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辅导讲座第二十讲

2024-06-28

小学作文辅导讲座第二十讲(通用7篇)

篇1:小学作文辅导讲座第二十讲

小学作文辅导讲座第二十讲

怎样写议论

上一讲我们讨论了怎样写读后感的问题。写读后感,多数情况下是在写一篇议论文,它的论点来源于所读文章或者书籍(也就是“眼睛”),经常以你的感想出现在作文中。接下来,你就要深入地阐述、说明、分析你的感想,最后往往联系实际写出或号召性的、或决心性的、或感想升华性的结尾。其中,所谓“深入地阐述、说明、分析你的感想”占据文章的大部分篇幅,这就是议论文中的论证过程。论证过程要解决的是“如何证明”的问题,如何证明你的感想是对的、是值得其他读者与你共鸣的。我们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一位妈妈对她的很小的孩子说:下雨天上街要打伞。你看,那些叔叔、阿姨都打着伞。他们打伞就不能被雨浇湿衣服了。所以,我们要像他们一样打起伞来。在这段话里,第一句是论点,第二句、第三句就是在论证(摆事实、讲道理),第四句是结论。如果没有第二句、第三句,孩子就很有可能问:“他们为什么要打伞哪?”有了这两句,孩子就完全明白了。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初步看到论证的作用。(请大家回去复习一下第十二讲“下雨天为什么要打伞”。)

(一)摆事实讲道理——最基本的论证方法

在论证过程中,恰当运用论证方法是很重要的。初中阶段我们要学习的论证方法主要有引证法、例证法、对比论证法和比喻论证法。引证法,就是引用道理论据进行论证,例证法是运用事实论据进行论证,这二者结合起来,我们称为“摆事实讲道理”。这种方法是初中 1

学生写议论文最基本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只摆出事实和引用理论是不够的,必须加以分析,在引用事实或理论论据后,要加以分析,分析透彻了,文章才能有说服力。

不仅在论证过程中要分析,在引用材料后提出论点过程中也要分析,在写记叙文夹叙夹议、记叙后议论抒情时也要分析。所以学会分析是写作文的一项基本功。

让我们再看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是一篇读后感的开头:

①有两只青蛙身陷奶油之中。面对四周一片粘稠油腻,第一只青蛙绝望了,退却了,消沉了,于是淹死了。而第二只青蛙却通过乱蹬乱踏这剧烈的搅动使奶油变为黄油,死里逃生。②同样的遭遇,迥异的结果。正是第二只青蛙敢于向命运挑战,才驱走了死神,将生存的权力紧紧握在手中。③这启示我,面对困境,与其坐以待毙,莫如奋起抗争!

(大家想一想:这段话如果没有第②句、或者没有第③句、或者两句都没有效果将怎样?)

那么,在引用道理、摆出事实之后应当如何分析呢?这里介绍几种方法:

1、正面分析,揭示原因。比如写一篇以“虚心使人进步”为论点的文章,在举出一个某人由于虚心而进步的实例后,可以这样分析:他之所以能够有这样大的进步,就是因为他能够谦虚地对待自己。

2、正面分析,揭示实质。《不要拒绝做小事情》一文对老子的话的分析,就是这样。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使于足下。”这句话深刻地指出了大与小的辩证关系。(想一想,分析是不是话说得越多越好?)

3、正面分析,评价肯定。作文《读<难和易>有感》在举出牛顿刻苦实践的实例后,作者分析道:牛顿“终于成为举世瞩目的大物理学家。”“„„这句颇为轻松的语言,包含着牛顿多少“做”的辛勤”。

4、反面分析,推出后果。《不要拒绝做小事情》在篇末联系实际论述当今青少年应当怎样做时,就使用了这种分析方法:如果忽视眼前的努力,忽视思想上、学习上、作风上的小小漏洞,那么,你未来事业的大厦,有朝一日将会坍塌,毁于一旦。

5、总结归纳,揭示意义。作文《一年之计在于春》在结尾对全文的论述作了总结归纳:人生几何,青春短暂,让我们都从“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话中得到启发,用自己的双手,扣紧青春的琴弦,去开拓通往事业的成功之路吧!

总而言之,分析就是讲出论据材料“是什么”、“为什么”,进而证明论点的正确。

(二)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的方法,是把两种相反的或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对比,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使论点更加突出,更加鲜明。《纪念白求恩》一文就使用了对比的方法。作者在赞扬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时,用一些共产党员自私自利的思想表现与之对比,正反映衬,褒贬分明,更突出了白求恩同志精神的高尚。

比喻论证就是用打比方的方法来讲道理。毛泽东同志写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一文,用经常扫地和洗脸,比喻党内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去克服缺点、纠正错误。运用比喻的方法可以把道理讲得更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这两种方法,实质上也是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对比,摆的是反面的事实;比喻,讲的是比方的道理。都应当在论点和论据之间加入恰当的分析。

*写作训练*

一、小作文:记读书笔记好

200—300字,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论证。

二、填空:

我想起我的一段经历:第一学期,我再也不去游戏厅混了,我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努力补上落下的课程。期末考试我虽然有进步,但还是没有进入前二十名。气得我想撕掉自己的笔记本,就在这时老师制止了我,它对我说:“()”。我记住了老师的话继续努力,第二学期我得期末考试成绩列到全班第5名。()。我的这段经历使我更加相信:()。

三、作文:有这样一个寓言,说的是:一只猫头鹰听着夜莺欢唱,心想:唱得这么好听的鸟,吃起来肉一定很香„„

请你把它续写完整(续写不超过80字),然后再写一篇续写之后的寓言的读后感。

篇2:小学作文辅导讲座第二十讲

谈文章的修改

修改,是写作文的最后一个步骤,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但是,有的同学却轻视这一个步骤,甚至放弃这一个步骤,这是很不好的。想一想,哪一个大作家的作品不经过修改呀?有的要反复修改几遍。鲁迅先生就说过,写完文章后自己至少要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去掉。这就是修改要做的工作之一。我们作为一名青年学生,作文难道不需要修改吗?修改文章,也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内容的修改一般有“读、删、增、改“四种。

一、读写完作文后,要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至少读两遍。如果是平日习作,最好不要马上读。因为你刚刚写完作文,思想里还保持着一种“思维惯性”,挑起毛病来,漏掉的会很多。过了几个小时或者几天(当然时间也不要太长),你做完其他事情回过头来读,效果会更好一些。如果是考场上作文,最好也在检查完语文卷子上的其它题目之后来读作文。但是一定要读,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是先朗读,像读别人的作文那样去读。通过朗读,你会感觉到自己作文语言“上口不上口”,一般来说,读起来不上口,“别扭”,那一定有毛病。朗读之后还要默读,体会自己的作文的立意、选材、结构、语言各方面的“滋味”,有没有不对味的地方,尽量按照自己的语文水平挑作文的毛病,然后按照下面所说的办法删、增、改。

二、删需要删的一般有四种情况

1、与主题无关,或似与主题有关实则损害主题的内容,应当删除。如作文《同桌》。有位同学写其同桌是一名三好学生,其中一段写到她在熄灯 1

后还躲进寝室的帐子里打着手电做功课。这位考生的原意是想突出她的刻苦好学,但效果适得其反。因为这样做不正反映她既违反宿舍纪律、又不善安排时间,还不注意保护视力吗?像这种只考虑一面却会影响整篇主题的内容,需删除。

2、空洞的议论或抒情也应当删去。如《尊师爱生小记》。有位同学全文只写了600余字,但开头大发议论,仅谈教师节的意义便用了150多字。当然写此题提一下教师节是可以的,但在记叙文一开头就如此空发议论没必要,应酌情删简。

3、内容重复的,哪怕再好,也应删除。如《驳学理科何用语文?》。有位同学一连举了六七位我国现代科学家的例子做论据,来论证学理科需要语文。其实这就是重复的,只要保留一二位最有代表性的,其余都可删去。

4、开头离题太远或结尾画蛇添足的内容应当删除。如《农贸市场见闻》。有的从凌晨起床写起,甚至从昨夜睡不着觉写起;有的则从国家农业政策谈到家乡大丰收,或从一路美丽景色谈到如何挤交通车。这些与题意无关或离得太远的都应删去;即使有关联的也应一笔带过。又如写读后感一类文章,明明已把真情实感写尽,为了所谓拔高主题,往往还要空喊几句口号或硬做一番检讨。诸如此类的蛇足式结尾,也应加以删除。

