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点评

2024-07-24

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点评(通用17篇)

篇1: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点评

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点评

蔡家原小学 赵仕杰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接受现代教学思想。而教学思想转变的核心是对“教”与“学”关系的处理。通俗地说,就是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教”是为了使学生学会“学”,进而达到“不需要教”。听了李有德老师执教的一年级数学课,谈谈自己粗浅的见解。

(一)动手操作,丰富感知

人们是用感觉的材料进行思维的。学生在接受前人科学地总结的知识时,也要充分地利用感觉器官,通过直观形象感知学习材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每学一个新知识,我都十分注意充分运用直观手段,丰富学生的感知材料。让他们眼、耳、口、手、脑多种感官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

例如:“20以内退位减法”这部分内容,教材中教的方法是“用加法想减法”,即“互逆法”。教这种方法虽然有利于学生理解加减法互逆关系,但如果学生加法计算不熟,就会影响减法的计算速度,对于学习差的学生困难就更大了。根据儿童年龄特征及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我认为教“破十法”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更有利于学生透彻地理解算理。利用废“喜乐瓶”为每个学生做了一套数位筒,为人人动手操作创造了条件。当学生认清了什么是“破十法”后,我问:“数位筒中有13根小棍,去掉9根,还剩几根?”学生有三种拿法,其中一种是3根里不够拿走9根,把1捆打开,1个十变成10个一,从10根里拿走9根,剩1根和3根合起来就是4 根,把4根放在个位筒里。这种拿法实际就是13-9这道题用破十法计算的思路。这样,学生借助动手操作的动觉和视觉的直观性,感知了“破十法”的计算方法。

(二)借助表象,加深理解

表象是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桥梁。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低年级儿童不易掌握,所以应在他们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发挥表象的桥梁作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利用表象有利于更好地使学生摆脱具体实物的束缚,顺利过渡到掌握数量和空间的抽象特征。

学生学习破十法时,通过摆小棍,在头脑中建立起有关的表象,然后利用表象,引导他们逐步掌握计算方法。我在13-9这道题的下面用连线把学生用小棍操作的过程表示出来,边画连线边让学生观察是分以下几步算的:

第一步:老师用红笔把个位上的3和9描出来,学生知道了是“看个位3减9不够减。”

第二步:老师标出以下连线。学生回答:算10-9=1。第三步:老师写出数字3。学生回答:算1+3=4。

这时,学生根据连线完整地叙述出13-9的计算过程是:个位3减9不够减,用10-9=1,1+3=4,所以13-9=4。

最后,我们把这三步过程概括为六个字:一看二减三加。思维是以知识作为中介的。这个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借助表象,充分理解了13-9这道题的算理。

(三)创设条件,促进迁移 学生把获得的经验用到新的情境中去时,将新的刺激物、新的情境纳入到他已有的经验系统(认识结构)中,这就是“同化”作用。学生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合理组编教材,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创造思维条件。

“20以内退位减法”这部分内容,教材是和“20以内进位加法”结合起来编排的,分为9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和8、7、6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四个阶段完成。我想既然这四部分内容是同类的情况,根据知识的同化作用,就不需要分这么细,也不必要反复重复。当学生理解计算方法后,无须按教材那样逐步去讲11-

9、12-9……18-9了。前面的操作练习,为学生理解破十法的算理创设了情境,应该把重点放在教方法上。当出示15-8这道题时,学生干脆利落地回答了计算过程:个位5减8不够减,用10-8=2,2+5=7,所以15-8=7。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就可以掌握。

(四)类比分化,形成系统

通过比较,不仅可以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所学知识不断深化,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系统。

在教学中,要十分注意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发现规律,并根据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实践证明,对六七岁的孩子来说,只要善于引导,他们是能做到的。

如在学生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后,为了简缩思维过程,达到正确迅速地口算,引导学生进行找“找规律速算”练习。

篇2: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点评

苏武乡中沟教学点 张爱琴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接受现代教学思想。而教学思想转变的核心是对“教”与“学”关系的处理。通俗地说,就是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教”是为了使学生学会“学”,进而达到“不需要教”。现在,我根据自己教“20以内退位减法”的实践,谈谈这方面的做法和体会。

(一)动手操作,丰富感知

人们是用感觉的材料进行思维的。学生在接受前人科学地总结的知识时,也要充分地利用感觉器官,通过直观形象感知学习材料。心理学实验表明,人们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一般能记住25%,而通过听觉获得的知识一般只能记住15%,假如把视听结合起来,记住的不是40%,而是65%。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每学一个新知识,我都十分注意充分运用直观手段,丰富学生的感知材料。让他们眼、耳、口、手、脑多种感官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

例如:“20以内退位减法”这部分内容,教材中教的方法是“用加法想减法”,即“互逆法”。教这种方法虽然有利于学生理解加减法互逆关系,但如果学生加法计算不熟,就会影响减法的计算速度,对于学习差的学生困难就更大了。根据儿童年龄特征及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我认为教“破十法”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更有利于学生透彻地理解算理。我利用废“喜乐瓶”为每个学生做了一套数位筒,为人人动手操作创造了条件。当学生认清了什么是“破十法”后,我问:“数位筒中有13根小棍,去掉9根,还剩几根?” 学生有三种拿法,其中一种是3根里不够拿走9根,把1捆打开,1个十变成10个一,从10根里拿走9根,剩1根和3根合起来就是4根,把4根放在个位筒里。这种拿法实际就是13-9这道题用破十法计算的思路。这样,学生借助动手操作的动觉和视觉的直观性,感知了“破十法”的计算方法。

(二)借助表象,加深理解

表象是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桥梁。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低年级儿童不易掌握,所以应在他们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发挥表象的桥梁作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利用表象有利于更好地使学生摆脱具体实物的束缚,顺利过渡到掌握数量和空间的抽象特征。

学生学习破十法时,通过摆小棍,在头脑中建立起有关的表象,然后利用表象,引导他们逐步掌握计算方法。我在13-9这道题的下面用连线把学生用小棍操作的过程表示出来,边画连线边让学生观察是分以下几步算的:

第一步:老师用红笔把个位上的3和9描出来,学生知道了是“看个位3减9不够减。”

