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作文评语

2024-07-11

七年级作文评语(共12篇)

篇1:七年级作文评语

简单交待时间,地点和结果语言简练,规范,开篇吸引人。

以…开头,较有新意。

前因后果娓娓道来。

开篇简明扼要,精炼有序;重点描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以景喻情,开头颇有新意;倒叙开头,渲染意境。

开头直奔主题,也是一种写法。

开头很活泼。

拟人化手法的运用使开头显得活泼, 反问句开头,吸引读者。

开头直奔主题,让人一目了然。 开头点题,用词很吸引人。

场面和气氛描写为文章增色不少; 对精彩地方进行简单描述;点面结合; 简单介绍情况,自然过渡到下一段; 情境描写调动起悬念; 充分运用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使事情具体,生动。

简要叙述前因,进行铺垫。 这一部分可以加入对话或者一些心理描写。

将…改成…更合适些, 自然承上启下,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品质,令人感动。 叙事中夹写景,以已度人,将心比心。

拟人化语言使文章更显得生动活泼。 外形描写十分有趣,突出了…的可爱。

介绍中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有感染力。 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方法,很形象。

过渡自然,每一段交待得很清楚。 这部分参照课文中的例子,语言过于平板,可适当修改,使语言更生动。

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的美。这部分还可以展开写。以小见大,表现… 比喻句用得精当。

加入了古诗进行联想,富有韵味。 …和…形成鲜明对比,突出…

结尾含蓄,点明主题。 结束得有点突然,夸张了。

结尾简炼,感人。 结尾同样有趣。 结尾呼应应开头,结构完整。

由景生情,结尾自然。 比喻形象,贴切,精彩的结尾可谓点睛之笔。

结尾似乎没有写完,应能与开头照应。观察细致,描写生动。 结尾呼应文题,点明中心。

文章开头简而得当,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心情,十分艺术化。

杂而不乱,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结尾恰到好处地点明中心,语言朴实而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以感受开头,以感受结尾。这样便使文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同时又使文章主题回环复沓,感染力极强。

以饱满的激情,描写了……,开头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内容具体。

文章对……的气氛渲染充分而恰到好处,对文章重点…作了细腻而传神的刻画。

立意高远,令人赞叹。 切合实际,蕴含着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读来令人精神振奋,情绪激昂。

特写镜头别开生面,情趣盎然。全文充满童心童趣,读来倍感亲切。

这篇文章充满了激情,从字里行间能体会到小作者对…的喜爱之情。全文层次清晰,语句流畅。

事例叙述生动,具体,趣味性强,且与前面的比喻…一脉相承。最后,作者用寥寥数语,表现出了自已对…的情感,令人感动。

文章语言清新活泼,描写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篇幅短小精悍,值得一读。

文章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实际,读来令人倍感亲切。 文章开头新颖,具有先声夺人之效。

使读者一见面就能对人物产生…的印象。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

文章能过清新有趣的语言,描写了…的事。字里行间,充满童年真童趣,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不失为一篇佳作。

详略得当,虚实相生,是本文的两大特色,……内容更丰富,更生动。

充分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并辅以比喻,拟人等手法,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梦境一般。

结尾处对人物的赞美,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注意观察具体事物,并展开合适的想象,这是本文的成功之处。

文章融情于景,边绘景边抒情,善于运用打比方的手法,使文章生动具体,让人爱莫能助释手卷。

文章含蓄的结尾,既点题,又耐人寻味。文章开头引人入胜,吸引读者。…点面结合,使文章生动,具体,详略得当。

对于景色的描写,语言简练而准确,联想则为触景生情,情景自然融合。全文清新秀逸,亲切委婉,朴素而不落俗淘,值得借鉴。

全文眉目清晰,生动紧凑,趣味性强。 文章边叙事边抒情。结尾处集中表达情感,既照应开头又总结全文。首尾连贯,一气呵成。

文章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

文章内容新颖,结构合理,流畅连贯,自然通达。细节描写颇具匠心。极富功底。

全文语言生动准确,情节精彩曲折,仿佛将读者带进了开心乐园,令人眉开眼笑。全文通俗易懂,趣味性强。

文章线索明朗,主题突出,紧紧围绕…进行。文章开头与结尾时的诗化语言,充满想象与韵律之美,令人愿读,爱读,不忍释手。

虽为一件小事,但作者却描述得有声有色,结尾处不可或缺的点晴之笔,较好地凸现了文章主题。`

对细节传神的刻画,恰恰相反到好处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本文的成功之处。

篇2:七年级作文评语

刚到山脚,眼前已是满目苍翠,绿色丝丝如云,团团如雾,凝实厚重而又惬意轻盈,像一件绵软的绿袍轻搁于弯山秀水之上,让人感觉这不像是一座山,而是一尊绿云萦绕的卧佛。披绿荫,沿石径,涉足而上,刺目的阳光已被缠枝错叶筛成了斑斑点点,暑气顿消,清凉骤至,脚旁一弯泉水呤呤咚咚,或依地势滞留成一湖一滩,或随山岩扯挂成浅流细线,畅怀坦然时尽情铺展于山石之上,成一挂瀑布;婉约含蓄时悄悄隐身到草丛之下,余潺潺之音。沿径两侧,各样树木藤萝或高或低,或横或竖,随意自然地罩住行人脚步。它们有的满挂红色玲珑的细果,有的满缀深浅异样的鲜花,撑起浓荫,与人相随而上。直至登顶,一天澄蓝,虽说炙日当头,却丝毫感觉不到它的威力,天愈高愈远,云越来越淡,星罗棋布的村庄,高高低低的峰岭,平整如镜的农田,一切尽收眼底。身体也一下子变得轻盈了许多,涤净了许多,颇有点儿霞举飞升的感觉。

