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2024-08-26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通用9篇)

篇1: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题目及评分标准

下周一(11月26日)中午12点之前由班长或学习委员收齐各班纸质版本作业,周二收齐交给任课老师。

请注意论文封面、格式以及老师强调的论文重点,打印并装订好交给班长或学习委员。考试题目:(任选其一)

设计一个银行存取款管理信息系统。

要求具有下面的功能:①储户凭身份证在银行开户,银行账户中保存储户姓名、联系电话、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并保存储户每笔存取款业务数据。②储户存款时,需提交存折/卡号,由业务员在银行账户及存折/卡上登记存款信息。③储户取款时,还需提交密码,以确认身份,在验证取款合法性后,更新银行账户。④统计员每日统计存、取款情况,形成日存取款汇总表,提供给信贷管理部作为信贷主要依据。

设计一个物资采购及库存管理业务管理信息系统。

要求具有下面的功能:①车间填写领料单到仓库领料,库长根据用料计划审批领料单,未批准的退回车间。②库工收到已批准的领料单后,首先查阅库存账,若有货,则通知车间前来领取所需物料,并登记用料流水账;否则将缺货通知采购人员。③采购人员根据缺货通知,查阅订货合同单,若已订货,则向供货单位发出催货请求,否则就临时申请补充订货。④供货单位发出货物后,立即向订货单位发出提货通知。采购人员收到提货通知单后,就可办理入库手续。接着是库工验收入库,并通知车间领料。⑤此外,仓库库工还要依据库存账和用料流水账定期生成库存报表,呈送有关部门。

考核内容:

熟练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方法。具体考核的内容是:

1、编写信息系统可行性报告。

2、编写信息系统需求分析报告,绘制数据流图。

3、编写信息系统设计报告,绘制功能结构层次图,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和硬件和软件设计。

评分标准:

1、编写信息系统可行性报告。(20分)

2、编写信息系统需求分析报告,绘制数据流图。(30分)

3、编写信息系统设计报告,绘制功能结构层次图。(20分)

4、数据库设计(10分)

5、界面设计。(10分)

6、简单的硬件和软件设计。(10分)

篇2: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第一节 系统分析的任务p91

 系统分析阶段的基本任务是:系统分析员与用户在一起,充分了解用户的要求,并把

双方的理解用系统说明书表达出来。

 分析本质上就是一个发现过程,分析期间推动活动的关键词就是理解和发现。 系统分析是研制信息系统最重要的阶段,也是最困难的阶段。

 系统分析要回答新系统“做什么”这个关键性的问题。

1.2.3.4.5.6.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目标与客户和其他涉众在系统的工作内容方面达成一致定义系统的用户界面,重点是用户的需要和目标 使系统开发人员能够更清楚地了解系统需求 定义系统边界(限定)为计划迭代的技术内容提供基础 为估算开发系统所需成本和时间提供基础 需求分析的任务

1.确定待开发的系统的用户类,并获取他们的需求信息。

2.分析用户的需求信息,并按需求的类型分类这些需求信息,同时也区别出不是需求的信息。

3.根据需求信息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或需求模型,并确认非功能需求和约束条件及限

制。

4.根据收集的需求信息和逻辑模型编写需求规格说明及其文档。

5.评审需求规格说明。

6.当需求发生变更时,对需求规格说明及需求变更实施进行管理。

系统需求一般分为两类:

1.业务性需求/功能性需求

2.技术性需求

需求分析法概述:

需求获取

进行用户需求调查,获取需求、识别问题。

分析建模

软件系统本质上是信息处理系统,应通过分析系统信息流的构成和相互之间的关系,确定:数据,数据处理。

编写需求文档

主要工作是需求描述。结果为以文档形式表述的可交流、可复审的系统逻辑模型。需求评审

专家、分析人员、开发人员、用户共同对需求分析的正确性、合理性、有效性进行检查,确保需求分析的全面、准确和一致性。

系统分析的困难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对问题空间的理解

2.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3.环境的不断变化

  1.2.3.4.

 最使系统分析员困惑的是环境的变化。系统分析员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决定了系统的成败。一个称职的系统分析员不但应具备坚实的信息系统知识,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且还必须具备管理科学的知识。直观的图表可以帮助系统分析员理顺思路,也便于与用户交流。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了多种这样的工具,如现场工作流程图、作业流程图、实体生命周期和数据流图等。数据流图是结构化系统分析的主要工具。结构化系统分析采用介于形式语言和自然语言之间的描述方式,通过一套分层次的数据流图,辅以数据字典、小说名等工具来描述系统。图:p93 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就是通过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法,利用分解和抽象这两个基本手段控制系统的复杂性,把大问题分成小问题,然后分别解决,这就是分解。分而治之,正是系统工程的思路。系统开发的风险 项目失败或严重超支的8个最重要原因中有5个都与需求相关: 1.不完整的需求; 4.需求和需求规格说明的变更; 2.缺乏用户的参与; 5.提供许多不必要的功能。3.不实际的客户期望; 获取需求的常用方法

1.访谈法 4.实地考察

2.问卷调查 5.构造原型

3.情景分析

系统模型:

 信息系统模型的作用:

1.建立模型的过程可以使得分析员更深入地了解和定义信息系统的需求,并发现问题

2.对复杂问题进行简化

3.为设计人员的工作提供依据

4.有助于同开发小组的其他成员和客户交流

5.为以后的维护升级提供了文档

 基于不同的开发技术,有三类最核心的图示化模型:

1.功能模型:利用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描述系统的功能和数据的处理流程

2.数据模型:利用实体关系图ERD描述系统中的数据实体及其关系

3.对象模型:利用类图描述对象、对象之间的联系。和数据实体不同,对象在数据之

外增加了行为特性

 从而衍生出三种建模方法:

1.面向功能的建模——用例图与业务流程图

2.面向数据的建模——ERD

3.面向对象的建模——类图与对象图

第七节 新系统逻辑模型的提出p120

 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明确系统功能。通过对现行系统的调查分析,抽象出现行系统的逻辑模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 新系统来自原系统,比原系统更合理,效率更高。

 从形式上讲,新系统的逻辑模型与旧系统的逻辑模型相比变化不大,可能只是在一个或

几个处理中引进新技术,改变几处数据的流程,或者改变某些数据存储的组织方式。 应该考虑以下因素,提出新的系统模型

1.新技术的使用

2.流程的改进

3.数据存储的组织方式的改变等

第八节 系统说明书p121

 系统说明书是系统分析阶段的成果

1.是系统所应满足的全部需求(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并可以文档的方式完整

和精确陈述这些需求。

2.是项目相关人员对将要开发的系统所达成的共识,是进行系统设计、实现、测试和

验收的基本依据,也是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文档。

 该文档描述了系统的需求,也称《需求规格说明书》

 系统说明书的内容

1、引言

2、项目概述 3、实施计划

(1)项目的主要工作内容(1)工作任务的分解

(2)现行系统的调查情况(2)进度

(3)新系统的逻辑模型(3)预算

 系统说明书的品质要求

1.正确性 5.可修改性

2.完整性 6.可跟踪性

3.一致性 7.可验证性

4.无二义性

 评审

• 评审分为用户评审和同行评审两类。

• 目的:是否满足用户需求;

发现那些潜在的缺陷或错误,避免这些错误和缺陷遗漏到项目的后续阶段。

• 评审遵从用户意见第一的原则

第七章 结构化系统设计

第一节 系统设计的任务要求

 系统设计要回答的中心问题是系统“怎么做”。即如何实现系统说明书规定的系统功能。

在这一阶段,要根据实际的技术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确定系统的实施方案,即系统的物理模型。

 设计保准:

设计系统之前,先看看评价信息系统的标准,这些标准对任何设计方法都适用:

1.信息系统的功能: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

2.系统的效率:响应时间、操作的方便性

3.系统的可靠性:抗干扰能力、故障恢复

4.系统的工作质量:准确性、使用效果

5.系统的可变更性:修改和维护的难易程度

6.系统的经济性:系统收益与支出比

 如何提高系统变更性

1.结构简单

a)系统各组成元素分工明确,易于理解

b)元素之间的关系清晰简洁

2.变动灵活

a)谨防软件维护中的“水波效应”

b)使系统各组成元素内部的改变容易实现,改动对其它部分的影响尽量减少

c)提前考虑将来最易出现的扩展和变更

 系统设计的内容:

1.总体设计

– 也称概要设计。

– 明确软件的体系结构(也称架构architecture)、组成元素及其关系(也称structure)。

– 架构表示抽象的框架模式,结构则是指具体元素及其关系。

2.详细设计

– 各项具体细节,设计硬件软件的各个方面

 系统设计的内容

系统设计阶段的任务是提出实施方案。该方案是这个阶段工作成果的体现,这个方案以书面的正式文件———系统设计说明书提出,批准后将成为系统实施阶段的工作依据。

1.把总任务分解成许多基本的、具体的任务

这些具体任务合理地组织起来构成总任务。这称为总体设计(architectural design),又称为概要设计(preliminary design),其基本任务是:

1)将系统划分成模块

2)决定每个模块的功能

3)决定模块的调用关系

4)决定模块界面,即模块间信息的传递

系统越大,总体设计的影响越大。

2.为各个具体任务选择适当的技术手段和处理方法

这便是详细设计,包括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入设计、输出设计、人机对话设计、处理过程设计。

第六节 输出设计

信息系统只有通过输出才能为用户服务。输出决定输入,即输入信息只有根据输出要求才能确定。

 输出设计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确定输出内容

2)选择输出设备与介质

3)确定输出格式

 报表时最常见的输出形式。组成:表头、表体、表尾。输出形式:打印输出、磁盘文件

输出。

第七节 输入设计

 输入设计的原则:

1)最小量原则 3)早检验原则

2)简单性原则 4)少转换原则

 输入设计的内容包括

1)确定输入数据的内容

2)确定数据的输入方式

3)确定输入数据的记录格式

4)输入数据的正确性校验

5)确定输入设备

设备的选用应考虑一下一些因素:

a)输入的数据量与频度

b)数据的来源、形式、收集环境

c)输入类型、格式的灵活程度

d)输入速度和准确性要求

e)输入数据的校验方法、纠正错误的难易程度

f)可用的设备与费用

 数据记录格式本质上分为两部分:预先印刷部分和插入数据的空格

 数据出错有三种情况

1)数据内容错

2)数据多余或不足

3)数据的延误

 数据校验方法

1)重复校验 7)逻辑校验

2)视觉校验 8)界限校验

3)分批汇总校验 9)记录计数校验

4)控制总数校验 10)平衡校验

5)数据类型校验 11)匹配校验

6)格式校验 12)代码自身校验

第八节 人机对话设计

 人与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就是人机对话

 人机对话设计的原则

1)对话要清楚、简单,用词要符合用户观点和习惯

2)对话要适应不同操作水平的用户,便于维护和修改

3)错误信息设计要有建议性

4)关键操作要有强调和警告

 人机对话的方法

a)选单式 c)回答法

b)填表法 d)提问法

 图形用户界面已成为一种流行的界面设计技术,并将成为信息系统用户界面的主流。

 图形用户界面优点:

1.容易学习使用,使用选单而不必记忆指令名称,大大减少键盘输入的数量与错误

2.具有高度的图形功能,直观生动,如采用直线图、趋势图、动画等。

3.多个视窗并用,同时显示多样信息,并可对同样信息提出多种不同角度的表达。 图形用户界面的缺点:

与文字指令相比,图形形式的指令不能表达复杂的符合指令。指令数目太大时,不容易在屏幕上安排选单。对于熟练的使用者而言,键盘输入的速度要快于鼠标选项的输入。 图形界面设计的原则:

1.用户界面的各个画面设计在整体上应保持相同或相似的外观。

2.用户界面使用的词汇、图示、颜色、选取方式、交流顺序,其意义与效果应前后一

致。

3.要正确使用图形的表达能力。

4.由于图形对象占用系统资源较多,处理速度慢,因此在时间影响要求高,而硬件资

源档次较低环境中,不宜采用图形界面。

第九节 计算机处理过程的设计

模块的外部特征:功能和界面

计算机处理过程的设计则要确定每个模块的内部特征,即内部的执行过程,包括局部的数据组织、控制流、每一步的具体加工要求及种种实施细节。

处理过程设计的关键是用一种合适的表达方法来描述每个模块的执行过程。

1.流程图

基本成分:

1)加工步骤,用方框表示 3)控制流,用箭头表示

2)逻辑条件,用菱形表示优点是直观、形象。

2.盒图(NS图)

与流程图相比,NS图的优点在于:

1)它强制设计人员按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进行思考并描述其方案。

2)图像直观,容易理解设计意图,为编程、复查、测试、维护带来方便。

3)简单易学

3.程序设计语言PDL

第十节 计算机系统的选择

 选择计算机系统的依据是:

1)功能要求 5)通信和网络要求

2)容量要求 6)市场和国情要求

3)性能要求 7)经济、技术条件等方面的限制

4)外部设备配置要求

第十一节 系统设计说明书

设计完成,提交系统设计书,两种形式:

单册报告,分章节介绍总体模块设计、代码设计、输入/输出、人机交互、数据库等各部分内容

篇3: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是管理人员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的搜集、分析、整理、处理、预测及控制的整个计算机信息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对计算机硬件方向资源信息的融合和优化。在整个过程中, 数据处理环节是管理者利用计算机对相关数据进行传送、输入、存储和输出等操作;数据的预测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必要的统计分析和建模分析, 对数据的整体发展方向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控制是针对于各个执行部门所提供的资料, 进行分析、检测和比较, 以便能够掌握各部门执行任务的具体情况。整体而言,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是科学地将计算机技术及数据库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的一种信息管理系统。

2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原理

2.1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过程

首先要确立建立信息系统的实际需求。如果所设计的系统较为简单, 就可以只对一些相应的功能进行增减, 直接进入模块设计环节, 来实现服务器预先具备的功能。

2.2 选择科学的程序设计语言

在通过情况下, 具备专业基础能力的计算机程序开发人员所选择的程序语言为C++, C++ 语言编程运用相对比较广泛, 还能够很大程度的提升程序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执行效率。不过C++ 语言也有一定的弱点, C++ 语言学习相对比较困难, 而且升级速度相对较缓慢。目前主要有PB、VB和Delphi三种程序语言提供数据接口, 而且后期的维护工作比较简单, 与这三种程序语言相比, C++ 处于劣势。

2.3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原则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是能够把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合理的划分, 使其成为若干个独立部分, 同时明确出每个部分的功能和作用。“内聚”和“耦合”是对划分模块的整体质量和功能独立性的重要评定标准。“耦合”涉及到非法耦合、控制耦合、数据耦合等多种模块与模块之间的结合程度, 以数据耦合为最好的结合方式。“内聚”包括巧合内聚、逻辑内聚、通信内聚、顺序内聚等等多种形式, 其中以巧合内聚为最佳联系效果。模式的划分必须要根据相关的标准来执行,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必须要遵行“内聚大、耦合小”的基本设计原则, 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2.4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模块设计原理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模块结构的设计是针对之前子系统中模块自身的内部特点, 对子系统模块结构图做出具体描绘, 为之后的工作打好基础。在进行子系统模块设计时一定要做好各模块和各系统之间传输的数据资源和配置方法的工作。

