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的培训心得体会报告

2024-08-25

骨干教师的培训心得体会报告(精选9篇)

篇1:骨干教师的培训心得体会报告

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心得报告

我很荣幸的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级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的对象,几年来,多次参加培训。回首培训历程的足迹,始终不能忘却专家娓娓动听的讲座和精彩的课堂实录。在几年的培训学习中,我曾用心去领悟他们观点,吸取精华。能积极参加小组专题研讨活动,充当好每一种角色,主动发言,真心探讨。通过培训,在思想上受到很大的震动,发现自己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得到了升华,对于师德的理解有了新感悟。

一、感受名师风采聆听精彩讲座

在培训学习时,我深深体会到领导、老师的热情,感受到学员集体这个大家庭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暖意。为我们进行讲座的专家和学者兢兢业业、严谨治学的敬业精神令人敬佩,他们热情开明、平易近人的态度使人倍感温暖。尤其是马兰老师和自治区教科所田继忠所长,他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为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至今,他们精辟的论述仍常常回荡在耳边。是他们,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我从专家们的.身上学到了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他们的讲座折射出一种责任:国家昌盛,系于教育;教育昌盛,系于我身。他们的阐述中表现出一种风范:不能文章小而不规范;不以孩童小而不教之;不以世事而弃研修;不以家事烦而怠育人!在这里,我的心灵得以净化,人格得以升华。

二、更新教学观念

通过学习,使我耳目一新,深深地认识到自己以前那种传统教育教学的师生观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想跟上新世纪的教育教学步伐,就要首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增强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念。为了改变我校当前的现状,我对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认真分析,制定了课题《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良好课堂氛围的研究》这一课题,并组织教师进行研究,改变了课堂死气沉沉的氛围,学生学的快乐,老师教的轻松。使我明白,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是基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教育教学活动获得成功的开始,所以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中的“惟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构建教学双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教师主课堂的惯例,彻底抛弃教师心灵深处沉积的传统的专制思想观念。师道尊严的思想在课堂上令学生不敢多说不敢质疑极大地压制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我们教师只有从观念上更新,允许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心理安全”环境和无拘无束的“心理自由”环境,才能创造出师生平等、共乐融融、共享教学民主的氛围。

篇2:骨干教师的培训心得体会报告

一、研究背景

面向21世纪,课堂改革和发展的必然是从“知识传承型”教学向“全面素质型”教学发展,随着与各国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的增加,对外语人才的数量、质量、层次和种类提出了更高要求,我校学生的英语水平低,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费时较多,收效低,很多学生读初三了,不能阅读简单的英文原版书籍,甚至很简单的阅读文章都无法读懂,新编高中英语大纲中提到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运用英语进行英语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大纲的要求可以看出,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确已成为发展其它语言技能的基础和前提,我县是一个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自治县,英语教学设施差,英语教师对新的教学理念不够重视,英语教师的素质和队伍结构不容乐观,学生、家长对英语不够重视,再加上师资短缺,尤其是乡镇中学的英语教师短缺,一些非英语专业的教师在上英语课,导致学生基础很差,初中英语教学严重脱节,再加上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片面追求升学率,把英语作为知识来传授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不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是我们子课题组根据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理解能力,主要内容是“通过三遍阅读法”训练学生能对所读文章进行概括、推断,把握文章的篇章结构,分析长难句,理解作者的态度和意图以及从文章中提取隐含信息,预测下文,及快速寻找特定细节的能力,通过略读(面式读法)的方法,粗略地阅读全篇文章,能推断作者在文章中表露出的态度和语气,能快速找到文章的主题句,通过跳读(点式读法),寻找与问题有关的特定细节,放弃大部份无关内容。快速找出与所问问题有关的某一点或某几点培养学生寻找特定细节的能力,能快速完成高考题型中的细节理解题。通过细读(线式读法),即仔细地阅读与问题有关的每一个句子,分析语言特点,从中提取表面信息及隐含信息,准确地完成推理判断题及词义猜测题。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根据 1)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教育思想

建构主义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即要求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与客观教学环节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者自己积极地建构知识框架,皮亚杰的结构观和建构观也认为人的知识是在知识范畴和感性材料结合的基本上建构的,离开了主体的建构活动就不可能有知识的产生。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给我们有益的启示是:教学是学生通过驱动自己学习的动力机制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而对这个过程加以指导分析,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有促进作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因此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时的帮助和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传统应试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四、课题研究过程

1、自2009年11月1月,我们提出“如何有效提高农村英语课堂教学课题”后,由于本课题较大,我校英语组7人中,有6人参与了此项课题,按照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要求,以中考题型的特点,开展了课堂教学的调研,分层次、分年级、分题型举行了小范围的研究课,负责人张彩丽和成员张海玲、张小琴、张海香、窦爱荣、乔彩霞、胡朝霞等共同拟定研究方案,进行了专题论证,理论文章的学习,确定实验方法。

我对如何有效地提高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具体做法及实验方法如下: 2、2009年11月上旬:探索实验阶段 实验方法: 1)被试

被试学生为我校初三142—154班为参照班,学生总人数436人。2)实验过程:

①前测(Pre-test),以去年中考试题阅读第一套测试卷的测试成绩为前测。②实验策略

A:成立“学习小组”、“学习小组”以班级学生座位分布情况确定,5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学习小组长由“学习小组”推选,共分为6个小组。

B:选择了九年级的目标检测的阅读文和我校规定的四省中考题的阅读理解12篇为阅读材料。

C、“学习小组”对阅读材料采取“三遍阅读法”.第一遍略读:重点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第二遍跳读:寻找与问题有关的特定细节,培养学生快速,准确寻找细节的能力.第三遍细读:即仔细阅读与问题有关的每一个句子,分析句子结构,瞻前顾后寻找与问题有关的关键词、句,挖掘出句中隐含的信息。

D、“学习小组遵循明确要求(每天5篇阅读文章)→独立完成→小组讨论→教师辅导→评价测试”的程序进行学习。具体要求如下:

明确要求:教师向学生介绍三遍阅读法,即:略读(面试读法)、跳读(点式读法)、细读(线式读法),把着眼点放在把握文章的篇章结构,认识主题句,理解作者的态度和意图以及如何从文章中提取隐含信息上,每周用一节课作为阅读课,其余均为课外阅读。

