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实数教学反思

2024-06-24

七年级实数教学反思(精选8篇)

篇1:七年级实数教学反思

本节是在数的开方的基础上引进无理数的概念,并将数从有理数范围扩充到实数范围,从有理数到实数,这是数的范围的一次重要扩充,对今后学习数学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课时主要是实数的概念,我采用自学的方式,自学提纲如下:

1、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_______或_______的形式,反过来,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也都是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无理数。

3、无理数有多少个?

4、________和_______统称为实数。

5、实数按定义分为_______和_______。

实数按性质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6、每个有理数都可以用_______来表示。

每个无理数也都可以用有些表示_______,_______来表示。

数轴上的点有些表示_______,有些表示_______。

7、实数与_______是一一对应的。

一我的理解

翻到“实数”这一节内容时,浏览了一下,觉得内容比较多,一节课上很紧,把教材梳理一下,还是觉得分两课时上好些。第一课时实数概念,第二课时实数的有关概念。

二我的困惑

教科书上在数轴上表示了三个无理数,但是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是1,求对角线长,涉及到了勾股定理学生还没有学到,只能告诉他们结果。

(三)我的反思

1、对于一种新的概念(或问题),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水平,他们不一定会按照我们的方式去思考,这就往往容易会出现与我们预计结果相差很远,甚至相背离的情况。让学生回答的问题一定要自己十分清楚概念,思维过程,不要出现学生答不出来,你也不知道如何解释,或被学生反过来把你问住的情况。

2、注意教学的规范性。像1.010010001…(两个1之间多个0)是无理数,括号里的内容不能省略。

3、教学时应注意前后内容的联系,知识是一体的,在回顾时注重知识点本身,更要关注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因为它们是相通的。

4、采取先学后教,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讲练结合的方式,感觉还不错。

篇2:七年级实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复习了有理数,无理数,实数的概念,分类;让学生明确了数轴,绝对值,相反数及倒数等几个重要概念,会求一个实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难点是绝对值的有关化简,非负数的应用。

我认为本节课成功之处在于:

1:基本知识点讲解细致。对基本知识把握准确,讲解过程中,提出了可能出现的错误点,并教给学生避免出错的方法。比如:无理数的辨认,让学生反复举例。

2:注重数行结合。对于一些概念,一定要找到与之对应的数量关系。

如:互为相反数3:例题的设计由易到难,符合学生接受知识的`顺序。本节设置了四个例题,四个题都与绝对值,更进一步为突破难点作了一定的铺垫作用,第一题是纯瘁的绝对值化简;第二题是有关非负数的应用:第三题是数行结合的题,直接利用数轴,进行绝对值的化简;第四题是相反数,倒数与绝对值的综合应用,达到本节课知识的引申与升华。

4:练习题设计题目典型,有代表性,包含的知识点多,知识深度够,达到基本知识的灵活应用。

5:课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容量大,数形结合直观,符合复习课的特点,符合新的教学理念。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绝对值部分的课件动画应做得更好一些;黑板板书较少,板书设计应更细一些。

篇3:七年级实数教学反思

1、利用“合作学习”, 让学生经历无理数的产生过程。

2、让学生了解无理数, 实数的概念, 了解实数的分类, 初步学会实数的大小比较。

3、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将数和图形联系在一起, 让学生进一步领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4、理解相反数、绝对值、数的大小比较法则同样适用于实数。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无理数、实数的概念以及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难点:无理数的概念比较抽象, 如√2等无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 需要比较复杂的几何作图, 是本节教学中的难点。

三、教材分析

《实数》是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的一节概念课。本节课在学生学习了平方根以后, 通过学生合作探究, 揭示出像√2, π等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存在, 从而引入了无理数的概念, 使学生体验到数还必须扩展。

另外, 无理数的引入, 数集扩充的教学中充满着对立与统一的辨证关系, 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蕴含着数形结合的思想, 把实数进行分类, 培养了学生的分类意识, 使学生养成多方位的思考方式。

本节课通过合作学习, 共同探索, 经历无理数的产生过程。利用计算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实施教学, 体现直观性。精心设问, 适时、适度采用激励性语言,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从而较好地完成实数概念的建构, 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1) 把学生进行分组, 准备好材料:两张小正方形纸片, 剪刀等。

(2) 让学生剪一剪, 拼一拼:把两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3) 提问:此时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

学生思考、讨论、动手。学生代表展示成果, 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小组和作, 交流讨论, 让学生体验√2是切切实实存在的, 并为后面在数轴上表示√2作好铺垫, 分解难点。

2、尝试探索

进一步提问:√2到底是多少?

