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财务指标

2024-08-28

中小企业财务指标(共9篇)

篇1:中小企业财务指标

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反应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总资产)×100%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100%

利息保障倍数:[(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100%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流动负债]×100%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反应企业资产运用效率的指标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额/平均固定资产)×100%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额/平均流动资产)×100%

应收帐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帐款)×100%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100%

反应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

销售利润率:(税后利润/销售收入)×100%

总资产利润率:(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成本费用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净资产收益率:(利润总额/平均净资产)×100%

100% ×

篇2:中小企业财务指标

1.资产负债率 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以及 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

计算公式为:

负债总额

资产负债率=━━━━━━━━×100%

全部资产总额

2.流动比率 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 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产

流动比率=━━━━━━×100%

流动负债

3.速动比率。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计算公式为:

速动资产

速动比率=━━━━━━×100%

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4.应收帐款周转率 反映企业应收帐款的流动程度。

计算公式为:

赊销收入净额

应收帐款周转率=━━━━━━━━━━━×100%

平均应收帐款余额

赊销收入净额=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售退回、折让、折扣

平均应收帐款余额=(期初应收帐款+期末应收帐款)÷2

5.存货周转率 衡量企业销售能力和存货是否过量。

计算公式为:

销货成本

存货周转率=━━━━━━×100%

平均存货

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6.资本金利润率 衡量投资者投入企业资本金的获利能力。

计算公式为:

利润总额

资本金利润率=━━━━━━━×100%

资本金总额

7.销售利税率 衡量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

计算公式为:

利税总额

销售利税率=━━━━━━×100%

销售净额

8.成本费用利润率 反映企业成本费用与利润的关系。计算公式为:

利润总额

篇3:中小企业非财务指标绩效评价探讨

非财务指标是相对于财务指标而言的。早在100年前的工业时代, 杜邦、通用等大公司采用以投资报酬率为核心的财务指标体系进行管理与控制, 有效地解决了企业多元化经营和分权化管理的需要。但随着外部环境竞争的日趋激烈, 企业管理层必须考虑消费市场日益个性化的需求。企业在评价经营业绩时, 除延用传统的财务指标体系外, 还必须考虑到企业的市场、营销、研发、生产、售后、人力资源、财务等职能部门的建立健全, 引入诸如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新产品数量、员工满意度等非财务指标。卡普兰 (R Kaplan) 教授与诺顿 (D.Norton) 教授在1996、2000、2004年分别推出的三部经典著作《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战略中心型组织》和《战略地图———化无形资产为有形成果》, 对企业如何取得突破性绩效进行了描述。这三部著作围绕的主题都是企业最终的绩效, 研究的角度都是以非财务指标为主体的。可以看出, 非财务指标的产生源于对绩效的需求。根据有关调查数据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考核预算执行结果时, 已经从以往的单一财务指标考核向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转变。

二、财务指标的局限性

Brancato (1995) 与Fisher (1995) 的研究发现, 许多公司认为财务指标局限于回顾过去, 缺少解释未来绩效的预测能力, 过多依赖于财务指标易使管理者产生短视行为, 可能导致对短期或不正确的行为进行奖励。从企业整体运营角度看, 非财务数据覆盖的范围广、提供的信息全面, 能对企业的绩效产生直接和持久的影响, 能深入揭示企业内部的运营状况。财务指标的缺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 重视取得和维持短期财务结果。

传统财务指标关心的是反映内部流程结果的过去或短期内经营绩效的信息, 如ROI指标、利润率指标、短期收益指标等。这种忽视外部环境的指标体系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就显得极不适应。因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企业必须知道绩效从何而来, 如何实现成功。必须将目光转向顾客和利益关系人;转向外部环境的变化将如何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冲击等。

(二) 财务指标代表的是过去发生的业务, 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例如:仅以财务指标考核营销部门的业绩时, 可能其销售收入指标超额完成, 销售费用控制在预算的范围之内, 但从非财务因素看, 客户的投诉在增加, 服务质量下降, 原有客户保持率下降, 客户的满意度下降, 虽然实现了当期目标, 但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已产生巨大的影响。解决这一问题需借助非财务性因素, 即通过设定经营指标来平衡财务目标。

(三) 财务指标容易被操纵。

传统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在会计信息基础之上, 由于许多企业对高级管理人员采取了期权或其他与企业股票价值挂钩的奖励机制, 一些经理人员将注意力转到如何通过财务活动, 如并购、金融创新、债务重组来创造短期利润, 而这些活动, 不一定能给企业带来长期的利益。管理人员的过于投机和盈余管理, 无法实现企业短期和长期利益的平衡。

(四) 忽视以智力资产为主体的无形资产的作用。

在信息时代里, 企业未来的赢利能力和价值,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以智力资产为主体的无形资产的管理水平, 即企业资本主要以智力资本为主, 如健康、学历、经验、阅历, 以及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处事能力、应变能力、决策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协调能力等。而这部分无形因素绝大部分以非财务指标的方式体现, 并成为企业内在价值动因。

(五) 不能揭示改善绩效的动因。

财务指标反映的是过去经营活动的综合结果, 处于价值链的末端, 而不能揭示产生结果的根本原因, 不能提供价值链上的信息。应将以部门为主体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 改变为以作业流程和工作岗位为主体的绩效评价体系, 更多的关心作业的效率、工作岗位任务的完成质量, 以及顾客满意度、市场份额、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潜在发展能力等方面。而这些因素都属于非财务指标。

