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市场经济教案

2024-07-25

了解市场经济教案(共9篇)

篇1:了解市场经济教案

教学内容和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好,上新课之前老师先问大家几个问题: 教师问:在日常生活经济中,我们的生产需要和生活需要是单一的还是多样的?是固定的还是经常变动的?(引发学生思考)我们的衣食住行,无论哪一种需要都不是固定不变的。那在市场经济中我们的资源是怎么进行配置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第二课第1节了解市场经济

新课讲授:

一、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

(一)市场调节

1、资源:社会经济生活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可称为资源。

2、资源的划分:(1)可再生(2)不可再生

让学生宏观地了解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水荒、工荒、油荒等问题。学生简单讨论之后不难得出结论:市场经济建设面临资源短缺的问题,对市场中的资源要进行优化配置,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使用,才能尽量满足多方面的需要。

在介绍我国的水荒、工荒、油荒等问题时,使学生十分明确地认识到资源的有限性,暗示学生要树立合理利用资源、不浪费资源的观念。正是由于资源相对有限,才需要对资源进行配置,自然过渡到教学的第一个方面。

怎一个“荒”字了得?资源紧张开始彻底暴露在人们的面前,困扰全国。工厂由于缺少生产资料而停工,停靠在加油站的汽车,排起了长龙,人们因为停电而迟迟不能入睡。总之,这种矛盾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资源紧缺,我们应该怎么办?

3、资源配置的手段:(1)计划

(2)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服务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

(二)市场经济及其基本特征

1、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2、基本特征:

(1)平等性(内外资企业要求统一税率)(2)竞争性(参与者的角度分析)竞争是商品交换得以进行的前提;竞争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3)法制性

(4)开放性(市场区域扩大)(5)各特征关系

3、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1)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的反应供求变化关系,传递 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2)能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资源合理利用。

4、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社会生活中有很多领域和产品不能用市场来调节,如国防、治安、消防等 产品的供给问题,还有枪支弹药、麻醉品都不能让市场来调节。(1)自发性

由于市场调节是在价值规律自发作用下进行的,在利益驱动下会产生一些违反市场原则的行为,如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大量排放废水、废气破坏环境,剽窃他人智力成果等。

悟一悟:网友笑谈,早起,买根地沟油炸油条,切半个苏丹红咸蛋,冲杯三聚 氰氨奶,啃个染色馒头。中午,在食堂要一注水肉炒农药韭菜,有毒猪血和瘦肉精的双汇,来碗翻新陈米饭,泡壶香精茶叶。下班,买条避孕药鱼,尿素豆 芽,开瓶甲醇酒,吃个硫磺馒头。晚上,钻进黑心棉被睡觉。其实现在人们真的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吃,从水果到蔬菜、牛奶、肉、米、面从农田到餐桌处处造假。(2)盲目性

由于人们不可能完全掌握生产各方面信息及其变化趋势,致使决策带有一 定的盲目性。如某种商品有利可图则一哄而上,反之则一哄而退,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和消费得不到充分满足。养奶牛例子(3)滞后性

由于市场价格的形成和传递有一个过程,一旦传递到生产经营者手中进行

生产调整,就有一个时间差,致使市场调节带有滞后性,成为一种事后调节。讨论:市场的这些不足和弊端,会导致什么后果?(浪费资源,经济波动与混乱,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等。)

(三)国家宏观调控

1、含义:是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两只手: 市场经济————“无形的手” 宏观调控————“有形的手”

2、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3、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4、手段(1)经济手段

淘宝余额宝例子(2)法律手段

在宏观调控中国土资源部责令4150个在建项目停建。(3)行政手段

工商执法人员采取紧急行动对三鹿奶粉进行彻底清查,并重点加强对消息相对闭塞的乡村奶粉经营点的排查力度。

二、市场活动必须遵守的交易原则

1、什么是市场交易原则?

2、市场交易原则的内容:

(1)自愿原则 自愿——是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卖炭翁》例子(2)平等原则平等——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3)公平原则 公平——是市场交易原则的重要内容。

(4)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是现代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精神 故事:你把我最值钱的东西卖掉了 案例分析、判断练习

课堂小结 :

市场调节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 式,但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市场有效地发挥作用,必须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 秩序,并不是任何市场经济都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的。引导学生要辩证地、全面地看问题。那么怎样克服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的基础性作用呢?这就要加强宏观调控,同时遵循市场交易原则。

篇2:了解市场经济教案

授课人:贾

波 淮南实验中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熟练运用Excel公式计算值。(2)熟练使用“填充柄”功能。

(3)学会使用条件格式,突出显示相关记录。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数据信息的简单加工过程。

(2)领会和掌握公式计算、条件格式等一类问题的求解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1)让学生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参与活动。

(2)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培养同学关心他人,热爱集体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本活动的重点是编辑公式进行数据计算。

2、教学难点

本活动的教学难点运用条件格式,突出显示符合设定条件的有关记录。

条件格式的运用,能够让部分数据更突出显示。由于数值有两个方向的反映(数值的偏大和偏小),突出显示时采用不同的颜色,这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到这一点。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工作

