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衣服》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设计

2024-07-26

《夏天的衣服》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设计(共15篇)

篇1:《夏天的衣服》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设计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叠衣服》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健康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健康活动教案《叠衣服》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幼儿的劳动观念。

2.引导幼儿学会互相帮助。

3.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叠衣服图一张,幼儿扔衣服图一张。

2.幼儿穿衣图一张,幼儿找衣图一张。

3.纸衣服 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第一组图,请幼儿观察他们在干嘛。图上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你喜欢哪个小朋友? 你为什么喜欢第一个小朋友而不喜欢第二个小朋友?

2.出示第二组图,也请幼儿观察。图上第二个小朋友为什么哭呢?(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为什么找不着衣服?我们小朋友睡觉时应该怎么做呢?我们都来教他,帮助他好吗?

3.请一幼儿上来示范叠衣服。

4.教师讲解示范,教幼儿正确的叠衣方法。

5.为了使幼儿对叠衣服不感到烦躁我还自编了一首儿歌:“衣服脱下你别跑,要帮衣服做早操,拉拉衣袖伸伸臂,拍拍肩膀弯弯腰,这样衣服就叠好。”

6..指导幼儿叠衣服。教师分发纸衣服,带领幼儿学习叠衣服。

7.个别指导。并随着儿歌的内容让幼儿教衣服“做早操”,孩子们边念边做都觉得很有趣,不知不觉就把衣服叠好了

8.评价。将叠的好的幼儿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表扬鼓励。

9.总结,教育幼儿要将物品摆放整齐,午睡时穿脱衣服要互相帮助。

活动延伸:

在校午睡或在家睡觉自己学习叠衣服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给与了每个幼儿参与的机会,幼儿的积极性较高,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不足之处就是模型是用纸做的,易碎、易烂。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叠衣服》含反思这篇文章共1837字。

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请不要吸烟》含反思》:小班教案《请不要吸烟》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健康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了解一些不能吸烟的场所,并能对吸烟者进行宣传教育,学说“吸烟有害健康”,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吸烟给自己及他人带来的危害,激发幼儿爱护周围环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请不要吸烟》含反思教案吧。

《小班教案《吃午饭的时候》》:小班教案《吃午饭的时候》适用于小班的健康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学习一些独立进餐的基本方法:学用小勺,能把饭莱一勺一勺送进嘴里细嚼慢咽,懂得吃午饭的时候要自己吃饭,不要别人喂,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吃午饭的时候》教案吧。

篇2:《夏天的衣服》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设计

活动设计背景

我们小班的年龄大多数是在4到5之间,在这个时期幼儿的处于一个涂鸦期,喜欢到处乱画,抓住幼儿这个特点,给幼儿自由图画的空间,让幼儿大胆作画。

活动目标

1、通过涂色,感知色彩,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2、培养幼儿大胆作画及动手能力,增加幼儿的生活经验。

3、认识不同的水果,了解各种水果的营养价值。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的图画方法

活动准备

苹果、香蕉、葡萄,菠萝等相片,印好等待涂色的水果图片,蜡笔或者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从幼儿穿的衣服导入到水果宝宝穿的衣服。

二、展示各种水果图片,请幼儿观察这些水果宝宝的颜色

1、让幼儿先认识这些水果,不同水的水果有不同的颜色。

2、在观察水果颜色的同时,请幼儿也找到相同颜色的蜡笔。

三、动手作画

1、老师先示范正确的图画方法,请幼儿观察。

2、让幼儿正确握笔和老师一起图画。

3、给每个幼儿一张水果涂色卡,让幼儿找到与自己手里拿到的`水果涂色卡的颜色。

4、让幼儿自己尝试作画,不同的水果不同的颜色。

四、欣赏及评价

1、让幼儿把作好的画放在展台上,与其他幼儿一起欣赏。

2、教师对幼儿的作品给予评价,并给予鼓励。

教学反思

上了这节课下来,发现小朋友的思维不是很活跃,还有很多小朋友看着图片说不出水果的名字,这就是缺乏生活经验。在分辨颜色的时候,还有小朋友不能正确的说出是什么颜色。但是就整个课堂气氛来说还是非常活跃的,小朋友表现还是很好的。

在教学方面我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

1、在给幼儿看图片的时候最好有实物,实物教学没有做到。

2、在幼儿自己作画的时候老师可加指导,帮助他们正确的握笔。

3、大多数幼儿的想象力有局限性。

4、还有少数幼儿胆怯,不敢上台给小朋友表述。

篇3:《夏天的衣服》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设计

3-6岁是幼儿同伴关系建立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正是通过同伴互动, 幼儿逐渐了解他人的想法与自己不同, 慢慢学会尊重、沟通、合作、妥协。 同伴互动在幼儿社会性发展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小班幼儿有同伴互动的意愿, 同时积累了一定的人际互动经验, 不过那些经验以亲子互动居多, 有时并不适用于同伴互动, 加之小班幼儿认知水平有限, 很难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 往往选择不恰当的策略引起同伴注意或加入同伴游戏等, 严重影响同伴互动质量。 故此, 本研究以小班幼儿区域活动的同伴互动为切入点展开。 之所以选择研究区域活动中的同伴互动策略, 是由于区域活动中的同伴互动相对比较集中与自由。 特此说明, 本文的同伴互动指小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同伴互动; 即本文研究范围限定于区域活动背景之下, 小班幼儿同伴互动策略的运用状况。

本研究以丽水市某幼儿园小班的39名幼儿为研究对象, 依照事件取样法要求, 在该班幼儿区域活动时采用自然观察方法搜集资料。 入园观察时间持续两个月, 辅之以对教师的访谈, 经初步整理形成60例小班幼儿区域活动中同伴互动的过程记录, 并进行汇集分析, 按照“互动主题”、“互动目的”、“具体表现”、“互动效果” 的结构框架进行编码登录, 最后形成研究结果。 下文将首先呈现小班幼儿同伴互动策略展现的主题与目的, 继而解析小班幼儿同伴互动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 在此基础上, 为教师引导小班幼儿改进同伴互动策略提供具体化建议。

二、小班幼儿同伴互动策略展现的主题与目的

根据前人研究成果, 以及笔者搜集到的60个同伴互动事件, 本文把小班幼儿同伴互动呈现的主题归纳为七个方面:主动邀请、合作、言语协商、联合、拒绝、攻击、应对攻击。 主动邀请、合作、言语协商是积极可取的同伴互动策略, 能够与同伴产生友好的互动;联合、拒绝是中性的同伴互动策略, 同伴间互动内容与形式单一, 处于平行游戏或联合游戏水平;攻击与应对攻击是消极的同伴互动策略, 具体表现一方或双方采取争抢物品或言语威胁的方式解决同伴冲突。 在此以笔者记述的其中一个同伴互动事件为例进行分析。

无聊的小雪

小雪插好自己的玩具之后, 看着旁边的同伴玩游戏又没人理会自己觉得很无聊, 便举起手中的玩具向周围幼儿喊道:“快看, 我的陀螺。 ”旁边两个女孩正在玩商店的游戏, 没有理会她, 其他三个男孩也在专心搭建自己的作品, 没有理会她。 小雪把陀螺在桌子上用手转来转去继续说:“你们看, 可以这样转。”仍然没有得到回应。小雪看看周围的同伴, 放下手中的陀螺, 跑开了。

