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伦理与法规教案

2024-07-21

护理伦理与法规教案(精选6篇)

篇1:护理伦理与法规教案

护理伦理与法规教案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护理伦理与法规》是我校护理系高职教育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的内容包括护理伦理与卫生法规两个部分。其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明确护理伦理与卫生法规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范,培养良好的护理伦理与法律意识,领悟医学人道主义精神,提高护理人文素质。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护理伦理与卫生法规对护理人员的意义;

2、理解护理伦理与患者、社会、科学技术的关系;了解违背卫生法规的处罚;

3、掌握护理伦理原则、规范及其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掌握护士执业有关法律规定。

(二)能力目标

1、能够分清护理行为的善与恶,合法与违法;

2、能够在伦理与法规制约下进行护理行为的选择与抉择;

3、能够承担护理伦理与法律责任。

(三)情感态度

1、树立正确的护理伦理与法治观念;

2、学会敬畏生命,尊重生命;

3、树立责任意识;

4、学会从人文的角度理解并处理护理中发生的各种关系。

第一讲

护理职业与护理伦理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护理职业的重要意义;理解护理职业与护理伦理的关系;熟知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和护理伦理的构成成分。

教学重点:护理伦理的构成

教学难点:护理职业与护理伦理的关系 教学时数:2学时 案例导入新课【“四句话说死病人”的思考】

一、护理职业

职业不是从来就有,也不会永恒不变。职业是指人们由于双方分工和生产内部的劳动分工,而长期从事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生活活动。

“护理”一词来源于拉丁语,有抚育、帮助、保护、安慰、救济、保存精力、维护健康、避免损伤等含义。它是伴随着医学的产生而产生的。西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非常重视护理,但当时不能称其为职业,还没有专门的护理人员。护理成为职业是近代的事情。特别是南丁格尔创建护理教育以来,护理在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同时,也逐渐发展成一种职业。在现代,护理已经确立了其在医疗领域的独立地位。

护理职业具有三重意义: 一是护理人员谋取生活资料的主要手段;二是护理人员生活角色的必要载体;三是护理人员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二、护理职业伦理及其意义

护理同其他领域不同之处,在于护理本身就是一个道德的职业(moral profession),这个职业本身与善有着本质的联系。

护理的概念历史地发生变化:以疾病护理为中心→以病人护理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整体护理)

最新的护理定义是:“护理是综合应用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知识,以个人、家庭及社会群体为服务对象,了解和评估他们的健康状况和需求,对人的整个生命过程提供照顾,以实现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恢复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作为一门专业,护理学的根本职责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以及减轻痛苦。若从人道主义角度理解,护理就是给(病)人以关爱,这是纯粹的“善”,而善就是道德的特有的概念,仅此一点就说明了护理学因实践对人的照护而成就对人和社会的善举,这本身就说明了它是一门实践道德的职业。因为它以关怀照顾他人为目的,是关心他人、发扬人道的专业。这样,护理学这门学科和专业自然就与伦理学有了内在的联系。

护理伦理是调整护理职业活动中所结成的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其所结成的关系主要有护理人员与患者、护理人员之间、护理人员与其他医务人员之间、护理人员与社会、护理人员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等。

追求患者利益的最大满足时护理人员工作的目的,也是护理人员获得个人利益的基础。这就使得护理伦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即护理伦理与护理技术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人性化的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必须还患者以“人”的地位与权利,必须人道地对待患者,必须用正确的伦理规范来调节护理活动中的各种护理关系,从而产生护理技术的实施从来都离不开护理人员伦理观念的支配。

护理职业伦理的意义:第一,是护理人员安全、顺利从事护理职业的重要保障。护理人员的利益与患者的利益的本质一致性决定了护理人员必须遵循伦理规范,尊重患者权利,完成自己的义务。否则,违背伦理规范的行为,不仅会损害患者利益,而且护理利益必须承担由于自己的不道德行为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护理利益的工作安全、顺利与否全在于其有没有正确的护理伦理观念,而且能不能产生在正确伦理观念指导下的护理行为。第二,是医院、社会发展的职业保障。护理活动对哈利路亚是职业活动,对患者及其家属是公共活动。因此,护理人员伦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每个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影响到护理及有关活动为职业的每个人的生活,直至影响到有无数个人所组成的社会的运作。***讨论:你是怎样认识护理这个职业的

三、护理人员与护理职业伦理 护理职业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1、护理伦理素质 主要包括两方面,意识基本的思想素质,即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基础上的政治立场、观点与态度;二是护理伦理素质,即护理人员在基本的道德素质基础上形成的从事护理工作必备的伦理素养与品质。它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

2、科学文化素质 主要包括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人文素质主要包括4个方面,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并尊重人文精神。科学素质则指护理人员掌握科学(护理科学)知识的多少、理解科学思想的深浅、运用科学方法的熟练程度、拥有科学精神的浓淡、解决科学问题的老路大小。

3、护理专业技能素质 这是护理人员对护理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主要表现为在护理职业兴趣、职业能力水平、个性等后面。

4、健康素质 主要包括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

以上各种素质必须协调发展,才能成为合格的护理人才。

四、护理人员与护理职业伦理的关系

护理人员是指专门以护理工作为职业的人们,而护理职业伦理就是调整护理活动中各种护理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因此,它们有着天然的联系。

1、护理人员需要护理伦理的指导

当护理人员与患者发生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时,已包含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和期望。当患者放心地把生命托付给医护人员时,护理人员应该感受到的是信任与责任。这促使护理人员按照护理伦理规范去为患者着想,把追求患者的最大利益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

2、护理伦理促进护理人员的全面发展

在护理活动中,护理利益通过已有的护理伦理观念对其行为的指导,客观上规范了对患者的护理行为,使得该行为既维护患者的利益,又保护了护理人员利益的作用。

五、护理伦理的构成

1、护理职业理想 即护理人员希望通过护理活动追求护理服务对象健康利益的最大化,以推动人类社会整体的健康素质的发展。

2、护理职业态度 它反映了护理人员在对待服务对象时的心理准备状态与表现出来的行为倾向,它将影响护理利益护理活动的方式与对护理活动的认知。

3、护理职业责任 这本身就是一种伦理责任,它是人们在反复的护理实践中提炼与积淀下来的对护理人员的职业要求。

4、护理职业技术 任何护理行为的实施都离不开护理职业技能的支持它与护理伦理共同决定着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服务状态。

5、护理职业纪律 它反映了护理职业的行为规范,是护理行业业已确立的行业秩序。

6、护理职业良心 其与护理职业责任相关联,是护理责任的自我意识。

7、护理职业荣誉 这是一种职业伦理意识,它就是要让每一个护理人员建立起护理职业的荣誉感,热爱护理职业,把护理职业升华为自己的事业。

8、护理职业作风 它是一种体验于护理人员身上的作风(敏捷、细致、耐心、精心)。

讨论:

你认为护理职业与护理伦理之间有什么关系?应当怎样维护护理人员的职业形象?

第二讲护理伦理的原则、规范和范畴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护理伦理原则的主要内容;熟悉权利、义务、情感、良心、审慎的含义、内容与作用;了解护理内容规范的内容。

教学重点:护理伦理的原则 教学难点:护理内容规范的内容 教学时数:2学时 复习导入新课

一、护理伦理的原则

1、基本原则

护理伦理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防病治病,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是现代医学科学发展的特点和要求。社会预防和社会保健已成为护理工作的内容之一。在日常医疗工作中做到防与治的统一,以维护患者利益,促进人类整体的健康水平。“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天职。作为医护人员要热爱自己的职业,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仁爱精神,时刻将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防病治病,救死扶伤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只有具备了过硬的护理技能,又具有对人民高度负责的责任感,才能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第二,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医学人道主义的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把医学看成是全人类的事业;二是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三是谴责和反对不人道的行为;四是对战俘、拘留犯和囚犯实行人道的待遇。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继承了医学人道主义的精华,丰富发展并注入了新的内涵。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以及对对人的生命质量的重视。在医护人员身上,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主要体现在:关心和爱护患者;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平等待人;一视同仁;体贴关心患者,急其所急,想其所想;反对和谴责各种形式的不人道行为;对精神病患者、弱智者、麻风患者等给予更大的同情和爱护。

第三,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务。这是后来来了的根本宗旨,也是护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其含义包括:首先,不是为少数人服务,不是为某一阶层的人服务,而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其次,为人民的内容应该是全方位的,既要认真护理患者,更要真诚关心患者,更要真诚关照患者;既要给予生物学方面的救助,更要给予心理学、社会学方面的照护。一句话,做到全心全意就是从满足人民大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出发,使他们尽可能地恢复和保持胜利、心理、社会适应诸方面的良好适应能力和状态。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务是护理人员的最高要求和理想人格。

2、护理伦理的具体原则P20(1)尊重原则

是指尊重患者的生命及其生命价值,尊重患者的人格,尊重患者的健康权和自主权利。它有两方面要求:一是尊重患者的自主权或者决定权。即是指患者在医疗卫生及护理方面所享有的权利,护理人员必须尊重。患者完全有权了解整个医疗过程,权衡利弊,对所实施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作出选择,履行独立的、自主的决定权。二是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即是指在医疗护理活动活动中患者有得知自己病情的权利。患者在了解有关诊断、治疗护理、预后等方面的信息之后,有权要求诊疗、护理,也有权拒绝诊疗和护理。医护人员要尊重他

们的意见,不可强迫。

(2)不伤害原则

是指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动机与效果都不应使病人的身体、心灵或精神受到伤害。同时,还应包括不将病人置于可能受伤害的危险情况中。具体要求如下:① 强化和培养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意识,坚决杜绝有意和责任伤害;② 恪尽职守,经历提供最佳的治疗、护理手段,尽力避免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身体、精神上的伤害和经济上的损失;③正确处理审慎与胆识的关系。(3)有利原则 是指医护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医疗及护理的动机和结果均应有利于患者,始终把患者的健康利益放在第一位,并切实为患者利益着想的伦理原则。其对医护人员的要求是:(4)公正原则 是指在医疗和护理实践中公平、正直地对待每一位患者的伦理原则。它包括形式公正和内容公正两个层面。我们倡导二者的有机统一。即具有同样医疗护理需要以及同等社会贡献和条件的患者,则应享有同样的医疗待遇,不同的患者则分别享受不同的医疗待遇,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基本医疗保健上,力求做到人人享有保健,并以同样的服务态度、服务水平,对待有同样医疗需要的服务对象。它对医护人员的要求时对患者一视同仁,尊重其人格及应有的权利;公正合理地分配卫生资源,经历实现患者基本医疗和人人保健的权利。

二、护理伦理规范P22 护理伦理规范就是在护理实践中用以调整各种人际关系,判断护理人员行为是非、善恶的一种标准,是是非对护理人员的基本伦理要求,也是护理伦理原则的具体体现。其主要内容如下:

1、爱岗敬业,恪尽职守

自尊、自强、自重、自爱,是护理人员应有的、首要的内容品质。要充分认识护理工作的意义。医疗工作中的医疗诊断、观察、抢救、治疗、手术、康复及预防环节,都离不开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护理专业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技术性、服务性、艺术性等特点,要以从事护理工作献身护理工作为荣。护患关系时各种护理人际关系的核心。要求护理人员树立“整体护理”的观念,在防病治病、救死扶伤的过程中应注意社会、心理、生物主方面的因素对患者的影响;善于研究掌握患者的心理,使其身心愉悦,得到最佳护理。

2、尊重患者,一视同仁

尊重患者就是要尊重患者的人格与尊严。尊重与被尊重是人的意志基本精神需求。必须把其摆在平等的地位上,设身处地的体谅患者因病的痛苦、看病的艰难和治疗的麻烦而引起的焦虑与烦躁,坚决杜绝不尊重患者的现象。尊重患者的人格,适用于一切患者。无论对老人、儿童、妇女动因一视同仁。尊重患者还表现在同情和关心患者。

3、钻研技术,精益求精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妇女工作的科学性和技术性日益增强。妇女利益必须钻研业务技术,精益求精,以掌握过硬的业务技能和服务本领。只有这样,才能既是、无误地发现并判断并且的变化,才能在操作中准确、快捷并最大程度地减轻或者的痛苦。