1、教师用计算机和学生用计算机

2、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

3、准备本节课所需的素材(2)、学生准备工作

1、复习上节课的知识。

2、预习内容第二单元活动3。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引入(教师机展示家装预算表)

今天,我想请同学们给我帮个忙,帮我做一些简单的计算。我岳父现在住的房子马上要拆迁了,于是在大通区买了一套房子,上个月才拿到钥匙。现在急着装修,让我做一下装修预算。基本数据我已经准备好了,现在就差计算了。因为要算的东西太多,我想请同学们给我帮个忙,好不好?(2)、教学过程

活动

一、分组计算家装预算

教师机展示预算表,大屏幕展示计算公式,先找同学上来演示计算过程,然后分5组对五大块的家装费用进行计算。每小组随即抽取一位同学告诉我计算结果,并向组员求证!

注:

1输入公式并进行计算(上节课内容:计算视力合格人数比例)○注:“=”号的重要性。

2填充柄快速填充(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活动2:预算旅游费用)○不错,谢谢大家的帮忙。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信息技术学科虽然现在是中考科目之一,但是与其他学科不同,每学期的期中和期末考试中并没有信息技术的考试。所以,我们决定在下学期开始进行课堂评分,然后根据每节课同学们的得分,来作为大家期中和期末考试的成绩。请大家先看看我设计的表格,然后尝试一些计算,并提出你的看法。

活动

二、根据大屏幕展示的规则和要求完成任务

规则:

第一组完成前2节课的数据计算 第二组完成前4节课的数据计算 第三组完成前6节课的数据计算 第四组完成前8节课的数据计算 第五组完成前10节课的数据计算 任务要求:

1、各小组根据规则删除不需要的数据

2、在表头中添加“总分”、“平均成绩”和“名次”并统一格式

3、对表格标题进行“合并居中”

4、计算总分

5、对“总分”进行降序排序,并快速填充“名次”

6、计算平均成绩

注:第6项任务为附加题!(选做)

请完成附加题的同学上来演示平均值的计算方法。并分3种方法讲解平均值计算步骤。

1、编辑公式计算平均值

2、“自动求和”计算平均值

3、插入函数计算平均值

拓展任务:

后一节课要获得多少分,平均分才能达到及格(60分)和优秀(80分)?

活动

三、完成生长状况分析表

1在编号1中输入自己的相关数据。○2计算所有同学的身体形态指数。○3计算身体形态指数比 ○4阅读课本P48-P50面加工坊的内容,并使用“条件格式”将“身体形态○指数比”大于1.3和小于0.7的同学突出显示出来。

5使用“条件格式”将“身体形态指数比”大于1.3和小于0.7的同学○突出显示出来。

○6计算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

六、课堂总结,巩固知识(大屏幕)

1、运用Excel公式计算值

注:“=”的使用

2、填充柄的使用

3、学会使用条件格式,突出显示数据

注:最多可设置“3”个条件

七、布置作业:

篇3:了解市场经济教案

目前世界上没有真正市场经济完全自由的国家存在, 只是相比过去的市场经济模式而言, 各个国家在科技、民生、经济建设等方面的市场合作在逐步加强。所谓市场经济自由化, 通俗的可理解为这种经济类型中不需要昂贵和复杂的政府机构来协调做出经济决策, 转由经济系统中的个人或公司根据市场变化的需求和供给的平衡来迅速做出反应, 以及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经济决策, 使资金自然流到了赢利最高的地方。且当前随着国内市场开发程度的逐步加深, 市场经济自由化给青年人才带来的是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他们是一个有自有理想的群体, 渴望有一个能够体现自身价值并能给自己带来最理想收益的平台。因此作为施工企业, 应该随经济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紧密结合市场动态, 为人才的培养搭建一个适合自身行业性质、特征的平台, 为企业发展制定所需的经济政策与政治工作指导思想, 以稳人心促发展。

二、了解基建市场发展新方向

自十八大召开以来, 我国在从WTO十五年保护期的结束到国际亚投行的成立再到“李克强经济”的改革深化; 从银行的多次降准降息到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意接纳人民币为储备货币等一系列错综复杂经济环境的影响下, 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 一直到目前的7% 左右。但随着市场经济自由化的格局程度在不断加深以及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下, 我国国内主要指标增速依然保持企稳向好, 尤其这些年国家对高铁提速到海西建设再到丝路经济发展等基础建设方面投入的持续增加, 使得我国国民经济在动荡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出现积极变化, 经济发展活力动力增强, 同时这些方面的投入也给基础施工建筑行业带来了莫大的机遇与挑战。

( 一) 互联互通: “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心是基础设施建设, 包含铁路、公路、航空、水运、道桥、隧道、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及其配套行业。这些拟建或在建基础设施规模已经达到1. 04 万亿元, 跨国投资规模约524 亿美元, 考虑一般基础设施的建设周期一般为2 到4 年, 2015 年国内‘一带一路’投资金额或在3 千亿到4 千亿元, 这些基础设施投资不仅会促进所在国的经济增长, 而且将会大力带动国内基础建设行业的发展。

