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事迹作文:感动心灵的人和事

2024-07-16

感人事迹作文:感动心灵的人和事(精选12篇)

篇1:感人事迹作文:感动心灵的人和事

那是一个难熬的早晨,因为早晨走得匆忙,没来得及吃早饭,再加上上午二节课的考试,我有些头晕、肚子痛。我抿紧嘴唇,使劲忍着。到了第四节体育课,我的肚子好像和我作对似的,出奇得痛,头也有种昏昏欲睡的感觉,我有些不知所措了,站都有些站不大稳,站在我后面的王语晗和李F稀关心地问了一句:“小莹,你不要紧吧?”我故做坚强地说:“没事的。”可是身体不骗人,我一下子没站稳,差点儿跌一跤,幸亏王语晗一把扶住了我,她说:“小莹,怎么啦?”我真下可不敢再装英雄了,老实地说:“我头好晕,肚子也好痛。”王语晗听后,二话没说,马上向马老师请了假,和李F稀两个人一起把我扶进了教室。她们俩一边扶着我,一边问我要不要去医务室,我说不需要,可李F稀表示“抗议”了:“怎么能不去呢?你看你痛得这么厉害,不行!一定要去!”可我心中有些恐惧,虽然只是小小的医务室,但是还是摇摇头,从低沉的声音中透出几分坚定:“我不去。”她们拿我没办法,只好说:“那好吧!你就在桌子上趴会儿,我们去给你取药片来。”我轻轻地点点头。

她们出了班级门,我趴在桌子上想了许多,我落泪了。或许这是疼痛逼迫下的泪水,但我从中体会到了那么一丝丝的“甜味儿”,或许,这也是一种欣慰与喜悦的泪水吧!回想刚才的一幕幕,王语晗和李F稀关心的神情和语言,我鼻子一酸,泪水不止地滑过我的脸颊,我品尝到了友谊的滋味,是像巧克力那样香纯而又甜美的。这种感觉是发自内心的,因为,我被友谊深深地打动了……头还是很晕,肚子还是很痛。但又似乎被这纯美的友谊感动,止住了我的疼痛,此时,我真好幸福啊!

李F稀和王语晗气喘吁吁地跑进教室,手中拿了一杯白开水和一包药片,她们我跟前,焦急地问:“要不要紧啊?快点把药吃了!多喝点开水!”“嗯。”我会心地一笑说,“没事了,你们去上体育课吧!”“一定要注意哦,多喝点水,别着凉了……”“行啦行啦!我又不是小孩子,我知道了!”“好好好,那我们走啦……”也许,真的是友谊的感动,我坚强地忍着,疼痛减轻了,再加上吃了止痛片,我又变回了像以前一样快活儿的小鸟啦!

当我沉浸在欢声笑语中时,王语晗对我说:“小莹啊,你总算没事了!早上没把我吓坏!当时脸色可真糟糕!”“呵呵,是吗?”“当然啦!现在好啦!”“嗯!”

到现在,这件事我还记忆忧新。我想,我会好好珍惜这一份宝贵的友谊,让它永远地留在我心中。它让我永远感动!

篇2:感人事迹作文:感动心灵的人和事

转眼间进入了初三,几次班级的语文成绩都是第二名,你那不服输的性格又怎会对这个成绩满意,你不在乎自己身体怎样,虽然每天要坐班到十点半,虽然每天有一百多份的批改任务,但你仍然一遍又一遍的帮作文不合格的同学修改作文,可换来的只是同学们的无尽埋怨,那天我们走在回家的路上,再次听到了几个同学的抱怨,我刚要上前和他们理论,你却拉住了我,你告诉我:“宰相肚里能撑船,都是为了他们好,他们以后会理解的。”那时你已经成为了我干妈,我不仅被你的责任心感动,更被你的宽容,教育孩子的方法感动,那件小事一直影响着我,每当我和同学闹别扭时,总会想起那段话,让我心平气和,教会我如何处事,做人,触动着我的心灵,那是你为我上的最有意义的一课,让我永远铭记,让我受益终生!

时间飞逝,我成为了一名高中生,离开了你,来到长春,我忍受着寂寞,走在回家的路上再也没人陪我,吃饭时再也没人为我买饭,放假时再也没人看着我学习,可你在300公里外却依然惦记着我,无论你有多忙都会每天发来短信询问情况,每天告诉我要好好学习,最能触动我的是,你知道我早上不爱起床,便每天早上5:30打来电话督促我起床,没有一天晚过,哪怕是一分钟,即使在你休息的时候,每每看到你打来电话的来电显示,我总会告诉自己:妈妈为我付出了这么多,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真正成为妈妈的骄傲!你的爱触动着我的心灵,让我不再寂寞!

篇3:感人事迹作文:感动心灵的人和事

缘于《当代护士》杂志, 我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护士这个特殊的群体, 并从她们身上, 逐渐读懂了女性的柔弱与坚强, 职业的崇高与平凡, 生活的酸甜与苦辣, 还常常被她们身上蕴含的人性的力量所感动。就此, 我想讲述我所见到的一些人和一些事, 以表达我对全国护理工作者的敬意, 也以此纪念《当代护士》杂志走过的风雨历程。

孙海欣:一位养猪的护士

大约是1996年冬季, 本刊在古城西安举办全国护理学术会议。开学第一天晚上, 一位约五十岁的代表风尘仆仆赶到会务组报到, 并婉转地提出, 能否减免部分会务费。问其原因, 她说, 她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某乡镇卫生院的一名护士, 因单位效益不好, 护士出省参加学术会议不能报销路费和会务费。她还说, 她家里条件不好, 平时除了工作, 每年还养一两头猪贴补家用, 这次来西安开会, 是临时卖掉一头猪才凑齐盘缠的, 路上转了四趟火车, 走了三天三夜。最后, 她说, “我们医院技术比较落后, 职工也很穷, 但我们真的很想学习。”听到这里, 会务组工作人员无语, 全免了她的会务费。第二天, 本社一名职工自己掏钱买了一张回程车票悄悄塞给她。

这名护士的长相, 我记不清了, 但她的名字, 孙海欣, 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

林菊英: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

不知何故, 《当代护士》一创刊就与林菊英先生这位护理界的泰斗结下了不解之缘。

面世之初, 《当代护士》杂志以其独特的风格受到全国广大护士姐妹的热情追捧和无私的支持, 好多护理人员主动投稿且不计稿酬, 还有不少护士主动捐款。其中最令人感动的是, 德高望重的林先生多次利用她的影响联系国内外的护理专家为《当代护士》写稿, 一有机会就向全国有影响的护理专业组织介绍《当代护士》这本新创办的护理期刊。《当代护士》组织举办的全国护理学术会议, 多次邀请林先生讲课, 林先生总是有求必应, 从不推辞。

林先生晚年因病在家休养, 很少参加社会活动, 本刊的工作人员从负责人到普通编辑记者有机会到北京出差, 总会去看望她老人家, 林先生也总是热情接待。记得一年冬天, 本刊一行三人去拜望在北京南五环边上休养的林先生, 她与我们交谈了整整两个小时, 向我们介绍国内外先进的护理管理, 指导《当代护士》如何突出护士文化的特色, 又能站到国内外护理专业的制高点。交谈中, 她不断地招呼我们多喝水, 说北京的冬天干燥, 还坐在轮椅上够着身体给我们拿水果。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 暮色下沉, 我们怀着对这位慈祥老人深深的敬意告辞了。离开北京后的一个星期, 得到林先生病危住院的消息, 我们深感不安, 有着亲人般的牵挂。

郭燕红:为护士说话的管理者

由于工作关系, 我多次拜访国家卫生部医政司郭燕红副司长, 也多次邀请她吃一顿饭或喝一杯茶, 她从未接受。不是我的诚意不够, 而是她确实太忙。每次约她, 不是开会就是在外地出差。然而, 一进办公室, 她总会热情地接待我, 总会兴致勃勃地谈起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 总会如数家珍地谈起全国各地的她所认识和不认识的护士。谈到护士, 谈到我国护理业的发展, 她的时间似乎不那么贵重了。交谈中, 不时有电话打进来, 不时有工作人员进来请示工作, 我们的谈话会有所中断, 但不会因此匆忙结束。

