及扩充项目的需求,以避免将来重复的投资。标准化、结构化、模块化的设计思想贯彻始终,奠定了系统开放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基础。

5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应具备的主要功能

5.1 报警功能:

对于指定的禁区,如果有人员进入,实时报警,并将报警信息以语音提示、弹出窗口等方式显示,并显示进入禁区的人员信息,对于井下矿工的求救报警,除了以上提示外,在采掘平面图或巷道布置平面图上能切换到求救人员的位置,并且闪烁;通过设定相应工种的下井时间,对超过时间的人員发出报警,并调出相关人员的信息。

5.2 人员轨迹和信息查询功能:

可查询当前井下人员的数量及分布情况。查找任一指定井下人员在某个时间段内的活动轨迹,并在图中画出实际的行走轨迹;选定某一区域,可获得当前该区域的人员信息,选定某一无线读卡器,可获得经过无线读卡器的人员信息和时间,以及所在区队班组、主要工作地点、每月下井次数、下井时间、每天下井情况等信息。

5.3 丰富的地图功能:

具有放大、缩小、移动、标尺测距、视野控制、中心移动、图层控制、地图打印等功能。具有矢量图管理功能,能够对工程图进行矢量化和矢量图属性编辑功能,具有放大、缩小和移动功能,并能在矢量图上定位并显示人员的准确位置和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单位、职务、通讯电话…)。能对入井人员信息按照工作单位、职务、工种等情况进行分类检索和报表打印输出。

5.4 紧急求救功能:

发生紧急事件时,通过矿工配带的无线编码器可主动发出求救信号,及时、准确地发现紧急情况,同时系统提供最佳逃生路线,最大程度上保证救援工作的及时性。

5.5 人员搜救功能:

遇到灾变等严重情况时,首先利用监测中心站最新的位置信息发现遇险人员的大致地点,然后利用手持的无线搜救仪去寻找定位卡,精确的寻找遇险人员位置。这样极大的方便了人员搜救,使遇险人员能够得到及时救助。

5.6 完善的考勤功能:

可与地面考勤系统互联,用来规范人员的活动,防止缺岗、串岗、迟到和早退,在实际运用中,提高了矿井生产效率,有效防止了只考勤不下井的情况,能分类统计,产生考勤日报表、月报表,便于考核,并能导出多种格式的报表数据,方便存储归档,确保了井下作业人员的出勤率。

6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技术特点

1、设备适应性强、无阻碍通过:

能对煤矿巷道远距离移动目标进行非接触式信息采集,识别无盲区、信号穿透力强、安全保密性能高、对人体无电磁污染、环境适应性强、可同时识别多人,通行方式无限制,允许多人“成群接队"、“成组成群”通过,通过时不用作任何操作,无阻碍通过,不影响井下人员的正常通行和正常作业;

2、结构简单、可扩展性强、维护方便:

系统采用四级模式,专用动态目标识别器可根据用户需求灵活配置,并可随开拓进度随时扩容,配置分站及动态目标识别器越多定位区域越多,人员定位的位置越准确;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管理、维护方便;

3、设备可复用,减少投资:

人员定位系统网络可以和原有的安全监测系统共网复用,减少用户投资;也可以在人员定位系统网络中加各种类型的传感器,构成多功能的综合监测系统。

7结束语

近几年,通过对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在煤炭行业的不断推广与应用,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人员定位系统在煤矿应用中的重要性,该系统通过多硬件集成,特定软件辅助,组成了一个功能强大又结合生产实际需求的管理平台,提高了矿井安全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实现了资源共享,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为矿井的抢险救灾与安全救护,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信息。事实证明,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是当今煤炭行业安全生产的充要条件,属于安全生产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常州自动化研究院 《工矿自动化 》2010年第4期 祁南煤矿人员安全监测系统的改造 汪彦峰

篇5: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为保证人员定位系统在生产中的安全保障作用,规范人员定位卡的使用,特制定人员定位系统人员超时管理制度