( 二) 新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新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如地铁, 轻轨, 磁悬浮、城际列车、高速铁路等轨道交通也已逐步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但由于经济实体和技术水平的限制, 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起步较晚。2000 年前, 我国仅有北京、上海、广州3 个城市拥有轨道交通线路。但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居民对快速便捷的交通出行方式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我国的轨道交通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自2007年起到现在, 全国已有30 多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获得了国务院的批复, 到2015 年止, 全国规划建设轨道交通路线总里程达到1700 公里, 可以说, 我国的地铁交通建设已经进入了全面井喷时期。

( 三) 新型国家城镇化发展: 完善综合运输通道和区际交通骨干网络, 强化城市群之间交通联系, 加快城市群交通一体化规划建设, 改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对外交通, 发挥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对城镇化格局的支撑和引导作用。到2020 年, 普通铁路网覆盖20 万以上人口城市, 快速铁路网基本覆盖50 万以上人口城市; 普通国道基本覆盖县城, 国家高速公路基本覆盖20 万以上人口城市。

( 四) 海外市场投资: 数据显示, 近年我国工程对外承包项目逐年扩大, 产值从2003 年的138.7 亿美元增长到2014 年的1424. 1 亿美元。2015年上半年1 到5 月份,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675. 8 亿美元, 分析称今年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和营业额有望实现5% 左右增长。被号称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海外市场投资将为我国企业提供更多的包括铁路、公路和港口在内的海外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同时拥有大量海外业务的基础建设施工企业必将首先获益, 并且可能迎来爆发式增长机会。

三、依据市场找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力点

市场经济自由化环境的发展, 决定着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 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直接面对的则是广大在职员工; 但是员工的思想情绪的稳定性与日常生产的积极性, 很大程度上则受外部市场经济自由化环境的影响。为此主动依据市场经济变化, 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 必将直接有助于企业在新形势下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 一) 更好的把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战略相结合: “围绕经济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发展”。思想政治工作既肩负着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政治使命, 也承担着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现实任务。随着市场经济的开放,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国家在高铁、城市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节能减排、棚户区改造以及保障房建设等领域仍然有强劲的投资力, 这对施工企业来讲, 无疑是重大利好消息。为适应市场环境变化, 以经济发展为导向, 于2013 年6 月开始, 中国交建根据当前的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 以及当前所处的市场环境, 包括海外的、国内的市场环境提出未来发展的根本路径———“五商中交”, 就是根据自己产业的特点与发展战略的需求, 把中交建设打造成全球知名的工程承包商、城市综合体开发运营商、特色房地产商、基础设施综合投资商和重型装备制造及系统集成总承包商。因此, 思想政治工作应紧紧围绕中心任务, 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 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相结合。面对外部经济环境的快速发展, 一度出现职工思想动荡、想另谋高就的被动局面。思想政治工作应正确引导, 从思想转变抓起, 把企业高层的战略规划和美好的发展前景与一线职工的切身利益相结合, 稳住人心, 避免因其他单位抛出绿色橄榄枝, 把企业骨干挖走。加强领导与一线职工的沟通, 解除员工心中顾虑,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优势, 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共同促进企业更好地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 二) 更好的把相关法律法规渗透到思想政治工作中: 加强和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作为施工企业,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要走出国门, 寻求在当地巩固的发展, 以做强做大。就必须熟悉当地的法律法规, 就好比玩游戏, 要懂的游戏规则。作为思想的先行者, 应抓住机遇, 了解当地的工人、法律人士, 对当地的风俗人情、规章制度做到先行先知, 形成一套全方位的管控之道。用创新的精神, 围绕企业发展, 结合八小时工作内外不同的特点, 以灵活的工作方式将法规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 渗透到各个环节。以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提高工程项目总承包及施工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素质, 规范施工管理行为, 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 三) 更好的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生产经营工作相融合: 在市场经济自由化剧烈变化的大环境下, 生产经营仍然是企业的中心工作, 紧抓机遇, 积极开拓新市场, 引进高精尖人才和科技设备, 提高生产经营水平, 降低成本浪费, 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依旧是企业生存的前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则必须坚持为中心工作服务的原则不动摇, 紧紧围绕企业战略部署, 用先进理论教育党员干部和职工, 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觉悟, 调动广大职工工作的积极性, 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 不但要增强自己的理论功底, 而且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潜移默化于实际, 联系生活, 结合生产经营, 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相融合。认真了解企业思想工作与生产工作困难处, 找准两者的关联处, 在开展各项活动的过程中, 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做到渗透党建于经济建设中, 把员工的思想热情和工作积极主动性还有创造性充分发挥起来, 以促进企业的进步发展。同时, 还应引导职工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意识、成本意识、效益意识、竞争意识。

