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

2024-07-13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精选6篇)

篇1: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

中国养猪业的发展模式探讨

华农动物科学学院 qq:472572825

摘要:我国过去分散、庭院式养猪往往是和种植业协调发展,养猪粪污通过简单的堆积发酵运输到农田做底肥。集约化、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壮大,大大提高了养殖业生产的效率和满足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对肉食品的需求,但是,也使得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发展分道扬镰了。养殖业者也曾一度想通过工业治污的模式来解决污染问题,但由于工业化治污模式成本高昂和养殖业者环境保护意识淡薄,使得很多养殖粪污没有经过任何处理或仅仅经过简单的沼气池发酵后就排放到水体中,造成周边水体水质的不断恶化。随着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动物福利的不断被人们所重视,养猪业的发展模式毫无疑问会更合理、更科学、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养猪业

发展模式

为了有效抵御市场和疫病两大风险,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全国都在发动生猪产业化、现代化革命,已经开始冲破几千年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向构建新型生产力新格局迈进。散户逐渐减少、规模户增多,已成为我国进入规范养猪、吃放心肉的大趋势。对于以生猪为代表的畜牧产业而言,最大的风险是市场风险和疫病风险,两大风险具有强大的破坏力。况且以传统养殖户为单位的散户养殖模式,无法解决排污环保等难题。所以,在改革开放30多年逐渐过上好日子的中国,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动物福利的不断被人们所重视。所以,打破旧的养殖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养殖模式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那么,新型的养猪业模式到底会怎样变化,何去何从呢?首先让我们看看近年来我国地方对新养猪模式的规划和实践。

1、“150养猪模式”

“150标准化养猪模式”简称“150养猪模式”,是近年来为推动生猪标准化养殖而推广的科学养猪新模式。发展条件是“150养猪”规模适中,操作简单,节省劳力,适合以农户为单位的生猪标准化养殖。运作要点为“150养猪”每批养150头,“全进全出”,采取典型的“公司十农户”的方式,由大公司为养猪户提供标准化猪舍设计、建设,猪种、饲料供应、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商品猪销售等全方位服务:其核心是“良种十良料+良舍十良法”。农户按照专业人员指导.建起标准化猪舍.引进‘.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饲喂优质标准饲料,同时采用统一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技术。猪舍里建有自动饮水系统、自动喂料器、水帘降温系统、采暖烟道增温保温系统。环境可控、猪可自由采食、自由饮水。此种模式的收益也较好,按实验农户的说法,一户建一栋存栏150头猪的标准化猪舍,一年出栏450头商品猪(共3茬),养殖效益可达5万元。从推广前景来看,养猪户最大的担心是猪价及猪病问题。这一养猪模式降低了市场风险,减少了污染和交叉感染的机率,提高了猪体的抵抗力,减少了养猪户的用药和生猪死亡。培育畜牧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争取最佳经济社会效益是畜牧业发展的关键。要做到这点,就要充分发挥现有畜牧龙头企业的潜能,采用的“公司+农户”方式,辐射带动畜牧产业发展的好做法,好经验。在此基础上扶持或引进一定规模的饲料加工、肉品加工等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稳定和扩大养殖规模。积极引导和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或专业协会逐步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力争形成“龙头”连基地,基地连农户产供销一条龙的畜牧产业化格局。只有通过龙头企业的拉动,政府扶持,才能抵御市场风险,实现最佳经济效益。

2、清洁养猪模式

清洁养猪就是尊重猪只生存的基本权利,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同时,顺应自然规律,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来从事养猪生产。此种模式的做法是在舍内设置深度为90—100厘米的的地下或地上式垫料坑,坑中填充锯末或秸秆等农副产品垫料,利用优势菌种对垫料发酵,形成有益菌繁殖的小环境,抑制和分解有害菌。猪粪尿直接排放在垫料上,粪尿加速了垫料微生物的发酵,产生热量,保证猪只能正常越冬。生猪有拱食的习性,可采食发酵产生的菌体蛋白。垫料是上好的菌类培养基料和高档有机肥料,一般2一3年清理一次即可。通过试验分析,清洁养猪不仅实现了生猪的“动物福利”,而且在生产上也取得了“三省、两提、一增、零排放”的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省”,即省水75%—90%,省精料10 %—15%,省劳力30%—50%。“两提”,即提高抵抗力和提高猪肉品质。“一增”,即增加养猪效益。每头猪在用水、用料、用药等方面可节省30-80元,同时垫料可生产高档有机肥,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三种效益的结合。“零排放”,即猪场内外无臭味,氨气含量显著降低。养殖环节消纳污染物,实现了零排放。清洁养猪法与传统养猪法有显著区别,如:变双环节投入为的单一环节投入,传统养猪法是“养猪生产”后再进行“粪污处理”,而清洁养猪很好地将“粪污处理”前移到“养猪生产”环节一次解决,减少了投入,改善了生产,对外实现了粪污零排放;采用垫料坑管理,不用水冲粪,恢复了猪只的生物学特证,改变了传统养猪过程中猪只长期在水泥地面上生话的状况,设置垫料区和水泥地而的饲喂区,猪只可选择自己休息、运动的区域,能够拱食菌体蛋白;简化了工作内容,减少了劳动强度,清洁养猪不用冲洗圈舍、不用推运粪便,舍内空气清新,每天仅从事饲养、清扫饲喂台和调整垫料等简单工作,工作不再脏、乱、累,效率明显提高。节约资源也是一大优势,约水、料、药、劳动力等资源,体现了生态文明。