与黄山相比,腾龙山少了一点儿秀美,多了几分朴实;与华山相比,腾龙山少了几分险峻,多了几分墩实;它没有奇松,只有满满的藤萝杂树;没有云雾,却有细如珠大如斗的山石。

腾龙山,只不过是原生态的一树山,只不过是纯自然的一山树,还有一谷潺涓流水,一路浓荫鸟翠。虽说只去过一次,却真的再也难忘。

篇3:七年级作文教学六法

如何打破学生写作的僵化、题材的老化、语言的套话、素材的俗化的局面, 指引他们结合初中的生活, 投入到新鲜而富有活力的中学时代中来, 对他们进行写作兴趣的引导、作文素材的积累、语言运用的娴熟、真话作文的重塑与训练, 将是一件富有挑战性与建设性的工作, 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借助教材, 突出课堂作文训练的针对性。

起始年级应重视基础, 从课本出发, 充分发挥教材作用, 结合教师课堂的传授与同主题文章的阅读开展系列主题写作教学, 关注课堂教学的预设与训练的针对性。

教材以主题为单元, 打破了旧教材按体裁组织内容的僵化格局, 从追寻生命意义、坚定理想信念、感受自然风光、探索科学奥秘、领悟温馨亲情、激发想象思维六个单元模块入手, 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学习天地。在这里, 语文的含义丰富了, 语文的外延扩大了, 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更加紧密了。虽然“她”依然没有提供写作的系统指导与评价的统一标准, 只是从一个单元教学主题出发, 进行主题式写作, 只有六篇作文训练的量, 远远达不到对学生读写文字训练的量化标准, 但是大量的贴近学生生活的阅读文本的摘选密切并丰富了学生的生活,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2. 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让学生从敢说、能说开始入门。

说是写的基础, 学生只有敢于说话、说得流利、准确、有条理, 才有可能比较好地写作, 因为说口随心走, 笔随口走, 因此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就成为作文训练的基础功课之一。如课堂上的口头小作文、课文朗读、班级及学习小组间的辩论会等, 教师要及给学生以善意的提醒, 告诉他们注意把每一次发言都当成一次语言表达的训练, 尤其是在发言前先理清思路, 删繁就简, 比较清楚地说明自己的观点、描述出自己想说的事物或情景。

3. 指导学生多读优秀作品, 从仿写逐步过渡到独立创作。

作文如习字,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练习过程中, 如果我们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些高水平的“范文”, 学生是很难体会到优秀作文的优点和魅力的。在农村中学中, 这些“范文”来自于语文教材、同学的优秀作品和教师的“下水文”等。要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做读书笔记, 找出有特色的词、句, 领会涵义, 并摘录下来, 并尽可能多地运用到写作当中, 学生在研读这些作品的过程中可以了解一篇优秀作文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

4. 划出作文中有关描写、议论、抒情的语句。

在引导学生掌握记叙表达方式的基础上, 让七年级学生掌握并恰当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是提高七年级学生记叙文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但学生往往在综合表达方式的运用上做得不够好。为此, 我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能准确地分辨课文中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其次在写作文时要渐渐学会运用它们, 并在作文中把这些表达方式各自标示出来, 这样可使七年级学生从不会运用多种综合表达方式到有意识地、自觉地运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他们明白了写作文如果只用记叙文这种单一的表达方式, 作文就会像寒风中光秃秃的大树, 缺少生命力和美感;有了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作文才能像夏日的大树, 枝繁叶茂, 生机勃勃。

5.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 体验生活, 用心思考, 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中学生的作文, 要求学生自己写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而这种感受和体验都来源于生活, 而观察是学生体验、了解生活的重要方式。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写作来说, 材料是木之本、水之源。为了获取材料, 必须学会观察, 无论是写景还是写物, 都离不开观察, 只有通过仔细的观察, 才能写出景物的个性来。伟大的革命先驱者鲁迅先生在谈到写作的时候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要创作, 第一须观察”, “对任何事物必须观察透彻, 方好下笔。”法国作家福楼拜在指导他的学生莫泊桑写作时强调指出:“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 要长时间注意去观察它, 以便能发现别人没有见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任何事物里, 都有未曾被发现的东西, 因为人们用眼观看事物的时候, 只习惯于回忆起前人对这事物的想法。最细微的事物里也会有一点点未被认识的东西。让我们去发掘它。”所以说, 观察是写作前的必要准备, 是摄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对于写作来说非常重要。学生通过感觉器官的活动, 对需要了解的事物或对象从各种角度、各个侧面进行仔细的观察与积累, 捕捉生活的每一个精彩瞬间, 形成有关事物的感性认识, 把生活中的美妙感受细细地写下来, 这就为进一步的语言表达做好了必要的准备。从这点来说,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七年级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生理情况, 结合本校的特点, 结合学生的学段特点, 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指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生活, 体验自身经历的事情, 并及时地记录下来, 占有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 使得学生在写作中有“米”下锅, 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6. 作文形式要多样, 以写读书笔记为主。