4、端庄和蔼,言语文明

这是对护理人员的仪表、语言、举止、情感等外在文明表现方面的要求。希波克拉底说过“医生有两种东西能治病,一是对症的药物,二是良好的语言”。护理人员同样如此。

5、谨言慎行,保守秘密

人的健康与疾病不仅是一个生物学过程,而且常常受到复杂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复杂对医护人员的言行都很敏感,往往因此而影响疾病的治疗。“谨言”和“守密”各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P24。

6、清廉正直,遵守纪律

这是后来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一项重要指标。要求做到:一是正确对待孩子的酬谢。二是医疗单位与护理人员应以优质服

务和提高医疗质量为目的,通过公平竞争,合理增加收入,决不能采用开大处方、滥用药物和各种检查来掠取患者钱财。三是护理人员对自己各种的事物、差错、事故要如实报告,不得隐瞒,一切数据必须如实记录,不可弄虚作假。

7、相互尊重,团结协作

这是由医疗护理工作的集体性和协调性所决定的。

三、护理伦理范畴

范畴是反映事物的特性、方面和关系的基本概念。伦理范畴是反映伦理概念的特性、方面和关系的基本概念。护理伦理范畴是反映护理伦理现象的特性、方面和关系的基本概念。它是对护理伦理现象的总结和概括,反映了护患之间、护际之间、护士与其他医护人员以及社会之间最普遍、最本质的伦理关系。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权利

它一是指患者对医疗卫生事业享有的权利;而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工 作中应有的权利。

患者的权利主要表现在:① 任何患者都享有基本的医疗权利; ②患者享有的医疗权利是平等的;

③患者有权监督医疗单位,使自己的医疗护理权利得以实现; ④患者知情同意的权力。

护理人员的权利主要表现在:① 对患者的护理权 ; ② 对特殊患者的隔离权;

③ 维护个人正当利益的权利。

2、义务

所谓伦理义务是指一定时候的伦理原则和规范对人们的伦理要求,是人们对社会及他人所负有的伦理责任。:① 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是医护人员基本的伦理道德 ; ② 义务既具有客观的约束性,又具有主观自觉性; ③ 护理伦理义务的特点,在于它不以享受某种权利为前提,即对义务的完成是无条件的 ;④医护人员要把对患者和对社会的伦理义务统一起来;

⑤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医学的要求已不满足于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身心的健康和长寿,还要求在智力、体力和容貌方面得到更理想的回复和发展,这就要求医护人员为消除危害人类健康的各种社会、心理因素贡献力量。

3、荣誉

是指对医疗护理行为的社会兼职所做出的公认的客观评价和主观意向。它是护理人员在履行了社会义务后得到的社会赞扬和肯定,并在其自我意识中产生的一种满足感和欣慰感。医护人员应该具有这样的荣誉感:① 医护人员只能把患者和社会的赞许、奖励当做自己脑袋取得的反映和标志,决不能超过这个限度去认识; ② 医护人员在荣誉面前要提倡谦让精神,重视精神上的荣誉感; ③医护人员应首先关系集体的、同行的及职业的荣誉,懂得“荣誉从集体中来”的道理; ④医护人员应把保护患者健康利益、促进医学发展看成是最大荣誉。

4、良心

良心是人们内心对是非、善恶、荣辱等观念的深刻认识和感受,是人们在履行义务中形成的一种伦理意识和自我评论家能力。它对医护人员有三个方面的要求:即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总是与患者的健康利益,不做有损于患者健康利益的事;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忠实于护理事业,绝不做违背护理精神的事;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忠实于社会,坚决不做违背社会利益的事。

5、情感

它是人堆客观事物和对象所持有的态度体验。是一种职业情感,其基本内容一是同情感,二是责任感,三是事业感。

6、审慎

即周密而谨慎,是指人们在行为之前的周密思考与行动过程的谨慎态度。护理人员的审慎品德表现在“言”、和“行”两个方面。行为方面。各项操作都必须考虑到种种可能,选择最优方案反对粗枝大叶和敷衍行为。语言方面,对患者要慎言、守密,注重语言表达技巧。

第三讲

护理人员与患者、医院、社会及科学技术的关系

教学目标 掌握调节护理人员与患者、医院及社会的关系的伦理规范;熟悉护理实践中的维护医院形象的职责;了解高兴技术运用中的伦理道德。

教学重点 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权利、义务。

教学难点 认识护理人员与医院的共生关系及其在维护医院外在形象中的职责。教学时数 4学时

一、护患关系的概述

(一)护患关系及其特点

护患关系是护理人员在护理职业活动中与患者建立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他有如下特点:

1、护患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

患者挂号,护患之间就存在一种合同关系。患者得到护理人员的合理护理,成为护患之间的一种约定。他受法律和伦理规范的制约。这种契约关系的确定与解除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患者来决定。护理人员无权拒绝患者的合理要求。

2、护患关系是一种平等关系 护理人员与患者在生活地位、和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

3、护患关系是一种信任关系 护患关系的建立是基于护患彼此的需要。在二者共同参与的护理服务与被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彼此的信任与合作。护患可以在众多医院中选择自己信任的医院及其服务。因而,护患关系的确立就意味着护患对医院及其服务的信任。那么,护理人员就应该真诚为患者提供服务。

(二)护患关系的内容

1、技术层面的关系 这是指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存在一种与护理技术相关的关系。护患关系是以护理人员能够提供护理技术服务为基础的关系。没有护理技术的前提,就无从建立这种关系。

2、非技术层面的关系 是指伴随着会立技术层面关系的发生二发生在护患之间的各种伦理、法律、利益、心理、经济、文化、宗教等关系,成为飞技术层面的关系。

二、护患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一)患者的权利与义务

患者权利是指作为患者角色所现有的权利与利益。它是患者从双方及医护利益那你去的某种氛围的资格。其主要权利有:

1、基本医疗护理权 ;

2、对疾病的知情同意权;

3、个人隐私保护权;

4、监督医疗护理权;

5、要求赔偿权;

6、免除一定的双方义务权。

患者的义务是指患者在享受医护服务权利的同时还应尽自己的责任。其义务主要有:

1、保持和恢复健康的义务;

2、积极配合治疗合理的义务;

3、按时缴纳医疗费用的义务、4、支持医学护理研究的义务。

(二)护理人员的权利与义务

护理人员的权利是指其在从业过程中所所享有的权利。这一权利是由其是否角色决定的。主要有:

1、职业自主权;

2、保护孩子利益的权利;

3、对患者的特殊干涉权;

4、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损害的权利。

护理人员的义务是指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其社会应尽的责任。主要有:

1、治病救人的义务;

2、解释说明的义务;

3、医疗保密的义务;

4、兼顾患者利

益和社会利益的义务。

三、实践中的护患伦理关系

(一)门急诊护理中的护患伦理关系

1、门、急诊护理的特点:(门诊)组织管理任务着;预防交叉感染难度大;服务性强。(急诊)护理的随机性强、时间性强、主动性强。

2、门急诊护理的伦理要求:(1)热情关怀、高度负责;(2)作风严谨,准确无误。

(二)病房护理中的护患伦理关系

1、病房护理的特点:感染难度大;服务时间长;工作任务重。

2、伦理要求:(1)尊重人格,一视同仁;(2)勤勉踏实,周密审慎;(3)满足需要,沟通心理。

(三)护患实践中突出的护患伦理问题

1、知情同意 这既是患者的权利,也是医护人员的义务。是指患者对医务人员给予自己的诊治护理法案、实施诊治护理的有效率、成功率、并发症、所承担的风险和某些可能发生的不可预测的后果等信息有获悉的权利;在医护人员来讲,知情同意即为有义务将患者应知的信息真实、准确、充分地告知他们,并应取得他们的意见。

作为衡量人员,在知情同意的过程中,主要承担两方面的责任:第一,衡量人员担当着医患之间知情同意落实的沟通、协调责任。第二,护患方案的制订是衡量人员的职责,一系列衡量措施及逾期均应预先高职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必要时应签字为准。

2、医疗保密

一方面指医护人员为患者保密,另一方面意味着医护人员要对患者保密。

第一层含义指医疗保密设计患者隐私的问题,患者的个人隐私在不危害他人、社会及患者自身利益的情况下,知晓这些信息的医护人员应该把它限定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不要造成扩散,更不要肆意宣扬。第二层含义是指在必要时,医护人员将患者的不良诊断、预后等等医疗信息以及医护人员的隐私和秘密不向患者透露。

四、特殊护患伦理关系

(一)对妇产科护理的伦理要求

1、尊重、同情、体贴患者。

2、做好保密工作。

3、认真负责。

(二)对儿科护理的伦理要求

1、从感情上贴近患儿

2、审慎对待患儿

3、认真负责地位儿科患者服务

(三)对老年患者的护理伦理

1、真诚尊重,热情关怀

2、重视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四)对精神病患者的护理伦理

1、精心照料,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

2、尊重同情和爱护患者

3、为精神病患者保密

(五)对性病患者的护理伦理

1、尊重他们的人格,维护其自尊心

2、为性病患者实施有限度的保密。

(六)对艾滋病患者的护理伦理

1、公正地对待他们

2、尊重关心艾滋病患者;

3、保护艾滋病患者的个人隐私

4、注意职业保护。

二、护理人员与医院的伦理关系

医院是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为宗旨的社会公益性的卫生机构。这就决定了护理人员的职业价值观。

(一)护理人员的职业价值观

护理人员的价值在于能够“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和减轻痛苦”,能够满足患者的身心健康需要。

护理人员的职业价值观是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价值存在与否、怎样评判护理活动的价值、在护理活动中怎样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其中包括了自己的工作意义,自己如何创造价值等内容。护理人员的价值观,一方面表现为护理价值目标,即自己在护理活动中应该追求什么,以什么为重;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护理价值尺度与标准,即评价自己或他人护理行为的标准。它要求:一是以人为本,患者利益至上;二是注重护理活动的社会价值;三是以护理伦理原则、规范为护理活动及其评价的价值尺度。

(二)护理利益与医院的共生关系

医院是由各种不同的具体职业技术岗位设置而形成的一个完整的组织系统。护理岗位和护理人员是该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营与管理医院成为实现医院目标的重要手段。在医院管理中,护理人员既是管理对象,也是管理主体。在医院经营中,护理人员即代表自己的形象,也代表医院的形象。可以说,护理人员与医院的共生关系使得他们之间不仅根本利益一致,而且在行为的最终目标上也具有一致性。因而,只有二者协同一致,医院与护理人员的共同目标及利益才能得到实现。

(三)护理人员与医院同事的伦理关系

1、护理人员之间的伦理关系 护理人员与其他医务人员的关系是建立在患者利益基础至上的。这些关系处理好坏,直接影响患者利益,影响到医院目标的实现。从最基本的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来看,主要有上下级关系、同级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护理工作中的教与学的关系。处理护理人员之间关系必须遵循以下正确的道德态度:一是患者利益第一;二是支持、尊重、学习。在具体的实践中,护理人员首先要把之间的工作做好,这是对其他同志的最好支持与配合。

2、护理人员与医生的伦理关系 医疗过程就是医护工作互补的过程。认识医护之间的“并列-互补”关系,是医护合作与共事的基础。医护人员工作目标的共同性、工作方式的共事性,二者对对方都产生了一定的角色期望。护理人员希望医生……,,医生以为护理人员……,二者在对待彼此时,一个梳理正确的道德态度。一是患者利益至上;二是互相尊重;三是平等协作;四是互相监督。护理人员与医生的关系的好坏关系处理好坏,直接影响患者利益,影响到医院目标的实现。

3、护理人员与医技科室人员的关系 医技科室人员主要包括影像、检验、病理、药剂、核医学、营养、消毒供应等科室的工作人员。护理人员与他们的关系处理好坏,直接影响患者利益,影响到医院目标的实现。在与医技科室人员相处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仍然要本着患者利益第一的原则,与他们相互支持,相互配合。

4、护理人员与管理、后勤人员的伦理关系(略)