摘要:从十八大召开以来, 我国的市场经济自由化的格局程度在不断加深。从WTO十五年保护期的结束到国际亚投行的成立再到“李克强经济”的逐步深化;从银行的多次降准降息到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意接纳人民币为储备货币等等, 这些外部经济环境的快速发展, 无时无刻不在强烈的冲击着职工干部大脑神经。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 如何加强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把广大职工的思想凝聚在企业发展战略上, 是急需认真研究的问题。因此围绕企业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抓住市场经济发展新方向, 摸索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 才能更好的服务企业的健康稳定的发展。

篇4:了解用户,了解市场

用户即市场,想要做大的茶企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点。

易广大开始根据用户的口味调整自己的战略。他根据茶庄所在地人们的口感选择加工的类型,目前做的最多的就是浓香型铁观音和清香型铁观音,而且每逢过节的时候,还会推出适应节日的礼品茶,算是他迎合消费者需求的努力。

中茶股份的产品覆盖了普洱茶、乌龙茶、绿茶、红茶、花茶、黑茶等众多茶叶品种,总经理贾鹏说要提高普洱的份额,因为消费者更喜欢普洱。“现在普洱在中茶的销售份额还在10%—15%,未来两年普洱将发展成占销售额50%的第一大主营业务。”

魏月德则是一心一意做好茶,并且加大对已经开业的万亩文化茶园旅游的投入,打算在茶文化上做出一些自己的特点。

张一元的王秀兰也认为,“简单卖樹叶的日子已经过去了。”王秀兰对茉莉花茶百般创新,从口味上、功能上、包装上,都在争取迎合消费者的品位。

了解用户是茶企做大的第一步,第一步迈出去了,还有随之而来的诸多问题,产品更新、推广、渠道……等着我们的茶企一步步去解决。

什么时候我们看到超市上立顿占据的是正常的份额了,什么时候看到街边的咖啡店与茶饮店差不多了,什么时候在广告里看到本土品牌与洋品牌能分庭抗礼了,我们的茶企才算真正走进了百姓的生活。

篇5:《了解流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流程的含义。

(2)理解流程中时序和环节的意义。

(3)通过对流程的初步的分析和体验,养成依据科学的流程合理处理问题的意识。(4)能感受到流程在学习和生产活动中的重要意义。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中确定环节和编排时序的知识是流程分析、流程优化和流程设计的基础。明确流程学习的意义对提高学生学习本章内容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着重要意义。体会流程的含义,能增强学生应用流程思想处理问题的意识。

掌握流程的科学概念是本节的重点内容。本节对流程问题只作一般性的介绍,并不要求学生对诸多具体问题深入理解和把握。并且文字、图片等资料的大量使用,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两个流程很好的让学生了解到每个流程中包含着若干小过程引出环节和时序的概念。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案例分析理解时序、环节、流程以及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掌握流程是以时间为核心的概念,并学会阅读简单的流程图。

教学难点:①如何制合理的流程②掌握和理解生活和生产中简单的合理流程。四教学过程(1)实例探究

教师:干什么事情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做,都按照定一定的流程进行,这节课我们就来一同了解一下流程。大家先看看本书38到39页的两个小案例,请思考一下马铃薯的播种流程以及种水稻的流程。

学生:看书,小组之间可以相互讨论关于流程的问题。

教师:马铃薯的播种流程:切种→布种→掩种。冲印照片的工作流程:冲印:感光胶片(底片)→印象:底片→照片。

(2)实例总结

总结:其实任何一个流程都反映了一定时序。任何一项生产或生活活动都有一定的时序。时序体现了具体活动内容的先后关系,有的不可以颠倒,有的可以颠倒,有的还可以同时进行。

(3)流程的含义

教师: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时序可以颠倒?哪些不可以颠倒?哪些可以同时进行呢? 学生:思考教师的问题,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

教师:不可颠倒的时序往往反映了事物或活动的内在规律或机理,我们应当尊重和遵循这些规律或机理。

教师:到底什么是流程呢?

学生:流程就是做事情要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和步骤去做事情的过程。具有以上两大特征(关键点)的过程,即若干环节随着时间的变化,依序完成的进程流,称为流程。流程是为了一定的目的去做事情的顺序。流程是以时间为核心的概念。

(4)活动探究

教师:假如你要到淘宝网上购买商品,那么你要经过哪些流程呢?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①选择产品后,点击购买②付款给支付宝③卖家发货④收货⑤确定支付、完成交易。

教师:请思考为什么要设计生产流水线? 学生:思考问题,并回答。

更好的控制每道工序的质量、控制每道工序的时间、减少人力、提高生产的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五、总结

篇6:了解乐器教案

一.教学目标:

青龙镇联合九义校 陈平

1.通过看图片使学生大致了解部分中国和外国乐器的外形。

2.学生通过听相应举例示范大概了解部分中国乐器和外国乐器的音色特点。3.重点认识几种常见的乐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学习兴趣。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致了解部分不同乐器的外形,尽量可以分辨出部分中国乐器和外国乐器的外形。难点:同一系列乐器音色的大概分辨,如葫芦丝和笛等。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媒体:

教学曲谱,多媒体课件,部分相关乐器实物。五.教学过程:

(一)节奏训练引入

1.师生问好。(可使用键盘弹奏上课问好歌引入)