篇4:七年级作文教学序列设想

写作是情感宣泄、生命倾诉的过程,是真实心声的表达过程。可是,多年来,我们作文教学的着力点大多只是为了满足“应试”需要,学生必须完成他们没有什么体验或没有认真想过的事情的表达。作文目的过度功利性,致使作文教学模式化、公式化,使作文距离学生的心灵和生命越来越远。可以说,学生一边在完成作文,一边在内心里逃离作文;于是,孩子们要么编造夸大,要么标签代言,造成的后果是在语言的训练中丧失了最鲜活的语言,在表达中丧失了最属自己的表达。

反过来说,作文只有成为学生内在的主动之需,即“为生命而写”,才能有真正的动力之源。让学生说自己想说、愿说、会说的话,这就要用贴近学生心灵的,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相吻合的作文教学去唤醒学生的作文潜能。

当然,学生获得语言能力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积累、感悟和应用的过程。如何让这个漫长的习得过程更见效呢?系统论认为,整体大于局部之和。也就是说,有整体的规划,有一个科学的序列,其效能就越高。

于是,我从“习作目的”、“习作内容”和“教学序列”出发,对初中三年作文教学进行了序列化研究,美其名曰“激情 体悟 升格”作文序列研究。

三个年段各有侧重点:

七年级:激情与导源。激发学生自觉地将视野投向生活,主动关注自我生活,形成一种习惯和能力。鼓励写不受束缚的随笔、观察日记,“以我手写我心”,激励学生广泛地读,广泛地写,广泛地积累。

八年级:体察与感悟。注重阅读吸收,积淀感悟,强化个性体验,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的丰富性、多样性,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九年级:规范与升格。作文训练坚持“要求”与“放手”相结合。“要求”,即从题目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材立意、篇章结构的升格训练。“放手”,即在一定要求下大胆创作,绽放思想和情感的火花。

本文着重介绍七年级作文教学序列。

给七年级学生的作文教学定位叫“激情”,指激发情感和兴趣,就是从写作的内容和写作的动机入手,激发习作的兴趣, 鼓励写自己想写的东西,拓展自由表达的空间,倡导言而有物。清晰地记录有趣的,刻骨铭心的,真实的,有价值的东西, 保留鲜活的细节,让嘻笑怒骂和喜怒哀乐都成文章。

依据学生的成长过程、身心特征及课文内容(人教版),确立了如下序列体系:

七年级作文训练内容和目标体系

七年级上:

序列话题1:迎新,课文相扶:《我的老师》《再塑生命的人》《王几何》,阅读相助:《繁星·春水》《泰戈尔诗集》,题目示例:《这就是我要生活三年的地方?》《哇,新班主任!》《第一次住校》,内容和目标:结合新入学经历,学会描摹人物和情景,抒写真实新鲜的感受。

序列话题2:忆往,课文相扶:《秋天的怀念》《羚羊木雕》《荷叶 母亲》,阅读相助:《撒哈拉的故事》,题目示例:《又到 时》《那些 的日子》,内容和目标:回忆往昔岁月,学会描述难忘的人和事,抒发深切的怀想之情。

序列话题3:赏景,课文相扶:《春》、《济南的冬天》,阅读相助:《朱自清散文》,题目示例:《太阳下山了》、《如果我有一所房子》,内容和目标:结合阅读和体验,学会描写美丽景致,表现自然美好。

序列话题4:记人,课文相扶:《散步》《金色花》《走一步,再走一步》,阅读相助:《草房子》,题目示例:《我家保姆》《为别人喝彩》,内容和目标:观察身边的人,学会描述交往细节,表达自己的爱憎情感。

七年级下:

序列话题1:岁月为师,课题相扶:《爸爸的花儿落了》《丑小鸭》《最后一课》,阅读相助:《童年》《伊拉龙》,题目示例:《我是个 的孩子》《父母眼中的孩子》,内容和目标:感受亲人师长的关爱,描述事件和人物言行,表现人物个性特征。

序列话题2:名人为友,课题相扶:《音乐巨人贝多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阅读相助:《人类的群星闪耀时》,题目示例:《我和 的对话》《是你,点燃了我的梦想》,内容和目标:结合阅读体验,学会想象和描述和名人的交流的情形,表达自己的情怀追求。

序列话题3:兴趣为伴,课题相扶:《安塞腰鼓》《竹影》《观舞记》,阅读相助:《缘缘堂随笔》、《甘美的回忆》、(丰子恺),题目示例:《我和 的亲密接触》内容和目标:回顾与兴趣爱好的结缘经历,学会描述过程,抒写高雅情趣。

序列话题4:动物为邻,课题相扶:《斑羚飞渡》《马》,阅读相助:《动物小》(沈石溪)、《跑猪噜噜》题目示例;《我家的 (动物)》《我(动物)眼中的人》内容和目标:结合与动物的交往过程,学会描写动物的情状,表现自己的爱好情致。

在践行这个序列体系的过程中,遵循了如下的原则策略:

1.作文的内容和学生成长过程相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我结合了学生的生活、成长过程、学习表达的阶段性特点,教材内容等实际情况,设置了写作话题(是话题,而非题目)。

七年级开学伊始,学生从小学升入了初中,接触的人、事、物在变,思想情感也在变化,学生在时空和精神领域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所以让学生以“迎新”为话题,描写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新感受。如《这就是我要生活三年的地方?》《哇,新班主任!》《又迟到了》《食堂的队伍好长啊》等,读这些习作,感觉到学生们正睁大眼睛看着这个新奇的地方,疑惑、忐忑又欣喜,学生说出了真心话,写出了真感受,语言个性鲜明。