此案例中, 小雪试图引起同伴的注意, 尝试主动发起同伴互动, 不过她一直选用中性的联合策略, 并没有采取更为积极的言语协商或主动邀请策略, 最终没能达成与同伴一起游戏的目的, 只得悻悻地跑开了。

在60例事件中, 使用频次最高同伴互动策略的是联合 (16次) , 接着为拒绝 (14次) 、攻击 (10次) 和应对攻击 (8次) 、言语协商 (5次) 、主动邀请 (4次) , 而使用频次最低的同伴互动策略是合作 (3次) 。总体看来, 小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较多使用联合、拒绝一类的中性互动策略以维持现状;又或者由于容易冲动, 倾向于采取攻击与应对攻击的消极互动策略试图达到控制他人、让他人顺从自己意愿的目的。 较少选用更为积极友好的言语协商策略、 主动邀请策略和合作策略以吸引同伴注意, 达成自己和他人交往的意愿。 之所以如此, 既与环境因素有关, 又与幼儿的个人特征直接相关。

三、小班幼儿同伴互动策略择选影响因素

(一) 区域活动环境因素

1.活动区的空间

活动区的空间是影响同伴互动策略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 活动区空间的大小及位置安排都会影响同伴互动策略的选择和运用。 如挨近活动室主要通道的活动区中更容易出现高频次的同伴互动, 且幼儿大多采用联合策略, 而在空间狭小的活动区中幼儿更容易采用消极的同伴互动策略。

2.活动区的材料投放

活动区的材料是幼儿操作的对象, 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工具。 幼儿也会通过“材料”这一媒介实现与同伴的互动。 活动区中操作材料投放的数量与类别会影响同伴互动策略呈现的主题与频次。 首先, 操作材料投放的多少影响不同互动主题的发生。 当活动区域设备和游戏材料增多时, 幼儿与同伴的互动就会减少, 相对消极的互动策略的使用也会减少;当设备和游戏材料的数量减少的时候, 幼儿之间的积极社会性互动增多, 平行游戏增多, 攻击性的互动策略也会增多①。 其次, 材料的性质是影响同伴互动策略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材料的性质主要指材料的复杂性和新颖性。 材料的数量为幼儿同伴互动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但是幼儿同伴互动策略展现的主题能否按照符合社会及教师预想出现还要取决于材料的性质。

3.活动区的心理环境

开放、宽松的心理环境能让幼儿放松心情、积极乐观, 他们更乐意参与到区域活动中, 不担心被忽视或被拒绝, 倾向于选择更为积极主动的同伴互动策略, 不仅能和同伴进行畅快的语言交流, 甚至还能在多种同伴互动策略之间灵活转换。

(二) 幼儿的个人特征因素

1.幼儿的认知水平

通过观察发现, 认知水平比较高的幼儿往往采取积极的同伴互动策略, 也能更好地通过运用同伴互动策略实现互动交往的意愿和目的;相比之下, 那些认知水平比较低的幼儿往往采取求助的互动策略, 向认知水平高的幼儿征求意见。 观察还发现, 认知水平高的幼儿会较多地使用同伴互动策略中的合作策略。 因此, 幼儿的认知水平影响着同伴互动策略的选择及同伴互动质量。

2.幼儿的性别特征

同伴互动策略的选择与幼儿的性别特征有关。 区域活动中, 女孩比较倾向于选用积极的互动策略或中性的互动策略, 而男孩多采取攻击性的互动策略。 在幼儿与同伴的互动过程当中, 受其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 一方面, 他们难于使用恰当的互动策略, 另一方面, 女孩在互动过程当中比男孩更有持久性, 是由于女孩比男孩能够更好地运用互动策略, 且更加投入同伴互动, 不容易受其他幼儿的影响。

3.幼儿的行为特征

幼儿的行为特征是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体现。 能够运用积极互动策略和同伴交往的幼儿往往会受到欢迎, 更容易被同伴接受, 他发出的互动行为更容易被同伴接受。 相反, 不受欢迎的幼儿往往会采取消极的同伴互动策略。

四、教育建议

(一) 挖掘环境与材料的隐性引导作用

环境和材料是不说话的老师, 教师要充分利用环境和材料对幼儿的影响, 引导幼儿在各活动区域内运用多种策略与同伴互动。 如教师可以将幼儿合作完成的优秀作品进行拍照留念并展示在区角内, 让幼儿知道多个人的创意要优于一个人的想象, 促使幼儿采用合作策略;或者将幼儿在冲突时毁坏的物品呈现在区域内, 时刻提醒幼儿采取暴力方式解决问题只会带来破坏性的后果, 谁都无法继续正常使用材料, 从而促使幼儿使用言语协商等良性互动策略;在材料的摆放上, 除了按类别摆放之外, 教师可以在积木架上按“我是可以一起使用的”、“我是可以和别人交换的”具有指导作用的方式摆放材料。

(二) 适时适量投放活动材料

区域内材料的投放既要有助于活动区教育功能的实现, 又要促进幼儿之间的互动, 在材料投放上, 并非“越丰富越好”、“数量越多越好”, 有的时候, 数量较少的材料反而能促发同伴互动。如儿童医院只有一套“医疗设备”:听诊器、针筒、拍片设备, 伟伟先使用听诊器给病人看病, 然后将听诊器递给龙龙使用, 龙龙看伟伟给病人打完针之后说:“给我, 我给小黄打一针, 它发烧了。 ”②在整个过程中, 虽然材料有限, 但伟伟和龙龙有一种自觉的分工, 这是幼儿进一步合作的基础。 因此在材料投放上, 教师要及时观察, 灵活掌控。 在数量上, 考虑用不同类型的材料触发幼儿的多种互动行为。在新材料投的放上, 一定不要一次性投放过多, 可供选择的材料多了幼儿反而会无所适从, 或者不易触发同伴互动。 应根据幼儿的需求, 循序渐进地投放。 这样做, 可以减少同伴冲突, 促使幼儿运用以协商、合作为主题的良好互动策略。

(三) 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幼儿通过感知、观察与模仿一幕幕师师互动、师幼互动场景, 潜移默化地习得人际互动策略。 因此, 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只有教师在与人相处之时充分尊重他人, 做到相互关爱、相互分享、相互合作, 在他人有难时伸出援手, 才能让幼儿的心灵世界得到充分滋养, 感受到爱与尊重的价值和力量, 逐渐学会分享、协商与合作, 甚至妥协, 更自觉地采用积极的同伴互动策略。

参考文献

[1]王振宇.儿童心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

[2]李幼穗.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培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宫山.中班幼儿建构区活动同伴交往及培养策略的研究[D].2014年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篇4:对幼儿园小班体育区域活动的初探

体育区域活动,通过利用幼儿园场地、器材,形成各个活动区域,让幼儿在良好的体育环境中能充分地自由活动,幼儿可以打破班级界限,自由结伴,自选内容,自主活动,在独立或合作运动中提高自主运动能力,使每个幼儿的基本动作,运动能力,个性等在不同水平上均得到发展。如何让小班的孩子积极投入参与活动,得以充分锻炼,除了制定必要的户外体育区域活动目标以及教师的指导外,在其活动中正确、科学、合理进行环境创设和提供各种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体育活动材料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动作发展规律,结合季节变化,我们创设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情景性的户外体育区域环境和材料,注重让幼儿自由选择,自主运动,很好的提高了孩子的运动兴趣和运动能力,具体的的做法是:

