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外实验的反思

2024-09-08

关于课外实验的反思(精选6篇)

篇1:关于课外实验的反思

“课外阅读导引单设计与运用的研究”的实验总结与反思

本学期我校继续在教研室的指导下开展“课外阅读导引单设计与运用的研究”实验工作。现对本学期课题的开展进行一下总结与反思。

一、明确目标,制定计划。

1.在本学期开学之初,在全体课题组成员认真研究与讨论之后,我校认真制订了课题的实施计划,以便更好地推进课题的开展。实验教师也根据自己学生特点和学校总计划要求制定出自己的课题实施计划。

2.为了使老师们在课外阅读导引单设计与运用时能结合本年级孩子的特点,有目的地开展课外阅读指导。我们同实验协作校梳理出了中段课外阅读的目标。

二、以读整本书为目标,开展课题研究

依据区教研室推荐的必读书目,我们为中年级学生列出每月读书的具体计划,以读整本书为目标开展阅读活动。具体书目如下:

《神奇的校车》任选两册

沈石溪的动物短篇小说《第七条猎狗》

《酷虫学校》任选两册

《我要做个孩子》

《山雀的日历》

三、注重积累与反思

在课题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实验教师都要注重过程性资料的积累,并对每一本书进行阅读指导、跟进与交流,之后反思自己的工作并改进。

在十月份区教研室组织的课题会上,我们学到了很多,尤其感到我校实验资料没有完整性与系统性。所以,在后一阶段我们重点将资料做了一个整理。将实验教师的实验进程以册子形式保存下来。内容有学校及个人的课题实施计划、年段目标、导引单设计、学生完成的导引单、学生读书记录、教师反思、课题总结等资料分类整理。教师可以随时翻看资料,了解自己课题实施的进展,了解学生阅读情况,从而更好地反思自己在阅读导引单实际中,哪些内容起到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哪些内容需要改进。

四、课题实施中思考与困惑。

通过本学期的研究,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发现了研究过程中的困难。

1.由于工作负担较重,实验班只有一个,我们的实验老师集中学习、互相交流的时间太少。

2.孩子们在课堂之外要进行大量的读、背作业,我们无法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读整本书、读回头书。学有余力的孩子读书是一种快乐,对于另外一些孩子读书则成为一种形式。怎样保持这部分孩子持久的阅读兴趣?

3。家长配合跟不上。能够做到亲子共读的不是大多数,虽然老师们也做了一些必要的工作。

在课题的研讨过程中我们有一些收获,也遇到许多困难。不难看出,只有设计最适合孩子的阅读导引单,才能起到激发孩子阅读兴趣的效果。虽然课题研究接近尾声,但这项有意义的工作,我们应当长久的坚持做下去。让我们和孩子一起读书吧!

2013年12月20日

篇2:关于课外实验的反思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知识的本身就是活动,动作和思维密不可分。”学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双手实践的东西。恰当的动手活动,能变隐为显,化静为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充分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明白动态形成的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和深刻性。

生物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对课标要求的“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探究”、“进一步探究”、“实验”、“调查”、“设计”、“模拟制作”、“制作”、“技能训练”和“课外实践”等探究活动一定要落实到位。教师应创设引人的情景,提供适当的线索及方法,鼓励学生广开思路,设计多种方法给予学生足够动手操作的体验,开展探究活动,使这些活动真正起到提高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判断的能力的作用,让学生在失败与成功的体验中发展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初中教学中,教师还要针对学生好动、好玩、好奇,乐于模仿的特性和思维带有具体形象性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应多设置一些实践性活动,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动手参与。例如在《生物学》七年级下册中,全书就是一章内容《生物圈中的人》,因此非常容易在课堂上开展活动。如在学习“运动系统的组成”时,让学生在课堂上做一做屈肘和伸肘的动作,感受一下这个动作是*哪些结构完成的;在学习“呼吸系统的组成”时,让学生做深呼吸的动作并将双手分别放在胸部和腹部,体会一下胸腔和腹腔的运动与呼气和吸气的关系;又如在学习“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这一节时,通过学生游戏:“拍手”和“抓手”、缩手反射和“看到解剖针就害怕”以及分组完成膝跳反射的测试,学生就很容易领悟出反射的概念。再如,在关于空气中尘埃粒子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可以分别通过实验探究的操作活动,比较出楼层高矮、雨天前后、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等条件下尘埃粒子的数量。这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同样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篇3:关于课外实验的反思

