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问题复习课》公开课上课计划

2024-05-05

《工程问题复习课》公开课上课计划(共11篇)

篇1:《工程问题复习课》公开课上课计划

《工程问题复习课》公开课上课计划

教学目标:

1、经历工程问题的笼统化过程,进一步感知它的发生。

2、复习巩固工程问题的一般解决战略。同时通过联想熟悉的事件解决与此相类似的数学问题,进而进行类比数学思想的渗透。

3、在基本解决简单工程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练习。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同学们,在数学这门学科里,大家最感到头痛的是什么?(解决问题)同学们还知道在这门学科里最有价值的是什么?(解决问题)它能让我们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与胜利。

一、感知工程问题的特征和发生的原因。

1、出示课件。上面显示以下习题。

1盘柏公路长8千米,单独修甲队4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50天修完,两队合修多少天完成?

2盘达公路长20千米,单独修甲队4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50天修完,两队合修多少天完成?

3柏达公路长28千米,单独修甲队4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50天修完,两队合修多少天完成?

4一段路,单独修甲队4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50天修完,两队合修多少天完成?

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这几个题有什么特征,再冷静地考虑一下,看谁能最快解答出来?(教师巡视,发现那么没有一个一个解答的同学,只解答一个的同学。然后让这位同学汇报原因,直击中心两队每天的工作量(占总共的几分之几没发生变化)从而得出这一段路的长度可以有多种数量表示,我们可以把它们看作“单位1”来进行解答。对这些同学进行大力褒扬。

8÷( + )

20÷( + )

28÷( + )

1÷( + )

二、复习基本解决战略。

1、出示例题。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2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15天完成,假如两队合做多少天可以完成总共的 ?

1先认真读题,独立考虑(理清思路)完成习题。

2汇报交流。要求说出解题思路。通常有综合法和分析法两种。

3假如同学回答较好,则不必出示解题思路,假如不是很好则出示。而且要布置一个习题让同学做后进行交流说出自身的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我是这样想的。甲队单独做20天完成,就可以想到甲队每天做的`(也就是甲队的工作效率)占总共的 ;乙队单独15天完成,就可以想到乙队每天做的(也就是乙的工作效率)占总共的 。甲乙两队合作一天就是甲队每天修的 和乙队每天修的 ,也就是 + 。用两队完成总工程的 ,除以两队每天完成总共的 + ,就可以得到需要多少天。 ÷( + )

像这种从条件入手解决问题的战略称为综合法。

我还可以这样想:要想求出甲乙合作多少天完成总共的 ,就必需找出甲乙合作的工作总量( )和甲乙合作一天的工作效率的和( + ),然后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合作时间 ÷( + )像这种从问题入手解决问题的战略称为分析法。

4练习题。

篇2:《工程问题复习课》公开课上课计划

丹凤小学 赵吉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能力,掌握列方程解答行程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探究的精神,分析、归纳整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选择合适的条件,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编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线段图分析复杂行程问题应用题的等量关系,旨在通过类比,图示的方法提高学生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回顾模型

1、一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60千米,X小时共行驶()千米。

2、小明骑自行车每分钟能行X米,那么150米需要()分钟。

3、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0千米,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x小时相遇,两车共行驶了()千米

2.结合每个问题说一说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题目

预设:(1)和(2)是属于普通的行程问题,因为条件中出现了时间和速度,求路程。数量关系是:速度×时间=路程

(3)是属于相遇问题,它有什么特征呢?

3.回顾相遇问题的特征(同时、相向、相遇)

数量关系是: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

4.列式计算并反馈(画线段图分析,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二、对比练习,沟通联系

1.改变条件,尝试解决

(1).甲、乙两列火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出发。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经过6小时相遇。A、B两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2).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一个地点出发,相背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经过6小时两人相距多少千米?

2.小结:解决相遇问题,你们有什么窍门吗

(1)明确已知条件和问题,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决。

(2)不管是哪类,总是先求速度和。

过渡语:如果老师把问题作为已知条件,让你们求相遇时间或者是其中一辆车的速度,你们会解决吗?

3.改变问题,再实践(要求用方程或者算术方法来解答,(借助线段图进行分析,要先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600千米的A、B两地出发,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试问:

(1)若两车同时相向而行,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2)若两车相向而行,甲车先开2小时,乙车才出发,再经过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3)若两车同时相向而行,经过几小时后两车相距80千米? 4.反馈结果,抽象出数量关系

首先还是要考虑用方程解决问题,在前面的情境中已经总结出来的数量关系式“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还是这两道题的主要关系式,当有学生用算术方法出来的时候,再引出下面两个数学关系式。

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总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

三、拓展提高,灵活运用

1.独立尝试,反馈交流

(1)甲乙两个工程队同时从两端对挖一条长490米的水渠,甲每天挖48米,乙每天挖50米,甲乙两队几天挖完?

你觉得这道题和我们前面做过的题有什么异同吗?

这道题目描述的是工程问题,但是可以用相遇问题的知识来解决

(2)请同学用下面四个数据利用学过的知识,编一道应用题,并画上线段图。要求:语句表达流畅,内容要合理。出示条件:客车:60 km/时

货车:50km/时

时间:2.5小时

路程:350km

四、挑战自我

乌龟和小兔比赛跑步,起点是大树,大树到终点的距离是800米,乌龟每分钟跑10米,而小兔认为自己跑得快,所以就先在大树旁睡觉了,让乌龟先走。兔子睡了76分钟后醒来看见乌龟已经跑到很远了,这时小兔以每分钟200米的速度去追乌龟。问小兔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乌龟?

(借助线段图进行分析,要先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五、课堂小结

篇3:《工程问题复习课》公开课上课计划

单元复习课有别于新授课, 教师要让学生巩固语言知识, 加深理解, 更要帮助学生增强语感, 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 教师在单元复习课设计时应围绕单元话题, 将知识重新整合后以新的形式再次出现, 让学生通过参与各种活动, 整体感知语言、运用语言, 收获成功的喜悦。

2 单元复习课案例分析

笔者最近执教了一节牛津高中英语单元复习课, 听课教师认为这堂课有效地整合了单元重点知识, 设计的活动贴近学生生活, 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本文将结合这节课谈谈单元复习课设计的几个基本原则。

(1) 整合单元知识, 创设话题情境

牛津高中英语教材各单元中板块的设计都以一个话题为中心, 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意义的语言任务, 充分体现了“在做中学 (do to learn) ”的教学思想。所以, 根据复习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以话题为中心展开活动, 将词汇、短语、句子和语法放在现实的语境中复习并运用的方式适合本教材的特点。

[设计1]

模块一第一单元的话题是School life, 学生刚进入高中学习一个月, 对新的高中生活有切身的体会与感受, 故笔者将本节复习课的中心话题定为My school life in senior high。 (设计思路分析:把复习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充满趣味性、真实性和实用性,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

(2) 巩固语言知识, 重视实践运用

单元复习课作为新授课的后继教学, 应该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和目标, 即以夯实基础知识, 弥补漏洞为基础, 以语言知识的运用为主要目的。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层次分明的活动, 反复不断地将语言知识进行实际运用, 才能强化其内在意义和功能, 最终达到掌握的目的。

[设计1]

After g__ (毕业) from my f__ (从前的) junior high school, I became a member of Yanqiao Middle school.All of the students____ (被要求) take military training___ (为……做准备) their high school life.