介绍估算的方法:

利用计算器来估计√2的值。

用上述方法得出一系列越来越接近的近似值, √2=1.414213562373095……

引导学生用小数的观点来看该数:不是整数, 不是有限小数, 没有循环, 是有理数以外的数, 从而引出无理数的概念。

学生思考、讨论、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猜想

利用计算器求出:

1.4<√2<1.5, 确定十分位。√2=1.414213562373095……

学生观察、思考、猜想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用亲切的语言鼓励学生猜想√2的值,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计算机计算辅助功能。此环节旨在让学生经历无理数的概念的产生过程, 感受无理数的无限不循环的特征, 体验有理数与无理数的本质区别。

3、剖析概念, 扩展数集

请同学列举几个无理数, 归纳无理数的三种类型:

(1) 提出大家接触过圆周率π。

(2) 提出像√2这样开方开不尽的数。

(3) 指出有规律但不循环的数。

讲述古希腊数学家希伯索斯, 因提出无理数的发现而被抛进大海的曲折离奇的经历。

从学生的列举, 引导学生发现无理数也有正负之分。

无理数的产生, 又一次扩大数的范围。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

师生共同完成实数分类表

思考、举例, 积极发言

设计意图:这里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引出当前要学习的知识, 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 这是符合建构主义理念, 也有利于本节课重点的突出, 难点的突破。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并感受数学家的献身精神, 培养学生分类的思想。

4、课堂练习, 反馈调控

出示练习:

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属于有理数的有:____属于无理数的有:____属于实数的有:____学生口答, 讨论纠正错误

设计意图:遵循教材安排, 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练习题以随时反馈教学效果。

5、探究, 归纳

出示练习:

学生回答给予积极性评价, 自主学习并口答。归纳出:

在实数范围内, 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概念, 同样适用。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善知识系统。

6、发展能力

(1) 引导学生在数轴上作几何作图

(2) 出示例题

例:把下列实数表示在数轴上, 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用“<”号连接)

-1.4, √2, 3.3, π, -√2, 1.5。

巡视、个别辅导

引导学生要注意:数轴的单位长度要取适当的长度;π在数轴上表示取它的近似值。

最后通过上例, 借助计算机的辅助功能, 问:同学们在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之间存在怎样的一种关系?

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解 (略)

思考、讨论师生共同归纳

在实数范围内、每一个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反过来, 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 我们就说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实数, 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及计算机的辅助功能, 比较容易的让学习了解了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这样的设计是突破难点的较佳途径。

练习1:课本第66页第1题

巡视, 个别辅导、展示学生的练习并给予积极性评价。

阅读题目、思考。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是为了拓展一些有特殊数学需求的学生的数学思维, 增强他们的自主探究、实践能力。

7、回顾小结布置作业

谈一谈本节课你有何收获?

出示作业:

(1) 必做题:课本第67页A组、B组题;选做题:C组题

(2) 作业本3.2节

讨论、整理、口答

相互补充。思考、自我评价、记录。

篇4: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反思

历史这一学科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包括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科学、文学等。所以对这一学科无论是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对于刚刚进入中学的学生来说,历史这一门课程他们既陌生又熟悉。在小学阶段对于历史知识也了解了一些。面对这些初一的学生,历史这一门课程我们老师应该怎么教呢?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

初一的学生大多数都处于青春叛逆期,学生的独立性增强,希望有较多的民主。比如自己支配更多的钱和时间,而有些学生有时会错误地理解民主,并逐渐滋生叛逆心理,从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们希望独立、自由,有自己的空间,有些事情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再加上他们刚到一个新的环境,与新的老师和同学接触,这需要一段适应期。而且许多学生认为历史课枯燥无味,不喜欢上历史课,所以这门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并不大。那么怎么做才能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课呢?