一、根据我公司井人员井下作业时间情况,统一制定井下停留时间上限为16个小时,任何人不得私自更改系统井下停留时间上限。

凡是私自更改者罚款1000元。

二、任何单位或个人井下停留时间不得超过16个小时。如确实需要延长井下停留时间必须向调度室提出书面申请。无故在井下停留时间超过16小时者罚款500元。

三、下井人员依据井口显示屏或识别卡电池缺电告警灯闪烁及时更换电池。凡因电池无电造成人员超时上井者每次罚款50元。

四、井下人员在作业过程或行走中要尽量避免对识别卡的剧烈碰撞。凡因碰撞而造成识别卡电池接触不良而导致人员超时上井者罚款50元/次。

五、人为造成识别卡丢失或报废(如进水、外壳严重损坏)须及时到监控中心补办或更换。因办理不及时而导致人员超时者罚款500元。

六、个人不得私自更换或拆卸电池。由此造成人员超时的罚款1000元。

篇6:人员定位系统替代考勤管理

介于中央区打卡考勤系统的处理能力无法满足我矿现考勤需要,现经矿领导决定用人员定位系统取代现有的打卡考勤系统。请各单位做好系统交替工作和认真执行相关管理规定。具体注意事项和管理规定如下:

一、注意事项:

1、各单位认真统计本单位职工的人员信息(姓名、工号、职务、工种、定位器号),上报信息中心。三班班前会通知职工核实本人的定位器是否完好,确保定位器正常使用。

2、人员定位器实行“专人专用、一人一卡、编号管理”制,遵循“统一发卡、统一装备、统一管理”的原则。人员定位识别卡领取范围为本矿在职在册员工、劳务派遣工、专业化队伍职工。

3、新增人员需出具人力资源调令后,由人员定位系统值班人员按申请表批示意见,对待发放卡进行系统信息登记,登记时必须认真核对区队、工种、工号、姓名等重要信息。确定信息无误后,即可按指定人员进行发放。

4、职工信息的录入和采集:我矿的新增人员(新分配人员和外单位调入),应在调令下发后二日内到信息中心人员定位系统值班室办理手续,并领取定位器。

二、管理规定:

1、所以入井人员必须一人一卡,编号管理,若下井人员

没有携带人员定位器或一人携带2个及以上的,均按严重违章处理。对多携带者和应持定位器人罚款1000元待岗3个月处理。

2、对于下井考勤弄虚作假者,经核实将给予当事人罚款

1000元待岗3个月处理。

3、人员定位器丢失或非人为损坏时,应由单位及时出具

证明到本矿井口维修室补办,并按每卡200元收取补卡费

4、持卡人不得随意打开恶意破坏或用水浸泡定位器,如

因个人保管不善、恶意损坏的,经鉴定后对当事人给予200元罚款,同时交补卡费200元。

5、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由持卡人和持卡人所在单位在两日内到信息中心办理人员定位器销户手续。否则,将给予有关单位负责人以人员定位器成本费双倍进行赔偿。

(1)由井下工种变更为地面工种后不再从事井下工

作者。

(2)退休、病退和内退者。

(3)被辞退者。

(4)其他原因不再使用人员定位器者。

6、各单位安排专人负责本单位人员定位器台帐的管理及

篇7: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

一、系统管理人员必须熟悉人员定位系统业务操作并严格按照《规程》的要求,认真执行。

二、管理系统主机严禁挪作它用或不用,严格实行小时开机制。

三、系统管理人员必须严密保守“操作权限密码”严禁越权对系统进行配置和操作。

四、操作人员必须对系统所提示的考勤信息、观察到的异常现象及时向主管人员如实汇报,同时做好各种报警信息的处理。

五、按岗位工作要求,认真填好各种记录报表,保证真实有效。

六、定期进行系统维护,保证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做到内外通讯畅通。

七、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篇8:人员搜救定位系统研究综述

导航技术已应用到军事指挥、民用航空、交通运输以及气象等多个领域, 但是消防室内搜救[4]却一直未能享受到卫星导航带来的便利, 分析其原因, 一方面, 是卫星导航技术在室内搜救中有无法突破的困局:定位精度不能满足需求且卫星信号也无法穿透太厚的墙壁;另一方面, 则因为过去建筑层数少, 结构单一, 布局简单, 消防搜救工作本身难度不大, 室内导航并没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近年来, 边疆地区暴力恐怖事件频繁发生, 对地区各民族和睦共处、长治久安带来了极大的维稳压力。面对边疆地区反恐维稳的严峻形势, 社区的安全巡逻和维稳服务已经成为常态。为保护执勤在社区一线的民警和社区巡逻人员的生命安全, 如何准确、及时地获取和跟踪巡逻人员的位置, 如何让巡逻人员在面临危险和被困的情况下仍然有报警呼救的机会, 如何解决巡逻人员在室内无GPS信号环境下的准确定位与搜救等问题, 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与系统。为了保障社区巡逻人员的安全, 通常会为其配备具有报警功能的定位装置。

