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编实习总结范文

2024-07-28

新闻采编实习总结范文(精选9篇)

篇1:新闻采编实习总结范文

新闻采编实习总结

实习生活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无限留恋而停滞,当我要离开那里时,我有太多的感触涌上心头。实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如电影在脑海闪现。我想这段实习经历将是我人生中的一次不同寻常的经历,它不仅使我的专业理论得到了实践,更重要的是我在为人处事、人际交往方面有了进一步提高。而这一切恰恰是书本上不能给予的。

九月初,我来到了美丽的巴蜀之交、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宁强县。开始了我大学生活中另一段重要的经历——专业实习。宁强县虽说是山区,但它的远程教育走在了兄弟县的前列,如“教学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计算机网络教室”这三种现代化教学模式都已具备。因为年轻,也因为自己对电化教育专业无比的痴狂,我的热情很高,因为我相信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他的高度。

初来乍到的那点不适应很快被领导同事的热情所淡化,而且自己跟随有十几年新闻采编经验的老师学习,他的工作态度、做事方法都令我佩服,这激起了我大干一场的热情。我很快就掌握了这一操作流程。如节目从前期采集到后期制作配音及合成播出,也了解了宁强电教站制作的文教10分钟节目,不仅每周在宁强电视台播出,优秀作品还曾在汉中电视台、陕西卫视、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等多家媒体播出。短短几十天实习中我参与了许多教育类新闻片、专题片的拍摄与制作,有几件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实习的第一天,我就被派去下乡拍摄宁强县人民武装部为石嘴子小学的捐助。赶到会场时人武部已经将捐赠的桌椅、幻灯机、油印机等发放给学校,正在给贫困小学生每人发放100元的资助。宁强人武部的这一善举深深的打动了在坐的每一位老师、学生、乡亲。我将这感人的一幕定格在脑海中,并下定决心,在这短暂的一个多月中,能尽自己微薄之力为山区的教育事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第21个教师节到来之时,我前往县电影院拍摄报道有关优秀教师节表彰及捐赠图书的活动。第一次面对两千多人拍摄,刚开始我有点紧张,手有些发抖,我不停的做心理暗示,我告诉自己,你一定行,两千人和二十人的拍摄是一样的,很快我就将自己调整到最好状态。经过我仔细观察,精心选择拍摄角度,及那恰如其分的几个特写镜头,成为了此次拍摄的亮点,这次大会拍摄给人的视觉冲击只有一句话——独特的视角!其中几个颁奖镜头成为以后专题片中珍贵的资料。这次成功拍摄也让我更有信心,对以后的拍摄也更游刃有余。这次表彰大会及图书捐赠仪式的拍摄后,我做了一些总结,即拍摄一定要注意技巧。首先是选择好的角度,即视角要好,角度不同那么效果也会大相径庭;其次抓闪光点、亮点,如果一个新闻,整篇都没有亮点的话,那么就不叫新闻了;再此报道视角也要满足受众的要求,时刻想怎样的报道角度才能更容易让平常老百姓所接受;最后拍摄时一定要稳、准、匀,然后加上自己的创新意识,一定会拍出一些好的作品来。这次参与拍摄是我真正与自己的专业亲密接触,所以很有感触,我想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要象朱军的那本书名《时刻准备着》中说到,抓住机遇,而且心态一定要好,不怯场,也许这次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更是一次挑战,人有时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战胜自己就会超越自己。

在实习过程中,有一次我前往县南街小学安装调试远程教育设备,可算是要求精度极高,稍有差错,将会前功尽弃,工作需极为认真。我和电教站的张老师一起工作,对仰角、偏角的测量精确到分后一位,在张老师的热心知道下完成了任务,收视正常、效果良好,得到了南街小学老师领导的赞扬。

在我们实习期间,恰逢陕西省“两基”工作汇报会在宁强举行,宁强县委、县政府组织人力、物力拍摄编辑专题片《风景这边独好》来宣传宁强几年来在远程教育上的发展成就。我有幸参与其中,对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下乡经常是徒步行走几小时,爬山到一座中小学来拍摄镜头,这不仅对我身体素质是一个挑战,也是对我户外拍摄的锻炼。我曾下乡到杨森中学、铁锁关中学、大安中学、胡家坝中学、二郎坝中学等地进行实地取景、采访,获得大量珍贵音频、视频、图片等资料。由于各个中学的外景到校园环境需要爬上山坡选取角度,使得我的拍摄视角的选择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不拘泥与某一点、线、面,视野更加开阔,镜头更加灵活多样。

在接待省长陈德铭等代表时,宁强县电教站采取视频实况直播系统,这次采访报道中,采用了幻灯机、先进的录音设备、先进的拍摄设备、同步转播设备等许多高端多媒体技术。而且有幸见到省长陈德铭、副省长朱静芝等国家领导,还与省台的资深摄像记者同场拍摄,有机会向老师傅学习经验,请教疑惑。他对镜头语言的把握和尺度是我在平时学习实践中没有接触的,我仔细观察学习,必要时模仿也初见成效,这让我对摄像有了更深的认识,看来拍摄那些看起来呆板的动作也是需要有感情投入的。

如果说摄像是一艘船,那么文字稿就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说文字稿件是很重要的,它需要完整的表达,地方台的话还应注意语言书面化程度的把握,还得反复推敲斟酌,从立意到主题都需简要明了,重点突出,尤其是文字稿件和图象素材的有机完美结合,我们常常发现声画错位,当然这就牵扯到了编辑和配音,这方面因为在大三时参与拍摄编辑过《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dv短片,故而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很快掌握了英文界面的非编系统,深入了解了过去没有接触的许多小窍门。

我们曾今也学习过制作网页,可是要维护网站,添新补缺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仅需要photoshop来制作图片,flash和dreamweare来美化完善,课堂所学的美术知识,构图知识,以及应用美学知识都须灵活熟练的应用,还需要平时的积累。

整个实习过程我将摄像(即前期的采集素材)写稿及后期编辑合成、配音及到形成一个完整的片子,我都亲自过了一遍,这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以前模糊的东西清晰了,以前一知半解的东西弄清楚了,以前熟悉的东西更能应用自如。

在即将离开宁强之时我有机会跟踪采访美国“燃灯”基金会的四位华侨,也是我将自己所学的所有流程的一次完全运用,这给我的实习生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更让我心灵为之震撼的是,他们为宁强出资建造几十所燃灯希望小学和资助高中生完成学业,在于之交流中了解到其对祖国的教育事业的支持,被其期望祖国强大的感情深深感动,并与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实习中我也遇到了许多问题,比如计算机硬件知识的匮乏,非线编的使用虽然掌握了,但是出现故障也很难解除、维修,文字写作能力也不尽如人意。我想只有认识了自己的这些不足,以后的学习也有了方向,扬长补短。