3、股份合作养殖模式

股份合作模式是以养猪社区化、农民股份化为特色。为解决散户养殖商品猪的市场风险和疫病风险,成都启动的生猪产业化改革实践,探索出了一套有效的解决办法,即养猪社区化、农民股份化,并在此基础上开始形成新的生产关系格局。当地公司扩建的年产两万头养猪场,基建投资500万元。资金比例是按334的结构,即农民入股30%,村集体入股30%,企业入股40%。在这个利益共同体中,村集体通过向投资公司借款入股,农民则以土地和现金入股,土地指养猪场所占用的土地。现金每股1000元,最低1股,最高不超过10股。对股份数量限制的目的,是政府确保大家都有股份,惠民面要大。预计每股分红300元,村集体分红8一20万元的水平,用于村里各种公益事业。对经济困难的农户,则把每个规模养殖场建设中由政府补助的20万元量化到他们身上。如此一来,绝大多数散户以股份形式拥有了分红的权力,解决了增收和吃肉的难题。对这种农民股份化、养猪社区化的新型生产关系格局,基层干部形象地概括为“农民养猪不喂猪,农民有猪不见猪”。村级政权归位,新生经济组织协调各种利益主体。在这场催生新的生产力主体、衍生新的生产关系格局的生猪产业化变革中,最基层的村级政权开始退出经济话动,其利益保障以股份形式体现,同时回归政权本位,只履行提供和保障公开、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的职能。而企业、村集体、农民三方的利益关系,则由各村成立的生猪专业合作组织协调。企业、生猪专业合作组织都可以作为项目实施主体,但村委会不能作为实施主体,只能以股东身份参与。市场(包括县级)补助资金,一律要量化到农民,量化方式主要有:村委会与业主共同成立生猪专业合作社,村委会作为股东将财政补助资金直接量化到每个村民,并将每年的红利再量化到每个村民;村民成立生猪专业合作组织,合作组织携政府补助资金入股养猪场,再将每年的红利量化到村民;召开村民大会,村民推举村委会成员作股东代表,携补助资金入股养猪场,按股分红利后再将红利量化到村民;业主和村委会共同成立生猪专业合作组织,政府补助资金作为村委会的股本金,合作组织保底分红给村委会,村委会再量化到村民。这场变革旨在探索、培育和大力扶持新的生产力,以适应现代畜牧业和市场主体。过去是农户经济,今后是农户、集体、企业等要索共同形成新的生产力,如合作社、规模化种猪场、规模化养猪场、加工企业等等。在现代养殖企业中,龙头企业股份不能少于40%,农民的股份不得大于60%。与前几年“公司+农户”模式不同的是,过去是合同关系,违约追究很难;现在是股份关系,各方都是真正的利益主体,这种新型的合作制,有公司出面面对市场,有龙头企业出面组织生产,农民有了自己的组织并按章程实施选举、监督和分配。

4、互联网养猪模式

以国内某大型的网络公司发表的发展养猪计划(投资创办生猪养殖场,同时还计划创办一个养猪网,将有关生猪养殖的信息及养猪过程在网上全程公开。让更多的人通过网站学习养猪,了解养猪行业的动态,探索出一个可以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提供农村工作机会,又能全国推行的养猪流程和模式)开始,互联网便与养猪行业有了更深一步的关系。互联网作为新媒介的代表,如何服务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引起了政府、企业家、学者的关注。该网络公司己经公布的养猪模式,可以总结为“绿色养殖十网上互动十线下推广”。绿色养殖,就是学习西方的优良养猪技术,用利学的方式培养绿色和口感不错的农畜产品;网上互动,就是通过互联网把养猪的性个流程和数据全部公开,共同参与,使生产模式更为高效;线下推广,就是起到示范作用,可以帮助农民改进养殖方法。发展传播学认为,传播媒介既能推动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又可以推广新技术和新思想。问题的关键在于传播媒介如何介入,以什么样的姿态介入,是公益性的还是带有商业目的的,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等,这此因素最终决定着传播媒介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社会的发展。互联网企业都要考虑到回报率的问题。“互联网养猪模式”使投资主体“有利可图”,这样解开了传媒在介入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死结”,即在保证一定的利润率的前提下有倡导公益性,从而使传媒更积极、更主动地促进社会发展。传播什么样的信息才对农业或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有帮助,这是传媒必须考虑的问题。在传播内容方面,传媒既要从实际出发,考虑地区间的具体情况,又要以市场为导向,选择产业链长的项目。只有以市场为取向,将传统农业纳入市场轨道,才是促进农村发展的根本途径,这就要求传媒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要有问题意识。