(六) 财务指标反映的是相对效益。

许多财务指标本身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例如, 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0%, 只有通过与别的企业比较 (横向比较) 或与自己的历史情况进行比较 (纵向比较) 才能反映出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也就是说财务指标必须具有很强的可比性, 只能反映企业过去乃至现在的相对效益, 不能准确反映或预测未来的绩效水平。

三、引入平衡计分卡

引入平衡计分卡是以企业战略为中心, 把企业及其内部各部门的任务和决策转化为多样的、相互联系的目标, 然后再把目标分解成多项指标的业绩评价系统。它贯穿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和成长等4个完整且相互联系的方面, 是一个涵盖4类指标的有机系统 (见图1内圈) 。首先, 财务类指标是效绩考核中必不可少的指标, 是平衡计分卡的一个重要维度。其次, 客户是实现企业财务目标永不枯竭的源泉, 保持老客户和赢得新客户是企业价值创造和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再次, 企业财务业绩的实现, 客户各种需求的满足, 以及股东价值的追求, 都需要靠其良好的内部运营来支持。最后, 企业的学习和成长是企业实现战略的基础, 其核心是激发员工的活力和提高其技术水平。

引入平衡计分卡非常注重各种利益关系的平衡, 关注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 (见图1外圈) 。它通过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和成长等4个方面的多种指标揭示业绩产生的动因, 把经营单位的策略转化为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指标, 这些指标由长期决策目标和达到这些目标的途径共同决定。BSC以企业战略为中心, 兼顾股东利益、客户利益和员工利益的统一, 内部利益和外部利益的平衡, 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能力的协调。

财务指标:怎样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财务指标是企业股东、投资者最关注的反映企业绩效的重要参数。

客户指标:关注利益相关者———客户, 关注市场的表现, 向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 满足客户需要。客户普遍关心时间、质量、成本、性能和服务。

内部运营指标:从内部运营角度思考, 企业应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如何满足客户所需要的产品机能?企业必须从满足投资者、客户需要的经营战略出发, 针对研究开发过程、经营过程和售后服务过程设计不同的评价指标。

学习成长指标:为提升企业内部运营效率、满足客户、持续创造股东价值, 企业必须不断的成长。该指标的意义在于衡量相关岗位或职位在追求运营效率的同时, 是否为企业长远发展营造了积极健康的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 是否培养和形成了企业部门中的人员竞争力。

BSC的上述四类指标实际上是相互支持的。为了获得最终的财务绩效, 企业必须有良好的市场表现, 关注并满足客户;为了获取良好的市场, 企业必须在内部运营上寻求改善;为了有效的内部运营, 企业的员工必须能够不断地学习与成长。

四、基于全面预算管理构建非财务指标评价体系

结合全面预算管理引入平衡计分卡, 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的有效协同将有助于企业一方面通过财务视角保持对企业短期业绩的关注,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非财务视角明确揭示企业如何实现其长期的战略发展目标, 并在对非财务信息的分析过程中, 企业可以借此找出财务问题的根源。

在实施预算管理的过程中, 财务指标很容易使执行者有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和一些短期的经营行为, 而通过平衡计分卡将财务层面和另三个非财务层面结合起来, 根据平衡计分卡编制的预算不仅能够关注企业整体经营的财务结果, 还注重非财务层面的发展 (见图2) 。

(一) 客户指标。

通过BSC驱动机制, 确定客户类关键绩效指标及指标内涵, 结合预算管理原则明确每一关键绩效指标的预算目标。如表1所示。

表中设置客户忠诚度指标是为了考核广告费用的效果;设置客户满意度、公司知名度和推荐率等指标是为了考核顾客对公司的认可程度;设置市场占有率指标是为了跟踪公司的扩张力与市场地位。

(二) 内部运营指标。

通过BSC驱动机制, 确定内部运营关键绩效指标及指标内涵, 结合预算管理原则明确每一关键绩效指标的预算目标。如表2所示:

表中设置采购及时率、订单履行率指标是为了提高公司的采购效率;设置订货周期、库存周转率指标是为了加快库存的周转与降低库存损失;设置实际出库率、账实相符率指标是为了提高存货的计划水平与核算水平;设置库存意外损失率指标是为了考核公司库存的管理水平。

(三) 学习成长指标。

通过BSC驱动机制, 确定学习成长关键绩效指标及指标内涵, 结合预算管理原则明确每一关键绩效指标的预算目标。如表3所示。

表中设置企业文化培训、团队建设培训指标旨在考核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 加强员工对公司文化的认可;设置业务培训指标旨在通过该指标的考核, 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设置计算机水平培训指标是为了提升员工计算机使用水平, 为以后的信息化建设打下基础;设置部门培训完成率、个人培训参加率指标是为了鼓励员工的创新精神与加强主人翁意识;设置员工流动率指标是为了维持员工的稳定性;设置员工合作率、员工工作差错和内部员工满意度指标是为了加强员工的合作意识。

五、基于作业流程和工作岗位确定绩效评价

依据不同的评价目的, 也可基于作业流程和工作岗位来确定绩效评价的内容, 主要包括:

(一) 工作成绩。

通过能量化的经济指标, 如产量、质量、成本、利润等, 赋予不同经济指标一定的权重, 对不同工作岗位的工作成绩进行认定和评价。

(二) 工作能力。

是完成某项工作岗位任务必须具备的先天素质和后天积累的能量, 反映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包括“智商”和“情商”两部分。“智商”是能力的“硬件”部分, 如健康、学历、经验、阅历等;“情商”是能力的“软件”部分, 是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如处事能力、应变能力、决策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协调能力等。在能力评价时, “情商”的权重要高于“智商”。

(三) 工作态度。

是人们在履行工作责任和义务, 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对处理事情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 反映出一个人的品质。在不同阶段和不同问题上, 工作态度往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在综合评价时, 可以视不同的工作岗位和评价目的, 针对不同阶段和不同问题, 评价以上内容的一项或几项。并根据不同的需要, 合理确定每一项的权重。还可以根据公司规模、技术类型、战略及所处的行业与环境等另使用一些测评指标。

摘要:财务指标一直是企业管理层和高级财务人员用以分析评价企业绩效的主要依据, 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 财务指标缺少解释未来绩效的预测能力, 而非财务指标能弥补这个缺憾, 使中小企业跳出财务信息的局限, 站在企业整体运营的层面上进行绩效评价。本文通过分析财务指标的局限性, 引入平衡计分卡,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构建适应企业发展和需要的非财务指标评价体系。该体系将财务指标绩效评价与非财务指标绩效评价有机结合, 对中小企业的绩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小企业,非财务指标,财务指标,绩效评价

参考文献

[1].高文兵.中小企业绩效评价研究[J].生产力研究, 2007, (11) .

篇4:企业财务分析指标研究

关键词:企业财务分析指标研究

1财务分析指标设置的原则

由于财务指标的设置因主体的不同而不同并具有较大灵活性:再加之财务指标是财务分析内容的量化,是直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窗口,故有必要将其特殊性揭示出来。

1.1可比性和实用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即指标所用数据要可比。设计指标时,对每个指标的涵义、范围、内容和计算方法,应尽可能符合各种比较的需要。通过同一企业不同时期指标的纵向对比,可预见企业财务状况变化趋势;通过不同行业、地区、企业间指标的横向对比,可以发现企业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实用性原则,就是说指标的设置要通俗易懂,便于掌握,符合各分析主体财务分析的需要。避免多余重复,尽量协调衔接。

1.2公开性和保密性原则。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实行统收、统支、统管,指标的设计只满足上级主管部门宏观管理的需要。改革后,指标的设置必须满足包括外部投资者、债权人等多主体的需要。西方国家设有专门机构搜集各行业及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加以分析,会计信息专门机构向社会定期发布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加以分析评价。在国家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的今天,财务信息的公开便显得日益重要。但与此同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也应重视对企业的商业秘密加以保密。

2财务分析指标

财务指标是以简明的形式,以数据为语言,来传达财务信息并说明财务活动情况和结果。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在此建立的财务指标与国家考核企业工作规定的财务指标是不同的。本文涉及到企业财务活动较广的范围,包含的指标数目多,而国家规定的考核指标则是抓住重点,有选择地规定一些指标。本论文设计的财务指标是根据财务分析内容设计的,分为外部分析指标及内部分析指标。

2.1外部分析指标

2.1.1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其债务的能力,通过对它的分析,能揭示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按债务偿还期限的长短,又将其分为短期偿债能力与长期偿债能力。

①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一个企业以流动资产支付流动负债的能力。设置该指标对外部信息需要者非常重要。对于企业来讲,该指标也至关重要,短期偿债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企业营运资金的大小以及资产变现速度的高低。另外,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偿债能力的声誉、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担保责任引起的负债、未决诉讼等对它也有影响。短期偿债能力通常设置以下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或酸性测验比率;现金比率。

②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以资产或劳务支付长期债务的能力。对长期偿债能力进行分析是因为企业的利润与其有紧密的联系,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时不能不重视企业的获利能力,这是因为企业的现金流入量最终取决于能够获得的利润,现金流出量最终取决于必须付出的成本。此外,债务与资本的比例也是极其重要的。影响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因素很多,除资产、负债、股东权益外。还有长期租赁、担保责任、或有项目等因素。长期偿债能力指标有:已获利息倍数;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有形净值债务率。

2.1.2企业资产运用效率分析资产运用效率是指对企业总资产或部分资产的运用效率和周转情况所作的分析。企业经管的目的在于有效运用各项资产获得最大的利润。利润主要来源于营业收入,企业必须凭借资产、运用资产才能取得营业收入。资产周转速度越快,表示其运用效率越高,利润越大。企业运用各项资产有无过量投资?有无因设备短缺而导致生产不足?有无因资产闲置而导致利润降低?凡此各种问题,皆为企业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相关人士所关切。通过分析资产运用效率,则可以评价企业营业收入与各项营运资产是否保持合理关系,考察企业运用各项资产效率的高低。资产运用效率指标有;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2.1.3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是指对企业盈利能力和盈利分配情况所作的分析。它是企业财务结构和经营绩效的综合表现。企业经营之目的,在于使企业盈利且使其经营与规模不断成长与发展。各方信息使用者无不对企业盈利程度寄与莫大的关切。投资者关心企业赚取利润的多少并重视对利润的分析,是因为他们的投资报酬是从中支付的,如果是股票上市公司,企业盈列增加还能使股票市价上升,从而使投资者获得资本收益。对于债权人来讲,利润是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来源。政府有关部门关心的则是微观和宏观的经济效益以及各种税费上交的可靠性。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讲,可通过对盈利能力的分析,来评价判断企业的经营成果,分析变化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企业获利水平。它是管理者经营业绩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现。对于职工来讲,则是丰厚报酬及资金的来源,并可保证工作的稳定。它也是集体福利设施的不断完善的重要保障。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可从一般企业及股票上市公司两方面制定。一般企业盈利能力指标有: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产总额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权益利润率。股票上市公司除上述指标外,还可借助以下指标:每股盈余;每股股利;市盈率;股东权益报酬率;股利支付率;留存盈利比率。