实习生活就这样匆匆而过,回过头来看自己的实习经历,就正如著名新闻工作者白岩松那本《痛并快乐着》。快乐是因为我所追求的是我所喜欢的,我所坚持的是我所执著的,我为自己执著的事业而快乐,为每一次自己的一点点进步,成绩而感动,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痛是因为自己的每一次追求完美总有些许的不尽人意,也让自己在取得成绩之余有了太多的思索,怎样提高自己的境界,怎样做到完美。所以一直痛并快乐着,相信这是一个凤凰涅磐,娥蝶破蛹的过程,这个过程很艰辛,但一直令人充实。

于匆忙中讲这份实习总结写完,记忆深处仍闪现实习中的那些往事和那群令人感动,令人奋起的人们,也许我语无伦次,但我相信心灵流露的东西从来没有层次的……

篇2:新闻采编实习总结范文

初来乍到的那点不适应很快被领导同事的热情所淡化,而且自己跟随有十几年新闻采编经验的老师学习,他的工作态度、做事方法都令我佩服,这激起了我大干一场的热情。我很快就掌握了这一操作流程。如节目从前期采集到后期制作配音及合成播出,也了解了宁强电教站制作的文教10分钟节目,不仅每周在宁强电视台播出,优秀作品还曾在汉中电视台、陕西卫视、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等多家媒体播出。短短几十天实习中我参与了许多教育类新闻片、专题片的拍摄与制作,有几件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实习的第一天,我就被派去下乡拍摄宁强县人民武装部为石嘴子小学的捐助。赶到会场时人武部已经将捐赠的桌椅、幻灯机、油印机等发放给学校,正在给贫困小学生每人发放100元的资助。宁强人武部的这一善举深深的打动了在坐的每一位老师、学生、乡亲。我将这感人的一幕定格在脑海中,并下定决心,在这短暂的一个多月中,能尽自己微薄之力为山区的教育事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第xx个教师节到来之时,我前往县电影院拍摄报道有关优秀教师节表彰及捐赠图书的活动。第一次面对两千多人拍摄,刚开始我有点紧张,手有些发抖,我不停的做心理暗示,我告诉自己,你一定行,两千人和二十人的拍摄是一样的,很快我就将自己调整到最好状态。经过我仔细观察,精心选择拍摄角度,及那恰如其分的几个特写镜头,成为了此次拍摄的亮点,这次大会拍摄给人的视觉冲击只有一句话——独特的视角!其中几个颁奖镜头成为以后专题片中珍贵的资料。这次成功拍摄也让我更有信心,对以后的拍摄也更游刃有余。这次表彰大会及图书捐赠仪式的拍摄后,我做了一些总结,即拍摄一定要注意技巧。首先是选择好的角度,即视角要好,角度不同那么效果也会大相径庭;其次抓闪光点、亮点,如果一个新闻,整篇都没有亮点的话,那么就不叫新闻了;再此报道视角也要满足受众的要求,时刻想怎样的报道角度才能更容易让平常老百姓所接受;最后拍摄时一定要稳、准、匀,然后加上自己的创新意识,一定会拍出一些好的作品来。这次参与拍摄是我真正与自己的专业亲密接触,所以很有感触,我想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要象朱军的那本书名《时刻准备着》中说到,抓住机遇,而且心态一定要好,不怯场,也许这次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更是一次挑战,人有时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战胜自己就会超越自己。

在实习过程中,有一次我前往县南街小学安装调试远程教育设备,可算是要求精度极高,稍有差错,将会前功尽弃,工作需极为认真。我和电教站的张老师一起工作,对仰角、偏角的测量精确到分后一位,在张老师的热心知道下完成了任务,收视正常、效果良好,得到了南街小学老师领导的赞扬。

在我们实习期间,恰逢陕西省“两基”工作汇报会在宁强举行,宁强县委、县政府组织人力、物力拍摄编辑专题片《风景这边独好》来宣传宁强几年来在远程教育上的发展成就。我有幸参与其中,对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下乡经常是徒步行走几小时,爬山到一座中小学来拍摄镜头,这不仅对我身体素质是一个挑战,也是对我户外拍摄的锻炼。我曾下乡到杨森中学、铁锁关中学、大安中学、胡家坝中学、二郎坝中学等地进行实地取景、采访,获得大量珍贵音频、视频、图片等资料。由于各个中学的外景到校园环境需要爬上山坡选取角度,使得我的拍摄视角的选择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不拘泥与某一点、线、面,视野更加开阔,镜头更加灵活多样。

在接待省长陈德铭等代表时,宁强县电教站采取视频实况直播系统,这次采访报道中,采用了幻灯机、先进的录音设备、先进的拍摄设备、同步转播设备等许多高端多媒体技术。而且有幸见到省长陈德铭、副省长朱静芝等国家领导,还与省台的资深摄像记者同场拍摄,有机会向老师傅学习经验,请教疑惑。他对镜头语言的把握和尺度是我在平时学习实践中没有接触的,我仔细观察学习,必要时模仿也初见成效,这让我对摄像有了更深的认识,看来拍摄那些看起来呆板的动作也是需要有感情投入的。

如果说摄像是一艘船,那么文字稿就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说文字稿件是很重要的,它需要完整的表达,地方台的话还应注意语言书面化程度的把握,还得反复推敲斟酌,从立意到主题都需简要明了,重点突出,尤其是文字稿件和图象素材的有机完美结合,我们常常发现声画错位,当然这就牵扯到了编辑和配音,这方面因为在大三时参与拍摄编辑过《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v短片,故而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很快掌握了英文界面的非编系统,深入了解了过去没有接触的许多小窍门。

篇3:新闻采编实习总结报告

大河网其实没有太多可以说的。不过还是学到了一些东西。网络在现代的传媒环境中的地位真是怎么估计都不为过呀。但他却难以成为主流,至少现在不是;他缺少理性的力量,有理性的声音,但被大众的平庸声音所淹没;他的方向是什么,一时还很难说。导师说,自己的方向要兼顾网络,他的考虑是不无道理的。我也不是什么有层次的人,却有点排斥网络,尤其是我留意新闻网站的点击率时,那些最高的难有几个是真正的新闻,人们猎奇,人们发出缺乏理性的言论,人们人云亦云……我想一个有点新闻理想的人,是不会把网络当成事业。传媒对我而言现阶段我还是抱着一种理想主义的憧憬,幼稚也罢,天真也罢,我希望他是一个事业而不是一份职业。