一、 因地制宜,多角度创设活动区域

户外体育区域环境的创设和建立是开展体育区域活动的先决条件,必需要有较科学的理论依据来进行区域的划分。我们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园内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创设区域。

小班幼儿的基本动作以走、爬、跳为主,根据其发展特点首先将一楼的塑胶场地进行了区域划分。如:将场地分割成三大块,一块场地创设“小动物运水果”的游戏,主要发展幼儿的走和平衡能力;一块场地创设为“乌龟爬爬”的游戏,主要发展幼儿的向前爬行能力;另一块场地设置为“小青蛙抓虫”的综合游戏区,结合小型器械,创设难易不同的道路,发展幼儿各种攀爬、跳跃、平衡、钻等基本动作和培养幼儿敢于挑战等品质。

在设置区域时我们也关注到区域之间的活动性质的合理搭配,既有发展上肢运动的内容,也有发展下肢运动的内容;既有基本动作练习的区域,也有发展综合身体素质的区域;既有简单的动作练习区域,也有具有挑战性的动作练习区域。从不同的设置中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能力水平孩子的需要,发挥区域的最大功能,让孩子更积极、更愉快地投入到活动中。

二、多维度的提供活动材料,丰富区域活动

小班孩子喜欢颜色鲜艳、充满童趣的玩具,因此活动材料作为区域活动中环境创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提供的时候做到“多维度”,即为幼儿各个活动区所提供的各种材料有多种特性。

层次性

每个幼儿在年龄特点、运动技能、运动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何吸引不同运动能力发展水平的幼儿参与到区域活动中来,并得到发展?实践证明,提供和使用不同層次性的活动材料,不断为幼儿建立最近发展区,能让幼儿获得体验和成功。我们根据区域活动的内容,按照幼儿动作发展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提供不同的材料,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如“赤足区”中,为幼儿创设了有不同材质的小路,也有高高低低的小斜坡和低栏杆;送的水果的工具也有不同,有手提的、背着的、头顶的。这些功能各异的材料,为不同运动能力的幼儿提供了充分选择不同难易活动的机会,使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有提高。

情境性

小班的幼儿喜欢有趣的、假扮性强的体育活动,因此情境性的区域更能吸引小班孩子参与的兴趣,教师以角色情节刺激幼儿,能大大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年龄越小这一特征越明显。于是我们设计了水果运回来后要喂到小动物的嘴巴;爬过铃铛网时不能触碰铃铛响,不然会引来大灰狼等的一系列情景,孩子被环境、材料吸引了,活动的积极性也就越来越高了,很好的发展了幼儿的运动技能。

丰富性

幼儿是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获得发展,因此在各个区域活动内必须提供足够种类和数量的材料和玩具,以供幼儿选择和使用。

1、不同活动内容不同材料。如“跳跃区”提供悬挂物、弹跳床等发展跳跃动作的材料;“攀爬区”则提供体操垫、拱形桥、障碍铃铛网等发展爬动作的材料。

2、同一活动内容多种材料。如“运水果”提供不同的背包、提篮、顶碗、水果等外,还同时提供了栏杆、赤足小路、平衡岛、小担架等辅助材料,幼儿可以自由选择,自由搭配。

灵活性

随着幼儿动作的发展,当他们不再满足现有创设的环境和游戏材料时,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对活动材料随时加以灵活调整,满足幼儿活动的需求。如:增加不同的道路供幼儿自主选择、在跳跃时把绳索放高一些等,在钻爬时可把网放低一些;跨栏宽一些;投掷的目标距离近些或者垂吊物降低一些高度。通过材料增加创设情节、器械的调节摆放增强幼儿活动的强度和密度,使幼儿的活动过程呈现一条波浪曲线。

三、制定合理规则,保证区域活动质量

每个活动区都有区域标志牌,并用不同颜色的手环作为区域标志,以控制各区域活动人数,保证了幼儿活动的空间与密度;制定材料的取放位置、游戏的等待要求、汗巾和衣服的放置,保证了活动有序的进行。

篇5: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的创设

儿童心理学研究和儿童的实际情况告诉我们: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都需要我们以不同的方式对待。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幼儿能力相对弱一些,因此区域活动的创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小班幼儿刚刚从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来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之中,陌生的教室、老师、小朋友,给他们带来了太多的不安全感,他们不能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之中。唯有游戏能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带给他们快乐,帮着他们尽快的适应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因此,为幼儿营造一个温馨、和谐、轻松、安全的游戏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如在“婴儿坊”游戏中,布置上温馨的窗帘,醒目的标记,摆放实物娃娃,让孩子们在给娃娃洗澡,喂娃娃,给娃娃穿衣的过程中,体验游戏的快乐。同时为孩子们准备沙发,放上温暖的抱枕。孩子们在这个温馨的小家里玩着有趣的游戏,身心都得到了彻底的放松,情绪上也得到了满足。

《纲要》中指出: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小班幼儿年龄小,相对于中大班的幼儿生活经验比较欠缺,使得许多教师产生了这样的误区:小班幼儿正处于由独立游戏、平行游戏的阶段,所以太难的、交往较多的游戏他们也不会玩,所以就玩玩积木、看看书、画画画就行了。其实不然,孩子虽然年龄小,但父母的早期教育,电视、广播、电脑的视听刺激,让他们像个小大人似的什么都懂。更何况,小班幼儿已经开始由独立游戏、平行游戏逐步向结伴游戏、合作游戏过渡,单纯的独立游戏已经满足不了孩子游戏的兴趣,他们需要一些更加贴近生活的、更加有助于拓展他们经验和视野的游戏产生。因此,本学期,我们尝试开展了一些生活化游戏活动。如:丫丫点心店,幼儿在买点心,吃点心,卖点心的游戏中体验生活,再将生活中的点点生活经验映射到游戏中,这样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促进了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篇6:《夏天的衣服》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设计

一、主题名称:夏天真热呀

二、主题由来:通过“春天来了”的主题活动的开展,幼儿对于自然界规律的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激发了幼儿对与自然变化探索的兴趣。随着天气一天比一天热,幼儿在着装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都会留许多的汗,冷饮也变成孩子们钟爱的食品,在家里要开空调、电风扇等等,这些都是引起孩子们注意的问题,根据教育要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要有效地将儿童的发展纳入社会发展需要,要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要求,我们在设计组织主题活动时关注孩子们的兴趣和发展需要,从中寻找制定主题网络的线索和依据。于是主题活动内容也就随即产生--“夏天真热呀!”