作为全国护理管理的高层领导, 我们诚恳地征求郭燕红副司长对办刊的意见以期得到她的指导和帮助, 她总是说:“《当代护士》办得不错, 我没有什么意见。”只有说到全国护理工作的现状以及护士的待遇等问题, 她才会具体地讲一些她对媒体如何宣传护士以及《当代护士》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特殊作用等问题的看法和意见。

《当代护士》作为全国唯一一本集新闻纪实、护理理论、护士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护理期刊, 本刊一直以新闻纪实和专题报导的方式分析研究我国护理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 尤其是多次报导我国护理工作者的待遇问题。郭燕红副司长说, 你们的报导我几乎每期都看, 有的文章的观点可能有失偏颇, 有的分析不一定到位, 但你们在为护士说话, 而且你们的性质是媒体, 你们有你们的优势和空间, 所以我没有把我的意见反馈给你们。只希望你们的有关报导更深入、更全面, 对问题的分析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每次与郭燕红副司长交谈, 她总是强调, 我们的护士队伍是一个可爱的群体, 而且是一个值得崇敬的队伍, 我们应爱护她们, 理解她们, 尊重她们, 并肯定她们, 媒体正好有这种功能和作用, 你们《当代护士》正好有这种特点和优势。

郭燕红副司长也是护士出生, 每每谈到她所熟悉或不熟悉的护士, 她会像说她的同事一样亲切。聆听者也会受其感染, 也会让我对护士增加一份亲切和尊重, 以及对护理这个行业的亲切和尊重。

陈永强:一个把工作当成爱好的男护士

中华护理学会原理事长黄人健给本人推荐过一名护理专家, 是香港威尔士亲王医院ICU专科护士, 男的, 叫陈永强。我请他讲过课, 也专程到香港采访过他。印象深刻的是, 采访过后, 他请我到一家星级宾馆吃海鲜自助餐。我吃得很少, 讲话较多, 主要想借吃饭的机会更多地了解他的情况。陈永强先生吃得比较多, 也很认真, 好象要趁机大吃一顿, 而且好多种海鲜问他品名, 他都答不上来。他笑着解释说, 他虽然是香港人, 就住在海边, 但平常很少进餐馆吃饭。问其兴趣爱好, 他说, 他的生活比较简单, 白天愿意呆在病房照顾病人, 晚上喜欢回家上网与同行交流业务, 尤其是与内地的护理同行探讨并接受他们的业务咨询。

看得出来, 陈永强先生是一个很专业的ICU护士, 也是一个把护理工作当成爱好的人。因为敬业, 也因为专业, 后来, 陈永强先生被香港卫生署指定为全港ICU培训师, 再后来, 调到香港理工大学做讲师。

我曾问他, 每天上班工作, 下班也工作, 是否单调, 是否乏味?他回答说:这份工作我喜欢, 这份职业很崇高。

以上只是我编辑生涯中的记忆片断, 不足以表达这份职业带给我的内心的感动。《当代护士》创刊二十年之际, 还有一些人不能不提及, 每每说起他们的名字, 本刊和我本人都会心存敬意。

《当代护士》面向全国, 根在湖南, 历届编委会领导和成员对这本刊物给予了足够的支持和庇护, 如湖南省卫生厅原副厅长王蔚文、原厅长刘家望、现任理事长孙向明, 以及罗秋月大姐, 周娴君老人, 安昆利、蒋冬梅、姜冬九、雷立良主任等都为本刊的创办和发展作出了无私的贡献。

还应该说, 湖南省卫生厅的各级领导和处室一直以热情的目光关注着这本杂志的的成长并给予了方方面面的支持, 尤其是省卫生厅党组肖策群书记, 几次在《当代护士》期刊整顿中遇到困难时, 他都极力维护本刊, 如此, 《当代护士》得以一步一步发展壮大。

当然, 湖南省护理学会及会员单位, 特别是全省各级护理人员和全国广大护士姐妹对《当代护士》的关心和支持更是不待言说。

正因为有这么多人的支持和呵护, 《当代护士》历经风雨, 日益美丽, 不断壮大, 发行量呈几何级数增加。近几年期刊如林, 市场竞争激烈, 《当代护士》的发行量仍有不少的增长。

为此, 我们倍加感激曾经为本刊发展作出贡献和现在一直支持本刊发展的各界人士。对于他们的支持和贡献, 我们无以回报, 只有把感动留在心底, 只有把工作做得更好。

《当代护士》创刊的二十年, 是我国护理事业高速发展的二十年, 也是我国护理管理体制发生根本变革的二十年, 据此, 本刊追踪时代的步伐对我国护理事业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进行了探讨, 对这个行业涌现的众多可敬可爱的护士和她们的事迹给予了记录。

也算是一本杂志对一个时代的见证, 也算是一本杂志对一个时代、一个行业和一个群体尽到了一份责任。

作为一本杂志, 我们只能做到这些, 但我们用心在做。

最后, 要说的是, 对于护士这个可爱并令人崇敬的群体, 作为一名职业编辑, 我常常想为她们做点什么。

但是,

除了感动, 只有见证;

除了见证, 还是感动。

结缘《当代护士》书一生“编读”情谊

★编辑部主任李小玲

随着2014年的钟声敲响, 我们又进到了一个新的年轮。这是一个多变的世界, 也是一个躁动不安的时代。人们在忙着迎新送旧的同时, 也在忙着沉淀, 沉淀流逝的岁月, 也沉淀过往的美好记忆, 然后让这些沉淀在心中漾开, 绽放出动人的花来。

屈指算来, 我和《当代护士》结缘已经整整20年, 学校毕业后, 我进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文字编辑。但我接触的第一本杂志并不是《当代护士》, 而是一本卫生政策类的杂志。

工作五年后, 我便调到了《当代护士》杂志工作, 那时《当代护士》刚正式创刊, 所有的工作都要从零开始, 编辑工作面临的困难也相当的多。一是没有稿源。护士这个群体虽然很大, 也人才济济, 但是因为工作繁重和家庭牵绊, 护士们静下心来写稿的并不多。特别是当时电脑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入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 写文章都必需要用笔一字一字的手写, 因此杂志刚创刊时几乎没有稿源。二是稿件质量不高。当时的护士, 中专毕业生占绝大多数, 虽然她们初中毕业时都是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中专的, 但到底没有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 文学的基础功底还很差。投来的文章大部分要么是很质朴的情感的宣泄, 要么是记流水账似的叙述。还好, 我们在艰难中创业, 先是大量发约稿信, 二是对来稿进行精心的修改, 发现有比较好的作者就重点培养, 鼓励她们写稿。毕竟护士群体这么大, 爱好文学的人那么多, 所以我们的稿源也就慢慢多了, 也有了固定的作者群了。

做《当代护士》编辑这几年来, 体会最深的就是感动。我一直都在被感动着, 被作者感动, 被读者感动, 被作者们的作品所感动。我负责的主要是文学版块, 作为一个文学编辑, 在选择作品时首先要考虑整篇文章的立意、再看结构、再看文字, 然后最重要的是看贯彻整篇文章的情感, 如果没有真实的情感, 细腻的细节描写, 连编辑都不能打动, 又怎么能打动读者呢?