政文部实习的时间相对比较长,去的时候正好赶着的时间比较巧。彼时河南正召开两会,记者们比较忙碌,所以我的机会比较多。最后的实习下来我一个半月的时间署名稿子有近50篇左右。算是比较多,主要是还有老师的照顾,真正自己写的改的有一大半。上个实习生是用了三个月的时间达到这个量的。所以是很是辛苦。谈谈收获:

一个是熟悉了河南的采编行情。其实我发现这个东西比新闻采编的业务更重要。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对比。在南方实习的时候老师一般第一个问题是问“你是那个学校的,学什么的。”在河南日报老师们则第一个问题是“你是谁的亲戚,或者谁介绍过来的。”我说不来这种东西究竟是什么,后来以“文化深厚”概之。如此不恰当的概括,看来这种东西真是超出了我的经验范围。断了我毕业后回河南的信心,这条路对我封闭的,颇为郁闷。

二是接触认识一些前辈。像一些编辑记者还是很有功底的,他们的才华不在新闻纸上体现,而是在业余的随笔之中,或者本身有一种气质。刘亚辉、宋华茹老师,尹红杰、胡延征老师,远望师兄……都是很有才华,阙爱民老师的为人给我也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不一而足。中原这篇死水微澜的地方,他们还是给我力量。

三是见识了更广的世面。这次实习对我应酬交际,以及视野的开阔,帮助很大。也培养了我一些兴趣。

四是对新闻采编的进一步认识。党报的新闻风格熟悉。

这段时间来欠缺的地方主要是跟老师主动交流请教的机会不多。对他们写作风格的认识不深。只写了自己一篇很满意的文章后来被删减了三分之一sigh。

在夜班实习,让我从来没有这般关注过版面。与此同时,让我第一次见识了报纸的编辑流程。熬了好几天还是比较满足,唯一遗憾的是没能自己亲手画画版试试。时间太短。

回来要遵申老师意思多补补课,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这些实务的东西还是要恶补。下一步的实习一定要好好准备之前的工作,报纸的历史,现在的风格,版面情况等,以最快的速度进入状态。

篇4:新闻采编实习报告

省市位于省的西南部,是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圣人孔子,亚圣孟子等许多古代思想家都是出自于这块圣土,这块土地上不尽有那么多文人、思想家。并且有着水泊梁山中108将的英雄故事!而我实习所在的市电视台是市唯一的市级电视台,其内部包括一,二,三套,并且还有生活,教育两个频道。我所在的栏目组是生活频道的生活直通车,此栏目主要是报道老百姓的故事,在12天的实习期间,感受颇深!

在实习期间,我学会了很多的东西。首先,带人处世要真诚,这也是我们以后走向社会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带人方面,见到同事一句“您好”,已经让我养成了良好的礼貌习惯,也没多久就和同事打成一片。同样,在工作中,虽然是个实习生,是个所谓的后辈,但有好的意见和建议还是很坦诚提出来,领导同事也给了很不错的评价!其次,我学会了做什么事都要讲究条理,经过了三次出去跟随采访和参加后期制作节目,亲身经历了一个片子从idea到成品的全过程,深刻了解了制作节目的酸甜苦辣。再次,认识到了idea的重要性,并且也了解到自己idea的专利权,一个实习生可以学到很多技术方面的东西,但自己的idea是可以无限发展的,也让我有了很大的信心。最后,激情可能是我最大的收获,从电视台回来之后,我对电视节目的制作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在电视台的激情一直延续下去,让自己确立了自己的一个小小目标,这种激情也促使我努力奋斗着!

从电视台回来,依然想念一起做节目的那些同事,依然回味着那些做片的酸甜苦辣,但最重要的还是,我牢记同事在专业技术上,在为人处世对我这个将入社会的后辈的教育!这次实习让我收获很多,在我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的路上给了很大的启示!

新闻采编实习报告二

年假,我来到一家日报社开始了我为期两周的实习生活。

我被安排在了该报社的文体版,因为是年终,又邻近春节,所以会有很多的总结表彰会或者文艺演出活动,因而文体版的采访任务十分丰富,每一天都在马不停蹄的“赶场”。

第一次跟着“师傅”出去采访的时候,我只带了录音笔就去了,采访过程中,看着师傅边采访边记录,而我只是支着录音笔在录音,感觉很不进入角色。而在紧接下来的5分钟内,师傅就基本上把这条报道写完了。这令我十分的差异。后来才知道,最方便最节省时间的方法,就是笔录了,把要点简单的记录下来,整理一下思路,就可以回报社把新闻“敲”出来,马上发稿了。

还有一次去采访老年体协的年终总结表彰大会,进场之前拿到了一些发言材料,也就不担心来不及记录讲话内容了,只是对出席领导作了比较认真的记录。但是看到师傅还是在十分仔细的边听边对照发言材料,我也不敢掉以轻心,也在材料上勾画出一些重点,更正一些错漏之处,同时在心里组稿,想着回去应该怎么完成这篇报道。

对于还没有学过新闻采访写作的我来说,写新闻稿完全是凭借自己的新闻阅读经验,没有什么明确的章法可循,所以通常让我写上500字的新闻,我会写出七八百字甚至更多,没有字数、版面上的概念,以为我写多少就能发多少。因而师傅就常常不厌其烦的帮我改稿子,用更为精炼明确的语言代替大段大段的描述性文字,初时看着一下删掉那么多有些心疼,慢慢的,也就不会去写那些没有用的文字了。

篇5:新闻采编与制作实习报告

前言:

面临实习,这个寒假,我投入到了二手房置业这个行业中,开始了我的实习生活。对于这个行业,我没有任何的涉足和了解,就这么贸然的,进入了这个行业,在这里面,我学习了很多,了解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经过在这里三个月的实习,我想就我自己的一些切身感受,来谈一谈自己对重庆二手房置业的现状和发展的浅薄认识。

正文:

一、我国整体状况分析:

2005年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开始显现,全国房地产业整体处于不景气区间。进入2006年以来,在银行信贷、人民币预期大幅度升值等外部因素的支持下,房地产景气指数快速攀升,房地产业正在逐步转向景气,二手房销售价格指数的变化也紧跟房地产景气指数,从2004年开始一路走高,此时,无论是新建房还是二手房的价格变化都在合理的区间内,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自2008年以来,房地产行业迅速升温,二手房销售也紧跟房地产景气指数得以迅速发展,房地产行业可谓是炒得沸沸扬扬,但自09年以来,全国房地产行业又陆续下滑,政府不断出重拳调控楼市,房地产行业随即冷淡,二手房交易分外冷清。