2.1.4社会贡献能力分析社会贡献能力是从国家或社会的角度衡量企业对国家或社会的贡献水平。企业的目标是追求最大的利润。但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单纯的片面的追求企业个体的经济效益是不行的,还必须包括对社会的贡献。对盈利企业可用实现利税来衡量,但对一些主要体现为社会效益的企业讲,则无法适用。故为此设计的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可兼顾反映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对国家、社会的贡献情况。

2.1.5综合财务能力分析综合财务能力分析是根据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总体变化的性质、趋势进行的分析。前述指标多从一个侧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必须把它们综合在一起,进行系统分析。其指标有杜邦模型中的权益报酬率和计分综合分析法的实际得分值。

2.2内部分析指标前述五大类财务指标既可为企业外部信息需要者使用,也可为内部信息需要者使用。但内部指标的设置,主要是为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可根据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和管理的特殊需要灵活设置,其内容相当广泛。一般说来,可从筹资、投资等方面设置。

2.2.1企业筹资分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经营所需资金需靠企业自己来筹集,这样,筹资分析便成为企业财务分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筹资分析中,首先要分析企业的资金需要量,其次分析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和获利能力;再次分析企业的资金成本和筹资风险:最后确定一个合理的筹资方案并与资金供应者进行协商,使企业筹资活动顺利进行。可设置筹资结构比率、资金成本率等指标。

篇5:企业指标财务分析报告

前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在经济活动中追求实现经济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多年来,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作为企业信息分析的重要资源,为企业决策者提供财务分析数据资料,做出科学的决策,把握正确的企业发展方向,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发挥了支撑和保障作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发展瞬息万变,日新月异,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有所发展,企业信息使用的决策者对信息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大企业如此,对中小企业来说也同样重要。因此,充实和完善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求的中小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就显现出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企业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状况

企业现行财务分析指标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

(一)偿债能力分析指标。偿债能力是指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包括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主要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等。

(二)营运能力分析指标。营运能力是指企业基于外部市场环境的约束,通过内部人力资源和生产资料的优化配置组合而对财务目标所产生作用的大小。分为基本评价指标和具体评价指标,主要是应收账款、存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总资产周转指标。

(三)盈利能力分析指标。盈利能力是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主要指标有: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等,它通常体现为企业收益数额的大小与水平的高低。

(四)发展能力分析指标。发展能力反映企业未来年度的发展前景及潜力。主要有销售增长率、资本积累率、总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成新率等指标。

二、现行中小企业财务分析指标存在的局限和不足

众所周知,企业财务分析指标的数据来源于会计报表和会计资料,而会计报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经营成果及一定时点财务状况的书面文件。对中小企业来说,财务报表反映的数据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必将造成财务分析指标的不足和局限。

1.报表信息并未全面反映企业可以利用的经济资源。企业列入报表的数据资料仅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实际上企业有许多经济资源受客观条件制约或是受会计惯例的制约并未在报表中得以全面体现,报表仅仅反映了企业经济资源的一部分。企业财务指标分析受此影响,分析反映的结果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

2.企业会计政策在运用上如前后有差异,就会使企业自身历史与现在的对比、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对比失去实际意义。如果企业在执行会计政策上与以往不同,在不同会计年度采用不同会计方法,那么不同企业在不同会计方法下形成的财务分析信息就存在不可比性,就会造成企业自身历史与现在、与同行业企业之间财务分析指标失去实际意义。

三、完善中小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建议和对策

(一)增加非财务分析指标

从多年来企业财务分析的`理论和实践来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除定量指标和定性说明企业背景以及各种分析指标资料以外,对中小企业来说还应增加非财务分析指标,使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更符合中小企业的特点,在企业快速发展决策过程中更好地发挥支撑和保障的作用。

1.产品市场占有率:是反映企业市场营销能力的非财务性分析评价营运能力的重要指标。它表明在同类产品中企业产品占有的市场份额。中小企业应该着重对比企业历年来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增长情况,反映企业的市场扩充速度,说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程度,产品受消费者喜爱程度。

2.劳动生产率:是反映劳动者生产产品的劳动效率指标,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中小企业要通过利用最少的人力资源创造出最高的生产效率。

3.产品质量指标:指企业产品的质量水平的指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达到一定标准所表现出的品质指标,包括产品的合格率、优质品率等;二是指企业产品销售以后在消费者心中的信誉,并经国家权威部门认定。包括驰名商标产品、优质名牌产品等;三是指企业产品在销售以后未符合消费者要求而表现出的品质。可以通过消费者投诉率和退货率这两个计量指标综合反映。