结论:

在生猪传统养殖是基础上,整合各方面的资源,结合养猪新技术、科研、互联网等各方面的进展建立一种有中国特色,适合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养猪模式是现在养猪业比较迫切的问题。养猪无污染、零排放、无臭味;育成率高、疾病少、无药物残留;饲料转化率高、损耗能源少是每一个从事养猪行业的人士的工作中心,也会是政府引导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凤县养猪模式技术推广》 刘志勇、李宁、文艳霞

2、《关于猪产业化生产中养猪模式的思考》 白建

3、《" 150养猪模式”小析》 郁菲

4、《巴东县“1121”养猪模式探析》 王本乾、周和平、唐兆杰

5、《“猪一沼一草”生态养猪模式关键技术探讨》 许卫华、杨小燕

6、《全新养猪模式形成新的生产力格局》 来自:北方牧业

7、《农户四种养猪模式利弊谈》 杜玉兰

8、《内循环健康生态养猪模式的实践与探讨》 彭乃木、郑秀兰、陈绿秀、金大春

9、《几种养猪模式的利弊分析》 王华

10、《干式环保养猪改变传统养猪模式》 陈中梅

11、《发酵垫料养猪模式的优点及猪舍设计》 贾志伟、林松柏、叶志超、丁小琼

12、《发酵床养猪模式是改善环境、提高猪群健康和产品安全的有效途径》 武英、赵德云、盛清凯、王诚、张印

13、《对网易“养猪模式”的传播学思考》 周宏刚

14、《不同养猪模式效益调查及对策》 黎纯敏、赵素英、张亚霁、付晓梅、赵泉

15、《生态养猪模式中发酵床优势细菌的微生物学性质及其应用研究》 张庆宁、胡明、朱荣生,任相全、武英、王怀忠、刘玉庆、王述柏

篇2: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

杨万明

内容提要 拉美国家独立后主要经历了初级产品出口、进口替代工业化、20世纪80年代的债务危机和90年代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四个发展阶段。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拉美的经济发展成绩显著,但是债务危机的爆发推动了拉美国家从进口替代的内向型发展模式向外向型发展模式转换。虽然90年代的经济改革使拉美经济实现了恢复性增长,但是面对全球化的冲击,拉美经济依然显得脆弱。拉美国家不断调整发展路径,对制度选择进行“校准”,但仍没有摆脱发展困境。

拉美国家的腐败问题与反腐斗争评析

刘纪新 闵勤勤

内容提要 制度性腐败、腐败的跨国化趋势和选举腐败突出,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拉美地区腐败问题的新特点。严重的腐败问题对政府治理和民主制度造成极大的破坏。在这种背景下,拉美各国政府一方面加大了惩处腐败的力度,另一方面将反腐重点转向完善法律和制度建设,试图通过建构本国的廉政体系,将预防、监督和惩处结合起来,推动反腐斗争的深入发展。然而,在继续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方面,拉美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腐败问题非常严重的拉美地区,治理腐败将需要一两代人的持续奋斗。

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

——关于当前拉美国家政局经常出现局部动荡的一种解释

杨建民

内容提要 本文从政治参与的基本理论出发,首先介绍了西方主要学者和拉美学者对政治参与的理解和研究,分析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的一般规律性认识;第二对拉美的政党、社会运动、天主教会和土著人组织等政治参与主体的形成和参与特点进行梳理和研究;第三针对各主体的政治参与形式和特点,分析拉美的政治参与对政治稳定的影响,形成对当前拉美国家政局经常出现局部动荡的一种解释。

巴西政党和政党制度剖析

张 凡

内容提要

政党是现代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和原则,政党政治是现代政治生活的要素和主要组织方式。巴西的政党和政党制度具有许多突出的内容、特点和风格,针对巴西政党和政党制度研究的概念和分析工具选择既受制于在欧美发达国家经验基础上产生的政治理论,又带有后发国家发展进程中新的理论总结的特色。本文将从政党和政党制度的一般概念出发,剖析巴西政党政治的主要特征和性质,以期为巴西政治研究提供一种认识视角。

“拉美现象”对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徐艳玲 张义凡

内容提要

“拉美现象”命题是拉美地区发展问题的集中表达,主要指涉拉美国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失调,如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失调、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失调、市场与政府调控之间的失调、开放与保护之间的失调等。同样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当前的人均GDP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拉美国家处于相同的水平。拉美国家在发展道路上的一系列教训,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启示。

国际选举观察:美洲国家组织在拉美的实践

贺双荣

内容摘要

美洲国家组织(OAS)是世界上最早参与选举观察活动的国际组织之一。1990年以后,OAS参与国际选举观察活动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OAS选举观察团的产生及构成情况、资金来源及派往的国家是按一定程序和方式运作的。OAS选举观察团得到了成员国赋予的法律保障,对拉美地区民主化进程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从墨西哥大选看其外交政策走向