一段时间后,学生也逐渐熟悉了中学的一切,当他们有时低下头来踢着脚边的石子,或看着窗外的雨,又不禁怀念起小学的点点滴滴,在不经意时陷进自己的情感里头,于是适时地让学生以“忆往”为话题,让他们用文字想念小学的美好时光,思念那些朋友。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就要求引导学生去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可以写生活见闻和生活感受,一句话,就是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

2.写作的内容和课文教学相照应。虽然现行人教版课本没有很好地体现作文训练的序列,但无法回避学生每天面对一篇篇课文,课文是阅读的载体,也是读、写的契合点。在确定写作序列的内容时,结合课文内容和单元主题,在课本中寻找写作教学点,力求能相呼相应,相得益彰,促进语文阅读和习作能力的齐头并进。

教学《济南的冬天》时,让学生评析老舍是怎样描绘他心目中的冬天的,这些精妙的描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请描绘下来。这一过程,既是在写作内容上引发学生的联想,又让学生领悟到情感是写作的前提,让读和写打通。上《天净沙·秋思》后,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散文化的改写;学完《论语十则》,让学生对孔子说话时的具体语境进行想象再造。在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增添了阅读和习作教学的趣味性。

3.训练形式和学生的心理需求相适应。激发起习作的兴趣之后,还得给学生一些习作的平台和展示的舞台,让习作变得轻松愉快而又简单易行,有成就感,才能更久地维持兴趣。我选用“文集”作为学生写作和交流的主阵地。

说得夸张点,每个学生的心里也都沉睡着一个作家,而他们最需要的则是来自教师的呼唤。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致力于唤醒学生的写作意识,培养善感的心灵、善思的头脑、丰富独特的写作储备和发表展示的欲望,当写作成为他们心灵的需要时,我们的写作教学,才算是真正成功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就乐于去写,就会不断产生新的乐于表达的欲望,学生的写作将会由外在的需要转化为内在的需要,这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作文教学的高境界。

当然,让学生行走在科学、有序的能力习得之路上,必定使效能提高。“序列化”是将作文教学内容和方法规范化,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作文教学。序列化讲求过程的科学性、操作性和程序化。强调序列和指导跟学生的个性创作是辨证的、矛盾的统一体,决不能因此束缚学生的思考,扼杀其写作个性。出发点是将二者的关系调试到最佳状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参考资料:

[1]黄金权:《作文教学:从“写作体”向“生命体”回归》(《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第4期)。

[2]程少堂:《繁荣与遗憾:反思作文教学改革30年》(《中国教育报》2008年2月1日)。

[3]《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篇5:七年级作文及评语

不像是繁华闹事里火炉般的闷热,这种热是暖的,暖暖得从脚尖向上漫延,一直暖到心尖。

海上的风柔柔地拂面而来,竞嗅得出海洋的淡淡咸味儿。

黄昏的太阳半卧在远方,如同那清丽的少女,羞怯地蒙上了面纱,只露出精致的上半边脸颊。

四周的云霞都被染红了,悠悠地浮在空中,那是少女脸上因羞怯而引出的脸红吗?

近处的海,远处的山,山后的云,云中的太阳。

太阳将云染得红彤彤的,云儿将山托得更巍峨了,山峦将海衬得波光粼粼。

一步一个脚印,沙滩上赫然是一长串歪斜的印迹。

海风轻拂,海浪追逐着,嬉笑着奔跑,时不时,撞上了脚丫。

一扭头,黄昏时的渔家渐渐闪起了稀疏的灯光,还有些渔民在门前低头忙碌着,家中,贤惠的妻子早开始准备晚餐,天真烂漫的孩子们懂事地蹲下身子帮着父辈忙活。

黄昏固很美,最美不过和谐的渔家。

黄昏,侧目。

篇6:七年级作文和评语

阳光耀眼,

它却如此的纯洁,如此的淡雅。

水鸟飞过,

闻到了清香不觉地放慢了脚步。

蜻蜓点过,

湖面涟漪点点,给它增添了几番情趣。

狂风来袭,

它没有低头,却傲然伫立在湖面上。

骤雨击打,

它没有退缩,却在雨中翩翩起舞。

雷声作响,

……

篇7:七年级的作文评语

2. 可以看出小作者是个性格开朗,十分活跃的“小导游”。

3. 划线句的顺序可以重新排列下,会更通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曾多次在这儿吟咏诗歌,留下了许多不巧的 篇章”。

4. 成语运用非常恰当,可以看出小作者平日的积累。

5. 运用诗词充分表达出自己登高远眺的激动心情。直抒胸臆,表达出对这次采石矶旅行的难忘之情。

6. 文章有条理地记叙了采石矶一日游的经历,表现了小作者心中的留恋和难忘。

7. 按照游览顺序,作者依次描写了汽渡太白楼三元洞广济寺等景观,突出了不同景观的特点,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一路风景见闻的新奇感受。

8. 值得一提的是,小作者能运用多句诗词来表达心中的感受,真的实属难得。希望你能继续加油!