独立学习:学习小组以目标检测上的材料为训练材料每周一、三、五,晚自习下后(晚上9点——10点),由学习小组长组织,把课桌打成圆形,每个小组的学生坐在圈中的凳子上,首先以40分钟的时间独立完成5篇阅读文章,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根据组中每个成员的做题情况,组内核对答案,对于有异议的题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发挥集体智慧,基础较好的学生多帮助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对于组内无法确定的问题,第二天由组长把本组存在的问题用书面的形式汇报给代课教师,老师根据每组中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然后进行“问题”辅导,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棘手问题。在辅导的过程中注意帮助学生归纳、整理,总结一些知识规律和做题规律。

E:对照班:阅读时采用普通的阅读方法,阅读内容相同。

F:后测(Post-test):第一阶段实验结束,老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出了一份难度相当的阅读题(5篇)进行后测。(3)实验结果

“学习小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主旨大意,细节理解,推理判断及词义猜测的平均分比较。其结果见表1 表1:实验班与对照班前后测主旨大题,推理判断题,细节解题以词义推测题平均分比较表。

班别 人数 前 测

1、主旨大意

2、推理判断

3、细节理解

4、词义猜测 实验班(142)班 30人 3.5 5.8 9.5 2.5 对照班(145)班 30人 3.9 5.2 10.3 2

班别 人数 后 测

1、主旨大意

2、推理判断

3、细节理解

4、词义猜测 实验班(142)班 30人 4.1 6.5 10.3 1.6 对照班(145)班 30人 4 5.9 9.7 1.1 注:阅读满分为40分,其中主旨大意(6分),推理判断(12分),细节理解题(18分),词义猜测为(4分)。

4、实验分析:

根据表1的数据信息分析,实施“学习小组”策略,以学生为主体,采取三步阅读法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是非常有效的,实验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明显的效果,这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继续实验的信心。

第二阶段(2008年11月中旬),正式实验阶段,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加强了实验准备和设计,教学策略的实施更加程序化,操作化。实验方法:

1)被试:与第一阶段相同。2)实验过程

①前测(Pre-test),以“中考满分阅读4套测试题作为前题。

2、实施策略

“学习小组“按座位顺序前后6人一组,小组长根据第一阶段的表现情况作了适当的调整,共5个学习小组,使训练内容更加具体化。

C、“学习小组”对阅读材料仍然采取“三遍阅读法”,即面试读法,点式读法,及线式读法。

D、“学习小组”按照“教师指导学法→独立学习→小组讨论→老师点拨”的程序进行。

阅读材料为《阅读讲、练、测》这本书上的阅读题按照每周训练的技巧不同进行专项训练。

实验步骤及实验策略

2009年11月下旬,训练重点为如何认识主题句以及如何选择文章标题这一阶段重点训练为如何把握文章篇章结构及如何分析长难句。我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并上一节如何认识主题句及如何选择文章标题的阅读课。然后,利用周一、三、五晚自习下后进行专题训练。③2009年12月上旬训练重点为如何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及如何理解作者的态度和意图。12月中旬为综合训练时间,每周一.三.五的晚自习下了以后的9点——10点为课后训练时间,学生针对讲、练、测上的阅读材料采取“三遍阅读法”进行独立学习的训练,学生进行独立训练后,对发现的问题及存在的异议进行小组讨论,目的是让学生多思考、多概括,多比较,寻找出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技巧,然后针对全组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及点拨,并针对阅读这一块做了两次阅读解题技巧的专题讲座,还上了一次多媒体阅读课。

E:对照班仍为自已复习,采用传统的阅读方式,但阅读材料与“实验班”相同。

3、后测:根据训练情况,我出了一套针对各种题型进行测试的阅读测试题共5篇(40分钟完成)。

实验结果:课题研究处于实践研究阶段,研究中出现了一些喜人的局面:

(1)、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研究,各实验班级均能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每一教学环节都能够稳妥落实,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得到培养。(2)、实验教师能借助多媒体为儿童创设真实、丰富、多通道输入的英语环境,是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作用,创设新型的师生关系模式,设计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语言习得规律的学习活动。

(3)、参加实验的教师遵循English Only的原则,一律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用简单、清楚、流利的英语来讲解课文内容、表达思想情感、和学生进行交流。这非常有助于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师经常给学生穿插一些英文歌曲、日常英语、英语动画片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练习口语与听力。在每次上课前的几分钟,他们还经常用英语和学生进行交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达到练习口语的目的,使他们逐渐形成用英语表达的习惯。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游戏和活动来开展英语学习,从而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同时,积极为学生创设展示的平台,如个人表演、小组展示,在家长会表演和迷你秀等。在攀登英语课堂上,老师试着做孩子们学习的同伴,鼓励孩子大胆地站到讲台前面来表演,老师就像一个裁判一样,拿着小印章,等待表演结束后,给表现好的孩子以奖励提供展示机会。(4)、及时评价

充分发挥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手段,建立了日评价、周评价、阶段评价和个人评价、小组评价等相结合的评价系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孩子们树立学习信心。我们每周都根据学生的表现评先出周攀登之星,同时,还挑选优秀的学生当小老师或小组长,不但提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协助教师组织课堂教学也非常有帮助(5)、开展课题实验以来,本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请家长到校参加一次攀登英语的活动。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和表现,并向家长发放问卷调查表,及时了解家长对学校的要求以及学生在家的表现。部分家长的教育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变得更加关注孩子、更加注重欣赏孩子。

“学习小组”实验班与对照班前后测试平均分比较,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前后的成绩平均分进行统计,其结果见表2。班别 人数 前 测 主旨大题意 推理判断题 细节理解题 词义猜测题(142)班 30人 4 9.5 9.8 4 对照班(145)班 30人 3.9 10.2 9.2 4.2

班别 人数 后 测

主旨大题意 推理判断题 细节理解题 词义猜测题(142)班 30人 3.5 10.5 8.8 3.8 对照班145 30人 2.7 9.1 7.5 3

4、实验分析

从表2的各项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班后测和各项平均分都高于对照班,这说明实施“学习小组”策略进行阅读训练是有效的,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明显效果,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了,兴趣也提高了。