(四)护理人员在维护医院形象中的伦理职责

护理人员在社会中扮演多种角色。如对患者、对同事、对领导、对家庭、对社会而言,护理人员既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的形象代表;也是社会成员之一。在医院外,护理人员则往往被看作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的言谈举止被看着做是医院整体水平的具体体现。因而,护理人员一方面要处理好自己与医院内部的各种关系,遵守护理伦理规范,成为患者利益的维护者;另一方面,则要自觉维护自身形象,与医院一起担负社会责任。所以,维护医院形象对护理人员的伦理要求是:

一、护理人员应予医院一道,发起和支持满足公众健康及社会需要的行动;

二、与医院一道,积极参与国家制定卫生法规的过程,换气广大民众对健康的重视,促使地区或国家满足符合大众健康的需要。

三、护理人员应维持和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满足患者对医疗专业的期待,维护医院的质量信誉。

四、护理人员应致力于改进护理手段,促进护理科学的患者,同时提升医院的科研水平。

五,护理人员应加强自身伦理素质的提高,自觉作为医院形象的代言人,显现医院的整体素质与形象。

三、护理人员与社会的伦理关系

护理工作既要面向患者,又要面向社会各种类型及各种健康状况的人群,其责任是重大的,影响是广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理管理办法》对其社会地位的认定:护士的职业权利受到法律保护,护士的劳动受全社会的尊重;国家发展护理事业,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加强护士队伍建设,重视和发挥护士在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工作中的作用。

在护理实践中,护理人员对许多问题的处理不仅要考虑对某个患者或局部的利益,而且要顾及对他人、社会、后代的责任。诸如人工流产、计划生育、严重缺陷新生儿的处理、安乐死等等。

(一)计划生育伦理道德

所谓计划生育就是有计划的安排和进行生育活动。对一国而言,对人口贩子进行计划的调节,使人口的增长同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计划生育工作具有以下特点:具有宣传、指导计划生育的特殊责任;具有对受术者负责与对社会负责的高度一致性;具有科学性与政策性的高度一致性。

对其护理伦理的基本要求如下:

1、摒弃旧观念,树立新的生育观。我国传统的人口观是把人丁兴旺作为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人口越多越好。新的生育观认为,生育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行为,同时也是国家和社会的行为,生育的数量和质量应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要把生育的权利和义务统一起来,把生育的意愿同对社会、后代的责任统一起来。

2、积极进行心理疏导。贯彻知情同意的原则

3、积极进行心理疏导。贯彻知情同意的原则

(二)处置严重缺陷新生儿的伦理道德

缺陷新生儿是指与生俱来的智力低下或身体缺陷的病残儿。所谓严重新生儿是指符合舍弃标准的缺陷新生儿。

舍弃标准:

1、因为严重缺陷不能活过婴儿期,处于濒死状态;

2、不能发育至成人阶段,如任其生命延续,将使之生活于不可救治的痛苦之中,长期治疗都不能缓解。

3、可发育至成人阶段,但因智力因素严重低下等原因,不具有最低限度的人类经验,对于别人的照料无感情和认识的反应能力。如无脑儿、18三

体综合种、严重脑积水、先天痴呆、严重心血管畸形、食道闭锁、肺或肾发育不良等病儿符合上述舍弃标准,应作为舍弃对象。

不应舍弃标准 :新生儿缺陷对今后的生理机能、本来体力智力发展没有或仅有轻度影响。

严重新生儿缺陷是指符合舍弃标准的缺陷新生儿。处置严重缺陷新生儿的伦理道德:

处置程序:

1、对有严重缺陷的新生儿进行必要的各种辅助检查并提出处理意见;

2、新生儿父母应提出处理意见并签字;

3、审查须有计划生育委员会设置的严重缺陷新生儿审查组及司法公正部门签署的意见。

4、处置,在非公开场合处理。执行处理的人不负法律与伦理责任。处置方式及护理伦理要求

(三)临终关怀伦理道德

临终阶段的患者是由以治愈为主的治疗转变为对症为主的照料,由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转变为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因此,临终护理主要是做好患者的心理和生活护理。临终关怀的伦理要求:

1、尊重患者的尊严和权利;

2、尊重和理解临终患者及其生活;

3、同情和关心临终患者家属

(四)安乐死的伦理问题(略讲)

安乐死的含义、形式及对象

(五)预防医学伦理道德

1、预防医学的意义

预防医学主要是以人群为研究对象,探寻人类所处的各种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自身的心理环境等对人群疾病与健康的影响作用及其医学规律,以制定对策,保护人群,使其尽量避免遭受这些因素的不良影响的程度,以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人群健康。

2、预防医学活动中护理工作的特点

社会公益性、参与主体的广泛性、活动效益的潜在性。

3、护理伦理要求

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坚持公益,对全社会负责;实事求是,科学严谨;清正廉洁,秉公执法;着眼全局,团结协作。

4、社区护理伦理要求

文明礼貌,主动服务;任劳任怨,乐于奉献;综合服务,钻研技术;恪守规章,遵守纪律。

(六)医疗卫生改革伦理要求

1、医疗卫生改革的意义(略)

2、伦理在医疗卫生改革中的作用

价值导向作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医疗卫生制度必须有伦理的导向。任何医疗卫生制度及其改革政策都有自己的家伙子取向,这一取向关系到医疗卫生制定的制度是否合理,是否能保证维护最广大患者的利益,是否能促进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整体健康水平。

规范保障作用:我国医疗卫生改革方案中提出要建设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等四大体系,构建我国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四大体系有效规范运行。伦理的规范作用非常明显,这些制度的制定与出台紧紧围绕着“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价值目标。

3、医疗卫生改革的伦理要求

公正原则:公正历来是伦理学关注的焦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公正包括医疗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价值追求的公正、为了达到目的而采用的具体措施和规定的公正,以及改革结果的公正等三个方面(教材P73页)。

效益原则:医疗体制应该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出发,采取恰当的手段,提高效益,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效益不仅指经济效益,更不是指医疗机构的经济收入。医疗体制改革中的效益是指以一定的卫生资源的投入,尽可能地获得最大的健康效益。这就要求在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等方面下功夫。

平等原则:平等是指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方和消费方法律地位的盘带。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方应该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需要进行检查治疗,而不得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诱导欺骗患者。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和消费行为是平等的民事活动,双方都应该遵循平等诚信原则。

第四讲 护理人员与科学技术的伦理关系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是学生明白护理科研伦理要求,熟悉噶新技术应用中的伦理规范;了解现代护理伦理学在发展中所遇到的主要课题。

教学重点、难点:护理科研伦理要求及高新技术应用中的伦理规范。教学时数

2学时

一、护理科研伦理规范

1、护理科研的意义(略讲)是指人们为了反映和揭示人体的健康、疾病及其防治的本质和规律而进行的一种时间活动。是现代化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科研的直接受益者是患者,他们同事优势护理科研的参与者与受试者。护理科研离不开人体实验。

2、护理科研的特点

时代性、复杂性。

3、护理科研的伦理要求

目的明确,动机纯正。护理科研的根本目的是认识什么的本质,寻求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的途径和方法,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立志医学研究的人态度要端正,一切都是为了救人,决不能怀有自私自利之心。

实事求是,严谨治学。在临床回您可以中,任何有意无意地歪曲事实,都可能严重损害人的健康。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在科研时,必须遵循实验规则程序,不得擅自取消任何实验步骤和项目,要真实、准确记录实验情况,不允许隐瞒和护甲任何主观因素,包括某种政治需求和某些领导的主观意图。要捍卫科学实验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团结协作,互相支持。在科研中,护理人员必须要有群体协作意识,能正确对待自己劳动和他人劳动的内在关系,加强对待修养,做一个有胸怀、有气度、有境界的人。

正确对待保密问题。

二、人工生殖技术伦理道德

1、人工生殖技术的含义和方法

人工生殖技术是指在医务人员的操纵下,代替自然生殖的过程的某一步骤或全部步骤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人工受精、体外受精和无性生殖三种基本形式。

2、人工生殖技术的伦理问题

3、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中的伦理道德

第五讲

护理伦理教育、修养和评价

教学目标 使学生熟知护理伦理评价的标准和依据,了解护理伦理教育和修养的方法和途径,自觉加强护理伦理修养,提高职业素质。

教学重点 护理伦理评价的标准 教学难点 护理伦理评价的依据 教学时数 2

一、护理伦理教育

1、概念 护理伦理教育是指学校或社会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对护理人员进行有组 织、有计划、有目的的系统的伦理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使护理伦理原则和规范 转化为护理人员的内在品质,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伦理境界。

2、教育过程 第一,提高护理人员认知;第二,培养护理伦理情感;第三,锻炼 护理人员意志;第四,树立护理伦理信念;第五,养成良好护理伦理习惯。

二、护理伦理修养

1、概念 是指护理人员依照护理伦理基本原则和规范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 造、自我陶冶、自我培养的过程和活动,以及经过这种努力和锻炼所形成的护理 伦理情操和护理道德境界。

2、加强护理伦理修养的意义(略)

3、护理伦理境界

第一,极端利己主义;第二,公私兼顾,人我两惠;第三,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第四,大公无私,全心奉献。

4、修养方法 “内省”与“慎独”。三 护理伦理评价

1、评价标准

① 有利,即有利于患者、促进护理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 ②尊 重患者自主; ③ 公正,即“收益”和“负担”的公正合理分配,护理人员要公正、平等地对待患者 ④ 互助,社会互助

2、评价依据

① 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② 目的与手段相统一。

3、评价途径

① 社会舆论

② 内心信念 ③ 传统习俗

第六讲 卫生法律概述和护士管理法律制度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熟知卫生法的概念、基本原则卫生法律责任和护士的权利、义务、职业资格证制度,了解卫生行政赔偿、护士执业违法的处罚规定。

教学重点 护士权利义务和护士管理制度 教学难点 卫生法律责任和执业违法的处罚 教学时数 3

一、卫生法的概念、特点和基本原则

卫生法是指由国家指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在保护人体健 康活动中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理发主题是国家,以维护人体健康 为目的。

卫生法除了具备法的共同特点外,其特点还表现在:第一,融入了大量医学 技术规范,第二,反映了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加之取向;第三,内容分散,调整手 段多样。

1、维护公民健康原则;公平配置卫生资源的原则;

3、维护个人利益和社会 公益相结合的原则;

4、预防为主原则。

二、卫生法的适用

广义的卫生法的实施,包括卫生执法、卫生守法、卫生司法、卫生法监督,本处

指卫生法的适用,即是卫生法的执行和卫生法的遵守,即狭义的卫生法的实施方 式。卫生法的适用规则如下:

卫生法的适用特点:以国家的名义对为生活进行全名的管理,具有国家权威 性;其执法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具有国家强制性;直发主体具有 主动性和单方面性;有严格的法定程序;卫生法的适用要有表明结果的法律文件,如:卫生行政罚款必须要向被罚款单位和个人出具行政罚款的执法决定书。

第一,任何卫生法律主体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下活动,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卫生行政机关应该按照法律规定的内容和程序依法行政,其行为以合法性和合理性为基本准则;卫生服务活动中的双方当事人不能违背法律的规定,其行为必须遵从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的基本准则,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卫生法律关系主体都处于平等的地位,不允许有任何特权的存在;任何受到不法行为侵害的卫生法律关系主体,都有得到司法救济的权利,他可以通过行政诉讼或者民事诉讼得到公正的审判。相应的,任何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卫生法律行为必须遵守法律优先的原则。在规范层面,卫生行政立法必须遵守《立法法》的规定,不得与法律相抵触。凡是有法律明确规定的事项,卫生行政机关应该根据法律的规定来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对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事项,卫生行政机关可以制定相应的规范性文件,但不得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原则和精神。与上位法相抵触的卫生行政规范性文件,应该依法予以撤销或者改变。

在行为层面,一切卫生行为都不得与法律相抵触.在卫生行为的法律依据之间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应该以上位法的规定为准。比如在医疗事故的赔偿方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民法通则》出现了不同的规定,当然应该适用《民法通则》的规定。同时,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应该遵从法律的原则,不得违背法律的目的。