9. 能过合理的想象反映出意味深长的哲理…行文流畅简洁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像力是一篇不错的…文章清逸婉丽流畅连贯尤其人物语言幽默风趣再加上一些精妙词语的使用无形中为文章增添了不少情趣

10. 全文可圈可点的佳句不少给文章增添了些文学情趣

11. 本文在故事情节上或许并无特别之吸引人之处但仍不失为一篇成功之作其一较好地刻画了角色的形象其二语言生动丰富生活气息浓起到了良好的表情达意之效果

12. 文章以…为结尾言简意赅其味无穷

13. 全文叙事集中不枝不蔓语言朴实流畅感情真挚感人

14. 通过丰富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衬托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文章想象合情合理叙述自然生动结构紧凑衔接自然连贯中心突出

15. 语言朴素中心明确构思合理行文层次清楚

16. 能把人物内心活动写得十分生动的确难能可贵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7. 文章头尾照应中心明确结构完整

18. 全文酣畅淋漓一气呵成蕴藏着欢乐与期盼真挚感人开头出手不凡

19. 文章真实感强立体感强可读性强趣味性强以敏锐的社会洞察力以童话反映现实阴暗面并以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贪婪众生相称得上入木三分

篇8:七年级作文教学序列设想

反过来说, 作文只有成为学生内在的主动之需, 即“为生命而写”, 才能有真正的动力之源。让学生说自己想说、愿说、会说的话, 这就要用贴近学生心灵的, 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相吻合的作文教学去唤醒学生的作文潜能。

当然, 学生获得语言能力的过程, 是一个长期积累、感悟和应用的过程。如何让这个漫长的习得过程更见效呢?系统论认为, 整体大于局部之和。也就是说, 有整体的规划, 有一个科学的序列, 其效能就越高。

于是, 我从“习作目的”、“习作内容”和“教学序列”出发, 对初中三年作文教学进行了序列化研究, 美其名曰“激情体悟升格”作文序列研究。

三个年段各有侧重点:

七年级:激情与导源。激发学生自觉地将视野投向生活, 主动关注自我生活, 形成一种习惯和能力。鼓励写不受束缚的随笔、观察日记, “以我手写我心”, 激励学生广泛地读, 广泛地写, 广泛地积累。

八年级:体察与感悟。注重阅读吸收, 积淀感悟, 强化个性体验, 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的丰富性、多样性, 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九年级:规范与升格。作文训练坚持“要求”与“放手”相结合。“要求”, 即从题目出发, 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材立意、篇章结构的升格训练。“放手”, 即在一定要求下大胆创作, 绽放思想和情感的火花。

本文着重介绍七年级作文教学序列。

给七年级学生的作文教学定位叫“激情”, 指激发情感和兴趣, 就是从写作的内容和写作的动机入手, 激发习作的兴趣, 鼓励写自己想写的东西, 拓展自由表达的空间, 倡导言而有物。清晰地记录有趣的, 刻骨铭心的, 真实的, 有价值的东西, 保留鲜活的细节, 让嘻笑怒骂和喜怒哀乐都成文章。

依据学生的成长过程、身心特征及课文内容 (人教版) , 确立了如下序列体系:

七年级作文训练内容和目标体系

七年级上:

序列话题1:迎新, 课文相扶:《我的老师》《再塑生命的人》《王几何》, 阅读相助:《繁星·春水》《泰戈尔诗集》, 题目示例:《这就是我要生活三年的地方?》《哇, 新班主任!》《第一次住校》, 内容和目标:结合新入学经历, 学会描摹人物和情景, 抒写真实新鲜的感受。

序列话题2:忆往, 课文相扶:《秋天的怀念》《羚羊木雕》《荷 叶 母亲》, 阅读相助:《撒哈拉的故事》, 题目示例:《又到___时》《那些_______的日子》, 内容和目标:回忆往昔岁月, 学会描述难忘的人和事, 抒发深切的怀想之情。

序列话题3:赏景, 课文相扶:《春》、《济南的冬天》, 阅读相助:《朱自清散文》, 题目示例:《太阳下山了》、《如果我有一所房子》, 内容和目标:结合阅读和体验, 学会描写美丽景致, 表现自然美好。

序列话题4:记人, 课文相扶:《散步》《金色花》《走一步, 再走一步》, 阅读相助:《草房子》, 题目示例:《我家保姆》《为别人喝彩》, 内容和目标:观察身边的人, 学会描述交往细节, 表达自己的爱憎情感。

七年级下:

序列话题1:岁月为师, 课题相扶:《爸爸的花儿落了》《丑小鸭》《最后一课》, 阅读相助:《童年》《伊拉龙》, 题目示例:《我是个_________的孩子》《父母眼中的孩子》, 内容和目标:感受亲人师长的关爱, 描述事件和人物言行, 表现人物个性特征。

序列话题2:名人为友, 课题相扶:《音乐巨人贝多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阅读相助:《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题目示例:《我和_________的对话》《是你, 点燃了我的梦想》, 内容和目标:结合阅读体验, 学会想象和描述和名人的交流的情形, 表达自己的情怀追求。

序列话题3:兴趣为伴, 课题相扶:《安塞腰鼓》《竹影》《观舞记》, 阅读相助:《缘缘堂随笔》、《甘美的回忆》、 (丰子恺) , 题目示例:《我和____的亲密接触》内容和目标:回顾与兴趣爱好的结缘经历, 学会描述过程, 抒写高雅情趣。

序列话题4:动物为邻, 课题相扶:《斑羚飞渡》《马》, 阅读相助:《动物小》 (沈石溪) 、《跑猪噜噜》题目示例;《我家的______ (动物) 》《我 (动物) 眼中的人》内容和目标:结合与动物的交往过程, 学会描写动物的情状, 表现自己的爱好情致。

在践行这个序列体系的过程中, 遵循了如下的原则策略:

1.作文的内容和学生成长过程相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我结合了学生的生活、成长过程、学习表达的阶段性特点, 教材内容等实际情况, 设置了写作话题 (是话题, 而非题目) 。