第二步:老师标出以下连线。学生回答:算10-9=1。第三步:老师写出数字3。学生回答:算1+3=4。

这时,学生根据连线完整地叙述出13-9的计算过程是:个位3减9不够减,用10-9=1,1+3=4,所以13-9=4。

最后,我们把这三步过程概括为六个字:一看二减三加。思维是以知识作为中介的。这个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借助表象,充分理解了13-9这道题的算理。

(三)创设条件,促进迁移

认知心理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改变或重新组织。学生把获得的经验用到新的情境中去时,将新的刺激物、新的情境纳入到他已有的经验系统(认识结构)中,这就是“同化”作用。学生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合理组编教材,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创造思维条件。

“20以内退位减法”这部分内容,教材是和“20以内进位加法”结合起来编排的,分为9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和8、7、6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四个阶段完成。我想既然这四部分内容是同类的情况,根据知识的同化作用,就不需要分这么细,也不必要反复重复。当学生理解计算方法后,无须按教材那样逐步去讲11-

9、12-9……18-9了。前面的操作练习,为学生理解破十法的算理创设了情境,所以我把重点放在教方法上。当我出示15-8这道题时,学生干脆利落地回答了计算过程:个位5减8不够减,用10-8=2,2+5=7,所以15-8=7。我又出示14-

6、12-7这两道题,学生也顺利地计算出来了。既然十几减9的方法掌握了,以后的减8、7、6等题,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就可以掌握,所以我用一节课就解决了计算方法问题。

(四)类比分化,形成系统

比较是人在大脑中把各种对象和现象的个别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征加以对比,区分和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点及其关系。通过比较,不仅可以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所学知识不断深化,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系统。

在教学中,我十分注意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发现规律,并根据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实践证明,对六七岁的孩子来说,只要善于引导,他们是能做到的。

如在学生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后,为了简缩思维过程,达到正确迅速地口算,我上了“找规律速算”这节课。上课前学生做了一个练习,练习中有八组题。第一组题是11-

9、12-9……18-9;第二组题是11-

8、12-8……17-8;第三组题是11-

篇3:“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低年级计算教学强调与具体情境相结合,使算法、算理的教学变成有趣的训练。教材第10页和第11页安排了“卖气球”、“卖风车”、“猜字谜”、“套圈游戏”等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感受20以内退位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学生学习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源。教学时,我们要把教材资源与学生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主题图假设为真实情景,使学生置身其中,启发学生想出结果,引出计算,在玩中学到知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如,在教学“卖气球”时,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如何在“卖”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师生互动,探究算法、理解算理。如:“有15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几个?”让学生思考、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学生不论用“数数法”还是用“想加算减”算出结果,教师都应给予肯定、鼓励。

三个小朋友玩“套圈游戏”。一个小朋友说“我投了14个圈,有9个套中”,另一个小朋友提出“没套中几个”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问题并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桌互说或在小组里说。)还可以把“14个圈”换成11、12、13、15、16、17、18等其中任何一个数提问并计算,增加学生练习的机会。

2.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学习活动。根据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好动等特点,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如教学例1中的12-9时,可先引导学生想12-9=?(动脑),然后用学具摆(动手),把自己想到的摆法都摆出来。摆后再让学生说(动口),同桌互说自己的摆法、想法,在比较中逐步完善自己的想法。多摆、多圈、多说,以表象来支持学生的思维。

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提供算法多样化,其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充分展示每个人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在与别人的交流中汲取“营养”,逐渐优化算法。如,在教学12-9时,学生根据经验可能会用“破十减”、“想加算减”、“连续减”、“数数”等方法计算,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体验,让学生在“自我反思”中认识各种算法的优劣,丰富计算经验,使学习更深入。

4.采用灵活、有趣、直观的方法提高计算的效率。口算技能要在掌握口算方法的前提下,经过经常训练才能逐步形成,进而达到流畅、准确,一般要求每分钟正确口算8~10道题。为此,我们要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一要控制题量(不宜过多),二要掌握好口算时间(不要过长),三要经常变换方式如用游戏方式,比赛方式训练等,使学生在“开火车”、“找朋友”、“摘桃子”、“对口令”、“小鸟找窝”等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就完成练习。

篇4: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点评

关键词:数学;单元教学;学法指导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是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写的一段话。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要求已不仅是“学会什么”,而更重要的是“怎样去学”。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是系统性强,知识链条前后衔接,环环相扣,并按“发生、发展、延伸”的规律自然地构成单元。那么,作为数学老师就应该在主题明确的单元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去学数学,并由被动、静态地学习变为主动、动态地学习。怎样在数学单元主题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呢,下面以“20以内退位减法”这一单元教学为例谈谈我的看法和做法。

一、精心设计数学主题单元前的准备课,构建知识结构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主要任务在于掌握知识的基本结构,只有组成合理的知识才易于理解和记忆。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知识自身特点,我们就可以用单元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打破“课课为营,各自为政”的局面,而在每个单元学习之前,从内容上通盘考虑,从教法上统一权衡安排,精心设计一节准备课,巧妙地在学生头脑中构建起知识框架。这样,在进行教学时会容易得多。在进行“20以内退位减法”这一单元前,我进行了以下尝试。

1.教学生学会看书,这是学会学习的前提和基础

由于这一单元是整本书的第一个单元,我先指导学生学会看目录,了解本册书有哪些单元,各单元又有哪些小内容,进一步了解到本单元内容包括十几减9,十几减8,十几减7,十几减6,十几减5、4、3、2等,这样初步在头脑中建立起“20以内退位减法”的知识框架。

2.交流中构建知识框架,激发学生主动发现知识的兴趣

学生阅读单元标题“20以内退位减法”后进行竞答分析:20以内的数有哪些?(0~19)十几又是指哪些数?(积极列举后归纳为11~19)能试着说出十几减9有哪些算式吗?(学生讨论,踊跃发言)想想怎样才能说得又对又快?(按一定顺序来说)那么,标题中“退位减”是什么意思?19-9是不是退位减法算式呢?

