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生平简介及著作书目

2024-07-19

朱自清生平简介及著作书目(通用4篇)

篇1:朱自清生平简介及著作书目

闻一多简介及著作书目

闻一多(1899.11.24—1946.7.15)原名闻家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

1919年五四运动中,积极参加学生运动,被选为清华学生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学生联合会。

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

1921年 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

1922年7月赶美留学。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

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具有唯美倾向。

1925年5月回国,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1926年参与创办《晨报.诗镌》,发表了著名论文《诗的格律》。

1927年任武汉国民革命军政治部艺术股长。同年秋任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

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1928年3月在《新月》杂志列名编辑,次年因观点不合辞职。1928年秋任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从此致力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

1930年深秋去山东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

1932年8月回北平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南迁,同学生一起从长沙步行到昆明,此后在西南联大任教8年,积极投身于抗日运动和反独裁、争民主的斗争。在学术上,他广泛研究祖国的文化遗产,著有《神话与诗》、《楚辞补校》等专著。

1944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委,经常参加进步的集会和游行。

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著作书目:

《冬夜草儿评论》与梁实秋合著,1922,清华文学社

《红烛》(诗集)1923,泰东;1981,人文

《死水》(诗集)1928,新月;1980,人文

《闻一多全集》(1一4册)1948,开明;1982,三联

《闻一多选集》1951,开明

《闻一多诗文选集》1955,人文

《闻一多青少年时代诗文集》1983,云南人民

《闻一多论新诗》(评论)1985,武汉大学出版社

《楚辞补校》(古典文学研究)1942,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

《神话与诗》(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古典新义》(上下册,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唐诗杂论》(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闻一多论古典文学》1984,重庆出版社

《离骚解诂》(古典文学研究)1985,上海古籍

篇2:朱自清生平简介及著作书目

朱自清(1898-1948)

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笔名余捷、知白等,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11月22日生于江苏东海县。出身书香门第。其祖父朱则余,号菊坡,原籍绍兴,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姓朱。祖母吴氏。父亲名鸿钧,号小坡,母亲周氏。六岁时随全家定居扬州。少年时即不苟言笑、学习认真、沉着倔犟、洁身自尊,品行与学业俱优,喜欢看小说,颇有志向,曾自命“文学家”。在扬州十三年的生活和那里的湖光山色,使他的情怀里永远洋溢着诗情和画意。

1916年,他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同年底与武钟谦女士完婚。1917年夏,迫于家庭经济状况恶化,为减轻家庭负担,乃改名“自清”,因自感性情迟缓,感于《韩非子》中“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之语,乃字“佩弦”以自警策,提前一年投考北京大学本科,被哲学门录取。

1919年,他加入《新潮》诗社,开始创作新诗,其新诗处女作《睡罢,小小的人》于同年2月问世。他积极五四爱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并就此走上文学道路。在三年内,他修完四年的课程,于1920年提前毕业。此后,他曾在杭州、扬州、上海、台州、温州、宁波和上虞等处中学任教,同时从事新诗和散文创作。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共同创办《诗》月刊(该刊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诗刊)。他的诗呈现出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风,或热切地追求光明,憧憬未来,或有力地抨击黑暗的世界,揭露血泪的人生,洋溢着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

1925年夏,赴北京任清华大学教授。1928年8月,出版散文集《背影》,在文坛引起强烈反响,并以平淡朴素而又清新秀丽的优美文笔独树一帜。同年11月26日,其夫人武钟谦在扬州病逝,对他打击很大。1931年4月,结识陈竹隐女士,同年8月赴欧洲进修和游历。1932年7月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仍任清华大学教授,同年8月与陈竹隐结为伉俪。1934年后参与《文学季刊》杂志编辑工作。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长沙、昆明、蒙自、成都,任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大教授。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文影》,与叶圣陶合著《国文教学》等书。

抗日战胜利后,积极支持昆明学生反对国民党发动内战。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7月,著名的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他不顾个人安危,出席成都各界举行的李、闻惨案追悼大会,并报告闻一多生平事迹。1946年10月,他从四川回到北平,11月担任“整理闻一多先生遗著委员会”召集人。