1 无线搜救定位技术概述

无线定位[5]是指利用无线电波信号确定一个移动台所在位置的能力。位置信息一般包括与移动台有关的坐标 (二维或三维) , 通常指移动台所处位置的经度、纬度和高度信息。定位系统的精度是定位的主要质量指标, 一般定义为位于准确区域周围的不确定区域, 经过多次定位测量得到一个百分比值。

对移动通信网络中移动台的定位方法主要包括两大类, 当然也包括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混合定位:

(1) 利用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站 (BS) 和移动台之间传播的无线电波信号的特征参数进行定位[6];

(2) 利用移动台内置的GPS接收模块, 接收GPS导航电文进行定位。

1.1 利用无线电波信号的特征参数进行定位

此类方法是通过检测位于已知位置的基站和移动台之间传播的无线电波信号的特征参数, 来确定移动台的距离或者方向或者全部。目前的移动通信网络都是蜂窝网络, 蜂窝网络常用的移动台定位方法主要分为基于方向的定位和基于距离的定位。

1.2 利用移动台接收的GPS信息进行定位

GPS是以三角测量定位原理来进行定位的。它采用多星高轨测距体制, 以接收机至GPS卫星之间的距离作为基本观测量。当地面用户的GPS接收机同时接收到3 颗以上卫星的信号后, 通过使用伪距测量或载波相位测量, 测算出卫星信号到接收机所需要的时间、距离, 再结合各卫星所处的位置信息, 将卫星至用户的多个等距离球面相交后, 即可确定用户的三维 (经度、纬度、高度) 坐标以及速度、时间等相关参数。计算经度、纬度至少需要3 颗卫星, 再加一颗就可以计算高度。

目前在国内运用的移动台定位技术主要有两种, 纯粹的GPS定位技术、A-GPS技术。其中纯粹的GPS定位技术多用于专用的GPS定位终端 (如车载台) ;A-GPS技术目前在中国移动部分省 (市) 的位置服务中采用。

2 搜救定位系统分类

为了实现移动台定位, 需要组建相应的定位系统。根据实际位置计算的网元不同, 定位系统可分为以下几类:

2.1 基于移动台的定位[7]

移动台利用来自多个基站的信号或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计算出自己的位置, 即由移动台执行测量并计算定位结果, 也称移动台自定位系统。此种方式不需要建设后台定位系统, 但移动台需内含定位模块。

2.2 基于网络的定位系统

移动通信网络利用移动台传来的信号计算出移动台位置, 即由一个或多个基站执行测量, 在网络侧进行定位结果计算。定位测量一般只能对激活态下的移动台进行, 对处于空闲态的移动台可采取寻呼或发空短信等方式实现位置更新。

基于网络的定位系统的优点在于无需改动现有移动台, 但需要无线网和核心网设备的支持。目前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建设的粗定位系统采用了基于网络的定位系统。

2.3 网络辅助的移动台定位系统[8]

网络辅助的移动台定位系统是由网络中多个固定位置接收机同时检测移动台发射的信号, 将各接收信号携带的某种与移动台的位置有关的特征信息从空中接口传送回移动台, 由集成在移动台中的位置计算功能 (PCF) 计算出移动台的位置。

2.4 移动台辅助的网络定位系统

基于网络的移动台辅助定位方案, 由移动台执行测量, 测量结果发送到网络侧进行计算。其定位过程是由移动台检测网络中多个固定位置发射机同时发射的信号, 将各接收信号携带的某种与移动台位置有关的特征信息由空中接口传送回网络, 由集成在网络中的移动台定位中心 (MLC) 中的PCF计算出移动台的估计位置。