3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方法

3.1 原型设计法

原生设计法是一种以用户需求为中心, 利用系统快速开发工具并完成系统模型的建立, 在此环境下与用户相互传输信息, 直到用户满意为止的快速设计方法。原型设计法见效相对较快, 而且没有过长的开发周期, 信息交流方便。原型设计法包括系统初步设计、需求分析、检测、调试以及评价, 整个过程中用户仅仅参与到初步设计和需求分析。

3.2 周期设计法

此种方法涉及到结构化系统分析和设计, 主要是把系统的生命周期进行合理的划分为分析、调查、实施、设计、转换、维护与评价等多种系统阶段。根据制定的任务和步骤, 利用系统的工作方式和固有的图表工具, 执行规定的信息文档工作, 以便能够在模块化和结构化环境下实施设计。周期设计法把整个系统功能看成是一个大模块, 针对设计需求对其进行深层的拆解和组合。周期设计法开发思路明确,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系统开发将“用户需求”作为核心发展方向, 保证在开发设计中能够与用户进行及时的交流, 与用户共同商议达成共识, 将设计工作放置于社会效益基础上;周期设计法在设计工作阶段程式化, 必须要保障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在任何一个环节都有清晰的工作内容, 并且在完成之后实施重新审查, 保障所有环节的工作层次分明, 防止出现安全问题;周期设计法的结构化, 在整个设计过程期间, 都是从上至下的模块化、结构化分析与设计, 对各子系统之间的独立起到保障作用, 使各子系统不会出现彼此干扰情况, 从而使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设计与维护都在高效的状态下运行。

3.3 综合设计法

此种方法是周期设计法与原型设计法的结合, 同时具备周期法的设计思想, 很大程度的完善了设计的效果。在系统的初步设计和分析上, 利用原型设计法给出原始模型, 再与用户反复协商后利用周期法来做出详细的设计等工作。综合设计法不仅具备周期设计法的强控制性, 而且还兼顾了原型设计法见效快的特征。在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环境下,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与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和扩大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商业信息的系统开发可以依照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 体现出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变通性。

4 结语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惊人, 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要在较长的时间内适应多种不同的软件, 应赋予系统较长的生命周期。程序设计员必须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精湛的专业技能, 及时掌握信息技术的更新, 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分析、预测、控制等多种操作。只有成为一个具备高水平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综合型人才, 才能够有效的助推计算机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在信息产业化的环境下满足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需求。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 各领域对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实现不同领域高效的运用目标。计算机信息和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进行预测、分析、控制、计算等重要工作。笔者对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原理及设计原则进行简要分析, 并探讨存在的问题, 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分析,设计原理,设计原则

参考文献

[1]邹友花.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安全问题及其改进对策[J].无线互联科技, 2012 (4) :104.

[2]李旭军.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原理探究[J].咸宁学院学报, 2012 (8) :139-140.

篇4: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摘要】基于高职与普本分段培养“3+2”学生与普本学生的差异性,论文明确了《物流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目标与定位,设计了面向“3+2”学生的教学内容、方法,提出采用理论教学、实例教学、课程设计为一体、模块化的教学方法,并注重建设教材库,以促进“3+2”学生成为高端技术型、技能型、服务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高职与普本分段培养 “3+2”学生 物流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225-01

引言

“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项目即高等职业教育学习3年(五年制高职学习5年),经过资格考核,进入普通本科教育学习2年。该类“3+2”学生学习期间,由对口试点的高职和本科院校,统筹制定对口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衔接贯通教学体系,系统化培养本科层次高端技能人才。南京林业大学与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三所高职院校联合进行物流工程专业的“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共同培养本科层次高端技能型人才。作者基于南京林业大学物流工程专业“3+2”学生培养、授课经历,发现该类学生在高职阶段学习、专业基础与普本学生有所差异,《物流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作为物流工程专业的必修主干课,在课程定位、教学内容上还需与普本学生有所区别与侧重,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生培养要求。

1.课程教学定位

1.1学生培养要求

物流工程专业“3+2”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物流与综合运输管理方面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在各级物流流通部门与交通运输领域从事客货运输调度与管理、物流系统设计与管理、物流技术装备应用等方面的管理和技术工作的本科层次高端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

“3+2”学生相比普本学生,在仓储配送管理、电子商务、运输组织等实务、实训、实践应用方面有明显优势,然而存在专业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不强等问题。该类学生本科阶段培养目标与要求方面也与普本学生存在差异,在本科教学过程中需对其专科阶段学过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等作进一步的延伸与拓展,且强化保持实践应用能力这一特长。

1.2 课程教学目标与定位

《物流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物流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主干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理解物流信息、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2)掌握物流信息的支持技术;3)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包括系统规划方法、分析方法、设计方法;4)熟悉物流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与项目管理。

这门课要求学生既通晓物流管理,又能运用信息技术、编程技术进行系统开发。基于“3+2”学生专业基础薄弱、实践能力强的特点,需有针对性地加强物流管理与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专业基础知识的讲授,适当弱化已具备实践操作能力方面知识点,如物流信息采集识别?鄄条码、RFID技术的介绍。