4.新产品开发能力:是指企业在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方面的能力。中小企业管理的重心应放在技术、知识、人才等无形资本,因此在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时应该关注企业的诸如市场价值、品牌价值、新产品的开发能力等非财务性指标。

(二)充分利用现金流量信息,注重现金流动负债比

中小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经营现金净流量指标非常关键,它是企业偿还债务最直接的保证。因此,在分析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时,既要看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指标,更应关注现金流动负债比。

现金流动负债=比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由于现金是偿还债务的最主要手段,若缺少现金,可能会使企业因无法偿还债务而被迫宣告破产清算,从这个意义上讲,该指标比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更为严格,更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

(三)增加经济利润等指标,综合全面反映收益的质量

经济利润是企业投资资本收益超过加权平均资金成本部分的价值。

经济利润=(投资资本收益率-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投资资本总额。

其中,投资资本收益率是指企业息前税后利润除以投资资本总额后的比率,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是指各项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和对个别资本成本进行加权平均确定;投资资本总额等于企业所有者权益和有息长期负债之和。增加“经济利润”指标是从资本需求和资金成本上以价值管理为核心;结合净利润现金含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净利润)指标,则从质量方面对企业和获利能力作了进一步的说明。由于企业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的销售收入中,包含一定数量的应收账款等债权资产,如果这些资产的质量不高,难以如期变现,势必导致企业净利润中含有一定的“水分”,那么由此而产生的净利润对企业投资者来说是“获利”还是无利呢?增加经济利润和净利润现金含量比率的指标,则综合全面反映了企业实现的净利润中有多少是有现金保证的和价值管理实现的,提高了获利能力指标的质量,也说明企业财务分析指标是在不断完善和提高的。

(四)注重流动资金周转率,加快资金周转速度

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极易出现资金短缺,因此在分析财务指标时更应关注流动资金周转率,其中包含了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通过加快流动资金周转速度,来弥补利润率低、净现金流量少给企业经营带来的困难。

篇6:财务指标分析和企业管理

管理者在进行企业管理时要关注企业的盈利水平、资产水平、发展前景与财务风险等,因此需要相对应的指标对企业的盈利水平、资产水平、发展前景与财务风险予以量化,而财务指标分析能够提供量化指标,有效的满足企业管理需求,因此管理者在进行企业管理时,时常需要进行财务指标分析。

一、财务指标分析与企业管理概述

(一)财务指标分析与企业管理的含义

财务指标分析是指总结和评价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分析指标。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计划、指挥、监督、调节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企业管理包括的范围较为广泛,包括计划管理、生产管理、物资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在对企业进行管理时要考虑决策是否得当、经营是否合理、技术是否先进、销售是否顺畅等方面。在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是核心内容,而财务指标分析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工具,利用财务指标分析能够考核企业管理中的决策、销售、技术、经营等状况。

(二)财务指标分析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财务指标分析是一项综合性的分析工作,在对企业进行管理时,需要对企业各项活动予以分工,企业各项管理活动是相互分开的,只能通过企业的财务部门对企业的整体资金增值状况进行分析,考察各个部门的经营状况。在企业管理中一切与资金有关的活动,都能够利用财务指标予以分析,企业管理的目的是使得股东财富最大化,因此资金涉及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

财务指标分析是从资金的角度对企业进行管理,利用成本、收入、利润及毛利率等考察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及现金流量状况,为组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打下基础,是企业管理的工具。财务指标分析能够将企业的管理成果予以量化分析,这样便于考核企业管理状况,以作为企业下一步的投资、筹资及利润分配的依据,因此,企业财务指标分析在企业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财务指标分析的内容

企业的财务指标分析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指标分析对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分析的重点也不同,比如对于股东来说主要分析企业的营运盈利能力及发展能力,对于债权人来说最主要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要综合分析企业各个方面的能力。管理者在进行企业管理时应当分析的财务指标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进行分析,

本文从管理者角度探讨财务指标分析对企业管理的作用,管理者对企业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时要综合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及发展能力, 要保持企业的适度负债经营、平稳增长经营、适度投资经营及最大盈利经营,从而加强企业管理,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盈利水平,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基于企业管理的财务指标分析的作用

在进行企业管理时,财务指标分析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财务指标分析能够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大小,保持企业在适度负债下进行经营,降低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从而降低企业破产可能性;第二,财务指标分析能够考核企业各个部门的经营状况,企业管理者不仅相互分离的考核各个部门的经营业绩,还要考虑企业各个部门的综合业绩;第三,提高企业营运收入,降低营业成本,提高毛利率及经营利润,最终提高企业整体的盈利能力;第四,提高企业发展能力,保持企业经营收入的可持续性。

(一)保持适度负债的财务指标分析

企业的偿债能力评价指标有营运资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及资产负债率,其中前四个指标主要考核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最后一个指标主要考核企业长期偿债能力。