谌园庭

内容提要

卡尔德龙在争议中赢得大选,从其民意基础不强及国家行动党并没有控制国会两院这样的选举结果来看,卡尔德龙领导的将是一个“弱势政府”。这种弱势地位将直接制肘其对外政策的推行。卡尔德龙的外交政策具有连续性和经济性的特点。移民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将是评判卡尔德龙外交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如何调整与拉美左翼政府的关系,也将成为影响卡尔德龙外交政策的一大国际因素。

卢拉政府外交政策评析及未来外交政策走向

周志伟

内容提要

2006年大选中,针对卢拉第一任期的外交政策,卢拉与反对党总统候选人进行了激烈的辩论,辩论内容涉及外交政策的各个方面。本文首先以两位总统候选人对外交政策的辩论为切入点,分析他们在外交政策上的各自立场;然后针对这些分歧总结卢拉第一任期内外交政策的特点及实效;最后对未来4年卢拉政府外交政策的走向作出了初步的预测。

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国家风险研究

李福胜

内容提要 我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承包工程、进行海外投资,既是贯彻中央 “走出去”的大战略,也是企业自身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开展多样化经营、贴近资源和客户、分散风险等的需要。但无论是进行国际贸易,还是走出国门承包工程、进行劳务合作、开展海外投资,都要面对国际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通过分析、评估、监控国家风险,可以防范和化解这一独特风险,避免因此导致的财产和人身损失。

从中国与智利签署自贸协定中 吸取智利建立开放的对外贸易体系的经验

郭德琳

内容提要

自20世纪70年代起,智利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经济和贸易政策。多年来,经过危机—调整—再危机—再调整的过程,智利的经济政策和贸易政策不断成熟,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与此同时,通过与多个国家和区域组织商签自由贸易协定,智利形成了一个广泛的自由贸易网络,使智利成为连接亚洲、欧洲和美洲大陆的桥梁。2005年11月智利与中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是智利改革和开放政策的继续和发展。

经济发展理论与国家经济角色的转变

——以90年代巴西为例浅析结构主义与新结构主义

郑皓瑜

内容提要 经济发展理论是不同时期特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状况的反映。与此同时,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又反过来对经济、政治和社会的进程产生影响。结构主义和新结构主义在拉美经济发展和债务危机后的经济改革进程中,对拉美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和非传统调整计划的实行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从国家角色的转变这个角度出发,浅析结构主义和新结构主义在巴西经济发展和债务危机后的经济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智利养老保险基金对资本市场的推动作用

李 毅

内容提要 在有效的制度安排下,养老保险基金能显著地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得到了证明。智利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一方面成功地实现了现收现付制向个人账户积累制的转轨,另一方面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有效地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拉美国家的财政管理改革

孙洪波 吕薇薇

篇3:中国未来的发展模式

现在世界经济确实是失衡的状态, 这是由各个国家内部经济结构失衡引起的, 因为国内的经济结构失衡导致了全球性的经济结构失衡。就中国来说, 我觉得有这样几个方面失衡:

第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出口与内需之间的失衡。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和以前的“亚洲四小龙”一样走的都是出口导向的经济, 出口导向的经济有其历史作用, 在很短的时间里中国成为一个贸易大国, 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 贡献非常大, 但是这样的一个模式, 如果内需跟不上的话, 是没有办法持续的。中国人生产、美国人消费, 中国人存钱、美国人花钱这样一种模式很难持续下去。前段时间美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到中国来, 他说历史上从来都是富裕国家借钱给穷国家, 没有穷国家借钱给富裕国家的道理。前段时间我去日本开会, 日本朋友说这下子可好了, 美国找到一个付账单的新伙伴, 日本付账单已经付了多少年了。日本人说, 中国继续买美国的国债, 不买也不行, 他会用各种方式来绑架你买下去。日本人说实际上美国人打伊拉克炸弹都是日本人、中国人出的, 美国牺牲掉他们的一些战士, 战争实际上是中国和日本人付的账。这个模式确实是很难维系下去。出口当然很重要, 但是不能花那么大的精力来鼓励出口。

1997年金融危机的时候, 朱镕基总理曾经也是想促进内需, 但是那次因为是亚洲的危机, 不是欧美的危机, 所以来自西方的需求量还是有的, 所以促进内需并不是很成功。这次危机来了以后, 当成很好的一个机会, 有关部门也是用很多的方式继续促进出口, 有出口补贴。我觉得很多方法不是很公平。假设你继续鼓励出口, 就相当于穷的省份补贴富裕的省份, 就相当于贵州补贴广东, 这个没有很多的必要, 应该把重点的力量放在推动内需上, 因为外面已经没有这个需求了, 再这样下去尽管能维持, 花的精力很多, 取得的成效会很少。