通过以上一系列环环相扣的竞答,学生在高涨的学习积极性中很快找出了十几减9的8道算式。这样,以此类推出十几减7、十几减6、十几减5、4、3、2各有哪些算式。学生竞答,教师板书,一个完整的20以内退位减法表展现在学生面前,再同书上表格对

照,学生惊喜地发现是一模一样的。这样,学生充分体验了发现知识后的满足感和成功感,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学习信心。在愉悦的情绪中,学生已不知不觉在头脑中建立起本单元知识结构的框架,为进行新授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利用知识迁移规律,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数学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同一单元中表现得更为密切,很多旧知是新知的基础,而新知又是旧知的扩展和延伸。教师应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以一课或几课为突破口,充分利用知识迁移规律,促使新知与旧知的同化,使学生能够独立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注重单元末的整理复习,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教育的本质在于参与,并且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每个单元末的整理复习,指导学生自己整理、归纳较零散的知识点,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系统。

学生通过一单元的学习已经清楚单元中每个小标题的内容,整理复习的开始,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空白的20以内退位减法表格,由学生自己填表格,比一比谁填得又对又快。这样,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亲自参与整理知识的过程。把教师“教数学”变成学生创造性地“学数学”,把“静态”的数学变成“动态”的数学,在此由学生自己来建构知识,又一次体验成功的喜悦。之后,我又让学生在自己填好的表格中,找出其中的规律,拓展了知识和学生的思维。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我深刻感受到只有在学生头脑中构建起完整的知识结构,再根据学生年龄及心理特点,利用知识迁移规律合理加强学法指导就能够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为今后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会在老师的学法指导下,在寻找知识与知识的衔接中体悟数学学习的快乐,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林崇德,申继亮.为思维而教[M].华艺出版社,2006-12.

篇5: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点评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标准教材第二册P10页十几减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回顾准备:

1、复习十几组成

2、拍手组成。

3、创设情景 出示:过年的主题图

过年你们去过年货市场吗?你门看看新年的游园会里都有些什么?你们能从中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二、探究交流:

1、从图里你观察到了什么?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你会解答吗?

2、整理算式 15-9= 14-9= 12-9= 观察这几道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3、大家就一起来研究十几减9

4、探索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1)分组探究(2)汇报成果

三、自主练习,巩固方法,体验成功:

1、出示百果树,你想吃什么就摘什么果子(果子后面是算式)

2、交流经验

你能把算的快的小秘密告诉大家,让小朋友们共同进步吗?

3、出示:迷宫路线图!比一比谁能最快回到家!学生试算 展示学生作品。

4、出示:-9= 有不同的填法吗?跟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么填的。

5、学习了十几减9,你能发现十几减9里藏有什么小秘密吗?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十几减9 教学内容:

P12例1和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具、学具准备:

关于例1的投影片,小棒20根。教学过程:

一、复习: 1.9+3 9+7 9+4 9+8 9+5 9+9 9+6 9+2 2.填未知数。9+()=11 9+()=15 9+()= 12 9+()= 16 9+()=13 9+()=17 9+()=14 9+()=18

二、新课: 1.教学例1。①出示例1左图。

请一名同学说一说图意。列式计算。板书:9+2=11 ②出示右图。

比较左右两图的不同。然后说一说图意。请一名同学到黑板前列式。板书:11-9= 请一名同学说一说得几,怎样计算? 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

③比较左右两图以及它们的算式有何异同点。联系左右图,说一说,哪一种方法更快。④归纳指出:9加2得11,11减9等于2,所以计算11减9时,先想9加几等于11。因为9加2得11,所以11减9等于2。这样,比较快。请一名同学说一说算法。齐读:9+2=11 11-9=2 2.教学例2。

(1)让学生摆出12个小棒。问: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把9根小棒捆成一捆,并且把它拿走,说一说意思。根据意思列出算式。板书:12-9= 问:要算12减9得多少,如何想? 学生说出算法后,写出得数。

然后再请几名同学说一说是如何想的。(2)教学14-9=5,方法同上。课间活动。3。教学例3。方法同例2。4.教学例4。

学生试着完成题目。5.小结:

“想加算减”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的第1、2题。2.练习一的第1、2题。十几减9的巩固练习

教学内容:课本P12——15页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教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1)9+()=13 9+()=16 9+()=15 13-()=9 16-9=()15-9=()9+()=18 9+()=14 9+()=17 18-9=()14-()=9 17-()=9(2)12-9=()11-9=()27-9=()(3)听算练习(4)看图列式 请生上黑板板演,做完后口述计算过程。

二、练习:

1、观察图先说一说在完成练习二第1题。

2、完成第3题。

每人自己写一张十几减9的算式,然后作投递员放到答案正确的箱子里。可以交换几次纸条活动几次,扩大练习量。

3、第5题:

(1)从11-9开始,先按顺时针方向指定学生说出得数。再按逆时针方向,指定学生读算式并计算。

(2)不按顺序,任意指题,指定学生说出得数。还可以指定两个学生抢答,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3)让学生按顺时针的方向把算式写在本子上,再计算。

篇6: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点评

1.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法,能正确迅速地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

2.通过复习结合加、减法含义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初步分析、综合概括等能力,发展他们初步的学习能力。

教具准备

1.水果式题、应用题的相关课件。

2.20以内退位减法的减法表挂图。

复习过程

一、复习算法

课件演示水果式题;

提问:20以内的退位减法,你是怎样计算的?

让生畅所欲言后,师肯定他们答案。

师让他们选择最易于接受的方法,再演示水果式题的其它题目。

二、复习减法表

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挂图.板书: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师随意指一道式题,让生熟练回答。(可采用开火车、举红旗、爬山比赛、信鸽投信等多样形式活跃气氛)

三、复习加、减法应用题

让生观察图形,尝试自己编题.根据生编题情况,师再出示课本第95页第6题:

1.蝴蝶和蜻蜒一共有24只,其中蝴蝶有8只,蜻蜒有多少只?

(1)读题,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

(2)想想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用减法算?(因为要求蜻蜒有多少只.必须从一共有24只里去掉蝴蝶的只数,所以用减法.)

(3)列式解答。

2.有蝴蝶8只,蜻蜒16只,蜻蜒比蝴蝶多几只?

(1)读题,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

(2)想想用什么方法解答,为什么用减法算?

