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2024-06-27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精选11篇)

篇1:《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

(2).运用白板在地形图上识别黄土高原的地形类型。

(3)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后果,探讨如何解决并采取的措施。(4)了解黄土高原丰富的能源资源、主要的煤矿。2.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找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

(2)利用多媒体播放黄土高原的地形图片,让学生探讨黄土高原地形特征。(3)探讨黄土高原丰富的能源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地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能源的观念。教学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教学难点:利用白板与课件结合探讨本课的重点。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课件播放歌曲《黄土高坡》,猜想:黄土高原的地形类型和人们的生活。

2.多媒体播放图片滚滚黄河水,讨论:黄河水为什么是黄色的?你有办法让黄河水变清吗? 二.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1.多媒体播放黄土高原地形图,学生运用白板找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2.生生讨论:看黄土高原地形,找出最典型的三种景观。3.利用白板,让学生完成课本对应的三个问题。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1)学生小组讨论;(2)展台展示;(3)归纳总结: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来的后果:

多媒体播放黄土高原贫瘠的土地及旱涝灾害频繁图片,结合课本,学生讨论,教师参与。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让黄土高原披绿。学生结合多媒体图片探讨。四.黄土高原地下丰富的矿产资源。1.引导学生读图,完成第1.2.3.题;

2.探讨黄土高原地下的矿产资源及分布特点。

五.总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学生总结,教师肯定。

篇2:《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过风楼镇初级中学 余 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形成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严峻现实。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及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搜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环保意识及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及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

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三.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1.黄土高原的录像(VCD)剪辑;关于反映黄土高原地表特征的图片和资料等。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演示实验器材。

3、课前把全班同学分成六个小组。

学生:提前收集有关黄土高原的图片、资料文字等信息。四.课件设计思路

课件内容主要包括黄土高原的概况视频,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图,黄土高原景观图片,黄土形成的原因材料,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以及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图及原因分析。课件设计原则是简单、精要、实用。力图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让学生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上升到理性认识。重在重点知识和重点图片的分析和归纳。在应用时根据学情灵活、有选择性的利用。五.教学实施过程

新课导入:多媒体屏幕上依次出现四段描述,都是关于我国的一个著名地形单元,大家一起猜一猜。(可以随时抢答)

1、从飞机上看下去,褐黄色的原野,几乎看不到一丝绿色。

2、从出发地看目的地并不远,但车子上坡下坡,绕了好几道梁子才到。

3、这里的人们因地制宜,挖了窑洞居住,冬暖夏凉。

4、我国科学家刘东生因毕生研究黄土成因取得巨大成效而获得2003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称为“黄土之父”——(黄土高原)

学生:个人或小组发表不同的意见或见解。(教师对学生发表的见解给以正确的评判,对有创新性的见解加以表扬、鼓励和推广。)

1.“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

2.“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3.“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质成分与堆积地方的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戈壁、沙荒的矿物成分相同。”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是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

4.“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

教师:介绍获得2003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黄土之父”——刘东生院士的研究黄土成因的感人事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课件:投放关于黄土地貌的图片和资料。(塬、梁、峁、林、柱等)教师:既然“风成说”认为是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那么黄土应该是均匀覆盖在现在的黄土高原地区,为什么形成沟壑纵横的景象呢? 学生:严重的水土流失。

活动四:分小组讨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学生:据图8.4归纳

1、自然原因(地形、气候、土壤、河流、植被等)

2、人为原因(毁林、开荒、开矿)

教师引导:思考并讨论各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对困难问题逐一通过分析和结合实验,帮助学生理解,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1)、地形:地面破碎平地少,斜坡多易造成水土流失。(结合物理知识)

(2)、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易造成水土流失。(参考P72延安降水量图)

(3)、土壤:土质疏松易溶于水。(对比黄土和岩石的溶解性)

(4)、植被:数量多少影响水土流失的强弱。(P69活动题1的实验)总结:看来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形特点与自然要素密切相关,同时人类活动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使区域的特点发生变化。

活动五:结合P69活动题2的对话,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植被的减少会造成水土流失,形成千沟万壑,而地表的破坏又会加剧水土流失。关系如下所示:

篇3:黄土地区斜坡填方的设计

1 影响填方边坡稳定性的因素

路基边坡滑塌是公路上常见的一种破坏现象, 它影响到车辆的正常运营和安全, 严重者甚至造成事故, 中断交通。根据土力学原理, 路基边坡滑塌是由于边坡土体中的剪应力超过其抗剪强度所产生的剪切破坏。因此, 凡是使土体剪应力增加或抗剪强度降低的因素, 都可能引起边坡滑塌。这些因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边坡土质:土质不同则抗剪强度亦不同。