第二个不均衡是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的不均衡。中国国有部门本来就很大。这次金融危机发生后, 中国十大产业, 好多都跑到国有部门去, 现在的“国进民退”, 从历史上看, 这是很大的历史教训。中国一些学术界的讨论, 大家讨论私有化, 我觉得完全的私有化也不现实。中国的国有经济也不仅仅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中国几千年都有国有企业, 几千年都是国家要垄断一些关键的部门, 但问题是, 中国国有企业的边界在哪里。现在国有企业毫无边界, 非国有部门越来越小。许多企业无论是效率还是市场方面都难尽人意, 正因为这样, 中国才需要市场化导向的改革。这是现在一种严重的失衡。本来金融危机是一个机会, 结果金融危机对中国的经济结构来说真正变成危机了。

第三是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失衡。现在中国的大企业, 尤其是国有企业越来越大, 但是只是量大, 中小企业现在面临的困境越来越大。改革开放中中小企业对中国的经济贡献非常大, 无论是就业也好, 改善收入分配也好, 都起了很多的作用。任何一个国家来看, 如果要取得比较公平的收入分配只能靠中小型企业, 不能靠大型企业。中国的收入分配越来越糟糕, 就是因为中小企业不够发达。好多人主张国家的二次分配, 我倒觉得如果是一次分配、也就是经济结构一次性分配做不好的话, 二次分配再有效也没有用。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工作的话, 国家再补助他也是很贫穷的。中小企业是创造就业机会的, 在任何国家都这样。从理论上说, 中国还是很重视中小企业, 但是真正的政策支持还是较少。

第四个失衡, 是生产性投资和社会性投资的失衡。中国前面30年的经济改革、经济增长, 就是投资启动的, 都是生产性的投资, 像一些基础设施、制造业, 都是生产性投资。中国的社会性投资, 像社会保险、医疗保障、环保、教育等方面比较少。因为各级政府都是短线投资, 政府官员就说我投资下来三五年要见效果, 社会性的效果不明显, 投资就较少。中国为什么建立不起一个消费型社会, 很多人说中国人不消费。不是说中国人不消费, 而是中国人不敢消费。中国老百姓怎么敢消费, 很多要做预防性储蓄。我觉得如果要建立一个消费型社会就要社会性投资, 就要社会改革, 这个政策方向很对头。社会改革需要很多的钱, 但是为什么有了钱用不出去呢, 这是中国最大的难题, 这里面既得利益太多了, 很多国家社会改革很难, 是因为没钱, 中国的问题是有钱不知道花到哪里去。这次金融危机以后实际上可以把很多钱花到社会性投资上, 不过结果很多还是花到生产性投资上, 这是一大遗憾。只要社会性和生产性投资不平衡, 中国的消费型社会就很难建立起来。

篇4: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

资源的短缺和环境压力的增大迫使中国不能继续遵循传统的发展A模式,同时中国的科技水平与国际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中国的循环经济道路也不能立即沿用西方发达国家的B模式。由于中国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资源消费的增加是难以避免的,因此,适合中国国情的应该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简称C(China)模式。在C模式中,中国的经济仍保持大幅度地增长,同时对环境的污染物排放量先减速增长,然后再使污染物排放量保持稳定,最后在中国科技水平提高较高水平的基础上大幅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使污染物排放量落低。

C模式也称1.5-2倍数发展战略,就是中国到2020年经济总量翻两番,同时允许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物排放增加一倍左右。因为只有保证中国GDP的持续快速增长,才能解决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矛盾。所以该模式将给予中国的GDP增长一个20年左右缓冲的阶段,并希望经过20年的经济增长方式调整,最终达到一种相对的减物质化阶段。

以2000年的中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数据研究为依据,到2020年,GDP总量将从2000年的1万亿美元增加到40万亿美元,人口保持小幅增长,人均GDP呈现大幅度增长。同时,能源消费总量、用水总量、污染排放物(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一个惯性的增长,总量控制在2000年的1.5-2倍左右。这样我们可以认为,通过发展减物质化的经济,并把建设循环经济型社会的目标纳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框架之中,到21世纪的前期(例如2020年左右)实现以较小的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特别是各类固体废弃物)以达到较好的经济社会发展是有可能的。在2020年以后,中国在前面20年的发展基础上,可以实现倍数4发展战略,即经济总量继续翻一番,同时资源消耗减半。这样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可以实现绝对脱钩,如发达经济所追求的减物质化发展模式(B模式)情景。

篇5:社区发展的理论模式

社区发展的理论模式可以从社区概念和社区发展概念中推导出来。从社区概念出发,社区发展有社会体系模式、社会冲突模式和社会场域模式;从社区发展概念出发,社区发展有计划变迁模式、政府授权模式、社会参与模式、文化创新模式。前三个模式是从社区的存在状态中引申出来的,所以叫社区发展的存在模式,后四个模式都是促使社区发展变化的,所以叫社区发展的功能模式。

一、社会体系模式

这一模式认为,社区是一个持续的社会体系,具有相互依赖、共生共荣和均衡发展的特点。按照此模式规划社区发展,必须坚持系统联动、功能互补、互动沟通和整体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取向。这一模式还认为,社区同时是一个变迁的体系,社区发展必须做好“动态的平衡”工作,处理好持续与间断、历史与现实、新生与衰亡、老人与新人、分工与合作、分化与整合、继承与创新、稳定与发展、局部与全局和内部与外部之间的辩证关系,使社区在基本稳定的基础上保持常新的面貌。