五、结论

本实验通过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构建了“学习小组”教学策略和教学程序,提高了初三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各种方法及文体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小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师生多向交流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团结协作的学习环境中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合作精神,“学习小组”教学策略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学生主体参与学习的主要学习方式,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这次教学实践,我感慨很深。①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做科研以前,我认为科研是专业人员做的事,认为是一件很难的事,我们老师不必做什么科研.做了这次课题后我才深刻体会到,教学科研其实就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的体验和总结,是教师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②英语教师要把精力放在如何教学生“学”上,使学生学会学习,指导学生懂得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方法。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让他们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悟出学法,课堂上尽量少灌输。③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的角色,不断学习新理念,大胆创新,积极投身到教学改革中去。

八、课题研究的经验体会

1、在选材方面,要尽量选用生动有趣、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力求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乐趣。

2、在训练方式方面,务必多样化,避免因形式僵化而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常见的阅读训练形式有:掠读、查读、快读、细读、泛读、集体阅读、自我阅读等等。

3、善于接受反馈信息,深入了解学生阅读时的心态,以便及时调整训练策略。例如,当发现多数学生普遍出现不断回视的现象,或总体平均成绩低于70分时,这就表明阅读材料的难度高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应适当降低阅读材料的难度。

4、培养学生进行大阅读量、长时间阅读的耐受力。许多学生习惯于5—8分钟的单篇阅读理解,而当面对总词数达2000左右,历时35分钟的阅读理解总量时,不少人表现出烦躁不安、缺乏信心的情绪来。因此,有必要组织学生在35分钟内阅读与高考难度相当且阅读量也相当的材料或近几年的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以便使学生适应高考阅读理解的测试形式。

存在问题

1、某些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存在“懒惰”现象,不能够从主观上积极主动配合,有“应付”现象。

2、在一年多的研究中,我们主要研究不同年级、不同话题的阅读教学研究,初步构建了各年段的阅读教学模式,但还不成熟。同时,不同课型的阅读研究还需下一阶段全面展开研究。

3、过于依赖现成的课外阅读材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成阅读材料虽然图文并茂,趣味性强,但有些不是很适合我们学生的实际。校本阅读材料、阅读方法多样化的培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4、课题的开展虽然经过了理论学习和研究探讨活动,但总觉得缺少专家、学者高层次的指导和点拨。

下阶段工作

1、进一步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

2、完善各年级阅读课堂教学模式。

3、有计划编写校本英语阅读教材。

篇3:骨干教师的培训心得体会报告

商务英语专业骨干教师培训以教师发展为主题, 以实现教师发展转向为目标, 以商务英语课程模块建设为重点, 以培养教师跨文化交际教学能力培养为突破口, 以商务英语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研究为保障, 转变教师发展观念, 促进高职商务英语教师在教学情境性、内容实用性、育人实效性的教学转型和提升发展。

1 培训项目内容概述

培训授课老师有:俞洪亮院长, 李生禄教授, 丰玉芳教授, 周维杰教授, 许国新教授, 孙显军主编, 郑嬿榕等专家学者。具体研修内容为:高职院校外语教师发展现状、商务外语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跨文化商务交际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模式与能力培养、国际商务国际贸易知识与商务谈判、商务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等专题。其目标是旨在培养学员熟悉与了解商务知识, 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等科学的方法进行语言学研究的能力, 从而为学员从事实证研究打好基础。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了合作学习法、研讨法;采用大班讨论, 小班讨论、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主讲专家和学员们之间进行了很好的互动交流。

2 培训心得体会

(1) 高职院校外语教师发展现状

俞洪亮院长从研读分析国务院和教育部关于现代职业教育的两个文件入手, 探讨了高职外语教育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俞教授透过教育的本质, 提出高职外语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方向。从中, 了解到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效果评价标准应该着力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满足学生高水平、多元化的需求;要让大学英语建设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2) 商务外语学生需求

丰玉芳教授以理论介绍为基础, 引入相应的学术论文范例, 生动而详细地介绍了商务外语的需求。丰教授提出, 需求分析不仅要调查学生需要学什么、想学什么, 还要调查他们怎么学、希望或是喜欢怎么学。所以, 教材的编写要充分考虑使用对象在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方面的倾向性。同时, 丰教授还着重介绍了影响语言习得的心理因素, 即Motivation、personality、cognitive learning styles、learning strategies四大因素。以理论介绍为基础, 引入相应的学术论文范例, 生动而详细地介绍了实证性研究论文写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譬如:写论文要做好前期的阅读储备, 选择题目要"师心独见", 如何设计调查问卷, 如何检验分析数据等。其中提到的很多易犯错误都是平日容易出现的。或许这些经验在日后不断地阅读写作中亦可逐渐总结出, 但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有效率地收获如此大量有用的信息, 实属不易。

(3) 跨文化商务交际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模式

来自浙江外国语学院的李生禄教授, 是此次培训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专家学者型人物。李教授就跨文化交际这一主题做了精彩的讲述, 他企业一线实践经验丰富, 为人正直, 浑身上下散发着学者朴实而智慧的气质。在跨文化交际的课程教学中, 李教授引入了大量最新的商场案例分析, 教会学生运用PEST等分析方法, 指导学生做出了十分优秀的商务报告, 值得我们学习。此外, 李教授提出在教学工作中不要预设学生的能力, 要与学生用心沟通, 挖掘学生无限的潜能。他提出商务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培养要大于教材固化知识或课程名称。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既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又掌握国际商务基本知识和技能, 会计算机操作, 能进行国际经贸交流与合作的应用型人才。突出"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商务学科知识+商务操作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对基础与应用、理论与实践、选修与必修等课程进行优化组合, 确保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具有多专多能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李教授还分析探讨了关于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现状与反思:同质化现象已经显现, 区域性院校有"被绑"架之嫌, 缺乏特色, 竞争力不强;有"重灾区"发展趋势, 理论"绑架"教学实践研究, 有悖于专业设置初衷, 专科教育本科化, 教学理念传统化, 学科思维简单化, 能力内涵过于强调理论层面, 而实践层面被忽视专业培养目标"理想化", 可操作性有待商榷, MBA化。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应该以综合能力为定位。应注重培养语言能力--听、说、读、写、译能力;语言策略能力--沟通策略, 学习策略等;语用能力--语言运用能力, 说服能力等;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差异辨别能力;差异利用能力等商务知识运用能力:交叉学科思维能力, 商务实践能力等。