3 下一步研究工作

目前的定位与报警装置多采用具有GPS芯片的手机、平板电脑等作为软件载体, 当危险发生后按动屏幕上的SOS按钮, 以软件方式实现报警。市场上也有少数通过腕表等硬件进行SOS报警的定位产品。软件报警方式受软件启动速度慢和装置体积偏大的影响, 不利于携带, 也不适合在紧急情况下的报警呼救。而硬件报警方式虽然能快速地按动SOS按钮实现报警, 但在极端情况下, 如巡逻人员无察觉地被恐怖分子所控制, 根本没有机会主动按下SOS按钮, 这种主动、显式的硬件报警方式也不能有效、及时地将险情传送出去。因此, 急需一种能识别危险情况, 以被动、隐式的方式结合硬件实现快速隐蔽报警, 提高巡逻人员的生存几率, 也需要一种精确的室内定位技术来弥补GPS定位不能覆盖室内的缺陷。

摘要:全球卫星定位搜救系统 (GPS) 可以提供全球范围内的紧急事件的搜救服务, 但是对于小范围区域内的一些紧急情况搜救, 此系统就不显得很适用。本文介绍了搜救定位的背景、现状以及研究定位算法的必要性, 同时介绍了无线定位技术及其具体系统应用, 也对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搜救,无线定位,GPS

参考文献

[1]王焱, 单欣欣, 姜伟.无线传感网络中移动节点定位技术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 2011, 09:1326-1330.

[2]Li D.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LBS Based on Electronic Compass Assisted GPS[C]//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2009.IEEC'09.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2009:599-602.

[4]王庆辉, 刘华月, 魏立峰.无线消防队员火场定位及救援系统的研究[J].沈阳化工大学学报, 2015, 29 (3) :268-272.

[5]胡可刚, 王树勋, 刘立宏.移动通信中的无线定位技术[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5, 23 (4) :378-384.

[6]翟瑞永.利用无线电波的相位差实现精确定位[D].太原理工大学, 2008.

[7]邓平.蜂窝网络移动台定位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02.

篇9: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关键词: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RFID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使得各种的煤矿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国家对于煤矿安全方面的投入也是越来越多,但是现实是目前的煤矿人员的安全措施仍然不到位。相关的人员管理中还是采取人为管理,使得各种事故频频发生,这是由于人为操作所以出错的机会大一些,而且一旦事故发生之后,地面人员不能够知道井下人员的具体分布的情况,使得救援的工作非常难开展,这一点在实际中都已经被广泛的验证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对于井下工作人员的定位技术的研究课题也就被提上了日程,这种技术可以保证在井下人员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被很方便的找到进而提供各种协助,可以极大地减少各种的伤亡事故的发生,各方面的损失也会变得更少。

为了缓解这种情况,提高对于煤矿的信息化管理的要求,提升煤炭行业的安全技术水准,本文着重介绍一种以RFID技术为核心的定位系统技术,这种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无线、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的功能的实现,而且可以实现多目标、运动目标的非接触式的识别,并且可以做好加密和解密方面的工作,如今这种技术已经在公路,煤矿和铁路行业中被广泛的运用,但是由于我国的这方面的工作起步较晚,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1.RFID技术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1.1 电子标签

电子标签是用于在信息的发送过程中把信息通过天线来发送给读写器以便于识别的,而且根据电子标签的不一样,电子标签主要可以分为有源电子标签以及无源电子标签两种类型:有源的电子标签本身有电池来提供电源,可以提供较远的作用距离,但是工作时间短,体积比较大,使用的成本比较高而且对于具体的适用环境也都有各种的要求;无源电子标签本身没有携带电池组,主要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波束的供电技术来把接受的射频能量转化成为直流电源的能量以便为无源电子标签供电,这种标签的特点就是工作时间长,作用距离短,而且适合在很多种的工作情况下使用,比较实用。

1.2读写器

读写器是电子标签实现非接触式的无线通信的主要实现方式,主要的功能也就是识别出每一张在其工作范围内的电子标签的存在以及其发射的信息,并且把数据经过电子调制器那边去处理的工具。在各种设备的有效作业距离内,当数据从读写器中发出的时候,读写器内部缠绕的天线以及电子标签之间缠绕的天线之间共同的作用也就会形成一个磁场,电子标签内部的接受天线也会利用其会产生变化的负载的特点进而来控制接受天线的反射回来的信号,把返回的电磁波发送给读写器,当读写器接收到反射信号时,进行解码获取被识别的信息并发出相应的电磁载波.