(设计思路分析:紧密联系学生的知识储备,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 配上大量真实的照片, 把本单元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编制成练习, 以新的形式呈现, 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去探索学习、分析应用以解决新的问题。还可以根据话题进行拓展阅读活动、分类、头脑风暴等形式的词汇短语复习。)

[设计2]

Giving a report:introduce clubs in our school

(设计思路分析:在project部分的学习中, 笔者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制作了宣传我校社团 (俱乐部) 的海报, 因此在project课文复述之后, 笔者设计这个反馈环节, 要求学生根据本组制作的海报介绍社团, 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模仿课文, 运用所学知识并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设计3]

a.Making a speech about your school life, using what we have learnt in this unit.

b.Homework:Improve your speech“my school life in senior high”and write it on your exercise book.Remember to underline the phrases and sentence structures you have used.

(设计思路分析:词汇短语及课文复习环节的设计, 是信息输出, 同时也是进一步输入, 为演讲活动提供铺垫和借鉴。最后, 作业的设计进一步加强反馈, 同时激发学生的个性思维。)

(3) 开展多样活动, 借助电教手段

学生只有通过大量有效的操练活动才能达到复习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复习目标和学生的基础情况认真筛选练习、精心设计活动, 让学生感到复习课不是单调的习题也不是乏味的重复, 从而产生参与的积极性。活动的设计可根据知识的分类, 按照语言的学习规律进行, 比如:讲故事、表演、玩游戏、辩论等。另外, 复习课上, 适当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 以直观的形式, 高速度、大容量地呈现课堂内容, 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眼球, 帮助更好地达到复习目标。

[设计1]

在语法定语从句的复习中, 笔者设计了一个游戏环节, 把全班同学分成几组, 要求每组派学生用定语从句对身边的人或物进行描述, 其他组同学猜测。如:She is an experienced woman from whom we know not only knowledge but also information about life.Who is she?

(设计思路分析: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之一, 让学生在游戏中开展练习活动,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跃思维, 调动课堂气氛。教师在设计时可利用身边的环境资源或运用多媒体技术, 创设微情境, 让学生自觉地将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运用, 并在运用中分析、总结和归纳, 体会语言的特点。)

(4) 加强学法指导, 注重德育渗透

教学的根本目的, 不仅是教会学生知识, 而且要教会学生学习和做人。所以,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加强学法的指导和德育的渗透。学法的指导可以从听课作业的习惯、解题的方法、创新思维的培养等方面进行, 见缝插针。德育的渗透则可以贯穿于课文内容的复习、操练的例句, 甚至教师的言语行动中, 这样,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渴望受尊重与享受成功的欲望等将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养成或满足。

[设计1]

词汇charge复习中, 笔者先呈现多种形式的练习, 然后, 请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总结charge的用法。

(设计思路分析:通过课堂上对词汇用法的探究与合作, 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以发挥, 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和增强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合作交流的能力。)

[设计2]

本课开始, 笔者以活泼轻快并激励人心的美国校园歌舞剧《歌舞青春》中的We’re All In This Together视频导入话题并通过孔子的话Isn’t it a happy thing if you review what you have learned on time? (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 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结束语中, 借班主任的话High school is a time of discovery, learning and hard work!The harder you work, the greater progress you will make!从精神上鼓励学生努力学习。

(设计思路分析:通过视频导入话题、名言理解引入课型, 同时暗含思想上教育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于不同单元话题还可以通过词汇练习、歌曲、故事、测验、视频和小阅读等方式导入。)

3 结语

单元复习课知识容量大、综合性强, 教师只有把握基本原则, 精心设计课堂活动, 才能上出科学有效的单元复习课, 帮助促进学生的知识系统化, 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宋平平.从一节示范课谈课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J], 中学外语教与学, 2012 (10) .

篇4:《工程问题复习课》公开课上课计划

【关键词】借班上课;语文;教师;利弊;有效方法

借班上课指的是教师来到陌生的环境为陌生的学生讲授知识。借班上课属于一种具有创造性与突破性的工作,它不仅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体验。借班上课中包含很多不确定因素,不仅需要掌握教学内容,还需要综合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注重细节方面的创新,这样才能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突显教师的教学特点。

一、借班上课在语文公开课教学中的好处

(一)对于教师来说,借班上课的过程可以促使教师更加有效的进行语文教学,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在陌生环境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在不同教学情境中的应变能力,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机智的一次考验,这样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身教学方式的不足,并加以改善。

(二)对于学生而言,面对这样一次特殊安排的课堂教学活动,好奇和期待带给自己的新鲜感已经可以替代重读教材所带来的厌倦感,可以被认为是一次“履新”的过程。这样的安排也可以让自己领略到同一个学科里不同老师所带给自己的“别开生面”,获取对教学内容的不一样的认识和理解。

(三)借班上课的出现似乎带着一种历史和现实的逻辑,它的优越性突出地显现在可以避免因异地授课所带来的诸多不便,提高活动开展的效率,更有利于发现教师在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学生时能否上好课的问题。即使借班上课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但是为了各种教育实际的需要,借班上课仍然还在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是这种作用的范围有所缩小。

二、借班上课在语文公开课教学中的弊端

(一)借班上课是一种为适应教育实际的顺应性行为,但并非能成为我们去值得推广的模式。借班上课存在的特殊性并不能诠释教学活动的本真面目,也不能充分地检验出教师真实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素养,更不能通过借班上课来检验出学生在课堂上的常态化表现。学生在课堂上只会对重点进行标记,而不能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借班上课对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相对比较高,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缩短因师生生疏而产生的心理距离和隔阂,摸清学生学情,就不容易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进而会影响教师的授课和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也会被动地处于一种紧张的心理气氛之中,难以还原真实的课堂生活。在短暂的几十分钟的新教师与新学生的接触中,需要更迅速地导入课堂,而往往出现由教师不了解学生,学生不了解老师而造成整堂课始终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

三、在语文公开课中借班上课的有效方法

(一)重视课前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在正式开始之前,教师应该及时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在沟通过程中了解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沟通是一门特别的艺术,教师在此过程中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同时,在借班上课之前,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进行借班上课的教师都会在开始上课后的几分钟内与学生交流,而且方法有很多,比如唱歌或者猜谜等。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创造轻松的课堂气氛,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打下基础。同时,课前与学生的沟通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整堂课的教学安排,教师可以将学生引导到实现设计好的教学框架中,促进生的学习。在初中语文阅读过程中,阅读方面的学习基础是学生的学情。因此,在课前的几分钟内,教师应该重视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重点了解学生对即将接触的课文的认识。课前的交流非常重要。教师可以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习惯与知识水平后,介绍自己的教学风格,分析师生间是否会尽快适应。如果有不适应的方面,应该适当的调整教学方式。

(二)在语文课堂上鼓励学生多发言。教师在语文公开课中,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为学生创造抢答的环境,鼓励他们勤动脑,多发言,促进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这种方式的目的在于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自由的思考与讨论。改变过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加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促使教师了解学生的现有的知识水平,及时的调整教学内容,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