一、根据每节课不同的教学内容,安排不同的讲课方式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中华文明的勃兴(一)》,这一节涉及的内容是比较广泛,包括先秦时期文字的演变、天文、历法、医学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因此我认为这一节课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中选择感兴趣的一方面去收集相关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由小组的代表给大家讲述他们所了解的内容。最后再由老师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能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所创造的辉煌文明。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教学中,更有利于学生对这部分历史知识的掌握。

又如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这一节的重点内容就是汉武帝对汉朝的统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给大家看一些大屏幕《汉武大帝》的片段,加深学生的形象记忆,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同时也可以加入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汉武帝的了解进行点评,并且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汉武帝没有实现大一统,那么中国的历史会怎样发展呢?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西汉历史的了解,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

二、上课前老师要做充足的准备,尽量从学生的视角去讲解

从学生熟悉的内容进行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例如第18课《三国鼎立》,相信许多同学都对这一课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因为这一课的内容与他们所熟悉的《三国演义》的内容有关,因此学习这一节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在课前多了解一下学生对这部分的哪些人物比较熟悉或者是一些小故事,这样在上课的时候可以从调查的方向上去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

三、抓住学科之间的渗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历史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都有,所以老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从其他的学科上引入历史这一学科的学习。例如第9课《中华文明的勃兴(二)》这一节会学到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介绍这一时期著名的代表人物。那么在这里可以结合语文课上对《论语》十则的学习,学生对孔子的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由此导入我想学生应该会比较容易接受。

那么对于初一的学生怎么才能学好历史呢?由于初中的学习要求与小学不一样,学习方法也就不同,对此许多学生很茫然不知道该怎么去学习。在此提出一些我的看法。最重要的就是利用好自己手中的教科书。对每一节的学习内容要根据小课题有所大致的了解,并在脑中形成一个知识框架。这样在老师讲课的时候不会摸不到头绪。然后不断地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开始可以简单地进行练习,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最后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

篇5:七年级数学 实数教案

学习目标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

2会对实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知道实数和数轴上的点的关系.能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3了解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

学习重点正确理解实数的概念

学习难点理解实数的概念

问题用计算机把下列有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

5−3,7,8,1190,9

我们知道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所以任意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形式,反之,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小数也都是有理数。

那么无限不循环小数叫什么呢?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许多数的平方根或立方根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例如、、−、等都是无理数,π=3.1415926…也是无理数。

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有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小数依此分类实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像有理数一样,无理数也有正负之分,由于非0有理数和无理数都有3479115

正负之分,所以依此 分类为

正实数 正有理数

正无理数

实数0负有理数 负实数 负无理数

一、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0.6、-43、0、33、0.13、π、(1)有理数集合:{}

(2)无理数集合:{}

(3)整数集合 :{}

(4)分数集合:{}

(5)实数集合:{}

我们知道,每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是否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呢?

事实上,每一个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出来。即数轴上的点有些表示有理数,有些表示无理数。

当数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后,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就是一一对应的,即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之间也是一一对应的。

与有理数一样,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右边的点所表示的实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实数大。当数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以后,有理数关于相反数的绝对值的意义同样适合实数。

(1)数a的相反数是-a,(a表示任何实数)

(2)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的知识有

2、这节课你的收获有

3、这节课应注意的问题有

练习题

a1、若实数a满足a1,则()A、a0B、a0C、a0D、a0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B.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C.无理数是无限小数D.无理数是开方开不尽的数

3、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是()

A 整数B 有理数C 无理数D 实数

35x4、绝对值等于的数是,的相反数是,8的相反数是;12的相反数是_________________,绝对值是.

5、如果一个实数的绝对值是37,那么这个实数是

篇6:七年级下册数学实数教案

实数可以用来测量连续的量。理论上,任何实数都可以用无限小数的方式表示,小数点的右边是一个无穷的数列(可以是循环的,也可以是非循环的)。在实际运用中,实数经常被近似成一个有限小数(保留小数点后n位,n为正整数,包括整数)。在计算机领域,由于计算机只能存储有限的小数位数,实数经常用浮点数来表示。

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它们的和为零,我们就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实数a的相反数是-a,a和-a在数轴上到原点0的距离相等。

绝对值(在数轴上另一个数与a到原点0的距离分别相等),实数a的绝对值是:|a|。

a为正数时,|a|=a(不变);

a为0时,|a|=0;

a为负数时,|a|=-a(为a的相反数)。

(任何数的绝对值都大于或等于0,因为距离没有负的)。

倒数(两个实数的乘积是1,则这两个数互为倒数)实数a的倒数是:1/a(a≠0)。

数轴(任何实数都可在数轴上表示)。

平方根(某个自乘结果等于的实数,表示为〔√ ̄〕,其中属于非负实数的平方根称算术平方根。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0只有一个平方根,就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