此外, 秦旭教授结合扬大外语学院的大学英语精品课程体系建设的实际经验, 谈论了大外教学改革与发展趋势。他认为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危机与挑战并存, 身为大学教师, 要明确自己的责任感, 丝毫不可懈怠, 同时指出要重视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与团队建设。周维杰教授从项目设计出发, 基于"问题教学法"的《阅读》课的教学设计, 给大家生动演示了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周维杰教授讲课很有特色, 在如今多媒体教学课件铺天盖地的大环境下, 周教授返璞归真, 独树一帜, 讲课不用课件, 不用教案, 完全脱稿, 书。讲课的时候, 周教授经常举一反三, 旁征博引, 谈古论今。

4 结语

回首这俩星期的培训学习, 真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明显, 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 深深的烙印在每个学员的心中。全班学员在线研讨, 与老师、同仁互动式交流、评论, 在交流评论中教师共同探究, 集思广益、各抒己见, 在交流中得到启发、得到快乐, 这是收获丰厚的一星期, 也是促进教学上不断成长的一星期。培训工作即将结束, 培训只是一个手段、培训只是一个开端, 对于青年教师而言, 真正感到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 从身边的优秀教师身上、从学者教授身上学到了如何做人为师, 写在纸上得到的是思想足迹, 化作动力的是思想延伸, 这段"商务英语骨干教师"培训的日子, 扬州之行成为重新跋涉的新起点, 在教育的天地上走的更宽、更远。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总之, 本次培训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前瞻性, 切合研究实际, 畅谈商务外语教学理论, 使教师获益匪浅, 特别是对于高职外语教师的发展方向和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有了更深入、更具体的了解。此外, 从某种意义来讲这次活动也是高校老师交流、结识新朋友的一个平台, 一个沙龙。而这些对于年轻教师真是一种不小的收获, 彼此可以工作经验和心路历程, 还学到了很多实证论文写作的经验。这是一种学术上、思想上、人生观上的洗礼。培训虽然结束了, 但是这种精神, 尤其是主讲老师对待学术孜孜不倦, 对待学生循循善诱的精神, 将继续充实着、鼓励着青年教师朝向这条艰辛而欣慰的教师之路继续努力, 不断进取!在今后的工作中, 将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教育中的新情况。风在水上写诗、云在天空写诗、灯在书上写诗、年轻人用热烈的青春写诗、教师用人格写诗。

摘要:本文通过笔者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后的体会, 探讨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发展方向, 从教师发展理念入手, 改善英语教师的商务知识结构, 提升商务英语教师以商务课程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能力, 增强教师教学改革意识和教学研究水平, 旨在转变教师发展观念,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词:商务英语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教师发展

参考文献

[1]荆莉.英语教师信念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影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2]周启加.基础教育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及其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3]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4]张志明.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及提高策略[J].邢台学院学报.2010 (03) .

篇4:骨干教师的培训心得体会报告

在会议上我们还有幸听到县高级中学张修前老师的讲座“构建有效生物课堂的几种策略”。张老师是我们生物学科的带头人,他有很多文章在生物学权威杂志上都发表过,张老师不仅谈吐优雅,形象平易近人,而且还做了很漂亮的多媒体课件。他做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的动画相当优美,气体的进出、血液的流动及颜色的变化看的都非常清楚。根本不用老师多讲学生就一目了然。在讲座中张老师结合当前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把他从教以来积累的经验进行整合,使得整个讲座高潮迭起,引人入胜。

首先是对教育理念的转变

这就要求教师应从应试教育转入到素质教育。张老师列举了一个非常恰当的例子,他说:很多人喜欢看时装表演,看模特在T型台上尽情展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时装是不能穿出去走在大街上的,但仍然有很多人尤其是女性(笑声)喜欢看,这是为什么呢?他说时装表演其实是在宣传一种服装流行的理念,服装流行的趋势,服装的颜色、质地朝某个方向发展的理念,虽然整体的时装不能穿出去,但看过的人们在购买实用服装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把时装中的某个因素考虑进去。也就是说时装表演传达的是服装消费的理念。所以教师只要在心理把教育的理念转变了,那么在从事教学过程中就能从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

其次是教学媒体的选择

张老师非常实际地说,教学媒体的选择要根据自己所在的地区、学校进行选择,不要看到有的老师在上公开课或示范课时用的课件非常漂亮,就“拿来主义”,非要套用在农村中学,这样就脱离实际,农村的学生只能看、欣赏,根本不能动手操作,违背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原则。教学媒体有多种,不能只盯上多媒体,其实还有如实物、挂图、模型、黑板画等等,每一种媒体都有它自己的优点,不能相互代替。要根据教材、教学环境加以选择。

再者是对教材的处理

他强调教材是一种载体,它承载着的是一种教学理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是“用教材”,而不是“学教材”。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能够进行灵活处理尤为重要。可以将原有的知识结构顺序调换,也可以增加必要的内容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总之是一切要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出发,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适当的调整。

听了张老师的讲座感觉真的是受益匪浅,也非常感谢县教研室给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搭建了这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使我们在假期中充电。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知识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

篇5:地级骨干教师培训报告

纳雍县王家寨镇碗厂小学杨孝忠

一、培训目的1、本次培训的指导思想:

遵行教师专业成长规律,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骨干教师教学示范、教学研究、教学管理能力,努力培养一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的地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带动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2、本次培训的目标:

通过培训,进一步加强骨干教师师德修养,更新教育观念,开阔教育视野,增长新知识,掌握有效的课堂评价策略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二、培训过程

1、培训时间

2012年2月19日----2012年2月27日。

2、培训地点

上海市中华职业第二进修学校。

3、主办单位

上海海川剑鑫教育集团

4、培训日程安排

2月19日(星期日),全天报到。

2月20日(星期一),上午在上海川沙文化中心进行开班典礼。下午,聆听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教授、《浦东教育》编辑室主任陈家昌的讲座

------《学校文化建设与教师形象》。

2月21日(星期二),走进上海市桥--东陆学校分学段分学科进行观摩实训。

2月22日(星期三),上午,聆听专家讲座。一是浦东新区育童小学校长吕唐华的讲座------《做智慧的幸福教师》;二是上海市绿化和市容局党校、民进上海市委高教联主委张建良的讲座------《学校环境建设与育人功能》。

下午聆听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中副校长、华东师范大学张江实验中学校长、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陈胜庆的讲座------《学校课程的开发和教师专业发展》。

2月23日(星期四),全天走进名校(上海高桥--东陆学校)分学段分学科进行观摩实训。

2月24日(星期五),聆听专家讲座。一是浦东教发院博士、副教授王丽琴的讲座-----《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学秩序探究》;二是上海市教科院现代教育实验室副主任、上海市教科所民办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唐晓杰的讲座-----《课堂教学分析与评价》。