七年级开学伊始, 学生从小学升入了初中, 接触的人、事、物在变, 思想情感也在变化, 学生在时空和精神领域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所以让学生以“迎新”为话题, 描写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新感受。如《这就是我要生活三年的地方?》《哇, 新班主任!》《又迟到了》《食堂的队伍好长啊》等, 读这些习作, 感觉到学生们正睁大眼睛看着这个新奇的地方, 疑惑、忐忑又欣喜, 学生说出了真心话, 写出了真感受, 语言个性鲜明。

一段时间后, 学生也逐渐熟悉了中学的一切, 当他们有时低下头来踢着脚边的石子, 或看着窗外的雨, 又不禁怀念起小学的点点滴滴, 在不经意时陷进自己的情感里头, 于是适时地让学生以“忆往”为话题, 让他们用文字想念小学的美好时光, 思念那些朋友。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捕捉事物的特征, 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就要求引导学生去写自己熟悉的生活, 写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可以写生活见闻和生活感受, 一句话, 就是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

2.写作的内容和课文教学相照应。虽然现行人教版课本没有很好地体现作文训练的序列, 但无法回避学生每天面对一篇篇课文, 课文是阅读的载体, 也是读、写的契合点。在确定写作序列的内容时, 结合课文内容和单元主题, 在课本中寻找写作教学点, 力求能相呼相应, 相得益彰, 促进语文阅读和习作能力的齐头并进。

教学《济南的冬天》时, 让学生评析老舍是怎样描绘他心目中的冬天的, 这些精妙的描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 请描绘下来。这一过程, 既是在写作内容上引发学生的联想, 又让学生领悟到情感是写作的前提, 让读和写打通。上《天净沙·秋思》后, 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散文化的改写;学完《论语十则》, 让学生对孔子说话时的具体语境进行想象再造。在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也增添了阅读和习作教学的趣味性。

3.训练形式和学生的心理需求相适应。激发起习作的兴趣之后, 还得给学生一些习作的平台和展示的舞台, 让习作变得轻松愉快而又简单易行, 有成就感, 才能更久地维持兴趣。我选用“文集”作为学生写作和交流的主阵地。

说得夸张点, 每个学生的心里也都沉睡着一个作家, 而他们最需要的则是来自教师的呼唤。因此, 在教学实践中, 应致力于唤醒学生的写作意识, 培养善感的心灵、善思的头脑、丰富独特的写作储备和发表展示的欲望, 当写作成为他们心灵的需要时, 我们的写作教学, 才算是真正成功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 就乐于去写, 就会不断产生新的乐于表达的欲望, 学生的写作将会由外在的需要转化为内在的需要, 这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作文教学的高境界。

当然, 让学生行走在科学、有序的能力习得之路上, 必定使效能提高。“序列化”是将作文教学内容和方法规范化, 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作文教学。序列化讲求过程的科学性、操作性和程序化。强调序列和指导跟学生的个性创作是辨证的、矛盾的统一体, 决不能因此束缚学生的思考, 扼杀其写作个性。出发点是将二者的关系调试到最佳状态, 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参考文献

[1]黄金权:《作文教学:从“写作体”向“生命体”回归》 (《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第4期) 。

[2]程少堂:《繁荣与遗憾:反思作文教学改革30年》 (《中国教育报》2008年2月1日) 。

篇9:七—九年级作文阶段训练初探

关键词:教学 作文 训练

阶段(一):让作文内容翔实起来。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升入中学,思维活跃,对许多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心,但思維尚不够成熟。针对学生这样的思维特点,我将作文训练的重点设在了让文章内容详实起来的训练目标上,配合教材的综合活动进行作文训练。这样既可以有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又目标明确。

学生对生活观察的少,写出的作文常常是记叙多,描写少,内容空洞。如何让学生的作文 内容翔实起来?为此我设计了以下一些训练环节。

1、学会观察 积累素材

结合人教版七、八年级的综合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例如:“献给母亲的歌”,以前做这个活动,我都是在活动课上让学生交流有关母亲的名言,母亲的故事等,然后写自己的感受。活动之后,学生写作时还是不能对自己的母亲做详细的描写。这一次活动的准备分为:观察母亲的手,观察母亲的眼神,母亲的爱好,母亲最爱说(最爱做)……,采访母亲等内容分数周做准备,再在课堂上交流,看看谁观察的最细致。这时候每位同学都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又如“寻找春天的踪迹”我让学生拿着相机到生活中寻找春天。同时我为他们明确了观察目标: 春花、春草、春雨、春天的小动物, 春风吹拂着的人们的笑脸……交流时,我要求他们从视觉 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这几方面讲述自己找到的春天。学生的发言与展示令我欣喜。印象最深的是有学生谈野菜的味道是快乐的表情还有学生拍摄的以斑驳古城墙为背景刚发芽的树枝(这应是古城西安特有的春景)。

2、善于抓住生活中动人的细节

细节描写有利于情节的发展,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利于主题思想的表达,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好的细节描写会使文章生动而真实。为此我在作文课上特地指导学生学会抓住生活中动人的细节。有学生这样说:“昏暗的夜幕下,我隐约看到妈妈轻轻推开门,侧身进入房间。踮着脚尖,挪动到床边。温柔的注视着我,一会儿,又轻柔的,把脚边的小毯子盖在被子上。悄声走出了房门。临走,又回头看了一眼。微微一笑,才小心翼翼的闭上了门。”