《当代护士》在护理类杂志中最有特色的、也是深受读者欢迎的是新闻版块和文学版块。护理队伍里爱好文学并有志进行文学创作的写作者很多, 怎样才能使自己的作品成功被采用呢?也就是说做为一个文学编辑选稿的标准是什么, 我想这一定是大家非常好奇的。我们选稿的标准大致有四个方面。一是标题。标题要新颖、时尚, 能吸引大众的眼球, 也能打动读者的心。大而泛的标题尽量少用, 毕竟我们做的工作也是细微事业, 强调的是精准真。二是内容。内容要真实感人, 要有真实的情感、细腻的细节描写。我们的“护士手记”和“病房写真”侧重的就是“细微情节”。病房里每天都发生着许多这样那样的故事, 重要的是我们要去做有心人, 努力地去发现它并将它描写出来, 让读者感动。三是结构。如果说“护士手记”和“病房写真”强调的是细节, 那么我们的“护士的故事”“情感递带”“护士文苑”里的小说和连载强调的就是精巧的故事情节、感人的情感、缜密的文章结构、优美的文字语言。“护士文苑”是大家练笔上升为真正文学作者的地方, 因此它的文字素养要求比“天使心语”和“护士手记”要高一些。我们热忱期待有更多爱好文学的护士们给我们写稿。

做《当代护士》编辑这么多年, 最让我欣慰的是结识了许多爱好写作、认真写作的护士朋友。在我刊发表过几部中篇小说的吕艳茹, 她是黑龙江省黑河市的一名护士, 本人是一个非常有智慧、非常朴实的人, 她的文字功底相当好, 对文章结构的把握、细节的描述、故事的起承转接、情感的描述也很到位, 即使和专业作家相比也毫不逊色;风沙也是我喜欢的一个作者, 她是河南的一名护士, 她的文章很活沷、生动, 大都是描写护士们的工作中的感悟和爱情, 充满了正能量;武汉的李霞写作的特点是平实, 她的文章娓娓道来, 就像是在说生活中的某件事, 没有一点华丽的词藻, 但你可以感悟到其中的哲理;江苏周萍的文章你可以看出有很精心的结构, 现代的构思, 简洁的文字;孙会欣散文写得很好, 参加凤凰笔会时她朗诵的自己的一首诗曾经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还有许许多多这样一直坚持写作的护士们, 正是因为有了她们, 才有了《当代护士》今天的成就。

感谢《当代护士》让我们结下了这份缘, 也希望在今后的岁月我们能继续这份情。

篇4: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父亲的手

每个孩子都是在父亲手里长大的,哪怕再笨拙的父亲,也几乎都为孩子换过尿布。稍微长大一点,父亲们喜欢用有力的大手将孩子高高地举过头顶,银铃一样的笑声中,他粗糙的手指滑过孩子娇嫩的皮肤,满心都是愉悦和感动。无论多暴躁的父亲,当孩子亲昵的脸蛋和小手扑过来时,他们的心都会瞬间融化成温柔的水波。

我的同桌张斌的父亲就有着这样一双神奇的手。

听张斌爷爷说,张斌的父亲十四岁就上山采石了,稚嫩的手被粗笨的铁锤和尖锐的铁凿磨得像石块一样粗糙。三年后,他用自己采下的石头为家里盖了一座新房。他也拥有了一双铁手。这双手帮助他在苦难的生活中披荆斩棘,任意纵横,尽情挥洒滚烫的汗水,这双手为贫寒的家庭带来笑声和希望,也为他带来一位贤淑的姑娘——张斌他娘。

读初中时,张斌非常调皮,成绩一天天下降,没有少挨他父亲的巴掌。多少个白天,因为张斌打了人家的孩子,父亲就向那些找到家里告状的家长赔礼道歉;多少个夜晚,因为张斌和狐朋狗友在外打游戏喝酒抽烟,父亲为夜不归宿的他提心吊胆,多少次,张斌因为说谎、旷课,还偷拿家里的钱,他父亲颤抖着手扇在他倔强的脸上。张斌就是一根刺,在父亲体内越扎越深,越深越痛,痛出父亲一道道皱纹,一根根白发。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好言好语规劝了几次不见效果,拳头巴掌就开始往他身上招呼了。可他正在叛逆期,越打越犟,越打越疯。终于在一次教训无果后,父亲长叹一声,便不再管他,任他整日整夜在外逍遥。

那年冬天特别冷,张斌和朋友在外打了一夜游戏,凌晨回到家,感觉身体不适,一头栽在床上昏睡过去。醒来时,发现床边衣架上挂着药瓶,药液一滴一滴流到他左手的血管中,而另一只手却被父亲揣在热乎乎的怀里。张斌不禁流下泪来。

如今,张斌父亲看着苍老的手,像一个退隐江湖的侠客检视自己的成名武器,他一声声叹息中有掩饰不住的满足和得意。

有些东西终会消失,但是有些东西却是一种坚守和象征,是一座不朽的雕塑。比如父亲的手。

【考场得分】 40分

内容:本文紧紧抓住“父亲的手”选材立意,通过几个故事展现了“父亲”的精神风貌,话题较为集中且扣住了文题。但作者希望通过“父亲的手”揭示出怎样的可贵品质这点上表达不明确,不深刻。内容赋16分。

表达:本文以议论开篇,以议论作结,中间主体部分是记叙,篇章布局得当,结构基本完整。但叙事过于粗疏,议论缺乏深度和精准度。表达赋18分。

发展:文章材料丰富,语言流畅,遣词用句生动。此项可得6分。

【场外分析】

本文是一篇写人记叙文,抓住了父亲坚忍、勤劳、粗暴又不失温情的特点来写,凸显了人物个性,表达了对父亲的尊敬之情。但行文中有几点值得商榷:一是采用第三人称叙事,以旁观者身份介入,在展现人物真实心理和情感方面,总给人以隔阂的感觉;二是叙事过于粗糙,只有概述,缺少细节描写;三是文章虽然有大段议论、抒情,但究竟要通过本文来阐释什么生活要义表现得不明晰,不鲜明;四是文章虽选取了三个生活片段,但第二则材料写父亲对孩子的粗暴教育篇幅过多,份量过重,对于彰显主旨显得主次不当。

【跳级升格】

父亲的手

每个孩子都是在父亲手里长大的,哪怕再笨拙的父亲,也为孩子换过尿布。稍微长大一点,父亲们喜欢用有力的大手将孩子高高地举过头顶,银铃一样的笑声中,他粗糙的手指滑过孩子娇嫩的皮肤,满心都是愉悦和感动。无论多暴躁的父亲,当孩子亲昵的脸蛋和小手扑过来时,他们的心都会瞬间融化成温柔的水波。

我想到了我父亲的那双手!

父亲十四岁就上山采石,稚嫩的手被粗笨的铁锤和尖锐的铁凿磨得像石块一样粗糙。三年后,父亲用自己采下的石头为家里盖了一座新房,父亲也拥有了一双“铁手”。这双手帮助他在苦难的生活中披荆斩棘,任意纵横,尽情挥洒滚烫的汗水,这双手为贫寒的家庭带来笑声和希望,也为父亲带来一位温柔贤惠的新娘。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父亲的手却是一件沉重的“凶器”。每当我调皮犯错和成绩下降时,我的屁股上总要被这件“凶器”肆虐一番。随着我一天天成长起来,这双手只是化为拳或化为掌,虬筋百结地在我眼前颤抖,却一次也不再落下。倒是有一次我突然生病,一头栽在床上昏睡过去。醒来时,发现床边衣架上挂着药瓶,药液一滴一滴流到我血管里,而另一只手却被父亲紧紧揣他热乎乎的怀里……我心头一酸,不禁流下泪来。

如今,父亲老了。那双手布满大大小小的伤疤和老人斑,有的凸起,有的凹下,如一座座贫瘠的山丘和一片片干涸的湖泊。松弛的皮肤下青黑的血管纠结着,扭曲着,像一条条疲惫的河流。

看着父亲的手,我不禁想到语文课本上那幅罗中立的名画《父亲》。画面上的老人也有一双历经苦难和风雨的手,端着一碗和手一样颜色的饭汤。那双手骨节暴突,皱纹纵横,色泽深棕,和面部一起传达出一种逼人的烧灼感,见证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沧桑历史,成为我们灵魂里不可磨灭的记忆。

苍老的父亲翻看着自己的手,像一个退隐江湖的侠客检视自己的成名武器,父亲一声声叹息中有掩饰不住的满足和得意。感叹双手的父亲如同坐在河边感叹挽留不住流水般时光的智者。父亲的感叹是生活深处传来的黄钟大吕,一下下撞击着我日渐成熟的心灵。

【跳级要点】

经过修改后的文章和原作相比,有几点提升。

一是将叙事角度改成第一人称,这既便于抒情,又给人以真实感。有的同学可能会质疑:这是不是虚构,是不是不真实?其实,文学作品中的“我”不一定都是真实的“我”。

二是在材料上补充了一个联想画面——《父亲》,这样可以将父亲的个体形象延展至社会形象,突出父爱的广泛性,使立意更深远,更有张力。

三是在描写父亲的手时,抓住了父亲手的细节变化,比原文更可感,读来历历在目,令人唏嘘不已。

四是行文自然流畅,情感自然浓郁。第一段议论渲染,总揽全文,铺垫造势,引出自己父亲的手。最后写父亲衰老后的手:用手的“变迁”展现人的一生,以小见大。在叙事基础上,展开议论、抒情,自然而贴切。