下午聆听上海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科研室主任黄建初的讲座------《教师成长路径分析》。

2月25日(星期六),全天小组交流讨论。

2月26日(星期日),全天社会考查。

2月27日(星期一),结业典礼。

三、培训收获

这次,我们毕节地级骨干教师一行50人在民进中央、上海中华职社及

相关领导的关怀下,在市教育局安排和奚剑鑫副局长的带领下,参加了“贵州省毕节市第六批地级骨干教师赴上海----浦东培训班”,进行教育教学提高培训。在培训中,我得到了很多收获:

1、对学校形像有了新认识。学校形像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无形资产,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一定的教育教学风格、管理风格、外在环境、文化内涵等一系列的总和。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她独特的风格,都有她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只要我们建设好学校的形象,把好的风格发挥到极致,那么,这个学校交会成为学生的选择,成为家长的选择,成为社会的选择,这也是学校生活的灵魂所在。

2、对教师形象的新认识

教师的形象反应为教师外在形象、内在的文化修养、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等。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学校形象的影响,同时教师形象也是学校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是一个社会群体,教师应有自己的形象,这一形象需要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来维护,有时一个人的错误行为将会影响整个群体的形象。比如,陈教授多次提到我毕节地区威宁县教师带学生卖淫的恶性事件,让我真有点脸红,心想,这事为何就发生在我毕节,为何一个人的错误行为就让我们这么多人汗颜,究其原因,就是教师这一社会形象可建不可毁。中国有句俗语叫“行行出状元”。反过来想,那也是行行有败类,被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的教育也不例外。翻开中国和各大报刊,随处可见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但其影响并不大,只因为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太高,给予了最高的荣誉,所以教师一旦犯了错误,各种社会的评价就随之而来,爬得越高,摔得越惨。教师的形象需要整个社会来维护,当发生一些上人不齿的事情时,社会宣传就不应该到处宣扬,特别是新闻

媒体更应该为维护教师形象服务,发生这类事情,是个案,它不能代表全部,可正是由于新闻媒体的介入,竟让一个人错误毁掉了整个群体的形象。当然,这并不代表要姑息养奸,咱们也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但有的事情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吞,绝不能揭开嘴皮让人看牙齿。

3、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

校本课程是学校结合地方实际、学校实际开发的一系列特有的课程。以往谈到校本课程,咱们都是无从下手,因为咱们都没有真正理解校本课程的含义,通过培训,我认识到什么是校本课程,该如何开发。其实,咱们的生活处处有值得开发的校本课程,只是缺乏智慧的眼光而已。通过学习,我将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开发一系列适合我校实际的校本课程。

4、对教师成长路径有了新的思考。很多名师都是在特定的名校环境,通过专家的指导迅速成长起来的,但咱们山区教师恐怕没有这个条件了,只能自学成才。成为名师,不一定要有特定的名校环境,不一定要有专家的指导,只要你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喜欢在网络上与名师交流,也会成为名师的。如上海的顾泠沅老师、刘京海老师,南京的刘永和老师都是从教育科研走出来的优秀教师。上海的于漪老师、南京的王栋生老师他们是从课堂教学走出来的优秀教师。山东的孙明霞老师、常熟的沈丽新老师他们都是从网络写作走出来的优秀教师。教师的专业成长,可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条条大路通北京”。只要你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挑战,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5、正确看待新课改。

课改让很多老师迷失了方向,有如邯郸学步,学来学去,不会走路了。因此,咱们对课改要辩证地对待,新的东西要接受,过去的也不能说得一

无是处。

6、走进名校,亲临名师课堂,观摩和学习名校的管理经验,先进的教育理念。

四、存在的问题

1、培训时间短,很多新理念只是跑马观花,没有深层了解,很多东西还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2、自身水平不高,对一些新理念的理解可能会出现偏差。

3、大家都说,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可咱们偏偏输在了起跑线上,和发达地区相比,硬件设施比不上,人文环境比不上,师资力量比不上,咱们能不输吗?至少也是“不可同日而语”。

五、今后的打算

篇6:省级骨干教师的培训心得体会

的金秋时节,安徽省初中历史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在历史名城宿州拉开帷幕,我有幸代表金寨县参与了这次培训活动。这次培训由皖北名校宿州学院承办,时间是从9月15日到9月28日,历时半个月。本活动受到了承办单位的高度重视,从他们精心挑选的主讲老师团队就可见一斑:主讲老师除了由宿州学院的资深教授、著名讲师亲自担任以外,还特别邀请了不少战斗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皖北地区历史名师,其中有来自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的赵剑峰老师和怀远一中的沈为慧老师等,更是在全国中学历史教育届享有盛誉,他们曾多次参与过历史国培教材的编审和国培计划的实施工作,这些培训老师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不知不觉半个月就如梭飞逝。此时此刻,已经结业归来的我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情。感激的是校领导能给我这么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去充实提高、调整状态,感谢的是能借此机会向尊敬的沈校长、各位领导及同仁汇报并分享自己的学习情况及心得体会。但是因为水平所限,我自己能理解和领悟的实在有限,准备的也不够充分,所以只能说是管中窥豹、抛砖引玉了。

二、概述

总的来说,这次培训的内容包含三个层次:教育教学技术、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实践。这三个层次的内容和每一个培训老师的课件我都下载了,很期待能与大家共同分享,所以这里就只汇报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部分。

三、教育教学技术

教育教学技术主要侧重于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培训,尤其是课件的制作技术花的时间要多一些,这里主要和大家分享一下主讲老师重点推荐的一个视屏剪辑软件,叫“绘声绘影”,因为在我们历史教学中常会用到。

四、教育教学理论

尽管理论部分稍嫌空洞与枯燥,不过有些还是与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有一定联系,简括如下:

一是与校园文化建设有关。众所周知,在以沈校长为核心的领导团队的英明指导下,全校师生共同努力,无私付出,富有金江特色、生机勃勃的校园文化氛围已初步形成。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从改变传统的教师文化做起,而所谓传统的教师文化可能在我校暂未根除,比如说个人主义文化(对自己的态度是独立成功观,对其他教师的态度是不干涉主义)、保守主义文化(很少对自己的教学做实质性的变革,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沉默文化(在学校中极少发表意见和言论)。作为一个普通老师,我觉得如果不能在本校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实在是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当然,扪心自问,加入金江这个大家庭已经两年多了,虽然自己也提过一些建议并获得采纳,但大多数时候,总是以各种借口选择了沉默,似乎成了一个旁观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用邓校长的话来说,的确是太不阳光,太没有主人翁意识了,能不自责吗?试问,有哪个学校能像我们学校这样利用各种方式征求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并择善而从呢?