我校生物组在教学中转变教学观念, 积极寻找办法, 在时间上合理安排, 完成了课本上的很多实验, 并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启发。其中关于“渗透现象”的实验是比较典型的演示实验, 本文以该实验为例, 细述对生物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一、如何选择合理的材料或替代品

我们做渗透装置时, 在材料选择上课本所要求的是玻璃纸, 但在实验室中并没有配备。我们先改用了鸡蛋膜, 结果在长颈漏斗上密封鸡蛋膜时, 发现它十分容易破裂, 难以成功, 而且由于捆扎时不能十分用力, 实验现象不明显。最后选择了大鱼鱼泡膜, 事实证明鱼泡的韧性更好, 面积更大, 在实验中现象也十分明显。

学生往往以为课本所用的实验材料是最合理的。其实实验材料应该以“简便易取, 现象明显”为原则。比如, 做质壁分离实验, 取材时课本要求选洋葱表皮, 但在一年不同的时间段, 洋葱的质量不一样, 表皮也不一定好撕取, 可以考虑换其他材料。有些教师建议用紫鸭跖草, 它的茎、叶都是紫色, 表皮易撕取, 细胞也大, 质壁分离之间反差比较大, 区别更明显, 所以比洋葱表皮要好用。

我们还发动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实验用具。比如, 做细菌接种时, 没有接种环, 学生用很细的铁丝圈成顶端带小圈的结构, 形成自制的接种环, 使用起来也很方便。

二、如何处理好实验时间

我们准备“渗透现象”实验时发现, 从开始实验到长颈漏斗中的液面明显上升, 约需要15到20分钟时间。所以在课堂上演示前将实验装置各部分做好, 上课导入时只将漏斗放入烧杯中, 记下漏斗内的起始液面刻度, 在等待的时间内讲解该装置并学习相关的内容, 让学生预测实验结果。等现象出来后一起观察, 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课本导入部分的问题中, 提出将半透膜换成纱布会怎样, 漏斗内外浓度一样会怎样。我们最后决定同时做四组实验, 一组选择鱼泡膜密封漏斗口, 一组为纱布, 一组为塑料布, 还有一组漏斗内外为等浓度蔗糖溶液。四组实验同时进行, 结果出来后一分析, 渗透作用的两个必要条件迎刃而解。

教材上的实验时间有时候和课堂不能完全吻合, 需要做调整和事先的计划。有一些实验延时非常长, 所以开学前就要做好实验的时间规划, 提前做一些准备。

比如, 研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 实验很简单, 但历时需要一个月。我们上生态学第四章内容时开始做该实验, 到上生态学结构时正好可以拿来观察。再比如, 制作生态缸, 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需要很长的时间, 可以提前让生物兴趣小组来准备。我校新教学楼后面有一小块荒地, 可以开辟成小的园艺地供学生进行生态和植物学方面的研究实验地, 这当然也需要适合的季节进行及时的准备工作, 为学生的素质培养提供良好的场所。

三、展示细节时可以充分使用现代技术手段

准备好渗透实验装置后我们预上了一节课, 出现一些问题:整个实验装置比较小, 学生无法看清漏斗内液面的变化, 而且装置不易挪动, 也无法拿下讲台让学生观看。教师自己描述现象, 这显然是缺乏说服力的。我们先让一名学生代表大家用记号笔记下实验的起始刻度, 过一段时间后再请他记下最终刻度, 以此来证明实验结果。这个方法还不能使其他学生真正关注到实验。最终找到了解决办法:在实验过程中用数码相机拍摄下实验装置的状态, 展示在多媒体屏幕上, 以便全班同学观察。

在经过了教学的探索过程和几度修改后, 最终我们将该课堂的实验教学过程完美地呈现了出来, 学生印象十分深刻。

总之, 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 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技能及对科学的热爱。例如, 在学习“探索植物叶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 学生在前一天就开始处理班级植物, 完成了实验。因为时值元旦, 学生利用该实验原理, 用不同形状的黑纸给叶片遮光, 叶片上喷碘液后出现不同的显色形状, 再将叶片压膜, 做成了漂亮的元旦贺卡, 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篇4:关于课外实验的反思