(2) 水的活动:水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边坡的破坏总是或多或少与水的活动有关。土体的含水量增加, 既降低了土体的抗剪强度, 又增加了土内的剪应力。

(3) 边坡的几何形状:边坡的高度、坡度等直接关系到土坡的稳定。

(4) 活荷载增加:坡脚因水流冲刷或其他不适当的开挖而使边坡失去支撑等, 均可能加大边坡土体的剪应力。

(5) 地震及其他震动荷载。

2 斜坡填方设计

2.1 设置填方平台

为增强填方的稳定性, 借鉴该地区类似地质条件下已建公路的设计施工经验, 路基边坡高度小于20m时采用折线式边坡, 8m 处为变坡点, 坡率自上而下分别为:8m范围内采用1∶1.5, 8~20m采用1∶1.75。当边坡高度大于20m时采用台阶式, 设2m宽平台, 每10m高设2m宽平台, 并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 设计中对坡面进行种草防护。

2.2 挖台阶

斜坡上的填方, 当地面斜坡陡于1.5的斜坡地段, 应先清除地表树根草皮或腐殖土, 然后在纵向和横向上均应挖设台阶, 设计中一般坡脚部分台阶宽度为4m, 上部台阶宽度为2m, 并设置4%的内倾坡。

2.3 软土地基处理

软土地基主要分布于黄土冲沟沟底或山间洼地, 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局部填方基底表层有1~3m的淤泥或淤泥质黏土, 这些表层土受水浸湿后很容易软化, 采用全部挖除软弱土层然后换填天然砂砾;常年积水洼地或地下水出露地段, 基底软弱层较深, 采用清除部分淤泥并抛石, 再铺筑天然砂粒。

2.4 铺设土工格栅

为了增强填方沿填挖交界处或沿原自然地面滑动和不均匀沉降, 在纵向及横向填挖交界处, 路基全宽及填挖两侧10m范围, 在土基1.0m间隔0.5m范围铺设两层土工格栅, 如图1所示。

对于横坡较陡的路段, 边坡除开挖台阶外, 为了保证边坡稳定, 边坡上每90cm铺设一层土工格栅, 土工格栅采用单向土工格栅, 屈服抗拉强度大于80kN/m, 屈服延伸率不大于10%, 搭接宽度20cm, 用细铁丝绑扎。土工格栅用U型锚钉锚固于台阶上, 并用U形固定钉固定。每层土工格栅的铺筑坡度 (纵横坡) 应保持水平。土工格栅横向铺设长度不得小于4m, 镶嵌入稳定土层长度不得小于2m, 铺设时应力求平整。

2.5 涵洞及排水系统

良好的排水系统是保证填方稳定的重要措施。填方的排水系统包括涵洞、截水沟、急流槽、平台排水沟、拦水带等。涵洞位置设在填方中央还是与填方连接的挖方路段都是值得仔细研究的, 要根据实际地形、地质情况作具体的分析。一般来说将涵洞置于挖方路段, 适当做一些引排水设施是比较经济的, 而且在技术上也是可行的。填方路堤是柔性的, 而涵洞则是刚性的, 一旦有沉降发生, 肯定会使两者错位、变形, 所以, 涵洞位置设在挖方地段安全系数较高。

另外, 填方设计中, 为了排出地层及地下水, 在填方基底每隔30m设置排水渗沟, 将水引出路基外。渗沟设置矩形, 采用透水性材料填筑, 渗沟内的排水管采用软式透水管, 渗沟示意图如图2所示。

2.6 支挡构造物

部分路段沿沟壑或陡坡布设, 且为路堤或半填半挖路基, 当自然地面横坡较陡, 由于受地形限制, 坡脚延伸很远, 不但堵塞河道, 增加征地拆迁的数量, 而且边坡稳定性不足, 诱发新的路基病害。为此设计了挡土墙, 从而减少了填方占地, 降低了边坡高度, 也减少了土方数量, 而且会增加斜坡上填方的稳定性。

3 必须重视的问题

3.1 压实

路基压实必须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中规定的重型压实标准。路基碾压应按标准击实实验所得的最佳含水量附近进行填筑, 同时用最大干容重进行质量控制。