三、主题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体验,使幼儿知道夏天气温高,有时会下雷阵雨等主要季节特征。

2.夏季植物的变化;了解夏季人们的活动;了解夏季安全常识及自我保护的方法。

3.知道夏季苍蝇、蚊子都出来了,它们会传播疾病,懂得要注意夏令卫生。

4.欣赏有关夏季的美术作品,会画出或做出夏季自然景物的特征、服装、用品等。

5.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比较6以内数的多少一样多。

6、通过活动使幼儿感知夏天的特征,能够区分夏天与春天的不同之处。

7、知道夏天热了,要多喝水、勤洗澡,注意个人卫生。

8、能够知道几种避暑的方法。

四、环境创设:

1、资料库:夏天的图片。

2、环境布置:森林里的小动物--谁来了。

3、幼儿收集的各类冷饮的盒子。

4、区域活动夏天的美工材料--制作小凉帽、扇子等。

5、活动室内布置夏天的景色。夏季服装、用品、食物、卫生等图片。

五、家园共育:

1、带幼儿观察夏季的天气变化(雷雨)和自然特征。

2、家园共育:引导幼儿观察夏天的季节特征;知道找阴凉的地方玩,及时擦汗。

3、家长配合:家长帮助收集夏天的资料;收集配料中有水的“水产品”;带一些能在水中玩的玩具;利用废旧物品进行亲子制作生活在水中的动物或水中活动的物品;爸爸妈妈和孩子共同探讨“水有什么用?”并将答案以图片或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和幼儿讲解有关水的知识;在家督促幼儿节约用水。

4、请家长引导幼儿参与“消灭蚊蝇”活动5、在家注意防暑降温,注意幼儿饮食和个人卫生。

活动一:认识夏天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夏天的景色和各种树叶、小草的变化,初步知道夏天到了。

2了解夏天的特征,萌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活动前让父母带幼儿去公园帮助观察夏天的景色和各种树叶、小草的变化散步活动时引导幼儿观赏幼儿园的风景。

流程谈话活动----欣赏图片----布置墙面实施要点

(一)谈话活动:

A、前几天我们在公园园里看到了大树、小草有什么变化?

B、幼儿大胆地说说自己看到的事情。

(二)欣赏图片

1:夏天来了。哪些小动物出现了

2、河里有什么花

3、看看我们的穿着,有什么变化吗?--夏天到了,天气变热了,小朋友们穿上了薄衣裳。

4、与幼儿一起进行总结(可以用小朋友的语言来创编)--夏天到了、天气热了--蝉儿叫了了、荷花开了--小朋友们换上了薄衣裳

(三)布置墙面:涂色,共同布置

延伸活动:引导幼儿到户外、在家里也寻找夏天还有哪些变化,(如吃冷饮、开空调)感受大自然的变化。

反思在活动中发现小班幼儿对夏天的前期经验还很少,分不清季节和季节的特征,对夏天的景物了解不多,如:不知道蝉,也从没见过,但从谈话中能发觉幼儿们对树、树叶、小草的观察很仔细,知道他们到夏天都有些什么变化了,我想知识需要积累,尤其是对小班幼儿,如果在主题结束时再进行一次类似总结性的这样活动,效果一定会更佳。

活动二:夏天真热呀

幼儿情况分析:天气炎热是夏天最明显的季节特征,因此,也给幼儿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特别是在户外活动中,幼儿的感受最真,于是,就产生了主动找凉快的举动。

课程设计意图:夏天给人的感觉真热呀,早锻炼时,有的幼儿偷偷地来到了大型玩具下;有的幼儿来到了树底下,看见孩子们的这种举动,我想何不开展一次《找凉快》的活动,帮助幼儿想各种方法使自己凉快,从而把幼儿零散的经验来一次汇总。

活动目标:

1、感知夏天的炎热。

2、知道并学习怎样使自己凉快一些

活动过程:

1、播放歌曲《夏天来到了》引入主题。让孩子知道现在已经是夏天了。

2、请幼儿说说自己对夏天炎热的感受。

3、讨论,用什么办法可以让自己凉快一些?舒服一些?

王云梓:用扇子扇一扇。

刘俊熙:可以开电风扇。

杜佳松:可以用空调。

侯显阁:冰箱!

老师:呵!也可以怎么说?那冰箱怎么让我们凉快呢?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是个别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但是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

篇7:《夏天的衣服》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设计

扶绥县新宁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 区域游戏是幼儿在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儿童的兴趣、需要而创设的、具有操作性、探索性的环境中,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以个别化或小组的方式自我探索、学习,在动手实践中与材料相互作用,利用和积累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获得身体、情感、认知及社会性等各方面发展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材料投放是区域活动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活动的工具,材料投放的是否得当,对幼儿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开展区域活动中,我们要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发展需要及《纲要》目标,有目的、有计划为幼儿提供区域材料,设置各种区域。

【关键词】区域活动

小班幼儿

材料

一、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的重要性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来表现。区域活动材料越丰富,形式更多样,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就会变得更聪明、自信、大胆。在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既重要又复杂,它的重要性体现在缺少材料,就会影响区域活动的正常开展;复杂性体现在既要满足幼儿的兴趣探究,还要保证幼儿取得与教育目标一致的探究结果。作为幼教工作者,如何投放区域活动中的相关材料,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是值得我们当前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应注意的问题

(一)区域材料摆放应是以幼儿身心发展、幼儿兴趣、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相适合。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因此,活动区域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做到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幼儿很喜欢摆弄和操作物体,对所有的东西也很有好奇心,这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而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材料能引起幼儿的探究兴趣。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是本性的、具体的、形象的,思维常常需要动作的帮助。物质环境是幼儿学习探究的刺激物,材料的投放使幼儿在与环竟中获得经验。

1根据幼儿的特点、需求和兴趣,为幼儿提供主动学习的材料。

小班幼儿年龄小,有较强的亲子依恋,尤其是刚入园的孩子,他们从一个熟悉、安全的家来到一个陌生的大家庭,不免有恐惧、胆怯的心理,为了让幼儿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创设了娃娃家,幼儿特别喜欢娃娃家,因为那里有他们喜欢的娃娃、各种家具、玩具及舒适的环境,使幼儿满足对家庭的依恋,找到家的感觉,情感上得到满足。一段时间后幼儿越来越多,许多幼儿都喜欢娃娃家。为此我班根据幼儿的需要、教室的环境,布置了4个有关娃娃家的区域:娃娃厨房、娃娃卧室、娃娃卫生间、娃娃客厅。材料相对丰富了许多。如:抽油烟机、微波炉、冰箱、电视、洗衣机、衣柜、钢琴、电视框、梳妆台、洗手盆等,都是老师亲手制作的。

生活是小班幼儿主动学习的基本活动。我们选材要贴近幼儿生活,投放的材料都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蒙台梭利说:“生活即是教育”。如:小杯子、小夹子、柱子、豆子、穿衣服、扣扣子、穿线、拧螺丝,幼儿在操作中探索学习。

3岁是秩序的敏感期,小班幼儿正是这个阶段。从小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品质,有秩序。我们在材料摆放时要考虑到有序性,提醒幼儿把东西放回原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提供材料应是卫生的、安全的。3岁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很差,教师要细心观察,易给幼儿造成伤害的材料应拿走。可投放牛奶盒子、箱子、干净的瓶、布、按扣。这些自然物和废旧物幼儿取之不尽,用之不完,幼儿又能玩出新花样。

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差,尤其是新入园的幼儿不会吃饭,不会入厕。许多事情都需要老师的帮助。他们的小手没有力气,动作发展不协调,生活区域投放的大夹子夹软球是训练幼儿小肌肉的发展。幼儿玩过一段时间后,对材料没有了兴趣,我发现后,把软球换成了毛线球、乒乓球,幼儿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再过一段时间幼儿已经熟练掌握夹的动作。我又投放了小夹子增加了难度,目标随着幼儿的需要来制定。