二、重庆二手房市场现状分析:

(一)自2003年以来,二手房市场得以迅速发展,重庆二手房

市场在08年以来达到辉煌时期。

重庆市的二手房市场的迅速发展时期是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的,跟随着重庆楼市处于牛市的大环境而上扬。二手房交易,不排除有一部分是通过业主和买家直接成交的,但绝大部分二手房的交易是通过全市大大小小的各个二手房中介公司来进行。所以,二手房市场现状如何,可以从中介公司的规模、数量和经营现状来判断。近年来,重庆市的二手房中介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甚至在市内的繁华地段,出现了二手房店面的“扎堆”效应。以七星岗为例,周围500米范围内就有二手房中介37家,就民生路上短短的100米直线距离上,就排列了大业兴、中房、广积粮、钢运、大泽、驰宇6家二手房中介公司,有4个门店甚至只是一墙之隔。在一些主城区交易频繁的地段,二手房中介公司的数量远远超过了任何银行网点的分布。与此同时,外地大型品牌公司也抢占重庆市场,天津顺弛、香港美联物业,以及台湾鼎盛纷纷在重庆注册。这一时期,是重庆二手房交易市场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

(二)2011年,重庆二手房交易市场的寒冬来临,政府不断出重拳调控楼市。

虽然二手房交易市场发展迅速,然而,二手房中介市场的寒冬很快来临,2011年1月份以来,政府不断出重拳调控楼市。据媒体报道,二手房成交量和前三个月的平均成交量相比下滑约三成。因此,从3月份开始,所有置业顾问明显感觉到收入急剧下滑。

本人从2011年11月26日入职重庆大业兴置业顾问有限公司,自此,涉足了这个我以前毫不知情的行业。初入社会,初入该行业,那时的我并不知道,这段时间是二手房市场最为低迷冷淡的时期,只记得当时入职的时候店里急缺人手,老员工就那么一两个,行情十分冷淡。在那短短数月里,我和新来的另一个同事也可谓是与这个公司一起共患难、同进步了。在大业兴工作的三个月里,我不知道究竟是因为自己是新手能力不足,还是真的行情不好,我没有实现什么自我价值,更没有创造价值,有时不免彷徨,很没有存在感,有老同事开导我们说:“在去年的这个时候,我的平均收入是6000元/月,但是今年,这三个月以来,我只能拿到960元的基本底薪。”他的话也的确如此,并非纯粹安慰之言。这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客户量根本达不上,买房者多抱以“观望”姿态,愿意出来看房的人也不过是一些“看房先生”。总而言之,二手房交易市场在2011年里分外冷清。

(三)2012,重庆二手房市场踏上暖春之旅,二手房交易呈现小幅增长。

虽然说二手房交易在2011年滑落低谷,但伴随着新一年的到来,开年之后的二手房市场迎来了它的春天。新年新气象,咱们大业兴在大年过后上班第一天就来了一个满堂红,并且非常明显的,开年之后客户群体仿佛是沉默得太久,纷纷开始出动,许多从事多年房产工作的同事们也纷纷预测,在今年的4月份以后,房地产业必定会回暖升温。截止2012年2月26日,我在大业兴的实习期已经满期,开年之后的这短短一个月内,我也亲眼见证了行情的好转,市场的回暖。现在各个银行政策纷纷放松,公司客户量急剧增多,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二手房交易市场正在好转。此时虽不能确定以后的行情如何,但就网络问卷调查显示,绝大部分的人都认为重庆房价仍有上涨空间,不可能保持现状,尽管楼市低迷,政府调控政策一波接一波,但开年以来,我们已经看到了房价的小幅增长。在这里,我们谈到的仅仅是二手房买卖这一块儿,另外,开年以后的租赁市场亦是十分的火爆。在房屋买卖这一低迷时期,咱们房产中介公司的租赁市场得以迅速发展起来,这一现象,可以说是对二手房市场的雪中送炭。在11年里面,很多的置业顾问选择了离开,因为行情的冷淡,但仍有很多人选择了坚守,他们纷纷表示,自己坚信这种情形不会很长,市场肯定会好起来,而事实也的确如此,据有效数据显示,自开年以来,重庆市每天房屋成交达5000多套,就大业兴房产而言,每周新增客户64组,带看128组,所有数据纷纷翻倍增长。自1月29日到2月26日,整个渝中区大业兴门店4个、5条组、23名员工,成交买卖单13笔,租赁单36笔,2月业绩达到26.45万元,在渝中区这样一个老城区,看到这一串一串的有效数据和那可观的业绩,我想您也并不难发现,现在的二手房交易市场的的确确呈现回暖趋势,并出现了小幅增长。根据渝中区房源每平米均价估算,渝中二手房房源均价在5800-6500/㎡,这个数字与去年环比增长了35-80元/㎡。由此可见,二手房市场正在逐步回升。

三、该现象背后的原因浅析:

重庆二手房交易主要呈现一种波状,上下起伏,其主要原因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2011年1月以来,重庆二手房交易冷清,其主要原因源于:政府出重拳调控楼市,抑制房价;黄奇帆大搞廉租房,减少了人们的刚性需求,导致房地产交易冷清。

2012年3月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做客中央台,畅谈重庆的改革与发展,谈到公租房的建设问题时,黄奇帆说,重庆这几年大规模的推进了公租房建设,重庆市委市政府决定三年时间建设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投资1400亿,在去年、前年已经开建了2700万,今年还会再开建1300万,按照一个人平均20平方米的标准来看的话,它可以满足200万人居住。黄奇帆介绍,这些公租房提供给三种人:50%的面积准备给进城的农民工居住的;15%左右是给新毕业的大学生,不管是外地的还是重庆的毕业生,只要在重庆就业,可以申请公租房;还有35%给重庆本地的住房困难户,服务对象确定了以后,不管是重庆户籍的人还是非重庆户籍的人,只要在城里有工作,符合这三种条件,那么都可以住公租房。廉租房的建设,为贫困人民解决了切身问题,在拉动内需的同时,从而也抑制了房价,减少了人们的刚性需求。

(二)2012、二手房交易呈现小幅增长,房地产业整体回暖,同样是政府态度所决定的。

1、国家税收无非包括税、利、债、费四种,而地方政府的税收主要来源于土地。无论政府怎样调控,政府终究是要出让土地于开发商以赚取利益,由此可以说明,即使政府出重拳调控楼市,那也只是力求平衡,因此,房地产业不可能永远低迷,更不可能高不可攀,而