2.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物流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含课内教学、课程设计两大内容,其中课内教学2学分、32学时,课程设计2学分,集中安排2周时间进行。

2.1 课内教学

教学内容含教学目标、学时分配如表1所示。与面向普本学生的课程教学内容相比,作了如下调整:简化2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章节的学时由8减为6;强化物流信息系统设计方法,学时由4增为6。

2.2 课程设计

课程讲授结束后安排2周时间完成课程设计训练,要求学生自行开发小型物流信息系统,提高开发信息系统的实践能力。基本要求:1)实现基本功能:数据录入、查询、统计报表、目录维护四个基本功能;2)6-7人分组选择适当规模大小的设计课题;3)开发工具自选;4)撰写相关技术文档,提交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成果要求能开发出可以运行的物流信息系统,通过上机检查、课程设计答辩。由指导教师综合课程设计报告质量、系统开发成果、平时考勤进行打分。

3.课程教学方式设计

采用理论教学、实例教学、课程设计为一体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每个知识点均有安排实例阅读,课程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能动性,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采用模块化教学方法,制作模块化的课程PPT,适应不同讲课对象。将教学内容分成独立的若干模块,一篇或一章为一个模块,便于针对3+2类、普本学生进行取舍和组合,形成不同的教学方案。

教材库建设方面,暂未有一本教材完全适应3+2类学生的学习,因此会挑选1本主教材和多本辅助教材,形成教材库。

结束语

为培养“3+2”学生成为高端技术型、技能型、服务型人才,基于学生差异性、课程特殊性,论文明确了《物流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目标与定位,设计了面向“3+2”学生的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提出主要采用理论教学、实例教学、课程设计为一体、模块化的教学方法,并注重建设教材库,以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安立华,李洋,马超等.《物流信息系统》课程建设研究[J].物流科技,2015年11期.

[2]宋志兰,冉文学,刘丽.基于CDIO模式的“物流系统设计”课程的教与学[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4年15期.

[3]邹勇,曾懿,雷方俊.物流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探索[J].商场现代化,2012年31期.

[4]章文燕.物流信息管理课程设计[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年10期.

作者简介:

篇5: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检索

官方要求:撰写不少于5000字实验报告

系统分析、系统设计案例检索

预备知识

系统分析

简单地说,系统分析就是要弄清“做什么”,即现行系统正在做什么,新系统想要做什么。这是系统开发的第一个阶段,也是最关键的一个阶段。它是一个反复调查、分析和综合的过程。这一阶段提出的新系统的逻辑方案,是下一阶段工作的基础,是系统设计的依据。对于经管类专业的同学来说,掌握系统分析的原理与方法尤其重要。

在这一阶段,要求同学们对已选定的对象与开发范围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际调查或模拟实际环境,并进行科学分析,要求同学们能够用管理信息系统的专业术语、各类系统分析工具,快速、准确地描述系统的现状、表达系统的需求,以便在现行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满足用户需求的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系统分析完成后,形成系统分析报告。

系统设计

简单地说,系统设计就是要弄清“怎么做”。它根据系统分析阶段所提出的新系统的逻辑方案,进一步提出新系统的物理方案。

在这一阶段,要求同学们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新系统逻辑模型所提出的各项要求,结合实际的条件,设计出新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基本框架,并进一步使设计方案具体化、规范化、系统化、可操作化,最终建立起新系统的物理模型。

系统设计完成后,形成系统设计报告。

流程、符号规范建议

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的流程、符号,国内有纵多版本,建议以国内管理信息系统的开拓者黄梯云(现已80岁,仍耕耘在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研究第一线)的权威流程、符号为标准,参见相关课件,若大家有黄梯云编写的任何教材,自学最佳。

目的由于同学们阅历不足,对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的认知甚少,如果让同学们直接去企业实地深入细致调查研究,确实存在诸多困难,希望同学们通过互联网检索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的案例,让同学们对系统分析、系统设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初步了解。

要求

为保证质量,学生必须按下述步骤完成并达到以下要求:

1.为增大范围,要求每位同学至少要找8个以上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案例,并至少仔细阅读其中的3个系统分析、系统设计案例。

2、信息检索实验时间不少于2机时。

3、对选中的至少3个系统分析、系统设计案例做记录,记录其分析与设计流程与要点

附:管理信息系统国家级精品课程一览(管理信息系统省级、市级精品课程,请利用互联网查询)2003年 管理信息系统 复旦大学

2003年 管理信息系统 中南大学

2005年 管理信息系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年 管理信息系统 清华大学

2007年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合肥工业大学

2008年 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华中科技大学

篇6: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简答题

⑴ 明确界定的目标及工作范围

⑵ 资源配置(人力、设备、原材料、工具等)

⑶ 时间上的进度计划

⑷ 项目成本估算

⑸ 客户满意度与资金供应

2信息系统分析的目的与实现方式是什么?

目的是能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最大限度的信息支持

实现方式是寻求相关的信息技术

3什么是业务流程再造?

业务流程再造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借助网络互联和共享数据库实现新业务流程的一种管理变革

4基于生命周期的瀑布法在实践中遇到的2个问题是什么?