3.2 急倾斜填方防止积水

在填方路堤填筑过程, 要注意防止局部积水, 以免影响填筑质量。特别在原地面倾斜较急的坡面上半填半挖时, 除应挖成阶梯与填方衔接分层填压外, 要做好防排水措施, 引导泄水于路堤之外。

3.3 沉降量

为了避免填方路堤竣工后填土自重固结产生沉降量, 其顶面设置预拱度, 预拱度纵向以二次抛物线分布, 最大预拱度按该段最大填土高度的1%控制, 填挖交界处预拱度为零。

在路基两侧各预留0.5m的加宽值, 局部路段利用废方填沟后边坡高度较低, 可不设预留加宽。

由于工程地质情况复杂, 应进行斜坡填方路堤沉降的观察和高边坡稳定性的监控措施。

4 结语

填方路基设计本身就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 在黄土地区, 沟坡陡峭, 局部较缓, 地形切割破碎, 斜坡填方随处可见, 所需考虑的影响因素也很多。

摘要:填方较之挖方有更大的不确定性, 特别是斜坡填方工程, 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以G213线东乡至临夏段 (锁折二级公路) 为例, 介绍了在黄土地区填方的设计问题。

关键词:黄土,斜坡,填方,设计

参考文献

[1]何兆益, 杨锡武.路基路面工程[M]. (第3版)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

[2]铁道部第一设计院.路基[M].北京:人民铁道出版社, 1978.

篇4:《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本节课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内容,是中国地理“认识区域”部分,继东北三省后教材选择的第二个区域,本节教材以独立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为主题,由“文明的摇篮”、“风吹来的黄土”、“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四个模块组成,教材紧扣“黄土”这一区域中心事物,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黄土文明”、“黄土风情”、“黄土景观”、“黄土成因”、“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等,突出具有鲜明“黄土特色”的区域地理特征,强调黄土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对本区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影响。本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认识区域的另一个重要方法,即突出其区别于其它区域的特殊性和差异性。

二、说学情

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自然地理有关知识,对我国的区域划分、地形分布以及主要地形区域特征已有知识储备,也具备一定读图能力和分析材料能力。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理性思维正在形成),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采用读图法、材料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三、说课标

本节课标为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并对该区域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的影响;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地形特征;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四、说教学目标

本节课授课时间为1课时。教学目标为引导学生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运用阅读资料了解黄土是从哪儿来的;认识塬、粱、峁、川等多种黄土地貌,说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知道黄土的去向;运用资料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危害,结合图文资料,通过实例了解黄土高原的治理对策与措施,引导学生认识到该区域的中心事物——“黄土”对其造成的一系列影响,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

五、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危害;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措施和策略。难点为黄土的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形成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对策和措施。利用多媒体将实物图片设置成问题,通过观察与思考解决问题;通过动画演示“不同的植被、土质、坡度、降水强度”与水土流失程度的关系突破重难点。

六、说教学程序

环节一:感受黄土文明并领略黄土风情

创设情境,点燃激情。播放一段以信天游为背景的音乐,配以安塞腰鼓、羊肚头巾、窑洞等体现黄土文明、黄土文化、黄土风情的画面。让学生分析画面中展现的是我国哪个地形区,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进一步指出这里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它曾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也是我国革命的摇篮,有着浓郁的黄土文化。为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继续引导学生举例说出黄土高原富有地方特色的其它文化习俗,并思考“黄土风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环节二:指出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

慧眼识图,图寻位置。通过向学生展示黄土高原在祖国的位置图、四大地理区域图、中国地形图,让学生对照图像自主完成黄土高原地跨的省级行政区、黄土高原东西南北的范围等。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某一地形区的位置范围。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再次强调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指出黄土高原是我国著名的高原之一,海拔在1 000~2 000米,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黄土高原的黄土来源。

环节三:了解黄土的来源

阅读质疑,图释地理。教师首先让学生读教材第26页阅读材料,了解“风成说”,结合课本活动思考,这些证据能否说明黄土是风吹来的。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解释“风成说”的原理,并配合相应动态视频,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黄土来源于蒙古、中亚一带,并经过日积月累堆积而成,思考风吹来的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特征, 用课件展示教材第26页图6.29“黄土高原的塬、梁、峁”、图6.30“黄土高原的川”,动态展示塬—梁—峁—川的演变过程(图1),总结黄土高原地貌景观——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再提出疑问:既然“风成说”被认为是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那么黄土高原面上应相对平坦,但现在高原面上却是沟壑纵横、支离破碎,为什么?