1948年6月18日,他身患重病,仍签名《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并嘱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气节和可贵情操。8月12日11时40分,病逝于北平,享年51岁。毛泽东曾称赞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骨气‟,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自清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二百多万言。遗著编入《朱自清集》、《朱自清诗文选集》等。

篇3:胡乔木生平及学术简介

胡乔木出生于1912年6月1日, 江苏省盐城县鞍湖乡人。1924—1930年在江苏省扬州中学读书时就开始接触进步思想, 并于1930年下半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主要从事党的宣传工作。之后两年在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领导工作。1941年2月起, 胡乔木开始担任毛泽东的秘书, 并且负责进步青年的革命教育工作, 他还协助编辑了《六大以来》和《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重要文件。

解放战争时期, 胡乔木先是在陕甘宁边区主持土改工作, 后来又跟随毛泽东转战陕北。到达西柏坡以后, 胡乔木主要从事新闻宣传方面的领导工作, 任新华社总编辑和社长、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还多次为党起草重要文件。在他的领导下, 新闻宣传工作取得了巨大贡献, 对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很大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胡乔木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1954年起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 1956年9月后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他参与编写《毛泽东选集》1~4卷, 为宣传毛泽东思想作出了贡献。他还参加起草了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1956年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文件, 为国家的建设付出了自己的心血。在“文化大革命”期间, 胡乔木虽然受到“四人帮”的迫害。但是他仍坚持研习马列主义著作, 对党的历史经验进行反思。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胡乔木主要领导关于党的文献编纂、党史研究和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他领导《毛泽东选集》第1~4卷第二版的修订工作, 亲自编辑《毛泽东诗词选》新编本, 并协助邓小平同志审定《邓小平文选》等著作。他不顾体弱多病, 为编辑出版老一代革命家的各种著作集付出自己的全部智慧。

二、学术贡献

(一) 胡乔木对中共党史的研究

1.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关系。胡乔木认为, 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翻译成“中国式的标新立异的马克思主义”有点歪曲, 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不管运用在哪个国家, 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的。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 有自己民族本身的优秀文化, 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中国实践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考虑如何才能把中国的文化, 历史特点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并且加上新的内容, 让其发展成为适合中国, 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文化对中国的革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提到中国的只有很少一部分, 所以, 我们应该集中力量, 利用现有条件认真并深入地研究中国文化及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2.关于革命和历史。《共产党宣言》认为, 以往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史, 这是一个有疑问的立论。这只是从某一个方面出发来讲, 历史很复杂很丰富, 我们不能仅仅从某一方面去研究, 而是应该全面的研究历史。作为革命家, 当然会以革命为重心, 认为革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 对于生活在和平阶段的人们来说, 他们认为, 革命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生存才是他们的生活重心。但是在和平时期, 斗争并不是不存在的, 只是不占主导地位, 所以我们也不能否认斗争的重要性。革命并不是一开始就有很多拥护者, 很多群众刚开始可能不了解革命, 害怕革命, 甚至反对革命。但是随着革命的不断发展, 人们开始不断向革命靠拢, 并最终投身革命。

3.关于民主和专政。胡乔木认为, 民主是相当重要的, 但是怎样民主需要很有艺术性的处理。就像他当时在给中央起草文章的时候, 既要民主地考虑到党内各方面的情感以及需求也要考虑到大家的意见, 不能偏袒了任何一方。要找到最大公约数, 使尽可能多的人能接受。

对于讲民主, 像瑞士那样的小国也要用一年多时间来投票, 如果在中国, 这是不可想象的。国家这么大, 民族这么多, 如果没有党的领导, 很难工作。所以民主和专政都不是绝对的, 要视乎本国的国情, 找到最适合自己国家的方式。

(二) 胡乔木的新闻出版理论

1.新闻工作的党性和人民性问题。胡乔木认为, 党性来源于人民性又高于人民性的说法难以成立。他认为, 共产党的党性来源于无产阶级的阶级性, 无产阶级又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所以共产党也具有先进性, 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但是不能说它的党性来自于人民性, 而是仅仅来自于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因此党报在出版时应该加强与与群众的联系, 代表党的利益的同时也要代表人民的利益, 遇到情况比较复杂的时候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而不是用人民性这个难以界定的词来一言以蔽之。