立方根(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即x的三次方等于a(x^3=a),即3个x连续相乘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cuberoot),也叫做三次方根)。

定义

如果画一条直线,规定向右的方向为直线的正方向,在其上取原点O及单位长度OE,它就成为数轴线,或称数轴。

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

分类

实数按性质分类是:正实数、0、负实数。

实数按定义分类是:有理数,无理数。

有理数可以分为整数,分数。

整数又可分为正整数、0、负整数。

分数又可分为正分数,负分数。

无理数可分为正无理数和负无理数。

正有理数又可分为正整数,正分数。

篇7:七年级实数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立方根为8的数是 ( )

A、512 B、64 C、2 D、±2

2、已知正数m满足条件m2=39,则m的整数部分为 ( )

A、9 B、8 C、7 D、6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B、无限小数未必是无理数,但无理数一定是无限小数

C、分数总是可以化成小数,但小数未必能转化为分数

D、有理数都可以表示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4、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

A、16=±4 B、364=4 C、-9=-3 D、16 19=413

5、一个数的平方根和它的立方根相等,则这个数是 ( )

A、1 B、0 C、1或0 D、1或0或-1

6、已知x+10+y-13=0,则x+y的值是 ( )

A、13 B、3 C、-3 D、23

7、两个连续自然数,前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x,则后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 ( )

A、x+1 B、x2+1 C、x+1 D、x2+1

8、下列四个数中,比0小的数是 ( )

A、23 B、2 C、π D、-1

9、若3x+3y=0,则x与y的`关系是 ( )

A、x=y=0 B、x与y的值相等 C、x与y互为倒数 D、 x与y互为相反数

10、如果323.7=2.872,323700=28.72,则30.0237= ( )

A、0.2872 B、28.72 C、2.872 D、0.02872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1、7表示 的算术平方根;

12、127的立方根为 ;

13、±25= ,3-8= ;

14、写出两个负无理数: ;

15、比较大小:π 3.14, -2 -1.5;

16、在5与26之间,整数个数是 个;

17、在数轴上一个点到原点距离为22,则这个数为 ;

18、如果x的平方根是±4,那么x= ,364的平方根是 ;

19、已知a=-5,则a2= ;

20、观察下列各式:32-12=2×4 ,42-12=3×5 ,52-12=4×6 ,……,则102-12= ;

21、如果x2=9,则x= ,x3=-8,则x= 。

三、解答题(共60分)

22、计算:(每题2分,共12分)

(1)81 (2)1.96

(3)-1 916 (4)30.729

(5)25-3125 (6)3827+19

23、(6分)琳琳家有一个面积为30m2的正方形活动室,那么请你求出这个正方形活动室的边长,并判断边长是不是有理数,为什么?

24、(8分)在-13,π,0,2,-22,2.121121112…(两个2之间依次多一个1),0.3。

(1)是有理数的有: ;

(2)是无理数的有: ;

(3)是整数的有: ;

(4)是分数的有: 。

25、计算(每小题5分,共10分)

(1) -122×-22-327÷3-133 (2) 1-2+2-3+…+99-100

26、(6分)一个正方体木块的体积是64cm3,其棱长数值与另一个正方体木块的一个侧面相等,求它们的体积比和表面积比。

27、(6分)跳伞运动员跳离飞机,在未打开降落伞前,下降的高度d(米)与下降的时间t(秒)之间有关系式:t= d 5 ,(不计空气阻力)

(1)填表:

下降高度d(米) 20 80 245 320

下降时间t(秒)

(2)若共下降米,则前500米与后1500米所用的时间分别是多少?

28、(12分)如图,纸上有5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纸片,可以把它剪拼成一个正方形。

(1)拼成的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分别是多少?

(2)在数轴上作出表示5、-25的点。

(3)你能在3×3的正方形方格图中,连接四个点组成面积为5的正方形吗?