是沿着中央和政府这根线上下起伏,力求平稳。

2、银行利率调动,政策纷纷放宽,为房产交易市场注入了活力,带来了新气象。

3、该市场中仍存在刚性需求,并且存在许多投资者,他们本身带动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四、总结:

篇6:电视台新闻采编实习报告

电视台新闻采编实习报告

在电视台实习的日子里,我学会的第一句话是:“多看多写多总结”。

在学校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固然很重要,对我们专业领域上的一些操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也可以让我们更快地适应新闻的采编工作,但是实际上,新闻采编工作远远要比在学校所学的要来得更复杂、更细致。比如说写稿,如果你永远用从书本上的所谓“实用写作”来指导你的写作,有很好的悬念、很好的逻辑,辞藻优美,你的稿子也许会是一篇很优秀的文学作品,可能适合于专题类的新闻写作,却不是一篇很好的.新闻稿,从学校出来的我们往往没有摆脱书面语的写作方式,在稿件的处理上常常会出现一些跳跃的逻辑、出现大量的形容词、设置一些所谓的悬念,虽然也知道新闻的“五w”,和写作的各种结构,比如像“倒金字塔结构”,但真的让你来写,就不知道应该如何来安排文稿结构,从何入手、如果收尾。

篇7:新闻采编实习总结范文

实习项目:报纸策划、采访、写作、编辑、排版、印刷、发行。编辑出版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校报创刊号。

实习时间:10.25—11.5

实习内容及安排:

1、每人提交报纸策划书一份(书面、电子稿各一份。包括报名、主办单位、报纸定位、报纸特色、版面设计、栏目设计、市场分析、受众分析、硬件条件、软件条件、组织构架、人员分工、成本分析、发行渠道等)。教师打分(宋庆祥、杨吉华、刘大玮、王鹏)。时间要求:正式实习前做好提交。

2、每位同学用WORD文档做一份所策划的报纸的电子排版(参考10级同学作品,见附件)(刘晓丽等老师打分),时间要求:正式实习前做好提交。

3、综合学生策划方案,拟定校报名称、版面安排(4个版面)、确定每个版面的学生主编(每个版面1名负责,5个班级每个班级选1名,其中1名负责美编。)

4、采访。宋庆祥老师、刘大玮老师示范采访。之后,将210名学生分为21组(10人1组,每组选1名组长,负责拟定采访策划方案),采访21名对象。其中校内18名(校领导;二级学院领导;教师;学生);校外3名(三个单位)。

5、写作练习。本次实习,要求每名学生两周内写出6000字文案。其中,新闻稿3000字(消息、通讯、特写、评论各1篇);报纸策划书2000字;实习总结1000字。教师给学生新闻稿打分(宋庆祥、邹文静、杨吉华、王鹏)。

6、编辑。将创刊号选中的文章分发所有学生进行编辑练习。包括文字编辑和美术编辑。上交所编辑的稿件,由指导教师定稿。指导教师打分(宋庆祥、刘大玮、杨吉华、王鹏)。

7、排版练习。由指导教师(刘晓丽)在计算机房讲授排版软件使用方 1

法,每位学生进行排版练习,提交排版作品。教师打分(刘晓丽)。

8、印刷。就近印刷。

9、实习总结。每人提交1000字左右的书面实习总结。教师打分(张玮、陈恒)。

篇8:新闻采编考试总结

新闻:是时间正常发生过程中出现的突变信息,是正常状况的突变。受众差异,新闻的本质表现出多种层次:对于受众,新闻是一篇报道;对于政治家和公共关系人员,新闻是一种话语,掌握新闻就等于掌握话语权,喉舌论,工具论一直影响新闻业。对于媒体自身而言,新闻是产品。

新闻采访:是新闻材料的采集与对采访对象的访问的合称。是一种复杂系统的活动,是一个由许多环节构成的动态过程,其中每一个环节都相互支持又相互制约,每个环节又都有其规范和要求。

新闻线索:也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指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表现出的某些信号或迹象。

特点:①不是新闻事实的全部,是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讯息,知识新闻事实个别片段在记者头脑中的反映。

②简略,甚至只是一个片段,要素不全,提示新闻在哪里,为记者采访提示方向。

报道生动、形象、立体化、是报道有声有色。

隐性采访:又称为暗访,指记者为完成某些特定的采访任务而把自己的身份和意图隐藏起来的一种采访方式。硬性采访的应用规范

通讯的含义:早期我国的报纸上,通讯原指外埠新闻,使用书信传递,通常称为“某地通信”或“某国通信”,后来逐渐发展为独立的新闻体裁。通讯—是比较详尽、生动地报道新闻事件或人物的新闻体裁,是报刊广播中大量采用的一种文体。

面对面采访:指记者直接面对采访对象进行的采访,又叫直接采访,简称采访。记者通过口头提问,以一问一答的方式了解客观情况、收集素材。

视觉采访:是记者通过细心观察捕捉新闻事实、收集新闻材料、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采集方法。

新闻结构:指的是新闻报道文本的内部构造和组合方式。

消息:是一种传递迅速、文字简明的事实信息,是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实时报道。狭义的新闻一词就是指消息。

导语:是消息类新闻体裁特有的概念。指的是新闻消息开头的一部分,紧接着消

息头的后面,一般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简单明了的笔触直接反映出新闻要点和轮廓,一语定义,给整个新闻稿定下基调,唤起、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层次和段落层次:就是消息思想内容的表现次序(可以理解意思上的划分)。使记者根据内容给划分的各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目的是帮助读者清晰地了解事件。段落:指消息思想内容在表达时,由于转折、间歇、强调等情况的需要所造成的文字上的分隔和停顿。也可称为自然段。

过渡和照应——是使消息主体前后连贯、气脉畅通的重要手段。

过渡:可以是段落、也可以是句子、词语进行过渡。照应:指消息主体在前后内容上的照顾和呼应。

(1)主体和标题——突出主旨,加深受众印象的有效手段。

(2)主体和导语——导语设下伏笔,主体加以呼应;导语提出悬念,主体加以释疑。

(3)主体和结尾的照应——这样的照应,消息结尾往往是消息主体部分的深化、补充和强调,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得首尾圆合、结构和谐。主次和详略

 任何事物要想清楚明白的进行表述,都要详略得当、分清主次,消息写作也是一样。

 哪些部分要详、哪些部分要略,详可泼墨如云,略可惜墨如金,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重点突出,主旨鲜明