当然,本文修改之后,对父亲的手的具体描写仍过于粗糙,可感性不强。须知:写人离不开写事,人物是靠事例来支撑的。

【应考攻略】

一、情感要“真”。作文要触动人的心灵,唤起他人与我们同“感”,就必须抒写真情实感,做到有实感而发,惟真情而发。只有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他人,激起读者的共鸣。现在学生习作流行空谈,空话、假话、套话多,另外总是关注别人,整篇文章没有“我”的参与。这就意味着这些作文势必流于空而不真、华而不实,虚情假意。只有大胆写“我”,才能做到作文的“真”。

二、选材宜“小”。人的成长变化往往是在一些不经意的小事上反映出来的。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就要求我们选取有丰富内涵、能感动人的细小材料,以小见大,在平淡中见真情,于细微处见真诚。

三、开拓要“深”。要写出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就要深入挖掘材料本身的意义,思考出对人生,对社会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并把这种影响施加给读者,给人以启示,引起情感共鸣。

四、语言要“美”。一篇触动心灵的文章,不仅选材好,意境深远,而且还要语言精妙,富有文采,这样才能令人百读不厌。因此,要学会精心锤炼词语,巧妙运用修辞,增强语言的生动性,给读者一种欣赏的美感。

篇5:触动心灵的人和事高一作文

小时候,漫步在一条条弯弯区区的小巷里,时常还能听到一些小贩在卖东西,如烤红薯啊,那香味,冬天飘得方圆十里都能闻见了!还有一些卖菜的,卖鞋的。令我最难忘的还是那一家修鞋的。

冬天,寒风呼啸,冷风吹得树叶唰唰响,一大清早便听见不远处有一个老头在呼叫:来呀,谁要补鞋喽!便宜又实惠!不好不收钱。

“大冬天的谁想起来,不好好待在家里,都有那么大年纪了”,我在被子里极其不情愿的醒了。念念叨叨地说:”哎,真是的,周末双休假一个好好的清晨就这样被打断了。平常也就算了,不行,我的想个法子来整整他才行。”

我一边起来一边往窗外望去,突然灵光一闪,拍了一下手心,有了。

我一把穿好衣服,洗好脸冲到楼下,垃圾堆旁捡起一双破的不能再破了的`鞋子。在楼梯下穿过那条羊肠小道转了个弯,便见到她笑眯眯地对别人说:“我补的还行吧,你看我都和你那么熟了,我就少收你三块钱吧。”只见又有一位顾客来了。他说:“我,我到时下班就过来拿。现在我要赶着上班,你看可以吗?”“行,行啊,当然没问题,我一定补的跟新的一样,你就放120个心吧。”

不知为何,我突然有种想转身掉头就走的感觉,但一想到他那“可恶的行为”,我又鼓起勇气走到他面前,走近一看,只看见一个瘦小的身躯,额头爬满了皱纹,满头白发,见了我说:“小朋友,是来补鞋的吧?这年头像你这么小的年纪来补鞋的,可不少见了。我的手艺可好了,我看你好像是第一次来的吧,我就收你免费好了,你可不可以明天早上再来拿呀。”说着就接了过去。

我不知道是不是我总对不起老伯伯的感觉。转过身,抬起脚尖就跑。到了那转弯处才停下来,瞄着看他那认真细心的缝补每一处。终于,实在看不下去了。又赶紧穿过那小道回家去了,心想着:我大不了以后见了他都绕道走,眼不见心不烦,总可以了吧。

一个月后不知为什么,饭后散步散到了老伯伯这。老伯伯见了我,热情大方的对我说:“小娃娃呀,你可让我好找你,瞧你的鞋,那双鞋还真是费了我好大的功夫呢。”我双手递过他再看看眼前的老婆,只见她更瘦了,手都痛红了,我不知是如何回到家的。

从那以后不管他叫的有多大声,我都没有在抱怨过,还是不时照顾一下他的生意。还向同学朋友介绍了他......

篇6:感人事迹作文:感动心灵的人和事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作文范文3篇 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以“令人难忘的细节”为题,写一篇记叙文。1.余姐

蕲春一中高一(10)班何凡

余姐喜欢笑,喜欢敞开喉咙大声说笑,然后迈着大步,两只手前后甩动,搭擦在裤子发出“啪啪”的声响。

余姐有着嘹亮的嗓门,她喜欢大声讲话,丝毫也不觉得疲惫。瞧!那位与人聊兴浓,嗓门高大、白发苍苍的老人就是余姐。你别以为她说话声音那么大,身体就很健康。余姐其实身体很虚弱,尤其是近两年来,老迈的余姐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了。不过,余姐毕竟是余姐,余姐讲话的声音还是那么大。

余姐有两儿两女,儿子女儿都已成家了,余姐的孩子都有了孩子。余姐本可以安心地颐养天年了,可余姐一看大女儿和小儿子的孩子还都需要人照看,女儿和儿子要外出打工,是该她发挥余热的时候啦!她主动承担起了料理孙辈四个孩子的义务。孩子们都在上学,余姐每天得早早起来给孩子们做饭,待孩子们吃完饭,都上学去了,她又要颤巍巍地去洗碗,去打扫卫生,忙忙碌碌一上午。傍晚,放学的孩子们从夕阳的余晖中蹦进余姐昏花的视线。餐桌旁,余姐注视着打打闹闹抢菜吃的孩子们,她很享受很欣慰。孩子们吃完晚饭之后,她又得帮他们放洗澡水,找衣服,一边唠唠叨叨询问功课怎么样在学校表现好不好。孩子们洗完澡都休息了,余姐不能休息,余姐还有洗衣服的职责,还有收收检检的职责。

生活日复一日地单调地循环着,每天都是同样的场景。

时光飞逝,在她日渐迟缓的动作中,在她呢呢喃喃的唠叨声中,孩子们大了,大了的孩子们开始厌烦她了。有时在学校里遇了一点不顺心的事,回到家就冲她发脾气,这时候的余姐就有些迟钝,呆呆地站在那里,不知该做什么。她默默地回到厨房,继续做着她的事。她心想,自己老了,孩子们嫌我啦!余姐不怨谁,她默想,这些个孩子在再大些的时候有出息就好了„„

孩子们渐渐感觉到余姐的落寞和怪异了。孩子们出门时,她不再唠叨了,与人说话的嗓门也低低的,她的背越来越跎了,桌子上的药物多了,她的咳嗽声越来越繁密了„„这时,他们有些害怕,害怕有一天余姐会退出他们的生活,曾怕有一天她不会再做饭他们吃了,害怕有一天家里少了她的声息„„他们不敢再想下去。

回到家,孩子们个个都主动地做起家务活来。余姐惊讶地看着他们„„ 余姐,我的好奶奶,我爱您!(全文860字)【点评】通篇采用第三人称,客观冷静的描述中,渗透了细腻深刻的体察与感悟。篇末点题陡添意趣,情韵绵延。(此文已发表于《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11.01)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作文范文 感动 蕲春一中高一(11)班陈科杰

我很自信。品德兼优,善良真诚——我认为这些词就是为我而造的。我坚信自己就是一个值得别人学习的“标兵”。

然而,经过那一次,我重新认识自我了,我发现了我内心深藏的卑微和低俗。那一天,天高气爽,正是出去游玩的好日子。我独自搭上了公汽,找个位子坐下。

在我旁边是一位中年人,我应该叫他叔叔。他静静地坐在那儿,手里还拿一本书慢慢品读,似乎特别投入,没有察觉我正坐在他旁边。我注视着窗外,欣赏着大好风光。窗外的景物如离弦的羽箭一般,飞逝而过。

“哧——”,车子突然制动,停下来了。上来了一位长着山羊胡子的老爷爷,身材瘦弱,额头上雕刻出一道道历经沧桑的皱纹。

汽车开动了。车上已没有空位,老人手扶着车栏独自站着,随着车一起摇摇晃晃。对这种场景,跟多人像我一样,习惯了熟视无睹。

这时,旁边的这位大叔望了我一眼,似乎在提醒我。我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但我没有理睬。