1理想的线性开发模式缺乏应付变化的机制 2理解用户需求与系统开发规范的冲突 5简述快速应用开发路线RAD基本思想

⑴让系统用户更主动地参与到分析、设计和构造活动中来

⑵将系统开发组织成一系列重点突出的研讨会,研讨会要让系统所有者、设计人员和构造人员一同参与

⑶通过一种迭代的构造方法加速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

⑷使用户尽快看到一个可工作的原型系统

6简述常见信息系统的各类调查方法

整理与总结现有资料、面谈、观察并记录商业过程、建立原型、调查表、召开会议等 7何谓模块?简述功能模块图和CS图的主要区别

模块是为实现某一处理的一系列可执行指令

系统功能模块图主要提供给用户阅读,简单易理解;SC图是系统设计技术人员的交流平台 8在UML中,类可以分为哪三种类型?

界面类、控制类和实体类

9UML的重要内容可以由哪五类图来定义?

用例图 类图 行为图 交互图 实现图

10用例规约主要包含哪五个方面的内容?

简要说明 事件流 用例场景 前置条件 后置条件

11何谓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Test Case)是为某个特殊目标而编制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以及预期结果,以便测试某个程序路径或核实是否满足某个特定需求。

12何谓黑盒测试?

黑盒测试是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

13何谓完善性维护?

完善性维护:不断完善和加强产品的功能与性能,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即版本更新 14简述系统维护的四种类型?

完善性维护 适应性维护 纠错性维护 预防性维护

15简述可维护性的含义

篇7: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答:信息系统由以下七大部分组成:

1.计算机硬件系统

2.计算机软件系统

3.数据及基存储介质

4.通信与计算机网络设施

5.非计算机系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设备

6.规章制度

7.工作人员

2、信息系统在组织管理中的主要作用和组织对信息系统的影响

答: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1.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系统极大地提高了信息收集、传递与处理的效率和有效性,可为客户、企业员工、经营管理者、合作伙伴和企业的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从而增强企业对内外环境变化响应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提高了管理决策的及时性和科学性,是实现企业目标与战略的重要保证。

2.市场上围绕产品与服务的企业竞争,实质上是形成这类产品与服务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3.减少管理层次,下放权力,实现组织扁平化、网络化、虚拟化,是企业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4.业务流程是企业在完成其使命、实现其目标过程中必需的,逻辑上相关的一组活动。

5.信息系统实现了对企业生产经营信息的及时、统一管理,加强了企业控制能力,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效率,从而降低了内部人员成本。

6.信息系统加强了业务、流程和数据的规范化,减少了随意性和人为失误,改善了管理者与员工的工作环境与学习条件,促进了员工之间的信息知识交流与协作,加强了组织的凝聚力,有利于形成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团结、学习、创新的企业文化。

组织对信息系统的影响:信息系统是整个组织中的一部分,信息系统的使命、目标和运作机制与组织一致,才能发挥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应有作用。组织的目标、战略、规模、结构、管理模式、运作机制、改革和发展进程以及人员素质、组织文化对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都有重要的影响。

3、试述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和各阶段的主要活动

答: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可以分成四个阶段:

1.系统规划

2.系统开发

3.系统运营与维护

4.系统更新

各阶段的主要活动有:

1、系统规划:根据组织的整体目标和变革与发展战略,确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制定系统的数据规划、应用系统规划与技术基础设施规划。

2、系统开发:根据系统规划阶段确定的系统总体方案和开发项目的安排,分期、分批进行系统开发,这是系统建设中工作任务最为繁重的阶段。

3、系统运营与维护:系统运营的组织与管理、信息服务提供管理、信息服务支持管理、系统维护、信息安全管理。

4、系统更新:现行系统问题分析、新系统的建设。

4、试述信息系统规划的目标与任务

答:信息规划的目标是:根据组织的目标与战略制定出组织中信息系统建设的长期发展方案,决定信息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发展过程。

信息系统规划的任务是:

1、需求分析:识别系统的各类用户在他们的社会活动中需要系统为他们解决的问题、提供的服务。

2、业务规划:根据组织的目标与战略和用户需求,制定业务规划和业务流程改革与创新方案。

3、数据规划:识别系统的主题数据,进行应用系统规划。

4、应用系统规划:确定系统的信息处理功能,进行应用系统规划。

5、技术基础设施规划:确定保障信息系统正常、高效、安全运行的软、硬件与网络基础设施,进行技术基础设施规划。

5、试述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工作步骤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答:主要内容:进一步明确系统的目标、规模与功能、对系统开发背景、必要性和意义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需要和可能提出拟开发系统的初步方案和计划。

工作步骤:

1.确定系统的规模与目标

2.明确用户主要作息要求

3.提出拟建系统初步方案

4.审查新系统

5.提出并评价可能的替代方案,并进行可行性研究(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营运可行性),这里可行性研究要涉及物理方案,既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如软、硬件的配置。

6.给出该项目做还是不做的选择,同时确定方案。

7.制定项目开发计划,包括人、财、物的安排。

8.撰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9.向用户审查小组与指导委员会提交结果。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1.现行系统概况:包括组织结构、主要工作、任务和业务流程、人员、设备、费用状况。