1.3 天线

读写器会通过天线来发射出具有一定频率的信号,比如在RFID进入到读写器的工作场所的时候,其天线本身就会被感应而产生电流,这个时候RFID的标签也就会由于获得能量而被激活进而向讀写器发送出自身的编码信息。对于射频识别系统来说,接收耦合天线相当于等效有一个可变负载;读写器接收到来自标签的载波信号,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后送至计算机主机进行处理;计算机系统根据逻辑运算判断该标签的合法性,控制逻辑接收指令完成存储、发送数据或其它操作.

2.整个系统的基本结构组成

2.1 电子标签

为了使得定位技术可以有最好的实用性以及最好的推广的方便性,系统的考虑到重量、成本与运行的维护各方面的情况,本文介绍的方案则主要是一种集成天线的无源电子标签,这种标签的作用半径可以达到十米,无源电子标签在读出器的作用距离之外的话是没有作用的,只有在电子标签的相应的距离之内,接受了读写器的射频能量才能够有反应,进而开始工作的过程。电子标签工作所需要的能量通过电磁耦合单元或天线,以非接触的方式传送给电子标签.每个标签都有一个全球唯一的lD号码——UID(通常为制造时间),可以进行读写、覆盖、增加的操作,可将每一个矿工的个人信息写入其专属卡中,以便读写器进行识别.为了适应煤矿的各种极端条件,此次设计的电子标签进行了防水与防高温的设计,即使在这些极端的情况下也依然会正常的工作。在具体地使用中,考虑到电子标签的易携带性,可以考虑把电子标签和矿灯的电源放在一起,这样可以获得很长的使用寿命。

2.2 读写器

由于对整个系统进行整体考虑,考虑到各方面的成本因素并且对煤矿进行实地考察后发现,采用单方面的只读器会获得较好的效果,这种标签在有效的工作范围内,只能够进行电子标签的发射信号的读取,并不能够来对电子标签进行读写操作。在这里采用的工作频段在902~928 MHz频段,每个信道占20 dB的带宽,约达到50 kHz和500kHz之间.与天线配合控制,经过跳频,有效范围可达8~10 m,采用ISQl8000—6协议.读写器可与标签以50~100次/s的频率通信,即可识别50~100个/s对象,这种技术标准是完全可以满足煤矿的工作要求的,在实际中可以考虑把读写器固定的安装,固定位置的读写器可以对电子标签进行完全的识别,而且还可以极大地忍受各种的恶劣的情况并且在没有可见光的情况下也是可以读出的,在高温以及外界的粉尘的情况下也可以正常的工作。

2.3天线

本系统采用的天线具有以下的特点,即足够小,可以方便的粘贴到任何的地方,有着各个方向的信号接收的覆盖面,可以获得最大的信号的接收,不论具体的人员处于什么方向上,天线的极化都有可能与读写器之间的询问信号相互的匹配到一起,价格非常便宜。而且具体的依据RFID的工作频段的不一样,电子标签也可以主要分为近距离的感应天线以及远距离的辐射的天线这两种类型,由于系统的需要所以选择了远距离的辐射天线场辐射天线主要有电场偶极子天线、对称振子天线以及微带天线,通常是谐振式的,一般取为半波长.

2.4单片机

单片机的主要功能就是可以管理读写器以及网络接口模块的通讯接口部分,主机需要与单片机进行连接进而来访问电子标签。使用在煤矿的工作条件下的单片机需要具备以下的特点:即价格便宜、节省能量、具有较高的处理速度、体积较小而且具备很好地防爆特点。本系统主要采用的是美国的超低能耗的单片机C8051F30x.C8051F 30x单片机具有与MCS-51内核及指令集完全兼容的微控制器,除了具有标准8051的数字外设部件之外,片内还集成了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模拟部件和其它数字外设及功能部件,特别是它在设法保持CISI结构及指令系统不变的情况下对指令运行实行流水线作业推出了CIP.51的CPU模式整个指令集的平均运行速度是8051的9.5倍.这种高速的指令运行速度使系统具有了很高的处理速度.