在现代公司制企业中,存在委托代理关系,企业在资本市场进行资金筹集,企业可以筹集的资金包括权益资金及债务资金,企业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当企业投资报酬率大于资金成本时,企业筹集债务资金能够利用财务杠杆创造更多的股东财富,但是企业要树立正确的负债经营观,不能滥用负债,这是由于债务资金需要定期还本付息,这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压力,若企业不能到期还本付息,企业就会面临破产的可能性,因此,在进行企业管理时,要合理利用负债经营,保持适度负债,要及时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及债务水平,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营造适度负债的内部经营环境,这是企业进行持续经营的必要条件。

(二)考核各部门经营状况的财务指标分析

企业整体的盈利能力最终取决于企业各个部门的合作状况、资产周转状况、盈利状况,企业当前经营状态下,为了寻求规模效应,分工现象较为普遍,企业将整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分为采购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为了防止各个部门与企业整体利益相偏离,协调各个部门的利益,高层管理者需要对各个部门予以考核,因此,财务指标分析能够考核企业各个部门的经营状况。

由于企业各个部门的职能不同,因此考核的角度也不同,对于采购部门来说,可以通过存货水平予以考核,对于生产部门,可以通过毛利率予以考核,对于销售部门,可以通过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周转率予以考核。同时为了防止各个部门各自为政,还有指标是几个部门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存货周转率指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采购部门与销售部门共同经营状况。因此管理者在进行企业管理时,分析各个部门的经营业绩需要进行财务指标进行量化分析。

篇7:中小学校财务分析指标

1.预算收入和支出完成率,衡量中小学校预算收入和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完成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收入预算完成率=年终收入执行数÷(年初收入预算数±年中收入预算调整数)×100%

年终收入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收入数。

支出预算完成率=年终支出执行数÷(年初支出预算数±年中支出预算调整数)×100%

年终支出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支出数。

2.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衡量中小学校事业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

人员支出比率=人员支出÷事业支出×100%

公用支出比率=公用支出÷事业支出×100%

3.生均事业支出、生均公用支出,衡量中小学校按照实际在校生人数平均的事业支出、公用支出水平。计算公式为:

生均事业支出=事业支出÷实际在校生人数

生均公用支出=公用支出÷实际在校生人数

4.资产负债率,衡量中小学校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开展业务活动的`能力,以及反映债权人提供资金的安全保障程度。计算公式为:

篇8:企业财务分析指标研究

一、财务分析指标设置的原则

由于财务指标的设置因主体的不同而不同并具有较大灵活性;再加之财务指标是财务分析内容的量化, 是直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窗口, 故有必要将其特殊性揭示出来。

第一, 可比性和实用性原则。可比性原则, 即指标所用数据要可比。设计指标时, 对每个指标的涵义、范围、内容和计算方法, 应尽可能符合各种比较的需要。通过同一企业不同时期指标的纵向对比, 可预见企业财务状况变化趋势;通过不同行业、地区、企业间指标的横向对比, 可以发现企业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实用性原则, 就是说指标的设置要通俗易懂, 便于掌握, 符合各分析主体财务分析的需要。避免多余重复, 尽量协调衔接。

第二, 公开性和保密性原则。计划经济体制下, 由于实行统收、统支、统管, 指标的设计只满足上级主管部门宏观管理的需要。改革后, 指标的设置必须满足包括外部投资者、债权人等多主体的需要。西方国家设有专门机构搜集各行业及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加以分析, 会计信息专门机构向社会定期发布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加以分析评价。在国家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的今天, 财务信息的公开便显得日益重要。但与此同时,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也应重视对企业的商业秘密加以保密。

二、财务分析指标

财务指标是以简明的形式, 以数据为语言, 来传达财务信息并说明财务活动情况和结果。需要说明的是, 本文在此建立的财务指标与国家考核企业工作规定的财务指标是不同的。本文涉及到企业财务活动较广的范围, 包含的指标数目多, 而国家规定的考核指标则是抓住重点, 有选择地规定一些指标。本论文设计的财务指标是根据财务分析内容设计的, 分为外部分析指标及内部分析指标。

1、外部分析指标

第一,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其债务的能力, 通过对它的分析, 能揭示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按债务偿还期限的长短, 又将其分为短期偿债能力与长期偿债能力。

(1) 短期偿债能力, 是指一个企业以流动资产支付流动负债的能力。设置该指标对外部信息需要者非常重要。对于企业来讲, 该指标也至关重要, 短期偿债能力的大小, 主要取决于企业营运资金的大小以及资产变现速度的高低。另外, 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 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偿债能力的声誉、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担保责任引起的负债、未决诉讼等对它也有影响。短期偿债能力通常设置以下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或酸性测验比率;现金比率。

(2) 长期偿债能力, 是指企业以资产或劳务支付长期债务的能力。对长期偿债能力进行分析是因为企业的利润与其有紧密的联系, 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时不能不重视企业的获利能力, 这是因为企业的现金流入量最终取决于能够获得的利润, 现金流出量最终取决于必须付出的成本。