环节四:分析黄土的去向

模拟实验,由表及里。先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教师指导分别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学生代表展现探究成果,由于学生生活在温湿的天府之国,对水土流失的理解仅停留在书本,可采用多媒体模拟演示“水土流失”实验。然后教师模拟演示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一是同等条件下,不同植被影响下的水土流失;二是不同土质与水土流失的关系;三是不同坡度与水土流失的关系;四是不同降水强度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最后归纳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与黄土土质以及该地区地形特征、气候、植被密切相关,也与该地区的工业、农业生产活动以及基础建设等人文活动相关。了解水土流失的危害并共同总结:水土流失带走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河流含沙量剧增,旱涝灾害频繁,给黄河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环节五:水土保持的策略与措施

多元互动,合作探究。指导学生结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阅读教材第30页图6.36、6.37,找出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提示学生思考:修建梯田为什么能减少水土流失?在坡脚建挡土坝有何作用?营养物质丰富的土壤在此堆积,有什么利用价值?为让学生理解这些治理措施的具体作用,教师可通过课件展示:植树种草、打坝淤地的原理示意图,并展现治理黄土高原取得的成就。共同展望: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在不断改善,有望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黄土高原 ,大家共同畅想未来的黄土高原(图2)。

最后,用精练、醒目的知识结构图(图3)总结归纳本节知识要点,以巩固、深化知识。

篇5: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王宝柱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黄 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范围。

2、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

4、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二)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图的能 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

(二)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三、教学方法

读图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

四、教具准备

1、有关课本多媒体插图和图像资料

2、多媒体——黄土高原的位置,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图。

五、课时安排

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沟 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唱《黄土高坡》,由黄土、窑洞等引入。

板书:黄土高原

[讲授新课]

一.教师出示多媒体——黄土高原的位置。首先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河、汾河、渭河、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再让学生在图上填出上述地理事物。然后教师可根据有关资料把黄土高原给学生简单介绍。

二.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1.看图B把握黄土高原的地形特点

承转过渡:同学们,我们从课本插图C“黄土高原景观与地形图”中可知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是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地貌,三种不同的类型同时也显示了黄土地区被流水侵蚀的不同程度。并把景观图与地形图连起来。

黄土高原总的地形特点是什 么?——沟壑纵横。

2.黄土高原的来历

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请同学看课 本第91页阅读,分组讨论,寻找答案。

关于黄土高原上那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很多假说:有“风成说 ”“水成说”“风水雨相说”。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情况与原因

首先让学生读图90页活动,讨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1. 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2. 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流速越快,对地面物质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

3. 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

②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因此加剧了水土流失。

③地面物 质组成。黄土高原几乎为黄土所覆盖,黄土多为风积物,土体疏松、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干燥时较坚硬,能保持直立陡壁,遇水侵蚀后易崩解,抗蚀力很低。

④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牧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能力越强。植被覆盖率越高,涵养水源的能力就越强,水土流失状况相对就不会特别严重。

.人为因素

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 地面植被。

②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将大量废土弃石随意向河沟倾倒,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

三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让黄土高原披绿

1.看P86讨论,说说怎样治理黄土高原干旱和水土流失?

2.看图D E,说小流域怎样治理水土流和杨凌农业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通过讨论,的出结论:退耕还林,保护植被;发展科学,培育耐旱品种;发展节水农业;积极发展当地的特色经济,丰富产业结构,加强同外界的就经济合作。

二.丰富的矿产资源

1.画出黄土高原地图,找学生在图上填出以下矿产:大同、阳泉、平朔,神府、东胜——乌金三角。

2.看地图册,说说煤炭可以通过哪些铁路外运?特别指出“神州第一线”

3.看图F G H I,想想,黄土高原的煤炭除了通过铁路,还可以用什么方式外运?

三种运输方式:原煤输出、发电输出、转化为煤气输出

三.布置作业

篇6: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庄浪三中 赵秀艳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跨越的省区,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2.通过图文、视频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风成说,分析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3.结合资料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了解水土流失的后果,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方法过程

1、(播放短片)创设情境----(读图填图)了解范围----(小组讨论)分析成因----(讨论交流)水土流失原因----(交流收获)课堂小结

2、将读图分析法、探究讨论法、媒体演示法相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励并培养学生形成科学探究的意识,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教学重点:黄土高原的范围、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教学难点: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教学模式: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与VSO教学模式相结合,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学前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黄土高原地图。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1、播放有关黄土高原景观的视频,创设情境。