3.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使得煤矿的井下人员可以获得更好的安全保证,本系统考虑到了在煤矿的工作条件下的多种需求,本系统安全可靠,可以经受极端的恶劣条件,而且价格也是比较低廉,该系统的推广应用将为井下出现事故时,提供快速的救护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吕振,刘丹,李春光.基于捷联惯性导航的井下人员精确定位系统[J].煤炭学报,2011

[2]李成学,郭林霞.基于RFID技术的煤矿井下人员管理信息化的研究[J].中国矿业,2011

[3]范迪,吕常智,李虎.基于射频模块的矿井巷道人员定位的实现[J].煤矿机械,2011

作者简介:

篇10:厂区人员定位监控系统

前言

近年来,一些易燃易爆的厂区容易发生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虽然厂区内有明显的警示牌,但是往往人们忽略这些警示,依然我行我素,置之不理。厂区内有些地方是不能随便出入和逗留的,但是人们有时间有好奇心理,趁人不在的时候就偷偷的溜进去;还有一些管理和责任人员,不能按时按点的去工作,八连杀原唱巡检,给安全事故带来隐患。

如何加强安全生产的防范措施,如何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如何准确实时的履行易燃易爆行业的安全检测职能,保证抢险救灾、安全救护的高效运作,摆在了国家各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面前。同时如何改变目前易燃http://baliansha.26wd.com/易爆企业对现场作业人员落后的管理模式,如何实现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也成为所有易燃易爆企业关心的问题。我们认为,建立以灾害预防、事故救助、电子信息化管理为主要目标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势在必行。

为此,我们推出了厂区人员定位监控系统,厂区设备管理系统。

上述系统可以实现如下功能:

通过GIS技术的地理信息实时显示,可以实时显示厂区现场情况

1.1.1 任何一个时间,厂区现场或者某个地点究竟有多少人,这些人是谁。

1.1.2 每个人在产区任何时间活动的轨迹和路线,可以在软件上显示

1.1.3 查询一个或者多个人现在的实际位置,方便控制中心联系该人员。

1.1.4 查询有关责任人员在任一地点的到或者离开的时间和工作总时间等一些列的信息,可以督促和落实重要巡查人员是否按时按点的进行各项数据的测试和处理,从根本上尽量杜绝因为认为因素而造成的相关事故。

1.1.5 可以实现多点共享供多个领导在不同地点查看。

1.2

现场人员每时每刻的实时动态分布,根据现场情况做出相应的动态图,使现场情况一目了然。

1.3

自动统计出各类人员的各种报表

1.3.1 生产人员的出勤时间表,出勤月报表,加班报表,请假和缺勤报表,工资报表等 1.3.2 制定和统计巡查人员的巡查情况报表

1.3.3 其他人员:如参观和考察人员是否按照要求到达指定的区域,是否按照指定的路线行走等。

1.3.4 一旦发生事故,立即能查出多少人遇险,他们是谁,他们在哪里遇险等。

1.4

在设备管理方面实现的功能包括

车和其它重要设备的具体位置

记录工作车辆的出入次数和出入频率,便于管理。系统介绍

系统特点 高度自动化

先进的网络通信系统 完善的数据分析系统

基于GIS技术的地理信息显示 查询系统 安全可靠,在恶劣唤醒下可以24小时正常工作

产品性能

远距离,有效识别距离从2米到80米可调。

极高的防冲突性,采用多种防冲突方案,可同时识别200个以上标识。

高速度,MLRFID的移动时速可达200公里以上。

高度的识别可靠性,误读率小于十万分之五。

安装方便,一体化设计,无需外接天线或地感.智能化,RFID与收发器之间可实现双向高速数据交换,使应用灵活,数据安全得到保证。

可实现有方向性和无方向性的识别。

高可靠,适应工矿工作环境(-40℃-85℃),防水,防冲击。

低成本,全部采用0.18uM的芯片,成本更低。

超低功耗,更健康、更安全。

全球开放的ISM微波频段,无须申请和付费。

高抗干扰性,对现场各种干扰源无特殊要求。

系统工作原理

首先在厂区的各个路口和所有人员可能经过的通道中安放若干个读卡器,具体数量和位置根据现场实际工况和要实现的功能要求而定,并且将它们通过网络布线和地面控制中心的计算机联网。同时在每个工作人员佩带的一张工作卡(射频卡),当工作人员进入厂区以后,只要通过或接近放置在厂区内的任何一个读卡器,读卡器即会马上感应到信号同时立即上传到控制中心的计算机上,计算机马上就可判断出具体信息(如:是谁,在哪个位置,具体时间),同时把它显示在控制中心的大屏幕或电脑显示屏上并做好备份,管理者也可以根据大屏幕上或电脑上的分布示意图点击厂区某一位置,计算机即会把这一区域的人员情况统计并显示出来。同时控制中心的计算机会根据一段时间的人员出入信息整理出这一时期的每个工作人员的各种出勤报表(如:出勤率、总出勤时间、迟到/早退记录、未出勤时间等)。另外一旦厂区发生事故,可根据电脑中的人员分布信息马上查出事故地点的人员情况,然后可再用特殊的探测器在事故处进一步确定人员位置,以便帮助营救人员以准确快速的方式营救出被困人员。车辆和其他设备的管理原理大致相同。