2.教师问好后用手打节奏。问一个问题:同学们,我们上的什么课?(学生回答:我们上的音乐课)然后教师反复强调这一句“我们上的什么课?我们上的音乐课。”并用手边说边打节奏,引导学生跟随练习,时快时慢,引入“节奏”这一概念(教师简单引入,不用进行概念讲解)完成后教师出示节拍器,再举一例,如“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教师使用节拍器任意定几个速度让学生尝试打节拍。(此时教师不必重点强调节拍的概念和注意,只需简单运用就可以了,不要要求过高,可在之后的教学中引导理解)

(二)导入本节课主题

1.教师用吉他弹唱一首歌曲(有条件可以要求学生跟着边打拍子边听唱)导入今天的主题,并提问:这是什么乐器?(可指名回答)2.完成后教师直接语言进入主题(出示多媒体课件)。

(三)主题展示

1.课件展示.2.老师提问:同学们了解哪几种乐器?

3.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做适当引导)。

4.导入新课:刚才同学们都说出了好几种乐器,这节课我带大家认识一些典型的中国乐器和外国乐器。

(四)探究新知(在教学中尽量引导学生尝试用手打拍子,感受乐器的魅力。)1.乐器分类:按发明地分为中国乐器和外国乐器。

2中国乐器的分类(大概可以识别外形,大概可以感受其音色特点)

(1)吹奏乐器

(2)拉弦乐器

(3)弹拨乐器

分类介绍(重点介绍葫芦丝和竹笛等)

3.认识西洋乐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快速浏览了解,大概了解部分乐器的音色特点,不要求重点讲解)

(1)木管乐器(主要有笛类和管类,通过振动管类空气柱发声,以萨克斯为例大概介

绍)

(2)铜管乐器(这类乐器种类繁多,即是平时所说的号类乐器, 俗称喇叭, 主要包括小号, 短号, 圆号, 长号,大号 和萨克号等, 每种又有许多规格.他们均是由铜合金制成.——播放课件,以长号为例大概介绍,了解这类乐器的形状和构造。)

(3)键盘(重点介绍电子琴,要求学生认识)

(4)自由簧片乐器(主要重点以口琴为例介绍这类乐器的形状,特点和音色)(5)弦乐器(主要乐器有提琴类和吉他类,这些乐器都是通过拉弦或拔弦发出声音的,所以叫弦乐器。)

(重点以吉他为例谈谈这类乐器的独奏,伴奏及合奏特点,对其他弦乐器进行常识性了解,以欣赏为主,不要求掌握,适当导入打击乐器的了解)4.小结巩固

出示几张中国乐器和外国乐器的图片,引导学生识别那些是中国乐器?哪些是外国乐器?。5.学习总结

(1)教师提问:刚才观看了这么多中外乐器,你有什么感受,是不是也找到了自己喜爱的乐器呢?(可指名学生回答自己喜欢的乐器,教师进行一定的引导)

(2)总结中外乐器的分类特点和中国乐器和外国乐器的相同处和不同处(选讲)。(五)复习巩固

1.再次提出对于目前我们来说继续学习音乐最重要的一件独奏和伴奏乐器—吉他。

2.再次使用吉他做示范弹唱展示吉他在音乐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可指名学生演唱教师弹唱增加吉他学习的感染力或者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歌曲,然后教师弹吉他伴奏,学生演唱,师生互动。有时间谈谈吉他的改词和改曲。)

(六)课外作业

1.收集一种自己喜欢的乐器的相关资料,并做好记录。

2.写一篇音乐课学习感受

篇7:《爱国人物我了解》教案

爱国人物我了解

一.爱国主义的内涵

爱国主义的内涵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精神。

这种民族精神的内涵主要是古人概括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还具体表现为进取、重德、尚义、宽容、互助、友爱等。其含义为:天的运动刚强劲健,与此相应,君子应刚毅坚卓,奋发图强;大地具有广厚之德,气势厚实和顺,故能载生万物,与此相应,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二.爱国主义的作用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一种民族精神的先进与落后,要看它能不能适应时代潮流,能不能跟进历史潮流。现阶段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三、爱过人物介绍

林则徐

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人民的敬仰。

四.爱国主义的时代意义

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既是对民族传统的继承,又要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使历史与现实相联,使民族精神真正体现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重在弘扬”、“重在培 育”,但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尤其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无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还是建设和改革年代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等,都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延续与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

五.我们如何发扬爱国主义?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爱国主义是指在知祖国、爱祖国的基础上,立报国之志、学报国之才、践报国之行。其有机统一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在引导我们知国、爱国、报国上下功夫,做到以了解祖国、学习爱国主义知识和有关理论为基础,以激发我们爱国主义情感为重点,着力培养青年投身祖国四化建设的雄心壮志和努力学习的积极行动。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三个基本环节。