第二, 企业资产运用效率分析

资产运用效率是指对企业总资产或部分资产的运用效率和周转情况所作的分析。企业经管的目的在于有效运用各项资产获得最大的利润。利润主要来源于营业收入, 企业必须凭借资产、运用资产才能取得营业收入。资产运用效率指标有: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第三, 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是指对企业盈利能力和盈利分配情况所作的分析。它是企业财务结构和经营绩效的综合表现。企业经营之目的, 在于使企业盈利且使其经营与规模不断成长与发展。各方信息使用者无不对企业盈利程度寄与莫大的关切。投资者关心企业赚取利润的多少并重视对利润的分析, 是因为他们的投资报酬是从中支付的, 如果是股票上市公司, 企业盈列增加还能使股票市价上升, 从而使投资者获得资本收益。对于债权人来讲, 利润是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来源。政府有关部门关心的则是微观和宏观的经济效益以及各种税费上交的可靠性。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讲, 可通过对盈利能力的分析, 来评价判断企业的经营成果, 分析变化原因, 总结经验教训, 不断提高企业获利水平。它是管理者经营业绩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现。对于职工来讲, 则是丰厚报酬及资金的来源, 并可保证工作的稳定。它也是集体福利设施的不断完善的重要保障。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可从一般企业及股票上市公司两方面制定。一般企业盈利能力指标有: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产总额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权益利润率。股票上市公司除上述指标外, 还可借助以下指标:每股盈余;每股股利;市盈率;股东权益报酬率;股利支付率;留存盈利比率。

第四, 社会贡献能力分析

社会贡献能力是从国家或社会的角度衡量企业对国家或社会的贡献水平。企业的目标是追求最大的利润。但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 单纯的片面的追求企业个体的经济效益是不行的, 还必须包括对社会的贡献。对盈利企业可用实现利税来衡量, 但对一些主要体现为社会效益的企业讲, 则无法适用。故为此设计的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可兼顾反映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对国家、社会的贡献情况。

第五, 综合财务能力分析

综合财务能力分析是根据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总体变化的性质、趋势进行的分析。前述指标多从一个侧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必须把它们综合在一起, 进行系统分析。其指标有杜邦模型中的权益报酬率和计分综合分析法的实际得分值。

2、内部分析指标

前述五大类财务指标既可为企业外部信息需要者使用, 也可为内部信息需要者使用。但内部指标的设置, 主要是为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 可根据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和管理的特殊需要灵活设置, 其内容相当广泛。一般说来, 可从筹资、投资等方面设置。

第一, 企业筹资分析。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企业经营所需资金需靠企业自己来筹集, 这样, 筹资分析便成为企业财务分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筹资分析中, 首先要分析企业的资金需要量, 其次分析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和获利能力;再次分析企业的资金成本和筹资风险;最后确定一个合理的筹资方案并与资金供应者进行协商, 使企业筹资活动顺利进行。可设置筹资结构比率、资金成本率等指标。

第二, 企业投资分析

篇9:中小企业财务指标

关键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指标体系

一、引言

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的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测度是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进行监督管理的新制度,是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率的有效手段。要加强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管理,使企业科学地定位自身的技术创新状态,测度其技术创新的财务指标是必要的方法。本文在“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财务预警研究”项目的支持下,研究广西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财务预警,首先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建立了财务指标体系,一方面可以使企业了解自身竞争力,从而采取有效策略,不断的促进技术创新活动的发展;另一方面,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也为政府把握广西技术创新活动情况,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二、相关研究

关于技术创新能力的测评指标在国内外都很受重视,但目前仍未形成统一完善的体系。一般来讲,要全面综合地、定量地评价一个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是比较困难的,国外不少研究是通过测量成功的技术创新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大小来衡量,具体评价指标包括销售额、利润、进入新市场和在传统市场上所占的份额等。此外,也有不少研究以R&D投入、专利、新产品(工艺)、技术商业化等为关键指标建立指标体系。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考虑多种指标来综合衡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高建、傅家骥等提出的将技术创新能力分解为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倾向、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营销能力和产出能力分别进行评价;魏江、许庆瑞等提出的将技术创新能力分解为创新决策能力、R&D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生产制造能力、资金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综合评价;其他学者也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各种大同小异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而,很少有研究以中小企业创新中的各财务指标为关键要素来建立指标体系。

三、财务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财务预警体系的设计应符合的基本原则

1、相关性原则。指的是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及技术创新财务预警的建立相关。首先,财务预警体系的设计应考虑有助于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并能预示出企业的发展趋势。其次,指标体系应能综合体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包括投入能力、生产能力、财务能力及营销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2、全面性原则。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全面地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的各个方面,符合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目标内涵,但要避免指标之间的重叠,使预警指标有机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层次分明的整体。技术创新财务预警体系是包括多个方面内容的复杂系统,因此,在设计指标体系的过程中不能仅仅考虑财务指标。

3、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要建立在科学基础上,指标的物理意义必须明确,测定方法必须标准。具体指标能够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并对技术创新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进行预测,这样才能保证计算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内容

1、创新投入能力。(1)R&D投入。主要是指R&D投入比重,即R&D投入(包括的内容)/销售收入。R&D能力是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它一般是指企业在R&D上投入经费,设备和人员所消耗的费用。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普遍不高,创新能力多表现在引进和消化新技术上。相对而言,R&D投入不如非R&D投入高。但是,R&D投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财务,是建立财务预警体系的重要指标之一。(2)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率。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率=已获成功的新产品开发费/企业总的研究开发费用。该指标主要反映企业所投入的研究开发费用的使用效率。(3)专利拥有数。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专利是衡量其是否成功一个重要的因素。专利拥有数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技术水平,技术水平又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产品生产,销售各个方面,从而也会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状况。(4)专业研发人员比例。专业研发人员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研发人员的人数反映了企业的员工素质,并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的研发水平。专业研发人员比例应包括从事技术开发的专职人员数/职工总数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技术开发专职人员数/从事技术开发的专职人员数几个指标。