(三)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了解学生的学习经验。在借班上课的过程中,很难的一部分是对学习预习情况的了解。因为在不同的班级中,带班教师强调的知识重点也各有不同。因此学生的预习情况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借班上课的教师不应该想当然地认为所有学生都完成了预习,而安排语文教学环节。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对语文课本的预习程度,以及学生关注的知识点。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几个容易回答的问题,从而探究学生的学习经验。

一般情况下,教师都会问“同学们读过这篇课文了吗”一般都会有两种答案。第一种答案是“没有”,但是这种情况的频率不是很高。教师可以问学生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那么学生可能会考虑到文章的内容,展开思考,也可以考虑文章的题材。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回答,来明确学生掌握的知识,以及还没有学会的知识。然后,阅读教学的重点就会围绕学生不擅长的知识。第二种答案,大多数学生回答“读过了”。读过课文与读懂课文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教师预设的问题是:“读了几遍呢?”“请读过一遍的同学谈谈:喜欢读这样的文章吗?为什么?”通过这些预设的问题,教师很轻易了解学生的学情。这样是为了避免重复教授学生已知的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了解学生的学情,其出发点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其实质是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其关键是深度解读文本、把握文本的核心价值,其指向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借班上课怎么了解学情”,这个问题的回答将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

四、结语

篇5:工程问题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工程问题的特点,理解工作总量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工作效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

2.理解掌握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3.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答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怎样用单位“1”表示工作总量,以及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工作效率。掌握工程问题的解答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以前我们学过做工问题,谁还记得做工问题涉及到哪三种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口述,教师出示投影: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2.一条水渠长120米,5天修完,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依据三量关系,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列式?(120÷5=24(米))

24表示什么?(工作效率)

之几。它们都是用工作量÷工作时间得到的`。

工作效率既可以是具体数量,也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占全部工作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10。

例10 一段公路和长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完成?

2.分析解答。

(1)读题,思考,列式,解答,做在练习本上。

(2)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

30÷(30÷10+30÷15)

根据什么列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30÷10求的是什么? 30÷15求的是什么?

这两个商加起来,得到的是什么?(甲队和乙队的工效和。)

再用30除以它们的和得到的是什么?(合修所用的工作时间。)

(3)板书解答过程:

30÷(30÷10+30÷15)

=30÷(3+2)

=30÷5

=6(天)

答:两队合修6天可以完成。

3.变换题中的条件再分析解答。

(1)把30千米改为40千米、45千米、500千米、10千米、2千米。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一组选择一个数据解答出来。

(2)谁能说说你们组选择的工作量是多少米?解答的结果是多少?

每一组推选一名同学回答,结果都是6天。

(3)既然工作总量发生变化而结果不变,那么我们去掉题中工作总量的具体数量,这道题还能不能解答?

4.改造例10:去掉具体的工作总量。

一段公路,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

(1)以讨论题为线索,讨论这道题可以怎样解答。

出示讨论题:

①这道题求哪个量?应已知哪些条件?

②工作总量没有给出具体数量怎么办?(用“1”表示。)

③甲队的工作效率和乙队的工作效率怎样表示?甲队、乙队的工效

(2)汇报讨论结果。(先说讨论题再说解答方法。)

1表示什么?(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不是具体数量,我们把它看作单位“1”。

工作总量用单位“1”表示,那么工作效率就要用每天完成单位“1”的几分之一来表示。

(3)板书解答过程:

篇6:一年级句子复习课上课教案

一、复习要求:

1、使学生建立完整句的概念,知道完整句的基本类型。

2、熟悉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及书写格式。

3、能认识肯定、感叹、疑问语气的句子,能读出不同的语气。

4、能判断一个句子是否完整,会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5、会调整排列错乱的句子,连词成句。

6、会用指定的词语造句。

二、复习重点、难点

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完整句,会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会用指定的词语造句。

三、复习准备:课件。

四、复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谁能猜猜我们今天复习什么知识?

(细心的小朋友看到大屏幕知道了今天复习的内容)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看图选择完整句。

1、(课件出示第一幅图)指名学生选择完整表达图意的句子,并请学生说出自己选择的理由。

2、(课件出示第二幅图)指名学生选择完整表达图意的句子 说明理由为什么1、2句不行?

3、小结:怎样的句子才是一个完整句(1)弄清楚完整句的基本类型。

谁 干什么 什么 怎么样

(2)用什么标点符号表示一句话?(。?!……)

4、齐读句子,体会什么是完整句,体会不同标点符号的语气。(美丽的小路)

(三)把句子补充完整。(课堂练习)

(四)照样子,写句子。(课堂练习)

(五)把字句,被字句。(课堂练习)

(六)照样子,换词语,句子意思不变。(课堂练习)

(七)游戏:找朋友 连词成句,加上标点符号

1、出示第1组

(1)齐读词卡,将词卡分给小朋友。(2)小朋友上讲台展示连词成句。(3)读句子。

(4)说说将排列错乱的词连成一句通顺的话有什么诀窍?

2、分大组发第2组、第3组句子(1)学生展示,读句子。(2)全班判断连对了吗(3)全班齐读句子。

(八)挑战自我:造句

1、选喜欢的词语造句,2分钟看谁写得多。

2、学生汇报,师相机点评。

(九)总结

篇7:《工程问题复习课》公开课上课计划

《童趣》复习要点

一、重点词语解释

余忆童稚时 余 :我 童稚 :童年

能张目对日 张目:睁开眼睛

对日:直视太阳

明察秋毫 秋毫:比喻极细小的事物

见藐小之物 之:的

必细察其纹理 细:仔细。察,观察 其:它的

故时有物外之情 故 ;所以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私:私下 拟:比 于:在

则或千或百 则:就 或:有时

昂首观之

昂:抬。 首:头。之:它,代蚊子

项为之强 项:颈,脖颈。为:因为 之:代词这(指观蚊) 强:通“僵”,僵硬。

有留蚊于素帐中

于:在 素帐:未染色的帐子

徐喷以烟 徐:慢慢地。以:用

使之冲烟而飞鸣 之:它们

作青云白鹤观 作:当做 观:景象,景观

果如鹤唳云端 果:果然。 唳:鸟鸣

为之怡然称快 为 :因为 之:这(指戏蚊)怡然:愉快的样子

蹲其身,使与台齐 其:自己的

以从草为林 以:把 为:当着

凹者为壑 壑:山沟,山谷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观之,兴正浓 兴:兴趣

盖一癞蛤蟆 盖:原来(是)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为:被

余年幼,方出神 方:正

鞭数十,驱之别院

鞭:用鞭子打,抽打。 驱:赶

二、一词多义归纳

①之:见藐小之物/故时有物外之趣 助词,的

昂首观之/使之冲烟而飞鸣 代词,它们;代夏蚊

项为之强 这, 代词, 代“昂首观之”这件事

为之怡然称快 代词,代“果如鹤唳云端”

观之,兴正浓 代词,代“二虫斗草间”

驱之别院 它,代词, 代癞虾蟆

心之所向 舒缓语气,不译

②为:为之怡然称快/项为之强(因为)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当作)

③以:徐喷以烟(用)

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把)

④观: 作青云白鹤观(景象)

昂首观之(看)

⑤而: 使之冲烟而飞鸣/拔山倒树而来(表修饰)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表承接)

三、常见重点问题简答

1.《童趣》选自《浮生六记》,作者是清代文学家沈复。本文依次写了①观蚊戏蚊 ②神游“山林” ③鞭逐虾蟆 三件事,全文紧紧围绕一个“趣”字,揭示了儿童神奇美妙的内心世界。其中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是本文画龙点睛之语,而这需要通过 联想和想象 的心理过程才能实现的。文章所记闲情之趣有多种,有想象之趣,比如:“私拟作群鹤舞空”等句; 有细察之趣,比如:“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等句;有童稚之趣,比如:“神定,捉虾蟆……别院”。

2、文章开篇用“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①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 ②点明文章的主旨

3、“余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

答:见藐小之物必察其纹理。

4、作者的“物外之趣”指的是什么?是怎样产生

的?