三、增需要增的大致有三种情况:

1、能突出或深化主题的要增。

2、内容单薄的,可以增加内容,适当扩展。如有位学生写议论文《谈艰苦奋斗》,起先举了几个例子,说明只有艰苦奋斗才能创业、守业。修改时觉得内容单薄,便增加了几个反面例子,说明胜利后如果不再艰苦奋斗而享乐腐化,必然导致失败。这样正反一比,内容就充实了。

3、记叙文不具体的地方,可增加描写,使之生动。如有位学生写了一篇《我心爱的水泡鱼》,语言很通顺,但不具体。这里仅举一句:“我曾经养过一条水泡鱼,它全身桔黄真好看。”“好看”在什么地方呢?不清楚。于是在修改文章时加了一句:“尤其是它那双玻璃球似的大眼睛,游动时晃来晃去,惹人喜爱。”就形象、生动了。

四、改需要改的主要有四种情况:

1、改动不大,就能对明确主题或突出中心有好处的,应当改。如前面举的《驳学理科何用语文?》那例,只要改变一下论据选择角度,即保留一个我国现代科学家的例子,另换几个不同国籍、时代、学科领域的科学家做论据,那对驳斥“学理科何用语文”的说服力就强多了。

2、上下文脱节或缺乏照应的必须改。如有篇习作《弟弟》的倒数第二段:“我看见弟弟从人群中挤出来往家里跑去,透过雨帘我望着他远去的身影,耳边又响起了?‘我是小服务员’的歌声„„”弟弟回家去干什么呢?初稿中没交待。后在修改时作者在前面加了句“啊,家里还有煤饼!”联系上下文可知他是回去取煤饼给人家用。这样一呼应,读者便明白了。

3、记叙文中一个人的过长说话应当改,方法是:可把此人的长篇讲话有条理地分为几层,每层中插一些>别人的问话、反应;或加一些他自己的动作、神态,文章就活泼了。

篇3:第二十讲缩写作文的写作方法

缩写的基本要求:保持原文的主要意思不变,结构完整,语言简练,意思连贯,做到留主舍次。

结合下面一篇例文,谈谈怎样缩写作文。

原文:

乌鸦复仇记

乌鸦曾经轻信狐狸的花言巧语,把叼在嘴里的肉落在狐狸的口中。乌鸦上当受骗后,又羞又恨,一心要找机会报仇。

这一天,乌鸦正在森林上空盘旋,忽然发现一个老猎人走进森林,不觉心中一动,就悄悄地跟踪老猎人向林中飞去。它记住老猎人挖陷阱的地方后,就飞到离森林不远的小镇上。它机警地朝四面观望,从垃圾箱里东翻西找,叼出一只死鸡。

它叼着死鸡兴奋地朝狐狸家飞去,把鸡放在狐狸家门前的树上,然后高声叫道:“狐狸大哥在家吗?”过了好一会儿,门才吱的一声开了。狐狸摇着尾巴,伸个懒腰,慢条斯理地说:“是谁这么大嗓门儿啊?”“狐狸大哥,打扰你了,是我呀!”狐狸看到乌鸦,脸唰的一下红了,但转眼又马上镇静下来,装模作样地说:“你有什么事吗?”看到狐狸狡诈的眼睛、可憎的脸,乌鸦恨不得立即扑下去啄它几口。可是,它忍住了,装出一副恳求对方的样子说:“唉,善良的狐狸大哥,请你把绳子借我用用。”“借绳子?哼!想得美,别说是没有,就是有也不借!”

狐狸虽然心里这么想,嘴上却说:“哎呀!可真对不起,我家偏偏就没有绳子。要是有哇,别说借,就是送你也没什么。不知你借绳子干什么用啊?”乌鸦一本正经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朋友们送我一只芦花大母鸡。我嫌用嘴叼着太累,想借绳子把鸡捆在背上驮回去。既然你没有绳子就算了,我多歇几回,总能叼到家的。再见!”狐狸站在门前痴痴地想:这个大傻瓜真有口福,我骗过它的肉,它竟然忘得一干二净。那只母鸡一定很大很肥,肉也一定很香。啊,好久没有吃到鸡肉了。想到这里,口水也顺着它的嘴角流出来了。

乌鸦飞了起来,可是没飞多远就停了下来。狐狸赶紧跑过去,它那对深绿色的眼睛闪着贪婪的光,朝着乌鸦身边的鸡迅速扫了一眼,然后笑眯眯地说:“哎呀!我说乌鸦贤弟,你体单力薄,等你叼到家时身子会累坏的。依我看,还是让我替你送回去吧!”“谢谢你的好意,等我叼不动的时候再请你帮忙好了!”乌鸦冲着狐狸点点头,叼着母鸡朝前飞去,飞不远,又停了下来。狐狸不甘心地跑着跟过去,仰起脸说:“今天是你的生日,应该休息才对。看把你累得满头大汗,我心里可真难过!”说着两眼一挤,掉下几滴眼泪来。

乌鸦朝林中望望,然后对心怀鬼胎的狐狸笑着说:“狐狸大哥,难得你这样关心我,等我叼到前面那棵树时,就请你替我送回家好了!”狐狸一听,喜出望外,美滋滋地想:哈哈,今天的运气可真好!它的眼睛转了转,又故意说:“乌鸦贤弟,我能为你效劳,感到非常荣幸!不过你要是不太需要帮忙的话,那我也就不勉强了!”

乌鸦吃力地叼起鸡向前飞去,狐狸迫不及待地追赶着乌鸦。跑哇跑哇,忽然狐狸看见乌鸦嘴里叼着的母鸡啪的一声落在了杂草丛中,它又惊又喜,箭一般地扑过去。突然它脚下一软,连同那只鸡一起忽忽悠悠地向坑底落去……

乌鸦站在高高的白杨树上,亲眼看到狐狸掉进老猎人的陷阱里,亲耳听到它发出凄惨绝望的呼救声,心里高兴极了,放声大笑。

乌鸦复仇记

自从乌鸦被狐狸骗走了嘴里的肉后,它又羞又恨,一心想寻找机会报仇。可好久也没有想出惩罚狐狸的办法。

有一天,它发现一个老猎人在树林里,就悄悄地跟着老猎人向林中飞去。当记住老猎人挖陷阱的地方后,乌鸦来到了离森林不远的小镇上。它从一个垃圾箱里翻到了一只死鸡,叼着它来到狐狸家门前的树上,高声叫喊,狐狸才慢悠悠地走出来。乌鸦向它借绳子,狐狸却不肯借。乌鸦一本正经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朋友送我一只鸡,叼着累,想借绳子把鸡捆在背上驮回去,既然你没有就算了。”

乌鸦飞走了,狐狸赶紧追上去,想帮它背那只鸡,可乌鸦说要到自己叼不动时再让它背。为了得到乌鸦嘴里叼着的鸡,狐狸动尽了坏脑筋,说尽了好话。

乌鸦吃力地朝前飞,狐狸不停地追,忽然它看见乌鸦嘴里叼着的那只鸡啪的一声落在了杂草丛中,狐狸猛扑上去,突然它脚下一软,连同那只鸡一起忽忽悠悠地向坑底落去,掉入了陷阱。乌鸦报了仇,高兴极了,放声大笑。

作文缩写要掌握“不变”与“变”的规律:

缩写要“三不变”

一是原文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不变。这就要求缩写前应读懂原文,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这是留主舍次的根据,否则,无根据地乱缩就会把文章变得面目全非。对照《乌鸦复仇记》的原文与缩写文,就会发现两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是相同的,都叙述了乌鸦用死鸡引诱狐狸上钩,狐狸掉入老猎人设好的陷阱的故事,都说明了狐狸贪得无厌是没有好下场的,都表现了乌鸦的聪明机智。

二是原文的体裁不变。《乌鸦复仇记》的原文与缩写文都是寓言体,文体不变。假若变了文体,就成改写了。

三是人称不变。原文是第几人称,缩写时也要用第几人称,不可随意改动。

缩写要“三变”

一是删。缩写的要领是留主舍次,应合理判断哪些要删,哪些要留。文中的主要事物(乌鸦和狐狸)、重点情节(记住陷阱——叼着死鸡——谎称借绳——引诱上钩——掉入陷阱)以及体现原文中心思想的内容要保留。至于原文中的次要内容(跟踪老猎人、发现死鸡、狐狸不借绳……)、描写的成分、修饰语言、附加成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应尽量删去。