2.新闻工作的改革。首先, 新闻体制和新闻宣传的方式要多元化。政治生活本身是多层次的, 从中央到地方, 还有各个部门。社会结构也是十分多元化的, 有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个方面。新闻作为宣传教育的工作应该从多方面来切入, 从经济理论到各部门之间的经济工作要用系统的方式来加以报道。胡乔木认为, 报纸应该对技术革命进行重视, 加大对技术知识宣传方面的力度, 有很多东西都是几十年还不变的, 革新意识太弱, 新事物推广起来很困难。所以, 报纸应该多宣传创新意识, 不能一味的墨守成规。其次, 对于新闻自由的问题, 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像一些重大政策的推行, 如果有人随意在报纸上发表一些反对的意见, 那政策实行起来就会有困难, 所以要警惕个人办报的行为。另外, 对一些低级趣味的小报政府应该管一管, 新闻自由很重, 但是对报纸的出版也要有监控, 要能找到它的责任人。再次, 对于报纸宣传的内容, 范围应该要广一些, 丰富一些, 同时要具有真实性。有的报纸会有很多重复的内容, 或者名不副实, 这些现象都是应该受到控制的。当然对于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报纸来说, 内容则不能过广, 过散, 而是要围绕那个专业领域来谈。另外, 虽然报纸可以有一些商业化的操作存在, 但是不能过于商业化, 对于读者应该知道的信息, 应该满足, 不能随意加以收费及变相收费。最后, 对于广播电视, 要办得更加生动活泼, 办得更加吸引人。要借鉴外国一些电台的成功经验, 培养权威的评论员, 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并和观众多做交流。电视、电台的评论员和播音员不能一味的照本宣科、读稿子, 而是应该中肯、扼要、生动地进行评论, 应该讲得十分吸引人们的注意。另外, 电视节目里的精华往往昙花一现, 播完就看不到了, 报纸应该多加利用这方面的信息。

(三) 胡乔木对语言文字的贡献

1.推广普通话。胡乔木认为, 推广普通话并不是人为地破坏语言规律, 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但是可以利用这种规律, 让它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从汉语的演变过程、历史发展以及现实情况考量,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普通话已经存在, 我们要做的工作不是创造普通话而是如何推广已经存在的普通话。各个地区的人民都希望可以毫无障碍地进行交流和互动, 所以他们之间就必须拥有一种共同的语言作为交流工具。推广普通话的时候, 我们也不能用人为的手段去削弱方言。另外, 方言的削弱是一个必然现象, 我们不能用暴力的手段去限制它。另外, 因为推广普通话会受到一些误解, 甚至会受到一些语言学家的不理解, 这种不理解说明方言还有一定的作用, 我们在推广普通话的时候应该顾及到人民群众的感情, 向他们说明真实情况。

2.整理和简化汉字。简化汉字这是本身就存在的, 是个既定的事实, 胡乔木认为, “现在的问题, 就是对这些存在着的简体字加以承认, 给它合法地位, 使其合法化、合理化。”其实简体字已经存在了几千年的时间了, 但是并没有对它们进行规范, 还没有对每个汉字提出一个规范的简单的写法, 在古代, 我们往往把繁体字当做是正体, 没有重视简体字的地位。但是繁体字难学、难记又十分难写, 不利于我们掌握知识。当然简化汉字也有它的不足之处, 首先, 简体字可能会破坏了汉字的传统, 有些简体字在古代可能另作他意。其次, 有些人认为简体字不够庄重、严肃。最后, 有一部分人认为, 简体字颁布之后, 本来认识字的人可能又要重新学习, 这要既费时又费力。这些缺点都值得考虑, 但是从大局来看, 只是暂时的困难, 胡乔木认为, 汉字现在很乱, 版本繁多, 地区差异大, 更不利于交流。把汉字统一标准, 再加以简化, 更方便大家学习知识以及交流。第一, 简化汉字应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减少汉字的结构单位和结构方式, 减少汉字的部件。第二, 要减少汉字的笔画, 笔画复杂不仅难写, 也给汉字的机械化应用带来不便。第三, 要尽量让汉字可以并且便于分解, 这样比较方便记忆, 减少思维混乱。第四, 要减少一些难认的字并采用形声字的方法。第五, 尽量减少多音多义词, 我们在简化汉字的时候可以尽量避免歧义的发生。第六, 关于人名和地名, 应该用常用的字, 少用一些大家都不太认识的字。第七, 国家应该规定造字法, 防止人们随意造新字。第八, 在简化汉字的过程中, 应该使用便于检索的字。