关键词:校内;课外物理实验;实践;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6-0061-2

由于农村初中学生中,住宿生比例较大,大多数学生在校时间长,有充裕的课外业余时间,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物理实验活动。这种做法,不仅将物理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又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过去我校对于学生的组织与引导重视得不够。近几年来,作者对这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初步尝试,取得了成效,尝到了甜头。

1 校内课外物理实验活动的类型

1.1 利用教室、办公室,作为临时实验室,学生自主自由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中,由于器材数量不多等方面的原因,许多实验只能是演示给学生看。在课堂上,即使较多地采取学生参与形式来进行演示实验,仍然还有大多数学生不能亲身经历体验;分组实验时,由于学生之间操作能力间的差异,还有些学生需要对实验加以“额外的练习”,以便更好地了解实验过程与现象,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

为此,我们将实验器材放置在教室或(邻近教室的)办公室,鼓励学生积极动手,亲自去做一做与教学相应的实验项目,以便更好地亲身体验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现象。

案例1 在学习“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气体的压强”部分内容时,笔者将相应的实验器材放置教室,让学生在课堂以外的时间,以小组形式对“光的折射”近距离探究、对“马德堡半球实验”加以亲身体验。

案例2 “模拟探究近视眼的缺陷”实验在课堂上演示后,让学生在课后时间利用自己的近视镜片,亲身进行探究活动。

在实际教学中,还让学生在学校的操场等地方,借助学校校园现有的设施,自由自主地体验一些物理现象。如在学校的体育场可以做课间实验,感知人体对沙坑的压强。

1.2 利用在校时间,组织学生在校园里开展集体实验活动

在农村初中,中午、下午这两个时段,大多数学生都不回家,而是留在学校。即使有一部分学生回去吃饭,到校时间也很早。所以,农村初中学生都有较多的时间在学校里生活。笔者利用学生的这两段在校时间,结合教学实际,适时地组织学生开展物理实验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1.2.1 课堂学习中已经演示、讲解过,但在课堂时间内不易组织亲身经历的物理实验活动

案例3 “小孔成像”实验。在学习“光是沿直线传播”内容时,笔者用蜡烛做了演示实验。在课后,又让学生分批次,自己亲手做一下这个实验,让其亲自参与到实验中,以看得更“真切”。同时,利用中午时间,组织学生到操场,观察“小孔成像——太阳的像”的实验现象,让他们“亲眼”发现:“一定距离后,地上的光斑是圆形”“小孔成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1.2.2 将课本所安排的实验提前让学生进行操作,以便新授课课堂时间更加宽裕

因为初中生实验技能还在发展与提高之中,对有些实验的操作花费的时间往往超出教师的预想,从而对课堂教学的时间安排与节奏,乃至对教学效果产生不良影响。而农村初中生在校的时间宽裕,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将一些物理实验安排在新授课之前,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然后,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直接讨论该实验的相关现象与数据,引导学生分析、交流、讨论,总结得出结论。

案例4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第三节“活动11.3测量提升物体所做的功”。

笔者将其中的测量力与距离的活动部分,在课前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测量,记录下四个物理量的数据;在这个过程中,只是提醒一些提高测量准确度的测量操作注意点,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相互配合。

在课堂上学习“功”的知识时,再计算出相应的乘积,从而探讨“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部分学生记录了测量数据,有学生自己计算的部分,还有“自学”的不足之处,小组中有“好学分子”,从中教师可以好好地加以鼓励与引导。

1.2.3 根据学校生活的适时现状,随机地安排组织学生集体实验活动

在学生周围的实际生活中,有着许多我们可以利用于物理教学的生活事例,但这些事例不一定同我们的物理授课时间同步。比如,学习“蒸发的快慢影响因素”时,农村路边晒稻谷的现象可能还没出现。

我们物理教师要擅于及时发现这些可以利用的生活环境或状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或一些生活现象“突然”出现的时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观察、去实验,在生活中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物理知识,揭秘生活现象的本质。

案例5 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汽化和液化》时,讨论到:教室窗玻璃上的水珠怎么形成?在窗玻璃的外表面还是内表面?许多学生由于没有“专门”观察过,加之空气中的水蒸气不易觉察,所以会有部分学生“似懂非懂”。

在某一天,笔者发现教室的窗玻璃上布满一层“水珠”,立即组织学生到玻璃前用手感受:在上面画画……

让其发现:秋冬季节,水珠在窗玻璃的内表面。同时,要求观察:过一段时间后,这些水珠有没有了?再仔细思考:到哪去了?