2、区域材料的投放应具有教育价值

小班幼儿主要活动是游戏,游戏可以让幼儿实现学中玩、玩中学。材料的投放应是有目的性的,针对幼儿现阶段发展的需要。要使材料与幼儿有效互动,使幼儿主动学习,我在生活区增添了串珠活动,不但可以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发展手眼协调的能力,还可以使幼儿通过操作认识不同的材料。如木珠、彩色珠子、铁制铃铛、珠子、塑料吸管等,这些材料的性质,使幼儿发现、认识、创造序列。

(二)材料摆放要考虑到与幼儿相互作用,促进幼儿主动探究

1、材料丰富,形式多样

材料投放的多种多样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探究欲望。我在实践中为幼儿投放材料有平面的,有立体的。有珠子、豆子、袋子、叉子、筷子、粮食、盘子、瓶子、盒子、夹子、别针、卡片,塑料的,真的、假的,动植物模型,嵌板、图形卡片、立体图形、饮料瓶、胶卷盒。语言区:图书图片。建构区:各种各样操作玩具,木制玩具,大盒子、小盒子。布艺区:各种用布制作的可操作的玩具。娃娃家有真实的、制作的家具和用具。美工区:各种各样的纸张、颜色。表演区的头饰、手偶、乐器。这些材料可让幼儿自由选择,自主学习。活动形式可在桌面上,工作毯上,小椅子上,区域里。娃娃家的幼儿更是有效的互动起来,他们模仿成人,家庭和社会,情感上得到满足。

2、材料的层次性和动态性

材料的层次性:因为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经验和能力都是不同的,为了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要,我们在投放材料时,要注意提供难度不同的材料。如:在撕纸区内,投放难易不同的各种图纸,有直线图铅笔、柳条、小房子,曲线图苹果、梨、小手等,纸的厚度也各不相同:有新闻纸、报纸、卡纸等,这样可满足各类幼儿的需要。再如绘画材料的投放,也可多种多样,蜡笔、水彩笔、水粉颜料,空白纸,添画等,能力强的可选水粉颜料作画,没有把握的选择蜡笔作画同样可表现主题和内容

材料的动态性:材料的提供不能一成不变,而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需求,定期不定期地进行调整、补充。如教师发现前阶段备受幼儿喜爱生活区,幼儿进去的积极性慢慢减退,通过对幼儿区域活动的观察和了解,幼儿对比较机械化的给动物喂食已经不感兴趣,于是我对“喂小动物”难度进行了提升要求,在碟子上,不同碟子上画上不同的食物标志并标有该动物只能喂的量,如:画有萝卜的碟同时标有5个点,表示这是专门给小兔子喂的碟,取物也只能取五个萝卜喂。这样一来,又激起了幼儿的兴趣,生活区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非凡。材料的动态性还体现在各年龄段及平行班之间的互动上,各班教师应及时沟通、交流幼儿区域活动的情况,做到材料的互补,资源共享,让材料真正地为活动提供服务。

3、材料投放要考虑为幼儿提供个别化学习机会。

幼儿本身有个体差异,特别是小班幼儿,个体差异会更突出,教师要尊重个体的差异性,要尊重和接纳每个幼儿的观点和兴趣,使幼儿产生安全感。给每个幼儿激励性评价,使每个幼儿在探究活动中都有成功的体验。根据幼儿发展水平的不同,我在材料投放上,既照顾全体,又考虑到个别幼儿。如在科学区针对认识图形这个目标,我投放了4组材料,一组是颜色的认识;二组是颜色与形状的认识——图形宝宝回家;三组是给同种图形排序的嵌板;四组是六种图形的3个图形大小排序。这样的幼儿可根据兴趣、需要选择,教师也可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进行不同的指导与帮助,幼儿会在不同水平上获得不同的经验。

区域活动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经验、能力是息息相关的,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了解幼儿,为幼儿提供使其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学习的区域材料,创设不同的情景、条件、场合,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幼儿运用他们发现关系,使幼儿不断巩固、加深扩展自己获得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幼儿园游戏课程模式》 3.《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思考》 4.《3-6岁幼儿发展指南》

篇8:《夏天的衣服》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设计

一、区域游戏要幼儿年龄特点, 充满趣味, 让幼儿的小手 动起来。

1.美工区的“小小设计师”和 “糖果屋”两个游戏 , 我为幼儿准备了色彩鲜艳的木珠、泡沫“糖果”、彩色的卡纸、皱纹纸、包装纸、水粉颜料等多种材料, 让幼儿包糖果、分糖果和装饰衣裤、围巾、手套。

2.益智区的“夹小花”游戏 , 既可训练幼儿的点数能力 , 又能利用夹夹子的动作锻炼幼儿手部力量;“瓶子配对”游戏中, 幼儿可以根据瓶子的大小、颜色等特征, 找到相应的瓶盖, 练习手部动作, 锻炼手部力量。

3.在娃娃家的“晾衣间”、“试衣间”, 幼儿可通过将袜子、手套等匹配成对夹在衣架上, 为娃娃串项链, 为娃娃系围巾等动作, 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

4.桌面游戏“图形找家”、“好玩的雪花片”等就是利用大 小、形状不同的玩具和雪花片, 在复制好玩具形状的图形底板和线条上, 根据颜色、形状、造型, 请幼儿一一对应摆放, 既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又拓宽了幼儿观察视角。

在游戏材料的选择上, 我们避免自制玩教具成为只能看、不能动的“看具”或摆设, 绝大部分玩教具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可操作性”, 在材料的选择方面, 我们很注重环保、卫生, 大部分选用柔软的KT板和塑料夹子, 避免因粗糙而划伤孩子或夹伤孩子的手的情况。由于小班幼儿好模仿喜欢独立的平行游戏, 他们常常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也想玩什么。因此, 在游戏材料投放数量上, 我力求实现“游戏材料为孩子人数的1.5倍”的目标, 在区域人数的控制上, 我们规定了每个区角人数为2~3人, 利用桌子和区角标记相对隔开, 游戏材料摆放在固定的玩具柜里, 为玩具、材料做好标志, 规定放置的位置, 使幼儿根据标志就知道各种物品所需要放置的位置。这样, 便于幼儿整理活动材料时做到有序、有目的, 既可减少了教师的游戏布置时间与环节, 又能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

二、进行恰当有效指导, 使幼儿的小手乐于操作。

由于这些游戏主要都是以操作摆弄为主, 需要进行个别传授, 因此, 需要教师的恰当有效指导, 让幼儿求知求新, 积极探索, 努力解决问题。如何恰当有效指导, 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呢?