2.主要问题和主要信息需求

3.拟建新系统的方案:包括主要目标、规模、初步结构、实施计划与投资方案、人员补充方案等。

4.经济可行性分析:包括建设费用、运行费用、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5.技术可行性分析:包括现有可用技术的评估、使用现有技术开发系统的可行性、对技术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

6.营运可行性分析:系统与组织目标、运行机制的匹配关系,各部门工作与系统运行的适应性、人员的适应性,人员计划的可行性、环境条件的可行性。

7.结论:对可行性研究结果的简要总结。

6、试述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的内容

答:系统总体设计又称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或总体技术设计,是在预定的开发项目范围内从总体上对组成系统的计算机各种硬件、各类软件、数据存储和网络的结构进行技术设计。

7、试述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管理的特征与工作阶段的划分

答:项目管理的特征:

1.项目管理的对象是项目

2.系统工程思想贯穿项目管理的全过程

3.项目管理的组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4.项目管理的体制是基于团队管理的个人负责制,项目经理是整个团队中协调、控制的关键岗位。

5.项目管理的要点是创造和保持一个使项目顺利进行的环境,使置身开这个环境的人们能在集体中协调工作以完成预定的目标。

6.项目管理的方法、工具和技术手段具有先进性。

工作阶段的划分:

一 立项与可行性研究阶段

1.初步调查 2.可行性研究

二、项目实施管理阶段

1.开发管理:制定文档、预计需要的资源、费用估算、安排工作任务和日程、定期做评审质量保证管理、开发总结报告、处理意外情况等。

2.测试管理:制定测试计划、测试分析报告、编制用户手册。

3.安装与试运行管理:设备安装、数据录入、人员培训与岗位设置、系统转换和试运行计划与实施以及系统交付管理。

4.项目后评价管理:技术水平与先进性评价、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系统的内在质量评价、系统的推广使用价值评价、系统的不足之处与改进意见等。

篇8:中小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物流信息系统是物流信息化进程的核心,它日益成为物流企业的发展“瓶颈”,物流信息资源整合能力也成为物流需求方企业考查物流供应商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只有39%的物流供给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并且大多数的信息数据系统都是相互孤立和静态的。

迄今为止,世界范围还没有一个中小企业的国际标准,不同国家使用各自中小企业定义,我国目前也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小企业的明确定义,通常所说的中小企业,是根据企业固定资产、年营业额、上缴利税和企业员工规模划分的一类企业形态,当前一般是指那些固定资产低于1000万元、年营业额数百万至数千万元、企业员工不足500人的企业。这些特点决定了中小物流企业不可能采用大型物流企业信息系统设计的方法,只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力量选用最适合的物流信息系统。

特点

信息系统所储存的信息,必须具有容易而又始终如一的可得性。可得性的一个方面是信息的录入,信息系统必须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将众多的以书面为基础的信息转化为电子信息;另一方面是信息系统应能向信息需求方提供简易、快捷获取信息的方式。

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必须精确地反映配送中心处理货物的当前状况,以衡量配送中心的整体业务运作水平。精确性可以解释为信息系统的报告与配送中心的实际业务运作状况相比所达到的程度。

信息系统必须提供及时、快速的信息反馈。及时性系指一种活动发生时与该活动在信息系统内出现时之间的耽搁。信息的及时性可以减少一些不确定性,并增加了决策的精确性。

信息系统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动性和主动性。信息系统应该就有强烈的异常性导向,应该利用系统去识别需要配送中心的管理者引起注意的决策,使得管理人员能够把他们的精力集中在最需要引起注意的情况或者能提供的最佳机会来改善配送服务或降低运营成本的情况。

信息系统的灵活性。信息系统必须具有灵活性,以满足系统用户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信息系统必须有能力提供能迎合特定客户需要的数据。

系统需具备易操作性。配送中心的信息系统必须友善和容易操作,以便系统管理人员操作使用,也可提升工作效率。

系统分析与设计

现代物流管理以实现顾客满意为终极目标,帮助客户有效降低成本,通过提升客户价值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在经营管理中,如何用尽可能少的成本,提供优质、高效、快速、及时的服务是企业应该解决的问题。

仓库管理是比较复杂的子系统,但是由于中小型物流企业的财务能力以及业务量等方面的约束,其并不涉及自动化仓库设施以及自动搬运系统等大型企业才可能采用的硬件设施。一般情况下,中小型物流企业仓库管理子系统主要包括:商品检验、入库管理、商品在库移动、流通加工、取货单管理以及出库管理等。

销售管理子系统包括从客户处取得订单、做订单资料管理、销售分析管理、销售预测管理、商品管理以及客户关系管理,整个作业以客户服务为主。

采购入库子系统是处理与生产厂商之间相关的作业,包括库存控制系统、采购管理系统以及应付账款系统。库存控制系统主要完成库存数量控制和库存量的规划,以减少应库存积压过多造成的利润损失。它包括商品分类分级、定购批量及定购时点等。采购管理系统是为采购人员提供一套快速而准确地为供货厂商适时适量地开立采购单的系统,使商品能在出货前准时入库,没有库存不足及压货太多的情况发生;此系统包括采购预警系统、供应厂商管理系统、采购单据打印系统以及采购跟催系统。采购商品入库后,采购数据即由采购数据库转入应付账款数据库,会计人员在需要的时候即可调用该数据库。