二是并。原文中有些内容需要保留,但不够简洁,这就要采取合并的办法,达到压缩的目的。例如,原文中“乌鸦叼着肉飞来”“高声叫狐狸”“谎称借绳”“狐狸不借”等几个重要情节,缩写文仅用“它从一个垃圾箱里翻到了一只死鸡,叼着它来到狐狸家门前的树上,高声叫喊,狐狸才慢悠悠地走出来。乌鸦向它借绳子,狐狸却不肯借”加以叙述,将原文中近三百字的内容用五十多个字就表达了出来。

三是改。原文中有些描写可以通过改变其叙述方式加以压缩,可将直述句改为转述句。原文中:“乌鸦朝林中望望,然后对心怀鬼胎的狐狸笑着说:‘狐狸大哥,难得你这样关心我,等我叼到前面那棵树时,就请你替我送回家好了!’”可改为转述句:“狐狸赶紧追上去,想帮它背那只鸡。”

篇4:哈佛幸福课第二十讲笔记

大脑是一种单核处理器,它能够有意识地选择把精力放在痛苦折磨上,也能把精力用在以乐观的眼光看世界上。

幽默是一种选择:用正念的眼光来看待世界。

史上研究幽默三巨头:

1、弗洛伊德:《笑话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

幽默是对压抑本我的疏导,是社会可接受的本我冲动释放的方法。很多幽默本质上都与性和攻击有关。格言分享:六块石头就能砸碎我的骨头,但言语永远伤不了我。—史蒂芬•科尔伯特

2、亨利•伯格森:人的轨迹,终点是自我实现,或实现我们的潜力。幽默是可以纠正偏离社会轨道的纠正器

3、助教自己。

环境对幽默的影响:

A因素:客观环境的约束。

B因素:对现实的主观感受(可塑的、可控的)。

实验:俄罗斯方块游戏——认知残象:大脑能保存残像。以一种正念的方式分析世界,会看到更多可能性。

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负责释放化学物质,主导机体的兴奋与压力,会劳损器官。

副交感神经系统:负责使我们的身体冷静,修复兴奋与压力,注入活力。

幽默:类似于正念与冥想,能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

笑的作用:

1、健康影响:笑本身就是药和运动,能提高免疫力,提高忍痛度,使我们更好的对抗现实。

2、社会影响:镜像神经元原理,幽默具有传染性,帮助社交。

3、深层影响:幽默是认知能力良好的一个信号,就象人们喜欢健壮的体格。

增加幽默感的方法:

1、记日记。记录日常生活中好笑的事,并拿它发挥变形,从中找出幽默点,培养幽默模式。

2、观察幽默的人。学习幽默的规律。

3、允许自己做次等人类。打破模式,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

总结语:

篇5:小学作文辅导讲座第二十讲

--行政程序法律制度 02-1-18 17:32:28 阅读60次

(一)程序和行政程序

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是有关行政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行政程序的法律化、制度化。要明确行政程序法律制度,首先要了解程序和行政程序。

所谓程序,就是行为从起始到终结的长短不等的过程。构成这一程序过程的不外是行为的步骤和行为的方式,以及实现这些步骤和方式的时间和顺序。行政程序,就是由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的步骤、方式和时间、顺序构成的行为过程。步骤,就是实现某一程序的若干必经阶段;方式,是实施行为的方法和形式,两者构成程序的空间表现形式。例如,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公安机关作出处罚的步骤是传唤、询问、取证和裁决。传唤需要用传唤证,询问要有笔录,裁决要有书面决定等等,这些活动就是行为过程中的步骤和行为方式。整个行为过程就是由一个接一个的步骤和方式联结而成的。完成这一程序过程需要用一定的时间。为提高效率,就需要有时限;完成这一程序步骤,还必须遵循先后次序。如上例,必须先取证后裁决,不能颠倒为先裁决后取证。这就是顺序。时限和顺序构成程序的时间表现形式。行政程序就是由上述步骤、方式、时限、顺序为要素构成的行政行为的过程,是空间形式和时间形式的统一。

行政程序的最大特点在于,行政程序是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的程序。行政法律关系是由行政机关和相对一方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组成的,但行政程序仅指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时应遵循的程序,而不是相对一方应遵循的程序。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向行政机关提出某项申请时,行政机关常常为他们设定程序,如据报载,要申请办一批发市场,需经112道程序(盖112个章)。为避免行政机关在设置这类程序时给公民带来不便,甚至造成损害,行政程序法律需要对此规定一些原则,例如便民原则、及时原则、公布申请条件原则等。它们也就成为行政机关应遵守的程序原则。

(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

由于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的发展,程序法律已经冲破司法范畴,扩大到一个更为广阔的领域。这种扩大,不仅表现在行政领域,还表现在立法领域。现代程序法律制度分为立法程序法律制度、行政程序法律制度、司法程序法律制度三个部分。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1.行政程序法律制度调整的对象是行政行为。

2.行政程序法律制度只是重要行政程序的法律化。只有同当事人权益和行政效率有关的重大的行政程序,才由法律规定,其目的是强行要求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遵循一定行政程序,以保证行政工作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因此,从行政程序是否被上升为法律来区分,可以把它分为法定行政程序和非法定行政程序。行政程序上升为法的意义在于: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程序规则,一旦违反了程序规则,即属违法行政行为,要依法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而没有上升为法的一般程序,即使违反了,也不承担法律上的责任。人们经常讲的行政程序大多是从法律意义上讲的,即指法定行政程序。

3.行政诉讼法律制度以“公开”和“听证”制度为核心。政府的管理活动要让公民了解,在管理过程中要听取公民的意见,这是行政程序的关键。

4.行政程序法律制度对效率给予高度的关注。行政权力的扩张,是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高效率地维护社会秩序的结果,因而行政程序的发展不能影响而应当有利于行政效率。提高行政效率也是为了保障当事人的权益。

(三)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的程序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

1.程序权利与义务,和实体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以行政机关为一方,以相对一方为另一方,都有实体权利和义务,也有程序权利和义务。行政行为是由实体权利义务和程序权利义务所组成的,职权、职责就是行政机关的实体权利义务。为了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应该采取哪些步骤和方式,先后顺序以及在多长时限内完成,就是程序,如果这些程序是法定的,那就是行政机关的程序义务。例如,《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必须听取相对方的陈述和申辩,重大处罚还要听证。这就是行政机关的程序义务,也就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程序权利。行政机关的程序权利,也就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程序义务,一般表现在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提出某项申请,或行政机关要求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履行某项义务时所设置的程序要求,公民如不履行这些程序义务,就可能得不到所申请的许可,或将受到某种处罚。

2.程序与实体是紧密联系的。实体是内容,程序是形式,程序是为实体服务的。人们将此称为程序的工具主义。但在很多行政法律关系中,程序的作用特别重要。

第一,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作为相对一方,其程序义务,即行政机关的程序权利,实际上早已独立存在,并严格按照规定追究责任。这种程序义务大都由单行的法规、规章规定,行政机关是将之作为行政权的一部分行使的。例如,规定公民的某项申请必须经哪些机关批准,那么,就一个机关也不能少,且必须按顺序盖章。规定必须多少天或几月几日前送上申请书,期限一过,行政机关就不会再接受。要求公民在几月几日前必须纳税,期限一过,就将给予处罚。对于这种极为严格的程序义务和程序责任,人们早也习以为常。

第二,行政机关的程序义务在很多情况下将会影响相对一方的实体权益,但也有相当一些行政程序,并不涉及相对一方的实体权益,在这种情况下,并不意味着就没有权利义务问题。首先,行政机关不履行程序义务,即程序违法,是行政机关违反法律的问题,就“违法”这一点而言,是实体违法还是程序违法,并无差别;行政机关违法而不纠正,其危害远较公民违法要严重得多。其次,实际上程序问题也涉及到实体问题。例如,《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复议决定必须在5日内作出,超过期限是程序违法,这种违法涉及到谁的合法权益?5日作出或8日作出,对相对一方来说,并无多大实际损害。《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所以规定复议决定必须在这短短的5日内作出,体现了立法者从速处理治安问题、治安问题决不能拖延的意图。否则,受到损害的将是社会治安秩序,即全体人民的利益。再比如,在检查公民身份证时,公安人员必须首先出示自己的证件,这是表示身份程序。是否表明身份,在很多情况下并不影响相对一方的合法权益。立法者设置这一程序,首先是为了体现执法工作的严肃性,也是为了防止假冒,避免社会次序混乱,损害国家利益。可以说,在很多情况下,程序的背后都体现着国家的、社会的某种更高层次的利益。