二、社会冲突模式

这—模式认为,与其把社区看作是一个稳定体系的持续,不如把它看作是一种社会冲突,冲突及由此而引起的变迁是社区发展的常规。按照此模式引导社区发展,必须认清社区内的基本矛盾及其在不同时空中的主要表现,解决好诸如利益分配、权力追求、资源占有、社会分化、文化冲突、民族矛盾、代际隔阂、人员更迭、压力适应和认知失调等问题,不仅要在统—中把握好对立,更要在对立中把握好统一。这一模式同时认为,功能有显功能与潜功能之分,有些冲突,其显功能是不好的,但其潜功能却是好的;有些冲突,其显功能是好的,但其潜功能却是不好的。社区发展领导者要充分认识由冲突所产生的社区动力学及其显、潜功能的相互转换,整合社区所有力量为实现社区的目标而命斗。

三、社会场域模式

这一模式认为,与其把社区看作是一个持续的社会体系或看作一个由各种矛盾冲突所组成的社会复合体,不如把它看作是一个社会场域,它为社区中的个人、群体、组织、机构和制度提供了活动和互动的舞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个空间不单是空间范围的延展,而且是时间范围的溯逆,包含着历史文化的积淀。虽然它不是体系模式,又不是冲突模式.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它们二者的结合,按照此模式设计社区发展,必须充分调动社区的自然、社会和人文资源,处理好个人空间和组织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水平(社区)空间和垂直(制度)空间、局部空间和整体空间、现实空间和历史空间以及地方空间和国际空间的关系,立足社区,放

眼世界,兼容并包,吸纳英才,把社区建成居民所向、心灵所归的精神性家园。

四、计划变迁模式

社会变迁分为自觉的和不自觉的、飞跃的和渐进的、进步的和倒退的、有计划的和无计划的种种类型。社区发展是一个自觉的、飞跃的、进步的和有计划的社会变迁过程,一句话是理性意志的产物。因此,要搞好社区发展,首先必须制定好社区发展规划。我们希望明天的社区是什么样子,就要在今天把它规划成什么样子。未来社区是现在社区的理性延伸和规划实现。

五、政府授权模式

政府授权是西方发达国家所采用的典型社区发展模式。联合国的文件规定,社会发展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政府支持,二是人民参与。政府授权与联合国关于社区发展是中央政府和地方人民双边合作的定义是一致的,反映了社区发展是—种自上而下的社区政策执行过程。发达国家的中央政府用社区发展的理念和方法指导地方社会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除了行政上的领导、政策上的优惠和动员银行等金融部门与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支持外,它本身也从中央财政里拿出了相当可观的启动资金,这对调动地方人民的积极性是非常有效的,同时对于中央政府取得社区发展的领导资格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把使用这笔福利资金的权力让渡给地方,地方就有义务必须按照它的要求去做,这是发达国家社区发展取得很大实效而没有流于形式的关键所在。

六、社会参与模式

社会参与是社区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它与联合国把人民富有创造力的参与作为社区发展的两个必要条件之一是一致的,反映了社区发展又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发展过程。社会参与模式包括对社区的政治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全面调动。社会资本就是社区居民作为民主国家公民所拥有的一切权利和责任,是社区居民本身所具有的能力,激活它们,就会变成社区发展的无穷力量。

七、文化创新模式

篇6:中国银行保险发展的模式选择

【2006.12.11 10:01】 来源:保险研究

作者:黄金财

和讯百科:盖棺不定论 财经世界任你写

保险最新词条:银行保险

[关键词]银行保险;经营模式;资本融合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银行保险的快速扩张逐渐引起了金融服务领域的广泛关注。银行保险正在成为全球性的经济现象。在银行保险的发源地欧洲,银行保险的保费收入在部分国家的寿险总保费收入中的比例已经达到20%-35%;在法国、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一比例甚至超过60%。在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近年来银行保险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例如,香港已经成为亚洲银行保险发展得最为成功的地区之一,银行保险的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重接近25%;新加坡银行保险在寿险新契约加权保费收入中的占比在过去几年一直稳定在20%左右;而在马来西亚,2004年银行保险在寿险新契约保费收入的占比已经超过了传统的代理人渠道。不仅如此,20世纪90年代后期,银行保险甚至在南美洲、澳洲、南非等地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相比银行保险在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蓬勃之势,中国银行保险经过了十多年的探索,在迅速成长的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引发了人们的诸多思考,也使得中国银行保险的发展走到了一个关键时期。

一、中国银行保险的发展状况

中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开始于1996年左右。当时,国内的泰康人寿、新华人寿等一些人寿保险公司开始尝试涉足银行保险。表现为,银行以兼业代理形式代理销售寿险业务,主要在商业银行和寿险公司的基层网点之间开展合作,寿险公司没有针对银行销售渠道开发专门的保险产品,银行保险的总体规模也一直很小。