提问;这道题还可以怎样提问题?(蝴蝶比蜻蜒少几只?)

为什么也用减法计算?

3.你还能提怎样的问题呢?

篇7: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点评

一、口算题

13-6= 8+7= 11-3= 14-5=

6+9= 15-7= 17-8= 14-7=

9+6= 11-7= 12-7= 3+8=

14-6= 13-5= 4+8= 12-9=

8+6= 16-7= 13-4= 11-9=

12-8= 13-7= 11-6= 13-9=

9+7= 14-3= 18-7= 16-2=

二、文字叙述题

1.一个加数是7,另一个加数是9,和是多少?

2.被减数是12,减数是4,差是多少?

三、应用题

1.飞机场上有11架飞机,又飞来5架,现在有多少架?

2.盒子里的小皮球取出9个,还剩下7个,盒子里原来有几个小皮球?

3.张生种了6棵树,加上秋生种的`一共15棵,秋生种了多少棵?

4.大生有13个气球,里面有8个红气球,其余的是黄气球,黄气球有多少个?

篇8:“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复习题)

1.看图列算式。

8+( )=15 15-8=( )

2.填一填。

8+( )=13 8+( )=16

8+( )=14 ( )+8=11

设计意图:设计两组复习题,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目的是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为知识的迁移奠定基础。

二、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例2主题图:

师:这是游园会上的大熊猫在卖风车,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一共有12个风车,小朋友要买8个。还剩几个?

三、自主探究,内化算法

1.列出算式,大胆猜测。

师:要求“还剩多少个”怎样列式?

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12-8= 比较算式,引入课题并板书。

教师(追问):你觉得会剩下几个风车呢?

课件出示12个风车图:

2.动手操作,验证结果。

学生之间互动,同桌(小组)交流,教师观察巡视,把握情况。

3.过程演示,内化算理。

教师预设可能会出现的几种方法,出示课件:

摆一摆:“破十法”。把12分成2和10;10去掉8个,剩下2个与2合起来是4个。“平十法连减”。从12(圆片)根小棒中先去掉2根,再去掉6根,还剩4根,根据学生操作过程,教师列出算式,把8分成2和6,12-2-6=4。

想一想:想加算减法。要计算12-8=□,可以这样想,我知道“8+□=12,根据进位加法,8+4=12,那么4就是12-8的差,所以还剩4个”。

数一数:数出来的方法。让学生边说边演示:用小棒(圆片)摆出12根,拿走8根,还剩4根。

把思考过程课件一步一步演示,引导学生对操作过程中分解各步的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对旧知十几减9计算方法的回忆和复习题2的练习,对结果进行猜测,再通过学具操作演示、过程归纳、算式演示,逐一将思考过程表现出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4.直观演示,重点理解“想加算减法”和熟练掌握“破十法”。

(1)借助操作,分析“想加算减法”思考过程。

因为8+4=12,所以12-8=4,如图:

(2)演示“破十法”思考过程。

①摆出12个风车,分成左边10个,右边2个。

课件出示:

②把左边10个风车中圈出8个,还剩2个,如上左图。

③让学生利用手中学具试着摆一摆,边摆边说出整个过程。

④结合学生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师板书,如上右图。

设计意图:借助操作,诱发学生思考,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语言表述、符号体现、直观演示,来领会“破十法”的算理过程,体现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四、运用新知,巩固算法

课件出示练习题:

1.圈一圈,算一算。(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1题)

2.计算。(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自主练习,全班交流,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3题。)

10-8= 13-8= 16-8=

11-8= 14-8= 17-8=

12-8= 15-8= 18-8=

教师: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师生小结:引导学生从算法上比较:如果用“破十法”计算,都是先算10-8=2,十几减8,就再算2加几;如果用“想加算减法”计算,被减数增加几(或减少几),减数不变,差也随着增加几(或减少几)。

结合算式中具体的数字来说明这样变化规律,纯数字概念对一年级学生较抽象难以理解。

篇9: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点评

解决问题

体育东路小学 刘伟

教学目标:

1、学会看情景图,能够收集情景图中的数学信息,初步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初步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在交流中养成倾听他人想法以及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能够收集情景图中的数学信息,初步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教学难点:

能够收集情景图中的数学信息,初步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教学策略:

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直接说得数。

8+9=

12-4=

16-9=

6+9=

15-7=

13-6= 11-2=

13-8=

17-9=

12-7=

16-5=

14-6=

二、探究新知

1、了解情境图。

T:同学们去春游,他们在草地上开心的玩。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观察后,个别发言。)

2、情境图1:捉迷藏。

T:有的同学在玩捉迷藏。(独立呈现)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T:你会列式计算吗?把算式写在堂练本上。(独立完成)

T:为什么用减法计算?13表示什么?6呢?

3、情境图2:丢手绢。

T:有的同学在玩丢手绢。(独立呈现)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有数学问题吗?谁能根据刚才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T:你会列式计算吗?把算式写在堂练本上。(独立完成)

T:为什么用加法计算?8表示什么?6呢?(或许有减法问题:女同学比男同学多几个?)小结:如果只有信息,我们可以根据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4、情境图3:踢足球。

T:有的同学在踢足球。(独立呈现)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决吗?四人小组讨论。

要求:根据信息,说出你的数学问题?再说出你的算式。T:小组汇报。

T:为什么用减法计算?16表示什么?9呢?

小结:如果只有信息,我们可以根据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三、自主探究。做一做情境图。

T:看到同学们这么聪明,小动物们也很高兴。(课件:第20页的小动物图)T:看看这幅画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越多越好。(小组讨论。)

1、学生汇报问题,逐一板书。

a.树上还有几只小鸟?b.草地上还有几只小鹿?c.还有几条小鱼?d.飞走了几只小鸟?f.游走了几条小鱼?