第三,更为重要的是,程序本身自有其内在的价值。例如,在作出对公民权利的不利影响的决定前,必须听取意见,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参与、尊重公民个人的尊严;禁止以任何形式的暴力获取证据,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人道精神和对公民个人尊严的尊重;重大决策前听取专家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体现了程序理性;规定多少时限内对公民作出答复,体现了行政效率的要求,等等。因此,不存在空头的无意义的程序。所有的程序不仅或多或少与相对一方的合法权益有关,也与国家、社会利益相关连。一切违反法定程序的行为都将是给社会或个人带来危害的行为。因此,程序权利义务就有了独立的意义和价值。

3.凡是违法行为都必须追究法律责任,这也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一项重要原则。对一切违反法定程序的行为同样应当追究法律责任。但是,当行政机关程序违法时如何追究责任,却是一件相当复杂,因而存在众多争议的问题。从实践来看,行政机关的程序违法有几种情况:

一种是:程序违法,实体上也直接损害相对一方的合法权益,即我们平时所说的程序违法,实体也违法。

另一种是:程序违法,实体上似乎并未侵害相对一方的合法权益,即我们平时所说的程序违法,实体正确。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程序合法,实体违法。对于第一和第三种情况,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撤销,追究实体违法的责任。困难的是第二种情况。根据上面的分析,既然存在独立的程序权利义务,行政机关程序违法,也就应该独立承担法律责任,而不应该把程序仅仅看成是实体的工具而完全依附于实体,因此,从理论上说,程序违法应该独立追究法律责任。但是,程序违法的情况还有其复杂之处。就程序本身的重要性,即内在价值而言,在程度上还是有区别的。如前例,行政机关在作出对相对一方不利影响的决定前,不听取对方的意见,或法定应该听证而不听证,就属于严重程序违法,因为这一程序缺陷违背了社会主义的民主与参与精神;再如,用暴力取得证据,也属于严重程序违法,因为它违反了社会主义社会对人的尊严的尊重,等等。对于这些程序违法,不管实体上是否正确,就应一律予以撤销,不得重新作出行政行为。但有些程序违法,例如,因疏忽忘了在文件上注明日期,属于程序上的小的瑕疵,可以重新补正。总之,存在独立的程序权利义务,是程序违法应该追究责任的基础。法律在设定程序违法的法律责任时,则要根据行政违法行为中程序与实体的违法情况和关系,以及程序违法本身的严重程度等具体情况作出规定。

目前,我国法律对程序违法的法律责任已有两种规定,一是《行政诉讼法》规定的程序违法,判决撤销,同时判决行政机关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使行政机关由于程序违法而承担败诉责任,体现严肃执法的要求。但同时又允许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也就是允许行政机关改正。这是我国法律第一次就行政程序违法后承担法律责任所作的规定。毫无疑问,这一规定是建立在该行政行为程序违法、实体合法的基础上的。但是该法没有分出在程序严重违法的情况下,是否还能适用本条规定。这是时代的局限。另一种是《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如果执法者程序违法时主观上有故意,那就应该追究其损害国家、社会利益的责任,除承担败诉责任外,还应由行政机关主动,或经司法建议后,视情节轻重给予执法工作人员以行政处分。这是考虑到我国对行政程序的认识情况所作的特殊规定。

(四)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的作用

1.提高行政效率。

行政程序在行政行为中是无处不在的,实体法不通过一定程序,就不可能被实施。为批准某一申请,可以通过几个部门,盖几个章就简明迅速地完成,也可以盖上几十甚至几百个章,使这一程序成为一个漫长的难以完成的过程。程序法的作用,就在于将合理的、既能提高行政效率,又能保护公民权益的程序法律化、制度化,免去不必要的程序或简化繁琐的程序,从而大大提高行政效率。

2.制约作用。

所谓制约作用是指行政程序法律能够在程序上对行政机关起制约作用,防止其失职、越权和滥用职权。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行政程序法律使行政程序成为行政行为产生法律效力的必要条件。行政程序合法,不等于运用实体法也正确;但是,如果行政程序严重违法,即使运用实体法正确,也将导致行政行为无效。例如,依照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局批准专利权必须经过三个月的公告期。这是批准专利权行为的行政程序。如果专利局不经过公告程序就给予申请人专利权,那将导致该行为无效,即使申请人的发明实际上已符合专利的条件,还不能获得专利权。

第二,是与腐败行为等行政违法行为作斗争的重要手段。行政违法中的失职和滥用职权等行为,大都与行政程序不健全、不规范有关。例如,在公民申请某项权利的程序中由于没有明确的时效限制,就可以为以权谋私开方便之门。处罚程序中缺少说明理由和听证程序,就便于滥用职权。行政程序强调公开原则、参与原则,都对防止腐败起积极作用。健全和完善行政程序法,将从制度上制止腐败、违法现象,保证为政清廉。

3.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不仅要靠行政实体法予以规定,还要靠程序法予以保障。例如,在行政处罚中设置说明理由、听取意见以至听证、裁决的顺序性程序,就具有避免和减少滥用职权、保障个人和组织合法权益的作用。

在讲解中应松年还介绍了外国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的发展与现状

(一)外国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的发展

行政程序法律的兴起与发展,是本世纪行政法,也是整个法律体系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行政程序法”这个概念以及专门的行政程序法律,是19世纪末才出现的。1884年德国的巴登邦制定《行政程序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程序法。在这以前,程序法仅指法院审理案件的程序法律制度,也就是诉讼法,而不包括行政机关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程序法律制度。

行政程序法律兴起的基本原因,在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19世纪以后,行政权迅速扩大。行政权的扩大必然带来两个客观后果,一是行政效率问题日益严重,二是侵害个人或组织权益的可能性增多,与此同时,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法治思想深入人心,科学管理日益渗透到行政管理领域等等,这些都直接影响和促进了行政程序的兴起和发展。

(二)外国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的法典化趋势

各国行政程序法律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其法律形式的法典化。西班牙早在1889年就制定了《行政手续法》,与此同时还有德国的《巴登邦行政程序法》,这两部法律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行政程序法典,只是后者属于联邦国家内部一个地方政府的法律。之后,奥地利于1925年制定《普通行政程序法》。以该法为中心,奥地利还制定了《行政处罚程序法》和《行政执行法》等各类行政程序法。捷克、波兰、南斯拉夫等国也群起仿效,形成了行政程序法典化的第一个高潮。行政程序法典化的第二个高潮始于美国于1946年制定的《联邦行政程序法》,接着奥地利于1950年、西班牙于1958年修订其行政程序法,瑞士于1968年、瑞典于1971年、联邦德国于1976年制定行政程序法典,而意大利也于1955年、日本于1964年形成了行政程序法草案;80年代末以来,又有韩国、荷兰、葡萄牙制定了行政程序法典,日本于1993年制定《行政程序法》,我国澳门和台湾地区也分别于1994年和1999年制定行政程序法典。由此可见,行政程序法典化是各国行政程序法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

(三)外国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的功能类型

各国的行政程序法律还表现出功能上的差异,形成不同的功能类型。从理论上分析,现代行政程序法律的功能可以有三种:

一是效率型。以提高行政效率为其基本功能。这种类型的行政程序法律讲究以较少的人力、财力来进行行政管理。

二是控制型。以控制行政权力为其基本功能。这种类型的行政程序法律侧重于防止行政机关超越职权、滥用权力。

三是权利保障型。以保障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权利为其基本功能。这种类型的行政程序法律侧重于保护相对人的各种合法权益,尤其是程序上的权利。

二战后各国的行政程序法律,在功能类型上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属于单一型的较少,大多数国家都以一种类型为主兼容其他。二是普遍采用权利保障型,有的以权利保障型为主,兼采控制型,比如美国就是这样的情况;有的以权利保障型和效率型并重,欧洲和亚洲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是这样的情况。这表明,各国已经普遍认识到,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的三种功能是不可偏废的,提高行政效率是一切行政法律制度都必须考虑的因素,任何损害行政效率的行为,都会对社会秩序造成损害;控制行政权力也是必要的.它是现代分权制衡体制的必然要求;扩大公民参与行政管理的程序性权利,更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重大趋势,是现代行政程序法发展的主要目标。