第三,卫生法律行为必须遵守卫生科学的一般规律和法律保留原则。一般来说,促进人的身体健康是卫生科学的目的,也是法律所保护的对象之一,二者之间是能够正常融合的。但是不能忽视的是,法律在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的同时,还要保障公民的其他基本权利;卫生活动中除了直接保护生命健康权的行为外,还有大量的附随行为,它们和法律规定之间可能发生冲突,这就需要进行综合的考虑。有的附随行为固然符合卫生科学发展的规律,但是和法律保护个人权利的根本宗旨相违背,这时就应该在服从法律规定的前提下作出妥当的选择。如安排学生在临床实习活动中观察病人的身体,这是提高医学生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符合医学科学的规律.但是,这种行为又和保护患者的隐私权相违背,这时必须以尊重患者的隐私权为前提,只有得到患者的同意,这样的行为才是合法的。

三、护士管理法律制度

第六讲 护理活动和医疗事故处理的相关法律制度(二)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熟知护理活动和医疗事故的相关法律制度,了解护理违法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医疗事故处置的规定及事故鉴定、赔偿。

教学重点 护理活动法律制度

教学难点 医疗事故法律责任及鉴定、赔偿 教学时数 3

一、医疗事故及其预防、处置

1、概念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其特征如下:① 医疗事故的责任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② 医疗事故发生在医疗活动中,且行为违法; ③ 医疗事故的发生是由医疗机构或其医务人员的过失导致的;④ 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的过失行为给患者造成了人身伤害;⑤ 医疗事故的损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有直接因果关系。

下列情形不属于医疗事故① 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 ② 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 ③ 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 ④ 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

⑤ 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 ⑥ 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2预防和处置

(预防,略)处置:① 规范病历资料的保管 ② 医疗事故告知制度 ③ 制定防范、处理医疗 事故的预案 ④ 医疗事故的报告制度 ⑤ 证据的封存与检验 ⑥ 尸体检查

二、医疗事故的鉴定及赔偿

1、鉴定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原则:① 依法鉴定原则; ② 公开、公正原则;③ 依法回避原则;④ 独立鉴定原则;⑤ 及时鉴定原则;⑥ 保守秘密原则。

程序:① 提起、受理程序;

② 调查程序; ③ 依法定程序进行鉴定。

2、赔偿 医疗事故赔偿争议解决途径有:一是医患双方协商解决;二是卫生行政部门调节解决;三是人民法院诉讼解决。

医疗事故赔偿要考虑三个因素:事故等级、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和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

赔偿项目与标准:

三、违反医疗事故制度的法律责任

1、医疗事故民事责任

医疗事故的行为主体与责任主体是统一的,都应当是医疗单位而不是医护人员。由于医疗单位是行为主体和责任主体,它就要对医护人员诊疗护理过失承担责任,医护人员的职务行为都是医疗单位的行为。因此,由这些行为而产生的医疗事故应由医疗单位承担民事责任。承担责任的主要方式是

赔偿损失。

2、医疗事故行政责任

承担医疗事故行政责任的主体包括: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医疗机构及其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医疗机构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参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人员、其他有关机构。②承担医疗事故责任的方式:P183

3、医疗事故刑事责任

① 承担医疗事故刑事责任的主体包括: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医务人员、参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人员、其他人员。② 承担医疗事故刑事责任的具体规定:P184

篇2:护理伦理与法规教案

从我科成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病区以来,在院领导、护理部、科主任大力支持,护士长带领下,全科护士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如今,走进示范病区的病房,各个责任护士不仅为自己每位患者打针、发药、铺床、输液,更是更加细心,真诚的照顾自己的患者,照顾患者的生活,耐心的为患者健康指导,用心灵去沟通心灵,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自己的挚爱帮助患者,把人文精神引入到了整体护理之中。

从患者一入院起,责任护士就会热心的将他领进病房开始详细的介绍环境,介绍主管医生和自己,还有同病房病友,用餐、打水,洗漱一一道来,极为自然的为其修甲、洗头,转瞬间患者的陌生感消失,拉近了护患距离。清晨,病床前护士一声轻柔地问候“睡醒了,可以洗漱了吗?我来帮您!”,如此亲人般的关切带给患者们怎样的感动!输液了,护士详细地告诉患者每一瓶药水的功效和使用目的,患者心中的茫然消除了。检查前,护士把检查的目的、配合等注意事项一一告知,患者内心的恐惧不见了。晚间,忙碌了一天的护士纷纷来到患者床前指导或协助他们洗漱,贴心的言行让患者和家属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感慨动容之间,心的距离已经不远了。

我们开始意识到,通过我们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在照顾病人的过程中,不但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同时可起到心理安慰的效果。我们科外地病人较多,他们由于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和生理变化会产生一些相应的心理问题的特点,对此就要求护士多与这些病人交谈,并尊重理解他们,以减轻其心理压力。几个月的工作下来,病房大部分的病人都说:“你们上班挺辛苦的,工作量那么大,可你们没有怨言,而且服务质量也是一流的。”这就是我们的奖励和的鼓舞和动力。

篇3:护理伦理与法规教案

1 关于学生记者的采访权

美国政治家杰斐逊曾说:“我们相信最终会证明, 人是可以受理性和真理支配的, 因此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给人们打开所有通向真理的道路, 迄今为止找到的最好的办法是新闻自由。”新闻自由权又叫新闻报道权, 依据王利明编著的《新闻侵权法律辞典》, 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所享有的从事、利用新闻活动而不受非法干涉的民主权利, 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1]在新闻报道中, 采访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它是新闻记者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自主选择采访对象和采访方式进行自主调查, 以获取新闻事实材料的权利。实际上, 基于公众的知情权, 记者在采访中充当“拟态公众”的角色, 通过采访进行取证、求证, 帮助实现公众的知情权, 并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2]。

但在新闻实践中, 学生记者的采访却时常受阻。采访对象或以“根据学校规定, 我们不能随意接受采访”为由拒绝接受采访;或用“我们的负责人不在”、“这个我们管不了”等理由搪塞和推卸采访。当学生记者遇到此类情况时, 即使有所属学生媒体发放的记者证、采访介绍信等也无济于事。若基本的采访权无法得到保护, 学生记者就无法采集到各方意见, 做到平衡报道, 那么其撰写的新闻稿件必然无法很好地践行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

其实, 采访受阻不仅出现在学生媒体中, 在社会其他媒体中也屡屡发生。由于法律上的模糊与空白, 记者虽享有采访权, 法律性质却不明确。不少学者已意识到法律性质不明确正成为记者采访受阻、遭诉或采访权滥用等现象发生的重要根源。2006年, 同济大学文法学院纪振永、匡春燕合作撰写了《也论记者采访权的法律性质与立法保护》一文。论文指出, 我国应当将记者采访权界定为记者专属享有的职业身份权, 其属于私法上的权利, 性质为相对权、请求权, 其实现和保护遵循“人格权先于身份权”的私法秩序[3]。该论文认为, 记者采访主要分为自主型采访、配合型采访两类, 配合型采访又包括法定配合型、约定配合型、隐性采访三种。

回到学生媒体中来谈, 根据上文对于记者采访的分类方法, 学生记者受阻一般是在约定配合型采访中。在采访时, 学生记者往往会遇到“两难”:若公开自身身份及采访目的, 则很有可能遭到被采访对象的拒绝或搪塞;若不公开即采用隐性采访, 又会带来新闻伦理层面上的问题:由于此时记者隐瞒自己的身份, 被访者处于自然的聊天状态下, 并没有明确表示接受采访的意愿, 记者是否可以将其所说的话直接用于新闻稿件之中。除此之外, 另一种情况也十分常见:由于学校内学生媒体众多, 而校园动态有限, 因此学生媒体间常常会出现选题“撞车”的现象, 而学校的一些部门, 如后勤集团就成为被采访大户。当所属不同学生媒体的众多学生记者前去采访时, 被访者会告知后来的学生记者:“我已经接受过xx报的采访, 你直接看他们的报道。”这属于消息来源拒绝反复提供雷同信息。此时, 学生记者可以引用其他媒体的相关采访, 不过需要注明出处, 这也是著作权中合理使用的必备条件。但在实际情况中, 部分学生记者会直接引用不标明来源, 这属于对“既定事实”与“事实消息”这两个概念的混淆理解。按照规定, 时事新闻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但这仅局限于单纯的事实消息, 其他记者采访所得并不包括其中。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一味引用而不标明来源, 不仅会使自己惹上侵权的嫌疑, 还会为报社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此外, 由于采访时常受阻, 部分学生记者在交稿压力下, 会捏造采访事实, 自己充当“被访者”表达意见。这违背了基本的新闻真实原则, 是学生记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应该杜绝的。

2 关于新闻作品中的“偷意”

“偷意”这个概念, 来自于王彬彬先生的文章:《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的学风问题》。他在文章中指责汪晖先生的《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存在“抄袭和剽窃”的问题时, 提出了“偷意”这样一种“剽窃”方式。什么是“偷意”?王彬彬先生没有给出一个清晰的定义, 但是他指出:“最让人反感的, 搅拌、组合、拼凑等手段一齐用, 只偷其意, 而在字句上不留痕迹。”[4]

在学生媒体的新闻实践中有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部分学生记者贪图省力, 不独立构思文章, 而是搜索其他人撰写的同题新闻报道, 通过组合、拼凑、改变表达方式等手段, 将其“改头换面”为自己的作品。当然, 这里不包括直接使用时事类消息, 因为时事新闻 (单纯的事实消息) 不受著作权的保护。

那么, “偷意”是否算侵权?陈青在《从法律角度看汪晖事件》中提到, “偷意”不构成法律意义上的剽窃和抄袭。[5]

我国第一部《著作权法》于1990年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并于1991年6月1日起施行, 其第二、三条明确规定了著作权法保护的范围:“第二条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 不论是否发表, 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第三条本法所称的作品, 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 (一) 文字作品; (二) 口述作品; (三) 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四) 美术、建筑作品; (五) 摄影作品; (六) 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七) 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 计算机软件; (九)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对于作品的法律定义, 2002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著作权法所称作品, 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也就是说, 著作权保护的是特定形式的作品, 即某种思想或意思转换为“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表达 (如文字) 。如上所述, 《著作权法》保护的是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即思想或者意思的表达, 而非思想或意思本身。

陈青在文章中列举了三个例子来论证这个原则得到中国法院的认可、在司法实践中得到采纳。例如, 在李建平诉万卷出版有限责任公司等侵犯著作权纠纷案中, 原告李建平向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起诉被告万卷出版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图书大厦有限责任公司, 主张被告出版及销售的《为什么富有的人越富有, 贫穷的人越贫穷》一书中有大量核心文字抄袭了原告享有著作权的《穷人缺什么》、《你为什么是穷人》、《他为什么是富人》和《在商言商》四书中的内容。法院在 (2009) 西民初字第3356号民事判决书中全面分析了原告的主张, 其中第三点涉及原告主张抄袭的部分为原告作品的核心观点, 从图书结构上剽窃了原告的构思。对此, 法院的分析如下:“本院认为, 著作权法保护的是对于思想观念的原创性表述, 不保护思想观念本身。原告作品中的观点、构思应属思想观念, 对于同样的思想、观点, 他人可以利用或进行原创性的再表述, 因此不应认定为抄袭。”由此看来, 同样的思想、意思、观点或结论, 只要表达的文字不同, 都是法律所允许的, “偷意”似乎不属于侵权的范畴。

新闻媒介与司法本身就是既统一又有差异的关系, 从法律角度分析得出“偷意”不算侵权的结论, 从新闻实践角度看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在于, 若记者的采写素材及撰写构思恰巧与其他记者相同, 那么写出的新闻作品即使在很大程度上相似, 记者也可以避免被扣上“抄袭、剽窃”的帽子, 引来额外的压力与麻烦;坏处在于, 这会为一部分意欲凭借“小聪明”写新闻作品的记者逃避责任提供支持。那些通过修改文字及表达方式, 拼凑而成新闻作品的记者实际上缺少足够的专业精神与新闻伦理意识。值得注意的是, 如若学生记者在学生媒体中便养成不良习惯, 那日后一旦成为真正的新闻记者, 则可能产生报道不当等更多新闻伦理失范的现象。

3 结论

学生媒体是高校校园中展现校园动态、引发同学思考、进行舆情监督的窗口, 学生记者与真正的记者一样, 既担负帮助其他同学实现知情权、进行舆论监督的责任, 也应时刻注意恪守自己的原则, 警惕违背新闻伦理与法规的现象出现。这不仅需要学生记者提升法制意识、学习法律常识、提高业务素养, 也需要他们在新闻实践中塑造自身良好的职业诚信和职业形象, 体现新闻专业主义。

同时, 由于记者的采访权在法律性质上是一种相对权、请求权, 因此, 学生媒体的新闻实践活动还需要相关部门及被采访人士的积极配合。因此, 学生媒体新闻实践中存在的涉及新闻伦理与法规的相关问题, 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学生记者自身的新闻素养与新闻伦理意识, 还有部分制度层面上的原因。

总之, 希望我国的《新闻法》能尽早出台, 在规范社会新闻媒体与记者的同时, 也惠及学生媒体, 对学生记者产生一定的约束与帮助作用, 使学生媒体中的学生记者, 能从学生媒体当下的工作做起, 做一名专业、深刻、懂法、守理的新闻人。

摘要:如今, 学生媒体是高校中的一大亮点, 学生记者通过采写报道, 成为向同学们传递动态信息的主力军。但由于缺乏足够的法制意识与法律常识, 学生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即使遇到相关的法律问题, 也无法及时、正确地辨识与解决。同时, 学生媒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也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与新闻伦理相关的问题。本文试从新闻伦理与法规的角度, 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分析与总结, 并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学生媒体,新闻实践,新闻法规,新闻伦理

参考文献

[1]王利明.新闻侵权法律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4.