“物外之趣”指的是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这种“物外之趣”是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创造出来的。

5、学习本文,你认为作者是什么样的人?你认为怎样能成为一个有情趣的人?

作者是一个活泼可爱、天真无邪、有情趣的人。

①要热爱生活、热爱自然②要善于观察事物③要富于联想和想象能力, 才能成为一个有情趣的人。

6、“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运用了什么修辞?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比喻、夸张; 表现了小孩子天真烂漫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

在结构上与上文相照应,为下文作铺垫。

7、找出本文中出现的常见的成语并解释:

⑴明察秋毫: 比喻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很清楚。

⑵怡然自得: 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⑶庞然大物: 形容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⑷夏蚊成雷: 形容夏天成群的蚊子的叫声跟雷声一样。

8、“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里指癞蛤蟆是否恰当,为什么?

答:恰当。这时的作者已陶醉在他联想的境界之中,眼前实物已经被放大千倍万倍,与蚊虫相比,癞蛤蟆自然成了“庞然大物”。它的突然到来,自然就被形容为“拔山倒树而来”了。

《论语》十则 复习要点

一、重点词语解释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时:时常习:复习“说”同“悦”,愉快

有朋自远方来 朋:志同道合的朋友 自:从

人不知而不愠 知:了解 愠:生气,发怒

不亦君子乎 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吾日三省吾身 日:每天 三:多次 省:反省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为:替 谋:办事 忠:尽心竭力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交:交往 信: 诚实,真诚

传不习乎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习: 复习

温故而知新 故,旧的知识 知新:新的理解和体会

可以为师矣 可:可以 以:凭借 为:做,当

学而不思则罔 罔:迷惑。

思而不学则殆 殆:有害

诲汝知之乎 诲:教导 女:同“汝”,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为: 是

是知也 是:这 知:同“智”,智慧,聪明

见贤思齐焉 思:想,想要 齐:看齐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省:反省

士不可以不弘毅 士:读书人 弘毅:刚强,勇毅

仁以为己任 仁:实现仁 以:把 为:作为

死而后已 已:停止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然:这 凋:凋谢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可以:能够 行:奉行

其恕乎 其:大概,也许 恕:恕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欲:想要的 勿:不要 施:施加

二、一词多义归纳

1、而:

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表 顺 承

②人不知而不愠,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表转折,但是,却

③ 任重而道远 表 并列:

④ 拔山倒树而来 表 修饰

2、焉:

① 见贤思齐焉 语气助词

②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兼词“于之”,在其中

3、其:

① 其恕乎 大概,也许 表猜测

② 择其善者而从之 蹲其身

代词,他们的 、其中的、 自己的

4、之:

①知之为知之 代词:它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代词:它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代词:它

②故时有物外之趣 的

③心之所向,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主谓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

5、为:

①为人谋而不忠乎 替

②可以为师矣 做,当

③仁以为己任 当作

三、常见重点问题简答

1、《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在我国历史上,他是第一个把教育普及到平民的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2、《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5、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7、喜迎来客,《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这句话说明一个人要经得起环境考验。

9、《论语》中,“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任重而道远”,“重”表现在“仁以为己任”,“远”表现在“死而后已”。

10、《两小儿辩日》中,孔子面对小儿的争辩“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孔子,你会用《论语》中的哪句话作答?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你能联想到孔子的哪句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你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观点?

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其中包含相互体谅的意思。遇事如果换位思考,推己及人,就会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对立,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

13、写出本课出现的至今还用的成语。

①温故知新 ②任重道远 ③死而后已 ④见贤思齐、

⑤不亦乐乎 ⑥三人行,必有我师 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山市》复习要点

一、重点词语解释

邑八景之一也 邑:县

然数 年恒 不一见。 然:但 数:几 恒:常常

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 同人:朋友 饮:喝酒

高插青冥 青冥:青天,天空

相顾惊疑 相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念近中无此禅院。 念:想到近中:近处

无何, 见宫殿数十所, 无何:不久

碧瓦飞甍 甍:屋檐 飞甍:翘起的屋檐

始悟为山市。始:才 悟:明白 为:是

未几,高垣睥睨

未几:不久 高垣:高墙 睥睨:矮墙

连亘六七里 连亘:连绵不断

居然城郭矣。 居然:竟然

历历在目 : 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 莽莽:广大

城市依稀而已 依稀:隐隐约约 而已:罢了

既而风定天清 既而:不久

一切乌有 乌:同“无”,没有

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惟:只 危:高 霄汉:云霄与天河

楼五架, 窗扉皆洞开; 窗扉:窗户 洞开:大开

楼愈高,则明渐少。 愈:越

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裁:同“才”,仅

又其上,则黯然缥缈 : 昏暗得看不分明

而楼上人往来屑屑 :形容来往匆匆

或凭或立 或:有的(人) 凭:靠着 立:站立着

不一状 : 形状各不相同

逾时,楼渐低 逾时:过了一会儿

又渐如常楼 常 :平常 ,寻常

又渐如高舍 舍:平房

倏忽如拳如豆 倏忽:突然

遂不可见 遂:于是,就

又闻有早行者 者:……的人

见山上人烟市肆 肆:店铺 市肆:集市

与世无别 别:区别

故又名“鬼市”云。 故 :所以 名:叫

二、常见重点问题简答

1、《山市》选自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郭沫若的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找出表示这一顺序的词语。

时间顺序 无何,未几,既而,逾时,倏忽

3、文中山市蜃景的变化可分为几个阶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①形成阶段:孤塔、宫殿的出现; ②发展阶段:城市的出现; ③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消失。

4、“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有何作用?

答:运用了排比、夸张的修辞,表现了山市的繁荣景象。

5、为什么蒲松龄时代的人把“山市”叫做“鬼书”?

当时的人们不能对“山市”这种自然现象作出正确的理解,所以只能用迷信的不科学的`说法来解释

6、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哪些?

子虚乌有、历历在目、直冲霄汉、风定天清

7、请你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山市的特点

奇异、奇妙、神秘、瑰丽、变化多端

《世说新语》两则复习要点

一、重点词语解释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内集:家庭聚会

与儿女讲论文义 儿女:子侄们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俄而雪骤 俄而:不久 骤:急速

公欣然曰 欣然:高兴的样子

撒盐空中差可拟 拟:比,比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比不上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约定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去:离开。 乃:才

尊君在不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不:通“否”

待君久不至 君:您

相委而去 委:舍弃

君与家君期日中 家君:在别人面前称自己的父亲

下车引之 引:拉

元方入门不顾 顾:回头看

二、常见重点问题简答

1、《咏雪》与《陈太丘与友期》都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咏雪》中为什么“公大笑乐”?对于两个比喻,作者更欣赏哪一个?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他为孩子们的聪明智慧感到欣慰、快乐。

作者并没有直接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更赞赏道韫的才气。

3、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入门不顾”是否失礼?从本文中你在做人方面得到什么启发?