他突然站起来,说道:“大爷,你到我这儿来坐吧。”老人憨厚地笑道:“这怎么好意思呢。”“没事,你就在这儿坐,我站着没事。”就这样,老人坐到了我的身旁。

车上的人顿时向大叔投以敬佩的目光。大叔的举动让我心生敬意和愧疚。

作为高中生的我,顿时感到无地自容。学校和老师们教给我们的乐于助人尊老爱幼哪里去了?坐在车位上犹如芒刺在股,心有不安。感觉自己太自私特猥琐„„

大叔,你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也要像你一样勇于助人,乐于助人。

机会来了,从车外上来了一位老奶奶。我主动给她让位,她向我表示万分的感谢。此时的我,有一种心花怒放的感觉。原来,帮助他人是一件多么令人开心的事!大叔也向我点头,向我表示赞许。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 让感动和爱心长驻人间吧!(全文670字)

【点评】立意健康,行文自然,情节的流动中凸现了一位纯真少年的内省与爱心的潜移默化。如能在情节上制造一点波澜和曲折,表达效果将会更好。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作文范文 蕲春一中高一(11)班田文慧

一整天的长途颠簸,坐硬座车及身体的不适,当夜晚到达温岭车站时,我已是脸色苍白,头发蓬乱,一身疲惫。

我用力地拍拍腿,然后拖着几大包小包走出车厢。车外是一片昏黄的混乱,一个个黑色的身影在急促地蠕动。我四处寻找舅舅,却看不清楚。车站的灯突然亮起来,一转眼我看见:舅舅扶着一辆极破旧的自行车——油漆已部分褪去,大架上都爬满了铁锈。舅舅在独立风中,四处张望。不知怎的,他那辆自行车斑驳的颜色突然狠狠地刺痛了我的眼睛。

舅舅也看见了我。焦急的脸色变得舒展,他对我微笑,他抓住我的手紧紧的握着,他问我是否饿了是否累了,接着我们便往他的住处走。

第二天一大早,舅舅就带着我去早餐店吃早餐。我先进去,点了稀饭和肉包子,津津有味地吃着。把自行车停好后他才进去,他只端了两个镘头,一口一口的啃着,包满一大口好久还没有咽下去。我看着自己的包子,忽然觉得有些羞愧,我低下头把剩下的稀饭喝得一干二净。以前我从不喝粥,但清早渴粥对肠胃好,有助于消化,这些就是他告诉我的。可是现在,他自己居然忘记了,连一碗稀饭也不肯吃。

舅舅的租住屋是很小,只有一张床,一个煤火灶和一张小桌子。房子尽管很小,物品却陈列有序,井井有条,这是至今四十多岁还未成家的舅舅一直坚持的生活习惯。桌子上放着香蕉葡萄,床底下还有苹果和梨。舅舅说他平时很少买这些,有些贵,他每次放水总是一滴滴的放,于是我每次放水总是拧得最小。由于洪涝灾害,蔬菜价格上涨,不少人都是买一些最便宜的空心菜凑合着吃。我和舅舅却依然每天吃新鲜蔬菜,他还买了烧鸡和肉,说是怕把我给养瘦了。我于是很想回家。

半个月后,我终于决定回家。我知道舅舅今年工作辛苦但又挣不到钱,待在那里只会浪费他的血汗钱。走之前,他充满歉意地说:“到里来让你吃苦日了,也没给你买什么,也没什么玩的。”然后从床垫下拿出一千元钱放在我的口袋,让我带回家补贴家用。其实我不想要,但我不知道怎样拒绝。那天一大早我收拾好行李,是中午的车。他从工厂赶回来送我,眼睛里充满了忧虑。车,驶出站口,一路前行,渐行渐远。我回过头,注视着在风中衣衫摇摆的舅舅,看着他的身影越来越远,变成模糊的一片„„这时我突然有些留恋这个城市。一回家便假到舅舅的短信:“慧,当你回去之后,我感到身边像少了什么,心里空落落的,真不该让你那么早回家,可是又怕耽误你的学习。”我看着短信,很久很久„„我似乎看到了舅舅孤单的身影和对我的不舍。

篇7:我身边感人的人和事

每个孩子都是妈妈掌心里的宝,身为老师的妈妈们亦是如此!郑州科工的老师们,在您的孩子生病的那段日子里,您是如何度过的?当您为班级琐事忙碌而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时,您心中的感觉又是如何?

前不久,在我身边发生了这样一件“小事情”,却深深打动了我。张老师是我们学前教育部的部主任,她每次都能带给同学们活跃的课堂氛围,那是同学们的最爱。那天学校开运动会,她照常来到学校上班,一脸的倦容,可是带学生们参加运动会的时候,脸上唯有笑容,依然快乐的和同学们交谈。

第二天晚上值班时,遇上了张老师,才得知她的一脸倦容从何而来。原来,她的女儿生病了,高烧到39度。听张老师说,女儿发烧来不及带她去医院,让孩子自己到诊所去打针,但一直高烧不退,此刻她要带着她的女儿赶去医院。听到张老师的话,心中很是感慨。

多么不容易的妈妈啊!承担着照顾儿女的责任,还不愿减弱对自己学生的爱,担负如此多的责任,却从不曾抱怨过。多么可贵的老师啊,用百分百的热忱面对自己的学生,将牵挂女儿的心情隐藏。然而在她看来,这就是她的工作,这不算什么……

我相信在每一位已为人母的老师身上肯定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在我身边这样的事情常常发生,可老师对待事情的态度让我不禁动容,感慨万千。就拿韩勇老师来说,他的老父亲生病的日子里,我不曾听到他说过一句有关儿子的事情,反而那段时间因为工作常常加班加点,我才了解到那段日子韩老师是怎么度过的,老人在医院住院,他晚上要在医院照顾老人,夜里起来好几回,几乎没有闭眼的时间。第二天清晨又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学校上班,一脸倦容却精神抖擞的和同学们一起打扫卫生、上起了课,时常忙碌得连电话都时间打回家一个,对老人的牵挂就这样默默地藏在心里。

老师们,这就是你们对工作的热忱,你们总是这样默默地奉献着。你们大无私的精神让我感动,我为你们骄傲。感动着我的就是身为儿女、身为父母的老师们,在你们的工作生涯中,曾经因为孩子生病请假过一天假吗?曾经因为自己的老人而疏忽班上的同学吗?想想好像没什么,可是只有你知道,你是如何度过那段灰蒙蒙的日子的?

篇8: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学情分析:作文写作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高一新生的作文往往是平淡无奇,记流

水账式的写作,缺乏对生活的敏感,需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细节。

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记叙文写作

2.掌握记叙文写作的方法步骤

3.在细节描写中发现生活的美

教学重点:掌握记叙文写作的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在细节描写中去体会生活,发现美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以图片导入,有没有一个画面让你热泪盈眶?有没有哪个镜头让你的心灵震颤?凤凰网上人间图片中,有没有一个部电影撼动你的心肺?有没有一首歌曲能唱进你的心底,让你怀念至今?一同分享触动我们心灵的人和事吧!其实心灵的触动诱因是外在的,但其根源在于人性的光辉;心灵的触动看上去是偶然的,其根源是常怀感激之心。心中有爱,眼中才能有泪。

一、引导学生写出以情动人的文章

明确如何做有情人、有心人

积极寻求哲理,寻找诗意,感悟生活

二、对症下药,举出学生平常写作中出现的状况,并进行整改

问题一:缺少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只有冗长的平淡的叙述,缺少感人的力量。

问题二:素材中意蕴发掘不足。

三、范文事例,学习探究

篇9: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我愿我的时间在痛苦中度过,原本我以为能伴随一个人在漫长痛苦中成长为英雄的,应是坚韧不屈的品质。殊不知,仅有坚强,痛苦只会把你磨成硬汉。而若有一颗经时间磨砺的心,你将成为英雄。印第安人说“时间是用来流浪的,生命是用来遗忘的”。我们要在痛苦的时间里做着最欢乐的事,我们痛苦是因为总感觉时间紧缺,而之所以欢乐是因为看淡了磨砺,懂得了知足,明白了所谓的时间是一去不回头,没必要去埋怨。相反在所谓痛苦中成长,这才能显现出人生的价值,它让我们成长,让我们义无反顾。