3.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胡乔木认为, 汉字最后都会走上拼音的方向。首先, 拼音文字利于初学者学习, 因为拼音文字就算不知道它的含义, 至少也能读出音来。而对于汉字, 大部分人都会要借助字典才能正确读出、写出汉字来。其次, 因为汉字的特殊情况, 有很多先进的技术不能利用。例如开国际会议的时候, 其他国家的发言稿只要直接发过去, 而中国的发言稿要先翻译, 这样无疑会浪费掉很多时间。最后, 汉字的现状实际上妨碍了汉族跟少数民族以及国际上其他民族的交流。因为汉字的音和意都难以找到规律, 不利于少数民族和国际友人学习中文, 所以汉字必须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摘要:胡乔木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理论家, 是不可缺少的“中共中央一支笔”, 他在一生中参与编写了很多党的重要历史文件, 见证了党的历史上的许多伟大时刻。同时他一生致力于党的历史的考证, 对中共党史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还曾担任新华通讯社社长、《人民日报》社社长、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署长等职, 为中国的新闻出版事业付出了自己的心血。另外, 他也为汉字简化、普通话推广以及汉语拼音方案等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胡乔木,党史,新闻,语言文字

参考文献

[1]胡乔木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2]胡乔木谈中共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篇4:老志诚生平简介及钢琴作品浅谈

关键词:老志诚 南北牧童 艺术特点 历史意义

一、生平简介

老志诚与王洛宾、曹试甘被誉为北师的“音乐三杰”,老先生自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到其留校任教,并兼任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主任以来,他见证了大半个北京师范大学的历史变迁,无论是在资历上还是其所做出的贡献上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前辈。

老志诚先生生于1911年,卒于2006年,是我国二三十年代钢琴家、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在中国音乐史上可称为“三朝元老”。老志诚先生自幼受民间音乐的熏陶,8岁半开始学习钢琴, 1925年考入北京师范学校学习钢琴,先后跟随吴伯超、王常青等学习钢琴,后又师从赴法留学归国的李树华老师进行深造。1931年,他在北平师范学校成功的举行了个人毕业音乐会,是我国最早在北京举行个人钢琴独奏音乐会的钢琴家,被誉为“我国近代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第一人”。

二、钢琴创作特点

《牧童之乐》无疑是老志诚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932年,正处于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这部作品最大的特点便是用西方传统技法来演绎中国传统音乐风韵。

这部作品是在老志诚先生游玩于香山之后,对北方田园风情和牧童放牧之景的感慨之作。通过与《牧童短笛》的对比,可以明显感受到生活环境对音乐创作的影响。自古我国就形成了南放柔美北方刚健的音乐特点,这与其地理环境的差异有紧密联系。北方气候干燥,山水之间展现着粗犷与刚烈之美,与南方江南水乡,清秀柔和之美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在音乐创作之中,与《牧童短笛》小巧玲珑,起伏平缓的特点相比,《牧童之乐》表现更多的是自由豪迈,起伏跌宕,长气息的乐句犹如回荡在空旷山野间的回声。这些不同的生活体验决定了这部作品的整体风格特点。

每一位音乐家在创作时都会受其自身专业素质水平的限制,在创作《牧童之乐》时,老志诚年仅21岁,但已有近12年较为专业的钢琴学习经验,从这部作品中不难发现有许多高于当时钢琴发展水平的演奏技巧,对节奏、和声的使用游刃有余,而不是生搬硬套。根据文献记载,老志诚并没进行过系统的专业的作曲学习,而是凭借丰富的钢琴演奏经验和创作热情,在琴键上进行大胆的实验,将自己的所见所感倾注于钢琴之中,所以可以说《牧童之乐》是一部即兴之作,所传达的信息更多的是情与景的结合,有着自己鲜明的独创特色,这也是作品他的作品不同于当时的学院派的原因之一。

另外,在师从李树华老师的学习过程中,接触到了许多法国流派的音乐,并经常听到李树华对德彪西钢琴作品的演奏,在这一潜移默化之中,老志诚的钢琴创作中无意间也会流露着印象派的风格。这也是为什么齐尔品会说这部作品有点像德彪西的东西的原因。