2、刚才的短片展示了我国哪个地形区?由此导入本课----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播放的这个短片主要展现了未治理的黄土高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配上大家熟悉的歌曲《黄土高坡》。一方面是为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是初步感知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为本节课学习其成因、水土流失打下基础。)

二、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

(展示目标)学生齐读课文

学生独立完成读图、填图的练习

1、理解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多媒体展示‘黄土高原的位置’引导学生指图说出黄土高原的范围。(1)了解黄土高原的范围及跨越的省区。

学生阅读地图册P33页内容,在图上找出黄土高原的范围,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学生先独立读图、填图,然后全班交流。

(2)(图片展示)黄土高原景观图片、面积、厚度的数据。提问:这组资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交流小结: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通过独立完成读图、填图的练习,既掌握了知识,又学到了方法。)

过渡: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

2、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风成说 多媒体展示‘科学的假说’

(1)教师简单介绍科学家提出的多种假说:风成说,水成说、风水雨相成说。(2)学生观看图片‚黄土高原的成因‛,了解‚风成说‛。

(3)‚既然‘风成说’认为黄土高原是风吹来的,那么就需要一定的证据‛。阅读教材P67页的四条证据,讨论每条证据说明了什么问题。(4)自主思考----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与VSO教学模式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习。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在有限的时间里了解黄土高原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我借助多媒体播放视频,直观形象,接着效仿VSO教学模式,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过渡:既然风成说被认为是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那么黄土应该是均匀地覆盖在现在的黄土高原地区,为什么会形成沟壑纵横的景象?

多媒体展示、教材活动1的实验,讨论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说明植被有什么作用以及森林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多媒体展示‘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的分布;根据图中的信息、说说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地形区。

3、探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1)学生结合教材P68-69页内容,独立思考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2)教师播放短片‚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学生观看。(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4)由各组中心发言人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归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

人为因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开矿、修路等。(4)谈看法。

阅读P69活动题二,讨论交流。

4、了解并交流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后果。

三、知识反馈

四、收获平台 结束新课、图片展示:黄土高原今昔景观对比。黄土高原今昔面貌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他们采取了哪些治理措施?下节课再见。

篇7: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教学设计

第一节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

——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

严重的水土流失教学设计

曹经湘(邯郸23中)

教学设计总体思路:以小见大,以点带面

人口、环境、资源,是影响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问题,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只是个案例。我主要是想通过本节课让学生由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后果能想到整个中国乃至全球的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从而产生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能成为今日和未来世界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地球公民。(这也是我一贯坚持的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教学重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后果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明确目标

导入新课:(课前欣赏:歌曲《信天游》)一曲粗犷苍凉的“信天游”把我们带进了贫瘠、荒芜的黄土高原。也许有同学要问:黄土高原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吗?下面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

从这段视频中我们了解到原来黄土高原并非自古就是这样贫瘠荒芜,只是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才导致它今非昔比。现在,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并结合刚才的视频,找出水土流失的原因及产生的后果。

二、创设情境 自主学习自学指导

认真阅读教材P68,完成以下问题。

1、找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及后果。(独立完成)

2、学以致用:完成P69活动题3。(小组合作)

三、总结达标 主题升华

结束语:同学们,短短的二十分钟马上就要结束了,但我相信这节课带给我们的反思却很多。此时此刻,老师也有很多话想对你们说,就用一首歌代表我的心声吧!同时,在歌声当中结束我们今天的这节课。

备注一:在讲水土流失的后果时可补充一些黄河灾害知识:由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黄河平均年输出沙量达16亿多吨,最大年输沙量达39.1亿吨(1933年)。黄河常被人们称为中国的母亲河,同时,黄河还被称为“中国的悲伤”。黄河由于泥沙淤积,防洪困难,水灾频繁,1887年中国黄河大水灾,死亡数百万人,最保守的估计为150万人,也有学者测算为700万人,成为有史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洪灾。

备注二:视频文件包含特效字幕,需要特殊的视频播放器播放,如Potplayer(最佳)或mplayer。

严重的水土流失教学反思

严重的水土流失是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一节中的重点和难点,其中核心知识是严重的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后果。教学中,针对初中教育特点,我先通过听视频和看图片设置问题:找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及后果(独立完成)。由于书中对其讲解和说明已非常具体,学生都能通过阅读教材就能找到答案,但是地理学必须教会学生地理思想和地理规律性的东西,否则换一个区域,学生还是不会解决问题。所以我提示学生从地形、植被、气候、土壤、人类活动去解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在我的提示下,学生能很好的从五个方面找到答案。