2000年以后,银行保险在产品的开发创新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00年8月,平安人寿保险公司推出了专门的银行保险产品——“千禧红”。随后,其它寿险公司相继推出了各自的银行代理产品,如中国人寿的“路路顺”、“家家福”、“事事达”、“鸿泰两全”、“鸿星少儿”、“鸿信消费信贷”;太平洋的万能寿险、“红利来”;新华人寿的“红双喜”;泰康人寿的“千里马”、“世纪之星”、“福寿两全保险”等。自此,银行保险对中国寿险业务的影响与日俱增。2001年,中国人身险保费收入达1423.96亿元,其中银行代理寿险保

费收入为44.57亿元,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3.13%; 2002年,中国人身险保费收入达2 274.83亿元,其中银行代理寿险保费收入为388.4亿元,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 17.07%;2003年,中国人身险保费收入为3011亿元,其中银行代理寿险保费收入达764.9亿元,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 25.4%,同比增长96.9%。其间,银行代理的保险业务甚至超过团体保险,成为中国人身保险产品的三大销售渠道之一。除了业务规模的迅速增长外,各家保险公司和银行在银行保险的组织架构方面也都进行了建设和完善,以配合业务的发展。表现为,几乎所有的中资寿险公司和少数外资寿险公司都成立了专门的银行代理部门,一些公司还实行银行保险事业部制,加强银行代理业务的独立运营和核算;此外,部分商业银行也设立了一级或二级的保险代理业务部门。

然而,进人2004年,一些人寿保险公司开始进行业务结构调整,主动收缩银行保险业务,导致银行保险的发展速度放缓。2005年第一季度,银行保险的保费收入甚至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19.5%。整个2005年,银行保险代理机构由 2004年的76437家下降为65 853家,银行代理实现的保费收入为803.25亿元,约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21.7%。2006年开始,银行保险又出现了大幅增长。

二、中国银行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

不难看出,中国银行保险虽然总体上发展较快,但业务起伏较大,目前寿险公司与银行之间的良好合作互动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一)产品结构单一,影响持续增长潜力

目前,各寿险公司的银行代理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结构单一,在市场上常见的多是保险责任、保单费率基本相同,保险金额、分红方式等略有不同的五年期、十年期趸缴型分红产品。这些产品与银行储蓄产品较为相似,在业务发展初期,易于为银行客户接受,但从长远来看,此类业务不仅会逐渐给银行施加争夺储蓄存款、分流客户的压力,还可能对寿险公司维持稳定的现金流带来不利影响,并且可能透支潜在的优质保险资源,不利于长期持续发展。

值得庆幸的是,国内保险公司逐渐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在推出万能保险的同时,期缴业务的比重也大幅提高。然而,与银行业务具有一定关联性和互补性、能充分激发银行分销潜力的银行保险产品,如捆绑销售的住宅火灾保险与银行抵押贷款等,仍属空白。

(二)手续费恶性竞争,导致经营成本增高 目前,银行与寿险公司的合作缺乏长期利益共享机制,更多的是在手续费上进行博弈。一方面,各银行网点为了获得更多的代理收入,主要以手续费的高低作为选择合作公司的标准,而且有的银行网点在手续费的支付上要求寿险公司采用不规范的操作方式。另一方面,由于银行网点资源有限,寿险公司不惜成本,竞相提高手续费率,甚至出现贴补费用进行恶性竞争,导致有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增加了不少,但利润却反而下降了。在一定程度上,银行的手续费要价过高已经使理论上寿险公司通过银行网点降低保险产品分销成本的结论落空。例如,2002年,国内寿险公司营业费用、手续费、佣金分别同比增长了67.45%、212.99%和28.92%。

2002年10月修改的《保险法》取消“1+1”限制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这种恶性竞争。在实践中,有的银行网点同时与多家寿险公司签订代理协议,代理销售多家寿险公司产品,但具体以手续费高低为标准决定推销力度,从而加剧了寿险公司之间的手续费竞争。竞争的日趋激烈和手续费率的不断攀升,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而且导致寿险公司的经营成本明显上升,制约了银行代理业务的发展。

(三)激励机制不畅,引发诚信问题

虽然银行高级管理层从总体战略考虑,愿意发展银行保险以拓展中间业务,但是银行的中层及基层管理者从自身利益出发,多以存款的多少作为考核基层工作的重要指标。增加保险代理业务并不能增加存款,银行基层人员办理保险业务的积极性因此受到一定影响。

此外,尽管中国银行保险在崭露头角之初,不乏借力于银行较保险营销员更好的信用和品牌这一因素,但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误导等不诚信行为。一方面,大多数的寿险公司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处理和维系人际关系上,忽视了对银行、邮政网点业务人员的培训,客观上致使这些代办人员不了解或不甚了解产品的条款内容及宣传要求,在对客户说明讲解的过程中,难免发生错误或误导,导致退保或产生纠纷。另一方面,由于有的保险机构的经营理念存在偏差,片面追求保费规模,而银行在利益驱动下,主观上对误导风险的认识不够,也导致误导现象的发生。误导问题不仅影响消费者的判断,混淆寿险公司和银行的责任,而且损害了银行代理渠道的形象,严重时甚至会动摇银行保险发展的基础。