3、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对刻画人物、展开情节、表现主题都有一定的作用。中学生在校时间长,学习生活丰富多彩,有许多精彩的场面。如:课间的教室,体育课是的操场,课堂上,运动会上,元旦汇演……这些都是校园生活的最好素材。我在作文课上专项指导了场面描写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这些场面。下面是学生习作中“课间十分钟”的场面描写的一段:

只见那两个同学端坐在凳子上,周围满了呐喊助威的同学,他们郑重地把手握在一起,随着“裁判”的一声令下,两位同学猛的发力。背由先前的直立变得弓了起来。指关节也因为用力过大而有些泛白。A同学略比B同学瘦弱一些,面对B同学“强势”的“进攻”,似乎有些招架不住。他的脸憋的通红。空余的另一只手也紧紧攥成了一只拳头。他暗暗加大了手上的力度。渐渐地,局面又扳回了,两位同学僵持不下。围观的同学也攥紧了拳头,紧盯着他们的手。

通过这些指导,学生学会了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生动再现自己的生活。再不是写作之前才找素材,搜肠刮肚想点内容完成作文状况。

阶段(二):让文章的语言优美起来

七年级一年的指导,学生作文的内容越来越翔实了。可古人云:言而无文,行而不远。说明好的思想也需要优美、生动的语言来准确表达,才更容易让人接受。八年级我将作文训练的重点放在了让文章的语言优美起来的目标上。为此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坚持点滴积累

从初一一入学我就要求每个学生有一个积累本,将自己当天阅的内容:无论是报纸、杂志还是名著,。自主积累自己喜欢的各种语言文字。不拘一格。如:文题、新闻标题、古诗词、对联、成语、名言、文段……摘抄到积累本上,定期开展积累内容交流,背记比赛,读书交流会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语言库。

二、修辞指导

在一年语言素材的积累的基础上,八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词汇量与生活体会,我就在表达方式与修辞上,指导学生让文章的语言优美起来。特别是对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不断地用造句、连词成句、仿句等形式来训练,效果颇佳。下面是学生习作中的两段:

1、几朵小花被安放在枝头,嫩绿色的花托托住单薄的花瓣。透亮的粉色轻盈的呼吸着,花瓣的边缘还是微皱的。风一吹,便颤抖着。那么娇小,那么精致,好像一碰就掉落了。

2、世界上的一切的一切,都抵不上小春日和中你明媚的容颜不朽。在记忆的花园中拈花浅笑,却慢慢后退直至消失不见。朋友,我从未想过有一天你会离我而去,当我们背道而驰不可回返的时候,才记得当年灿烂的日子。

如若时光是一座高高的塔,永恒且美丽的塔,那么回忆就是通向塔顶的阶梯,不可或缺。并非每一个人都是恋旧的,不过每一个人都是要依靠着回忆的滋养活下去。

时光荏苒,无处溯回。那些风带来的低语呢喃在耳畔,坐在我身边的,草莓色的记忆。

轮渡去了道上,风景美得像童话故事。我们住在一个由老式洋房改装成的、保留了原来的样子的旅馆:巴洛克式的门窗,伊斯兰圆顶,长长的游廊和横柱上倾斜下来的藤蔓植物。窗子是宝蓝色的,木门由红漆涂成,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林子尽头,高大苍绿的树木、湿润的空气,一切都像是梦中的样子。

远处的云层舒舒卷卷,整个世界都在我的脚下,行走着的人们渺小如蝼蚁。这是一种张扬而放肆的快乐。只属于我一个人。纷纷而落的阳光拂过身体感觉到暖意融融,许多不知名的管道在天台上纵横交错,我站上去,伸开双臂保持平衡。那风又起了,穿过衣袖达到指尖,掠过睫毛向前漾去。

这一切都是多么的自然且美好。我早已忘却了方才那些细小的痛苦,在这种宁静而优雅的气氛中像一条舒展的鱼,在清澈安静的清渠里浸润着灵魂。

阶段(三)让文章的结构整齐起来

初中阶段的一些同学在作文过程中结构不严谨,条理不清晰,东拉西扯,一段到底(没有分段的文章读起来就像没有尽头的甬道,令人压抑。),还有些学生总喜欢在开头言不及意的空发议论。恰当地安排段落,会给人一种整齐优美的感觉,是初中阶段应完成的写作能力。要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学点有关文章结构的知识,懂得各种文体安排结构的一般规律。如指导学生怎样写个漂亮的开头,有力的结尾、段落间怎样自然过渡、梳理好段落之间的关系等。如围绕一个中心,记叙多件事,在满足中心的前提下选择事件,时间跨度不能大,空间转移不宜多。例如:以三组镜头、三个地点、三次对话、三张照片、三段回忆、三个小标题等来代替“流水账”。

阶段(四)让文章的主旨深刻起来

经过两年的思维训练,九年级的学生看问题已不再是只看到事物的表面,或时间的发展过程,他们能从事物的表面看到事物的本质,或看到事件背后的原因及事件带来的启示。正是教师引导学生让文章的主旨深刻起来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于平凡、平淡的生活琐事认真思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及带给我们的启示。实践中我做了这样的尝试:

(一)横看成岭侧成峰

(1)课堂上引用当前一些热点问题谈自己的看法。

(2)对于班级中发生的一些事情谈观点。如有些同学以没时间为由,不愿给虚心求教的同学讲题。针对这一现象让大家各抒己见,提高同学们认识事件本质的能力。

(二)提升文章主旨训练

作文主旨力求深刻。这就要求我们能够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挖掘其内在的本质,思考出对人生,对社会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能在一般人认识上再进一步,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那一点,并能给人以启示。初中学生写作,在主旨上难以深入,原因往往就在于浅尝辄止,没有深入开掘。所谓开掘就是深入思索,挖出事物最本质的东西来。因此我要求学生在修改习作时深化现有主旨。

篇10:七年级作文加评语

户口薄说:“唐瞄,女,汉族,7月13日出生,在校学生,未婚。”

镜子说:“这个女孩啊,长得还不错。不圆不长的脸上虽没有粉嫩,也没有小酒窝,但却五官端正,清秀。她有时还爱臭美,每天在我面前照来照去,有时还偷偷拿妈妈的眉笔描眉呢!”