消息头—报纸刊登消息时,都会有“某某社某年某月某日电”“本社讯”,电视台在播发消息时也都有“本台消息”“据莫某电视台消息”等,这就是消息头,是消息的标志。

通讯的含义——早期我国的报纸上,通讯原指外埠新闻,使用书信传递,通常称为“某地通信”或“某国通信”,后来逐渐发展为独立的新闻体裁。取材范围广、体裁的容量大、表现手法活, 所报道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选择的材料要全面系统,要有故事情节;写作时应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现手法,力求形象化。小故事——是通讯的基础体裁,有“小通讯”之称。

新闻特写(报纸)以描写为主要手段,对能反映人和事本质、特点的某个细节或片断,做形象化的“放大”和“再现”处理的一种新闻文体。既不是消息,也不是通讯,更不同于文学作品。

特稿: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

如何培养记者的新闻敏感培养政治嗅觉,把握舆论导向---全局在胸,高屋建瓴,胸有成竹.要有受众意识---社会新闻的取材,寻找社会普遍关注的事件话题---社保民生医.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广播群书,采集经验(有经验的记者).时刻准备应战突发事件

记者的素养文笔功夫—使新闻具有新闻能力。知识储备---使新闻富有深度(新闻工作者要具备以下综合知识能力)。心理素质---增加采访机会和采访亮色。与时俱进---使新闻跟上时代的步伐(衡量新时期记者是否合格)

如何进行新闻价值的判断:一把刻度模糊的尺1.对于人和社会的有用性,新闻价值指的是新闻对人和社会的有用性,什么样的新闻是好新闻。

2、具体的实践标准,事实所特有的符合新闻标准且加以传播的特殊素质

3、新闻的交换价值,媒介产品具备的能够进入市场流通的交换价值新闻的价值要素:时新性 重要性 接近性 显著性 新奇趣味性 人情味 辅助性

采访前准备的意义:帮助记者完成独家新闻。帮助记者顺利完成采访工作。帮助记者与采访对象建立良好关系。帮助记者获得采访机会。帮助记者节省采访时间。帮助记者打破僵局,打开采访的突破口

隐性采访的应用规范确定程序正当。为了公众利益。平衡职业道德与社会伦理道德的关系。显性优先,隐显结合。保护记者的个人人生安全。记者的暗访行动要规避法律风险。(如何规避隐性采访时的法律风险?)

①维护国家集体权益的司法注意②维护被采访者权益的司法注意 a.隐私权 b.肖像权 c.未成年人以及妇女的保护

③记者暗访中的几点司法注意a.扮演时候的身份禁忌 b.隐性采访时不得诱导犯法 c.注意搜集和保存证据

新闻语言的要求----新闻语言要准确性极强---其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过程、其中关系等相关内容一定要通过准确的语言交代清楚,电视新闻要通过画面把现象呈现出来,语言解说配合画面内容。新闻语言要简洁凝练、通俗易懂----影响新闻的清晰度的一块绊脚石就是难懂艰涩。如书中172页的图表。新闻语言要逻辑性极强----在短短的一段或1分钟以内的新闻稿件中,往往很注重上下文的逻辑关系。要侧重事件过程和场景的再现、展现,生动形象的记录人物的行为和言行。使得新闻富有人情味。阅读—模仿---个性化,可以成为新闻写作的一条捷径

倒金字塔:特点(倒金字塔结构的含义)

1、打破了常规性新闻按事件发展顺序的叙事性写作模式,并非所有事实的罗列,而是依据事实的重要程度进行先后编排(决定段落顺序)。

2、导语里没有按照新闻的六要素原则而是首要要素归纳导语原则(部分要素导语),只讲主要事实(也许只是其中的某个要素而已)。优

点(为什么用这种结构)

1、利于编辑---只要一看到导语就可以知道消息的精华,从后往前进行删减并不影响事实的主题内容。

2、便于阅读---读者往往不能通篇阅读每一篇新闻,对于这样写作结构的新闻稿来说,很容易一目了然消息的主题思想,在任何地方停止阅读,并不影响对整个新闻事实的认识,只不过是多阅读一段文字,会更多了解得更详细罢了。

3、便于写作---对于新记者而言,很容易把握这样的写作方式,不容易出现斯洛混乱。

消息头的作用:A “版权所有”的标志---如“本报讯”,显示消息是由本报独家采集的,本消息具有本报社的版权所有,不得任意修改、转载、抄袭。B 表明消息来源,有利于读者阅读(针对保质而言)---可以是读者判断消息的真实与权威性。C 与新闻单位(发布消息的单位)的声誉紧密相连---迫使新闻单位谨慎发布信息,力求客观、翔实,明确发布单位对某一条消息的责任D 作为消息的基本特征之一---可以使读者和编辑很容易的一眼就能把消息和其他问题区分开 通讯与新闻消息的异同:外表形式——新闻的开头通常都有消息头。表现对象——新闻主要记事,通讯主要写人。表现方法:新闻:概括性强,要求一事一报、简洁明快,以叙述为主。通讯:要求具体性、形象性强,比新闻更详尽、完整地报道人和事,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兼而有之。表达口吻——新闻采用第三人称,通讯除了采用第三人称之外,还可以采用第二人称、第一人称进行表述。结构形式——新闻的基本结构形式为倒金字塔,通讯则通常按照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时间与逻辑顺序结合等组合结构。篇幅长短——新闻篇幅较短,通讯篇幅较长。采写发稿时间——新闻反映动态,偏重即时;通讯强调发展过程及思想性,偏重及时。特别近年来,出现了很多“非骡非马”的体裁,自成一格。小故事——是通讯的基础体裁,有“小通讯”之称。采写要求:(1)取材范围小:一般一人一事一题,选题范围小,小故事要从小处着眼,谋篇要从小处入手,一般500字左右。(2)人物事件要真——属于新闻范畴,要符合真实性原则。即真人真事。(3)故事情节要奇——有了情节,小故事才有波澜,人物和事件才能立起来。(4)涉及褒贬要慎——题材大多是正面表扬,因此,报道时要有所突出、强调、侧重,有鲜明的倾向性,但不能搞绝对化、偏面性。(5)表现形式要活——题材丰富,所以,采用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如:开头往往是“一天式”:一天凌晨、一天上午、一天深夜等;(6)语言文字要实---质朴是一种美德,不能在小故事里堆砌过多的修饰语、形容词,这样的词越多、级别越高,文章就越乱。具体的应用时——要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华尔街日报体:从某一具体的事例写起,经过过渡进入新闻的主体部分,续写完毕后再回到先前的事例中,有时也用总结、悬念等方式结尾 优点:有利于从小处落笔、向大的方向拓展,引领读者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了解事实 怎么讲故事(如何构思好的故事?)