系统组成系统设计原则

实现厂区作业人员进出的有效识别,使系统管理充分体现“人性化、信息化和高度自动化”

为高级管理人员提供考勤作业、人员进出限制等多方面的信息查询。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通过该系统立刻可以知道厂区工作人员的数量,保证抢险救灾和安全救护工作的高效运作。

安全事故发生后,通过本系统的移动识别装置,可在事故现场10米范围内探测到是否有人存在,便于救护工作的及时展开。

系统设计的安全性、可扩容性、易维护性和易操作性。

系统设计特点

(1)高度自动化。系统能自动检测厂区工人经过该监测点的时间、地点信息,并自动实现考勤作业的统计与管理。(2)先进的通信系统。安装在厂区各区域的识别系统,实时向网络服务器传送相关人员通过的数据,整个过程无需人为干预。

(3)完备的数据统计与信息查询软件。系统软件具备专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工人通过厂区区域的信息采集和统计分析系统,考勤作业的统计与管理分析系统,显示并打印各种统计报表资料,为高层管理人员的查询与管理提供全方位服务。

(4)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性设计。系统产品采用坑道壁挂式设计,无需在坑道进行现场施工,并保证系统在恶劣环境下24小时连续正常运转;

(5)完善的异常情况(包括无效感应器、失效感应器进入)报警呼叫系统配置。系统设计方案

本系统遵循“统一发工作证、统一装备、统一管理”的原则,按准许上岗人员和班组实行(1)生产单位在所有厂区区域中均安装一定数量的读卡器,具体位置根据现场情况而“一人一工作证”制,该射频卡可视为“上岗凭证”或“厂区准入证”。具体方案如下:

定,以满足辐射区域为准。

(2)生产单位向有关人员颁发工作证,工作证佩戴在人员的合适位置。

(3)发工作证时射频卡所对应员工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所属班组、所属工种、职务、本人照片等登录在系统数据库中。

(4)安全生产部门对该工作证进行授权后即生效。授权范围包括:该员工可以有资格进入作业面的区域,工作证的时效、失效、挂失等,以防止无关人员和非法人员进入厂区的特定区域;

(5)进入厂区的人员必须佩戴工作证和安全帽。当此人经过某区域的识别监测点时,立即被系统识别,并通过系统网络的信息交换,将此人通过的路段、时间等信息传输至井上安全监控中心记录,并可同时在地理信息大屏幕墙上出现提示信息,显示通过人员的姓名。如果感应的感应器号无效或进入限制通道,系统将自动报警,安全监控中心值班人员接到报警信号,立即执行相关安全工作管理程序。

(6)厂区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安全监控中心在第一时间可以知道被困人员的基本情况,救险队使用移动式远距离识别装置,在10米的范围内方便探测遇险人员的位置,便于救护工作的安全和高效运作。

(7)针对厂区的实际情况,我们解决了系统产品应用于易燃易爆厂区的技术难题:

a.设备本身在厂区安全运行问题:针对厂区的特殊环境和工作特点,我们的设备(读卡器)做到了:采用全金属外壳,结构牢固,防撞、防震。全密封设计,防水、防潮、防腐、。

b.设备的运行绝不能影响厂区的安全问题:设备具备超低功耗,峰值功率小于1毫瓦。c.系统在厂区的工作电压小于直流12V的问题

d.设备适应矿井上和井下以及易燃易爆场合各种不同的安装环境问题:设备具有非常高度抗干扰性,对安装现场基本无要求,即保证设备运行的高可靠性,又大大简化了安装个维护工作量。

e.整个系统设计成为“傻瓜型”,对用户的技术水平要求极低,具有简易可调的功能、故障的自动巡检功能等等。

f.厂区内简易施工和安装问题:产品采用直接壁挂式,接入直流电源及网线连接头即可,同样对今后厂区检测点的变更和添加一样非常方便轻松。

上一篇:商场店铺租赁下一篇:学生公寓门禁系统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