陈元方是一个聪敏,懂礼的孩子。

没有失礼:元方抓住了客人失信、无礼在先,批评对方“无信”“无礼”,维护父亲尊严,令人钦佩,对于年仅七岁的孩子我们不能求全责备。

启发:做人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复习要点

一、 重点词语解释

智子疑邻 智:以……为聪明

宋有富人 宋:宋国

天雨墙坏 雨:下雨 坏:毁坏

不筑 筑:修补

其邻人之父亦云 父:老头 亦云:也这样说

暮而果大亡其财 暮:晚上 果:果然 亡:丢失

其家甚智其子 其家:那富人家

马无故亡而入胡 亡:逃跑

人皆吊之 吊:慰问

此何遽不为福乎

遽:就 何遽:为什么就,怎么就。 为:是。

居数月 居:过,经过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将:带领

堕而折其髀 髀:大腿

胡人大入塞 大:大规模

丁壮者引弦而战 引:拉

死者十九 十九:十分之九

此独以跛之故 以:凭借 跛:瘸腿 故:缘故

父子相保 保:保全

二、常见重点问题简答

1、《智子疑邻》选自《韩非子》,作者韩非子,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

2、《塞翁失马》选自《淮南子》,该书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刘安等人编著。

3、《智子疑邻》的寓意是什么?

凡事要尊重事实,不能凭主观感情去判断是非,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4、《塞翁失马》的寓意是什么?

篇8:《工程问题复习课》公开课上课计划

学习目标:

1、识记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和作家作品

2、理解各则语录的含义以及古人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

重点难点:通过复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教学环节:

环节一:回顾作者、作品

1、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 丘,字 仲尼,春秋末期(时期)鲁 国人,思想 家、教育 家、政治 家,儒 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2、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孔孟”。

3、《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共 20 篇,由 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编写,以 语录体 和 对话 为主,记录了 孔子及其弟子 的言行。

4、请写出“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环节二:自主先学——我学习,我快乐。

结合课下注释,自由复习本课重要词句解释及翻译。

(1)学而时习之()

(2)不亦说乎()(3)人不知而不愠()

(4)吾日三省吾身()()(5)与朋友交而不信()

(6)传不习乎()(7)三十而立()

(8)四十而不惑()

(9)不逾矩()

(10)学而不思则罔()

(11)思而不学则殆()

(12)人不堪其忧()(1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4)饭 疏食 饮 水()()()()

(15)曲肱而枕之()

(16)于我如浮云()(17)逝者如斯夫()

(18)不舍昼夜()(19)匹夫不可夺志也()

(20)博学而笃志()(21)切问而近思()

(22)仁在其中矣()

环节三:小组讨论,交流展示——人人参与,互帮互助。整理本课的文言现象,有不同意见或是需要补充的直接表达。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3、词类活用

4、一词多义

5、文言句式(1)判断句(2)省略句(3)倒装句

环节四:质疑拓展——我疑惑,你解答。

“而”这一文言虚词在文中的表示的含义一样吗?

1、人不知而不愠 表示转折,可以翻译为“却”、“但是”

2、温故而知新 表示顺承

3、博学而笃志 表示并列

除此以外,“而”还可以表示修饰,“而”前面的内容用来修饰后面的。判断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

(1)为人谋而不忠乎(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4)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曲肱而枕之(7)不义而富且贵

(8)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9)切问而近思

环节五:检测反馈,实践提高 源于本课的成语有哪些?

环节六:小结:

篇9:《浮力复习》教案(市级公开课)

《浮力复习》教案(市级公开课)

《浮力复习》教案(市级公开课) 施教者:丰惠镇中  车镒峰 施教时间:3月17日 施教班级:谢塘镇中  初三(1)班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①确认水及其他液体对浸在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浮力的作用。 ②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及数学表达式。 2.能力目标: ①能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米德原理。 ②能用测力计测量浮力。 ③能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④能用力和运动的关系推导出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的条件,并会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⑤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的能力。包括通过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操作、记录并处理数据、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养成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难点】 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 【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玻璃瓶、水槽、弹簧秤、烧杯、水、溢水杯、量筒、盐水、细棉线。 【教学过程】 1、提问:密度概念和公式,ρ=m/v 2、创设问题一:现在老师手头有一个玻璃瓶把它瓶口朝上轻放到水里可以浮在水面。现在,我想测出玻璃的密度,但身边只有一支弹簧秤、水槽、烧杯、水、溢水杯、细棉线。请你替老师设计一个测量玻璃瓶密度的实验过程并叙述实验原理。   创设问题二:如果老师身边只有量筒、水槽、烧杯、水、溢水杯、细棉线。请你替老师设计一个测量玻璃瓶密度的实验过程并叙述实验原理 3、一二两组研究问题一,三四两组研究问题二,同学之间可以自由组合展开讨论,老师加以点拨 4、学生将思考得到设计方案及实验原理向大家叙述,同学可以加以补充 5、创设问题三:将漂浮于水面上的玻璃瓶放入盐水中时,不小心下沉到烧杯底部,请比较这两次玻璃瓶所受浮力的大小;如果这个玻璃瓶还是浮在水面上,那么这个玻璃瓶瓶口露出水面部分是增大还是减少 6、浮力基础知识 (1)概念: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液体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 (2)方向:一切浸在液体里的物体都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 (3)浮力大小: A、弹簧测力计二次称重求浮力 浮力 = 物体重 ― 物体在液体中的弹簧秤读数。F浮=G-F' B、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  (填方向)的浮力,其大小等于  所受到的重力。其公式为: F浮= =  =                      C、物体的浮沉条件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 F浮>G,物体将在液体中下沉至底; F浮

篇10:语言得体高考复习公开课教案

腾大教育孟老师

(2012.2.26)

一、故事引入:

1、说孩子要死的人为何遭暴打?(说话不分场合)

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子,全家人高兴极了。小孩满月的时候,家人把小孩抱出来给客人看——自然是想讨点好兆头。一个人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一个人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一个人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2、将军是如何化解尴尬局面的?(说话轻松幽默得体)

一次,在酒会上,一位年轻的士兵不慎将酒泼到将军的秃头上,士兵悚然,全场寂静,气氛尴尬。这时,只见这位将军轻抚士兵肩头,说:“老弟,你以为这种治疗能长出头发吗?”全场立刻爆发出了笑声,人们紧绷的心弦松弛下来了,宴会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由此可见: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得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板书课题:语言得体

三、揭示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阅读、生活经历等不同途径掌握常见谦辞敬语。②、根据场合、对象、目的等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来使用语言,达到交际目的。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高考原题或模拟习题例析,探讨高考的试题改革趋势,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②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以得体的语言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四、考点解析

本考点是命题人“稳重求变,变中出新”的“试验田”常考常新。自1989年至2011年,连续23年高考语文考查了这一考点。主要有以下考查形式:选择、修改、转述、情景对话、写便条、写请柬、写贺卡、写欢迎词等。试题内容贴近社会生活,充分体现了“语文生活化”的特点。其目的主要是考查检测学生的语言组合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如何才能做到语言得体