1.在“给小动物穿毛衣”的游戏中 , 个别幼儿虽多次探索操作, 但仍然无法将毛线绕好, 我便采取直接指导的方式, 及时告诉并教会其正确的方法, 用一只手固定住毛线的一头, 另一只手进行缠绕覆盖住毛线头, 幼儿很快掌握了方法。

2.幼儿之间有个别差异 , 能力都有所不同 , 教师要针对不同幼儿的具体情形进行指导。例如, 在“毛毛虫”游戏中, 刚开始幼儿总是不会用左手捏夹子, 总是无法完成毛毛虫的左边“小脚”, 时间一长 , 有的幼儿就失去了耐心 , 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区域游戏中。而动手操作能力向来很弱的司栩凡却破天荒地夹好了两只“小脚”, 我欣喜地赞扬了一番:“哇, 司栩凡你夹得真好! 你真棒! ”随即又一问:“你是怎么做的? ”调皮的她一歪头:“不告诉你! ”“那你能夹得更好些吗? ”我又问。“当然 ! ”信心满满的司栩凡很快又忙开了 , 我也伺机邀请其他幼儿观摩她的现场秀, 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司栩凡是怎样用手夹的, 并激励他们:“你们有谁能超过司栩凡, 和她比一比? ”不一会儿, 一群幼儿便聚集在一起, 认真研究起夹“小脚”的正确方法, 很快大部分幼儿都很好地掌握了左手捏夹子的技能。

3.《纲要》指出 :“教师在幼儿区域游戏的过程中 , 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为了担当好新角色, 使区域游戏有章可循, 一定要制定相应的游戏规则, 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有法可依”。例如:根据小班年龄特点, 我在班级每个区角都设置了图片讲解图, 这样幼儿在游戏时一目了然, 便能很快掌握和了解游戏方法和相应的规则。另外, 在游戏中, 教师的观察性指导十分重要。幼儿在活动过程中, 教师要自始至终发挥主导作用, 根据各个区域游戏情况及时给予鼓励或诱导, 用微笑、点头等非言语评价形式, 帮助幼儿正确评价自己。

三、更新和升级区域游戏材料, 让幼儿乐此不疲动手操作。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 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 游戏内容首先要丰富有趣, 才可以吸引幼儿参与活动, 鼓励他们动手操作, 运用多种感官感受、体验, 从而获得更多的学习经验。比如, 我们在益智区设置的“瓶子配对”游戏中, 让幼儿学习“拧”的动作, 如果单单是让幼儿反复地给瓶子宝宝找“帽子”、戴“帽子”, 相信不到三天小朋友就感觉这个游戏索然无味了。因此, 我们给这个游戏设置了好几种玩法: 根据瓶子的大小不同, 找大小不同的瓶盖“帽子”;在瓶子上贴上小动物, 在瓶盖上贴上不同的食物, 请幼儿给动物瓶子找食物帽子;瓶子身上贴不同的颜色, 请幼儿给瓶子宝宝找相同颜色的帽子。如此一来, 简单的游戏内容便被扩展了, 这样不仅大大激发了幼儿的游戏热情, 还能较好地实现游戏目标。其次, 游戏内容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既可以吸引幼儿参加活动, 又能激发幼儿继续活动的兴趣, 从实际出发, 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状况, 制定不同的游戏目标, 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 使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比如在“小小设计师”游戏中学习印画这一技能时, 刚开始让幼儿用棉签、手指印画, 在掌握印的技巧之后我们又添加了一些材料, 如瓶盖、小型木制积木等, 并引导幼儿“一物多用”或者材料交替使用着创作印画:用瓶盖做小鱼的眼睛, 椭圆形积木可以做小鱼的身体。这样, 不但再次激发了幼儿对印画的兴趣, 而且他们开始在周围寻找另外一些适当的材料玩“印画”游戏, 创造能力也越来越强了。

篇9:《夏天的衣服》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设计

陈鹤琴曾说过:“游戏是儿童生来喜欢的,儿童的生活可以说就是游戏。”可是,幼儿园开展游戏活动的现状却并不令人满意,影响游戏活动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就是游戏材料的投放,玩具可以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成为认识事物的媒介, 促进幼儿思维、想象和创造力的发展。

一、兴趣入手,适切投放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选择孩子感兴趣的游戏,孩子才能乐意去玩,玩得快乐。在一次弹珠滚画“美丽的桌布”活动中,孩子们在操作中都能大胆地表现,对这种独特的绘画形式特别感兴趣。我发现,孩子们对滚画的兴趣意犹未尽。因此,在美工区我特意投放了玻璃球、颜料、篓子等材料,并设计出半成品模板滚画“我的花衬衣”。每当孩子们进区域活动时,美工区里就挤满了孩子,这种拥挤的场面一直维持在弹珠滚画模板用完了——说明小班的孩子对于这种比较新颖的美术活动还是挺感兴趣的,作为老师一定要更多地捕捉一些小班孩子喜欢玩的区域游戏材料。

在第一次的游戏中,我让幼儿熟悉材料,知道怎么玩,应注意哪些要求。在进行第二次的游戏中,我准备好各类材料,让幼儿自己想办法,玩出新花样。两次游戏的重点不一样,指导方式也不同,根据孩子的游戏情况,老师要不断地提出相应的要求。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各方面能力还不够,还需要老师的耐心指导,加上人数较多,要让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在区域游戏中得到提升,这就更需要老师的细心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醒与指导,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游戏的快乐,真正促进孩子能力的发展。

二、材料丰富,形式多样

材料投放的多样性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探究欲望。我在科学区中为幼儿投放材料有平面的,有立体的。有珠子、豆子、袋子、叉子、筷子、粮食、盘子、瓶子、盒子、夹子、别针、卡片、图形卡片、立体图形、饮料瓶、胶卷盒。语言区有图书图片绘本。娃娃家有各种各样操作玩具,木制玩具、大盒子、小盒子、可操作的玩具。在刚开始的娃娃家里有真实的,也有制作的家具和用具。创意DIY有各种各样的纸张、蜡笔、水彩笔、剪刀、胶水等,这些材料可让幼儿自由选择,自主学习。

孩子们对于区域中这些好玩的材料,非常感兴趣,一到区域游戏时间,就飞奔进去,一股脑就扎进去玩个痛快,就连平时调皮的孩子也沉浸在游戏里,喊都喊不住——这说明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一定要丰富多样,才能提起孩子们游戏的那股劲儿。

三、年龄需求,投放材料

小班幼儿好模仿,喜欢游戏,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往往在区域活动时因想玩同一个玩具进行争执。为了满足幼儿探索学习的欲望,我在材料投放时增加数量。如娃娃家,提供多个娃娃及餐具;在创意DIY中提供很多的蜡笔与颜料,尽量使每位幼儿都能有操作的机会,这样就可以避免幼儿之间的争执、矛盾。另外,提供的活动材料既要游戏化,更要有情景,这样才能吸引幼儿去玩,让他们游玩的时间可以长一些。

小班幼儿年龄小,专注事物的时间较短,他们玩的时候只要有别的事情干扰,游戏就会终止。因此,这样就需要小班老师多费点心,多花一些工夫在投放材料上面,既要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又要满足他们的探索时间,尽情享受游戏的乐趣。

四、体现层次,体验成功

任何一个年龄段的学习者都有差异性,小班幼儿也不例外。在操作同一种材料时,往往出现有的幼儿快,有的幼儿慢,有的幼儿有效体验了成功感,又跑到其他区域活动中去玩了,而有的幼儿却倍受挫折,甚至在老师的引导下也无从下手。

为了使每个幼儿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认知范围内得到发展,我们老师在提供操作材料时应注意体现层次性。由于年龄特点的不同,材料的分层也不宜太多、太杂,两到三个层次就可以了。如《生活区》“喂娃娃吃饭”的材料,其中有勺子、筷子和喂的东西,能力弱的幼儿可以用勺子舀小颗粒的东西(赤豆、黄豆、米)喂娃娃;一般的幼儿可以用勺子舀大颗粒的东西(玻璃弹珠、木珠)喂娃娃;能力强的幼儿则可以试着用筷子夹软的东西(棉花球、海绵球)喂娃娃。在满足幼儿游戏和发展需要的同时,体现材料的层次性和难易程度,不仅能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让每个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安全有效,健康游戏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的幼儿真实与虚拟不分,他们时常会出现随手拿区域里的替代品就放入口中。如咬塑料做的苹果、橘子等行为,对任何东西都十分好奇,都想去闻闻、咬咬、碰碰,没有一点自我保护意识,很容易出意外。