其二是与课改有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探究。当前,我校四、五、六年级的课改实验正如火如荼,所以我提供一个培训时听到的案例仅供参考,因为有一个培训老师特别提到了她们学校的课改情况。这位滕薇老师来自宿州市第十一中学,也是一个在课改实践中锻炼成长出来的老师。据她介绍,在课改之前,她们学校的学生流失非常严重,因为学校硬件条件一直到现在都非常差,光拼应试拼不过其他学校。但经过自20xx年以来的课改探索,学校整体态势出现了惊人的逆转。目前,宿州市十一中的七、八、九三个年级每一个年级都有二十多个班,每个班的学生数都将近八、九十人甚至上百,以至于现在的新生入校都是由宿州市市长直接过问,看来课改成效还是显著的。不过滕薇老师没有详细介绍课改的具体操作情况,只是用两句话进行了概括:七、八年级搞课改轰轰烈烈,九年级抓应试扎扎实实。宿州十一中也是长期包揽宿州市中考的前十名,看来她们已经用实践和成绩消除了人们对课改影响升学成绩的隐忧,也有力回答了社会上对课改的质疑。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我校的课改之花一定能结出累累硕果,绝不会辜负人们的翘首以盼,就像它绝不会辜负春雨的滋润、夏雷的叮咛、秋风的抚慰、冬雪的珍藏一样!

其三是关注教师的幸福,笔记上记的有几句话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教师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有一种态度叫享受,有一种感觉叫幸福。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教育幸福的创造者,也是教育幸福的享受者......既然“幸福像花儿一样”美好,那何不做一个幸福的金江人,让幸福的微笑在每一个金江人的脸上热情洋溢,让幸福的感觉在每一个金江人的心里静静流淌?

五、教育教学实践

这是本次培训活动最重要的部分,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五点:其一是关于历史课程标准本身以及20xx年历史新课标的问题。为什么在历史教学中必须用心揣摩研究历史课程标准呢?来自合肥四十五中的张勇祥老师举了一个例子:20年中考历史试题的第16小题有两问牵涉到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与现代文明的有机联系。本课课标对此也是有相应规范与要求的,但是关于这一点我们所使用的北师大教材只有一句话“:它毕竟在盛行专制的古代社会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为后世留下一笔宝贵的政治遗产”,至于这个政治遗产究竟是什么,教材却语焉不详,所以,如果老师不在紧扣新课标的基础上活学活用教材,学生在面对这一问题时也将一筹莫展无言以对。在这次培训开始之前,班主任要求我们参训学员每人提交一个问题单以供讨论交流,根据沈校长指示,我也咨询了咱们历史组老师的意见,其中李守先老师就提出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20xx年新课标与新教材不同步出炉?这个问题我也问了培训老师,他当时也打电话给宿州市的历史教研员,不过并未得到明确答复,所以只能暂时存疑。不过我以为,尽管咱们仍然沿用的是老教材,但在中考前复习时还是要对新课标予以适当关注。当然,在这次培训当中,20xx历史新课标的解读也是一个重点,因为课件里有,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其二是高效课堂建设,这也是我自己颇感困惑的问题。因为我觉得我的最大问题就是课堂效率低下,于是就在课下花了很多时间去弥补,可是回到课堂却发现效果还是不理想,只好在课堂上又耗费或者浪费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样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实际上走向了教学误区。针对这样一个问题,其中一位培训老师谈了他的三讲三不讲原则,所谓的三讲就是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当然,如果加上我校刘华启老师提到的讲考点就变成四讲了,三不讲是不讲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可以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还是不会的。还有一位培训老师也强调了高效课堂的重要性,他说:课堂是老师的生命线,而每一节课又都是由一个一个的教学环节所连接而成。因此,课堂教学的好坏以及教学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个教学环节的合理分布,只有抓好,抓实每一个教学环节,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他还说:想改变世界很难,要改变自己则较为容易。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可以改变我的课堂。这位老师就新课导入、内容整合、课堂提问及课堂生成问题的对策、历史与现实的联系、结尾的艺术也举了不少生动的例子,让我很受启发。

其三是关于历史优质课大赛:由于这次参加培训的老师也有不少是为这次历史优质课大赛做准备的,所以培训中也特别提到了一些相关问题。其中一位培训老师还多次担任过省优质课大赛的资深评委和指导老师,显然,他的许多观点堪称真知灼见,是必需要加以重视的。因为我校的符永田老师要参加这次六安市的历史优质课大赛,所以回来以后,我和符老师也有过交流,也提供了一些资料和信息供其参考,衷心希望符老师胸中的“毛竹”更加枝繁叶茂,同时预祝他取得好成绩。

其四是当前历史教学的趋势之一的史料教学问题,最近几年,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都有不少史料题目,这实际上也暗示我们要重视史料教学。从学生反馈来看,对于史料题还是比较棘手的。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无疑是颇具针对性。但历史老师在选择和运用史料上要特别慎重,建议尽量运用易于阅读理解的史料,尽量运用多角度观察的史料,适当运用有价值观的史料,适当运用渗透情感教育的史料,尽量运用有利于能力培养的史料。

最后是关于历史老师的专业发展问题。符永田老师曾就提高历史老师的地位而大声疾呼,根据沈校长的指示,我也把这个困惑放在了问题单中,不过我想,要提高历史老师的地位还得靠历史老师自己的努力。既然选择了老师这个职业和历史这个专业,就只能表现出与之相应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件小事,聚精会神的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历程,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赢得应有的尊重,当然,还要在专业发展上争取有所突破。培训老师对初中历史老师的专业发展也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并且非常明确的对初中历史老师专业发展的可能性持乐观和肯定态度。因为咱们初中历史老师的专业发展有很多不利条件,比如说写文章缺乏资料,做课题因手头上缺乏研究资源很难通过审批,诸如此类,一度成为我望而却步乃至不思进取的借口,但给我们培训的一位老师却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一切皆有可能。这位老师叫沈为慧,现在怀远一中,他是安徽省特级教师,还是中国中学历史国培老师,已经发表了许多论文,出版了不少专著,其中一些著作直接用于历史国培教材,而他的起点实际上也跟我们差不多,是宿州学院的前身宿州师专八五级毕业的,跟他比起来我深感惭愧。其实,就我们政史组来说,朱文余老师也是一个很好的榜样。朱老师不仅课上的生动活泼,教学效果显著,而且科研成果突出,曾荣膺“六安市政治骨干教师”称号,也是我县的政治教研员,堪称我县政治教育的一面旗帜。当然,在我们学校,值得我学习的榜样还有很多、很多......