[2]冯玉军.媒体权利与新闻侵权, 青年记者, 2009, 7.

[3]纪振永, 匡春燕.也论记者采访权的法律性质与立法保护.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 (2) .

[4]王彬彬, 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的学风问题.文艺研究, 2010, 3.

篇4:“恶心”食品的法规与伦理

英国权威的食品卫生专家派宁顿教授表示,他不能理解为什么羊肺不适宜人类食用,他挖苦道:“他们对动物下水食品特别严厉,而在南方他们却在吃最稀奇古怪的东西。除了杀猪时的猪叫声,猪身上没有他们不吃的。”

一个国家政府禁止进口某种食品,是因为那里有人在吃这种食品,所以有市场需求。美国的苏格兰裔人爱吃羊杂碎灌肚,可以在自己家里制作和食用羊杂碎灌肚,这是私事,政府管不着。当然,因为买不到羊肺,做出来味道也不地道。但是,如果从苏格兰偷带地道的羊杂碎灌肚,那就是违法,是走私。

政府不能规定人民可以吃什么,不吃什么,因为这是他们的私事。但是,政府可以以公共卫生健康的理由规定,食品市场上可以卖什么,不可以卖什么,政府有这个权力,也有这个责任。可是,人民并不会因为政府不规定不可以吃什么,而去吃所有可能的食物。在大多数国家里,都有一些东西是大多数人在一般情况下绝对不吃的,不是因为他们对这种食品有关于卫生健康的理性知识,而是因为他们在本能上排斥它,一提起吃它,就会觉得“恶心”,狗肉在美国就是这样。

前一阵子,广西玉林狗肉节引起的争端在美国媒体上也有报道,美国人很难理解,人类怎么能津津有味地吃他们最好的朋友,吃狗肉的人怎么就不会感觉到某种本能的道德不安。美国人谈到吃狗肉,经常会说“恶心”(disgusting)。“恶心”是一种具有强烈反感和厌恶意向的情绪,往往与道德意识的本能反感有关。无论是对自己的,还是对他人的某些失德行为,人们都会因强烈的反感或厌恶而感觉到“恶心”。

当人们觉得反感和厌恶的时候,很难找到比“恶心”更适合于表达这种情绪感觉了。这又是为什么呢?心理学家们为此提供了进化心理学的解释,那就是人的“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所感知的生理嫌恶与道德排斥是一致的。恶心是一种人类普遍具有的情绪,对不同文化或社会中的人们,恶心的对象或诱因会有所不同,例如许多中国人吃狗肉并不觉得恶心。但是,恶心引起的生理反应和面部表情却是一致的。例如,人类的一些基本情绪如愤怒、妒嫉会使人的心跳加快,而恶心(厌恶)却会令人心跳减慢。又例如,无论哪种文化中的人感到恶心时,都会有呕吐感、起鸡皮疙瘩、皱紧眉头、闭上眼睛,现出痛苦的神情,连瞎子和聋子也是如此。“恶心”的情绪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人们对恶心之事深有忌讳,避而不谈,就连关注恶心、讨论恶心,也会令人恶心。

从进化心理学来看,原始人类对有害食物有一种本能的嫌弃,因而得以保护身体不受到毒害,恶心即是从这种本能进化而来。直到今天,人们对于“不洁食物”,如发霉的牛奶和腐烂的肉类还是有这样的本能反感,一见到就会觉得恶心。当然,不同文化、社会的人们对什么是“不洁”食物的本能反应已经掺杂了不同饮食文化的因素。例如,中国人喜欢吃臭豆腐,但对长绿霉的奶酪感到恶心;西方人喜欢奶酪,但厌恶中国的臭豆腐(还有松花蛋)。又例如,人们看到豆青虫、毛毛虫、蝎子等昆虫会感到恶心,但偏偏有人把它们做成“美味佳肴”。

因此,恶心是一种直觉的而非理性的认知。有时候,本能的恶心会与理性认知不合,甚至根本就是矛盾的。就食物而言,人们只对能用眼鼻体验到的变质、发臭、腐败食物觉得恶心,但对看上去干净、漂亮、光鲜的有毒食物却不会有恶心的反应。像毒面粉、毒大米、毒腐竹之类的有害食物,只有科学理性才能让人们认识它们的毒害,而具身的恶心是无法察觉的。

就避免食品危害而言,恶心的具身本能是第一道防线,但远不足以为人提供充分的安全保障。这就需要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政府出于公共卫生健康的理由禁止出售某些食品,是对人民的保护。但是,政府也有可能误用这样的理由,美国政府禁止进口苏格兰羊杂碎灌肚说服不了英国人,就是因为误用了这样的理由。

徐贲

篇5:10、法规与伦理范文

卫生法的渊源:宪法、卫生法律

一、卫生法基本原则:

1、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益原则;

2、预防为主原则;

3、中西医协调发展原则;

4、国家卫生监督原则:卫生监督包括——医政监督、药政监督、防疫监督和其他有关

卫生监督;

5、依靠科技进步原则;

6、动员全社会参与原则:

二、卫生法的作用:

1、保证国家对卫生工作的领导;

2、保护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

3、推动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发展;

4、促进国际卫生交流和合作;

三、《执业医师法》:(1998年6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1999年5月1日起施行)

1.适用对象: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工作;

2.对医师的要求:医德,医术;

3.立法目的:提高医师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保障医师合法权益;

4.主管部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全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5.报考资格:

执业医师:本科,试用期满一年;助理,专科工作满二年;中专,工作满五年

执业助理医师:专科学历或者中专,试用期满一年

中医类学徒满三年或多年,考核合格可以报考

6.注册:取得医师资格的,可以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受

理申请的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准予注册,并发给医师执业证书。

7.不予注册的情形:

(1)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因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二年的。

(3)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二年的。

(4)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不宜从事医疗、预防 保健业务的其他情形的。

受理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对不符合条件不予注册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申请人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8.重新注册:中止医师执业活动二年以上以及不予注册规定情形消失的,9.注销、收回:

(1)死亡或者被宣告失踪的。

(2)受刑事处罚的。

(3)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的。

(4)依照本法第三 一条规定暂停执业活动期满,再次考核仍不合格的。

(5)中止医师执业活动满二年的。

(6)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不宜从事医疗、预防、保健业务的其他情形的。

当事人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注销注册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10.个体行医的许可:执业满五年。11.医师权利:

1)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进行医学诊查、疾病调查、医学处置、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文

件,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医学活动)

2)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获得与本人执业活动相当的医疗设备基本条件。

3)从事医学研究 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

4)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医学教育。

5)在执业活动中,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6)获取工资报酬和津贴.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

7)对所在机构的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依法参

与所在机构的民主管理。12.医师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医技)

2)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医师职责,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医德)

3)关心 爱护 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4)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5)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13.另外8 条:

(1)医师实施医疗、预防 保健措施,签署有关医学证明文件.必须亲自诊查、调查,并

按照规定及时填写医学文书,不得隐匿、伪造或者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医师不

得出具与自己执业范围无关或者与执业类别不相符的医学证明文件。

(2)对急危患者,医师应当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急救处置。

(3)使用规定药品器械;

(4)患者知情同意;

(5)不得索贿受贿;

(6)遇有自然灾害 传染病流行 突发重大伤亡事故及其他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紧急情

况时,医师应当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服从调遣;

(7)报告医疗事故和传染病;按规定报告给:所在机构或者卫生行政部门

(8)执业助理医师应当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其执业类别

执业。在乡、民族乡、镇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可以根据

医疗诊治的情况和需要,独立从事一般的执业活动。

14.考核不过关:责令暂停执业3~6 个月,培训后再考核;再次考核不合格:注销注册。15.法律责任:(12 种违法行为)

医师在执业活动中,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

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师

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违反卫生行政规章制度或者技术操作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

2)由于不负责任延误急危患者的抢救和诊治,造成严重后果的。

3)造成医疗责任事故的。

4)未经亲自诊查、调查,签署诊断、治疗、流行病学等证明文件或者有关出生 死亡等证

明文件的。(虚假文件)

5)隐匿、伪造或者擅自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篡改文件;

6)使用未经批准使用的药品 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的。(非法药械)

7)不按照规定使用麻醉药品 医疗用毒性药品 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的。

8)未经患者或者其家属同意,对患者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的。

9)泄露患者隐私.造成严重后果的。

10)利用职务之便,索取 非法收受患者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11)发生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 突发重大伤亡事故以及其他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紧

急情况时不服从卫生行政部门调遣的。

12)发生医疗事故或者发现传染病疫情,患者涉嫌伤害事件或者非正常死亡,不按照规定

报告的。

16.非法行医4 种处理办法:(1 取缔,没收,罚款;2 吊销;3 赔偿;4 刑事)

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或者非医师行医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

部门予以取缔,没收其违法所得及其药品、器械,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医师吊销

其执业证书;给患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7.阻碍医师依法执业,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医师或者侵犯医师人身自由、干扰医师正

常工作、生活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药品管理法》:

(一)假药、劣药:禁止生产(包括配制)、销售假药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

1、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的;

2、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假药论处:

1、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

2、依照本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

即销售的;

3、变质的;

4、被污染的;

5、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

6、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

2.劣药: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劣药论处:

1、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

2、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

3、超过有效期的;

4、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

5、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

6、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二)特殊管理的药品:

1.范围: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 2.《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总体思路:“管得住、用得上”)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全国性批发企业的审批,省级负责区域性审批。

医疗机构所需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

部门审批并发放购用印鉴卡。同时承担监管责任。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不得零售,禁止使用现金交易。不得自行提货。

第二类精神药品可以销售,按规定剂量销售,并保存处方2年备查,不得向未

成年人销售。

医师不得为自己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

医疗机构对麻醉药品处方至少保存3年,精神药品处方至少保存2年。

医疗机构违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印鉴卡;对直接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

医师违规:取消毒麻药品厨房资格,造成严重后果的,吊销其执业证书。

罂粟壳只能用于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生产以及医疗处方使用。

3.《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

毒性药品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二日极量。一次有效,取药后处方保存二年备查。

(三)对医疗机构及其人员的有关规定及法律责任:

1、无证生产、经营药品的:依法予以取缔、没收,并处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

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生产、销售假药的: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生产、销售劣药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对于制假、售假情形严重的企业与个人:十年内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

5、知情并仍为假劣药品提供运输、保管、仓储等的,处违法收入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

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从无证企业购进药品:处违法购进药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7、企业未按质量管理规范的,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五

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从业资格。

8、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许可证者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没有 违法所得的,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吊销相关许可。