对我国行政程序法律制度发展的现状,应松年也作了详细介绍。

(一)我国宪法与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制定法典形式的行政程序法,但从建国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已经在不少法律中规定了行政程序规范。这些规定首先体现在宪法上。我国宪法第2条第3款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一规定是行政程序法律参与原则的宪法依据。宪法第33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规定是行政程序法律公正原则的宪法依据。宪法第27条第1款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实行精简的原则,实行工作责任制,实行工作人员的培训的和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反对官僚主义。”这一规定为行政程序法律的效率原则提供了依据。宪法第27条第2款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这一规定为建立行政程序法律的听证制度奠定了宪法基础。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这一规定是行政程序法律参与原则和复审原则的宪法依据。

根据我国宪法的有关规定以及世界各国行政程序法律有关基本原则的表述,对我国行政程序法律应该明确和遵循的基本原则,可大致归纳为以下几条。

1.公开原则。

2.公正原则

3.参与原则。4.复审原则。

5.效率原则。

6.诚实信用、信赖保护原则。

为了贯彻行政程序法的上述原则,需要建立相应的程序制度,通过具体的程序性法律规范来实现这些原则。

(二)我国法律有关行政程序法基本制度的规定

1989年颁布的《行政诉讼法》将符合法定程序作为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三大条件之一,大大推进了理论与实务界对行政程序法的关注。

我国法律、法规已经建立起一些行政程序法律制度,这里,作一列举说明。抽象行政行为的程序制度:

1、听取意见制度。2000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58条规定:“行政法规在起草过程中,应当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

2.起草审查制度。立法法第59条规定:“行政法规起草工作完成后,起草单位应当将草案及其说明、各方面对草案主要问题的不同意见和其他有关资料送国务院法制机构进行审查。”

3.公布制度。立法法第61条和第62条规定:“行政法规由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行政法规签署公布后,及时在国务院公报和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报纸上刊登。”

具体行政行为的程序制度:

1.表明身份制度。1985年9月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第13条第2款规定:“执行任务的公安人员在查验居民的身份证时,应当出示自己的工作证件。”1995年7月20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入境边防检查条例》第12条规定:“口岸检查、检验单位的人员需要登船执行公务的,应当着制服并出示证件。”

2.告知制度。199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64条规定:“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拘留后,除有碍检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以外,应当把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24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第71条规定:“公安机关逮捕人的时候,必须出示逮捕证。逮捕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外,应当把逮捕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24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

3.说明理由制度。1996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31条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4.回避制度。行政处罚法第37条第3款规定:“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5.合议制度。行政处罚法第38条第3款规定:“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6.听证制度。行政处罚法第5章第3节专门规定了“听证程序”,其中第42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

7.审执分离制度。行政处罚法第46条规定:“作出罚款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与收缴罚款的机构分离。”国务院于1997年11月发布了《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办法》。8.复议制度。1999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6条规定对11种行政行为,当事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法规定了行政机关进行行政复议的程序。

9.司法审查制度。1989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此前,我国已有120多个法律、法规规定,不服行政机关决定或裁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法规定对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的,可以提起诉讼,进一步扩大了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范围。

10.顺序制度。1994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34条规定,除了公安人员可以当场予以处罚的以外,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的其他处罚应适用以下程序:(1)传唤;(2)讯问;(3)取证;(4)裁决。这一规定确定了处罚程序的顺序,颠倒顺序是违法的。

11.时限制度。这是在法律、法规中规定得比较多的一项行政程序制度。例如1994年7月国务院批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入境管理法实施细则》第5条规定:“市、县公安局对出境申请应当在30天内,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的应当在60天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通知申请人。”

对我国法律、法规中关于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的规定进行分析,可以看出,1990年以前,我国的行政程序立法处于非常薄弱的状态;1990年以来,我国行政程序立法发展很快,越来越多的关于行政行为的法律、法规在制定或修订时注意到了程序方面的规范。特别是,我国已经有了几部主要规定行政程序制度的法律、法规。如:1990年10月起施行的《行政诉讼法》;1991年1月起施行的《行政复议条例》(后为1999年10月起施行的《行政复议法》所取代);1995年1月起施行的《国家赔偿法》中的行政赔偿部分;1996年10月起施行的《行政处罚法》等。除了《行政诉讼法》总体上属于诉讼程序法,其中部分内容属于行政程序法以外,其他几部法律均以规定行政程序法律制度为主,分别规定了我国行政领域的几大程序:行政处罚程序、行政赔偿程序和行政复议程序,使我国行政程序法的发展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里应当特别提到的是,我国《行政处罚法》关于处罚程序的规定尤其反映了我国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的一大进步。该法第5章专门规定了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简易程序、一般程序和听证程序,其中包含着表明身份制度、统一格式制度、说明理由制度、告知权利制度、听证制度、审执分离制度、回避制度、合议制度等行政程序法律的许多重要制度,体现了行政程序法律的各项基本原则。特别是《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听证程序更是我国行政程序立法的一个重要突破。可以说,《行政处罚法》对我国行政程序法的进一步发展,已经而且还将继续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最后,应松年就完善我国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他说,我国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法制建设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我国现行行政程序立法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缺乏系统性。我国的行政程序法律规范分散在各类法律、法规中,没有专门的、统一的行政程序法,由此造成各个行业、各个类别的行政行为在行政程序上不一致。除了行政立法、行政处罚、行政复议三类行政行为基本统一以外,其他各类行政行为的程序不统一的状况还严重存在。

2.处于次要地位。许多行政程序法律规范混合规定在各个行政法律、法规中,这些法律、法规基本上都以规定实体规范为主,兼顾程序规范,甚至有的法律、法规仍然只有实体规范而完全没有程序规范,重实体、轻程序的问题还远远没有解决。

3.偏重事后程序和过于笼统。即使规定了一定的程序规范的行政法律、法规,多数也存在重事后程序、轻事先程序的问题,以及程序规范不具体、不具有可操作性的问题。也就是说,多数行政法律、法规往往只是简单地规定相对人可以申请复议、可以提起诉讼,或者只是笼统、粗疏地规定程序事项,对程序性问题在起草时缺乏细致的分析研究,在法律、法规中缺乏具体明确的规定。

4.法律责任不明确。大多数法律、法规虽然规定了程序规范,却没有规定行政机关违反法定程序的法律责任,很容易使法定程序得不到严格执行。

适应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我国加入WTO的需要,必须建立和完善我国的行政程序法律制度。应当建立和完善什么样的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是一个应当认真探讨的问题。我想就以下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1.我国应当早日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目前,我国行政程序法典的制定已经提上了国家立法的议程。李鹏委员长在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上指出:“要制定行政强制措施法、行政许可法、行政收费法,为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创造条件。”我们已经制定了《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行政程序方面的法律,行政强制法、行政许可法和行政收费法也有了比较成熟的草稿。可以说,我们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对制定行政程序法的呼声也很高,制定统一行政程序法的条件已经成熟。

2.应当把行政程序法列为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主要部门法。我国目前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作为当务之急,尽管这个体系的范围很难划定,但不少学者认为,不管这个体系的范围怎样划分,行政程序法毫无疑问是其中的主要部门法,并不因为它有“行政”二字就与经济无关。其理由是:第一,行政程序法是市场主体的地位和权利的保障。第二,行政程序法是市场经济所追求的效率、效益的保障。第三,行政程序法是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和进入世界统一市场的保障。

3.我国行政程序法的功能类型应当是以效率为基础的权利保障型。我国学者多数主张“并重型”,即根据我国的情况,应当兼顾权利保障和效率两方面。从提高公民的民主和法治意识来看,应当保障公民的程序权利。但是,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如果脱离社会利益而过分强调公民权利的保障,就会影响经济发展速度,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也要把效率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效率型和权利保障型都是非此即彼的思路,并不可取。“并重型”的具体设想是把效率和权利保障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兼顾权利保障和效率。这样的功能类型既不是完全的效率型,也不是完全的权利保障型,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类型。“并重型”是适合我国国情的选择。立法者应当从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出发,考虑每个公民的具体利益应当保障到什么程度。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处理好效率与权利保障的关系,因为效率更多地反映社会利益,而权利保障更多地反映个人利益。处理两者关系的原则是:以提高效率为范围,以权利保障为目标,在效率允许范围内,对权利的保障努力达到“最大化”。这个原则可以称为“效率对权利的最大宽容度原则”,或简称为“权利最大化原则”。因此,所谓“并重型”,就是以效率作为基础、范围和限度,以权利的最大化作为目标的功能类型,所以也可以称为“以效率为基础的权利保障型”。