2、创新生产能力。(1)固定资产成新率。固定资产成新率=企业当期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平均固定资产原值。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的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指标值越高,表明固定资产越新,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越强。该指标能够反映中小企业的技术装备的精良程度,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财务预警体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2)劳动生产率。此指标反映工人生产新产品的效率,可用新产品产值/工人人数来衡量。(3)主要产品的更新周期。此指标反映了产品的研制周期,企业产品的更新速度,反映了企业的技术力量及技术水平。

3、创新财务能力。(1)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该指标反映了债权人向企业提供信贷资金的风险程度和企业举债经营的能力。在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如果资产负债率过高,企业债务压力就会变大,企业独立性降低,破产风险增加。(2)产权比率。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该指标说明了债权人投入资金与投资者提供资本的相对关系,反映了企业基本财务结构稳定情况,也说明了债权人投入资金受到投资者保障的程度。(3)速动比率。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该指标用于衡量企业用流动资产立即偿还债务的能力。这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进行防范具有重要的作用。流动比率也一样可以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但是如果流动资产中的存货变现能力不强,尽管流动比率较高,其偿债能力也不强。(4)不良资产比重。不良资产比重=期末不良资产/期末资产总额。不良资产是指资产中难以参加正常生产经营的部分,例如期限较长的应收款项、积压物资和不良投资等。该指标值越高,说明资产质量越差,就越说明不能参与正常的生产经营,更不能正常地参与到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5)长期资产比重。长期资产比重=长期资产/资产总额。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保持适当的长期资产的比例,才能保证技术创新长期持续地进行。(6)无形资产比重。无形资产比重=无形资产/资产总额。无形资产主要包括土地使用权、商誉、专利权、商标权、版权、专有技术等资产。无形资产属于企业的优质的经济资源,其拥有量反映了企业的发展潜力,并反映了企业的研发能力。(7)无形资产负债率。无形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无形资产。此指标可以用来衡量中小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和破产风险的大小,无形资产负债率越低,表示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风险越低。因此,对于抵抗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可能产生的风险具有重要作用。(8)总资本费用收益率。总资本费用收益率=(利润+利息收入)/(所有者权益+负债+利息支出)。此指标是企业当期的所得与全部垫支及费用之比,反映了企业总的盈利能力。(9)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率=一定时期内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该指标反映了企业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体现出主营业务利润对利润总额的贡献以及对企业全部收益的影响程度。主营业务利润率高,说明产品定价科学、价值高,其获利能力强、发展潜力大。(10)净利润现金比率。净利润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净利润。该指标反映了企业所获得利润的质量情况。指标值越高,说明利润质量越高,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支持能力就越强。(11)知识资本贡献率。知识资本贡献率=息税前利润/总资产-行业平均资产利润率。该指标是企业知识资本的所得与所费之比,该指标值越高,说明企业的知识资本具有一定的优势,资产质量高。企业所拥有的知识资本体现在企业的市场实力、成本优势、新产品开发能力等各个方面,自立资本所创造的效益最终都会反映到企业的利润上。因此,可以用企业的资产利润率超过同行业平均资产利润率的程度来进行评价。(12)风险准备金率。风险准备金率=风险准备金总额/负债总额,该指标值越高,风险越小。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营运资金和资本结构的具体情况确定一个合理的准备金比率。(13)税费占营运资金比率。税费占营运资金比率=企业缴纳税费总额/(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中小企业往往忽视内部治理,运营效率低下,费用较高。该指标值越高,说明应缴纳的税费占用的流动资金就越多,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大。

4、创新营销能力。(1)新产品销售收入、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新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总收入。这两个指标是创新效益的重要体现,如果该指标值过小,一旦老产品被淘汰,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则会大受影响,甚至有可能被挤出市场。(2)新产品市场占有率。新产品市场占有率=新产品该年度的销量/新产品市场总销量。该指标反映了中小企业新产品的市场地位,反映了企业的销售能力。(3)新产品广告支出比例。新产品广告支出比例=新产品广告支出费用额/销售收入。该指标反映了中小企业为销售新产品所花费的支出,该指标值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应该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上才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4)其他。对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营销推广能力还包括很多,比较重要的有企业专职销售人员数、专职销售人员数占职工总数的比例、投资回收期等。

四、结束语

技术创新能力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建立一套客观、科学、有效的测度财务指标体系来测度与评价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对于企业科学地定位自身的状态,采取有效策略,保持和提高企业竞争优势,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综合众多创新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生产能力、创新财务能力以及创新营销能力四个方面,综合构建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财务指标体系,并将利用因子

分析、神经网络等方法进行测算和之后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Lisa H&K.Dickson Building innovation network: Issues of strategy and expertise Technology Analysis&Strategic Management,2000(2).

3、曾繁荣,陆伟国.广西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筹资过程中宏观经济问题分析[J].企业发展,2004(9).

4、蔡宁,阮刚辉.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综合评价体系[J].数量经济研究,2002(5).

5、阎军印.企业技术创新的系统分析与评价[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本文为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增强广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财务支持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06QFJY001)的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民事案件推荐信下一篇:小学语文触摸春天优秀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