我愿我的时间在幸福中度过,人们总是在忙碌以失于幸福。殊不知,幸福一向就在我们身边,现实的残酷,社会的**,假药的出现,老人碰瓷等事件让我们错过世间美景,也忘却了人间温情。其实只要我们仔细寻找,就会发现世间温暖更多。去感知父母一杯热牛奶爱意的重量,去听着虫儿夜晚的歌唱,去看那向阳生长的麦子,幸福就在身边,这些微不足道的东西,时间会赐予我们感知幸福的本事。

篇10: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还记得那是初二的事,那天早上我值日,挪桌子时不细心扎进手里一个刺,由于位置比较深,经过一节课手已变得又红又肿,第二节是你的语文课,上课时我不断地摆弄着手,想让那个折磨着我的刺乖乖的出来,可刺却越陷越深,别人背课文时,你朝我走来,可当我发现时你已在我身旁站了好久,我慌张的翻开书,看了看你,只见你示意全班同学停下,我心想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了,我低下头想着该如何应对,可你的做法却出乎了我的意料,你向全班同学借针,可只借到了一个曲别针,你用你那温柔,纤细的手拉起我的手,开始为我挑刺,可你怕针尖太顿扎疼我,于是就先在自我手上划了几下,我看着在你那柔嫩的手上留下的划痕,心灵深深地被触动了,除了母亲再也没有人像你这样细心,你的课我没好好听过,语文成绩更是一塌糊涂,可你的做法却让我这个被冷落的孩子感到了温暖,决定好好学习!

转眼间进入了初三,几次班级的语文成绩都是第二名,你那不服输的性格又怎会对这个成绩满意,你不在乎自我身体怎样,虽然每一天要坐班到十点半,虽然每一天有一百多份的批改任务,但你仍然一遍又一遍的帮作文不合格的同学修改作文,可换来的只是同学们的无尽埋怨,那天我们走在回家的路上,再次听到了几个同学的抱怨,我刚要上前和他们理论,你却拉住了我,你告诉我:“宰相肚里能撑船,都是为了他们好,他们以后会理解的。”那时你已经成为了我干妈,我不仅仅被你的职责心感动,更被你的宽容,教育孩子的方法感动,那件小事一向影响着我,每当我和同学闹别扭时,总会想起那段话,让我心平气和,教会我如何处事,做人,触动着我的心灵,那是你为我上的最有意义的一课,让我永远铭记,让我受益终生!小荷作文网

时间飞逝,我成为了一名高中生,离开了你,来到长春,我忍受着寂寞,走在回家的路上再也没人陪我,吃饭时再也没人为我买饭,放假时再也没人看着我学习,可你在300公里外却依然惦记着我,无论你有多忙都会每一天发来信息询问情景,每一天告诉我要好好学习,最能触动我的是,你明白我早上不爱起床,便每一天早上5:30打来电话督促我起床,没有一天晚过,哪怕是一分钟,即使在你休息的时候,每每看到你打来电话的来电显示,我总会告诉自我:妈妈为我付出了这么多,我必须要好好学习,真正成为妈妈的骄傲!你的爱触动着我的心灵,让我不再寂寞!

篇11:感动的人和事

他们每天在各自的岗位上忙忙碌碌,日复一日做着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工作……虽然也会感到劳累和疲惫,并且对家人满怀愧疚,但他们却十分用心地做好每一件事,把握好生命中的每一天,用辛勤的汗水、踏实的工作和不变的热忱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赞许。他们,就是XXX公司的员工。他们的工作虽然普通平凡,但他们的敬业精神却令人感动……

篇12: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发掘生活中的感动点,做一个会认识爱体验爱传播爱的人。

2、培养学生做生活有心人,克服被动写作,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让中学生的作文写作回归到写真人真事上。教学重点:

1、怎样才能抓到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2、学习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搜集大量的有关感人的资料,选择典范例文,启发学生思考:人为什么会情不自禁为一些人和物所动。

【方法指导】

先读材料,后讨论点评。教学过程:

一、阅读下面材料,说一说你被哪些材料感动了,如果你真得被感动了,请你把最想说的写出来,咱们一块儿来分享一下。并想一想你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感动 1.“白血病少女掩镜飘逝”

武汉市12岁的小涓涓,不幸患上了白血病,而治愈的机率只有几万分之一,可是为了这几万分之一的希望,妈妈的求助电话打遍了大江南北,甚至打到了台湾,但终因出现了各种并发症,2000年12月13日,她住进了武汉协和医院。图片所展示的是2001年4月17日,美丽可爱的小涓涓在病榻上照镜子,7小时后,她离开了人世,在离开人世之前,她对妈妈说:“妈妈,我不行了,来生,我还做您的女儿。” 2.“苦难天使”出生之后

小姑娘今年19岁,名字叫宋蕊,看上去只有八、九岁,智商只在正常婴儿一两岁的水平。她出生后的第三天,被诊断为“ABD”溶血症,她的生存,全靠别人输血来维持。旁边坐着的是她的母亲:陈丽明,这是世界上最执著的母亲。19年来,面对宋蕊无数次生命垂危,面对丈夫的离去,她坚强地挺了过来。其实,宋蕊每次发病,只要稍微迟缓抢救或少喂一口水,她都会丢命。可陈丽明说:“我是母亲,只要还有一丝希望,我,都要让她活着。” 3.“爸爸,咱们回家吧”

云云,今年17岁,不幸的是她的父亲在16年前保卫边疆的战斗中牺牲了,并且埋葬在边疆。16年来,母女俩相依为命,中途云云又患了眼睛肿瘤,几近于失明。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云云瞒着妈妈,16年来偷偷积攒了178元钱,说这是去看爸爸的路费。当云云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终于见到父亲坟莹的时候,小姑娘云云发出了世界上最深切的呼唤:“爸爸,咱们回家吧!”

4.选自“让藏族盲童和我一样快乐。”

女青年今年29岁,是一位德国姑娘,可令人想不到的是,她是一位盲人,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她竟毕业于德国最著名的波恩大学。而她对人生的选择竟几乎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她潜心研究藏学,并且视觉障碍促使她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打字方式,而这种打字方式能够使藏族盲人轻松地进行藏文阅读。当有人问及为什么不远万里来到中国高原的时候,这位美丽动人的姑娘说:“爱心是没有国界的,友情是没有国界的,我的梦想就是让藏族的盲童和我一样拥有快乐。” 5.“生死婚礼”

23岁的“新娘”邓洋一身白色婚纱,双目紧闭,安详地躺在冰棺内,簇拥她的,是27岁的“新郎”夏军特意为她购买的999朵玫瑰,这是2001年4月13日,在重庆市福家园小区内演绎的一个动人而凄美的爱情故事。夏军和邓洋恋爱三年,今年4月12日,邓洋因为肿瘤猝发而去,夏军大喊:不,她没死。我要和她马上举行婚礼!一家婚庆公司为夏军的一片真情所打动,于是操办了这场婚礼。

照片上,“新郎”半蹲在“新娘”身旁,一次又一次地抚摸着她的手,絮念着那个熟悉的名字。此时,礼棚里回响起了苏芮的那首深情的歌: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也许牵了手的手/来生还要一起走。

11时40分,所有来宾依次从邓洋身边轻轻走过。“新娘”身上,撒满了鲜花。6.“俺是妈妈”

老妈妈名字叫陈荣,家住北京朝阳辛庄,可以说,陈荣是当今社会中最具博爱精神的妈妈。陈荣和丈夫一直靠拣垃圾为生,几年间,竟拣到7个弃儿,再加上她自己的两个孩子,一共9个。但是,陈荣没有退缩,她历经着世人无法想象的不耻与艰辛,竟然把9个娃娃全都养活了,并且成长得很好。陈荣老人说:“俺从前就是一个孤儿。如果把这些孩子送到孤儿院去,那里是阿姨,而他们在俺这里,俺,就是妈妈。” 7.骇世亲情。

一天半夜,一场特大的泥石流吞没了熟睡的小山村。天亮时分,救援人员赶到,小山村已夷为平地,全村无一人幸免于难。突然,有人惊叫:“下面有声音!”大伙儿跑来一看,一间埋在泥石流下的小木屋,仅剩下一角屋顶。