在探究活动设置上,我致力于让学生学会知识迁移,学会通过所学去解决同样的问题。我设置的问题是:除了黄土高原找出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并根据图上信息,分析这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这是教材P68页活动题3。对照图学生可看出分布特点: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通过探究学生也知道从地形和气候两个方面解释,但是不知地形如何解释,因为学生不知 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地形特点,所以在这儿学生的活动显得不太充分,但我认为学生掌握地理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这一节课我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即不仅黄土高原,即使中国任何水土流失的地方,同样,世界任何水土流失的地方,都可用今天所学去分析。

篇8:某高原型雷达电子方舱设计

高原典型环境具体如下:气温:-45℃~+50℃;湿度:20%~80%;最大风速:35m/s;最大降雪深度:5cm;海拔高度:≥5500m;空气密度随着高度而变化, 在海拔高度5500m左右的空气密度和地面相差很大。以地面温为50℃, 海拔5500m时空气的物性参数为试验获得的数据表明, 在5500m的高空的换热系数仅为地面的0.6。这意味着在高原散去同样的热量比在地面需要更多的风量, 如何应对高原环境带来的方舱内电子设备的散热问题等, 进行高原环境适应设计就成了关键。本文介绍了某高原型雷达在设计过程的一些考虑。

1 设备组成

某雷达电子方舱设备组成;方舱外形尺寸:6058mm×2438mm×2438mm, 大板式结构;方舱及内部设备重量:≤6t。详细见表1。

2 方舱设计

2.1 方舱布局及风道设计

根据舱内电子设备的散热需要, 对舱内的电子设备合理布局 (见图1) , 设计专用风道分别对整个方舱内机柜和室内进行温度调节 (见图2) 。舱顶的夹层作进风道。两台空调进风分两条通道, 右侧的一台对方舱前部送风。左侧的一台对方舱中部送风;空调的风从方舱的上部进来, 经过设备后带走设备的热量后出去, 形成一个循环的通道。

2.2 空调器选择

方舱内主要散热项有通过方舱的环境热渗透、太阳辐射热、电子设备耗散功率、人体散热、照明散热、开门泄露热;计算过程如下。

(1) 通过舱体的环境热渗透P1=K×F△T式中:K为传热系数一般取K=1.5W/m2℃;F为舱壁面积 (m2) ;△T舱内外温差, 舱外温度取=55℃, 舱内温度取=30℃。

(2) 太阳辐射热P2=0.047KSEA式中:K为方舱传热系数;S为舱壁受太阳辐射的面积 (m2) , 按太阳照射东、南、水平三面计算;S=2.438×6.058+2.438×2.438+2.438×6.058=35.48m2;E为太阳照射力 (W/m2) 查表得七月份总辐射量为:E=18kCal/cm2月=578W/m2, 代入得P 2=115 6.6W。

(3) 电子设备耗散功率P3=2500W。

(4) 人体散热P4:由于方舱内环境温度设定为25℃, 操作人员认为是办公室工作人员, 取人体散热为124W, 人体湿热为103g/h, 水的汽化潜热为2500kJ/kg, 按2名操作人员计算, 则P4= (124+2500×0.103/3.6) ×2=391W。

(5) 照明散热P5。

操作室内安装组合照明和普通照明各1套, 总耗散功率为300W。

(6) 开门泄露热P6。

开N次/小时门泄露的热量为:

式中:v为车厢内部体积;r为舱内空气比重kg;it2为50℃时空气焓值;it1为25℃是空气焓值;f为修正系数, 有冷室时取0.8, 无冷室时取1;n为每小时开门次数。各数据取值如下。

代入得P6=36.1×1.185× (42.3-13.2) ×0.8×1.5=802kCal/小时=1000W

总负荷为:

根据计算总热负荷为8007W, 所以选用额定制冷量为5kw的顶置空调两台。同时, 考虑到低温工作的需要, 使用的空调需要电加热功能。因此选用两台冷暖两用整体式窗用空调 (该空调其制冷量为5000W, 制热量为2000W, 噪声≤60dB, 使用的环境温度为45℃~+55℃。)