9、提供虚假的证明骗取许可,应予吊销,五年内不受理其申请,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 以下的罚款。

10、医疗机构在市场上出售院内制剂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11、药品检验机构出具虚假检验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处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12、给予、收受回扣: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

部门吊销企业相关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3、药品广告违规:按《广告法》处罚,一年内不受理该品种的广告审批申请;构成犯罪 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4、药品经营企业销售中药材,必须标明产地。

三、《传染病防治法》: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 4 时,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12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内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丙类传染病监测区内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在24小时内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省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发现甲类传染病和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报告后,应当于6小时内报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医疗保健机构或者卫生防疫机构在诊治中发现甲类传染病的疑似病人,应当在2日内作出明确诊断。

县级以上政府接到下一级政府关于采取《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紧急措施报告时,应当在24小时内做出决定。下一级政府在上一级政府作出决定前,必要时可以临时采取《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一)、(四)项紧急措施,但不得超过24小时。

传染病的菌(毒)种分为下列三类:

一类:鼠疫耶尔森氏菌、霍乱弧菌;天花病毒、艾滋病病毒;

二类:布氏菌、炭疽菌、麻风杆菌、肝炎病毒、狂犬病毒、出血热病毒、登革热病毒;斑疹伤寒立克次体;

三类:脑膜炎双球菌、链球菌、淋病双球菌、结核杆菌、百日咳嗜血杆菌、白喉棒状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破伤风梭状杆菌;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乙型脑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

1、菌(毒)种的保藏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单位负责;

2、使用一类菌(毒)种的单位,必须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二类菌(毒)

种的单位必须经省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三类菌(毒)种的单位,应当经

县级政府卫和珩政部门批准;

3、一、二类菌(毒)种,应派专人向供应单位领取,不得邮寄;三类菌(毒)种的邮

寄必须持有邮寄单位的证明,并按照菌(毒)种出寄与包装的有关规定办理。

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在卫生防疫人员的指导 监督下,按照下列要求进行处理:

(一)被鼠疫病原体污染

1、室内空气、地面、四壁必须进行严格消毒,被污染的物品必须严格消毒或者焚烧; 2、消除鼠疫疫区内的鼠类、蚤类;发现病鼠、死鼠应当送检;解剖检验后的鼠尸焚化; 3、疫区内啮齿类动物的皮毛不能就地有效处理时,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的监督下焚烧。

(二)被霍乱病原体污染

饮用水,严格消毒处理;污水经消毒处理后排放;被污染的食物要就地封存,消毒

处理;粪便消毒处理达到无害化;被污染的物品,必须进行严格消毒或者焚烧处理。

(三)被伤寒和副伤寒、菌痢、脊灰、病毒性肝炎病原体污染的水、物品、粪便:

被污染的饮用水,应当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污水经消毒处理后排放;被污染的物品,应当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或者焚烧处理;粪便消毒处理达到无害化。

(四)炭疽:

死于炭疽的动物尸体必须就地焚化,被污染的用具必须消毒处理,被污染的土地、草皮消毒后,必须将10厘米厚的表层土铲除,并在远离水源及河流的地方深埋。淋病、梅毒病人尚未治愈前,不得进入公共浴池、游泳池。不具备火化条件的农村、边远地区,由治疗病人的医疗单位或者当地卫生防疫机构负责消毒后,可选远离居民点500米以外、远离饮用水源50米以外的地方,将尸体在距地面两米以下深埋。

个体行医人员在执行职务时,不报、漏报、迟报传染病疫情的,由县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限期内不改的,可以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对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的,可以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1、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情形:

(一)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二)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三)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四)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检测机构及个人发现以上情形应当在2小时内向县级卫生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部门应当

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卫生部门和国务院卫生部门报告。对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

2、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事件,应当立即向国务院报告。

五、《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1、处理医疗事故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

2、医疗事故分为四级: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3、抢救急危患者,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病历,并加以注明。

4、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的重大医疗过失:

(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二)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三)其他情形。

5、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以是复印件,由医疗机构保管。

6、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需要对血液进行封存保留的,医疗机构应当通知提供该血液的 采供血机构派员到场。

7、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 的,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

8、患者在医疗机构内死亡的,尸体移放太平间,存放时间一般不得超过2周。

9、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辖市(县)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

10、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医疗机 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

11、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高职3年以上。

12、医学会受理鉴定5日内通知双方当事人提交材料。当事人应当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0日内

提交有关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鉴定实行合议制。医学会应在45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13、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情形:

(一)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二)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

(三)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四)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

(五)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

(六)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14、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

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15、县级卫生部门应当自接到争议处理申请之日起7日内移送上一级卫生部门处理的情形:

(一)患者死亡;

(二)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三)其他情形。

16、卫生部门应当自收到处理申请之日起10日内进行审查,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对符合本条例规定,予以受理,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自作出受理决定之日起5日内将有关材料交由相关医学会组织鉴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对不符合本条例规定,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有异议,申请再次鉴定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7日内交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当事人既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卫生行政部门不予受理;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受理的,应当终止处理。

医疗事故争议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的,医疗机构应当自协商解决之日起7日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并附具协议书。

医疗事故争议经人民法院调解或者判决解决的,医疗机构应当自收到生效的人民法院的调解书或者判决书之日起7日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并附具调解书或者判决书。

17、医疗事故赔偿,应当考虑下列因素,确定具体赔偿数额:

(一)医疗事故等级;

(二)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三)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

18、医疗事故赔偿项目和标准:

(1)医疗费:治疗医疗事故后果所需费用,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凭据支付。

(2)误工费:据实计算。高于平均工资水平3倍,按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按平均计算。

(3)住院伙食补助费: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4)陪护费:按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5)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最长赔偿30年;

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6)残疾用具费: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7)丧葬费:

(8)被扶养人生活费: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对不满16周岁的,扶养到16周岁。

对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扶养2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 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9)交通费:

(10)住宿费:(11)精神损害抚慰金:按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

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患者近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参照上述规定计算,计算费用的人数不超过2人。

19、对发生医疗事故的有关医务人员,除依照前款处罚外,卫生行政部门并可以责令暂停6

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

20、非法行医,造成患者人身损害,不属于医疗事故,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

关赔偿,由受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

2003年4月2日国务院第3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

发展中医药事业应当遵循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发布中医医疗广告,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

责中医药管理的部门申报并报送有关材料。有关部门应当自收到有关材料之日起10个工

作日内进行审查。

篡改经批准的中医医疗广告内容的,由原审批部门撤销广告批准文号,1年内不受理

该中医医疗机构的广告审批申请。

负责中医药管理的部门撤销广告批文后,应当自作出行政处理决定之日起5个工作日

内通知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后者应当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依照《中华人民

共和国广告法》的有关规定查处。

师带徒指导老师:从事中医药工作30年以上,并担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0年以上。

学术继承人:本科以上、中职以上。

七、《医务人员道德规范及实施办法》:1988年12月15日

(一)医德规范的内容:

(二)临床促销问题:

1、医务人员:整顿后仍违反规定的人员,要停止6—12个月的处方权;

2、企业:取消该企业2年内参加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投标资格

医学伦理学

1.医学伦理学三个特征:实践性、继承性、时代性

医学伦理学的任务:反映社会对医学的需求、医学导向、为符合道德的医学行为辩护。

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医德,主要研究医德的关系及其所反映出来的医德现象。医德

关系主要包括医患关系、医际关系和医社关系。医德现象主要包括医德意识现象、医

德规范现象和医德活动现象

2.医学模式的转变是医德进步的标志,3转变:自然哲学——生物——生物心理社会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对医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医学道德的特点:实践性与稳定性、传承性与连续性、全人类性

医学道德的作用:维护作用(维护人的健康)、协调作用、约束作用、促进作用。4.医学伦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中的成果:

“医乃仁术”体现了道德是医学的本质特征,是医疗卫生工作的目的。

孙思邈“大医习业”、“大医精诚”;

近代医学伦理学最初特征:爱国主义、革命人道主义

1932年6月 宋国宾《医业伦理学》:由传统医德进入现代医学伦理学阶段。

1941年 毛泽东 民主革命时期的医德: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

社会主义时期的医学伦理学: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

古希腊·希波克拉底(西医之父):《希波克拉底全集》提出不伤害原则、为病人利益原则

和保密原则

古罗马:盖伦——“作为医生。不可能一方面赚钱,一方面从事伟大的艺术——医学”;

印度医学道德:最古老的印度医学经典《阿输吠陀》(《寿命吠陀》、《生命经》);

“印度外科鼻祖”妙闻《妙闻集》;“印度内科鼻祖”罗迦《罗迦集》

阿拉伯医学道德:迈蒙尼提斯《迈蒙尼提斯祷文》

德国 胡弗兰《医德十二箴》——救死扶伤、治病救人

医学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首先产生于英国:

1791年 帕茨瓦尔 《医院及医务人员行动守则》,并于1803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医

学伦理学》。

1864年8月 在日内瓦签订《日内瓦国际红十字会公约》 1946年《纽伦堡法典》,制定了关于人体实验的基本原则:一是必须有利于社会;二是应

该符合伦理道德和法律观点。

1948年 世界医学会以《希波克拉底誓言》为蓝本,颁布《医学伦理学日内瓦协议法》。1964年 《赫尔辛基宣言》:制定了关于指导人体实验研究的重要原则,必须知情同意。1968年8月 《悉尼宣言》:确定了死亡的道德责任和器官移植的道德原则; 1972年10月 墨西哥《齿科医学伦理的国际原则》 1975年10月 《东京宣言》,规定《关于对拘留犯和囚犯给予折磨、虐待、非人道的对待惩罚时,医师的行为准则》

1977年 夏威夷 关于精神病医生道德原则的《夏威夷宣言》 1981年 《病人权利宣言》

2000年 《生命伦理学宣言》5.医学伦理学的理论基础:

(1)生命论:生命神圣论、生命质量论、生命价值论

(2)人道论:核心内容——尊重患者生命、尊重患者的人格、尊重患者平等的医疗权利、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

(3)美德论:医德品质的内容——仁慈、严谨、诚挚、公正(4)公益论:兼容观(社会公益、集体公益、个人利益兼容)

兼顾观(兼顾社会、集体、个人的利益)

社会效益观: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 6.医学道德具体原则:

(1)不伤害原则:努力避免使病人免受不应有的医疗伤害。(基本原则)

(2)有利原则:给病人带来最大的益处和最小的伤害;而不会给他人带来太大的伤害。(3)公正原则:合理协调日趋复杂的医患关系,合理分配卫生资源。

(4)尊重原则:尊重病人及家属独立而平等的人格与尊严,尊重病人权利。7.医生的权利与义务: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医师具有的7 项权利(医师法规定):执业活动、必备条件、学术活动、继续教育、尊

严安全、福利待遇、民主管理

医师在行使权利时表现出的3 个特点:自主性、权威性、特殊性(了解个人隐私等信息、有宣告病人的死亡权、医生的特殊干涉权)

医师特殊干预权及其正确使用:强迫治疗、隔离、中止试验、隐瞒真相

医生的道德义务:遵守规范;保护隐私;提高水平;健康教育;积极急救;患者压力、不当利益;服从调遣;及时上报

8.患者的权利:

(1)平等的医疗权;

(2)疾病认知权:有些信息对患者会造成不良后果,可对患者暂时保密,但必须向患者家

属说明有关情况。

(3)知情同意权:必须是患者理智的决定;如拒绝治疗,必须不致患者生命危险或出现严

重后果,否则,医务人员可在征得患者家属(或监护人)同意,或受有关部门委托,行使医生干涉权。知情同意是病人自主权的一个最重要而又具体的形式

(4)保守个人秘密权:但如果患者个人隐私涉及他人和社会的安全,会对他人和社会利益

造成一定危害时,应行使医务人员的干涉权。(5)监督医疗过程权:(6)医疗赔偿权:

(7)免除一定社会责任和义务权:如残疾人可免除服兵役的义务等 9.患者的义务:

(1)保持和恢复健康的义务;(2)积极配合诊疗的义务;

(3)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的义务;(4)支持医学科学研究的义务;