配送管理子系统对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速度、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作用。该系统包括车辆管理、装车管理、运输路径选择、运费计算以及提供货物动态追踪管理等功能。装车管理主要是根据货物体积、重量、数量、车吨位、托盘规格等因素计算最佳装车方案,节省空间和费用。运输路径的选择主要是根据不同客户的地理位置以及需求量,选取合适的线路,使得运行的总时间最小或者总距离最短。货物动态追踪功能可提供货物当前状态、位置等信息的查询,但其位置数据只能是经计算或和司机的联系得来,只有在GPS(卫星定位)技术广泛使用后才能真正动态追踪每件货物的当前状态。

经营效果评估系统从各系统取得信息,制定各种经营政策,然后将政策内容及执行方针告知各个经营部门。该系统包括配送资源计划、经营管理系统以及效果评估系统。

财务会计系统主要将销售管理系统、采购入库管理系统的数据转入此系统,并制作成会计总账、分类账以及各种财务报表等。

本信息系统的设计主要从客户服务子系统、仓储管理子系统、配送信息管理子系统以及采购管理子系统四个方面加以论述。

远程客户通过虚拟专用网(VPN)技术,连接企业Internet,进行相关的业务处理。在B/S的网络结构下,客户通过浏览器即可与企业进行沟通,实现多种应用程序的统一。

作为中小型企业,由于其有限的财力以及业务量,不可能采用一些大型企业使用的全自动立体仓库。根据实际功能的需要,中小型物流企业的仓储管理系统主要包括高低位货架、托盘、叉车、分拣系统、仓储管理软件以及射频系统等几部分。通过仓储管理软件,把仓储系统中的设施、设备以及信息技术有机集成起来。在配送中心的现场,为了把获得的信息适时传送到处理中心,以及处理中心下达相应信息,必须通过有效的信息技术事实交换信息。在本系统中,我们采用射频系统。射频系统采用无线射频技术,能在远程进行非接触的信息交换,非常利于移动作业时的信息交流。

本系统采用GIS/GPS作为主要的定位手段,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传输监控调度信息。通过GIS/GPS的功能,可以更容易地处理物流配送中货物运输、仓储、装卸、送递等各个环节,并对其中涉及的问题(如运输路线的选择、仓库位置的选择、仓库的容量设置、合理装卸策略、运输车辆的调度和投递路线的选择等)进行有效管理和决策分析。

篇9:小区信息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关键词:小区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开发;系统分析

中图分类号:TM7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4-0067-01

一、开发背景

实现社区物业管理能给社会各方面带来的益处:从政府的角度看,实行物业管理的社区房屋维修和环境管理等方面不再需要政府补给资金,而且政府还可以向社区物业管理企业收税,增加对财政收入。开发社区信息管理系统,目的在于探索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以社区物业管理为形式的现代化管理模式。提高了社区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标准化水平,使社区管理者和业主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网络在线进行交流互动。

二、系统简介

小区信息管理系统经过为期一年的准备和开发,首先,从技术上讲,编程语法规范,具有较强的维护性和二次三次开发能力,在这过程中把相同或相似的功能都进行了方法的编写,等需要用到的时候只需调用方法即可,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比较大的容量等优点。其次,从操作界面上讲,界面人性化,布局规范合理。整个布局可分为四大部分。其中最上和最下的部分都是引用的模板,使系统界面更具统一性。中间分为两大部分,左边是导航,右边是具体内容,根据导航,显示相应的内容,这样使用户操作更加具有针对性。还有系统采用了比较统一的按钮样式,使页面保持了一定的统一性,最后,对系统的页面进行了统一的设置,编写统一的样式,这样更有益于系统的维护和再次开发。最后,从系统的功能上讲,能够较好的完成小区管理者和业主的操作,达到小区管理者和业主的需求。

三、系统目标

主主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提交一些信息。

1.实现小区管理者和小区业主跨时间空间的交流:小区业主可以通过报修和投诉像小区管理者反应问题并且给出适当的处理时间,这样可以避免当小区业主有时间找管理者,而管理者不在的尴尬场面。

2.把民主理念溶入到小区管理理念中去了:在系统中有民主投票功能,每个业主用个人登录账号登录后,后台会有记录,当你点击投票之后后台就会记录是否投票,当再次点击投票的时候会跳出“你有投票”的提示信息。一人一票制,这样确保了投票的公平公正还有公开。

3.用户操作界面更加和谐:当用户登录后首先呈现的用户的桌面,桌面上是呈现的是最新的系统更新的信息并且通过“new”标志标识出来,还有特别将系统关于业主的信息放在了桌面,这样业主就不要到处找就可以直接一目了然的知道关于自己的信息。

总之,这一切的改变都是为了满足用户更好的使用更舒心的使用该系统。我将根据需求的不同,进一步完善该系统,使小区信息管理系统能够不断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要求。

四、系统的功能结构

五、业务流程

上一篇:科技辅导总结下一篇:作文 愉快的野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