2 校内课外物理实验活动的实践与反思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对校内开展课外物理实验活动进行了一些总结与反思。

1.从时间上看,让学生在学校里进行课外物理实验活动是可行的。农村初中生在校时间中有两个较大的时段可以合理利用:中午近两个小时,下午近三个小时。同时,每天下午还有一节活动课,可以协调。物理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影响学生休息的前提下,组织一些物理实验活动。

2.学生参与课外物理实验活动的热情普遍较高,值得重视。在利用在校时间组织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参与的热情普遍高涨,听说到操场上做实验,每个人都迫不及待。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事物都有好奇心,有动手参与的欲望,应该值得教师重视,在物理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点。

3.活动时间要合理控制。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任务并非不重,上述的时间段也要完成其他科目相关的作业。因此,在组织实验活动的频率和时长方面要加以控制。努力做到使课外实验成为调节学生学习的一种“娱乐游戏”,而不是成为学生学习的附加负担。

4.组织要相对自由,给以学生自主空间。在学校让学生进行课外实验,不要给以太多的条条框框,要在一定程度上“随意”一些。安排这些实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看到一些平时“不留意”的物理现象,在活动中加深理解所学知识,自己在活动中感受到新奇、快乐,渐渐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

5.关注过程的引导,关注过程的参与,淡化结果的硬性检查。有一部分农村初中学生受学习经历引起的“抱怨作业多”的不良情绪影响,对实验活动产生思想和行为上的抵触,甚至不参与实验活动,抄个实验报告单上交。在对这样的学生做好引导的同时,笔者常常采用谈话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实验的了解情况,或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检查。

总之,学生参与课外物理实验活动无形中会影响到其个人的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收获不仅局限于知识层面。新课程标准提出三维目标,提出“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课程基本理念,所以,笔者对学生的实验活动检查与评价不只是关注记录文字,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许亚平.教学智慧追求[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2]贾海芝.指导初中物理课外小实验活动的实践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篇5:课外阅读的优秀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总鼓励孩子们多阅读。虽然自己也有阅读的习惯,但儿童文学作品很少去读。受女儿的影响,我捧起了《苦儿流浪记》、《一只聪明的小狐狸》、《五・三班的坏小子》、《窗边的小豆豆》……开始看时,只是想给女儿作个模样。哪知,看着看着,不知不觉地喜欢上了它们。其中,我推荐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的代表作《窗边的小豆豆》给老师们读读。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的是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为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宗作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书中小林校长热爱孩子、信赖孩子、充满热情的点点滴滴让我崇敬。他倡导的自由教育,贯彻尊重孩子们个性的教育理念使我的教育思想得到了洗礼。

来吧!打开这本书,你能在这本书里找到自己阳光灿烂的童年。读了这本书,你能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读了这本书,你会觉得小林校长真是了不起!

篇6:关于课外实验的反思

黄忠

一、过程回顾

今天,上了一堂课外阅读辅导课。课题为《走进课外书籍》。我预设的目标有二:一是激发兴趣,让学生 对课外读物满怀憧憬。二是传授方法,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并用“不动笔黑不读书”的理念来引领他们阅读的习惯和方法。用设计读书卡,填与读卡的方式作为这一理念的着陆点,用当场阅读课外书作为阅读的实践行为。