2、学生逐一解决(在预定的练习纸上列式)。

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数学知识,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就能发现很多数学信息和问题。e.跑

篇10: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点评

这节复习课是把本单元学过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进行回顾和整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需要从整体上去观察、分析、比较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式,能从整体上把握,探寻规律,以提升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水平。教材安排了三项内容:第一,系统呈现“20以内退位减法表”,让学生对这36道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初步感受到它们的排列是有规律的。第二,引导学生找规律,使学生体验到横着、竖着等不同角度看算式排列是有规律的,得数也是有规律的等。第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重新排出一个减法表。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式进行整理,发现其规律,熟练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整理能力,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体验数学运算的规律性,感受数学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的多样性,愿意积极探索数学规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整理和探究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规律。

教学难点:正确有序地表述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每小组6人一套20以内退位减法卡片;粘性展示板等。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我组的研究专题“培养学生倾听与交流的习惯”,以及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兴趣激励法。开课我让每位学生从本组装算式卡片的袋子里自由摸出六道题进行口算,较之以前课上经常使用的“开火车”、做口算纸比赛等形式,学生感觉很新颖,这样既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了练习机会,又能在小组内形成竞争机制,提高了学生口算的速度,为后面减法表的排列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2、合作探究法。发现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和自创一个新的减法表这两个环节都交给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适时提出问题、进行点拨,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材料,对学生的表述特别是小组交流汇报的情况及时进行归纳和梳理。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激趣引入。

1、每名学生从本组装有算式卡片的袋子里自由摸出六道题口算,在卡片背面写出得数。

请两名算得快的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

2、师谈话:同学们对这个单元的计算掌握得不错。看看这么多卡片,想不想把它们整理排列好呀?(揭示课题: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

设计意图:一方面进行口算的基本练习,利用组内同学之间的竞争激活学生的兴奋点;另一方面为后面减法表的出现作好铺垫,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按一定的规律整理和排列这些减法算式的必要性。

(二)发现规律,提升能力。

1、课件出示博士老爷爷带来的减法表。这个单元我们学了多少道算式?(请数得快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横看、竖看这张表,有什么规律呢?(小组讨论后汇报)

板书:横看,11减几竖看,十几减9十几减8……十几减2

12减几

18减几

得数:2、3、4、5……9

2、你还有什么发现?(小组内交流,然后请有新发现的小组汇报)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斜看的规律,即每斜行中各个算式的得数都相同。

完成练习五第1题:把得数是6……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分组“开火车”轮答,如第一小组说得数是6的算式,从一名同学起,每人说一个,接着说下去)

3、除了博士老爷爷帮我们列的这张表,你还能重新设计一张表吗?(小组合作,先商量好怎么摆,再在粘板上贴出来)

展示比较各组的作品,请学生评一评。

有的小组为什么没有完成呢?

设计意图:三个层次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一步步观察、思考、交流、合作、创新,体现了数学学习的本质。教师则始终处于引导者的位置,体现在:①通过适当的提问和板书,促进学生对表格的分析,初步渗透了函数的思想。②通过课件演示,对学生可能遗漏的重要规律进行预设,对教材进行补充,拓展学生的思维。③组织学生进行评价活动,让学生在组际交流的过程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进一步学会整理的方法,体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三)巩固练习,强化认知。

1、盖房子。把房子里的算式填完整。

2、算一算,比一比。课件出示五组口算式题,每个小组完成后说一说怎样根据规律很快算出得数。

3、练习五2、3题。

4、开放题:里能填。

16-()=7

16-()<7

16-()>7

篇11: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点评

逛公园—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经历实际情境中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理解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体验十几减9方法的多样化,尤其是破十法与想加算减法,重视算法多样化,发展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树立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前面所学的知识。学生开火车口答、抢答,复习9加几的内容。9+5 3+9 9+7 9+9 9+()=15()+9=17 9+2 9+6 9+4 2+9 9+()=14()+9=13

2.你们去过公园吗?还想去吗?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一起去公园玩一玩。(创设学生熟悉的公园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引导观察,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P2的情景图:

里边的人真多呀!看看,这个班来了多少人?(15人)有9个女生,有几个男生呢?(指1生读数学信息和问题)

你们在公园 还看到了谁?(阿姨)阿姨和小朋友都说了些什么呢?(一共有17个气球,卖了9个,你能根据阿姨说的话提个问题吗?(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游乐园情境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

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2、小组交流,探究算法。

有多少个男生呢? 15-9=6(个)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

xiaoxue.xuekeedu.com

师:15-9怎么算呢?孩子们,想想看,以前进行计算的时候咱们用过那些方法? 对学生进行算法的指导。

你怎样这么快就算出得数来了呢?把你的好的算法说出来,和小组里的同学分享一下。比一比,哪个组的同学说的认真,听得仔细,方法最多。给学生小组交流的时间,教师参与倾听指导交流。

3、集体汇报

师:孩子们交流的特别好,愿意把你们的方法向全班同学展示吗?请这个小组的同学来汇报,其他组的孩子,你们和刘老师做什么呢?(认真听!)算法一:9+6=15 15-9=6(想加算减)算法二:15能分成10和5,10-9=1 1+5=6 算法三:9能分成5和4,15-5=10 10-4=6 9为什么要分成5和4呢?(学生说自己的见解)

4.教师小结:

一.一班的同学们真了不起,一道算式想出了这么多的计算方法。你喜欢哪种算法呢?(学生各抒己见)

5、应用方法:

过渡:同学们,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阿姨卖气球的问题,好吗?(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桌听听,全班交流)

三、及时达标

过渡:同学们真棒啊,让我们一起走进公园吧!进入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什么呢?(红花)

1、说红花的故事(学生说出信息,提出问题),再列式计算。说出你是怎样计算的(集体订正)。

过渡: 同学们表现太棒了,你们累不累啊?我们来休息一下好吗?一起听音乐做律动。

刚才我们做律动时,你听出音乐的歌名是什么?(找朋友)你找到朋友了吗?(找到啦)

我们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这里有一群小鸡,它们还没找到自己的朋友,谁愿意来帮帮

它们?

2、小鸡找朋友的练习题(连线)

xiaoxue.xuekeedu.com

过渡:小鸡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高兴地跳起舞来,它们的好朋友小白兔和小黑兔在一边也在做跳木桩的游戏呢!看他们谁先夺得小红旗。

3、跳木桩

夺红旗的规则:全班学生分角色扮演小白兔和小灰兔,时间最短,题目全对者夺到红旗)过渡:小白兔(小灰兔)夺取红旗后,回到家要点起蜡烛,庆祝夺冠呢!