2.3 舱内设备机柜热设计

机柜内装电子设备对应热量见表2。

我们根据机柜所在方舱的风道布置去合理安排机柜的进风风向, 结合机柜各个插件的散热量, 增加风机及风道。利用ICEPAK软件对机柜进行热仿真分析, 进行优化设计。方案1在机柜顶部和底部各增加4个风扇, 方案2在中间再增加4个风扇;比较后发现靠增加风扇已经解决不了问题智能接口和信号接口的温度超过了器件能正常工作的极限温度85℃, 通过进一步分析机柜的内部流场, 发现由于机柜前部为分机, 后部较空, 空气都从较空的后部流过, 通过插件的风量很小, 因此需要需设计风道将空气引入插件。因此我们考虑在分机背后增加挡板来改善空气的流动。方案3在第一个分机后部上面位置处加挡板, 方案4在所有分机后部上面处增加挡板, 方案5在第三个分机后部上面增加挡板, 分析结果见表3。

从表3中, 温度分布图见 (图3) , 流场图 (图4) , 可以看出, 方案5的流场和温度分布都是最优方案。

2.4 方舱的降噪设计

为了降低机柜设备的温度增加得风扇及对舱内温度调节设计的风道, 都可能加大舱内的噪声, 噪声不仅危害人体健康, 又影响工作效率, 必须将噪声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在实际设计时考虑如下: (1) 在进行舱内风道设计时, 注意合理设计风道截面尺寸, 减小内部阻力小;在各连接口和风道内在不影响送风的前提下贴些吸声材料。 (2) 在舱体结构设计时, 一定要在空调安装的位置上设置骨架并使其与舱体骨架或结构支撑件可靠联接, 以消除共振产生的噪声。 (3) 机柜内部选用的风机应为低噪声风扇。

除了上面提及的事项外, 为了应对高原环境, 在设计中还须注意许多事项, 如为了抵抗高原的强紫外线辐射, 用抗辐射的材料来制造方舱外表面的蒙皮或油漆;方舱内电子设备需要在低温下正常工作, 这就要求设备能在有低温启动的功能, 在选用元器件和成套外购设备时注意环境等级舱内还需要有电加热器来增加方舱的内部温度。日夜温差大会带来设备上的结露, 需在实际设计中采用吹风、烘干、引流, 涂防结露的涂料等手段来避免结露的形成。

3 结语

通过上述的方法对某雷达电子方舱进行了高原环境适应设计, 并在海拔3300m~5500m的高原地区使用并工作超过两年, 无异常情况发生。通过对雷达电子方舱进行高原适应性设计, 使其适应性提高, 满足了用户在特殊环境下的要求, 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GJB 870—90.军用电子设备方舱通用规范[S].1991.

[2]谢德仁.电子设备热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89 (12) .

篇9:《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听写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问语。

3.想象课本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体会柳树的神奇与望而生畏。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尝试朗读、自主释疑

1.导入:自古以来,柳树与文学、诗歌、艺术就有着不解之缘,它一直是文人墨客描写的对象。我们在之前学习过贺知章的《咏柳》,谁还会背?(指名背)

2.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4.带问题大声朗读课文。A.(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边交流)(巡视):B.全班交流。

二、熟练朗读,大胆质疑

1.过渡:在同学们对文章有所感知的情况下,老师来检查一下你们在字词方面的掌握情况。

2.播放课件读词语(生词、词语串连)。

3.A.通过预习你觉得这是一棵 的柳树?B.刚才同学们在探讨自己的读书心得的时候谈到:这是一棵神奇的柳树!令人望而生畏的、坚忍不拔的、这是一棵顽强的柳树!枝叶繁茂、粗壮坚实、有两人合抱粗。

第二课时

三、品赏诵读,互动解疑

(一)感悟青海高原的苍凉

1.过渡:这样一棵柳树所生长的土地——青海高原,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呢?

2.小声读3-4自然段。在文中划出描写青海高原地貌的句子。(老师巡视后确定目标)。

3.指名交流划的句子。

4.引读:(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提示,一起来读一读这几句话)

a.这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平常的柳树,生长在什么样的土地上呢?

在青海高原上,每走一处——读!

b.这株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生长在什么样的土地上呢?

我站在这里,目力所及——读1

5.再引读.a.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原野?什么样的山峰?什么样的蓝天?什么样的云团?b.站在这棵高原上唯一的一株柳树下,眼睛所能看到的背后是:什么样的青山?近处是:什么样的原地?

6.齐读问语(课件出示)

广袤青草覆盖寸草不生青石嶙峋

深邃凝滞铁铸赭红色

从这些词中你读懂了什么?