请再看几则小故事:

1、想想孔乙己为什么买不到柴?(说话不看对象,对牛弹琴)

有一天,孔乙己到集市上去买柴,他对挑柴的客气地说:“荷薪(挑柴火)者过来。”挑夫只听懂了“过来”二个字,就过去了。孔乙己又问:“价钱几何?”挑夫只听懂“价钱”二个字,就开了个价。孔乙己于是讨价还价了:“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这回挑夫什么也听不懂,于是挑着柴走了。

2、知县的回答有用语错误吗?(谦敬词运用不当)

从前有个知县好巴结上司。一天,知府到他这儿巡视,在宴会上,知县一 1

边劝酒,一边套近乎。“大人几位公子呀?”知府伸出两个指头回答,“有两个犬子。”说完反问知县:“大人有令郎几位呀?”不问则已,一问把知县问傻眼了。知县心想:知府大人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我该怎么称呼我的儿子呢?他想了好半天,才毕恭毕敬的回答说:“回禀大人,卑职只有一个5岁的王八羔子!”

3、请客的人为何留不住客人?(语言表述不恰当)

有个人请客,看看时间过了,还有一大半的客人没来,主人心里很焦急,便说:“怎么搞的,该来的客人还不来?”一些敏感的客人听到了,心想:“该来的没来,那我们是不该来的罗?”于是悄悄地走了,主人一看又走掉好几位客人,越发着急了,便说:“怎么这些不该走的客人,反倒走了呢?”剩下的客人一听,又想:“走了的是不该走的,那我们这些没走的倒是该走的了!”于是又都走了。最后只剩下一个跟主人较接近的朋友,看到这种尴尬的场面。就劝他说:“你说话前应该先考虑一下,否则说错了,就不容易收回来了。”主人大叫冤枉,急忙解释说:“我并不是叫他们走哇!”朋友听了大为光火,说:“不是叫他们走,那就是叫我走了?”说完,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4、机智的杨澜(说话得体机智)

著名的节目主持人杨澜一次在主持晚会时不慎被绊倒,全场一片哗然,这对一个主持人来说是再尴尬不过的事了,只见她从容站起,拾起话筒面带微笑对观众说:【“谢谢大家,是你们的热情让我倾倒!”】现场观众立即报以热烈掌声。

5、艺术人生“家父门”事件(掌握谦敬)

2007年4月19日播出的《艺术人生》,是一档特别节目,谈的是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下半场请出的嘉宾,是毛泽东的孙子、毛岸青的儿子毛新宇研究员。当毛新宇坐定以后,朱军深情地说:“在这里,首先对家父前些日子的过世表示深切的哀悼。”有人逮到了其中的“家父”一词,批评朱军错把人父作己父,媒体一拥而上,称之为“家父门”事件。

由此可见,要使语言得体,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看清对象

注意交际对象,即要注意说话人、听话人或描写对象的身份、地位和修养等特征,要考虑对象的性别、年龄、职业、身份、文化、性格、气质、爱好,甚至禁忌等等。

1、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B)(2007年浙江卷)

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2、掌握谦敬辞

同学们能不能想想,我们读过的课文或课外刊物中有哪些包含谦、敬或贬的词语?分小组到黑板上写写。

谦称与敬称

称自己的父亲::家父、家严、家尊、家君;称自己的母亲:家母、家慈 称自己的妹、弟:舍妹、舍弟 ;称自己的儿女:犬子、小女

称自己家庭:寒舍、舍下;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女眷:内人、拙荆

称别人的父亲:令尊;称别人的母亲:令堂

称别人的兄妹:令兄、令妹;称别人的儿女:令郎、令媛、令爱

称别人家庭:华居、尊府

(1)【家大舍小令外人】

自己亲属中的长辈、年长的平辈。如家父、家慈、家兄等

亲属中比自己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属,如舍妹、舍侄等。

称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如令堂、令媛等。

(2)用“小”“拙” “鄙” “寒” “愚” 等字表谦

“小”(渺小低微的)(如小女,称自己的女儿)

“拙”(愚笨拙劣的)(如拙荆,称自己的妻子)

“鄙”(粗鄙浅陋的)(如鄙人,称谦称自己)

“寒”(穷困贫苦的)(如寒舍,称自己的家)

“愚”(愚昧无知的)(如愚见,称自己的意见)

(3)用“贵”“尊”等字表敬

“贵”(尊贵的)(如贵庚,称别人年龄);“高”(高明的)(如高见,称对方见解);“贤”(贤能的)(如贤弟,称比自己小的男子); “尊”(尊贵的)(如尊姓,问对方的姓);“光”(光耀的)(如光临,称别人的到来); “华”(光耀美丽)(如华诞,称对方生日); “雅”(规范、高尚)(如雅正,表示请对方指正);“惠”(仁爱、宽厚)(如惠顾,称对方到自己这里来);“鼎”(显赫、盛大)(如鼎力,对对方的帮助表示感谢)

所谓谦敬,一句话“放低自己,抬高别人”。请同学们课后再相互学习交流,总结一些如“蓬毕生辉”这样包含有谦敬的成语。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常见的一些谦辞敬语:(齐读)(幻灯投影)

求人办事说拜托,请改文章说斧正;向人祝贺说恭喜,老人年龄说高寿。看望别人说拜访,送礼给人说笑纳;送人照片说惠存,欢迎购买说惠顾。希望照顾说关照,赞人见解说高见;归还物品说奉还,请人赴约说赏光。对方来信说惠书,自己住所说寒舍;请人谅解说包涵,宾客来到说光临。等候别人说恭候,未及迎接说失迎;请人勿送说留步,请人决定说钧裁。古人说得好,过犹不及。当对礼貌性用语用得过了头,那表达效果可想而知,交际目的自然更难以达到了。

某人穿了一件很讲究的新袍子去拜访朋友。坐下来等候主人时,忽然一只老鼠出来,打翻了近旁一只油瓶,油泼到了他的新袍子上,狼狈不堪。主人回来后,他强笑着说:“鄙人坐在贵室的宝梁下面,因一时疏忽,惊动了府上的尊鼠,尊鼠跑动时,打翻了令油瓶,里面的贵油撒在小可的敝衣上面,以致鄙人在尊驾前露了丑态,失礼得很,尚祈尊驾海涵。”

2、下列句子中,传统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一句是(C)

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

B.令嫒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C.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维妙维肖、栩栩如生。

3、、注意场合场合不同了,表达用语也必须随之而变化,“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因地制宜,讲究分寸,巧妙用语,以求达到最佳表达效果。

3、下列标语合适吗??

(1)敬老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考场门口:失败乃成功之母。

(3)、澡堂门口:谢绝参观。

(4)、火葬场门口: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

(5)、医院病房:宾至如归。

(6)、某一交叉路口竖者:“多拉快跑,争分夺秒”的标语牌。

(7)某山路旁:“放火烧山,牢底坐穿。”

(8)某电厂门口大红字标语:“5万伏高压电线,严禁触摸,一触即死,违者法办。”

(9)普及义务教育:“养女不读书,不如养头猪!养儿不读书,就像养头驴!