4、发现规律,运用规律

(1)课件(蜡烛)学生先计算出得数,然后把算式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对,仔细观察这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对了,被减数都是十几,减数都是9,都是十几减9的减法,这也就是咱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教师板书课题)

(2)巧算十几减9: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加1就是这个算式的得数(3)运用规律:走迷宫,夺红旗

四、教师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觉得自己在这节课中表现怎样?(学生谈收获和课堂表现)

篇12: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点评

[关键词]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练习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2-078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

【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计算,提高口算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深化练习,发现规律,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主题

师:你们喜欢喜羊羊吗?今天我们就和喜羊羊到数学王国去玩,但必须通过这道智慧门才能进入,你们能打开它吗? (口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对!(用算式卡片开火车)11-9;16-8;12-5;11-6;18-9;14-6;13-9;12-8。

师:谁能说一说“11-9=2”是怎么想的。

生1:把11分成10和1,10-9=1,1+1=2,所以11-9=2。

师:你用的是破十法,说得真好!(板书:破十法)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2:我是用想加算减的方法,因为9+2=11,所以11-9=2。(板书:想加算减)

师:刚才算的都是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今天我们就在数学王国里进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单元练习)”。(板书课题)

二、练习巩固,发现规律

1.动脑筋、填一填(答对的摘取2颗智慧星)

师:同学们真厉害,很快就打开智慧门了,小精灵送你们一颗智慧星,接下来还会有很多的智慧星等着大家去摘取,看最后谁拿的智慧星最多!喜羊羊打开大门以后,看到两组有趣的算式,你能填一填吗?(1)4+8;12-4;12-8;(2)8+( )=17;( )-8=9;17-( )=8。

在学生做完第(1)组后,问是怎么想“12-4=8”的,巩固想加算减的方法。学生做完第(2)组后,问:你发现什么了吗?

出示“6+7=13”的算式卡片,让学生在练习纸上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2.计算、找规律(说得好的可摘取3颗智慧星)

师:今天正好是喜羊羊的生日,数学王国特意为它准备了生日会。听,喜羊羊正在说:“小动物们,谢谢你们来参加我的生日会,不过如果你们能够排着整齐的队伍进来那就更好了。”你们会帮他们排队吗?先把小动物下面的算式计算出来,再给他们排排队!小兔子:12-7;小狗:11-7;小猫:13-7。

师(在学生解答后):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减数不变时(都是7),被减数增加1,差也要增加1。

师:你能不能用这个规律接着编题目?

3.计算,自己发现规律(可摘取4颗智慧星)

师:朋友们都来齐了,准备点蜡烛啦!大家来帮喜羊羊点生日蜡烛(算对了蜡烛才亮),注意观察算式的规律。13-9;13-8;13-7;13-6;13-5;13-4。

师(在学生回答“13-6”时,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观察前3个算式的规律,引出发现的规律:被减数不变,减数减少1,差反而增加1。

出示“13-5,13-4”,让学生快速说出答案并说理由。

三、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1.小灰兔吃了9个萝卜,篮子里还剩下5个萝卜,原来一共有多少个萝卜呢?

2.小灰兔想拿萝卜吃,原来有14个萝卜,吃了一些,还剩5个,那吃了多少个?(可摘取2颗智慧星)

师:要知道拿走了几个,得先知道什么?

生:要先知道总共的萝卜,还有剩下的那一部分。

师:总数知道了吗?是多少?(生:14个。课件演示线段图——14个)剩下的一部分是多少?(生:还剩6个。课件演示线段图的其中一部分——6个)要求拿走的这一部分一共有几个,有什么方法呢?请你在练习本上写下来。

3.喜羊羊过了一个快乐的生日,准备回家了。看,小兔子和小松鼠来送它了。课件出示6只兔子和7只松鼠的画面。(可摘取2颗智慧星)

问: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一些你能解决的数学问题吗?请你在小组中互相提问并列算式解答(请组长负责记录),我们比比看哪个小组提的问题最多。

4.17个小朋友排成一队,亮亮的前面有8个人,你知道亮亮的后面有多少个人吗?

五、课堂总结,畅谈收获

今天我们练习了什么?你一共摘取了几颗智慧星?你有什么收获呢?

六、思考题

看不见的数字:小明把得数相等的算式卡片放在一起,可是有的数被遮住了,你知道被遮住的数是几吗?

篇13: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点评

师:春天来了,小树长出了新叶,花儿也开了,大自然里美极了!小朋友们兴高采烈地到公园里游玩。瞧,他们玩得可开心了!

问:你看到了什么?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在全班交流时,学生说得非常全面。

师:在你观察的同时,发现信息没有?在这里有没有数学问题?会解答吗?小组讨论,看哪个小组搜集的信息多,发现的问题多,解决的办法好?

小组汇报,学生找到了好多信息和问题,并说得头头是道,例如在说捉迷藏游戏时,学生说“小朋友告诉我们有13人在捉迷藏,在找的有6人,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是藏起来几人,因为藏起来的在树丛里,看不见,数不过来,所以就要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去算出来”。学生说得太好啊!

除此之外,学生还发现了文字之外的其他的信息,例如:玩丢手绢游戏1人丢,13人围成圈,同时也提出了不同的加减法问题,并作了正确的解答。

总之,从上学期就培养学生自己从生活中找信息、提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知道:

1、找信息。找什么样的信息对解决问题有用,找到信息后,根据信息可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2、提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是数学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是有意义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是能解决的问题。

3、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时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怎么解决,根据是什么。

所以本节课运用了“半扶半放――全放”的教学原则,依照“整体――局部――整体”的观察顺序,放手让学生自己找,自己提,自己解决,通过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亲身感受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同时通过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从而获得数学知识和广泛的活动经验。

在教学这一个单元时,我是通过预设生活问题,产生认知冲突,从而让孩子们有了认知的欲望,有了想解决问题的冲动,然后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工具:小棍。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通过孩子汇报、表演、分析、对比不同方法的利与弊,达成共识,找到解决20以内退位减法的最佳途径。

因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学生亲自主动动手参与、发现、类比出来的

所以学生对知识印象深刻,单个的简单计算基本准确掌握,但对于

篇14: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点评

教学时间 年月日(第周星期) 教学地点 班级

教学内容 P23

教学课时 第课时 教学课型 新授 是否集体备课 否

教材

分析

教学

目标 1、通过对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进行整理,进行多纬度的观察找出规律,比较熟练的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

2、加强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能力的培养,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培养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

重点 1、进一步巩固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计算,使学生的口算能力得到强化和提高。

2、观察20以内退位减法表,发现并总结规律,加深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体认识。

教学

难点 自主探索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并能创造性地重新进行排列。

教学

准备 课件

预设过程 设计意图

一、课前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式,这节课我们一起将它们进行整理,有没有信心完成?