总之,小班教师要做一名细心的观察者,对幼儿无时无刻地关注,了解他们的兴趣需求以及发展的不同水平,为幼儿创设适切的活动环境。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索、操作材料,并进行有效的关注,不断调整活动区的环境材料,从而促进每一位幼儿在最近发展的水平上可持续性发展。让我们在工作学习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

篇10: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教案

引导幼儿感知夏季服装的特点,并找出其规律。

材料投放:

各季节的服装,纸箱。

游戏指导:

几个纸箱中放着幼儿带来的服装。幼儿纷纷翻找自己带来的衣服向别人介绍。教 师提出问题:“这么多漂亮的衣服放在纸箱里不好找怎么办?”幼儿商量出的办法是“叠整 齐”和“放在衣柜里”。整理好衣服后,教师与幼儿玩给娃娃选衣服的游戏,重点引导幼儿 说出选衣服的理由,以强化夏季服装的特点。给娃娃换好衣服后,教师再次提出问题:“现 在柜子又翻乱了,大家再想一想,怎样把衣服收得又整齐又好找?”幼儿想出许多办法,最后一致认为,把夏天的衣服放在衣柜里,其他季节的衣服放回箱子里。幼儿在整理的过程中找出了夏季服装的规律。

美工区

活动目标:

让幼儿通过挑选布料为娃娃做衣服、搭配服装来感知服装的特征。

材料投放:

硬纸板做的人物头型若干。不同质地的布料剪成的服装样若干,包括 厚裙、薄裙、长衣、长裤、短袖衫、短裤等,与服装样相同的纸样若干。

游戏指导:

教师引导幼儿用布剪成的服装样与纸样为娃娃制作夏季服装。制作方法为幼儿将 同样的服装样与纸样配对粘好,再选择人物头型帖上。教师可引导幼儿说说“为 什么用这块布为娃娃制作夏天的服装”,以强化幼儿对夏季服装特点的认识。

通过制作,幼儿总结出“制作夏天的服装要用薄布,选择无袖、短袖的裙子或上衣以及短裤 ”。 还可根据本班幼儿的不同能力水平把服装样剪成两三块,让幼儿在选一选、拼一拼的基础上 ,制作夏天的服装。

认知区

活动目标:

通过触摸配对,让幼儿感知夏季服装的特征。

材料投放:

摸箱,娃娃2~3个,娃娃的四季服装若干,四季服装配对卡片。

游戏指导:

幼儿从摸箱中摸出夏天的服装给娃娃换上。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总结出夏季服装的特点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

给小动物穿毛衣

目的:尝试有顺序地缠绕毛线,发展手部小动作。

准备:齿轮绕线板,自制动物模板(由硬纸板和指偶组合而成)。

玩法:将毛线一端嵌入纸板缺口处,有顺序地由里向外或由外向里缠绕,熟练后要求绕密绕紧。

造房子

目的:拼搭图形,培养观察能力,提高空间感知力。

准备:自制立体小房子(塑料饲养盒装饰而成),四式贴片,平面小房子,五式贴片。

玩法:将不同形状的贴片加以组合,直到贴满“房子”空缺处,完成造房任务。

小刺猬背果果

目的:练习搓圆,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动作,提高造型能力及对形体的感知能力。

准备:墙面布置“小刺猬”(饼干内盒 十 吸管),各色橡皮泥。

玩法:将橡皮泥搓成大小不同的圆球插在吸管上。

篇11: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教案

总目标:

1、能自选个人喜欢的区域活动,积极参与。

2、玩什么取什么,不玩把材料放回原处。

3、学习使用玩具的基本技能,认真操作。

4、爱护玩具,不丢扔毁坏,不敲打玩具,不拿玩具到处走动,玩具掉落随时拾起。

5、能与同伴有好的玩,学习表达个人愿望,能使用礼貌语言与人交往。

6、不干扰别人,不大声喊叫,不再室内跑动、打闹。

7、注意卫生安全,如知道用眼卫生,坐姿正确和使用工具的安全等。

8、游戏结束,能将玩具收放整齐。

区域名称:数一数分一分

类别:益智

创设目的:

1、让幼儿初步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

2、学会简单的分类。

3、会拼简单的图片。

4、练习点数。

投放材料:扑克牌、拼图、教师自制练习点数的教具。

玩法:幼儿自主游戏。

区域名称:美丽的花朵漂亮的花瓶五官贴

类别:美工

创设目的:

1、引导幼儿用粘贴的方式设计漂亮的花瓶,制作美丽的花朵。

2、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3、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美。

5、认识人的五官、了解基本位置。

投放材料:饮料瓶、双面胶、开心果壳、鸡蛋壳、毛线、皱纹纸碎片和皱纹纸条、海棉纸碎片、泡沫网、雪糕棍、方便筷子、剪好的画和叶子等。

篇12: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教案

1、 加深对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印象。

2、 能根据材料的指示进行相应的分类活动。

3、 养成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材料提供:

1、 自制4个颜色不一的天线宝宝,并在每一个天线宝宝的肚子上剪出各种图形。

2、 图形饼干若干。

操作层次:

第一层次:根据天线宝宝肚子上口袋的形状,进行饼干分类。

第二层次:根据天线宝宝肚子上口袋的形状和颜色,进行饼干分类。

篇13:如何设计小班手工区域的操作材料

3.注重操作材料的趣味性

材料应采用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各种小动物、家庭成员等孩子身边的事物作为主要来源。而小班幼儿因其年龄生理特点的特殊性, 教师应选择色彩鲜艳的图案, 形象生动的画面, 以引起幼儿的操作兴趣。例如小班手工游戏“夹夹乐”, 教师提供动物模板 (如光背的刺猬) , 幼儿利用夹子对动物外形进行完善 (给“刺猬”背上加上针刺) 。这项游戏利用孩子熟知的动物外形特点进行游戏, 吸引了幼儿的兴趣。

4.注重材料的多层可操作性

单一的操作方法不能保证幼儿持久的兴趣, 难以引起幼儿继续探究欲望。例如小班手工操作玩具“戴戒指”, 教师提供手型模板和套圈, 幼儿将套圈一个一个套在手指上。单一的游戏方法吸引不了幼儿长久关注, 如果将每个手指颜色做得不一样, 并且与套圈颜色有对应, 幼儿会有继续操作的兴趣。再者, 将手指模板上每个手指标上数量不同的点点, 幼儿根据点点数量决定该套几个戒指, 这样又增加了这个游戏的趣味性, 幼儿反复操作的过程中发现玩具新的特点, 其兴趣自然持久。

5.手工操作融入情境

例如, 小班动手操作“扣扣子”, 可以在“娃娃家”这个区角情境中进行:设计制作小衣柜, 并在衣柜内悬挂带扣子的衣服, 增加幼儿发掘兴趣。又如, 可在“面馆”这个情境游戏中, 设计多种多样的角色:“厨师”负责“包饺子” (可用橡皮泥代替面皮) 、“煮面条” (可用撕纸材料) 等, 而个别能力强的小班幼儿就可以扮演“服务员”“收银员”“顾客”, 通过看标价进行5以内的买卖游戏, 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作为教师, 我们都知道区角活动, 特别是手工游戏活动作为集体活动的延伸, 可以加深幼儿对集体教育中某一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可以利用集体活动时间之余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进行单独指导。但是, 我们要明确, 手工区游戏是幼儿操作、摆弄游戏材料, 进行探索的自主性学习活动, 教师要在幼儿的自主性学习活动中重在观察。我们的指导是隐形的, 要善于利用材料的本身去指导、帮助幼儿, 切勿出现“代劳”现象。