篇6:小学作文辅导讲座第二十讲

各位家长,各位同学,以及新华书店的读者朋友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三、一班,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叫做《梦想不远》。接下来我将会分四个篇章来介绍我的一些学习经验及体会,分别是竞赛篇、梦想篇、方法篇和心态篇。

首先,第一部分——竞赛篇。

因为今天的内容是保送生介绍成功经验,而我是通过数学竞赛保送清华大学的,所以先来说说竞赛。刚才我的三位同学已经对竞赛方面的事情做了详细的介绍,所以我就不重复了。我想说的是,随着政策的变动,竞赛的功利色彩正在逐步淡化,这也意味着,学竞赛需要真正的兴趣才可能坚持到底。如果你觉得自己不适合学竞赛,或者学竞赛对你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折磨,最好还是专心于高考。但是竞赛的确是一种难得的经历,真正的化被动为主动的学习,而且也可以锻炼你合理规划学习时间的能力。所以我认为,一些学有余力的同学还是应该适当地参与到竞赛学习中。我一直认为学习任何东西都有它的用处,一些技能甚至不算是技能的东西现在看似无用,总有一天会发挥它的作用。学竞赛绝对不是在做无用功。

然后是第二部分——梦想篇。

今天的题目是《梦想不远》,所以先来谈谈梦想。梦想是什么?它可以小到明天早晨吃什么,也可以大到这一生你想有怎样的成就。

首先是要有梦想的勇气,美国酬劳最高的演讲人魏特利曾说:“大部分功成名就的人,即使在除了梦想之外,一无所有的时候,仍然相信自己绝非池中之物。”如果从一开始就把自己实现梦想的可能给否定了,就更不用谈实现梦想了。这一点在刚刚进入高中时尤为重要。到了高中,你可能来到了一个高手云集的学校和班级,一些人会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我觉得承认自己目前的不足是一种实事就是的态度,是清醒地给自己定位,这很好,但要紧的是,千万不要否定超越任何人的可能,任何的差距都可以是暂时的,是可以通过努力去逐渐缩小的。不要自我放弃,你并不比任何人差,要自己成就自己。来到一个新环境,有了新的挑战,你不妨就这样想,这是一个新的开始,从前的那些都已经过去了,以前我可能不如你,将来却未必。要知道有梦想谁都了不起,你可以重新洗牌。

其次要明确目标。我这里说的目标,不必是那么具体的某一所中学或大学,某一种职业,也不必是一成不变的,目标可以很灵活。目标可以有短期的和长期的,事实上“目标分解”是很重要的。我们都知道,火箭飞向月球需要一定的速度和质量,但是通过计算发现,这样的火箭自重至少100万吨,根本飞不上太空。直到有人提出“分级火箭”。目标也一样,要学会化整为零,逐个击破。比如今天我要完成什么任务,这周末我要总结哪些知识,下次考试我大概的名次等等。目标可以适当变化,当你发现一个长期目标偏低或偏高的时候,要适当调整,最好制定一个你跳一跳就够得着的目标。小学和初中的时候,我关于大学的目标是复旦大学,上了高中后,我发现自己可以试着朝清华北大努力,所以就把目标调高些。但是也不要心血来潮,频繁变更长期目标。另外,如果你实在想不出很具体的长期目标,比如,你没决定要考哪所大学,那就着眼于短期目标的完成。前提是你必须知道一个大概的范围,一个明确的方向,这个方向也是目标,你要知道自己目前怎样努力才能做得更好,爬得更高。要尽力把能做的做到最好,这样等到你确立了具体目标后,这些都是实现目标的资本。

最后是了解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头鲸被发现死在英国东约克郡的草原上,死亡的地方,距离最近的海岸线足足有800米远,而它身上亦无任何人工或自然伤痕,人们百思不得其解,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是怎么跑到草原上去的呢?动物保护组织的专家经过调查,发现海岸边的沙滩上,有重物滚动压过的痕迹,而草皮上也延续了这种迹象。原来,它是在搁浅后,希望通过翻滚回到海中,却不幸滚错了方向,朝着草原一直努力直到死亡。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一定要选对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

你对自己了解吗?你有哪些优势和不足?你想要过怎样的生活?你适合哪种专业,哪种工作?这一点对高二和高三的学生更重要,因为这个时候我们面临的是人生的重大选择,可能会影响我们的一生。我在选择专业之前,曾用校图书馆中一本叫做《12色彩性格》的书做过一个测试,结果是:我属于外向天蓝色性格,优势主要是:善于整合资源、系统分析;做事专注,对未来趋势见解独到;待人真诚,重承诺,负责任;有较强的时间管理能力等,不足主要是:坚持己见,特立独行;不公开想法,以为别人能理解自己,造成误解;处理突发状况患得患失,过度思考,犹豫不决等。我适合的工作有:艺术家,流行音乐制作人,动漫程序设计师,报告文学家,信息主管,精算师,金融理论家,大学校长。结合自身,我发现这一结果比较准确,所以最终我选择了经济管理方面的专业。如果你已经对自己很了解了,当然很好,如果不是,最好是多思考一下,或者做一个比较专业的测试,增进对自己的了解。这不仅仅是有关专业选择,了解自己也可以帮助你克服一些缺点和不足,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都是很必要的。

然后是第三部分——方法篇。

学习方法可以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不同的人当然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可以借鉴,但更要善于自己总结自己的方法。我下面介绍的方法或许不都适合你,大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加以尝试。

首先是针对平日的学习习惯。课堂当然是效率第一,既要勤动脑也要勤动笔,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另外,有一个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方法,就是作业题要有标记和提示,这样讲题时头脑中就能快速回忆起这道题,更利于紧跟老师的思路。

其次是针对考试。第一点是易错点清单。考试不仅是考查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熟练程度,同时也考查我们的严谨细致。减少失误永远是最好的制胜法宝。为此,我相信大家也都多次听过关于错题本的建议。我觉得,有时间和精力来整理错题当然最好,但我相信大部分人和我一样,不是那种效率惊人,上了高中还每天九点半准时睡觉的学生。而且在高考竞赛兼顾的时候,我的时间是比较紧的,想要所有科目都整理错题并随时翻看是不现实的,所以我找到了一种与错题本类似但省时省力的方法——易错点清单。你不需要每天都整理,每次考试前整理一次就够了,甚至整理过几次后,以后只要补充就可以了。只需要找一张白纸,把做过的卷子和练习册翻一遍,或者回想老师强调过的易错点,总结错误类型,列成清单即可。类似的,你还可以整理易混点清单,掌握不熟的知识点清单。当然,这就要求你平日的卷子、练习册要认真批改、记录和保存。在高中数学联赛前,我花了几天的时间,用这种方法总结了一些易错点和巧妙的数学处理技巧,把一摞厚厚的竞赛卷变成了几页纸,便于考前翻阅。

第二点是字迹清晰。也许你的字并不漂亮,但是一定要清晰,一来给批卷老师留个好印象,二来清晰的字迹和有条理的版面可以帮你沉下心来,理清思路,找到解题方法。尤其是验算纸,不需要工整,但一定要条理清晰。

最后来谈谈记忆方法。高中的知识多而杂,相比初中几乎翻了几倍,记忆方法此时就尤为重要,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些。对比记忆法,联想记忆法,整理记忆法,多感知记忆法,实践记忆法以及纸片记忆法。对比记忆法与联想记忆法应该比较常见,不用说我想大家都能理解,要注意的是对比记忆要避免记串。整理记忆法,有条理、系统化的知识更易于记忆,也可以采取默写记忆的方法,把掌握不熟的知识点在纸上默写一遍,或者是给自己讲解一遍,以加深记忆。多感知记忆法,最常见的是把要记忆的东西说出来,这样记得又快又牢。实践记忆法,学会的知识要加以练习,多运用,才能熟练掌握。可以尝试用一些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甚至是同学之间用所学知识开开玩笑都可以。最后是纸片记忆法,也是我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一些零碎知识的记忆和定理公式的记忆。纸片的好处是携带方便,可以随时翻看,随时记忆,这样就把零碎的空闲时间利用起来了。我用这种方法准备过会考的政治,背过生物的知识点,背过竞赛的性质、定理和公式,效果都不错。