二、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

1、出示口算练习卡,要求口算得数。

11-912-811-713-714-911-812-713-812-913-9

2、课件出示一个4×4的方格。

11-9

老师这里有一个表格,现在我们要把刚才的那些算式按照一定的规律排放到这张表格里。如果将11-9这个算式排到第一行、第一列,(老师示范排11-9)那么其他算式可以怎样排放呢?分小组进行讨论,尝试着进行排列,对排列的结果在4×4的方格纸上进行记录。

3、组织汇报各个小组的整理结果。并说明这样整理的理由。(把自己的小组的方格纸在实物展示台上演示出来)

可以出现的情况有:

①我们是这样排的。

11-911-811-7

12-912-812-7

13-913-813-7

14-9

我们是看减数的,把减9的排在第一列,减8的排在第二列,减7的排在第三列,从上往下看它们的差从小到大排列……

②我们是这样排列的。

11-912-913-914-9

11-812-813-8

11-712-713-7

我们是看被减数和减数的,竖着看一列列的被减数是一样的,横着看一排排的减数也是一样的……

③我们是这样排列的。

11-9

11-812-9

11-712-813-9

12-713-814-9

13-7

我们是看差的,差相同的排一行……

还有可能出现其它情况。

4、收集反馈意见。

及时评价学生的观察和排列。

5、完善减法表。课件出示大表格,要求每个小组根据第①种发现的排列规律继续写下剩余的算式,将20以内退位减法表填写完整。

11-9 11-8 11-7 11-6 11-5 11-4 11-3 11-2

12-9 12-8 12-7 12-6 12-5 12-4 12-3

13-9 13-8 13-7 13-6 13-5 13-4

14-9 14-8 14-7 14-6 14-5

15-9 15-8 15-7 15-6

16-9 16-8 16-7

17-9 17-8

18-9

6、完整概括减法表的规律。(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呈现以下三种规律)

横着看发现什么?

11-9 11-8 11-7 11-6 11-5 11-4 11-3 11-2

12-9 12-8 12-7 12-6 12-5 12-4 12-3

13-9 13-8 13-7 13-6 13-5 13-4

14-9 14-8 14-7 14-6 14-5

15-9 15-8 15-7 15-6

16-9 16-8 16-7

17-9 17-8

18-9

竖着看发现什么?

11-9 11-8 11-7 11-6 11-5 11-4 11-3 11-2

12-9 12-8 12-7 12-6 12-5 12-4 12-3

13-9 13-8 13-7 13-6 13-5 13-4

14-9 14-8 14-7 14-6 14-5

15-9 15-8 15-7 15-6

16-9 16-8 16-7

17-9 17-8

18-9

斜着看发现什么?

11-9 11-8 11-7 11-6 11-5 11-4 11-3 11-2

12-9 12-8 12-7 12-6 12-5 12-4 12-3

13-9 13-8 13-7 13-6 13-5 13-4

14-9 14-8 14-7 14-6 14-5

15-9 15-8 15-7 15-6

16-9 16-8 16-7

17-9 17-8

18-9

还能发现什么规律?

全面概括减法表的规律。

三、利用退位减法表复习

1、把差是6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想不出的可以看减法表。它们在减法表的什么位置?

2、差是7的一组退位减法算式你都能说出来吗?你还能说出一组差是几的退位减法?www.xkb1.com

3、抢答。师随便指着一道算式,要求学生很快说出得数。

四、综合练习

1、口算(开火车)。

2+()=117+()=139+()=156+()=14

3+()=116+()=138+()=157+()=14

4+()=115+()=137+()=158+()=14

2、看不见的数字。

小明把得数相等的算式卡片放在一起,可是有的数字被遮住了,你知道被遮住的数字都是几吗?

五、课堂总结。

六、课后作业。

1、请大家把20以内的退位减法再做一次整理,并制成一个美观而有创意的“20以内退位减法表”。

第一部分是对学习过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进行整理。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没有直接出示已整理好的减法表。而是让学生通过口算观察发现,出示课题。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把板书上的算式按规律填到老师发下的表格里。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讨论当中学会整理已学过的知识。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篇15: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点评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题意,会运用所学的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加深对生活中数学的认识,初步形成数学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难点:

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在具体情境中正确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资源:

主题情境图(或配套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

1、口算

9+216-913-45+7

15-56+811-38+8

13-612-79+610+7

17-814-87+718-9

4+813-58+33+9

(1)教师用口算卡片逐题出示,让学生口算后直接写出得数。

(2)反馈校对,奖励全对的学生。

2、在○里填上“﹥”、“﹤”或“=”

7+4○1215-9○55+7○11

11-6○613-4○89+4○13

(1)学生独立填○。

(2)反馈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比的。

3、完成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然后交流答案。

二、解决问题

1、做复习题第7题

(1)引导学生观察图,说说图意。

(2)你能根据图意列出算式吗?试试看。

(3)反馈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做复习题第8题

2、(1)出示左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意。

(2)学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3)反馈评议,说说为什么用加法算。

(4)学生尝试独立解答右题。

(5)反馈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6)就题小结: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算;知道两部分的和与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多少,用减法算。

(7)右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3、做复习题第9题

(1)引导学生看图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根据图意列式计算。

(3)反馈交流。

4、做复习题第10题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2)在小组里讨论,梨可能有多少个。

(3)反馈。明确答案不唯一,但从图上可以知道,苹果不会少于5个,梨不会少于2个。

三、全课总结(略)

(编制者邹襄君)

篇16: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点评

课本86页1~4题。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計算。

2.能根据情境图提出教学问题,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的能力。

三、教具准备

2个小桶,1号桶内装有1-20的数字卡片,2号桶装有11-20的数字卡片。

四、学具准备

每组2个小桶,1号桶内装有1-10的数字卡片,2号桶放入11-20的数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复习旧知

师:今天小朋友们的精神可真好,我们先一起来玩个游戏,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1.介绍游戏规则

(1)从1号桶里取出两个数,把他们组成一个加法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1号中为1~10的数字卡片)

(2)从2号桶里取出一个数,再从1号桶中取出另一个数,把它们组成一个减法算式,也说说你是怎样算的。(2号桶中为11~20的数字卡片)

2.师与生示范游戏

师:刚才老师在介绍规则的时候,很多小朋友听得可认真了!谁愿意先和老师一起玩呢?(请一生上)

(1)师找到9,生抽到4。

师:你能用这两个数编一个加法算式吗?