7.所以,作者陈忠实的心头才会弥漫着: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样悲壮苍凉的边塞诗词。

8.也所以当作者第一次看到这棵柳树时才会“哦”了一声。从这声“哦”中你读懂了什么?(作者的惊奇)看见一棵平常的柳树,何以那么惊奇啊?

9.这是这株柳树让我望而生畏的原因之一。

(二)欣赏柳树的壮观、茂密

1.过渡:这株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长什么样呢?

2.师范读

3.听着老师读这段文字,你眼前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

4.指名交流。

整体:粗壮和茂盛——“你脑海中浮现出有关这棵树树干的样子了吗?”

干枝:坚硬

叶:绿(扳书:粗壮、茂盛)

5.是的,这棵生长在这么恶劣环境中的柳树,竟然能造就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这怎能不是令我望而生畏的又一个原因呢?

(三)感受柳树顽强的生命力

1.过渡:这株柳树经历了怎样严酷的考验和不平凡的生长过程呢?我便抑制不住的猜想起来——读!

a.你能回头说说株柳树造就的奇迹是什么吗?

b.请你发自内心的赞美这株柳树!

(四)与家乡柳树对比,体会以物喻人的良苦用心

1.过渡:家乡灞河的柳树和高原上的这株柳树,又有着什么样的不同命运和生活道路呢?

2.指名读(谁能勇敢的站起来,为我们朗读这个自然段)

3.小声自读勾划句子。

文章不厌百回读,请你再小声读一读,边读边用笔勾划出:描写家乡柳树生存环境的句子。(交流)

4.齐读,引导学生体会家乡柳树生存条件的优越。

5.指导朗读最后一句:家乡灞河边的柳树生存条件优越得令人嫉妒,所以作者才感叹到一一读!

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对比;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为什么又用净净笔墨写家乡的柳树呢?)

1.过渡:生存在那么恶劣严酷环境中的这棵柳树,它是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的呢?

2.齐读,交流。

3.读完这些文字,你想到了哪些人?为什么?(相机介绍作者)

4.最后一句话,仅仅是在写柳树吗?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课件)

5.读完这些文字,老师还想到一句话: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那么,你想到了哪些呢?

6.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为什么用许多笔墨写到家乡灞河边的柳。

四、积累名言

A.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和命运不可能公平,但只要心中一直充满希望,凭借自己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去努力,生命就会产生奇迹。

B.即使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篇10:黄土高原教学反思

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发运用有效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主动学习,不是一个只能停留在理念上的问题。让学生动手、探究等多种能力得到培养,使他们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学生的潜在能力的高低,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意识地引导与开发。处于基础教育战线的老师们,让我们走出学科本位主义的涡漩,让学生多一些自由学习的空间,让我们一起在课改实践的摸索中,勇敢地迈出你每一次教法尝试的第一步,走过去,前面是个天,相信我们一定会迎来素质教育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1、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人本性”贯彻始终。本节课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本课通过运用电脑多媒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参与意识,充分体现了了以学生为本,以探究学习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使学生能够在活动和快乐的情境中学到知识。

2、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环保意识和人文意识的培养。本课教师通过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以及通过多种教法的灵活运用和有机结合,使学生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使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和人文意识。

3、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本节课教学过程从多媒体视频及图片的观看,由感性到理性,逐步深入,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对比、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11:《黄土高原》教学反思

黄土高原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很多学生没有去过,黄土高原什么样?黄土高原今天为什么是这个面貌?今后我们应该怎样做?这些问题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讲是很难想象,很难理解的。

第一次在八1班上课时,我只是凭借了书中的插图向学生作了介绍,结果使得很多同学没有理解。有的孩子问:“为什么植被遭到了破坏,其后就变得干旱了,土地沙化了呢?”。我知道这节课我没有成功,这个最根本原因我没有帮助孩子弄清楚。怎样才能清晰,易于理解而且又最具说服力呢?所以我在第二次八2班上课时,给同学们做了试验:从操场上取来一小块草皮,再找来一块没长草的泥巴,然后用清水冲,让学生看,长草的泥巴用水冲刷后水较清,说明带走的泥沙少;没长草的泥巴用水冲刷后,水很混浊,说明带走的泥土多。这时有个学生说,我明白了黄河水为什么含沙量这么大,因为它流过黄土高原,而黄土高原上的植被很少,同时也认识到要改变黄土高原的面貌就必须植树种草。这样创设情景让学生亲眼看到,亲身体验,这样做要比传统的说教效果好得多。

上一篇:开心辞典题库下一篇: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自查自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