六、结语

以上是我的一些肤浅的认识。最后,我想引用安徽省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赵剑峰老师博客中的几句话做一个结尾,也算是与大家共勉:......华东师大的李月琴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培训学习时激动,回家想想还感动,过段时间一动不动。”我觉得这是自己目前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别光打雷不下雨,因为给你激动的时间越来越少;别等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因为极少有车马炮齐的时候。心动不如行动,只要自己努力,从今天开始,不晚!

20xx年10月12日于金江

篇7:中高级培训骨干教师的培训心得

国家级专家薄金锋教授介绍了教育技术能力教师技术能力中级培训课程(祝版或北师大版),让我们明白了此次培训的具体内容,他展示的各个视频《面对变化的世界》《乔布斯:经典与传奇》等冲击力强、令人震撼。他提出了新数字化的教学特点:多点对多点;核心趋势:“指尖获取丰富资源;学习和工作无处不在;协作化的工作环境(collaboration);云计算广泛应用”等等观点让我感觉到了自己的无知和渺小。虽然在英语学科还算是小有成就但是今天的教育技术培训还是让自己心里猛地一抽,真有点坐不住了。

篇8:骨干教师的培训心得体会报告

理念。二是通过职业教育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 提高了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三是通过考察和参观企业、座谈, 感知了企业文化。四是职教骨干教师课后互相交流学习, 收获了经验和友谊。

职业教育中职骨干教师专业能力实践能力

2009年暑假 (7月6日至8月29日) , 笔者有幸参加了同济大学承办的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造与控制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的学习。

本次学习分为3个方面内容共288学时:一是教学理论与方法学习是68学时;二是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是80学时;三是企业实践是136学时。2个月的学习, 既紧张充实, 又幸福愉快, 收获颇丰。

一、通过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的学习, 提升了职业教育理念

7月6日上午开学典礼上, 同济大学中德学院院长周耕夫教授作了精彩的《职业教育发展形势报告》, 了解了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和职业教育动态, 当前面临的大好形势, 体会到了作为一个职教老师的责任感。6日下午便开始了正式行课。善于分析的徐朔教授讲授的《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与方法》, 了解了在德国自上世纪80年代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及方法。和蔼可亲的陈祝林教授讲授的《国际职业教育比较》、《职教师资科研能力培育与提升的若干思考》和《产品开发与创新基础》, 了解了世界职业教育的主要模式和重要特征, “双元制”和职业教育的作用和内容;当前我国职教科研现状, 职教师资科研的作用及其特征, 科研论文的撰写;德国创新教育与产品设计, 我国创新教育与产品设计现状, 创新教育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优雅的孙玉华教授讲授的《可编程控制器》, 讲授了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历史与应用, PLC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热情的王建初博士讲授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精神饱满的李同吉博士讲授的《学习理论与中职教育和教学》、认真的罗阳博士讲授的《机械工程领域专业教学》、充满热情的顾剑锋老师《快速成形与快速模具技术实验课程》、一丝不苟的王云峰博士《教学媒体开发实验》、性情温和的周圣涛老师讲授的《数控编程技术》等这些著名教授和职教专家的新颖的职教观点和教学方法, 风趣的讲解, 都让我们耳目一新, 眼前一亮, 让我们树立了现代职业教育理念, 了解了职业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方向, 掌握了相关专业教学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更新了传统的教学观念, 以更加贴近和符合职教教学的需要转变教学方法, 更好的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

另外, 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些著名教授和职教专家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对职业教育的敬业精神, 实在让人令人感佩。他们精彩的课堂讲授, 精心的教学安排, 平易近人的交流, 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国家昌盛, 系于教育;教育昌盛, 系于我身。

二、通过职业教育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 提高了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7月8日至9日, 学员在同济大学中德学院的实验室进行了两天的现代快速制模技术的学习。此技术是直接从计算机模型产生三维物体的快速成形技术, 是由现代设计和现代制造技术迅速发展的需求应运而生的。7月19日, 学员在同济大学彰武路校区学习了激光雕刻技术。激光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 是目前最先进的加工技术之一。8月10日至8月14日, 在同济大学中德学院的精心安排下, 我们到了上海市劳动局数字化制造技术实训中心学习。使我们大开了眼见。此中心位于上海市天山路, 有各种先进的各种机床设备五六百台, 三分之二的机床是进口的, 设备价值3.6亿, 各种机床非常先进, 许多设备是我从来没有见过。我们两天数控车床操作, 两天数控铣床操作, 一天在电脑上数控仿真。数控车床学习的是海德汉系统, 数控铣床学习的是HAAS系统。先老师讲编程, 讲系统原理, 讲机床操作, 然后学员们对一个零件进行编程、操作机床将零件加工出来。我们学习起来积极性非常高。8月17日至8月21日到上海弗斯托 (中国) 有限公司学习。公司是世界著名的德国Festo公司于1993年在中国大陆设立的独资子公司。五天的时间, 学习了气动执行元件、控制元件、一些简单气动线路等。在老师指导下分成6组还进行气动线路的接线操作。

通过以上这些学习, 使我们大开了眼见、增强了动手能力、充分了解到了机械制造与控制专业最先进的设备和最前沿的理论知识, 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为职教教师应该时刻紧跟本专业知识更新的步伐, 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为社会培养出需要的、能胜任相关职业岗位工作的、技能型、应用型的专门人才。