为实现这两个目标,我通过如下几个步骤来达成。先是读题——《走进课外书籍》。要求读出感情来。学生开始读得很平谈,后来读得还不错。学生 用朗读表达了走进课外书的迫切和喜悦之情。本人也想借以来激激趣,以达“开闸泄洪”之功效。其次是向学生 推介课外书籍。我精选了《家》、《春》、《秋》、《世界名作选集》、《鲁滨孙漂流记》、《牛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世界之最》、《世界之奇》、《安徒生童话选》、《居里夫人》、《董存瑞》、《白求恩》、《刘胡兰》„„旨在向学生 推介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及自然、科学、人物传记等。让学生 产生好奇心——课本以外竟有如丰富多样的书!从而产生阅读的冲动——我要读书!接着,我先推出《家》这本书,让学生竞争此书的阅读权。为此我设了一道坎,即谁读的课外最多就先让他先读这本书。因为早在上《写的天堂》一文时,我就介绍了巴金 的“激流三部曲”。而《家》是三部曲之首。学生对此书早已垂涎欲滴、梦寐以求了。我之所的这样做,是 为了触动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胜利者的自豪感。从而以点带面,激起全体学生多读课外书的热情。再其次,是将50本课外书全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 痛快阅读手中的书。然后,我就阅读的方式和怎样填写书卡两方面作了相机指导。最后,临近下课时,我让学生 根据自己的阅读情感体验给阅读课外书这项活动设计广告词。一节辅导课就此作罢。

二、行为反思

这堂课课堂层次清晰,结构紧凑。老师上得很轻松,学生也学得兴趣盎然。预设的目标基本达到。然而,这堂课无论是内容的安排、目标的预设和过程的实施以及教学的手段都暴露了不少问题。

(一)内容宽泛,缺乏深度

确切地说,这是一堂研究实验课,课的性质就定位在“研究”二字上。所谓研究就应该

有探索的含量。这堂课安排的内容有课外读物推介,有读书卡设计,还有阅读方式的探索。内容广而杂,而时间只有40分钟。这样我多的内容,要在短时间保质保量完成,是不实际的。因而,这堂课的深度是不够的。许多内容只是蜻蜓点水般一点即过。无探索的味道,更没研究可言。如果将内容掰开分细,如专作课外读物推介或专作读书卡设计的指导或专门研究阅读方式。那么,课堂的深度就可以加深,学生得到悟到的东西也不会如此之肤浅。

(二)方法的操作与阅读兴趣发生冲突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对阅读者科学的指引。动笔墨能记其所得,能抒其所感,能质其所疑。一句话,动笔墨是提高阅读质量的保证。在课堂中,我让学生设计读书卡,填写读书卡的目标就在于此。然而,通过观察发现,学生读前被激发的高昂的兴致随着读书的设计和边读边填记的动笔过程而逐渐削减。究其原因,一是读物拿到手中,很想一睹为快,满足解读欲。可老师却安排设计读书卡,而且还得边读边玩。这样的阅读速度慢,耽误时间。二是增加了负担。课外阅读原本是一种轻松、惬意的活动。可当学生 在兴致勃勃地阅读精彩情节的时候,老师又提醒要动笔抄记,写感受,搞得他们神疲力倦。这样的阅读还不如不读。

问题呈现眼前,在以后的课外阅读教学我不得不考虑:要不要设计读书卡?怎样才能让学生自主设计读书卡?什么时候填记读书卡?哪些读物要边读边写读卡,哪些读物是读后后再填读书卡?只得彻底弄清这些问题,方才凸显阅读指导的效果,方才让学生感受课外阅读的魅力。

(三)教师的教学智慧没有充分显现

《课标》指出:新课程背景下的老师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行动的引导者,是以一个促进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这较以往的《大纲》来说,给我们这些为人师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再仅以知识为本位而让老师照本宣科,完成“授业”之任务。它要以人为本位而关注人的发展。这一要求,需要为人师者不仅只是“学高为师”,而且还得具备足够的教学 智慧。在课堂上,只有教师用智慧的火花才能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及探索的热情。而我这堂课就恰恰缺乏这一点:因缺乏幽默,而使课堂气氛凝重;在“泼墨”不足,而使优秀的课外读物没有再在学生面前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因艺术性不突出,而没有让学生感到言到精彩处,却“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之戛然而止之艺术,而让学生 生非知后事如何之欲望;因不适时煽情,而没有让课外读物像磁铁一样吸别着学生。可以说缺乏教学智慧,就缺乏学生 的热情和课堂的生机与活力。那么,教学预设与目标的也就相去甚远。

上一篇:同济大学建筑设计专业下一篇:教师三等功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