救援人员刨开泥土,掀开屋顶,只见屋里全被泥沙填满,惟独房梁下还有小小的一点空间,一个赤裸裸的小女孩儿一动不动地蜷缩着,看样子还不到两岁。救援人员赶紧将她抱出来,她却死活不肯离开,指着小屋哭出了声:“妈──”顺着小女孩儿手指看去,在她蜷缩过的泥沙处,隐隐约约露出一双泥手,10个手指。有人惊叫:“下面还有人!”顿时,救援人员以那双手为中心,沿着四周小心翼翼地往外刨。不一会儿,眼前出现了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一个半身赤裸的女人,个子很矮,全身呈站立姿势,双臂高高举过头顶,像一尊举重运动员的雕塑„„

这女人竟是一个盲人!她被挖出来时已经僵硬了。小女孩儿仍不肯走,指着刨出的泥坑,又哭喊出一声:“爹──”天哪,难道下面还有人?大伙儿立刻继续往下刨,就在女人脚下,又刨出一个半身赤裸的男人,他昂然屹立,身子直挺,双肩高高耸起„„这男人也是一个盲人!原来,矮女人正是站在男人的双肩上,双手高高举着小孩„„

8.西安有个王副教授,即将坐火车出发给远在户县的学员上辅导课。因为时间太紧没来得及买票,就请求检票的同志先放他上车,然后再补票,不料检票员硬是不答应,他只好苦苦求情并拿出工作证和随身带的一百多元钱,说以此做抵押,能不能让我先上车,等上完课回来再说,不料捡票员仍不答应,眼看时间来不及,被逼无奈的王老师只好把心一横,说了句:“为了学生,我给你们跪下,行了吧!”说着,这位55岁的副教授,果然扑通一声跪下了!那么,从西安到户县票价几何?才一块八!

什么叫惊心动魄,我看这就是!高贵是什么?不就是这种足以惊心动魄的感召力吗?

请你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积极收集你的所见所闻、你的生活中类似的材料,并把你的感人材料写下来,看谁的材料最能感人,我们一起交流,好吗?

二、怎样才能抓到触动人心灵的人和事呢?

1、发掘感动点。

“感动点””就是让你心灵颤动的地方,它可以是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也可以是一件物品、一封信,又或者是天上的一片云、地上的一棵树、水中的一朵浪花。总之,细节触动人心,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感动点既能表现文章的主旨,又能写出自己的心声。要善于发掘这些触发情感的“点”,以之为媒,掀起文章的情感波澜。这个感动点或贯串全文,或在文中画龙点睛,或时显时隐地统摄感想过程和材料,成为写作内容的主线。例文分析:

父亲(前半部分)黄方国

父亲是三天前的一个下午到家的。当时无人在家,他搁下背篓蹲在门口抽叶子烟。楼上的张婆以为是盲流,呵斥他走开。我向父亲求证此事时,他像犯了错的孩子,局促地搓着双手,目光游移,嗫嚅地说:“下次,我一定要穿周正点。”

家里不宽敞,我们把父亲和儿子安排在一间屋里。父亲进屋不久,我就听见巴掌落在脸上的“啪”声。开门一看,儿子正大吵大闹:“你脏,你脏,不准你亲我,滚出去!”我对儿子动了武,妻子对我怒目而视。父亲垂着手,呆呆地站在一旁,这一夜很晚还听见父亲辗转反侧的声音。

次日早晨,妻用不友善的腔调对父亲交代:

“茶几上有好烟,有烟缸,别抽叶子烟,别乱抖烟灰。别动音响,别动气灶,别动冰箱,别动电视„„”父亲谦恭地说:“叫我动,我也动不来的。”中午我俩回来,看见满地的水,父亲正蹲在地上,拿着抹布,手忙脚乱地擦地板。妻子一甩手进了卧室,“砰”地一声关了门。父亲便立即又像做错了事一般,不知所措起来下午下了一场小雨,下班回来不见父亲。父亲回来时,湿漉漉的头发搭在皱纹堆砌的额头,松树皮一样的手提着一个塑料袋。他鞋也没有脱就进了屋,妻子“哼”了一声,又进了卧室。

父亲说:“我去买东西了,不会买,也不知你们缺啥,就琢磨着买了这些。蜂蜜治胃病,你记着,一早一晚都要喝一勺。她是用脑的人,核桃粉补脑。孙儿胃口不好,瘦,就给他买了健脾糕,吃了开胃。”

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说:“这5000块钱是我卖鸡卖猪攒的,都攒3年了。我用处不大,你拖家带口的用得着,拿着。我明天就回去了,你有空就回来,看看你妈的坟,你爷的坟。没空回来,爸也不怪你,你们忙,单位纪律严呢!”说完父亲笑了一笑,摸出叶子烟,正要点,可能想起了妻的交代,又揣了回去。

父亲执意要走。怎么留也留不住,我决定叫一辆出租车送他回去。(后文见教材)儿子为父亲开车门,父亲感动得泪流满面。这一细节就是作者写作的触动点,也是最大的感动点。因为这一点的触动,作者回想起父亲来城里后,儿媳、孙子如何不敬,而老人又如何忍气吞声,一心为儿孙考虑等一系列情节,这些情节中父子三代不同行为态度的对比,自然引发作者的理性思考,文末的议论和抒情也就发自肺腑,感人至深了。那么具体来说,要怎么样才能在生活中发掘出更多的感动点呢?

(1)生活是创作的源头活水,作者之所以能写出感人的《父亲》,那是因为作者他有一颗敏感的心。作者在为父亲关车门的一刹那,就捕捉到了写作的灵感。本文之所以能感人,就是因为作者在为父亲关车门的一刹那父亲的言行打动了作者。这就说明作者的心灵非常细腻。不经常写作,或不经常细致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人的心灵往往是粗糙的,但我们写文章时就需要主动地去体味生活,努力使自己的心灵丰富、细腻起来,真切的感受来源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比如,一个善于观察、体味生活的人,当他因考试失败而一蹶不振却看到一个同样的失败者向他微笑时,他就会感悟到“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以后不能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只有乐观的看待失败,失败才会转变为成功”这样的道理;当他看到一个雨天,就会联想到“生活并不总是阳光灿烂”;同样,一阵和风,一次偶然的事件,都会使他对生活产生丰富的联想,进而激发他的创作欲望,从而表达对生活丰富而真切的感受。

因此,第一要培养感受生活细节的意识。

(2)创作者总是怀着满腔的热情去生活,用爱来表现真、善、美,用憎来表现假、恶、丑。只有热爱生活,才能有意识地去观察、体味生活,并用自己笔去表现生活,启发读者。比如作者在《父亲》一文中表现出自己对父亲深深的愧疚之情,从而唤醒读者孝敬父母的良知,这就是他热爱生活的表现。

因此,第二要调动生活情趣,热爱生活。

(3)因为在座的大家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共同的历史,共同的环境,共同的经历,所以很多情况下,我们有着共同的感受。而写文章大家就要善于避开人们共同的感受,抓住与众不同的感受写,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好文章来。比如说,形容黑,多数人会说像墨一样,也有人说像夜一样,这样都可以,但难免人云亦云,可是有人说:像盲人一样黑。这是一种非常独特,非常细腻的感觉,一下子就能打动读者。比如《父亲》一文的最后一段就是作者的独特感受。

因此,第三要抓住自己的独特感受。

2、提炼素材。

素材只是表象,运用素材的目的是表达你对生活或人生的看法和领悟。你写的人或事触动了你的心灵,它让你体会到了什么感情,明白了什么道理,你一定要把这种感悟写出来,因为这些才是你写文章的目的。(1)在火车将要启动的时候,一个人急匆匆的地上了火车,可是他的一只脚被门夹了一下,鞋子掉了下去。火车开动了,这个人毫不犹豫地脱下了另一只鞋子扔去。有人奇怪地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如果一个穷人正好从铁路旁经过,他就可以见到一双鞋,这或许对他能有所帮助。”这个人脚甘地。后来他被印度人尊为“圣雄”。

观点1:当我们自己得不到某些东西时,何不成全别人得到?该放手时就放手,时时为别人着想。

观点2:我们要学会成全他人,成全他人的同时也是在成全我们自己,因为坦然舍弃成全他人的同时,你得到了精神上的回报,这比物质上更有意义。观点3:伟大源于细节

观点4:小善成大德

(2)我6岁的时候母亲和别人打架,很凶。为了给母亲报仇,晚上,趁着月光,我拔光了仇人家已经开了花的辣椒秧。

拔光了仇人家的辣椒秧后,我回来向奶奶表功。一向和善的奶奶抓过一根棍子,劈头给我一顿猛打,直打到我答应每次见到仇家的人,该叫爷的就叫爷,该叫婶的就叫婶,奶奶这才住了手。