篇8:了解市场经济教案

关键词:经济学,大学生,经济现实

1 引言

2008, 2009年的金融危机是一个全世界都热门的词汇, 作为即将走向社会的经济学类大学生, 是社会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新一批后备骨干力量, 却对经济现象知之甚少, 对本次金融危机关注度较低, 经济学类大学生的学习与社会现实脱钩, 对专业自身了解度较低, 兴趣也不高, 进而导致就业时的茫然无措。针对这样的状况, 本文对上海大学经济学类二年级学生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对当今社会经济现状关注状况、对自己所学专业就业情况了解度、对自己能力信心度,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65份, 回收230份, 其中有效问卷214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04%。本次调查以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经济学类本科生为主要调查对象, 还抽调了悉尼工商管理学院, 房地产学院的经济学类本科生, 同时特别访谈了上海交通大学王同学, 南京大学陈同学, 苏州大学周同学这三名经济学类专业同学。

选择经济类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是因为“金融危机”是今年各类媒体出现最频繁的词组之一, 其影响范围之深之广, 超过前几次世界性金融危机, 在这样一个不容乐观的社会环境下, 对作为今后经济工作后备力量之一的经济学类大学生的调查结果, 可以有一定的代表性。之所以又特别访谈交大、南大、苏大的三名同学, 是希望调查有区域性的跨度, 涵盖面更广。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经济学类学生, 对社会经济现象了解较少, 且缺乏必要的关注度

作为一名经济学类的大学本科生, 其主导学科分支是经济学、金融和国贸, 这三者都与国际经济形势有着密切的联系, 对于经济现象及形势的了解和关注, 是提升自身学术素养的必要条件, 不仅有助于学生自身学习的提高, 更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社会现象及本质的深入思考。这是一条大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有效途径, 更是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的必要前期了解。

然而, 在调查中显示, 学习与社会现实的脱钩是经济学类本科生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对于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如图1所示, 214人的有效问卷中, 仅46人, 占总数21.5%的学生选择了非常关注。而有162人, 占总数75.7%的学生对于此次金融危机仅限于听说的层面, 并没有做深入的思考与探究, 还有6人没有关注。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课程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现象脱节;另一方面, 学生自身没有去探究了解的意识, 无论哪一方面都说明了经济学类学生的自身学习与社会经济现象是脱节的, 学生们可以将书本上的知识考到很高分, 但却对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漠不关心, 不了解。大学生不仅要有书本知识与实践要求的结合能力, 还要有对经济现象的关注和分析能力, 这种能力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 不可能一蹴而就, 但调查结果表明这种能力却没有在大部分学生中形成。

如图2所示, 168人, 占总数78.5%的学生不会对经济现象做自己的思考, 书本与实际的脱离, 知识与能力的脱节, 带来的后果并不容人乐观, 一是学生会丧失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专业学习的兴趣和对社会经济现象的了解程度是相辅相成, 相互影响和消长的。二是带来对自己就业方向的迷茫, 对经济学类的学生而言, 所应对的社会现实的最大比重即社会经济现状, 因此对社会经济现状的了解的程度直接影响学生个人对社会对就业市场的认识程度, 对于即将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们而言, 社会上有太多与校园不同的东西, 很多人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所形成的理念在现实面前被击得粉碎, 甚至有的人人生观、价值观被完全颠覆, 由此会带来很多困惑, 产生很多社会问题。三是难以融入今后的工作岗位中, 经济学类的分支中, 除了经济学的理论性较强以外, 金融、国贸的实践性都相当强, 对经济现象和所学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显得尤为重要, 缺失这样的能力会成为融入工作岗位的一大障碍。

周同学 (苏州大学) :作为经济学类大学生, 应当对现实社会的经济现象关注很高, 因为社会的政治经济现象对个人的发展有着很直接很有效的指导作用, 而实际上能做到这点的人却很少, 对经济现象的每次关注和思考并不一定要相当深入, 但日积月累, 会渐渐沉淀为一个人的学术气质, 这样的气质将为个人综合素养大大加分。

3.2 学生对经济学专业了解度较低, 兴趣度不高

兴趣是学习者最好的老师, 那么兴趣又是从何而来呢?对某一事物, 在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以后, 才会逐步产生兴趣。

根据调查结果在图3中的显示, 有62%加上9%的学生, 对自己本专业的内容, 学习要求不了解, 学生们只是跟着学校和老师的步伐在走, 学校要求选什么课就去选, 没有思考过选学这些课可以对自己的哪些方面有提高, 某一门课程的主旨和目的在于何处。这种不了解造成了一种学习上的迷失和一种对未来的迷茫。对于学科自身的了解度不高会导致没有方向的学习, 无法定出一个长久的学习目标, 导致缺乏学习动力。在以往的小学初中高中里, 学生们的学习目标很明确——考上大学, 有老师们时刻提醒着, 学生们每天抱着这样一个动力和目的去学习, 那么到了大学以后呢?大学里的学习大多很自主, 完全靠个人的自觉性, 一些评论批评大学生到了大学以后自我放松, 甚至导致被学校开除。是的, 一部分原因是许多大学生放松了自己, 降低了自我要求, 但是究其根本原因, 还是学生们较之初高中缺失了一个明确的目标。这种缺失恰恰是源自对于自身专业的了解度过浅。