最后是第四部分——心态篇。

无论是考试还是平日的学习,心态都很重要,它决定了你能否把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我主要说四点:

一、学会自我激励,积极暗示。在情况不太乐观的时候,或者有厌学情绪的时候,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的暗示可以带给人信心和信念,暗示的时候要使用肯定的语气词,如“一定”、“只要„就„”,而不能使用模棱两可的词,如“或许”“可能”“大概”等等。我常用的暗示方法是便笺暗示,比如写一张激励自己的纸片,放在笔袋里,压在桌子下或者贴在床头。有时我会把这句话以便笺的形式打在手机屏幕上,来提醒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我还记得联赛前我一直用的一句话是:平常心不是表面功夫,切忌患得患失。每次看到都心安很多。

二、避免克拉克现象。克拉克是澳大利亚的长跑健将,1963~1968年间,他曾17次打破世界纪录,被誉为田径赛场上的奇才,可是就在运动巅峰的时候,他连续两届奥运会发挥失常而与金牌失之交臂。“克拉克现象”是指那些在关键时刻发挥失常的情况。高中有很多关键的考试,成绩会影响到自主招生和其他政策的名额分配,而自主招生和高考则更为关键,这些重大考试前都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出现克拉克现象。要学会自我调压,什么时候该给自己压力,什么时候该减压。中考前,我们英语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至今都记得:我希望你们每个人,在考场上,要把自己充分调动起来,完全放松你肯定答不了高分,太紧张了,you know how to do with it,take a deep breath.考试需要适当的紧张感,太放松或太紧张都不利于发挥。要以一种从容的心境迈入考场,克服考前焦虑。

三、学会热爱,当下即天堂。人的每个阶段都会打开不同的窗子,一扇窗子,就是一种心境。学会热爱当下的生活,保证自己每天过得愉快充实,是保持高效学习状态的关键。当你对目前的生活感到厌倦时,要学会为自己的生活找乐趣,比如休息时间约几个同学踢毽子,打羽毛球等等,或者可以适当在完成学习任务后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牺牲快乐来换成绩,不值得,而且未必换得来。在停课学竞赛期间,每天从早到晚看的都是枯燥的竞赛书,这样几天以后我开始厌烦,这时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最高的数学和最高的诗一样,都充满了想象,充满了智慧,充满了创造,充满了章法,充满了和谐也充满了挑战。诗和数学又都充满灵感,充满激情,充满人类的精神力量。虽然我还无法理解最高的数学,但是我开始学着从竞赛题中找它的巧妙之处,体会那种数学之美,从而给自己创造乐趣。

有时候,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你可能会心情不好,甚至没来由地烦躁。这个时候,可以尝试慢跑。运动可以让人体分泌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物质,而多巴胺可以使人心情愉悦。慢跑是有氧运动,还可以锻炼身体,一举两得。

最后,我想说,无论你的梦想是什么,也无论你的梦想有多大,不要觉得它离你很远。只要你一直向前,梦想不远。不要觉得自己走得太慢,永远到不了梦想的彼岸,关键不在于行走的速度,而是你要不停地走,行走不息。永远不要因为纠结于一时之困而放弃前行,相信什么就能成就什么,相信梦想不远,或许有一天它会向你走来。

篇7:小学作文辅导讲座第二十讲

一、病因

常见的呕吐原因分为消化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呼吸和泌尿系统疾病、代谢障碍及体内毒素刺激、急性中毒及其他。

(一) 消化系统疾病

1. 消化道感染性疾病:主要有急性胃肠炎、急性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胆道蛔虫、急性阑尾炎、口腔溃疡、鹅口疮。

2. 消化道梗阻:主要有肠梗阻及胎粪性肠梗阻、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包括先天性食管闭锁、贲门失弛缓症、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先天性肠闭锁、肠旋转不良、先天性巨结肠、胎粪性腹膜炎、环状胰腺、肛门狭窄。

3.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二)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主要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颅内占位性病变、颅脑损伤、新生儿颅内出血、呕吐型癫痫。

(三) 代谢障碍及体内毒素刺激

主要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低钠血症、急性全身性感染。

(四) 其他因素

有喂养方法不当、吞咽羊水或母血、幽门痉挛、药物影响、神经官能性呕吐、晕船与晕车。

二、诊断方法

(一) 病史及临床表现

1. 呕吐发生时间与疾病的关系:

(1) 出生后即发生呕吐或喂奶后呕吐, 应考虑上消化道畸形的可能; (2) 出生后3~4天开始呕吐, 要考虑肠道部分梗阻或低位肠梗阻, 如先天性巨结肠、肛门直肠畸形; (3)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多在生后2周呕吐; (4) 腹泻病和上消化道梗阻多在疾病早期发生呕吐; (5) 下消化道梗阻和肾功能衰竭, 常在疾病晚期才出现呕吐。

2. 呕吐与饮食关系:

了解呕吐的发生与食物、药物、精神因素的关系。有无不洁饮食及误服药物、毒物史。

3. 呕吐物性质、量、气味:

(1) 呕吐物为奶汁、奶凝块、食物而无胆汁, 多见于贲门失弛缓、幽门痉挛及梗阻。

(2) 呕吐物含胆汁, 见于呕吐剧烈者、胆道蛔虫症、梗阻部位在十二指肠以下。

(3) 呕吐物有粪臭味, 说明小肠下部梗阻, 结肠梗阻不会有结肠内容物呕出。

(4) 混有隔宿食物, 说明有幽门梗阻。

(5) 呕吐物为血性, 见于上消化道出血。

(6) 喷射性呕吐, 多见于颅内高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及第Ⅷ脑神经病变。

4. 其他伴随症状:

呕吐伴剧烈腹痛注意小儿急腹症;呕吐伴腹泻多见于胃肠道感染性疾病;呕吐伴发热注意急性感染;呕吐伴剧烈头痛注意颅内高压症。

(二) 辅助检查

1. 反复呕吐可造成水、电解质与酸碱紊乱, 检查血钠、钾、氯, 二氧化碳结合力、血气、尿素氮、血糖、尿酮体等。

2. 怀疑颅脑疾患作脑脊液常规检查, 头颅X线、头颅C T、磁共振、脑血管造影。

3. 腹部X线透视或平片、胃肠道钡餐造影、胃镜、腹部B超有助于了解消化道梗阻、腹腔炎症或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4. 疑为中毒, 可作呕吐物或胃液化验、毒物分析。

(三) 内科性与外科性呕吐鉴别

1. 内科性呕吐可能与饮食或服药有关, 呕吐发生在进食时或进食后。经用药对症治疗, 症状可缓解。外科性呕吐药物治疗无效。

2. 除剧烈呕吐物中可含有胆汁外, 内科呕吐一般为奶汁、食物或胃液。外科性吐物常含胆汁、粪汁或血液。

3. 内科感染性呕吐往往先发热后呕吐, 急腹症炎症则先有呕吐, 继之体温升高。

4. 内科性呕吐仍有排便、排气或伴发腹泻。外科急腹症呕吐常停止排便、排气或便血。

5. 内科性呕吐腹部体征较模糊或无腹部体征。外科性呕吐均伴明显腹部体征。不过少数内科疾病后期如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痢疾、新生儿败血症等发生肠麻痹时, 也有腹胀、腹痛等体征。

三、鉴别诊断

(一) 消化系统疾病

1. 消化道感染性疾病:

见于各个年龄组, 以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常见。

(1) 急性胃肠炎。小儿多见急性单纯性胃炎, 可因饮食不当或服用药物所致。临床上常见由于进食被细菌污染的食物引起的急性胃肠炎, 症状轻重不一, 进食后数小时或24小时内发病, 恶心、呕吐, 腹痛较剧烈, 常见水样腹泻。重者伴发热、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一般病程较短, 治疗1~2天病情即好转。

(2) 病毒性肝炎。起病早期常出现呕吐, 黄疸出现后呕吐渐减轻。

(3) 急性阑尾炎。主要症状是腹痛, 可伴恶心、呕吐或腹泻, 呕吐多在腹痛开始数小时发生, 一般不重, 典型病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

(4) 胆道蛔虫。为阵发性右上腹剧烈绞痛, 伴频繁呕吐, 常吐蛔虫或胆汁。

2. 消化道梗阻:

大多为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常见于新生儿。

(1) 先天性气管食管瘘。第一次进奶后即吐, 呕吐持续不止, 吐大量泡沫黏液伴呛咳、青紫者应考虑。

(2) 先天性食管闭锁 (或狭窄) 。共分五型, 其中第三型即食管上端为盲管伴食管下端气管瘘最为常见, 占总数的8 5%~9 5%。出生时有羊水过多史, 最早症状是唾液增加, 出生后唾液不断从口中流出, 或积聚在咽部滚滚作响, 生后第一次喂水或奶即发生呕吐、呛咳、青紫、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易合并吸入性肺炎和肺不张。由口腔插入8号尿管至8~1 2 c m时受阻折回, 摄X线平片即可确诊。

(3)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大多由于幽门环肌神经组织发育异常或变性, 致幽门环肌肥厚, 造成幽门狭窄。占先天性消化道畸形首位, 呕吐为本病主要表现, 生后2~3周开始出现, 呈持续性、进行性加重, 呕吐呈喷射性, 呕吐物含乳凝块及胃液, 不含胆汁。腹部检查见上腹部膨隆, 可见逆蠕动波, 于进食或扪压腹部后明显, 呕吐严重时合并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9 0%以上患儿在右上腹肋缘下、腹直肌外缘处的深部能触及橄榄大小坚硬的肿物, 是本病的重要体征。钡餐造影示胃扩张, 蠕动强烈, 胃排空延迟, 幽门管呈线样狭窄。

(4) 先天性肠道闭锁。是新生儿消化道畸形的严重类型, 病死率高, 多见于空肠下端或回肠, 其次是十二指肠, 结肠少见。多数闭锁部位的两端肠段完全分离或仅有纤维索带相连, 少数为肠腔内隔膜形成。临床表现与闭锁部位有关。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闭锁, 呕吐于生后2~3天开始, 频繁, 多含胆汁, 进行性加重, 上腹部稍膨隆或全腹呈舟状, 无胎粪排出。腹部X线立位片, 示上腹部呈“双泡征”或“三泡征”。类似表现还见于环状胰腺、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等。空肠下段及回肠闭锁, 呕吐出现稍迟, 呕吐物多为粪便, 腹胀较明显, 开始有少量胎粪或灰绿色分泌物, 以后仅为白色胶冻样物, X线片示上中腹多数扩大的肠曲及液平面, 梗阻部位以下无气体。

(5) 肠旋转不良。症状多在生后2~3天开始, 以呕吐含胆汁的胃内容物为突出表现。呕吐呈间歇性, 反复发作, 绝大多数生后24小时内有正常胎粪排出, 腹胀不明显或仅限于上腹部。X线立位平片可见胃及十二指肠第一、二段扩张。钡盐灌肠照片见回盲部的位置异常, 常位于上腹部或左侧。

(6) 先天性巨结肠。多在新生儿期出现症状, 表现为胎粪排出及排空延迟, 继渐出现全腹胀、呕吐。肛检或灌肠后有大量气体及胎粪排出, 腹胀减轻。以后便秘、呕吐、腹胀重又出现, 非灌肠不能缓解, 常并发肠炎。X线钡剂灌肠摄片常能确诊。不能确定者, 可作直肠肌层组织病理切片, 可见黏膜下及肌肉间神经丛无神经节细胞以确诊。直肠、结肠压力测定可作为辅助诊断手段。

(7) 胎粪性腹膜炎。胎儿时期发生肠穿孔后, 胎粪漏入腹腔, 形成化学性腹膜炎, 致腹腔广泛粘连, 多发性索带及钙化胎粪。如出生时穿孔愈合, 可无临床症状, 但以后可出现粘连性肠梗阻, 临床上这一类型较常见;如穿孔未愈合, 可继发细菌性腹膜炎。

粘连性肠梗阻临床表现为机械性梗阻。呕吐物含胆汁或粪便, 腹胀, 不排便, 腹部可见局限性隆起, 常伴脱水和酸碱失衡。X线片见肠管内多个液平面, 可见到钙化影, 在右肝下区见成片钙化斑。

肠穿孔腹膜炎型出生后很快出现腹胀、呕吐、不排便或仅有少量胎粪排出, 全腹胀满, 腹部红肿,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叩诊鼓音, 肝浊音界消失, 有腹腔积液时可有移动性浊音。X线片显示膈下游离气体或腹腔内液气平面、膈上抬, 10天后常能见到腹腔钙化斑。

(8) 肠梗阻。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无肛门排气和排便。高位梗阻以呕吐为主, 低位梗阻以腹胀为主。不完全梗阻较完全梗阻症状轻。

机械性肠梗阻:由于肠管本身及肠腔内、外病变所致。小儿常见肠套叠、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蛔虫、肠扭转, 也可见于腹膜炎及腹腔结核致粘连性肠梗阻, 偶见腹腔内或腹膜后肿瘤压迫所致肠梗阻。起病急剧, 阵发性腹部剧烈绞痛、呕吐、腹胀。高位梗阻早期肛门有少量排气和排便, 低位完全性梗阻无肛门排气排便。某些绞窄性肠梗阻, 如肠套叠可排出血性黏液便。腹胀, 可见肠型及蠕动波, 听诊有阵发性肠鸣音、高调及气过水声。X线检查见近端胃肠内充气, 肠内多数梯形液平面。绞窄性肠梗阻多有严重中毒症状及腹膜炎体征。

动力性肠梗阻:常见于弥漫性腹膜炎、腹部手术后、腹泻伴低钾血症、出血性坏死性肠炎、严重肺炎、败血症等。起病缓慢, 腹部胀满不适, 可有腹痛。早期呕吐不明显, 腹部体征为全腹胀及不规则肠鸣音及肠型, 无腹肌紧张或明显压痛, 继之肠鸣音减弱或消失。X线摄片见胃、小肠、结肠普遍大量充气。

3. 肠系膜上动脉 (压迫) 综合征:

国内报告较少, 且主要为成人病例。任何原因致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夹角变小, 使夹在其中的十二指肠横段外在性受压, 造成排空困难, 则出现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表现。原因有十二指肠先天发育异常, 各种疾病所致身体明显消瘦, 长期卧床使脊柱呈过伸位等。主要表现为十二指肠梗阻征。上腹胀痛, 顽固性餐后呕吐, 俯卧位或侧位可使症状缓解。X线钡餐透视可见十二指肠上段扩张, 钡剂淤滞, 胃、十二指肠排空延迟, 十二指肠在脊柱偏右处呈刀切样中断影, 即所谓“切断”征。

(二)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脑炎、脑膜炎、颅内占位、颅内出血等均可发生呕吐, 呕吐前多不伴有恶心, 呕吐呈喷射性, 同时多伴有神经系统症状, 如头痛、昏迷、惊厥。小脑及前庭功能异常所致的呕吐, 多随体位变动而发生, 常伴共济失调、眩晕、步态不稳等。根据病史及检查不难确诊。

(三)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小儿患上呼吸道感染及肺炎常伴呕吐, 但病情多较轻且短暂。

(四) 代谢异常性疾病

如代谢性酸中毒、尿毒症、糖尿病酮症昏迷等常伴有呕吐。

(五) 周期性呕吐综合征

又称再发性呕吐综合征, 是功能性胃肠道疾病, 目前公认的定义为3次或更多次的发作性顽固的恶心和呕吐, 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至数日, 两次发作间有长达数周至数月的完全无症状间歇期, 患者不存在任何代谢、神经、消化等各系统的异常。呕吐通常是独特的快速发生和难以忍受, 最严重的呕吐可达每小时13次。呕吐物可含胆汁、黏液、血液, 约5 0%患儿发作期需静脉补液。

(六) 其他

精神性呕吐、自主神经性癫痫及中毒均可引起呕吐, 病史常可提供诊断线索。

四、治疗

1.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

2.对症治疗:

轻症病例仍可以进食, 但要注意补充液量, 防止脱水电解质紊乱;严重频繁呕吐要短期禁食 (4~8 h) , 给予静脉输液, 呕吐控制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3.药物治疗:

(1) 多潘立酮 (吗丁啉) 0.3mg/ (kg·次) , 每日3次, 餐前15~30分钟口服。3个月以下小婴儿由于其血脑屏障通透性高, 易引起锥体外系副作用, 要慎用。

(2) 重症患儿可肌注氯丙嗪, 1 m g/ (k g·次) 。

4.中医治疗:

上一篇:难忘的跑步比赛作文600字下一篇:辞退通知书的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