1、以故事引入主体,再以故事结尾:小故

事(导语)—过渡—新闻主体—回到小故事(结尾)

2、一个故事贯穿新闻,始终类比:人或事只是一个引子,报道中心是由这个人或事而引出来的

3、写活故事中的人:特稿提供的是浓缩的信息,必须要有一些具体的情节和动作的描写让读者迅速了解他正在认识的这个人物

4、重视引语的力量—尽量引用人物的原话,尽量写明人物的真实姓名,是《华尔街日报》写作的一条重要准则 解释性报道特点:

1、突出“为何”要素,追根究源,摸清来龙去脉,深挖新闻背后的新闻--更加注重“为什么”“如何”这一问题。背景资料和发生条件上大做文章。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上,给受众带来启示。如《北京的确良府绸为何供不应求》

2、注重纵横联系,把新闻事件放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下分析,或者把单一的、孤立的新闻事件与其他事件相比较、相联系,揭示其蕴含的意义(也许单独的、孤立的看,不值得报道,但如果把它和其他事情相比较来看的话,就会发现其中的不寻常)

3、大量利用有关背景材料来拨云开雾、指点迷津  解释:就是提供新闻的背景知识,就是新闻报道的深入化  解释性报道,是一种加有背景,给新闻揭示更深一层意义的报道

 如—新华社、美联社、法新社---《中国与不丹的边界问题进行官方会谈》的报道

4、夹叙夹议---多借用权威人士之口进行分析阐述,或直接摆出事实进行归纳总结,由受众自己进行结论部分

 在分析的过程中除了叙述之外,也要有所议论

 但尽可能的少用议论,且要注意客观性的问题

1、“识”字为先:既要提供新闻事实,又要提供见识

2、要尽可能向专家请教,先知后写

3、要学会宏观分析

4、要区分客观解释与主观议论的界限

5、解释要恰到好处,融会贯通

6、要尽可能利用背景材料,学会“用昨天说明明天”的方法

采写好特写的5个环节:(1)选材须精当。A、根据体裁与主题的需要,注重人物和事件单个有特别意义、情趣的细节和片断,做形象化的突出处理。

B、注重事情的横断面(不像新闻、通讯强调事情的纵断面),精选事情中的某个重要的横断面,不能将那些意义不大、情趣不浓的次要(或次等)事实拿来“放大”和“再现”。C、在材料的选择上,特写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必须深入挖掘、反复比较。(2)结构须紧凑---与新闻、通讯的结构不同,强调紧凑,不容松散,也没有高低潮之分,要求作者抓住某个事实高潮接高潮地铺陈。(3)篇幅须短小---特写一般针对某单个的细节或片断进行,至于其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等式一笔带过,不用过多涉及,篇幅相应短小,一般在500—1000字之间。(4)角度须奇异---特写是要从微观细察,通过一个较为奇特的角度,对准一个有特色的“近景”进行捕捉,受到以小见大、出奇制胜的效果。如:一场球赛,新闻、通讯可

以写其全景、远景等全过程,而特写只是对其中的一个球员的特征、一球之争等一点做重笔描绘。(5)表达须艺术:新闻一般夹叙夹议,描写和抒情视情况而定,可有可无。通讯:以叙述为主,然后议论、抒情、描写兼而有之。新闻特写:则突出描写和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叙述和议论则根据需要穿插一二。

新闻结构的要求

(一)新闻报道结构的基本要求(以一统多,寓一于多,形成各部分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整体)

1、全面反映新闻事实,保持结构的完整性

2、客观反映事实,保持结构严密性

3、能动反映事实,保持结构的完美性

(二)提供谋篇布局能力的有效途径

1、阅读名篇,分析其中的奥妙,汲取其思想

2、模仿优秀的结构案例

篇9:新闻采编工作总结

我们小组在新成立后,已经完成的书有:《风声鹤唳》、《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魅力英文7:聆听花开的声音》、《新编十万个为什么:你不可不知的文学典故》、《本草纲目中的女子养颜经》三分之一部分。其中:《风声鹤唳》是l负责的,送到社里审稿两次,在内容上,关于“姊姊”与“姐姐”的整体替换上出现了修改建议分歧,已做适当解释,有所依据;排版上,出现了不应该出现的问题,已做修正。

《本草纲目中的女子养颜经》的封面文字和三分之一的文字部分是l负责的,基本没有问题。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c负责的,文字部分基本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找图和图说方面存在的问题多一些,用了很长时间,现在已经基本能理解图说的大致模板。

《聆听花开的声音》是r负责的,在开始时的书名和提纲的确定上,花费的精力多些,在完成时间上给予肯定,但是由于很多细节问题没有统一替换,后期校对纸稿工程,用了较长时间。

《文学典故》一书的电子稿部分是已经离开的j负责的,后来的q接手负责找图、图说。纸稿先后进行了三次校对。第一次校对q负责;第二次校对l负责;第三次校对q、l共同负责。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文字部分和找图的思路都没有打开,图说样式不统一,很多文字和图说在纸稿二次校对时做了大幅度的`修改。

正在进行中的书有:

l《啼笑皆非》文字部分已经修改完毕,等待书号、封面、扉页,即可出片;《听刘墉讲为人处世》,等待排版;新接手《衣衫褴褛的迪克》改版权。

q《岳飞传》,排版结束,等待校对纸稿;由其负责的另一本书《本草纲目使用手册》样稿已经出炉,已经大致看过,提出修改建议,基本可以开始正文的完善。

r《风险博弈》,第三遍修改文字,尝试改换新的大纲,重新整合。

c《听朱光潜讲美学》,整体基本完成,正文部分文字要做美化,附录和前言正在做。

二、遇到的问题和想法

虽然每天做的工作大同小异,但是总会有千奇百怪的问题跑出来打断你的思路,让你每次不得不放下手头的任务去解决,等在回过神来的时候,什么思路、灵感、想法都没有了,一切都要重新来。

1、关于选题

做一个好的选题是一本书成功的关键,也是每一名编辑的目标,这样不仅做起来轻松些,也会有较好的市场。一般来说,我主要通过图书网站和新闻、报纸、杂志来探寻选题的灵感,但是总觉得不够好,没有抓到精髓,做出来的选题要不俗到不行,要不就脱离实际。

我们组的成员大多对选题的认识程度也不够,不清楚好选题该是怎样挖掘出来的,屡次强调后的结果只有两个:一个就是没有选题,一个就是滥竽充数。导致做出来的书,既难做,又难卖。