从图4可以看出, 47%的学生对自身专业的内容是缺乏兴趣的, 甚至还有3%的学生非常讨厌, 这样的结果在学生缺乏对经济学类学科的了解的前提下是显而易见的。缺乏了解导致兴趣的缺失, 兴趣度和了解度是互相依存的, 成正比增长或缩减的, 越是了解得多越是会产生兴趣, 越是有兴趣越想要去了解。另一方面, 面对单纯课本的枯燥无味也会导致兴趣的缺失, 前面提到, 学生的学习与实际社会脱节, 缺少了现实生动的例子举证书本上所教给的知识, 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兴趣度将大打折扣。

在对专业了解度和兴趣不足这样的现实下, 对当前经济现象的不了解成为一种必然, 学生们只会将书本中的知识背会应付考试, 没有足够的意愿和信心去了解当前的经济形势。在同学们对于有关经济报刊杂志的阅读或电视网络节目的收看率就可以看出一二。如表1, 可以发现60.3%的同学没有关注过经济类的报刊杂志, 有71.0%的同学没有关注过经济类的电视或网络节目。这样的比例已是十分大, 对这些传媒都没有过关注, 那么又从哪里来对于经济现象的自己的理解呢?

陈同学 (南京大学) :在进入大学之前, 我对所选专业有一点了解, 仅是自己设法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亲戚朋友的介绍, 网络上的评价, 但是并不权威, 并不专业, 缺少一个完整的架构了解。进入大学后, 可能由于大一大二都是公共课, 暂时还没有进入专业课的学习, 因此相对于其他学校, 明确的目的性不是很显著, 对专业的整体方向感把握较差, 对经济现象的了解度自然不高。我认为对专业的架构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会成为学习发展的障碍, 容易让人比较迷茫, 且在素质的培养上缺少目的性。

3.3 因对经济现状了解少, 经济学类学生对就业方向和前景迷茫

业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即将面临的严峻考验, 面对就业压力的不断扩大, 加之对自身素质应达到要求的不了解, 许多大学生对未来的前景很迷茫。在调查过程中发现, 经济学类学生中有84%“在你所想要从事的工作岗位上需要具备什么素质能达到你想要的薪水”的问题中选择了不是很清楚。再从图5可见, 214个学生中有157个对自身的就业能力不清晰, 30个学生对就业缺乏信心。

对于你需要具备的就业素质你有没有做相关的准备

对经济现状了解较少, 导致了学生们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 学习节奏相对松散。如表2,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41.1%的学生刚刚着手一些相关于就业的准备, 而有44.4%的学生还没有准备或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准备什么。这种没有目标性的学习, 使得学生对自身的现状以及毕业时需达到的要求不明了, 从而也造成了对于就业的迷茫和就业时的诸多不顺利。

学生们20年的学习生涯基本上全部在学校中度过, 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体系已有了一个初步的形成, 但由于学习生活大多和社会脱钩, 许多学生当自己某一天真正独立面对社会的时候, 才发现原来过去的20来年自己活在一个精心编织的一个神话里。经济学与社会的联系度是相当紧密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对于一些经济现象的了解和思考, 会促进学生对社会的认识, 更好地把握自己将来的就业方向和目的。当然很多同学会认为关注社会经济现象只是浪费时间, 很多同学都在努力考中级口译, 计算机等级之类的证书, 工作单位招聘时可能看重这些。但是, 这毕竟只是一种短浅的目光, 对于自身的长远发展而言, 关注经济现象, 进行自己的思考, 是一种自身全面素质的长久的提升, 在短期或许看不到特别大的利处, 但是, 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会逐渐体现出来, 因为这是一种长久的素养积淀。

有些同学采取了积极应对策略, 设法通过各种渠道接触社会, 了解社会经济现象, 相信那部分积极应对的学生可以在将来的就业竞争大潮中取得一半的胜券。

王同学 (上海交通大学) :我对社会经济现象的了解并不是很多, 仅局限于老师的讲课和很少一部分的道听途说, 对于经济现象了解的缺失会影响到对自身专业的理解深度, 也会导致缺乏对将来就业的思考和计划, 没有前瞻性的学习必然会影响效果, 由于周边大环境的影响, 我也一直没有对社会经济现象关注太多, 但是我已经逐渐意识到这点问题, 正在逐步关注社会经济现象, 为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加深自己对专业的了解深度打基础, 为今后的就业做一些前瞻性的计划, 我也想呼吁学经济的同学们都行动起来, 多关注社会经济现象, 这样对自身的发展必然是有好处的。

4 对策与建议

4.1 加强学习和实践的联系

就经济学类学生而言, 学习与社会实际脱轨的原因可以从两方面找。一是学生自己。无论是误打误撞进入此专业的还是父母的意愿填报此专业的, 既然进行了经济学类专业的学习, 就应当为自己创造条件, 逐渐培养自己对经济学的兴趣, 多浏览经济网站, 多阅览经济书籍, 多与同学一起讨论当前经济现象。二是学校课程设置。作为学校, 可以适当增强教学环节的实践性内容。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专业年级可适当增加一些对经济现象讨论的趣味活动, 如论坛互动, 读写互动, 开设一些实用性讲座、增加实习内容等, 这样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还可以让同学们在一起各抒己见, 促进问题讨论的深度和广度。