篇8:七年级数学教学与反思

一、构思45分钟的教与学

我的课堂过去是以教师传授为主, 基本上被称为“满堂灌”, 学生没有思考空间, 没有交流讨论的平台.面对当今的学生, 我转变教学模式: (一) 学生预习、讨论交流; (二) 教师对重点、难点的点拨和讲解; (三) 课堂练习, 巩固所教的内容; (四) 内容归纳小结, 把握好课堂中教与学.

二、尽量以实例为模式引入学习内容, 吸引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七年级学生学习基础较薄弱, 学习能力还不够强.通过小学四则运算的学习, 头脑中已形成相关计算规律, 知道数都是指正整数、正分数和零等具体的数, 因此学生可能会用小学的思维定式去认知、理解有理数的加法.在七年级数学中已经扩大到有理数, 出现了负数, 负数的引入, 是七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每当教师按课本的程序安排, 讲完这段教材之后, 客观地说, 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可以承认它的存在性, 但尚难深刻领会, 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和突破认识障碍, 我设计了贴近学生生活的输赢球的例子:在七年级组班级篮球的某一场比赛中, 本班上半场赢5分球, 下半场赢3分球, 结果全场赢8分球;而另一场比赛中, 我班遇到强队, 上半场还能赢球4分, 而下半场输球6分, 结果全场输球2分.请同学们把这两场球赛的结果和正、负数挂起钩来.我巡视一遍, 再补充, 把赢球记作“+”, 输球记作“–”.这两场球怎么表示?多数同学很快就写出 (1) (+5) + (+3) =+8, (2) (+4) + (-6) =–2, 紧接着, 我要求学生举出能与正、负数联系的贴近例子在诸多例子中确有许多精彩者.学生的表现欲得到充分地发挥, 从而对数学产生兴趣.

三、善于理解学生、贴近学生、鼓励学生

居于该班级学生, 他们思维能力慢, 只有允许他们有更多思考的空间、练习空间, 多做多练一些基础题.允许学生有失误和纠正的机会, 只要重在参与学习数学, 把“教育权威”变成“朋友同学”, 使学生看到亲切的笑脸, 时常听到“你真行”“你做得真棒”“开始有进步了”“只要你参与学习数学, 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等鼓励评价语句, 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学生处在民主、平等、宽容的学习环境中, 确保他们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和主动探究的心态, 常常看到自己成功的喜悦, 从而使他们产生创新的欲望, 勇于创新、善于探究.

四、端正学习方法、培养良好习惯

从七年级新生开始, 就应重视纠正他们的学习习惯, 在小学学生是以模仿为主的学习, 使众多学生误把数学课本当做练习集.树立数学课本同样需要阅读的正确思想, 并注意总结如何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

(1) 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在预习中发现本节课内容中难懂之处, 带着问题上课才会更有动力, 注意力才会更集中当然, 在数学课本中也有内容较浅的章节, 在预习中没有发现问题时就要听老师在讲课时与书中的不同之处或者老师所补充的课外知识. (2) 学会自己归纳总结当天知识, 养成复习的习惯.数学中有些定理、定义、概念的应用对于部分同学而言仅凭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是不能及时掌握的, 需要一个反复操练和应用的过程, 所以自己在课后要学会经常总结归纳学过知识, 达到“温故知新”.

五、创造机会, 让学生亲自参与教学活动

要尊重学生的意愿, 把学生从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中解脱出来, 让学生参与实践, 使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中的认识结合起来.

在数学教材中, 有很多课堂实践活动.例如, 教学中“两点能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画三视图”“制作轴对称图形”等.让学生自己动手, 亲自参与、操作、讨论、交流、回想生活中常见到的实例.这些活动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动手实践能集中注意力, 提高学习兴趣, 能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和理解.在动手实践中, 能把书上的知识与实际事物联系起来, 能形成正确深刻的概念.在动手实践中, 能手脑并用, 用实际活动逐步形成和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 能形成技能, 发展能力.“三人同行, 必有我师”.同学间相互交流实践结果, 各抒己见, 取长补短.能达到动脑、动口、动手、激发思维、活跃气氛、调动积极性的作用.

六、展示多媒体教学

教学中要妥善借助于多媒体教学, 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直观性、趣味性.例如, 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 (圆柱体、圆锥体、棱锥体、长方形、球等) , 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印象.

七、教学中的困惑

上一篇:小学水墨画教案及反思下一篇:优秀积极分子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