妈妈说:“苗苗是一个小调皮。她小的时候比哥哥还皮,整天在沙坑里打打闹闹,弄的一身乱七八糟。带她逛街是件麻烦事儿。记得她四岁那年,我带着她去买衣服,当我从试衣间里出来时,她却没影儿了。我东找西找,就是找不到,当时心都快跳出来了。后来我接到一位女同志的电话,说苗苗在广场旁的一个电话亭旁。”原来,她发现找不到我后,很着急,就拉着那位女同志的衣角说:“阿姨,我和妈妈走丢了,请你给我妈妈打个电话。”幸亏她记得我的电话号码,要不然……

老师说:“唐瞄是个聪明乖巧的学生。从小住宿,很独立。在学习上有着一股力求向上的劲儿。音乐美术舞蹈老师都很抢她,可见是个有出息的孩子。她很喜欢看书,对老师都很尊重。不过,也有些马虎。”

同桌说:“唐瞄是老师眼里的‘红人”,同学眼里的开心果。我跟她同桌,沾尽了光。她助人为乐,有不懂的问题向她请教,她会不厌其烦的给你讲解。我的英语成绩进步的很快,真是多亏了她呢!不过她有些“疯”!那次我们在练字帖时,我不小心溅了几滴墨水在她的字贴上。她可没生气,反倒冷笑了一下,转眼间,只听“啪!”的一声,把字帖朝我脸上一拍,那几个墨点就印在我脸上了,呜……”

枕头说:“别看唐瞄性格外向,做事一向大大咧咧,内心却脆弱得很呢!上次考试只考了78分,老师发卷时她没哭,夜晚睡觉时,她的银豆豆却一直落,一直落,把我身上弄得湿漉漉的。”

啊?这是哪位?是我么?

篇11:七年级写景作文及评语

当地一场秋雨悄悄的来临,浸湿了我的窗帘,我看见,那是秋的使者在向我寒暄,我微笑着向他点头。窗外的雨下得不紧不慢,凉丝丝的,很是可爱。这就是秋雨——秋,刚刚开始。

秋,总是这样悄悄地来,却在不经意间向你问好——秋,刚刚开始。

秋是浪漫的。她总是以金色出现——向前看,眼前是一片金黄的银杏林。那些如同小扇子的银杏叶儿在空中旋转、飞舞,风儿为她们伴奏,“沙沙,沙沙沙”。呵,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画面呀!向下看,地上铺满了落叶,有金黄的,也有暗黄的。放眼望去,就如同是一条金色的毯子,无比耀眼,仿佛置身于宫殿之中。秋,有着金色的浪漫。

秋天是充满喜悦的。田野里,火红的高粱举着火把,金黄的玉米咧嘴笑着,片片稻田随风摇曳着,激起层层浪花。果园中,橘树上挂满了盏盏红灯,苹果们纷纷羞红了脸,石榴红得像一团火,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一切都是充满喜悦的。

我向往着秋,因为它有着金色的浪漫,有着金色的收获,它能给人们无限的喜悦!

虽然秋才刚刚开始,但我却仿佛看到它接下来为我们呈现的金色浪漫与喜悦——这刚刚开始的秋,为我们带来了无限憧憬与希望!

篇12:七年级写景作文带评语

早晨,打开窗户一看,呀!窗外好美,白茫茫一片。雾轻悠悠地飘进窗来,一丝丝,一缕缕,一匹匹,不掺任何杂质。似乳白的棉纱,绵长无尽。雾飘在脸上,似一双慈祥而温柔的大手轻轻地抚摩着你,让你感觉好柔,好凉呀!真爽!

走进大雾中,仿佛置身一幅绵延不绝的画卷。一眼望出去,雾可真是野心勃勃啊,仿佛要把整个世界吞没了才肯罢手。万里江山全都披上了一层薄纱,河流似乎也没了止境,从这里望不见其尾。呵!还真成了一条名副其实的通天河呢!再看看远处的山峰,大雾遮住了大山的脑袋,给她戴上了一顶白帽儿,好似一位调皮的小孩子在与你藏猫猫呢!远山的灯火似几颗闪着朦胧亮光的星辰,一闪一闪的,又似孩子的眼睛在那里不知疲倦的眨巴。

踏在幽径上,一切显得那么静谧,偶尔传来一两声鸟鸣,当你回头看时,鸟呢?却已消失得无影无踪,真会隐身术啊。在这诗情画意里,让人不禁想起“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佳句来。大雾消散后往往是万里晴空,在我心里,这大雾透着不可猜测的希望,让人无限憧憬。

太阳公公终于姗姗来到,大雾在柔和的阳光中悄然隐退,她的质朴、温柔、恬美却留在了我的心里,永远……

上一篇:也谈班级文化之班级凝聚力建设下一篇:《汉语拼音 zh ch sh r》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