4.2 高中增开对于大学专业介绍的讲座

从高中填志愿时的茫然, 到大学选修专业专业课时的茫然, 到对今后就业方向的茫然, 这已不是个别现象, 而成为了普遍现象, 不仅仅是经济专业的学生有这样的困惑, 数以万计的大学生们反映对专业失望, 就业与专业不对口。学生对专业缺乏感性和理性的提前认识, 导致了随大流、盲目性, 人才资源浪费等负面效应。

篇9:了解特点,写好教案

一、简明

简明就是简单明了,不罗嗦,该写则写,不该写则不写。

备课时,有很多同志的一篇讲读课文教案写到七八页,有的甚至写到十几页,真的有那么多的东西可写吗?恐怕也是该写的写了,不该写的也写了,也许他们认为教案越详细越好,大到课文重点、难点的全面分析,小到自己上课时说的每一句话,都历历在目,一个都不能少。这些同志的这种做法果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吗?写了十几页的教案,结果上课时,几个问题已经把全部的内容囊括了,接下去不知该说什么;有的则是预计2个课时该完成的,3个课时还觉得紧张。这不能不说是备课的一个失败。究其原因,是因为自己对课文认识得不够透彻,还没有抓住重点,更不要对说教学目的的理解和设计啦,他们这种胡子、眉毛一起抓的做法,得到费力不讨好的结果也是不足为怪的。

教案是教学的方案,更确切地说是教师上课时大致思路的一个行动指南,而不是自己所有的心里所想。因此,教案不应过于详细,只要能围绕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设计好几个探讨的问题,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即可,不必样样都详。如备教案时,像时代背景、作者简介等则完全可以让学生从书上找出或老师一点即可(重点的写一点),万不能像写文学史一样来写它们。另外,写教案时,关键的几个问题设计好了,至于怎样分析的过程,以及自己对它的理解,只写个大概即可。因为我们记上的东西就算已定了位,而学生的思维却是多变的。为了教会学生,以定位来适应运动多变是不行的,可行的只有变换角度,变换不同的说法,否则,一个问题追求惟一标准的答案,很可能要浪费很多时间,而且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二、系统

系统是指每一节教案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练习中的一个部分,一个环节。因为从一本书来看,它是整本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部分,从一个单元来看,它又是一个单元的一个部分,正是这一节节的教案构成一个个单元,再构成整本书的教学系统的,因而,只有注意到这一点,才能把每一节的教案都放在它恰当的位置。

例如,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的第八课备课时,心里首先要想到本册书主要学习的是议论文,再次要了解该单元的教学目的是学习提出学习议论文的方法,然后再看第八课采用的是什么方法提出论点的,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设计学生如何识别和运用这种提出论点的方法,这就达到了本课要求的主要教学目的,且为后边的几篇课文的学习做了铺垫。在大的教学目的的指引下,学生的思考都会围绕着课文提出论点的方式转。在讲完这一单元后,再来一个知识性的总结,就会使学生发现原来常见的提出论点的方式有这几种呀!

由上述的分析可知,我们无论备哪一节课都不能只顾它自己,要前翻翻,后看看,看看前后和该课的联系是什么,是不是需设下那么一个伏笔和下一堂课的内容衔接呢?总之,一句话,一份教案如果不具备系统性,那么可以说这位教师对课文的理解是散乱的,那么教给学生的知识也形不成一个个的网络。

三、实用

所谓实用就是指教案的设计,要适合于自己的学生,适合于自己的实际习惯,不能由自己的性子来,想怎样就怎样。

我们就拿语文课本第三册的语法、句子成分来说,备课时就要考虑自己的学生对短语的知识掌握得怎样,只有掌握了学生的情况,才能确定是从短语复习入手备课,还是单刀直入直接从句子成分开始。若备课时如常考虑着这样的问题,那么备出来的教案上课时便很少会出现提出了问题,学生大眼瞪小眼,不知如何回答的现象。

当然把实用列为写好教案的一个大问题来说,主要是要求教师知己知学生,同时也可以说是主要针对那些应付性的教案来说的。什么是应付性的教案呢?书写不认真,照抄照搬别人的教案,说话不切实际。这三点说成是应付性教案的特性,我认为是再确切不过了。特别是有的同志备课时较认真,翻阅了不少的课外资料或特级教师的教案,按说,借鉴别人的长处也未免不可,可他想,自己再写得好也比不上人家特级教师的呀,于是把人家的教案往自己教案本上一抄,认为这算一大成功。但他却没想过人家设计的东西,怎能适合自己的学生呢?上课时碰一鼻子灰我想是不可避免的。总之,教案如果备出来没有实用价值,那它还有什么意义呢?

上一篇:山村变调曲记叙文下一篇:企业变革与文化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