医德情感包括3个内容:同情心(最起码医德情感)、责任感(主导)、事业感。医德情感建立的基础:对病人的高度负责;前提是不计较个人利益

良心是医德感情的演化,是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

审慎的本质是一种智慧与良好道德品质的表现。医疗审慎体现在行动前、行动中

医疗审慎的作用:有利于医疗质量的提高.防止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有利于医务人员

知识的更新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良好职业道德的培养。

保守医疗秘密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为病人保密。第二,对于某些可能给病人带来

沉重精神打击的诊断和预后,应对病人保密。

医务人员共同的首要义务和天职是维护病人的利益和社会公益。

10.医患沟通的技巧:倾听、接受、肯定、澄清、善于提问、重构、代述 11.医学伦理学的基本规范:

医德规范的本质:医务人员的医德意识和医德行为的具体标准 医德规范的形式:“戒律”、“宣言”、“誓言”、“誓词”、“法典”、“守则”等形式。医学伦理学规范的内容:《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中国医学生誓言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权利与义务、情感与良心、审慎与保密 12.四诊过程中道德要求:举止端庄、态度和蔼、精神集中、语言得体 13.体格检查中道德要求:全面系统、认真细致、关心体贴、心无邪念 14.辅助检查中道德要求:目的纯正、知情同意 15.药物治疗中的道德要求:

(1)要具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和谨慎细致的工作作风;

(2)要本着对患者负责、对全人类健康负责的态度,谨慎用药;(3)要珍惜药物资源,秉公处方;

(4)要注意调动患者的积极心理因素,提高用药的疗效;

(5)要坚决抵制使用假、劣、变质、过期的药品,不得违规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

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以免流入社会造成不良后果。16.手术治疗的原则:知情同意、有利无伤、生命价值与公正原则。17.心理治疗中的道德要求:

(1)帮助患者建立接受治疗的良好心态;(2)满足患者正常的心理需要;(3)创设良好的诊治环境; 18.急诊科的道德要求:

六、充分准备,严阵以待;

七、全力以赴,积极施救;

八、热情接待,服务周到;

九、审慎严谨,知情同意; 19.传染科的道德要求:(1)要重视消毒隔离:

(2)要具有很强的社会预防保健意识,本着既要对患者个体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的精神,发现疫情或传染源应及时向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并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配合。

(3)要求医务人员具备无私奉献、不畏艰险、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的良好品德和全心

全意为患者服务的人道主义精神。(4)要注意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20.我国实施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原则:

(1)同一供者的精子、卵子最多只能使5名妇女受孕;

(2)医务人员不得实施代孕技术,不得实施胚胎赠送助孕技术,不得实施以生育为目的的嵌合体胚胎技术;

(3)医务人员不得实施生殖性克隆技术; 21.胚胎干细胞研究应遵循的伦理规范:

(干细胞可以从成人、脐带血、胎儿组织及胚胎组织中获取)(1)禁止生殖性克隆;

11(2)支持治疗性克隆的研究;

(3)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创造胚胎:卵母细胞必须是辅助生殖多余的,并由不孕夫妇自愿

提供;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创造的胚胎,只能在体外培养并不能超过14天;禁止将体

细胞核移植技术所形成的胚胎植入妇女子宫或其他任何物种的子宫。(4)鼓励科学家对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生物性基础研究。22.人体器官移植的指导原则:(1989.5.15 第42届世界卫生大会)

(1)可以从死亡者身上摘取移植用的器官,如果得到按法律要求的任何赞同;在死者生前无任何正式同意等情况下,现在没有理由相信死者会反对这类摘取。

(2)可能的捐献者已经死亡,但确定其死亡的医生不应直接参与该捐献者的器官摘取或以后的移植工作,或者不应负责管理这类器官的可能接受者。

(3)不得从活着的未成年者身上摘取移植用的器官,在国家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对再生组织进行移植可以例外。

23.人类行为控制的伦理原则:(精神病)

(一)循序渐进原则:舆论——工娱疗法、心理疗法——药物——电刺激、精神外科疗法

(二)尊重爱护原则:

(三)严谨慎重原则:诊断准确无误,治疗严谨慎重

(四)知情保密原则: 24.《贝尔蒙报告》(保护人类受试者的伦理原则与准则,1979)

人体试验三条基本伦理学原则:尊重个人原则(承认自主权、保护那些不能完全自主的个体,含犯人)、行善原则(不造成伤害、将益处最大化、伤害最小化)、公平

原则。

三条原则的应用:知情同意(过程三要素:信息、理解、自愿)、风险及效益的评估、选择受试者。25.《赫尔辛基宣言》(——涉及人类受试者医学研究的伦理原则)

医生回避,非必要不试验,不受益不参与。急救时不受限。26.《吉汉宣言》(生命伦理学)——科技必须考虑公共利益。

人类基因组是全人类的遗产,就其本身来说是不能有专利的。

禁止克隆人,为治疗可应用于干细胞。

转基因食品应先检验其对人类健康的安全性。

人体器官买卖应予禁止。

27.国际人类基因组织(HUGO)伦理委员会关于人类基因组数据库的声明(2002年)

人类基因组数据库是全球的公共资产。全民促进,自由流动,公平、公正分配研究

利益,尊重隐私,防止歧视和侮辱,做出智力和财产贡献的有权利获得公平回报。

28.《人体生物医学研究国际道德指南》——安慰剂可用于:

当没有公认有效的干预时;

当不采用有效的干预,至多使受试者感到暂时的不适,或延迟症状的缓解时; 当采用一个公认有效的干预作为对照,将会产生科学上不可靠的结果,而使用安慰剂不会增加受试者任何严重的、或不可逆损伤的风险。

2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伦理原则》:(1)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伦理原则:

A有利于患者的原则:

a.知情同意,选择治疗方案;

b.禁止以多胎和商业化供卵为目的促排卵;

c.不育夫妇对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过程中获得的配子、胚胎拥有其选择处理方式 的权利,技术服务机构必须对此有详细的记录,并获得夫、妇或双方的书面知情同

意;

B知情同意原则:

a.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必须在夫妇双方自愿同意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后方可实施;

b.医务人员必须告知接受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夫妇及其已出生的孩子随访的必要性

c.医务人员有义务告知捐献者对其进行健康检查的必要性,并获得书面知情同意书;

C保护后代的原则:

a.医务人员有义务告知受者通过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出生的后代与自然受孕分娩的后

代享有同样的法律权利和义务;

b.医务人员不得对近亲间及任何不符合伦理、道德原则的精子和卵子实施人类辅助

生殖技术;

c.医务人员不得实施代孕技术;

d.医务人员不得实施胚胎赠送助孕技术;

e.在尚未解决人卵胞质移植技术安全性问题之前,医务人员不得实施以治疗不育为

目的的人卵胞质移植和人卵核移植技术;

f.同一供者的精子、卵子最多只能使5名妇女受孕;

g.医务人员不得实施以生育为目的的嵌合体胚胎技术。

D社会公益原则:

a.医务人员不得对不符合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规和条例规定的夫妇和单身妇女实

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b.根据《母婴保健法》,医务人员不得实施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选择;

c.医务人员不得实施生殖性克隆技术;

d.医务人员不得将异种配子和胚胎用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E保密原则:互盲原则

F严防商业化原则:

G伦理监督原则:

(2)人类精子库的伦理原则:

30.《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卫生部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摘要)

A本指导原则所称的人胚胎干细胞包括人胚胎来源的干细胞、生殖细胞起源的干细胞和

通过核移植所获得的干细胞;

B禁止进行生殖性克隆人的任何研究;

C用于研究的人胚胎干细胞只能通过下列方式获得:

a.体外授精时多余的配子或囊胚;

b.自然或自愿选择流产的胎儿细胞;

c.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所获得的囊胚和单性分裂囊胚;

d.自愿捐献的生殖细胞。

D进行人胚胎干细胞研究,必须遵守以下行为规范:

a.利用体外授精、体细胞核移植、单性复制技术或遗传修饰获得的囊胚,其体外培养

期限自受精或核移植开始不得超过14天;

b.不得将前款中获得的已用于研究的人囊胚植入人或任何其他动物的生殖系统;

篇6:广告伦理与法规复习重点

一、《广告法》中第二条

广告法所称的广告是指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通过一定的媒介和形式直接或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产品或所提供的服务的商业广告。

二、《广告法》中第二十条

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之间在广告活动中应当依法订立书面合同,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三、广告的政府监督管理部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第二章

一、《广告法》中第七条的九项规定(违反此条的广告为违禁广告)1 不得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十八条规定:国旗及其图案不得用作商标和广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第十条规定:国徽及其图案不得用于商标和广告

2010年由政协委员呼吁制定《国歌法》 2 不得使用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 3 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 4 不得妨碍社会安定和危害人身、财产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 不得妨碍社会公共秩序和违背社会良好风尚 6 不得含有淫秽、迷信、恐怖、暴力、丑恶的内容 7 不得含有民族、种族、宗教、性别歧视的内容 8 不得妨碍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 9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情形

这一项规定是指本法以外的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情况。争对很多新兴出现的不

良广告行为,有关部门制定的法规

① 禁止发布将人民币变相作为奖券的广告

② 严格控制评比类广告

③ 禁止发布移民广告

④ 对赞助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等大型活动的企业,在广告宣传中不得使用“指定产

品”

⑤赞助体育活动企业必须规范广告用语

⑥禁止有奖销售价值超过5000元的广告宣传

二、《广告法》第八条至第十三条规定的内容 第八条:广告不得损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的身心健康。

由于儿童群体接受信息的特殊性,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则对儿童广告做了相应的规

《广告审查标准》

第三十七条 儿童广告,是指儿童使用的产品或有儿童参加演示内容的广告。

第三十八条 儿童广告必须有益于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有利于培养儿童优秀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品德。

第三十九条 不适于儿童使用的产品的广告,不得有儿童参加演示。

第四十条

针对儿童宣传的广告,应当进行浅显的、能够为儿童正确理解的描述。

第四十一条 广告中出现的儿童或家长,应当表现为具有良好行为或态度的典范。

第四十二条 不得发布下列儿童广告:

(一)有损儿童的身心健康或道德品质的;

(二)利用儿童给家长施加购买压力的;

(三)影响儿童对长辈和他人尊重或友善的;

(四)影响父母、长辈对儿童的言行进行正确教育的;

(五)以是否拥有某种商品使儿童产生优越感或自卑感的;

(六)儿童模特对宣传的商品的演示超出一般儿童行为能力的;

(七)表现不应由儿童单独从事的某种活动的;

(八)可能引发儿童任何不良事故或行为的;

(九)利用超出儿童判断力的描述,使儿童误解,或者变相欺骗儿童的;

(十)使用教师或儿童教育家、儿童文艺作家、儿童表演艺术家等名义、身份或形象的 广告行业的有关规定

1996年由中国广告协会制定的《广告宣传精神文明自律规则》中对“儿童广告”做

了明确的规定

第八条 广告应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儿童使用的产品或者儿童参加演示的广告,必

须注意儿童优秀思想品 德的树立和培养;广告中出现的儿童和家长形象,应

表现出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不得出现下列内容:

(一)利用儿童给家长施加压力

(二)儿童对长辈和他人不尊重、不友善或有不文明举止

(三)以是否拥有某种商品而使儿童产生优越感或自卑感

(四)利用超出儿童判断力的描述,使儿童误解或变相欺骗儿童或其他消费者

(五)表现不应由儿童单独从事的某种活动

(六)画面出现青少年及儿童吸烟、饮酒形象

国外有关于儿童广告的规定

加拿大的《广播电视儿童广告准则》规定不得利用为儿童所熟悉的、儿童节目所特有

的木偶、人物和角色(包括卡通明星)或通过其特有的声音称赞、推销产品,以及以某

产品作为奖励或服务

瑞典1991年颁布法律全面禁止12岁以下儿童的电视广告。

匈牙利禁止儿童广告 第九条:

广告中对商品的性能、产地、用途、质量、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允诺

对服务的内容、形式、质量、价格、允诺有表示的,应当清楚、明白。广告

中表明推销商品、提供服务附带赠送礼品的应当标明赠送的品种和数量 3 第十条:

广告使用数据、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应当真实、准确,并

表明出处 第十一条:广告涉及专利产品或者专利方法的,应当标明专利号和专利种类。未取得

专利权的,不得在广告中谎称取得专利权。禁止使用未授予专利权的专利

申请和已经终止、撤销、无效的专利做广告

专利种类:

发明专利:

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保护期是

20年

实用新型专利: 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凡是产品结构、形状或者结构和形状相结合,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保护期是10年

外观设计专利: 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做出的富有美感并

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保护期是10年 5 第十二条:广告不得贬低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或者服务

《广告审查标准》(试行)对于对比广告的规定

第三十一条 比较广告应符合公平、正当竞争的原则

第三十二条 广告中的比较性内容,不得涉及具体的产品或服务,或采用

其它直接的比较方式。对一般性同类产品或服务进行间接比

较的广告,必须有科学的依据和证明

第三十三条 比较广告中使用的数据或调查结果,必须有依据,并应提供国家

专门检测机构的证明

第三十四条 比较广告的内容,应当是相同的产品或可类比的产品,比较之处

应当具有可比性

第三十五条 比较广告使用的语言、文字的描述,应当准确,并且能使消费者

理解。不得以直接或影射方式中伤、诽谤其它产品

第三十六条 比较广告不得以联想方式误导消费者,不得造成不使用该产品将

会造成严重损失或不良后果的感觉(安全或劳保用品除外)6 第十三条: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能够使消费者辨明其为广告。大众传播媒介不得以新

闻报道形式发布广告。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发布的广告应当有广告标记,与其他

非广告信息相区别,不得使消费者产生误解

三、对药品的具体规定 1 不得发布广告的药品

(1)麻醉、精神、毒性、放射性药品

(2)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

(3)军队特需药品

(4)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依法明令停止或者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药品批准试生

产的药品 关于处方药发布广告的规定

处方药可以在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指定的医学、药学专业刊物上发布广

告,但不得在大众传播媒介发布广告或者以其他方式进行以公众为对象的广告宣传。不得

以赠送医学、药学专业刊物等形式向公众发布处方药广告 3 药品广告必须标明的内容

(1)药品广告的内容以批准的说明书为准

(2)药品广告中必须标明药品的通用名称、忠告语、药品广告批准文号、药品生产批准

文号;(处方药广告的忠告语是:“本广告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非处方药广

告的忠告语是:“请按药品说明书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3)药品广告必须标明药品生产企业或者药品经营企业名称,不得单独出现“咨询热线”、“咨询电话”等内容

(4)非处方药广告必须同时标明非处方药专用标识(OTC)4 特殊内容规定

药品广告中涉及改善和增强性功能内容的,必须与经批准的药品说明书中的适应症或者功

能主治完全一致。电视台、广播电台不得在7:00—22:00发布含有上款内容的广告。

—《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第九条

四、烟草广告的规定

2011年1月起,中国全面禁止烟草广告及相关的促销赞助活动。

五、酒类广告的规定

酒类广告发布时间数量和版面的限制: 电视:每套节目每日发布的酒类广告,在特殊时段(19:00—21:00)不超过二条,普通时段

每日不超过十条 广播:每套节目每小时发布的酒类广告,不得超过二条; 报纸、期刊:每期发布的酒类广告,不得超过二条,并不得在报纸第一版、期刊封面发布。

——《酒类广告管理办法》第9条

(特例:自2000年1月1日起,对低度发酵酒(葡萄洒、水果酒、黄酒等)的广告不再实行发布数量、时间、版面的限制。)——《关于对低酒度发酵酒广告发布的规范意见》

六、食品广告的规定

禁止发布母乳代用品的食品广告

我国在1995年出台了《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禁止经营者对6月龄之内的配方奶粉、配方食品、饮料及奶瓶、奶嘴等母乳代用品进行促销,包括赠送产品、样品,减价销售、以促销为目的向医疗机构提供赞助;禁止发布母乳代用品广告和宣传信息。

七、房产广告的规定

广告中涉及房地产项目评价的内容应遵守以下标准 不得含有风水、占卜等封建迷信内容,对项目情况进行的说明、渲染,不得有悖社会良好

风尚 不得出现融资或者变相融资的内容,不得含有升值或者投资回报的承诺。(近期出现的产

权式酒店的广告如“N种投资方式,10%的固定回报”、“四星级酒店,10年回租,9%年租

金收益”)涉及资产评估的,应当表明评估单位、估价师和评估时间 不得含有广告主能够为入住者办理户口、就业、升学等事项的承诺。(我国有所谓的“购

房入户政策”,杭州市在2006年3月通过了购房入户的政策。)

第三章

第一节 广告经营许可制度

一、广告经营许可制的概念 广告经营审核制度,是广告的市场准入制度。广告业在我国被认定为:知识密集型、人才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特殊行业。3 从事广告经营,必须具备相关的资质条件。相关法规:《广告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2005

年1月1日施行——对比之前的有关法律,广告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

二、广告经营许可管理的具体规定 申领对象(不是广告公司,却想经营广告业务的)

(1)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出版单位

(2)事业单位

(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进行广告经营审批登记的单位

——《广告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第2条 2 申领条件

(1)具有直接发布广告的媒介或手段

(2)设有专门的广告经营机构

(3)有广告经营设备和经营场所

(4)有广告专业人员和熟悉广告法规的广告审查人员

第二节 广告审查制度

一、药品(保健食品)广告审查程序性规定 1 审查机关:

本行政区域内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 2 药品广告的申请程序

(1)填写《药品广告审查表》并附与发布内容相一致的样稿(样片、样带)

(2)提交下列证明8个文件

①申请人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②申请人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者《药品经营许可证》复印件

③申请人是药品经营企业的,应当提交药品生产企业同意其作为申请人的证明文件

原件

④代办人代为申办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的,应当提交申请人的委托书原件和代办人的营业执照复印件等主体资格证明文件

⑤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含《进口药品注册证》、《医药产品注册证》复印件、批准的说明书复印件和实际使用的标签及说明书;

⑥非处方药品广告需提交非处方药品审核登记证书复印件或相关证明文件的复印件

⑦申请进口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的,应当提供进口药品代理机构的相关资格证明文件

的复印件

⑧广告中涉及药品商品名称、注册商标、专利等内容的,应当提交相关有效证明文

件的复印件以及其他确认广告内容真实性的证明文件 3 药品广告的审查程序

(1)初审 药品广告审查机关收到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申请后,对申请材料齐全并符合法

定要求的,发给《药品广告受理通知书》。

(2)终审 药品广告审查机关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提交的证明文件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进行审查,并依法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查。对审查合格的药

品广告,发给药品广告批准文号。

(3)备案公告 对批准的药品广告,药品广告审查机关应当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备案,并将批准的《药品广告审查表》送同级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备案。对批准的药

品广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向社会予以公布。

(药品广告审查批准文号的有效期是1年,有效期满后想继续发布的,应当在期满前2

个月向原审查机关重新提出申请)4 异地审核的程序

第十二条 在药品生产企业所在地和进口药品代理机构所在地以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第十三条

第十四条

告 发布药品广告的(以下简称异地发布药品广告),在发布前应当到发布地药品 广告审查机关办理备案。

异地发布药品广告备案应当提交如下材料:

(一)《药品广告审查表》复印件;

(二)批准的药品说明书复印件;

(三)电视广告和广播广告需提交与通过审查的内容相一致的录音带光盘或

者其他介质载体。

对按照本办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提出的异地发布药品广告备案申请,药 品广告审查机关在受理备案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应当给予备案,在《药品广审查表》上签注“已备案”,加盖药品广告审查专用章,并送同级广告监督管 理机关备查。

备案地药品广告审查机关认为药品广告不符合有关规定的,应当填写《药品广 告备案意见书》,交原审批的药品广告审查机关进行复核,并抄报国家食品药 品监督管理局。原审批的药品广告审查机关应当在收到《药品广告备案意见书》 后的5个工作日内,将意见告知备案地药品广告审查机关。原审批的药品广

审查机关与备案地药品广告审查机关意见无法达成一致的,可提请国家食品药

品监督管理局裁定。

——《药品广告审查办法》

二、农药广告的审核机关 农业部:通过重点媒介发布的农药广告,境外生产的农药广告。2 广告主所在的农业厅:其它农药广告。3 异地发布,须向广告发布地的农业厅备案。

三、医疗广告的审核机关 所在地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厅):非中医的医疗机构的医疗广告。所在地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疗机构的医

疗广告。

第三节 广告代理制度

一、广告代理制概念

在广告活动过程中,广告主、广告公司、广告媒介之间明确分工,广告主委托广告公司制定和实施广告宣传计划,广告媒介通过广告公司寻求广告客户的一种运行机制。广告公司通过为广告主和广告媒介提供双向服务的地位,在广告经营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二、广告代理制的历史 广告代理费的收费标准为广告费的15% 2 1870年 查尔斯·贝茨 第一家专业性广告公司 3 1875年 艾尔父子 第一家综合性广告公司 第四节

一、《广告法》中第二十条

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之间在广告活动中应当依法订立书面合同,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章 广告道德模范

一、公益广告的定义

出于实现公共利益的目的,对公益活动、公益事业、公益观念等进行传播、宣传的广告,它是以推广有利于社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思想意识为目的的广告传播活动。

二、公益广告月的主题

国家工商总局自1996年组织、开展主题公益广告月活动 1996年——中华好风尚 1997年——自强创辉煌 1998年——再就业、抗洪救灾 1999年——知识改变命运

2000年——树立新风尚、迈向新世纪 2003年——国防教育神州行 2005年——弘扬正气、倡导文明 2006年——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五章 广告法制体系与法律责任 第一节 广告法律制度

一、广告法律体系的构成 以《广告法》为核心

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单独或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行政规章为主体 以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为特色

二、《广告法》的主要缺陷 《广告法》调整范围仅限于商业广告,回避了对公益广告等非商业广告的管理问题; 2 缺乏对新的广告形式和经营方式的规范,如网络广告、手机广告、电子邮件广告和媒介购

买等; 缺乏对与广告活动相关的社会组织如广告证明机构、调查机构的规范。4 处罚力度偏轻;

三、广告违法行为的种类 行政违法:行政主管单位或广告主或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履行广告法律法规规定的

义务或实施与广告法律法规所禁止的行为。民事违法:广告活动中债的不履行和侵权行为;债的不履行:广告合同的当事人履行或不

完全履行、不适当履行广告合同约定的义务。侵权行为:侵害他人的人身权如

肖像、名誉等;财产权如专利、商标等。刑事违法: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实施的行为不但违反了广告法律法规,而且

触犯我国刑法应受刑法制裁的行为。

第二节 广告行政责任

一、广告行政处罚的情节 所谓广告行政处罚情节是指广告监督管理机关施行行政处罚时,作为决定处罚轻重或减免

处罚所依据的各种情况。

(1)广告违法程度。一般依据广告违法行为的性质、次数、金额等情况,判断其违法程

度。

(2)社会危害性。一般根据社会对违法广告的反映、对消费者或其竞争对手造成的损害

程度、对社会风俗的破坏程度等因素来判断。

(3)主观恶意性。如多次、反复实施广告违法行为或无视监督机关的勒停,仍继续违法

行为,态度恶劣,拒绝配合调查等。依据广告违法程度、社会危害性、主观恶意性,广告行政处罚分为:从重、从轻或免于处

罚。

从重处罚的情形包括:

(1)广告内容涉及政治性问题,有损国家尊严和利益的;

(2)广告内容虚假,损害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或导致消费者大量投诉的;

(3)利用广告贬低竞争对手,给对方造成严重损失的;

(4)发布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的商品或服务的广告;

(5)违反广告发布程序,且内容同时违法的;

(6)多次因广告违法行为被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处罚,仍继续从事广告违法行为的。

属于从轻处罚的情形主要有:

(1)单纯的广告违禁行为,例如广告中使用最佳等绝对化用语,但广告陈述事项确实有

一定依据。

(2)单纯未标注应当在广告中标注内容的违法行为。例如广告涉及专利内容未标明专利

号,但广告主确实已取得专利广告证明文件的。

上一篇:电商产业的营销策略下一篇:秋季运动会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