4、明确表达目的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根据表达目的的不同,在内容取舍和侧重点方面也应有所不同,选用的表达方式也应该有所区别,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

例如:同是一个文具盒

如果你是推销商,向人介绍这种产品时,你应该强调这种文具盒造型精美、功能多、价格低。

如果你失去这只文具盒想拟一则寻物启事,则要强调这只文具盒的颜色、形状、材料以及盒内的文具等。

4、(2007四川卷)下面口语交际的情景,请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反驳其错误言论。

有人随地吐痰,别人批评他:“随地吐痰不卫生。”他貌似有理地说:“有痰不吐更不卫生。

【参考答案】:

①是的,有痰不吐不卫生,但那只是你个人的卫生,你不能为了个人卫生而影响公共卫生!

②痰,当然应该吐,但不要吐在影响公共卫生的地方!

5、日常生活中的禁忌语

什么是禁忌语

自古以来,人们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或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一个不成文的交际原则,即交际双方必须清楚那些话题该谈、那些话题不该谈,那些词语可用、那些词语不可用。我们把那些在交际中常被回避的话题和词语分别称为禁忌话题和禁忌词语统称为禁忌语。

日常交谈中需要避讳的内容一般有:

A、生理上的缺陷。

诸如耳聋,眼瞎,脸麻,背驼,腿短,五官违常,肥瘦失宜。如果彼此不是那么亲密无间,或者对方不够开朗大都,说话时对上述种种都应当避开,不得已时采取间接表达方式。

B、家庭不幸

像亲属死亡,父母离异,婆媳不和,父子关系紧张,子女品行不端,晚年膝下无子,身有难言之隐,患上不治之症,不是当事人主动提及,则不宜贸然询问。

C、个人在为人处世方面的短处,学业能力上的不足,种种不够体面的经历和现状,这些也都是不希望他人碰撞的敏感神经。

D、入境问俗,入乡随俗。

四川方言中“舌” 与“折”、“蚀”同音

四川饭店肉铺做生意的人,图吉利,把猪舌,牛舌称为“猪招财”“牛招财”南京人结婚时忌讳人家送伞作礼物,“伞”和“散”是同音,太不吉利,送不得也说不得。

六、实战演练,课堂巩固

1、你家门口被别人的自行车堵住了。遇到这样的事情,你认为最委婉得体的告示是(C)

A.此处严禁停车,违者放气!

B.请把自行车搬走。

C.你愿意自家的门口被自行车堵住吗?

2、下面说法最得体的一项是(B)

A.当别人请你帮助时,你说:“没看见我正忙着吗?”

B.你的同桌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好吧,咱们一起研究研究。”

C.当新朋友邀你参加一个聚会,你说:“都快中考了,没空参加!”

D.原来崭新的书,朋友还你时却破了,他连声“对不起”也没说。你说:“这本书你留着吧,给我另买本新的!”

3、口语交际中委婉拒绝别人的要求是需要技巧的。下面情境中那位女士的回答是(D)

两位男士在谈话。其中一位说,在家里妻子不让我抽烟,真难受。他边说边拿出香烟,问旁边的女士:“我抽烟妨碍您吗?”女士笑了笑,回答了一句,既不让这位先生抽烟,又说得很有礼貌,委婉幽默,引得两位男士都笑了。女士的回答是:

A、嗨,您害人又害己啊B、看,没见写着“禁止抽烟”!C、您夫人还没把您管教好吧!D、先生,您像在家里一样好啦!

4、(2008全国卷)剑南中学星星文学社请作家杨笑天来做报告。下面是张田甜社长开场白中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你找出来并进行修改。

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著名作家杨笑天先生来作报告,前几天,我们位【应删去】已把大家的作品送给杨先生,他【杨先生】也都拜读【看】了,下面杨先生会针对我们大作【作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

5、下面是一段口语交际的情景,请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反驳其错误言论。有人上公交车不排队,往前挤。别人批评他:“不要挤嘛,讲一点儿社会公德。”他嬉皮笑脸地回答:“我这是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一要有钻劲,二要有挤劲。”

【参考答案】 ①人家雷锋挤的是时间,钻的是技术;而你挤的是车子,钻的是空子!②请你把挤劲钻劲用在学习和工作上,不要用它来损人利己!

七、过 关 检 测

1、在不同语体和语言环境中,同一内容表达方式往往不同,请将“欢迎对方按时参加”的意思按限制条件表述,每句不得超过15个字。

(1)在商业广告中:【欢迎您届时惠顾】

(2)在给兄弟单位的请柬中:【敬请您届时光临指导】

(3)在给下级的通知中:【望准时参加】

2、下面这份求职信的正文部分,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多处错误,请找出三处不得体的词语(或短语),加以改正。

我毕业于计算机专业,大学本科,是一名有三年工作经验的电脑编程员。得知贵公司招聘人才【员工】,很希望能到贵公司高就【就职(工作)】。现附上我设计的几段程序,恳请你们慧眼识英雄【考察后聘用我】。不胜感谢。

3、【2010.重庆卷】根据下面的情景和要求,代拟一段对话。

情景:一青年学生与一老教师相约登山,各负行囊。学生要替老师背包,老

师婉拒,学生坚持。

要求:(1)老师要说出婉拒的理由,学生坚持的理由要有针对性。

(2)符合情景与身份,语言得体。

【老师婉拒说:你的肩膀还很稚嫩,还是让我来担当自己的重任吧。】

【学生坚持说:您不磨练我稚嫩的肩膀,我以后怎么担当重任呢?】

4、下列各句中加点3的传统礼貌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D)

A保存】着。

B、可能是一时疏忽,你的稿子有几个不大通畅的语句,修改】。

C【询问】。

D、我的一首小诗在《星星》上发表了,现 抄寄给你,请 雅正。

5、(08山东卷)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要求:语意连贯,表达得体,不超过30字。(4分)

一位诗人在某学校给学生作有关诗歌创作的学术报告,准备朗诵一首诗时,发现诗作放在了学生的课桌上,于是走下讲台去拿。他在上阶梯教室的台阶时,不小心摔倒了,学生们顿时愣住了,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到了他身上。诗人站起来稳住身体,指着台阶对学生们说:【“你们看,上升一个台阶多么不易,生活是这样,作诗也如此。】这一机智而又富于哲理的话语,不仅为诗人解除了尴尬,而且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八、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如何使语言使用得体和语言使用得体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的问题。希望同学们在今后使用语言时,一定要看清对象,掌握谦敬,注意场合,明确目的。不能张冠李戴,不能不懂装懂,而应勤学好问,多思多练,戒骄戒躁,温恭自虚。希望同学们举一反三,日积月累,最终都能语言得体,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附【板书设计】

语言得体

1、看清对象

如何使语言表达得体

2、掌握谦敬

3、注意场合4、明确目的【课后反思】

语言表达“得体”是江苏省近几年高考的必考考点之一。纵观近几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对该考点命题趋势总结如下:一是语言材料选用那些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现货材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二是对学生语言操作综合能力的考察逐年加强;三是本考点注意语言具体应用能力的提高,特别是解说词、节目主持开场白(或串联词)、欢迎词、活动主题等应用文体的写作,近几年颇受命题者青睐。