三、中国银行保险发展的模式选择

中国银行保险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虽然各有其具体原因,但在一定程度上又都与目前所采取的初级经营模式有关。Sigma的研究指出,按照银行和保险融合程度的不同,银行保险的经营模式可以划分为分销协议、战略联盟、合资企业和金融集团四种。在金融业严格分业经营的制度安排下,国内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中还不涉及资本的融合,银行保险的经营还停留在分销协议和战略联盟这些相对初级的模式上。

在银行和保险公司双方浅层次的合作下,代理协议期限较短,伙伴关系变动频繁,很难保证寿险公司未来稳定的保费收入来源,也无法实现银行保险的低成本优势。实际上,银行代售保险产品的技术含量要远远高于传统的保险分销方式,银行和保险公司双方需要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立统一的操作平台,才能通过银行庞大的分支机构网络,为客户提供方便和完善的售前售后服务。由于代理网点的稳定性较差,寿险公司不愿也不敢加大对银行代理业务的投入,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品的开发和创新,进而影响到银行保险的持续发展。而从国际银行保险的成功经验看,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合作应该是长期的、稳定的、利润共享的关系,其实现的途径之一就是资本融合。例如,在银行保险发展较快和较好的欧洲,银行保险的经营模式多由紧密的股权纽带形成。

(一)中国银行保险资本融合的政策环境

目前,依据中国金融业三部基本法规《商业银行法》、《保险法》和《证券法》的规定,银行业、保险业与证券业之间必须实施分业经营,不能从事交叉业务,也不得设立非本行业的附属机构。《商业银行法》第43条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证券法》第6条规定,“证券业和银行业、信托业、保险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证券公司与银行、信托、保险业务机构分别设立。”《保险法》也规定,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仅限于寿险业和财产保险业务;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仅限于在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不允许直接投资于企业股票,更不允许投资于商业银行。

然而,在实践中,金融集团的存在已经既成事实。在它们当中,最为引人瞩目的当属以保险公司为主体的金融控股集团——中国平安。目前,平安已经形成了以保险为主,融银行、证券、信托、投资和海外业务为一体的紧密型金融控股集团的架构。

实际上,中国《商业银行法》第43条“„„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已经为中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预留了政策空间;2006年6月下发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稳步推进保险公司综合经营试点,探索保险业与银行业、证券业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的合作,提供多元化和综合性的金融保险服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保险资金参股商业银行”。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日前也指出,“鼓励、支持和引导国有大中型企业及各类社会资金投资保险业,探索和研究银行、邮政投资保险业,不断为保险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些政策法规限制的放宽,使得未来中国银行保险的资本融合成为可能。

(二)银行保险资本融合的可行模式

从国际经验来看,在银行保险的四种经营模式中,合资企业和金融集团是较为高级的、涉及资本融合的两种模式,也是银行保险较为发达的国家通常采用的模式。针对目前银行保险经营中暴露的诸多问题,国内银行代理业务的发展亟需模式和机制上的突破,寿险公司和银行也正在积极探索银行保险合作的新模式。

通过资本、股权等形成相互渗透或是建立合资企业即专业的银行保险公司,正好符合上述形势的需要。这样做,可以从机制角度解决银行与寿险公司的利益共享,避免银行代理业务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实现银行代理向成熟的银行保险制度转变,有助于增强和扩大保险业的实力和影响。

采取金融集团模式则是中国银行保险资本融合的另一个可行选择。从中国金融业的现状来看,借鉴美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的经验,实行金融控股集团制是较为稳妥的选择。2006年6月下发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提出,“支持具备条件的保险公司通过重组、并购等方式,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保险控股(集团)公司”。

(三)银行保险资本融合的监管挑战

在国内寿险公司和银行积极探索银行保险业务的同时,中国保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在规范银行保险的发展方面也做出了很多努力。例如,2003年4月,中国保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银行代理人身保险业业务管理的通知》,要求保险公司与银行力口强信息沟通和合作,加强寿险业产品的宣传和信息披露管理,客观公正地宣传银行代理寿险业产品,不把保险产品作为储蓄产品介绍,不夸大或变相夸大保险合同利益。2006年,中国保监会和银监会又联合下发了《关于规范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通知》,从加强代理机构资格管理、加强代理业务内部管理、规范手续费管理、规范销售人员资格管理、规范产品销售、加强监督检查、加强行业内外沟通与交流等七个方面对银行代理保险业务提出了监管要求。

与此同时,行业自律方面也有了新的进展。2006年9月,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牵头制定,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平安保险等60家保险公司签署的《银行、邮政代理保险业务自律公约》面世。《自律公约》从销售人员资格管理、手续费支付方式、手续费比例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旨在维护银行、邮政代理保险市场的正常秩序,制止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邮政储汇局、信用社合作过程中的不正当市场竞争行为,防止商业贿赂,促进银行保险业务持续和健康发展。

上一篇:除夕晚饭作文下一篇: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对策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