生:9+4=13。

师:愿意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吗?

生:我把4分成了3和1,先算9+1=10,10+3=13。

(2)师抽到8,学生抽到17。

师:你还能把这两个数编成一个减法算式吗?

生:17-8=9。

能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吗?

生1:我是这样算的:10-8=2,2+7=9。

生2:我还可以这么算,我先算17-7=10,再算10-1=9。

师:两位小朋友都说得很棒!计算这些加减法都有许多不同的方法。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把你们小组准备好的小桶放在桌上,也像老师和同学一样做这个游戏。注意,组成算式后,要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小组讨论、活动)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师:在刚才的游戏中,老师发现有很多小朋友很积极,说得很棒。为了鼓励你们,老师决定带你们去游乐园好好地玩一玩。

1.摩天轮(第2题)

师:小朋友们玩过摩天轮吗?今天我们玩的摩天轮可跟平时的不一样。控制摩天轮的阿姨告诉老师,这是个聪明的摩天轮,你们只有发现它的秘密,它才能转起来。小朋友愿意试试吗?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86页的第2题)

师:请小朋友们观察这两个摩天轮,你发现了什么?

生1:两个摩天轮的最中间都有写字,一个写8+,一个写14-。

生2:我发现,除了最中间的字以外,旁边也写有其他数字。

生3:我想摩天轮的秘密就是把最中间的数加上或减去旁边的数,答案正确了,摩天轮就转动了。

师:××同学可真聪明啊,他找到了摩天轮的秘密。那我们就一起动手,让摩天轮快点转动起来吧。

(学生独立完成)

2.水族馆(第3题)

(1)让学生观察图,弄清题意

师:同学们用自己的智慧揭开了摩天轮之谜,接着我们就一起轻松一下,到水族馆看看好吗?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86页第3题的图)

师:水族馆可真大啊,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螃蟹、虾、蝌蚪。

生2:我看到了珊瑚和海藻。

生3:我还看到了海星、贝壳,可真漂亮。

……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老师可要考考你们了。你们知道虾、蝌蚪,还有螃蟹各有几只吗?

生:我知道,虾有11只,蝌蚪有6只,螃蟹有2只。

师:你的眼力真棒,智慧爷爷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很聪明,就出了两道问题考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让学生独立完成图旁边的两道算式)

(2)反馈

师:谁来回答智慧爷爷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生1:虾、螃蟹和蝌蚪一共19只,我列的算式是:11+6+2=19。

师:很好,再请一位小朋友解答智慧爷爷的第二个问题。

生2:虾比蝌蚪多5只,我的列式是:11-6=5。

师:两个小朋友都很聪明,智慧爷爷送你们每人一颗智慧星。小朋友们,你们能像智慧爷爷那样,根据水族馆提一些数学问题吗?

生1:蝌蚪比虾少几只?

师:谁愿意解答××同学的问题?

生2:11-6=5。

生3:螃蟹比虾少几只?

……

(教师肯定学生提出的符合题意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加深计算

1.第1题

(1)引导学生弄清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学生完成后,同桌或小组内交流。

2.第4题

(1)学生独立审题后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

(2)集体交流反馈。

(四)总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运用学过的知识帮助游乐园揭开了摩天轮之迷,解答了智慧爷爷提出的问题,真了不起。老师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大家能用更多的数学知识帮助更多的人,做个生活中的小小有心人。

(五)课时作业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8+712-915-10 3+( )=11

2+97+55+89+( )=11

13-3 12-10 9+919-( )=9

2.比较大小。

在○里填上“>”、“<”、“=”。

2+7○7-24+7○18-9

篇17: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点评

教学目标:

1、通过做练习,帮助学生理解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2、能利用所学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口算。

教学难点:

加强高效率的联系,切实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过程:

1、第一题:是通过给出实物图和相应的算式,让学生圈一圈,算一算,能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过程。让生交流第一小题后,再让生做第二小题。或让生独立完成。

2、游戏。(小组说加法算式)

游戏规则:说得数是11的算式,就要把得数是11的算式如9 + 2、8 + 3等全部找出来;说9加几的算式,就要把9加几的算式如9 + 2、9 + 3等全找出来。学生除了说得数是11的算式,还可以说得数是12、13、14、15等的算式,还可以说8加几、7加几等的算式。该游戏应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

3、找朋友连线。

先让学生明白小袋鼠和小猫为什么连起来了,知道得数相同的是朋友,然后再独立的进行找朋友连线。如果将这道题制作成卡片,在同学之间进行类似的找朋友游戏,可使学生觉得更有趣。

4、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教师先让学生进行口算,填写得数,再订正结果时,让学生观察、比较算式,初步体会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变化,和也随着变化的关系。不要求学生说出规律,只要能有体验就可以了。

5、拔萝卜。

(1)引导学生看图(两只小兔正在用力的拔萝卜,一只小兔身边放着7只萝卜,另一只小兔身边放着4只萝卜。)

(2)根据观察,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独立列算式,集体订正。

6、游乐场。

(1) 来到游乐场,你看到了什么?

(2) 你能提出哪些加法问题?同位互相说一说。

(3) 指名说问题,大家一起解答。

一共有多少个学生?

一共有多少朵花?

一共有多少棵大树?

上一篇:大学生家教协会会长的竞选稿下一篇:教育学专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