篇11:《工程问题复习课》公开课上课计划

砺青中学 郑光程

一、导入

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经》、《楚辞》始,到唐诗、宋词、元曲,无不是一座座诗歌的高峰。代代杰出诗人辈出,名篇佳作层出不穷。一首好的诗歌,能增进人的见识,熏陶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境,提高人的文化艺术修养。因此,在中学阶段,我们必须培养初步的理解、鉴赏、评价古代诗歌的能力,这也是近几年来高考语文科的一个必考内容,但今年的高考,这方面的考试形式将与以往不同,变客观题为主观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鉴赏、评价古诗词。

二、引导学生回顾朱光潜先生的诗评《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把握朱文所讲的评价诗词的方法

朱光潜先生的诗评《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以细腻的笔触、精确而独到的分析,揭示了四首词的意蕴,给人以启迪,在分析、评论这四首词时,作者从两点入手:一是典型的情节(意象)。二是精练的语言。很多古代诗词都选择了典型的情节来烘托出生动具体的气氛和情调。而这种典型的情节又是通过精练的语言来表达的,两者共同作用,创设意境,表现主旨。另外,从这篇诗评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阅读、欣赏古诗词时运用了以下方法:

一、揣摩研读法。比如分析《西江月》时,作者就“明月别枝惊鹊”中的“别”字大作文章,分析出用“别”字所产生的特别韵味,暗示了乌鹊和树枝对明月有依依不舍的意味,此处不写啼而啼自见。还有,在分析《鹧鸪天》词时,深入地分析出“青旗沽酒”在词中以乐景写哀,运用了反衬的写作技巧。

二、展开想象法。比如评论白居易的第一首词时,作者展开想象的翅膀,由“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联想到江南繁华灿烂的春天,帮助读者进入词所描绘的境界。这样,读者就不难理解诗人在诗中所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了。

三、知人论世法。在分析辛弃疾的第一首词《鹧鸪天》的主旨时,作者就运用了这种方法,从而深刻地领会了隐藏在“城中桃李愁风雨”这个诗句背后的作者的真实感情是慨叹南宋受金兵的欺侮。

我国的诗歌艺术讲究含蓄、精练,言有尽而意无穷,所以鉴赏时首先要深入揣摩研读,揣摩其重点字词、句子,分析写作技巧,如比兴、拟人、互文、倒装、用典、反衬、直抒胸臆、融情入景、借物抒情等。再衬以想象,就能抓住诗的画面和气氛,去理解、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是什么。体会作品的意境美。另外,早在先秦时代的文学理论批评就提出了“诗言志”的论断,唐代白居易还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可见,诗作往往是与作者的人生经历、处世态度和当时的社会环境 紧密联系的,故而在分析、鉴赏时还要注意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时代背景。做到知人论世、知人论诗。

三、师生共同赏析张继的《枫桥夜泊》诗,领会揣摩研读法、展开想象法在答题时的应用

1、分析第2小题

第一句中“月落”、“乌啼”不难理解。秋凉夜半,上弦月落了,耳畔传来几声乌鸦的惊叫。我们学过的“月出惊山鸟”、“明月别枝惊鹊”都有相似的意境。“霜满天”就有难度,理解时不能以辞害意,因为我们平时感受到的自然景观的实际是霜华在地而不在天,而且在已“月落”的夜晚也看不见。如果机械的去理解,就无法体会其妙处。须认真揣摩研读方能感受到:月落夜深,繁霜暗凝,在幽暗静谧的环境中,羁旅之人对夜凉的感觉格外敏锐。侵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舟,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气中弥漫着满天霜华。(投影显示本题正确答案)

2、分析第3小题 “对”字也是难点。“江枫渔火对愁眠”中江岸上的丹枫,给人以秋色秋意、羁情离思的暗示,它在古诗词中沉积的感情内容给人以丰富的联想。我们想象一下,岸上昏暗迷蒙的背景衬托着点点渔火:江枫与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一岸上一水中,“愁眠”者,当是怀着羁愁躺在船上的旅人。如是,整个句子可看作是“愁眠对江枫渔火”的倒装,“对”字当解作“伴”,又不像“伴”那样外露,它表达舟中旅人和舟外景物之间无言的交融和契合。朱光潜先生的文章中说,写景诗的一个诀窍就是写进人的活动,此处恰是一例。

3、分析第4小题

“夜半钟声到客船”字面意义易懂,但内在意蕴却是难点、重点。诗人在枫桥夜泊中得到的最鲜明最深刻最具诗意美的印象就是寒山寺夜半钟声。在静谧的暗夜,人的听觉成为对外界景物感知的首位,静夜钟声不仅反衬了夜的深幽和清寥,而且渗透着宗教的色彩,给人古雅庄严的感受。钟声悠扬,余音袅袅,余韵无穷。有声,才使神韵得到最完美的表现,创造出情景交融的典型化的艺术意境。

4、分析第5小题

在诗中,诗人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秋江夜泊图。秋凉夜深,霜气逼人,上弦月落了,乌鸦惊叫,眼看江中渔火和岸上丹枫,船中游客不禁惹起了乡愁,久久不能成眠。而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又远远传来叩击游子心扉。这里面,情景交融,在写景中融进了诗人自己的情思。枫、火本为无情之物,着一“愁”字,皆成有情之景,伴人无寐,情由景生,意境优美。“客船”上听“钟声”之人是谁?听后感觉如何?皆给人无限遐思。

四、课堂练习——赏析刘禹锡的《石头城》

(投影显示第3小题正确答案)

五、师生共同赏析辛弃疾的《摸鱼儿》词,完成第2、3题,领会知人论世法在答题时的具体应用

要正确解答第2、3两道小题,须了解作者辛弃疾的生平和作品的时代背景。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生于山东历城,他出生时山东已沦入金统治者手中。二十一岁那年,他参加了北方的抗金义军,后来投奔南宋,历任湖南、江西、浙东等地安抚使。力主抗金,为主和派所忌恨。四十一岁时退居江西带湖,晚年又被起用,但不被朝廷器重,最终辞归,终老山林。

辛弃疾一生反对议和,主张收复中原,因南宋朝廷一贯推行妥协投降政策,他的理想未能实现,只好把满腔的忧国忧民的热情都寄托在词中。

第2题中杨玉环、赵飞燕都曾宠幸一时,他们跟当时炙手可热的主和派(奸臣贼子)一样,都曾权倾朝野。由杨玉环、赵飞燕死于非命,我们可以推断,这一句的寓意是“主和派”(或奸臣贼子)绝没有好下场。

第3题分析“愁”的含义,联系辛弃弃疾的生平,我们知道,他的“愁”指的就是抗金主张不被采纳,报国无门的情绪。“闲愁最苦”指的是这种想抗敌但又不能抗敌的空闲之愁最苦。(投影显示第3小题正确答案)

六、课堂练习——赏析岳飞的《小重山》(投影显示第3小题正确答案)

七、小结

通过本课的复习,我们应当掌握:在鉴赏古诗词的时候,应重点考虑它如何用精练的语言来描绘典型的情节(意象),去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创设意境,表现诗歌的主旨。要综合运用揣摩研读法、展开想象法、知人论世法去认真研究重点词句、分析表达技巧、了解作者生平和作品的时代背景、进而领会作者通过外在的客观景物表达出来的内在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主旨。

八、布置课外练习

上一篇:培智数学第一册教案下一篇:暑假打工计划书感言