秋后我家盖房子。父亲给石头砸了脚,可是“上梁”的那天,很多和我家有仇的人前来帮忙。看到母亲一脸愧疚,他们说:“娃儿平时喊人喊得可好,不看大人面也看娃儿面哩。”

观点1.惩罚伤害自己的人,最好的武器是宽容,是正义,而不是武力,勾心斗角,正如战争中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一样,用自己的心去战胜别人。观点2.宽容和忍让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

观点3.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观点4.母亲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注意以宽容的行为给孩子做好榜样。

课堂练习:

课本第一、四题。(分组讨论)

3、整体构思。

好的内容必须有好的形式去表达,这样才能锦上添花。所以动笔之前,你得好好构思一番。如果写人,就想想,写他的哪些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这些事与自己的感情与认识是不是相吻合;如果写事,就要想好,如何开头,如何结尾,重点应放在哪几个环节,是用顺序还是倒叙等。最好先列一份提纲。

【范例】

同盟军在欧洲大陆登陆时,我从家乡寄来的信中感到一种快乐安宁的情绪,似乎母亲已经知道胜利即将来临。信中流重出一种特别的温情,还时常夹杂了一些我不能理解的歉意。【写“我”收到家信以及信中母隶流露出的感情。】

“我亲爱的儿子,我们已经分离了这么多年了,我希望你已经习惯身边没有我这个老母亲了。话说回来,我毕竟不能永远活在世上。记住,我对你从未有过丝毫的怀疑。我希望你回家明白这一切之后,能原惊我。我不得不这样做。”【承上文具体抄录母亲歉意的内容。】

她做了什么事需要我的宽恕?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对母亲的歉意心生疑问,设置悬念。】

现在我要回家了,胸前佩戴着醒目的绿黑两色的解放十字绶带,上面挂着战争十字勋章和五六枚我终生难忘的勋章,我的黑色战服的肩上还佩戴着军官肩章,帽子斜向一边戴着。我由于面部麻痹,脸上露出一种异常的刚毅。【描写“我”要回家时的精神面貌,突出描写勋章。】

到达旅馆时,我发现没有一个人问候我,跟我打招呼。我询问的那些人说他们隐隐约约记得几年前有一个古怪的俄国老大大管理这个旅馆。但是他们从来没有见到过她。原来,我母亲在3 年零6个月前就已经有开人世了。但是她知道我需要她,如果没有她在这儿给我勇气,我绝对不能独立生存下去,不能像一个法国人那样勇敢战斗。因此,她临死前制订出了她的计划。【写回到旅馆,知道母亲已经离开人世。】

在她死的前几天中,她写了近250 封信,把这些信交给她在瑞土的朋友,请这个朋友定时寄给我。当我们在圣.安东尼门诊所最后一次见面时,我看到她眼中闪着天真狡黠的目光。毫无疑问,这些信就是她当时算计的新花样,【照应开头,揭开事情真相。】

(选自【法】罗曼.加里《我的母亲》)

【点评】本文在构思方面有如下特点:开头设置悬念,引人入胜;首尾呼应,揭示事清真相,感人至深,详略得当,详写母亲,略写自己。

4、捕捉细节 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就是把细小事物,如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特点,用特写的镜头把它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或者说所谓细节描写,就是对某些细小而又能很好地表现思想性格的环节和情节,加以具体描写,好的细节描写,使人物性格丰满,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性,细节描写是记叙文的血肉,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形象的鲜明性、事件的真实性。刻画细节的方法

(1)定格画面放大特写

抓住感动点,定格感动画面,细致刻画并抒发感情,让感情和画面融合。

(2)慢镜回放慢写细描

就是情景慢镜回放,细叙过程,将环境、人物的神态、动作变化、语言进行慢写细描。

(3)锤炼修饰美化文字

就是锤炼词语(如动词、形容词等),巧妙运用各种修辞,加入联想想象等,美化文字,增强感染力。

怎样刻画细节 比一比,两篇习作

(A)母亲回头一看,惊讶了。

在窄小的过道中,儿子正吃力地端着满满的一盆水,如小鸭子般摇摆着,一步一步向前迈进。那纤弱的小手显然承受不住水的重量,他只好用双手紧紧握住盆边,用胸口努力地顶住水盆,维持着身体和水盆的平衡。水盆左右晃动着,水不断从盆里溢出,晶莹透明的水珠溅到他稚嫩的脸上,绽放出一朵朵水花。他却腾不出手来擦一下,只好眯着眼睛向前看,任由水从他细小的肩膀滴下,打在手臂和衣服上。

他终于来到母亲的跟前,奶声奶气说道:“妈妈,洗脚!”。水顺着他额头流到下巴,他却毫不在意,满脸的喜悦,仿佛正在做一件伟大的事。这是多么动人的情景啊,我深深被打动了,从小孩那普通的话语中,我读到了一颗真诚的心,从他那双明亮的眸子中,我看到的是--“孝”的光芒!

(B)母亲回头一看,啊?!

在昏暗狭窄的楼道那头,儿子正吃力地端着满满的一盆水向前走来。那纤弱的小手显然承受不了水的重量,可他依然固执地用双手紧紧握住盆边,背向后弯,肚向前顶,用胸口抵住水盆,努力地维持着身体和水盆的平衡,就像一只刚爬出蛋壳的小鸭子般,左右摇晃,步履蹒跚。水盆左右晃动着,水不断从盆里泼洒出来,晶莹透明的水花四溅,溅到他稚嫩的小脸上。他却腾不出手来擦一下,任由水从他细小的肩膀滴下,落在手臂和衣服上。

终于来到母亲的跟前,分不清是水还是汗顺着他额头流到下巴,他却毫不在意,一脸孩子气地笑着,奶声奶气说:“妈妈,洗脚!”那满脸的喜悦,仿佛正在做一件伟大的事。是呀,是件伟大的事——它的名字就叫做“孝”。

欣赏下面语段

例一:(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的流下来了。——朱自清《背影》

例二: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床前,她就那么站着,手里抱着毛毯,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那是第一缕晨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风对碧水的温柔,那是夏日的晚霞对嫩柳的辉映„„我分明地感觉她的目光在我的头发上抚摸,妈妈好长时间没有爱抚我的头发了,她在回忆那逝去的岁月吗?妈妈的目光抚上了我的眉,漫上了我的眼,我的眼珠不自觉地转动了几下,她的目光便一如我儿时她那双温柔的手,轻轻地按摩着我的眼睑,我知道她在让我好好睡眠。妈妈的目光滑到了我的脸颊上,似乎在寻找着什么,我知道那是找她自己的影子,又似乎在欣赏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欣赏凝聚她一生心血的艺术品„„

练一练

怎样写好细节 题目见课件

例文:

借鉴 : 农家小院里,在被风雨侵蚀得斑驳的凹凸不平的台阶上,坐着姐弟两个人,也许穿得单薄了点,寒风中他们的脸被吹得像苹果一样通红,小姐姐看上去大概五六岁,她用纤弱的左手端着比手大许多的碗,或许有点沉,或许天太冷,她端得有点吃力,有点颤抖,但她依然紧紧地扣在手里,她身子微微向前倾,右手用不太准确的姿势握着筷子,从热气腾腾的碗里夹出饭菜,怕烫着弟弟,她微微撮起红红的小嘴,轻轻地吹着碗中的热饭菜,目不转睛盯着手中的饭菜,那么专注,那么认真,生怕一不小心吹得太急,将饭里的温暖给全吹走了。一阵刺骨寒风吹过,她通红的小手微微颤抖,纤弱的小手指已经快握不住筷子了,但她还是用拳头紧紧拽着筷子,并轻轻地小心翼翼地把碗靠近小弟弟的嘴边,那张红彤彤的小脸上,表情既可爱又郑重。那副煞有其事的样子,写满了小心,写满了对弟弟的疼爱。这一刻,倒不像是姐姐在给弟弟喂饭了,像极了一位年轻的妈妈,多么温馨,多么感人呀!

小结:细节来源于生活

要用慧眼去观察生活万象

细节来源于心灵

上一篇:2019年主题教育检视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下一篇:宅基地租赁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