在选题筛选上,为了照顾每一位老师的情绪,没有精挑细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走入一个量大于质的误区。在以后的工作中会加强大家对选题的重视意识,做好选题的沟通工作,精中选精,也希望能公司也能给予相关的培训。

2、关于工作流程和效率

一本书从无到有,是个很奇妙的过程,不奇妙的是这个的过程也是有规律可循的。现在每一本书的流程都要靠组长统筹,与各个部门沟通,必要时还要加班。但由于我们组也是新成立的,经验尚且不足,经常是不按照顺序出牌,有时候还有遗漏疏忽的地方,加上如果每一次都要组长这样提醒,不仅影响个人的工作效率,也不利于下面编辑与其它部门老师的沟通,给人感觉每次讲解就像是在做无用功。

可不可以给每位编辑一份本公司图书制作的详细流程,这样大家每一步该做什么,下一步该做什么,每一步跟谁交涉、对谁负责都一目了然,便于对整体时间的大致的把握,起到鞭策、催促作用,同时有利于力高工作效率,增强紧迫感。

每次做书都尝试不同的方法来整合资料,希望能找到最优的方案,在最短的时间完成任务,但是每次都会陷入瓶颈,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多与有经验的同事分享提高工作效率的经验,也给后来的同时起到榜样教育作用。

3、关于征订单和宣传活动

征订单和新书宣传活动,都是一个公司的门面,因为他们直接对外。所以每次做征订单的时候都很紧张,要从好多网站查找资料,做到一份既详细又有特点的征订单。而实际上征订单的某些信息应该是营销部来完成的,我们只负责提供相关文字就好,但是现在把营销的工作全都做了,每天除了手头工作还要兼顾封面、排版、流程。营销部门形同虚设,几乎不起什么作用。只要我们一个数据没写上,就不要我们的征订单,而且语言毫不客气,等数据凑齐了,又说我们给晚了,影响征订。更常出现的情况是,我们的征订单发了好多遍,最后还说我们没给,所有的责任全在我们这边。

如果一个营销编辑不通,那么他怎么来宣传、推荐这本书?同时,在最近的两次新书发布会上,营销编辑只负责在门口给媒体签到,连基本的录音、照相、会议记录都没有专人负责,所有的事情都依靠编辑来完成,完全丧失了一个宣传部门应有的作用。

4、关于要不要给建议

我们组是新成立的,从人到电脑都是新的,新人新气象,想带动一下编辑部以往沉闷的空气流动起来。所以在开始的时候,我个人十分尊重各位老师的想法,想让他们用自己的所学、所知、所感来做新的书。这是一种不同于老编已经固定思维模式的书,是一种“手快于眼睛”走在前面的书。

但是经过几个月的考察来看,这种想法似乎是过于理想化了、行不通。因为不仅没有新的开拓,连老编的“经验之谈”都被其认为是没用的个人想法。这个时候已经由“教不教”的问题,转到了“听不听”的问题,问题的主体发生了变化,就不知道怎么努力了。

5、关于培训和拓展训练

因为做编辑是一种脑力活动,长时间的做书,常常有一种脑子被掏空的感觉,平时会注意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获得一些填充,但是得不到系统的规划培训,个人也没有更多的精力去业余组织学习,所以有时候感觉很迷茫、压力很大。

我们组的同事也有相关的情况:尽管工作很努力,但是工作常常得不到肯定,感觉没有很大的积极性和动力,时常怀疑自己……

三、总结工作特点及日后努力方向

c老师在工作中,很谦虚,能够多与同事交流,汲取相关经验,但是做东西,有些慢,忽略了时间的观念,讲过的东西,总是重复问起。在以后的工作中会勤督促她提高工作效率。

r老师有很强的独立意识,希望做一本好书,但是轻易不采纳别人的建议,思路总是打不开;遇到问题不愿意思考,总是寄托希望别人来帮忙解决,在以后的工作中,会督促其工作状态的调整。

q老师对待工作很认真,对于别人的建议,肯于吸收和消化,但是不善于提出问题,等下一步骤做好了,才提出来,在以后的工作中,会主动督促询问,争取不重复做无用功。

综上,是这段时间对工作完成情况的一些总结和感悟,很多问题思考得还不是很成熟。在以后的工作中,做稿子方面,会侧重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注意多和有经验的同事沟通,多与新来的同事学习;组织管理方面,会侧重于大方向的指引,而不是细节的考虑,及时统计工作量,及时汇报工作完成情况,遇到问题及时沟通,不仅做到主动,还要做到创造性主动。把握好工作中言语的力度和尺度,争取组中的每一位编辑都能早日成熟起来,独当一面。

报社新闻采编试用期工作总结3

我于20XX年9月13日在报社开始工作,从来报社的第一天起,我就积极努力地尝试融入这个团队里面,不知不觉已经2个月了,现将这2个月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1.工作范围:

制作手机报的新闻早读,更新网站新闻,参加协助网站举办的活动。

2.工作表现:

手机报的制作经过1个月整的独立制作,制作质量总体来说是不断在改善,在提升,但在水准的保持上,偶有偏差,会有时好时坏的反复。从9月中下旬的学习、摸索,到国庆后的独立制作,一份份手机报就是我的成绩单,从不及格到及格。从12点手忙脚乱地交稿,到可以基本做到11点半前交稿。从接过编委、校对满是“涂鸦”的稿子到只有少量的更正。一切一切都印证着我工作上的变化。

3.工作上的不足之处:

1)对于手机报的新闻摘取上存在偏差,思维上有个“框框”略微死板,在处理新闻的时候有些放不开。幸好在带教编辑的教育和鼓励下,我得到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吸取到很多前人总结出来的教训。我相信,这个问题很快将有很大的改善。

2)对于专业知识的认识上还有上升的空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积极和同事交流,加强和同事的互动。不断增进自己的工作能力,多和同事交流工作上的技巧,交换工作上所碰到的问题,力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3)对于东莞的了解略有不足,虽然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从报纸,网站,以及各方面的途径对东莞有了全新的认识,但对于有些方面还是需要尽快加强。只有对这个地方了解了,才能更好地作出好的本地新闻。

4.工作感受:

就总体的工作感受来说,这里的工作环境令人相当满意。首先是领导的关爱以及工作条件在不断改善给了我工作的动力;其次是同事间亲如一家的氛围,和相互之间的友情关怀以及协作互助给了我工作的舒畅感和踏实感;第三就是目前正在营造形成我们报社特有的文化氛围给了我工作的信心。

上一篇:感叹人生岁月的好句子下一篇:未来房子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