三、通过考察和参观企业、座谈, 感知了企业文化

按照培训计划, 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安排我们于7月31日到座落于上海浦东金桥保税区的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参观。上海通用汽车是唯一一家连续7年当选“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的汽车企业, 堪称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力量。参观此企业对我们感官上是极大的刺激。8月4日, 我们到座落于上海浦东张江高科开发区的上海鸿得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参观。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工程机械和电线电缆专用设备, 集研发、生产和营销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的“以客为尊、缔造品牌、持续改进”的质量方针, 以“品行天下专为先”、“做专、做精、做强”为理念, 照“走品牌之路, 建百年鸿得利”的发展战略, 秉承“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务实求信、拼搏奋进”的企业精神, 给我留下非常深的印象。8月5日, 我们到上海洋帆实业有限公司参观。公司在注重经济建设的同时积极向和谐企业建设方向努力。为此, 公司历年来相继获得了“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先进企业”、“上海市销售收入500强工业企业”、“上海市工业系统抗洪救灾先进单位”等荣誉。8月7日, 我们到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参观学习。学校自1997年起实施中德合作项目, 引入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现与60多家外资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这是一所榜样学校, 很值得我们学习。学校的葛金印老师给我们作了机械专业基础课程大纲的修订说明, 启发很大。8月9日, 我们参观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天煌教仪”现已成为中国教学仪器行业最著名的品牌, 是中国高等教育教学仪器和中国职业教育实训考核设备最大研发基地, 也是国内为数不多能与国际教仪大公司相抗衡的知名品牌之一。“诚信创新”是全体天煌人共同秉承的企业精神。

通过以上的考察、参观, 与企业有关人员座谈, 感知了企业文化、领略了现代企业生产现状、技术水平、用工需求信息, 加深了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和企业实际联系的理解, 为我们这些职教学校的教师指明了教学目标和方向, 使我们专业教师更加清楚地了解市场对人才的具体需要, 也就为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以及思想教育更加有针对性。

以上的参观实习带给我们的, 不全是我们所看到东西, 接触到的那些操作技能, 更多的则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学习结束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感悟, 去思考, 才更有所收获。

四、职教中职骨干教师课后互相交流学习, 收获了经验和友谊

这次参加培训学习的学员27位, 分别来自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一线骨干教师。这个无形的课堂给我们更广阔的学习天地, 大家有很多的话题在一起探讨, 有很多的观点在一起交流。通过交流和探讨, 我们互相了解了各个兄弟学校发展的状况, 获得了教学改革、课程设置等许多方面很多好的成功经验。在培训结束之前, 我们每个学员依次上讲台上了一堂课 (说课) , 每个学员各自从教材分析, 教法设计, 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4个方面进行了交流。

两个月共同的学习生活, 教师与学员之间, 学员与学员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毫不保留地一起分享经验和心得, 没有了地域、性别和年龄的限制, 就像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 并且已经建立了长久的联系, 便于日后的交流和相互学习, 这也将会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摘要:总结了在同济大学参加职业教育中职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的心得:一是通过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的学习, 提升了职业教育理念。二是通过职业教育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 提高了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三是通过考察和参观企业、座谈, 感知了企业文化。四是职教骨干教师课后互相交流学习, 收获了经验和友谊。

篇9:骨干教师的培训心得体会报告

2012年我有幸参加了山东青州巴伐利亚职教师资培训中心举办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培训课程共分为四个模块: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培训学习;职业教育模式在护理专业教学方面的延伸拓展;医院临床护理实践;护理技能的实训及考核。其中理论学习8周,医院实践4周。经过这12周紧张而又充实的学习,我收获良多,现与大家分享。

1 开拓视野,交流经验,互勉互励,增强了作为职教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来自全国各个省市的30名中青年骨干教师齐聚一堂,相互学习,互通有无,取长补短。通过开展教学经验交流、说课比赛、论文评比、技能考核等活动,加强了来自全国各地中职教师的友谊。通过学习了解到国家对职教的重视程度与投入逐步加大,使我们增强了信心。在交流中针对目前职教课程教学任务繁重、如何克服学生厌学情绪、课程改革的进展与方向、专业建设等方面的积极探讨,也增强了我们作为职教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获取了许多可借鉴的经验。

2 立足课堂教学,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手段

在培训学习中,专家们向我们介绍了与职教相关的教育心理学原理、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设计、教案的撰写等专题,这对非师范专业毕业的我们而言是十分有益的。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进行了护理技能的培训,这对我这样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转而从事临床护理科目教学的教师而言,也是全新的体验,也重新理解了护理这个专业。

就学校教育而言,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教学,如何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学习是主要的探讨方向,培训班的老师们各抒己见,将成功的经验与受挫的困惑都在这里倾吐,也是我感触与收获最多的地方,比如异彩纷呈的课程导入方式、鲜明迥异的个人授课风格、让人耳目一新又与地域特色相关的语言表达魅力等等,数不胜数。尽管目前职业教育教师数量相对紧张,使得教师的工作量增加;同时生源质量有所下降,造成课堂教学面临新的挑战。但是“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今后,我会不断进行新的尝试和探索。

3 感受护理一线工作,打造合格“双师型”教师

在为期四周的医院实践中,我深刻的体会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双师型”教师,需要学校与医院的共同培养。医院一线护理人员牢树立服务意识,切实贯彻“优质护理”;医院管理科学严谨,兼顾“人性化”特点;注重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及管理,做好校企合作;转换角色,在护理实践工作中提升“双师”素质重视护理技能的培训,提高护士个人能力。

4 更新教学理念,探索职教模式

随着2011年护理专业成为与医学专业平行的一级学科,我国的护理专业教育应该怎样走出自己的道路,怎样才能摆脱医学教育的影子,怎样才能使得护理本科、专科、中专的课程设置及课程实施具有各自的特点,这些都是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在诸多的职业教育模式中,生命力最强的要数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了。培训中心特地邀请了德国一所护士学校的格兰茨校长给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专题讲座。他首先通过我们的自我介绍拉近彼此的距离,同时也借此了解我们目前的教学模式与课程设置,再让我们把自己最希望交流的3-4个问题用纸条集中放在展示板上,并及时根据我们的需求调整了他的授课内容与安排,这种“以学生为主体”、“不走寻常路”的授课风格让人印象深刻。在进一步的学习中,务实的校长还利用并不完善的教学条件进行简单的教具开发,使我重新审视自己以往抱怨教学条件的行为,他还以幽默的语言、丰富的肢体动作、严谨的时间观念与职业操守、经常借助形象的图形展示原有的文字教学内容使之化繁為简等鲜明的风格,切身体会到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同时我也了解了不少新的理念如教学中涉及的环保意识、体验式教学、如何开发教具、站点式教学等。

上一篇:春季运动会广播发言稿下一篇:全市宣传思想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