三、时代特征

1915年由赵元任编写的《和平进行曲》,作为由中国人创作的第一部钢琴曲,开启了中国钢琴发展的萌动时期,此时期的创作主要是对中西文化融合的探索,主要以赵元任、老志诚、萧友梅等音乐家的创作为中心,在这些音乐家中老志诚是唯一自幼便学习钢琴,并以音乐为本职的音乐家,所以在近现代音乐史上视老志诚为“北平钢琴界的核心人物”,其创作于1932年的《牧童之乐》,既是萌动时期的巅峰之作,又是繁荣时期的开篇之作,其作为过渡时期的作品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正如杨仲子所说:“我以为老志诚的《牧童之乐》可以说是具有中国民族风味钢琴曲的开山之作。”他代表了萌动时期的探索结果,也为之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开启了中国钢琴发展的繁荣时期。

在30年代初,无论是音乐发展环境还是专业音乐教育条件方面,南方远远要优于北方,尤其是以国立音专为主的各专业院校,在音乐史记载中也是以此阵营为主,而对当时北方的音乐发展状况记载甚少,因此,可以说老志诚的这部牧童之作参赛1932年的“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并获二等奖荣誉有着特殊的意义。他是当时唯一一位来自北方的获奖者,也是唯一一位非专业音乐学院的参赛者,但他的作品却得到萧友梅与齐尔品等音乐家的高度赏识。在1935年夏齐尔品特地赶往北平为老志诚举行颁奖音乐会,并将《牧童之乐》带到东京出版,在世界各地演出时也经常演奏这首乐曲。1947年,中国近现代钢琴家李献敏和周小燕在第一届“布拉格之春”演出中演奏了《牧童之乐》与贺绿汀的《牧童短笛》,将中国的南北牧童领上欧洲乐坛。

四、结语

一部在三十年代便走向世界舞台的作品本应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骄傲之作,但如今却成为资料室的尘封之作,很少被人演奏,即使在曲谱的刊印上也极为少见,目前得到曲谱的途径只有《拾遗》选集一书,或电子版本,在众多的中国钢琴曲集中很难见到对这首作品的收录。相反,另一部牧童之作《牧童短笛》被列入六级考级曲目,得到了很好的传播,是每个琴童都会接触的一部作品,并且是刘诗昆、殷承宗等一批早年钢琴家的音乐会保留曲目,起到了有效地推广与传承的作用。《牧童之乐》也急需找到合适的传播途径,目前它更多地是受到音乐史学界的关注,一部钢琴作品最大的价值不在于它所拥有的学术价值,而是拥有更多的演奏着,更多的聆听着。老一辈钢琴家如周广仁、赵聆常常将两首牧童作品一起演奏,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作用,但仅此微薄的力量是难以承担起传承的重任,作为年轻一代的钢琴专业学生,也应该有此荣誉感,莫使更多优秀作品被遗忘。

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中,老志诚也被视为北平钢琴界的核心人物,为推动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做出贡献,在现在重技轻艺,贪大求难的发展趋势之下,我们往往容易忽略这些探索时期的音乐家的创作,认为他们的技法不够纯熟,或与当今世界的音乐发展不接轨,任由这批真正属于自己的宝贵财富自生自灭,我们要知道今天我们所取得的所有成果都是在这些前人不断探索的基础上取得的,只有记住源头从何处来才能更好地将流沿着河脉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1]刘再生.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简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3]老志诚.老志诚音乐作品选集拾遗[M].长春:吉林音像出版社,2002.

[4]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莽克荣.老志诚传[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6]魏廷格.他依然谱曲不止、抚琴不辍——老志诚先生访谈录[J].钢琴艺术,1997,(04).

[7]吴晓娜.中国风钢琴语境的拓荒者、先驱者——论老志诚20世纪30年代初的钢琴创作[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02).

[8]王小强,王小力.勿让已走国门的钢琴精品在国内失传——学习齐尔品成对演奏“南北牧童”的成功经验[J].中国音乐,2010,(02).

上一篇:秋季开学典礼园长优秀致辞下一篇:英特尔双核PD805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