生感、道德感往往产于角色游戏并在让其中得到充分的发幼色展。要提高幼儿角游戏质量的关键儿在于教师。教师在苏江在自身“角色角色游戏中”在整个要注意昆山角游戏的变化。开展●色以下几个步骤角色游戏往往通。唯过徐游

一、明确游戏戏主题角色游戏是中幼儿对现实生活快的再现活动的一种积极, 没有主动乐现实生活就没有成戏的主题角色游戏。内容丰角色游长富与否, 要取决于

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映程度。幼儿的天性是好模仿, 通过教师有目的

篇14:《夏天的衣服》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设计

活动名称:小班区域活动动物乐园

适合年龄:3—4岁幼儿

区域设置:开心书吧(图书区)、妙手生花(美工区)、玩具王国(建构区)、奇思妙想(益智区)、小动物餐厅(角色区)、梦想剧场(表演区)、梦想农庄(种植区)

一、区域创设意图

游戏是童年期的一种快乐活动,而且它也是一种对幼儿成长发展和学习有价值的活动,但传统的游戏存在不小弊端:1.提供游戏类型或活动形式单调,大部分以积塑拼插游戏为主。2.统一安排,硬性规定活动内容形式即玩什么,怎样玩不是由幼儿自己做主的,而是由教师统一安排规定的。指导也较程式化,特别是游戏条件与环境创设不利。

区域活动的设置,改变了原有的游戏模式,游戏改为人为创设自然情景,幼儿自主选择游戏。结合主题活动,投放相应材料,使游戏成为幼儿学习和探索的主题,幼儿可以自己决定玩什么,怎么玩,充分自主小班区域活动设计方案,同时让每一主题的内容在游戏区域中得到延伸和提高。教师结合主题、班级特色及幼儿实际情况等,确定游戏的教育目标制订计划,通过创设适宜的游戏条件,并在活动过程中指导影响幼儿的行为,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兴趣,积极实践操作探索,从而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二、区域活动名称、目标及材料准备

1.开心书吧——小动物书屋

目标:(1)指导孩子如何取放图书、能一页一页地翻看图书。

(2)知道要爱惜书籍、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在图书区要保持安静。

准备:小动物图书若干、泡沫地垫、小靠垫、小桌、书架。

2.妙手生花(美工区)——小兔手工坊

目标:(1)体验亲自做手工的乐趣。

(2)掌握撕、粘、折、搓、包等手工技能。

(3)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材料,进行创作。

准备: 各色蜡光纸、皱纹纸若干、固体胶、彩笔、橡皮泥等。

3.玩具王国(建构区)——熊宝宫殿

目标:(1)体验给小熊宝宝盖房子的乐趣。

(2)在取放、堆叠积木的过程中,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3)在把积木时而堆高,时而围合的过程中,获得理解空间的关键经验。

准备:软体泡沫积木、废旧纸盒、薯片盒若干、各种建筑物造型图片

4.奇思妙想(益智区)——动物大发现

目标:(1)(认识几种常见的小动物,了解他们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2)初步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建立简单的图画概念,学会辨别物体的特殊细节。

准备:小动物嵌板、动物拼图。

5.小熊餐厅(角色区)

目标:(1)体验角色扮演的乐趣,知道做客及接待客人的基本礼仪。

(2)学会使用礼貌用语,能友好地与同伴交往、合作。

(3)培养幼儿的生活能力,规范餐厅礼仪动作。

准备:小熊头饰、餐具若干、厨房用具、家具。

6.梦想剧场(表演区)——动物大舞台

目标:(1)体验参加舞会、表演节目的乐趣,激发幼儿的表演欲,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2)能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动作及叫声。

(3)主动借助各种材料发出不同的声音。

准备:各种动物头饰、各种打击乐器、饰品若干、表演服张、音乐

7.梦想农庄(种植区)

目标:(1)体验种植各种植物的乐趣。

(2)了解种植的基本常识。

(3)掌握各种植物种植的栽培要点。

准备:各种植物种子、种植盆若干、土壤。

三、本次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流程

1.发起活动:

(1)介绍新材料与问题提出

“为了提高小熊餐厅的服务质量,我们准备了小熊餐厅菜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上面都有哪些菜?”

“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在给客人做准备工作、上菜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2)巩固区域活动规则

插牌安静进区;学会轻声交流,友好合作;爱惜物品,收放整齐;只能在自己选择的区域里游戏。

(3)提出任务

今天的所有活动区都将开放,并且每个区的材料都很丰富,你们可以自由地选择,相信你们一定会玩的很开心。希望在活动结束后能够给大家分享一下你今天玩了什么游戏?有什么新的发现?

2.快乐游戏:

(1)幼儿随音乐自主选择区域,插牌进区。

(2)教师细心观察幼儿游戏,针对重点区域进行指导,做好观察记录。

重点观察及指导要点:

观察角色区“小熊餐厅”幼儿角色分工是否明确,交流沟通是否通畅?教师平行介入或交叉介入对幼儿进行引导。

(3)活动结束音乐响起,幼儿自觉收拾整理各区的物品,安静就坐。

3.分享交流:

(1)引导讨论本次活动中最开心的游戏体验。

我们的游戏结束了,谁来说一说,你玩了什么好玩的?和谁一起玩的?能不能把你们完成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

(2)交流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探讨解决的办法。

游戏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是怎样解决的?

(3)多种方式评价游戏的效果,对幼儿的表现给予正面积极的鼓励,为下一次活动经验的提升作基础。

规则执行方面教师和幼儿个别点评。

经验提升方面小组展示。

收拾物品方面请幼儿集体互评。

作者简介:

篇15: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教案

1、能围绕主题扮演角色开展游戏,通过游戏增进对社区的了解。

2、愿意与人交往,体验和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超市、医院、理发店、娃娃家等娃娃社区游戏环境布置与材料准备。

【活动过程】

1、以儿歌形式,引出游戏。

(1)教师边开汽车边念儿歌入场。

小汽车呀嘀嘀嘀,开到东来开到西,车轮轱辘转呀转,小汽车呀开呀开,载着我们到娃娃社区去。

(2)幼儿自选角色区域上车。

师:要到超市、理发店、医院、娃娃家的人请上车。

(3)边念儿歌边带领幼儿进角色游戏区。

幼:小汽车呀嘀嘀嘀,载着我们到娃娃社区去。

师:阳光超市到站了,到超市的人请下车……

2、幼儿扮演角色,分组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1)协商角色,引导幼儿明确理发店、医院、超市、娃娃家等角色区中的职责,积极参与游戏。

(2)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有意识地创造、丰富游戏情节。

(3)鼓励幼儿在游戏中积极与人交往,能参与其他组的游戏。

3、结束游戏。

(1)教师进区域分组评价(与人交往、服务质量、态度等)。

上一篇:成长经历经验下一篇:《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